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40154A - 一种双体船下水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体船下水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40154A
CN107140154A CN201710262465.8A CN201710262465A CN107140154A CN 107140154 A CN107140154 A CN 107140154A CN 201710262465 A CN201710262465 A CN 201710262465A CN 107140154 A CN107140154 A CN 1071401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adle
oblique
catamaran
master
secondary tilted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6246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40154B (zh
Inventor
杨若天
武国利
鲍水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chang Shipbuilding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hipbuilding (wuhan) Marine & Offshore Engineering Equipment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hipbuilding (wuhan) Marine & Offshore Engineering Equipment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hipbuilding (wuhan) Marine & Offshore Engineering Equipment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26246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401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71401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401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401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401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3/00Launching or hauling-out by landborne slipways; Slipways
    • B63C3/12Launching or hauling-out by landborne slipways; Slipways using cradle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船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体船下水装置及方法;双体船下水装置包括:主斜船架以及副斜船架;所述主斜船架与所述副斜船架通过刚性连接件固定相连。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超大型双体船,实现平稳安全下水操作的装置和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双体船下水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体船下水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代船舶制造过程中,船舶下水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船舶下水是指船舶在船台上建造到一定阶段后,通过某种方法使其漂浮于水中的过程。传统的船舶下水方式有:重力式下水,漂浮式下水,和机械下水等。
然而随着船舶建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及船舶型式不断的复杂化、新颖化。对于某些新型船舶,由于受船厂基础设施的限制,传统的下水方式已不能满足其要求。以用作远洋科考的大型双体船为例,该船分为左右两边靴体,结构形式特殊。且船宽32m,远远大于船厂斜船架宽度18m。传统的单斜船架下水方案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下水的可靠性也较低;同时制作工装所需材料极大,且此工装不能重复利用,不仅耗时耗力,浪费材料,也不利于环境保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体船下水装置及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对超大型双体船下水操作安全性和可靠性低,工装材料消耗大,重复利用率低,操作耗时费力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体船下水装置,包括:主斜船架以及副斜船架;所述主斜船架与所述副斜船架通过刚性连接件固定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副斜船架包括:斜船架主体、液压升降结构以及活动平台;
所述液压升降结构设置在所述斜船架主体上,支撑所述活动平台。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岸基牵引结构;
所述岸基牵引结构通过牵引绳与所述主斜船架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主斜船架的两侧和所述副斜船架的两侧分别设置船体紧固绳。
进一步地,所述主斜船架和所述副斜船架底部均设置走轮。
一种双体船下水方法,采用所述的双体船下水装置;并执行如下步骤:
将所述主斜船架以及副斜船架移动到斜船坡道上;
将双体船转运到所述主斜船架以及所述副斜船架上,所述双体船的左右舷对应由所述主斜船架以及所述副斜船架支撑;船舶左右舷的重心与两个斜船架的中心重合;
释放所述主斜船架以及所述副斜船架。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转运所述双体船前,调整所述副斜船架的顶部平台,使其与所述主斜船架的顶部平台等高。
进一步地,所述主斜船架通过岸基牵引结构驱动,沿所述斜船坡道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双体船转运到所述主斜船架以及所述副斜船架上后,在艏艉分别通过固定绳固定在所述主斜船架以及所述副斜船架上;
