CN107313443A - 设于楼面上的设备基础的制造方法以及设备基础 - Google Patents
设于楼面上的设备基础的制造方法以及设备基础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313443A CN107313443A CN201710587029.8A CN201710587029A CN107313443A CN 107313443 A CN107313443 A CN 107313443A CN 201710587029 A CN201710587029 A CN 201710587029A CN 107313443 A CN107313443 A CN 10731344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crete
- flooring
- equipment foundations
- light filling
- framewor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7/00—Foundations as substructures
- E02D27/32—Foundations for special purposes
- E02D27/44—Foundations for machines, engines or ordn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Floor Fin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于楼面上的设备基础的制造方法以及设备基础,设于楼面上的设备基础的制造方法包括:将满足预设尺寸要求的轻质填充件设于楼面的预设位置;围绕所述轻质填充件外设置框架;向所述框架浇筑混凝土,以使所述混凝土与所述框架共同形成完全覆盖所述轻质填充件的混凝土外壳,所述轻质填充件的密度小于所述混凝土外壳的密度;在混凝土外壳硬化成型前向所述混凝土外壳的顶壁嵌设用于固定设备的安装支架;对混凝土外壳的外表面修平处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于楼面上的设备基础的制造方法,减少了设备基础的混凝土用量,降低了设备基础的成本和重量,轻质填充件还能够被作为支模的模板实用,进而节约了模板的费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备基础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设于楼面上的设备基础的制造方法以及设备基础。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如图1所示,很多设备基础(如冷却塔)因工艺和场地条件限制等原因需要放在屋面上和楼面上,通常根据设备尺寸在楼面上浇筑出钢筋混凝土台作为设备基础。由于混凝土本身的容重为25KN/m3,每100mm厚混凝土的重量为250kg,当设备基础高度不大时,设备基础的增加对楼面荷载的增加有限,不会对整体结构计算产生颠覆性影响,但是当设备基础较高且设备基础的平面尺寸较大时,会造成设备基础的重量较大,甚至都要大于其上所安装设备的重量,显著加大了楼面所承受的载荷,对楼面主体结构的影响较大,且设备基础的成本较高,经济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设于楼面上的设备基础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采用上述制造方法制造的设备基础。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设于楼面上的设备基础的制造方法包括:将满足预设尺寸要求的轻质填充件设于楼面的预设位置;
将满足预设尺寸要求的轻质填充件设于楼面的预设位置;围绕所述轻质填充件外设置框架;向所述框架浇筑混凝土,以使所述混凝土与所述框架共同形成完全覆盖所述轻质填充件的混凝土外壳,所述轻质填充件的密度小于所述混凝土外壳的密度;在混凝土外壳硬化成型前向所述混凝土外壳的顶壁嵌设用于固定设备的安装支架;对混凝土外壳的外表面修平处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于楼面上的设备基础的制造方法,通过在混凝土外壳内填充密度相对较小的轻质填充件,不仅减少了设备基础的混凝土用量,降低了设备基础的成本,而且减轻了设备基础的整体重量,进而降低了设备以及设备基础所在的楼面所承受的载荷,楼板、梁、柱子等的配筋都可以相应减少,进一步降低了楼面的制造成本。此外,轻质填充件还能够被作为支模的模板实用,进而节约了模板的费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轻质填充件为加气混凝土砌块、焦渣、泡沫中的任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外壳的密度为所述轻质填充件的密度的3-5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外壳的顶壁的厚度大于所述混凝土外壳的侧壁的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外壳的侧壁的厚度为150mm-150mm,所述混凝土外壳的顶壁的厚度为200mm-25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外壳的侧壁与顶壁相互垂直,所述设备基础为方体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框架包括内层框架和外层框架,所述内层框架与所述轻质填充件的外壁相对,所述内层框架向外延伸并连接到所述外层框架上。
可选地,所述内层框架和所述外层框架均包括多个纵横交叉的钢筋。
进一步地,所述楼面的顶部嵌设有用于指示预设位置的定位筋,所述定位筋位于内层框架和外层框架之间。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采用上述制造方法制造的设备基础,包括:混凝土外壳,所述混凝土外壳内具有空腔,所述混凝土外壳的顶壁嵌设有安装支架;以及轻质填充件,所述轻质填充件填充在所述空腔内,所述轻质填充件的密度小于所述混凝土外壳的密度。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传统的设备基础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于楼面上的设备基础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基础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传统:设备基础100’,
本申请:楼面200,设备基础100,混凝土外壳10,框架11,内层框架111,外层框架112,混凝土12,轻质填充件20,定位筋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2和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于楼面200上的设备基础100的制造方法及设备基础100。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设于楼面200上的设备基础100的制造方法包括:
S1:将满足预设尺寸要求的轻质填充件20设于楼面200的预设位置。
S2:围绕轻质填充件20外设置框架11。
S3:向框架11浇筑混凝土12,以使混凝土12与框架11共同形成完全覆盖轻质填充件20的混凝土外壳10,轻质填充件20的密度小于混凝土外壳10的密度。
