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65005A - 一种新型眼保健仪及应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眼保健仪及应用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265005A CN106265005A CN201610579290.9A CN201610579290A CN106265005A CN 106265005 A CN106265005 A CN 106265005A CN 201610579290 A CN201610579290 A CN 201610579290A CN 106265005 A CN106265005 A CN 10626500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nic control
- control module
- lens group
- imaging lens
- us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2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4438 eyesigh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1
- 208000001491 Myopia Diseas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4379 myopia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10000003128 Head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06010025421 Macule Diseas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01000009310 astigmatism Diseas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06010020675 Hypermetropia Diseas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4305 hyperopia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01000006318 hyperopia Diseas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1100001004 fissure Toxicit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436 pseudomyopia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10000001847 Jaw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8
- 210000003205 Muscle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6
- 210000004874 lower jaw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4087 Cornea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886 cilia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23332 Keratit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5494 Xerophthalm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09487 amblyop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04569 blindnes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3298 conjugation with cellular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1037 unidirectional conju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04 visual acu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5/00—Exercisers for the ey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保健装置及应用方法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保健仪及应用方法,所述保健仪括顺序安装的双目目镜、成像透镜组、显示屏幕,所述成像透镜组上设有用于移动成像透镜组的移动装置,所述保健仪还包括电子控制模块及用于用户示意所观察图标的互动装置,所述电子控制模块与显示屏幕、移动装置均电连接。