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60506B - 基于眼动的3d视觉训练系统、智能终端及头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基于眼动的3d视觉训练系统、智能终端及头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60506B
CN107260506B CN201710474422.6A CN201710474422A CN107260506B CN 107260506 B CN107260506 B CN 107260506B CN 201710474422 A CN201710474422 A CN 201710474422A CN 107260506 B CN107260506 B CN 1072605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t
diopter
training
virtual image
right ey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7442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60506A (zh
Inventor
曾雪骢
刘小利
郝新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Mdt Infotech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Mdt Infotech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Mdt Infotech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Mdt Infotech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7442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605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72605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605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605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605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5/00Exercisers for the eyes
    • A61H5/005Exercisers for training the stereoscopic view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2Head
    • A61H2205/022Face
    • A61H2205/024Ey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眼动的3D视觉训练系统,包括:显像模块,被配置为分别为左眼和右眼显示电子影像;虚拟坐标模块,被配置为在左眼所见的第一虚像所在平面建立第一直角坐标系,在右眼所见的第二虚像所在平面建立第二直角坐标系,所述第一虚像在第一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固定,所述第二虚像在第二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固定,这种基于眼动的3D视觉训练系统根据用户眼睛的注视点和眼睛的标准屈光度来获得变焦镜片的最佳屈光度,然后相应地调节变焦镜片的屈光度,目的是让用户在观看电子影像时,睫状肌尽量处于放松的状态,有效防止睫状肌因为长时间的保持收缩状态,导致肌痉挛,保证用户使用此类产品时不会损害眼睛的健康。

Description

基于眼动的3D视觉训练系统、智能终端及头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头戴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眼动的3D视觉训练系统、智能终端及头戴设备。
背景技术
头戴显示设备包括:虚拟现实(VR)显示器,诸如由Sony、Samsung、Oculus、CarlZeiss所制造的那些;头戴式显示器(HMD),诸如由Google和Vuzix所生产的那些;增强现实(AR)显示器,诸如由Microsoft、Vuzix和DigiLens所制造的那些;以及混合增强(MR)等其它类似设备。此类设备给使用者最重要的体验是视觉上的“沉浸感”,让画面内容完全覆盖你的视野,不被现实环境所干扰,仿佛沉浸在另外一个世界当中,原理是通过两块凸透镜在电子屏幕的同侧产生一个电子影像的虚像,使用者透过凸透镜看到比实际电子影像要大的虚像,而虚像距离使用者的眼睛很近,电子影像因此覆盖使用者的视野。
在我们的眼球中有一个叫“晶状体”的结构,晶状体通过睫状小带与睫状体相连,睫状体中睫状肌的收缩和舒张可以改变晶状体曲度,睫状肌,就像一个拉力的小人,在拉着晶状体改变它的厚薄,来调节远近的景物,成像在视网膜上。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可以变形的凸透镜,睫状肌改变晶状体的形状来调节晶状体的屈光度,睫状肌放松的时候,晶状体被拉平变薄,屈光度变小,这时我们可以看到远处的景物,当睫状肌收缩的时候,晶状体变厚,屈光度变高,这时就是我们要看近处景物的时候。如果睫状肌保持收缩的状态太长时间,就容易肌痉挛,睫状肌就会发生变形,调节晶状体的能力下降,晶状体也随之变形,导致晶状体标准屈光度(睫状肌放松状态下)提高,屈光度的调节范围下降,就成了俗称的近视眼。
头戴式显示设备虽然可以给人们身临其境的沉浸感,但电子影像的虚像距离眼球比较近,相当于保持近距离的观看电子屏幕,睫状肌就会像上面所说的保持长时间的紧张状态,造成近视。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目前市面上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对于用户使用时间长,眼睛产生疲劳,导致视力下降的问题并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眼动的3D视觉训练系统、智能终端及头戴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眼动的3D视觉训练系统,包括:
显像模块,被配置为分别为左眼和右眼显示电子影像;
虚拟坐标模块,被配置为在左眼所见的第一虚像所在平面建立第一直角坐标系,在右眼所见的第二虚像所在平面建立第二直角坐标系,所述第一虚像在第一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固定,所述第二虚像在第二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固定;
正视定向模块,被配置为确定左眼的正视方向Q0,所述正视方向Q0垂直于第一虚像并且左眼沿正视方向Q0的视线集中在第一虚像中心点O上,确定右眼的正视方向为Q0’,所述正视方向Q0’垂直于第二虚像并且右眼沿正视方向Q0’的视线集中在第二虚像中心点O’上;
调用模块,被配置为获取左眼的标准屈光度D0,获取左眼与第一虚像中心点O之间的直线距离为L0;获取右眼的标准屈光度D0’,获取右眼与第二虚像中心点O’之间的直线距离为L0’;
注视定向模块,被配置为检测两只眼球的形态,得到左眼实时的注视方向Q1和右眼实时的注视方向Q1’;
最佳屈光度生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距离L0、注视方向Q1和正视方向Q0得到左眼在第一虚像上的注视点O1与左眼之间的直线距离为L1,根据距离L1和标准屈光度D0得到左眼实时的最佳屈光度D1;得到右眼实时的注视方向Q1’,根据距离L0’、注视方向Q1’和正视方向Q0’得到右眼在第二虚像上的注视点O1’与右眼之间的直线距离为L1’,根据距离L1’和标准屈光度D0’得到右眼实时的最佳屈光度D1’;
调节模块,被配置为调节变焦镜片,使变焦镜片位于左眼的晶状体前的区域的屈光度为D1,使变焦镜片位于右眼的晶状体前的区域的屈光度为D1’。
作为优选,还包括:
训练阈值获取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标准屈光度D0和最佳屈光度D1得到左眼的屈光度训练下限fit_min、屈光度训练上限fit_max和屈光度训练单元fit_offset;根据标准屈光度D0'和最佳屈光度D1'得到右眼的屈光度训练下限fit_min'、屈光度训练上限fit_max'和屈光度训练单元fit_offset';
训练模块,被配置为进行:
第一轮训练:调节变焦镜片,使其在左眼的晶状体前的屈光度在[(D1-fit),(D1+fit)]区间内连续变化n个来回,其中fit=fit_min;
第二轮训练:调节变焦镜片,使其在左眼的晶状体前的屈光度在[(D1-fit),(D1+fit)]区间内连续变化n个来回,其中fit= fit_min +fit_offset;如果fit_min +fit_offset≥fit_max,则停止训练,否则进行第三轮训练:调节变焦镜片,使其在左眼的晶状体前的屈光度在[(D1-fit),(D1+fit)]区间内连续变化n个来回,其中fit= fit_min +fit_offset*2;以此类推,直至fit= fit_min +fit_offset*(m-1)≥fit_max便停止训练,其中m为已训练的轮数;
所述训练模块还被配置为进行:
第一轮训练:调节变焦镜片,使其在右眼的晶状体前的屈光度在[(D1’-fit’),(D1’+fit’)]区间内连续变化n个来回,其中fit’=fit_min’;
第二轮训练:调节变焦镜片,使其在右眼的晶状体前的屈光度在[(D1’-fit’),(D1’+fit’)]区间内连续变化n个来回,其中fit’= fit_min’ +fit_offset’;如果fit_min’+fit_offset’≥fit_max’,则停止训练,否则进行第三轮训练:调节变焦镜片,使其在右眼的晶状体前的屈光度在[(D1’-fit’),(D1’+fit’)]区间内连续变化n个来回,其中fit’=fit_min’ +fit_offset’*2;以此类推,直至fit’= fit_min’ +fit_offset’*(m-1)≥fit_max’便停止训练,其中m为已训练的轮数。
作为优选:
所述调用模块还被配置为获取用户的年龄F,所述最佳屈光度生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年龄F、距离L1和标准屈光度D0得到左眼实时的最佳屈光度D1,根据年龄F、距离L1’和标准屈光度D0’得到右眼实时的最佳屈光度D1’。
训练阈值获取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年龄F、标准屈光度D0和屈光度D1得到左眼的屈光度训练下限fit_min、屈光度训练上限fit_max和屈光度训练单元fit_offset;根据年龄F、标准屈光度D0’和屈光度D1’得到右眼的屈光度训练下限fit_min’、屈光度训练上限fit_max’和屈光度训练单元fit_offset’。
