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79146A - 一种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79146A
CN107279146A CN201710468201.8A CN201710468201A CN107279146A CN 107279146 A CN107279146 A CN 107279146A CN 201710468201 A CN201710468201 A CN 201710468201A CN 107279146 A CN107279146 A CN 1072791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ion
preparation
epiphysin
blad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6820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鹏
颜亚奇
彭山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Guoguang Agro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Guoguang Agro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Guoguang Agro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Guoguang Agro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6820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79146A/zh
Publication of CN1072791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7914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3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A01N43/36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five-membered rings
    • A01N43/38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five-membered rings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0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or more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0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or more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with one hetero atom
    • A01N43/1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or more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with one hetero atom six-membered rings
    • A01N43/16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or more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with one hetero atom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xygen as the ring hetero atom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7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nitrogen atoms and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8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nitrogen atoms and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ring hetero atoms five-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nd either one oxygen atom or one sulfur atom in positions 1,2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9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two or more relevant hetero rings, condensed among themselves or with a common carbocyclic ring system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nt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包括:细胞分裂素、褪黑素;所述组合物制得水基化制剂,所述制剂能够实现树干吊注、全株喷施或根部浇灌的使用方式,组分利用率高;所述组合物和制剂可应用于提高树木移栽成活、促进树木生长和老树复壮。

Description

一种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生长调节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住条件的逐渐改善,城乡居民美化居住环境的要求也愈加迫切。通过对树木的移栽,促进树木生长来建设园林城市迫在眉捷。树木是木本植物的总称,有乔木、灌木和木质藤本之分。一方面,树木的移栽会不同程度使其根系受到损伤,减弱了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再加上树叶部分水分的过度蒸发,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跟不上当年移栽后的消耗,很容易使刚移栽的树木由于缺乏水分和养分而死亡。另一方面,长期生长在固定的土壤中树木,由于这些土壤密实度过高、树干周围铺装面过大、土壤的理化性质恶化,以及病虫害、自然灾害、人为的损害,土壤中的养分被慢慢消耗殆尽,使树木自然衰老,生命力不断减弱,生理机能逐渐下降,光合作用减慢,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越来越差,导致树势逐渐衰弱甚至死亡。
当今为提高树木移栽成活率,促进树木生长,最常见的方式是长期施用无机矿质元素肥。长期施用这些无机矿质元素肥料存在以下方面的缺陷:一、大多无机矿物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性差,无机矿质元素肥料有效成分在树体内累积,引起药害,引起枝叶损伤情况;二、一些无机矿质元素肥在水中溶解性差,采用喷施、树干输注施用时,利用率低,对提高树木移栽成活率、促进树木生长和复壮效果差;三、无机矿质元素肥料含较高的有害重金属元素;对树木施用,对树木造成盐害和毒害,影响树木的生长甚至造成树木死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包括:细胞分裂素、褪黑素;所述组合物制得水基化制剂,所述制剂能够实现树干吊注、全株喷施或根部浇灌的使用方式,组分利用率高;所述组合物和制剂可应用于提高树木移栽成活、促进树木生长和老树复壮。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包括:细胞分裂素、褪黑素。
