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29112B - 后置增距镜及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后置增距镜及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29112B
CN107229112B CN201710122356.6A CN201710122356A CN107229112B CN 107229112 B CN107229112 B CN 107229112B CN 201710122356 A CN201710122356 A CN 201710122356A CN 107229112 B CN107229112 B CN 1072291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lens group
focal length
satisfied
following conditi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2235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29112A (zh
Inventor
小里哲也
长伦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2291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291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291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291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56Accessories
    • G03B17/565Optical accessories, e.g. converters for close-up photography, tele-convertors, wide-angle conver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02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changing, adding, or subtracting a part of the objective, e.g. convertible objective
    • G02B15/1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changing, adding, or subtracting a part of the objective, e.g. convertible objective by adding a part, e.g. close-up attachment
    • G02B15/12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changing, adding, or subtracting a part of the objective, e.g. convertible objective by adding a part, e.g. close-up attachment by adding telescopic attach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02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changing, adding, or subtracting a part of the objective, e.g. convertible objective
    • G02B15/1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changing, adding, or subtracting a part of the objective, e.g. convertible objective by adding a part, e.g. close-up attachm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3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four components only
    • G02B9/36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four components only arranged + -- +
    • G02B9/52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four components only arranged + -- + the rear + component being compoun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3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four components only
    • G02B9/36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four components only arranged + -- +
    • G02B9/5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four components only arranged + -- + the front + component being compoun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倍率且实现良好的光学性能及适当的后焦距的后置增距镜及摄像装置。将后置增距镜(RCL)从物体侧依次为正负负正的4个透镜组来构成。第1透镜组(RG1)从物体侧依次由负透镜(RL11)及正透镜(RL12)构成,第2透镜组(RG2)从物体侧依次由负透镜(RL21)及正透镜(RL22)构成,第3透镜组(RG3)从物体侧依次由负透镜(RL31)、正透镜(RL32)及负透镜(RL33)构成,第4透镜组(RG4)从物体侧依次由双凸透镜(RL41)及负透镜(RL42)构成,作为第1透镜组(RG1)与第2透镜组(RG2)的合成焦距(f12)及后置增距镜(RCL)的焦距(cf),满足0.22<cf/f12<1。

Description

后置增距镜及摄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拆卸地安装于主镜头的图像侧而放大整体系统的焦距的后置增距镜及具备后置增距镜的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能够拆卸地安装于主镜头(master lens)中而放大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的光学系统,已知有安装在主镜头与照相机主体之间的后置增距镜(后置转换镜)。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在主镜头中安装有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的4组结构的后置增距镜的光学系统。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47869号公报
然而,近年来,不具有光学式取景器的无反式相机备受关注。这种无反式相机用光学系统具有要求实现后焦距短于以往的单反式相机用光学系统的趋势。因此,在无反式相机用后置增距镜中,除了实现在主镜头中安装有后置增距镜的合成光学系统的放大倍率及光学性能以外,为了在能够安装后置增距镜的范围内维持合成光学系统的后焦距,并且避免合成光学系统的透镜总长度的增大化,还要求抑制合成光学系统的后焦距的增大化。
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光学系统为单反式相机用光学系统,因此不能充分应对上述要求。例如,若并不放大缩小而将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后置增距镜安装在具有比单反式相机更短的后焦距的无反式相机用主镜头中,则需要将后置增距镜的光轴上的位置安装在比离专利文献1中所假定的主镜头的成像面的距离更靠近图像侧。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专利文献1的所有实施例的后置增距镜中,成为比专利文献1中所假定的放大倍率更低的放大倍率,从而难以实现所希望的放大倍率。
并且,当将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后置增距镜安装在无反式相机用主镜头中时,与安装在单反式相机的主镜头中的情况相比难以充分确保合成光学系统的后焦距。