当所述双体船入水后,逐步释放所述固定绳。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双体船下水装置和方法,设置主斜船架配合副斜船架的双架结构,分别支撑超大型双体船的左右船体,从而将超大型船体的载荷中心通过两个斜船架分担,提升船体下水时的稳定性,下水过程平稳。同时,副斜船架配合主斜船架的结构形式,通过刚性连接件的固定,使得两者的移动和受力基本一致,从而能够保证大型船体在移动过程中,相对斜船架而言受力和移动方向保持一致,使得船体姿态保持不变,避免船体侧翻等事故,大幅提升下水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主副斜船架的配合形式,采用斜船架的经典结构形式,再使用率高,避免了大型双体船需要特异性设置斜船架结构的问题,从而大幅降低各类材料的用量,也避免了其不可再利用导致的资源浪费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双体船下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双体船下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副斜船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双体船下水装置及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对超大型双体船下水操作安全性和可靠性低,工装材料消耗大,重复利用率低,操作耗时费力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升超大型双体船下水操作的安全性和平稳性,提升下水结构材料利用率的技术效果。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见图1,现有技术中针对双体船的下水操作方案,采用斜船架11配合船体支撑平台12,分别支撑双体船并在船间设置复杂的支撑结构支撑双体船的船体;需要消耗大量材料,且再利用率较低。
值得说明的是,当用于远洋科考的超大型双体船下水时,采用上述方案,将消耗巨量的支撑材料,将进一步造成大量材料的浪费。更重要的是,由于船体宽度可达32m以上,下水过程中,任何颠簸或者阻力将导致船体姿态变化,极易导致船体下水安全性劣化,甚至倾覆。
下面针对超大型双体船的下水过程,详说明本申请方案。
参见图2,一种双体船下水装置,包括:主斜船架1以及副斜船架2;所述主斜船架1与所述副斜船架2通过刚性连接件4固定相连。
所述主斜船架1与所述副斜船架2通过刚性连接件4形成刚性一体结构,使得两者的移动和受力基本一致,从而能够保证大型船体在移动过程中,相对斜船架而言受力和移动方向保持一致,使得船体姿态保持不变,避免船体侧翻等事故,大幅提升下水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另一方面,设置主斜船架1配合副斜船架2的双架结构,分别支撑超大型双体船的左右船体5、6,从而将超大型船体的载荷中心通过两个斜船架分担,提升船体下水时的稳定性,下水过程平稳。
同时,由于双斜船架结构,实现双支点,能够避免使用大量的临时支架结构,从而避免了大量材料消耗。
参见图3,所述副斜船架2包括:斜船架主体22、液压升降结构以及活动平台3。
所述液压升降结构设置在所述斜船架主体22上,支撑所述活动平台3。可通过调整液压升降结构,实现活动平台的竖直高度的调整,从而保证其与主斜船架1的支撑平台等高,使得船体处于稳定水平状态,有助于保持船体下落姿态。
一般来说,液压升降结构采用岸基供能结构,实现液压控制;或者采用在副斜船架2上设置供能结构,以适应不同的场地基建需求。
同时,在斜船架主体23底部靠近坡道7的一侧设置一斜面22,并在所述斜面22上设置走轮21,以便在坡道上平稳移动。
主斜船架底部也设置走轮。
所述装置还包括:岸基牵引结构;所述岸基牵引结构通过牵引绳与所述主斜船架1相连。实现斜船架的坡道移动的控制。
所述主斜船架1的两侧和所述副斜船架2的两侧分别设置船体紧固绳。当超大型双体船转运到斜船架上时,分别将船体的艏艉固定在所述主斜船架1的两侧和所述副斜船架2上,抑制船体下水过程中的振动或者风吹等环境因素导致的船体倾斜以及姿态变化,能够避免船体姿态进一步劣化,乃至倾覆的风险。
本实施例还基于上述结构提供一种下水操作方法。
一种双体船下水方法,所述的双体船下水装置;并执行如下步骤:
将所述主斜船架1以及副斜船架2移动到斜船坡道7上;
将双体船转运到所述主斜船架1以及所述副斜船架2上,所述双体船的左右舷对应由所述主斜船架1以及所述副斜船架2支撑;船舶左右舷的重心与两个斜船架的中心重合;
释放所述主斜船架1以及所述副斜船架2。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转运所述双体船前,调整所述副斜船架的顶部平台,使其与所述主斜船架的顶部平台等高。
所述主斜船架通过岸基牵引结构驱动,沿所述斜船坡道移动。
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双体船转运到所述主斜船架以及所述副斜船架上后,在艏艉分别通过固定绳固定在所述主斜船架以及所述副斜船架上。
当双体船入水后,逐步释放所述固定绳。
在附架使用完毕之后,如因场地或其他原因不需要附架继续与主架连接,可将连接部分拆除。通过浮箱将附架浮起,使其漂浮于水面后,通过拖曳设备将附架转移存放。
另,此附架在实际使用中会出现连接桥部分长度过短的情况,此时可将连接桥部分取消,将附架与主架拼接。使双架形成一个整架,从而完成下水作业。
本实施例还提供下水准备操作方案。
船舶下水要素核算
a、计算船舶下水时的总重量,重心纵向、横向、垂向坐标;计算船舶起浮时排水量、浮心纵向坐标、漂心纵向坐标、横稳性高、艏尾吃水;确定船舶压载状态保证尾先起浮并计算起浮时船艏支点压力。
核实本船空船重量,工装重量(含弹性梁、梁下墩及墩木)、转运本船的模块小车(以下简称模块小车)自重,此三者合计为W1;核实模块小车理论载重量,此项为W2;核实用于本船下水用的两个船架(副架以及加宽架,下简称双架)的承载能力,此项为W3。须满足W1小于W2,且W1小于W3;
b、核实下水时下水区域的闸门宽度,确保闸门有足够的宽度供船舶通过。核实下水区域水位,确保船舶下水过程中及下水后水下区域有足够水深保证船舶安全。
下水前准备
与一般单架下水相似,船舶下水前需检查船舶状态,船上各舱室密试完成,船上各活动物品,必须清理并做有效固定等等。此项具体可参见标准《Q/WSMG 02.007-2012船舶下水条件及管理规定》执行。
船舶转运
下水前准备工作完成后,需利用模块小车将船舶转运到斜船架上。与单架下水不同,采用双架下水时需注意:
a、模块小车需在船左右舷两侧同时布置,且模块小车的横向定位需保证小车的支撑中心与船舶左右舷的重心重合,且与两个斜船架的中心重合。
b、左右舷的模块小车在转运过程中,需保持两舷的小车同步运行。如有异常,需及时停止并调整。
船舶下水
当船舶通过模块小车转运到斜船架上指定位置后,模块小车下降,将船舶落在斜船架上,检查船体与斜船架直接的连接及受力情况,检查支撑墩木受力情况,如有异常及时调整,如无异常则将小车移走。小车移走后,启动岸上电机,带动钢丝绳牵引斜船架向下移动,使其承载船体缓慢下降,直至船体进入水中,完成下水作业。
下水采用双架下水,斜船架运行速度按资料建议3米/分。
斜船架下放过程中随时监测斜船架及轨道状态,若有异常,及时停止,并及时排除隐患;
