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70026B - 一种在显示屏上画线的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在显示屏上画线的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70026B
CN107170026B CN201710426397.4A CN201710426397A CN107170026B CN 107170026 B CN107170026 B CN 107170026B CN 201710426397 A CN201710426397 A CN 201710426397A CN 107170026 B CN107170026 B CN 1071700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line drawing
objects
display
draw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2639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70026A (zh
Inventor
王敏
张庆涛
李保成
申静
李春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3502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100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71700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700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700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700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显示屏上画线的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一个画线对象被擦除编辑生成至少两个画线对象;所述至少两个画线对象都继承被擦除编辑前所述一个画线对象与所述显示屏上其它画线对象之间的显示前后顺序关系,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画线进行擦除操作后,按照画布中每条画线对象的ID标识去刷新画布重新绘制画线时,可能会出现将本来绘制较早的画线显示到其他较晚绘制的画线上方的现象,导致画线顺序错乱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在显示屏上画线的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显示屏上画线的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触控设备上作为交互平台已经越来越收到消费者的欢迎,它可以实现无纸化办公或教学,象普通白板或教学黑板一样直接用手指或笔书写,然后将绘制的线条或者形状呈现在屏幕上。
在已有技术中,电子白板通常作为一个画图APP安装在终端里,在启动白板软件后,用户可以在画布中进行画线的绘制,交互式白板绘制画线的原理简单来说是这样的,它首先根据用户输入的触控手势采集触控关键点,然后把触控关键点进行连接,就形成了一个画线路径(Path),对于每一条画线,从检测到手指按下到最终抬起,系统会认为这是一个完整的画线,在形成画线路径的同时,会将画线对应的触控数据进行保存,保存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后续对绘制的画线进行编辑,即如果要对显示屏中某条画线进行编辑,则需要找到该画线对应的触控数据,对其进行修改,再把修改后的触控数据刷新显示。通常来说,为了呈现编辑后的效果,需要刷新显示屏,再把编辑后的触控数据绘制在显示屏上。
在上述技术中,保存触控数据的方式为将每一条画线作为一个画线对象,画线对象是对用户可视的画线的抽象数据结构体,例如在画线对象中可以方便的访问调用以及修改画线的触控数据,相应的,对每一条画线,系统都会为其画线对象分配唯一的ID值作为标识,如图1所示,在画线绘制阶段,按照画线对象的创建顺序,每个画线对象的ID值也在不断递增,在擦除时可能存在原来的一条画线被分割成多条画线的情况,为了实现对分割后的画线能单独进行编辑处理,需要为分割后产生的多个画线分别创建新的画线对象,相应的,每个新的画线对象也会设置一个新的ID值作为标识与其他画线对象区分。