并且,作为无反式相机用的光学系统,若欲根据图像高度标准化适用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光学系统,则将会发生放大倍率的不足、后焦距的过于不足或不能实现所希望的光学性能等不良状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倍率且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并实现能够对应于无反式相机的适当的后焦距的后置增距镜及具备后置增距镜的摄像装置。
本发明所涉及的后置增距镜为通过安装于主镜头的图像侧来使整体系统的焦距长于主镜头单体的焦距的具有负焦距的后置增距镜,其特征为从物体侧依次包括由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构成的4个透镜组,第1透镜组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将凹面朝向图像侧的负透镜即第1透镜组第1透镜及将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透镜即第1透镜组第2透镜,第2透镜组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将凹面朝向图像侧的负透镜即第2透镜组第1透镜及将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透镜即第2透镜组第2透镜,第3透镜组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将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透镜即第3透镜组第1透镜、将凸面朝向图像侧的正透镜即第3透镜组第2透镜及将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透镜即第3透镜组第3透镜,第4透镜组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双凸透镜即第4透镜组第1透镜及将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透镜即第4透镜组第2透镜,并且满足下述条件式(1)。
0.22<cf/f12<1 (1)
其中,
cf:后置增距镜整体的焦距;
f12:第1透镜组与第2透镜组的合成焦距。
本发明的后置增距镜中,还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2)~(5)、(7)~(10)、(1-1)~(5-1)、(7-1)及(8-1)中的任一个或任意的组合。并且,当满足条件式(5)或(5-1)时,更优选满足条件式(6)或(6-1)。
0.24<cf/f12<0.85 (1-1)
0.2<Nnave-Npave<0.5 (2)
0.22<Nnave-Npave<0.4 (2-1)
0.08<-∑air/cf<0.14 (3)
0.1<-∑air/cf<0.135 (3-1)
-0.25<f3/f3a<1.0 (4)
0<f3/f3a<0.5 (4-1)
-0.55<(1/f12-1/f34)×cf<0.6 (5)
-0.5<(1/f12-1/f34)×cf<0.5 (5-1)
0.98<(1/f12+1/f34)×cf<1.2 (6)
1<(1/f12+1/f34)×cf<1.15 (6-1)
0.3<f34/f12<4 (7)
0.32<f34/f12<3.5 (7-1)
0.7<(G3r+G3f)/(G3r-G3f)<3 (8)
0.9<(G3r+G3f)/(G3r-G3f)<2.5 (8-1)
0.7<(R33r+R33f)/(R33r-R33f)<2 (9)
-0.46<IH/cf<-0.3 (10)
其中,
cf:后置增距镜整体的焦距;
f12:第1透镜组与第2透镜组的合成焦距;
Nnave:后置增距镜中所包括的所有负透镜的与d线有关的折射率的平均值;
Npave:后置增距镜中所包括的所有正透镜的与d线有关的折射率的平均值;
∑air:后置增距镜中所包括的光轴上的面间隔中的空气间隔的总和;
f3a:第3透镜组第1透镜与第3透镜组第2透镜的合成焦距;
f3:第3透镜组的焦距;
f34:第3透镜组与第4透镜组的合成焦距;
G3r:第3透镜组的最靠近图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G3f:第3透镜组的最靠近物体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R33r:第3透镜组第3透镜的图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R33f:第3透镜组第3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IH:最大图像高度。
本发明的后置增距镜中,第3透镜组第3透镜优选为新月形状。
本发明的摄像装置具备本发明的后置增距镜。
另外,“实际上包括~”表示除了包括所举出的构成要件以外,还可以包括实际上没有屈光力的透镜、光圈或掩膜或盖玻璃或滤光片等透镜以外的光学要件、物镜法兰盘、镜筒、成像元件及手抖校正机构等机构部分等。并且,关于上述透镜的面形状及屈光力的符号,当包括非球面时,设为在近轴区域中考虑。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高倍率且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并实现适当的后焦距的后置增距镜及具备该后置增距镜的摄像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后置增距镜的第1结构例的图,是与实施例1对应的透镜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后置增距镜的第2结构例的图,是与实施例2对应的透镜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后置增距镜的第3结构例的图,是与实施例3对应的透镜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后置增距镜的第4结构例的图,是与实施例4对应的透镜剖视图。
图5是表示在主镜头中安装有图1的后置增距镜的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的透镜剖视图。
图6是图5所示的光学系统的光线图。
图7是表示主镜头单体的各像差的像差图,从左依次表示球差、像散、畸变像差及倍率色差。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后置增距镜(安装主镜头时)的各像差的像差图,从左依次表示球差、像散、畸变像差及倍率色差。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后置增距镜(安装主镜头时)的各像差的像差图,从左依次表示球差、像散、畸变像差及倍率色差。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后置增距镜(安装主镜头时)的各像差的像差图,从左依次表示球差、像散、畸变像差及倍率色差。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后置增距镜(安装主镜头时)的各像差的像差图,从左依次表示球差、像散、畸变像差及倍率色差。
图12是具备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后置增距镜的摄像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符号说明
2-最大视场角的光束,3-轴上光束,4-最大视场角的主光线,6-滤光片,7-成像元件,8-信号处理电路,9-显示装置,10-摄像装置,G1-第1透镜组(主镜头中所包括的第1透镜组),G2-第2透镜组(主镜头中所包括的第2透镜组),G3-第3透镜组(主镜头中所包括的第3透镜组),G4-第4透镜组(主镜头中所包括的第4透镜组),L11~L411-透镜,ML-主镜头,PP-光学部件,RCL-后置增距镜,RG1-第1透镜组(后置增距镜中所包括的第1透镜组),RG2-第2透镜组(后置增距镜中所包括的第2透镜组),RG3-第3透镜组(后置增距镜中所包括的第3透镜组),RG4-第4透镜组(后置增距镜中所包括的第4透镜组),RL11-第1透镜组第1透镜,RL12-第1透镜组第2透镜,RL21-第2透镜组第1透镜,RL22-第2透镜组第2透镜,RL31-第3透镜组第1透镜,RL32-第3透镜组第2透镜,RL33-第3透镜组第3透镜,RL41-第4透镜组第1透镜,RL42-第4透镜组第2透镜,Sim-图像面,St-光圈,Z-光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图1~图4是分别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后置增距镜RCL的第1至第4透镜结构的剖视图。图2~图4中,各结构例的基本结构均相同,因此以下,以图1所示的结构例为基本进行说明,并根据需要也对图2~图4的结构例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在主镜头ML中安装有图1的后置增距镜RCL的状态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图6是图5所示的光学系统的光线图,且表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轴上光束3及最大视场角的光束2的各光路。另外,最大视场角的光束2中,以点划线来表示最大视场角的主光线4。另外,图1~图6中,左侧为物体侧,右侧为图像侧。
