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70878B - 具有锁止装置的找平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锁止装置的找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70878B
CN107270878B CN201710202422.0A CN201710202422A CN107270878B CN 107270878 B CN107270878 B CN 107270878B CN 201710202422 A CN201710202422 A CN 201710202422A CN 107270878 B CN107270878 B CN 1072708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actuating element
generating unit
housing
release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0242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70878A (zh
Inventor
黄世棋
S.K.内拉瓦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bert Bosch GmbH
Original Assignee
Robert Bosch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bert Bosch GmbH filed Critical Robert Bosch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72708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708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708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708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15/00Surveying instrument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3/00
    • G01C15/002Active optical surveying means
    • G01C15/004Reference lines, planes or secto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15/00Surveying instrument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3/00
    • G01C15/002Active optical surveying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在一种找平装置(100)中,其具有壳(10)和布置在该壳(10)中的用于产生找平信号的光产生单元(30),该光产生单元相对于所述壳(10)摆动地支承,其中,设置一种锁止装置(300),该锁止装置构造用于:把所述光产生单元(30)在锁止位置中进行固定并且在释放位置中进行释放,从而所述光产生单元(30)在所述释放位置中能够在所述壳(10)中运动,所述锁止装置(300)具有至少两个锁止元件,其中,所述两个锁止元件被构造用于:在所述锁止位置中固定所述光产生单元(30)并且在释放位置中释放所述光产生单元,其中,所述锁止元件围绕所配设的转动轴线能够转动地支承。

Description

具有锁止装置的找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找平装置,其带有壳和布置在该壳中的用于产生找平信号的光产生单元,该光产生单元相对于所述壳摆动地支承,其中,设置了锁止装置,该锁止装置构造用于:把所述光产生单元在锁止位置中进行固定并且在释放位置中进行释放,从而所述光产生单元在所述释放位置中能够在所述壳中运动。
背景技术
从现有技术已知一种找平装置,其具有壳和布置在所述壳中的用于产生找平信号的光产生单元。所述光产生单元在此相对于壳摆动地支承。此外,设置了一种锁止装置,该锁止装置构造用于:把所述光产生单元在锁止位置中固定并且在释放位置中释放,从而所述光产生单元在所述释放位置中能够在所述壳中运动。在此,所述锁止装置具有两个不同构造的锁止元件,该锁止元件优选地经过一种机械结构能够操作,该机械结构增大了对于所述锁止装置而言必要的结构空间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式的找平装置,其带有壳和布置在该壳中的用于产生找平信号的光产生单元,该光产生单元相对于所述壳摆动地支承,其中,设置了锁止装置,该锁止装置构造用于:把所述光产生单元在锁止位置中进行固定并且在释放位置中进行释放,从而所述光产生单元在所述释放位置中能够在所述壳中运动。所述锁止装置具有至少两个锁止元件,其中,所述两个锁止元件被构造用于:在所述锁止位置中固定并且在释放位置中释放所述光产生单元,其中,所述锁止元件围绕所配设的转动轴线能够转动地支承。
由此,本发明实现了提供一种找平装置,在其中,通过围绕所配设的转动轴线能够转动地支承的锁止元件,能够实现所述锁止装置的简单的和用户友好的操作,并且由此以简单的方式和方法能够提供一种具有经减小的结构空间需求的找平装置。