作为优选,还包括:
样本分析模块,被配置为统计若干个用户的左眼注视第一虚像上不同点并且获得最清晰的视觉效果时,变焦镜片位于左眼的晶状体前的区域的屈光度D2,根据统计结果将距离L1、标准屈光度D0和年龄F作为条件,屈光度D2作为结果建立表1;统计若干个用户的右眼注视第二虚像上不同点并且获得最清晰的视觉效果时,变焦镜片位于右眼的晶状体前的区域的屈光度D2',根据统计结果将距离L1'、标准屈光度D0'和年龄F作为条件,屈光度D2'作为结果建立表2;
所述最佳屈光度生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年龄F、距离L1和标准屈光度D0通过查询表1得到屈光度D1;根据年龄F、距离L1’和标准屈光度D0’通过查询表2得到屈光度D1’。
作为优选,还包括:
样本分析模块,被配置为统计若干个用户的左眼注视第一虚像上不同点并且获得最清晰的视觉效果时,变焦镜片位于左眼的晶状体前的区域的屈光度D2,根据统计结果设定最远距离Lmax,当L1<Lmax,D1= D0*f1(L1,F),函数f1为对统计结果进行线性回归获得的线性函数;当L1≥Lmax,D1= D0*f2(F),f2为与年龄F对应的固定值;所述最佳屈光度生成模块被配置为当L1<Lmax,D1= D0*f1(L1,F),当L1≥Lmax,D1= D0*f2(F);
所述样本分析模块被配置为统计若干个用户的右眼注视第二虚像上不同点并且获得最清晰的视觉效果时,变焦镜片位于右眼的晶状体前的区域的屈光度D2',根据统计结果设定最远距离Lmax',当L1'<Lmax',D1'= D0'*f1(L1',F);当L1'≥Lmax',D1'= D0'*f2(F);
所述最佳屈光度生成模块被配置为当L1'<Lmax',D1'= D0'*f1(L1',F),当L1'≥Lmax',D1'= D0'*f2(F)。
作为优选:所述训练阈值获取模块被配置为:
建立公式fit_min = f3 (F,D0, D1),将大量的不同年龄F、不同标准屈光度D0的用户的左眼以不同的最佳屈光度D1作为中间值进行训练后,效果较好的fit_min作为样本进行统计,函数f3是对统计结果进行线性回归获得的线性函数;
建立公式fit_max = f4 (F,D0, D1),将大量的不同年龄F、不同标准屈光度D0的用户的左眼以不同的最佳屈光度D1作为中间值进行训练后,效果较好的fit_max作为样本进行统计,函数f4是对统计结果进行线性回归获得的线性函数;
建立公式fit_offset = f5 (fit_min, fit_max) ,函数f5是线性方程;
建立公式fit_min’= f3(F,D0’, D1’),将大量的不同年龄F、不同标准屈光度D0'的用户的右眼以不同的最佳屈光度D1'作为中间值进行训练后,效果较好的fit_min'作为样本进行统计,函数f3是对统计结果进行线性回归获得的线性函数;
建立公式fit_max’= f4(F,D0’, D1’) ,将大量的不同年龄F、不同标准屈光度D0'的用户的右眼以不同的最佳屈光度D1'作为中间值进行训练后,效果较好的fit_max'作为样本进行统计,函数f4是对统计结果进行线性回归获得的线性函数;
建立公式fit_offset’= f5 (fit_min’, fit_max’) ,函数f5是线性方程。
作为优选:所述调用模块还被配置为获取用户的瞳距P;
所述训练阈值获取模块被配置为:建立公式fit_min = f3 (F,D0, P,D1),公式fit_ max = f4(F,D0, P,D1), 公式fit_min’= f3 (F,D0’, P,D1’),公式fit_max’ = f4(F,D0’, P,D1’)。
作为优选:还包括划区模块,被配置为:
第一虚像上,以交点O1为圆心,以R为半径的圆形区域为左眼的主注视区,第一虚像其它部分为左眼的次注视区,
第二虚像上,以交点O1’为圆心,以R’为半径的圆形区域为右眼的主注视区,第二虚像其它部分为右眼的次注视区;
所述显像模块还被配置为提高左眼的主注视区的画面质量和/或降低左眼的次注视区的画面质量,提高右眼的主注视区的画面质量和/或降低右眼的次注视区的画面质量。
作为优选:还包括用户数据库,所述用户数据库中存有至少一个用户数据,所述用户数据包括ID号、身份信息、年龄F、标准屈光度D0、标准屈光度D0’和瞳距P,所述身份信息包括字符串、声纹数据、指纹数据和/或虹膜数据。
作为优选,还包括:
输入模块,被配置为获取验证信息;
验证模块,被配置为将验证信息与所述用户数据中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取出并使用所述用户数据中的年龄F、标准屈光度D0、标准屈光度D0’和瞳距P。
存储模块,被配置为存储用户数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包括:
通信模块,被配置为与头戴设备数据交互;
接收模块,被配置为获取头戴设备检测检测两只眼球的形态;
显像模块,被配置为分别为左眼和右眼显示电子影像;
虚拟坐标模块,被配置为在左眼所见的第一虚像所在平面建立第一直角坐标系,在右眼所见的第二虚像所在平面建立第二直角坐标系,所述第一虚像在第一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固定,所述第二虚像在第二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固定;
正视定向模块,被配置为确定左眼的正视方向Q0,所述正视方向Q0垂直于第一虚像并且左眼沿正视方向Q0的视线集中在第一虚像中心点O上,确定右眼的正视方向为Q0’,所述正视方向Q0’垂直于第二虚像并且右眼沿正视方向Q0’的视线集中在第二虚像中心点O’上;
调用模块,被配置为获取左眼的标准屈光度D0,获取左眼与第一虚像中心点O之间的直线距离为L0;获取右眼的标准屈光度D0’,获取右眼与第二虚像中心点O’之间的直线距离为L0’;
注视定向模块,被配置为根据两只眼球的形态得到左眼实时的注视方向Q1和右眼实时的注视方向Q1’;
最佳屈光度生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距离L0、注视方向Q1和正视方向Q0得到左眼在第一虚像上的注视点O1与左眼之间的直线距离为L1,根据距离L1和标准屈光度D0得到左眼实时的最佳屈光度D1;得到右眼实时的注视方向Q1’,根据距离L0’、注视方向Q1’和正视方向Q0’得到右眼在第二虚像上的注视点O1’与右眼之间的直线距离为L1’,根据距离L1’和标准屈光度D0’得到右眼实时的最佳屈光度D1’;
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将最佳屈光度D1和最佳屈光度D1’发送至头戴设备。
作为优选,还包括:
训练阈值获取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标准屈光度D0和最佳屈光度D1得到左眼的屈光度训练下限fit_min、屈光度训练上限fit_max和屈光度训练单元fit_offset;根据标准屈光度D0'和最佳屈光度D1'得到右眼的屈光度训练下限fit_min'、屈光度训练上限fit_max'和屈光度训练单元fit_offset';
所述发送模块还被配置为将屈光度训练下限fit_min、屈光度训练上限fit_max、屈光度训练单元fit_offset、屈光度训练下限fit_min’、屈光度训练上限fit_max’和屈光度训练单元fit_offset’发送至头戴设备。
作为优选:
所述调用模块还被配置为获取用户的年龄F,所述最佳屈光度生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年龄F、距离L1和标准屈光度D0得到左眼实时的最佳屈光度D1,根据年龄F、距离L1’和标准屈光度D0’得到右眼实时的最佳屈光度D1’;
训练阈值获取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年龄F、标准屈光度D0和屈光度D1得到左眼的屈光度训练下限fit_min、屈光度训练上限fit_max和屈光度训练单元fit_offset;根据年龄F、标准屈光度D0’和屈光度D1’得到右眼的屈光度训练下限fit_min’、屈光度训练上限fit_max’和屈光度训练单元fit_offset’。
作为优选,还包括:
样本分析模块,被配置为统计若干个用户的左眼注视第一虚像上不同点并且获得最清晰的视觉效果时,变焦镜片位于左眼的晶状体前的区域的屈光度D2,根据统计结果将距离L1、标准屈光度D0和年龄F作为条件,屈光度D2作为结果建立表1;统计若干个用户的右眼注视第二虚像上不同点并且获得最清晰的视觉效果时,变焦镜片位于右眼的晶状体前的区域的屈光度D2',根据统计结果将距离L1'、标准屈光度D0'和年龄F作为条件,屈光度D2'作为结果建立表2;
所述最佳屈光度生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年龄F、距离L1和标准屈光度D0通过查询表1得到屈光度D1,根据年龄F、距离L1’和标准屈光度D0’通过查询表2得到屈光度D1’。
作为优选,还包括:
样本分析模块,被配置为
统计若干个用户的左眼注视第一虚像上不同点并且获得最清晰的视觉效果时,变焦镜片位于左眼的晶状体前的区域的屈光度D2,根据统计结果设定最远距离Lmax,当L1<Lmax,D1= D0*f1(L1,F),函数f1为对统计结果进行线性回归获得的线性函数;当L1≥Lmax,D1= D0*f2(F),f2为与年龄F对应的固定值;所述最佳屈光度生成模块被配置为当L1<Lmax,D1= D0*f1(L1,F),当L1≥Lmax,D1= D0*f2(F);
所述样本分析模块被配置为统计若干个用户的右眼注视第二虚像上不同点并且获得最清晰的视觉效果时,变焦镜片位于右眼的晶状体前的区域的屈光度D2',根据统计结果设定最远距离Lmax',当L1'<Lmax',D1'= D0'*f1(L1',F),函数f1为对统计结果进行线性回归获得的线性函数;;当L1'≥Lmax',D1'= D0'*f2(F),f2为与年龄F对应的固定值;
所述最佳屈光度生成模块被配置为当L1'<Lmax',D1'= D0'*f1(L1',F),当L1'≥Lmax',D1'= D0'*f2(F)。
作为优选:所述训练阈值获取模块被配置为:
建立公式fit_min = f3 (F,D0, D1),将大量的不同年龄F、不同标准屈光度D0的用户的左眼以不同的最佳屈光度D1作为中间值进行训练后,效果较好的fit_min作为样本进行统计,函数f3是对统计结果进行线性回归获得的线性函数;
建立公式fit_max = f4 (F,D0, D1),将大量的不同年龄F、不同标准屈光度D0的用户的左眼以不同的最佳屈光度D1作为中间值进行训练后,效果较好的fit_max作为样本进行统计,函数f4是对统计结果进行线性回归获得的线性函数;
建立公式fit_offset = f5 (fit_min, fit_max) ,函数f5是线性方程;
建立公式fit_min’= f3(F,D0’, D1’),将大量的不同年龄F、不同标准屈光度D0'的用户的右眼以不同的最佳屈光度D1'作为中间值进行训练后,效果较好的fit_min'作为样本进行统计,函数f3是对统计结果进行线性回归获得的线性函数;
建立公式fit_max’= f4(F,D0’, D1’) ,将大量的不同年龄F、不同标准屈光度D0'的用户的右眼以不同的最佳屈光度D1'作为中间值进行训练后,效果较好的fit_max'作为样本进行统计,函数f4是对统计结果进行线性回归获得的线性函数;
建立公式fit_offset’= f5 (fit_min’, fit_max’) ,函数f5是线性方程。
作为优选:所述调用模块还被配置为获取用户的瞳距P;
