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82760B - 连杆胀断机 - Google Patents

连杆胀断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82760B
CN107282760B CN201710549156.9A CN201710549156A CN107282760B CN 107282760 B CN107282760 B CN 107282760B CN 201710549156 A CN201710549156 A CN 201710549156A CN 107282760 B CN107282760 B CN 1072827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swollen
slide
rod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4915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82760A (zh
Inventor
冯书华
赵存志
郭现召
李长印
于金英
丁少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gong Jingqiang Connecting Ro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gong Jingqiang Connecting Ro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gong Jingqiang Connecting Rod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gong Jingqiang Connecting Ro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4915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827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72827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827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827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827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1/00Other methods for working sheet metal, metal tubes, metal profi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43/00Feeding, positioning or storing devices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apparatus for working or processing sheet metal, metal tubes or metal profiles; Associations therewith of cutting devices
    • B21D43/003Position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3/00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1D53/84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other parts for engines, e.g. connecting-ro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ctu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连杆胀断机,其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连杆定位装置、设置在机架上且用于将连杆胀断的胀断装置、以及设置在机架上且用于顶紧连杆外侧的夹紧装置。所述胀断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固定底板、沿X向滑动设置在固定底板右上端的滑座、等分对半设置的胀断动套、沿Z向在胀断动套中心拉孔内运动且用于将连杆胀断的拉杆、以及活塞杆与拉杆下端连接且沿Z向设置在机架上的胀断液压缸;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连杆胀断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杆胀断机。
