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13824A - 在无线局域网中使用半正交多址接入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在无线局域网中使用半正交多址接入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13824A
CN107113824A CN201580072923.0A CN201580072923A CN107113824A CN 107113824 A CN107113824 A CN 107113824A CN 201580072923 A CN201580072923 A CN 201580072923A CN 107113824 A CN107113824 A CN 1071138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ma
receiving device
frame
sta
ma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7292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13824B (zh
Inventor
朱俊
奥萨马·阿布勒-马格德
徐正勳
林梅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1138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138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138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138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04L1/0004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applied to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04L1/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applied to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04L27/3405Modifications of the signal space to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transmission, e.g. reduction of the bit error rate, bandwidth, or average pow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6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transmission rate or quality of service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52/262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transmission rate or quality of service QoS [Quality of Service] taking into account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AMC] sche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73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transmission pow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在无线局域网(WLAN)中使用半正交多址接入(SOMA)操作发送设备的方法,包括:根据与第一接收设备和第二接收设备相关联的信道信息,确定用于第一接收设备的第一正交幅度调制(QAM)比特分配、第一编码率和第一SOMA组,以及用于第二接收设备的第二QAM比特分配、第二编码率和第二SOMA组;产生包括第一和第二QAM比特分配以及第一和第二编码率的标志的帧,并将所述帧发送至第一接收设备和第二接收设备。

Description

在无线局域网中使用半正交多址接入的系统和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1月12日提交、申请号为62/102,250、题为“在无线局域网中使用半正交多址接入的系统和方法”的美国专利临时申请和2015年12月18日提交、申请号为14/974,998、题为“在无线局域网中使用半正交多址接入的系统和方法”的美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两个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数字通信,更具体地涉及在无线局域网(WLAN)中使用半正交多址接入(SOMA)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每一代无线电频率通信系统的共同目标都是增加给定通信频带中发送的信息总量。例如,NTT Docomo已经提名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作为第五代(5G)无线接入技术的候选。NOMA将每个用户设备(UE)上的功率优化和叠加编码技术相结合。NOMA的具体阐述参见Saito等人在2013年6月提出的题为“用于蜂窝未来无线接入的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for Cellular Future Radio Access)”,其通过引用并入本申请。
发明内容
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在无线局域网(WLAN)中使用半正交多址接入(SOMA)的系统和方法。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在无线局域网(WLAN)中使用半正交多址接入(SOMA)操作发送设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发送设备根据与第一接收设备和第二接收设备相关联的信道信息,确定用于第一接收设备的第一正交幅度调制(QAM)比特分配、第一编码率和第一SOMA组以及用于第二接收设备的第二QAM比特分配、第二编码率和第二SOMA组;由发送设备产生包括第一和第二QAM比特分配、第一和第二编码率以及第一和第二SOMA组的标志的帧;以及由发送设备将所述帧发送至第一和第二接收设备。
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在半正交多址接入(SOMA)无线局域网(WLAN)中操作第一接收设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由第一接收设备根据帧,确定用于第一接收设备的第一正交幅度调制(QAM)比特分配、第一编码率和第一SOMA组以及用于第二接收设备的第二QAM比特分配、第二编码率和第二SOMA组;由第一接收设备接收QAM符号;由第一接收设备根据第一和第二QAM比特分配对所述QAM符号进行解映射,从而产生编码数据;由第一接收设备根据第一和第二编码率所述编码数据进行解码,从而产生解码数据;以及由第一接收设备处理所述解码数据。
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发送设备。所述发送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所述处理器执行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程序包括:指令,其用于根据与第一和第二接收设备相关联的信道信息来配置发送设备,以确定用于第一接收设备的第一正交幅度调制(QAM)比特分配、第一编码率和第一SOMA组以及用于第二接收设备的第二QAM比特分配、第二编码率和第二SOMA组;产生包括第一和第二QAM比特分配、第一和第二编码率以及第一和第二SOMA组的标志的帧;以及将所述帧发送至第一和第二接收设备。
附图说明
为了更全面地理解本公开及其优势,现结合附图参考以下描述,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文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示例;
图2A示出了根据本文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突出显示STA布置的通信系统示例;
图2B示出了根据本文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A)通信系统中的、如图2A所示通信系统的带宽和数据速率分配的示例;
图2C示出了根据本文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NOMA通信系统中的、如图2A所示通信系统的带宽和数据速率分配的示例;
