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02276A - 电机 - Google Patents

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02276A
CN107302276A CN201710242536.8A CN201710242536A CN107302276A CN 107302276 A CN107302276 A CN 107302276A CN 201710242536 A CN201710242536 A CN 201710242536A CN 107302276 A CN107302276 A CN 1073022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work
hole
cover body
division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4253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02276B (zh
Inventor
黑田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nebeaMitsumi Inc
Original Assignee
MinebeaMitsumi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ebeaMitsumi Inc filed Critical MinebeaMitsumi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3022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022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022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022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02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for suppre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 H02K11/026Suppressors associated with brushes, brush holders or their suppor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2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for measuring, monitoring, testing, protecting or switching
    • H02K11/21Devices for sensing speed or position, or actuated thereby
    • H02K11/215Magnetic effect devices, e.g. Hall-effect or magneto-resistive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4Means for supporting or protecting brushes or brush holders
    • H02K5/143Means for supporting or protecting brushes or brush holders for cooperation with commutators
    • H02K5/148Slidably supported brush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5Mounting arrangements for bearing-shields or end plat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6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 H02K5/161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radially supporting the rotary shaft at both ends of the rot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24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ression or reduction of noise or vib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8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ear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4Means for supporting or protecting brushes or brush hold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罩体自框体脱离的电机。电机包括:电枢(30);框体(10),其容纳电枢(30);罩体(20),其设于框体(10)所具有的2个端部中的反输出侧的端部;以及底板(50),其将由框体(10)和罩体(20)形成的内部空间(IS)划分为2个空间(IS1、IS2)。底板(50)包括供罩体(20)的一部分贯穿的缺口部(51)。

