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01273B - 一种针对不规则元胞的三明治类复合结构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针对不规则元胞的三明治类复合结构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01273B
CN107301273B CN201710380638.6A CN201710380638A CN107301273B CN 107301273 B CN107301273 B CN 107301273B CN 201710380638 A CN201710380638 A CN 201710380638A CN 107301273 B CN107301273 B CN 1073012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length
top surface
irregular
lower bottom
irregula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8063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01273A (zh
Inventor
冯毅雄
胡炳涛
高一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171038063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012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012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012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012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012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7Mechanical parametric or variational desig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Finishing Walls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不规则元胞的三明治类复合结构设计方法。通过构建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建立适合不规则元胞几何特性的空间叠合方法,在保证元胞布置密度的前提下,合理的设计布局三明治类复合结构的各类型不规则元胞。本发明所提方法是一种针对不规则元胞的三明治类复合结构设计方法,解决三明治类复合结构的不规则元胞每条侧棱无法与邻接不规则元胞每条侧棱重合导致不规则元胞空间无法叠合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针对不规则元胞的三明治类复合结构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不规则元胞的三明治类复合结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三明治类复合结构是一种由面板、芯体及连接胶层所组成的物理结构与性能一体化的功能结构。三明治类复合结构具有比强度高、比模量大等优点,可以同时满足高强度、大刚度、轻质量等极端服役性能需求,并实现散热、隔振、电子屏蔽等特殊功能需求,在航空航天、舰艇船舶、高速列车、装甲防护等国防工业和民用安全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是航空航天飞行器、高速轨道车辆、高性能数控机床等重大装备产品实现结构大型化、重量轻质化、工况极端化的关键结构。由于三明治类复合结构的不规则元胞无法保证构成每条侧棱重合而形成元胞嵌套,难以得到类似三明治类复合结构的规则元胞相互叠合嵌套的阵列排布方式,所以需要针对不规则元胞,设计适合不规则元胞几何特性的空间叠合嵌套方式,在保证元胞布置密度的前提下,合理的设计布局三明治类复合结构的各类型不规则元胞。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不规则元胞的三明治类复合结构设计方法,得到适合三明治类复合结构不规则元胞几何特性的空间嵌套方式,合理的放置各类型三明治类复合结构不规则元胞。
一种针对不规则元胞的三明治类复合结构设计方法,步骤如下:
1)根据不规则元胞的下底面的形状特征,选择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下底面形状;
2)根据不规则元胞的下底面的几何尺寸和已选择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下底面形状,计算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下底面尺寸,具体如下:
