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32051A - 一种基于营养快繁的铜藻规模化培育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营养快繁的铜藻规模化培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32051A
CN107232051A CN201710599027.0A CN201710599027A CN107232051A CN 107232051 A CN107232051 A CN 107232051A CN 201710599027 A CN201710599027 A CN 201710599027A CN 107232051 A CN107232051 A CN 1072320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getables
seedling
sargassum horneri
rope
nutr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9902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32051B (zh
Inventor
吕芳
詹冬梅
吴海
吴海一
丁刚
刘玮
郭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Marine Biology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Marine Biology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Marine Biology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Marine Biology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71059902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320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2320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320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320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320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33/00Cultivation of seaweed or alga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ultivation Of Seawee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营养快繁的铜藻规模化培育方法,属于海藻养殖的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培育海区;2)铜藻种菜的采集和运输采集漂浮铜藻,运输至培育海区;3)夹苗和海上培育夹在苗绳上,挂于筏架上;4)日常管理和收获选取种菜,再养殖,再收获;5)种菜保育和度夏种菜在水深、流大、温度低的海域中继续养育和度夏;6)再次种植和培育种菜继续采集,夹苗,培育,得到种菜,并收获铜藻。本发明利用漂浮铜藻的营养枝进行无性繁殖具有全年生长的特性,方便快捷可批量化进行铜藻规模化培育,操作简单,省时省力,生长速度快,不受成熟种菜的限制,可随时培育大量的种菜,不会出现幼苗脱苗的现象,成活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营养快繁的铜藻规模化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铜藻养殖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基于营养快繁的铜藻规模化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铜藻Sargassum horneri隶属于马尾藻属,藻株高大,枝叶繁茂,是近海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为经济鱼类提供觅食和栖息场所,还可吸附海水中的富营养化物质和重金属等,作为修复近海生态环境的工具海藻,是一类重要的经济褐藻。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其研究的逐渐深入,铜藻中富含的褐藻胶、岩藻黄素、膳食纤维和多糖等生物活性物质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被广泛应用到医药、食品、饲料和有机肥料等方面。随着铜藻资源的开发利用,加上受近岸海域开发和污染的影响,造成其资源量不断下降,已远远不能满足铜藻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因此,寻找有效的培育方法,开展铜藻增殖势在必行。
