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70612B - 键盘及其按键 - Google Patents

键盘及其按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70612B
CN107170612B CN201710462703.XA CN201710462703A CN107170612B CN 107170612 B CN107170612 B CN 107170612B CN 201710462703 A CN201710462703 A CN 201710462703A CN 107170612 B CN107170612 B CN 1071706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ok
keycap
key
bottom plate
magnetic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6270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70612A (zh
Inventor
许建士
黄瑞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6270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706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1706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706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706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706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702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 H01H13/705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s or ke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33/00Key modules
    • H01H2233/07Cap or button on actuator part
    • H01H2233/074Snap coupling

Landscapes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Household Us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露一种键盘及其按键,该按键包含底板以及键帽,底板具有底板卡勾,键帽具有键帽卡勾,键帽可相对底板上下运动,底板卡勾与键帽卡勾互相卡合,使键帽经由底板卡勾与键帽卡勾固定于底板上。或者,按键另可包含连接件,连接件具有第一连接卡勾及第二连接卡勾,第一连接卡勾卡合于底板卡勾,第二连接卡勾卡合于键帽卡勾。如此一来,键帽另可经由连接件固定于底板上。本发明的键盘的按键的键帽可直接或间接被固定于底板上,以防止键帽于作动或拆卸时因外力喷飞远离于底板。

Description

键盘及其按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键盘及其按键,尤其关于一种能固定键帽的按键。
背景技术
就目前个人电脑的使用习惯而言,键盘为不可或缺的输入设备之一,用以输入文字、符号或数字。薄型化键盘利用磁吸力以作为键帽复位所需的驱动力,以取代体积较大的圆顶橡胶与剪刀脚机构,进而缩减按键的高度,从而实现键盘薄型化的目的。然而,以磁吸力作为键帽复位的薄型化键盘,采用非剪刀机构,其金属支撑件的端点较难与传统的键帽枢接,因此如何设计键帽与底板间的连接机制,便成为薄型化键盘欲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键帽与底板间的连接机制并可防止键帽喷飞的薄型化按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按键,包含底板、键帽以及连接件,该底板具有底板卡勾,该键帽具有键帽卡勾,该键帽可相对该底板于释放位置与按压位置之间上下运动,该连接件设置于该底板与该键帽之间,该连接件具有第一连接卡勾及第二连接卡勾,该第一连接卡勾卡合于该底板卡勾,该第二连接卡勾卡合于该键帽卡勾。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键帽另具有底面,且该按键还包括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设置于该底板及该键帽之间,该支撑结构的一端枢接于该底板,该支撑结构的另一端直接或间接抵接于该底面。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底板卡勾由向内的第一卡勾及第二卡勾所构成,该第一连接卡勾由向外的第三卡勾及第四卡勾所构成,该第二连接卡勾由向内的第五卡勾及第六卡勾所构成,且该键帽卡勾由向外的第七卡勾及第八卡勾所构成。