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74233A - 用于向公交车乘客展示移动广告的方法和客户端 - Google Patents

用于向公交车乘客展示移动广告的方法和客户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74233A
CN107274233A CN201710549038.8A CN201710549038A CN107274233A CN 107274233 A CN107274233 A CN 107274233A CN 201710549038 A CN201710549038 A CN 201710549038A CN 107274233 A CN107274233 A CN 1072742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quick response
response code
moving advertising
client
mobi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4903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葛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54903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74233A/zh
Publication of CN1072742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742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41Advertisements
    • G06Q30/0251Targeted advertisements
    • G06Q30/0267Wireless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using ic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7Short range or proximity payments by means of M-devices
    • G06Q20/3274Short range or proximity payments by means of M-devices using a pictured code, e.g. barcode or QR-code, being displayed on the M-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41Advertisements
    • G06Q30/0277Online advertis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Fina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向公交车乘客展示移动广告的方法和客户端,其方法包括:客户端通过乘客的移动终端的触控屏显示第一控件;移动终端的触控屏检测到乘客触摸第一控件时,客户端开始通过移动终端的触控屏展示移动广告;客户端结束展示移动广告并通过移动终端的触控屏显示二维码;乘客将移动终端的触控屏靠近设置在公交车上的扫码机,由扫码机扫描二维码,判断二维码是否有效;由扫码机的显示屏显示判定二维码有效对应的处理结果或/和由扫码机的扬声器播报判定二维码有效对应的处理结果;本发明用于将乘坐公交车的乘客流量有效的转化为由移动终端向乘客展示的移动广告流量,能够兼顾移动广告的展示效果,能够产生车费之外的移动广告收入。

Description

用于向公交车乘客展示移动广告的方法和客户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发布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移动广告发布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用于向公交车乘客展示移动广告的方法和客户端。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具有便携性强、使用频度高、上网方便快捷等优势,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移动终端已经成为重要的移动广告展示设备。移动广告业务为通过移动终端传播的付费信息,其目的在于通过上述付费信息影响受传播者的态度、意图和操作,并且该业务具有个性化、互动性、移动性、情境性和高效性等特点。
目前常见的获取移动广告流量的方法,包括:在新闻客户端显示的新闻页面中插入移动广告,可以将浏览新闻资讯的用户流量(数量)转化为由移动终端展示的移动广告流量(数量);在移动搜索客户端显示的搜索结果页面中插入移动广告,可以将使用移动搜索服务的用户流量(数量)转化为由移动终端展示的移动广告流量(数量);在微信客户端显示的朋友圈页面中插入移动广告,可以将查看朋友圈的用户流量(数量)转化为由移动终端展示的移动广告流量(数量);在微信客户端显示的公众号文章页面中插入移动广告,可以将查阅公众号文章的用户流量(数量)转化为由移动终端展示的移动广告流量(数量)。上述获取移动广告流量的方法其共同缺陷在于,用户的注意力总是被与移动广告同时显示的新闻资讯、移动搜索结果、朋友圈照片、公众号文章等用户感兴趣的海量信息内容吸引,导致移动广告容易被用户忽视,移动广告展示效果较差。
在中国授权公告号为CN101686252B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广告获取方法、系统、广告客户端和广告服务器,该技术方案克服了现有技术对广告服务器处理能力要求高的缺陷,降低了对广告服务器处理能力的要求。另一方面,公交车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出行交通工具之一,根据公开的数据可知,2014年中国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量达781.88亿人次,2015年中国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量达765.40亿人次,乘客流量巨大。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的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技术不能将公交车乘客流量(数量)有效的转化为由移动终端向乘客展示的移动广告流量(数量),兼顾移动广告的展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于向公交车乘客展示移动广告的方法和客户端,用于将公交车乘客流量(数量)有效的转化为由移动终端向乘客展示的移动广告流量(数量),兼顾移动广告展示效果,填补出行场景下移动广告领域的技术空白。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向公交车乘客展示移动广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客户端通过乘客的移动终端的触控屏显示第一控件,所述第一控件以文字或/和图标进行表示;
S2.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检测到乘客触摸所述第一控件时,所述客户端开始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展示移动广告;
S3.所述客户端结束展示所述移动广告并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显示二维码;
S4.乘客将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靠近设置在公交车上的扫码机,由所述扫码机扫描所述二维码,判断所述二维码是否有效;
S5.由所述扫码机的显示屏显示判定所述二维码有效对应的处理结果或/和由所述扫码机的扬声器播报判定所述二维码有效对应的处理结果;
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其中之一:
S3A.所述客户端判断所述移动广告的实际展示时长是否达到预先为所述移动广告设定的展示时长,当所述移动广告的实际展示时长达到预先为所述移动广告设定的展示时长时,结束展示所述移动广告并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显示二维码;
S3B.所述客户端控制所述移动广告的展示面积大于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面积,控制所述移动广告在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的横向或纵向上以平移滑动的方式展示,然后结束展示所述移动广告并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显示二维码;
S3C.所述客户端通过移动终端的触控屏同时显示所述移动广告和第二控件,所述第二控件以文字或/和图标进行表示,判断所述第二控件被乘客按住的持续时长是否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长,当所述第二控件被按住的持续时长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长时,结束展示所述移动广告并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显示二维码。
优选的,包括步骤:
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检测到乘客触摸所述第一控件时,所述客户端向广告管理服务器发送广告获取请求;
所述广告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广告获取请求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所述移动广告;
所述客户端接收所述移动广告,并直接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展示所述移动广告。
优选的,包括步骤:
所述客户端向广告管理服务器发送广告获取请求;
所述广告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广告获取请求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所述移动广告;
所述客户端接收所述移动广告,将所述移动广告保存于广告存储模块中;
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检测到乘客触摸所述第一控件时,所述客户端从所述广告存储模块中提取所述移动广告,并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展示所述移动广告。
优选的,包括步骤:
结束展示所述移动广告时,所述客户端向二维码管理服务器发送二维码获取请求;
所述二维码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二维码获取请求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所述二维码;
所述客户端接收所述二维码,并直接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展示所述二维码。
优选的,包括步骤:
所述客户端向二维码管理服务器发送二维码获取请求,所述二维码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二维码获取请求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所述二维码;