3)根据不规则元胞的上顶面的形状特征,选择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上顶面形状;
4)根据不规则元胞的上顶面的几何尺寸和已选择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上顶面形状,计算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上顶面尺寸,具体如下:
5)构建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
6)根据三明治类复合结构设计参数,计算不规则元胞的布置密度,生成三明治类复合结构板;
7)将一块三明治复合结构板正置,一块三明治复合结构板倒置,相互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叠合,构成三明治类复合结构。
所述的步骤1)中选择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下底面形状方法如下,
2.1)若下底面为三个顶点图形,选择等边三角形作为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下底面形状;
2.2)若下底面为四个顶点图形,选择正四边形作为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下底面形状;
2.3)若下底面为五个及以上顶点图形,选择等边三角形或者正六边形作为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下底面形状。
所述的步骤2)中计算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下底面尺寸方法如下,
3.1)若下底面为三个顶点图形、包络空间下底面形状为等边三角形,选择下底面任意两个顶点间距离最长L0的作为包络空间下底面的等边三角形的边长Lt0,增大等边三角形边长,直到等边三角形完全包容不规则元胞的下底面时,边长为Lts;
3.2)若下底面为四个顶点图形、包络空间下底面形状为正四边形,选择下底面四个顶点构成的四边形图形的最长边长L0的作为包络空间下底面的正四边形的边长Lt0,增大正四边形边长,直到正四边形完全包容不规则元胞的下底面时,边长为Lts;
3.3)若下底面为五个及以上顶点图形,选择下底面任意两个顶点间最长距离L0作为等边三角形边长Lt0,增大等边三角形边长,直到等边三角形完全包容不规则元胞的下底面时,边长为Lts;选择下底面顶点构成的多边形图形的最长边长L0的作为包络空间下底面的正六边形的边长Lt0,增大正六边形边长,直到正六边形完全包容不规则元胞的下底面时,边长为 Lts;计算等边三角形和正六边形面积大小,选择面积小的作为包络空间下底面。
所述的步骤3)中选择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上顶面形状方法如下,
4.1)若上顶面为三个顶点图形,选择等边三角形作为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上顶面形状;
4.2)若上顶面为四个顶点图形,选择正四边形作为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上顶面形状;
4.3)若上顶面为五个及以上顶点图形,选择等边三角形或者正六边形作为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上顶面形状。
所述的步骤4)中计算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上顶面尺寸方法如下,
5.1)若上顶面为三个顶点图形、包络空间上顶面形状为等边三角形,选择上顶面两个顶点间距离最长L0的作为包络空间上顶面的等边三角形的边长Lb0,增大等边三角形边长,直到等边三角形完全包容不规则元胞的上顶面时,边长为Lbs;
5.2)若上顶面为四个顶点图形、包络空间上顶面形状为正四边形,选择上顶面四个顶点构成的四边形图形的最长边长L0的作为包络空间上顶面的正四边形的边长Lb0,增大正四边形边长,直到正四边形完全包容不规则元胞的上顶面时,边长为Lbs;
5.3)若上顶面为五个及以上顶点图形,选择上顶面任意两个顶点间最长距离L0作为等边三角形边长Lb0,增大等边三角形边长,直到等边三角形完全包容不规则元胞的上顶面时,边长为Lbs;选择上顶面顶点构成的多边形图形的最长边长L0的作为包络空间上顶面的正六边形的边长Lb0,增大正六边形边长,直到正六边形完全包容不规则元胞的上顶面时,边长为Lbs;计算等边三角形和正六边形面积大小,选择面积小的作为包络空间上顶面。
所述的步骤5)中,对包络空间下底面和包络空间上顶面乘以扩充因子δ,将包络空间下底面边长Lbs和包络空间上顶面边长Lts放大δ倍,分别为Lb和Lt,构建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增强包络空间的容差性。
所述的步骤6)中,计算不规则元胞的布置密度具体如下:根据三明治类复合结构设计参数即长度L1,宽度L2,若包络空间下底面为等边三角形,边长为Lb,则三明治类复合结构底板不规则元胞的水平布置密度
Figure BDA0001305097530000031
垂直布置密度
Figure BDA0001305097530000032