背景技术
现在汽车发动机连杆普遍采用新型的胀断材料,因此连杆的加工工艺也随之改变,胀断机是将连杆杆部与盖部裂解分开的关键设备,目前这种国产设备在设计上存在着诸多弊端,若不进行结构改造,将直接影响连杆胀开面的质量,进而影响发动机的整体性能。
自2004年前后我国极少数厂家参照国外连杆胀断机的工作原理开始自己设计、制造连杆胀断机,填补了国内空白,为胀断连杆的生产企业节约了大量资金,及时满足了国内各发动机厂胀断连杆的需求,但是设备在长期使用中也给生产企业带来了不少困扰,存在着诸多弊端。如:产品质量不稳定、故障多、不易调整等技术缺陷。
胀断连杆的胀开面有三项考核指标,分别是胀开面的倾斜角度、平面度和掉渣率,前两项指标的优劣是由胀断机决定的,对此各发动机厂都有着不同而又严格的要求,它也是胀断连杆的技术核心,如若没有稳定可靠的设备,就很难达到客户的要求,从我们多年使用设备的经验看,国产胀断机就其结构的设计,制约着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设备寿命,因此,若不改变其主体结构只靠修理、调整是难以满足产品质量和正常生产需求的。
例如专利连杆涨断机床- CN201110283091.0;连杆自动涨断分解机-CN201120453889.0均存在以下问题:
(1)连杆杆、盖的胀开面的倾斜角度经常超差。
(2)胀开面的平面度废品率高。
(3)胀断拉杆经常折断。
(4)夏季液压系统温度偏高,不能连续工作。
(5)冷却系统的油冷机经常过热停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总的来说是提供一种连杆胀断机;详细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取得有益效果在后述内容以及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中内容具体描述。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连杆胀断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连杆定位装置、设置在机架上且用于将连杆胀断的胀断装置、以及设置在机架上且用于顶紧连杆外侧的夹紧装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胀断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固定底板、沿X向滑动设置在固定底板右上端的滑座、等分对半设置的胀断动套、沿Z向在胀断动套中心拉孔内运动且用于将连杆胀断的拉杆、以及活塞杆与拉杆下端连接且沿Z向设置在机架上的胀断液压缸;
胀断动套包括设置在固定底板上的固定半套、以及另一半设置在滑座上的活动半套;连杆的大头孔套装在胀断动套的台阶轴上,活动半套通过定位键与滑座固定连接;
在胀断液压缸的下拉作用下,拉杆推动活动半套带动滑座向右运动;
拉杆的右侧面为右高左低的斜楔面,在活动半套上设置有与斜楔面贴合接触的斜面。
所述连杆定位装置包括沿X向滑动设置在固定底板上端左侧的小头定位滑座、下端竖直插装在小头定位滑座中心孔内且用于套装连杆小头的小头定位销、安装在固定底板左端的小头调节块、安装在小头调节块左端的调节块法兰盘、以及水平在小头调节块水平通孔内自转设置的小头销调节螺丝杆;在固定底板上安装有下表面与小头调节块上表面接触的小头定位块压条;
在小头定位滑座内孔中设置有与小头销调节螺丝杆的右端螺纹轴通过螺纹连接的小头调节螺母;
在固定底板右端连接有后座油缸固定板,在后座油缸固定板上沿X向安装有滑座后座液压缸;在滑座后座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滑座限位块之间设置有油缸顶座;
在滑座右端设置有滑座限位块,在固定底板上设置有与滑座限位块对应的滑座限位座;
在固定底板上设置有至少四个且与滑座的对应X向侧壁滑动摩擦接触的侧壁滑座,X向侧壁位于滑座X向中心线两侧;
在固定底板上设置有下端面与滑座顶部滑动摩擦接触的合体滑板,在固定底板上设置有用于调整合体滑板与滑座间隙的助力顶板。
所述夹紧装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固定底板上且用于顶紧连杆杆部外侧壁的杆端压紧油缸、以及两个平行且其盖端固定油缸缸体分别安装在滑座上且用于顶紧连杆盖端外侧壁的盖端压紧油缸;
杆端压紧油缸与胀断动套X向中心线夹角为四十五度;
在杆端压紧油缸的杆端固定油缸缸体的缸体尾部设置有限位导向块,在杆端压紧油缸的活塞杆尾部设置有与限位导向块对应的压紧限位杆。
在滑座上设置有盖端压紧油缸的盖端固定油缸缸体,在盖端压紧油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卡位槽,盖端压紧油缸的活塞杆上升后插入到卡位槽中;盖端压紧油缸的活塞杆上端为斜楔型结构。