图3A示出了16QAM星座;
图3B示出了根据本文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突出显示比特分配的半正交多址接入(SOMA)星座的示例;
图3C示出了根据本文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功率和调制分多址接入(powerand modulation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PMDMA)(或SOMA)星座的示例;
图4A示出了根据本文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使用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的WLAN的信道资源图;
图4B示出了根据本文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使用SOMA的WLAN的信道资源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文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发送SOMA配置信息信号的发送设备的操作示例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文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SOMA帧的第一示例格式;
图7示出了根据本文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SOMA帧的第二示例格式;
图8示出了根据本文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SOMA帧的第三示例格式;
图9示出了根据本文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子信道分配示例;
图10示出了根据本文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SOMA帧的第一示例格式,所述SOMA帧格式突出显示基于全局标识符的SOMA信令;
图11示出了根据本文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SOMA帧的第二示例格式,所述SOMA帧格式突出显示基于全局标识符的SOMA信令;
图12示出了根据本文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当接收设备接收并处理使用SOMA发送的数据时,在接收设备中发生的示例操作的流程图;
图13示出了可用于实现本文所公开的设备和方法的处理系统的框图;
图14示出了用于执行本文所描述方法的处理系统1400的实施例的框图;以及
图15示出了根据本文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适于在电信网络上发送和接收信令的收发器1500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详述当前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及其机构。然而,应当理解,本公开提供了各种在具体上下文中体现的适用的发明概念。所讨论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实施例具体结构和所公开实施例操作方式的说明,并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一个实施例涉及在WLAN中使用SOMA。例如,发送设备根据与第一接收设备和第二接收设备相关联的信道信息,确定用于第一接收设备和第二接收设备的正交幅度调制(QAM)比特分配、编码率和SOMA组;产生包括QAM比特分配、编码率以及SOMA组的标志的帧;以及将所述帧发送至第一和第二接收设备。
将针对特定上下文中的示例性实施例(即,使用SOMA改善通信性能的WLAN通信系统)来描述实施例。所述实施例可应用于符合标准的WLAN通信系统(诸如符合IEEE 802.11等标准的)、技术标准以及符合非标准的通信系统,这些系统均使用SOMA来改善通信性能。
图1示出了通信系统100的示例。通信系统100包括接入点(AP)105,其可服务多个站点(STA),例如STA 110、STA 112、STA 114、STA 116和STA 118。AP105可为SAT调度发送机会,并向STA指示有关发送机会的信息。基于发送机会的类型,所述STA可根据调度的发送机会接收发送或调度进行发送。AP105以及STA子集可实现本文所述的示例性实施例,即功率和调制分多址接入,也称为半正交多址接入(SOMA)。
一般来说,AP也可被称为基站、演进型NodeB(eNB)、NodeB、控制器、基站终端等。同样地,STA也可被称为移动基站、移动设备、终端、用户、订户、用户设备(UE)等。可以理解,尽管通信系统可以采用能够与多个STA进行通信的多个AP,但为简单起见,仅示出了一个AP和多个STA。
图2A示出了突出显示STA布置的通信系统200的示例。通信系统200包括AP 205,其服务于包括STA1 210和STA2 215在内的多个STA。所述STA也可称为接收设备。STA1 210可位于接近AP 205的位置,且可具有高信噪比(SNR),例如,20dB,而STA2 215可位于相对于AP205较远的位置,且可具有低SNR,例如,大于5dB,比如8dB。注意,AP和STA之间的接近度,即间隔,并不是信道质量(低SNR与高SNR)的唯一因素。尽管本文的讨论集中在2个STA(高SNR的STA和低SNR的STA)上,但本文给出的示例性实施例可在任意数量(大于1)STA的情况下操作。
图2B示出了在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A)通信系统中用于通信系统200的带宽和数据速率分配230的示例;如图2B所示,STA1 210和STA2 215都可被分配约1/2的带宽。然而,由于STA1 210的通信信道质量明显更好,STA1 210的数据速率明显高于STA2 215的数据速率(例如,相较于0.50bps/HZ,为3.33bps/HZ)
图2C示出了在NOMA通信系统中用于通信系统200的带宽和数据速率分配260的示例;在NOMA中,两个STA都被分配了同样的带宽,但是具有不同的功率等级。如图2C所示,STA1 210被分配了1/5的可用发送功率,而STA2 215被分配了4/5的可用发送功率。STA1210的数据速率是4.39bps/HZ,而STA2 215的数据速率是0.74bps/HZ,例如,二者均高于图2B中所示的OFDMA通信系统。例如,NOMA也可利用不同STA的不同时间资源,其中第一时隙被分配给STA1,第二时隙被分配给STA2。
在NOMA中,STA1 210的信号解码涉及STA1 210接收信号,所述信号包括用于STA1210的信号和用于STA2 215的信号;解码用于STA2 215的信号,然后可以将其用于从接收到的信号中消除由于STA2 215的信号引起的干扰,之后解码干扰消除信号以获得用于STA1210的信息。因而,STA1 210需要了解分配给STA2 215的调制和编码集(MCS),以舾码用于STA2 215的信号。成功地解码用于STA1 210的信号有赖于解码用于STA2 215的信号的能力。
另一方面,解码用于STA2 215的信号包括STA2 215接收信号,所述信号包括用于STA1 210的信号和用于STA2 215的信号;并将所接收的信号解码成用于STA2 215的信号,同时将用于STA1 210的信号作为噪声。由于用于STA1 210的信号通常不是STA2 215的高斯白噪声,因而可观察到解码性能的劣化。
如上文所示,功率域优化有助提升AP和两个或更多STA之间通信信道的容量。功率域优化可利用由STA报告的信道条件,诸如信道质量标志(CQI)、信道状态信息(CSI)等。
在调制域多址接入(MDMA)中,分层调制用于在不同调制层上同时发送信息。每个不同调制层都可被分配给不同的STA,或者多个调制层可被分配给单个STA。不同的格雷码距离可被分配给不同调制层,从而为不同调制层提供不同等级的保护或可靠性。作为说明性示例,可将具有较低可靠性的调制层分配给具有高SNR的STA,因为可以以较高的解码成功率实现更高的数据速率;而将具有较高可靠性的调制层分配给具有较低SNR的STA,因为在高数据速率上更希望解码成功。在2012年12月4日发表的美国专利8,325,857中描述了MDMA,其通过引用并入本申请。
在正交幅度调制(QAM)星座中,一些比特比其他比特具有更高可靠性。图3A示出了16QAM星座300;在16QAM星座300中的每个星座点代表4个比特,例如,i1i2q1q2,其中i比特是同相分量(i轴),q比特是正交相位分量(q轴)。当使用格雷码映射所述星座点时,例如,星座点305代表1101,星座点307代表1001,星座点309代表1100,星座点311代表0101,相邻星座点相差一个比特。作为说明性示例,星座点305和307在i2比特处不同,而星座点305和309在q2比特处不同,且星座点305和311在i1比特处不同。