优选的,以重量份计,所述组合物包括:细胞分裂素0.001~100份,褪黑素1~50份。
优选的,以重量份计,所述组合物包括:细胞分裂素0.01~50份,褪黑素1~25份。
优选的,以重量份计,所述组合物包括:细胞分裂素0.02~30份,褪黑素5~12.5份。
优选的,所述细胞分裂素为玉米素、6-苄氨基嘌呤或细胞激动素。
优选的,所述细胞分裂素为玉米素或6-苄氨基嘌呤。
优选的,所述细胞分裂素为玉米素。
优选的,以重量份计,所述组合物包括:玉米素0.001~1份,褪黑素1~50份。
优选的,以重量份计,所述组合物包括:玉米素0.01~0.1份,褪黑素1~25份。
优选的,以重量份计,所述组合物包括:玉米素0.02~0.05份,褪黑素5~12.5份。
优选的,所述细胞分裂素为6-苄氨基嘌呤。
优选的,以重量份计,所述组合物包括:6-苄氨基嘌呤1~100份,褪黑素1~50份。
优选的,以重量份计,所述组合物包括:6-苄氨基嘌呤5~50份,褪黑素1~25份。
优选的,以重量份计,所述组合物包括:6-苄氨基嘌呤10~30份,褪黑素5~12.5份。
优选的,所述组合物还包括:壳寡糖。
优选的,以重量份计,所述组合物包括:细胞分裂素0.001~100份,褪黑素1~50份,壳寡糖5~200份。
优选的,所述组合物还包括:杀菌防腐剂。
优选的,以重量份计,所述组合物包括:细胞分裂素0.001~100份,褪黑素1~50份,杀菌防腐剂10~100份。
优选的,所述杀菌防腐剂为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制剂,所述制剂由上述的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和农药学中可接受的辅料组成。
优选的,所述水基化制剂中,细胞分裂素浓度为0.001~100mg/L。
优选的,所述水基化制剂中,细胞分裂素浓度为0.01~50mg/L。
优选的,所述水基化制剂中,细胞分裂素浓度为0.02~30mg/L。
优选的,所述水基化制剂中,玉米素浓度为0.001~1mg/L。
优选的,所述水基化制剂中,玉米素浓度为0.01~0.1mg/L。
优选的,所述水基化制剂中,玉米素浓度为0.02~0.05mg/L。
优选的,所述水基化制剂中,6-苄氨基嘌呤浓度为1~100mg/L。
优选的,所述水基化制剂中,6-苄氨基嘌呤浓度为5~50mg/L。
优选的,所述水基化制剂中,6-苄氨基嘌呤浓度为10~30mg/L。
优选的,所述水基化制剂中,褪黑素浓度为1~50mg/L。
优选的,所述水基化制剂中,褪黑素浓度为1~25mg/L。
优选的,所述水基化制剂中,褪黑素浓度为5~12.5mg/L。
优选的,所述水基化制剂中,壳寡糖浓度为5~200mg/L。
优选的,所述水基化制剂中,壳寡糖浓度为10~100mg/L。
优选的,所述水基化制剂中,杀菌防腐剂浓度为10~100mg/L。
优选的,所述制剂剂型为水基化制剂。
优选的,所述水基化制剂为水剂。
优选的,所述水基化制剂溶剂为水。
优选的,所述水为矿泉水和/或纯净水。
优选的,所述制剂施用方式为树干吊注、全株喷施或根部浇灌中至少一种。
本申请还提供了上述的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在提高树木移栽成活率、促进树木生长和老树复壮方面的应用。
细胞分裂素是一类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形成并促进其生长的植物激素。主要作用是引起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形成和促进芽的生长。由于细胞分裂素能够延缓叶绿素和蛋白质的降解速度,稳定多聚核糖体,抑制DNA酶、RNA酶及蛋白酶的活性,保持膜的完整性等,细胞分裂素还有防止离体叶片衰老、保绿的作用。除此之外,细胞分裂素还具有抑制不定根形成和侧根形成,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其中,玉米素是存在于高等植物的一种天然植物细胞分裂素,加速植物新陈代谢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达到有机体迅速增长,能促进侧芽生长,刺激细胞分化,促进愈伤组织和种子发芽,防止叶片衰老,逆转芽部受到的毒素伤害和抑制过度根部形成的作用,高浓度的玉米素还能促进不定芽分化,提高植物抗病抗衰抗寒能力。6-苄氨基嘌呤为第一种人工合成的细胞分裂素,具有促进细胞分裂,促进植物细胞生长,抑制植物叶绿素的降解,提高氨基酸的含量,延缓叶片衰老,诱导芽的分化,促进侧芽生长,促进细胞分裂的作用,还能减少植物体内叶绿素的分解,具有抑制衰老、保绿作用。细胞激动素是一种非天然的细胞分裂素,作用包括促进细胞分化、分裂、生长;诱导愈伤组织长芽;解除顶端优势;打破侧芽的休眠;延缓叶片衰老及植株的早衰;调节营养物质的运输;促进结实;调节叶片气孔张开。
褪黑素是吲哚类衍生物,化学名称为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褪黑素内源性胺类激素,对植物和动物无毒无害无残留,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是一种新型的植物保护剂。外源褪黑素对植物具有以下功能:调节植物昼夜节律和光周期;促进植物生根;能提高种子萌发率;具有对植物抗氧化、光保护、抗衰老、抗疾病作用;能够提高植物对逆境胁迫的抵御能力,如低温、盐碱和水分胁迫、化学物质的污染等。
壳寡糖全溶于水,无毒无害,容易被生物体吸收利用,可有效提高水果和蔬菜产量,防治病虫害,增殖土壤和生物菌肥的有益菌,兼具药效和肥效双重生物调节功能,与植物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产生具有抗病作用的几丁酶、葡聚糖酶及PR蛋白等一些作物生长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
杀菌防腐剂主要是通过杀死细菌或使其失去生长繁殖能力来保证物料在使用过程中不腐败变质。杀菌防腐剂可使微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降低细胞的活性,促使细菌死亡,也可使微生物的细胞遗传基因发生变异或干扰细胞内部酶的活性使其难以繁殖。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就有抗菌能力强、应用剂量小、相容性好、药效持续时间长、对环境安全、抗菌谱宽广,适用于与农业生产。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其详细说明如下:
所述组合物组分为有机化合物:细胞分裂素、褪黑素、壳寡糖和杀菌防腐剂,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性好,组分利用率高。
本申请技术方案中细胞分裂素具有促进提高植物体内叶绿素含量、植物增强光合作用的效果,褪黑素具有调节植物昼夜节律和光周期;促进植物生根,具有对植物抗氧化、光保护、抗衰老、抗疾病作用,能够提高植物对逆境胁迫的抵御能力;细胞分裂素与褪黑素复配使用在提高树木的移栽后成活率、平均发芽率、叶片平均叶绿素含量、叶片平均净光合速率、叶片平均增大/增厚率方面均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使用本申请技术方案提供的组合物、制剂,利于提高树木移栽成活,促进树木生长与老树养护。
本申请技术方案中的壳寡糖,产生具有抗病作用的几丁酶、葡聚糖酶及PR蛋白树木生长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且易被树木吸收;细胞分裂素、褪黑素和壳寡糖复配使用,在提高树木的移栽后成活率、平均发芽率、叶片平均叶绿素含量、叶片平均净光合速率、叶片平均增大/增厚率方面均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使用本申请技术方案提供的组合物、制剂,利于提高树木移栽成活,促进树木生长与老树养护。