S4:在混凝土外壳10硬化成型前向混凝土外壳10的顶壁嵌设用于固定设备的安装支架;对混凝土外壳10的外表面修平处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于楼面200上的设备基础100的制造方法,通过在混凝土外壳10内填充密度相对较小的轻质填充件20,不仅减少了设备基础100的混凝土12用量,降低了设备基础100的成本,而且减轻了设备基础100的整体重量,进而降低了设备以及设备基础100所在的楼面200所承受的载荷,楼板、梁、柱子等的配筋都可以相应减少,进一步降低了楼面200的制造成本。此外,轻质填充件20还能够被作为支模的模板实用,进而节约了模板的费用。
具体地,安装支架的一部分伸出混凝土外壳10外,以方便设备与其固定连接,安装支架可以是支腿、导轨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轻质填充件20为加气混凝土砌块、焦渣、泡沫中的任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也就是说,轻质填充件20可以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焦渣、泡沫中的任意一种,当采用上述材料中的任一种时,可以将上述材料堆积并最终使其满足预设要求。当然,轻质填充件20也可以采用上述材料中的至少两种,例如,当轻质填充件20为加气混凝土砌块与泡沫的组合时,可以将多个加气混凝土砌块堆积起来并将泡沫设置在多个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周围,最终加气混凝土砌块和泡沫构成的整体的外形符合支模板的预设尺寸要求。
这样,轻质填充件20采用上述成本较低、方便获取的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约了生产工序,显著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当然,本发明并不限于此,轻质填充件20还可以采用其他建筑领域常用的轻质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混凝土外壳10的密度为轻质填充件20的密度的3-5倍。具体地,混凝土外壳10的密度可以是2t/m3-3t/m3,轻质填充件20的密度可以是500kg/m3-700kg/m3。由此,相对于现有的全混凝土12浇筑支撑的设备基础100’,上述实施例中的设备基础100的成本显著降低。
如图3所示,混凝土外壳10的顶壁的厚度大于混凝土外壳10的侧壁的厚度。进一步地,混凝土外壳10的侧壁的厚度为150mm-150mm,混凝土外壳10的顶壁的厚度为200mm-250mm。当将设备固定在设备基础100的安装支架(如支脚)上时,设备的重量经混凝土12的顶壁和侧壁最终施加到楼面200上。这样,设备基础100具有更好的承载效果。
参照图3所示,混凝土外壳10的侧壁与顶壁相互垂直,设备基础100可以是方体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框架11包括内层框架111和外层框架112,内层框架111与轻质填充件20的外壁相对,内层框架111向外延伸并连接到外层框架112上。具体地,内层框架111和外层框架112均包括多个纵横交叉的钢筋。
进一步地,楼面200的顶部嵌设有用于指示预设位置的定位筋30,定位筋30位于内层框架111和外层框架112之间。具体地,定位筋30的一部分嵌设在楼面200内,定位筋30的另一部分伸出楼面200外,以为框架11的设置提供定位。
此外,可以在楼面200内设置承重梁或承重导轨,定位筋30可以安装到承重梁或承重导轨上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采用上述制造方法制造的设备基础100包括:混凝土外壳10以及轻质填充件20,混凝土外壳10内具有空腔,混凝土外壳10的顶壁嵌设有安装支架,轻质填充件20填充在空腔内,轻质填充件20的密度小于混凝土外壳10的密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基础100,通过在混凝土外壳10内填充密度相对较小的轻质填充件20,不仅减少了设备基础100的混凝土12用量,降低了设备基础100的成本,而且减轻了设备基础100的整体重量,进而降低了设备以及设备基础100所在的楼面200所承受的载荷,楼板、梁、柱子等的配筋都可以相应减少,进一步降低了楼面200的制造成本。此外,轻质填充件20还能够被作为支模的模板实用,进而节约了模板的费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设于楼面上的设备基础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满足预设尺寸要求的轻质填充件设于楼面的预设位置;
围绕所述轻质填充件外设置框架;
向所述框架浇筑混凝土,以使所述混凝土与所述框架共同形成完全覆盖所述轻质填充件的混凝土外壳,所述轻质填充件的密度小于所述混凝土外壳的密度;
在混凝土外壳硬化成型前向所述混凝土外壳的顶壁嵌设用于固定设备的安装支架;
对混凝土外壳的外表面修平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于楼面上的设备基础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填充件为加气混凝土砌块、焦渣、泡沫中的任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于楼面上的设备基础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外壳的密度为所述轻质填充件的密度的3-5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于楼面上的设备基础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外壳的顶壁的厚度大于所述混凝土外壳的侧壁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于楼面上的设备基础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外壳的侧壁的厚度为150mm-150mm,所述混凝土外壳的顶壁的厚度为200mm-250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于楼面上的设备基础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外壳的侧壁与顶壁相互垂直,所述设备基础为方体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于楼面上的设备基础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内层框架和外层框架,所述内层框架与所述轻质填充件的外壁相对,所述内层框架向外延伸并连接到所述外层框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于楼面上的设备基础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框架和所述外层框架均包括多个纵横交叉的钢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于楼面上的设备基础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楼面的顶部嵌设有用于指示预设位置的定位筋,所述定位筋位于内层框架和外层框架之间。
10.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制造的设备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
混凝土外壳,所述混凝土外壳内具有空腔,所述混凝土外壳的顶壁嵌设有安装支架;以及
