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02081B - 被支撑在其控制系统上的湿式双离合器 - Google Patents
被支撑在其控制系统上的湿式双离合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202081B CN107202081B CN201710156511.6A CN201710156511A CN107202081B CN 107202081 B CN107202081 B CN 107202081B CN 201710156511 A CN201710156511 A CN 201710156511A CN 107202081 B CN107202081 B CN 10720208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utch
- input
- clutches
- disc
- outpu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08—Fluid-actuated clutches with fluid-actuated member not rotating with a clutching member
- F16D25/082—Fluid-actuated clutches with fluid-actuated member not rotating with a clutching member the line of action of the fluid-actuated members co-inciding with the axis of rota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12—Details not specific to one of the before-mentioned typ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22—Friction clutches with axially-movable clutching members
- F16D13/38—Friction clutches with axially-movable clutching members with flat clutching surfaces, e.g. discs
- F16D13/385—Friction clutches with axially-movable clutching members with flat clutching surfaces, e.g. discs double clutches, i.e. comprising two friction disc mounted on one driven shaf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58—Details
- F16D13/70—Pressure members, e.g. pressure plates, for clutch-plates or lamellae; Guiding arrangements for pressure memb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58—Details
- F16D13/72—Features relating to cool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08—Fluid-actuated clutches with fluid-actuated member not rotating with a clutching memb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10—Clutch systems with a plurality of fluid-actuated clutch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12—Details not specific to one of the before-mentioned types
- F16D25/123—Details not specific to one of the before-mentioned types in view of cooling and lubrica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0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0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 F16H3/087—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gears
- F16H3/091—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gears including a single countershaft
- F16H3/0915—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gears including a single countershaft with coaxial input and output shaf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00—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ctuated clutches
- F16D21/02—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ctuated clutches for interconnecting three or more shafts or other transmission members in different ways
- F16D21/06—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ctuated clutches for interconnecting three or more shafts or other transmission members in different ways at least two driving shafts or two driven shafts being concentric
- F16D2021/0661—Hydraulically actuated multiple lamellae clutch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ydraulic Clutches, Magnetic Clutches, Fluid Clutches, And Fluid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式双离合器(1),包括两个离合器,每个离合器包括:输入盘承载件;输出盘承载件;多盘组件;以及,可动的力传输构件,其能够使得多盘组件从其分离位置向其接合位置移动;该双离合器还包括控制系统(21),该控制系统包括:‑壳体(41),其意于固定到变速箱上并包括内部管(42),该内部管围绕轴线轴向X延伸;‑第一和第二环形活塞(45、46),其分别承载第一和第二旋转止挡件(49、50),该第一和第二旋转止挡件分别与两个离合器中的一个和另一个的力传输构件(25、38)协作;所述双离合器的显著之处在于,两个离合器的输入盘承载件借助于轴承(20)围绕轴线X旋转地安装在控制系统(21)的内部管(42)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机动车辆的传动装置的领域。
