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08978B - 原料装载设备、冷却辊及防止粘附矿石产生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原料装载设备、冷却辊及防止粘附矿石产生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08978B
CN107208978B CN201580074932.3A CN201580074932A CN107208978B CN 107208978 B CN107208978 B CN 107208978B CN 201580074932 A CN201580074932 A CN 201580074932A CN 107208978 B CN107208978 B CN 1072089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ric
inner core
hang plate
sintering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7493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08978A (zh
Inventor
丁海权
宋旻洙
林仁泽
赵吉勋
孙炳连
朴锺寅
郑殷镐
赵秉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sco Holdings Inc
Original Assignee
Posc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5014735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820685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5015297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766537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Posco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sc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2089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089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089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089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3/00Charging; Discharging; Manipulation of charg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3/00Charging; Discharging; Manipulation of charge
    • F27D3/10Charging directly from hoppers or shoo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9/00Cooling of furnaces or of charges therei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e And Refinement Of Metals (AREA)
  • Furnace Detail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将烧结原料供给到烧结台车的原料装载设备。该设备包括:料斗,烧结原料被装载在该料斗中;鼓式给料机,该鼓式给料机设置在料斗的下部并且在旋转的同时将烧结原料从料斗排出;装料斜槽,该装料斜槽包括多个辊以从鼓式给料机接收烧结原料并将其供给到烧结台车;以及倾斜板,该倾斜板用于将从鼓式给料机排出的原料传送至装料斜槽,其中,构成装料斜槽的辊和/或倾斜板被冷却以使其表面上形成水膜。

Description

原料装载设备、冷却辊及防止粘附矿石产生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原料进行装载的设备,该设备由于构成装料斜槽的辊的冷却表面以及倾斜板的冷却表面产生的水膜可以最大限度地抑制粘附矿石的产生。
背景技术
通常,烧结矿石通过将烧结原料装载至烧结机而制造。烧结原料被装载至烧结机,所述烧结原料包括铁矿石,如作为主要原料的磁铁矿(Fe3O4)和赤铁矿(Fe2O3),作为辅助原料的石灰石、蛇纹石、二氧化硅和生石灰,作为其他原料的轧屑和粉尘,以及作为原料的粉末焦炭。