由于所述电子控制模块与显示屏幕、移动结构均电连接,使得电子控制模块可根据需要智能地控制显示屏幕、移动结构,根据需要进行改变,从而快捷、安全地实现儿童眼睛的保健。且本发明的保健方法的使用使儿童能得到便捷、安全的保健训练,且避免假性近视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引起视力下降的风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装置及应用方法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眼保健仪及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近视、远视、假性近视、斜视和弱视等是我国居民常见的视力问题,据统计2012年我国5岁以上总人口中,近视和远视的患病人数大约5亿,其中近视的总患病人数在4.5亿左右。其中一个因素是,很多家长在没有分辨清楚孩子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前,就盲目的给孩子佩戴上眼镜,导致原本可以恢复正常的假性近视变成了真近视。
医学研究表明,儿童视觉发育的敏感期是在6岁前,7-12岁属于可塑期,12岁以后属于不可塑期。因此,在近视、远视和假性近视患者的儿童阶段开展针对性的治疗,则有可能使其视力得到一定程度甚至完全康复。
常见面向儿童的视力矫正措施,有佩戴视力矫正眼镜、佩戴角膜塑性镜(又称“OK镜”)等。其中视力矫正眼镜除会为佩戴者在生活中带来不少不便,同时由于佩带儿童的实际视力变化较快,常会出现眼镜度数与视力状况的不匹配,从而影响矫正效果。而角膜塑性镜则存在干眼、角膜发炎、穿孔、角膜中心变薄、角膜曲率变形等风险。因此寻找一种新的眼保健技术克服上述问题,让儿童得到便捷、安全的视力康复手段,尤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眼保健仪,使儿童得到便捷、安全的保健训练,且避免假性近视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引起视力下降的风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新型眼保健仪,包括顺序安装的双目目镜、成像透镜组、显示屏幕,所述成像透镜组上设有用于移动成像透镜组的移动装置,所述保健仪还包括电子控制模块及用于用户示意所观察图标的互动装置,所述电子控制模块与显示屏幕、移动装置均电连接。
本发明一种新型眼保健仪,由于所述电子控制模块与显示屏幕、移动结构均电连接,使得电子控制模块可根据需要智能地控制显示屏幕、移动结构,根据需要进行改变,从而快捷、安全地实现儿童眼睛的保健。
改进之一,所述双目目镜可为若干焦距不同的目镜,所述移动结构为马达。所述双目目镜可为若干焦距不同的目镜,所述移动结构为马达。所述双目目镜可为若干焦距不同的目镜的设置,是由于在满足眼球外肌的训练范围,需要模拟的近视与远视度数范围较大,而不同用户的视力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一种固定的成像透镜组和目镜的搭配,难以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因此,可将目镜根据不用用户的视力状态分布,制作几种焦距的目镜,让每一种涵盖一定视力状态范围的用户群体,以保证每种群体在眼保健状态下的训练范围。另外,所述移动结构为马达的设置,是为了限制光路的长度,快速实现验光与眼保健仪的紧凑设计,利用马达改变显示屏幕、成像透镜组和双目目镜三者之间的距离,以实现显示屏幕显示视标图像在眼球成像像点的前后移动及垂轴倍率的变化。优选地,为减少马达运动时候的噪声,所述马达为超声波马达。
优选地,所述马达为超声波马达,所述显示屏幕为黑白液晶屏幕。超声波马达的设置是为了减少噪音。所述显示屏幕为黑白液晶屏幕的设置,是由于屏幕上的视标图像需要缩小至等效于在5米外观看的效果,而且验光所用的视标基本为白底黑字的字符或图案(如“E”或“C”),优选黑白液晶屏幕,便于提高像素密度。
改进之一,所述双目目镜与成像透镜组之间设有用于延长光路的反射镜。作为优选方案,为降低对成像透镜组每个镜片的加工技术需求(如透镜的曲率半径、焦径比、折射率等),可采用反射镜延长光路,使得使用更简单易制的透镜镜片组成成像透镜组,以便降低成本。
优选地,所述保健仪包括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所述成像透镜组包括两部分,部分成像透镜组位于所述显示屏幕与反射镜之间,另一部分成像透镜组位于所述双目目镜与反射镜之间。所述成像透镜组包括两部分,部分成像透镜组位于所述显示屏幕与反射镜之间,另一部分成像透镜组位于所述双目目镜与反射镜之间,这些设置是为了配合上述的加入反射镜后的延长型光路,利用二次成像,在有限的光路长度里面将显示屏幕所显示的视标图像缩小到验光所需视标的角分辨尺寸,满足验光的需求。
优选地,所述成像透镜组中设有消色差镜片。所述成像透镜组中设有消色差镜片,是为了解决成像透镜组的色散问题。
优选地,所述保健仪还包括用于固定验光与眼保健者的头部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双目目镜分别位于可控遮光屏的两侧且其处于相对位置,所述支撑件上设有用于检测验光与眼保健者的头部是否在设定位置上的感应装置。支撑件的设置,是为了固定用户的头部,提高使用舒适性,使得双眼与目镜的距离相对固定,在减少疲劳的同时,解决因为头部晃动而导致屏幕显示视标图像在眼球成像像点的前后移动。同时设计感应装置,使得仪器能够检测到用户头部是否在设定的位置上,提高了训练和测试的效果。优选地,感应装置为触感和光感开关,这样便于快速感应,且成本较低。