在固定底板下部设置有与胀断动套同轴的内止口,在机架上设置有与胀断动套同轴的通孔,在内止口与通孔内安装有外钢套;外钢套的下端轴与通孔过盈配合或过渡配合,外钢套的上端轴与内止口过盈配合或过渡配合;
在缸杆联轴器与拉杆的下端轴之间安装有内铜套。
胀断液压缸的活塞杆通过缸杆联轴器与拉杆的下端轴连接,在缸杆联轴器上设置有胀断油缸限位座,在胀断油缸限位座上连接有胀断油缸限位丝杆,在机架上设置有与胀断油缸限位丝杆对应的胀断油缸限位板;在胀断液压缸与机架之间设置有胀断油缸固定座。
在固定底板下部沿Z向设置有锁紧油缸限位杆,在杆端固定油缸缸体的活塞杆上设置有卡位槽,锁紧油缸限位杆的活塞杆上端上升后插入该卡位槽中;
在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对锁紧油缸限位杆限位的杆端锁紧油缸限位板;
在滑座下端沿Z向设置有盖端锁紧油缸,在盖端压紧油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卡位槽,盖端锁紧油缸的活塞杆上端上升后插入该卡位槽中;
在滑座下端设置有用于对盖端锁紧油缸限位的盖端锁紧油缸限位板。
在滑座右端沿X向设置有后拉油缸限位丝杆,在后拉油缸限位丝杆的右端设置有阻垫,在阻垫与后座油缸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弹簧。
固定底板与滑座之间采用平导轨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不限于此描述,为了更好的便于理解,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进行了更加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C-C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D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A-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B向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固定底板;2、滑座;3、杆端固定油缸缸体;4、盖端固定油缸缸体;5、小头定位滑座;6、小头调节块;7、小头调节螺母;8、调节块法兰盘;9、合体滑板;10、助力顶板;11、滑座限位座;12、滑座限位块;13、油缸顶座;14、小头销调节螺丝杆;15、小头定位块压条;16、限位导向块;17、后座油缸固定板;20、侧壁滑座;21、压紧限位杆;22、外钢套;23、内铜套;24、缸杆联轴器;25、胀断油缸限位座;26、胀断油缸限位板;27、杆端锁紧油缸限位板;28、盖端锁紧油缸限位板;29、锁紧油缸限位杆;30、胀断油缸固定座;31、阻垫; 33、后拉油缸限位丝杆;34、胀断油缸限位丝杆;35、机架;36、胀断液压缸;37、滑座后座液压缸;38、盖端压紧油缸;39、杆端压紧油缸;40、盖端锁紧油缸;41、拉杆;42、胀断动套;43、定位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连杆胀断机,包括机架35、设置在机架35上的连杆定位装置、设置在机架35上且用于将连杆胀断的胀断装置、以及设置在机架35上且用于顶紧连杆外侧的夹紧装置。
具体使用的时候,通过连杆定位装置实现对连杆安装定位,通过夹紧装置顶紧连杆,通过胀断装置实现连杆的胀断。设计合理,胀断方便,胀断表面工艺性好。
胀断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35上的固定底板1、沿X向滑动设置在固定底板1右上端的滑座2、等分对半设置的胀断动套42、沿Z向在胀断动套42中心拉孔内运动且用于将连杆胀断的拉杆41、以及活塞杆与拉杆41下端连接且沿Z向设置在机架35上的胀断液压缸36;
本发明采用改变传统分体制造螺栓组装连接结构为整体结构的固定底板1,工艺性好。在较大胀断冲击力的作用下,避免了固定底座的螺栓容易产生松动,造成两底座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随之拖板(滑座)移动也跟着产生歪斜的弊端,从而避免了致使活动胀头的中心线与不动胀头的中心线不能始终保持在同一直线轨迹上移动的问题,解决了连杆胀开面角度超差的问题,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样设备在工作时无论承受多大的冲击力,两胀头的中心线都能始终保持重合状态。对胀开面的偏斜控制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制造加工通过导轨面+刮研即可实现。
胀断液压缸36通过液压管路连接有油泵,油泵传动连接有伺服电机,在液压管路安装有电子压力表,电子压力表电连接有单片机,单片机电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与伺服电机电连接,油泵为恒压泵;