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三卡勾与该第五卡勾位于该连接件的同一侧且一体成型,该第四卡勾与该第六卡勾位于该连接件的同一侧且一体成型。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五卡勾及该第六卡勾分别具有斜面。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在组装过程中,该第七卡勾及该第八卡勾分别向下压入该第五卡勾及该第六卡勾。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三卡勾具有第一面,该第一卡勾具有第二面,该第七卡勾具有第三面,该第五卡勾具有第四面,当该键帽处于该释放位置时,该第一面接触该第二面且该第三面接触该第四面,当该键帽处于该按压位置时,该第一面离开该第二面且该第三面离开该第四面。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三卡勾与该第四卡勾位于该第一卡勾与该第二卡勾之间,且该第七卡勾与该第八卡勾位于该第五卡勾与该第六卡勾之间。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底面具有第一侧及第二侧,该支撑结构具有第一支撑件及第二支撑件,该第一支撑件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该第二支撑件具有第三端与第四端,该第一端与该第三端与该底板枢接,该第二端直接或间接抵接于该第一侧,且该第四端直接或间接抵接于该第二侧。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连接件还包含本体、第一弹性臂以及第二弹性臂,该第一弹性臂连接该本体且往该第一侧延伸,该第二弹性臂连接该本体且往该第二侧延伸,其中该第一弹性臂的末端部抵接于该底面与该第二端之间,该第二弹性臂的末端部抵接于该底面与该第四端之间。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按键还包含第一垫片及第二垫片,该第一垫片固定于该第一侧,该第二垫片固定于该第二侧,其中该第二端抵接该第一垫片,该第四端抵接该第二垫片,且该第一垫片与该第二垫片相对于该键帽具有较佳的耐磨性。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按键还包括第一磁性区,设置于该底板,该支撑机构结构还包括第二磁性区,该第二磁性区的位置对应该第一磁性区,其中当该键帽未被按压时,由于该第二磁性区与该第一磁性区之间的磁吸力,使该键帽维持于该释放位置;当该键帽被外力按压导致该第二磁性区与该第一磁性区远离时,该键帽伴随该支撑结构由该释放位置移动至按压位置;当该外力释放时,该磁吸力使该第一磁性区与该第二磁性区靠近,使得该键帽伴随该支撑结构由该按压位置移动回至该未按压位置。
本发明另外还提供一种按键,包含底板、键帽以及支撑结构,该底板具有底板卡勾,该键帽具有键帽卡勾及底面,该键帽可相对该底板于释放位置与按压位置之间上下运动,该支撑结构设置于该底板及该键帽之间,该支撑结构的一端枢接于该底板,该支撑结构的另一端抵接于该底面,其中该底板卡勾与该键帽卡勾互相卡合。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键帽还具有相对于该底面的上表面,且该按键还包含盖件,以黏贴的方式固定于该上表面,该盖件以可挠材质所制成。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底板卡勾由向内的第一卡勾及第二卡勾所构成,且该键帽卡勾由向外的第七卡勾及第八卡勾所构成。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底面具有第一侧及第二侧,该支撑结构具有第一支撑件及第二支撑件,该第一支撑件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该第二支撑件具有第三端与第四端,该第一端与该第三端与该底板枢接,该第二端直接或间接抵接于该第一侧,且该第四端直接或间接抵接于该第二侧。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按键还包括第一磁性区,设置于该底板,该支撑结构更还包括第二磁性区,该第二磁性区的位置对应该第一磁性区,其中当该键帽未被按压时,由于该第二磁性区与该第一磁性区之间的磁吸力,使该键帽维持于未按压位置;当该键帽被外力按压导致该第二磁性区与该第一磁性区远离时,该键帽伴随该支撑结构由该释放位置移动至按压位置;当该外力释放时,该磁吸力使该第一磁性区与该第二磁性区靠近,使得该键帽伴随该支撑结构由该按压位置移动回至该未按压位置。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键帽对应该底板卡勾处形成有让位孔,当该键帽移动至该按压位置时,该底板卡勾容置于该让位孔内。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键盘,其包含上述按键。