所述客户端接收所述二维码,将所述二维码保存于二维码存储模块中;
结束展示所述移动广告时,所述客户端从所述二维码存储模块中提取所述二维码,并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显示所述二维码。
优选的,包括步骤:
由所述客户端判断所述二维码的实际显示时长是否达到预先为所述二维码设定的显示时长,当所述二维码的实际显示时长达到预先为所述二维码设定的显示时长时,结束显示所述二维码并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再次显示所述第一控件。
优选的,所述步骤S4至少包括如下步骤其中之一:
S4A.所述扫码机对所述二维码进行解码处理,判断是否能够解码得到所述扫码机可识别使用的有效数据信息;
S4B.所述扫码机判断扫描使用所述二维码时是否处于所述二维码对应的有效使用时间范围之内;
S4C.所述扫码机判断所述二维码是否被扫描使用过;
若S4A、S4B任意一个步骤的判断结果为否,则所述扫码机判定所述二维码无效;
若S4C步骤的判断结果为是,则所述扫码机判定所述二维码无效;
当所述扫码机判定所述二维码无效,则由所述扫码机的显示屏显示判定所述二维码无效对应的处理结果或/和由所述扫码机的扬声器播报判定所述二维码无效对应的处理结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向公交车乘客展示移动广告的客户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控件管理模块,用于通过乘客的移动终端的触控屏显示第一控件,所述第一控件以文字或/和图标进行表示;
广告管理模块,用于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检测到乘客触摸所述第一控件时,开始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展示移动广告,并执行以下A、B、C功能其中之一项:
A.判断所述移动广告的实际展示时长是否达到预先为所述移动广告设定的展示时长,当所述移动广告的实际展示时长达到预先为所述移动广告设定的展示时长时,结束展示所述移动广告;
B.控制所述移动广告的展示面积大于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面积,控制所述移动广告在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的横向或纵向上以平移滑动的方式展示,然后结束展示所述移动广告;
C.通过移动终端的触控屏同时显示所述移动广告和第二控件,所述第二控件以文字或/和图标进行表示,判断所述第二控件被乘客按住的持续时长是否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长,当所述第二控件被按住的持续时长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长时,结束展示所述移动广告;
二维码管理模块,用于在广告管理模块结束展示所述移动广告同时,开始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显示二维码,所述二维码用于设置在公交车上的扫码机扫描,使所述扫码机的显示屏显示判定所述二维码有效对应的处理结果或/和所述扫码机的扬声器播报判定所述二维码有效对应的处理结果;
广告获取模块,用于向广告管理服务器发送广告获取请求,以及接收所述广告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广告获取请求发送的所述移动广告;
二维码获取模块,用于向二维码管理服务器发送二维码获取请求,以及接收所述二维码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二维码获取请求发送的所述二维码。
优选的,所述客户端还包括:
广告存储模块,用于保存广告获取模块从广告管理服务器获取的所述移动广告,以及向广告管理模块提供所述移动广告;
二维码存储模块,用于保存二维码获取模块从二维码管理服务器获取的所述二维码,以及向二维码管理模块提供所述二维码。
优选的,所述二维码管理模块,用于判断所述二维码的实际显示时长是否达到预先为所述二维码设定的显示时长,当所述二维码的实际显示时长达到预先为所述二维码设定的显示时长时,结束显示所述二维码;
所述第一控件模块,用于在二维码管理模块结束显示所述二维码的同时,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再次显示所述第一控件。
优选的,所述二维码对应的有效数据信息包括:乘客的身份标识码、乘客支付账户对应的支付编码、乘客支付账户的标识码、乘客支付账户中的余额、乘客目前已经产生的透资金额、乘客目前剩余的可透资额度、所述二维码对应的有效使用时间范围信息、车票标识码其中之一种或多种,所述有效数据信息经过加密处理后保存在所述二维码中。
与现有的获取移动广告流量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主要有益效果包括:
1.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客户端管理控制第一控件、移动广告、二维码在移动终端触控屏上的显示步骤,能够将使用第一控件获取二维码乘坐公交车的乘客流量(数量)有效的转化为由移动终端向乘客展示的移动广告流量(数量),使用第一控件获取二维码乘坐公交车的人次数量越多,客户端通过乘客的移动终端展示的移动广告流量(数量)越多;
2.本发明利用乘客使用二维码乘坐公交车的需求获取移动广告流量,通过客户端管理控制移动广告的展示时机、展示时长、展示面积、展示方式,实现兼顾移动广告的展示效果并向乘客提供乘坐公交车使用的二维码;
3.本发明客户端可以在乘客等待公交车到达出发车站的时间段内,通过移动终端的触控屏为乘客提供移动广告,减少乘客等待公交车的枯燥感。乘客使用客户端提供的二维码乘坐公交车不需要携带准备现金零钱,方便快捷,可以减少或消除公交车公司清点公交车上投币箱内零钱的工作量,乘客使用二维码乘坐公交车能够同时创造移动广告收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用于向公交车乘客展示移动广告的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用于向公交车乘客展示移动广告的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用于向公交车乘客展示移动广告的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用于向公交车乘客展示移动广告的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用于向公交车乘客展示移动广告的方法实施例五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用于向公交车乘客展示移动广告的方法实施例六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用于向公交车乘客展示移动广告的客户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用于向公交车乘客展示移动广告的客户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用于向公交车乘客展示移动广告的客户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用于向公交车乘客展示移动广告的客户端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用于向公交车乘客展示移动广告的客户端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用于向公交车乘客展示移动广告的客户端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用于向公交车乘客展示移动广告的客户端实施例七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用于向公交车乘客展示移动广告的客户端实施例八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用于向公交车乘客展示移动广告的客户端实施例九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客户端显示第一控件的界面示例图;
图17为移动广告53的展示面积示例图;
图18为移动广告54的展示面积示例图;
图19为本发明客户端展示移动广告55的示例图;
图20为本发明客户端展示移动广告56的示例图;
图21为本发明客户端显示二维码的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方法和客户端示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用于向公交车乘客展示移动广告的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用于向公交车乘客展示移动广告的方法包括步骤:
S1.客户端通过乘客的移动终端的触控屏显示第一控件,所述第一控件以文字或/和图标进行表示;
触控屏(Touch Screen)又称“触摸屏”、“触控面板”,是一种可以接收触摸、按压、滑动等输入讯号的感应式液晶显示装置,触控屏作为输入设备已经被广泛于移动终端,能够提供简单、方便、自然的人机交互体验;
具体地,结合图16进行说明,图16为本发明客户端显示第一控件的界面示例图,客户端通过移动终端50的触控屏51显示了第一控件52,图16中的第一控件52用文字“扫码乘车”进行表示,也可以用“付款”、“点这里”、“获取二维码”等其他提示性文字进行表示,第一控件还可以用特定的图标进行表示,方便乘客识别使用;
S2.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检测到乘客触摸所述第一控件时,所述客户端开始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展示移动广告;
乘客需要将注意力集中于移动终端的触控屏上才能准确触摸使用第一控件,因此,当乘客触摸使用移动终端触控屏上显示的第一控件时,客户端开始通过移动终端触控屏展示的移动广告不易被乘客忽视,能够获得良好的广告展示效果;
S3A所述客户端判断所述移动广告的实际展示时长是否达到预先为所述移动广告设定的展示时长,当所述移动广告的实际展示时长达到预先为所述移动广告设定的展示时长时,结束展示所述移动广告并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显示二维码;
具体地,结合图19和图21进行说明,图19为本发明客户端展示移动广告55的示例图,图21为本发明客户端显示二维码的示例图。由客户端判断移动终端50触控屏51显示移动广告55的实际展示时长是否达到预先为移动广告55设定的展示时长,当移动广告55的实际展示时长达到预先为移动广告55设定的展示时长时,结束展示移动广告55,客户端自动通过移动终端50的触控屏51显示二维码57;
具体地,客户端从广告管理服务器获取移动广告55,由广告管理服务器自向客户端发送移动广告55开始计算移动广告55的实际展示时长,当广告管理服务器计时达到预先为移动广告55设定的展示时长时,广告管理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通知指令,客户端根据接收到的通知指令判定移动广告55的实际展示时长达到预先为移动广告55设定的展示时长时,结束展示移动广告55,客户端自动通过移动终端50的触控屏51显示二维码57;
具体地,客户端直接在移动终端上计算移动广告55的实际展示时长,从触控屏展示移动广告55开始计算移动广告55的实际展示时长,当客户端计时达到预先为移动广告55设定的展示时长时,结束展示移动广告55,客户端自动通过移动终端50的触控屏51显示二维码57;