在16QAM星座300中,比特i1和q1是最可靠的比特,而比特i2和q2是最不可靠的比特。同样地,在64QAM星座中,每个星座点代表6个比特(i1i2i3q1q2q3),i1比特和q1比特是最可靠的比特,i2比特和q2比特是中等可靠比特,而i3比特和q3比特是最不可靠的比特。在256QAM星座中,每个星座点代表8个比特(i1i2i3i4q1q2q3q4),i1比特和q1比特是最可靠的比特,i2比特和q2比特是第一中等可靠的比特,而i3比特q3比特是第二中等可靠的比特,而i4和q4是最不可靠的比特。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为具有较低SNR信道的STA调度更可靠的比特调度,为具有较高SNR信道的STA调度不太可靠的比特调度。将更高可靠性的比特分配给具有较低SNR的信道增加了解码的成功率,而将更低可靠性的比特分配给具有较高SNR的信道实现了更高数据速率下解码的成功率。
图3B示出了突出显示比特分配的SOMA星座350的示例。如图3B所示,将比特i2和q2355分配给STA1,并且将比特i1和q1 360分配给STA2。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结合功率域优化(或类似地,如功率分配)和MDMA以产生多址无线技术,其提供改善的通信信道容量并为不同的STA提供不相等的数据保护。所述结合被称为功率和调制分多址接入(PMDMA)。功率域优化提供改善的通信信道容量,而MDMA为不同的STA提供不相等的数据保护。PMDMA解码不涉及一个STA必须解码另一个STA的数据。然而,PMDMA允许来自于一个STA的干扰结构被用于提升另一个STA的解码性能。注意,PMDMA也可被称作半正交多址接入(SOMA),因为对一些STA(即所述高SNR的STA)来说,低SNR STA的信号可认为是没有干扰,因此,与高SNR STA的信号正交。在低SNR STA的情况下,高SNR STA的信号被视作是对低SNR STA的信号构成干扰,因此是非正交的。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PMDMA中的QAM星座被联合映射,以用于发送中所涉及的STA。用于STA的QAM星座的联合映射可以使STA具有高质量通信信道,从而解码拟用于所述STA的信号,而不需用低质量通信信道来解码拟用于所述STA的信号。用于具有低质量通信信道的STA的信号可被认为与用于具有高质量通信信道的STA的信号正交。不需要解码用于其他STA的信号,可以降低处理复杂度,减小信令开销。
图3C示出了PMDMA(或SOMA)星座375的示例。PMDMA星座375是4个比特的16-QAM星座。所述4比特可标记为b3 b2 b1 b0,其中比特b1b0 380分配给STA1,比特b3 b2 385分配给STA2。为了讨论的目的,考虑如图2A所示的通信系统,其中STA1和AP共享高SNR通信信道,STA2和AP共享低SNR通信信道。由于STA1和AP之间的通信信道是高质量信道,因为解码成功率较高,可以非必需的可靠性来换取更高的数据速率,因此可以分配低可靠性的QAM层(包括比特b1b0 380)以调制在高质量通信信道中发送的数据,QAM层包括相应的对数似然比(LLR)的两比特。相反地,STA2和AP(或eNB)之间的通信信道是低质量信道。因此,可分配高可靠性的QAM层(包括比特b3b2 385),以调制在低质量通信信道中发送的数据,从而为改善解码概率而权衡数据速率。所述功率控制在PMDMA星座375中以子星座原点到星座点之间距离的形式出现。对于STA1,功率控制390可基于子星座平均功率,其子星座原点位于子星座中间。对于STA2,功率控制395可基于从QAM星座原点到每个子星座中心的QAM星座平均功率。两个STA的平均功率比可被称为功率偏移,
Power_Offset=power_low_SNR_STA:power_high_SNR_STA
=power_STA2:power_STA1,
且经常以dB为单位来表示。
在2015年1月5日提交的、申请号为14/589676、题为“用于半正交多址接入的系统和方法”的共同转让的美国专利申请中深入提供了对SOMA、SOMA星座等的附加讨论,其通过引用并入本申请。
图4A示出了使用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的WLAN的信道资源图400。在使用CSMA的通信系统中,仅允许在单个信道或载波上向单个STA发送或来自单个STA的传输(例如,用于STA1 405的分组)。此外,在允许向另一个STA发送或来自另一个STA的传输之前(例如用于STA2 410的分组),必将发生信道争用415,且仅在进行发送的设备获得对信道或载波访问的情况下会出现向其他STA发送或来自其他STA的传输(例如,用于STA2 410的分组)。在信道争用415中产生的开销可降低通信系统的整体性能。
图4B示出了使用SOMA的WLAN的信道资源图450。使用SOMA,可在单个信道或载波中调度两个或更多个STA。如图4B所示,所述单个信道或载波可携带用于STA1 455的分组和用于STA2 460的分组。如果需要,可以使用填白465来匹配用于STA1 455的分组大小和用于STA2 460的分组大小。尽管在图4B中所示可支持两个发送,可由同时发送的数量上限来支持向两个或更多站点的发送,该上限由所使用的QAM星座大小设置。
一般地,在SOMA中,用精确的比特定位(每个STA所对应的QAM等级)和功率等级,通知已调度的STA(在WLAN系统或在3GPP LTE系统中的STA)中叠加的星座(即SOMA星座),其中所述功率等级将表示叠加的星座的功率等级。近STA(例如,高质量信道STA)可用叠加星座的MCS解调接收到的分组,并提取仅与其自身(所述近STA)对应的比特。然而,远STA(例如,低质量信道STA)可在叠加星座的MCS中解调接收到的分组,并提取仅与其自身(所述远STA)对应的比特,或其可在与所述远STA对应的实际MCS中解调接收到的分组,因为与近STA对应的实际星座可被远STA视作噪声。
通常,当STA处于相同的波束成形(BF)下时,SOMA的调度对多个STA可用。因此,当使用SOMA时,信道的信噪比(SNR)信息通常不足以调度多个STA。此外,还需要关于BF的信息以调度多个STA。当前的IEEE 802.11信道探测协议,其最初被设计用于BF,可用于支持SOMA的调度。注意,当不使用BF时,每个STA的信道SNR信息可能足以选择用于调度SOMA的STA。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SOMA调度所需的信息被发送给被调度的STA。作为示例,下一代WLAN系统的物理层报头的前同步码部分中SIG字段是用于所述示意的合适位置。然而,所述SIG字段并不是所述示意的唯一可能位置。所述示意也可包括在介质访问控制(MAC)报头中。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基于SOMA组标识符(GID)的控制信令用以在WLAN系统中应用SOMA。GID是一种机制,其中可用减少的比特数识别多个STA。在WLAN系统中,STA通常由其MAC地址(通常为6字节长)进行全局识别,或通过由关联接入点分配给他们的关联标识符(AID)进行局部识别。所述AID通常为2字节长。使用MAC地址或AID来进行STA识别可导致高系统开销。STA可置于由GID识别的SOMA组中。GID可长达几比特,当进行STA识别时其可显著减少系统开销。GID也可用于为下行多用户(MU)传输以及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A)资源分配(其中用于MU-MIMO的流数量整合在一起)识别MU组。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SOMA GID(S-GID)用以识别那些参与SOMA发送的STA。S-GID可用以支持STA分组(即,高SNR的STA和低SNR的STA;高SNR、中等SNR和低SNR的STA等)。除了STA识别信息,SOMA信令也可包括(但未必限于)
-星座中哪些比特归属于哪个STA;
-用于每个STA的MCS(或用于所有SOMA调度STA的叠加MCS);和
-每个STA的功率偏移量(对PMDMA有用)。
由于SOMA调度可在OFDMA调度之上执行,因此使用SOMA信令替换若干时空流(NSTS)字段可以成为可能。在2014年5月9日提交的、申请号为61/991024、题为“用于支持报头OFDMA映射的系统和方法”的共同转让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中提供了对NSTS字段及其使用的细节,其通过引用并入本申请。此外,由于存在SOMA的多个变体(例如,将MDMA和PMDMA归类为SOMA),可使用SOMA的不同变体的控制信令。例如,使用在相应资源单元中SOMA调度的一个或两个比特标志(或所需要的比特数)。
在MDMA情况下,对于已调度的STA,可能仅需要QAM等级和MCS(不论其可以是叠加的MCS或已调度的STA的个体MCS)。在SOMA调度的OFDMA PPDU的SIG字段中,可使用GID的资源分配,如并入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1/991024所示。区别包括用每个SOMA调度STA的MCS替换NSTS。每个SOMA调度的STA在SIG字段中的位置可以由GID管理帧确定。因此,GID管理帧的组标识符内的STA位置信息也可确定QAM等级。
图5示出了发送SOMA配置信息信号的发送设备的操作示例的流程图。操作500可表示在发送设备中进行的操作,例如,AP作为发送设备将发SOMA配置信息信号给由发送设备服务的STA。
操作500从AP确定STA的信道信息开始(框505)。所述信道信息可从STA接收。所述信道信息可以是CQI、CSI或与信道质量、信道条件等相关的其他信息的形式。根据与多个STA相关联的信道信息,所述AP为多个STA确定功率分配、QAM层分配、SOMA组、MCS等级等(框510)。作为说明性示例,所述AP可选择具有高质量信道(例如图2A中的STA1)的STA和具有低质量信道(例如图2A的STA2)的STA,并为每个STA确定功率分配和QAM层分配。或者,AP可选择多于2个STA。AP可确定用于STA报告信道信息子集的编码率。