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键帽设置有键帽卡勾,且底板设置有底板卡勾,键帽卡勾可直接卡合于底板卡勾,使键帽藉由键帽卡勾与底板卡勾的卡合而固定于底板上,本发明另可设置连接件,其分别与键帽卡勾与底板卡勾卡合,以使键帽经由连接件而固定于底板上。如此一来,本发明的键盘的按键的键帽便可直接或间接被固定于底板上,以防止键帽于作动或拆卸时因外力喷飞远离于底板。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按键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按键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按键处于释放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按键处于按压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按键的外观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按键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按键的部分爆炸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按键的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按键的爆炸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按键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内容将搭配附图,藉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本领域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发明亦可藉由其它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尤其是,于附图中各个元件的比例关系及相对位置仅具示范性用途,并非代表本发明实施的实际状况。
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而非用来限制本发明。请参阅图1以及图2,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按键1000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按键1000的爆炸示意图。如图1以及图2所示,按键1000包含底板1、键帽2、连接件3、支撑结构4、薄膜电路板B以及电路板C,底板1具有底板卡勾10,键帽2具有键帽卡勾20,连接件3设置于底板1与键帽2之间,且连接件3可相对底板1与键帽2独立运动,薄膜电路板B设置于底板1上,并提供按键1000下压时的开关功能。电路板C设置于底板1下(即薄膜电路板B与电路板C分别位于底板1的相对两侧),电路板C提供光源D的驱动电压。光源D照射键帽2的透光区以提供按键1000的背光功能。此外,连接件3具有第一连接卡勾30及第二连接卡勾31,第一连接卡勾30卡合于底板卡勾10,第二连接卡勾31卡合于键帽卡勾20,因此按键1000的键帽2便可经由连接件3被固定于底板1上。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键盘(未绘示),其包含上述按键。
请参阅图1至图4,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按键1000处于释放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按键1000处于按压状态的示意图。如图1至图4所示,键帽2还具有面向底板1的底面21,支撑结构4设置于底板1及键帽2之间,支撑结构4的一端枢接于底板1,支撑结构4的另一端经由连接件3而间接抵接于键帽2的底面21。于此实施例中,按键1000为一键盘上的按键,且按键1000以磁力取代圆顶橡胶与剪刀脚结构作为键帽2复位的动力来源,以缩减按键1000的整体高度并实现按键1000薄型化的目的。换句话说,如图2所示,按键1000还包括第一磁性区7,第一磁性区7设置于底板1,支撑结构4还包括第二磁性区8,第二磁性区8的位置对应第一磁性区7。在此实施例中,第一磁性区7可为设置于底板1上的磁铁组件,且第二磁性区8可为支撑结构4的延伸臂,但第一磁性区7与第二磁性区8的结构设计与配置可不局限于此实施例图式所绘示,可视实际情况而定。
当键帽2未被按压时,由于第二磁性区8与第一磁性区7之间的磁吸力,使键帽2维持于如图3所示的释放位置;当键帽2被外力按压而往底板1移动时,其导致第二磁性区8与第一磁性区7远离,此时键帽2便可伴随支撑结构4由如图3所示的未按压位置移动至如图4所示的按压位置;当按压键帽2的外力释放时,第二磁性区8与第一磁性区7之间的磁吸力可使第一磁性区7与第二磁性区8靠近,使得键帽2伴随支撑结构4由按压位置移动回至未按压位置。如此一来,键帽2便可相对底板1于释放位置与按压位置之间上下运动。