后置增距镜RCL以能够拆卸的方式安装于主镜头ML的图像侧。并且,后置增距镜RCL具有通过安装于主镜头ML的图像侧来使整体系统的焦距长于主镜头单体的焦距的负焦距。以下,有时将在主镜头ML中安装有后置增距镜RCL的合成光学系统(整体系统)简称为合成光学系统。
如图1及图2所示,该后置增距镜RCL沿光轴Z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RG1、具有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RG2、具有负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RG3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RG4。通过将第1透镜组RG1、第2透镜组RG2、第3透镜组RG3及第4透镜组RG4从物体侧依次设为正负负正的屈光力配置,能够抑制因安装后置增距镜RCL而引起的球差及场曲的变化。尤其,通过将负屈光力分散于第2透镜组RG2及第3透镜组RG3这2个透镜组,能够抑制因安装后置增距镜RCL而引起的轴上色差的变化。
并且,第1透镜组RG1与第2透镜组RG2的合成屈光力成为负。由此,能够使后置增距镜RCL的物体侧主点靠进物体侧,并能够实现所希望的变倍比而无需使后置增距镜RCL的负屈光力过强,从而有利于抑制场曲的产生。
另外,以下,分别将后置增距镜RCL中所包括的第1透镜组RG1、后置增距镜RCL中所包括的第2透镜组RG2、后置增距镜RCL中所包括的第3透镜组RG3及后置增距镜RCL中所包括的第4透镜组RG4简单记载为第1透镜组RG1、第2透镜组RG2、第3透镜组RG3及第4透镜组RG4。
第1透镜组RG1实际上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将凹面朝向图像侧的负透镜即第1透镜组第1透镜RL11及将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透镜即第1透镜组第2透镜RL12。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第1透镜组第1透镜RL11及第1透镜组第2透镜RL12分别以单透镜来构成。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通过负透镜即第1透镜组第1透镜RL11的图像侧的凹面与第1透镜组第2透镜RL12的物体侧的凸面之间的空气透镜的作用适宜地校正球差。并且,也可以将第1透镜组RG1以接合第1透镜组第1透镜RL11及第1透镜组第2透镜RL12而成的1组双合透镜来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减小接合面的曲率半径的绝对值,也能够抑制高阶像差的发生,因此有利于场曲的校正,并能够抑制因安装后置增距镜RCL而引起的轴上色差的变动。并且,通过将第1透镜组RG1以1组双合透镜来构成,能够抑制第1透镜组RG1的透镜之间的重影的产生,进而降低偏心等透镜之间的相对位置误差的影响。
第2透镜组RG2实际上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将凹面朝向图像侧的负透镜即第2透镜组第1透镜RL21及将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透镜即第2透镜组第2透镜RL22。因此,能够抑制因安装后置增距镜RCL而引起的轴上色差的变动。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第2透镜组第1透镜RL21及第2透镜组第2透镜RL22分别以单透镜来构成。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通过负透镜即第2透镜组第1透镜RL21的图像侧的凹面与第2透镜组第2透镜RL22的物体侧的凸面之间的空气透镜的作用适宜地校正球差。并且,第2透镜组RG2优选以接合第2透镜组第1透镜RL21及第2透镜组第2透镜RL22而成的1组双合透镜来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减小接合面的曲率半径的绝对值,也能够抑制高阶像差的发生,因此有利于场曲的校正,并能够抑制因安装后置增距镜RCL而引起的轴上色差的变动。并且,通过将第2透镜组RG2以1组双合透镜来构成,能够抑制第2透镜组RG2的透镜之间的重影的产生,进而降低偏心等透镜之间的相对位置误差的影响。
第3透镜组RG3实际上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将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透镜即第3透镜组第1透镜RL31、将凸面朝向图像侧的正透镜即第3透镜组第2透镜RL32及将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透镜即第3透镜组第3透镜RL33。通过将构成第3透镜组RG3的3片透镜从物体侧依次设为负、正、负的屈光力配置,能够抑制因安装后置增距镜RCL而引起的场曲的变动,也能够抑制轴上色差的变动。尤其,通过将第3透镜组第1透镜RL31的物体侧的面及第3透镜组第3透镜RL33的物体侧的面均设为凹面,能够以更高精度来抑制场曲的变动。
并且,第3透镜组第3透镜RL33优选为将凹面朝向物体侧的新月形状。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减小轴外主光线入射于第3透镜组第3透镜RL33各面的角度,并能够减少像散的产生。
并且,第3透镜组RG3中,优选第3透镜组第1透镜RL31与第3透镜组第2透镜RL32接合。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减小接合面的曲率半径的绝对值,也能够抑制高阶像差的发生,因此有利于场曲的校正,并能够抑制因安装后置增距镜RCL而引起的轴上色差的变动。并且,通过接合第3透镜组第1透镜RL31与第3透镜组第2透镜RL32,能够抑制第3透镜组RG3的透镜之间的重影的产生,进而降低偏心等透镜之间的相对位置误差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这些效果,如图3及4所示,将第3透镜组RG3以从物体侧依次接合第3透镜组第1透镜RL31、第3透镜组第2透镜RL2及第3透镜组第3透镜RL33而成的1组双合透镜来构成较为有效。
另外,第3透镜组RG3中,如图1及图2所示,也可以将第3透镜组第1透镜RL31及第3透镜组第2透镜RL32以1组双合透镜来构成,且将第3透镜组第3透镜RL33以单透镜来构成。
第4透镜组RG4实际上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双凸透镜即第4透镜组第1透镜RL41及将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透镜即第4透镜组第2透镜RL42。通过第4透镜组第1透镜RL41将凸面朝向物体侧,能够抑制因安装后置增距镜RCL而引起的球差的变动。并且,通过第4透镜组第2透镜RL42将凹面朝向物体侧,能够减小轴外主光线入射于第4透镜组第2透镜RL42的角度,并能够减少像散的产生。
并且,第4透镜组RG4优选以接合第4透镜组第1透镜RL41及第4透镜组第2透镜RL42而成的1组双合透镜来构成。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抑制第4透镜组RG4的透镜之间的重影的产生,进而降低偏心等透镜之间的相对位置误差的影响。
根据上述后置增距镜RCL,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RG1、具有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RG2、具有负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RG3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RG4的4组结构中,对第1透镜组RG1~第4透镜组RG4的各透镜要件的结构进行优化。因此,能够实现以球差及色差为主的各像差的变动得到良好地抑制的、具有高的光学性能的后置增距镜RCL。
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主镜头ML为从物体侧依次包括第1透镜组G1、第2透镜组G2、第3透镜组G3、光圈St及第4透镜组G4的变焦透镜。另外,图1~图4所示的后置增距镜RCL能够适宜地适用于图5所示的主镜头ML中。并且,主镜头ML中的光圈St(孔径光圈)并不一定表示大小或形状,而是表示光轴Z上的位置。主镜头ML中,第1透镜组G1及第4透镜组G4在从广角端向长焦端进行变倍时固定,第2透镜组G2及第3透镜组G3在从广角端向长焦端进行变倍时分别向图像侧移动。
并且,主镜头ML的第1透镜组G1由透镜L11~L14这4片透镜构成。主镜头ML的第2透镜组G2由透镜L21~L25这5片透镜构成。主镜头ML的第3透镜组G3由透镜L31~L33这3片透镜构成。主镜头ML的第4透镜组G4由透镜L41~L411这11片透镜构成。