f(x)为向下取整函数;三明治类复合结构顶板不规则元胞的水平布置密度ρtH1=ρbH1,ρtH2=ρbH2,垂直布置密度ρtV1=ρbV1-1,ρtV2=ρbV2+1。
所述的步骤6)中,计算不规则元胞的布置密度具体如下:根据三明治类复合结构设计参数即长度L1,宽度L2,若包络空间下底面为正四边形,边长为Lb,则三明治类复合结构底板不规则元胞的水平布置密度
Figure BDA0001305097530000033
垂直布置密度
Figure BDA0001305097530000034
f(x)为向下取整函数;三明治类复合结构顶板不规则元胞的水平布置密度ρtH1=ρbH1-1,ρtH2=ρbH2+1,垂直布置密度ρtV1=ρbV1-1,ρtV2=ρbV2+1。
所述的步骤6)中,计算不规则元胞的布置密度具体如下:根据三明治类复合结构设计参数即长度L1,宽度L2,若包络空间下底面为正六边形,边长为Lb,则三明治类复合结构底板不规则元胞的水平布置密度
Figure BDA0001305097530000035
垂直布置密度
Figure BDA0001305097530000036
ρbV2=0,f(x) 为向下取整函数;三明治类复合结构顶板不规则元胞的水平布置密度ρtH1=ρbH1-1,垂直布置密度ρtV1=0,ρtV2=ρbV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针对现有三明治类复合结构仅有正六面体蜂窝元胞的不足,提出了不规则元胞的三明治类复合结构设计方法,给出了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设计计算方法和三明治类复合结构元胞布置密度计算公式,填补了三明治类复合夹芯结构的设计方法空白。
附图说明
图1为三顶点-六顶点不规则元胞的三明治类复合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三顶点-四顶点不规则元胞的三明治类复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四顶点-六顶点不规则元胞的三明治类复合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三明治类复合结构布置密度参数示意图;
图5为一种三顶点-四顶点不规则元胞的三明治类复合结构底板示意图;
图6为一种三顶点-四顶点不规则元胞的三明治类复合结构底板示意图;
图7为一种四顶点-六顶点不规则元胞的三明治类复合结构底板示意图;
图8为一种四顶点-六顶点不规则元胞的三明治类复合结构顶板示意图;
图9为一种三顶点-六顶点不规则元胞的三明治类复合结构底板示意图;
图10为一种三顶点-六顶点不规则元胞的三明治类复合结构顶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针对三明治类复合结构的不规则元胞,根据不规则元胞的下底面和上顶面的形状特征选择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上顶面形状,根据不规则元胞的下底面和上顶面的几何尺寸和已选择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下底面和上顶面的形状,计算包络空间下底面和上顶面的尺寸,构建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实现不规则元胞的空间叠合;根据三明治类复合结构设计参数,合理设计布局三明治类复合结构的各类型不规则元胞。
一种针对不规则元胞的三明治类复合结构设计方法,步骤如下:
1)根据不规则元胞的下底面的形状特征,选择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下底面形状;
2)根据不规则元胞的下底面的几何尺寸和已选择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下底面形状,计算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下底面尺寸,具体如下:
3)根据不规则元胞的上顶面的形状特征,选择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上顶面形状;
4)根据不规则元胞的上顶面的几何尺寸和已选择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上顶面形状,计算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上顶面尺寸,具体如下:
5)构建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
6)根据三明治类复合结构设计参数(如图4所示),计算不规则元胞的布置密度,生成三明治类复合结构板;
7)将一块三明治复合结构板正置,一块三明治复合结构板倒置,相互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叠合,构成三明治类复合结构(如图1-3所示)。
所述的步骤1)中选择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下底面形状方法如下,
2.1)若下底面为三个顶点图形,选择等边三角形作为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下底面形状;