当烧结原料通过包括偏转板或多个辊的装料斜槽被装载至烧结台车时,混合原料中相对较大和较重的颗粒被装载至烧结台车的下端,而细颗粒被装载至烧结台车的上端,从而引导分离装料(segregation charging)以使烧结过程的透气性良好。
当装载烧结原料时,装料斜槽的表面上产生粘附矿石,混合的原料的装料不平衡,并且因此需要用于去除这些粘附矿石的单独操作。在装料斜槽包括多个辊的情况下,刮刀被固定至辊的下端使得当辊旋转时粘附矿石通过刮刀去除。
当由鼓式给料机排出的原料直接掉落到装料斜槽时,水平方向上的下落强度不均匀并且这就是水平方向上发生装料偏差的原因。因此,当具有特定长度的倾斜板安装在鼓式给料机与装料斜槽之间时,在原料在倾斜表面上移动的同时装料密度由倾斜板的摩擦力均匀地形成在水平方向上,使得因为水平方向上的装料偏差可以减小并且装料斜槽可以安装在倾斜板后面以具有倾斜板的长度,则当排出空间较窄时可以确保原料的排出距离。
然而,存在如下问题,当混合的原料通过倾斜板的同时粘附矿石形成于倾斜板的水平左右两侧的端部处时,水平方向上的装料偏差显著(rather)增加。为了防止这个问题,工人以特定的时间间隔手动地去除粘附矿石。但是,工作负荷增大并且伴有危险任务。
因此,需要一种新颖的方法和设备,该方法或设备可以在不使用阻碍原料流动的方法(例如以机械的方式去除粘附矿石)的情况下防止粘附矿石的产生。
作为背景技术描述的内容仅是为了促进对本发明的背景技术的理解,但是不应接受的是,所述内容对应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相关技术。
(专利文献1)KR10-1373112B1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方面是提供一种用于对原料进行装载的设备,该设备可以由于构成装料斜槽的辊的冷却表面以及倾斜板的冷却表面产生的水膜最大限度地抑制粘附矿石的产生。
技术解决方案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一方面,一种将烧结原料供给到烧结台车的对原料进行装载的设备可以包括:料斗,烧结原料被装载至该料斗;鼓式给料机,该鼓式给料机安装在料斗下方以在旋转的同时将由料斗供给的烧结原料排出;装料斜槽,该装料斜槽包括多个辊,从鼓式给料机接收烧结原料并将已接收的烧结原料供给到烧结台车;以及倾斜板,该倾斜板将由鼓式给料机排出的烧结原料传送到装料斜槽,其中,构成装料斜槽的辊中的至少一个辊或更多个辊以及倾斜板被冷却使得辊的表面和倾斜板的表面上形成水膜。
该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冷却部件,所述冷却部件使倾斜板冷却以在倾斜板的表面上形成水膜。
所述冷却部件可以使倾斜板的相对两侧的端部局部地冷却。
所述冷却部件中的每个冷却部件可以包括:热交换器;内部管,该内部管安装在倾斜板的内部并以Z字形式布置;供给管,该供给管安装在倾斜板的外部并在内部管的一个端部与热交换器之间将所述内部管的一个端部与热交换器彼此连接以传送制冷剂;以及回收管,该回收管安装在倾斜板的外部并在内部管的另一端部与热交换器之间将内部管的另一端部与热交换器彼此连接以传送制冷剂。
内部管可以以插入的方式安装在倾斜板的相对两侧的端部以使倾斜板的相对两侧的端部局部地冷却。
所述冷却部件中的每个冷却部件可以进一步包括泵以及控制单元,该泵安装在冷却管上以使制冷剂循环,该控制单元对泵进行控制,其中,该控制单元控制泵的制冷剂循环速度,使得倾斜板以635W/m2或更高的每单位面积的传热速率冷却。
该装料斜槽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辊,所述一个或更多个辊将由鼓式给料机供给的烧结原料引导至烧结台车,其中,所述多个辊中的一个或更多个辊是冷却辊,所述冷却辊通过由所述冷却辊的冷却表面产生的水膜抑制粘附矿石的产生。
所述冷却辊中的每个冷却辊可以包括:中空的圆柱状外观部分;一对圆柱状旋转轴,所述一对圆柱状旋转轴从外观部分的相反的两端纵向地突出,所述一对圆柱状旋转轴中的每个圆柱状旋转轴具有圆柱形杆的形状并且每个圆柱状旋转轴的横截面直径小于外观部分的横截面直径;以及圆柱状内芯,该圆柱状内芯布置在外观部分的内部且具有圆柱形杆的形状,该圆柱状内芯的外径小于外观部分的内径,该圆柱状内芯的长度小于外观部分的长度,并且该圆柱状内芯具有固定突出部,该固定突出部形成在内芯的表面上以被连接至外观部分的内部并使该圆柱状内芯相对外观部分隔开,其中外观部分与内芯之间的间隔间隙中形成有冷却流体移动通过的流通道。
冷却辊(其为将烧结原料引导至烧结台车的装料斜槽的元件)可以包括:中空的圆柱状外观部分;一对圆柱状旋转轴,所述一对圆柱状旋转轴从外观部分的相反的两端纵向地突出,并且所述一对圆柱状旋转轴中的每个圆柱状旋转轴具有圆柱形杆的形状并且每个圆柱状旋转轴的横截面直径小于外观部分的横截面直径;以及圆柱状内芯,该圆柱状内芯布置在外观部分的内部且具有圆柱形杆的形状,并且该圆柱状内芯的外径小于外观部分的内径,该圆柱状内芯的长度小于外观部分的长度,并且该圆柱状内芯具有固定突出部,该固定突出部形成在内芯的表面上以被连接至外观部分的内部并使该圆柱状内芯相对外观部分隔开,其中,外观部分与内芯之间的间隔间隙中形成有冷却流体移动通过的流通道。
供给通道可以形成在一个中空旋转轴的内部,该供给通道与流通道连通以将冷却流体供给至流通道,并且排出通道可以形成在另一中空旋转轴的内部,该排出通道与流体通道连通以将已经移动通过流通道的冷却流体排出。