Description

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
背景技术
DC(直流)电机主要包括框体、电枢(转子)、托架以及底板。框体是覆盖DC电机的外部的构件,在其内部包括有磁体、轴承等。电枢包括轴、固定于轴的铁心、线圈以及换向器等。托架包括借助换向器赋予线圈电流的刷等。底板包括在比铁心靠反输出侧的位置以使轴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该轴的轴承等。
在DC电机中有的电机还包括控制信号构成部,该控制信号构成部设于比底板靠反输出侧的位置,包括FG(Frequency Generator)磁体、编码器以及用来应对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的电路等。这种DC电机还包括覆盖控制信号构成部的保护罩。保护罩通过将设于保护罩的输出侧端部的多个突出部分别与设于框体的反输出侧端部的多个缺口部卡合而固定于框体。
另外,以往的电机例如公开于下述专利文献1等。
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电机的隔音构造,其中,与刷保持部一体成形的树脂制的边缘框体铆接固定于外壳。边缘框体利用形成于外壳的4个突出部固定于外壳。在突出部上设有缺口,在设于边缘框体的外径端部上的凹部内将该缺口打开而将突出部弯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9-3224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例如,在现有的电机中,构成框体和保护罩的构件的厚度较薄,因此,保护罩的突出部和框体的缺口部之间的卡合力较弱,保护罩容易脱离。
本发明以上述内容为课题的一个例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罩体自框体脱离的电机。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电机可包括:转子;框体,其容纳转子;罩体,其设于在转子轴方向上框体所具有的2个端部中的一个端部侧;由框体和罩体形成的内部空间,以及将内部空间划分为2个空间的划分部,划分部可包括供罩体的一部分贯穿的贯穿部。
也可以是这样的结构:上述电机具有作为转子的旋转轴的轴,划分部包括:轴承;轴承保持部,其保持轴承;以及设于轴承保持部的内面的内侧的孔部,在孔部中贯穿有轴。
在上述电机中,也可以是这样的结构:框体包括:具有两个端部的筒状的框体主体;以及台阶部,其设于框体主体的一个端部的内表面,罩体包括:筒状的罩体主体;以及凸部,其设于罩体主体,自罩体主体向框体主体突出,凸部位于贯穿部内,且配置于台阶部的内侧。
在上述电机中,也可以是这样的结构:贯穿部是设于划分部的外周部的缺口部,凸部位于由框体和缺口部形成的孔内。
在上述电机中,也可以是这样的结构:划分部具有大致圆形的平面形状,该平面形状具有向内侧凹陷的凹部。
也可以是这样的结构:上述电机包括固定于划分部的基板,基板相对于划分部配置在罩体侧。
在上述电机中,也可以是这样的结构:划分部包括作为第1贯穿孔的贯穿部,和第2贯穿孔,在第2贯穿孔中贯穿有将基板固定于划分部的固定件。
在上述电机中,也可以是这样的结构:罩体包括设于在转子轴的方向上的一个端部侧的第1导线贯穿孔,在第1导线贯穿孔中贯穿有自内部空间的外部向基板供给电力的导线。
也可以是这样的结构:上述电机包括在一方侧的空间中固定于框体的托架,托架包括:突出部;刷;以及第2导线贯穿孔,其设于突出部,自基板向刷供给电力的导线贯穿第2导线贯穿孔,划分部包括与突出部嵌合的嵌合孔。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抑制罩体自框体脱离的电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DC有刷电机的概略结构的图,是自反输出侧观察时的平面图。
图2是沿着图1的II―II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框体10的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罩体20的结构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托架40的结构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底板50的结构的图。
图7是自反输出侧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将底板50固定于框体10上后的状态时的平面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电路基板保持件60的结构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托架40的结构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框体;11:框体主体;11a、11b:框体的开口部;11c:框体的端部;12:框体的台阶部(框体的台阶部的一个例子);13:框体的磁体;14:框体的嵌合孔;15:框体的铆固部;20:罩体;21:罩体主体;21a:罩体的开口部;21b:罩体的端部;22:罩体的凸部(凸部的一个例子);23:罩体的盖部;24:罩体的贯穿孔(第1导线贯穿孔的一个例子);30:电枢(转子的一个例子);31:电枢的轴(旋转轴的一个例子);32:电枢的铁心;33:电枢的绕组;34:电枢的换向器;35:FG(Frequency