2.2)若下底面为四个顶点图形,选择正四边形作为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下底面形状;
2.3)若下底面为五个及以上顶点图形,选择等边三角形或者正六边形作为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下底面形状。
所述的步骤2)中计算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下底面尺寸方法如下,
3.1)若下底面为三个顶点图形、包络空间下底面形状为等边三角形,选择下底面任意两个顶点间距离最长L0的作为包络空间下底面的等边三角形的边长Lt0,增大等边三角形边长,直到等边三角形完全包容不规则元胞的下底面时,边长为Lts;
3.2)若下底面为四个顶点图形、包络空间下底面形状为正四边形,选择下底面四个顶点构成的四边形图形的最长边长L0的作为包络空间下底面的正四边形的边长Lt0,增大正四边形边长,直到正四边形完全包容不规则元胞的下底面时,边长为Lts;
3.3)若下底面为五个及以上顶点图形,选择下底面任意两个顶点间最长距离L0作为等边三角形边长Lt0,增大等边三角形边长,直到等边三角形完全包容不规则元胞的下底面时,边长为Lts;选择下底面顶点构成的多边形图形的最长边长L0的作为包络空间下底面的正六边形的边长Lt0,增大正六边形边长,直到正六边形完全包容不规则元胞的下底面时,边长为 Lts;计算等边三角形和正六边形面积大小,选择面积小的作为包络空间下底面。
所述的步骤3)中选择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上顶面形状方法如下,
4.1)若上顶面为三个顶点图形,选择等边三角形作为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上顶面形状;
4.2)若上顶面为四个顶点图形,选择正四边形作为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上顶面形状;
4.3)若上顶面为五个及以上顶点图形,选择等边三角形或者正六边形作为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上顶面形状。
所述的步骤4)中计算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上顶面尺寸方法如下,
5.1)若上顶面为三个顶点图形、包络空间上顶面形状为等边三角形,选择上顶面两个顶点间距离最长L0的作为包络空间上顶面的等边三角形的边长Lb0,增大等边三角形边长,直到等边三角形完全包容不规则元胞的上顶面时,边长为Lbs;
5.2)若上顶面为四个顶点图形、包络空间上顶面形状为正四边形,选择上顶面四个顶点构成的四边形图形的最长边长L0的作为包络空间上顶面的正四边形的边长Lb0,增大正四边形边长,直到正四边形完全包容不规则元胞的上顶面时,边长为Lbs;
5.3)若上顶面为五个及以上顶点图形,选择上顶面任意两个顶点间最长距离L0作为等边三角形边长Lb0,增大等边三角形边长,直到等边三角形完全包容不规则元胞的上顶面时,边长为Lbs;选择上顶面顶点构成的多边形图形的最长边长L0的作为包络空间上顶面的正六边形的边长Lb0,增大正六边形边长,直到正六边形完全包容不规则元胞的上顶面时,边长为Lbs;计算等边三角形和正六边形面积大小,选择面积小的作为包络空间上顶面。
所述的步骤5)中,对包络空间下底面和包络空间上顶面乘以扩充因子δ,将包络空间下底面边长Lbs和包络空间上顶面边长Lts放大δ倍,分别为Lb和Lt,构建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增强包络空间的容差性。
所述的步骤6)中,计算不规则元胞的布置密度具体如下:根据三明治类复合结构设计参数即长度L1,宽度L2,若包络空间下底面为等边三角形,边长为Lb,则三明治类复合结构底板不规则元胞的水平布置密度
Figure BDA0001305097530000061
垂直布置密度
Figure BDA0001305097530000062
f(x)为向下取整函数;三明治类复合结构顶板不规则元胞的水平布置密度ρtH1=ρbH1,ρtH2=ρbH2,垂直布置密度ρtV1=ρbV1-1,ρtV2=ρbV2+1。
所述的步骤6)中,计算不规则元胞的布置密度具体如下:根据三明治类复合结构设计参数即长度L1,宽度L2,若包络空间下底面为正四边形,边长为Lb,则三明治类复合结构底板不规则元胞的水平布置密度
Figure BDA0001305097530000063
垂直布置密度
Figure BDA0001305097530000064
f(x)为向下取整函数;三明治类复合结构顶板不规则元胞的水平布置密度ρtH1=ρbH1-1,ρtH2=ρbH2+1,垂直布置密度ρtV1=ρbV1-1,ρtV2=ρbV2+1。
所述的步骤6)中,计算不规则元胞的布置密度具体如下:根据三明治类复合结构设计参数即长度L1,宽度L2,若包络空间下底面为正六边形,边长为Lb,则三明治类复合结构底板不规则元胞的水平布置密度
Figure BDA0001305097530000065
垂直布置密度
Figure BDA0001305097530000066
ρbV2=0,f(x) 为向下取整函数;三明治类复合结构顶板不规则元胞的水平布置密度ρtH1=ρbH1-1,垂直布置密度ρtV1=0,ρtV2=ρbV1-1。
实施例1