二维码57对应的有效数据信息可以包括:乘客的身份标识码(Identity,简称ID)、乘客支付账户的标识码、乘客支付账户对应的支付编码、乘客支付账户中的余额、乘客目前已经产生的透资金额、乘客目前剩余的可透资额度、二维码57对应的有效使用时间范围信息、、车票标识码其中之一种或多种,这些有效数据信息经过加密处理后保存在二维码57中,以便能够被设置在公交车上的扫码机解码识别使用。其中,乘客的身份标识码可以用于扫码机识别判断该乘客是否具有乘车权限或者用于扫码机提供给后端计费系统识别乘客绑定的支付账户,乘客支付账户的标识码可以用于扫码机提供给后端计费系统识别乘客使用的支付账户、支付编码可以用于扫码机通过后端计费系统从乘客支付账户中扣减车费的一次性扣费凭证,车票标识码是二维码管理服务器为客户端生成的全局唯一的电子车票凭证,乘客的支付账户可以是银行卡账户,可以是具有透资功能的信用账户,也可以是充值账户。
S4.乘客将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靠近设置在公交车上的扫码机,由所述扫码机扫描所述二维码,判断所述二维码是否有效;
具体地,可以参见图21,图21为本发明客户端显示二维码的示例图,客户端通过移动终端50的触控屏51显示了乘坐公交车使用的二维码57,乘客可以将移动终端50的触控屏51靠近设置在公交车上的扫码机,由扫码机扫描二维码57,并判断二维码57是否有效。
扫码机扫描获取二维码57后,具体可以包括步骤S4A:扫码机对二维码57进行解码处理,判断是否能够解码得到所述扫码机可识别使用的有效数据信息。
在步骤S4A中,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扫码机直接判定二维码57无效;在步骤S4A中,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扫码机得到二维码57对应的可识别使用的有效数据信息,解码二维码57得到的有效数据信息可以包括:乘客的身份标识码(Identity,简称ID)、乘客支付账户的标识码、乘客支付账户对应的支付编码、乘客支付账户中的余额、乘客目前已经产生的透资金额、乘客目前剩余的可透资额度、二维码57对应的有效使用时间范围信息其中之一种或多种。
二维码57对应的有效数据信息经过加密算法加密处理存储到二维码57中,再由扫码机使用解密算法对二维码57进行解码处理,可以确保数据信息的使用安全和实现扫码机对二维码有效性的识别判断。
扫码机扫描获取二维码57后,具体可以包括步骤S4B:扫码机判断扫描使用二维码57时是否处于二维码57对应的有效使用时间范围之内;
更为具体地,例如:扫码机解码二维码57成功得到二维码57对应的有效使用时间范围信息,扫码机根据该有效使用时间范围信息和扫码机扫描使用二维码57的时间进行比对,从而判断扫描使用二维码57时是否处于其对应的有效使用时间范围内;
在步骤S4B中,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扫码机直接判定二维码57无效;在步骤S4B中,若判断结果为是,扫码机可以直接判定二维码57有效,也可以进一步判断二维码57是否满足其他有效条件。
扫码机扫描获取二维码57后,具体可以包括步骤S4C:所述扫码机判断二维码57是否被扫描使用过;
更为具体地,例如:扫码机将二维码57与扫码机存储的、已经扫描使用过的所有二维码进行比对,从而判断最新扫描获取的二维码57是否被扫描使用过;
又例如:扫码机对二维码57解码得到其唯一对应的支付编码,支付编码信息用于后端计费系统从乘客的支付账户中扣减车费,扫码机将该支付编码信息与扫码机存储的、已经使用过的所有支付编码信息进行比对,从而判断最新扫描获取的二维码57是否被扫描使用过;
又例如:扫描机对二维码57解码得到其唯一对应的车票标识码,再将二维码57对应的车票标识码与扫码机保存的、已经使用过的所有车票标识码信息进行比对,从而判断最新扫描获取的二维码57是否被扫描使用过;
在步骤S4C中,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扫码机直接判定二维码57无效;在步骤S4C中,若判断结果为否,扫码机可以直接判定二维码57有效,也可以进一步判断二维码57是否满足其他有效条件。
在步骤S4中,若扫码机判定二维码有效,扫码机可以保存有效的二维码或者解码二维码得到的有效数据信息,以便扫码机等待稳定连接移动网络时,或者等待扫码机使用数据线连接网络时,扫码机再向后端计费系统发送支付请求,所述支付请求包含:有效的二维码、解码二维码得到的有效数据信息其中之一种或两种,由后端计费系统根据支付请求从各个乘客的支付账户中扣减相应车费,所述支付账户可以是银行卡账户,可以是具有透资功能的信用账户,也可以是充值账户,扫码机不必等待后端计费系统返回扣费处理结果之后再判断二维码的有效性,这样能够避免移动网络信号不稳定而影响扫码机判断二维码有效性的效率。
S5.由所述扫码机的显示屏显示判定所述二维码有效对应的处理结果或/和由所述扫码机的扬声器播报判定所述二维码有效对应的处理结果;
具体地,扫码机扫描获取二维码后,若扫码机判定该二维码有效,可以由扫码机的显示屏显示判定二维码有效对应的处理结果,例如显示文字:“扣费成功”,例如显示文字:“扣费两元”,例如显示文字:“扣费1元,余额56元”,例如显示文字:“您已累计透支15元,剩余透资额度为55元”,例如显示文字:“请上车”,例如显示文字:“扫码成功”等;可以由扫码机的扬声器播报判定二维码有效对应的处理结果,例如播报语音:“扣费成功”,例如播报语音:“扣费两元”,例如播报语音:“扣费1元,余额56元”,例如播报语音:“您已累计透支15元,剩余透资额度为55元”,例如播报语音:“请上车”,例如播报语音:“扫码成功”等,司机、乘客根据扫码提供的处理结果可知乘客使用的二维码有效,司机允许使用该二维码的乘客乘坐公交车;
需要说明的,扫码机的显示屏可以被集成到扫码机上,扫码机的显示屏也可以是独立的设备,扫码机的显示屏通过数据线与扫码机相互连接,扫码机的扬声器可以被集成到扫码机内,扫码机的扬声器也可以是独立的设备,扫码机的扬声器通过数据线与扫码机相互连接,司机、乘客通过扫码机的显示屏或/和扫码机的扬声器可及时获知对二维码的处理结果,司机能够据此处理结果及时判断二维码是否有效,管理使用二维码的乘客;
在图1所述的实施例一中,客户端控制移动广告展示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长后移动终端才会显示乘客需要使用的二维码,能够确保移动广告展示足够时长,充分展示移动广告内容,客户端通过控制移动广告在移动终端的触控屏上的展示时机和展示时长,实现兼顾良好的移动广告展示效果并为乘客提供用于取得乘坐公交车权限的二维码,将使用第一控件获取二维码乘坐公交车的乘客流量(数量)有效的转化为由移动终端向乘客展示的移动广告流量(数量),使用第一控件获取二维码乘坐公交车的人次数量越多,客户端通过乘客的移动终端展示的移动广告流量(数量)越多。客户端每次展示的移动广告内容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客户端每次展示的移动广告内容可以只关于一项产品或服务,也可以关于多项产品或服务。
图2为本发明用于向公交车乘客展示移动广告的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用于向公交车乘客展示移动广告的方法包括步骤S1、S2、S3B、S4、S5,其中步骤S1、S2、S4、S5与图1所示实施例一相同,与图1区别在于,图2的步骤S3B替代了图1的步骤S3A,步骤S3B如下:
S3B.所述客户端控制所述移动广告的展示面积大于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面积,控制所述移动广告在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的横向或纵向上以平移滑动的方式展示,然后结束展示所述移动广告并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显示二维码;
具体地,结合图17和图21进行说明,图17为移动广告53的展示面积示例图,图21为本发明客户端显示二维码的示例图,客户端控制移动广告53的展示面积大于移动终端50的触控屏51的面积,由客户端控制移动广告53在移动终端50的触控屏51的横向上以平移滑动的方式展示,更为具体地,客户端可以根据乘客的手指在触控屏51上的滑动方向控制移动广告53在移动终端50的触控屏51上从左至右或者从右至左平移滑动,客户端也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平移速度控制移动广告53自动在移动终端50的触控屏51上从左至右边或者从右至左平移滑动,直至结束展示移动广告53,客户端通过移动终端50的触控屏51显示二维码57;
具体地,结合图18和图21进行说明,图18为移动广告54的展示面积示例图,图21为本发明客户端显示二维码的示例图,客户端提供的移动广告54的展示面积大于移动终端50的触控屏51的面积,由客户端控制移动广告54在移动终端50的触控屏51的纵向上以平移滑动的方式展示,更为具体地,客户端可以根据乘客的手指在触控屏51上的滑动方向控制移动广告54在移动终端50的触控屏51上从上至下或者从下至上平移滑动,客户端也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平移速度控制移动广告54自动在移动终端50的触控屏51上从上至下或者从下至上平移滑动,直至结束展示移动广告54,客户端通过移动终端50的触控屏51显示二维码57;
在图2所述的实施例二中,客户端控制移动广告的展示面积大于移动终端触控屏的面积,以平移滑动方式展示,能够克服移动终端触控屏的面积限制充分展示移动广告内容,展示较多移动广告内容,客户端通过控制移动广告在移动终端的触控屏上的展示时机、展示方式、展示面积,实现兼顾良好的移动广告展示效果并为乘客提供用于取得乘坐公交车权限的二维码,将使用第一控件获取二维码乘坐公交车的乘客流量(数量)有效的转化为由移动终端向乘客展示的移动广告流量(数量),使用第一控件获取二维码乘坐公交车的人次数量越多,客户端通过乘客的移动终端展示的移动广告流量(数量)越多。客户端每次展示的移动广告内容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客户端每次展示的移动广告内容可以只关于一项产品或服务,也可以关于多项产品或服务。
图3为本发明用于向公交车乘客展示移动广告的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用于向公交车乘客展示移动广告的方法包括步骤S1、S2、S3C、S4、S5,其中步骤S1、S2、S4、S5与图1所示实施例一相同,与图1区别在于,图3的步骤S3C替代了图1的步骤S3A,步骤S3C如下:
S3C.所述客户端通过移动终端的触控屏同时显示所述移动广告和第二控件,所述第二控件以文字或/和图标进行表示,判断所述第二控件被乘客按住的持续时长是否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长,当所述第二控件被按住的持续时长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长时,结束展示所述移动广告并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显示二维码;
具体地,结合图20和图21进行说明,图20为本发明客户端展示移动广告56的示例图,图21为本发明客户端显示二维码的示例图,客户端通过移动终端50的触控屏51同时显示了移动广告56和第二控件58,第二控件58以“按住15秒”的文字表示,第二控件58也可以用其他文字或者图标进行表示,方便乘客识别使用;由客户端判断第二控件58被乘客按住的持续时长是否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长,例如:预先设定的时长为15秒,第二控件58被按住的持续时长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长15秒时,结束展示移动广告56,客户端自动通过移动终端50的触控屏51显示二维码57;