本申请技术方案中的杀菌防腐剂,优选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作为杀菌防腐剂,与细胞分裂素、褪黑素、壳寡糖相容性好,有效杀菌,避免树木受细菌影响,保证组合物、制剂不会腐败变质的作用;细胞分裂素、褪黑素和杀菌防腐剂复配使用,细胞分裂素、褪黑素、壳寡糖和杀菌防腐剂复配,能够有效提高移栽存活率,改善栽存后树木、老树的长势,使用本申请技术方案提供的组合物、制剂,利于提高树木移栽成活,促进树木生长与老树养护。
本申请提供的组合物制得制剂优选水基化制剂,所述制剂能够实现树干吊注、全株喷施或根部浇灌的使用方式,施用方式多样,组分利用率高;利于提高树木移栽成活,促进树木生长与老树养护。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药效实验
1、实验对象:大叶榕,胸径10~30cm,长势弱,枝叶干枯,未发新芽
2、实验方法:
1)移栽:随机挑选10株作为本技术方案试验组,10株作为清水对照组,10株作为空白组进行移栽;
2)树干吊注:在树干离地面10~30cm处,用直径为4.5~5mm的钻头斜向下与水平面呈30~45度角钻孔,孔与孔螺旋向上错开,不在同一水平面上,钻至木质部3~5cm。钻孔时,来回抽动钻头,避免木屑堵孔。按表1根据树木胸径选择不同钻孔个数和吊袋数量。按每袋输液袋1L药液,将每个输液袋的2个插管紧实插入树孔内,保证输液管不堵、不漏液,正常输注。
根部浇灌:沿树根土球周围环状开沟,药液浇灌于环状沟内,以药液均匀灌透为度。
试验过程:移栽大叶榕后,对试验组分别进行2次树干吊注和根部浇灌。其中,根据表2~4选择植物生长调节制剂组分作为药液;植物生长调节制剂剂型为水基化制剂,所述水基化制剂为水剂,所述水基化制剂溶剂为水,所述水为矿泉水和/或纯净水,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制剂组分及浓度见表2~4,其中细胞分裂素为玉米素;对清水对照组分别进行2次树干吊注和根部浇灌,以清水作为药液;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
3、数据统计分析:采用DPS6.55(Duncan)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得出移栽1个月后成活率C1(%);移栽1月后平均发芽率C2(%);移栽2~3月后,叶片平均叶绿素含量C3(mg·dm-2),叶片平均净光合速率C4(umol·m2s-1),叶片平均增大/增厚率C5(%),移栽6月后,叶片平均叶绿素含量C6(mg·dm-2),叶片平均净光合速率C7(umol·m2s-1),叶片平均增大/增厚率C8(%)。
4、评价方法:利用Colby公式求出相对于单用各组分理论混用后的移栽后成活提高率E1(%),平均发芽率提高率E2(%);移栽2~3月后,叶片平均叶绿素含量提高率E3(%),叶片平均净光合速率提高率E4(%),叶片平均增大/增厚率提高率E5(%);移栽6月后,叶片平均叶绿素含量提高率E6(%),叶片平均净光合速率提高率E7(%),叶片平均增大/增厚率提高率E8(%)。实际测定的混用后的评定指标实际值Tx(%)与评定指标理论值Ex(%)相比较,实际值与理论值的差值大于10%的为协同增效的作用,实际值与理论值的差值介于±10%之间的为相加的作用,实际值与理论值的差值小于-10%的为拮抗作用。同时分别观察并记录,移栽1个月、2~3个月、6个月后树木整体情况。
Colby公式:E=XY/100;X、Y为分别单用各组分所得的实际提高率。
E=XYZ/(100×2);X、Y、Z为分别单用各组分所得的实际提高率。
3、实验结果:见表2~4。
表1 不同胸径树木钻孔个数及使用吊袋数量参照表
树木胸径(cm) 10-20 20-30
钻孔个数(个) 4 6
吊袋数量(个) 2 3
表2 本申请技术方案应用于大叶榕移栽1个月后试验结果
表3 本申请技术方案应用于大叶榕移栽2~3个月后试验结果
表4 本申请技术方案应用于大叶榕移栽6个月后试验结果
以上试验数据表明,以重量份计,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玉米素0.001~1份,褪黑素1~50份,采用树干吊注、根部浇灌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组合物组成的制剂,所述制剂剂型为水基化制剂,所述水基化制剂为水剂,所述水基化制剂中,玉米素浓度为0.001~1mg/L,褪黑素浓度为1~50mg/L;可以显著提高树木的移栽后成活率、平均发芽率、叶片平均叶绿素含量、叶片平均净光合速率、叶片平均增大/增厚率,改善树木长势;相比于玉米素和褪黑素的单药,在提高树木的移栽后成活率、平均发芽率、叶片平均叶绿素含量、叶片平均净光合速率、叶片平均增大/增厚率方面,于玉米素和褪黑素两者组合使用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且以重量份计,所述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包括:玉米素0.01~0.1份,褪黑素1~25份;所述水基化制剂中,玉米素浓度为0.01~0.1mg/L,褪黑素浓度为1~25mg/L时,协同增效的作用较强,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以重量份计,所述组合物包括:玉米素0.02~0.05份,褪黑素5~12.5份,所述水基化制剂中,玉米素浓度为0.02~0.05mg/L,褪黑素浓度为5~12.5mg/L时,协同增效作用更强,为本申请更为优选的方案。本申请提供的组合物、制剂可应用于提高树木移栽成活、促进树木生长。以重量份计,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玉米素0.001~1份,褪黑素1~50份,壳寡糖5~200份采用树干吊注、全株喷施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组合物组成的制剂,所述制剂剂型为水基化制剂,所述水基化制剂中,玉米素浓度为0.001~1mg/L,褪黑素浓度为1~50mg/L,壳寡糖浓度为5~200mg/L;可以显著提高树木的移栽后成活率、平均发芽率、叶片平均叶绿素含量、叶片平均净光合速率、叶片平均增大/增厚率,改善树木长势;相比于玉米素和褪黑素的单药,在提高树木的移栽后成活率、平均发芽率、叶片平均叶绿素含量、叶片平均净光合速率、叶片平均增大/增厚率方面,玉米素、褪黑素和壳寡糖,三者组合使用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且以重量份计,所述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包括:玉米素0.001~1份,褪黑素1~50份,壳寡糖10~100份;所述水基化制剂中,玉米素浓度为0.001~1mg/L,褪黑素浓度为1~50mg/L,壳寡糖浓度为10~100mg/L时,协同增效的作用较强,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本申请提供的组合物、制剂可应用于提高树木移栽成活、促进树木生长。
实施例2
药效实验
1、实验对象:双荚决明(双荚槐),胸径15-35cm,长势弱,顶部枝条已剪,未发新芽。
2、实验方法:
1)移栽:随机挑选10株作为本技术方案试验组,10株作为清水对照组,10株作为空白组进行移栽;
2)树干吊注:在树干离地面10~30cm处,用直径为4.5~5mm的钻头斜向下与水平面呈30~45度角钻孔,孔与孔螺旋向上错开,不在同一水平面上,钻至木质部3~5cm。钻孔时,来回抽动钻头,避免木屑堵孔。按表5根据树木胸径选择不同钻孔个数和吊袋数量。按每袋输液袋1L药液,将每个输液袋的2个插管紧实插入树孔内,保证输液管不堵、不漏液,正常输注。
全株喷施:采用背负式自动喷雾器对枝干全株喷施,以完全喷湿不滴水为度。
试验过程:移栽双荚决明(双荚槐)后,对试验组分别进行2次树干吊注和全株喷施。其中,根据表6~8选择植物生长调节制剂组分作为药液;植物生长调节制剂剂型为水基化制剂,所述水基化制剂为水剂,所述水基化制剂溶剂为水,所述水为矿泉水和/或纯净水,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制剂组分及浓度见表6~8,其中细胞分裂素为6-苄氨基嘌呤;对清水对照组分别进行2次树干吊注和全株喷施,以清水作为药液;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