Generator)磁体;40:托架;40a:托架的中央孔;41:托架的刷;42、43:托架的突出部(突出部的一个例子);44:托架的贯穿孔(第2导线贯穿孔的一个例子);45:托架的凹部;46:托架的卡合部;47:刷保持部;48:托架的螺旋弹簧;50:底板(划分部的一个例子);50a:底板的中央孔(孔部的一个例子);51:底板的缺口部(贯穿部的一个例子、凹部的一个例子);52、53:底板的嵌合孔(嵌合孔的一个例子);54:底板的螺纹孔(第2贯穿孔的一个例子);55:底板的卡合部;56:底板的轴承保持部;56a:轴承中的突出的部分;56b:轴承中的向内径方向延伸的端部;60:电路基板保持件;60a:电路基板保持件的中央孔;61:电路基板保持件的缺口部;62:电路基板保持件的贯穿孔;63:电路基板保持件的螺纹孔;64:电路基板保持件的轮廓;70:电路基板(基板的一个例子);71:电路基板的磁传感器;72:电路基板的环形绕组;73、74:电路基板的端子;75:电路基板的螺纹孔;81:螺旋弹簧;82:螺钉(固定件的一个例子);83:端子;84:导线;91、92:轴承;IS:内部空间;IS1、IS2: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电机为DC有刷电机的情况。电机只要是包含框体和罩体,罩体构成容纳转子的内部空间的电机即可。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记载了DC有刷电机(带刷电机),但也可以是无刷电机、步进电机等,并不限定于DC有刷电机。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DC有刷电机的概略结构的图,是自反输出侧观察时的平面图。图2是沿着图1的II―II线剖切的剖视图。另外,在本申请的剖视图中,图中右侧相当于反输出侧(沿着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的一个端部侧),图中左侧相当于输出侧(沿着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侧)。
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方式中的DC有刷电机主要包括框体(电机框体)10、罩体(保护罩)20、电枢30(本实施方式中的转子的一个例子)、托架40、底板50(本实施方式中的划分部的一个例子)、电路基板保持件60(本实施方式中的基板保持件的一个例子)以及电路基板70(本实施方式中的基板的一个例子)。
框体10和罩体20构成容纳电枢30的内部空间IS。内部空间IS被底板50划分成第1空间IS1和第2空间IS2(另外,底板的“底”意味着其位于反输出侧)。在第1空间IS1中主要容纳有电枢30和托架40。在第2空间IS2中主要容纳有电路基板保持件60和电路基板70。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底板50将内部空间IS划分为第1空间IS1和第2空间IS2,但不限定于此,将内部空间IS内分隔为2个以上空间的构件、横过内部空间IS内的构件也包含在划分部的概念中。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框体10的结构的图。图3的(a)是自反输出侧观察时的平面图,图3的(b)是沿着图3的(a)的IIIB-IIIB线剖切的剖视图。
参照图2和图3,框体10包括框体主体11、台阶部12(本实施方式中的框体的台阶部的一个例子)、磁体13和嵌合孔14。
框体主体11呈具有内周部和外周部的筒状的形状,包括反输出侧(罩体20侧)和输出侧(框体10侧)2个端部。在设于框体主体11的反输出侧的一个端部设有开口部11a,在设于输出侧的另一个端部设有开口部11b。特别是,开口部11a是被罩体20覆盖的部分。框体主体11的反输出侧的端部11c形成为环状,利用该环状的端部11c形成了开口部11a。
在此,台阶部12为3个,设于框体主体11的端部11c的内表面。台阶部12在电枢30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相对于端部11c的顶端部设置在开口部11b侧。自开口部11a观察时,台阶部12具有自端部11c向框体主体11的内侧和输出侧凹陷的形状,以台阶部12为界,框体主体11的端部11c侧的部分形成得薄,框体主体11的开口部11b侧的部分形成得厚。在框体主体11的开口部11b侧的部分安装有后述的磁体13。3个台阶部12沿着框体主体11的周向等间隔地设置。
磁体13固定于框体主体11的内周面。磁体13沿着磁体13的周向交替形成有作为磁极的N极和S极。
嵌合孔14设于端部11c的图3的(b)中的下部。嵌合孔14贯通框体主体11,用来与托架40及底板50嵌合。
另外,台阶部12、磁体13和嵌合孔14等的个数是任意的。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罩体20的结构的图。图4的(a)是自输出侧观察时的平面图,图4的(b)是沿着图4的(a)的IVB-IVB线剖切的剖视图。
参照图2和图4,罩体20设于框体10的反输出侧。罩体20和框体10具有大致相同的外径。罩体20包括筒状的罩体主体21、凸部22、盖部23以及贯穿孔24(本实施方式中的第1导线贯穿孔的一个例子)。
在罩体主体21的输出侧设有开口部21a。开口部21a是被框体10覆盖的部分,由罩体主体21的输出侧的端部21b限定。端部21b自输出侧观察时具有圆环状的平面形状。
凸部22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个,设于在半径方向上比罩体主体21的外周侧面靠内侧的位置,且自罩体主体21的端部21b向输出侧(向框体主体11)突出。3个凸部22沿着罩体主体21的周向等间隔地设置。凸部22与框体10的台阶部12卡合。详细而言,罩体20的凸部22的外侧面与框体10的台阶部12的内侧面接触。此外,后述的罩体20的凸部22插入到划分部的贯穿部中而配置于贯穿部内。即,框体10的台阶部12的内侧面位于罩体20的凸部22的外侧,划分部的贯穿部位于罩体20的凸部22的内侧。此外,罩体20的凸部22插入到由框体10的台阶部12和划分部的贯穿部形成的孔内而配置于孔内。利用这样的结构,罩体20被固定于框体10。