胀断机的液压系统是胀开力的动力来源,胀开连杆时只需要瞬间较快、较大的下拉力,其余大部分是辅助工作时间,不需要动力,而设备设计只要一开机主油泵就始终运转,不但不节能,还导致系统油温不断升高,降低油温就需要制冷机不停的工作,设备长期运转制冷效果下降后,就会造成环境较高时不能连续正常生产。
针对液压系统油温高、不能连续生产的现象,对此进行了重新设计制造,废除了原系统,将油泵主电机更换为伺服电机,油箱容积缩小了3倍多(由670升缩小到200升),让系统中始终保持一个恒定的压力,当胀断机不工作的时候,主电机以20-30转/分的速度运转,当胀断机工作时,电机瞬间迅猛加速,及时满足胀断的需求,系统配有较大的蓄能器以补充瞬间需要的油量及压力,由于主电机(功率与过去相同15KW)有效工作时间短,主油泵只做有用功,不做无用功,没有多余的油量输出,因此系统中的油温始终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温度范围,即使夏季连续24小时工作,系统温度也不超过45°该系统没有冷却装置,节能效果十分显著。
胀断动套42包括设置在固定底板1上的固定半套、以及设置在滑座2上的活动半套;连杆的大头孔套装在胀断动套42的台阶轴上,活动半套通过定位键43与滑座2固定连接;
在胀断液压缸36的下拉作用下,拉杆41推动活动半套带动滑座2向右运动;
拉杆41的右侧面为右高左低的斜楔面,在活动半套上设置有与斜楔面贴合接触的斜面。实现平滑稳定低振动的胀断。
连杆定位装置包括沿X向滑动设置在固定底板1上端左侧的小头定位滑座5、下端竖直插装在小头定位滑座5中心孔内且用于套装连杆小头的小头定位销、安装在固定底板1左端的小头调节块6、安装在小头调节块6左端的调节块法兰盘8、以及水平在小头调节块6水平通孔内自转设置的小头销调节螺丝杆14;在固定底板1上安装有下表面与小头调节块6上表面接触的小头定位块压条15;
在小头定位滑座5内孔中设置有与小头销调节螺丝杆14的右端螺纹轴通过螺纹连接的小头调节螺母7;
从而满足不同尺寸连杆的要求,通用性强。
在固定底板1右端连接有后座油缸固定板17,在后座油缸固定板17上沿X向安装有滑座后座液压缸37;在滑座后座液压缸37的活塞杆与滑座限位块12之间设置有油缸顶座13;通过后座油缸实现顶紧与自动复位。
在滑座2右端设置有滑座限位块12,在固定底板1上设置有与滑座限位块12对应的滑座限位座11;
在固定底板1上设置有至少四个且与滑座2 的对应X向侧壁滑动摩擦接触的侧壁滑座20,X向侧壁位于滑座2X向中心线两侧;在固定底板1上设置有下端面与滑座2顶部滑动摩擦接触的合体滑板9,在固定底板1上设置有用于调整合体滑板9与滑座2间隙的助力顶板10。侧壁滑座20与合体滑板9优选黄铜或聚四氟乙烯材料,耐磨性好。胀断工作时滑座受到冲击载荷的作用,与底座(固定底板1)的滑动配合间隙必须控制在比较严格的范围内,间隙过大会影响胀开面的倾斜角度,过小容易使拖板(滑座2)卡死。
本发明的初次设计通过4个压块,同时调整上下及左右两侧间隙,强度低、接触面小,调整难度大,拖板与底座的滑动定位面,仅有4mm的宽度,工作起来既不稳固也不耐磨,工作中需要不断的进行调整,这是产品质量不稳定和不能连续生产的直接原因。本发明再此基础上通过采用进一步改进,将压块采用分体式结构,即侧壁滑座20与合体滑板9,分别用来控制限位滑座2的Y向与Z向移动;设计合理,调整方便,工艺性好。
为使托板运行稳定可靠,在托板运行的轨道两侧设计开凿了四个25×30的方孔,方孔内镶制耐磨铜锡合金块即侧壁滑座20,用于控制、调整托板运行的Y侧向间隙,既增加了导向接触面积,又耐磨定,同时又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
夹紧装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固定底板1上且用于顶紧连杆杆部外侧壁的杆端压紧油缸39、以及两个平行且其盖端固定油缸缸体4分别安装在滑座2上且用于顶紧连杆盖端外侧壁的盖端压紧油缸38;
杆端压紧油缸39与胀断动套42X向中心线夹角为四十五度;
在杆端压紧油缸39的杆端固定油缸缸体3的缸体尾部设置有限位导向块16,在杆端压紧油缸39的活塞杆尾部设置有与限位导向块16对应的压紧限位杆21。通过在顶紧下的胀断,胀断质量好,工艺性好。
在滑座2上设置有盖端压紧油缸38的盖端固定油缸缸体4,在盖端压紧油缸38的活塞杆上设置有卡位槽,盖端压紧油缸38的活塞杆上升后插入到卡位槽中;盖端压紧油缸38的活塞杆上端为斜楔型结构。实现自动机械定位,省去了保压回路或液压锁等液压部件,设计合理,优选系统。
在固定底板1下部设置有与胀断动套42同轴的内止口,在机架35上设置有与胀断动套42同轴的通孔,在内止口与通孔内安装有外钢套22;外钢套22的下端轴与通孔过盈配合或过渡配合,外钢套22的上端轴与内止口过盈配合或过渡配合;
在缸杆联轴器24与拉杆41的下端轴之间安装有内铜套23。
通过外钢套22保证了机架与固定底座1的同轴度,起到中间过渡的作用,起到垂直导向定心的作用,避免在拉杆下拉时其中心线与连杆大孔中心线随之发生偏移,容易造成拉杆折断的问题(也是造成胀开面角度超差的原因之一);保证油缸活塞杆与导向套同心度的精度要求,避免拉杆折断,既使主体增加了抗冲击能力,又保证了导向套与下拉主油缸的同心度。
