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07573A - 防雾片和防雾片部件 - Google Patents

防雾片和防雾片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07573A
CN107107573A CN201680005003.1A CN201680005003A CN107107573A CN 107107573 A CN107107573 A CN 107107573A CN 201680005003 A CN201680005003 A CN 201680005003A CN 107107573 A CN107107573 A CN 1071075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ven fabrics
fog disk
unvulcanized rubber
mass
antifo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0500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宫原利雄
望月永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Furukawa Electric Power Systems Co Ltd
Inou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Inou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Inou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8684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51652A/zh
Publication of CN1071075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075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5/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natural or synthetic rubber
    • B32B25/1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natural or synthetic rubber next to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5/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 B32B5/02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of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 B32B5/022Non-woven fabr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3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33/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cids; Metal or ammonium salt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3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2/00Composition or structural features of fibres which form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or are present as additives
    • B32B2262/02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fibres
    • B32B2262/0276Polyester fib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2/00Composition or structural features of fibres which form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or are present as additives
    • B32B2262/04Cellulosic plastic fibres, e.g. ray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3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3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Abstract

一种防雾片,其具有非硫化橡胶片和无纺布,该非硫化橡胶片至少含有10质量%~90质量%的吸水聚合物和5质量%~70质量%的非硫化橡胶,该无纺布压接于非硫化橡胶片的两面;一种防雾片部件,其是将该防雾片收纳于由透湿性材料构成的袋状物内而成的。

Description

防雾片和防雾片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雾片和防雾片部件,其配置于室内或车内等,可防止雨天时或温度变化导致的窗玻璃等的起雾。
背景技术
在雨天时、或早晩气温变化时等,室内或者汽车、电车等的窗玻璃等(包括窗户玻璃。也简称为玻璃。)会因结露而起雾。并且,室内等的窗玻璃会因室内等的暖气等而发生起雾。作为针对这种玻璃起雾的对策,通常的方法是每次将其擦去、或者用空调装置等空调(除湿)设备进行除湿。为了防止汽车或电车等车辆等的窗玻璃起雾,除了空调设备以外,还使用除雾器、加热器等。
但是,这些设备的运转需要能量(电),因此运转成本升高。而且装备化也需要成本。