优选地,所述锁止装置具有操纵元件,该操纵元件构造用于:实现了所述至少两个锁止元件从所述锁止位置移动到所述释放位置中,尤其是为了实现所述至少两个锁止元件从所述锁止位置转动到所述释放位置中。由此,在没有复杂的偏转机械结构的情况中,所述锁止装置能够精准地和不复杂地从所述锁止位置运动到所述释放位置中。
所述操纵元件优选地具有至少一个引导槽,并且所述至少两个锁止元件分别具有一个引导销,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引导槽被构造用于引导所述引导销。由此,所述锁止元件能够保险地和可靠地与所述操纵元件相连,其中,所述锁止元件直接地、也即在没有偏转机械结构时能够与所述操纵元件相连。
按照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引导槽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和第二部分区域,其中,所述引导销在所述锁止位置中布置在第一部分区域中并且在所述释放位置中布置在第二部分区域中。由此,所述引导销能够简单和保险地布置在所述锁止位置或者释放位置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部分区域近似垂直于所述第二部分区域布置,和/或所述两个部分区域经过连接区域彼此相连,其中,所述连接区域以预先给定的角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区域布置,并且其中,该角大于90°。由此,以简单的方式和方法,所述锁止元件能够经过其引导销而布置在所述锁止位置或释放位置中。
优选地,所述操纵元件与被设置在所述壳处的操作元件有效连接。由此,所述光产生单元能够以简单的和不复杂的方式和方法被释放或者锁止。
所述操纵元件优选地构造用于:在所述操作元件的线条式运动中,产生所述操纵元件的转动运动,尤其是产生所述锁止元件的转动运动。由此,所述锁止装置能够利用比较小的力花费从所述锁止位置运动到释放位置中,并且反之亦然。
按照一个实施方式,给所述锁止装置配设保持元件,该保持元件被构造用于支承操纵元件和/或所述至少两个锁止元件。由此,能够实现所述操纵元件和/或锁止元件的保险的和稳健的布置。
所述保持元件优选地为了支承所述操纵元件和/或所述至少两个锁止元件而具有至少一个轴承衬。由此,以简单的方式和方法能够提供一种保持元件,利用该保持元件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和方法来支承所述操纵元件和/或所述至少两个锁止元件。
所述操纵元件优选地具有至少一个支承槽,以用于支承在所述保持元件的所述至少一个轴承衬处。由此,能够实现操纵元件在保持元件处的保险的和稳健的布置。
按照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锁止装置具有一种高度,该高度小于或等于15 mm,优选地小于或等于10 mm,尤其优选地小于或等于8 mm。由此,能够提供一种比较小的和紧凑的锁止装置。
此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找平装置的新式的锁止装置,该找平装置带有壳和布置在该壳中的用于产生找平信号的光产生单元,该光产生单元相对于所述壳摆动地支承,其中,所述锁止装置构造用于:把所述光产生单元在锁止位置中进行固定并且在释放位置中进行放开,从而所述光产生单元在所述释放位置中能够在所述壳中运动。所述锁止装置具有至少两个锁止元件,其中,所述两个锁止元件被构造用于:在所述锁止位置中固定并且在释放位置中释放所述光产生单元,其中,所述锁止元件围绕所配设的转动轴线能够转动地支承。
附图说明
依据在附图中表达的实施例,在随后的说明中更加详细地阐释本发明。图示:
图1是按照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锁止装置的找平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是图1的找平装置的以90°水平转动的透视图,其带有经打开的逸出口,
图3是对图1和2的在释放位置中的锁止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对图3的在锁止位置中的锁止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图3和图4的锁止装置的分解视图,
图6是图3至图5的锁止装置的侧视图,
图7是在从所述锁止位置到所述释放位置中的切换过程期间的对图3至图6的锁止装置的俯视图,并且
图8是图7的截取部分VIII的放大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找平装置100,其具有壳10,该壳图解地具有立方体形的本体并且优选在其棱边至少之一处具有软握组件12,以便将所述找平装置100相对于撞击进行保险。但是,所述壳10也能够具有任意其它的形状,例如方形。在所述壳10中优选地为了产生找平信号而布置有光产生单元(图2中的30)。优选地,所述光产生单元(图2中的30)相对于壳10摆动地支承,其中优选地,设置了锁止装置300,该锁止装置构造用于:把所述光产生单元(图2中的30)在锁止位置中固定(优选地至少基本上在预先给定的公差内),并且在释放位置中释放。在此,所述光产生单元(图2中的30)在所述锁止位置中优选地如此固定:使得至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摆动,从而例如在输送所述找平装置时,能够阻碍基于所述光产生单元(图2中的30)向着所述壳10的撞击运动而进行的破坏。在所述释放位置中,所述光产生单元(图2中的30)被布置为在所述壳10中能够运动或能够自由摆动。