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意于在机动车辆的传动链中布置在发动机组与包括两个输入轴的变速箱之间的湿式双离合器。
背景技术
湿式双离合器包括输入毂和两个离合器,输入毂意于与固定到发动机曲柄的飞轮旋转联结(solidaire en rotation),两个离合器每个都包括与该输入毂旋转连接的输入盘承载件、与变速箱的两个输入轴中的一个或另一个旋转连接的输出盘承载件、以及多盘组件,该多盘组件意于在所述离合器处于其接合位置中时在所述离合器的输入盘承载件与输出盘承载件之间传递扭矩。
变速箱的输入轴中的一个输入轴与离合器中的一个的输出盘承载件旋转连接该一个输入轴对应于变速箱的奇数档,而另一输入轴与另一离合器的输出盘承载件旋转连接,该另一输入轴则对应于偶数档。由此,为了实现换挡,离合器中的一个从其接合位置向其分离位置移动,而另一离合器则从其分离位置向其接合位置移动。这样的双离合器由此允许不中断扭矩地改变速度档。
由现有技术(尤其是由文档US20150219167)已知一种这样的湿式双离合器,其中,输入盘承载件由毂支撑,该毂被旋转地安装在固定于变速箱壳体上的控制轴上。离合器中的每个由相应的活塞控制,该活塞被安装为在毂上于分离位置与接合位置之间轴向可动,在接合位置中,该活塞使得所述离合器的多盘组件的盘彼此压抵,以在相应的输入盘承载件与输出盘支承件之间传递扭矩。活塞中的每个布置在激活室与平衡室之间,激活室在其受压时允许使活塞从其分离位置向其接合位置移动,平衡室允许补偿由离心力导致的动态压力。控制轴包括多个供油管道,每个供油管道与设置在毂中的相应的一个或多个穿孔连接;所述穿孔每个敞开到激活室或平衡室中的一个中。在控制轴与毂之间布置有动态密封件,这些动态密封件允许以密封的方式将控制轴的管道分隔开。此外,补偿室准许流体流向多盘组件,以确保所述多盘组件的润滑和冷却。
这样的双离合器不完全令人满意,因为动态密封件的存在导致产生摩擦,这些摩擦造成导致超额的能量消耗的阻力矩。
另外,尤其由DE102014212805已知这样的湿式双离合器,这些湿式双离合器借助于液压控制系统被致动,该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意于被固定在变速箱上的壳体,并具有同心的两个环形室和分别在两个环形室中的一个和另一个中轴向地可动的两个环形活塞。每个活塞承载旋转止挡件,该旋转止挡件支承抵靠力传递构件,该力传递构件与两个离合器中的一个或另一个协作,以使得所述离合器在活塞于其相应的环形室内部运动期间在分离位置与接合位置之间移动。这样的控制系统允许限制阻力矩,并由此提供了令人满意的能耗性能。然而,输入盘承载件通过滚动轴承被安装为在离合器中的一个的输出盘承载件的输出毂上旋转,所述输出毂安装在变速箱的输入轴中的一个上。用于输入盘承载件的这样的支撑不完全令人满意,因为确保其支撑的滚动轴承经受变速箱的输入轴的轴向和/或径向的行程,这有损于其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基于本发明的一个构思在于通过提出一种湿式双离合器来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该湿式双离合器提供低能耗并以简单且可靠的方式确保其支撑。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湿式双离合器,该湿式双离合器意于在机动车辆的传动链中布置在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该发动机具有曲柄,该变速箱包括沿着轴线X延伸的两个输入轴,所述湿式双离合器包括两个离合器,这两个离合器分别能够从曲柄向着变速箱的两个输入轴中的一个和另一个传递扭矩,每个离合器包括:
-意于与曲柄旋转连接的输入盘承载件;
-意于与变速箱的两个输入轴中的一个或另一个旋转连接的输出盘承载件;
-多盘组件,该多盘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摩擦盘和至少两个板,所述至少一个摩擦盘与输入和输出盘承载件中的一个旋转联结,所述至少两个板分别布置在每个摩擦盘两侧板,所述至少两个板与输入和输出盘承载件中的另一个旋转联结、并在分离位置与接合位置之间轴向地可动,在接合位置中,所述板夹持所述摩擦盘,以在输入盘承载件与输出盘承载件之间传递扭矩;以及
-可动的力传递构件,其能够使得多盘组件从其分离位置向其接合位置移动;
所述湿式双离合器还包括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
-壳体,其意于固定在变速箱上,所述壳体包括内部管,该内部管围绕轴线X轴向延伸并设置有内部空间,该内部空间意于使变速箱的两个输入轴通过;
-第一和第二环形活塞,其在内部管的外部轴向滑动地安装在壳体上,并分别承载第一和第二旋转止挡件;第一和第二旋转止挡件分别与两个离合器中的一个和另一个的力传递构件协作,并在分别对应于所述离合器的分离位置和接合位置的不工作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可动;
所述双离合器的显著之处在于,两个离合器的输入盘承载件通过轴承围绕轴线X旋转地安装在控制系统的内部管上。
由此,这样的湿式双离合器不需要存在动态密封件,这允许限制阻力矩,并因此限制发动机的能耗。
而且,输入盘承载件由意于被固定在变速箱上的控制系统支撑,轴承被安装在不经受轴向和/或径向行程的稳定且刚性的元件上,这确保了双离合器的稳定性和轴承更大的可靠性。
另外,轴承被安装在具有相对小的直径的内部管上,轴承的直径受限,这允许降低其成本,尤其是在涉及滚动轴承的情况下。根据其它有利的实施方式,这样的湿式双离合器可以具有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内部管与壳体一体地制造、即与壳体由单个部件形成。
两个离合器的输入盘承载件固定到彼此。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该轴承是滚动轴承。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滚动轴承包括围绕内部管安装的内部环套、安装在离合器中的一个的输入盘承载件的容置部的内部的外部环套、以及夹置于内部环套与外部环套之间的滚动体。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内部环套通过弹性环沿着与控制系统相对的方向被保持在内部管上,该弹性环被安装在设置于内部管上的凹槽中。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换套被直接形成在内部管上的肩部保持。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内部管轴向地与壳体轴向联结,以使得由环形活塞施加的离合器的轴向力直接由壳体承受。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滚动轴承是倾斜接触(contact oblique)式的。有利地,对由环形活塞施加的轴向力的承受是通过弹性环和滚动轴承的倾斜接触部来实现的,这在输出盘承载件中的一个与输入盘承载件之间释放了用于冷却流体的径向通道。