AP产生SOMA帧(框515)。对于每个SOMA组,所述SOMA帧可包括功率分配、QAM层分配、S-GID、MCS等级等信息。下文将提供SOMA帧的不同示例格式的详述。所述AP发送SOMA帧(框520)。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SOMA GID管理帧中的STA位置信息显示对应于QAM等级的最高可靠性比特、中等可靠性比特、直到最低可靠性比特的序列。作为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可将最高可靠性的比特分配给组中的第一STA,可将中等可靠性的比特分配给组中的第二STA,等等。从最高可靠性到最低可靠性的比特的序列可任意改变,也可以是特定的实现。
图6示出了SOMA帧600的第一示例格式。SOMA帧600包括用于一个或多个SOMA组的SOMA信息。下述是SOMA组1 605的SOMA信息的详述,但其他SOMA组的SOMA信息格式是相同的。对SOMA组1 605,SOMA信息包括:
例如,SOMA标志(SI)位610表示所述帧是SOMA帧,以区别GID帧。
GID字段615长为N比特,其中N是整数值(N的示例值包括8、9、10、11等)。GID字段的值唯一地标识M STA的OFDMA和/或SOMA组,其中M是整数值(M的示例值包括2、3、4、5等)。一些SOMA组也可能具有非唯一标识,而且这可导致可用的GID空间过载。在这样的情况下,STA可依赖其他标识,例如MAC报头来解决歧义。
SOMA帧600的字段MCS-A 620、MCS-B 635等(其取决于由SOMA调度的STA的数量)标识每个由SOMA调度的STA的MCS。作为示例,MCS-A 620表示STA A的MCS,MCS-B 625表示STAB的MCS等。对于由SOMA调度的STA的数量限制可以是M,而在叠加星座(例如,256QAM星座)的情况下,实际限制可将M限制为4。也可对单个调度的SOMA STA的MCS进行限制。作为示例,MCS可限制为3比特,因为64QAM可以是每个SOMA调度的STA可分配到的最大的星座。
可增加继续(C)位630以指示所分配组的结束。SOMA帧600可继续用于附加SOMA组。
每个分配的组可被分配给一个或更多个子载波组(SCG)。SCG也可被称作资源单元或子信道组。如图6所示,使用隐式SCG索引,以将SCG1分配给第一组,将SCG2分配给第二组等。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SCG索引可显式地包括在SIG字段中。将SCG显式地分配到一组可导致开销增加,其取决于能分配的SCG的数量。
图7示出了SOMA帧700的第二示例格式。SOMA帧700突出显示SCG索引在信令中明确说明的情况,即SCG字段包括SCGX 715、SCGY 720和SCGZ 725。SOMA帧700也突出显示了将多于一个SCG分配给一组的情况,例如,将SCGX 715、SCGY 720和SCGZ 725分配给SOMA组GID710。MCS-A 730和MCS-B 735分别代表用于STA A和STA B的MCS。注意,如果使用单个GID空间而将一些GID值分配给S-GID使用,则可能不需要SOMA标志位705(图7中所示)。可增加继续(C)位740以表示分配组的结束。SOMA帧700可继续用于附加SOMA组。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在SOMA帧中也指示了功率偏移量。当使用PMDMA时,除了发送MDMA信息之外,还会发送功率偏移信号。对由SOMA调度的STA的适应性功率分配可取决于功率分配等级。作为一个说明性示例,在两个STA的情况下,如果一个STA被调度了总发送功率的3/4,另一个被调度的STA可被分配发送功率的1/4。在类似情况下,可能是4/5和1/5的功率分配,以及3/5和2/5的功率分配等。在同时调度超过两个STA的情况下,需要三个功率等级的分配。考虑到所有这些因素,可用下列功率等级:5/6,4/6,3/6,2/6,1/6,4/5,3/5,2/5,1/5,3/4,2/4,1/4等等,这取决于功率分配。可以量化可用的功率等级,并在SIG字段和基于SOMA GID的调度分配中表示量化的功率等级。作为一个说明性示例,考虑可用下列功率等级的情况,4/5,3/5,2/5,1/5,3/4,2/4和1/4,则存在7个功率等级。因此,3比特足以表示所述功率等级。
图8示出了SOMA帧800的第三示例格式。SOMA帧800类似于SOMA帧600,因为它是基于单个MCS的。对于每个SOMA组,SOMA帧800包括用于每个SOMA调度的STA(例如,PWR-A、PWR-B等字段)的功率偏移信息。例如,对于SOMA组1805,SOMA帧800包括SI位810,GID字段815,用于SOMA组1(例如,MCS-A 820和MCS-B 825)的STA的MCS字段以及用于SOMA组1(例如,PWR-A830和PWR-B 835)的STA的功率偏移信息,和C位840,从而表示分配组结束。由于总功率需要总计达到1,一组中的功率偏移信息字段的数量可比同一组的MCS字段的数量少一个,尽管在图8中,MCS字段和功率偏移信息字段数量相等。例如,如图8中所示,一些组包括两个由SOMA调度的STA。因此,需要两个MCS字段,但如果一个功率偏移信息字段(例如,PWR-A)与STA A对应,则仅需要一个功率偏移信息字段,则STA B的功率偏移则是隐式的1-PWR-A。因此,没必要为STA B发送功率偏移信息字段信号。SOMA帧800使用隐式SCG索引,因此将SCG1分配给第一组,SCG2分配给第二组,等等。也可使用显式的SCG索引。有了显式的SCG索引,就可使用图7的SOMA帧700的变体,且可增加功率偏移信息字段,以用于多种由SOMA调度的STA。
图9示出了子信道分配900的示例。子信道分配900可指定给不同STA的频谱分配。可将子信道#i 905进行分配以供OFDMA MU使用,并分配给基于其GID识别的STA使用。可将子信道#j 910进行分配以供OFDMA SU使用,并分配给基于其STA标识符(诸如他们的AID)识别的STA使用,同时可将子信道#k 915分配给OFDMA SOMA使用,并分配给S-GID识别的STA使用。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使用例如在IEEE 802.11ac中所示的GID管理帧来管理S-GID,其中STA被分配到不同组中,且确定了组中STA的位置。S-GID可从分开的GID空间(例如与用于OFDMA MU的GID分开)获得。或者,S-GID可与OFDMA MU共享相同的GID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可将GID空间分为两个类型的GID(S-GID和OFDMA MU GID)。作为说明性示例,从0到15的GID可用于S-GID,大于15的GID可用于OFDMA MU。
如上文所详述,MAC地址或AID可用于STA识别并以增加开销作为代价。然而,使用全局标识符进行的STA识别可用于SOMA信令。在这种情况下,SAMA信令可包括下列字段:
-SOMA/SU/MU-表示发送类型;
-STA AID-识别STA;
-SCG索引-识别子信道;
-比特分配-识别哪个可靠性比特被分配给所述STA(例如,高/中/低,高/低等);
-MCS-识别MCS和分配给所述STA的星座;和
-PWR-识别用于STA的功率偏移信息。
图10示出了SOMA帧1000的第一示例格式,所述SOMA帧1000的格式突出显示基于全局标识符的SOMA信令。SOMA帧1000的字段包括:包括发送类型的标志的SOMA/SU/MU(SSM)字段1005,识别所述STA的STA ID字段1010,表示若干空间流的NSTS字段1015,表示是否使用发送波束的TXBF字段1020,表示使用子载波组的SCGX字段1025,表示哪个可靠性比特被分配给STA的高/中/低(HML)字段1030,MCS字段1035,其表示MCS和分配给了STA的星座,或表示叠加的MCS和用于由SOMA调度的STA的星座,功率偏移字段1040,其表示STA的功率偏移信息,和编码字段1045,其表示使用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所述字段可对每个具有SOMA资源分配的STA重复。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在高效信号B(HE-SIGB)字段中发送SOMA信息信号。在IEEE802.11ax技术标准中,分组前导码包括两个HE-SIGB字段,第一HE-SIGB字段是公共子字段,其包括所有STA的信息,第二HE-SIGB字段是STA特定子字段,其包括特定STA或一组STA的信息。可在特定STA子字段中发送所述SOMA信息信号。所述SOMA信息利用在发送SU-MUMO信息信号时所用的格式,而STA ID、NSTS和TXBF信息是SU-MIMO和SOMA两者共同的信息。然而,SI标志用于将SOMA信息从SU-MIMO信息中区分开来。因此,如果SI标志是第一值(例如,1),则使用SOMA,如果SI标志是第二值(例如,0),则使用SU-MIMO。
图11示出了SOMA帧1100的第二示例格式,所述SOMA帧1100的格式突出显示基于全局标识符的SOMA信令。SOMA帧1100中的字段包括:标识STA的STA ID字段1105,指示多个空间流的NSTS字段1110,指示是否使用发送波束的TXBF字段1115,指示SOMA或SU-MIMO使用情况的SI字段1120,指示MCS和分配给由SOMA调度STA的星座的MCS字段1125,指示哪些比特对应哪个STA的比特级字段1130,以及指示LDPC使用的编码字段1135。