在一个侧面处,所述壳10优选地设有能够运动的、尤其能够移动的闭锁元件14,该闭锁元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壳10移动。所述闭锁元件14在图1中被展示在其第一位姿中,也即闭锁位姿中。如果所述闭锁元件14在图1中图解地向上、也即在箭头16的方向上移动,则所述闭锁元件14释放了所述找平装置100的逸出口(图2中的18)。但是要指出的是,所述闭锁元件14的移动不限于图解地向上指向的移动,而是能够在任意的方向上发生,例如向下或者侧向地从左向右,或者反过来。
图2示出了具有在第二位姿中的闭锁元件14的图1的找平装置100,在该第二位姿中,所述闭锁元件14打开或释放所述壳10的逸出口18。通过所述逸出口18,被布置在所述壳10中的光产生单元30的光学的信号、优选找平信号能够从所述壳10中逸出。在此,所述逸出口18优选地设有窗元件20,该窗元件优选地构造为防尘和防喷溅部。优选地,所述窗元件20对于所述找平装置100的光学的信号的光谱而言基本上透明地、但是至少半透明地构造。
通过将所述闭锁元件14相对于壳10移动,所述逸出口18被打开并且优选地激活了布置在所述壳10中的光产生单元30。按照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闭锁元件14构造用于:激活或解除激活图1的锁止装置300,其中,所述闭锁元件14激活了在所述闭锁位姿中的闭锁装置300,从而固定了所述光产生单元30。此外,在此,所述闭锁元件14能够在经打开的位姿中优选地释放所述锁止装置300,从而所述光产生单元30能够自由地摆动。但是要指出的是,把闭锁元件14构造为所述锁止装置300的激活/解除激活元件仅具有示例的特征,并且不被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从而,也能够设置一个单独的元件,以用于激活和/或解除激活所述锁止装置300。
图3示出了在图2的光产生单元30的释放位置中的图1和图2的锁止装置300。所述锁止装置300优选地具有至少两个锁止元件330、340,该锁止元件构造用于:在所述锁止位置中固定或者在所述释放位置中释放所述光产生单元30。所述锁止元件330、340优选地至少在预先给定的公差内相同构造并且具有近似C形的本体。所述锁止元件330、340在其轴向的端部处优选地具有各一个空隙334、344,以用于优选地壳稳固的支承,以便使得所述锁止元件330、340优选地能够转动或能够摆动。优选地,所述空隙334、344构造了各一个转动轴线或摆动轴线,以便使得所述锁止元件330、340能够转动或能够摆动。此外,所述锁止元件330、340优选地具有各一个引导销332、342,经过该引导销实现了从所述锁止位置运动到所述释放位置中,并且反之亦然。
此外,所述锁止装置300优选地具有操纵元件360,该操纵元件构造用于:实现所述锁止元件330、340从所述锁止位置移动到所述释放位置中,并且反之亦然,或者说优选地,实现所述锁止元件330、340从所述锁止位置转动或摆动到所述释放位置中,并且反之亦然。所述操纵元件360优选地具有带有内周部395的环形的本体361。所述环形的本体361具有至少一个、图解地两个引导槽362、364,。所述引导槽362、364优选地沿直径对置地构造。在此,所述引导槽362、364优选地具有近似的L形。此外,所述引导槽362、364优选地构造用于导引所述锁止元件330、340的引导销332、342。在此,引导槽362、364中的每个均优选地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和第二部分区域(图8中的811、812),其中,所述引导销332、342优选地在所述锁止位置中布置在第一部分区域(图8中的811)中并且在所述释放位置中布置在所述第二部分区域(图8中的812)中。在此,在所述锁止装置300移动或者说激活/解除激活时,所述引导销332、342沿着所述引导槽362、364从所述锁止位置引导到所述释放位置中。
此外,所述操纵元件360优选与被设置在所述壳10处的操作元件370有效连接。在此,图解地,操纵元件360的操作元件368与所述操作元件370有效连接。在此,所述操作元件370能够与所述操纵元件360一体式构造或者经过任意的连接部、例如夹连接部和/或旋拧连接部而与所述操纵元件360相连。在此,所述操作元件370优选地构造为单独的元件,但是也能够构造为所述找平装置100的图1和图2的闭锁元件14。此外,所述操作元件370也能够与所述闭锁元件14有效连接。按照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操纵元件360构造用于:在所述操作元件370的线条式运动中,产生所述操纵元件360的转动或摆动运动,尤其是产生所述锁止元件330、340的转动或摆动运动。
优选地,给所述锁止装置300配设任选的保持元件310,该保持元件被构造用于支承所述操纵元件360和/或所述至少两个锁止元件330、340。在此,所述保持元件310为了支承所述操纵元件360和/或锁止元件330、340而具有至少一个、优选两个轴承衬312、314、316、318。在这里,优选地和图解地,设置了用于支承所述操纵元件360的两个轴承衬312、314和用于支承所述锁止元件330、340的两个轴承衬316、318。