优选地,所述支撑件为用于托住下颚的颚托。颚托的设置是方便用户使用,在眼保健仪前方安置一个颚托,供用户放置下颚。
优选地,所述互动装置为手柄或摇杆或按钮。为了便于用户快速互动以便记录所看到的视标方向,以此判读用户是否达到视标对应的视力水平,所述互动装置为手柄或摇杆或按钮。
优选地,所述电子控制模块设有通信模块,可利用蓝牙、wifi、NFC、有线网络等将验光数据传至云端供医生分析用户的视力变化状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的新型眼保健仪的应用方法,具体步骤为:
a.显示屏幕随机序列显示视力为正常视力的视标图像;
b.用户通过双目目镜观察视标图像经过成像透镜组成像后的图像;
c.用户通过互动装置示意验光与眼保健者所观察图标;
d.电子控制模块根据互动装置的示意图标做出有无看清的信息判断,发出信号;
e.若信号为“看不清”,电子控制模块控制移动装置控制成像透镜组移动,直至看清楚为止;若信号为“看得清”,电子控制模块控制移动装置移动,成像透镜组通过移动结构移动,使图像像点一直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处的后面,且电子控制模块根据互动装置发出的信号判定此状态为近视状态即看不清楚;
f.一段时间后,重复执行一次c、d步骤,电子控制模块根据互动装置发出的信号判定图像重新落回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处即看清楚状态;
g.电子控制模块改变显示屏幕显示视标图像的方向,并且重复执行一次b、c、d、e、f步骤;
h.重复执行若干次g步骤,直至到达近视训练区极值,完成正向训练;
i.电子控制模块继续控制移动装置移动,成像透镜组通过移动结构移动,使图像像点一直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处的前面,且电子控制模块根据互动装置发出的信号判定此状态为远视状态即看不清楚;
j.重复执行一次f步骤;
k.电子控制模块改变显示屏幕显示视标图像的方向,并且重复执行一次b、c、d、i、j步骤;
l.重复执行若干次k步骤,直至到达远视训练区极值,完成负向训练;
m.利用以上步骤实现眼睛的保健。
所述双目目镜前端还设有可控遮光屏,在保健仪的上述应用步骤之前还包括以下验光步骤:
(A)、通过可控遮光屏对眼睛进行遮光或透光动作;
(B)、显示屏幕随机序列显示视力为一标准度数的视标图像;
(C)、透光一侧的眼睛通过双目目镜观察视标图像经过成像透镜组成像后的图像;
(D)、用户通过互动装置示意所观察的视标图像;
(E)、测试仪根据互动装置的示意图标做出有无看清的信息判断,发出信号;
(F)、若测试仪接收到信号为“看不清”,电子控制模块控制移动装置移动,使成像透镜组不断改变位置,模拟不断调整镜片度数的效果,直到用户看清楚为止;
(G)、若测试仪接收到信号为“看得清”,电子控制模块记录一次正确;并且同尺寸的视标图像出现多次且方向随机,用户对所述视标图像继续观察正确率高于一定的比例,则此时的视标图像的水平为用户的视力水平,成像透镜组的度数为透光一侧的眼睛的度数;若用户对所述视标图像继续观察正确率低于一定的比例,则测试仪接收到信号为“看不清”,继续执行步骤(F);
(H)、上述步骤实现了一侧眼睛近视度数的检测;然后变换可控遮光屏对眼睛的遮光与透光,完成两侧眼睛的近视度数的检测。
所述双目目镜前端还设有可控遮光屏,在保健仪的上述应用步骤之前还包括以下验光步骤:
(a)、用户利用可控遮光屏对眼睛进行遮光或透光;
(b)、显示屏幕随机序列显示视力为正常视力的视标图像;
(c)、电子控制模块控制遮光一侧眼睛的可控遮光屏状态切换为中线裂隙透光状态;
(d)、用户从可控遮光屏中线裂隙处观看观察视标图像经过成像透镜组成像后的图像;通过互动装置示意验光与眼保健者所观察视标图像;
(e)、顺时针或逆时针缓缓旋转可控遮光屏的中线裂隙方向;
(f)、若用户旋转中线裂隙超过A角度之后,用户通过互动装置示意验光与眼保健者所观察视标图像,电子控制模块根据输入信号判定两次观察的清晰度和模糊度是一致的,电子控制模块判断用户眼睛的散光度低于一定度数或没有散光;若用户通过互动装置示意验光与眼保健者所观察视标图像后,电子控制模块根据输入信号判定某个中线裂隙的方向下视标清晰度高于其它方向,则电子控制模块判断中线裂隙的方向为散光方向,且记录下用户眼睛的最佳视力,然后旋转中线裂隙方向B角度,电子控制模块再次记录下用户眼睛的最佳视力,两个中线裂隙方向的视力差值为用户眼睛的散光度数;
(g)、上述步骤实现了一侧眼睛散光度数的检测;然后变换可控遮光屏状态,完成两侧眼睛的散光测试。
所述A角度为360度,B角度为90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一种新型眼保健仪及应用方法,由于所述电子控制模块与显示屏幕、移动结构均电连接,使得电子控制模块可根据需要智能地控制显示屏幕、移动结构,根据需要进行改变,从而快捷、安全地实现儿童眼睛的保健。且本发明的保健方法的使用使儿童能得到便捷、安全的保健训练,且避免假性近视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引起视力下降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新型眼保健仪的未加反射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新型验光与眼保健仪的加入反射镜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型验光与眼保健仪的加入反射镜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至2所示为本发明一种新型眼保健仪及应用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所述保健仪包括顺序安装的双目目镜2、成像透镜组4、显示屏幕3,所述成像透镜组4上设有用于移动成像透镜组4的移动装置6,所述测试仪还包括电子控制模块5,所述电子控制模块5与显示屏幕3、移动装置6均电连接;所述测试仪还包括用于用户示意所观察图标的互动装置。