冷却辊可以进一步包括:圆柱状延伸部,该圆柱状延伸部从内芯的一个端部延伸至一个中空旋转轴,并且该圆柱状延伸部的外径小于所述一个中空旋转轴的内径以相对一个中空旋转轴隔开预定间隔;以及通管,该通管同时穿过内芯和延伸部并且与靠近实心型另一旋转轴的流通道的一部分连通,其中一个旋转轴与延伸部之间的间隔间隙中形成有冷却流体移动通过的循环通道。
内芯和延伸部均具有中空形状,使得流通道与通管之间形成有空气层。
可以提供一种用于防止在烧结原料被供给到烧结台车时产生粘附矿石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将由鼓式给料器排出的烧结原料传送至装料斜槽的倾斜板的相对两侧的端部被局部地冷却,使得在倾斜板的表面上形成水膜。
倾斜板可以以635W/m2或更高的每单位面积的传热速率被冷却。
水分可以以92.5g/小时.m2或更高地被冷凝在倾斜板的表面上。
有利效果
根据依照本发明的上述冷却辊,冷却流体移动通过形成于辊中的通道,并且因此,通过表面冷却形成水膜,从而抑制了粘附矿石的产生。此外,防止在倾斜板上产生粘附矿石,从而可以减少烧结原料的装料偏差。
因为刮刀或工人的手动操作不是必需的,则可以防止由此造成的装料偏差。
因为利用了包含在原料本身中的水分,则附加的供水设备不是必需的,使得本发明仅通过更换辊和倾斜板就可以简单地应用到对原料进行装载的传统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用于对原料进行装载的设备的视图。
图2是示出了倾斜板和冷却部件的视图,原料借助于倾斜板和冷却部件从鼓式给料机传送至装料斜槽。
图3是示出了内部管被插入到倾斜板中的状态的视图。
图4是描绘了根据制冷剂流量的传热速率的曲线图。
图5是描绘了根据制冷剂流量的水分冷凝量的曲线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装料斜槽的视图。
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冷却辊的视图。
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冷却辊的视图。
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冷却辊的视图。
图10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冷却辊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对原料进行装载的设备包括:料斗3000、鼓式给料机2000、装料斜槽6000、倾斜板600以及冷却部件620。
料斗3000(其为烧结原料所装载到的单元)通过鼓式给料机2000的旋转以预定量排出烧结原料。在此,烧结原料的排出偏差由料斗门3000a减小。装料斜槽6000(其根据各自的尺寸将由料斗3000排出的烧结原料进行分类并将已分类的烧结原料装载至烧结台车1000)适于装载如下原料:随着原料从烧结台车1000的底表面向上而具有更小的颗粒尺寸。
本文将省略通常使用的料斗3000、鼓式给料机2000和装料斜槽6000的详细描述。
倾斜板600构造成将由鼓式给料机2000排出的烧结原料传送至装料斜槽6000。倾斜板600具有板状形状并沿烧结原料被鼓式给料机排出的方向安装,并且倾斜板600随着其朝向装料斜槽6000靠近而逐渐降低。
倾斜板600构造成减小烧结原料的横向偏差并且保持烧结原料的供给密度均匀,并且倾斜板600可以执行更进一步使鼓式给料机2000与装料斜槽6000之间的距离延长等的各种角色。
尽管未示出,但是盖板安装在倾斜板600的相对的横向端部处以防止原料从倾斜板600的左右两侧掉落。然而,原料通过盖板积聚在倾斜板600的相对的两端处并因此发展成粘附矿石。
安装冷却部件620以解决这个问题。冷却部件620构造成使倾斜板600冷却,并且水膜通过使水分冷凝在冷却部件620的表面上而形成。烧结原料用拟颗粒(pseudo-particles)构成,其通过使细铁矿石、焦炭等使用水分而彼此组合来获得,并且冷却部件620将包含在烧结原料中的水分冷凝在倾斜板600的表面上。
当水膜随着水分冷凝于倾斜板600的表面上而形成时,倾斜板600的摩擦力减小,并且因此原料更容易向下滑动,使得可以首先(primarily)防止粘附矿石的产生。
烧结原料包括石灰石。包含在这种石灰石中的Ca与原料中的杂质反应并导致胶结,从而形成粘附矿石。在此,当倾斜板600的表面上形成水膜时,导致胶结的碳酸钙(CaCO3)可以转化成溶解在水中的碳酸氢钙(Ca(HCO3)2)。因此,可以防止粘附矿石被胶结,这意味着,粘附矿石通过原料的自重被容易地去除。因此,可以二次防止粘附矿石的产生。
如上所述,形成在倾斜板600上的粘附矿石形成在倾斜板600的相对两侧的端部处。也就是说,这意味着水膜应当形成在倾斜板600的相对两侧的端部处以防止粘附矿石的产生。
因此,优选的是,冷却部件620使倾斜板600的相对两侧的端部局部地冷却。