有利地,轴承被安装在内部管的承载表面上,当多盘组件的摩擦衬垫没有磨损的时候,所述承载表面沿两个离合器的方向被定位在第一和第二环形活塞于其不工作位置和其工作位置之间的行程之外(au-delàde)处。
不工作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双离合器包括输入毂,该输入毂包括意于与固定到热机曲柄的元件(例如飞轮)的互补沟槽协作的沟槽。输入盘承载件被固定到该输入毂。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输入盘承载件径向布置在其相应的离合器的输出盘承载件的外部。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每个输入或输出盘承载件包括圆柱形裙部;每个摩擦盘或板轴向可动地被安装在输出或输入盘承载件中的一个的圆柱形裙部上并以与输出或输入盘承载件中的该一个盘承载件旋转联结的方式安装,且其中,输入盘承载件中的一个包括支撑部分,该支撑部分自其圆柱形裙部的朝向液压控制系统的边缘起径向向内地朝向;所述支撑部分具有与轴承协作的径向内部边缘。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两个离合器径向布置为一个在另一个的内侧,这允许限制双离合器的轴向体积。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离合器中的一个的多盘组件径向布置在另一离合器的多盘组件的内侧,轴承径向布置在离合器的多盘组件的内侧。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支撑部分在多盘组件的内部具有一内部区域,该内部区域向着与液压控制系统相对的方向收折。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离合器中的每个的力传递构件具有外部周边,该外部周边配备有具有轴向取向的多个指部,所述多个指部每个借助于相应的开口穿过所述支撑部分;所述指部之承抵靠所述离合器的多盘组件。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力传递构件中的每个包括内部部分,该内部部分具有沿两个离合器的方向的轴向凹部,控制系统的第一和第二环形活塞至少部分地容置在该轴向凹部中。这样的布置也有助于提高双离合器的轴向紧凑性。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内部管具有至少一个冷却流体通过管道,该冷却流体通过管道意于将所述冷却流体引导向离合器。由此,离合器的冷却回路被集成到双离合器的控制系统,这允许减少该湿式双离合器的构件数量、减小其体积并有助于提高其构件的标准化。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冷却流体通过管道具有输出开孔,该输出开孔在周向上超出(au-delàde)第一和第二环形活塞在其不工作位置与其工作位置之间的行程处敞开。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输出开孔径向地取朝向。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冷却流体通过管道具有输出开孔,该输出开孔轴向地在输入盘承载件与力传递给构件之间敞开。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冷却流体通过管道具有输出开孔,该输出开孔轴向地在输出盘承载件中的一个与输入盘承载件之间敞开。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冷却流体通过管道具有在与轴线X垂直的平面中敞开的开孔,所述平面与输出盘承载件的圆柱形裙部中的一个相割。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内部管包括围绕轴线X周向分布的多个冷却流体通过管道。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两个离合器径向布置为一个在另一个的内部,并且冷却流体通过管道具有在两个离合器的内部径向敞开的输出开孔。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冷却流体通过管道具有输出开孔,该输出开孔被设置在内部管的轴向布置在支撑两个离合器的输入盘承载件的轴承与控制系统的第一和第二环形活塞之间的部分中;支撑部分的内部区域包括围绕轴线X周向分布的、意于允许冷却流体流通的开孔。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冷却流体通过管道具有输出开孔,该输出开孔被设置在轴向上超出内部管的支撑两个离合器的输入盘承载件的轴承之处延伸的部分中。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离合器中的每个的输入盘承载件和输出盘承载件包括围绕轴线X周向分布的径向开孔,所述径向开孔意于允许冷却流体自冷却流体通过管道起穿过离合器中的每个的多盘组件径向向外流通。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壳体包括第一和第二环形室,并且第一和第二环形活塞分别在第一和第二环形室的内部可动。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机动车辆,该机动车包括上述类型的双离合器。
附图说明
在以下对本发明的通过参照附图仅示意性而非限制性地提供的多个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过程中,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细节、特征和优点将更清晰地显现,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湿式双离合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湿式双离合器的半剖视图;
图3是图1的湿式双离合器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将用术语“外部(外侧)”和“内部(内侧)”以及取向“轴向”和“径向”根据说明书中给出的定义表示双离合器的元件。按照常规,双离合器的旋转轴线X确定取向“轴向”,取向“径向”与旋转轴线X正交地、通过远离所述轴线从内向外地指向,取向“周向”与轴线X正交并且与径向方向正交地取向。术语“外部(外侧)”和“内部(内侧)”被用于定义一个元件相对于另一个元件的参照轴线X的相对位置,由此,接近轴线X的元件被称作是内部(内侧)的,这与径向地定位于周边的外部(外侧)元件相反。此外,术语“后部”AR和“前部”AV被用于定义一个元件相对于另一个元件的沿着轴向方向的相对位置,意于被布置为靠近热机的元件用前部来表示,意于被布置为靠近变速箱的元件用后部来表示。
参照图1,观察到意于被布置在发动机组与变速箱之间的双离合器1。这样的双离合器1旨在将扭矩从热机曲柄选择性地传递向变速箱的共轴的两个输入轴2、3中的一个或另一个。内部的轴2穿过变速箱的壳体,并沿着轴线X纵向地延伸。空心的轴3也穿过变速箱的壳体,并围绕内部轴2。双离合器1包括两个离合器4、5,这两个离合器每个意于过渡性地将热机曲柄联接到变速箱的输入轴2、3中的一个。变速箱的输入轴2、3中的一个对应于变速箱的某些档,例如奇数速度档和倒档;而另一个则对应于其它速度档,例如偶数速度档。由此,为了实现换挡,离合器4、5中的一个从其接合位置向其分离位置移动,而另一离合器4、5则从其分离位置向其接合位置移动,使得发动机扭矩被逐渐地从离合器4、5中的一个转移到另一个。这样的双离合器1因此允许不中断扭矩地改变速度档,即维持了发动机扭矩到车辆车轮的传递。