具体地,所述双目目镜2可为若干焦距不同的目镜,所述移动结构6为马达。所述双目目镜2可为若干焦距不同的目镜的设置,是由于在满足眼球外肌的训练范围,需要模拟的近视与远视度数范围较大,而不同用户的视力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一种固定的成像透镜组4和双目目镜2的搭配,难以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因此,可将目镜根据不用用户的视力状态分布,制作几种焦距的目镜,让每一种涵盖一定视力状态范围的用户群体,以保证每种群体在眼保健状态下的训练范围。另外,所述移动结构6为马达的设置,是为了限制光路的长度,快速实现验光与眼保健仪的紧凑设计,利用马达改变显示屏幕3、成像透镜组4和双目目镜2三者之间的距离,以实现显示屏幕3显示视标图像在眼球成像像点的前后移动及垂轴倍率的变化。另外,优选地,为减少马达运动时候的噪声,所述马达为超声波马达。
其中,所述显示屏幕3为黑白液晶屏幕。显示屏幕3为黑白液晶屏幕的设置,是由于屏幕上的视标图像需要缩小至等效于在5米外观看的效果,而且验光所用的视标基本为白底黑字的字符或图案(如“E”或“C”),优选黑白液晶屏幕,便于提高像素密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新型保健仪的应用方法,所述保健仪的应用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a.显示屏幕3随机序列显示视力为正常视力的视标图像;
b.用户通过双目目镜2观察观察视标图像经过成像透镜组4成像后的图像;
c.用户通过互动装置示意验光与眼保健者所观察图标;
d.保健仪根据互动装置的示意图标做出有无看清的信息判断,发出信号;
e.若信号为“看不清”,电子控制模块5控制移动装置6移动,成像透镜组4通过移动结构6移动,直至看清楚为止;若信号为“看得清”,电子控制模块5控制移动装置6移动,成像透镜组4通过移动结构6移动,使图像像点一直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处的后面,且电子控制模块5根据互动装置发出的信号判定此状态为近视状态即看不清楚;
f.一段时间后,重复执行一次c、d步骤,电子控制模块5根据互动装置发出的信号判定图像重新落回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处即看清楚状态;
g.电子控制模块5改变显示屏幕3显示视标图像的方向,并且重复执行一次b、c、d、e、f步骤;
h.重复执行多次g步骤,直至到达近视训练区极值,完成正向训练;
i.电子控制模块5继续控制移动装置6移动,成像透镜组4通过移动结构6移动,使图像像点一直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处的前面,且电子控制模块5根据互动装置发出的信号判定此状态为远视状态即看不清楚;
j.重复执行一次f步骤;
k.电子控制模块5改变显示屏幕3显示视标图像的方向,并且重复执行一次b、c、d、i、j步骤;
l.重复执行多次k步骤,直至到达远视训练区极值,完成负向训练;
m.利用以上步骤实现眼睛的保健。
其中,所述双目目镜2与成像透镜组4之间设有用于延长光路的反射镜7。作为优选方案,为降低对成像透镜组每个镜片的加工技术需求(如透镜的曲率半径、焦径比、折射率等),可采用反射镜延长光路,使得使用更简单易制的透镜镜片组成成像透镜组,以便降低成本。
另外,所述成像透镜组4中设有消色差镜片。所述成像透镜组4中设有消色差镜片,是为了解决成像透镜组4的色散问题。
其中,保健仪还包括用于固定验光与眼保健者的头部的支撑件8,支撑件8与双目目镜2分别位于可控遮光屏1的两侧且其处于相对位置,所述支撑件8上设有用于检测验光与眼保健者的头部是否在设定位置上的感应装置。支撑件8的设置,是为了固定用户的头部,提高使用舒适性,使得双眼与双目目镜2的距离相对固定,在减少疲劳的同时,解决因为头部晃动而导致屏幕显示视标图像在眼球成像像点的前后移动。同时设计感应装置,使得仪器能够检测到用户头部是否在设定的位置上,提高了训练和测试的效果。优选地,感应装置为触感和光感开关,这样便于快速感应,且成本较低。
其中,本实施例中,支撑件8为用于托住下颚的颚托。颚托的设置是方便用户使用,在眼保健仪前方安置一个颚托,供用户放置下颚。
另外,互动装置为手柄或摇杆或按钮。为了便于用户快速互动以便记录所看到的视标方向,以此判读用户是否达到视标对应的视力水平,所述互动装置为手柄或摇杆或按钮。
详细的步骤如下:
眼保健状态:
验光与眼保健者将下颚放于颚托上,双眼靠近验光与眼保健仪双目目镜2前方,并在颚托的支撑下维持较好的稳定状态。此时,成像透镜组4移动至对于视力正常者(以视力5.0为标准)而言,为平光状态的位置。
此时,成像透镜组4发生移动,让显示屏幕3所示的视标图像在眼球的成像像点发生前后移动,但一直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处的后面,用户所看到的效果为近视状态,此时用户为了看清楚视标,将自觉控制眼球外肌和睫状肌,调节晶状体的焦距,使成像像点重新落回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处。同时,验光与眼保健者可以操控互动装置输入所看到的视标方向。