但是,本申请人发现,按照已有技术的这种处理方式会出现如下缺陷,因为对某画线擦除后,已有技术会刷新屏幕,然后按照擦除后每条画线对象的创建顺序(方式是采用ID值的顺序)去绘制画线,因此现有的处理方法可能会存在擦除后打乱了原来的画线顺序的问题,即由于在显示屏上显示画线时因擦除某条画线产生的新的画线对象是新创建的,所以可能会出现擦除后的画线突然显示在原来其他画线上方的问题。举例来说,如果首先使用红色的画笔进行了画线,然后使用了蓝色的画笔画线,若蓝色画线和红色画线有交叉的部分,按照画线的先后顺序,红色画线在底层,蓝色画线在上层,若对红色画线执行了擦除操作,则红色画线被划分成新的画线,在刷新屏幕后,原红色画线被删除,但是其产生多个新的画线会基于其对应的画线对象的ID值绘制在屏幕的最上层,导致变成红色画线在蓝色画线的上方,出现画线顺序错乱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在显示屏上画线的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解决了按照现有技术中对画线对象进行擦除操作后,按照屏幕中每条画线对象的ID标识去刷新显示界面重新绘制画线时,可能会出现将本来绘制较早的画线显示到其他较晚绘制的画线上方的现象,导致画线顺序错乱的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显示屏上画线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一个画线对象被擦除编辑生成至少两个画线对象;
所述至少两个画线对象都继承被擦除编辑前所述一个画线对象与所述显示屏上其它画线对象之间的显示前后顺序关系。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在显示屏上画线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擦除模块,用于对一个画线对象被擦除编辑生成至少两个画线对象;
顺序继承模块,用于针对擦除编辑生成的所述至少两个画线对象都继承被擦除编辑前所述一个画线对象与所述显示屏上其它画线对象之间的显示前后顺序关系。
再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该步骤包括:
一个画线对象被擦除编辑生成至少两个画线对象;
所述至少两个画线对象都继承被擦除编辑前所述一个画线对象与所述显示屏上其它画线对象之间的显示前后顺序关系。
本申请相对于现有技术,在一个画线对象被擦除编辑生成的至少两个画线对象后,生成的至少两个画线对象都继承被擦除编辑前所述一个画线对象与显示屏上其他画线对象之间的显示前后顺序关系,这样,针对所述生成的至少两个画线对象,均与显示屏上其他画线对象的显示前后顺序不会改变,相比于现有技术,不需要通过每条画线对象的创建顺序例如ID标识去确定画线的显示前后顺序,可以继承被擦除编辑前的画线对象与其他画线对象的显示前后顺序,即便原本绘制较早的画线对象被擦除,由于在刷新后,擦除生成的多个新画线对象可以保留继承有擦除编辑前的画线对象的顺序信息,因此,最终显示屏上呈现的画线顺序与用户最初绘制的画线顺序一致,不会出现画线顺序错乱的现象,例如,原本较早绘制,显示在其他画线对象底层的某一画线对象,即使其被擦除生成多个新的画线对象,每个新的画线对象可以继承擦除前画线对象与其他画线对象的显示前后顺序,在刷新后,每个新的画线对象依然相对于其他画线对象显示在显示屏的底层,不会出现现有技术中被擦除后生成的新的画线对象显示到其他画线对象上层的问题,使得显示顺序错乱,因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现有技术在画线绘制和擦除实现方法的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描述的画线绘制的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描述的画线擦除产生多条新画线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在显示屏上画线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对画线进行存储以及擦除后存储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利用本申请的方法实现画线绘制和擦除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在显示屏上画线的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终端及应用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由于在现有技术中,针对一个画线对象,为了能够对擦除后的每部分画线都能单独编辑,因此一个画线对象擦除后会产生多个新画线对象后,并且每个新的画线对象也是一个完整的对象,这样,刷新显示界面后,如果按照画线对象的创建顺序绘制画线,有可能会导致按照较早绘制的画线出现在较晚绘制的画线的上方,即线序发生错乱,给用户不好的用户体验。