在制造时,沿着旋转轴线方向朝框体10推压罩体20。由此,将罩体20的凸部22插入到框体10中。
在罩体主体21的反输出侧设有盖部23。在盖部23上设有贯穿孔24。在贯穿孔24中,贯穿有自内部空间IS的外部向电路基板70供给电力的导线84。该导线84将未图示的外部电源和电路基板70电连接。
另外,凸部22、贯穿孔24等的个数是任意的。
参照图2,电枢30包括轴(本实施方式中的旋转轴线的一个例子)31、铁心32、绕组33、换向器34以及FG磁体35。
轴31是电枢30的旋转轴线,由固定于底板50的具有多个环和多个珠的轴承91(本实施方式中的轴承的一个例子)和在开口部11b附近固定于框体主体11的具有多个环和多个珠的轴承9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在轴31和轴承91之间也可以设置螺旋弹簧81。在该情况下,螺旋弹簧81套于轴31上。
铁心32固定于轴31的外周面,隔着规定的间隔(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微小间隔)与磁体13相对。在铁心32的表面形成有绝缘膜。
绕组33卷绕于铁心32。
换向器34在比铁心32靠反输出侧的位置上固定于轴31的外周面。
FG磁体35设于轴31的反输出侧端部。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托架40的结构的图。图5的(a)是自反输出侧观察时的平面图,图5的(b)是沿着图5的(a)的VB-VB线剖切的剖视图。
参照图2和图5,托架40在磁体13的反输出侧与磁体13隔着间隔地配置。托架40包括刷41、突出部42(本实施方式中的突出部的一个例子)和43、贯穿孔44(本实施方式中的第2导线贯穿孔的一个例子)、凹部45以及卡合部46。
托架40自反输出侧观察时具有环状的平面形状。在托架40的中央部形成有孔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中央孔)40a。在中央孔40a中隔着空间地插入有电枢30。
在此,刷41为2个,配置于中央孔40a内。刷41与换向器34接触。
在此,突出部42为2个,设于托架40的面内。该突出部42自托架40的面(罩体20侧的面)向反输出侧突出。突出部42例如具有矩形状的平面形状,与底板50嵌合。在突出部42上形成有贯穿孔44。在贯穿孔44的内部贯穿有自电路基板70向刷41供给电力的端子83的一部分。该端子83例如由铝那样的金属构件等具有导电性的导电构件形成。
在此,突出部43为4个,自托架40的图5中的上部向反输出侧突出。托架40通过使突出部42及43与底板50嵌合等机械方法或者通过使用超声波的焊接等而固定于底板50。
凹部45在托架40的图5中的下部向输出侧凹陷。在凹部45中容纳有将电路基板70固定于底板50的螺钉82的顶端部。
卡合部46以在径向上自托架40的外周侧面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卡合部46与框体10的嵌合孔14卡合。由此,将托架40定位于框体10。
另外,刷41、突出部42和43、贯穿孔44、凹部45以及卡合部46等的个数是任意的。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底板50的结构的图。图6的(a)是自反输出侧观察时的平面图,图6的(b)是沿着图6的(a)的VIB-VIB线剖切的剖视图。
参照图2和图6,底板50压入到框体10的反输出侧的端部附近,在托架40的反输出侧与托架40接触。底板50包括轴承91、作为第1贯穿孔的缺口部51(本实施方式中的贯穿部的一个例子、凹部的一个例子)、嵌合孔52(本实施方式中的嵌合孔的一个例子)和53、在内表面形成有螺纹牙的作为第2贯穿孔的螺纹孔54(本实施方式中的第2贯穿孔的一个例子)、卡合部55以及轴承保持部56。
底板50自反输出侧观察时具有大致圆形的平面形状。此外,底板50的平面形状具有多个利用缺口部51形成的向内侧凹陷的凹部。在底板50的中央部形成有中央孔50a(本实施方式中的孔部的一个例子)。在中央孔50a中隔着空间地插入有轴31。
在此,缺口部51为3个,设于底板50的外周部。3个缺口部51沿着底板50的周向等间隔地设置,并与罩体20的3个凸部22相对应地设置。在3个缺口部51和框体主体11的内表面之间形成了3个孔。罩体20的凸部22以贯穿于由缺口部51和框体主体11形成的孔中的状态与框体10的台阶部12卡合。由此,抑制了底板50在周向上相对于框体10旋转。
在此,嵌合孔52为2个,例如具有矩形状的平面形状。在嵌合孔52内插入有突出部42,嵌合孔52与突出部42嵌合。
在此,嵌合孔53为4个。嵌合孔53与突出部43嵌合。通过突出部42与嵌合孔52嵌合,突出部43与嵌合孔53嵌合,将托架40固定于底板50。
螺纹孔54设于底板50的图6的(a)中的下部。在螺纹孔54中贯穿有将电路基板70固定于底板50的螺钉82(本实施方式中的固定件的一个例子)。
卡合部55自底板50的图6的(a)中的下部的外周面向外径侧突出。
轴承保持部56安装于框体10的另一个端部(罩体20侧)。轴承保持部56的一部分容纳于罩体20。轴承保持部56将轴承91保持在框体10的另一个端部的位置。详细而言,轴承保持部56包括向反输出方向突出的部分56a和在半径方向上自部分56a的反输出侧端部向内侧延伸的端部56b。轴承91的外周面与部分56a的内周面接触,轴承91的反输出侧的端部与端部56b的输出侧的端面接触。在半径方向上,在比轴承保持部56靠内侧的位置形成有中央孔50a。
图7是自反输出侧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将底板50固定于框体10上后的状态时的平面图。另外,在图7中省略了存在于比底板50靠反输出侧的位置的构件。
参照图2和图7,框体10还包括将框体主体11的一部分向内侧(中央孔50a侧)切舌(切出)而形成的铆固部15。在此,铆固部15为4个。底板50由铆固部15铆固而固定于框体10。