所述训练阈值获取模块被配置为:建立公式fit_min = f3 (F,D0, P,D1),公式fit_ max = f4(F,D0, P,D1), 公式fit_min’= f3 (F,D0’, P,D1’),公式fit_max’ = f4(F,D0’, P,D1’)。
作为优选:还包括划区模块,被配置为:
第一虚像上,以交点O1为圆心,以R为半径的圆形区域为左眼的主注视区,第一虚像其它部分为左眼的次注视区,
第二虚像上,以交点O1’为圆心,以R’为半径的圆形区域为右眼的主注视区,第二虚像其它部分为右眼的次注视区;
所述显像模块还被配置为提高左眼的主注视区的画面质量和/或降低左眼的次注视区的画面质量,提高右眼的主注视区的画面质量和/或降低右眼的次注视区的画面质量。
作为优选,还包括:
用户数据库,所述用户数据库中存有至少一个用户数据,所述用户数据包括ID号、身份信息、年龄F、标准屈光度D0、标准屈光度D0’和瞳距P,所述身份信息包括字符串、声纹数据、指纹数据和/或虹膜数据;
所述接收模块还被配置为从头戴设备接收验证信息;
验证模块,被配置为将验证信息与所述用户数据中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取出并使用所述用户数据中的年龄F、标准屈光度D0、标准屈光度D0’和瞳距P。
存储模块,被配置为存储用户数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模块,被配置为与智能终端数据交互;
眼动检测模块,被配置为检测两只眼球的形态;
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将两只眼球的形态发送至智能终端;
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左眼的最佳屈光度D1和右眼的最佳屈光度D2;
调节模块,被配置为调节变焦镜片,使变焦镜片位于左眼的晶状体前的区域的屈光度为D1,调节变焦镜片,使变焦镜片位于右眼的晶状体前的区域的屈光度为D1’。
作为优选,所述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左眼的屈光度训练下限fit_min、屈光度训练上限fit_max和屈光度训练单元fit_offset,接收右眼的屈光度训练下限fit_min’、屈光度训练上限fit_max’和屈光度训练单元fit_offset’,所述头戴设备还包括:
训练模块,被配置为进行:
第一轮训练:调节变焦镜片,使其在左眼的晶状体前的屈光度在[(D1-fit),(D1+fit)]区间内连续变化n个来回,其中fit=fit_min;
第二轮训练:调节变焦镜片,使其在左眼的晶状体前的屈光度在[(D1-fit),(D1+fit)]区间内连续变化n个来回,其中fit= fit_min +fit_offset;如果fit_min +fit_offset≥fit_max,则停止训练,否则进行第三轮训练:调节变焦镜片,使其在左眼的晶状体前的屈光度在[(D1-fit),(D1+fit)]区间内连续变化n个来回,其中fit= fit_min +fit_offset*2;以此类推,直至fit= fit_min +fit_offset*(m-1)≥fit_max便停止训练,其中m为已训练的轮数;
所述训练模块还被配置为进行:
第一轮训练:调节变焦镜片,使其在右眼的晶状体前的屈光度在[(D1’-fit’),(D1’+fit’)]区间内连续变化n个来回,其中fit’=fit_min’;
第二轮训练:调节变焦镜片,使其在右眼的晶状体前的屈光度在[(D1’-fit’),(D1’+fit’)]区间内连续变化n个来回,其中fit’= fit_min’ +fit_offset’;如果fit_min’+fit_offset’≥fit_max’,则停止训练,否则进行第三轮训练:调节变焦镜片,使其在右眼的晶状体前的屈光度在[(D1’-fit’),(D1’+fit’)]区间内连续变化n个来回,其中fit’=fit_min’ +fit_offset’*2;以此类推,直至fit’= fit_min’ +fit_offset’*(m-1)≥fit_max’便停止训练,其中m为已训练的轮数。
作为优选,还包括:
输入模块,被配置为获取验证信息;发送模块还被配置为将验证信息发送至智能终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这种基于眼动的3D视觉训练系统根据用户眼睛的注视点和眼睛的标准屈光度来获得变焦镜片的最佳屈光度,然后相应地调节变焦镜片的屈光度,目的是让用户在观看电子影像时,睫状肌尽量处于放松的状态,有效防止睫状肌因为长时间的保持收缩状态,导致肌痉挛,保证用户使用此类产品时不会损害眼睛的健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基于眼动的3D视觉训练系统的最优实施例的系统框架图。
图2是本发明的智能终端的最优实施例的系统框架图。
图3是本发明的头戴设备的最优实施例的系统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眼动的3D视觉训练系统,此系统是针对用户观看3D电子影像时对用户视觉的优化系统,包括:
显像模块,被配置为分别为左眼和右眼显示电子影像;
虚拟坐标模块,被配置为在左眼所见的第一虚像所在平面建立第一直角坐标系,在右眼所见的第二虚像所在平面建立第二直角坐标系,第一虚像在第一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固定,第二虚像在第二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固定;
正视定向模块,被配置为确定左眼的正视方向Q0,所述正视方向Q0垂直于第一虚像并且左眼沿正视方向Q0的视线集中在第一虚像中心点O上,坐标为(x0,y0),确定右眼的正视方向为Q0’,所述正视方向Q0’垂直于第二虚像并且右眼沿正视方向Q0’的视线集中在第二虚像中心点O’上,坐标为(x0’,y0’)。设备启动后,虚像在平面中的位置就被确定下来,之后不会随着用户的正视方向的改变而改变位置;正视方向是指眼球不向任何方向转动的状态时的视线方向,眼球的形态是指眼球的转动的位置,眼球的注视方向随眼球的转动而改变;
调用模块,被配置为获取左眼的标准屈光度D0,获取左眼与第一虚像中心点O之间的直线距离为L0;获取右眼的标准屈光度D0’,获取右眼与第二虚像中心点O’之间的直线距离为L0’;在一个实例中,将用户两只眼睛的标准屈光度存储在设备本身具有的存储器中,调用模块直接从存储器中调用两眼的标准屈光度。由于变焦镜片、凸透镜和显示屏的位置相对固定,那么左眼与第一虚像的位置也是确定的,那么左眼与第一虚像中心点O之间的直线距离L0可以认为是一个定值,距离L0’也是这样,距离L0和距离L0’存储在存储器中,调用模块直接调用;在另一个实例中,标准屈光度以及眼睛与虚像中心点之间的距离存储在一台服务器中,服务器接入互联网,头戴显示设备也接入互联网,调用模块从服务器中调用标准屈光度和眼睛与虚像中心点之间的距离;
注视定向模块,被配置为检测两只眼球的形态,得到左眼实时的注视方向Q1和右眼实时的注视方向Q1’; 检测眼球形态,也就是眼球追踪,目前有很多种方法,例如:利用人眼在红外光作用下的特点,瞳孔在直射光源的照射时,发射到光源位置的光线比较多,于是可以利用和摄像头成轴向和非轴向的光源照射眼睛时,瞳孔的图像有黑白之分,利用两幅图的差分来获取眼睛的形态,又例如:用不同波形的红外线照射眼部,利用瞳孔对不同波长的红外线发射的程度不同,将获取的图像进行差分也能得到眼球的形态,又或者直接拍摄眼球的照片,对图片进行处理来获得眼球的形态。由于头戴显示设备是在显示屏上将画面分屏,对于3D影像来说,屏幕左右两部分同时播放不同的影像,两只眼睛分别观看,两只眼睛会分别看到一个虚像,因此注视点O1是从用户的左眼沿注视方向Q1发出的射线与第一虚像的交点,注视点O1’是从用户的右眼沿注视方向Q1’发出的射线与右眼看到的第二虚像的交点;
最佳屈光度生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距离L0、注视方向Q1和正视方向Q0得到左眼在第一虚像上的注视点O1与左眼之间的直线距离为L1,根据距离L0’、注视方向Q1’和正视方向Q0’得到右眼在第二虚像上的注视点O1’与右眼之间的直线距离为L1’: 根据注视方向Q1和正视方向Q0的夹角为α,由于第一虚像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正视方向Q0垂直于第一虚像并且眼睛沿正视方向Q0的视线穿过虚像中心点O,那么根据直角三角形的边长的计算公式,将距离L0作为一条直角边的长度,夹角α作为一个锐角,计算得到左眼在第一虚像上的注视点O1与左眼之间的直线距离为L1,以及注视点O1与中心点O之间的距离,从而确定注视点O1的坐标,以上计算距离L1的过程可以在用户使用设备时进行,也可以预先进行计算,将不同的注视方向对应相应的距离L1,形成表单,用户使用设备时直接根据注视方向Q1去查询此表,得到相应的距离L1;使用相同的方法,根据距离L0’、注视方向Q1’和正视方向Q0’得到右眼在第二虚像上的注视点O1’与右眼之间的直线距离为L1’;最佳屈光度生成模块还被配置为根据距离L1和标准屈光度D0得到左眼实时的最佳屈光度D1,根据距离L1’和标准屈光度D0’得到右眼实时的最佳屈光度D1’:系统还包括样本分析模块,被配置为统计若干个用户的左眼注视第一虚像上不同点并且获得最清晰的视觉效果时,变焦镜片位于左眼的晶状体前的区域的屈光度D2,采样的过程需要用户在获得最清晰的视觉效果时给设备一个确认信号(可以通过一个确认键与控制芯片连接来采集确认信号),设备收到信号后立即记录此时的变焦镜片位于左眼的晶状体前的区域的屈光度D2,给出确认信号也可以让另一人与用户配合来进行操作;根据统计结果将距离L1和标准屈光度D0作为条件,屈光度D2作为结果建立表1,之后最佳屈光度生成模块还被配置为根据距离L1和标准屈光度D0通过查询表1得到屈光度D1;样本分析模块还被配置为统计若干个用户的右眼注视第二虚像上不同点并且获得最清晰的视觉效果时,变焦镜片位于右眼的晶状体前的区域的屈光度D2',根据统计结果将距离L1’和标准屈光度D0’作为条件,屈光度D2'作为结果建立表2,之后最佳屈光度生成模块还被配置为根据距离L1’和标准屈光度D0’通过查询表2得到屈光度D1’;在建立表1和表2时,还可以将用户的其它信息作为条件,在另一个实例中,调用模块还被配置为获取用户的年龄F,样本分析模块被配置为将年龄F、距离L1和用户的标准屈光度D0作为条件,屈光度D2作为结果建立表1,最佳屈光度生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年龄F、距离L1和标准屈光度D0通过查询表1得到屈光度D1,样本分析模块被配置为将年龄F、距离L1’和用户的标准屈光度D0’作为条件,屈光度D2'作为结果建立表2,最佳屈光度生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年龄F、距离L1’和标准屈光度D0’通过查询表2得到屈光度D1’。
在另一个实例中,
样本分析模块被配置为
被配置为统计若干个用户的左眼注视第一虚像上不同点并且获得最清晰的视觉效果时,变焦镜片位于左眼的晶状体前的区域的屈光度D2,根据统计结果设定最远距离Lmax,当L1<Lmax,D1= D0*f1(L1,F),函数f1为对统计结果进行线性回归获得的线性函数;当L1≥Lmax,D1= D0*f2(F),f2为与年龄F对应的固定值;Lmax是个定值,例如,根据统计结果来看,当L1超过某一数值,通过函数f1计算得到D1的调节效果不佳时,将此数值作为Lmax;
所述最佳屈光度生成模块被配置为当L1<Lmax,D1= D0*f1(L1,F),当L1≥Lmax,D1= D0*f2(F);
