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04240B - 电极板、单电池、电池堆及具有其的燃料电池动力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极板、单电池、电池堆及具有其的燃料电池动力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104240B CN107104240B CN201710340245.2A CN201710340245A CN107104240B CN 107104240 B CN107104240 B CN 107104240B CN 201710340245 A CN201710340245 A CN 201710340245A CN 107104240 B CN107104240 B CN 10710424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fuel cell
- hydrogen
- stack
- power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9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5
- 238000000502 dialysi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Hydrogen Chemical compound [H][H]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3
- 239000001257 hydroge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1
- 229910052739 hyd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1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7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0926 pur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29920000742 Cotto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3487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495 reaction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0557 Nafi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054 cataly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37 de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086 side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804 graph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39 graphi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61 inert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347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6 perme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376 reac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H01M8/0202—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 H01M8/0258—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figuration of channels, e.g. by the flow field of the reactant or coolan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08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reactant parameters, e.g. pressure or concentration
- H01M8/04089—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reactant parameters, e.g. pressure or concentration of gaseous reactants
- H01M8/04119—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reactant parameters, e.g. pressure or concentration of gaseous reactants with simultaneous supply or evacuation of electrolyte; Humidifying or dehumidifying
- H01M8/04126—Humidifying
- H01M8/04149—Humidifying by diffusion, e.g. making use of membran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10—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 H01M2008/1095—Fuel cells with polymeric electrolyt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50/00—Fuel cell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Specific features of fuel cell system
- H01M2250/20—Fuel cell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极板、单电池、电池堆及具有其的燃料电池动力系统。该电极板包括电极板本体以及设置在电极板本体上的液体渗析孔。通过利用液体渗析的原理,将电池堆的关键组件双极板进行设计改进为具有液体渗析孔的电极板,使得该电极板形成的电池堆,利用燃料电池系统自身产生的气态水,通过极板上的渗析通道完成了电池堆加湿,加湿过程同时利用了冷却水循环过程动力及电池堆反应产热,降低了冷却水散热负荷。又由于电池堆反应产水能够循环利用。因此,带有液体渗析孔形式的电极板所形成的燃料电池动力系统,能够高效利用燃料电池系统的水热,在电化学反应的同时能够实现内加湿,大大提高了加湿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极板、单电池、电池堆及具有其的燃料电池动力系统。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汽车(FCV)是一种用车载燃料电池装置产生的电能作为动力的汽车。目前,广泛应用于燃料电池汽车的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的工作原理为:燃料氢气沿燃料电池电堆阳极板流道分配在膜电极的阳极侧,在阳极催化剂的作用下解离成电子和质子,电子经外电路到达阴极,质子直接穿过膜电极到达阴极,与阴极反应气体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水。此过程的产物为电能、热和水。其中电能带动电动机工作,电动机再带动汽车中的机械传动结构,进而带动汽车的前桥(或后桥)等行走机械结构工作,从而驱动电动汽车前进。热和水通过热交换装置直接排放或综合利用。
目前,功率等级较大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车用动力系统,为了降低系统散热负荷,保证较高的电堆反应温度,通常空气需要进行外部加湿,外部加湿一般采用气/气型加湿方式,即利用电池堆阴极反应尾气(COG)中的热量和气态水对阴极进堆空气进行加湿。同时为了提高氢气利用率及系统使用安全性,燃料供给系统一般采用氢气循环方式。电池堆结构比较复杂,为了形象,图中与进出管口连接的两端表示紧固端板,中间部分表示电池堆主体。其中,图1示出了现有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车用动力系统的简化流程图。其主要包含空气供给、氢气供给及电池堆冷却三个回路,电池堆001’电化学反应所需的空气由空气输送设备002’提供动力进入加湿器003’被电堆阴极反应尾气加湿升温后进入电池堆阴极侧,阴极尾气与空气在加湿器中完成传热传质后的废气直接排放;来自高压储气瓶004’的氢气通过减压及计量装置005’后进入电堆阳极侧,阳极侧反应后的出堆气体通过氢气循环装置006’输送又循环进入电池堆,此过程由于涉及阴极惰性气体N2膜渗透、阳极杂质气体循环累积及水管理等问题,在阳极出口氢气管路设置了吹扫装置007’,以便定时定量进行阳极杂质气体排放与阳极气水管理。电池堆电化学反应过程产生的热量(图1中,电池堆中冷却液在堆内只有热量传递而没有物质传递时,用虚线连接表示,)由动力设备008’输送的冷却介质穿过电堆带出后进入散热装置009’完成热量平衡,冷却介质在散热装置降温后又循环进入电堆。
上述系统中涉及的COG膜加湿过程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膜加湿器成本昂贵。由于膜加湿器使用了大量Nafion材料,又由于该技术目前只掌握于一两家国外企业,此两方面因素导致其价格高昂;
(2)COG膜加湿过程加湿效率较低。由于COG加湿过程利用阴极尾气从电池堆带出的气态水在膜加湿器中对干空气进行加湿。空气进堆相对湿度随COG加湿回路管路布局及保温效果会有很大变化,经模拟计算,当加湿回路阻力较小,保温效果较佳时,空气进堆相对湿度为60%左右。
(3)COG膜加湿过程湿度调控困难。燃料电池系统由于应用场所不同、功率量级不同或电池堆关键材料及结构设计差别导致其对反应物料的湿度需求有所不同。利用电池堆COG对阴极进堆空气加湿时,空气湿度受COG湿度、温度等因素影响而变化,即处于被动调节状态,这样可能造成电池堆在某些运行条件下(如温度升高、计量比增加等)过干,某些条件下(如温度降低、计量比减小等)水淹。
(4)COG膜加湿过程压力适应性小。一方面由于膜加湿器中Nafion材料的承压能力有限,对COG和干空气两侧压差提出了严格限制。另一方面,随着压力增加加湿效率降低。
(5)COG膜加湿占用空间较大。燃料电池系统多数应用场所要求其具有小量化轻量化的特点,而COG膜加湿系统一般体积大,占用空间多,此方面对其应用也造成了一定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极板、单电池、电池堆及具有其的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加湿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极板,该电极板包括电极板本体以及设置在电极板本体上的液体渗析孔。