举例来说,在现有技术中,对画线擦除后重新绘制,是基于ID标识的数值顺序,在图2(a)中先使用甲颜色画笔绘制了画线对象(1),然后使用乙颜色画笔绘制了三条画线对象(2)(3)(4);在图2(b)中灰色区域表示擦除的区域,擦除顺序由上到下依次经过画线对象(2)(3)(1),将三条画线对象分别分割成(5)(6)、(7)(8)、(9)(10)。在擦除操作后,基于呈现的需要,显示界面刷新,相应的,每条画线对象会重新绘制一遍再显示,此时,(2)(3)(1)作为画线删除对象不会显示,只显示未擦除的画线对象(4)和擦除导致的分割的画线对象(5)(6)、(7)(8)、(9)(10),按照系统为每条画线对象分配的ID值的顺序,则最终的绘制顺序会是(4)(5)(6)(7)(8)(9)(10),甲颜色的线(9)(10)是最新生成的所以在最上层显示,但是在原始图片(a)中,甲颜色线在乙颜色线的底层,现有技术的处理方法会导致线序错乱。
因为,为了解决上述实际出现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个画线对象被擦除编辑生成至少两个画线对象;所述至少两个画线对象都继承被擦除编辑前所述一个画线对象与所述显示屏上其它画线对象之间的显示前后顺序关系,也就是说,当某一个画线对象被擦除编辑产生多个新画线对象时,所述新画线对象相对于显示屏上其他画线对象的显示前后顺序关系不变。
如图3所示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在显示屏上画线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1,一个画线对象被擦除编辑生成至少两个画线对象;
在本申请中,画线对象用于表征显示屏上可视的画线对应的画线数据,每一条画线的显示以对象的方式进行区分,例如,显示屏上的一条蓝色画线,在系统程序中存储的是蓝色画线对应的画线数据,如粗细,坐标,颜色等参数,而这些参数通过画线对象的方式进行管理;
通常来说,在用户按下手指开始绘制到抬起手指,会认为该过程产生的是一条画线对象,在用户抬起手指后,对应的会创建一个独立的画线对象,当然,何时创建画线对象并不局限在抬起手指后,也可以在用户按下手指时就开始创建,实时的把触摸过程中的画线对应的例如触控数据进行保存。
一般来说,画线的擦除包含三种情况:
(a)画线与擦除区域不相交;
(b)擦除区域擦除掉画线的一端;
(c)擦除区域将画线划分成几个部分。
对于(a)情况,当画线与擦除区域不相交时,擦除操作不会影响画线的触控数据,画线对象一般不会有变化;(b)情况,由于擦除区域仅擦除掉画线的一端,可以认为画线路径与擦除路径为相切,此时,一般来说,画线对象也不会被删除,其触控数据会基于被擦除掉的一端进行记录,但画线对象不会重新创建,当然,对于擦除画线的一端,也可以将原始画线对应的画线对象删除,通过生成新的画线对象存储被擦除后的画线的触控数据,该种情况下,有可能也会出现被申请背景技术中介绍的问题,当然也可以使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解决画线顺序错乱的技术缺陷,其实现原理与下面的(c)情况的解决方案相似,在此不再赘述,以下对(c)情况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主要针对的是对于(c)情况,擦除区域将画线对象划分为几部分,例如将画线对象分为两段及两段以上,即实现将一个画线对象擦除编辑后生成至少两个画线对象。
步骤S102,所述至少两个画线对象都继承被擦除编辑前所述一个画线对象与所述显示屏上其它画线对象之间的显示前后顺序关系。
示例的,在初始状态下,原始的画线对象例如表征的是一条蓝色的画线,其绘制的时间较早,即相对于显示屏中其他画线对象,位于显示界面的最下层,其他画线对象以红色画线为例,即用户首先绘制了一条蓝色画线M,然后又绘制了一条红色画线N,红色画线N与蓝色画线M有交叉,从用户视角来看,红色画线N是位于蓝色画线的上方,此时,如果对蓝色画线M进行擦除操作,那么蓝色画线M是生成两个新的蓝色画线对象M1和M2,那么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新的蓝色画线对象M1和M2继承被擦除编辑前的蓝色画线对象M与红色画线N之间的显示前后顺序关系,这样,新的蓝色画线对象M1和M2也应该位于红色画线N的下方,即保持原蓝色画线M与其他画线的显示前后顺序关系。
画线对象与画线对象之间的显示前后顺序关系在绘制画线时,通过记录用户的绘制顺序,并将用户的绘制顺序作为画线对象的属性关系进行记录,例如用户如果先绘制A画线,那A画线相对于其他画线的显示顺序就在底层。该显示前后顺序关系表征用户最初画线的绘制顺序,先绘制的先显示,并且位于其他画线的底层,后绘制的最后显示,位于其他画线的上层。
进一步的,在步骤S101执行之前,即在所述一个画线对象被擦除编辑之前,所述一个画线对象在被绘制时,按照其与其它对象被绘制的先后顺序赋予第一显示顺序属性值;