所述冷却部件620中的每个冷却部件包括:热交换器621;内部管624,该内部管624安装在倾斜板600的内部并以Z字形式布置;供给管622,该供给管622安装在倾斜板600的外部以在内部管624的一个端部与热交换器621之间将内部管624的一个端部和热交换器621彼此连接以便传送制冷剂;以及回收管623,该回收管623安装在倾斜板600的外部以在内部管624的另一端部与热交换器621之间将内部管624的另一端部和热交换器621彼此连接以便传送制冷剂。在此,冷却部件620还可以包括使制冷剂循环的泵(未示出)以及对该泵的制冷剂循环速度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未示出)。
内部管624以插入的方式安装在倾斜板600中以使倾斜板600的相对两侧的端部冷却。内部管624具有分别从倾斜板600的侧边突出的相反的两端,并且内部管624以Z字形状布置在倾斜板600的内部,使得可以更有效地吸收倾斜板600的热量。
因为在倾斜板600的中央部分处不会顺利地产生粘附矿石,则不需要冷却整个倾斜板600。因此,当内部管624分别插入到倾斜板600整个区域的相对的四分之一的区域中时,可以有效地防止粘附矿石的产生。
当内部管624插入到倾斜板600的整个区域时,应当增加所需的制冷剂的量并且还应加快制冷剂的循环速度。因此,可能会造成资源及能源的浪费。
如图4和图5所示,随着制冷剂的流量增大,传热速率和水分的理论冷凝量增大。
控制单元通过调节泵的运转速度来控制制冷剂的流量,并且优选地,控制单元对泵进行控制以使得传热速率为635W/m2或更高并且理论冷凝量不少于92.5g/小时.m2
以下将执行通过冷却进行的水分冷凝以及根据水分冷凝的粘附原料的量的实验。
在环形杆插入到由与倾斜板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形成的钢块中之后,制冷剂穿过环形杆的内部。环形杆具有外径为20mm的管道形状,并且在5℃的制冷剂以7L/分钟穿过环形杆的内部之后确定钢块的表面上是否产生粘附矿石。
钢块的平面面积为0.108m2,并且相对于40℃室外空气的每单位面积的传热速率为635W/m2。在此,钢块的表面的温度为5.8℃并且冷凝水分的量为92.5g/小时.m2。在这种条件下,确定不产生粘附矿石,生石灰和细原料颗粒(其为粘附矿石的生成因素)由于重力和形成在钢块表面上的水膜的润滑作用而被冲掉。
因此,当表面上每单位面积的传热速率变为635W/m2以上时,可以预期的是,水膜通过水分凝结形成并且粘附矿石的产生可以通过润滑作用被抑制。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对原料进行装载的设备包括装料斜槽6000,该装料斜槽6000包括一个或更多个辊,所述一个或更多个辊将由鼓式给料机2000供给的烧结原料引导至烧结台车,并且所述多个辊中的至少一个辊是冷却辊,该冷却辊由于通过对冷却辊的表面进行冷却产生的水膜来抑制粘附矿石的产生。
在构成将从鼓式给料机2000供给的烧结原料引导至烧结台车的装料斜槽6000的所述多个辊中的一个或更多个辊是冷却辊的情况下,所述冷却辊中的每个冷却辊具有通过其自身而形成在其表面上的水膜,细粒度的原料和生石灰由于水膜而不粘附在辊上并且掉落在辊之间的空间中。以这种方式,细粒度的原料和生石灰停留在辊的表面上的时间最小化,从而防止了粘附矿石粘附在辊的表面上的现象。
优选地,所述多个辊的所述冷却辊位于装料斜槽6000的下侧,并因此实现了烧结原料的更均匀的表面,使得烧结矿石的上部的强度问题被弱化。
所述冷却辊中的每个冷却辊包括:中空的圆柱状外观部分100;一对圆柱状旋转轴,所述一对圆柱状旋转轴从外观部分100的相反的两端纵向地突出,并且所述一对圆柱状旋转轴中的每个圆柱状旋转轴具有圆柱形杆的形状且每个圆柱状旋转轴的横截面直径小于外观部分100的横截面直径;以及圆柱状内芯300,该圆柱状内芯300布置在外观部分100的内部,该圆柱状内芯300具有圆柱形杆的形状并且该圆柱状内芯300的外径小于外观部分100的内径,该圆柱状内芯300的长度小于外观部分100的长度,并且该圆柱状内芯300具有固定突出部,该固定突出部形成在圆柱状内芯300的表面上以连接至外观部分100的内部并使圆柱状内芯300的表面相对外观部分100隔开预定间隔,其中,流通道1对应于形成在外观部分100与内芯300之间的间隔间隙,冷却流体移动通过该间隔间隙,并且水膜通过沿着流动通道1移动的冷却流体而形成在外观部分100的表面上。
如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每个冷却辊为将烧结原料引导至烧结台车的装料斜槽6000的元件,每个冷却辊包括:中空的圆柱状外观部分100;一对旋转轴200,所述一对旋转轴200从外观部分100的相反的两端纵向地突出,并且所述一对旋转轴200中的每个圆柱状旋转轴具有圆柱形杆的形状并且每个圆柱状旋转轴的横截面直径小于外观部分100的横截面直径;以及圆柱状内芯300,该圆柱状内芯300布置在外观部分100的内部,该圆柱状内芯300具有圆柱形杆的形状,并且该圆柱状内芯300的外径小于外观部分100的内径,该圆柱状内芯300的长度小于外观部分100的长度,并且该圆柱状内芯300具有固定突出部,该固定突出部形成在圆柱状内芯300的表面上以连接至外观部分100的内部并使圆柱状内芯300的表面相对外观部分100隔开预定间隔,其中,流通道1对应于外观部分100与内芯300之间的间隔间隙,冷却流体移动通过该间隔间隙。
因为外观部分100应当用作构成装料斜槽6000的辊,则优选的是,外观部分100的外观形成为具有圆柱状形状。
驱动单元M连接至所述圆柱状旋转轴200中的至少一个圆柱状旋转轴,所述圆柱状旋转轴200从外观部分100的相反的两端纵向地延伸以使外观部分100旋转。