在此实施例中,连接件3还包含本体32、第一弹性臂33以及第二弹性臂34,第一弹性臂33与第二弹性臂34分别连接本体32且位于本体32的相对两侧,键帽2的底面21具有相对的第一侧210与第二侧211,第一弹性臂33往第一侧210延伸,且第二弹性臂34往第二侧211延伸。除此之外,支撑结构4具有第一支撑件40及第二支撑件41,第一支撑件40具有第一端401与第二端402,第二支撑件41具有第三端410与第四端411,第一端401与第三端410均枢接于底板1。在此实施例中,第一端401与第三端410分别可转动地卡合于底板卡勾10,藉此于键帽2被按压至如图4所示的按压位置时,第一支撑件40与第二支撑件41便可收合于底板1上。
如图3所示,第一弹性臂33的末端部抵接于键帽2的底面21与第一支撑件40的第二端402之间,使第一支撑件40的第二端402经由第一弹性臂33的末端部间接抵接于底面21的第一侧210,第二弹性臂34的末端部抵接于键帽2的底面21与第二支撑件41第四端411之间,使第二支撑件41的第四端411经由第二弹性臂34的末端部间接抵接于底面21的第二侧211。在此实施例中,支撑结构4的第一支撑件40与第二支撑件41均由金属材质所制成,键帽2与连接件3可分别根据功能选择合适的塑料材质,而当键帽2上下运动时,为防止金属制的第一支撑件40与第二支撑件41直接与连接件3相对运动摩擦而产生粉屑,制作连接件3的塑料材质相较制作键帽2的塑料材质具有较佳的耐磨性,例如键帽2可由丙烯青丁二烯苯乙烯(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ABS)所制成,而连接件3可由塑钢(Polyacetal,POM)所制成。换句话说,本发明利用由塑钢所制成连接件3的两末端垫接于键帽2与支撑结构4之间,以防止键帽2与支撑结构4直接接触而于作动过程中逐渐产生磨损。
如图1至图4所示,底板1的底板卡勾10由向内的第一卡勾101及第二卡勾102所构成,连接件3的第一连接卡勾30由向外的第三卡勾301及第四卡勾302所构成,连接件3的第二连接卡勾31由向内的第五卡勾310及第六卡勾311所构成,且键帽2的键帽卡勾20由向外的第七卡勾201及第八卡勾202所构成。值得一提的是,按键1000具有中心轴线L(如图3所示),其实质上位于第七卡勾201及第八卡勾202之间,第一卡勾101及第二卡勾102均朝向中心轴线L突出而形成向内的配置,且第三卡勾301及第四卡勾302均朝远离中心轴线L的方向突出而形成向外的配置;同理,第五卡勾310及第六卡勾311均朝向中心轴线L突出而形成向内的配置,且第七卡勾201及第八卡勾202均朝远离中心轴线L的方向突出而形成向外的配置。底板1的底板卡勾10可避免连接件3的第二连接卡勾31向外侧变形,使连接件3与键帽卡勾20确实卡合。另外,第三卡勾301与第四卡勾302位于第一卡勾101与第二卡勾102之间,且第七卡勾201与第八卡勾202位于第五卡勾310与第六卡勾311之间。“向内”和“向外”为相对的概念,从另一角度看,“向内”可理解为自按键的外部朝向按键的内部的方向,“向外”可理解为自按键的内部朝向按键的外部的方向。通过这样的设置,不仅实现了键帽的连接固定,且由于各卡勾间的对称设置,使得键帽受力均匀,这样一来,在键帽受外力被按压时,亦可维持较稳定的下压状态。
再者,第三卡勾301与第五卡勾310位于连接件3的同一侧,且在实际操作中第三卡勾301、第五卡勾310与连接件3为一体成型;第四卡勾302与第六卡勾311位于连接件3的同一侧,且在实际操作中第四卡勾302、第六卡勾311与连接件3为一体成型。在组装过程中,将键帽2朝连接件3向下压下,此时第七卡勾201及第八卡勾202会随键帽2分别向下压入第五卡勾310与第六卡勾311。第五卡勾310与第六卡勾311在面向键帽2的一侧分别具有斜面312,斜面312会在组装过程中有助于第七卡勾201及第八卡勾202通过第五卡勾310与第六卡勾311,使第七卡勾201及第八卡勾202能分别顺利向下压入第五卡勾310与第六卡勾311。另外,斜面312可以是具有圆弧状的斜面。
如图3以及图4所示,第三卡勾301具有第一面S1,第一卡勾101具有第二面S2,第七卡勾201具有第三面S3,第五卡勾310具有第四面S4,当键帽2处于如图3所示的该释放位置时,第一面S1接触第二面S2且第三面S3接触第四面S4,当键帽2处于如图4所示的按压位置时,第一面S1离开第二面S2且第三面S3离开第四面S4。换句话说,连接件3可分别相对键帽2与底板1活动,因此在键帽2于按压过程中,连接件3会先随键帽2移动,使连接件3的第三卡勾301脱开底板1的第一卡勾101(即第一面S1离开第二面S2),直到连接件3止挡于底板1为止,此时键帽2会持续朝向底板1移动,此时键帽2的第七卡勾201便会脱开连接件3第五卡勾310(即第三面S3离开第四面S4)。如此一来,便可加大键帽2的按压行程,以符合实际需求。