那么相应的,步骤S102:所述至少两个画线对象都继承被编辑前所述一个画线对象与所述显示屏上其它画线之间的显示前后顺序关系具体为:
对所述一个画线对象被擦除编辑生成的至少两个画线对象均赋予所述第一显示顺序属性值。
以电子白板软件为例,对终端来说,其通常以应用的形式,通过画布展示给用户,用户可以在画布上,以手指触摸或者通过触控工具的方式在屏幕上进行移动,终端接收并识别用户的滑动轨迹,采集触控点,连接形成画线路径(Path),同时需要对画线的触控数据进行保存,在本方案中,将用户可视的画线抽象为画线对象,其触控数据例如画线的触摸点位置坐标,触摸轨迹的粗细,颜色等都作为触控数据保存画线对象中,上层应用通过画线对象对触控数据进行调用,修改编辑等操作,例如,在需要对画布中某条画线进行编辑时,则需要通过画线对象修改触控数据。
当所述一个画线对象在被绘制时,按照其与其它画线对象被绘制的先后顺序赋予第一显示顺序属性值;
例如,可以将目标画线对象具体命名为command对象,将目标画线以配置有ID标识和parentID标识的command对象进行存储,其中,所述ID标识用于表征所述command对象的创建顺序,所述parentID标识即为第一显示顺序属性值,该第一显示顺序属性值用于表征所述目标画线对象相对于其他画线对象被绘制的先后顺序,且当所述目标画线对象部分被擦除产生新画线对象时,所述新画线对象与其他画线对象的显示前后顺序不变。
也就是说,对于每一条画线对象来说,系统会为其分配有两个重要参数,一个是ID标识,一个是parentID标识,ID标识用于表征所述画线对象的创建顺序,parentID标识即为第一显示顺序属性值,用于表征所述目标画线对象相对于其他画线对象的绘制顺序或者显示前后顺序。
ID标识与parentID标识的数值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一般来说,画线对象的创建顺序是和画线对象的显示顺序是一致的,例如,在显示屏上,第一条画线,系统可为其画线对象分配ID=1,parented=1两个标识信息,第二条画线,第三条画线依次类推。当然,对于第一条画线,也可以令其ID=1,parentID=1000;那么对于第二条画线,其ID=2,parentID=1001;第三条画线,其ID=3,parentID=1003;以此类推…,也就是说,对于绘制阶段的每条画线,可选的方式是其ID标识和parentID标识的数值可以都是顺序递增的,通过数值的比较,可以得到每条画线对象绘制后的创建顺序以及显示顺序即可。
作为优选方案,进一步的,对所述一个画线对象被擦除编辑生成的至少两个画线对象均赋予所述第一显示顺序属性值;由于生成的至少两个画线对象与擦除编辑前的一个画线对象具体相同的第一显示顺序属性值,因此,当需要对画线对象进行显示时,可以按照第一显示顺序属性值的大小,在显示屏上依次绘制每一条画线。
示例的,具体如图4所示,对于目标画线对象,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写入触控参数,以command对象为画线对象命名为说明性阐述:
步骤S1011,当接收目标画线的绘制指令时,创建目标画线对应的command对象;
步骤S1012,根据当前command对象的创建顺序写入ID标识;
为所述目标画线的command对象写入ID标识;在实际中,为了方便的获知command对象的创建顺序,可以将画线对应的command对象以数组的方式依次进行存储,系统可以按照递增的方式将ID标识以1,2,3,4….的顺序分配给command对象。
步骤S1013,根据所述ID标识数值为parentID标识赋值,以使得所述parentID标识与所述ID标识的赋值相同。
在绘制画线的阶段,可以认为command对象的创建顺序与画线的显示顺序相同,因为每绘制一条画线,对应的就会创建一个对应的command对象,因此,可以将ID标识的数值大小对parentID进行赋值操作,令这两个标识的数值大小相同。
步骤S1014,当所述目标画线部分被擦除产生新画线时,对所述新画线对象创建新command对象存储,以及为所述新command对象配置所述目标画线原parentID标识和按照所述新command对象创建顺序配置新ID标识,且删除所述目标画线的command对象。
进一步的,对于步骤S101,所述一个画线对象被擦除编辑生成至少两个画线对象,具体包括:
当接收针对所述一个画线对象的擦除指令后,判断所述擦除指令对应的擦除路径与所述一个画线对象的画线路径是否存在相交区域;
若是,以所述相交区域将所述一个画线对象分割成至少两个画线对象。
具体的,可以生成删除所述一个画线对象的删除指令,并为所述一个画线对象所表征的画线被相交区域分割成的至少两段新画线分别生成至少两个新的画线对象。
由于对于擦除后被分割为多段画线的目标画线,后续刷新显示屏后,不需要再显示目标画线,因此,需要对原始的所述一个画线对象进行删除,不再记录该画线对象的触控数据,而是将该画线对象的触控数据分配给几个新画线对象,并重新以新的画线对象存储管理,因此需要生成删除原始的所述一个画线对象的删除指令,并为所述一个画线对象被相交区域分割成的至少两个新画线分别生成新的画线对象。