STA ID字段1105、NSTS字段1110和TXBF 1115可共享SU-MIMO和SOMA所共用的信息。SI字段1120将SOMA和SU-MIMO区分开。如果SI字段1120表示SOMA(例如,如果SI字段1120包含1),那么MCS字段1125的内容表示用于所有由SOMA调度STA的MCS,且比特级字段1130的内容表示哪些比特对应哪个SOMA调度的STA。如果SI字段1120表示SU-MIMO(例如,如果SI字段包含0),MCS字段1125的内容表示调度STA的MCS,且比特级字段1130的内容表示一些其他信息,编码字段1135的内容表示LDPC的使用。
图12示出了当接收设备接收并处理使用SOMA发送的数据时,在接收设备中发生的示例操作1200的流程图。当接收设备接收并处理使用SOMA发送的数据时,操作1200可以指示在诸如STA的接收设备中发生的操作。
操作1200从STA确定功率分配、QAM星座、QAM层分配、SOMA组、MCS等级等开始(框1205)。STA可从STA接收到的SOMA帧确定功率分配、QAM星座、QAM层分配、SOMA组,MCS等级等。所述STA可根据其SOMA组成员确定信息。所述STA接收QAM符号(框1210)。STA使用QAM星座解映射QAM符号,产生编码数据(框1215)。STA解码所述编码数据(框1220)。STA处理所述解码数据(框1225)。
图13示出了可用于实现本文所公开的设备和方法的处理系统1300的框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系统1300包括UE。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处理系统1300包括网络控制器。特定设备可利用所示的所有组件,或仅使用所述组件的子集,而集成程度可因设备而异。此外,设备可包括组件的多个实例,例如多个处理单元、处理器、存储器、发送器、接收器等。所述处理系统可包括配备有一个或多个输入/输出设备的处理单元1305,例如人机接口1315(包括扬声器、麦克风、鼠标、触摸屏、小键盘、键盘、打印机等),显示器1310等等。处理单元可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1320,存储器1325,大容量存储器1330,视频适配器1335,和与总线1345相连的I/O接口1340。
总线1345可以是包括存储器总线或存储控制器、外围总线、视频总线等任何类型的若干总线结构中一种或多种。CPU 1320可包括任何类型的电子数据处理器。存储器1325可包括任何类型的系统存储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同步DRAM(SDRAM)、只读存储器(ROM)及其组合等。在一个实施例中,存储器1325可包括启动时使用的ROM,以及用于执行程序时存储程序和数据的DRAM。
大容量存储器1330可包括用于存储数据、程序和其他信息,并使数据、程序和其他信息可经由总线1345进行访问的任何类型的存储设备。例如,大容量存储器1330可包括固态驱动器、硬盘驱动器、磁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中的一个或多个。
视频适配器1335和I/O接口1340提供接口从而将外部输入和输出设备耦合到处理单元1305上。如图所示,输入和输出设备的示例包括耦合到视频适配器1335的显示器1310,耦合到I/O接口1340的鼠标/键盘/打印机1315。其他设备可耦合到处理单元1305,而且可利用附加的或更少的接口设备。例如,诸如通用串行总线(USB)(未示出)的串连接口可用于提供打印机的接口。
处理单元1305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网络接口1350,其可包括诸如以太网电缆等的有线链接,和/或到接入节点或不同网络1355的无线链路。网络接口1350允许处理单元1305与远程单元经由网络1355通信。例如,网络接口1350可经由一个或更多发送器/发送天线和一个或更多接收器/接收天线来提供无线通信。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1305耦合至局域网络或广域网络1355,以处理数据和与远程设备通信,例如其他处理单元、因特网、远程存储设备等。
图14示出了用于执行本文所描述方法的实施例的处理系统1400的框图,其可在主设备中安装。如图所示,处理系统1400包括处理器1404、存储器1406、接口14101414,其可以(可以不)如图14所示进行布置。处理器1404可以是适于执行计算/或其他与处理相关任务的任何组件或组件集合,并且所述存储器1406可以是适于存储由处理器1404执行的程序和/或指令的任何组件或组件集合。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器606包括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接口1410、1412、1414可以是允许处理系统1400与其他设备/组件和/或用户通信的任何组件或组件集合。例如,接口1410、1412、1414中的一个或更多接口可适于从处理器1404向安装在主设备和/或远程设备上的应用传送数据、控制或管理信息。作为另一示例,接口1410、1412、1414中的一个或多个可适于允许用户或用户设备(例如,个人电脑(PC)等)与处理系统1400进行交互/通信。处理系统1400可包括未在图14中示出的附加组件,例如长期存储(例如,非易失性的存储器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系统1400包括在网络设备中,所述网络设备访问远程通信网络或作为远程通信网络的一部分。在一个示例中,处理系统1400在无线或有线电信网络中的网络侧设备中,诸如基站、中继站、调度器、控制器、网关、路由器,应用服务器或电信网络中的任何其他设备。在其他实施例中,处理系统1400处于访问无线或有线电信网络的用户侧设备中,例如移动站、用户设备(UE)、个人计算机(PC)、平板电脑、可穿戴通信设备(例如,智能手表等)或适于接入电信网络的任何其他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口1410、1412、1414中的一个或多个将处理系统1400连接到适于通过电信网络发送和接收信令的收发器。图15示出了适于在远程通信网络上发送和接收信令的收发器1500的框图。收发器1500可安装在主机设备中。如图所示,收发器1500包括网络侧接口1502、耦合器1504、发送器1506、接收器1508、信号处理器1510和设备侧接口1512。网络侧接口1502可包括适于通过无线或有线电信网络发送或接收信令的任何组件或组件集合。耦合器1504可包括适于促进通过网络侧接口1502进行双向通信的任何组件或组件集合。发送器1506可包括适于将基带信号转换成适合于通过网络侧接口1502发送的调制载波信号的任何组件或组件集合(例如,上变频器、功率放大器等)。接收器1508可包括适于将通过网络侧接口1502接收的载波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的任何组件或组件集合(例如,下变频器、低噪声放大器等)。信号处理器1510可包括适于将基带信号转换成数据信号的任何组件或组件集合,所述数据信号适合于通过设备侧接口1512进行通信,反之亦然。设备侧接口1512可包括适于在信号处理器1510和主机设备内的组件(例如,处理系统600、局域网(LAN)端口等)之间传送数据信号的任何组件或组件集合。
收发器1500可通过任何类型的通信介质发送和接收信令。在一些实施例中,收发器1500通过无线介质发送和接收信令。例如,收发器1500可以是适于根据诸如蜂窝协议(例如,长期演进(LTE)等)、无线局域网(WLAN)协议或其他类型的无线协议(例如,蓝牙、近场通信(NFC)等)进行通信的无线收发器。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网络侧接口1502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辐射单元。例如,网络侧接口1502可包括单个天线,多个单独的天线或配置用于多层通信的多天线阵列,例如单输入多输出(SIMO)、多输入单输出(MISO)、多输入多输出(MIMO)等。在其他实施例中,收发器1500通过有线介质(例如,双绞线电缆、同轴电缆、光纤等)发送和接收信令。特定处理系统和/或收发器可利用所示的组件或仅利用组件的子集,集成程度可能因设备而异。
虽然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公开及其优点,但是应理解,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此进行各种改变、替换和更改。

Claims (21)

1.一种在无线局域网WLAN中使用半正交多址接入SOMA操作发送设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与第一接收设备和第二接收设备相关联的信道信息,发送设备确定用于所述第一接收设备的第一正交幅度调制QAM比特分配、第一编码率和第一SOMA组,以及用于所述第二接收设备的第二QAM比特分配、第二编码率和第二SOMA组;
由所述发送设备产生包括所述第一和第二QAM比特分配、所述第一和第二编码率以及所述第一和第二SOMA组的标志的帧;以及
由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帧发送至所述第一接收设备和所述第二接收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产生所述帧包括:
对于每个SOMA组,