接着,对与以以上方式构成的后置增距镜RCL的条件式有关的作用及效果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另外,后置增距镜RCL优选满足下述各条件式的任一个或任意的组合。优选根据后置增距镜RCL所要求的事项适当选择满足的条件式。
首先,若将后置增距镜RCL的焦距设为cf,将第1透镜组RG1与第2透镜组RG2的合成焦距设为f12,则后置增距镜RCL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1)。
0.22<cf/f12<1 (1)
通过以免成为条件式(1)的下限以下的方式抑制第1透镜组RG1与第2透镜组RG2的合成焦距f12,能够使后置增距镜RCL的前侧主点位置靠近物体侧来获得所希望的变倍比而无需使后置增距镜RCL的负屈光力过强,从而有利于抑制场曲的产生。并且,能够使后侧主点位置靠近物体侧,因此能够获得所希望的变倍比,并且将在主镜头ML中安装有后置增距镜RCL的状态下设为所希望的短后焦距,从而能够缩短后置增距镜RCL的光轴方向的厚度。并且,通过以免成为条件式(1)的上限以上的方式确保第1透镜组RG1与第2透镜组RG2的合成焦距f12,防止后焦距变得过长,并且,有利于场曲的校正。为了进一步提高这些效果,更优选满足条件式(1-1),更进一步优选满足条件式(1-2)。
0.24<cf/f12<0.85 (1-1)
0.25<cf/f12<0.75 (1-2)
并且,若后置增距镜中所包括的所有负透镜的与d线有关的折射率的平均值设为Nnave,将后置增距镜中所包括的所有正透镜的与d线有关的折射率的平均值设为Npave,则后置增距镜RCL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2)。
0.2<Nnave-Npave<0.5 (2)
通过以免成为条件式(2)的下限以下的方式设定Nnave-Npave的值,能够防止由后置增距镜RCL的负屈光力引起的场曲的产生。通过以免成为条件式(2)的上限以上的方式设定Nnave-Npave的值,能够防止场曲及球差变得过校正。为此,通过满足条件式(2),满足所希望的倍率及所希望的后焦距的范围,并且容易抑制因将后置增距镜RCL安装于主镜头ML而引起的场曲变化。为了进一步提高这些效果,更优选满足条件式(2-1),更进一步优选满足条件式(2-2)。
0.22<Nnave-Npave<0.4 (2-1)
0.24<Nnave-Npave<0.35 (2-2)
并且,若后置增距镜RCL中所包括的光轴上的面间隔中,将空气间隔的总和设为∑air,则后置增距镜RCL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3)。另外,后置增距镜RCL中所包括的光轴上的面间隔中,空气间隔的总和是对从后置增距镜RCL的最靠近物体侧的面即第1透镜组第1透镜RL11至最靠近图像侧的面即第4透镜组第2透镜RL42的面间隔中所包括的所有空气间隔进行累计的值。
0.08<-∑air/cf<0.14 (3)
通过以免成为条件式(3)的下限以下的方式设定∑air的值,能够有效使用空气透镜的作用,容易使球差与场曲保持平衡。通过以免成为条件式(3)的上限以上的方式设定∑air的值,能够缩短后置增距镜RCL的光轴方向的厚度。为了进一步提高这些效果,更优选满足条件式(3-1),更进一步优选满足条件式(3-2)。
0.1<-∑air/cf<0.135 (3-1)
0.11<-∑air/cf<0.13 (3-2)
并且,若将第3透镜组第1透镜RL31与第3透镜组第2透镜RL32的合成焦距设为f3a,将第3透镜组RG3的焦距设为f3,则后置增距镜RCL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4)。
-0.25<f3/f3a<1.0 (4)
通过以免成为条件式(4)的下限以下的方式,相对于第3透镜组RG3的屈光力抑制第3透镜组第1透镜RL31与第3透镜组第2透镜RL32的合成屈光力,能够适当地确保第3透镜组RG3整体的负屈光力而无需使第3透镜组第3透镜RL33的负屈光力过大,因此有利于场曲的校正。通过以免成为条件式(4)的上限以上的方式,相对于第3透镜组RG3的屈光力抑制第3透镜组第1透镜RL31与第3透镜组第2透镜RL32的合成屈光力,能够使后置增距镜RCL的后侧主点靠近物体侧,并能够缩短将后置增距镜RCL安装在主镜头ML中的状态的后焦距,从而有利于小型化。为了进一步提高这些效果,更优选满足条件式(4-1)。
0<f3/f3a<0.5 (4-1)
并且,若将第1透镜组RG1与第2透镜组RG2的合成焦距设为f12,将第3透镜组RG3与第4透镜组RG4的合成焦距设为f34,则后置增距镜RCL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5)。
-0.55<(1/f12-1/f34)×cf<0.6 (5)
通过以免成为条件式(5)的下限以下的方式设定第1透镜组RG1与第2透镜组RG2的合成焦距f12和第3透镜组RG3与第4透镜组RG4的合成焦距f34之差,能够使后置增距镜RCL的前侧主点靠近物体侧,因此能够获得所希望的变倍比而无需使后置增距镜RCL的负屈光力过强,从而有利于抑制场曲的产生。并且,能够使后侧主点位置靠近物体侧,因此能够获得所希望的变倍比,并且缩短将后置增距镜RCL安装在主镜头ML中的状态下的后焦距,从而能够缩短后置增距镜RCL的光轴方向的厚度。通过以免成为条件式(5)的上限以上的方式设定第1透镜组RG1与第2透镜组RG2的合成焦距f12和第3透镜组RG3与第4透镜组RG4的合成焦距f34之差,防止后焦距变得过短,并且,有利于场曲的校正。为了进一步提高这些效果,更优选满足条件式(5-1),更进一步优选满足条件式(5-2)。
-0.5<(1/f12-1/f34)×cf<0.5 (5-1)
-0.4<(1/f12-1/f34)×cf<0.4 (5-2)
并且,当满足上述条件式(5)~(5-2)中的任一个时,若将第1透镜组RG1与第2透镜组RG2的合成焦距设为f12,将第3透镜组RG3与第4透镜组RG4的合成焦距设为f34,则后置增距镜RCL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6)。
0.98<(1/f12+1/f34)×cf<1.2 (6)
通过以满足条件式(5)且以免成为条件式(6)的下限以下的方式将第1透镜组RG1与第2透镜组RG2的合成焦距设定为f12、第3透镜组RG3与第4透镜组RG4的合成焦距设定为f34,能够加强使后置增距镜RCL的前侧主点靠近物体侧的作用,并能够获得所希望的变倍比而无需使后置增距镜RCL的负屈光力过强,从而有利抑制场曲的产生。通过以满足条件式(5)且以免成为条件式(6)的上限以上的方式设定第1透镜组RG1与第2透镜组RG2的合成焦距f12及第3透镜组RG3与第4透镜组RG4的合成焦距f34,各透镜组的屈光力的总和相对于后置增距镜RCL整体的屈光力不会变得过大,因此能够确保所希望的变倍比,并且有利于抑制场曲的产生。为了进一步提高这些效果,更优选满足条件式(6-1)。
1<(1/f12+1/f34)×cf<1.15 (6-1)
并且,若将第1透镜组RG1与第2透镜组RG2的合成焦距设为f12,将第3透镜组RG3与第4透镜组RG4的合成焦距设为f34,则后置增距镜RCL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7)。
0.3<f34/f12<4 (7)
通过以免成为条件式(7)的下限以下的方式设定相对于第1透镜组RG1与第2透镜组RG2的合成焦距f12的第3透镜组RG3与第4透镜组RG4的合成焦距f34,能够使后置增距镜RCL的前侧主点靠近物体侧,因此能够获得所希望的变倍比而无需使后置增距镜RCL的负屈光力过强,从而有利于抑制场曲的产生。假如,欲加强后置增距镜RCL的负屈光力来获得足够的放大倍率的情况下,则将后置增距镜RCL安装在主镜头ML中的状态的合成光学系统的后焦距变长而不利于小型化。通过以免成为条件式(7)的上限以上的方式设定相对于第1透镜组RG1与第2透镜组RG2的合成焦距f12的第3透镜组RG3与第4透镜组RG4的合成焦距f34,防止后焦距变得过短,并且,有利于场曲的校正。为了进一步提高这些效果,更优选满足条件式(7-1),更进一步优选满足条件式(7-2)。
0.32<f34/f12<3.5 (7-1)
0.34<f34/f12<3 (7-2)
并且,若将第3透镜组RG3的最靠近图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设为G3r,将第3透镜组RG3的最靠近物体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设为G3f,则后置增距镜RCL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8)。
0.7<(G3r+G3f)/(G3r-G3f)<3 (8)
通过以免成为条件式(8)的下限以下的方式构成第3透镜组RG3,能够减小轴外主光线入射于第3透镜组RG3的最靠近物体侧的面及最靠近图像侧的面的角度,能够抑制像散的产生,并且实现所希望的负屈光力。通过以免成为条件式(8)的上限以上的方式构成第3透镜组RG3,能够防止球差的产生。为了进一步提高这些效果,更优选满足条件式(8-1),更进一步优选满足条件式(8-2)。
0.9<(G3r+G3f)/(G3r-G3f)<2.5 (8-1)
1<(G3r+G3f)/(G3r-G3f)<2.3 (8-2)