示例的,还是以command对象表征画线对象为阐述说明,如图5所示添加parentID标识后的command对象画线过程和擦除过程的示意图,对于画线绘制阶段,每一条画线的command对象中,ID标识和parentID标识大小相等,对于擦除操作产生的新画线,新画线的parentID标识的值为擦除前被擦除画线的parentID标识的值。
进一步的,对于新画线来说,例如以将目标画线分割为两段后,以图2(b)中的目标画线(2)擦除后被分割为两个新画线为例,目标画线(2)的ID=2,那么相应的两个新画线在创建ID=5,ID=6的两个command对象,至于是将分割区域左侧的画线分配ID=5,右侧的画线分配ID=6还是右侧的画线分配ID=5,左侧的画线分配ID=6,这两种方式都不影响方案的实现,可以随机选取,或者按照预设好的规则,将左侧的画线优先分配ID标识,只要两个新画线的parentID标识与画线(2)的parentID标识数值相同,那么擦除结束刷新显示屏时,对画线重新绘制进行显示时,这两个新画线的显示优先级是相同的,实际绘制,也会将这两条新画线显示在同一层上,不会影响画线的先后顺序。
对于步骤S102,所述对所述一个画线对象被擦除编辑生成的至少两个画线对象均赋予所述第一显示顺序属性值,之后还包括:
刷新所述显示屏,按照每条画线对象的显示顺序属性值重新绘制每条画线对象。
由于要呈现擦除编辑后的显示效果,目前的做法都会在擦除编辑操作后,刷新显示屏,即清空所有画线,将绘制画线阶段保存的数据重新再绘制一遍,这样,在重新绘制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读取每个画线对象的显示顺序属性值来依次绘制画线,例如,将显示顺序属性值较小的画线对象优选绘制,这样最终的显示效果就是该画线对象表征的画线是位于显示界面的底层,即如果与其他画线对象有交叉,则在交叉点的位置上,显示顺序属性值较小的画线对象是位于显示顺序属性值较大的画线对象的下层。
本申请相对于现有技术,在一个画线对象被擦除编辑生成的至少两个画线对象后,生成的至少两个画线对象都继承被擦除编辑前所述一个画线对象与显示屏上其他画线对象之间的显示前后顺序关系,这样,针对所述生成的至少两个画线对象,均与显示屏上其他画线对象的显示前后顺序不会改变,相比于现有技术,不需要通过每条画线对象的创建顺序例如ID标识去确定画线的显示前后顺序,可以继承被擦除编辑前的画线对象与其他画线对象的显示前后顺序,即便原本绘制较早的画线对象被擦除,由于在刷新后,擦除生成的多个新画线对象可以保留继承有擦除编辑前的画线对象的顺序信息,因此,最终显示屏上呈现的画线顺序与用户最初绘制的画线顺序一致,不会出现画线顺序错乱的现象,例如,原本较早绘制,显示在其他画线对象底层的某一画线对象,即使其被擦除生成多个新的画线对象,每个新的画线对象可以继承擦除前画线对象与其他画线对象的显示前后顺序,在刷新后,每个新的画线对象依然相对于其他画线对象显示在显示屏的底层,不会出现现有技术中被擦除后生成的新的画线对象显示到其他画线对象上层的问题,使得显示顺序错乱,因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进一步的,本申请的方法还包括,示例的,将新画线的parentID标识和command对象的对应关系以MAP数据结构进行存储,其中所述MAP数据结构中key值用于表征parentID标识,value值用于表征command对象;所述MAP结构按照parentID标识的数值大小依次排序。
此外,对于目标画线来说,也可以同样执行该步骤:
将每条画线的command对象与parentID标识分别作为value值和key值添加到MAP结构中,所述MAP结构按照parentID标识的数值大小依次排序。
如果目标画线被擦除,其command对象也会相应的被删除,那么可以将目标画线的记录在MAP结构中删掉。
如表1所示,为了快速查找到每个parentID和各个command对象的对应关系,可以采用MAP的存储方式保存command对象,即在每条画线创建command对象后,可以将command对象添加到MAP数据结构中,根据parentID的大小顺序,将command对象存储到对应的位置上。
例如,将显示顺序属性值即parentID=3的画线3擦除后,其生成两条新画线,新画线的ID按照command对象的创建顺序,分别为n+1和n+2,那么ID标识分别为n+1和n+2的两条画线,按照本申请的方法,其parentID标识的数值大小需要和画线3保持一致,在按照MAP数据结构进行存储时,parentID=3的key值就对于2个command对象,即ID=n+1以及ID=n+2的command对象,原来ID=3的画线的command对象由于被删除,相应的在表1中可以将对应的记录删除。
表1:
ParentID Command(ID)
1 Command1
2 Command2
3 Commandn+1 Commandn+2
4 Command4
5 Command5
... ...
