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05907U - 用于室外养殖池塘水体修复的水稻浮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室外养殖池塘水体修复的水稻浮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05907U
CN205105907U CN201520914565.0U CN201520914565U CN205105907U CN 205105907 U CN205105907 U CN 205105907U CN 201520914565 U CN201520914565 U CN 201520914565U CN 205105907 U CN205105907 U CN 2051059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ce
floating bed
camel
groove
bed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1456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其根
罗衡
俞震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2091456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059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059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0590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室外养殖池塘水体修复的水稻浮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稻浮床装置包括:浮床骨架,所述的浮床骨架上固定有浮垫,四周挂有载重物;所述的浮垫上有凹槽,凹槽底部中间有透水口;所述的浮垫底部有防鱼网;其中所述的凹槽在秧苗插入后以海绵充塞凹槽固定住秧苗。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水稻,使水稻根植于室外池塘表面,减少了水稻种植的工序,相比于土壤种稻,浮床种稻无需犁田耙地、中耕除草及灌溉排水等繁重农活,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同时水面稻直接利用池塘中的营养盐,使水体中多余的营养盐充分得到利用,并且增加了种植水稻的面积,进而充分的利用了池塘表面空间以及投入的养殖饵料。

Description

用于室外养殖池塘水体修复的水稻浮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作物栽培领域,尤其涉及无土栽培技术,具体是指一种用于室外养殖池塘水体修复的水稻浮床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排入江河、湖泊的废水和生活污水不断增加,尤其是池塘养殖水体富营养化日趋严重,池塘养殖废水得不到很好的处理,不仅引起了养殖水域环境的严重污染,而且对于养殖产业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危害作用;同时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工业迅猛发展,人均占有耕地不断减少,该装置不仅能够使池塘养殖水体得到净化,而且使水稻充分利用了池塘的营养盐,减少了水稻对化肥的使用量。传统的无土栽培浮床只能种植一些简单的蔬菜瓜果等矮茎农作物(实验证明水稻对于水体营养盐的吸收量普遍高于一般的无土栽培植物),同时这一些浮床往往只能处于室内环境,无法经受住室外养殖池塘恶劣环境的抗压以及食草性鱼类对浮床植物根部的破坏,这样就很大的限制了无土栽培技术在养殖池塘水面的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能够解决养殖池塘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以及水稻倒伏和根部被破坏的用于室外养殖池塘水体修复的水稻浮床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水稻浮床装置具有如下构成:
该用于室外养殖池塘水体修复的水稻浮床装置,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水稻浮床装置包括:
浮床骨架,所述的浮床骨架上固定有浮垫,四周挂有载重物;所述的浮垫上有凹槽,凹槽底部中间有透水口;所述的浮垫底部有防鱼网;其中所述的凹槽在秧苗插入后以海绵充塞凹槽固定住秧苗。
优选地,所述的浮垫为泡沫材料,厚度为4~6cm。
更优选地,所述的凹槽为5cm×5cm的正方形,所述的凹槽由浮垫表面至底部为半圆锥形,凹槽深度为4~5cm,凹槽与凹槽之间的距离为8~12c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浮床骨架的长度、宽度比浮垫的长度、宽度各大1~2cm。
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透水口大小仅允许秧苗根部穿过,秧苗根部随着生长系于防鱼网上。
最优选地,所述的载重物可根据浮床内秧苗长势改变重量,维持吃水深度。
采用了该实用新型中的水稻浮床装置,其技术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水稻,使水稻根植于室外池塘表面,减少了水稻种植的工序,相比于土壤种稻,浮床种稻无需犁田耙地、中耕除草及灌溉排水等繁重农活,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同时水面稻直接利用池塘中的营养盐,使水体中多余的营养盐充分得到利用,并且增加了种植水稻的面积,进而充分的利用了池塘表面空间以及投入的养殖饵料,解决养殖池塘由于饵料投入所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同时解决了由于水稻生长的特性而引起的在室外池塘浮床种植的倒伏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各装置除水稻外都能重复利用,成本低,维护价格低,具有很强的经济实用性,从而减少了浮床技术推广的难度。
3.本实用新型中增加了浮床固定骨架以及用于水稻的海绵块,增加了浮床以及水稻的抗风能力。同时,由于底部包裹着防鱼网,因而本浮床可以放置于一些养殖食草鱼类的池塘,增加了浮床的应用范围,保护浮床种植水稻过程中不受到池塘食草性鱼类对其根部的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水稻浮床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水稻浮床装置的栽培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泡沫浮垫
2凹槽
3浮床骨架
4防鱼网
5秧苗
6透水口
7海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2所示的水稻浮床装置,包括:浮床骨架3,所述的浮床骨架上通过扎带或绳索与浮垫进行固定有浮垫1,四周挂有载重物;所述的浮垫1上有凹槽2,凹槽2底部中间有透水口6;所述的浮垫1底部有防鱼网4;本发明中为2网目鱼网,可根据养殖品种进行网目的改变;其中所述的凹槽2在秧苗5插入后以海绵7充塞凹槽固定住秧苗5。其中所述的浮垫1为泡沫材料,厚度为5cm,长宽为1.5m×1.5m;所述的凹槽2为5cm×5cm的正方形,所述的凹槽2由浮垫1表面至底部为半圆锥形,凹槽深度为4cm,凹槽与凹槽之间的距离为10cm;所述的浮床骨架3的长度、宽度比浮垫的长度、宽度各大1~2cm。所述的透水口大小仅允许秧苗根部穿过,秧苗根部随着生长系于防鱼网上,通过透水口从而接触池塘水体,进而吸收营养盐成分。所述的载重物可根据浮床内秧苗长势改变重量,维持吃水深度,一般为鱼网兜住的石子。
水稻秧苗5,选择分蘖能力强,根系发达的中、矮秆省肥常规稻和杂优水稻,从而减少浮床上水稻的抗倒伏风险,同时选择省肥水稻这样也可以减少由于水稻施肥所引起的水体污染。本发明装置置于室外养殖池塘上,利用绳索进行固定,并对水稻施肥,在水稻施肥时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前期施足磷肥,中期以有机无机配合,后期根据养殖水体的营养盐状况以及水稻的生长情况进行合理施肥。
采用了该实用新型中的水稻浮床装置,其技术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水稻,使水稻根植于室外池塘表面,减少了水稻种植的工序,相比于土壤种稻,浮床种稻无需犁田耙地、中耕除草及灌溉排水等繁重农活,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同时水面稻直接利用池塘中的营养盐,使水体中多余的营养盐充分得到利用,并且增加了种植水稻的面积,进而充分的利用了池塘表面空间以及投入的养殖饵料,解决养殖池塘由于饵料投入所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同时解决了由于水稻生长的特性而引起的在室外池塘浮床种植的倒伏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各装置除水稻外都能重复利用,成本低,维护价格低,具有很强的经济实用性,从而减少了浮床技术推广的难度。
3.本实用新型中增加了浮床固定骨架以及用于水稻的海绵块,增加了浮床以及水稻的抗风能力。同时,由于底部包裹着防鱼网,因而本浮床可以放置于一些养殖食草鱼类的池塘,增加了浮床的应用范围,保护浮床种植水稻过程中不受到池塘食草性鱼类对其根部的破坏。
在此说明书中,本实用新型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Claims (6)