1.被告知的三明治类复合结构不规则元胞几何结构参数,下底面为四顶点,四边形的边长分别为9mm,10mm,7mm,9mm;上顶面为三顶点,三角形的边长分别为5mm,5mm,6mm;三明治类复合结构设计参数长度L1=45mm,宽度L2=45mm。
1.1)根据不规则元胞的下底面四个顶点的形状特征,选择正四边形作为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下底面形状;
1.2)选择下底面四个顶点构成的四边形图形的最长边长L0=10mm作为包络空间下底面的正四边形的边长Lb0,正四边形可以完全包容不规则元胞的下底面,则边长Lbs=10mm。
1.3)根据不规则元胞的上顶面三个顶点的形状特征,选择等边三角形作为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上顶面形状;
1.4)选择上顶面任意两个顶点间距离最长L0=6mm作为包络空间上顶面的等边三角形的边长 Lt0,等边三角形可以完全包容不规则元胞的上顶面,边长为Lts=6mm。
2.对包络空间下底面和包络空间上顶面乘以扩充因子δ(δ=1.05),将包络空间下底面和包络空间上顶面边长放大1.05倍,则Lb=Lbs*1.05=10*1.05=10.5mm,Lt=Lts*1.05=6*1.05=6.3mm,形成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增强包络空间的容差性;
3.根据三明治类复合结构设计参数长度L1=45mm,宽度L2=45mm,包络空间下底面为正四边形,边长为Lb=10.5mm,则三明治类复合结构底板不规则元胞的水平布置密度
Figure BDA0001305097530000071
Figure BDA0001305097530000072
垂直布置密度
Figure BDA0001305097530000073
Figure BDA0001305097530000074
结果如图5所示;三明治类复合结构顶板不规则元胞的水平布置密度ρtH1=ρbH1-1=2-1=1,ρtH2=ρbH2+1=1+1=2垂直布置密度ρtV1=ρbV1-1=2-1=1,ρtV2=ρbV2+1=1+1=2,结果
如图6所示。
实施例2
1.被告知的三明治类复合结构不规则元胞几何结构参数,下底面为六顶点,六边形的边长分别为8mm,7mm,9mm,10mm,7mm,9mm;上顶面为四顶点,四边形的边长分别为 5mm,5mm,6mm,6mm;三明治类复合结构设计参数长度L1=45mm,宽度L2=45mm。
2.1)根据不规则元胞的下底面六个顶点的形状特征,选择正六边形作为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下底面形状;
1.2)选择下底面六个顶点构成的六边形图形的最长边长L0=10mm作为包络空间下底面的正六边形的边长Lb0,正六边形可以完全包容不规则元胞的下底面,则边长Lbs=10mm。
1.3)根据不规则元胞的上顶面四个顶点的形状特征,选择正方形作为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上顶面形状;
1.4)选择上顶面任意两个顶点间距离最长L0=6mm作为包络空间上顶面的正六边形的边长 Lt0,正六边形可以完全包容不规则元胞的上顶面,边长为Lts=10mm。
2.对包络空间下底面和包络空间上顶面乘以扩充因子δ(δ=1.05),将包络空间下底面和包络空间上顶面边长放大1.05倍,则Lb=Lbs*1.05=10*1.05=10.5mm,Lt=Lts*1.05=6*1.05=6.3mm,形成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增强包络空间的容差性;
3.根据三明治类复合结构设计参数长度L1=45mm,宽度L2=45mm,包络空间下底面为正六边形,边长为Lb=10.5mm,则三明治类复合结构底板不规则元胞的水平布置密度
Figure BDA0001305097530000081
ρbH2=ρbH1=2
垂直布置密度
Figure BDA0001305097530000082
ρbV2=0
结果如图7所示;三明治类复合结构顶板不规则元胞的水平布置密度ρtH1=ρbH1-1=2- 1=1,垂直布置密度ρtV1=ρbV1-1=3-1=2,结果如图8所示。
实施例3
1.被告知的三明治类复合结构不规则元胞几何结构参数,下底面为六顶点,六边形的边长分别为1mm,8mm,1mm,8mm,1mm,8mm;上顶面为三顶点,三角形的边长分别为5mm,5mm,6mm;三明治类复合结构设计参数长度L1=45mm,宽度L2=45mm。
2.1)根据不规则元胞的下底面六个顶点的形状特征,分别计算包络正三角形和包络正六边形的面积,选择面积较小的正三角作为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下底面形状;
1.2)选择下底面六个顶点构成的六边形图形的最长边长L0=10mm作为包络空间下底面的正三角形形的边长Lb0,正三角形可以完全包容不规则元胞的下底面,则边长Lbs=10mm。
1.3)根据不规则元胞的上顶面三个顶点的形状特征,选择等边三角形作为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上顶面形状;
1.4)选择上顶面任意两个顶点间距离最长L0=6mm作为包络空间上顶面的等边三角形的边长 Lt0,等边三角形可以完全包容不规则元胞的上顶面,边长为Lts=6mm。