并且,若将第3透镜组第3透镜RL33的图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设为R33r,将第3透镜组第3透镜RL33的物体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设为R33f,则后置增距镜RCL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9)。
0.7<(R33r+R33f)/(R33r-R33f)<2 (9)
通过以免成为条件式(9)的下限以下的方式构成第3透镜组第3透镜RL33,能够减小相对于第3透镜组第3透镜RL33的各面轴外主光线入射的角度,并能够抑制像散的产生。通过以免成为条件式(9)的上限以上的方式构成第3透镜组第3透镜RL33,能够减小相对于第3透镜组第3透镜RL33的物体侧的面轴上边缘光线入射的角度,并能够抑制球差的产生。为了进一步提高这些效果,更优选满足条件式(9-1),更进一步优选满足条件式(9-2)。
0.9<(R33r+R33f)/(R33r-R33f)<1.8 (9-1)
1<(R33r+R33f)/(R33r-R33f)<1.6 (9-2)
并且,将后置增距镜RCL整体的焦距设为cf,将最大图像高度设为IH,则后置增距镜RCL优选以安装在主镜头ML的图像侧的状态满足下述条件式(10)。另外,最大图像高度表示在主镜头ML中安装有后置增距镜RCL的合成光学系统的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最大图像高度。并且,使固体成像元件的成像面位于合成光学系统的成像面的状态下的最大图像高度在固体成像元件的成像面具有矩形的有效像素区域时相当于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度的一半。
-0.46<IH/cf<-0.3 (10)
通过以免成为条件式(10)的下限以下的方式构成,能够防止后置增距镜RCL的负屈光力的增大,并防止场曲的产生。通过以免成为条件式(10)的上限以上的方式构成,有利于较大地确保变倍比。为了进一步提高这些效果,更优选满足条件式(10-1),更进一步优选满足条件式(10-2)。
-0.44<IH/cf<-0.32 (10-1)
-0.4<IH/cf<-0.34 (10-2)
后置增距镜RCL通过适宜地满足上述优选的条件,能够实现更高的成像性能。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后置增距镜RCL对第1透镜组RG1~第4透镜组RG4的各透镜要件的结构进行优化,且满足上述条件式(1)。由此,通过该后置增距镜RCL,能够得到高倍率且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并能够实现适当的后焦距。而且,其结果,能够将后置增距镜RCL适宜地适用于所谓的无反相机等无反式数码相机中。
例如,作为无反式数码相机用后置增距镜,优选能够实现1.8倍以上的高倍率,在主镜头中安装有后置增距镜的状态下,优选抑制透镜总长度的增大,并且作为能够在照相机主体与主镜头ML之间安装后置增距镜RCL的适当的范围,相对于最大图像高度的后焦距之比为1倍~2.5倍左右。在图1~图4所示的例子中,在主镜头中安装有后置增距镜的状态下,实现了2.0倍的变倍比,且相对于最大图像高度的后焦距之比满足1倍~2.5倍的范围。
相对于此,例如,若对专利文献1的各实施例的透镜以无反式相机用来进行标准化,则实施例1及实施例2的合成光学系统的变倍比小于1.8倍,实施例1的相对于最大图像高度的后焦距之比不足。并且,实施例3的相对于合成光学系统的最大图像高度的后焦距之比变得过大而不能实现小型化,从而后置增距镜的负屈光力过大而导致场曲的增大。
另外,当后置增距镜RCL使用于严酷的环境时,优选实施保护用多层膜涂层。而且,除了保护用涂层以外,还可以实施用于减少使用时的重影光等的防反射涂层。
并且,在图5及图6所示的例子中,示出了在透镜系统与图像面Sim之间配置假定平行平板状的各种滤光片等的光学部件PP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代替在透镜系统与图像面Sim之间配置低通滤波器和/或如切断特定的波长区域的各种滤光片等,也可以在各透镜之间配置这些各种滤光片。并且,例如,也可以在任意的透镜的透镜面实施具有与各种滤光片相同的作用的涂层。
接着,对主镜头ML的结构例及本发明的后置增距镜RCL的数值实施例进行说明。
首先,对主镜头ML进行说明。将在主镜头ML中安装有实施例1的后置增距镜RCL的状态的剖视图示于图5中。并且,将与主镜头ML单体中的结构对应的具体的透镜数据示于表1中,将与规格及可变面间隔有关的数据示于表2中。
在表1所示的透镜数据中的Si栏中示出关于光学系统,将最靠近物体侧的光学要件的物体侧的面设为第1个而以随着朝向图像侧逐渐增加的方式标注有符号的第i个面的编号。在近轴曲率半径Ri栏中示出从物体侧第i个面的曲率半径的值(mm)。在面间隔Di的栏中示出同样从物体侧第i个面Si与第i+1个面Si+1的光轴上的间隔(mm)。在Ndj栏中示出与从物体侧第j个的光学要件的d线(波长587.6nm)有关的折射率的值。在vdj栏中示出与从物体侧第j个光学要件的d线有关的色散系数的值。另外,关于曲率半径的符号,将面形状为向物体侧凸出的情况设为正,向图像侧凸出的情况设为负。在表1中一并示出了光圈St及光学部件PP,在与光圈St相当的面的面编号栏中记载有面编号及(St)这一术语。
并且,在表1中,关于变倍时发生变化的面间隔,使用DD[]这一记号,在[]中标注有该间隔的物体侧的面编号。具体而言,表1的DD[7]、DD[15]及DD[20]为变倍时发生变化的可变面间隔,分别与第1透镜组G1与第2透镜组G2的间隔、第2透镜组G2与第3透镜组G3的间隔及第3透镜组G3与光圈St的间隔对应。
在表2中示出变焦倍率、整体系统的焦距f、整体系统的后焦距Bf、F值FNo.及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最大视场角2ω的值。另外,该后焦距Bf表示以空气换算计的值。并且,在表2中作为可变面间隔示出分别为广角端、中间焦距状态(表2中简单记载为中间)及长焦端时的可变面间隔的值。透镜数据及式数据中,作为角度的单位使用度(°),作为长度的单位使用毫米(mm),但光学系统即使放大比例或缩小比例也能够使用,因此能够使用其他适当的单位。另外,作为波长的单位使用纳米(nm)。
[表1]
主透镜
Figure BDA0001236699380000161
[表2]
主透镜
广角端 中间 长焦端
变焦倍率 1.0 1.6 2.6
f 51.516 83.692 135.965
Bf 29.41 29.41 29.41
FNo. 2.88 2.89 2.88
30.6 18.8 11.6
DD[7] 1.39 19.54 31.16
DD[15] 14.30 9.95 2.69
DD[20] 27.99 14.19 9.82
对以上表中的记号的含义,以表1、2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对于表3~表10,除了在表示与规格及可变面间隔有关的数据的表中还记载有后置增距镜单体的焦距cf以外,基本上相同。另外,表3~表10示出分别对表1、2所示的主镜头ML及与实施例1~4对应的后置增距镜RCL进行组合的整体结构的各数据。另外,关于主镜头ML,在实施例1~4中例示了相同的主透镜,关于与实施例1~4的后置增距镜RCL有关的透镜数据,在表3、5、7及9中用粗框来表示。在表2中,整体系统的焦距f、整体系统的后焦距Bf、F值FNo.及最大视场角2ω分别表示主镜头ML单体的焦距、主镜头ML单体的后焦距、主镜头ML单体的F值及主镜头ML单体的最大视场角。并且,在表4、6、8及10中,整体系统的焦距f、整体系统的后焦距Bf、F值FNo.及最大视场角2ω分别表示对后置增距镜RCL及主镜头ML进行组合的合成光学系统的合成焦距、该合成光学系统的后焦距、该合成光学系统的F值及该合成光学系统的最大视场角。
将主镜头ML单体的各像差图示于图7中。另外,在图7中,将广角端中的各像差从最上段左侧依次以球差、像散、失真(畸变像差)及倍率色差(倍率的色差)来表示,将中间的各像差从中段左侧依次以球差、像散、失真(畸变像差)及倍率色差(倍率的色差)来表示,将长焦端中的各像差从最下段左侧依次以球差、像散、失真(畸变像差)及倍率色差(倍率的色差)来表示。在图7中,在表示球差、像散及畸变像差的各像差图中示出以d线(波长587.6nm)为基准波长的像差。在球差图中将与d线、C线(波长656.3nm)及F线(波长486.1nm)有关的像差分别以实线、虚线及点线来表示。在像散图中将弧矢方向及正切方向的像差分别以实线及点线来表示。在倍率色差图中将与C线及F线有关的像差分别以虚线及点线来表示。另外,球差图的FNo.表示F值,其他像差图的ω表示半视场角。关于这些记号的含义,以图7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对图8~图11也基本上相同。并且,图7~图11所示的像差图均表示物体距离为无限远的情况。
接着,对实施例1的后置增距镜RCL进行说明。将表示实施例1的后置增距镜RCL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示于图1中,将表示在主镜头ML中安装有实施例1的后置增距镜RCL的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示于图5中,将图5中标注有光线的光线图示于图6中。并且将在主镜头ML中安装有实施例1的后置增距镜RCL的合成光学系统的透镜数据示于表3中,将与规格及可变面间隔有关的数据示于表4中。并且,将在主镜头ML中安装有实施例1的后置增距镜RCL的状态下的各像差图示于图8中。
[表3]
实施例1
Figure BDA0001236699380000191