电子控制模块根据用户输入的视标方向后将随机改变视标方向。同一视标将显示数个方向之后,将继续改变成像透镜组4的位置,直至到达近视训练区的极值,此时完成正向的训练。
然后成像透镜组4继续移动,改变成像像点位置,使得像点一直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的前面,用户所看到的效果为远视状态。重复上述训练过程,直至到达远视训练区的极值,使眼球外肌得到锻炼和睫状肌得到放松,实现眼保健的目的。此时完成负向的训练。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一种新型眼保健仪及应用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类似,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反射镜7包括第一反射镜71和第二反射镜72,成像透镜组4包括两部分,部分成像透镜组4位于所述显示屏幕3与第一反射镜71之间,另一部分成像透镜组4位于所述双目目镜2与第二反射镜72之间。成像透镜组4包括两部分,部分成像透镜组4位于所述显示屏幕3与第一反射镜71之间,另一部分成像透镜组4位于所述双目目镜2与第二反射镜72之间,这些设置是为了配合上述的加入反射镜后的延长型光路,利用二次成像,在有限的光路长度里面将显示屏幕3所显示的视标图像缩小到验光所需视标的角分辨尺寸,满足验光的需求。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眼保健仪,其特征在于,包括顺序安装的双目目镜(2)、成像透镜组(4)、显示屏幕(3),所述成像透镜组(4)上设有用于移动成像透镜组(4)的移动装置(6),所述保健仪还包括电子控制模块(5)及用于用户示意所观察图标的互动装置,所述电子控制模块(5)均与显示屏幕(3)、移动装置(6)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眼保健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目目镜(2)可为若干焦距不同的目镜,所述移动装置(6)为马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眼保健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幕(3)为黑白液晶屏幕;所述互动装置为手柄或摇杆或按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眼保健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目目镜(2)与成像透镜组(4)之间设有用于延长光路的反射镜(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眼保健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健仪包括第一反射镜(71)和第二反射镜(72),所述成像透镜组(4)包括两部分,部分成像透镜组(4)位于所述显示屏幕(3)与第一反射镜(71)之间,另一部分成像透镜组位于所述双目目镜(2)与第二反射镜(72)之间;利用两次成像,成像透镜组(4)将显示屏幕(3)所显示的视标图像缩小到验光所需视标的分辨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眼保健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健仪还包括用于固定验光与眼保健者的头部的支撑件(8),所述支撑件(8)与双目目镜(2)分别位于可控遮光屏(1)的两侧且其处于相对位置,所述支撑件(8)上设有用于检测验光与眼保健者的头部是否在设定位置上的感应装置。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新型眼保健仪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健仪的应用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a.显示屏幕(3)随机序列显示视力为正常视力的视标图像;
b.用户通过双目目镜(2)观察视标图像经过成像透镜组(4)成像后的图像;
c.用户通过互动装置示意验光与眼保健者所观察图标;
d.电子控制模块(5)根据互动装置的示意图标做出有无看清的信息判断,发出信号;
e.若信号为“看不清”,电子控制模块(5)控制移动装置(6)控制成像透镜组(4)移动,直至看清楚为止;若信号为“看得清”,电子控制模块(5)控制移动装置(6)移动,成像透镜组(4)通过移动结构(6)移动,使图像像点一直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处的后面,且电子控制模块(5)根据互动装置发出的信号判定此状态为近视状态即看不清楚;
f.一段时间后,重复执行一次c、d步骤,电子控制模块(5)根据互动装置发出的信号判定图像重新落回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处即看清楚状态;
g.电子控制模块(5)改变显示屏幕(3)显示视标图像的方向,并且重复执行一次b、c、d、e、f步骤;
h.重复执行若干次g步骤,直至到达近视训练区极值,完成正向训练;