因此,作为不使用能量而可防止玻璃起雾的方案,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湿度调节用橡胶成型体,其由包含非硫化橡胶和40质量%~90质量%的吸水聚合物的橡胶组合物构成。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运输机用内装部件,其由氨基甲酸酯树脂构成,该氨基甲酸酯树脂是使在多元醇中分散了吸水性树脂的吸水性树脂分散体与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反应而成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1940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1289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近年来,从削减能量的方面出发,控制了空调设备的使用,防雾片的用武之地(时间、场所、用途等)正在扩大。与之相伴,对于防雾片来说,除了不需要能量以外,还要求长时间的高吸湿性和放湿性(也一并称为吸放湿性)。
另外,对雨天时或因早晩的气温变化而产生的汽车室内的窗玻璃的起雾来说,即便使用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运输机用内装部件,有时也无法有效地防止该起雾。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进行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防雾片和防雾片部件,该防雾片和防雾片部件不使用能量,可低成本、长时间地防止窗玻璃的起雾。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发现,在含有吸水聚合物和非硫化橡胶的非硫化橡胶片的两面压接无纺布而形成的防雾片可不使用能量而表现出其吸放湿性,而且长时间维持高吸放湿性。此外发现,仅仅通过将该防雾片设置于汽车室内的窗玻璃附近等,即使在雨天时或有早晩的气温变化,也可以发挥出优异的湿度调节能力,可以长时间防止窗玻璃的起雾。本发明人基于该技术思想进一步反复研究,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课题可通过下述方案来实现。
(1)一种防雾片,其具有非硫化橡胶片和无纺布,该非硫化橡胶片至少含有10质量%~90质量%的吸水聚合物和5质量%~70质量%的非硫化橡胶,该无纺布压接于上述非硫化橡胶片的两面。
(2)如(1)所述的防雾片,其中,上述无纺布中的至少1种为人造丝制无纺布或聚酯制无纺布。
(3)如(1)或(2)所述的防雾片,其中,上述吸水聚合物为丙烯酸盐系交联物。
(4)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雾片,其中,上述非硫化橡胶为丙烯酸类橡胶。
(5)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雾片,其中,上述非硫化橡胶片的厚度为0.3mm~3.0mm,上述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重量为15g/m2~100g/m2
(6)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防雾片,其中,在上述无纺布的表面具有可逆性的湿度传感器标签。
(7)一种防雾片部件,其是将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防雾片收纳于由透湿性材料构成的袋状物内而成的。
(8)如(7)所述的防雾片部件,其中,在上述袋状物的表面具有可逆性的湿度传感器标签。
本说明书中,使用“~”所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包括记载于“~”前后的数值作为下限值和上限值的范围。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防雾片和防雾片部件,该防雾片和防雾片部件不使用能量,可低成本且长时间地防止窗玻璃的起雾。
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和优点可适当参照附图由下述记载内容进一步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防雾片的优选方式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防雾片部件的优选方式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中所用的湿度传感器标签的一例的示意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防雾片>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优选的防雾片1具有非硫化橡胶片11以及无纺布12a和12b,该非硫化橡胶片11至少含有10质量%~90质量%的吸水聚合物和5质量%~70质量%的非硫化橡胶,该无纺布12a和12b压接于非硫化橡胶片11的两面。
防雾片1在非硫化橡胶片11的表面压接有无纺布12a和12b。由此,不会阻碍非硫化橡胶片11的表面通气性,并且可长时间维持高吸放湿性。另外,防雾片1的强度增强,其结果,可以防止吸水聚合物吸收所需以上的湿气,可以防止防雾片1的膨胀、破损。而且,还可以防止吸水聚合物从非硫化橡胶片11脱落。此外,还可以防止吸湿时的质量增加导致的防雾片1的变形、脱落或落下等不良情况。除此以外,即便在非硫化橡胶片11具有粘着性的情况下,也有助于其处理性的提高。
防雾片1通常被成型为片状(包括长条状、带状)。
防雾片1的尺寸根据用途等而适当决定。例如,从片强度和与无纺布的压接性的方面考虑,厚度优选为0.3mm~3.0mm。更优选为0.5mm~2.5mm、进一步优选为0.8mm~2.3mm。
该防雾片1在非硫化橡胶片11的表面(主表面)分别压接有无纺布12a或12b,如图1所示,以非硫化橡胶片11的一部分(橡胶组合物)侵入(压入、进入)无纺布12a和12b的空隙(网眼)12c内的状态而与无纺布12a和12b成为整体。
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为了便于理解,将无纺布12a和12b的空隙12c、以及侵入该空隙12c的橡胶组合物示意性地以矩形示出。因此,橡胶组合物的进入状态并非示出原本的实际状态。另外,图1中,为了方便说明,各部件的尺寸或者相对大小关系等有时发生了变化,并非示出原本的实际关系。