优选地,用于支承所述操纵元件360的两个轴承衬312、314和/或用于支承所述锁止元件330、340的两个轴承衬316、318沿直径对置地布置。在此,优选地,各一个用于支承所述操纵元件360的轴承衬312、314和用于支承所述锁止元件330、340的轴承衬316、318彼此并列地布置。此外,所述操纵元件360优选地具有至少一个、图解地两个、优选地沿直径对置的支承槽366、367,以用于支承在所述保持元件310的轴承衬316、318处。所述支承槽366、367在此优选地具有在所述保持元件310的在周向方向上图解地右侧的第一端部398和图解地左侧的第二端部399。
优选地,在在图3中所示的释放位置中,所述保持元件310的轴承衬316、318布置在所述第一端部398处。在此,此外,所述锁止元件330、340的引导销332、342正如上文描述的那样布置在所述引导槽362、364的第二部分区域(图8中的812)中,其中,在所述操纵元件360的内周部395处产生了自由空间392,在该自由空间中能够使得光产生单元30自由地摆动。
但是要指出的是,具有保持元件310的锁止装置300的所说明的构造方案仅具有示例的特征,并且不被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从而,所述锁止装置300也能够直接地布置和/或支承在所述壳中。
图4示出了图3的锁止装置300,其中,所述操作元件370已经在箭头499的方向上或在图4中图解地向上运动,并且所述锁止装置300已经从所述释放位置运动到所述锁止位置中。在此,所述操纵元件360已经在所述箭头402的方向上图解地沿着顺时针方向扭转。但是,所述操纵元件360也能够在逆时针方向上扭转。在这里,所述操作元件370的线条式运动转化为所述操纵元件360的转动运动或摆动运动。
在所述锁止位置中,所述保持元件310的轴承衬316、318布置在所述操纵元件360的支承槽366、367的在所述保持元件310的周向方向上的图解地左侧的第二端部399处。此外,所述锁止元件330、340的引导销332、342正如上文描述的那样在所述锁止位置中布置在所述引导槽362、364的第一部分区域(图8中的811)中。在此,所述锁止元件330、340至少以区段的方式布置在所述自由空间392中,其中,所述锁止元件330的内侧414布置为朝向所述锁止元件340的内侧412并且此构造了固定区域420。优选地,所述光产生单元30在此在所述固定区域420中被固定。
图5示出了图3和图4的锁止装置300,并且表明了所述锁止元件330、340的布置方式。优选地,近似C形的锁止元件330、340具有第一和第二端部598、599,其中,所述锁止元件330、340的第一端部598被布置为朝向所述第二锁止元件340、330的第二端部599。此外,图5表明了具有所述轴承衬312、314或316、318的保持元件310的构造方案。
图6示出了图3至图5的锁止装置300,其中,图6表明了在所述保持元件310中的所述锁止元件330、340以及所述操纵元件360的布置方式。优选地,所述锁止元件330、340和所述操纵元件360如此地布置在所述保持元件310中:使得所述保持元件310定义了所述锁止装置300的上侧604和下侧602。在此,所述锁止装置300、优选所述保持元件310具有一种高度H,该高度小于或等于15 mm,优选地小于或等于10 mm,尤其优选地小于或等于8 mm。
图7示出了在从所述锁止位置移动到所述释放位置中时的图3至图6的锁止装置300。在此,箭头710表明了在逆时针方向上的所述操纵元件360的转动运动或摆动运动,其中,所述引导销332、342运动到所述锁止装置300的释放位置中。
图8示出了图7的截取部分VIII并且在此借助于所述引导槽362表明了在预先给定的公差内的相同的引导槽362、364的构造方案。优选地,引导槽362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和第二部分区域811、812,其中,所述锁止元件330、340的所述引导销332、342在所述锁止位置中布置在第一部分区域811中并且在所述释放位置中布置在所述第二部分区域812中。
所述引导槽362优选地正如上文描述的那样至少近似地具有L形,其中,所述引导槽362在预先给定的公差内匹配至所述引导销332的直径处。所述第一部分区域811优选地近似垂直于所述第二部分区域812布置。在此,所述第一部分区域811优选地在所述操纵元件360的周向方向上构造,并且所述第二部分区域812在所述操纵元件360的径向方向上构造。但是,所述第二部分区域812也能够在周向方向上构造,并且所述第一部分区域811在所述操纵元件360的径向方向上构造。按照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两个部分区域811、812优选经过连接区域815彼此相连,其中,所述连接区域815优选地以预先给定的角α相对于第一部分区域811布置。在此,所述连接区域815优选地如此地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区域811布置:使得所述引导销332在从所述锁止位置移动到所述引导位置中或者反过来时具有比较大的接触角,从而能够利用比较小的力来实现移动。为此,角α优选大于90°,优选是135°。

Claims (13)

1.一种找平装置(100),其具有壳(10)和布置在该壳(10)中的用于产生找平信号的光产生单元(30),该光产生单元相对于所述壳(10)摆动地支承,其中,设置一种锁止装置(300),该锁止装置构造用于:把所述光产生单元(30)在锁止位置中进行固定并且在释放位置中进行释放,从而所述光产生单元(30)在所述释放位置中能够在所述壳(10)中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装置(300)具有