铜藻传统的培育方法是通过有性生殖获得苗种进行人工移栽,然而,这种培育方法受到成熟种菜的限制,育苗时间具有局限性;苗种培育需要特定育苗基质和育苗车间,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幼苗海上培育时间长,容易受到海虱和钩虾等敌害生物啃食而死亡。此外,由于铜藻是雌雄异株的大型海藻,人工培育过程中易发生受精卵发育不同步;因此,传统育苗方法普遍存在幼苗脱苗严重和成活率偏低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营养快繁的铜藻规模化培育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海藻培育方法存在幼苗脱苗严重和成活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营养快繁的铜藻规模化培育方法,其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的: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培育海区培育海区选择风浪较小,沙泥底质,底质稳定,潮流畅通,最低温度不低于2℃,海水流速为10~40cm/s,盐度为28~35‰,无工业和生活污水污染,敌害生物较少的浅海;2)铜藻种菜的采集和运输在海水温度不超过15℃时,采集漂浮铜藻,挑选植株高大、藻体健壮、无杂藻附着、分枝粗壮的藻体,分苗得种菜,种菜的主枝长度为0.8~1.2m,分枝数不少于15个/m,于10~15℃的湿润环境中,运输至培育海区;3)夹苗和海上培育将步骤2)所得种菜以2~3株为一簇夹在苗绳上,夹苗时尽量避免阳光直射,经常泼洒海水,保持种菜湿润;将苗绳平挂于筏架上,在苗绳两端系上坠石,苗绳中间加上浮子,使70-80%的种菜的主枝均匀漂浮在海水表面;4)日常管理和收获海上培育过程中进行方式日常管理,种菜逐渐长成铜藻,取每簇重量为400~500克的铜藻进行收获,在收获的铜藻中选取步骤2)所述的藻体,并分苗后继续夹在苗绳上养殖,收获,再养殖,再收获,依次反复;在海水温度超过15℃时,挑选生长旺盛、分枝粗壮的铜藻作为种菜,其余的铜藻全部收获;5)种菜保育和度夏将步骤4)所得种菜在水深、流大、温度低的海域中继续养育和度夏,海域水温最高不超过24℃;6)再次种植和培育当海水温度回落到不超过15℃后,将步骤5)所得种菜按照步骤2)~步骤5)的方法继续进行采集、运输、夹苗、培育、日常管理、收获、保育和度夏,依次循环,得到种菜,并收获铜藻。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营养快繁的铜藻规模化培育的方法,涵盖了海上培育、种菜保育和度夏两个阶段,通过分层次分海区的操作模式进行培育和保育,能显著提高培育效率与效益,培育效果好,耗能低,方便操作,适于养殖场中广泛应用;该方法改变了铜藻有性繁殖从育苗到养成的传统方式,利用漂浮铜藻营养枝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可无性繁殖并且具有全年生长的特性,方便快捷批量化进行铜藻规模化培育,操作简单,省时省力,不受成熟种菜的限制,可根据实际需要随时培育大量的种菜,不会出现幼苗脱苗的现象,成活率高,成为缓解铜藻产业养殖种菜紧缺和降低养殖生产成本的一个重要途径。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步骤5)中,在种菜的保育和度夏过程中,海水温度为15~19℃时,夹有种菜的苗绳到海面的距离为1~2m,白天最大光照强度控制在8000lx以下;海水温度为20~24℃时,夹有种菜的苗绳到海面的距离为2~2.5m,白天最大光照强度控制在5000lx以下。根据海水的温度,控制种菜在海水中的深度和白天的光照,以更好地保护种菜,使其轻松度过夏天,避免在夏季高温海水和强光照下受到温度、光照和敌害生物的侵害。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步骤5)中,在种菜的保育和度夏过程中,夹有种菜的苗绳到海面的距离通过筏架的升降进行调节,退大潮时,将筏架连接的浮埂绳收紧,将苗绳上的浮子更换为小浮子,并采用加固绳固定,使筏架的松紧一致。利用筏架调节种菜夏季在海水中的深度,使其调节方便,操作容易,筏架的松紧一致,齐正划一,充分保证了筏架的牢固性。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步骤3)中,苗绳长度为3~5m,簇间距为10~12cm,筏架长度为80米,筏架间距为5m,苗绳间距为1米,坠石系在苗绳两端距离夹苗区15~25cm处,浮子直径为30cm,浮子个数为1~2个,所述步骤5)中,小浮子直径为20cm。铜藻种菜的夹苗和海上培育采用现有的筏架,筏架连接浮埂绳,本发明调整了筏架的长度和间距,并采用坠石和浮子调节种菜主枝在海水表面的漂浮程度,以保证种菜主枝受光均匀,能够充分吸收营养盐。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步骤3)中,运输到培育海区的种菜,首先,每500Kg置于一个网兜内,挂于近岸海水中暂养,然后,再进行夹苗;夹苗完毕之后的苗绳,每10根连结好,挂于近岸海水中,以避免种菜干燥脱水。本发明的培育方法确保种菜时刻保持湿润,避免长时间脱离海水,通过分苗前和夹苗后的暂养,充分保证了种菜正常的生长环境,以保持其生命力。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步骤3)中,苗绳为聚乙烯绳,直径为0.5cm,夹苗前先将苗绳在海水中浸泡使苗绳处于湿润状态,每簇种菜的重量为15~20g。事先湿润后的苗绳达到了铜藻在海上培育时苗绳的状态,使调节后苗绳高度合理,确保了种菜主枝在海水表面的漂浮程度适宜,保证了种菜的主枝受光均匀,能够充分吸收营养盐。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步骤1)中,种菜的分枝数为15~25个/m。