双离合器1包括输入毂6,该输入毂6包括外部沟槽,所述外部沟槽意于与形成于固定到热机曲柄的元件(例如未示出的单或双飞轮)上的互补沟槽协作。
双离合器1意于容置在离合器壳体(未示出)中,该离合器壳体被固定在变速箱上。离合器壳体借助于封闭罩(未示出)向前封闭,该封闭罩借助于轴承(未示出)被引导为在输入毂6的外部圆柱形表面上旋转。封闭罩在其外部周边处承载环形密封件,该环形密封件与离合器壳体的内部表面协作,以确保双离合器1的密封。
双离合器1还包括输入壳(un voile d’entrée)7,该输入壳7被焊接到输入毂6或与输入毂6由单个部件形成。输入壳与两个离合器4、5中的每个的输入盘承载件旋转连接。
两个离合器4、5每个包括多盘组件10、11,即摩擦盘和板的轴向叠置。两个离合器中的一个和另一个的多盘组件10、11径向布置为一个在另一个的内侧,以限制双离合器1的轴向体积。
第一离合器4是这样的离合器:即该离合器的多盘组件10径向地处于另一离合器5的多盘组件的外部,该第一离合器4包括固定在输入壳7上的输入盘承载件8。为此,输入壳罩7在其外部周边上具有外部齿12,该外部齿12与形成于第一离合器4的输入盘承载件的内部表面上的内部齿13协作,以使得输入壳7与所述输入盘承载件8旋转联结。此外,输入壳7借助于止动环14相对于第一离合器4的输入盘承载件8轴向向后地被保持。止动环14例如是容置于设置在第一离合器4的输入盘承载件8的前部端部处的凹槽中的弹性联接卡环。
第一离合器4还包括输出盘承载件15,该输出盘承载件15被固定到输出毂16或与该输出毂16由单个部件形成。输出毂16设有沟槽,并与设置在变速箱的输入轴中的一个(在此为内部轴2)的端部的外部周边上的互补沟槽协作。由此,输出盘承载件15的输出毂16与内部轴2旋转联结。输出毂16在前部处在其外部周边上具有肩部,该肩部限定用于轴承17的轴向支承表面。轴承17还与设置在输入毂6的内部周边上的并限定用于所述轴承17的轴向支承表面的肩部协作。轴承17由此允许确保第一离合器4的输出盘承载件15相对于输入壳7的轴向定位。轴承17例如是滚动轴承。
输入盘承载件8包括具有轴向取向的圆柱形裙部18,在该裙部18中设置有内部齿和具有环形形状的支撑部分19,该支撑部分自圆柱形裙部18的后部端部起径向向内延伸。支撑部分19和圆柱形裙部18可以如所示实施方式中那样地在同一板材被一体地形成,或由固定到彼此的分离的两个部件形成。输入盘承载件8通过轴承20被安装为在液压控制系统21上旋转,该轴承在下文中更详细地说明,该轴承一方面与控制系统21协作,另一方面与支撑部分19的径向内部边缘协作。有利地,为了限制双离合器的轴向体积,输入盘承载件8的支撑部分19包括外部区域19a和内部区域19b,该外部区域19a具有径向取向并布置在两个离合器4、5的多盘组件10、11的后方,该内部区域19b向前收折并由此在多盘组件10、11的内部径向延伸。
输出盘承载件15包括具有轴向取向的圆柱形裙部22,该圆柱形裙部22径向布置在输入盘承载件8的圆柱形裙部18的内侧,在该圆柱形裙部22中设置有外部齿。输出盘承载件15还包括具有径向取向的部分23,该部分从输出盘承载件15的圆柱形裙部22的前部端部径向延伸直至输出毂16。
多盘组件10包括多个环形板(例如由钢制成),这些板与输入盘承载件8旋转联结,并被安装为相对于所述输入盘承载件8轴向滑动。为此,每个板在其外部周边上包括外部齿,该外部齿与设置在输入盘承载件8的圆柱形裙部18的内表面上的内部齿啮合。
多盘组件10还包括多个摩擦盘,这些摩擦盘每个夹置于两个板之间,并带有轴向平移自由度地与输出盘承载件15旋转联结。为此,每个摩擦盘在其内部周边上包括内部齿,该内部齿与由输出盘承载件15的圆柱形裙部22承载的外部齿啮合。每个摩擦盘都包括布置在其前后面中的每个上的摩擦衬垫。
多盘组件10向前支承抵靠形成于输入壳7上的反作用区域。在所示实施方式中,该反作用区域借助于形成在输入壳7的外部周边附近处的环形凸边24被设置。此外,布置在多盘组件10的后部端部处的板与力传递构件25协作。力传递构件25被安装为轴向滑动并与液压控制系统21(在下文中更详细地说明)协作,该液压控制系统21能够使得力传递构件25向前轴向滑动,以使得第一离合器4从其分离位置向其接合位置移动。力传递构件25在此由金属板材形成,在金属板材在其外部周边处包括多个具有轴向取向的指部26,所述指部围绕轴线X规则地分布。如图3所示,每个指部26借助于专用开口27穿过输入盘承载件8的支撑部分19。回到图1,观察到每个指部26由此支承抵靠布置在第一离合器4的多盘组件10的后部端部处的板。
为了使第一离合器4从其分离位置向其接合位置移动,力传递构件25向前移动,以使得摩擦盘中的每个被夹持在两个板之间,并使得扭矩由此在输入盘承载件8与输出盘承载件15之间被传递、并因此在热机曲柄与变速箱的内部输入轴2之间被传递。
相反地,当力传递构件25不再向前而受力时,摩擦盘和板返回到其分离位置,在该分离位置中,摩擦盘和板彼此轴向分开。为了方便摩擦盘和板向着其分离位置返回,在板之间夹置有波浪形弹性垫圈(未示出)。于每个在两个相邻的板之间的间隔中,弹性垫圈被径向布置在定位于所述间隔中的摩擦盘的外部。
为了限制双离合器1的轴向体积,力传递构件25在其内部部分处包括朝向前部的轴向凹部28,液压控制系统21至少部分地容置在该轴向凹部28的内侧。
第二离合器5是这样的离合器:该离合器的多盘组件11径向布置在另一离合器4的多盘组件的内侧,该第二离合器5具有与第一离合器类似的结构。第二离合器5包括与输入壳7旋转联结的输入盘承载件9。为此,第二离合器5的输入盘承载件9例如通过焊接被固定在第一离合器4的输入盘承载件8的支撑部分19上。输入盘承载件9包括具有轴向取向的圆柱形裙部29,该圆柱形裙部29径向布置在第一离合器4的输出盘承载件15的圆柱形裙部22的内侧。圆柱形裙部29具有内部齿。
第二离合器5还包括输出盘承载件30,该输出盘承载件30被固定到输出毂31或与该输出毂由单个部件形成。输出毂31具有内部沟槽,所述内部沟槽与设置在变速箱的输入轴中的一个(在此为外部轴3)的端部的外部周边上的互补沟槽协作。为了确保输出盘承载件30的轴向定位,在第一离合器4的输出毂16与第二离合器5的输出毂31之间夹置有第一轴向轴承32,并且在第二离合器5的输出毂31与液压控制系统21的内部管42之间夹置有第二轴向轴承33。
输出盘承载件30包括具有轴向取向的圆柱形裙部34,该圆柱形裙部34径向布置在输入盘承载件9的圆柱形裙部29的内侧,并具有外部齿。输出盘承载件30还包括具有径向取向的部分35,该部分35从输出盘承载件30的圆柱形裙部34的前部端部径向延伸直至输出毂31。
第二离合器5的多盘组件11包括多个环形板,这些环形板具有与第一离合器4的环形板类似的结构。每个板在其外部周边上包括外部齿,该外部齿与设置在输入盘承载件9的圆柱形裙部29的内部面上的互补齿协作。多盘组件11还包括多个摩擦盘,这些摩擦盘具有与第一离合器4的摩擦盘类似的结构,并被安装为与输出盘承载件30旋转联结并在该输出盘承载件30上轴向地滑动。为此,每个摩擦盘在其内部周边上包括内部齿,该内部齿与设置在输出盘承载件30的圆柱形裙部34上的外部齿啮合。每个摩擦盘都插置于两个板之间。
布置在多盘组件11的前部端部处的板与反作用构件36协作。反作用构件36则通过止动环37朝向前部地被保持,该止动环37在输入盘承载件的圆柱形裙部29的前部端部处被固定在第二离合器5的输入盘承载件9上。
第二离合器5通过力传递构件38被致动,该力传递构件38一方面与布置在第二离合器5的多盘组件11的后部端部处的板协作,另一方面与液压控制系统21协作,该液压控制系统21能够使得该力传递构件38轴向向前滑动,以使得第二离合器5从其分离位置向其接合位置移动。力传递构件38在此由金属板材形成,该金属板材在其外部周边处包括具有轴向取向的多个指部39,这些指部39围绕轴线X规则地分布。每个指部39穿过设置在第一离合器4的输入盘承载件8的支撑部分19中的专用开口,并由此支承抵靠布置在第二离合器5的多盘组件11的后部端部处的板。