将与所述SOMA组相关联的SOMA组标识符填充至组标识符字段,以及
对于每个与所述SOMA组相关联的接收设备,将调制和编码率标志填充至MCS字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产生所述帧还包括:将SI标志填充至SOMA标志SI字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根据与所述第一接收设备和所述第二接收设备相关联的所述信道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接收设备的第一功率分配以及所述第二接收设备的第二功率分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帧还包括:用于所述第一接收设备和所述第二接收设备的所述第一和第二功率分配的标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产生所述帧还包括:对于每个SOMA组,将至少一个子信道索引标志填充至子载波组字段。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产生所述帧还包括:
将指示用于发送所述帧的若干空间流的NSTS标志填充至若干空间流NSTS字段;以及
将与所述第一接收设备和所述第二接收设备相关联的QAM比特的标志填充至比特级字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分组前同步码的高效信号BHE-SIGB部分中发送所述帧。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产生所述帧还包括:对于每个SOMA组,将至少一个子信道索引标志填充至子载波组字段。
10.一种在半正交多址接入SOMA无线局域网WLAN中操作第一接收设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接收设备根据帧确定用于所述第一接收设备的第一正交幅度调制QAM比特分配、第一编码率和和第一SOMA组,以及用于第二接收设备的第二QAM比特分配、第二编码率和第二SOMA组;
由所述第一接收设备接收QAM符号;
由所述第一接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和第二QAM比特分配解映射所述QAM符号,从而产生编码数据;
由所述第一接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和第二编码率解码所述编码数据,从而产生解码数据;以及
由所述第一接收设备处理所述解码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帧包括:
对于每个SOMA组,
具有SOMA组标识符的组标识符字段,以及
对于与所述SOMA组相关联的每个接收设备都具有调制和编码率标志的MCS字段。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帧还包括:
具有SI标志的SOMA标志SI字段。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帧还包括:
用于所述第一接收设备的第一功率分配和用于所述第二接收设备的第二功率分配的标志。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帧还包括:
对于每个SOMA组都具有至少一个子信道索引标志的子载波组字段。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帧还包括:
具有NSTS标志的若干空间流NSTS字段,所述NSTS标志指示若干用于发送所述帧的空间流;以及
具有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接收设备相关联的QAM比特的标志的比特级字段。
16.一种发送设备,包括:
处理器;和
存储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程序包括配置所述发送设备的指令以:
根据与所述第一接收设备和所述第二接收设备相关联的信道信息,确定用于第一接收设备的第一正交幅度调制QAM比特分配、第一编码率和第一SOMA组,以及用于第二接收设备的第二QAM比特分配、第二编码率和第二SOMA组;
产生包括所述第一和第二QAM比特分配、所述第一和第二编码率以及所述第一和第二SOMA组的标志的帧;以及
将所述帧发送至所述第一接收设备和所述第二接收设备。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发送设备,其中,所述程序包括指令用以
对于每个SOMA组,
将SOMA组标识符填充至所述帧的组标识符字段,并且
对于与SOMA组相关联的每个接收设备,将调制和编码率标志填充至所述帧的MCS字段。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发送设备,其中,所述程序包括指令,以将SI标志填充至所述帧的SOMA标志SI字段。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发送设备,其中,所述程序包括指令,以将用于所述第一接收设备的第一功率分配和用于第二接收设备的第二功率分配的标志填充至所述帧。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发送设备,其中,所述程序包括指令,以对于每个SOMA组,将至少一个子信道索引标志填充至所述帧的子载波组字段。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发送设备,其中,所述程序包括指令,以将指示用于发送所述帧的若干空间流的NSTS标志填充至若干空间流NSTS字段;以及
将与所述第一接收设备和所述第二接收设备相关联的QAM比特的标志填充至比特级字段。
CN201580072923.0A 2015-01-12 2015-12-23 在无线局域网中使用半正交多址接入的系统和方法 Active CN1071138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102250P 2015-01-12 2015-01-12
US62/102,250 2015-01-12
US14/974,998 US9614711B2 (en) 2015-01-12 2015-12-18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semi-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US14/974,998 2015-12-18
PCT/CN2015/098453 WO2016112775A1 (en) 2015-01-12 2015-12-23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semi-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13824A true CN107113824A (zh) 2017-08-29
CN107113824B CN107113824B (zh) 2020-01-03

Family

ID=56368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72923.0A Active CN107113824B (zh) 2015-01-12 2015-12-23 在无线局域网中使用半正交多址接入的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3) US9614711B2 (zh)
EP (1) EP3231237B1 (zh)
JP (1) JP6526206B2 (zh)
KR (1) KR102010006B1 (zh)
CN (1) CN107113824B (zh)
BR (1) BR112017014912B1 (zh)
WO (1) WO201611277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74817A (zh) * 2018-12-14 2021-10-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半正交多址接入的wlan系统的空时分组码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248420B1 (en) * 2015-02-12 2019-07-1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ignalling of non-orthogonal transmissions
WO2016179779A1 (zh) * 2015-05-11 2016-1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半正交传输的通信方法和设备
US10419172B2 (en) * 2015-06-21 2019-09-17 Lg Electronics Inc. Downlink power allocation method for must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10219176B2 (en) * 2016-08-02 2019-02-2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system and device for the same