这种分枝数的藻体健壮,生命力旺盛,生长速度快,有利于后期海上培育。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步骤1)中,采集到的种菜直接装入保温箱中,并用海水浸泡的湿布覆盖在种菜上,使其处于湿润状态。保温箱和湿布充分保证了采集到种菜的湿润环境,并且,与外界环境隔离,避免了外界环境对种菜生长的影响。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步骤1)中,在保温箱中放入冰瓶,然后,将保温箱加盖密封,并尽快运输至培育海区。采用冰瓶控制保温箱内的温度,成本低,温度控制方便,便于运输。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步骤4)中,日常管理为洗刷苗绳,清除附着在苗绳上的杂藻和污泥,观察种菜生长情况,如果颜色出现不正常,分析原因,及时进行调整。本发明在日常管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分析原因,是肥料缺乏,比重不适,还是光照不够,及时了解清楚,以便采取措施进行控制,确保铜藻健康生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是一种基于营养快繁的铜藻规模化培育的方法,涵盖了海上培育、种菜保育和度夏两个阶段,通过分层次分海区的操作模式进行培育和保育,能显著提高培育效率与效益,培育效果好,耗能低,方便操作,适于养殖场中广泛应用;该方法改变了铜藻有性繁殖从育苗到养成的传统方式,利用漂浮铜藻营养枝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可无性繁殖并且具有全年生长的特性,方便快捷批量化进行铜藻规模化培育,操作简单,省时省力,不受成熟种菜的限制,可根据实际需要随时培育大量的苗种,不会出现幼苗脱苗的现象,成活率高,成为缓解铜藻产业养殖种苗紧缺和降低养殖生产成本的一个重要途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营养快繁的铜藻规模化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培育海区培育海区选择风浪较小,沙泥底质,底质稳定,潮流畅通,最低温度不低于2℃,海水流速为10~40cm/s,盐度为28~35‰,无工业和生活污水污染,敌害生物较少的浅海;2)铜藻种菜的采集和运输在海水温度不超过15℃时,采集漂浮铜藻,挑选植株高大、藻体健壮、无杂藻附着、分枝粗壮的藻体,分苗得种菜,种菜的主枝长度为0.8~1.2m,分枝数不少于15个/m,于10~15℃的湿润环境中,运输至培育海区;3)夹苗和海上培育将步骤2)所得种菜以2~3株为一簇夹在苗绳上,夹苗时尽量避免阳光直射,经常泼洒海水,保持种菜湿润;将苗绳平挂于筏架上,在苗绳两端系上坠石,苗绳中间加上浮子,使70-80%的种菜的主枝均匀漂浮在海水表面;4)日常管理和收获海上培育过程中进行方式日常管理,种菜逐渐长成铜藻,取每簇重量为400~500克的铜藻进行收获,在收获的铜藻中选取步骤2)所述的藻体,并分苗后继续夹在苗绳上养殖,收获,再养殖,再收获,依次反复;在海水温度超过15℃时,挑选生长旺盛、分枝粗壮的铜藻作为种菜,其余的铜藻全部收获;5)种菜保育和度夏将步骤4)所得种菜在水深、流大、温度低的海域中继续养育和度夏,海域水温最高不超过24℃;6)再次种植和培育当海水温度回落到不超过15℃后,将步骤5)所得种菜按照步骤2)~步骤5)的方法继续进行采集、运输、夹苗、培育、日常管理、收获、保育和度夏,依次循环,得到种菜,并收获铜藻。
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在种菜的保育和度夏过程中,海水温度为15~19℃时,夹有种菜的苗绳到海面的距离为1~2m,白天最大光照强度控制在8000lx以下;海水温度为20~24℃时,夹有种菜的苗绳到海面的距离为2~2.5m,白天最大光照强度控制在5000lx以下。
具体地,所述步骤5)中,在种菜的保育和度夏过程中,夹有种菜的苗绳到海面的距离通过筏架的升降进行调节,退大潮时,将筏架连接的浮埂绳收紧,将苗绳上的浮子更换为小浮子,并采用加固绳固定,使筏架的松紧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苗绳长度为3~5m,簇间距为10~12cm,筏架长度为80米,筏架间距为5m,苗绳间距为1米,坠石系在苗绳两端距离夹苗区15~25cm处,浮子直径为30cm,浮子个数为1~2个,所述步骤5)中,小浮子直径为20cm。
更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运输到培育海区的种菜,首先,每500Kg置于一个网兜内,挂于近岸海水中暂养,然后,再进行夹苗;夹苗完毕之后的苗绳,每10根连结好,挂于近岸海水中,以避免种菜干燥脱水。
更具体地,所述步骤3)中,苗绳为聚乙烯绳,直径为0.5cm,夹苗前先将苗绳在海水中浸泡使苗绳处于湿润状态,每簇种菜的重量为15~20g。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种菜的分枝数为15~25个/m。
再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采集到的种菜直接装入保温箱中,并用海水浸泡的湿布覆盖在种菜上,使其处于湿润状态。
再具体地,所述步骤1)中,在保温箱中放入冰瓶,然后,将保温箱加盖密封,并尽快运输至培育海区。
再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日常管理为洗刷苗绳,并清除附着在苗绳上的杂藻和污泥,观察种菜生长情况,如果颜色出现不正常,分析原因,及时进行调整。