2.对包络空间下底面和包络空间上顶面乘以扩充因子δ(δ=1.05),将包络空间下底面和包络空间上顶面边长放大1.05倍,则Lb=Lbs*1.05=10*1.05=10.5mm,Lt=Lts*1.05=6*1.05=6.3mm,形成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增强包络空间的容差性;
3.根据三明治类复合结构设计参数长度L1=45mm,宽度L2=45mm,包络空间下底面为正六边形,边长为Lb=10.5mm,则三明治类复合结构底板不规则元胞的水平布置密度
Figure BDA0001305097530000091
ρbH2=ρbH1=2
垂直布置密度
Figure BDA0001305097530000092
ρbV2=ρbV1-1=2-1=1
结果如图9所示;三明治类复合结构顶板不规则元胞的水平布置密度ρtH1=ρtH2=ρbH1=ρbH2=2,垂直布置密度ρtv1=ρbV1-1=2-1=1,ρtV2=ρbV2+1=1+1=2,结果如图10所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针对不规则元胞的三明治类复合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根据不规则元胞的下底面的形状特征,选择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下底面形状;
2)根据不规则元胞的下底面的几何尺寸和已选择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下底面形状,计算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下底面尺寸;
3)根据不规则元胞的上顶面的形状特征,选择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上顶面形状;
4)根据不规则元胞的上顶面的几何尺寸和已选择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上顶面形状,计算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上顶面尺寸;
5)构建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
6)根据三明治类复合结构设计参数,计算不规则元胞的布置密度,生成三明治类复合结构板;
7)将一块三明治复合结构板正置,一块三明治复合结构板倒置,相互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叠合,构成三明治类复合结构;
所述的步骤1)中选择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下底面形状方法如下,
2.1)若下底面为三个顶点图形,选择等边三角形作为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下底面形状;
2.2)若下底面为四个顶点图形,选择正四边形作为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下底面形状;
2.3)若下底面为五个及以上顶点图形,选择等边三角形或者正六边形作为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下底面形状;
所述的步骤2)中计算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下底面尺寸方法如下,
3.1)若下底面为三个顶点图形、包络空间下底面形状为等边三角形,选择下底面任意两个顶点间距离最长L0的作为包络空间下底面的等边三角形的边长Lt0,增大等边三角形边长,直到等边三角形完全包容不规则元胞的下底面时,边长为Lts;
3.2)若下底面为四个顶点图形、包络空间下底面形状为正四边形,选择下底面四个顶点构成的四边形图形的最长边长L0的作为包络空间下底面的正四边形的边长Lt0,增大正四边形边长,直到正四边形完全包容不规则元胞的下底面时,边长为Lts;
3.3)若下底面为五个及以上顶点图形,选择下底面任意两个顶点间最长距离L0作为等边三角形边长Lt0,增大等边三角形边长,直到等边三角形完全包容不规则元胞的下底面时,边长为Lts;选择下底面顶点构成的多边形图形的最长边长L0的作为包络空间下底面的正六边形的边长Lt0,增大正六边形边长,直到正六边形完全包容不规则元胞的下底面时,边长为Lts;计算等边三角形和正六边形面积大小,选择面积小的作为包络空间下底面;
所述的步骤3)中选择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上顶面形状方法如下,
4.1)若上顶面为三个顶点图形,选择等边三角形作为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上顶面形状;
4.2)若上顶面为四个顶点图形,选择正四边形作为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上顶面形状;
4.3)若上顶面为五个及以上顶点图形,选择等边三角形或者正六边形作为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上顶面形状;