3、数据统计分析:采用DPS6.55(Duncan)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得出移栽1个月后成活率C11(%);移栽1月后平均发芽率C12(%);移栽2~3月后,叶片平均叶绿素含量C13(mg〃dm-2),叶片平均净光合速率C14(umol〃m2s-1),叶片平均增大/增厚率C15(%),移栽6月后,叶片平均叶绿素含量C16(mg〃dm-2),叶片平均净光合速率C17(umol〃m2s-1),叶片平均增大/增厚率C18(%)。
4、评价方法:利用Colby公式求出相对于单用各组分理论混用后的移栽后成活提高率E11(%),平均发芽率提高率E12(%);移栽2~3月后,叶片平均叶绿素含量提高率E13(%),叶片平均净光合速率提高率E14(%),叶片平均增大/增厚率提高率E15(%);移栽6月后,叶片平均叶绿素含量提高率E16(%),叶片平均净光合速率提高率E17(%),叶片平均增大/增厚率提高率E18(%)。实际测定的混用后的评定指标实际值Tx(%)与评定指标理论值Ex(%)相比较,实际值与理论值的差值大于10%的为协同增效的作用,实际值与理论值的差值介于±10%之间的为相加的作用,实际值与理论值的差值小于-10%的为拮抗作用。同时分别观察并记录,移栽1个月、2~3个月、6个月后树木整体情况。
Colby公式:E=XY/100;X、Y为分别单用各组分所得的实际提高率。
E=XYZ/(100×2);X、Y、Z为分别单用各组分所得的实际提高率。
3、实验结果:见表6~8。
表5 不同胸径树木钻孔个数及使用吊袋数量参照表
树木胸径(cm) 10-20 20-30 30以上
钻孔个数(个) 4 6 8
吊袋数量(个) 2 3 4
表6 本申请技术方案应用于双荚决明移栽1个月后试验结果
表7 本申请技术方案应用于双荚决明移栽2~3个月后试验结果
表8 本申请技术方案应用于双荚决明移栽6个月后试验结果
以上试验数据表明,以重量份计,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6-苄氨基嘌呤1~100份,褪黑素1~50份,采用树干吊注、根部浇灌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组合物组成的制剂,所述制剂剂型为水基化制剂,所述水基化制剂为水剂,所述水基化制剂中,6-苄氨基嘌呤浓度为1~100mg/L,褪黑素浓度为1~50mg/L;可以显著提高树木的移栽后成活率、平均发芽率、叶片平均叶绿素含量、叶片平均净光合速率、叶片平均增大/增厚率,改善树木长势;相比于6-苄氨基嘌呤和褪黑素的单药,在提高树木的移栽后成活率、平均发芽率、叶片平均叶绿素含量、叶片平均净光合速率、叶片平均增大/增厚率方面,于6-苄氨基嘌呤和褪黑素两者组合使用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且以重量份计,所述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包括:6-苄氨基嘌呤5~50份,褪黑素1~25份;所述水基化制剂中,6-苄氨基嘌呤浓度为5~50mg/L,褪黑素浓度为1~25mg/L时,协同增效的作用较强,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以重量份计,所述组合物包括:6-苄氨基嘌呤10~30份,褪黑素5~12.5份,所述水基化制剂中,6-苄氨基嘌呤浓度为10~30mg/L,褪黑素浓度为5~12.5mg/L时,协同增效作用更强,为本申请更为优选的方案。本申请提供的组合物、制剂可应用于提高树木移栽成活、促进树木生长。以重量份计,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6-苄氨基嘌呤1~100份,褪黑素1~50份,壳寡糖5~200份采用树干吊注、全株喷施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组合物组成的制剂,所述制剂剂型为水基化制剂,所述水基化制剂中,6-苄氨基嘌呤浓度为1~100mg/L,褪黑素浓度为1~50mg/L,壳寡糖浓度为5~200mg/L;可以显著提高树木的移栽后成活率、平均发芽率、叶片平均叶绿素含量、叶片平均净光合速率、叶片平均增大/增厚率,改善树木长势;相比于6-苄氨基嘌呤和褪黑素的单药,在提高树木的移栽后成活率、平均发芽率、叶片平均叶绿素含量、叶片平均净光合速率、叶片平均增大/增厚率方面,6-苄氨基嘌呤、褪黑素和壳寡糖,三者组合使用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且以重量份计,所述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包括:6-苄氨基嘌呤1~100份,褪黑素1~50份,壳寡糖10~100份;所述水基化制剂中,6-苄氨基嘌呤浓度为1~100mg/L,褪黑素浓度为1~50mg/L,壳寡糖浓度为10~100mg/L时,协同增效的作用较强,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本申请提供的组合物、制剂可应用于提高树木移栽成活、促进树木生长。
实施例3
药效实验
1、实验对象:木芙蓉,胸径15-30cm,长势弱,顶部枝条已剪,未发新芽
2、实验方法:
1)移栽:随机挑选10株作为本技术方案试验组,10株作为清水对照组,10株作为空白组进行移栽;
2)树干吊注:在树干离地面10~30cm处,用直径为4.5~5mm的钻头斜向下与水平面呈30~45度角钻孔,孔与孔螺旋向上错开,不在同一水平面上,钻至木质部3~5cm。钻孔时,来回抽动钻头,避免木屑堵孔。按表9根据树木胸径选择不同钻孔个数和吊袋数量。按每袋输液袋1L药液,将每个输液袋的2个插管紧实插入树孔内,保证输液管不堵、不漏液,正常输注。
试验过程:移栽木芙蓉后,对试验组分别进行2次树干吊注。其中,根据表10选择植物生长调节制剂组分作为药液,其中,杀菌防腐剂为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植物生长调节制剂剂型为水基化制剂,所述水基化制剂为水剂,所述水基化制剂溶剂为水,所述水为矿泉水和/或纯净水,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制剂组分及浓度见表10,其中细胞分裂素为玉米素;对清水对照组分别进行2次树干吊注,以清水作为药液;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
3、数据统计分析:采用DPS6.55(Duncan)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得出移栽1个月后成活率C19(%)。
4、评价方法:对比空白对照、清水对照组、单剂、玉米素和褪黑素复配、玉米素和褪黑素、杀菌防腐剂复配,移栽1个月后的成活率,并分别观察并记录,移栽1个月、2~3个月、6个月后树木整体情况。
3、实验结果:见表10。
表9 不同胸径树木钻孔个数及使用吊袋数量参照表
树木胸径(cm) 10-20 20-30 30以上
钻孔个数(个) 4 6 8
吊袋数量(个) 2 3 4
表10 本申请技术方案应用于木芙蓉移栽1个月后试验结果
以上试验数据表明,以重量份计,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玉米素0.001~1份,褪黑素1~50份,杀菌防腐剂10~100份采用树干吊注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组合物组成的制剂,所述制剂剂型为水基化制剂,所述水基化制剂为水剂,所述水基化制剂中,玉米素浓度为0.001~1mg/L,褪黑素浓度为1~50mg/L,杀菌防腐剂浓度为10~100mg/L;可以显著提高树木的移栽后成活率。本申请提供的组合物、制剂可应用于提高树木移栽成活、促进树木生长。
实施例4
药效实验
1、实验对象:木芙蓉,胸径15-30cm,长势弱,顶部枝条已剪,未发新芽
2、实验方法:
1)移栽:随机挑选10株作为本技术方案试验组,10株作为清水对照组,10株作为空白组进行移栽;