实施例一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营养快繁的铜藻规模化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试验地点
试验海区为山东省日照市两城街道泉沟子村山海天旅游度假区海域,该区域海水深度约为18m,为浅海,无工业污染和大量淡水,敌害生物较少,海水透明度为0.8m,水流速度约为40cm/s,盐度为31-35‰,该海区风浪较小,沙泥底质,底质稳定,潮流畅通,冬季最低温度不低于2℃。
(2)铜藻种菜的采集和运输
2015年11月10号于山东省荣成市俚岛镇海域采集漂浮铜藻做为养殖苗种,选择的种菜要求植株高大、藻体健壮、无杂藻附着、分枝粗壮的藻体,采集时海水温度为15℃,裁剪分苗得种菜,种菜的主枝长度0.8m左右,分枝数大于15个/m,采集的种菜直接装入保温箱中,并用海水浸泡的湿布覆盖在种菜上,保持其处于湿润状态,放入冰瓶以保持低温,使温度控制在10℃,将保温箱加盖密封尽快运输至养殖海区即试验海区;
(3)运输后处理和夹苗
运输的铜藻种菜到达目的培育海区即试验海区后,每500千克置于一个网兜内,挂于近岸海水中暂养;夹苗选用的苗绳材质为聚乙烯绳,直径为0.5cm,夹苗前先将苗绳在海水中浸泡使苗绳处于湿润状态;将种菜以2株作为一簇夹在苗绳上,苗绳长度为3m,簇间距为10cm;夹苗时尽量避免阳光直射,经常泼洒海水,保持种菜湿润;夹好苗的苗绳每10根连结好,挂于近岸海水中,以避免种菜干燥脱水。
(4)海上培育
将苗绳平挂于两行筏架上,每台筏架长度80米,每台筏架间距5米,每条苗绳之间距离1米,苗绳要稍长,不能被浮绠绳拉得太紧,否则部分种菜会被夹断而流失;在苗绳两端各距离种菜15cm处系上坠石,苗绳中间加上1个30cm的浮子,以使种菜大部分主枝即70%的主枝均匀漂浮在海水表面,保证种菜主枝受光均匀,能够充分吸收营养盐。
(5)日常管理
定期洗刷苗绳,并及时清除附着在苗绳上的杂藻和污泥,经常观察藻体生长情况,如果颜色出现不正常,分析原因,并及时进行调整;
①控制合理的密度:种菜过密时,可进行拨收,拔长留短,适当把种菜拔疏,有利于种菜的长成,提高产量和质量;
②检查、整理筏架:随着种菜的生长,筏架承受的压力增加,应及时加固筏架,观察苗绳是否缺损,缆绳、木桩是否牢固,行间有无移位等,确保安全生产;
③施肥:如果种菜颜色变浅,生长缓慢时,可适当挂袋施肥;
④病虫害防治:可根据情况加敌百虫等缓释药物防治。
(6)收获
2016年1月12日,将种菜由每簇15克生长到400克的铜藻收获,并在苗绳上的铜藻中取植株高大、藻体健壮、无杂藻附着、分枝粗壮的藻体,进行裁剪分苗,取主枝长度0.8m左右、分枝数不少于15个/m的藻体为种菜,继续夹在苗绳上养殖;2016年3月10日,根据铜藻的长成情况,进行再次采收和分苗夹苗培育;2016年5月8日,海水温度到16℃的时候,挑选部分铜藻作为种菜外,其余铜藻全部收获。
(7)种菜保育与度夏
在2016年5月8号收获时,从养殖群体中挑选生长旺盛、分枝粗壮、主枝长度0.8m左右、分枝数不少于15个/m的铜藻作为种菜,将挑选出的铜藻种菜在水深、流大、温度低的附近海域进行继续养育和度夏,其养育水层控制在1m以下;具体操作是:当海水温度达到15℃左右,其养育水层即夹有种菜的苗绳控制在距离海面1m;海水温度达到20℃左右,其养育水层控制在距离海面2m,这样能适当降低海水温度,也放慢了生长发育的速度;在2016年10月21号,将养育和度夏的种菜提升到海面,使藻体进入快速生长,作为下年种菜使用。
上述铜藻培育方法在培育铜藻时试验海区苗种培育成活率为100%,没有出现幼苗死亡的现象,也没有出现幼苗脱苗的现象;将同样品种的铜藻在上述相同的海域进行传统的有性生殖培育,结果发现,传统的有性生殖培育过程中铜藻幼苗脱苗严重,幼苗成活率只有50%。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经过一年多的铜藻培育,夹苗时每米苗绳夹苗150克,每亩3000米苗绳,即每亩夹苗450千克,第一茬即第一次采收时,经过了约60天的养殖,每米苗绳鲜菜重达5千克,即每条苗绳(3米)鲜菜重达15千克,每亩每茬生产鲜菜15吨;一年养殖三茬即采收三次;现在国内铜藻鲜菜每吨价格约为600~800元,所以,铜藻养殖每亩每茬产值约为9000~12000元,经济效益比较可观。
实施例二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营养快繁的铜藻规模化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试验地点
试验海区为山东省青岛市崂山仰口浅海养殖海域,该区域海水深度为15~20m,为浅海,无工业污染和大量淡水,敌害生物较少,海水透明度为0.8m,水流速度约为10cm/s,盐度为28~31‰,该海区风浪较小,沙泥底质,底质稳定,潮流畅通,冬季最低温度不低于5℃。
(2)铜藻种菜的采集和运输
2015年10月22号于山东省荣成市俚岛镇海域采集漂浮铜藻做为养殖苗种,选择的种菜要求植株高大、藻体健壮、无杂藻附着、分枝粗壮,采集时海水温度为12℃,裁剪分苗得种菜,种菜的主枝长度1.2m左右,分枝数为25个/m,采集的种菜直接装入保温箱中,并用海水浸泡的湿布覆盖在种菜上,保持其处于湿润状态,放入冰瓶以保持低温,使温度控制在15℃,将保温箱加盖密封尽快运输至养殖海区;
(3)运输后处理和夹苗
运输的铜藻种菜到达目的培育海区即试验海区后,每500千克置于一个网兜内,挂于近岸海水中暂养;夹苗选用的苗绳材质为聚乙烯绳,直径为0.5cm,夹苗前先将苗绳在海水中浸泡使苗绳处于湿润状态;种菜以3株作为一簇夹在苗绳上,苗绳长度为5m,簇间距为12cm;夹苗时尽量避免阳光直射,经常泼洒海水,保持种菜湿润;夹好苗的苗绳每10根连结好,挂于近岸海水中,以避免种菜干燥脱水。