请参阅图5以及图6,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按键2000的外观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按键2000的剖面示意图。如图5以及图6所示,按键2000与上述按键1000的主要不同处在于,按键2000的连接件3'不具有按键1000的第一弹性臂33与第二弹性臂34的设置,且按键2000的支撑结构4的第一支撑件40的第二端402抵接第一侧210,且支撑结构4的第二支撑件41的第四端411抵接第二侧211。另外,按键2000可选择性地安装第一垫片5及第二垫片6,第一垫片5固定于键帽2的底面21的第一侧210,而第二垫片6固定于键帽2的底面21的第二侧211,按键2000的支撑结构4的第一支撑件40的第二端402抵接第一垫片5,且支撑结构4的第二支撑件41的第四端411抵接第二垫片6。在实施例中,第一垫片5及第二垫片6可分别由具有较佳的耐磨性的材质(例如塑钢(Polyacetal,POM))所制成,以防止键帽2与支撑结构4直接接触而于作动过程中逐渐产生磨损。而此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中具有相同标号的组件,其具有相同的结构设计与作用原理,为求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7以及图8,图7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按键3000的部分爆炸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按键3000的剖面示意图。如图7以及图8所示,按键3000与上述按键1000的主要不同处在于,按键3000没有按键1000的连接件3的设置,按键3000的底板1的底板卡勾10与按键3000的键帽2'的键帽卡勾20互相卡合,且按键3000的键帽卡勾20可脱离底板卡勾10,使键帽2'可位于按压位置。除此之外,按键3000还包含盖件9,键帽2'具有底面21与上表面22,底面21与上表面22彼此相对,盖件9以黏贴的方式固定于上表面22且以可挠性材质所制成,用以防止异物进入键帽2下方而影响按键3000作动。除此之外,按键3000的键帽2'可由具有较佳的耐磨性的材质(例如塑钢(Polyacetal,POM))所制成,以防止键帽2'与支撑结构4于作动过程中产生磨损。在此实施例中,可挠性材质可以是皮革、布料或橡胶。
值得一提的是,键帽2'对应底板卡勾10处形成有让位孔23,因此当键帽2'移动至对应的按压位置时,底板卡勾10可容置于让位孔23内,以避免键帽2'于按压过程中与底板卡勾10干涉,从而使键帽2'能顺利地移动至对应的按压位置。而此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中具有相同标号的组件,其具有相同的结构设计与作用原理,为求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9以及图10,图9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按键4000的爆炸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按键4000的剖面示意图。如图9以及图10所示,按键4000与上述按键1000的主要不同处在于,按键4000的连接件3”的第一弹性臂33与第二弹性臂34设置于第一支撑件40及第二支撑件41外侧,使键帽2与支撑件3”间有较大间隙以减低因弹性臂厚度而限制键帽2上下运动距离。而此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中具有相同标号的组件,其具有相同的结构设计与作用原理,为求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发明的键帽设置有键帽卡勾,且底板设置有底板卡勾,键帽卡勾可直接卡合于底板卡勾,使键帽藉由键帽卡勾与底板卡勾的卡合而固定于底板上,本发明还可设置连接件,其分别与键帽卡勾与底板卡勾卡合,以使键帽经由连接件而固定于底板上。如此一来,本发明的键盘的按键的键帽便可直接或间接被固定于底板上,以防止键帽于作动或拆卸时因外力喷飞远离于底板,从而提高了键帽的稳定性。
上述的实施例是用以描述本发明,然而本发明技术仍可有许多的修改与变化。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上特定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是打算包括所有此类修改与变化,以能真正符合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

Claims (18)

1.一种按键,其特征在于该按键包含:
底板,具有底板卡勾;
键帽,具有键帽卡勾,该键帽可相对该底板于释放位置与按压位置之间上下运动;以及
连接件,设置于该底板与该键帽之间,该连接件具有第一连接卡勾及第二连接卡勾,该第一连接卡勾卡合于该底板卡勾,该第二连接卡勾卡合于该键帽卡勾;
该键帽还具有底面,且该按键还包括支撑机构,该支撑结构设置于该底板及该键帽之间,该支撑结构的一端枢接于该底板,该支撑结构的另一端直接或间接抵接于该底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底板卡勾由向内的第一卡勾及第二卡勾所构成,该第一连接卡勾由向外的第三卡勾及第四卡勾所构成,该第二连接卡勾由向内的第五卡勾及第六卡勾所构成,且该键帽卡勾由向外的第七卡勾及第八卡勾所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卡勾与该第五卡勾位于该连接件的同一侧且一体成型,该第四卡勾与该第六卡勾位于该连接件的同一侧且一体成型。