至少两个锁止元件(330、340),其中,所述两个锁止元件(330、340)被构造用于:在所述锁止位置中固定所述光产生单元(30)并且在释放位置中释放所述光产生单元,其中,所述锁止元件(330、340)在其轴向的端部处具有各一个空隙(334、344),所述空隙(334、344)构造了各一个转动轴线,所述锁止元件(330、340)围绕所配设的转动轴线能够转动地支承,并且其中,所述锁止元件(330、340)还具有各一个引导销(332、342),经过所述引导销实现了从所述锁止位置运动到所述释放位置中,并且反之亦然;
操纵元件(360),所述操纵元件(360)具有至少一个引导槽(362、364),所述至少一个引导槽(362、364)被构造用于引导所述锁止元件(330、340)的引导销(332、342);
保持元件(310),所述保持元件被构造用于支承所述操纵元件(360)和/或所述至少两个锁止元件(330、340),其中,所述保持元件(310)为了支承所述操纵元件(360)和/或所述至少两个锁止元件(330、340)而具有至少一个轴承衬(312、314、316、318),其中,用于支承所述锁止元件(330、340)的轴承衬(312、314)被构造用于能够插入到所述锁止元件(330、340)的空隙(334、344)中,从而使所述锁止元件(330、340)能够围绕所述轴承衬(312、314)转动。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找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元件构造用于:实现了所述至少两个锁止元件(330、340)从所述锁止位置移动到所述释放位置中。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找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元件构造用于:实现所述至少两个锁止元件(330、340)从所述锁止位置转动到所述释放位置中。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找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引导槽(362、364)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和第二部分区域(811、812),其中,所述引导销(332、342)在所述锁止位置中布置在第一部分区域(811)中并且在所述释放位置中布置在第二部分区域(812)中。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找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区域(811)近似垂直于所述第二部分区域(812)布置,和/或所述两个部分区域(811、812)经过连接区域(815)彼此相连,其中,所述连接区域(815)布置在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区域(811)的预先给定的角(α)中,并且其中,该角(α)大于90°。
6.按照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找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元件(360)与被设置在所述壳处的操作元件(370)有效连接。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找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元件(360)构造用于:在所述操作元件(370)的线条式运动中,产生所述操纵元件(360)的转动运动。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找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元件(360)构造用于:在所述操作元件(370)的线条式运动中,产生所述锁止元件的转动运动。
9.按照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找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元件(360)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支承在所述保持元件(310)的所述至少一个轴承衬(316、318)处的支承槽(366、367)。
10.按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找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装置(300)具有一种高度(H),该高度小于或等于15 mm。
11.按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找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装置(300)具有一种高度(H),该高度小于或等于10 mm。
12.按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找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装置(300)具有一种高度(H),该高度小于或等于8 mm。
13.一种锁止装置(300),该锁止装置用于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找平装置(100)。