在底板50上设有自底板50的外周部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下称卡合部)。该卡合部55与框体10的嵌合孔14卡合。通过卡合部55和嵌合孔14的卡合,将底板50定位于框体10。底板50的外周部中的卡合部55以外的其他部分与框体10的内表面接触或配置在比内表面靠内侧的位置。
另外,缺口部51、嵌合孔52和53、螺纹孔54、卡合部55以及铆固部15等的个数是任意的。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电路基板保持件60的结构的图。图8的(a)是自反输出侧观察时的平面图,图8的(b)是沿着图8的(a)的VIIIB-VIIIB线剖切的剖视图。
参照图2和图8,电路基板保持件60在底板50的反输出侧与底板50接触。电路基板保持件60包括缺口部61、贯穿孔62和螺纹孔63。
电路基板保持件60自反输出侧观察时具有大致圆形的平面形状。在电路基板保持件60的中央部形成有中央孔60a。在中央孔60a中隔着空间插入有轴31。
电路基板保持件60的轮廓64(也称外周部)包括沿着具有规定外径的圆(第1圆)延伸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第1弯曲部)和脱离圆的轨迹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直线部)。缺口部61对应直线部。另外,脱离圆的轨迹的部分除了直线以外,也可以是沿着外径不同的圆(第2圆)延伸的第2弯曲部等形成与第1弯曲部不同的轮廓的部分。
在此,缺口部61为3个,设于电路基板保持件60的外周部。3个缺口部61沿着电路基板保持件60的周向等间隔地设置。
在此,贯穿孔62为2个,设于电路基板保持件60的上部。在贯穿孔62的内部贯穿有端子83。
螺纹孔63设于电路基板保持件60的图8的(a)中的下部。在螺纹孔63中贯穿有螺钉82。
另外,缺口部61、贯穿孔62和螺纹孔63等的个数是任意的。
参照图2,电路基板70在电路基板保持件60的反输出侧与电路基板保持件60接触。电路基板70相对于底板50配置在罩体20侧(配置在比底板50靠罩体20侧的位置)。电路基板70包括磁传感器71、环形绕组72、端子73和74以及螺纹孔75等。磁传感器71基于伴随FG磁体35的旋转而产生的磁场变化来检测电枢30的转速。环形绕组72用于确保EMC。在端子73上锡焊有端子83的端部,在端子74上锡焊有导线84的端部。
螺纹孔75设于电路基板70的图2中的下部。在螺纹孔75中贯穿有螺钉82。由此,将电路基板70在第2空间IS2中固定于底板50。螺钉82也起到降噪的作用。
根据本实施方式,罩体20的凸部22以贯穿于底板50的缺口部51的状态与框体10的台阶部12卡合。由此,能抑制框体10在周向上旋转,从而能抑制罩体20自框体10脱离。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动作不良的发生。除此之外,能够不自框体10和罩体20突出地设置用于限制框体10旋转的机构,因此,能够谋求电机的小型化。
另外,从能够获得针对旋转力的大的阻力这样的意义上讲,设于划分部的贯穿部优选是设于划分部的外周部的缺口部。另一方面,贯穿部只要是供罩体贯穿的部分即可,除了设于划分部的外周部的缺口部的情况以外,也可以是设于划分部内的孔。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基板的一个例子,记载了电路基板70,但基板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密封基板、形成散热器的金属基板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设于端部11c的下部的嵌合孔14使托架40和底板50嵌合。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不设置嵌合孔14,而通过例如焊接将托架40和底板50固定。
3个凸部22沿着罩体主体21的周向等间隔地设置,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周向上以不等的间隔来设置凸部22。
3个缺口部51沿着底板50的周向等间隔地设置,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周向上以不等的间隔来设置缺口部51。
3个缺口部61沿着电路基板保持件60的周向等间隔地设置,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以不等的间隔来设置缺口部61。
在本实施方式中,罩体20的凸部22以贯穿于底板50的缺口部51的状态与框体10的台阶部12卡合。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不设置台阶部12,而是通过使没有台阶部的框体主体11的内表面与罩体20的凸部22相对,并使凸部22贯穿于底板50的缺口部51,来将罩体20固定于框体10。在这种结构下也一样,即使电机的旋转力被传递到框体,也能抑制框体相对于罩体脱离。此外,罩体能够经受作用于框体的旋转力。
托架40也可以代替图5所示的结构而具有如下结构。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托架40的结构的图。图9的(a)是自反输出侧观察时的平面图,图9的(b)是沿着图9的(a)的IXB-IXB线剖切的剖视图,图9的(c)是自输出侧观察时的平面图。
参照图9,本变形例中的托架40包括刷41、突出部42和43、贯穿孔44、凹部45、刷保持部47以及螺旋弹簧48。本变形例中的托架40不包括与图5的卡合部46相当的结构。
在此,刷41为2个,分别配置于中央孔40a内的图5的(a)中的右下部和左下部。刷41以能够滑动的状态插入于托架40的刷保持部47中。刷41被螺旋弹簧48压靠于换向器34,由此,使刷41与换向器34接触。
另外,上述以外的托架40的结构与图5所示的托架40的结构大致相同,因此,对相同的构件标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重复说明。