[表4]
实施例1
广角端 中间 长焦端
变焦倍率 1.0 1.6 2.6
cf -41.726 -41.726 -41.726
f 102.997 167.327 271.837
Bf 25.47 25.47 25.47
FNo. 5.76 5.80 5.76
16.8 10.2 6.4
DD[7] 1.39 19.54 31.16
DD[15] 14.30 9.95 2.69
DD[20] 27.99 14.19 9.82
接着,对实施例2的后置增距镜RCL进行说明。将表示实施例2的后置增距镜RCL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示于图2中。并且,将在主镜头ML中安装有实施例2的后置增距镜RCL的合成光学系统的透镜数据示于表5中,将与规格及可变面间隔有关的数据示于表6中。并且,将在主镜头ML中安装有实施例2的后置增距镜RCL的状态下的各像差图示于图9中。[表5]
实施例2
Figure BDA0001236699380000211
[表6]
实施例2
广角端 中间 长焦端
变焦倍率 1.0 1.6 2.6
cf -41.910 -41.910 -41.910
f 102.997 167.327 271.837
Bf 25.35 25.35 25.35
FNo. 5.76 5.80 5.76
16.8 10.2 6.4
DD[7] 1.39 19.54 31.16
DD[15] 14.30 9.95 2.69
DD[20] 27.99 14.19 9.82
接着,对实施例3的后置增距镜RCL进行说明。将表示实施例3的后置增距镜RCL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示于图3中。并且,将在主镜头ML中安装有实施例3的后置增距镜RCL的合成光学系统的透镜数据示于表7中,将与规格及可变面间隔有关的数据示于表8中。并且,将在主镜头ML中安装有实施例3的后置增距镜RCL的状态下的各像差图示于图10中。
[表7]
实施例3
Figure BDA0001236699380000231
[表8]
实施例3
广角端 中间 长焦端
变焦倍率 1.0 1.6 2.6
cf -34.650 -34.650 -34.650
f 103.006 167.342 271.860
Bf 24.06 24.06 24.06
FNo. 5.76 5.81 5.77
16.6 10.2 6.2
DD[7] 1.39 19.54 31.16
DD[15] 14.30 9.95 2.69
DD[20] 27.99 14.19 9.82
接着,对实施例4的后置增距镜RCL进行说明。将表示实施例4的后置增距镜RCL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示于图4中。并且,将在主镜头ML中安装有实施例4的后置增距镜RCL的合成光学系统的透镜数据示于表9中,将与规格及可变面间隔有关的数据示于表10中。并且,将在主镜头ML中安装有实施例4的后置增距镜RCL的状态下的各像差图示于图11中。
[表9]
实施例4
Figure BDA0001236699380000251
[表10]
实施例4
广角端 中间 长焦端
变焦倍率 1.0 1.6 2.6
cf -40.048 -40.048 -40.048
f 103.012 167.352 271.877
Bf 25.25 25.25 25.25
FNo. 5.76 5.81 5.76
16.6 10.2 6.4
DD[7] 1.39 19.54 31.16
DD[15] 14.30 9.95 2.69
DD[20] 27.99 14.19 9.82
将与实施例1~4的后置增距镜RCL的条件式(1)~(10)对应的值示于表11中。另外,所有实施例均以d线为基准波长,下述表11所示的值表示该基准波长时的值。
[表11]
式编号 条件式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1 cf/f12 0.474 0.346 0.267 0.668
2 Nnave-Npave 0.258 0.261 0.272 0.261
3 -∑air/cf 0.120 0.119 0.122 0.124
4 f3/f3a 0.080 0.104 -0.046 -0.230
5 (1/f12-1/f34)×cf -0.076 -0.322 -0.484 0.297
6 (1/f12+1/f34)×cf 1.025 1.015 1.017 1.040
7 f34/f12 0.862 0.518 0.355 1.797
8 (G3r+G3f)/(G3r-G3f) 1.267 1.088 1.287 1.867
9 (R33r+R33f)/(R33r-R33f) 1.209 1.087 1.177 1.443
10 IH/cf -0.351 -0.350 -0.423 -0.366
从以上数据可知,实施例1~4的后置增距镜RCL均为高变倍比且具有适宜的光学性能,并实现了适当的后焦距。
接着,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10进行说明。图12中示出使用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后置增距镜RCL的摄像装置10的概略结构图。该摄像装置10为在主镜头ML的图像侧拆卸自如地安装后置增距镜RCL的无反式数码相机。另外,在图12中示意性地示出了各透镜组。
图12所示的摄像装置10具备包括后置增距镜RCL及主镜头ML的合成光学系统即成像透镜、具有配置在成像透镜的图像侧的低通滤波器等功能的滤光片6、配置在滤光片6的图像侧的成像元件7及信号处理电路8。摄像装置10还具备用于进行主镜头ML的变倍的变倍控制部(未图示)及用于进行聚焦的聚焦控制部(未图示)。
后置增距镜RCL构成为相对于主镜头ML能够拆卸。成像元件7将由成像透镜形成的光学图像转换为电信号,例如,作为成像元件7,能够使用CCD(C harge Coupled Device)或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 r)等。成像元件7配置成其成像面与成像透镜的图像面一致。通过成像透镜拍摄的图像成像于成像元件7的成像面上,与其图像有关的来自成像元件7的输出信号由信号处理电路8进行运算处理,并在显示装置9中显示图像。另外,通过未图示的变倍控制部来使主镜头ML的第2透镜组G2及第3透镜组G3(参考图5~图6)沿光轴方向移动,由此进行变倍操作,并通过未图示的聚焦控制部来进行对焦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10,由于输出与通过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性能的后置增距镜RCL与主镜头ML进行组合的合成光学系统来形成的光学图像相应的摄像信号,因此在高变倍的条件下抑制装置尺寸的增大化,并且配置适宜地后置增距镜RCL,从而能够获得高分辨率的摄影图像。
以上,举出实施方式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及实施例,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例如,各透镜成分的曲率半径、面间隔、折射率及色散系数等值并不限定于上述各数值实施例所示的值,也可以采用其他值。
并且,在摄像装置10的实施方式中,例示安装于无反式数码相机中的后置增距镜来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摄像装置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能够在摄像机、单反式相机、胶卷相机、电影摄像机及电视摄像机等摄像装置中适用本发明的后置增距镜。

Claims (21)

1.一种后置增距镜,其通过安装于主镜头的图像侧来使整体系统的焦距长于所述主镜头单体的焦距,且具有负焦距,所述后置增距镜的特征在于,
从物体侧依次包括由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构成的4个透镜组,
所述第1透镜组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将凹面朝向图像侧的负透镜即第1透镜组第1透镜及将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透镜即第1透镜组第2透镜,
所述第2透镜组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将凹面朝向图像侧的负透镜即第2透镜组第1透镜及将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透镜即第2透镜组第2透镜,
所述第3透镜组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将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透镜即第3透镜组第1透镜、将凸面朝向图像侧的正透镜即第3透镜组第2透镜及将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透镜即第3透镜组第3透镜,
所述第4透镜组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双凸透镜即第4透镜组第1透镜及将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透镜即第4透镜组第2透镜,