内芯300布置在中空外观部分100的内部,并且内芯300形成为具有比外观部分100的内部空间小的尺寸,使得外观部分100的内部与内芯300的外部之间可以提供有间隙。
然而,间隙相对外观部分100的内部空间隔开一预定距离,并且同时,内芯300的表面上设置突出部以使内芯300连接至外观部分100的内部,当内芯300在固定至外部部分100时该内芯300与外部部分100一体地旋转。优选的是,形成有两个或更多个突出部,使得内芯300可以稳定地定位在外观部分100的内部空间中。
如图7所示,冷却流体可以移动通过外观部分100与内芯300之间的间隔间隙。当冷却流体的温度低于室温时,冷却流体使外部空气冷凝,使得空气中的水分可以被冷凝在外观部分100的表面上。这种经冷凝的水分形成在表面上,使得水膜形成在外观部分100的表面上。
当水膜通过这种机制形成在构成装料斜槽6000的辊21的表面上时,由于水膜使得细粒度的原料和生石灰不粘附在辊21上并在辊之间的空间掉落。以这种方式,细粒度的原料和生石灰停留在辊21的表面上的时间得以最小化,从而可以防止粘附矿石粘附在辊21的表面上的现象。
当粘附矿石粘附在辊21的表面上时,粘附矿石迅速生长,并且结果是烧结原料的装载不平衡。因此,需要用于去除粘附矿石的单独操作,并因此在任务中存在麻烦。
为了防止上述问题,有意地在辊21的表面上形成水膜,使得粘附矿石的产生被抑制。
优选的是,使用水和防冻剂的混合流体作为冷却流体。水在冬季冻结并因此不能移动。因此,为了防止这种现象,防冻剂与水进行混合来降低水的凝固点。
优选的是,外观部分100由具有优异导热性的金属形成,使得由于冷却流体的影响和温度的变化致使水膜顺利地形成在外观部分100的表面上。
在根据本发明的冷却辊中,供给通道2形成在一个中空旋转轴210内部,该供给通道2与流通道1连通以将冷却流体供给到流通道1,并且排出通道3形成在另一中空旋转轴220的内部,该排出通道3与流通道1连通以将已经沿着流通道1移动的冷却流体排出。
相反的两个旋转轴可以形成为具有与外观部分100类似的中空形状,使得相对的两个旋转轴中均提供有空间。与流通道1连通的冷却流体用的供给通道2形成在一个旋转轴210中,使得冷却流体被从供给通道2的外部供给并移动至流通道1,并且同样地,与流动通道1连通的冷却流体用的排出通道3形成在另一旋转轴220中,使得已经通过流通道1的冷却流体被排出到外部。
优选的是,冷却流体用的供给通道2和排出通道3彼此连接,并且供给通道2与排出通道3之间形成有使冷却流体的上升温度降至室温或更低的热交换器,使得冷却流体得以连续地循环。
根据本发明的冷却辊还包括:圆柱状延伸部400,该圆柱状延伸部400从内芯300的一个端部延伸至一个中空旋转轴210,并且该圆柱状延伸部400的外径小于一个旋转轴210的内径以相对一个旋转轴210隔开预定间隔;以及通管500,该通管500同时穿过中空内芯300和延伸部400并与靠近实心型另一旋转轴220的流通道1的一部分连通。
延伸部400是指从内芯300的端部延伸至一个中空旋转轴210的内部空间的一部分。类似于外观部分100和内芯300,延伸部400也位于一个旋转轴210中并且以比旋转轴210的内部空间小的方式形成。因此,一个旋转轴210的内部以及延伸部400的外部彼此隔开预定距离以形成有间隙。
同时穿过内芯300的内部空间和延伸部400的内部空间的通管500布置在内芯300和延伸部400中,并且通管500在相反侧与流通道1连通。
优选的是,通管500的横截面面积等于流通道1的横截面面积,或者流通道1的横截面面积小于通管500的横截面面积。当流通道1的面积较小时,可以预期的是,沿着流通道1移动的冷却流体的速度变得较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如图8所示,当冷却流体从外部供给通过贯通孔500时,冷却流体在沿着通管500移动之后被引入到流通道1中。
此外,另一旋转轴220为实心型。因此,当冷却流体被引入到通管500中时,冷却流体再次沿着流通道1移动至一个旋转轴210。流通道1靠近一个旋转轴210的一部分与排出通道3连通,使得冷却流体排出到外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如图9所示,与上文相反,流通道1靠近一个旋转轴210的一部分与冷却流体用的供给通道2连通。因此,当供给冷却流体时,冷却流体在沿着流体通道1移动之后移动至实心型另一旋转轴220并被引入与流通道1连通的通管500中,并且冷却流体通过与通管500连通的排出通道3排出到外部。
与冷却流体用的供给通道2和排出通道3形成在相反两侧的情况不同,当供给通道2和排出通道3仅形成在相同侧时,空间限制减小,使得这种情况在狭窄空间中更有用。
同时,所述一个旋转轴210与延伸部400之间的间隔间隙中形成有冷却流体移动通过的循环通道4。循环通道4在一侧与冷却流体用的供给通道2或排出通道3连通,在另一侧与流通道1连通,以用作冷却流体移动通过的通道。
在根据本发明的冷却辊中,内芯300和延伸部400具有中空形状,使得流通道1与通管500之间形成有空气层A。
内芯300和延伸部400具有中空形状并且布置有穿过内芯300和延伸部400的内部的通管500,使得空的空间位于流通道1与通管500之间,如图10所示。作为空气层A的空的空间具有较大的热阻。因此,当冷却流体被供给通过通管500时,由于围绕通管500的空气具有大的热阻同时冷却流体移动至靠近另一旋转轴220的流通道1的一部分,所以温度的增大是微小的。