轻质填充件,所述轻质填充件填充在所述空腔内,所述轻质填充件的密度小于所述混凝土外壳的密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587029.8A CN107313443A (zh) | 2017-07-18 | 2017-07-18 | 设于楼面上的设备基础的制造方法以及设备基础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587029.8A CN107313443A (zh) | 2017-07-18 | 2017-07-18 | 设于楼面上的设备基础的制造方法以及设备基础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313443A true CN107313443A (zh) | 2017-11-03 |
Family
ID=60178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587029.8A Pending CN107313443A (zh) | 2017-07-18 | 2017-07-18 | 设于楼面上的设备基础的制造方法以及设备基础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313443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42594A (zh) * | 2019-12-28 | 2020-04-21 | 山东天齐置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车库顶板沉降后浇带处升降机基础施工工艺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70597A (zh) * | 2008-04-24 | 2008-09-24 |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 内置轻质砌块的钢筋混凝土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
JP2011247072A (ja) * | 2010-04-27 | 2011-12-08 | Marutaka Kogyo Inc | 据付け基礎及びその施工方法 |
CN102367669A (zh) * | 2011-11-30 | 2012-03-07 | 苏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设备基座构造 |
CN204370653U (zh) * | 2014-12-30 | 2015-06-03 | 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于楼顶、屋顶的空心设备基础 |
CN105544568A (zh) * | 2016-01-27 | 2016-05-04 | 天津城建大学 | 用于电梯集水基坑的轻质盖板及其成型施工方法 |
-
2017
- 2017-07-18 CN CN201710587029.8A patent/CN10731344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70597A (zh) * | 2008-04-24 | 2008-09-24 |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 内置轻质砌块的钢筋混凝土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
JP2011247072A (ja) * | 2010-04-27 | 2011-12-08 | Marutaka Kogyo Inc | 据付け基礎及びその施工方法 |
CN102367669A (zh) * | 2011-11-30 | 2012-03-07 | 苏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设备基座构造 |
CN204370653U (zh) * | 2014-12-30 | 2015-06-03 | 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于楼顶、屋顶的空心设备基础 |
CN105544568A (zh) * | 2016-01-27 | 2016-05-04 | 天津城建大学 | 用于电梯集水基坑的轻质盖板及其成型施工方法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42594A (zh) * | 2019-12-28 | 2020-04-21 | 山东天齐置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车库顶板沉降后浇带处升降机基础施工工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616844U (zh) | 基础承台预制混凝土侧模及成型装置 | |
CN104963431A (zh) | 一种转角构造柱施工方法 | |
CN106013511A (zh) | 基于3d打印砌体形成的3d打印填充墙体 | |
CN106245821A (zh) | 一种轻钢结构轻混凝土预制装配墙体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5113706A (zh) | 带保温层的钢筋桁架石膏板、新型免拆模板及施工方法 | |
CN109386050A (zh) | 一种多层组合式房屋结构 | |
CN207110214U (zh) | 一种预制内填充混凝土墙板 | |
CN108755972A (zh) | 预制件用垫脚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7405882U (zh) | 一种钢筋定位架 | |
CN206957042U (zh) | 轻质复合保温外墙板及专用模具 | |
CN106088603A (zh) | 一种现浇混凝土房屋结构的施工方法 | |
CN107313443A (zh) | 设于楼面上的设备基础的制造方法以及设备基础 | |
CN102936953B (zh) | “大”字型劲钢结构模板施工方法 | |
CN102767378B (zh) | 排架施工隧道双柱式洞门方法 | |
CN106567494B (zh) | 一种预制外墙板及其装配方法 | |
CN107237448A (zh) | 一种预制内填充混凝土墙板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5971196A (zh) | 砌体结构内嵌式方钢管混凝土圈梁-构造柱建造方法 | |
CN207620184U (zh) | 一种叠合板施工系统 | |
CN207144237U (zh) | 装配式保温混凝土墙结构连接件及连接结构 | |
CN109591155A (zh) | 一种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外墙结构保温墙板的制作方法 | |
CN205840082U (zh) | 一种brt轻质芯模密肋复合楼板结构 | |
CN107859192A (zh) | 一种保温板、承重墙体、非承重墙体及装配式墙体系统 | |
CN108193706A (zh) | 一种部分逆作法竖向结构下延施工砼浇注方法 | |
US20120117902A1 (en) | Concrete Form | |
EP3719229A9 (en) | Concrete floor panel, method of production of such panel and floor made of this panel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