那么相应的,在步骤S1014,所述为每个所述新的command对象配置所述目标画线原parentID标识和按照command对象的创建顺序配置新的ID标识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步骤M:刷新显示屏,查找所述MAP结构,按照所述parentID标识的数值排列顺序依次获取与所述parentID标识对应的command对象;
步骤N:将获取到的所述command对象对应的触控数据依次绘制成画线进行显示。
由于对画线进行擦除后,为了呈现擦除后的效果,需要刷新显示屏,即将所有画线清除,按照parentID标识的顺序,例如,首先查找parentID=1的画线,根据表1,其对应ID=1的command对象,读取该command对象的触控数据,将ID=1的画线进行绘制显示,再查找parentID=2的画线,根据表1,其对应ID=2的command对象,读取该command对象的触控数据,将ID=2的画线进行绘制显示,然后再查找parentID=3的画线,根据表1,其对应ID=n+1和ID=n+2的两个command对象,读取这两个command对象的触控数据,将ID=n+1和ID=n+2的画线进行绘制显示,依次类推,这样就保证了擦除后的新画线仍然保持被擦除画线的绘制顺序,不会出现顺序错乱。
通过采用了有序的parentID序列和对应画线command对象的MAP数据结构,相比于使用堆栈、数组或队列等数据结构,在重新绘制画线时根据parentID作为key值查找value值即command对象,减少了使用堆栈等数据结构在绘制画线遍历排序的步骤,节省了时间,保证了画线速度。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如图6所示本申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在显示屏上画线的装置200,所述装置200包括:
擦除模块201,用于对一个画线对象被擦除编辑生成至少两个画线对象;
顺序继承模块202,用于针对擦除编辑生成的所述至少两个画线对象都继承被擦除编辑前所述一个画线对象与所述显示屏上其它画线对象之间的显示前后顺序关系。
顺序继承模块202与擦除模块201连接,顺序继承模块202要为显示屏上每一个画线对象记录与其他画线对象的显示前后顺序关系。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200还包括:
赋值处理模块203,用于在所述一个画线对象被擦除编辑之前,所述一个画线对象在被绘制时,按照其与其它对象被绘制的先后顺序赋予第一显示顺序属性值;
相应的,顺序继承模块202,具体用于对所述一个画线对象被擦除编辑生成的至少两个画线对象均赋予所述第一显示顺序属性值。
进一步的,所述擦除模块201具体包括:
判断模块2011,用于当接收针对所述一个画线对象的擦除指令后,判断所述擦除指令对应的擦除路径与所述一个画线对象的画线路径是否存在相交区域;
分割模块2012,用于在存在相交区域时,以所述相交区域将所述一个画线对象分割成至少两个画线对象。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200还包括:
刷新模块204,用于刷新所述显示屏,按照每条画线对象的显示顺序属性值重新绘制每条画线对象。
示例的,将新画线的parentID标识和command对象的对应关系以MAP数据结构进行存储,其中所述MAP数据结构中key值用于表征parentID标识,value值用于表征command对象;所述MAP结构按照parentID标识的数值大小依次排序。
此外,对于目标画线来说,也可以同样执行:
将每条画线的command对象与parentID标识分别作为value值和key值添加到MAP结构中,所述MAP结构按照parentID标识的数值大小依次排序。
如果目标画线被擦除,其command对象也会相应的被删除,那么可以将目标画线的记录在MAP结构中删掉。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200还包括:
查询模块,用于在清除所有画线后,查找MAP结构,按照所述parentID标识的数值排列顺序依次获取与所述parentID标识对应的command对象;
绘制刷新模块,用于将获取到的所述command对象对应的触控数据依次绘制成画线进行显示。
本申请相对于现有技术,在一个画线对象被擦除编辑生成的至少两个画线对象后,生成的至少两个画线对象都继承被擦除编辑前所述一个画线对象与显示屏上其他画线对象之间的显示前后顺序关系,这样,针对所述生成的至少两个画线对象,均与显示屏上其他画线对象的显示前后顺序不会改变,相比于现有技术,不需要通过每条画线对象的创建顺序例如ID标识去确定画线的显示前后顺序,可以继承被擦除编辑前的画线对象与其他画线对象的显示前后顺序,即便原本绘制较早的画线对象被擦除,由于在刷新后,擦除生成的多个新画线对象可以保留继承有擦除编辑前的画线对象的顺序信息,因此,最终显示屏上呈现的画线顺序与用户最初绘制的画线顺序一致,不会出现画线顺序错乱的现象,例如,原本较早绘制,显示在其他画线对象底层的某一画线对象,即使其被擦除生成多个新的画线对象,每个新的画线对象可以继承擦除前画线对象与其他画线对象的显示前后顺序,在刷新后,每个新的画线对象依然相对于其他画线对象显示在显示屏的底层,不会出现现有技术中被擦除后生成的新的画线对象显示到其他画线对象上层的问题,使得显示顺序错乱,因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图7为本发明终端一应用环境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以终端为电视机为例,可以包括:处理器501、存储器502和通信接口503;在所述存储器502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该步骤包括将目标画线以配置有ID标识和parentID标识的command对象存储,其中,所述ID标识用于表征所述command对象的创建顺序,所述parentID标识用于表征所述目标画线的绘制顺序,且当所述目标画线部分被擦除产生新画线时,所述新画线的绘制顺序不变。
其中,存储器502,用于存储画线绘制以及擦除的程序;具体地,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存储器502可能包含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简称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通信接口503,用于接收输入信号或者指令;
处理器501,用于根据信号或指令执行存储器502存储的程序,用于执行本发明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可参考图1所示的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处理器可以由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C)组成,例如可以由单颗封装的IC所组成,也可以由连接多颗相同功能或不同功能的封装IC而组成。举例来说,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也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在显示屏上画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一个画线对象被擦除编辑生成至少两个画线对象;其中,一个画线对象按照其与其他画线对象被绘制的先后顺序,具有第一显示顺序属性;
所述至少两个画线对象都继承被擦除编辑前所述一个画线对象与所述显示屏上其它画线对象之间的显示前后顺序关系,均赋予所述第一显示顺序属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一个画线对象被擦除编辑之前,所述一个画线对象在被绘制时,按照其与其它画线对象被绘制的先后顺序赋予第一显示顺序属性值;
所述至少两个画线对象都继承被编辑前所述一个画线对象与所述显示屏上其它画线对象之间的显示前后顺序关系具体为:
对所述一个画线对象被擦除编辑生成的至少两个画线对象均赋予所述第一显示顺序属性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画线对象被擦除编辑生成至少两个画线对象,具体包括:
当接收针对所述一个画线对象的擦除指令后,判断所述擦除指令对应的擦除路径与所述一个画线对象的画线路径是否存在相交区域;
若是,以所述相交区域将所述一个画线对象分割成至少两个画线对象。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一个画线对象被擦除编辑生成的至少两个画线对象均赋予所述第一显示顺序属性值,之后还包括:
刷新所述显示屏,按照每条画线对象的显示顺序属性值重新绘制每条画线对象。