为了使得第二离合器5从其分离位置向其接合位置移动,力传递构件38向前移动,以使得摩擦盘中的每个被夹持在两个板之间,并使得扭矩由此在输入盘承载件9与输出盘承载件30之间传递、并因此在热机曲柄与变速箱的外部输入轴3之间传递。
为了限制双离合器的轴向体积,力传递构件38在其内部部分处包括朝向前部的轴向凹部40,液压控制系统21至少部分地容置在该轴向凹部40中。
双离合器1还包括允许致动两个离合器4、5的液压控制系统21。液压控制系统21包括壳体41,该壳体41被固定抵靠变速箱的壁(未示出)。壳体41具有内部管42,该内部管42围绕轴线X轴向延伸并设置有内部空间,变速箱的输入轴2、3穿过该内部空间。内部管42与壳体41一体地制成。壳体41还具有径向布置在内部管42的外部的同心的第一和第二环形室43、44。呈环形形状的第一和第二活塞45、46分别被阿安装为在第一和第二室43、44的内部轴向平移地可动。
壳体41还对于第一和第二室43、44中的每个具有受压流体供给管道47、48,受压流体供给管道47、48在所述室43、44的内部敞开,以允许给该室供给流体。管道47、48中的每个接合到配备有泵的液压回路。第一和第二室43、44由此意于被供给流体,以促使相应的活塞45、46从其不工作位置向其工作位置而向前移动。
第一和第二活塞45、46中的每个承载固定到所述活塞45、46的端部的旋转止挡件49、50。每个旋转止挡件49、50包括固定到活塞45、46的环套、支承抵靠力传递构件25、38中的一个的另一环套、以及夹置于这两个环套之间的滚动体(例如滚珠)。
内部管42轴向向前延伸超出第一和第二室43、44。此外,在第一和第二活塞45、46的对应于第一和第二离合器4、5从其分离位置向其接合位置的移动的行程之外(au-delàde),内部管42包括圆柱形承载表面51,在该承载表面51上安装有支撑离合器4、5的输入盘承载件8、9的轴承20。轴承20在此是滚动轴承,该滚动轴承包括围绕内部管42的圆柱形承载表面51安装的内部环套、安装在设置于第一离合器4的输入盘承载件8的支撑部分19的径向内部边缘处的容置部52的内部的外部环套、以及插置于外部环套与内部环套之间的滚动体(例如滚珠)。该滚动轴承是倾斜接触式的。容置部52朝向后部包括肩部53,该肩部53允许朝向后部地保持外部环套。此外,内部环套通过“卡环”类型的弹性环54被朝向前部地保持,该弹性环54被安装在设置在内部管42中的、位于圆柱形承载表面51前部的凹槽中。圆柱形承载表面51的外直径小于力传递构件38的内部孔。
液压控制系统21的内部管42包括多个用于冷却流体通过的管道55,冷却流体例如变速箱油,其用于确保多盘组件10、11的冷却和润滑。管道55围绕轴线X均匀地分布。
每个管道55在输入开孔56与输出开孔57之间轴向延伸,该输入开孔56在液压控制系统的壳体41的后部面处敞开,该输出开孔57在内部管42的前部端部处敞开。输入开孔55接合到配备有泵的液压回路。输出开孔57围绕轴线X规则地分布,并在多盘组件10、11的内部径向地敞开。输出开孔57径向向外地朝向,以向着多盘组件10、11的方向径向向外地引导冷却流体。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输出开孔57轴向地在内部管的于圆柱形承载表面51之外延伸的部分处敞开,轴承20安装在圆柱形承载表面51上。冷却流体由此在输入盘承载件8、9与输出盘承载件15、30之间经过。
为了允许油从输出开孔穿过多盘组件10、11流向双离合器的外部,第二离合器5的输入和输出盘承载件9、30的圆柱形裙部29、34和第一离合器4的输入和输出盘承载件8、15的圆柱形裙部18、22具有径向开孔58。在图1中仅第二离合器5的输出盘承载件30的开孔58是可见的。
图2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双离合器1。该实施方式与前述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如果管道55的用于确保冷却流体的流通的输出开孔57在多盘组件10、11的内部径向地敞开,那么这些输出开孔57就敞开到内部管42的轴向布置在液压控制系统21的室43、44与接收轴承20的圆柱形承载表面51之间的部分中。冷却流体由此在输入盘承载件8、9与力传递构件38之间经过。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离合器4的输入盘承载件8的支撑部分19的内部区域19a则设有围绕轴线X规则地分布的开孔59,以允许冷却流体流向多盘组件10、11。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未示出),管道55的输出开孔沿着轴线X在接收轴承20的圆柱形承载表面51的两侧交替地敞开。
尽管已经结合多个具体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绝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本发明包括所述器件的所有技术等同及其组合,只要这些组合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动词“包括”、“包含”或“含有”及其变位形式的使用不排除存在于权利要求中提及的元件或步骤之外的其它元件或其它步骤。
在权利要求中,括号内的任何参考标记都不应被解释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湿式双离合器(1),其意于在机动车辆的传动链中布置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所述发动机具有曲柄,所述变速箱包括沿着轴线X延伸的共轴的两个输入轴(2、3),所述湿式双离合器(1)包括两个离合器(4、5),所述两个离合器(4、5)分别能够从所述曲柄向着所述变速箱的两个输入轴(2、3)中的一个和另一个传递扭矩,每个所述离合器(4、5)包括:
输入盘承载件(8、9),其意于与所述曲柄旋转联接;
输出盘承载件(15、30),其意于与所述变速箱的两个输入轴中的一个或另一个旋转联接;
多盘组件(10、11),其包括至少一个摩擦盘和至少两个板,所述至少一个摩擦盘与输入盘承载件和输出盘承载件(8、9、15、30)中的一个旋转联结,所述至少两个板分别布置在每个摩擦盘的两侧,所述至少两个板与所述输入和输出盘承载件(8、9、15、30)中的另一个旋转联结、并在分离位置与接合位置之间轴向地可动,在所述接合位置中,所述板夹持所述摩擦盘,以在所述输入盘承载件(8、9)与所述输出盘承载件(15、30)之间传递扭矩;以及
可动的力传递构件(25、38),其能够使得所述多盘组件(10、11)从其分离位置向其接合位置移动;
所述湿式双离合器(1)还包括控制系统(21),该控制系统(21)包括:
壳体(41),其意于固定在所述变速箱上,所述壳体(41)包括内部管(42),该内部管(42)围绕所述轴线X轴向延伸并设置有意于使所述变速箱的两个输入轴(2、3)通过的内部空间;
第一和第二环形活塞(45、46),其在所述内部管的外部轴向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并分别承载第一和第二旋转止挡件(49、50);所述第一和第二旋转止挡件(49、50)分别与所述两个离合器(4、5)中的一个和另一个的力传递构件(25、38)协作,并能够在分别对应于所述离合器(4、5)的分离位置和接合位置的不工作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可动;