所述样本分析模块被配置为统计若干个用户的右眼注视第二虚像上不同点并且获得最清晰的视觉效果时,变焦镜片位于右眼的晶状体前的区域的屈光度D2',根据统计结果设定最远距离Lmax',当L1'<Lmax',D1'= D0'*f1(L1',F);当L1'≥Lmax',D1'= D0'*f2(F);Lmax'是个定值,例如,根据统计结果来看,当L1'超过某一数值,通过函数f1计算得到D1'的调节效果不佳时,将此数值作为Lmax';
所述最佳屈光度生成模块被配置为当L1'<Lmax',D1'= D0'*f1(L1',F),当L1'≥Lmax',D1'= D0'*f2(F)。
调节模块,调节变焦镜片,使变焦镜片位于左眼的晶状体前的区域的屈光度为D1,调节变焦镜片,使变焦镜片位于右眼的晶状体前的区域的屈光度为D1’;在一个实例中,变焦镜片是一种具有多焦点的镜片,在镜片上的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屈光力,左眼前和右眼前各设置一个,移动变焦镜片,使左眼前的变焦镜片上屈光度为D1的区域移动到用户的左眼的晶状体前,使左眼与变焦镜片组成的视觉系统达到最佳的屈光力,右眼前的变焦镜片也是这么调节的;在另一个实例中,变焦镜片是一种中间设置有液晶层的盒体,在液晶的两侧设置有电极,控制芯片控制电极作出一定的图案,对图案被施加不同的电压,使液晶分子按相应的规律排列,通过在此排列下的液晶分子折射率实现一定的分布,最终使得液晶盒模拟出透镜的功能,根据屈光度D1和D1’,控制器对图像施加相应的电压,实现变焦镜片屈光度的调节;
训练阈值获取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标准屈光度D0和最佳屈光度D1得到左眼的屈光度训练下限fit_min、屈光度训练上限fit_max和屈光度训练单元fit_offset;根据标准屈光度D0'和最佳屈光度D1'得到右眼的屈光度训练下限fit_min'、屈光度训练上限fit_max'和屈光度训练单元fit_offset';在另一个实例中,训练阈值获取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年龄F、标准屈光度D0和屈光度D1得到左眼的屈光度训练下限fit_min、屈光度训练上限fit_max和屈光度训练单元fit_offset;根据年龄F、标准屈光度D0’和屈光度D1’得到右眼的屈光度训练下限fit_min’、屈光度训练上限fit_max’和屈光度训练单元fit_offset’,具体为:
建立公式fit_min = f3 (F,D0, D1),将大量的不同年龄F、不同标准屈光度D0的用户的左眼以不同的最佳屈光度D1作为中间值进行训练后,效果较好的fit_min作为样本进行统计,训练的效果的好坏由用户来反馈,函数f3是对统计结果进行线性回归获得的线性函数;
建立公式fit_max = f4 (F,D0, D1),将大量的不同年龄F、不同标准屈光度D0的用户的左眼以不同的最佳屈光度D1作为中间值进行训练后,效果较好的fit_max作为样本进行统计,训练的效果的好坏由用户来反馈,函数f4是对统计结果进行线性回归获得的线性函数;
建立公式fit_offset = f5 (fit_min, fit_max) ,函数f5是线性方程;
建立公式fit_min’= f3(F,D0’, D1’),将大量的不同年龄F、不同标准屈光度D0'的用户的右眼以不同的最佳屈光度D1'作为中间值进行训练后,效果较好的fit_min'作为样本进行统计,训练的效果的好坏由用户来反馈,函数f3是对统计结果进行线性回归获得的线性函数;
建立公式fit_max’= f4(F,D0’, D1’) ,将大量的不同年龄F、不同标准屈光度D0'的用户的右眼以不同的最佳屈光度D1'作为中间值进行训练后,效果较好的fit_max'作为样本进行统计,训练的效果的好坏由用户来反馈,函数f4是对统计结果进行线性回归获得的线性函数;
建立公式fit_offset’= f5 (fit_min’, fit_max’) ,函数f5是线性方程。
在另一个实例中,调用模块还被配置为获取用户的瞳距P,训练阈值获取模块被配置为建立公式fit_min = f3 (F,D0, P,D1),公式fit_ max = f4(F,D0, P,D1), 公式fit_min’= f3 (F,D0’, P,D1’),公式fit_max’ = f4 (F,D0’, P,D1’)。
训练模块,被配置为进行:
第一轮训练:调节变焦镜片,使其在左眼的晶状体前的屈光度在[(D1-fit),(D1+fit)]区间内连续变化n个来回,其中fit=fit_min;
第二轮训练:调节变焦镜片,使其在左眼的晶状体前的屈光度在[(D1-fit),(D1+fit)]区间内连续变化n个来回,其中fit= fit_min +fit_offset;如果fit_min +fit_offset≥fit_max,则停止训练,否则进行第三轮训练:调节变焦镜片,使其在左眼的晶状体前的屈光度在[(D1-fit),(D1+fit)]区间内连续变化n个来回,其中fit= fit_min +fit_offset*2;以此类推,直至fit= fit_min +fit_offset*(m-1)≥fit_max便停止训练,其中m为已训练的轮数;
训练模块还被配置为进行:
第一轮训练:调节变焦镜片,使其在右眼的晶状体前的屈光度在[(D1’-fit’),(D1’+fit’)]区间内连续变化n个来回,其中fit’=fit_min’;
第二轮训练:调节变焦镜片,使其在右眼的晶状体前的屈光度在[(D1’-fit’),(D1’+fit’)]区间内连续变化n个来回,其中fit’= fit_min’ +fit_offset’;如果fit_min’+fit_offset’≥fit_max’,则停止训练,否则进行第三轮训练:调节变焦镜片,使其在右眼的晶状体前的屈光度在[(D1’-fit’),(D1’+fit’)]区间内连续变化n个来回,其中fit’=fit_min’ +fit_offset’*2;以此类推,直至fit’= fit_min’ +fit_offset’*(m-1)≥fit_max’便停止训练,其中m为已训练的轮数。通过以上训练,不停改变晶状体的屈光度,实际是小范围内对睫状肌张弛的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可以有效改善睫状肌的弹性,对视觉的恢复有一定的作用。
划区模块,被配置为:
第一虚像上,以交点O1为圆心,以R为半径的圆形区域为左眼的主注视区,第一虚像其它部分为左眼的次注视区,
第二虚像上,以交点O1’为圆心,以R’为半径的圆形区域为右眼的主注视区,第二虚像其它部分为右眼的次注视区;
显像模块还被配置为提高左眼的主注视区的画面质量和/或降低左眼的次注视区的画面质量,提高右眼的主注视区的画面质量和/或降低右眼的次注视区的画面质量。在一个实例中,显像模块被配置为提高主注视区的画面质量,例如提高主注视区的像素、亮度、清晰度等,使用户可以准确快速清晰的捕捉到所关注的画面;在另一个实例中,显像模块被配置为降低次注视区的画面质量,可以减轻显像设备的工作负担,对降低设备的热量,节省能耗上也有良好的效果;在另一个实例中,显像模块被配置为在提高主注视区的画面质量的同时降低次注视区的画面质量。
用户数据库,用户数据库中存有至少一个用户数据,用户数据包括ID号、身份信息、年龄F、标准屈光度D0、标准屈光度D0’和瞳距P,身份信息包括字符串、声纹数据、指纹数据和/或虹膜数据;用户一开始使用设备时进行注册,用户输入身份信息,例如字符串、声纹数据、指纹数据和/或虹膜数据,ID号用户可以自己选择也可以由系统生成,ID号与身份信息绑定,字符串可以是数字、大小写英文字母、符号或者是它们的组合形式,声纹数据通过麦克风采集、指纹数据通过指纹传感器来采集、虹膜数据通过摄像头来采集;用户注册之后,可以通过设备的控制界面上输入年龄F、标准屈光度D0、标准屈光度D0’和瞳距P,用户也可以将自己的年龄F、标准屈光度D0、标准屈光度D0’和瞳距P通过其它电子设备输入并上传至服务器,头戴显示设备从服务器获取;
输入模块,被配置为获取验证信息,用户启动设备,设备采集验证信息(设备采集的声纹数据、指纹数据或虹膜数据)或者用户将字符串密码输入到设备中;
验证模块,被配置为将验证信息与用户数据中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取出并使用用户数据中的年龄F、标准屈光度D0、标准屈光度D0’和瞳距P;
存储模块,被配置为存储用户数据。
如图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它可以是一台iPhone或者三星GalaxyS7智能手机,将其与头戴设备连接,组成头戴3D显示设备,包括:
通信模块,被配置为与头戴设备数据交互;
接收模块,被配置为获取头戴设备检测检测两只眼球的形态;
显像模块,被配置为分别为左眼和右眼显示电子影像;
虚拟坐标模块,被配置为在左眼所见的第一虚像所在平面建立第一直角坐标系,在右眼所见的第二虚像所在平面建立第二直角坐标系,第一虚像在第一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固定,第二虚像在第二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固定;
正视定向模块,被配置为确定左眼的正视方向Q0,所述正视方向Q0垂直于第一虚像并且左眼沿正视方向Q0的视线集中在第一虚像中心点O上,坐标为(x0,y0),确定右眼的正视方向为Q0’,所述正视方向Q0’垂直于第二虚像并且右眼沿正视方向Q0’的视线集中在第二虚像中心点O’上,坐标为(x0’,y0’);设备启动后,虚像在平面中的位置就被确定下来,之后不会随着用户的正视方向的改变而改变位置;正视方向是指眼球不向任何方向转动的状态时的视线方向,眼球的形态是指眼球的转动的位置,眼球的注视方向随眼球的转动而改变;
调用模块,被配置为获取左眼的标准屈光度D0,获取左眼与第一虚像中心点O之间的直线距离为L0;获取右眼的标准屈光度D0’,获取右眼与第二虚像中心点O’之间的直线距离为L0’;在一个实例中,将用户两只眼睛的标准屈光度存储在设备本身具有的存储器中,调用模块直接从存储器中调用两眼的标准屈光度。由于变焦镜片、凸透镜和显示屏的位置相对固定,那么左眼与第一虚像的位置也是确定的,那么左眼与第一虚像中心点O之间的直线距离L0可以认为是一个定值,距离L0’也是这样,距离L0和距离L0’存储在存储器中,调用模块直接调用;在另一个实例中,标准屈光度以及眼睛与虚像中心点之间的距离存储在一台服务器中,服务器接入互联网,头戴显示设备也接入互联网,调用模块从服务器中调用用户眼睛的标准屈光度和眼睛与虚像中心点之间的距离;
注视定向模块,被配置为根据两只眼球的形态得到左眼实时的注视方向Q1和右眼实时的注视方向Q1’;检测眼球形态,也就是眼球追踪,目前有很多种方法,例如:利用人眼在红外光作用下的特点,瞳孔在直射光源的照射时,发射到光源位置的光线比较多,于是可以利用和摄像头成轴向和非轴向的光源照射眼睛时,瞳孔的图像有黑白之分,利用两幅图的差分来获取眼睛的形态,又例如:用不同波形的红外线照射眼部,利用瞳孔对不同波长的红外线发射的程度不同,将获取的图像进行差分也能得到眼球的形态,又或者直接拍摄眼球的照片,对图片进行处理来获得眼球的形态。由于头戴显示设备是在显示屏上将画面分屏,对于3D影像来说,屏幕左右两部分同时播放不同的影像,两只眼睛分别观看,两只眼睛会分别看到一个虚像,因此注视点O1是从用户的左眼沿注视方向Q1发出的射线与第一虚像的交点,注视点O1’是从用户的右眼沿注视方向Q1’发出的射线与右眼看到的第二虚像的交点;