5.一种在显示屏上画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擦除模块,用于对一个画线对象被擦除编辑生成至少两个画线对象;其中,所述一个画线对象按照其与其他画线对象被绘制的先后顺序,具有第一显示顺序属性;
顺序继承模块,用于针对擦除编辑生成的所述至少两个画线对象都继承被擦除编辑前所述一个画线对象与所述显示屏上其它画线对象之间的显示前后顺序,均被赋予所述第一显示顺序属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赋值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一个画线对象被擦除编辑之前,所述一个画线对象在被绘制时,按照其与其它对象被绘制的先后顺序赋予第一显示顺序属性值;
相应的,顺序继承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一个画线对象被擦除编辑生成的至少两个画线对象均赋予所述第一显示顺序属性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擦除模块具体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当接收针对所述一个画线对象的擦除指令后,判断所述擦除指令对应的擦除路径与所述一个画线对象的画线路径是否存在相交区域;
分割模块,用于在存在相交区域时,以所述相交区域将所述一个画线对象分割成至少两个画线对象。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刷新模块,用于刷新所述显示屏,按照每条画线对象的显示顺序属性值重新绘制每条画线对象。
9.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该步骤包括:
一个画线对象被擦除编辑生成至少两个画线对象;其中,一个画线对象按照其与其他画线对象被绘制的先后顺序,具有第一显示顺序属性;
所述至少两个画线对象都继承被擦除编辑前所述一个画线对象与显示屏上其它画线对象之间的显示前后顺序关系,均赋予所述第一显示顺序属性。
CN201710426397.4A 2017-03-08 2017-06-08 一种在显示屏上画线的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Active CN1071700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35028.0A CN113010080B (zh) 2017-03-08 2017-06-08 一种在显示屏上画线的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34117.2A CN106775429A (zh) 2017-03-08 2017-03-08 一种基于触摸屏上画线存储的方法和装置
CN2017101341172 2017-03-08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35028.0A Division CN113010080B (zh) 2017-03-08 2017-06-08 一种在显示屏上画线的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70026A CN107170026A (zh) 2017-09-15
CN107170026B true CN107170026B (zh) 2021-04-16

Family

ID=58961648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34117.2A Pending CN106775429A (zh) 2017-03-08 2017-03-08 一种基于触摸屏上画线存储的方法和装置
CN201710426397.4A Active CN107170026B (zh) 2017-03-08 2017-06-08 一种在显示屏上画线的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202110335028.0A Active CN113010080B (zh) 2017-03-08 2017-06-08 一种在显示屏上画线的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34117.2A Pending CN106775429A (zh) 2017-03-08 2017-03-08 一种基于触摸屏上画线存储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35028.0A Active CN113010080B (zh) 2017-03-08 2017-06-08 一种在显示屏上画线的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06775429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71333B (zh) * 2017-11-30 2021-04-16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线描画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319391B (zh) * 2018-01-31 2021-03-02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边写边擦实现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8491145B (zh) * 2018-03-26 2020-09-08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书写应用的撤销笔迹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设备
CN108711179B (zh) * 2018-05-21 2022-07-19 杭州多技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绘图还原方法和系统
CN110716772B (zh) * 2018-07-12 2023-04-07 斑马智行网络(香港)有限公司 电子白板实现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WO2021208921A1 (zh) 2020-04-13 2021-10-21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1459337B (zh) * 2020-04-13 2024-02-06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和触控显示方法
CN112035035B (zh) * 2020-08-27 2022-06-07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一种可擦除顶层局部区域笔画的橡皮擦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13012260B (zh) * 2021-02-09 2023-04-28 福建天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Canvas下交叉区域擦除的方法与终端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03849A (zh) * 2007-05-11 2008-11-12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重叠的任意形状稀疏图形快速无闪烁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01609560A (zh) * 2009-07-16 2009-12-23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擦除笔迹的方法
CN102421603A (zh) * 2009-05-15 2012-04-18 株式会社理光 信息处理装置、激光发射设备、渲染信息产生方法、控制系统、程序、记录介质和渲染信息存储设备
JP5482225B2 (ja) * 2010-01-25 2014-05-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CN105183238A (zh) * 2014-06-20 2015-12-23 鸿合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红外白板的笔迹擦除方法、装置及红外白板