船舶与斜船架之间设置四根钢丝固定绳,艏艉的左右舷各1根,牵引绳一端与斜船架有效连接,另一端固定在船舶艏艉的带缆桩上,待船舶起浮后,逐渐松开带缆桩上的牵引绳,保证船舶起浮后船舶与斜船架同步下滑。当拖船与船绑扎牢固后,松开固定绳。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双体船下水装置和方法,设置主斜船架配合副斜船架的双架结构,分别支撑超大型双体船的左右船体,从而将超大型船体的载荷中心通过两个斜船架分担,提升船体下水时的稳定性,下水过程平稳。同时,副斜船架配合主斜船架的结构形式,通过刚性连接件的固定,使得两者的移动和受力基本一致,从而能够保证大型船体在移动过程中,相对斜船架而言受力和移动方向保持一致,使得船体姿态保持不变,避免船体侧翻等事故,大幅提升下水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主副斜船架的配合形式,采用斜船架的经典结构形式,再使用率高,避免了大型双体船需要特异性设置斜船架结构的问题,从而大幅降低各类材料的用量,也避免了其不可再利用导致的资源浪费问题。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双体船下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斜船架以及副斜船架;所述主斜船架与所述副斜船架通过刚性连接件固定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体船下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斜船架包括:斜船架主体、液压升降结构以及活动平台;
所述液压升降结构设置在所述斜船架主体上,支撑所述活动平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体船下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岸基牵引结构;
所述岸基牵引结构通过牵引绳与所述主斜船架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体船下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斜船架的两侧和所述副斜船架的两侧分别设置船体紧固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体船下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斜船架和所述副斜船架底部均设置走轮。
6.一种双体船下水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体船下水装置;并执行如下步骤:
将所述主斜船架以及副斜船架移动到斜船坡道上;
将双体船转运到所述主斜船架以及所述副斜船架上,所述双体船的左右舷对应由所述主斜船架以及所述副斜船架支撑;船舶左右舷的重心与两个斜船架的中心重合;
释放所述主斜船架以及所述副斜船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体船下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转运所述双体船前,调整所述副斜船架的顶部平台,使其与所述主斜船架的顶部平台等高。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体船下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斜船架通过岸基牵引结构驱动,沿所述斜船坡道移动。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体船下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双体船转运到所述主斜船架以及所述副斜船架上后,在艏艉分别通过固定绳固定在所述主斜船架以及所述副斜船架上;
当所述双体船入水后,逐步释放所述固定绳。
CN201710262465.8A 2017-04-20 2017-04-20 一种双体船下水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071401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62465.8A CN107140154B (zh) 2017-04-20 2017-04-20 一种双体船下水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62465.8A CN107140154B (zh) 2017-04-20 2017-04-20 一种双体船下水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40154A true CN107140154A (zh) 2017-09-08
CN107140154B CN107140154B (zh) 2019-11-05

Family

ID=59774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62465.8A Active CN107140154B (zh) 2017-04-20 2017-04-20 一种双体船下水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40154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39271A (zh) * 2018-05-22 2018-08-24 珠海太阳鸟游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游艇的智能升降平台
CN108909978A (zh) * 2018-07-19 2018-11-30 芜湖籁余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下水用支撑托架
CN111060669A (zh) * 2019-12-30 2020-04-24 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双体船型移动水质监测设备投放装置
CN115771598A (zh) * 2022-12-14 2023-03-10 中交四航局江门航通船业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上排结构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144699U (zh) * 1977-04-20 1978-11-15
SU1133161A1 (ru) * 1983-09-20 1985-01-07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В-2598 Способ поперечного спуска неостойчивых сооружений
SU1158437A1 (ru) * 1983-01-31 1985-05-30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В-2598 Способ поперечного динамического спуска судов,преимущественно катамаранов,на воду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
RU2337038C2 (ru) * 2006-12-04 2008-10-27 Константин Михайлович Гржебин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пуска судна