进一步地,电极板本体包括:反应区板以及用于对反应区板进行加湿的加湿区板,加湿区板上设置有液体渗析孔。
进一步地,至少部分反应区板上设置有液体渗析孔。
进一步地,液体渗析孔上设置有水渗透膜、织物棉或化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单电池,包括阴极板、阳极板以及设置在阴极板和阳极板之间的膜电极,阴极板和/或阳极板为上述任一种电极板。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堆,包括多个串联的单电池,单电池上述单电池。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动力系统,该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包括电池堆、空气供给单元以及氢气供给单元,电池堆包括相对设置的阳极板和阴极板,电池堆上述任一种电池堆;空气供给单元与阴极板相连通,氢气供给单元与阳极板相连通。
进一步地,空气供给单元包括空气输送设备,空气输送设备与阴极板相连通。
进一步地,燃料电池动力系统还包括电池堆冷却单元,电池堆冷却单元包括水箱和冷却水循环管线,冷却水循环管线的一端与水箱的出口连通,冷却水循环管线的另一端穿过电池堆并与水箱的入口连通。
进一步地,阴极板具有阴极尾气出口,电池堆冷却单元还包括第一换热装置,第一换热装置的入口与阴极尾气出口相连通,第一换热装置的出口与水箱连通。
进一步地,电池堆冷却单元还包括第一排液阀,第一排液阀设置在第一换热装置与水箱连通的管路上。
进一步地,电池堆冷却单元还包括未冷凝气出口,未冷凝气出口设置在第一换热装置与第一排液阀连通的管线上。
进一步地,电池堆冷却单元还包括第二换热装置,第二换热装置设置在水箱与电池堆连通的冷却水循环管线上。
进一步地,氢气供给单元包括氢气储罐以及减压计量装置,氢气储罐通过氢气供给管线与阳极板相连通;减压计量装置设置在氢气供给管线上。
进一步地,氢气供给单元还包括氢气循环管线,氢气循环管线包括循环氢气出口,循环氢气出口与氢气供给管线连通。
进一步地,氢气供给单元还包括吹扫装置,吹扫装置包括吹扫气体入口,吹扫气体入口与氢气循环管线连通。
进一步地,氢气循环管线上还设置有氢气循环装置,氢气循环装置设置在吹扫气体入口的下游。
进一步地,电池堆冷却单元还包括阳极冷凝液管线,阳极板通过阳极冷凝液管线与水箱相连通。
进一步地,阳极冷凝液管线上设置有第二排液阀。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利用液体渗析的原理,将电池堆的关键组件双极板(阳极板和阴极板)进行设计改进为具有液体渗析孔的电极板,使得该电极板形成的电池堆,利用燃料电池系统自身产生的气态水,通过极板上的渗析通道完成了电池堆加湿,加湿过程同时利用了冷却水循环过程动力及电池堆反应产热,降低了冷却水散热负荷。又由于电池堆反应产水能够循环利用。因此,带有液体渗析孔形式的电极板所形成的燃料电池动力系统,能够高效利用燃料电池系统的水热,在电化学反应的同时能够实现内加湿,大大提高了加湿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燃料电池车用动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A和图2B示出了本申请的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水渗析内加湿极板(阳极板或阴极板)示意图;其中,图2A示出了极板结构俯视图,图2B示出了极板结构正视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的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水渗析阳极板内加湿电堆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的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水渗析阴极板内加湿电堆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的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水渗析双极板内加湿电堆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6示出了本申请的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水渗析内加湿流程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1’、电池堆;002’、空气输送设备;003’、加湿器;004’、高压储气瓶;005’、减压计量装置;006’、氢气循环装置;007’、吹扫装置;008’、动力设备;009’、散热装置;
001、电池堆;002、空气输送设备;004、氢气储罐;005、减压计量装置;006、氢气循环装置;007、吹扫装置;008、动力设备;009、第二换热装置;010、水箱;011、第一换热装置;012、第一排液阀;013、第二排液阀;
11、加湿区板;12、反应区板;13、液体渗析孔;
101、阴极板;102、膜电极;103、阳极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背景技术所提及的,现有技术中的燃料电池的动力系统中,由于COG膜加湿过程存在加湿效率低的缺陷,为了改善这一缺陷,在本申请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电极板,该电极板包括电极板本体以及设置在电极板本体上的液体渗析孔13。
通过利用液体渗析的原理,将电池堆的关键组件双极板(阳极板和阴极板)进行设计改进为具有液体渗析孔的电极板,使得该电极板形成的电池堆,利用燃料电池系统自身产生的气态水,通过极板上的渗析通道完成了电池堆加湿,加湿过程同时利用了冷却水循环过程动力及电池堆反应产热,降低了冷却水散热负荷。又由于电池堆反应产水能够循环利用。因此,带有液体渗析孔形式的电极板所形成的燃料电池动力系统,能够高效利用燃料电池系统的水热,在电化学反应的同时能够实现内加湿,大大提高了加湿效率。