BR112019002920A2 (pt) * 2016-08-12 2019-05-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étodo de transmissão de dados e dispositivo de rede do mesmo
WO2018066924A1 (ko) * 2016-10-06 2018-04-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신호를 송신 또는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8347291A (zh) * 2017-01-24 2018-07-31 索尼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电子设备和方法
US10476559B2 (en) * 2017-05-19 2019-11-12 Micron Technology, Inc.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adaptive spatial diversity in a MIMO-based system
US10673674B2 (en) * 2017-07-12 2020-06-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multiplexing schemes for millimeter wave downlink single carrier waveforms
KR102054840B1 (ko) 2017-12-04 2019-12-11 금오공과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무선신호의 송수신 방법
US10411941B2 (en) * 2017-12-07 2019-09-1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emi-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with power-adaptive constellation
CN110649942A (zh) 2018-06-27 2020-0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联合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2369084B (zh) * 2018-06-27 2022-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分配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0032641A1 (ko) * 2018-08-09 2020-02-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공간 스트림에 관련된 정보를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1184107B2 (en) * 2019-01-07 2021-11-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emi-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 of PPDU and acknowledgment
JP7398874B2 (ja) * 2019-04-11 2023-12-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並びにその通信方法、情報処理装置並びに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3826411A (zh) * 2019-05-29 2021-12-21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基站、终端及通信方法
KR102263034B1 (ko) 2019-12-17 2021-06-08 금오공과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하향링크 신호 전송 방법
US11463288B2 (en) 2021-06-14 2022-10-04 Ultralogic 6G, Llc Amplitude-variation encoding for high-density 5G/6G modulation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1818A (zh) * 2005-03-08 2008-04-3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结合脉冲调制和分层调制的发射方法和装置
US20100040171A1 (en) * 2008-08-15 2010-02-18 Shouxing Qu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ng using ask or qam with uneven symbol constellation
CN102394727A (zh) * 2006-04-24 2012-03-2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重叠编码
WO2013176042A1 (ja) * 2012-05-25 2013-11-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受信局装置、送信局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受信方法、送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10350B1 (ko) * 2002-01-07 2008-03-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 어레이를 포함하는 부호분할다중접속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다양한 채널상태에 따른 데이터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JP3815344B2 (ja) * 2002-02-21 2006-08-3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多値変調に適した符号語マッピング方法
KR100534594B1 (ko) * 2003-12-27 2005-12-0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다중반송파 코드분할다중접속 시스템에서 적응형 하향링크패킷 전송방법
US7123580B2 (en) * 2004-01-16 2006-10-17 Nokia Corporation Multiple user adaptive modulation scheme for MC-CDMA
US7852802B2 (en) * 2005-10-31 2010-12-14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Joint scheduling and grouping for SDMA systems
US8116412B1 (en) 2006-12-30 2012-02-14 Rockstar Bidco, LP Modulation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US7933238B2 (en) * 2007-03-07 2011-04-26 Motorola Mobilit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within a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184726B2 (en) * 2007-09-10 2012-05-22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rate control in a multi-channel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179356A (zh) 2007-11-28 2008-05-14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数据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US8290077B1 (en) * 2008-02-12 2012-10-16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Communication with multiple users over a single time slot using high-order modulation