在现有技术中,在电机的驱动过程中,电枢的旋转力会传递到框体,在框体上产生转矩。在该转矩的作用下,框体的缺口部会自罩体的突出部脱离,出现罩体的突出部越上框体的外周面的情况。在该情况下,罩体无法覆盖构成控制信号构成部的电子零件等,从而使这些电子零件的保护变得不充分,容易发生编码器等的故障、布线的断线等动作不良。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抑制框体自罩体脱离,从而能够抑制因罩体自框体脱离而引起的动作不良。
应注意,上述实施方式中,所有方面均为例示而非制限。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是由上述说明来表示,而是由权利要求书来表示,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Claims (9)

1.一种电机,其中,
该电机包括:
转子;
框体,其容纳所述转子;
罩体,其设于在转子轴方向上所述框体所具有的2个端部中的一个端部侧;
由所述框体和所述罩体形成的内部空间,以及
划分部,其将所述内部空间划分为2个空间,
所述划分部包括供所述罩体的一部分贯穿的贯穿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中,
具有作为所述转子的旋转轴的轴,
所述划分部包括:
轴承;
轴承保持部,其保持所述轴承;以及
设于所述轴承保持部的内面的内侧的孔部,
在所述孔部中贯穿有所述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框体包括:
具有两个端部的筒状的框体主体;以及
台阶部,其设于所述框体主体的所述一个端部的内表面,
所述罩体包括:
筒状的罩体主体;以及
凸部,其设于所述罩体主体,自所述罩体主体向所述框体主体突出,
所述凸部位于所述贯穿部内,且配置于所述台阶部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贯穿部是设于所述划分部的外周部的缺口部,
所述凸部位于由所述框体和所述缺口部形成的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划分部具有大致圆形的平面形状,该平面形状具有向内侧凹陷的凹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中,
该电机包括固定于所述划分部的基板,
所述基板相对于所述划分部配置在所述罩体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划分部包括作为第1贯穿孔的所述贯穿部,和第2贯穿孔,
在所述第2贯穿孔中贯穿有用于将所述基板固定于所述划分部的固定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其中,
所述罩体包括设于在转子轴的方向上的一个端部侧的第1导线贯穿孔,在所述第1导线贯穿孔中贯穿有自所述内部空间的外部向所述基板供给电力的导线。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其中,
该电机包括在所述一方侧的空间中固定于所述框体的托架,
所述托架包括:
突出部;
刷;
第2导线贯穿孔,其设于所述突出部;以及
导线,
自所述基板向所述刷供给电力的所述导线贯穿所述第2导线贯穿孔,
所述划分部包括与所述突出部嵌合的嵌合孔。
CN201710242536.8A 2016-04-15 2017-04-12 电机 Active CN1073022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82242A JP6691346B2 (ja) 2016-04-15 2016-04-15 モータ
JP2016-082242 2016-04-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02276A true CN107302276A (zh) 2017-10-27
CN107302276B CN107302276B (zh) 2021-03-12

Family

ID=60038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42536.8A Active CN107302276B (zh) 2016-04-15 2017-04-12 电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958124B2 (zh)
JP (1) JP6691346B2 (zh)
CN (1) CN1073022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2098582A (ja) * 2020-12-22 2022-07-04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アクチュエータ
JPWO2023079670A1 (zh) * 2021-11-05 2023-05-11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104183A (zh) * 1986-06-09 1987-12-30 马渊马达株式会社 配有调速器的微型电动机
CN1351405A (zh) * 2000-10-31 2002-05-29 马渊马达株式会社 小型电动机
JP2013099094A (ja) * 2011-10-31 2013-05-20 Minebea Motor Manufacturing Corp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CN105379083A (zh) * 2013-07-11 2016-03-02 株式会社美姿把 电动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04807B2 (ja) 1996-05-30 2005-10-12 アスモ株式会社 電動機の防音構造