2)树干吊注:在树干离地面10~30cm处,用直径为4.5~5mm的钻头斜向下与水平面呈30~45度角钻孔,孔与孔螺旋向上错开,不在同一水平面上,钻至木质部3~5cm。钻孔时,来回抽动钻头,避免木屑堵孔。按表9根据树木胸径选择不同钻孔个数和吊袋数量。按每袋输液袋1L药液,将每个输液袋的2个插管紧实插入树孔内,保证输液管不堵、不漏液,正常输注。
试验过程:移栽木芙蓉后,对试验组分别进行2次树干吊注。其中,根据表11选择植物生长调节制剂组分作为药液,其中,杀菌防腐剂为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植物生长调节制剂剂型为水基化制剂,所述水基化制剂为水剂,所述水基化制剂溶剂为水,所述水为矿泉水和/或纯净水,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制剂组分及浓度见表11,其中细胞分裂素为6-苄氨基嘌呤;对清水对照组分别进行2次树干吊注,以清水作为药液;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
3、数据统计分析:采用DPS6.55(Duncan)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得出移栽1个月后成活率C19(%)。
4、评价方法:对比空白对照、清水对照组、单剂、6-苄氨基嘌呤和褪黑素复配、6-苄氨基嘌呤和褪黑素、杀菌防腐剂复配,移栽1个月后的成活率,并分别观察并记录,移栽1个月、2~3个月、6个月后树木整体情况。
3、实验结果:见表11。
表11 本申请技术方案应用于木芙蓉移栽1个月后试验结果
以上试验数据表明,以重量份计,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6-苄氨基嘌呤1~100份,褪黑素1~50份,杀菌防腐剂10~100份采用树干吊注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组合物组成的制剂,所述制剂剂型为水基化制剂,所述水基化制剂为水剂,所述水基化制剂中,6-苄氨基嘌呤浓度为1~100mg/L,褪黑素浓度为1~50mg/L,杀菌防腐剂浓度为10~100mg/L;可以显著提高树木的移栽后成活率。本申请提供的组合物、制剂可应用于提高树木移栽成活、促进树木生长。
实施例5
药效实验
1、实验对象:银杏树,胸径30~60cm,50年以上树龄,树势衰弱,枝叶发黄。
2、实验方法:
1)随机挑选5株作为本技术方案试验组,5株作为清水对照组,5株作为空白组;
2)树干吊注:在树干离地面10~30cm处,用直径为4.5~5mm的钻头斜向下与水平面呈30~45度角钻孔,孔与孔螺旋向上错开,不在同一水平面上,钻至木质部3~5cm。钻孔时,来回抽动钻头,避免木屑堵孔。按表12根据树木胸径选择不同钻孔个数和吊袋数量。按每袋输液袋1L药液,将每个输液袋的2个插管紧实插入树孔内,保证输液管不堵、不漏液,正常输注。
根部浇灌:沿树根土球周围环状开沟,药液浇灌于环状沟内,以药液均匀灌透为度。
全株喷施:采用背负式自动喷雾器对枝干全株喷施药液,以完全喷湿不滴水为度。
试验过程:选择银杏树,对试验组分别进行2次树干吊注、根部浇灌和全株喷施。其中,根据表13~15选择植物生长调节制剂组分作为药液;植物生长调节制剂剂型为水基化制剂,所述水基化制剂为水剂,所述水基化制剂溶剂为水,所述水为矿泉水和/或纯净水,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制剂组分及浓度见表13~15,其中细胞分裂素为玉米素;对清水对照组分别进行2次树干吊注、根部浇灌和全株喷施,以清水作为药液;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
3、数据统计分析:采用DPS6.55(Duncan)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得出处理1月后平均发芽率C22(%),处理2~3月后,叶片平均叶绿素含量C23(mg〃dm-2),叶片平均净光合速率C24(umol〃m2s-1),叶片平均增大/增厚率C25(%),处理6月后,叶片平均叶绿素含量C26(mg〃dm-2),叶片平均净光合速率C27(umol〃m2s-1),叶片平均增大/增厚率C28(%)。
4、评价方法:利用Colby公式求出相对于单用各组分理论混用后的处理后,平均发芽率提高率E22(%);处理2~3月后,叶片平均叶绿素含量提高率E23(%),叶片平均净光合速率提高率E24(%),叶片平均增大/增厚率提高率E25(%);处理6月后,叶片平均叶绿素含量提高率E26(%),叶片平均净光合速率提高率E27(%),叶片平均增大/增厚率提高率E28(%)。实际测定的混用后的评定指标实际值Tx(%)与评定指标理论值Ex(%)相比较,实际值与理论值的差值大于10%的为协同增效的作用,实际值与理论值的差值介于±10%之间的为相加的作用,实际值与理论值的差值小于-10%的为拮抗作用。同时分别观察并记录,处理1个月、2~3个月、6个月后树木整体情况。
Colby公式:E=XY/100;X、Y为分别单用各组分所得的实际提高率。
E=XYZ/(100×2);X、Y、Z为分别单用各组分所得的实际提高率。
3、实验结果:见表13~15。
表12 不同胸径树木钻孔个数及使用吊袋数量参照表
树木胸径(cm) 30-40 40-50 50-60
钻孔个数(个) 8 10 12
吊袋数量(个) 4 5 6
表13 本申请技术方案应用于银杏树处理1个月后试验结果
表14 本申请技术方案应用于银杏树处理2~3个月后试验结果
表15 本申请技术方案应用于银杏树处理6个月后试验结果
以上试验数据表明,以重量份计,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玉米素0.001~1份,褪黑素1~50份,采用树干吊注、根部浇灌和全株喷施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组合物组成的制剂,所述制剂剂型为水基化制剂,所述水基化制剂为水剂,所述水基化制剂中,玉米素浓度为0.001~1mg/L,褪黑素浓度为1~50mg/L;可以显著提高老树的处理后平均发芽率、叶片平均叶绿素含量、叶片平均净光合速率、叶片平均增大/增厚率,改善树木长势;相比于玉米素和褪黑素的单药,在提高树木的处理后平均发芽率、叶片平均叶绿素含量、叶片平均净光合速率、叶片平均增大/增厚率方面,于玉米素和褪黑素两者组合使用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且以重量份计,所述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包括:玉米素0.01~0.1份,褪黑素1~25份;所述水基化制剂中,玉米素浓度为0.01~0.1mg/L,褪黑素浓度为1~25mg/L时,协同增效的作用较强,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以重量份计,所述组合物包括:玉米素0.02~0.05份,褪黑素5~12.5份,所述水基化制剂中,玉米素浓度0.02~0.05mg/L,褪黑素浓度为5~12.5mg/L时,协同增效作用更强,为本申请更为优选的方案。本申请提供的组合物、制剂可应用于促进树木生长和老树复壮。以重量份计,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玉米素0.05~10份,褪黑素1~50份,壳寡糖5~200份采用树干吊注、根部浇灌和全株喷施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组合物组成的制剂,所述制剂剂型为水基化制剂,所述水基化制剂中,玉米素浓度为0.05~10mg/L,褪黑素浓度为1~50mg/L,壳寡糖浓度为5~200mg/L;可以显著提高老树的处理后平均发芽率、叶片平均叶绿素含量、叶片平均净光合速率、叶片平均增大/增厚率,改善树木长势;相比于玉米素和褪黑素的单药,在提高树木的处理后平均发芽率、叶片平均叶绿素含量、叶片平均净光合速率、叶片平均增大/增厚率方面,于玉米素和褪黑素、壳寡糖三者组合使用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且以重量份计,所述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包括:玉米素0.05~10份,褪黑素1~50份,壳寡糖10~100份;所述水基化制剂中,玉米素浓度为0.1~5mg/L,褪黑素浓度为1~25mg/L,壳寡糖浓度为10~100mg/L时,协同增效的作用较强,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本申请提供的组合物、制剂可应用于促进树木生长和老树复壮。