i.电子控制模块(5)继续控制移动装置(6)移动,成像透镜组(4)通过移动结构(6)移动,使图像像点一直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处的前面,且电子控制模块(5)根据互动装置发出的信号判定此状态为远视状态即看不清楚;
j.重复执行一次f步骤;
k.电子控制模块(5)改变显示屏幕(3)显示视标图像的方向,并且重复执行一次b、c、d、i、j步骤;
l.重复执行若干次k步骤,直至到达远视训练区极值,完成负向训练;
m.利用以上步骤实现眼睛的保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眼保健仪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目目镜(2)前端还设有可控遮光屏(1),在保健仪的上述应用步骤之前还包括以下验光步骤:
(A)、通过可控遮光屏(1)对眼睛进行遮光或透光动作;
(B)、显示屏幕(3)随机序列显示视力为一标准度数的视标图像;
(C)、透光一侧的眼睛通过双目目镜(2)观察视标图像经过成像透镜组(4)成像后的图像;
(D)、用户通过互动装置示意所观察的视标图像;
(E)、测试仪根据互动装置的示意图标做出有无看清的信息判断,发出信号;
(F)、若测试仪接收到信号为“看不清”,电子控制模块(5)控制移动装置(6)移动,使成像透镜组(4)不断改变位置,模拟不断调整镜片度数的效果,直到用户看清楚为止;
(G)、若测试仪接收到信号为“看得清”,电子控制模块(5)记录一次正确;并且同尺寸的视标图像出现多次且方向随机,用户对所述视标图像继续观察正确率高于一定的比例,则此时的视标图像的水平为用户的视力水平,成像透镜组(4)的度数为透光一侧的眼睛的度数;若用户对所述视标图像继续观察正确率低于一定的比例,则测试仪接收到信号为“看不清”,继续执行步骤(F);
(H)、上述步骤实现了一侧眼睛近视度数的检测;然后变换可控遮光屏(1)对眼睛的遮光与透光,完成两侧眼睛的近视度数的检测。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眼保健仪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目目镜(2)前端还设有可控遮光屏(1),在保健仪的上述应用步骤之前还包括以下验光步骤:
(a)、用户利用可控遮光屏(1)对眼睛进行遮光或透光;
(b)、显示屏幕(3)随机序列显示视力为正常视力的视标图像;
(c)、电子控制模块(5)控制遮光一侧眼睛的可控遮光屏(1)状态切换为中线裂隙透光状态;
(d)、用户从可控遮光屏(1)中线裂隙处观看观察视标图像经过成像透镜组(4)成像后的图像;通过互动装置示意验光与眼保健者所观察视标图像;
(e)、顺时针或逆时针缓缓旋转可控遮光屏(1)的中线裂隙方向;
(f)、若用户旋转中线裂隙超过A角度之后,用户通过互动装置示意验光与眼保健者所观察视标图像,电子控制模块(5)根据输入信号判定两次观察的清晰度和模糊度是一致的,电子控制模块(5)判断用户眼睛的散光度低于一定度数或没有散光;若用户通过互动装置示意验光与眼保健者所观察视标图像后,电子控制模块(5)根据输入信号判定某个中线裂隙的方向下视标清晰度高于其它方向,则电子控制模块(5)判断中线裂隙的方向为散光方向,且记录下用户眼睛的最佳视力,然后旋转中线裂隙方向B角度,电子控制模块(5)再次记录下用户眼睛的最佳视力,两个中线裂隙方向的视力差值为用户眼睛的散光度数;
(g)、上述步骤实现了一侧眼睛散光度数的检测;然后变换可控遮光屏(1)状态,完成两侧眼睛的散光测试。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眼保健仪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角度为360度,B角度为90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579290.9A CN106265005A (zh) | 2016-07-20 | 2016-07-20 | 一种新型眼保健仪及应用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579290.9A CN106265005A (zh) | 2016-07-20 | 2016-07-20 | 一种新型眼保健仪及应用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265005A true CN106265005A (zh) | 2017-01-04 |
Family
ID=57651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579290.9A Pending CN106265005A (zh) | 2016-07-20 | 2016-07-20 | 一种新型眼保健仪及应用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265005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67732A (zh) * | 2017-03-08 | 2017-05-17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全自动眼球训练仪及其使用方法 |
CN114631776A (zh) * | 2022-05-18 | 2022-06-17 | 深圳市海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 视力检测装置、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830A (zh) * | 1988-11-28 | 1990-06-13 | 鲍腾峰 | 单、双筒头戴式自动变焦视力矫正训练仪 |