最佳屈光度生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距离L0、注视方向Q1和正视方向Q0得到左眼在第一虚像上的注视点O1与左眼之间的直线距离为L1,根据距离L0’、注视方向Q1’和正视方向Q0’得到右眼在第二虚像上的注视点O1’与右眼之间的直线距离为L1’: 根据注视方向Q1和正视方向Q0的夹角为α,由于第一虚像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正视方向Q0垂直于第一虚像并且眼睛沿正视方向Q0的视线穿过虚像中心点O,那么根据直角三角形的边长的计算公式,将距离L0作为一条直角边的长度,夹角α作为一个锐角,计算得到左眼在第一虚像上的注视点O1与左眼之间的直线距离为L1,以及注视点O1与中心点O之间的距离,从而确定注视点O1的坐标,以上计算距离L1的过程可以在用户使用设备时进行,也可以预先进行计算,将不同的注视方向对应相应的距离L1,形成表单,用户使用设备时直接根据注视方向Q1去查询此表,得到相应的距离L1;使用相同的方法,根据距离L0’、注视方向Q1’和正视方向Q0’得到右眼在第二虚像上的注视点O1’与右眼之间的直线距离为L1’;智能终端还包括样本分析模块,被配置为统计若干个用户的左眼注视第一虚像上不同点并且获得最清晰的视觉效果时,变焦镜片位于左眼的晶状体前的区域的屈光度D2,根据统计结果将距离L1和用户的标准屈光度D0作为条件,屈光度D2作为结果建立表1;统计若干个用户的右眼注视第二虚像上不同点并且获得最清晰的视觉效果时,变焦镜片位于右眼的晶状体前的区域的屈光度D2',根据统计结果将距离L1’和用户的标准屈光度D0’作为条件,屈光度D2'作为结果建立表2;最佳屈光度生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距离L1和标准屈光度D0通过查询表1得到屈光度D1,根据距离L1’和标准屈光度D0’通过查询表2得到屈光度D1’; 采样的过程需要用户在获得最清晰的视觉效果时给设备一个确认信号(可以通过一个确认键与控制芯片连接来采集确认信号),设备收到信号后立即记录此时的变焦镜片位于左眼的晶状体前的区域的屈光度D2,给出确认信号也可以让另一人与用户配合来进行操作;在建立表1和表2时,还可以将用户的其它信息作为条件,在另一个实例中,调用模块还被配置为获取用户的年龄F,样本分析模块被配置为将年龄F、距离L1和用户的标准屈光度D0作为条件,屈光度D2作为结果建立表1,最佳屈光度生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年龄F、距离L1和标准屈光度D0通过查询表1得到屈光度D1;样本分析模块被配置为将年龄F、距离L1’和用户的标准屈光度D0’作为条件,屈光度D2'作为结果建立表2,最佳屈光度生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年龄F、距离L1’和标准屈光度D0’通过查询表2得到屈光度D1’。
在另一个实例中,样本分析模块被配置为
统计若干个用户的左眼注视第一虚像上不同点并且获得最清晰的视觉效果时,变焦镜片位于左眼的晶状体前的区域的屈光度D2,根据统计结果设定最远距离Lmax,当L1<Lmax,D1= D0*f1(L1,F),函数f1为对统计结果进行线性回归获得的线性函数;当L1≥Lmax,D1= D0*f2(F),f2为与年龄F对应的固定值;Lmax是个定值,例如,根据统计结果来看,当L1超过某一数值,通过函数f1计算得到D1的调节效果不佳时,将此数值作为Lmax;
所述最佳屈光度生成模块被配置为当L1<Lmax,D1= D0*f1(L1,F),当L1≥Lmax,D1= D0*f2(F);
所述样本分析模块被配置为统计若干个用户的右眼注视第二虚像上不同点并且获得最清晰的视觉效果时,变焦镜片位于右眼的晶状体前的区域的屈光度D2',根据统计结果设定最远距离Lmax',当L1'<Lmax',D1'= D0'*f1(L1',F),函数f1为对统计结果进行线性回归获得的线性函数;当L1'≥Lmax',D1'= D0'*f2(F),f2为与年龄F对应的固定值;Lmax'是个定值,例如,根据统计结果来看,当L1'超过某一数值,通过函数f1计算得到D1'的调节效果不佳时,将此数值作为Lmax';
所述最佳屈光度生成模块被配置为当L1'<Lmax',D1'= D0'*f1(L1',F),当L1'≥Lmax',D1'= D0'*f2(F)。
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将最佳屈光度D1和最佳屈光度D1’发送至头戴设备;头戴设备调节变焦镜片,使变焦镜片位于左眼的晶状体前的区域的屈光度为D1,调节变焦镜片,使变焦镜片位于右眼的晶状体前的区域的屈光度为D1’;在一个实例中,变焦镜片是一种具有多焦点的镜片,在镜片上的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屈光力,左眼前和右眼前各设置一个,移动变焦镜片,使左眼前的变焦镜片上屈光度为D1的区域移动到用户的左眼的晶状体前,使左眼与变焦镜片组成的视觉系统达到最佳的屈光力,右眼前的变焦镜片也是这么调节的;在另一个实例中,变焦镜片是一种中间设置有液晶层的盒体,在液晶的两侧设置有电极,控制芯片控制电极作出一定的图案,对图案被施加不同的电压,使液晶分子按相应的规律排列,通过在此排列下的液晶分子折射率实现一定的分布,最终使得液晶盒模拟出透镜的功能,根据屈光度D1和D1’,控制器对图像施加相应的电压,实现变焦镜片屈光度的调节;
训练阈值获取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标准屈光度D0和最佳屈光度D1得到左眼的屈光度训练下限fit_min、屈光度训练上限fit_max和屈光度训练单元fit_offset;根据标准屈光度D0'和最佳屈光度D1'得到右眼的屈光度训练下限fit_min'、屈光度训练上限fit_max'和屈光度训练单元fit_offset';在另一个实例中,训练阈值获取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年龄F、标准屈光度D0和屈光度D1得到左眼的屈光度训练下限fit_min、屈光度训练上限fit_max和屈光度训练单元fit_offset;根据年龄F、标准屈光度D0’和屈光度D1’得到右眼的屈光度训练下限fit_min’、屈光度训练上限fit_max’和屈光度训练单元fit_offset’,具体为:
建立公式fit_min = f3 (F,D0, D1),将大量的不同年龄F、不同标准屈光度D0的用户的左眼以不同的最佳屈光度D1作为中间值进行训练后,效果较好的fit_min作为样本进行统计,训练的效果的好坏由用户来反馈,函数f3是对统计结果进行线性回归获得的线性函数;
建立公式fit_max = f4 (F,D0, D1),将大量的不同年龄F、不同标准屈光度D0的用户的左眼以不同的最佳屈光度D1作为中间值进行训练后,效果较好的fit_max作为样本进行统计,训练的效果的好坏由用户来反馈,函数f4是对统计结果进行线性回归获得的线性函数;
建立公式fit_offset = f5 (fit_min, fit_max) ,函数f5是线性方程;
建立公式fit_min’= f3(F,D0’, D1’),将大量的不同年龄F、不同标准屈光度D0'的用户的右眼以不同的最佳屈光度D1'作为中间值进行训练后,效果较好的fit_min'作为样本进行统计,训练的效果的好坏由用户来反馈,函数f3是对统计结果进行线性回归获得的线性函数;
建立公式fit_max’= f4(F,D0’, D1’) ,将大量的不同年龄F、不同标准屈光度D0'的用户的右眼以不同的最佳屈光度D1'作为中间值进行训练后,效果较好的fit_max'作为样本进行统计,训练的效果的好坏由用户来反馈,函数f4是对统计结果进行线性回归获得的线性函数;
建立公式fit_offset’= f5 (fit_min’, fit_max’) ,函数f5是线性方程。
在另一个实例中,调用模块还被配置为获取用户的瞳距P,训练阈值获取模块被配置为建立公式fit_min = f3 (F,D0, P,D1),公式fit_ max = f4(F,D0, P,D1), 公式fit_min’= f3 (F,D0’, P,D1’),公式fit_max’ = f4 (F,D0’, P,D1’)。
发送模块还被配置为将屈光度训练下限fit_min、屈光度训练上限fit_max、屈光度训练单元fit_offset、屈光度训练下限fit_min’、屈光度训练上限fit_max’和屈光度训练单元fit_offset’发送至头戴设备;头戴设备进行左眼和右眼的训练训练;
左眼训练:
第一轮训练:调节变焦镜片,使其在左眼的晶状体前的屈光度在[(D1-fit),(D1+fit)]区间内连续变化n个来回,其中fit=fit_min;
第二轮训练:调节变焦镜片,使其在左眼的晶状体前的屈光度在[(D1-fit),(D1+fit)]区间内连续变化n个来回,其中fit= fit_min +fit_offset;如果fit_min +fit_offset≥fit_max,则停止训练,否则进行第三轮训练:调节变焦镜片,使其在左眼的晶状体前的屈光度在[(D1-fit),(D1+fit)]区间内连续变化n个来回,其中fit= fit_min +fit_offset*2;以此类推,直至fit= fit_min +fit_offset*(m-1)≥fit_max便停止训练,其中m为已训练的轮数;
右眼训练:
第一轮训练:调节变焦镜片,使其在右眼的晶状体前的屈光度在[(D1’-fit’),(D1’+fit’)]区间内连续变化n个来回,其中fit’=fit_min’;
第二轮训练:调节变焦镜片,使其在右眼的晶状体前的屈光度在[(D1’-fit’),(D1’+fit’)]区间内连续变化n个来回,其中fit’= fit_min’ +fit_offset’;如果fit_min’+fit_offset’≥fit_max’,则停止训练,否则进行第三轮训练:调节变焦镜片,使其在右眼的晶状体前的屈光度在[(D1’-fit’),(D1’+fit’)]区间内连续变化n个来回,其中fit’=fit_min’ +fit_offset’*2;以此类推,直至fit’= fit_min’ +fit_offset’*(m-1)≥fit_max’便停止训练,其中m为已训练的轮数。通过以上训练,不停改变晶状体的屈光度,实际是小范围内对睫状肌张弛的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可以有效改善睫状肌的弹性,对视觉的恢复有一定的作用。
划区模块,被配置为:
第一虚像上,以交点O1为圆心,以R为半径的圆形区域为左眼的主注视区,第一虚像其它部分为左眼的次注视区,
第二虚像上,以交点O1’为圆心,以R’为半径的圆形区域为右眼的主注视区,第二虚像其它部分为右眼的次注视区;
显像模块还被配置为提高左眼的主注视区的画面质量和/或降低左眼的次注视区的画面质量,提高右眼的主注视区的画面质量和/或降低右眼的次注视区的画面质量。在一个实例中,显像模块被配置为提高主注视区的画面质量,例如提高主注视区的像素、亮度、清晰度等,使用户可以准确快速清晰的捕捉到所关注的画面;在另一个实例中,显像模块被配置为降低次注视区的画面质量,可以减轻显像设备的工作负担,对降低设备的热量,节省能耗上也有良好的效果;在另一个实例中,显像模块被配置为在提高主注视区的画面质量的同时降低次注视区的画面质量。
用户数据库,用户数据库中存有至少一个用户数据,用户数据包括ID号、身份信息、年龄F、标准屈光度D0、标准屈光度D0’和瞳距P,身份信息包括字符串、声纹数据、指纹数据和/或虹膜数据;用户一开始使用设备时进行注册,用户输入身份信息,例如字符串、声纹数据、指纹数据和/或虹膜数据,ID号用户可以自己选择也可以由系统生成,ID号与身份信息绑定,字符串可以是数字、大小写英文字母、符号或者是它们的组合形式,声纹数据通过麦克风采集、指纹数据通过指纹传感器来采集、虹膜数据通过摄像头来采集;用户注册之后,可以通过设备的控制界面上输入年龄F、标准屈光度D0、标准屈光度D0’和瞳距P,用户也可以将自己的年龄F、标准屈光度D0、标准屈光度D0’和瞳距P通过其它电子设备输入并上传至服务器,智能终端从服务器获取;