由于空气层A具有如此大的热阻致使冷却流体完全仅与外观部分100交换热量,使得水膜可以顺利地形成在外观部分100的表面上。
同时,在用于防止粘附矿石产生的方法中,将由鼓式给料机排出的原料传送至装料斜槽的倾斜板的相对两侧的端部被局部地冷却,使得水膜形成在倾斜板的表面上。
在此,优选的是,倾斜板以635W/m2或更高的每单位面积的传热速率冷却,并且水分以92.5g/小时.m2冷凝在倾斜板的表面上。
本发明的更详细的说明为上述对烧结原料进行装载的设备的替代。
尽管在本发明中对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了说明和描述,但是对于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显见的是,在不脱离由以下附加权利要求提供的本发明的技术精神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附图标记说明】
1:流通道 2:供给通道
3:排出通道 4:循环通道
100:外观部分 200:旋转轴
300:内芯 400:延伸部
500:通管 600:倾斜板
610:冷却位置(倾斜板的相对两侧的端部) 620:冷却部件
621:热交换器 622:供给管
623:回收管 624:内部管
1000:烧结台车 2000:鼓式给料机
3000:料斗 3000a:料斗门
4000:上部轻型料斗 4000a:上部轻型门
6000:装料斜槽 8000:布置板

Claims (14)

1.一种用于对原料进行装载的设备,所述设备将烧结原料供给到烧结台车,所述设备包括:
料斗,所述烧结原料被装载至所述料斗;
鼓式给料机,所述鼓式给料机安装在所述料斗下方以在旋转的同时将由所述料斗供给的所述烧结原料排出;
装料斜槽,所述装料斜槽包括多个辊,所述装料斜槽从所述鼓式给料机接收所述烧结原料并将已接收的所述烧结原料供给到烧结台车;以及
倾斜板,所述倾斜板将由所述鼓式给料机排出的所述烧结原料传送到所述装料斜槽,
其中构成所述装料斜槽的所述辊中的至少一个辊或更多个辊以及所述倾斜板被冷却以在所述辊的表面和所述倾斜板的表面上形成水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还包括:
冷却部件,所述冷却部件使所述倾斜板冷却以在所述倾斜板的表面上形成水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冷却部件使所述倾斜板的相对两侧的端部局部地冷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冷却部件中的每个冷却部件包括:热交换器;内部管,所述内部管安装在所述倾斜板的内部并布置成Z字形;供给管,所述供给管安装在所述倾斜板的外部并在所述内部管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热交换器之间将所述内部管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热交换器彼此连接以传送制冷剂;以及回收管,所述回收管安装在所述倾斜板的外部并在所述内部管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热交换器之间将所述内部管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热交换器彼此连接以传送所述制冷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内部管以插入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倾斜板的相对两侧的端部以使所述倾斜板的所述相对两侧的端部局部地冷却。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冷却部件中的每个冷却部件还包括安装在冷却管上以使所述制冷剂循环的泵以及对所述泵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以及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泵的制冷剂循环速度,使得所述倾斜板以635W/m2或更高的每单位面积的传热速率冷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装料斜槽包括一个或更多个辊,所述一个或更多个辊将由所述鼓式给料机供给的所述烧结原料引导至所述烧结台车,以及
其中所述多个辊中的一个或更多个辊是冷却辊,所述冷却辊通过由所述冷却辊的冷却表面产生的水膜抑制粘附矿石的产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冷却辊中的每个冷却辊包括:
中空的圆柱状外观部分;
一对圆柱状旋转轴,所述一对圆柱状旋转轴从所述外观部分的相反的两端纵向地突出,所述一对圆柱状旋转轴中的每个圆柱状旋转轴具有圆柱形杆的形状并且每个圆柱状旋转轴的横截面直径小于所述外观部分的横截面直径;以及