CN2439838Y (zh) * | 2000-08-10 | 2001-07-25 | 林肯 | 一种同视机 |
CN2593737Y (zh) * | 2002-09-25 | 2003-12-24 | 黄登荣 | 小型视力训练兼自觉式验光仪 |
CN1585618A (zh) * | 2001-11-15 | 2005-02-23 | 株式会社拓普康 | 视力检查装置和视力检查图 |
US20060103808A1 (en) * | 2003-01-16 | 2006-05-18 | Hidenori Horie | Eyesight improving device |
CN200984175Y (zh) * | 2006-09-14 | 2007-12-05 | 李晓明 | 带裂隙片的综合验光仪 |
CN101283904A (zh) * | 2008-05-30 | 2008-10-15 | 浙江工业大学 | 一种数字化同视机 |
US20080255546A1 (en) * | 2005-10-24 | 2008-10-16 | Leonid Sergeevich Orbachevski | Eye Accommodation Recovery |
CN201223382Y (zh) * | 2008-05-30 | 2009-04-22 | 浙江工业大学 | 一种同视机 |
CN101433492A (zh) * | 2008-12-25 | 2009-05-20 | 广州视景医疗软件有限公司 | 双眼分视训练系统 |
JP2010088539A (ja) * | 2008-10-06 | 2010-04-22 | Panasonic Corp | 視力回復訓練装置 |
CN101836931A (zh) * | 2009-03-17 | 2010-09-22 | 陆健 | 视力训练镜 |
CN201987843U (zh) * | 2010-11-22 | 2011-09-28 | 杭州华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虚拟眼罩 |
WO2012011837A1 (en) * | 2010-07-22 | 2012-01-26 | Albert Baudinovich Tyrin | Training method for accommodative and vergence systems, and multifocal lenses therefor |
CN103829922A (zh) * | 2012-11-27 | 2014-06-04 | 哈尔滨市三和佳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便携式电子视力测试仪 |
CN104224501A (zh) * | 2013-07-22 | 2014-12-24 | 常州喜视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整体视觉功能优化互动训练系统及训练方法 |
CN204562096U (zh) * | 2015-04-02 | 2015-08-19 | 深圳市莫廷影像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验光装置 |
CN206837092U (zh) * | 2016-07-20 | 2018-01-05 | 毛志慧 | 一种新型眼保健仪 |
-
2016
- 2016-07-20 CN CN201610579290.9A patent/CN10626500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830A (zh) * | 1988-11-28 | 1990-06-13 | 鲍腾峰 | 单、双筒头戴式自动变焦视力矫正训练仪 |
CN2439838Y (zh) * | 2000-08-10 | 2001-07-25 | 林肯 | 一种同视机 |
CN1585618A (zh) * | 2001-11-15 | 2005-02-23 | 株式会社拓普康 | 视力检查装置和视力检查图 |
CN2593737Y (zh) * | 2002-09-25 | 2003-12-24 | 黄登荣 | 小型视力训练兼自觉式验光仪 |
US20060103808A1 (en) * | 2003-01-16 | 2006-05-18 | Hidenori Horie | Eyesight improving device |
US20080255546A1 (en) * | 2005-10-24 | 2008-10-16 | Leonid Sergeevich Orbachevski | Eye Accommodation Recovery |
CN200984175Y (zh) * | 2006-09-14 | 2007-12-05 | 李晓明 | 带裂隙片的综合验光仪 |
CN201223382Y (zh) * | 2008-05-30 | 2009-04-22 | 浙江工业大学 | 一种同视机 |
CN101283904A (zh) * | 2008-05-30 | 2008-10-15 | 浙江工业大学 | 一种数字化同视机 |
JP2010088539A (ja) * | 2008-10-06 | 2010-04-22 | Panasonic Corp | 視力回復訓練装置 |
CN101433492A (zh) * | 2008-12-25 | 2009-05-20 | 广州视景医疗软件有限公司 | 双眼分视训练系统 |