实施例6
药效实验
1、实验对象:香樟树,胸径30-60cm,50年以上树龄,树势衰弱,枝叶发黄。
2、实验方法:
1)随机挑选5株作为本技术方案试验组,5株作为清水对照组,5株作为空白组;
2)树干吊注:在树干离地面10~30cm处,用直径为4.5~5mm的钻头斜向下与水平面呈30~45度角钻孔,孔与孔螺旋向上错开,不在同一水平面上,钻至木质部3~5cm。钻孔时,来回抽动钻头,避免木屑堵孔。按表16根据树木胸径选择不同钻孔个数和吊袋数量。按每袋输液袋1L药液,将每个输液袋的2个插管紧实插入树孔内,保证输液管不堵、不漏液,正常输注。
根部浇灌:沿树根土球周围环状开沟,药液浇灌于环状沟内,以药液均匀灌透为度。
全株喷施:采用背负式自动喷雾器对枝干全株喷施药液,以完全喷湿不滴水为度。
试验过程:选择香樟树后,对试验组分别进行2次树干吊注、根部浇灌和全株喷施。其中,根据表17~19选择植物生长调节制剂组分作为药液;植物生长调节制剂剂型为水基化制剂,所述水基化制剂为水剂,所述水基化制剂溶剂为水,所述水为矿泉水和/或纯净水,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制剂组分及浓度见17~19,其中细胞分裂素为6-苄氨基嘌呤;对清水对照组分别进行2次树干吊注、根部浇灌和全株喷施,以清水作为药液;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
3、数据统计分析:采用DPS6.55(Duncan)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得出处理1月后平均发芽率C32(%);处理2~3月后,叶片平均叶绿素含量C33(mg〃dm-2),叶片平均净光合速率C34(umol〃m2s-1),叶片平均增大/增厚率C35(%),处理6月后,叶片平均叶绿素含量C36(mg〃dm-2),叶片平均净光合速率C37(umol〃m2s-1),叶片平均增大/增厚率C38(%)。
4、评价方法:利用Colby公式求出相对于单用各组分理论混用后的处理1月后平均发芽率提高率E32(%);处理2~3月后,叶片平均叶绿素含量提高率E33(%),叶片平均净光合速率提高率E44(%),叶片平均增大/增厚率提高率E35(%);处理栽6月后,叶片平均叶绿素含量提高率E36(%),叶片平均净光合速率提高率E37(%),叶片平均增大/增厚率提高率E38(%)。实际测定的混用后的评定指标实际值Tx(%)与评定指标理论值Ex(%)相比较,实际值与理论值的差值大于10%的为协同增效的作用,实际值与理论值的差值介于±10%之间的为相加的作用,实际值与理论值的差值小于的-10%为拮抗作用。同时分别观察并记录,处理1个月、2~3个月、6个月后树木整体情况。
Colby公式:E=XY/100;X、Y为分别单用各组分所得的实际提高率。
E=XYZ/(100×2);X、Y、Z为分别单用各组分所得的实际提高率。
3、实验结果:见表17~19。
表16 不同胸径树木钻孔个数及使用吊袋数量参照表
表17 本申请技术方案应用于香樟树处理1个月后试验结果
表18 本申请技术方案应用于香樟树处理2~3个月后试验结果
表19 本申请技术方案应用于香樟树处理6个月后试验结果
以上试验数据表明,以重量份计,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6-苄氨基嘌呤1~100份,褪黑素1~50份,采用树干吊注、根部浇灌和全株喷施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组合物组成的制剂,所述制剂剂型为水基化制剂,所述水基化制剂为水剂,所述水基化制剂中,6-苄氨基嘌呤浓度为1~100mg/L,褪黑素浓度为1~50mg/L;可以显著提高老树的处理后平均发芽率、叶片平均叶绿素含量、叶片平均净光合速率、叶片平均增大/增厚率,改善树木长势;相比于6-苄氨基嘌呤和褪黑素的单药,在提高树木的处理后平均发芽率、叶片平均叶绿素含量、叶片平均净光合速率、叶片平均增大/增厚率方面,于6-苄氨基嘌呤和褪黑素两者组合使用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且以重量份计,所述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包括:6-苄氨基嘌呤5~50份,褪黑素1~25份;所述水基化制剂中,6-苄氨基嘌呤浓度为0.01~0.1mg/L,褪黑素浓度为1~25mg/L时,协同增效的作用较强,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以重量份计,所述组合物包括:6-苄氨基嘌呤5~50份,褪黑素5~12.5份,所述水基化制剂中,6-苄氨基嘌呤浓度10~30mg/L,褪黑素浓度为5~12.5mg/L时,协同增效作用更强,为本申请更为优选的方案。本申请提供的组合物、制剂可应用于促进树木生长和老树复壮。以重量份计,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6-苄氨基嘌呤10~30份,褪黑素1~50份,壳寡糖5~200份采用树干吊注、根部浇灌和全株喷施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组合物组成的制剂,所述制剂剂型为水基化制剂,所述水基化制剂中,6-苄氨基嘌呤浓度为1~100mg/L,褪黑素浓度为1~50mg/L,壳寡糖浓度为5~200mg/L;可以显著提高老树的处理后平均发芽率、叶片平均叶绿素含量、叶片平均净光合速率、叶片平均增大/增厚率,改善树木长势;相比于6-苄氨基嘌呤和褪黑素的单药,在提高树木的处理后平均发芽率、叶片平均叶绿素含量、叶片平均净光合速率、叶片平均增大/增厚率方面,于6-苄氨基嘌呤和褪黑素、壳寡糖三者组合使用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且以重量份计,所述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包括:6-苄氨基嘌呤1~100份,褪黑素1~50份,壳寡糖10~100份;所述水基化制剂中,6-苄氨基嘌呤浓度为1~100mg/L,褪黑素浓度为1~50mg/L,壳寡糖浓度为10~100mg/L时,协同增效的作用较强,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本申请提供的组合物、制剂可应用于促进树木生长和老树复壮。
实施例7
药效实验
1、实验对象:香樟树,胸径30-60cm,50年以上树龄,树势衰弱,枝叶发黄。
2、实验方法:
1)随机挑选5株作为本技术方案试验组,5株作为清水对照组,5株作为空白组;
2)树干吊注:在树干离地面10~30cm处,用直径为4.5~5mm的钻头斜向下与水平面呈30~45度角钻孔,孔与孔螺旋向上错开,不在同一水平面上,钻至木质部3~5cm。钻孔时,来回抽动钻头,避免木屑堵孔。按表16根据树木胸径选择不同钻孔个数和吊袋数量。按每袋输液袋1L药液,将每个输液袋的2个插管紧实插入树孔内,保证输液管不堵、不漏液,正常输注。
根部浇灌:沿树根土球周围环状开沟,药液浇灌于环状沟内,以药液均匀灌透为度。
全株喷施:采用背负式自动喷雾器对枝干全株喷施药液,以完全喷湿不滴水为度。
试验过程:选择香樟树后,对试验组分别进行2次树干吊注、根部浇灌和全株喷施。其中,根据表20选择植物生长调节制剂组分作为药液,其中,杀菌防腐剂为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植物生长调节制剂剂型为水基化制剂,所述水基化制剂为水剂,所述水基化制剂溶剂为水,所述水为矿泉水和/或纯净水,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制剂组分及浓度见表20,其中,所述细胞分裂素为玉米素;对清水对照组分别进行2次树干吊注、根部浇灌和全株喷施,以清水作为药液;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
3、数据统计分析:采用DPS6.55(Duncan)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得出处理1个月后发芽率C39(%)。