圆柱状内芯,所述圆柱状内芯布置在所述外观部分的内部,并且具有圆柱形杆的形状,所述圆柱状内芯的外径小于所述外观部分的内径,所述圆柱状内芯的长度小于所述外观部分的长度,以及所述圆柱状内芯具有固定突出部,所述固定突出部形成在所述内芯的表面上以连接至所述外观部分的内部以使所述内芯的表面与所述外观部分隔开,
其中所述外观部分与所述内芯之间的间隔间隙中形成有冷却流体移动通过的流通道。
9.一种冷却辊,所述冷却辊为将烧结原料引导至烧结台车的装料斜槽的元件,所述冷却辊包括:
中空的圆柱状外观部分;
一对圆柱状旋转轴,所述一对圆柱状旋转轴从所述外观部分的相反的两端纵向地突出,所述一对圆柱状旋转轴中的每个圆柱状旋转轴具有圆柱形杆的形状并且每个圆柱状旋转轴的横截面直径小于所述外观部分的横截面直径;以及
圆柱状内芯,所述圆柱状内芯布置在所述外观部分的内部,并且具有圆柱形杆的形状,所述圆柱状内芯的外径小于所述外观部分的内径,所述圆柱状内芯的长度小于所述外观部分的长度,以及所述圆柱状内芯具有固定突出部,所述固定突出部形成在所述内芯的表面上以连接至所述外观部分的内部以使所述内芯的表面与所述外观部分隔开,
其中所述外观部分与所述内芯之间的间隔间隙中形成有冷却流体移动通过的流通道;以及
所述冷却辊还包括圆柱状延伸部,所述圆柱状延伸部从所述内芯的一个端部延伸至一个中空旋转轴,所述圆柱状延伸部的外径小于所述一个中空旋转轴的内径以与所述一个中空旋转轴隔开预定间隔;以及
通管,所述通管同时穿过所述内芯和所述延伸部并且与所述流通道的靠近实心型另一旋转轴的部分连通,
其中,所述一个旋转轴与所述延伸部之间的间隔间隙中形成有所述冷却流体移动通过的循环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却辊,其中供给通道形成在一个中空旋转轴的内部,所述供给通道与所述流通道连通以将所述冷却流体供给至所述流通道,以及
其中排出通道形成在另一中空旋转轴的内部,所述排出通道与流通道连通以将已经移动通过所述流通道的所述冷却流体排出。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却辊,其中所述内芯和所述延伸部具有中空形状,使得所述流通道与所述通管之间形成有空气层。
12.一种用于防止在烧结原料被供给到烧结台车时产生粘附矿石的方法,其中将由鼓式给料机排出的所述烧结原料传送至装料斜槽的倾斜板的相对两侧的端部被局部地冷却,使得在所述倾斜板的表面上形成水膜;并且其中:
所述烧结原料被装载至料斗;
所述鼓式给料机安装在所述料斗下方以在旋转的同时将由所述料斗供给的所述烧结原料排出;
所述装料斜槽包括多个辊,所述装料斜槽从所述鼓式给料机接收所述烧结原料并将已接收的所述烧结原料供给到烧结台车;以及
所述倾斜板将由所述鼓式给料机排出的所述烧结原料传送到所述装料斜槽。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倾斜板以635W/m2或更高的每单位面积的传热速率冷却。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水分以92.5g/小时.m2或更高地被冷凝在所述倾斜板的所述表面上。
CN201580074932.3A 2015-10-22 2015-12-24 原料装载设备、冷却辊及防止粘附矿石产生的方法 Active CN1072089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50147358A KR101820685B1 (ko) 2015-10-22 2015-10-22 소결광 원료 장입 장치
KR10-2015-0147358 2015-10-22
KR1020150152976A KR101766537B1 (ko) 2015-11-02 2015-11-02 냉각롤러 및 이를 이용한 원료장입장치
KR10-2015-0152976 2015-11-02
PCT/KR2015/014259 WO2017069341A1 (ko) 2015-10-22 2015-12-24 원료장입장치, 냉각롤러 및 부착광 발생 방지 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08978A CN107208978A (zh) 2017-09-26
CN107208978B true CN107208978B (zh) 2019-08-23

Family

ID=58557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74932.3A Active CN107208978B (zh) 2015-10-22 2015-12-24 原料装载设备、冷却辊及防止粘附矿石产生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539349B2 (zh)
CN (1) CN107208978B (zh)
WO (1) WO2017069341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061A (zh) * 1987-05-30 1989-01-04 施纳德+克莱门斯公司 材料输送辊
KR100507749B1 (ko) * 2003-04-11 2005-08-10 주식회사 포스코 무한궤도를 진행하는 플레이트를 이용한 소결원료 공급장치