CN101836931A (zh) * | 2009-03-17 | 2010-09-22 | 陆健 | 视力训练镜 |
WO2012011837A1 (en) * | 2010-07-22 | 2012-01-26 | Albert Baudinovich Tyrin | Training method for accommodative and vergence systems, and multifocal lenses therefor |
CN201987843U (zh) * | 2010-11-22 | 2011-09-28 | 杭州华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虚拟眼罩 |
CN103829922A (zh) * | 2012-11-27 | 2014-06-04 | 哈尔滨市三和佳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便携式电子视力测试仪 |
CN104224501A (zh) * | 2013-07-22 | 2014-12-24 | 常州喜视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整体视觉功能优化互动训练系统及训练方法 |
CN204562096U (zh) * | 2015-04-02 | 2015-08-19 | 深圳市莫廷影像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验光装置 |
CN206837092U (zh) * | 2016-07-20 | 2018-01-05 | 毛志慧 | 一种新型眼保健仪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67732A (zh) * | 2017-03-08 | 2017-05-17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全自动眼球训练仪及其使用方法 |
CN114631776A (zh) * | 2022-05-18 | 2022-06-17 | 深圳市海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 视力检测装置、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292581B2 (en) | Display device for demonstrating optical properties of eyeglasses | |
CN105164576B (zh) | 对适配于佩戴者的头戴式电光设备进行控制的方法 | |
US20170075140A1 (en) | Adjustable contact lens system | |
JP4014438B2 (ja) | 眼鏡・コンタクトレンズ度数決定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方法 | |
CN106264441A (zh) | 一种新型近视度数测试仪及应用方法 | |
CN105455774B (zh) | 基于两眼间对比度调控下物像不等的心理物理学测量方法 | |
CN115040069A (zh) | 一种订购眼镜的系统 | |
CN104412149A (zh) | 用于测量个人的客观眼屈光以及至少一个几何形态参数的装置和方法 | |
CN106125310A (zh) | 一种vr设备用户视力的适配方法、装置及vr设备 | |
CN108371538A (zh) | 一种人眼视觉监测系统及方法 | |
ES2932157T3 (es) | Determinación de un error de refracción de un ojo | |
CN107890336A (zh) | 基于智能手持设备的屈光度检测系统 | |
CN107260506B (zh) | 基于眼动的3d视觉训练系统、智能终端及头戴设备 | |
CN109688898A (zh) | 辅助建立用于矫正斜视或隐斜视的矫正的设备、以及用于辅助建立用于矫正斜视或隐斜视的矫正的计算机的操作方法 | |
KR101300670B1 (ko) | 누진렌즈의 누진대 길이 설정을 위한 안구회선각 측정장치 및 그 방법 | |
CN108324239A (zh) | 便携式智能验光仪 | |
CN206837092U (zh) | 一种新型眼保健仪 | |
CN107291233B (zh) | 头戴3d显示设备的视觉优化系统、智能终端及头戴设备 | |
CN106265005A (zh) | 一种新型眼保健仪及应用方法 | |
CN103784298A (zh) | 一种头戴式个性化人眼像差矫正视觉训练仪 | |
CN108371539A (zh) | 一种眼睛调节力检测装置及方法 | |
KR102118463B1 (ko) | 디지털 근용 양안시 기능 검사 장치 | |
KR102211520B1 (ko) | 정확도가 향상된 눈의 조절력 측정 및 훈련의 방법, 시스템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 | |
CN209301108U (zh) | 一种人眼视觉监测系统 | |
CN107300771B (zh) | 头戴3d显示设备的视觉优化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104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