接收模块被配置为从头戴设备接收验证信息;
验证模块,被配置为将验证信息与用户数据中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取出并使用用户数据中的年龄F、标准屈光度D0、标准屈光度D0’和瞳距P;
存储模块,被配置为存储用户数据。
如图3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头戴设备,包括:
通信模块,被配置为与智能终端数据交互;
眼动检测模块,被配置为检测两只眼球的形态;
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将两只眼球的形态发送至智能终端;
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左眼的最佳屈光度D1和右眼的最佳屈光度D2;
调节模块,被配置为调节变焦镜片,使变焦镜片位于左眼的晶状体前的区域的屈光度为D1,调节变焦镜片,使变焦镜片位于右眼的晶状体前的区域的屈光度为D1’。
接收模块还被配置为接收左眼的屈光度训练下限fit_min、屈光度训练上限fit_max和屈光度训练单元fit_offset,接收右眼的屈光度训练下限fit_min’、屈光度训练上限fit_max’和屈光度训练单元fit_offset’;
训练模块,被配置为进行:
第一轮训练:调节变焦镜片,使其在左眼的晶状体前的屈光度在[(D1-fit),(D1+fit)]区间内连续变化n个来回,其中fit=fit_min;
第二轮训练:调节变焦镜片,使其在左眼的晶状体前的屈光度在[(D1-fit),(D1+fit)]区间内连续变化n个来回,其中fit= fit_min +fit_offset;如果fit_min +fit_offset≥fit_max,则停止训练,否则进行第三轮训练:调节变焦镜片,使其在左眼的晶状体前的屈光度在[(D1-fit),(D1+fit)]区间内连续变化n个来回,其中fit= fit_min +fit_offset*2;以此类推,直至fit= fit_min +fit_offset*(m-1)≥fit_max便停止训练,其中m为已训练的轮数;
训练模块还被配置为进行:
第一轮训练:调节变焦镜片,使其在右眼的晶状体前的屈光度在[(D1’-fit’),(D1’+fit’)]区间内连续变化n个来回,其中fit’=fit_min’;
第二轮训练:调节变焦镜片,使其在右眼的晶状体前的屈光度在[(D1’-fit’),(D1’+fit’)]区间内连续变化n个来回,其中fit’= fit_min’ +fit_offset’;如果fit_min’+fit_offset’≥fit_max’,则停止训练,否则进行第三轮训练:调节变焦镜片,使其在右眼的晶状体前的屈光度在[(D1’-fit’),(D1’+fit’)]区间内连续变化n个来回,其中fit’=fit_min’ +fit_offset’*2;以此类推,直至fit’= fit_min’ +fit_offset’*(m-1)≥fit_max’便停止训练,其中m为已训练的轮数;
输入模块,被配置为获取验证信息,发送模块还被配置为将验证信息发送至智能终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所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21)

1.一种基于眼动的3D视觉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像模块,被配置为分别为左眼和右眼显示电子影像;
虚拟坐标模块,被配置为在左眼所见的第一虚像所在平面建立第一直角坐标系,在右眼所见的第二虚像所在平面建立第二直角坐标系,所述第一虚像在第一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固定,所述第二虚像在第二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固定;
正视定向模块,被配置为确定左眼的正视方向Q0,所述正视方向Q0垂直于第一虚像并且左眼沿正视方向Q0的视线集中在第一虚像中心点O上,确定右眼的正视方向为Q0’,所述正视方向Q0’垂直于第二虚像并且右眼沿正视方向Q0’的视线集中在第二虚像中心点O’上;
调用模块,被配置为获取左眼的标准屈光度D0,获取左眼与第一虚像中心点O之间的直线距离为L0;获取右眼的标准屈光度D0’,获取右眼与第二虚像中心点O’之间的直线距离为L0’;
注视定向模块,被配置为检测两只眼球的形态,得到左眼实时的注视方向Q1和右眼实时的注视方向Q1’;
最佳屈光度生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距离L0、注视方向Q1和正视方向Q0得到左眼在第一虚像上的注视点O1与左眼之间的直线距离为L1,根据距离L1和标准屈光度D0得到左眼实时的最佳屈光度D1;得到右眼实时的注视方向Q1’,根据距离L0’、注视方向Q1’和正视方向Q0’得到右眼在第二虚像上的注视点O1’与右眼之间的直线距离为L1’,根据距离L1’和标准屈光度D0’得到右眼实时的最佳屈光度D1’;
调节模块,被配置为调节变焦镜片,使变焦镜片位于左眼的晶状体前的区域的屈光度为D1,使变焦镜片位于右眼的晶状体前的区域的屈光度为D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眼动的3D视觉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训练阈值获取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标准屈光度D0和最佳屈光度D1得到左眼的屈光度训练下限fit_min、屈光度训练上限fit_max和屈光度训练单元fit_offset;根据标准屈光度D0'和最佳屈光度D1'得到右眼的屈光度训练下限fit_min'、屈光度训练上限fit_max'和屈光度训练单元fit_offset';
训练模块,被配置为进行:
第一轮训练:调节变焦镜片,使其在左眼的晶状体前的屈光度在[(D1-fit),(D1+fit)]区间内连续变化n个来回,其中fit=fit_min;
第二轮训练:调节变焦镜片,使其在左眼的晶状体前的屈光度在[(D1-fit),(D1+fit)]区间内连续变化n个来回,其中fit=fit_min+fit_offset;如果fit_min+fit_offset≥fit_max,则停止训练,否则进行第三轮训练:调节变焦镜片,使其在左眼的晶状体前的屈光度在[(D1-fit),(D1+fit)]区间内连续变化n个来回,其中fit=fit_min+fit_offset*2;以此类推,直至fit=fit_min+fit_offset*(m-1)≥fit_max便停止训练,其中m为已训练的轮数;
所述训练模块还被配置为进行:
第一轮训练:调节变焦镜片,使其在右眼的晶状体前的屈光度在[(D1’-fit’),(D1’+fit’)]区间内连续变化n个来回,其中fit’=fit_min’;
第二轮训练:调节变焦镜片,使其在右眼的晶状体前的屈光度在[(D1’-fit’),(D1’+fit’)]区间内连续变化n个来回,其中fit’=fit_min’+fit_offset’;如果fit_min’+fit_offset’≥fit_max’,则停止训练,否则进行第三轮训练:调节变焦镜片,使其在右眼的晶状体前的屈光度在[(D1’-fit’),(D1’+fit’)]区间内连续变化n个来回,其中fit’=fit_min’+fit_offset’*2;以此类推,直至fit’=fit_min’+fit_offset’*(m-1)≥fit_max’便停止训练,其中m为已训练的轮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眼动的3D视觉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用模块还被配置为获取用户的年龄F,所述最佳屈光度生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年龄F、距离L1和标准屈光度D0得到左眼实时的最佳屈光度D1,根据年龄F、距离L1’和标准屈光度D0’得到右眼实时的最佳屈光度D1’;
训练阈值获取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年龄F、标准屈光度D0和屈光度D1得到左眼的屈光度训练下限fit_min、屈光度训练上限fit_max和屈光度训练单元fit_offset;根据年龄F、标准屈光度D0’和屈光度D1’得到右眼的屈光度训练下限fit_min’、屈光度训练上限fit_max’和屈光度训练单元fit_offset’。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眼动的3D视觉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样本分析模块,被配置为统计若干个用户的左眼注视第一虚像上不同点并且获得最清晰的视觉效果时,变焦镜片位于左眼的晶状体前的区域的屈光度D2,根据统计结果将距离L1、标准屈光度D0和年龄F作为条件,屈光度D2作为结果建立表1;统计若干个用户的右眼注视第二虚像上不同点并且获得最清晰的视觉效果时,变焦镜片位于右眼的晶状体前的区域的屈光度D2',根据统计结果将距离L1'、标准屈光度D0'和年龄F作为条件,屈光度D2'作为结果建立表2;
所述最佳屈光度生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年龄F、距离L1和标准屈光度D0通过查询表1得到屈光度D1;根据年龄F、距离L1’和标准屈光度D0’通过查询表2得到屈光度D1’。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眼动的3D视觉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样本分析模块,被配置为统计若干个用户的左眼注视第一虚像上不同点并且获得最清晰的视觉效果时,变焦镜片位于左眼的晶状体前的区域的屈光度D2,根据统计结果设定最远距离Lmax,当L1<Lmax,D1=D0*f1(L1,F),函数f1为对统计结果进行线性回归获得的线性函数;当L1≥Lmax,D1=D0*f2(F),f2为与年龄F对应的固定值;所述最佳屈光度生成模块被配置为当L1<Lmax,D1=D0*f1(L1,F),当L1≥Lmax,D1=D0*f2(F);
所述样本分析模块被配置为统计若干个用户的右眼注视第二虚像上不同点并且获得最清晰的视觉效果时,变焦镜片位于右眼的晶状体前的区域的屈光度D2',根据统计结果设定最远距离Lmax',当L1'<Lmax',D1'=D0'*f1(L1',F);当L1'≥Lmax',D1'=D0'*f2(F);
所述最佳屈光度生成模块被配置为当L1'<Lmax',D1'=D0'*f1(L1',F),当L1'≥Lmax',D1'=D0'*f2(F)。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基于眼动的3D视觉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阈值获取模块被配置为:
建立公式fit_min=f3(F,D0,D1),将大量的不同年龄F、不同标准屈光度D0的用户的左眼以不同的最佳屈光度D1作为中间值进行训练后,效果较好的fit_min作为样本进行统计,函数f3是对统计结果进行线性回归获得的线性函数;