在图3所述的实施例三中,客户端通过移动终端的触控屏同时显示移动广告和第二控件,乘客需要将注意力集中于移动终端的触控屏上才能准确按压使用第二控件,因此,当乘客按压使用移动终端触控屏上显示的第二控件时,客户端同时通过移动终端触控屏展示的移动广告不易被乘客忽视,能够获得良好的广告展示效果;由于第二控件需要被按压达到与预先设定的时长时移动终端才会显示二维码,能够增加延长乘客注视移动广告的时间,实现兼顾良好的移动广告展示效果并为乘客提供用于取得乘坐公交车权限的二维码,将使用第一控件获取二维码乘坐公交车的乘客流量(数量)有效的转化为由移动终端向乘客展示的移动广告流量(数量),使用第一控件获取二维码乘坐公交车的人次数量越多,客户端通过乘客的移动终端展示的移动广告流量(数量)越多。客户端每次展示的移动广告内容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客户端每次展示的移动广告内容可以只关于一项产品或服务,也可以关于多项产品或服务。
在图1、图2、图3中的步骤S4中,扫码机扫描获取二维码后,若扫码机判定使用该二维码时未处于其对应的有效使用时间范围内,或该二维码已经被扫描使用过,可以由扫码机的显示屏显示判定二维码无效对应的处理结果,例如显示文字:“二维码已失效”,例如显示文字:“请更新您的二维码”等;可以由扫码机的扬声器播报判定二维码无效对应的处理结果,例如播报语音:“二维码已失效”,例如播报语音:“请更新您的二维码”等,司机、乘客根据扫码机提供的处理结果可知乘客使用的二维码无效,此时司机可以提醒乘客重新使用客户端获取新的二维码,或者要求使用该二维码的乘客用现金支付车费,或者拒绝使用该二维码的乘客乘坐公交车。
在步骤S4中,由扫码机控制二维码在超出其有效使用时间范围后使用无效或/和被扫码机重复扫描使用时无效,能够避免同一个二维码被乘客反复使用的情况,由此可得到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在客户端提供的二维码失效后,如果乘客需要再次使用的二维码乘坐公交车,乘客需要重新触摸第一控件,使得客户端能够再次通过移动终端的触控屏向乘客展示新的移动广告和新的二维码,从而能够更加有效的将使用第一控件获取二维码乘坐公交车的乘客流量(数量)转化为由移动终端向乘客展示的移动广告流量(数量)。
图4为本发明用于向公交车乘客展示移动广告的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图4所示的实施例四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了步骤S1A:
S1A.由所述客户端判断所述二维码的实际显示时长是否达到预先为所述二维码设定的显示时长,当所述二维码的实际显示时长达到预先为所述二维码设定的显示时长时,结束显示所述二维码并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再次显示所述第一控件。
图5为本发明用于向公交车乘客展示移动广告的方法实施例五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图5所示的实施例五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增加了步骤S1B:
S1B.由所述客户端判断所述二维码的实际显示时长是否达到预先为所述二维码设定的显示时长,当所述二维码的实际显示时长达到预先为所述二维码设定的显示时长时,结束显示所述二维码并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再次显示所述第一控件。
图6为本发明用于向公交车乘客展示移动广告的方法实施例六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图6所示的实施例六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三的基础上增加了步骤S1C:
S1C.由所述客户端判断所述二维码的实际显示时长是否达到预先为所述二维码设定的显示时长,当所述二维码的实际显示时长达到预先为所述二维码设定的显示时长时,结束显示所述二维码并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再次显示所述第一控件。
具体地,在步骤S1A、S1B、S1C中,可以由向客户端发送二维码的二维码管理服务器自发送二维码开始计算二维码的实际显示时长,当二维码的实际显示时长达到预先为二维码设定的显示时长时,二维码管理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通知指令,客户端根据接收到的通知指令判定二维码的实际显示时长达到预先为二维码设定的显示时长,控制移动终端的触控屏停止显示二维码并再次显示第一控件;
具体地,在步骤S1A、S1B、S1C中,还可以由客户端直接通过移动终端计算二维码的实际显示时长,当二维码的实际显示时长达到预先为二维码设定的显示时长时,直接控制移动终端的触控屏停止显示二维码并再次显示第一控件;
继续结合图21和图16进行说明,图21为本发明客户端显示二维码的示例图,图16为本发明客户端显示第一控件的界面示例图,由客户端判断移动终端50的触控屏51显示的二维码57的实际显示时长是否达到预先为二维码57设定的显示时长,当二维码57的实际显示时长达到预先为二维码57设定的显示时长时,结束显示二维码57,客户端控制移动终端50的触控屏51再次显示图16中的第一控件52及界面。
综上所述,图4所示的实施例四、图5所示的实施例五、图6所示的实施例六通过客户端控制二维码在移动终端触控屏上的实际显示时长,超出预先为二维码设定的显示时长后控制移动终端的触控屏结束显示该二维码,自动控制移动终端触控屏重新显示第一控件,如果乘客需要再次使用二维码乘坐公交车,乘客需要重新触摸第一控件,使得客户端能够再次通过移动终端的触控屏向乘客展示移动广告和新的二维码,从而能够更加有效的将使用第一控件获取二维码乘坐公交车的乘客流量(数量)转化为由移动终端向乘客展示的移动广告流量(数量),客户端每次展示的移动广告内容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进一步优选的,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的任一实施例还可以包括步骤D1和D2和D3:
D1.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检测到乘客触摸所述第一控件时,所述客户端向广告管理服务器发送广告获取请求;
D2.所述广告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广告获取请求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所述移动广告;
D3.所述客户端接收所述移动广告,并直接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展示所述移动广告。
具体地,客户端向广告管理服务器发送的广告获取请求可以包括:乘客基本信息、乘客偏好信息、乘客的身份标识码(Identity,简称ID)、用于识别广告的广告标识码、移动终端当前的位置、移动终端的剩余存储空间、移动终端的标识等信息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乘客基本信息可以包括:乘客年龄、乘客性别等人口统计学信息,所述乘客偏好信息可以包括:乘客在广告类型方面的偏好信息、乘客在广告类别方面的偏好信息,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可以包括:手机号码、硬件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简称MAC)等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广告管理服务器根据广告获取请求包含的信息为移动终端选取匹配合适的移动广告,发送给客户端。
由步骤D1、D2、D3可得的有益效果是,每次当乘客触摸移动终端的触控屏显示的第一控件时,客户端都可以从广告管理服务器获取新的移动广告,通过移动终端的触控屏向乘客展示个性化的移动广告内容,获取一次移动广告流量,广告管理服务器还可以统计记录根据广告获取请求向移动终端发送过的移动广告内容、移动广告数量,以便广告平台运营方按照广告管理服务器的统计记录向相应的广告发布方收取广告费或者扣减广告充值费用。
进一步优选的,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的任一实施例还可以包括步骤E1和E2和E3:
E1.所述客户端向广告管理服务器发送广告获取请求;
E2.所述广告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广告获取请求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所述移动广告;
E3.所述客户端接收所述移动广告,将所述移动广告保存于广告存储模块中;
E4.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检测到乘客触摸所述第一控件时,所述客户端从所述广告存储模块中提取所述移动广告,并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展示所述移动广告。
具体地,客户端向广告管理服务器发送的广告获取请求可以包括:乘客基本信息、乘客偏好信息、乘客的身份标识码(Identity,简称ID)、用于识别广告的广告标识码、移动终端当前的位置、移动终端的剩余存储空间、移动终端的标识等信息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乘客基本信息可以包括:乘客年龄、乘客性别等人口统计学信息,所述乘客偏好信息可以包括:乘客在广告类型方面的偏好信息、乘客在广告类别方面的偏好信息,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可以包括:手机号码、硬件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简称MAC)等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广告管理服务器根据广告获取请求包含的信息为移动终端选取匹配合适的移动广告,发送给客户端。
由步骤E1、E2、E3、E4可得的有益效果是,客户端可以提前从广告管理服务器获取移动广告,更新广告存储模块中的移动广告,每次当乘客触摸移动终端的触控屏显示的第一控件时,客户端直接从广告存储模块中提取移动广告再通过移动终端的触控屏显示移动广告,不需要乘客等待客户端从广告管理服务器获取移动广告,从而使客户端在展示二维码之前能够为乘客提供快速、无延迟的个性化移动广告展示服务,获取一次移动广告流量,广告管理服务器还可以统计记录根据广告获取请求向移动终端发送过的移动广告内容、移动广告数量,以便广告平台运营方按照广告管理服务器的统计记录向相应的广告发布方收取广告费或者扣减广告充值费用。
进一步优选的,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的任一实施例还可以包括步骤F1和F2和F3:
F1.结束展示所述移动广告时,所述客户端向二维码管理服务器发送二维码获取请求;
F2.所述二维码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二维码获取请求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所述二维码;
F3.所述客户端接收所述二维码,并直接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展示所述二维码;
具体地,客户端向二维码管理服务器发送的二维码获取请求可以包括:乘客的身份标识码(Identity,简称ID)、乘客支付账户的标识码、移动终端的剩余存储空间、移动终端的标识等信息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可以包括:手机号码、硬件地址(MediAACCess Control,简称MAC)等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二维码管理服务器根据二维码获取请求生成全局唯一的二维码发送给客户端。二维码对应的有效数据信息可以包括:乘客的身份标识码(Identity,简称ID)、乘客支付账户的标识码、乘客支付账户对应的支付编码、乘客支付账户中的余额、乘客目前已经产生的透资金额、乘客目前剩余的可透资额度、二维码对应的有效使用时间范围信息、车票标识码其中之一种或多种,二维码管理服务器可以使用加密算法将这些有效数据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后保存在二维码中,以便能够被设置在公交车上的扫码机解码识别使用,确保信息使用安全。