防雾片1中,侵入无纺布12a和12b的空隙12c的非硫化橡胶片11的一部分在空隙12c内缠绕在无纺布的纤维上,形成了与无纺布接合的状态。由此,非硫化橡胶片11与无纺布12a和12b的压接变得牢固。
另外,对非硫化片11向空隙12c内的侵入量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为无纺布的厚度的1/2~2/3左右。由此,非硫化橡胶片11与无纺布12a和12b更牢固地形成整体,可得到良好的投锚效应(锚固效应)。
非硫化片11的侵入量可以根据压接条件、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重量、非硫化橡胶的硬度等而设定为上述规定的范围。
非硫化橡胶片11由含有吸水聚合物、非硫化橡胶和任意成分的非硫化橡胶组合物(也称为橡胶组合物)构成。橡胶组合物中(非硫化橡胶片11中)的各成分的含量按照各成分的含量的合计为100质量%的方式从后述范围选择。
作为非硫化橡胶片11的基础的非硫化橡胶以非硫化的状态使用规定分子量的物质。通过以非硫化的状态使用非硫化橡胶,如后所述,可以充分发挥出吸水聚合物的吸湿性。若对所使用的橡胶进行硫化,则橡胶的紧缚力增强,会抑制吸水聚合物的膨胀,使其湿度调节能力降低。
作为非硫化橡胶,没有特别限定,优选选自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和热塑性弹性体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共混物。
作为合成橡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举出例如氯丁橡胶、丁基橡胶、乙烯丙烯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丙烯酸类橡胶、丁二烯橡胶、异戊二烯橡胶等。
作为热塑性弹性体,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举出例如苯乙烯系弹性体、烯烃系弹性体、聚酰胺系弹性体、氨基甲酸酯系弹性体、聚酯系弹性体、氯乙烯系弹性体等。
这些之中,从与吸水聚合物的相容性、以及与吸水性有关的极性大的方面出发,特别优选丙烯酸类橡胶。通常,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橡胶的极性小。但是,对于在橡胶分子中包含氮原子、氧原子、氯原子或硫原子等的橡胶来说,除了硅酮外,极性变大。水是代表性的极性分子,因而与极性大的橡胶的亲和性升高。因此,丙烯酸类橡胶之类的极性大的橡胶显示出吸收水分(湿度)而溶胀的倾向。
如上所述,橡胶优选具有规定的分子量(粘度)。关于橡胶的粘度,以门尼粘度计优选为15~100、更优选为25~80。门尼粘度是JIS K 6300-1“未硫化橡胶-物理特性-第1部:基于门尼粘度的粘度和焦烧时间的求法”中规定的ML(1+4)100℃的值。
橡胶组合物中的非硫化橡胶的含量为5质量%~70质量%。若该含量小于5质量%,则无法保持作为橡胶的形状,成型变得困难。另一方面,若该含量超过70质量%,则引起覆盖吸水聚合物的屏蔽效应,成为抑制吸湿性能的主要原因。非硫化橡胶的含量优选为10质量%~50质量%、更优选为10质量%~4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5质量%~30质量%。
本发明中所用的吸水聚合物使用具有湿度调节能力的吸水聚合物,该湿度调节能力为在气氛中的湿度升高时吸收湿气(吸湿)、在气氛中的湿度降低时放出湿气(放湿)。吸水聚合物吸湿的情况下,优选具有可吸收自重的几十倍以上的湿气(水分)的吸湿能力的聚合物。这样的吸水聚合物通过吸收气氛中的湿气而使气氛中的湿度降低,另一方面,通过对所吸湿的湿气进行放湿,从而提高气氛中的湿度。吸水聚合物通常将水吸入分子中,从而体积膨胀。
作为这样的吸水聚合物,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举出例如丙烯酸盐系交联物(聚合物)、丙烯酸盐-丙烯酰胺共聚物、聚乙烯醇-马来酸酐反应物、乙酸乙烯酯-丙烯酸酯共聚物的皂化物、聚丙烯腈共聚物等。这些之中,从吸水率、吸水凝胶状态下的稳定性、价格的方面考虑,特别优选丙烯酸盐系交联物。
吸水聚合物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公知的吸水聚合物。例如,作为丙烯酸盐系交联物中所用的丙烯酸盐,例如,聚丙烯酸钠是通用的,例如具有下述结构。下述结构式中,n表示1000~1,000,000的整数。丙烯酸盐系交联物是利用公知的交联法将该聚丙烯酸钠交联而得到的交联物。
[-CH2-CH(CO2Na)-]n
本发明中所用的聚丙烯酸钠系吸水性聚合物例如通过将丙烯酸部分中和、并与交联性单体共聚而得到。所合成的高吸水性聚合物具有适度交联的3维网眼结构,使交联的网眼结构膨胀而保持吸入的水。交联密度越低,则网眼越大,吸水力越高;但交联密度过低时,无法保持所需要的凝胶强度,因此需要适度的交联密度。作为适合于本发明的吸水性聚合物,可以举出例如Aqualic(商品名、丙烯酸盐系交联物、日本触媒社制造)、SANFRESH(商品名、丙烯酸盐系交联物等、三洋化成工业社制造)、AQUA KEEP(商品名、丙烯酸盐系交联物、住友精化社制造)等。
对于上述吸水聚合物来说,若在非硫化橡胶片中的含量增大,则物理吸附效果增大,还具有消臭或除臭作用。因此,本发明的防雾片1还可以起到消臭或除臭作用。
从在非硫化橡胶中的分散性的方面考虑,该吸水聚合物优选为粉末状或粒状。
橡胶组合物中的吸水聚合物的含量为10质量%~90质量%。若该含量小于10质量%,则吸水聚合物的吸湿能力有时减小。另一方面,若超过90质量%,则非硫化橡胶的含量相对减少,无法保持非硫化橡胶片11的形状,成型有时变得困难。非硫化橡胶的含量优选为20质量%~8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30质量%~75质量%。
非硫化橡胶片中含有的任意成分只要是在橡胶组合物中所用的各种添加剂、芳香剂(香料)或除臭剂或者消臭剂等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作为各种添加剂,可以举出例如增塑剂、润滑剂、颜料(着色剂)或填充剂等。