(4)海上培育
将苗绳平挂于两行筏架上,每台筏架长度80米,每台筏架间距5米,每条苗绳之间距离1米,苗绳要稍长,不能被浮绠绳拉得太紧,否则部分种菜会被夹断而流失;在苗绳两端各距离夹苗区即种菜25cm处系上坠石,苗绳中间加上2个30cm的浮子,以使种菜大部分即80%主枝均匀漂浮在海水表面,保证种菜主枝受光均匀,能够充分吸收营养盐。
(5)日常管理
洗刷苗绳,清除附着在苗绳上的杂藻和污泥,观察藻体生长情况,如果颜色出现不正常,分析原因,并及时进行调整;
①控制合理的密度:种菜过密时,可进行拨收,拔长留短,适当把种菜拔疏,有利于种菜的长成,提高产量和质量;
②检查、整理筏架:随着种菜的生长,筏架承受的压力增加,应及时加固筏架,观察苗绳是否缺损,缆绳、木桩是否牢固,行间有无移位等,确保安全生产;
③施肥:如果种菜颜色变浅,生长缓慢时,可适当挂袋施肥;
④病虫害防治:可根据情况加敌百虫等缓释药物防治。
(6)收获
2016年12月30日,当种菜由每簇20克生长到500克的铜藻收获,并在苗绳上的铜藻中取植株高大、藻体健壮、无杂藻附着、分枝粗壮的藻体,进行裁剪分苗,取主枝长度1.2m左右、分枝数为25个/m的藻体为种菜,继续夹在苗绳上养殖;之后根据铜藻的长成情况,进行再次采收和分苗夹苗培育;2016年5月16日,海水温度到20℃的时候,挑选部分铜藻作为种菜外,其余铜藻全部收获。
(7)种菜保育与度夏
在2016年5月16号收获时,从养殖群体中挑选生长旺盛、分枝粗壮、主枝长度1.2m左右、分枝数为25个/m的铜藻作为种菜,将挑选出的铜藻种菜在水深、流大、温度低的附近海域进行继续养育和度夏,其养育水层控制在1m以下;具体操作是:当海水温度达到19℃左右,其养育水层控制在距离海面2m;海水温度达到24℃左右,其养育水层控制在距离海面2.5m,这样能适当降低海水温度,也放慢了生长发育的速度;在2016年10月12号,将养育和度夏的种菜提升到海面,使藻体进入快速生长,作为下年种菜使用。
上述铜藻培育方法在培育铜藻时试验海区苗种培育成活率为100%,没有出现幼苗死亡的现象,也没有出现幼苗脱苗的现象;将同样品种的铜藻在上述相同的海域进行传统的有性生殖培育,结果发现,传统的有性生殖培育过程中铜藻幼苗脱苗严重,幼苗成活率只有48%。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经过一年多的铜藻培育,夹苗时每米苗绳夹苗200克,每亩3000米苗绳,即每亩夹苗600千克,第一茬经过68天的养殖,每米苗绳鲜菜重达6千克,即每条苗绳(5米)鲜菜重达30千克,每亩每茬生产鲜菜18吨;一年养殖三茬;现在国内铜藻鲜菜每吨价格约为600~800元,所以,铜藻养殖每亩年产值约为32400~43200元,经济效益比较可观。
实施例三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营养快繁的铜藻规模化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试验海区
试验海区为山东省烟台市长岛县南长山岛附近海域,该海区风浪较小,沙泥底质,底质稳定,潮流畅通,最低温度不低于3℃,海水流速为30cm/秒,盐度为29~31.5‰,无工业和生活污水污染,敌害生物较少。
(2)铜藻种菜的采集和运输在海水温度为10℃时,采集漂浮铜藻,挑选植株高大、藻体健壮、无杂藻附着、分枝粗壮的藻体,裁剪分苗得种菜,种菜的主枝长度为1.0m,分枝数为15个/m,于12℃的湿润环境中,运输至培育海区;
(3)夹苗和海上培育将上述种菜以3株为一簇夹在苗绳上,夹苗时尽量避免阳光直射,经常泼洒海水,保持藻体湿润;将苗绳平挂于筏架上,在苗绳两端系上坠石,苗绳中间加上浮子,使藻体的大部分即75%的主枝均匀漂浮在海水表面;
(4)日常管理和收获海上培育过程中进行方式日常管理,养殖2个月后,种菜逐渐长成铜藻,取每簇重量为450克的铜藻进行收获,在收获的铜藻中选取植株高大、藻体健壮、无杂藻附着、分枝粗壮的藻体,裁剪分苗得种菜,取主枝长度为1.0m、分枝数为15个/m的种菜继续夹在苗绳上养殖,然后,收获,再养殖,再收获,依次反复,共计养殖6个月;在海水温度为16℃时,挑选生长旺盛、分枝粗壮的铜藻作为种菜,其余的铜藻全部收获;
(5)种菜保育和度夏将上述所得种菜在水深、流大、温度低的海域中继续养育和度夏,海域水温最高为22℃;
(6)再次种植和培育当海水温度回落到15℃后,将上述所得种菜按照步骤2)~步骤5)的方法继续进行采集得到种菜,以备下一年度种植使用。
上述铜藻培育方法在培育铜藻时试验海区苗种培育成活率为100%,没有出现幼苗死亡的现象,也没有出现幼苗脱苗的现象;将同样品种的铜藻在上述相同的海域进行传统的有性生殖培育,结果发现,传统的有性生殖培育过程中铜藻幼苗脱苗严重,幼苗成活率只有46%。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经过一年多的铜藻培育,夹苗时每米苗绳夹苗150克,每亩3000米苗绳,即每亩夹苗450千克,第一茬经过60天的养殖,每米苗绳鲜菜重达5.25千克,每亩每茬生产鲜菜15.75吨;一年养殖三茬;现在国内铜藻鲜菜每吨价格约为600~800元,所以,铜藻养殖每亩年产值约为28350~37800元,经济效益比较可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是一种基于营养快繁的铜藻规模化培育的方法,涵盖了海上培育、种菜保育和度夏两个阶段,通过分层次分海区的操作模式进行培育和保育,能显著提高培育效率与效益,培育效果好,耗能低,方便操作,适于养殖场中广泛应用;该方法改变了铜藻有性繁殖从育苗到养成的传统方式,利用漂浮铜藻营养枝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可无性繁殖并且具有全年生长的特性,方便快捷批量化进行铜藻规模化培育,操作简单,省时省力,不受成熟种菜的限制,可根据实际需要随时培育大量的苗种,不会出现幼苗脱苗的现象,成活率高,成为缓解铜藻产业养殖种苗紧缺和降低养殖生产成本的一个重要途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营养快繁的铜藻规模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培育海区