所述的步骤4)中计算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上顶面尺寸方法如下,
5.1)若上顶面为三个顶点图形、包络空间上顶面形状为等边三角形,选择上顶面两个顶点间距离最长L0的作为包络空间上顶面的等边三角形的边长Lb0,增大等边三角形边长,直到等边三角形完全包容不规则元胞的上顶面时,边长为Lbs;
5.2)若上顶面为四个顶点图形、包络空间上顶面形状为正四边形,选择上顶面四个顶点构成的四边形图形的最长边长L0的作为包络空间上顶面的正四边形的边长Lb0,增大正四边形边长,直到正四边形完全包容不规则元胞的上顶面时,边长为Lbs;
5.3)若上顶面为五个及以上顶点图形,选择上顶面任意两个顶点间最长距离L0作为等边三角形边长Lb0,增大等边三角形边长,直到等边三角形完全包容不规则元胞的上顶面时,边长为Lbs;选择上顶面顶点构成的多边形图形的最长边长L0的作为包络空间上顶面的正六边形的边长Lb0,增大正六边形边长,直到正六边形完全包容不规则元胞的上顶面时,边长为Lbs;计算等边三角形和正六边形面积大小,选择面积小的作为包络空间上顶面;
所述的步骤5)中,对包络空间下底面和包络空间上顶面乘以扩充因子δ,将包络空间下底面边长Lbs和包络空间上顶面边长Lts放大δ倍,分别为Lb和Lt,构建不规则元胞的包络空间,增强包络空间的容差性;
所述的步骤6)中,计算不规则元胞的布置密度具体如下:根据三明治类复合结构设计参数即长度L1,宽度L2,若包络空间下底面为等边三角形,边长为Lb,则三明治类复合结构底板不规则元胞的水平布置密度
Figure FDA0002512415690000021
垂直布置密度
Figure FDA0002512415690000022
Figure FDA0002512415690000023
f(x)为向下取整函数;三明治类复合结构顶板不规则元胞的水平布置密度ρtH1=ρbH1,ρtH2=ρbH2,垂直布置密度ρtV1=ρbV1-1,ρtV2=ρbV2+1;
所述的步骤6)中,计算不规则元胞的布置密度具体如下:根据三明治类复合结构设计参数即长度L1,宽度L2,若包络空间下底面为正四边形,边长为Lb,则三明治类复合结构底板不规则元胞的水平布置密度
Figure FDA0002512415690000031
垂直布置密度
Figure FDA0002512415690000032
f(x)为向下取整函数;三明治类复合结构顶板不规则元胞的水平布置密度ρtH1=ρbH1-1,ρtH2=ρbH2+1,垂直布置密度ρtV1=ρbV1-1,ρtV2=ρbV2+1;
所述的步骤6)中,计算不规则元胞的布置密度具体如下:根据三明治类复合结构设计参数即长度L1,宽度L2,若包络空间下底面为正六边形,边长为Lb,则三明治类复合结构底板不规则元胞的水平布置密度
Figure FDA0002512415690000033
垂直布置密度
Figure FDA0002512415690000034
ρbV2=0,f(x)为向下取整函数;三明治类复合结构顶板不规则元胞的水平布置密度ρtH1=ρbH1-1,垂直布置密度ρtV1=0,ρtV2=ρbV1-1。
CN201710380638.6A 2017-05-25 2017-05-25 一种针对不规则元胞的三明治类复合结构设计方法 Active CN1073012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80638.6A CN107301273B (zh) 2017-05-25 2017-05-25 一种针对不规则元胞的三明治类复合结构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80638.6A CN107301273B (zh) 2017-05-25 2017-05-25 一种针对不规则元胞的三明治类复合结构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01273A CN107301273A (zh) 2017-10-27
CN107301273B true CN107301273B (zh) 2020-08-18

Family

ID=60137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80638.6A Active CN107301273B (zh) 2017-05-25 2017-05-25 一种针对不规则元胞的三明治类复合结构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012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84846B (zh) * 2018-06-20 2020-12-11 浙江大学 一种三明治类复合结构的2n-n型正则元胞设计方法
CN109117494B (zh) * 2018-06-20 2021-02-09 浙江大学 一种三明治类复合结构的n-n型正则元胞设计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99902A (zh) * 2015-03-16 2015-06-10 三峡大学 一种类方形蜂窝夹层结构
CN104890308A (zh) * 2015-06-23 2015-09-09 湖南大学 一种三明治结构及蜂窝结构芯体
CN105005647A (zh) * 2015-07-02 2015-10-28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阻尼最大化的复合三明治板壳结构的拓扑优化方法