建立公式fit_max=f4(F,D0,D1),将大量的不同年龄F、不同标准屈光度D0的用户的左眼以不同的最佳屈光度D1作为中间值进行训练后,效果较好的fit_max作为样本进行统计,函数f4是对统计结果进行线性回归获得的线性函数;
建立公式fit_offset=f5(fit_min,fit_max),函数f5是线性方程;
建立公式fit_min’=f3(F,D0’,D1’),将大量的不同年龄F、不同标准屈光度D0'的用户的右眼以不同的最佳屈光度D1'作为中间值进行训练后,效果较好的fit_min'作为样本进行统计,函数f3是对统计结果进行线性回归获得的线性函数;
建立公式fit_max’=f4(F,D0’,D1’),将大量的不同年龄F、不同标准屈光度D0'的用户的右眼以不同的最佳屈光度D1'作为中间值进行训练后,效果较好的fit_max'作为样本进行统计,函数f4是对统计结果进行线性回归获得的线性函数;
建立公式fit_offset’=f5(fit_min’,fit_max’),函数f5是线性方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眼动的3D视觉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用模块还被配置为获取用户的瞳距P;
所述训练阈值获取模块被配置为:建立公式fit_min=f3(F,D0,P,D1),公式fit_max=f4(F,D0,P,D1),公式fit_min’=f3(F,D0’,P,D1’),公式fit_max’=f4(F,D0’,P,D1’)。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眼动的3D视觉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划区模块,被配置为:
第一虚像上,以交点O1为圆心,以R为半径的圆形区域为左眼的主注视区,第一虚像其它部分为左眼的次注视区,
第二虚像上,以交点O1’为圆心,以R’为半径的圆形区域为右眼的主注视区,第二虚像其它部分为右眼的次注视区;
所述显像模块还被配置为提高左眼的主注视区的画面质量和/或降低左眼的次注视区的画面质量,提高右眼的主注视区的画面质量和/或降低右眼的次注视区的画面质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眼动的3D视觉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户数据库,所述用户数据库中存有至少一个用户数据,所述用户数据包括ID号、身份信息、年龄F、标准屈光度D0、标准屈光度D0’和瞳距P,所述身份信息包括字符串、声纹数据、指纹数据和/或虹膜数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眼动的3D视觉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输入模块,被配置为获取验证信息;
验证模块,被配置为将验证信息与所述用户数据中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取出并使用所述用户数据中的年龄F、标准屈光度D0、标准屈光度D0’和瞳距P;
存储模块,被配置为存储用户数据。
11.一种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模块,被配置为与头戴设备数据交互;
接收模块,被配置为获取头戴设备检测检测两只眼球的形态;
显像模块,被配置为分别为左眼和右眼显示电子影像;
虚拟坐标模块,被配置为在左眼所见的第一虚像所在平面建立第一直角坐标系,在右眼所见的第二虚像所在平面建立第二直角坐标系,所述第一虚像在第一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固定,所述第二虚像在第二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固定;
正视定向模块,被配置为确定左眼的正视方向Q0,所述正视方向Q0垂直于第一虚像并且左眼沿正视方向Q0的视线集中在第一虚像中心点O上,确定右眼的正视方向为Q0’,所述正视方向Q0’垂直于第二虚像并且右眼沿正视方向Q0’的视线集中在第二虚像中心点O’上;
调用模块,被配置为获取左眼的标准屈光度D0,获取左眼与第一虚像中心点O之间的直线距离为L0;获取右眼的标准屈光度D0’,获取右眼与第二虚像中心点O’之间的直线距离为L0’;
注视定向模块,被配置为根据两只眼球的形态得到左眼实时的注视方向Q1和右眼实时的注视方向Q1’;
最佳屈光度生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距离L0、注视方向Q1和正视方向Q0得到左眼在第一虚像上的注视点O1与左眼之间的直线距离为L1,根据距离L1和标准屈光度D0得到左眼实时的最佳屈光度D1;得到右眼实时的注视方向Q1’,根据距离L0’、注视方向Q1’和正视方向Q0’得到右眼在第二虚像上的注视点O1’与右眼之间的直线距离为L1’,根据距离L1’和标准屈光度D0’得到右眼实时的最佳屈光度D1’;
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将最佳屈光度D1和最佳屈光度D1’发送至头戴设备。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训练阈值获取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标准屈光度D0和最佳屈光度D1得到左眼的屈光度训练下限fit_min、屈光度训练上限fit_max和屈光度训练单元fit_offset;根据标准屈光度D0'和最佳屈光度D1'得到右眼的屈光度训练下限fit_min'、屈光度训练上限fit_max'和屈光度训练单元fit_offset';
所述发送模块还被配置为将屈光度训练下限fit_min、屈光度训练上限fit_max、屈光度训练单元fit_offset、屈光度训练下限fit_min’、屈光度训练上限fit_max’和屈光度训练单元fit_offset’发送至头戴设备。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用模块还被配置为获取用户的年龄F,所述最佳屈光度生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年龄F、距离L1和标准屈光度D0得到左眼实时的最佳屈光度D1,根据年龄F、距离L1’和标准屈光度D0’得到右眼实时的最佳屈光度D1’;
训练阈值获取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年龄F、标准屈光度D0和屈光度D1得到左眼的屈光度训练下限fit_min、屈光度训练上限fit_max和屈光度训练单元fit_offset;根据年龄F、标准屈光度D0’和屈光度D1’得到右眼的屈光度训练下限fit_min’、屈光度训练上限fit_max’和屈光度训练单元fit_offset’。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样本分析模块,被配置为统计若干个用户的左眼注视第一虚像上不同点并且获得最清晰的视觉效果时,变焦镜片位于左眼的晶状体前的区域的屈光度D2,根据统计结果将距离L1、标准屈光度D0和年龄F作为条件,屈光度D2作为结果建立表1;统计若干个用户的右眼注视第二虚像上不同点并且获得最清晰的视觉效果时,变焦镜片位于右眼的晶状体前的区域的屈光度D2',根据统计结果将距离L1'、标准屈光度D0'和年龄F作为条件,屈光度D2'作为结果建立表2;
所述最佳屈光度生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年龄F、距离L1和标准屈光度D0通过查询表1得到屈光度D1,根据年龄F、距离L1’和标准屈光度D0’通过查询表2得到屈光度D1’。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样本分析模块,被配置为
统计若干个用户的左眼注视第一虚像上不同点并且获得最清晰的视觉效果时,变焦镜片位于左眼的晶状体前的区域的屈光度D2,根据统计结果设定最远距离Lmax,当L1<Lmax,D1=D0*f1(L1,F),函数f1为对统计结果进行线性回归获得的线性函数;当L1≥Lmax,D1=D0*f2(F),f2为与年龄F对应的固定值;所述最佳屈光度生成模块被配置为当L1<Lmax,D1=D0*f1(L1,F),当L1≥Lmax,D1=D0*f2(F);
所述样本分析模块被配置为统计若干个用户的右眼注视第二虚像上不同点并且获得最清晰的视觉效果时,变焦镜片位于右眼的晶状体前的区域的屈光度D2',根据统计结果设定最远距离Lmax',当L1'<Lmax',D1'=D0'*f1(L1',F),函数f1为对统计结果进行线性回归获得的线性函数;当L1'≥Lmax',D1'=D0'*f2(F),f2为与年龄F对应的固定值;
所述最佳屈光度生成模块被配置为当L1'<Lmax',D1'=D0'*f1(L1',F),当L1'≥Lmax',D1'=D0'*f2(F)。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阈值获取模块被配置为:
建立公式fit_min=f3(F,D0,D1),将大量的不同年龄F、不同标准屈光度D0的用户的左眼以不同的最佳屈光度D1作为中间值进行训练后,效果较好的fit_min作为样本进行统计,函数f3是对统计结果进行线性回归获得的线性函数;
建立公式fit_max=f4(F,D0,D1),将大量的不同年龄F、不同标准屈光度D0的用户的左眼以不同的最佳屈光度D1作为中间值进行训练后,效果较好的fit_max作为样本进行统计,函数f4是对统计结果进行线性回归获得的线性函数;
建立公式fit_offset=f5(fit_min,fit_max),函数f5是线性方程;
建立公式fit_min’=f3(F,D0’,D1’),将大量的不同年龄F、不同标准屈光度D0'的用户的右眼以不同的最佳屈光度D1'作为中间值进行训练后,效果较好的fit_min'作为样本进行统计,函数f3是对统计结果进行线性回归获得的线性函数;
建立公式fit_max’=f4(F,D0’,D1’),将大量的不同年龄F、不同标准屈光度D0'的用户的右眼以不同的最佳屈光度D1'作为中间值进行训练后,效果较好的fit_max'作为样本进行统计,函数f4是对统计结果进行线性回归获得的线性函数;
建立公式fit_offset’=f5(fit_min’,fit_max’),函数f5是线性方程。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用模块还被配置为获取用户的瞳距P;
所述训练阈值获取模块被配置为:建立公式fit_min=f3(F,D0,P,D1),公式fit_max=f4(F,D0,P,D1),公式fit_min’=f3(F,D0’,P,D1’),公式fit_max’=f4(F,D0’,P,D1’)。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划区模块,被配置为:
第一虚像上,以交点O1为圆心,以R为半径的圆形区域为左眼的主注视区,第一虚像其它部分为左眼的次注视区,
第二虚像上,以交点O1’为圆心,以R’为半径的圆形区域为右眼的主注视区,第二虚像其它部分为右眼的次注视区;