4、评价方法:对比空白对照、清水对照组、单剂、玉米素和褪黑素复配、玉米素和褪黑素、杀菌防腐剂复配,处理1个月后的发芽率,并分别观察并记录,处理1个月、2~3个月、6个月后树木整体情况。
5、实验结果:见表20。
表20 本申请技术方案应用于香樟树处理1个月后试验结果
以上试验数据表明,以重量份计,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玉米素0.001~1份,褪黑素1~50份,壳寡糖5~200份,杀菌防腐剂10~100份采用树干吊注、根部浇灌和全株喷施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组合物组成的制剂,所述制剂剂型为水基化制剂,所述水基化制剂中,玉米素浓度为0.001~1mg/L,褪黑素浓度为1~50mg/L,壳寡糖浓度为5~200mg/L,杀菌防腐剂浓度为10~100mg/L;可以显著提高树木的处理后发芽率,促进树木生长,对老树复壮有明显效果。
实施例8
药效实验
1、实验对象:香樟树,胸径30-60cm,50年以上树龄,树势衰弱,枝叶发黄。
2、实验方法:
1)随机挑选5株作为本技术方案试验组,5株作为清水对照组,5株作为空白组;
2)树干吊注:在树干离地面10~30cm处,用直径为4.5~5mm的钻头斜向下与水平面呈30~45度角钻孔,孔与孔螺旋向上错开,不在同一水平面上,钻至木质部3~5cm。钻孔时,来回抽动钻头,避免木屑堵孔。按表16根据树木胸径选择不同钻孔个数和吊袋数量。按每袋输液袋1L药液,将每个输液袋的2个插管紧实插入树孔内,保证输液管不堵、不漏液,正常输注。
根部浇灌:沿树根土球周围环状开沟,药液浇灌于环状沟内,以药液均匀灌透为度。
全株喷施:采用背负式自动喷雾器对枝干全株喷施药液,以完全喷湿不滴水为度。
试验过程:选择香樟树后,对试验组分别进行2次树干吊注、根部浇灌和全株喷施。其中,根据表21选择植物生长调节制剂组分作为药液,其中,杀菌防腐剂为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植物生长调节制剂剂型为水基化制剂,所述水基化制剂为水剂,所述水基化制剂溶剂为水,所述水为矿泉水和/或纯净水,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制剂组分及浓度见表21,其中,所述细胞分裂素为6-苄氨基嘌呤;对清水对照组分别进行2次树干吊注、根部浇灌和全株喷施,以清水作为药液;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
3、数据统计分析:采用DPS6.55(Duncan)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得出处理1个月后发芽率C40(%)。
4、评价方法:对比空白对照、清水对照组、单剂、6-苄氨基嘌呤和褪黑素复配、6-苄氨基嘌呤和褪黑素、壳寡糖、杀菌防腐剂复配,处理1个月后的发芽率,并分别观察并记录,处理1个月、2~3个月、6个月后树木整体情况。
5、实验结果:见表21。
表21 本申请技术方案应用于香樟树处理1个月后试验结果
以上试验数据表明,以重量份计,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6-苄氨基嘌呤1~100份,褪黑素1~50份,壳寡糖5~200份,杀菌防腐剂10~100份采用树干吊注、根部浇灌和全株喷施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组合物组成的制剂,所述制剂剂型为水基化制剂,所述水基化制剂中,6-苄氨基嘌呤浓度为1~100mg/L,褪黑素浓度为1~50mg/L,壳寡糖浓度为5~200mg/L,杀菌防腐剂浓度为10~100mg/L;可以显著提高树木的处理后发芽率,促进树木生长,对老树复壮有明显效果。
实施例9
药效实验
1、实验对象:木芙蓉,胸径15-30cm,长势弱,顶部枝条已剪,未发新芽
2、实验方法:
1)移栽:随机挑选10株作为本技术方案试验组,10株作为清水对照组,10株作为空白组进行移栽;
2)树干吊注:在树干离地面10~30cm处,用直径为4.5~5mm的钻头斜向下与水平面呈30~45度角钻孔,孔与孔螺旋向上错开,不在同一水平面上,钻至木质部3~5cm。钻孔时,来回抽动钻头,避免木屑堵孔。按表9根据树木胸径选择不同钻孔个数和吊袋数量。按每袋输液袋1L药液,将每个输液袋的2个插管紧实插入树孔内,保证输液管不堵、不漏液,正常输注。
试验过程:移栽木芙蓉后,对试验组分别进行2次树干吊注。其中,根据表22选择植物生长调节制剂组分作为药液,其中,杀菌防腐剂为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植物生长调节制剂剂型为水基化制剂,所述水基化制剂为水剂,所述水基化制剂溶剂为水,所述水为矿泉水和/或纯净水,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制剂组分及浓度见表41,其中细胞分裂素为细胞激动素;对清水对照组分别进行2次树干吊注,以清水作为药液;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
3、数据统计分析:采用DPS6.55(Duncan)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得出移栽1个月后成活率C19(%)。
4、评价方法:对比空白对照、清水对照组、单剂、细胞激动素和褪黑素复配,移栽1个月后的成活率,并分别观察并记录,移栽1个月、2~3个月、6个月后树木整体情况。
3、实验结果:见表22。
表22 本申请技术方案应用于木芙蓉移栽1个月后试验结果
以上试验数据表明,以重量份计,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细胞激动素0.001~100份,褪黑素1~50份采用树干吊注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组合物组成的制剂,所述制剂剂型为水基化制剂,所述水基化制剂为水剂,所述水基化制剂中,细胞激动素浓度为0.001~100mg/L,褪黑素浓度为1~50mg/L;可以显著提高树木的移栽后成活率。本申请提供的组合物、制剂可应用于提高树木移栽成活、促进树木生长。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为本发明提供的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包括:细胞分裂素、褪黑素。优选的,所述细胞分裂素为玉米素、6-苄氨基嘌呤或细胞激动素;更优选的,所述细胞分裂素为玉米素或6-苄氨基嘌呤。优选的,以重量份计,所述组合物包括:细胞分裂素0.001~100份,褪黑素1~50份;更优选的,细胞分裂素0.01~50份,褪黑素1~25份;最优选的,细胞分裂素0.02~30份,褪黑素5~12.5份。优选的,所述水基化制剂中,细胞分裂素浓度为0.001~100mg/L;更优选的,细胞分裂素浓度为0.01~50mg/L;最优选的,所述水基化制剂中,细胞分裂素浓度为0.02~30mg/L。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细胞分裂素、褪黑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所述组合物包括:细胞分裂素0.001~100份,褪黑素1~5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分裂素为玉米素、6-苄氨基嘌呤或细胞激动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分裂素为玉米素或6-苄氨基嘌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还包括:壳寡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所述组合物包括:细胞分裂素0.001~100份,褪黑素1~50份,壳寡糖5~200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还包括:杀菌防腐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所述组合物包括:细胞分裂素0.001~100份,褪黑素1~50份,杀菌防腐剂10~100份。