由步骤F1、F2、F3可得的有益效果是,每次在结束展示移动广告后,客户端才自动从二维码管理服务器获取新的二维码再通过移动终端的触控屏显示二维码,这样展示二维码不会影响乘客观看移动广告,确保移动广告获得良好的展示效果,移动广告也不会影响二维码被扫码机扫描识别。
进一步优选的,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的任一实施例可以包括步骤G1和G2和G3:
G1.所述客户端向二维码管理服务器发送二维码获取请求,所述二维码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二维码获取请求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所述二维码;
G2.所述客户端接收所述二维码,将所述二维码保存于二维码存储模块中;
G3.结束展示所述移动广告时,所述客户端从所述二维码存储模块中提取所述二维码,并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显示所述二维码。
具体地,客户端向二维码管理服务器发送的二维码获取请求可以包括:乘客的身份标识码(Identity,简称ID)、乘客支付账户的标识码、移动终端的剩余存储空间、移动终端的标识等信息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可以包括:手机号码、硬件地址(MediAACCess Control,简称MAC)等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二维码管理服务器根据二维码获取请求生成全局唯一的二维码发送给客户端。二维码对应的有效数据信息可以包括:乘客的身份标识码(Identity,简称ID)、乘客支付账户的标识码、乘客支付账户对应的支付编码、乘客支付账户中的余额、乘客目前已经产生的透资金额、乘客目前剩余的可透资额度、二维码对应的有效使用时间范围信息、车票标识码其中之一种或多种,二维码管理服务器可以使用加密算法将这些有效数据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后保存在二维码中,以便能够被设置在公交车上的扫码机解码识别使用,确保信息使用安全。
由步骤G1和G2和G3可得的有益效果是,客户端可以提前从二维码管理服务器获取二维码,更新客户端二维码存储模块中过期的二维码,每次移动广告展示完毕时,客户端直接从二维码存储模块中提取二维码再通过移动终端的触控屏显示二维码,不需要乘客等待客户端从二维码管理服务器获取二维码,从而使客户端在展示移动广告之后能够为乘客提供快速、无延迟的二维码展示服务,这样展示二维码不会影响乘客观看移动广告,确保移动广告获得良好的展示效果,移动广告也不会影响二维码被扫码机扫描识别。
图7为本发明用于向公交车乘客展示移动广告的客户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客户端包括第一控件管理模块A11、广告管理模块A12、二维码管理模块A13、广告获取模块A14、二维码获取模块A15。其中,广告管理模块A12分别与第一控件管理模块A11、二维码管理模块A13、广告获取模块A14连接,二维码管理模块A13与二维码获取模块A15连接;
具体地,结合图7、图16、图19、图21提供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客户端的第一控件管理模块A11用于通过乘客的移动终端50的触控屏51显示第一控件52,第一控件52用文字“扫码乘车”进行表示,第一控件52也可以用其他文字或者图标进行表示,方便乘客识别使用;客户端的广告管理模块A12用于移动终端50的触控屏51检测到乘客触摸第一控件52时,开始通过移动终端50的触控屏51展示移动广告55,以及判断移动广告55的实际展示时长是否达到为移动广告55设定的展示时长,移动广告55可以是一张广告图片,也可以是一组按顺序播放的广告图片,也可以是拼接在同一个界面上的一组广告图片,也可以是一段广告视频,也可以是多段按顺序播放的广告视频,移动广告55可以只关于一项产品或服务,也可以关于多项产品或服务,当移动广告55的实际展示时长达到预先为移动广告55设定的展示时长时,结束展示移动广告55;客户端的二维码管理模块A13用于在广告管理模块A12结束展示移动广告55的同时,开始通过移动终端50的触控屏51显示二维码57;客户端的广告获取模块A14根据广告管理模块A12的控制指令向广告管理服务器发送广告获取请求,以及接收所述广告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广告获取请求发送的移动广告55,提供给广告管理模块A12;客户端的二维码获取模块A15根据二维码管理模块A13的控制指令向二维码管理服务器发送二维码获取请求,以及接收所述二维码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二维码获取请求发送的二维码57,提供给二维码管理模块A13。二维码57用于设置在公交车上的扫码机扫描,使所述扫码机的显示屏显示判定所述二维码有效对应的处理结果或/和所述扫码机的扬声器播报判定所述二维码有效对应的处理结果,乘客将二维码57提供给扫码机扫描后,可取得乘坐公交车的权限。
图7所示的客户端控制移动广告展示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长后移动终端才会显示乘客需要使用的二维码,能够确保移动广告展示足够时长,充分展示移动广告内容,客户端通过控制移动广告在移动终端的触控屏上的展示时机和展示时长,实现兼顾良好的移动广告展示效果并为乘客提供用于取得乘坐公交车权限的二维码,将使用第一控件获取二维码乘坐公交车的乘客流量(数量)有效的转化为由移动终端向乘客展示的移动广告流量(数量),使用第一控件获取二维码乘坐公交车的人次数量越多,客户端通过乘客的移动终端展示的移动广告流量(数量)越多。
图10为本发明用于向公交车乘客展示移动广告的客户端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客户端包括第一控件管理模块B21、广告管理模块B22、二维码管理模块B23、广告获取模块B24、二维码获取模块B25。其中,广告管理模块B22分别与第一控件管理模块B21、二维码管理模块B23、广告获取模块B24连接,二维码管理模块B23与二维码获取模块B25连接;
具体地,结合图10、图16、图17、图21提供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客户端的第一控件管理模块B21用于通过乘客的移动终端50的触控屏51显示第一控件52,第一控件52用文字“扫码乘车”进行表示,第一控件52也可以用其他文字或者图标进行表示,方便乘客识别使用;客户端的广告管理模块B22用于移动终端50的触控屏51检测到乘客触摸第一控件52时,开始通过移动终端50的触控屏51展示移动广告53,以及控制移动广告53的展示面积大于移动终端50的触控屏51面积,移动广告53可以是一张广告图片,也可以是一组按顺序播放的广告图片,也可以是一段广告文字介绍,移动广告53可以只关于一项产品或服务,也可以关于多项产品或服务,以及控制移动广告53在移动终端50的触控屏51的横向上以平移滑动的方式展示,更为具体地,广告管理模块B22可以根据乘客的手指在触控屏51上的滑动方向控制移动广告53在移动终端50的触控屏51上从左至右或者从右至左平移滑动,广告管理模块B22也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平移速度控制移动广告53自动在移动终端50的触控屏51上从左至右或者从右至左平移滑动,然后结束展示移动广告53;客户端的二维码管理模块B23用于在广告管理模块B22结束展示移动广告53的同时,开始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显示二维码57;广告获取模块B24根据广告管理模块B22的控制指令向广告管理服务器发送广告获取请求,以及接收所述广告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广告获取请求发送的移动广告53,提供给广告管理模块B22;二维码获取模块B25根据二维码管理模块B23的控制指令向二维码管理服务器发送二维码获取请求,以及接收所述二维码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二维码获取请求发送的二维码57,提供给二维码管理模块B23;
具体地,结合图10、图16、图18、图21提供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客户端的第一控件管理模块B21用于通过乘客的移动终端50的触控屏51显示第一控件52,第一控件52用文字“扫码乘车”进行表示,第一控件52也可以用其他文字或者图标进行表示,方便乘客识别使用;客户端的广告管理模块B22用于移动终端50的触控屏51检测到乘客触摸第一控件52时,开始通过移动终端50的触控屏51展示移动广告54,以及控制移动广告54的展示面积大于移动终端50的触控屏51面积,移动广告54可以是一张广告图片,也可以是一组按顺序播放的广告图片,也可以是一段广告文字介绍,移动广告54可以只关于一项产品或服务,也可以关于多项产品或服务,以及控制移动广告54在移动终端50的触控屏51的纵向上以平移滑动的方式展示,更为具体地,广告管理模块B22可以根据乘客的手指在触控屏51上的滑动方向控制移动广告54在移动终端50的触控屏51上从上至下或者从下至上平移滑动,广告管理模块B22也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平移速度控制移动广告54自动在移动终端50的触控屏51上从上至下或者从下至上平移滑动,然后结束展示移动广告54;客户端的二维码管理模块B23用于在广告管理模块B22结束展示移动广告54的同时,开始通过移动终端50的触控屏51显示二维码57;广告获取模块B24根据广告管理模块B22的控制指令向广告管理服务器发送广告获取请求,以及接收所述广告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广告获取请求发送的移动广告54,提供给广告管理模块B22;二维码获取模块B25根据二维码管理模块B23的控制指令向二维码管理服务器发送二维码获取请求,以及接收所述二维码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二维码获取请求发送的二维码57,提供给二维码管理模块B23;
二维码57用于设置在公交车上的扫码机扫描,使所述扫码机的显示屏显示判定所述二维码有效对应的处理结果或/和所述扫码机的扬声器播报判定二维码57有效对应的处理结果,乘客将二维码57提供给扫码机扫描后,可取得乘坐公交车的权限。
图10所示的客户端控制移动广告的展示面积大于移动终端触控屏的面积,以平移滑动方式展示,能够克服移动终端触控屏的面积限制充分展示移动广告内容,展示较多移动广告内容,客户端通过控制移动广告在移动终端的触控屏上的展示时机、展示方式、展示面积,实现兼顾良好的移动广告展示效果并为乘客提供用于取得乘坐公交车权限的二维码,将使用第一控件获取二维码乘坐公交车的乘客流量(数量)有效的转化为由移动终端向乘客展示的移动广告流量(数量),使用第一控件获取二维码乘坐公交车的人次数量越多,客户端通过乘客的移动终端展示的移动广告流量(数量)越多。
图13为本发明用于向公交车乘客展示移动广告的客户端实施例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客户端包括第一控件管理模块C31、广告管理模块C32、二维码管理模块C33、广告获取模块C34、二维码获取模块C35。其中,广告管理模块C32分别与第一控件管理模块C31、二维码管理模块C33、广告获取模块C34连接,二维码管理模块C33与二维码获取模块C35连接;