作为芳香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举出例如石油化学制品、由天然的萜烯化合物形成的化学合成品、或由薰衣草、蔷薇等花木、苹果、柠檬或桃等水果提取的天然成分、以及皂、绿茶、竹或木炭等。
本发明的防雾片1也具有消臭或除臭作用(防恶臭功能),但为了增强消臭或除臭作用等,也可以含有除臭剂或消臭剂。作为这样的除臭剂或消臭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举出例如以有机酸、无机化合物、天然提取物为主要成分的基于化学反应(中和)或化学吸附的消臭剂;利用活性炭、炭黑、竹炭等的基于物理吸附的消臭剂;等。
对橡胶组合物中的上述任意成分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在橡胶组合物中,填充剂以外的任意成分的含量优选为3质量%~25质量%、更优选为5质量%~20质量%。在橡胶组合物中,填充剂的含量优选为0质量%~70质量%、更优选为0质量%~50质量%。在混配填充剂的情况下,下限可以为10质量%。若橡胶组合物中以上述含量含有填充剂,则橡胶片的表面平滑性优异,而且还具有成本降低效果。若含量过大,则与无纺布的密合性有时会降低。
在橡胶组合物中,芳香剂的含量优选为0.1质量%~3质量%。小于0.1质量%时,其效果弱;超过3质量%时,气味过强,反而有时令人感到不快。
非硫化橡胶片11是将上述橡胶组合物成型为片状而成的。本发明中,不使非硫化橡胶硫化。此处,不使其硫化是指不主动使非硫化橡胶硫化。这样,本发明中,以非硫化的状态使用非硫化橡胶。因此,非硫化橡胶不是网眼结构,紧缚力未强至所需以上,因而在防雾片1中的吸水聚合物吸湿时能够进行体积膨胀和体积收缩。由此,可以充分发挥出吸水聚合物的吸放湿性(湿度调节功能)。
非硫化橡胶片通过将橡胶组合物成型而制造。成型方法只要是能够将橡胶组合物成型为片状的方法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各种成型方法、压延辊等压延法。
对非硫化橡胶片的尺寸没有特别限定,可适当决定。例如,从利用压延辊等的压延加工性优异的方面、以及非硫化橡胶片的强度和与无纺布的粘接强度的方面考虑,厚度(无纺布压接前)优选为0.3mm~3.0mm。更优选为0.5mm~2.5mm、进一步优选为0.8mm~2.3mm。
对无纺布12a和12b没有特别限定,从与非硫化橡胶片11的贴合性(粘接强度)的方面考虑,优选人造丝或聚酯制的无纺布。
其中,从与水分的相容性高、防雾片1的高吸放湿性能的时间长的方面考虑,更优选人造丝制无纺布。即,若无纺布为人造丝制无纺布,则即便例如结露的水滴接触、附着于防雾片1,水分也会在无纺布中迅速扩散,水分难以停留于特定的部位。由此,非硫化橡胶片11中的吸水聚合物不会渗出至无纺布表面,防雾片1的高吸放湿性能的时间长。这样,压接有人造丝制无纺布的防雾片1即便与水滴接触,也不损害其功能,能够发挥出优异的湿度调节能力。
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重量优选为15g/m2~100g/m2。若单位面积重量在上述范围内,则非硫化橡胶片11的一部分侵入空隙12c内,非硫化橡胶片11与无纺布12a和12b的贴合性(粘接强度)提高。另外,非硫化橡胶片11难以从无纺布表面渗出,可以防止由渗出的非硫化橡胶片11导致的粘着性的表现。从防止贴合性和粘着性的表现的方面考虑,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重量优选为15g/m2~100g/m2、更优选为20g/m2~75g/m2
无纺布可以使用市售的无纺布,或者也可以使用制造的无纺布。
对无纺布的尺寸没有特别限定,可适当决定。例如,从贴合性的方面考虑,厚度(压接前)优选为0.1mm~0.5mm。更优选为0.15mm~0.4mm、进一步优选为0.15mm~0.3mm。
无纺布12a和12b的端面可以不相互接合,例如可以与非硫化橡胶片11的端面按照没有阶梯差且平坦的方式进行切割(参照图1);另外,无纺布12a和12b的端面也可以相互接合,从而被覆非硫化橡胶片11。
防雾片1优选在无纺布12a和12b中的至少一个表面具有可逆性的湿度传感器标签(图1中未示出)。湿度传感器标签只要被贴附于无纺布即可,对贴附位置等没有特别限定。例如,湿度传感器标签也可以设置于两无纺布12a和12b,另外,可贴附于无纺布的中央部、端部或角部等。
本发明的防雾片1在周边环境的湿度升高时吸湿,在湿度降低时放湿。若在雨天等发挥功能而除去窗玻璃的雾,则防雾片1吸湿而膨胀。但是,在晴天等时湿度降低,则自然地放湿并收缩,恢复到原本的形状和尺寸。此时,可以目视确认防雾片1的吸湿状态,但若预先将可逆性的湿度传感器标签贴附于无纺布则是有效的。即,若防雾片1具备湿度传感器,则能够确认防雾片1的吸湿状态。
特别是,本发明中,防雾片1在压接于非硫化橡胶片11的表面的无纺布12a或12b上设有湿度传感器标签。因此,无纺布夹在非硫化橡胶片11与湿度传感器标签之间。由此,与直接将湿度传感器标签设于非硫化橡胶片11的情况相比,湿度传感器标签的可靠性提高。
本发明中所用的湿度传感器标签只要视觉上能够根据颜色变化等判断防雾片1的吸湿状态即可,没有特别限定。
例如如图3所示,湿度传感器标签14形成了指示器15与粘着膜16的层积结构。指示器15通常是使能够显示湿度变化的材料渗入纸中而成的。作为这样的指示器15,可以举出例如将氯化钴或溴化钴作为能够显示湿度变化的材料并利用其在干燥时和含湿时产生颜色变化的现象的物质;或者使用了非钴制品等的物质。
粘着膜16具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树脂制基材16a、和设置于基材16a上的粘着剂层16b。关于图3所示的湿度传感器标签14,指示器15埋入粘着剂层16b中,指示器15的表面露出于粘着剂层16b的表面。该湿度传感器标签14通常在粘着剂层16贴附有剥离纸。对于湿度传感器标签14来说,将剥离纸17剥离,利用粘着剂层16b而贴附于防雾片1(无纺布)。
湿度传感器标签14可以举出例如商品名“KP-COF-HIC”(共同印刷社制造)、商品名“HUMIDITY INDICATOR”(ピアテック社制造)、商品名“湿度インジケーター(可逆)”(ASEY工业社制造)等。
湿度传感器标签利用公知的方法贴附于无纺布。优选的是,如上所述利用接合剂进行贴附。
防雾片1可以通过将无纺布12a和12b压接于非硫化橡胶片11的表面来制造。此时,可以与非硫化橡胶片11的成型同时或者连续地压接无纺布12a和12b。例如,利用压延辊等压延机对橡胶组合物进行压延,同时在其两表面贴合无纺布,从而成型为长条的片状。如此,以依次层积无纺布、橡胶组合物和无纺布的状态通过压延辊间的间隔,则可以在将橡胶组合物成型为片状的同时,在其两表面压接无纺布。此时的成型条件和压接条件根据所使用的橡胶组合物、无纺布等适当设定。