CN201710202422.0A 2016-03-31 2017-03-30 具有锁止装置的找平装置 Active CN1072708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6205322.1A DE102016205322A1 (de) 2016-03-31 2016-03-31 Nivelliervorrichtung mit einer Sperrvorrichtung
DE102016205322.1 2016-03-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70878A CN107270878A (zh) 2017-10-20
CN107270878B true CN107270878B (zh) 2022-04-19

Family

ID=59885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02422.0A Active CN107270878B (zh) 2016-03-31 2017-03-30 具有锁止装置的找平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70878B (zh)
DE (1) DE10201620532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10206A (ja) * 2004-04-16 2005-11-0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ディスク装置
JP4712452B2 (ja) * 2005-06-20 2011-06-29 株式会社マイゾックス レーザー墨出し装置
US7454839B2 (en) * 2006-08-22 2008-11-25 Robotoolz, Ltd. Portable reference laser unit and attachment accessory
CN100567893C (zh) * 2006-10-17 2009-12-09 张敏俐 自平衡旋转激光仪
DE102007007084B4 (de) * 2007-02-13 2009-07-30 Leica Geosystems Ag Nivellierungs-, Lotungs- und Winkelkalibrierungsinstrument mit einem pendelnd aufgehängten Lotkörper
DE202011004651U1 (de) * 2011-03-31 2011-11-02 Robert Bosch Gmbh Optische Nivelliervorricht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70878A (zh) 2017-10-20
DE102016205322A1 (de) 2017-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62165B2 (en) Fastening bracket
JP2016520183A (ja) 固定された支持体、プーリ、ベルト及びベルト・テンショナを含む組立体
US10133296B2 (en) Multidirectional operating device
JP6323329B2 (ja) 車両用ドアの開度調整装置の操作装置
CN107270878B (zh) 具有锁止装置的找平装置
US11822361B2 (en) Operating device
JP2012178247A (ja) スイッチ装置
JP6295409B2 (ja) 羽根車の着脱装置
US20190219220A1 (en) Supporting device
JP2006021704A (ja) 部材傾動機構及びミラー装置
JP2020140691A (ja) コンピューターシャーシ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ーシステムに用いられるファン組立部品用の装置及びファン組立部品
ES2784429T3 (es) Dispositivo para un asiento de vehículo con una unidad de giro y una unidad de desplazamiento
CN113227593B (zh) 用于装配至车身的车辆内部部件
JP5894391B2 (ja) 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US7357428B2 (en) Fixing device for a movable wall
CN111152247A (zh) 机械手
US8047733B2 (en) Blade drive device
US10276964B2 (en) Contact carrier
ES2934839T3 (es) Aparato de instalación eléctrica
KR20110042016A (ko) 회동체의 회동 구조
JP7163552B2 (ja) 操作装置
US10381178B2 (en) Mount for a switching device operation knob
JP5778627B2 (ja) ロータリースイッチ装置
EP2937499A1 (en) Pivot for a door
US20050230229A1 (en) Indexing mechanis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