KR20120066095A (ko) * 2010-12-14 2012-06-22 주식회사 포스코 냉각 리턴 롤러 및 이를 이용한 벨트 냉각 시스템
US20120230860A1 (en) * 2002-09-25 2012-09-13 Metalysis Limited Purification proces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113210U (zh) * 1976-09-03 1978-09-09
JPH0343600Y2 (zh) * 1987-04-11 1991-09-12
JP4531348B2 (ja) * 2003-06-03 2010-08-25 大同特殊鋼株式会社 移動炉床炉の粉体材料供給装置
KR101524434B1 (ko) * 2013-12-24 2015-05-28 주식회사 포스코 냉각수 공급 제어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061A (zh) * 1987-05-30 1989-01-04 施纳德+克莱门斯公司 材料输送辊
US20120230860A1 (en) * 2002-09-25 2012-09-13 Metalysis Limited Purification process
KR100507749B1 (ko) * 2003-04-11 2005-08-10 주식회사 포스코 무한궤도를 진행하는 플레이트를 이용한 소결원료 공급장치
KR20120066095A (ko) * 2010-12-14 2012-06-22 주식회사 포스코 냉각 리턴 롤러 및 이를 이용한 벨트 냉각 시스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069341A1 (ko) 2017-04-27
CN107208978A (zh) 2017-09-26
JP6539349B2 (ja) 2019-07-03
JP2018505966A (ja) 2018-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24012B (zh) 一种冶金熔渣干法粒化余热回收装置及方法
CN101918139B (zh) 用于粗碾磨和精碾磨矿物物料和非矿物物料的方法和设备
CN101385993B (zh) 一种从铁矿干选机中分离成品铁的方法
CN105921270A (zh) 风力带式磁选机
CN105026048A (zh) 原料分选设备和原料分选方法
CN104307614A (zh) 立磨机粉磨钢渣粉和矿渣粉以及生产钢铁渣粉的方法
CN107208978B (zh) 原料装载设备、冷却辊及防止粘附矿石产生的方法
JP2010132956A (ja) 造粒物の搬送方法
KR100435474B1 (ko) 소결원료 장입장치 및 이에 사용되는 다중 롤형슈트장치
CN107365904B (zh) 一种铁矿石竖炉焙烧磁选浮选尾矿再利用工艺
CN203990782U (zh) 一种高效节能管磨机
CN104313315B (zh) 一种提高环冷机冷却效率的烧结矿预整粒方法
JP2014512499A (ja) 注ぐことができる又は流動性を有するプロダクトを冷却するための装置
CN205308450U (zh) 立式辊碾机和旋转台
CN207716881U (zh) 一种分格立式烧结矿冷却机
KR101820685B1 (ko) 소결광 원료 장입 장치
CN109163569A (zh) 一种分格立式烧结矿冷却机及烧结矿冷却方法
KR101766537B1 (ko) 냉각롤러 및 이를 이용한 원료장입장치
CN211538489U (zh) 一种筛分机
CN211177898U (zh) 一种环保型高效回转窑
CN103861730A (zh) 一种干湿式循环磁选方法
CN105543478A (zh) 一种矿热炉用布料机
CN203824352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还原回转炉
CN106542307A (zh) 一种适用于磨头直加的脱硫石膏进料系统
CN220684087U (zh) 一种距离可调分矿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after: POSCO Holdings Co.,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buk,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POSCO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02

Address after: Gyeongbuk, South Korea

Patentee after: POSCO Co.,Ltd.

Address before: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before: POSCO Holding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