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第五卡勾及该第六卡勾分别具有斜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在组装过程中,该第七卡勾及该第八卡勾分别向下压入该第五卡勾及该第六卡勾。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卡勾具有第一面,该第一卡勾具有第二面,该第七卡勾具有第三面,该第五卡勾具有第四面,当该键帽处于该释放位置时,该第一面接触该第二面且该第三面接触该第四面,当该键帽处于该按压位置时,该第一面离开该第二面且该第三面离开该第四面。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卡勾与该第四卡勾位于该第一卡勾与该第二卡勾之间,且该第七卡勾与该第八卡勾位于该第五卡勾与该第六卡勾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底面具有第一侧及第二侧,该支撑结构具有第一支撑件及第二支撑件,该第一支撑件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该第二支撑件具有第三端与第四端,该第一端及该第三端与该底板枢接,该第二端直接或间接抵接于该第一侧,且该第四端直接或间接抵接于该第二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件还包含:
本体;
第一弹性臂,连接该本体,该第一弹性臂往该第一侧延伸;以及
第二弹性臂,连接该本体,该第二弹性臂往该第二侧延伸;
其中该第一弹性臂的末端部抵接于该底面与该第二端之间,该第二弹性臂的末端部抵接于该底面与该第四端之间。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按键还包含第一垫片及第二垫片,该第一垫片固定于该第一侧,该第二垫片固定于该第二侧,其中该第二端抵接该第一垫片,该第四端抵接该第二垫片,且该第一垫片与该第二垫片的耐磨性强于该键帽的耐磨性。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磁性区,设置于该底板,该支撑结构还包括第二磁性区,该第二磁性区的位置对应该第一磁性区,其中当该键帽未被按压时,该第二磁性区与该第一磁性区之间的磁吸力,使该键帽维持于该释放位置;当该键帽被外力按压导致该第二磁性区与该第一磁性区远离时,该键帽伴随该支撑结构由该释放位置移动至该按压位置;当该外力释放时,该磁吸力使该第一磁性区与该第二磁性区靠近,使得该键帽伴随该支撑结构由该按压位置移动回至该释放位置。
12.一种按键,其特征在于该按键包含:
底板,具有底板卡勾;
键帽,具有键帽卡勾及底面,该键帽可相对该底板于释放位置与按压位置之间上下运动;及
支撑结构,设置于该底板及该键帽之间,该支撑结构的一端枢接于该底板,该支撑结构的另一端抵接于该底面;
其中该底板卡勾与该键帽卡勾互相卡合。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键帽还具有相对于该底面的上表面,且该按键还包含:
盖件,以黏贴的方式固定于该上表面,该盖件为以可挠材质所制成的盖件。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底板卡勾由向内的第一卡勾及第二卡勾所构成,且该键帽卡勾由向外的第七卡勾及第八卡勾所构成。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底面具有第一侧及第二侧,该支撑结构具有第一支撑件及第二支撑件,该第一支撑件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该第二支撑件具有第三端与第四端,该第一端及该第三端与该底板枢接,该第二端直接或间接抵接于该第一侧,且该第四端直接或间接抵接于该第二侧。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按键还包括第一磁性区,设置于该底板,该支撑结构还包括第二磁性区,该第二磁性区的位置对应该第一磁性区,其中当该键帽未被按压时,该第二磁性区与该第一磁性区之间的磁吸力,使该键帽维持于该释放位置;当该键帽被外力按压导致该第二磁性区与该第一磁性区远离时,该键帽伴随该支撑结构由该释放位置移动至该按压位置;当该外力释放时,该磁吸力使该第一磁性区与该第二磁性区靠近,使得该键帽伴随该支撑结构由该按压位置移动回至该释放位置。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键帽对应该底板卡勾处形成有让位孔,当该键帽移动至该按压位置时,该底板卡勾容置于该让位孔内。
18.一种键盘,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按键。
CN201710462703.XA 2017-06-19 2017-06-19 键盘及其按键 Active CN1071706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62703.XA CN107170612B (zh) 2017-06-19 2017-06-19 键盘及其按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62703.XA CN107170612B (zh) 2017-06-19 2017-06-19 键盘及其按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70612A CN107170612A (zh) 2017-09-15