具体地,结合图13、图16、图20、图21提供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客户端的第一控件管理模块C31用于通过移动终端50的触控屏51显示第一控件52,第二控件52也可以用其他文字或者图标进行表示,方便乘客识别使用;客户端的广告管理模块C32用于移动终端50的触控屏51检测到乘客触摸第一控件52时,开始通过移动终端50的触控屏51同时展示移动广告56和第二控件58,移动广告56可以是一张广告图片,也可以是一组按顺序播放的广告图片,也可以是拼接在同一个界面上的一组广告图片,也可以是一段广告文字,也可以是一段广告视频,移动广告56可以只关于一项产品或服务,也可以关于多项产品或服务,第二控件58以“按住15秒”的文字表示,第二控件58也可以用其他文字或者图标进行表示,方便用户识别使用,广告管理模块C32还用于判断第二控件58被乘客按住的持续时长是否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长,例如:预先设定的时长为15秒,第二控件58被按住的持续时长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长15秒时,结束展示移动广告56;客户端的二维码管理模块C33用于在广告管理模块C32结束展示移动广告56的同时,开始通过移动终端50的触控屏51显示二维码57;广告获取模块C34根据广告管理模块C32的控制指令向广告管理服务器发送广告获取请求,以及接收所述广告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广告获取请求发送的移动广告56,提供给广告管理模块C32;二维码获取模块C35根据二维码管理模块C33的控制指令向二维码管理服务器发送二维码获取请求,以及接收所述二维码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二维码获取请求发送的二维码57,提供给二维码管理模块C33;二维码57用于设置在公交车上的扫码机扫描,使所述扫码机的显示屏显示判定二维码57有效对应的处理结果或/和所述扫码机的扬声器播报判定二维码57有效对应的处理结果,乘客将二维码57提供给扫码机扫描后,可取得乘坐公交车的权限。
图13所示的客户端通过移动终端的触控屏同时显示移动广告和第二控件,乘客需要将注意力集中于移动终端的触控屏上才能准确按压使用第二控件,因此,当乘客按压使用移动终端触控屏上显示的第二控件时,客户端同时通过移动终端触控屏展示的移动广告不易被乘客忽视,能够获得良好的广告展示效果;由于第二控件需要被按压达到与预先设定的时长时移动终端才会显示二维码,能够增加延长乘客注视移动广告的时间,实现兼顾良好的移动广告展示效果并为乘客提供用于取得乘坐公交车权限的二维码,将使用第一控件获取二维码乘坐公交车的乘客流量(数量)有效的转化为由移动终端向乘客展示的移动广告流量(数量),使用第一控件获取二维码乘坐公交车的人次数量越多,客户端通过乘客的移动终端展示的移动广告流量(数量)越多。
图8为本发明用于向公交车乘客展示移动广告的客户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在图7所示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将二维码管理模块A13与第一控件模块A11连接;
具体地,结合图8、图21、图16提供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客户端的二维码管理模块A13还用于判断二维码57的实际显示时长是否达到预先为二维码57设定的显示时长,当二维码57的实际显示时长达到预先为二维码57设定的显示时长时,结束显示二维码57;客户端的第一控件模块A11用于在二维码管理模块A13结束显示二维码57的同时,开始通过移动终端50的触控屏51再次显示第一控件52。
图11为本发明用于向公交车乘客展示移动广告的客户端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在图10所示实施例四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将二维码管理模块B23与第一控件模块B21连接;
具体地,结合图11、图21、图16提供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客户端的二维码管理模块B23还用于判断二维码57的实际显示时长是否达到预先为二维码57设定的显示时长,当二维码57的实际显示时长达到预先为二维码57设定的显示时长时,结束显示二维码57;客户端的第一控件模块B21用于在二维码管理模块B23结束显示二维码57的同时,开始通过移动终端50的触控屏51再次显示第一控件52。
图14为本发明用于向公交车乘客展示移动广告的客户端实施例八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在图13所示实施例七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将二维码管理模块C33与第一控件模块C31连接;
具体地,结合图14、图21、图16进行说明,客户端的二维码管理模块C33还用于判断二维码57的实际显示时长是否达到预先为二维码57设定的显示时长,当二维码57的实际显示时长达到预先为二维码57设定的显示时长时,结束显示二维码57;客户端的第一控件模块C31用于在二维码管理模块C33结束显示二维码57的同时,开始通过移动终端50的触控屏51再次显示第一控件52。
综上所述,图8所示实施例二、图11所示实施例五、图14所示实施例八中的通过客户端控制二维码在移动终端触控屏上的实际显示时长,超出预先为二维码设定的显示时长后控制移动终端的触控屏结束显示该二维码,自动控制移动终端触控屏重新显示第一控件,如果乘客需要再次使用二维码乘坐公交车,乘客需要重新触摸第一控件,使得客户端能够再次通过移动终端的触控屏向乘客展示移动广告和新的二维码,从而能够更加有效的将使用第一控件获取二维码乘坐公交车的乘客流量(数量)转化为由移动终端向乘客展示的移动广告流量(数量),客户端每次展示的移动广告内容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图9为本发明用于向公交车乘客展示移动广告的客户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对比图7所示的实施例一,图9增加了广告存储模块16和二维码存储模块17。其中,广告存储模块16分别与广告管理模块A12和广告获取模块A14连接,二维码存储模块17分别与二维码管理模块A13和二维码获取模块A15连接。广告存储模块16用于保存广告获取模块A14从广告管理服务器获取的移动广告,广告管理模块A12则从广告存储模块16中提取移动广告通过移动终端的触控屏显示;二维码存储模块17用于保存二维码获取模块A15从二维码管理服务器获取的二维码,二维码管理模块A13则从二维码存储模块17中提取二维码通过移动终端的触控屏显示。
图12为本发明用于向公交车乘客展示移动广告的客户端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对比图10所示的实施例四,图12增加了广告存储模块26和二维码存储模块27。其中,广告存储模块26分别与广告管理模块B22和广告获取模块B24连接,二维码存储模块27分别与二维码管理模块B23和二维码获取模块B25连接。广告存储模块26用于保存广告获取模块B24从广告管理服务器获取的移动广告,广告管理模块B22则从广告存储模块26中提取移动广告通过移动终端的触控屏显示;二维码存储模块27用于保存二维码获取模块B25从二维码管理服务器获取的二维码,二维码管理模块B23则从二维码存储模块27中提取二维码通过移动终端的触控屏显示。
图15为本发明用于向公交车乘客展示移动广告的客户端实施例九的结构示意图,对比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七,图15增加了广告存储模块36和二维码存储模块37。其中,广告存储模块36分别与广告管理模块C32和广告获取模块C34连接,二维码存储模块37分别与二维码管理模块C33和二维码获取模块C35连接。广告存储模块36用于保存广告获取模块C34从广告管理服务器获取的移动广告,广告管理模块C32则从广告存储模块36中提取移动广告通过移动终端的触控屏显示;二维码存储模块37用于保存二维码获取模块C35从二维码管理服务器获取的二维码,二维码管理模块C33则从二维码存储模块37中提取二维码通过移动终端的触控屏显示。
综上所述,图9所示实施例三、图12所示实施例六、图15所示实施例九中的客户端可以实现提前从广告管理服务器获取移动广告,更新客户端广告存储模块中的移动广告,当乘客触摸移动终端的触控屏显示的第一控件时,客户端直接从广告存储模块中提取移动广告再通过移动终端的触控屏显示移动广告,这样不需要乘客等待客户端从广告管理服务器获取移动广告,从而使客户端在展示二维码之前能够为乘客提供快速、无延迟的移动广告展示服务;图9所示实施例三、图12所示实施例六、图15所示实施例九中的客户端可以实现提前从二维码管理服务器获取二维码,更新客户端二维码存储模块中过期的二维码,在结束展示移动广告的同时,客户端直接从二维码存储模块中提取二维码再通过移动终端的触控屏显示二维码,这样不需要乘客等待客户端从二维码管理服务器获取二维码,从而使客户端在展示移动广告之后能够为乘客提供快速、无延迟的二维码显示服务,以便进一步由乘客将二维码提供给设置在公交车上的扫码机扫描处理,获得乘坐所述公交车的权限。
上述实施例中的计费步骤可以发生在客户端获取二维码之前,具体的,先由乘客先使用客户端向后端的计费系统发送支付请求,待后端的计费系统根据支付请求从乘客的支付账户扣减车费成功之后,再由二维码管理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二维码。
上述实施例中的计费步骤可以发生在扫码机扫描获取二维码之后,具体的,由扫码机向后端的计费系统发送支付请求,支付请求包含扫描获得的二维码或解码二维码得到的有效数据信息,再由后端的计费系统根据接收到的支付请求从乘客的支付账户中扣减车费。
移动广告的计费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计费方式有:CPT(Cost Per Time)每时间段成本即以固定价格买断一段时间内的广告位展示,CPC(Cost Per CliCk)每点击成本即根据广告被点击的次数收费,CPD(Cost Per DownloAd)每下载成本即按照用户完成APP下载计费,CPI(Cost Per InstAll)每按照成本即按照用户激活APP计费,CPS(Cost PerSAles)每销售成本即按完成订单的用户数量结算,CPM(Cost Per Mille)每千人成本即广告每显示1000次(印象)的费用,等等。这里仅以常用的CPM计费方式为例,结合上述实施例,假定移动广告价格为100元/CPM,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和客户端如果每天通过移动终端的触控屏向乘客展示5000万次移动广告,则每日可创造的广告收益为500万元;如果每天通过移动终端的触控屏向乘客展示10000万次移动广告,则每日可创造的广告收益为1000万元;由此可见,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和客户端可产生可观的广告收入,能够为公交车公司提供车费之外的新的广告收入来源。另外,公交车公司\广告发布方可以按照乘客每次观看的移动广告给予乘客车费折扣或者减免乘客车费,从而能够减少公交车乘客的车费支出,吸引更多乘客选择乘坐公交车,促进公交车在城市交通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照现有的二维码展示技术,以微信客户端为例,用户每次在微信客户端的钱包界面上触摸点击“收付款”控件后以移动终端会显示“该功能用于向商家付款时出示使用,请不要将付款码及数字发送给他人”的提示文字和一个“知道了”的控件,再触摸点击“知道了”控件,微信客户端会直接通过移动终端的触控屏显示一个用于付款的二维码,微信客户端会定时自动更新显示新的二维码,用户可以连续使用二维码而不触发微信客户端展示新的移动广告。由此可知,微信客户端目前尚不具备利用二维码将乘坐公交车的乘客流量(数量)有效地转化为由移动终端向乘客展示的移动广告流量(数量),兼顾移动广告展示效果的功能。