1.一种用于室外养殖池塘水体修复的水稻浮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稻浮床装置包括:浮床骨架,所述的浮床骨架上固定有浮垫,四周挂有载重物;所述的浮垫上有凹槽,凹槽底部中间有透水口;所述的浮垫底部有防鱼网;其中所述的凹槽在秧苗插入后以海绵充塞凹槽固定住秧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浮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垫为泡沫材料,厚度为4~6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浮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为5cm×5cm的正方形,所述的凹槽由浮垫表面至底部为半圆锥形,凹槽深度为4~5cm,凹槽与凹槽之间的距离为8~12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浮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床骨架的长度、宽度比浮垫的长度、宽度各大1~2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浮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水口大小仅允许秧苗根部穿过,秧苗根部随着生长系于防鱼网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浮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重物可根据浮床内秧苗长势改变重量,维持吃水深度。
CN201520914565.0U 2015-11-17 2015-11-17 用于室外养殖池塘水体修复的水稻浮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059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14565.0U CN205105907U (zh) 2015-11-17 2015-11-17 用于室外养殖池塘水体修复的水稻浮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14565.0U CN205105907U (zh) 2015-11-17 2015-11-17 用于室外养殖池塘水体修复的水稻浮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05907U true CN205105907U (zh) 2016-03-30