CN107170612B true CN107170612B (zh) 2019-07-30

Family

ID=59819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62703.XA Active CN107170612B (zh) 2017-06-19 2017-06-19 键盘及其按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706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68167B (zh) * 2017-09-27 2019-07-30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磁吸式按键及其磁吸式键盘
CN108343137B (zh) * 2018-03-22 2024-04-16 厦门瑞尔特卫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冲洗水箱及其改善按压手感的面板按键结构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00098A2 (en) * 1999-11-11 2001-05-16 Alps Electric Co., Ltd. Keyswitch with easily attachable key top
CN201716675U (zh) * 2010-06-01 2011-01-19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及键盘
CN203149489U (zh) * 2013-04-10 2013-08-21 深圳市合思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键盘
CN106783318A (zh) * 2016-12-06 2017-05-31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00098A2 (en) * 1999-11-11 2001-05-16 Alps Electric Co., Ltd. Keyswitch with easily attachable key top
CN201716675U (zh) * 2010-06-01 2011-01-19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及键盘
CN203149489U (zh) * 2013-04-10 2013-08-21 深圳市合思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键盘
CN106783318A (zh) * 2016-12-06 2017-05-31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70612A (zh) 2017-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60351349A1 (en) Key structure and portable computer using the same
JP5954607B2 (ja) バタフライヒンジを用いた移動距離が少ないキー機構
TWI396216B (zh) 彈壓式按鍵
TWI505306B (zh) 具有剪刀式連接元件之按鍵結構
TW201640545A (zh) 按鍵結構及應用其之可攜帶式電腦
CN107170612B (zh) 键盘及其按键
TWI633566B (zh) 按鍵及其鍵盤
TW201740412A (zh) 按鍵
CN104345893B (zh) 键盘装置
CN104269307A (zh) 按键结构
TW201947367A (zh) 觸控筆及觸控裝置
CN103065843B (zh) 磁吸式按键及其键盘
CN104102353B (zh) 键盘模块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CN202275758U (zh) 磁力式按键
CN103681051B (zh) 薄型化按键及键盘
CN103811216B (zh) 具有按键收纳功能的键盘
CN105320228A (zh) 固定装置及其应用的电脑装置
TWM461862U (zh) 按鍵及鍵盤
TWI615865B (zh) 按鍵
CN107887186B (zh) 按键
TW202008409A (zh) 鍵盤裝置
US8411423B2 (en) Keypad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8807056A (zh) 按键结构
TWI578353B (zh) 磁吸按鍵及其磁吸按鍵製造方法
CN104157497B (zh) 一种智能手机及其防水滑动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