CN105513109A (zh) * 2015-12-04 2016-04-20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流程图刷新时的图形对象重绘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46753B2 (ja) * 2006-06-22 2008-02-13 株式会社コナミデジタル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線形状処理装置、線形状処理方法、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
US9411461B2 (en) * 2012-10-17 2016-08-09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Moveable interactive shortcut toolbar and unintentional hit rejecter for touch input devices
CN103049097B (zh) * 2012-12-17 2018-06-19 上海海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手写输入法的突出显示方法及手写输入法
JP2014203351A (ja) * 2013-04-08 2014-10-27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描画装置、描画方法、及び描画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03849A (zh) * 2007-05-11 2008-11-12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重叠的任意形状稀疏图形快速无闪烁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02421603A (zh) * 2009-05-15 2012-04-18 株式会社理光 信息处理装置、激光发射设备、渲染信息产生方法、控制系统、程序、记录介质和渲染信息存储设备
CN101609560A (zh) * 2009-07-16 2009-12-23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擦除笔迹的方法
JP5482225B2 (ja) * 2010-01-25 2014-05-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CN105183238A (zh) * 2014-06-20 2015-12-23 鸿合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红外白板的笔迹擦除方法、装置及红外白板
CN105513109A (zh) * 2015-12-04 2016-04-20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流程图刷新时的图形对象重绘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ine Removal and Restoration of Handwritten Strokes;K.R. Arvind 等;《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ICCIMA 2007)》;20071216;208-214 *
带底图电子白板的构建技术;王寅虎 等;《微计算应用》;20020930;第23卷(第5期);318-32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70026A (zh) 2017-09-15
CN113010080B (zh) 2022-06-28
CN113010080A (zh) 2021-06-22
CN106775429A (zh) 2017-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70026B (zh) 一种在显示屏上画线的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11625179B (zh) 图形绘制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9239672B2 (en) User interface for data comparison
US7757186B2 (en) Automatic mapping of pointing devices to multiple displays
US8751921B2 (en) Presenting annotations in hierarchical manner
CN111752557A (zh) 一种展示方法及装置
CN106557315B (zh) 一种Web面板布局方法和装置
GB2471169A (en) Presenting and rearranging icons representing media items in a playlist in 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CN106325737A (zh) 一种书写路径擦除方法及设备
US20200372208A1 (en) Enhanced digital ink erasing
KR20170033757A (ko) 터치 입력에 기초한 개체의 이동 또는 복사가 가능한 터치스크린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CN104871122A (zh) 显示控制设备和程序
CN105573696A (zh) 电子黑板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1459593B (zh) 绘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509240A (zh) 一种智能设备显示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智能设备
JP6131004B2 (ja) オブジェクト表示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装置
KR102354512B1 (ko) 미세먼지 측정 데이터를 3d 그래픽으로 표시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 장치
JP6335024B2 (ja) 表示装置、表示方法及び表示用プログラム並びに電子黒板
CN113849106A (zh) 翻页笔迹处理方法、设备、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6698907B2 (ja) 表示装置、表示方法及び表示用プログラム並びに電子黒板
JP3137053B2 (ja) 手書き入力表示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機械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6510705B2 (ja) 表示装置、表示方法及び表示用プログラム並びに電子黒板
JP6192793B2 (ja) オブジェクト表示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装置
CN118103807A (zh) 板书内容展示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00250404A (ja) 地図表示方法及び記録媒体ならびに地図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66100 Zhuzhou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No. 151, No.

Applicant after: Hisense Video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66100 Zhuzhou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No. 151, No.

Applicant before: HISENSE ELECTRIC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