压延辊的间隔或压延(压接)辊的间隔基本上设定为防雾片1的总厚,所投入的橡胶组成物和无纺布的总厚相对于设定值优选设定为110%~180%、更优选设定为115%~170%、进一步优选设定为120%~160%。由此,能够以橡胶组合物侵入空隙12c的状态将无纺布12a和12b压接于非硫化橡胶片11。作为其它条件,可以举出例如为了使橡胶组合物柔软而进行加热(加温)处理等。
防雾片1在非硫化橡胶片11内含有规定量的吸水聚合物。由此,不像空调设备那样使用能量,而以低成本发挥出湿度调节能力。另外,与硅胶等公知的干燥剂或吸水剂不同,即便吸收湿气也可以放湿。由此,能够进行重复吸湿和放湿的吸放湿,该吸放湿功能可长时间持续。特别是,防雾片1具备非硫化橡胶片11与无纺布12a和12b。由此,防雾片1可充分发挥出吸水聚合物的吸放湿功能,而且可长时间维持高吸放湿功能。因此,在将防雾片1设置于室内或车内等的窗玻璃附近时,能够将室内或车内等的湿度调节为规定范围,能够以低成本长时间防止窗玻璃的起雾。
防雾片1以原本的形态、后述防雾片部件2的形态等用于具有进行防雾的窗玻璃的室内或车内等。通常,配置于窗玻璃的附近、例如窗玻璃的设置框、地板、侧面(壁面)等。具体可以举出:配置、悬挂于窗玻璃的附近;直接贴附于玻璃上;贴附或缝到窗帘上等。特别优选配置于汽车的驾驶座前面的挡风玻璃附近、例如仪表板上。为了防止挡风玻璃的起雾,要求具有高吸放湿功能,防雾片1能够长时间维持足以防止挡风玻璃起雾的吸放湿功能。因此,防雾片1适合用作汽车用防雾片。
另外,如上所述,防雾片1即使接触结露的水滴,也可长时间发挥出其高吸放湿性能。因此,该防雾片1还适合用作容易发生结露的窗玻璃的防雾片。
防雾片1的用量(设置量)根据所要进行防雾的窗玻璃的尺寸、室内或车内等的尺寸、非硫化橡胶的含量、防雾片1的尺寸、设置位置(部位)等而异,不能一概地决定。举出一例,在将非硫化橡胶的含量为上述范围的防雾片1用于室内等的窗玻璃的情况下,作为防雾片1的一侧的表面积,例如优选为窗玻璃的表面积的1%~2%左右。在用于车内等的窗玻璃、特别是挡风玻璃的情况下,作为防雾片1的一侧的表面积,例如优选为挡风玻璃的表面积的1%~3%左右。另外,在用于容易结露的窗玻璃的情况下,作为防雾片1的一侧的表面积,例如优选为窗玻璃的表面积的2%~5%左右。
本发明的防雾片中,非硫化橡胶片11除了具有上述吸放湿功能以外,还具有防恶臭功能。本发明的防雾片可以吸收氨气等恶臭成分,仅仅通过放置于室内或车内即可起到防雾效果以及防恶臭效果。
<防雾片部件>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优选的防雾片部件2将防雾片1收纳于由透湿性材料构成的袋状物13内。防雾片1如上所述。图2的(a)为防雾片部件2的俯视图,图2的(b)为防雾片部件2的前视图。
袋状物13只要具有能够收纳防雾片1的形状和尺寸即可。通常,在俯视图中形成为与防雾片1相似的形状,但不限定于此。
形成袋状物13的透湿性材料只要是透过湿气(水分)的材料即可,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举出例如上述无纺布、机织物、网状织物、日本纸、聚乙烯醇等的透湿性膜。
该透湿性材料的透湿性只要是不损害防雾片1的吸放湿功能的程度即可,例如,基于后述吸湿性评价试验法的吸湿率优选为无袋状物的测定结果的70%以上。
其中,透湿性材料优选无纺布,更优选人造丝制无纺布或聚酯制无纺布,进一步优选人造丝制无纺布。
如图2所示,防雾片部件2具备贴附于袋状物13的大致中央的湿度传感器标签14。该湿度传感器标签14与在防雾片1中说明的湿度传感器标签14相同。防雾片部件2中,对湿度传感器标签14的贴附位置等没有特别限定,这与防雾片1是相同的。若防雾片部件2具备湿度传感器标签14,则湿度传感器标签14的可靠性提高,能够更精确地确认防雾片1的吸湿状态。
防雾片部件2可发挥出防雾片1的上述优异功能。
另外,如防雾片部件2那样,若以将防雾片1收纳于袋状物13内的方式使用,则可提高防雾片1的耐外部损伤性,处理性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非硫化橡胶片通常具有粘着性,在袋状物13内的插入性差,但两面贴合有无纺布的防雾片1在袋状物13内的插入性也优异。
防雾片部件2的用途和用量(以防雾片1为基准)与上述防雾片1的用途和用量分别相同。
实施例
下面,基于实施例来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本例中制造图1所示的防雾片1,并对其特性进行评价。
利用密闭型混合机(加压型捏合机)混合下述表1所示的材料,制备出橡胶组合物。利用压延辊将该橡胶组合物成型为片状,同时,进一步利用压接辊在所成型的片状物(厚度1.4mm)的两面分别压接人造丝制无纺布(商品名:ボンリック4030、单位面积重量30g/m2、厚度约0.20mm、金星制纸社制造)12a和12b,进行贴合(压接辊的间隔为1.4mm、投入的橡胶组合物与无纺布的总厚为1.8mm、设定值的128%),制造出总厚为1.4mm的防雾片1。
在所得到的防雾片1中,非硫化橡胶片11(橡胶组合物)虽然侵入了无纺布12a和12b的空隙12c内,但未从无纺布12a和12b的表面漏出(非硫化橡胶片11向空隙12c内的侵入量为无纺布12a或12b的厚度的60%)。这样,实施例1的防雾片1是在无纺布12a和12b的两表面不具有粘着性的、非硫化橡胶片11与无纺布12a和12b整体地压接而成的片。
所使用的丙烯酸类橡胶的门尼粘度为35(ML1+4(100℃))。
关于所制造的防雾片的质量,在5cm×5cm的情况下为4.5g,在5cm×10cm的情况下为9g,在5cm×60cm的情况下为54g。
【表1】
<实施例2>
代替上述无纺布而使用单位面积重量为50g/m2的聚酯制无纺布(三井化学社制造、Syntex PS112(商品名)),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了防雾片1。
<实施例3>
使用表2所示的配比2(质量%)的橡胶组合物,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了防雾片1。
<实施例4>
使用表2所示的配比3(质量%)的橡胶组合物,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了防雾片1。
<实施例5>