培育海区选择风浪较小,沙泥底质,底质稳定,潮流畅通,最低温度不低于2℃,海水流速为10~40cm/s,盐度为28~35‰,无工业和生活污水污染,敌害生物较少的浅海;
2)铜藻种菜的采集和运输
在海水温度不超过15℃时,采集漂浮铜藻,挑选植株高大、藻体健壮、无杂藻附着、分枝粗壮的藻体,分苗得种菜,种菜的主枝长度为0.8~1.2m,分枝数不少于15个/m,于10~15℃的湿润环境中,运输至培育海区;
3)夹苗和海上培育
将步骤2)所得种菜以2~3株为一簇夹在苗绳上,夹苗时尽量避免阳光直射,经常泼洒海水,保持种菜湿润;将苗绳平挂于筏架上,在苗绳两端系上坠石,苗绳中间加上浮子,使70-80%的种菜的主枝均匀漂浮在海水表面;
4)日常管理和收获
海上培育过程中进行方式日常管理,种菜逐渐长成铜藻,取每簇重量为400~500克的铜藻进行收获,在收获的铜藻中选取步骤2)所述的藻体,并分苗后继续夹在苗绳上养殖,收获,再养殖,再收获,依次反复;在海水温度超过15℃时,挑选生长旺盛、分枝粗壮的铜藻作为种菜,其余的铜藻全部收获;
5)种菜保育和度夏
将步骤4)所得种菜在水深、流大、温度低的海域中继续养育和度夏,海域水温最高不超过24℃;
6)再次种植和培育
当海水温度回落到不超过15℃后,将步骤5)所得种菜按照步骤2)~步骤5)的方法继续进行采集、运输、夹苗、培育、日常管理、收获、保育和度夏,依次循环,得到种菜,并收获铜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营养快繁的铜藻规模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5)中,在种菜的保育和度夏过程中,海水温度为15~19℃时,夹有种菜的苗绳到海面的距离为1~2m,白天最大光照强度控制在8000lx以下;海水温度为20~24℃时,夹有种菜的苗绳到海面的距离为2~2.5m,白天最大光照强度控制在5000lx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营养快繁的铜藻规模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5)中,在种菜的保育和度夏过程中,夹有种菜的苗绳到海面的距离通过筏架的升降进行调节,退大潮时,将筏架连接的浮埂绳收紧,将苗绳上的浮子更换为小浮子,并采用加固绳固定,使筏架的松紧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营养快繁的铜藻规模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3)中,苗绳长度为3~5m,簇间距为10~12cm,筏架长度为80米,筏架间距为5m,苗绳间距为1米,坠石系在苗绳两端距离种菜15~25cm处,浮子直径为30cm,浮子个数为1~2个,所述步骤5)中,小浮子直径为2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营养快繁的铜藻规模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3)中,运输到培育海区的种菜,首先,每500Kg置于一个网兜内,挂于近岸海水中暂养,然后,再进行夹苗;夹苗完毕之后的苗绳,每10根连结好,挂于近岸海水中,以避免种菜干燥脱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营养快繁的铜藻规模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3)中,苗绳为聚乙烯绳,直径为0.5cm,夹苗前先将苗绳在海水中浸泡使苗绳处于湿润状态,每簇种菜的重量为15~20g。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营养快繁的铜藻规模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中,种菜的分枝数为15~25个/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营养快繁的铜藻规模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中,采集到的种菜直接装入保温箱中,并用海水浸泡的湿布覆盖在种菜上,使其处于湿润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营养快繁的铜藻规模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中,在保温箱中放入冰瓶,然后,将保温箱加盖密封,并尽快运输至培育海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营养快繁的铜藻规模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4)中,日常管理为洗刷苗绳,清除附着在苗绳上的杂藻和污泥,观察种菜生长情况,如果颜色出现不正常,分析原因,及时进行调整。