所述双离合器的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离合器(4、5)的所述输入盘承载件(8、9)通过轴承(20)围绕所述轴线X旋转地安装在所述控制系统(21)的所述内部管(42)上,
其中,所述内部管(42)具有至少一个冷却流体通过管道(55),所述冷却流体通过管道(55)用于将冷却流体向所述离合器(4、5)引导,所述冷却流体通过管道(55)具有轴向地在所述输入盘承载件(8、9)与所述输出盘承载件(15、30)之间敞开的输出开孔(5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双离合器(1),其中,所述轴承(20)是滚动轴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式双离合器(1),其中,所述轴承(20)安装在所述内部管(42)的承载表面(51)上,所述承载表面(51)沿所述两个离合器方向被定位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活塞在其不工作位置与其工作位置之间的行程之外。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双离合器(1),其中,每个输入或输出盘承载件(8、9、15、30)包括圆柱形裙部(18、22、29、34);每个摩擦盘或板轴向可动地安装在所述输出或输入盘承载件中的一个的所述圆柱形裙部上并与所述输出或输入盘承载件中的该一个盘承载件旋转联结地安装,并且其中,所述输入盘承载件(8、9)中的一个包括支撑部件(19),该支撑部件(19)自其圆柱形裙部(18)的朝向所述控制系统的边缘径向向内地朝向;所述支撑部件(19)具有与所述轴承(20)协作的径向内边缘。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湿式双离合器(1),其中,所述离合器中的一个离合器(4)的多盘组件(10)径向布置在另一离合器(5)的多盘组件(11)的内侧,并且其中,所述轴承(20)径向布置在各个所述离合器(4、5)的所述多盘组件(10、11)的内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湿式双离合器(1),其中,所述支撑部分(19)在所述多盘组件(10、11)的内部具有内部区域(19b),该内部区域(19b)向着与所述控制系统(21)相对的方向收折。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湿式双离合器(1),其中,所述离合器(4、5)中的每个的力传递构件(25、38)具有外部周边,该外部周边配备有具有轴向取向的多个指部(26、39),所述多个指部(26、39)每个借助于相应的开口穿过所述支撑部分(19);所述指部(26、39)支承抵靠所述离合器(4、5)的所述多盘组件(10、11)。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湿式双离合器(1),其中,所述力传递构件(25、38)中的每个包括内部部分,该内部部分具有沿所述两个离合器的方向的轴向凹部(28、40),所述控制系统的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活塞(45、46)至少部分地容置在该轴向凹部中。
9.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湿式双离合器(1),其中,所述输出开孔(57)在轴向上超过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活塞(45、46)在其不工作不工作位置与其工作位置之间的行程处敞开。
10.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湿式双离合器(1),其中,所述离合器(4、5)中的每个的所述输入盘承载件(8、9)和所述输出盘承载件(15、30)包括围绕所述轴线X周向分布的径向开孔(58),所述径向开孔(58)意于允许冷却流体自所述冷却流体通过管道(55)起穿过所述离合器(4、5)中的每个的所述多盘组件(10、11)径向向外流通。
11.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湿式双离合器(1),其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和第二环形室(43、44),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活塞(45、46)分别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室(43、44)的内部可动。
12.一种机动车辆,该机动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湿式双离合器(1)。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FR1652226A FR3049023B1 (fr) | 2016-03-16 | 2016-03-16 | Double embrayage humide supporte sur son systeme de commande |
FR1652226 | 2016-03-16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202081A CN107202081A (zh) | 2017-09-26 |
CN107202081B true CN107202081B (zh) | 2021-03-30 |
Family
ID=55863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156511.6A Active CN107202081B (zh) | 2016-03-16 | 2017-03-16 | 被支撑在其控制系统上的湿式双离合器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KR (1) | KR102320711B1 (zh) |
CN (1) | CN107202081B (zh) |
DE (1) | DE102017104458A1 (zh) |
FR (1) | FR3049023B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8104372B3 (de) * | 2018-02-27 | 2019-05-23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 Betätigungsvorrichtung mit axial verschachteltem Nehmerzylinder; Kupplungssystem sowie Antriebseinheit |
KR102073104B1 (ko) * | 2018-04-20 | 2020-02-04 | 주식회사 카펙발레오 | 차량용 듀얼 클러치 장치 |
KR102076345B1 (ko) * | 2018-04-20 | 2020-02-11 | 주식회사 카펙발레오 | 차량용 듀얼 클러치 장치 |
KR20190137003A (ko) * | 2018-05-30 | 2019-12-10 | 발레오 앙브라이아쥐 | 멀티디스크 클러치용 반동 요소 |