参照现有的二维码展示技术,以支付宝客户端为例,用户每次在支付宝客户端的主界面上触摸点击“付款”控件后以移动终端会直接显示一个用于付款的二维码,支付宝客户端会定时自动更新显示新的二维码,用户可以连续使用二维码而不触发支付宝客户端展示新的移动广告。另外,支付宝与杭州公交集团双方于2016年8月11开始提供使用二维码乘坐公交车的服务,用户通过支付宝客户端开通该服务功能后,用户每次在支付宝客户端的主界面上触摸点击“付款”控件后移动终端会直接显示一个用于付款的二维码,同时还显示一个“乘车码”的控件,再触摸点击“乘车码”控件,支付宝客户端会直接通过移动终端的触控屏显示一个用于乘坐公交车的专用二维码,支付宝客户端每隔一分钟自动更新显示一个新的二维码,用户也可以随时触摸二维码显示区域更新显示新的用于乘坐公交车的二维码,用户可以连续使用二维码乘坐公交车而不触发支付宝客户端展示新的移动广告。由此可知,支付宝客户端目前尚不具备利用二维码将乘坐公交车的乘客流量(数量)有效地转化为由移动终端向乘客展示的移动广告流量(数量),兼顾移动广告展示效果的功能。
对比参照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对二维码的管理使用具有显著的区别性技术特征,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客户端能够利用乘客使用二维码取得乘坐公交车权限的需求,将使用第一控件获取二维码乘坐公交车的乘客流量(数量)有效的转化为由移动终端向乘客展示的移动广告流量(数量),使用第一控件获取二维码乘坐公交车的人次数量越多,客户端通过乘客的移动终端展示的移动广告流量(数量)越多,同时客户端能够兼顾移动广告的展示效果,乘客使用二维码乘坐公交车能够同时创造移动广告收入,具备显著的进步性、实用性技术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用于向公交车乘客展示移动广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客户端通过乘客的移动终端的触控屏显示第一控件,所述第一控件以文字或/和图标进行表示;
S2.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检测到乘客触摸所述第一控件时,所述客户端开始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展示移动广告;
S3.所述客户端结束展示所述移动广告并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显示二维码;
S4.乘客将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靠近设置在公交车上的扫码机,由所述扫码机扫描所述二维码,判断所述二维码是否有效;
S5.由所述扫码机的显示屏显示判定所述二维码有效对应的处理结果或/和由所述扫码机的扬声器播报判定所述二维码有效对应的处理结果;
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其中之一:
S3A.所述客户端判断所述移动广告的实际展示时长是否达到预先为所述移动广告设定的展示时长,当所述移动广告的实际展示时长达到预先为所述移动广告设定的展示时长时,结束展示所述移动广告并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显示二维码;
S3B.所述客户端控制所述移动广告的展示面积大于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面积,控制所述移动广告在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的横向或纵向上以平移滑动的方式展示,然后结束展示所述移动广告并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显示二维码;
S3C.所述客户端通过移动终端的触控屏同时显示所述移动广告和第二控件,所述第二控件以文字或/和图标进行表示,判断所述第二控件被乘客按住的持续时长是否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长,当所述第二控件被按住的持续时长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长时,结束展示所述移动广告并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显示二维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检测到乘客触摸所述第一控件时,所述客户端向广告管理服务器发送广告获取请求;
所述广告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广告获取请求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所述移动广告;
所述客户端接收所述移动广告,并直接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展示所述移动广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所述客户端向广告管理服务器发送广告获取请求;
所述广告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广告获取请求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所述移动广告;
所述客户端接收所述移动广告,将所述移动广告保存于广告存储模块中;
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检测到乘客触摸所述第一控件时,所述客户端从所述广告存储模块中提取所述移动广告,并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展示所述移动广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结束展示所述移动广告时,所述客户端向二维码管理服务器发送二维码获取请求;
所述二维码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二维码获取请求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所述二维码;
所述客户端接收所述二维码,并直接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展示所述二维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所述客户端向二维码管理服务器发送二维码获取请求,所述二维码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二维码获取请求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所述二维码;
所述客户端接收所述二维码,将所述二维码保存于二维码存储模块中;
结束展示所述移动广告时,所述客户端从所述二维码存储模块中提取所述二维码,并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显示所述二维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由所述客户端判断所述二维码的实际显示时长是否达到预先为所述二维码设定的显示时长,当所述二维码的实际显示时长达到预先为所述二维码设定的显示时长时,结束显示所述二维码并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再次显示所述第一控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至少包括如下步骤其中之一:
S4A.所述扫码机对所述二维码进行解码处理,判断是否能够解码得到所述扫码机可识别使用的有效数据信息;
S4B.所述扫码机判断扫描使用所述二维码时是否处于所述二维码对应的有效使用时间范围之内;
S4C.所述扫码机判断所述二维码是否被扫描使用过;
若S4A、S4B任意一个步骤的判断结果为否,则所述扫码机判定所述二维码无效;
若S4C步骤的判断结果为是,则所述扫码机判定所述二维码无效;
当所述扫码机判定所述二维码无效,则由所述扫码机的显示屏显示判定所述二维码无效对应的处理结果或/和由所述扫码机的扬声器播报判定所述二维码无效对应的处理结果。
8.一种用于向公交车乘客展示移动广告的客户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控件管理模块,用于通过乘客的移动终端的触控屏显示第一控件,所述第一控件以文字或/和图标进行表示;
广告管理模块,用于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检测到乘客触摸所述第一控件时,开始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展示移动广告,并执行以下A、B、C功能其中之一项:
A.判断所述移动广告的实际展示时长是否达到预先为所述移动广告设定的展示时长,当所述移动广告的实际展示时长达到预先为所述移动广告设定的展示时长时,结束展示所述移动广告;
B.控制所述移动广告的展示面积大于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面积,控制所述移动广告在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的横向或纵向上以平移滑动的方式展示,然后结束展示所述移动广告;
C.通过移动终端的触控屏同时显示所述移动广告和第二控件,所述第二控件以文字或/和图标进行表示,判断所述第二控件被乘客按住的持续时长是否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长,当所述第二控件被按住的持续时长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长时,结束展示所述移动广告;
二维码管理模块,用于在广告管理模块结束展示所述移动广告的同时,开始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显示二维码,所述二维码用于设置在公交车上的扫码机扫描,使所述扫码机的显示屏显示判定所述二维码有效对应的处理结果或/和所述扫码机的扬声器播报判定所述二维码有效对应的处理结果;
广告获取模块,用于向广告管理服务器发送广告获取请求,以及接收所述广告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广告获取请求发送的所述移动广告;
二维码获取模块,用于向二维码管理服务器发送二维码获取请求,以及接收所述二维码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二维码获取请求发送的所述二维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客户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端还包括:
广告存储模块,用于保存广告获取模块从广告管理服务器获取的所述移动广告,以及向广告管理模块提供所述移动广告;
二维码存储模块,用于保存二维码获取模块从二维码管理服务器获取的所述二维码,以及向二维码管理模块提供所述二维码。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客户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码管理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二维码的实际显示时长是否达到预先为所述二维码设定的显示时长,当所述二维码的实际显示时长达到预先为所述二维码设定的显示时长时,结束显示所述二维码;
所述第一控件模块,还用于在二维码管理模块结束显示所述二维码的同时,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再次显示所述第一控件。