CN201710599027.0A 2017-07-21 2017-07-21 一种基于营养快繁的铜藻规模化培育方法 Active CN1072320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99027.0A CN107232051B (zh) 2017-07-21 2017-07-21 一种基于营养快繁的铜藻规模化培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99027.0A CN107232051B (zh) 2017-07-21 2017-07-21 一种基于营养快繁的铜藻规模化培育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32051A true CN107232051A (zh) 2017-10-10
CN107232051B CN107232051B (zh) 2020-07-31

Family

ID=59988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99027.0A Active CN107232051B (zh) 2017-07-21 2017-07-21 一种基于营养快繁的铜藻规模化培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32051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50114A (zh) * 2019-04-15 2019-08-23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水产病害防治中心) 一种水培海马齿的茎段移植方法
CN112293302A (zh) * 2019-08-02 2021-02-02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基于铜藻栽培的平鮋属鱼类养护方法
CN115226623A (zh) * 2022-08-24 2022-10-25 北京雷力海洋生物新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马尾藻的培养方法
CN115380813A (zh) * 2022-09-28 2022-11-25 北京雷力海洋生物新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铜藻的培养方法
CN115226623B (zh) * 2022-08-24 2024-06-04 北京雷力海洋生物新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马尾藻的培养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61509A (ja) * 2006-09-04 2008-03-21 Okabe Co Ltd 藻場造成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藻場造成方法
CN101755665A (zh) * 2008-12-23 2010-06-30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铜藻全人工苗种培育方法
CN101822206A (zh) * 2010-05-06 2010-09-08 山东海之宝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海带多茬育苗的方法
CN102204507A (zh) * 2011-04-07 2011-10-05 胶南市海洋与渔业局 一种鼠尾藻苗种的中间培育方法
CN102224800A (zh) * 2011-04-29 2011-10-26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一种羊栖菜幼孢子体苗的度夏培育方法
CN102771377A (zh) * 2012-08-16 2012-11-14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可食用马尾藻的人工育苗及栽培方法
CN103444506A (zh) * 2013-09-22 2013-12-18 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 一种海黍子苗种人工繁育的方法
CN104396721A (zh) * 2014-10-10 2015-03-11 宁波大学 一种羊栖菜假根渡夏育苗装置及育苗方法
CN105993907A (zh) * 2016-06-21 2016-10-12 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一种鼠尾藻的采苗方法及其早期培育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61509A (ja) * 2006-09-04 2008-03-21 Okabe Co Ltd 藻場造成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藻場造成方法
CN101755665A (zh) * 2008-12-23 2010-06-30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铜藻全人工苗种培育方法
CN101822206A (zh) * 2010-05-06 2010-09-08 山东海之宝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海带多茬育苗的方法
CN102204507A (zh) * 2011-04-07 2011-10-05 胶南市海洋与渔业局 一种鼠尾藻苗种的中间培育方法