FR3082575B1 (fr) * | 2018-06-19 | 2021-11-26 | Valeo Embrayages | Bague de lubrification et module d'embrayage comprenant une telle bague de lubrification |
FR3084707B1 (fr) * | 2018-07-31 | 2021-11-26 | Valeo Embrayages | Mecanisme d'embrayage humide et module de transmission de couple comprenant ce mecanisme d'embrayage humide |
FR3090772B1 (fr) * | 2018-12-21 | 2021-01-22 | Valeo Embrayages | double embrayage humide et son procédé de refroidissement |
DE102019104076A1 (de) * | 2019-02-19 | 2020-08-20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 Kompakte Kupplungsanordnung mit einem Stützkörper |
FR3093148B1 (fr) | 2019-02-25 | 2022-06-03 | Valeo Embrayages | Dispositif de transmission de couple pour un véhicule automobile |
DE102019111526A1 (de) * | 2019-05-03 | 2020-11-05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 Lamellenbremsvorrichtung sowie Getriebeanordnung mit der Lamellenbremsvorrichtung |
DE102019112602A1 (de) * | 2019-05-14 | 2020-11-19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 Kupplungsvorrichtung, Hybridmodul sowie Antriebsanordn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
KR102691341B1 (ko) * | 2019-06-28 | 2024-08-05 | 주식회사 카펙발레오 | 듀얼클러치 어셈블리 |
NL2026153B1 (en) | 2020-07-28 | 2022-03-29 | Punch Powertrain Psa E Trans N V |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system |
CN113103862B (zh) * | 2021-04-10 | 2022-08-05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履带式越障车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612444A1 (de) * | 2004-06-29 | 2006-01-04 | BorgWarner Inc. | Mehrfachkupplungsanordnung |
WO2007142366A1 (ja) * | 2006-06-09 | 2007-12-13 | Dynax Corporation | 湿式デュアルクラッチの冷却構造 |
EP1914434A2 (de) * | 2006-10-21 | 2008-04-23 |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 Drehmomentübertragungseinrichtung |
DE102009001286A1 (de) * | 2009-03-03 | 2010-09-09 | Zf Friedrichshafen Ag | Mehrfachkupplungseinrichtung, insbesondere Doppelkupplungseinrichtung, mit einem mit einer äußeren Getriebeeingangswelle mitdrehenden Druckmedium-Zufuhrelement |
DE102010051147A1 (de) * | 2009-11-25 | 2011-05-26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 Anordnung mit einem Dichtblech für ein Kupplungsgehäuse |
CN102105712A (zh) * | 2008-06-16 | 2011-06-22 | 舍弗勒技术两合公司 | 具有扭转振动减振器的双离合器 |
CN105179511A (zh) * | 2015-09-28 | 2015-12-23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 湿式双离合器 |
WO2015197061A1 (de) * | 2014-06-27 | 2015-12-30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 Nasse lamellendoppelkupplung |
CN204985428U (zh) * | 2015-08-18 | 2016-01-20 | 崔博琳 | 机械压紧摩擦片的湿式双离合器机构及机械变速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0051447A1 (de) * | 2009-11-20 | 2011-05-26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 Kupplungseinrichtung |
DE102010051911A1 (de) * | 2009-11-25 | 2011-06-01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 Mehrfachkupplungsvorrichtung, Bauteil, Baugruppen und Verfahren zur Montage |
DE102011115227B4 (de) * | 2010-10-08 | 2024-04-04 | Borgwarner Inc. | Doppelkupplungseinrichtung |
EP2469114B1 (de) * | 2010-12-21 | 2017-11-01 | BorgWarner Inc. | Kupplungseinrichtung |
DE102012006730B4 (de) * | 2012-04-02 | 2024-07-18 | Borgwarner Inc. | Kupplungseinrichtung |
DE102012021074B4 (de) | 2012-10-19 | 2016-05-04 | Getrag Getriebe- Und Zahnradfabrik Hermann Hagenmeyer Gmbh & Cie Kg |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Hybrid-Antriebsstranges |