CN105701321A (zh) * 2016-03-11 2016-06-22 三峡大学 一种改进类蜂窝夹层结构及加工方法
CN105787188A (zh) * 2016-03-10 2016-07-20 浙江大学 一种正三棱台夹芯结构及其设计方法和用途
EP3079087A3 (en) * 2015-03-31 2016-12-28 NGK Insulators, Ltd. Method for analyzing honeycomb structure, and program and analysis device for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92784A1 (en) * 2004-02-26 2005-09-01 Ngk Insulators, Ltd. Method for analysis of cell structure, and cell structur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99902A (zh) * 2015-03-16 2015-06-10 三峡大学 一种类方形蜂窝夹层结构
EP3079087A3 (en) * 2015-03-31 2016-12-28 NGK Insulators, Ltd. Method for analyzing honeycomb structure, and program and analysis device for the same
CN104890308A (zh) * 2015-06-23 2015-09-09 湖南大学 一种三明治结构及蜂窝结构芯体
CN105005647A (zh) * 2015-07-02 2015-10-28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阻尼最大化的复合三明治板壳结构的拓扑优化方法
CN105787188A (zh) * 2016-03-10 2016-07-20 浙江大学 一种正三棱台夹芯结构及其设计方法和用途
CN105701321A (zh) * 2016-03-11 2016-06-22 三峡大学 一种改进类蜂窝夹层结构及加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超轻多孔"类蜂窝"夹层结构材料设计方法研究综述》;李响等;《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50228;第16-2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01273A (zh) 2017-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23616B (zh) 一种轻质正交波纹夹芯复合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01273B (zh) 一种针对不规则元胞的三明治类复合结构设计方法
CN105235616A (zh) 一种多胞薄壁吸能结构及其应用结构
CN102765226B (zh) 一种波纹-铝蜂窝复合结构夹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010518334A5 (zh)
CN110450966B (zh) 一种多向承载的蜂窝结构缓冲吸能装置
CN111645884B (zh) 一种框架蜂窝结构、蜂窝夹层结构及纤维填充式防护构型
CN101725089A (zh) 高强竖瓦楞纸板及其制造工艺
CN204507789U (zh) 泡沫包装结构及家用电器包装结构
CN205203350U (zh) 一种抗压微桁架夹层结构
CN105711527A (zh) 基于点阵单胞蜂窝结构的汽车保险杠和汽车
CN210706311U (zh) 自锁式多孔结构复合板
JP2012096694A (ja) 凹凸部を有する板材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車両パネル及び積層構造体
CN109177351B (zh) 一种三明治类复合结构的n-1型正则元胞设计方法
CN109693437A (zh) 用于吸声和隔声的复合板
KR20170006771A (ko) 3차원 인쇄방법을 이용한 판넬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3829676B (zh) 用于动态载荷防护的模块化折叠夹层结构单元及夹层结构
CN108984846B (zh) 一种三明治类复合结构的2n-n型正则元胞设计方法
CN112658256A (zh) 三维增强型星型结构
CN105082635A (zh) 一种多周期吸能结构
CN112861270A (zh) 一种基于布尔运算的超材料吸能结构
CN109117494B (zh) 一种三明治类复合结构的n-n型正则元胞设计方法
CN112900324A (zh) 一种波纹吸能结构
CN203866992U (zh) 一种抗震消能器
CN103252930B (zh) 一种具非贯通式空腔分布的中空型轻质仿生结构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