胀断液压缸36的活塞杆通过缸杆联轴器24与拉杆41的下端轴连接,在缸杆联轴器24上设置有胀断油缸限位座25,在胀断油缸限位座25上连接有胀断油缸限位丝杆34,在机架35上设置有与胀断油缸限位丝杆34对应的胀断油缸限位板26;在胀断液压缸36与机架35之间设置有胀断油缸固定座30。
将胀断液压缸36的连接支架的上面与胀断油缸固定座30的止口定位结构 ,避免了只靠螺栓紧固,不能保证导向套与下拉主油缸活塞杆同心度的精度要求。从结构上保证了胀断装置各个部件中心都在一条线上。对拉杆寿命的延长和抑制胀开面的偏斜都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作用。
在固定底板1下部沿Z向设置有锁紧油缸限位杆29,在杆端固定油缸缸体3的活塞杆上设置有卡位槽,锁紧油缸限位杆29的活塞杆上端上升后插入该卡位槽中;
在机架35上设置有用于对锁紧油缸限位杆29限位的杆端锁紧油缸限位板27;
在滑座2下端沿Z向设置有盖端锁紧油缸40,在盖端压紧油缸38的活塞杆上设置有卡位槽,盖端锁紧油缸40的活塞杆上端上升后插入该卡位槽中;实现自动机械定位,省去了保压回路或液压锁等液压部件,设计合理,优选系统。
在滑座2下端设置有用于对盖端锁紧油缸40 限位的盖端锁紧油缸限位板28。
在滑座2右端沿X向设置有后拉油缸限位丝杆33,在后拉油缸限位丝杆33的右端设置有阻垫31,在阻垫31与后座油缸固定板17之间设置有弹簧。起到缓冲减速的作用。
其中,关于限位块与限位杆的的设计即液压缸的限位功能,作为公知常识,不再具体描述。
固定底板1与滑座2之间采用平导轨结构。
胀断机经结构改进后,胀开面的角度、平面度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设备运转稳定可靠,很少调整,且节能效果显著,过去此工序耗电352度/万支连杆,现在69度/万支连杆,比过去降低了5.1倍,按年产400万支连杆计算每年节电11.32万 度,节约电费资金 9.2万元(113200×0.81=91692)。液压油按每年更换一次,每台每年节约 440 kg,5台胀断机每年少用资金32076元。(5×440×14.58=32076)两项合计每年可节约资金 12.4万元。
本发明相比于同类产品占地面积也比以前缩小了1/3以上。
本发明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结实耐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节约资金、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
本发明充分描述是为了更加清楚的公开,而对于现有技术就不再一一例举。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多个技术方案进行组合是显而易见的。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连杆胀断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35)、设置在机架(35)上的连杆定位装置、设置在机架(35)上且用于将连杆胀断的胀断装置、以及设置在机架(35)上且用于顶紧连杆外侧的夹紧装置;
所述胀断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35)上的固定底板(1)、沿X向滑动设置在固定底板(1)右上端的滑座(2)、对半设置的胀断动套(42)、沿Z向在胀断动套(42)中心拉孔内运动且用于将连杆胀断的拉杆(41)、以及活塞杆与拉杆(41)下端连接且沿Z向设置在机架(35)上的胀断液压缸(36);胀断液压缸(36)通过液压管路连接有油泵,油泵传动连接有伺服电机,在液压管路安装有电子压力表,电子压力表电连接有单片机,单片机电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与伺服电机电连接,油泵为恒压泵;
胀断动套(42)包括设置在固定底板(1)上的固定半套、以及设置在滑座(2)上的活动半套;连杆的大头孔套装在胀断动套(42)的台阶轴上,活动半套通过定位键(43)与滑座(2)固定连接;
在胀断液压缸(36)的下拉作用下,拉杆(41)推动活动半套带动滑座(2)向右运动;
拉杆(41)的右侧面为右高左低的斜楔面,在活动半套上设置有与斜楔面贴合接触的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胀断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杆定位装置包括沿X向滑动设置在固定底板(1)上端左侧的小头定位滑座(5)、下端竖直插装在小头定位滑座(5)中心孔内且用于套装连杆小头的小头定位销、安装在固定底板(1)左端的小头调节块(6)、安装在小头调节块(6)左端的调节块法兰盘(8)、以及在小头调节块(6)水平通孔内自转且水平设置的小头销调节螺丝杆(14);在固定底板(1)上安装有下表面与小头调节块(6)上表面接触的小头定位块压条(15);