JP2002252958A (ja) * 2001-02-23 2002-09-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ブラシレスdcモータ
US6703730B2 (en) 2001-05-24 2004-03-09 Asmo Co., Ltd. Electric motor cooling having air-communication restrain between intake duct and exhaust duct, and having cooling fan received in yoke
JP2003102148A (ja) * 2001-09-26 2003-04-04 Asmo Co Ltd 電動モータ
DE10163544A1 (de) * 2001-12-21 2003-07-17 Bsh Bosch Siemens Hausgeraete Elektromotor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JP5235740B2 (ja) * 2009-03-19 2013-07-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動機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換気送風機
JP5247787B2 (ja) * 2010-10-27 2013-07-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回転電機
JP5345164B2 (ja) * 2011-02-16 2013-11-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回転電機
JP6172217B2 (ja) * 2014-07-31 2017-08-0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駆動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10479398B2 (en) * 2015-10-20 2019-11-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Integrate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CN109070933B (zh) * 2016-04-06 2021-03-1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104183A (zh) * 1986-06-09 1987-12-30 马渊马达株式会社 配有调速器的微型电动机
CN1351405A (zh) * 2000-10-31 2002-05-29 马渊马达株式会社 小型电动机
JP2013099094A (ja) * 2011-10-31 2013-05-20 Minebea Motor Manufacturing Corp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CN105379083A (zh) * 2013-07-11 2016-03-02 株式会社美姿把 电动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958124B2 (en) 2021-03-23
CN107302276B (zh) 2021-03-12
JP6691346B2 (ja) 2020-04-28
US20170302131A1 (en) 2017-10-19
JP2017192269A (ja) 2017-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81232B2 (ja) 射出成形により樹脂注入する電動機のステータ
TW200934062A (en) Stator and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using the same
JP2008017692A (ja) ラミネーション
KR20190111111A (ko) 모터
JPWO2016132494A1 (ja) 回転電機及び回転電機用インシュレータ
JP2011041377A (ja) コンデンサ形単相誘導電動機
JP2008182834A (ja) 電動モータのシール構造
CN107302276A (zh) 电机
US6870296B2 (en) Electric motor
JP2008206310A (ja) 電動モータ
TWI430539B (zh) 馬達
JP2007089285A (ja) 回転電機
JP2009065723A (ja) 電動モータ用インシュレータ
JP6160096B2 (ja) モールドモータ
KR101655112B1 (ko) 브러쉬리스 dc 모터
CN108933493B (zh) 马达及风扇马达
JP6536249B2 (ja) 回転電機
JP2008148451A (ja) 電動モータ及び電動モータの組立て方法
CN108370201B (zh) 电机及包括该电机的车辆
JP2021052493A (ja) モータおよびモータの組立方法
JP5985578B2 (ja) Dc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を有する電動工具
CN107968516A (zh) 无刷马达
KR102639511B1 (ko) 모터
JP2018014807A (ja) コイルエンド押さえ具
CN108028577A (zh) 电动机和送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