US8811267B2 (en) * 2008-08-13 2014-08-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supporting primary user and secondary user
EP2357773B1 (en) * 2010-02-10 2018-01-10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Preamble and header bit allocation for power savings within multiple user, multiple access, and/or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AU2011271829B2 (en) 2010-07-01 2014-05-2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ceiving a MIMO packet in a wireless LAN system
KR102040615B1 (ko) 2011-06-28 2019-11-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용자 기기의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KR101955521B1 (ko) * 2011-10-17 2019-03-0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KR101828648B1 (ko) * 2011-10-18 2018-02-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프리앰블을 이용한 프레임 타입 지시 방법 및 장치
US9320020B2 (en) 2012-07-09 2016-04-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artial aid selection
US9729285B2 (en) * 2013-06-13 2017-08-08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Flexible OFDMA packet structur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9954663B2 (en) 2014-05-09 2018-04-2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s
US9866364B2 (en) 2014-08-29 2018-01-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mi-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1818A (zh) * 2005-03-08 2008-04-3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结合脉冲调制和分层调制的发射方法和装置
CN102394727A (zh) * 2006-04-24 2012-03-2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重叠编码
US20100040171A1 (en) * 2008-08-15 2010-02-18 Shouxing Qu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ng using ask or qam with uneven symbol constellation
WO2013176042A1 (ja) * 2012-05-25 2013-11-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受信局装置、送信局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受信方法、送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HISILICON: "Motivation for a study on enhancements for multiuser transmission in R13", 《3GPP TSG-RAN TSGR#66 RP-141917》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74817A (zh) * 2018-12-14 2021-10-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半正交多址接入的wlan系统的空时分组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506898A (ja) 2018-03-08
EP3231237A4 (en) 2018-01-24
EP3231237A1 (en) 2017-10-18
EP3231237B1 (en) 2019-11-13
US20190356454A1 (en) 2019-11-21
CN107113824B (zh) 2020-01-03
WO2016112775A1 (en) 2016-07-21
JP6526206B2 (ja) 2019-06-05
US9614711B2 (en) 2017-04-04
KR20170106376A (ko) 2017-09-20
US20170180097A1 (en) 2017-06-22
BR112017014912A2 (pt) 2018-03-13
US20160204969A1 (en) 2016-07-14
US10374771B2 (en) 2019-08-06
US10615938B2 (en) 2020-04-07
BR112017014912B1 (pt) 2023-10-17
KR102010006B1 (ko) 2019-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13824A (zh) 在无线局域网中使用半正交多址接入的系统和方法
US11418633B2 (en) Efficient signaling and addressing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systems
Bejarano et al. IEEE 802.11 ac: from channelization to multi-user MIMO
CN106464428B (zh) 利用蜂窝通信网络中256qam的有效tbs表设计的系统和方法
US9832760B2 (en) Method for setting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in wireless ran system and apparatus supporting the same
EP1903735B1 (en) A multicarrier hsdpa traffic transmission channel coding method and the coding apparatus thereof
CN103986682A (zh) 一种无线mimo通信系统的信令字段及其通信方法
CN101682451A (zh) 用于在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将调制码元映射到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CN102668428B (zh) 通信设备,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
CN106464648A (zh) 多用户下行蜂窝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与装置
US10080227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794257A (zh) Ofdma资源分配的系统和方法
CN107925960A (zh) 用于下行链路通信的功率偏移调整的系统和方法
US20220345550A1 (en) Efficient signaling and addressing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systems
US20240080127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892947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8074855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4091637A1 (en) Multiple layer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pusch) transmission that uses more than one codewor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