将片状物的厚度变更为2.5mm,将压接辊的间隔变更为2.5mm,将片状物和防雾片1的总厚变更为2.5mm(压接辊的间隔为1.4mm、所投入的橡胶组合物和无纺布的总厚相对于压接辊的间隔(设定值)为116%),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了防雾片1。
<实施例6>
使用表2所示的配比4(质量%)的橡胶组合物,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了防雾片1。实施例6中,香料使用了森林14-Z-1068(商品名、日进香料社制造)。
<实施例7>
使用表2所示的配比5(质量%)的橡胶组合物,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了防雾片1。实施例7中,填充剂使用了白艳华CC(商品名、白石钙株式会社制造、碳酸钙)。
实施例2~7中制造的防雾片均与实施例1同样地是在无纺布12a和12b的两表面不具有粘着性的、非硫化橡胶片11与无纺布12a和12b整体地压接而成的片。
<比较例1>
将与实施例1相同质量分数的硅胶封入单位面积重量为30g/m2的聚酯制无纺布,作为用于比较的试样。
<比较例2>
将与实施例1相同质量分数的沸石封入单位面积重量为30g/m2的聚酯制无纺布,作为用于比较的试样。
<比较例3>
使用表2所示的配比6(质量%)的橡胶组合物,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了用于比较的防雾片。比较例3中使用的填充剂为白艳华CC。
【表2】
对于各例中制造的防雾片1和试样,进行了下述评价。将其结果示于表3。
[吸湿性评价]
将各实施例和比较例3中制造的各防雾片切割成50mm×50mm的尺寸,制作出试验体。另外,关于比较例1和2,将硅胶或沸石的质量调整成与实施例1的试验体的质量相同,作为试验体。
将所制作的各试验体在80℃进行1小时真空干燥,测定质量(干燥质量)M1。其后,将各试验体放入30℃、90%RH的恒温恒湿槽中,每经过规定时间测定其质量M2,根据下式将质量增加的比例作为吸湿率(%),由此进行计算。
吸湿率(%)=[(M2-M1)/M1]×100
吸湿率在经过5小时后为5%以上、经过24小时后为20%以上、且经过168小时后为40%以上的情况下,作为本试验合格。
[放湿性评价]
将在上述[吸湿率试验]中经过168小时后的各试验体放入设定为30℃、40%RH的恒温恒湿槽中,经过24小时后测定了各试验体的质量。根据下式计算出由上述[吸湿率试验]中经过168小时后的质量增加量的质量减少量的比例,作为放湿率(%)。
放湿率(%)=((W2-W3)/(W2-W1))×100
式中,W1表示干燥质量。
W2表示上述[吸湿率试验]中经过168小时后的质量。
W3表示经过24小时放湿性试验后的质量。
放湿率为50%以上时,作为本发明合格。
[防雾评价A]
将各实施例和比较例3中制造的各防雾片切割成5cm×10cm的尺寸,制作出防雾评价用试验体A。另外,关于比较例1和2,将硅胶或沸石的质量调整成与实施例1的试验体的质量相同,制作出防雾评价用试验体A。将各防雾评价用试验体A在25℃×60%RH下放置24小时后,进行防雾评价A。
在温度30℃、相对湿度95%的恒温恒湿试验机内,打开容量5L的玻璃容器(干燥器)的盖并放置2小时,之后将防雾评价用试验体A放入玻璃容器中进行密闭。其后,与玻璃容器一起移至温度为5℃的低温室,经过2小时后通过目视确认玻璃容器是否有雾。
在防雾评价A中,将玻璃容器没有雾的情况作为本试验合格。
[防雾评价B]
将各实施例和比较例3中制造的各防雾片切割成5cm×60cm的尺寸,制作出防雾评价用试验体B(试验体B的表面积相对于挡风玻璃的表面积的比例为3%)。另外,关于比较例1和2,将硅胶或沸石的质量调整成与实施例1的试验体的质量相同,制作出防雾评价用试验体B。将所制作的各防雾评价用试验体B在25℃×60%RH下放置24小时后,进行防雾评价B。
白天将各防雾评价用试验体B放置于自用汽车室内驾驶座前的仪表板上,用空调使车内为25℃后,停止空调,用加湿器加湿至90%RH,第二天早上(气温0℃~5℃)通过目视确认挡风玻璃是否发生起雾。
防雾评价B中,将挡风玻璃未发生起雾的情况作为本试验合格。
[防雾评价C]
将在[防雾评价B]中制作并调节了湿度的各防雾评价用试验体B(试验体B的表面积相对于挡风玻璃的表面积的比例为3%)放置于自用汽车室内驾驶座前的仪表板上,实际3个月不开动空调等防雾设备而正常行驶,通过目视确认挡风玻璃是否发生起雾。
防雾评价C中,将在3个月的行驶中挡风玻璃一次也未发生起雾的情况作为本试验合格。
[氨气吸收评价]
将实施例1中制造的防雾片1切割成10cm×10cm的尺寸,制作出氨气吸收评价试验体。将该氨气吸收评价试验体放入2L的密闭容器中,封入100PPM的氨气。以该状态经过2小时后,用检测管测定了密闭容器中的氨浓度,结果氨气浓度降低至4PPM,确认到了消臭效果。
并且,将该氨气吸收评价试验体从密闭容器中取出,放入未填充氨气的2L的密闭容器中。以该状态经过2小时后,测定了密闭容器内的氨气浓度,结果氨气浓度变为6PPM,氨气吸收评价试验体所吸附的氨气基本上未被释放,还确认到消臭效果的持续性。
【表3】
实施例6中制作的防雾片1在[防雾评价C]中香气持续了3个月。
<实施例8>
本例中制造出图2所示的防雾片部件2,进行了上述[防雾评价C]。
将实施例1中制造的防雾片1(尺寸:50mm×600mm、防雾片1的表面积相对于挡风玻璃的表面积的比例为3%、质量54g)收纳于单位面积重量为50g/m2的聚酯制无纺布的袋状物13中。接下来,利用粘着剂层16b将湿度传感器标签14(商品名:Indicator Card PHI、ピアテック社制造)贴附于该袋状物13的表面,制造出防雾片部件2。
该湿度传感器标签14是在相对湿度70%的条件下颜色发生变化的类型,在该湿度前后(湿度变为65%~75%时),从蓝色经由白色而变化成粉红色。
使用该防雾片部件2进行了上述[防雾评价C],结果挡风玻璃未发生起雾,是合格的。此时,湿度传感器标签14的颜色虽变化成白色,但未变化成粉红色。即,湿度达到70%左右,但未达到更高的湿度。
由上述结果等可知以下内容。
本发明的防雾片1的吸放湿性均优异,还可长时间维持防雾效果。特别是,仅仅通过放置于自用汽车室内驾驶座前的仪表板上,即可至少3个月长时间地防止挡风玻璃的起雾。
另外,本发明的防雾片部件2在防雾评价C中合格,与防雾片1同样地具有优异的特性。而且,湿度传感器标签14发挥出所期待的功能(颜色变化),确认到其可靠性高。
与此相对,在使用了现有吸收剂的比较例1和2、以及吸水聚合物的含量少的比较例3中,未发挥出充分的吸放湿性,防雾效果差。