并且满足下述条件式(1-1):
0.24<cf/f12<0.85 (1-1)
其中,
cf:所述后置增距镜整体的焦距;
f12:所述第1透镜组与所述第2透镜组的合成焦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置增距镜,其中,
还满足下述条件式(2):
0.2<Nnave-Npave<0.5 (2)
其中,
Nnave:所述后置增距镜中所包括的所有负透镜的与d线有关的折射率的平均值;
Npave:所述后置增距镜中所包括的所有正透镜的与d线有关的折射率的平均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置增距镜,其中,
还满足下述条件式(3):
0.08<-∑air/cf<0.14 (3)
其中,
∑air:所述后置增距镜中所包括的光轴上的面间隔中的空气间隔的总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置增距镜,其中,
还满足下述条件式(4):
-0.25<f3/f3a<1.0 (4)
其中,
f3a:所述第3透镜组第1透镜与所述第3透镜组第2透镜的合成焦距;
f3:所述第3透镜组的焦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置增距镜,其中,
还满足下述条件式(5):
-0.55<(1/f12-1/f34)×cf<0.6 (5)
其中,
f34:所述第3透镜组与所述第4透镜组的合成焦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置增距镜,其中,
还满足下述条件式(6):
0.98<(1/f12+1/f34)×cf<1.2 (6)。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置增距镜,其中,
还满足下述条件式(7):
0.3<f34/f12<4 (7)
其中,
f34:所述第3透镜组与所述第4透镜组的合成焦距。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置增距镜,其中,
还满足下述条件式(8):
0.7<(G3r+G3f)/(G3r-G3f)<3 (8)
其中,
G3r:所述第3透镜组的最靠近图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G3f:所述第3透镜组的最靠近物体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置增距镜,其中,
还满足下述条件式(9):
0.7<(R33r+R33f)/(R33r-R33f)<2 (9)
其中,
R33r:所述第3透镜组第3透镜的图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R33f:所述第3透镜组第3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置增距镜,其中,
所述第3透镜组第3透镜为新月形状。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置增距镜,其中,
在安装于所述主镜头的图像侧的状态下,满足下述条件式(10):
-0.46<IH/cf<-0.3 (10)
其中,
IH:最大图像高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置增距镜,其中,
还满足下述条件式(1-2):
0.25<cf/f12<0.75 (1-2)。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置增距镜,其中,
还满足下述条件式(2-1):
0.22<Nnave-Npave<0.4 (2-1)
其中,
Nnave:所述后置增距镜中所包括的所有负透镜的与d线有关的折射率的平均值;
Npave:所述后置增距镜中所包括的所有正透镜的与d线有关的折射率的平均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置增距镜,其中,
还满足下述条件式(3-1):
0.1<-∑air/cf<0.135 (3-1)
其中,
∑ air:所述后置增距镜中所包括的光轴上的面间隔中的空气间隔的总和。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置增距镜,其中,
还满足下述条件式(4-1):
0<f3/f3a<0.5 (4-1)
其中,
f3a:所述第3透镜组第1透镜与所述第3透镜组第2透镜的合成焦距;
f3:所述第3透镜组的焦距。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置增距镜,其中,
还满足下述条件式(5-1):
-0.5<(1/f12-1/f34)×cf<0.5 (5-1)
其中,
f34:所述第3透镜组与所述第4透镜组的合成焦距。
1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置增距镜,其中,
还满足下述条件式(6-1):
1<(1/f12+1/f34)×cf<1.15 (6-1)。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后置增距镜,其中,
还满足下述条件式(6-1):
1<(1/f12+1/f34)×cf<1.15 (6-1)。
1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置增距镜,其中,
还满足下述条件式(7-1):
0.32<f34/f12<3.5 (7-1)
其中,
f34:所述第3透镜组与所述第4透镜组的合成焦距。
2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置增距镜,其中,
还满足下述条件式(8-1):
0.9<(G3r+G3f)/(G3r-G3f)<2.5 (8-1)
其中,
G3r:所述第3透镜组的最靠近图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G3f:所述第3透镜组的最靠近物体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21.一种摄像装置,其中,
所述摄像装置具备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后置增距镜。
CN201710122356.6A 2016-03-25 2017-03-02 后置增距镜及摄像装置 Active CN1072291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61659 2016-03-25
JP2016061659A JP6506202B2 (ja) 2016-03-25 2016-03-25 リアコンバータ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29112A CN107229112A (zh) 2017-10-03
CN107229112B true CN107229112B (zh) 2020-08-04

Family

ID=59897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22356.6A Active CN107229112B (zh) 2016-03-25 2017-03-02 后置增距镜及摄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197893B2 (zh)
JP (1) JP6506202B2 (zh)
CN (1) CN1072291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31899B2 (ja) * 2017-09-15 2020-07-2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リアコンバータ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07728298B (zh) * 2017-11-20 2019-03-08 嘉兴中润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焦距放大增倍镜头
JP7146482B2 (ja) 2018-06-26 2022-10-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コンバーターレンズ、交換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JP7129001B2 (ja) * 2018-07-27 2022-09-01 株式会社ニコン リアコンバータレンズ及び光学機器
JP2020140021A (ja) * 2019-02-27 2020-09-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コンバーターレンズ、交換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JP7130245B2 (ja) * 2019-04-02 2022-09-05 株式会社シグマ リアコンバージョンレンズ