9.一种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由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和农药学中可接受的辅料组成。
10.一种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在提高树木移栽成活率、促进树木生长和老树复壮方面的应用。
CN201710468201.8A 2017-06-20 2017-06-20 一种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Withdrawn CN1072791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68201.8A CN107279146A (zh) 2017-06-20 2017-06-20 一种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68201.8A CN107279146A (zh) 2017-06-20 2017-06-20 一种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79146A true CN107279146A (zh) 2017-10-24

Family

ID=60097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68201.8A Withdrawn CN107279146A (zh) 2017-06-20 2017-06-20 一种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79146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58464A (zh) * 2018-09-29 2019-01-25 西北大学 一种通过新疆雪莲愈伤组织合成褪黑素的方法
CN109511667A (zh) * 2018-12-20 2019-03-26 佛山市海力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氨基寡糖素与苄氨基嘌呤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
CN109907049A (zh) * 2019-03-04 2019-06-2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一种复配缓释型植物生长促进剂及其在促进檀香寄生吸器发育中的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82655A (zh) * 2015-03-24 2015-07-22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一种玉米耐盐浸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06472A (zh) * 2016-06-20 2016-11-16 海南江河农药化工厂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
CN106386811A (zh) * 2016-08-29 2017-02-15 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CN106748171A (zh) * 2016-12-27 2017-05-31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一种苦瓜促花促果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82655A (zh) * 2015-03-24 2015-07-22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一种玉米耐盐浸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06472A (zh) * 2016-06-20 2016-11-16 海南江河农药化工厂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
CN106386811A (zh) * 2016-08-29 2017-02-15 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CN106748171A (zh) * 2016-12-27 2017-05-31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一种苦瓜促花促果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58464A (zh) * 2018-09-29 2019-01-25 西北大学 一种通过新疆雪莲愈伤组织合成褪黑素的方法
CN109511667A (zh) * 2018-12-20 2019-03-26 佛山市海力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氨基寡糖素与苄氨基嘌呤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
CN109907049A (zh) * 2019-03-04 2019-06-2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一种复配缓释型植物生长促进剂及其在促进檀香寄生吸器发育中的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18418A (zh) 一种绿色安全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CN107466657B (zh) 一种花生种植方法
CN105875128A (zh) 一种花椒的种植方法
CN104604631B (zh) 一种朴树的大苗移栽方法
CN108848991B (zh) 一种百香果高位嫁接繁育及种植方法
CN107810950B (zh) 一种八角炭疽病的防治方法
CN106258646A (zh) 一种百香果茎基腐病综合治理方法
CN106613066A (zh) 一种小麦种植方法
CN106718735A (zh) 一种在树上种植铁皮石斛的方法
CN106258140A (zh) 一种百香果病害综合防治方法
CN107279146A (zh) 一种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CN110786199B (zh) 一种柑橘栽植方法
CN107494080A (zh) 一种在多肉植物盆栽培育过程中灭杀蚧壳虫的方法
CN109305849A (zh) 防治抑制土壤病虫害的土壤改良有机质肥料
CN105211094A (zh) 林果防虫涂抹剂、制备方法和应用
KR100978888B1 (ko) 희수나무 종자 발아 방법
CN113100251A (zh) 一种包含卵磷脂的农用组合物
CN107439187A (zh) 一种绿色环保高产优质菊花种植方法
CN107372615A (zh) 一种拌种剂及其制法和应用
CN107455249A (zh) 一种提高菠菜有机硒含量的无土栽培方法
CN109673598B (zh) 国槐小卷蛾的防治方法
CN105638782A (zh) 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并增产的植物保健素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67967A (zh) 一种羌活的培育方法
KR101639552B1 (ko) 산양삼 열매를 이용하여 재배한 숲삼 및 이의 재배방법
CN107279145A (zh) 一种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