将本发明与其实施方式一同进行了说明,但可认为,只要发明人没有特别指定,则本发明并非限定于说明的任何细节中,应该可以在不违反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示的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作出宽泛的解释。
本申请要求基于2015年3月6日在日本进行专利提交的日本特愿2015-44592的优先权,将其参照于此并将其内容作为本说明书记载内容的一部分引入。
符号说明
1 防雾片
2 防雾片部件
11 非硫化橡胶片
12a和12b 无纺布
12c 空隙(网眼)
13 袋状物
14 湿度传感器标签
15 指示器
16 粘着膜
16a 树脂制基材(基材)
16b 粘着剂层
17 剥离纸

Claims (8)

1.一种防雾片,其具有非硫化橡胶片和无纺布,该非硫化橡胶片至少含有10质量%~90质量%的吸水聚合物和5质量%~70质量%的非硫化橡胶,该无纺布压接于所述非硫化橡胶片的两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雾片,其中,所述无纺布中的至少1种为人造丝制无纺布或聚酯制无纺布。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雾片,其中,所述吸水聚合物为丙烯酸盐系交联物。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雾片,其中,所述非硫化橡胶为丙烯酸类橡胶。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雾片,其中,所述非硫化橡胶片的厚度为0.3mm~3.0mm,所述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重量为15g/m2~100g/m2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防雾片,其中,在所述无纺布的表面具有可逆性的湿度传感器标签。
7.一种防雾片部件,其是将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防雾片收纳于由透湿性材料构成的袋状物内而成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雾片部件,其中,在所述袋状物的表面具有可逆性的湿度传感器标签。
CN201680005003.1A 2015-03-06 2016-02-16 防雾片和防雾片部件 Pending CN1071075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86844.0A CN114851652A (zh) 2015-03-06 2016-02-16 防雾片和防雾片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44592 2015-03-06
JP2015044592A JP6410643B2 (ja) 2015-03-06 2015-03-06 曇り止めシート及び曇り止めシート部材
PCT/JP2016/054396 WO2016143470A1 (ja) 2015-03-06 2016-02-16 曇り止めシート及び曇り止めシート部材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86844.0A Division CN114851652A (zh) 2015-03-06 2016-02-16 防雾片和防雾片部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07573A true CN107107573A (zh) 2017-08-29

Family

ID=5687655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05003.1A Pending CN107107573A (zh) 2015-03-06 2016-02-16 防雾片和防雾片部件
CN202210686844.0A Pending CN114851652A (zh) 2015-03-06 2016-02-16 防雾片和防雾片部件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86844.0A Pending CN114851652A (zh) 2015-03-06 2016-02-16 防雾片和防雾片部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410643B2 (zh)
CN (2) CN107107573A (zh)
WO (1) WO2016143470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47107A (zh) * 2017-10-23 2020-06-05 Agc株式会社 防雾性玻璃物品
CN113045907A (zh) * 2019-12-26 2021-06-29 开开电缆科技有限公司 防凝露片
CN113043683A (zh) * 2019-12-26 2021-06-29 开开电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凝露片
CN113789664A (zh) * 2021-09-06 2021-12-14 宁波葆尔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防雾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74901A1 (en) * 2017-10-10 2019-04-18 Carlex Glass America, Llc SUSTAINABLE FUNCTIONAL COATING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1322A (ja) * 1989-06-20 1991-01-30 Haamo Sogo Kenkyusho:Kk 除湿包装体
JPH05200945A (ja) * 1991-08-13 1993-08-10 Mitsubishi Plastics Ind Ltd 複合吸水性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119403A (ja) * 2001-10-16 2003-04-23 Efuko Kk 湿度調整用ゴム成形体および湿度調整用部材