在小头定位滑座(5)内孔中设置有与小头销调节螺丝杆(14)的右端螺纹轴通过螺纹连接的小头调节螺母(7);
在固定底板(1)右端连接有后座油缸固定板(17),在后座油缸固定板(17)上沿X向安装有滑座后座液压缸(37);在滑座后座液压缸(37)的活塞杆与滑座限位块(12)之间设置有油缸顶座(13);
在滑座(2)右端设置有滑座限位块(12),在固定底板(1)上设置有与滑座限位块(12)对应的滑座限位座(11);
在固定底板(1)上设置有至少四个且与滑座(2) 的对应X向侧壁滑动摩擦接触的侧壁滑座(20),X向侧壁位于滑座(2)X向中心线两侧;
在固定底板(1)上设置有下端面与滑座(2)顶部滑动摩擦接触的合体滑板(9),在固定底板(1)上设置有用于调整合体滑板(9)与滑座(2)间隙的助力顶板(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杆胀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固定底板(1)上且用于顶紧连杆杆部外侧壁的杆端压紧油缸(39)、以及两个平行且用于顶紧连杆盖端外侧壁的盖端压紧油缸(38);盖端压紧油缸(38)的盖端固定油缸缸体(4)安装在滑座(2)上;杆端压紧油缸(39)与胀断动套(42)X向中心线夹角为四十五度;
在杆端压紧油缸(39)的杆端固定油缸缸体(3)的缸体尾部设置有限位导向块(16),在杆端压紧油缸(39)的活塞杆尾部设置有与限位导向块(16)对应的压紧限位杆(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杆胀断机,其特征在于:在滑座(2)上设置有盖端压紧油缸(38)的盖端固定油缸缸体(4),在盖端压紧油缸(38)的活塞杆上设置有卡位槽,盖端压紧油缸(38)的活塞杆上升后插入到卡位槽中;盖端压紧油缸(38)的活塞杆上端为斜楔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杆胀断机,其特征在于:在固定底板(1)下部设置有与胀断动套(42)同轴的内止口,在机架(35)上设置有与胀断动套(42)同轴的通孔,在内止口与通孔内安装有外钢套(22);外钢套(22)的下端轴与通孔过盈配合或过渡配合,外钢套(22)的上端轴与内止口过盈配合或过渡配合;
在缸杆联轴器(24)与拉杆(41)的下端轴之间安装有内铜套(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杆胀断机,其特征在于: 胀断液压缸(36)的活塞杆通过缸杆联轴器(24)与拉杆(41)的下端轴连接,在缸杆联轴器(24)上设置有胀断油缸限位座(25),在胀断油缸限位座(25)上连接有胀断油缸限位丝杆(34),在机架(35)上设置有与胀断油缸限位丝杆(34)对应的胀断油缸限位板(26);在胀断液压缸(36)与机架(35)之间设置有胀断油缸固定座(3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杆胀断机,其特征在于:在固定底板(1)下部沿Z向设置有锁紧油缸限位杆(29),在杆端固定油缸缸体(3)的活塞杆上设置有卡位槽,锁紧油缸限位杆(29)的活塞杆上端上升后插入该卡位槽中;
在机架(35)上设置有用于对锁紧油缸限位杆(29)限位的杆端锁紧油缸限位板(27);
在滑座(2)下端沿Z向设置有盖端锁紧油缸(40),在盖端锁紧油缸(40)的活塞杆上设置有卡位槽,盖端锁紧油缸(40)的活塞杆上端上升后插入该卡位槽中;
在滑座(2)下端设置有用于对盖端锁紧油缸(40)限位的盖端锁紧油缸限位板(2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杆胀断机,其特征在于:在滑座(2)右端沿X向设置有后拉油缸限位丝杆(33),在后拉油缸限位丝杆(33)的右端设置有阻垫(31),在阻垫(31)与后座油缸固定板(17)之间设置有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杆胀断机,其特征在于: 固定底板(1)与滑座(2)之间采用平导轨结构。
CN201710549156.9A 2017-07-07 2017-07-07 连杆胀断机 Active CN1072827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49156.9A CN107282760B (zh) 2017-07-07 2017-07-07 连杆胀断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49156.9A CN107282760B (zh) 2017-07-07 2017-07-07 连杆胀断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82760A CN107282760A (zh) 2017-10-24