JP7490432B2 (ja) 2020-04-13 2024-05-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縮小光学系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13625420B (zh) * 2020-05-06 2022-10-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镜头模组和终端
CN111624741A (zh) * 2020-07-03 2020-09-04 深圳市爵影科技有限公司 减焦增光附加镜
CN115032778B (zh) * 2022-06-21 2023-06-02 广州长步道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镜头的变倍组件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87026A (ja) * 2001-03-27 2002-10-03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リアコンバージョンレンズ
JP2005107261A (ja) * 2003-09-30 2005-04-21 Nikon Corp リアコンバーターレンズ
JP2012047869A (ja) * 2010-08-25 2012-03-08 Canon Inc リアコンバーター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影光学系
EP2664955A3 (en) * 2012-05-17 2013-12-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ptical system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JP5759209B2 (ja) * 2011-03-04 2015-08-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CN105319693A (zh) * 2014-05-28 2016-02-10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后辅助透镜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62225A (ja) * 2003-08-11 2005-03-10 Canon Inc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画像投射装置
JP2011017849A (ja) * 2009-07-08 2011-01-27 Canon Inc リアアタッチメント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影光学系
JP5350202B2 (ja) * 2009-12-11 2013-11-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リアアタッチメント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影光学系
US8879901B2 (en) * 2011-09-13 2014-11-04 Caldwell Photographic, Inc. Optical attachment for reducing the focal length of an objective lens
CN204439916U (zh) * 2014-12-31 2015-07-01 福建福特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后置孔径光栏高清鱼眼视频摄像镜头
JP2016177042A (ja) * 2015-03-19 2016-10-06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コンバーターレンズ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撮影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87026A (ja) * 2001-03-27 2002-10-03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リアコンバージョンレンズ
JP2005107261A (ja) * 2003-09-30 2005-04-21 Nikon Corp リアコンバーターレンズ
JP2012047869A (ja) * 2010-08-25 2012-03-08 Canon Inc リアコンバーター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影光学系
JP5759209B2 (ja) * 2011-03-04 2015-08-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EP2664955A3 (en) * 2012-05-17 2013-12-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ptical system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N105319693A (zh) * 2014-05-28 2016-02-10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后辅助透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506202B2 (ja) 2019-04-24
US10197893B2 (en) 2019-02-05
CN107229112A (zh) 2017-10-03
JP2017173692A (ja) 2017-09-28
US20170277022A1 (en) 2017-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29112B (zh) 后置增距镜及摄像装置
CN106338812B (zh) 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JP5151524B2 (ja) 撮影レンズ、この撮影レンズを備えた光学機器、及び、結像方法
CN105988205B (zh) 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US9164261B2 (en) Super wide angle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CN105388597B (zh) 变焦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CN105988204B (zh) 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CN110007449B (zh) 变焦透镜及摄像装置
CN106814443B (zh) 变焦镜头以及摄像装置
US9201213B2 (en) Imaging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CN106501924B (zh) 变焦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WO2014155463A1 (ja)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10208922B (zh) 成像镜头及摄像装置
US20170090163A1 (en) Rear convertor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CN107544129B (zh) 变焦透镜及摄像装置
US9377607B2 (en) Zoom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US11029488B2 (en) Rear converter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WO2013175722A1 (ja)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US10914929B2 (en) Zoom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CN109425976B (zh) 变焦镜头及摄像装置
CN105388595B (zh) 变焦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CN107918200B (zh) 成像透镜及摄像装置
US9575295B2 (en) Zoom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CN110208959B (zh) 成像镜头及摄像装置
CN109946824B (zh) 变焦透镜及摄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