11.如权利要求1至10所述的二维码,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码对应的有效数据信息包括:乘客的身份标识码、乘客支付账户的标识码、乘客支付账户对应的支付编码、乘客支付账户中的余额、乘客目前已经产生的透资金额、乘客目前剩余的可透资额度、所述二维码对应的有效使用时间范围信息、车票标识码其中之一种或多种,所述有效数据信息经过加密处理后保存在所述二维码中。
CN201710549038.8A 2017-07-07 2017-07-07 用于向公交车乘客展示移动广告的方法和客户端 Pending CN1072742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49038.8A CN107274233A (zh) 2017-07-07 2017-07-07 用于向公交车乘客展示移动广告的方法和客户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49038.8A CN107274233A (zh) 2017-07-07 2017-07-07 用于向公交车乘客展示移动广告的方法和客户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74233A true CN107274233A (zh) 2017-10-20

Family

ID=60072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49038.8A Pending CN107274233A (zh) 2017-07-07 2017-07-07 用于向公交车乘客展示移动广告的方法和客户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74233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16056A (zh) * 2018-12-05 2019-05-28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二维码技术的机房巡检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188721A (zh) * 2019-06-05 2019-08-30 福建深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广告精准定向投放的方法及系统
CN110533826A (zh) * 2019-09-02 2019-12-0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识别方法和系统
CN113435934A (zh) * 2021-07-02 2021-09-24 湖北云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公交乘车大数据平台的用户心情数据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5239371A (zh) * 2022-06-30 2022-10-25 深圳辉煌明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互动式互联网广告处理方法、设备、系统及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344116A (ja) * 2005-06-10 2006-12-21 Koji Koda 携帯電話機とqrコードを使ったデーターベース管理方法
CN102076115A (zh) * 2009-11-20 2011-05-25 上海亿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移动终端内发布广告信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2158479A (zh) * 2011-03-01 2011-08-17 深圳创维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广告播控方法及系统
CN106529631A (zh) * 2016-11-29 2017-03-22 王艺茗 一种o2o公交支付系统及其操作流程
CN106846073A (zh) * 2017-03-30 2017-06-13 上海量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共享车辆及其信息输出方法、系统
CN106875232A (zh) * 2017-03-30 2017-06-20 上海量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共享车辆触发广告的方法、客户端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344116A (ja) * 2005-06-10 2006-12-21 Koji Koda 携帯電話機とqrコードを使ったデーターベース管理方法
CN102076115A (zh) * 2009-11-20 2011-05-25 上海亿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移动终端内发布广告信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2158479A (zh) * 2011-03-01 2011-08-17 深圳创维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广告播控方法及系统
CN106529631A (zh) * 2016-11-29 2017-03-22 王艺茗 一种o2o公交支付系统及其操作流程
CN106846073A (zh) * 2017-03-30 2017-06-13 上海量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共享车辆及其信息输出方法、系统
CN106875232A (zh) * 2017-03-30 2017-06-20 上海量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共享车辆触发广告的方法、客户端及系统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16056A (zh) * 2018-12-05 2019-05-28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二维码技术的机房巡检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188721A (zh) * 2019-06-05 2019-08-30 福建深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广告精准定向投放的方法及系统
CN110533826A (zh) * 2019-09-02 2019-12-0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识别方法和系统
CN110533826B (zh) * 2019-09-02 2021-04-20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识别方法和系统
TWI752503B (zh) * 2019-09-02 2022-01-11 開曼群島商創新先進技術有限公司 資訊識別方法和系統
CN113435934A (zh) * 2021-07-02 2021-09-24 湖北云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公交乘车大数据平台的用户心情数据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5239371A (zh) * 2022-06-30 2022-10-25 深圳辉煌明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互动式互联网广告处理方法、设备、系统及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74233A (zh) 用于向公交车乘客展示移动广告的方法和客户端
US11330323B2 (en) Interactive video overlay
US973450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cashless vending donation transaction
CN102216944A (zh) 使用移动钱包系统进行交易的系统和方法
US856045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king transactions through electronic portable devices which can be connected to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associate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20020026426A1 (en) Method of accessing the internet via the use of automated teller machines
US10355797B2 (en) Provisioning a service for capturing broadcast content to a user device via a network
CN102129645A (zh) 定向发布广告的平台及方法
CN101896898A (zh) 多媒体管理、广告、内容和服务系统
CN107330739A (zh) 用于向地铁/brt乘客展示移动广告的方法和客户端
CN105787769A (zh) 一种广告分发的方法及系统
CN107545467A (zh) 多媒体信息投放方法和装置
CN108898434A (zh) 广告投放方法以及装置
KR20110085561A (ko) 에스에스 코드가 표시되어 있는 인터넷 사이트 및 쇼핑몰과 에스에스 코드를 직접 입력하는 방식의 휴대폰 모바일 결제 서비스
JP2003504670A (ja) 様々なタイプの視覚情報を提供するための自動装置
JP2002041932A (ja) 広告配信システム、広告配信方法、クーポン利用方法、広告配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ならびにクーポン利用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2001188856A (ja) インターネット携帯電話機を用いた商品役務情報伝送方法及びシステム並びにそのためのサーバ及びクライアント及びインターネット携帯電話機を用いた電子商取引方法
CN114245184A (zh) 一种整合型媒体播放系统及应用该平台的播放管理方法
WO2019163694A1 (ja) 懸賞ゲームを備える広告費課金装置、広告配信装置、および賞金送金サービス提供装置
TW202221607A (zh) 媒體商品推播下單系統
KR20090004400A (ko) 온라인 기반의 디지털 컨텐츠 펀드 운용 시스템 및 방법
KR20210123940A (ko) 콘텐츠 거래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KR102006347B1 (ko) 피시방 상품 선물 서비스 제공 장치 및 방법
KR20040089209A (ko) 네트워크망을 이용한 컨텐츠의 네트워크마케팅 시스템 및그 운영방법
KR102280438B1 (ko) 디지털 콘텐츠 거래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020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