JP2008012432A (ja) * 2006-07-05 2008-01-24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分散液、シート状物及び調湿用シート状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47277A (ja) * 1992-07-29 1994-02-22 Suzuki Sogyo Co Ltd 脱臭調湿材
JP2001303460A (ja) * 2000-04-21 2001-10-31 Kaneha:Kk 壁、天井用クロ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095457A (ja) * 2004-09-30 2006-04-13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袋入り湿度調整部材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1322A (ja) * 1989-06-20 1991-01-30 Haamo Sogo Kenkyusho:Kk 除湿包装体
JPH05200945A (ja) * 1991-08-13 1993-08-10 Mitsubishi Plastics Ind Ltd 複合吸水性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119403A (ja) * 2001-10-16 2003-04-23 Efuko Kk 湿度調整用ゴム成形体および湿度調整用部材
JP2008012432A (ja) * 2006-07-05 2008-01-24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分散液、シート状物及び調湿用シート状物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47107A (zh) * 2017-10-23 2020-06-05 Agc株式会社 防雾性玻璃物品
CN111247107B (zh) * 2017-10-23 2022-09-23 Agc株式会社 防雾性玻璃物品
CN113045907A (zh) * 2019-12-26 2021-06-29 开开电缆科技有限公司 防凝露片
CN113043683A (zh) * 2019-12-26 2021-06-29 开开电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凝露片
CN113789664A (zh) * 2021-09-06 2021-12-14 宁波葆尔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防雾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410643B2 (ja) 2018-10-24
CN114851652A (zh) 2022-08-05
JP2016163957A (ja) 2016-09-08
WO2016143470A1 (ja) 2016-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07573A (zh) 防雾片和防雾片部件
JP5054921B2 (ja) 多孔質シリカを含有する吸着能付与剤
CN102686249B (zh) 医疗制品以及使用不能混溶的材料进行制备的方法
CN1946609A (zh) 粘附有活性薄膜的柔性包装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12175166B (zh) 一种基于硅胶粉的抑味亲水性柔软海绵及其制备方法
JP6524080B2 (ja) ブリスターパック用吸収層、それを含む積層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ブリスターパック
JP2009519356A (ja) 熱可塑性物質で被覆された高吸収性ポリマー組成物
JP3074265B2 (ja) 吸水剤および吸収性物品
JPS5841560A (ja) 接着性包帯とそれに用いる柔軟フイルム
CN1602209A (zh) 吸收液体的热塑性材料及其在吸收制品中的应用
JP2013226794A (ja) 積層シート及び発泡積層シート
JP3686172B2 (ja) 吸湿・吸水性成形体
US20070119301A1 (en) Humidity conditioner and humidity condition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US6537934B1 (en) Adhesive compositions and composite materials
JP4323417B2 (ja) 調湿材とその調湿方法
CN109228550B (zh) 一种复合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基于其的汽车内饰面料
JP2675040B2 (ja) 水分検知可能な吸水性組成物ならびに吸水性成形体
TW201627371A (zh) 除臭劑組成物以及除臭製品
JPS61185313A (ja) 複合シ−ト及び脱湿具
KR102233831B1 (ko) 흡습성과 내방출성이 개선된 자동차 램프용 조습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조습 제품
JP2000014760A (ja) 消臭・芳香剤およびその物品
JP2004276241A (ja) ドット状コーティングシート
EP4332166A1 (en) Film formed of waste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and laminate thereof
WO2022271101A2 (en) Freestanding hygroscopic composite film
JP2003334419A (ja) モールド印刷成型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3730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