所述显像模块还被配置为提高左眼的主注视区的画面质量和/或降低左眼的次注视区的画面质量,提高右眼的主注视区的画面质量和/或降低右眼的次注视区的画面质量。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户数据库,所述用户数据库中存有至少一个用户数据,所述用户数据包括ID号、身份信息、年龄F、标准屈光度D0、标准屈光度D0’和瞳距P,所述身份信息包括字符串、声纹数据、指纹数据和/或虹膜数据;
所述接收模块还被配置为从头戴设备接收验证信息;
验证模块,被配置为将验证信息与所述用户数据中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取出并使用所述用户数据中的年龄F、标准屈光度D0、标准屈光度D0’和瞳距P;
存储模块,被配置为存储用户数据。
20.一种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模块,被配置为与智能终端数据交互;
眼动检测模块,被配置为检测两只眼球的形态;
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将两只眼球的形态发送至智能终端;
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左眼的最佳屈光度D1和右眼的最佳屈光度D1’;
调节模块,被配置为调节变焦镜片,使变焦镜片位于左眼的晶状体前的区域的屈光度为D1,调节变焦镜片,使变焦镜片位于右眼的晶状体前的区域的屈光度为D1’;
所述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左眼的屈光度训练下限fit_min、屈光度训练上限fit_max和屈光度训练单元fit_offset,接收右眼的屈光度训练下限fit_min’、屈光度训练上限fit_max’和屈光度训练单元fit_offset’,其中,所述左眼的屈光度训练下限fit_min、屈光度训练上限fit_max和屈光度训练单元fit_offset根据左眼的标准屈光度D0和最佳屈光度D1得到;所述右眼的屈光度训练下限fit_min'、屈光度训练上限fit_max'和屈光度训练单元fit_offset'根据右眼的标准屈光度D0'和最佳屈光度D1'得到;
所述头戴设备还包括:
训练模块,被配置为进行:
第一轮训练:调节变焦镜片,使其在左眼的晶状体前的屈光度在[(D1-fit),(D1+fit)]区间内连续变化n个来回,其中fit=fit_min;
第二轮训练:调节变焦镜片,使其在左眼的晶状体前的屈光度在[(D1-fit),(D1+fit)]区间内连续变化n个来回,其中fit=fit_min+fit_offset;如果fit_min+fit_offset≥fit_max,则停止训练,否则进行第三轮训练:调节变焦镜片,使其在左眼的晶状体前的屈光度在[(D1-fit),(D1+fit)]区间内连续变化n个来回,其中fit=fit_min+fit_offset*2;以此类推,直至fit=fit_min+fit_offset*(m-1)≥fit_max便停止训练,其中m为已训练的轮数;
所述训练模块还被配置为进行:
第一轮训练:调节变焦镜片,使其在右眼的晶状体前的屈光度在[(D1’-fit’),(D1’+fit’)]区间内连续变化n个来回,其中fit’=fit_min’;
第二轮训练:调节变焦镜片,使其在右眼的晶状体前的屈光度在[(D1’-fit’),(D1’+fit’)]区间内连续变化n个来回,其中fit’=fit_min’+fit_offset’;如果fit_min’+fit_offset’≥fit_max’,则停止训练,否则进行第三轮训练:调节变焦镜片,使其在右眼的晶状体前的屈光度在[(D1’-fit’),(D1’+fit’)]区间内连续变化n个来回,其中fit’=fit_min’+fit_offset’*2;以此类推,直至fit’=fit_min’+fit_offset’*(m-1)≥fit_max’便停止训练,其中m为已训练的轮数。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输入模块,被配置为获取验证信息;发送模块还被配置为将验证信息发送至智能终端。
CN201710474422.6A 2017-06-21 2017-06-21 基于眼动的3d视觉训练系统、智能终端及头戴设备 Active CN1072605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74422.6A CN107260506B (zh) 2017-06-21 2017-06-21 基于眼动的3d视觉训练系统、智能终端及头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74422.6A CN107260506B (zh) 2017-06-21 2017-06-21 基于眼动的3d视觉训练系统、智能终端及头戴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60506A CN107260506A (zh) 2017-10-20
CN107260506B true CN107260506B (zh) 2020-01-14

Family

ID=60068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74422.6A Active CN107260506B (zh) 2017-06-21 2017-06-21 基于眼动的3d视觉训练系统、智能终端及头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605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71890B2 (en) * 2018-03-30 2020-06-02 Tobii Ab Training of a neural network for three dimensional (3D) gaze prediction
CN108392380A (zh) * 2018-05-23 2018-08-14 沈华豹 一种互联网技术自动变焦式视觉能态锻炼仪及应用
CN110860023A (zh) * 2019-11-05 2020-03-06 六安正辉优产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通过视觉诱导进行自我心理解压的解压器
TWI726604B (zh) * 2020-02-06 2021-05-01 國立中正大學 用來產生訓練視力調節能力的三維影像之方法
CN114983775A (zh) * 2021-01-08 2022-09-02 上海青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头戴式视觉检测与视觉训练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36585A (ja) * 1994-06-07 1995-12-22 Canon Inc 観察装置及び該観察装置を有する撮影装置
CN104615238B (zh) * 2014-12-22 2018-07-0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穿戴式电子设备
CN104850138B (zh) * 2015-04-22 2017-07-04 刘伟中 智能控制变焦训练设备
CN105929534A (zh) * 2015-10-26 2016-09-07 北京蚁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屈光度自适应头戴式显示装置
CN106646882A (zh) * 2016-12-30 2017-05-10 北京七鑫易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头戴式显示装置及其调节参数确定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60506A (zh) 2017-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60506B (zh) 基于眼动的3d视觉训练系统、智能终端及头戴设备
US1023161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ing virtual reality, augmented reality, and/or a synthetic 3-dimensional information for the measurement of human ocular performance
CN108427503B (zh) 人眼追踪方法及人眼追踪装置
CN104603673B (zh) 头戴式系统以及使用头戴式系统计算和渲染数字图像流的方法
CN107307981B (zh) 头戴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11202663B (zh) 一种基于vr技术的视觉训练学习系统
CN104598180B (zh) 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近眼显示设备
US20170092007A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Providing Enhanced Visual Acuity
CN103190883B (zh) 一种头戴式显示装置和图像调节方法
CN107037592B (zh) 头戴显示设备的视觉优化系统、智能终端及头戴设备
CN109875863B (zh) 基于双目视觉与脑力影像训练的头戴式vr视力提升系统
CN107028738B (zh) 基于眼动的视觉训练系统、智能终端及头戴设备
US10376439B2 (en) Audio-feedback computeriz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or-controlled eye exercise
CN110585592B (zh) 一种个性化电子针灸装置及其生成方法与生成装置
KR101471761B1 (ko) 3d 콘텐츠를 이용한 안구 능력 강화 장치
CN108888487A (zh) 一种眼球训练系统及方法
CN107291233B (zh) 头戴3d显示设备的视觉优化系统、智能终端及头戴设备
CN107065198B (zh) 头戴显示设备的视觉优化方法
JP6036291B2 (ja) 表示装置、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06265005A (zh) 一种新型眼保健仪及应用方法
CN104483754A (zh) 针对视觉障碍患者的头戴式多媒体终端辅助观看系统
CN107137211A (zh) 基于眼动的3d视觉训练方法
CN110568627A (zh) 一种变焦眼镜的控制方法
CN114967128A (zh) 一种应用于vr眼镜的视线追踪系统及方法
CN114895790A (zh) 一种人机交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eng Xuecong

Inventor after: Liu Xiaoli

Inventor after: Hao Xinchang

Inventor before: Zeng Xueco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