CN107282760B true CN107282760B (zh) 2018-11-30

Family

ID=60100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49156.9A Active CN107282760B (zh) 2017-07-07 2017-07-07 连杆胀断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8276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57621B1 (en) * 1997-08-01 2002-10-01 Alfing Kessler Sondermaschinen Gmbh Device for separating the rod and cap of a connecting rod by breaking
CN1397392A (zh) * 2002-05-20 2003-02-19 吉林大学 发动机连杆机械加工方法及装置
CN201338181Y (zh) * 2008-08-11 2009-11-04 谷诤巍 上拉式汽车发动机连杆裂解胀断装置
CN203679006U (zh) * 2011-09-06 2014-07-02 盖恩度有限公司 用于涨断连杆的机器
CN204221297U (zh) * 2014-10-28 2015-03-25 昆山正大新成精密锻造有限公司 连杆胀断装置
CN204449785U (zh) * 2014-12-26 2015-07-08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连杆胀断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57621B1 (en) * 1997-08-01 2002-10-01 Alfing Kessler Sondermaschinen Gmbh Device for separating the rod and cap of a connecting rod by breaking
CN1397392A (zh) * 2002-05-20 2003-02-19 吉林大学 发动机连杆机械加工方法及装置
CN201338181Y (zh) * 2008-08-11 2009-11-04 谷诤巍 上拉式汽车发动机连杆裂解胀断装置
CN203679006U (zh) * 2011-09-06 2014-07-02 盖恩度有限公司 用于涨断连杆的机器
CN204221297U (zh) * 2014-10-28 2015-03-25 昆山正大新成精密锻造有限公司 连杆胀断装置
CN204449785U (zh) * 2014-12-26 2015-07-08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连杆胀断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82760A (zh) 2017-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82760B (zh) 连杆胀断机
CN201025224Y (zh) 水轮机分块瓦轴承轴瓦楔板支撑调整装置
CN201109036Y (zh) 一种浇口套加工治具
CN207947668U (zh) 一种数控转台电机的安装底座
CN202239739U (zh) 一种加工煤矿液压支架结构件的对头镗床
CN101413163B (zh) 环锭细纱机分体罗拉装置
CN201950468U (zh) 一种导轨滑块的侧向紧固装置
CN208528389U (zh) 一种支撑件用焊接夹具
CN208357869U (zh) 一种大型风电箱体上空间深斜孔的加工设备
CN207648073U (zh) 一种可活动滑块
CN207261698U (zh) 一种阀门阀板的安装辅具
CN217328268U (zh) 一种针织单面大圆机
CN201301371Y (zh) 环锭细纱机分体罗拉装置
CN209775521U (zh) 一种吹塑机模具锁紧机构
CN203061902U (zh) 机床刀架锁紧机构
CN108275421A (zh) 一种螺旋传送机的吊轴传动结构
CN219899711U (zh) 钢卷锥头
CN211386838U (zh) 一种大型压铸机油箱分体式机架结构
CN209523482U (zh) 泵送系统及具有其的工程机械
CN203805224U (zh) 一种转毂式门体发泡线使用的大负荷下的安全套筒机构
CN209540190U (zh) 一种汽车刹车油管支撑架总成
CN203304337U (zh) 矫平机压下机构
CN219895013U (zh) 一种高负荷不锈钢餐桌支架
CN203371377U (zh) 新型镜片加工工装
CN219406771U (zh) 一种摩托车转向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