DE102014209618B4 (de) * | 2013-06-17 | 2022-12-22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 Mehrfachkupplungseinrichtung |
DE102014212805A1 (de) | 2013-07-19 | 2015-01-22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 Doppelkupplungseinrichtung |
-
2016
- 2016-03-16 FR FR1652226A patent/FR3049023B1/fr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03-03 DE DE102017104458.2A patent/DE102017104458A1/de active Pending
- 2017-03-15 KR KR1020170032703A patent/KR102320711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7-03-16 CN CN201710156511.6A patent/CN10720208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612444A1 (de) * | 2004-06-29 | 2006-01-04 | BorgWarner Inc. | Mehrfachkupplungsanordnung |
WO2007142366A1 (ja) * | 2006-06-09 | 2007-12-13 | Dynax Corporation | 湿式デュアルクラッチの冷却構造 |
EP1914434A2 (de) * | 2006-10-21 | 2008-04-23 |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 Drehmomentübertragungseinrichtung |
CN102105712A (zh) * | 2008-06-16 | 2011-06-22 | 舍弗勒技术两合公司 | 具有扭转振动减振器的双离合器 |
DE102009001286A1 (de) * | 2009-03-03 | 2010-09-09 | Zf Friedrichshafen Ag | Mehrfachkupplungseinrichtung, insbesondere Doppelkupplungseinrichtung, mit einem mit einer äußeren Getriebeeingangswelle mitdrehenden Druckmedium-Zufuhrelement |
DE102010051147A1 (de) * | 2009-11-25 | 2011-05-26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 Anordnung mit einem Dichtblech für ein Kupplungsgehäuse |
WO2015197061A1 (de) * | 2014-06-27 | 2015-12-30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 Nasse lamellendoppelkupplung |
CN204985428U (zh) * | 2015-08-18 | 2016-01-20 | 崔博琳 | 机械压紧摩擦片的湿式双离合器机构及机械变速器 |
CN105179511A (zh) * | 2015-09-28 | 2015-12-23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 湿式双离合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102017104458A1 (de) | 2017-09-21 |
CN107202081A (zh) | 2017-09-26 |
FR3049023B1 (fr) | 2019-04-26 |
KR20170107926A (ko) | 2017-09-26 |
KR102320711B1 (ko) | 2021-11-02 |
FR3049023A1 (fr) | 2017-09-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202079B (zh) | 用于湿式双离合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 |
CN107202081B (zh) | 被支撑在其控制系统上的湿式双离合器 | |
US10458484B2 (en) | Dual clutch | |
US7712594B2 (en) | Dual clutch arrangement for a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 |
US10458487B2 (en) | Cooling system for clutch mechanism | |
US7966901B2 (en) | Torque transfer device | |
CN109790880B (zh) | 三重离合器及其致动器 | |
KR101774673B1 (ko) | 자동 변속기에 있어서의 마찰 체결 요소의 윤활 구조 | |
US10378615B2 (en) | Clutch and speed change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 |
KR102320702B1 (ko) | 제어 시스템의 피스톤의 행정을 제한할 수 있는 안전 베어링을 구비한 습식 이중 클러치 | |
US10837525B2 (en) | Motor vehicle transmission | |
CN109661526B (zh) | 紧凑的双离合器机构和包括这种双离合机构的变速器系统 | |
KR20160033623A (ko) | 트랜스미션 시스템용 습식 이중 클러치 메커니즘 | |
KR101786805B1 (ko) | 이중 클러치용 액츄에이터 | |
KR102382445B1 (ko) | 센터링된 힘 전달 부재를 구비한 습식 이중 클러치 | |
JPWO2016158887A1 (ja) | 変速装置 | |
EP3540256B1 (en) | Double clutch actuator and double clutch including same | |
CN112703329B (zh) | 具有能够限制控制系统的活塞的行程的安全止动件的湿式双离合器 | |
KR101909224B1 (ko) | 이중 클러치 | |
KR20170035398A (ko) | 이중 클러치 | |
KR20230014760A (ko) | 함께 회전되고 댐퍼 장치와 축방향으로 중첩되는 작동 장치를 포함하는, 정상-상태 폐쇄형의 압력 매체-작동형 분리 클러치 | |
CN112639321B (zh) | 双离合器机构 | |
CN114402146A (zh) | 双离合器装置 | |
KR20170135735A (ko) | 엑시얼 베어링과는 별개의 레이디얼 베어링을 포함하는 콤팩트 클러치 메카니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