CN201566817U (zh) * 2009-10-27 2010-09-01 中国长江航运集团青山船厂 用于运输船舶或船舶部件的船台小车
CN202130562U (zh) * 2011-05-11 2012-02-01 中国长江航运集团青山船厂 船舶下水800吨载荷斜船架支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144699U (zh) * 1977-04-20 1978-11-15
SU1158437A1 (ru) * 1983-01-31 1985-05-30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В-2598 Способ поперечного динамического спуска судов,преимущественно катамаранов,на воду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
SU1133161A1 (ru) * 1983-09-20 1985-01-07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В-2598 Способ поперечного спуска неостойчивых сооружений
RU2337038C2 (ru) * 2006-12-04 2008-10-27 Константин Михайлович Гржебин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пуска судна
CN201566817U (zh) * 2009-10-27 2010-09-01 中国长江航运集团青山船厂 用于运输船舶或船舶部件的船台小车
CN202130562U (zh) * 2011-05-11 2012-02-01 中国长江航运集团青山船厂 船舶下水800吨载荷斜船架支承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潘晓明: "下水支架在横向斜船架下水中的运用", 《江苏船舶》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39271A (zh) * 2018-05-22 2018-08-24 珠海太阳鸟游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游艇的智能升降平台
CN108909978A (zh) * 2018-07-19 2018-11-30 芜湖籁余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下水用支撑托架
CN108909978B (zh) * 2018-07-19 2020-06-30 温州莱益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下水用支撑托架
CN111060669A (zh) * 2019-12-30 2020-04-24 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双体船型移动水质监测设备投放装置
CN111060669B (zh) * 2019-12-30 2020-09-01 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双体船型移动水质监测设备投放装置
CN115771598A (zh) * 2022-12-14 2023-03-10 中交四航局江门航通船业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上排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40154B (zh) 2019-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40154A (zh) 一种双体船下水装置及方法
TWI314536B (en) Method for building ship on ground and launching ship using skid launching system
CN103112553B (zh) 自航式半潜维修船及使用方法
CN104229099B (zh) 一种海洋工程船舶接载下水的系统及方法
CN109319045B (zh) 一种双相不锈钢化学品船隔舱中间产品的建造方法
CN105667737A (zh) 一种船舶下水方法及用于实现该方法的移船小车系统
LU100972A1 (en) Design method for optimizing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of pentamaran
CN106006408A (zh) 一种大型船体艉机舱总段的整体运输吊装方法
CN104203746B (zh) 具有用于干式停靠船只的可动潜式平台的半潜式平台
CN102642601B (zh) 双体可移动全回转式起重船
CN103395477A (zh) 可组合式半潜船及组合式半潜船
JP2003525170A (ja) 水没型重量リフトカタマラン船
CN104608883A (zh) 船舶浮动维修平台
CN110371270B (zh) 一种产品船下水安全起浮出驳的方法
CN110182313B (zh) 30万吨浮式生产储油轮艏货舱舷侧总段异地总组工艺
CN107856819A (zh) 浮动船厂及浮动式舰船维修和建造方法
CN103407554B (zh) 半潜式铺管起重船的船型
JP2017189990A (ja) 船舶、船舶を使用した搬送方法
CN2920818Y (zh) 吊舱式电推进装置与船台安装结构
CN101941510A (zh) 一种提高集装箱(或散杂货)船舶装卸效率的方法及设备
CN108674595A (zh) 可拼接型浅吃水大甲板面承载浮驳及其纵向拼接方法
CN106005269A (zh) 一种船舶
CN108313212A (zh) 一种船用旋转折叠式升降艉板
CN109533226A (zh) 一种用于船舶的纵横向移船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07985137U (zh) 浮动船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12

Address after: 430060 No. 2, ZhangZhidong Road, Wuchang, Wuhan, Hubei

Patentee after: Wuchang Shipbuilding Industry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430074 block 25, zone 3, 3S geo information industry base, Wuhan University Science Park, East Lake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SIC (Wuhan) shipbuilding and offshore engineering equipment design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