CN102224800A (zh) * 2011-04-29 2011-10-26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一种羊栖菜幼孢子体苗的度夏培育方法
CN102771377A (zh) * 2012-08-16 2012-11-14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可食用马尾藻的人工育苗及栽培方法
CN103444506A (zh) * 2013-09-22 2013-12-18 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 一种海黍子苗种人工繁育的方法
CN104396721A (zh) * 2014-10-10 2015-03-11 宁波大学 一种羊栖菜假根渡夏育苗装置及育苗方法
CN105993907A (zh) * 2016-06-21 2016-10-12 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一种鼠尾藻的采苗方法及其早期培育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50114A (zh) * 2019-04-15 2019-08-23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水产病害防治中心) 一种水培海马齿的茎段移植方法
CN110150114B (zh) * 2019-04-15 2021-12-21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水产病害防治中心) 一种水培海马齿的茎段移植方法
CN112293302A (zh) * 2019-08-02 2021-02-02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基于铜藻栽培的平鮋属鱼类养护方法
CN115226623A (zh) * 2022-08-24 2022-10-25 北京雷力海洋生物新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马尾藻的培养方法
CN115226623B (zh) * 2022-08-24 2024-06-04 北京雷力海洋生物新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马尾藻的培养方法
CN115380813A (zh) * 2022-09-28 2022-11-25 北京雷力海洋生物新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铜藻的培养方法
CN115380813B (zh) * 2022-09-28 2023-07-25 北京雷力海洋生物新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铜藻的培养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32051B (zh) 2020-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Yang et al. Growth of Gracilaria lemaneiformis under different cultivation conditions and its effects on nutrient removal in Chinese coastal waters
CN102771377B (zh) 一种可食用马尾藻的人工育苗及栽培方法
CN101263780B (zh) 北方海区鼠尾藻大规格苗种提前育成的方法
CN103444506B (zh) 一种海黍子苗种人工繁育的方法
CN205105907U (zh) 用于室外养殖池塘水体修复的水稻浮床装置
CN100484893C (zh) 一种温带富营养化海域的综合生态修复方法
CN104430079A (zh) 蔬菜、水稻、花卉种植与网箱套养结合的装置和方法
CN102812896A (zh) 一种海带和龙须菜轮养的方法
CN105993907A (zh) 一种鼠尾藻的采苗方法及其早期培育方法
CN103382056A (zh) 一种沉水植物快速建群装置
CN107232051A (zh) 一种基于营养快繁的铜藻规模化培育方法
CN101779595B (zh) 一种北方池塘脆江蓠移植栽培的方法
CN103004576A (zh) 一种鼠尾藻潮间带人工栽培的方法
CN101422128B (zh) 马尾藻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再生
CN101828508A (zh) 一种快速促进无土栽培蔬菜体内硝酸盐同化的方法
CN102349434A (zh) 利用入湖河水漂浮高产栽培陆生空心菜的方法
CN101525201A (zh) 用西洋菜净化养猪废水的方法
CN101263794A (zh) 一种生态化养殖螃蟹技术
CN101422127A (zh) 马尾藻有性繁殖育苗的方法
CN105191845B (zh) 一种海参与海马立体生态混养的方法
CN106857226A (zh) 一种铜藻在北方生产性人工育苗的方法
CN105165680B (zh) 一种大黄鱼‑龙须菜综合养殖匹配模式
CN106718817A (zh) 一种礁膜合子的大量附着和培养方法
CN103039350B (zh) 一种提高鼠尾藻出苗率和生长速度的育苗方法
CN106212263B (zh) 一种海黍子附着基支撑装置及海黍子良种选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