Family

ID=55561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14565.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05907U (zh) 2015-11-17 2015-11-17 用于室外养殖池塘水体修复的水稻浮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05907U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8200A (zh) * 2016-04-29 2016-09-07 常州市金坛区水产技术指导站 一种蟹稻共生种养池及其综合调温方法
CN106630385A (zh) * 2016-11-21 2017-05-10 双鱼(武汉)水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养殖尾水再生利用的水上稻作方法
CN108718964A (zh) * 2018-05-11 2018-11-02 柳州市柳南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水培稻稻田养殖田螺的方法
CN109430026A (zh) * 2018-10-24 2019-03-08 湖北科技学院 一种草鱼和水稻在共存生长的方法
CN109526820A (zh) * 2018-12-27 2019-03-29 重庆市开州区博洋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池塘鱼蛙菜共生的养殖方法
CN109526819A (zh) * 2018-12-27 2019-03-29 重庆市开州区博洋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池塘鱼蛙稻共生的养殖方法
CN111670793A (zh) * 2020-04-24 2020-09-18 杭州昊琳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浮床式稻鳖共生种养系统及其种养方法
CN113575405A (zh) * 2021-08-23 2021-11-0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抗风浪的耐盐挺水植物种植装置及种植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8200A (zh) * 2016-04-29 2016-09-07 常州市金坛区水产技术指导站 一种蟹稻共生种养池及其综合调温方法
CN106630385A (zh) * 2016-11-21 2017-05-10 双鱼(武汉)水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养殖尾水再生利用的水上稻作方法
CN106630385B (zh) * 2016-11-21 2019-04-02 双鱼(武汉)水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养殖尾水再生利用的水上稻作方法
CN108718964A (zh) * 2018-05-11 2018-11-02 柳州市柳南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水培稻稻田养殖田螺的方法
CN109430026A (zh) * 2018-10-24 2019-03-08 湖北科技学院 一种草鱼和水稻在共存生长的方法
CN109430026B (zh) * 2018-10-24 2020-12-25 湖北科技学院 一种草鱼和水稻在共存生长的方法
CN109526820A (zh) * 2018-12-27 2019-03-29 重庆市开州区博洋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池塘鱼蛙菜共生的养殖方法
CN109526819A (zh) * 2018-12-27 2019-03-29 重庆市开州区博洋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池塘鱼蛙稻共生的养殖方法
CN111670793A (zh) * 2020-04-24 2020-09-18 杭州昊琳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浮床式稻鳖共生种养系统及其种养方法
CN113575405A (zh) * 2021-08-23 2021-11-0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抗风浪的耐盐挺水植物种植装置及种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05907U (zh) 用于室外养殖池塘水体修复的水稻浮床装置
CN204392947U (zh) 一种鱼菜共生水循环培养种植装置
CN104429709A (zh) 一种利用蚯蚓粪制作的草莓育苗基质及其生产方法与应用
CN210900695U (zh) 一种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
CN103355071A (zh) 稻田生态养鱼方法及所种植水稻生产的生态大米
CN104782463A (zh) 一种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
CN104430079A (zh) 蔬菜、水稻、花卉种植与网箱套养结合的装置和方法
CN105027947A (zh) 一种适于南方油用牡丹与梨树立体种植的高效栽培方法
CN110476753B (zh) 一种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
CN104396616A (zh) 一种鱼菜共生水循环培养种植装置及方法
CN106468108A (zh) 一种新型高效农业生态循环系统
CN103636481A (zh) 湿地保护的立体种养殖系统
CN103329726A (zh) 一种红树林的淡水种植方法
Ranawade et al. Comparative cultivation and biochemical analysis of Spinacia oleraceae grown in aquaponics, hydroponics and field conditions
Keeratiurai Efficiency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with hydroponics
CN103694039A (zh) 一种川鄂连蕊茶良种的轻型栽培基质及其容器育苗方法
CN105145257B (zh) 一种金槐林营造方法
CN204490613U (zh) 基于低矮无花苦草的水下草坪模块系统
CN108293929A (zh) 一种利用滨海对虾养殖塘冬歇期种植蔬菜改良土壤的方法
CN104488480A (zh) 一种水上花卉的栽培方法
CN104584997A (zh) 一种提高番茄有机硒含量的无土栽培方法
CN107232051B (zh) 一种基于营养快繁的铜藻规模化培育方法
CN105621619A (zh) 湖滨湿地水生植物-鱼类-底栖生物水质净化系统及其净化方法
CN109156280A (zh) 一种多元化农业高效种养方法
CN109526842A (zh) 一种智能化鱼菜共生生态循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30

Termination date: 2016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