上述电极板是在现有电极板的基础上增设液体渗析孔13,以便利用燃料电池系统自身产热和产水对进入电池堆的反应气体进行加湿。因而,任何能够实现液体通过渗析孔实现对气体加湿的设计形式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比如,对电解板本体上液体渗析孔13在电极板上进行流场设计,以使液体流动均匀顺畅。也可以从现有的流场设计形式中选择合适的进行改进,从而形成具有液体渗析孔13的电极板。
在本申请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电极板本体包括反应区板12以及用于对反应区板12进行加湿的加湿区板11,加湿区板11上设置有液体渗析孔13。
该实施例中通过将电极板本体划分为加湿区板11和反应区板12,加湿区板11的存在能够实现对反应气体的加湿,而反应区板12的存在使得电流集流正常进行。
在不影响电流集流(不增设旁路电流)的情况下,为了进一步提高加湿效率,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电极板的至少部分反应区板12上设置有液体渗析孔13。
上述电极板的具体材料采用现有的材料即可。而电极板中形成具有液体渗析功能的液体渗析孔13的具体材料不限,只要能够实现水选择性渗透即可。在本申请中,形成具有液体渗析功能的液体渗析孔13的具体材料包括但不仅限于水渗透膜、织物棉或化纤。
在本申请第二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单电池,该单电池包括阴极板101、阳极板103以及设置在阴极板101和阳极板103之间的膜电极102,阴极板101和/或阳极板103为上述任一种电极板。
在本申请第三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电池堆,该电池堆包括多个串联的单电池,单电池为上述单电池。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极板,如图2A和图2B所示,电极板本体分为加湿区板11和反应区板12,加湿区板11上设置有液体渗析孔13。加湿区板11和反应区板12可选具有一定强度的材料,如石墨、不锈钢等。加湿区板11和反应区板12的材料相同或不同。液体渗析孔13的材料可选择只允许水渗透的材料,如专业膜材料、织物棉、化纤等,可以选择以任何可行的方式固定于电极板本体上(不局限于图中所示形状)。加湿区板11为了流体流动均匀顺畅可以设计为流场。在不影响反应电流集流(不增加旁路电流)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加湿区板11与反应区板12重合设计,即在反应区板12上增加水渗析孔。
将图2A和图2B所示的电极板组装成电池堆,形成如图3、图4及图5所示的水渗析极板内加湿电堆结构。其中,101为阴极板,102为膜电极,103为阳极板。图3中阳极板103设计有水渗析通道,阳极板103与阴极板101之间的电堆冷却水可以通过阳极板103渗析通道不断渗析至膜电极102侧,随着氢气不断流动,渗析水分不断被带入反应区,即达到反应区加湿的目的。
图4中阴极板101设计有水渗析通道,阳极板103与阴极板101之间的电堆冷却水可以通过阴极板101渗析通道不断渗析至膜电极102侧,随着空气(或氧气)不断流动,渗析水分不断被带入反应区,即达到反应区加湿的目的。
图5中阳极板103和阴极板101都设计有水渗析通道,阳极板103与阴极板101之间的电堆冷却水可以通过阳极板103和阴极板101的渗析通道不断渗析至膜电极102侧,随着氢气和空气(或氧气)不断流动,渗析水分不断被带入反应区,即达到反应区加湿的目的。
图3至图5中所示的加湿区板11可以只具备有加湿功能,反应物料在此区域不进行反应,可通过加湿区不设计膜电极102(不影响组装的情况下)或膜电极102不涂覆催化剂来实现。也可以既具有加湿功能又具有反应能力,实际应用过程中可根据工况湿度需求灵活设计。
在本申请第四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如图6所示,该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包括:电池堆001、空气供给单元以及氢气供给单元,其中,电池堆包括相对设置的阳极板103和阴极板101,电池堆为上述任一种电池堆;空气供给单元与阴极板101相连通,氢气供给单元与阳极板103相连通。
通过将具有水渗析内加湿功能的电池堆应用于燃料电池系统,充分利用电池堆反应过程产热与产水对进堆干燥气体进行内部加湿,不仅可以提升加湿效率和加湿可靠性,还可以简化系统工艺流程,降低系统散热负荷,降低系统成本,提升系统效率。
上述空气供给单元采用现有的结构组成即可。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空气供给单元还包括空气输送设备002,空气输送设备002与阴极板101相连通。
上述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化学反应效率,还包括能够电池堆冷却单元,以对电池堆001进行冷却降温,从而维持较高的电化学反应速率。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燃料电池动力系统还包括电池堆冷却单元,电池堆冷却单元包括括水箱010和冷却水循环管线,冷却水循环管线的一端与水箱010的出口连通,冷却水循环管线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加湿装置003和电池堆001与水箱010的入口连通。水箱010中的冷却水进入电池堆001中对电化学反应体系进行降温,并将电化学反应热带出电池堆001。
上述水箱010中的水可以是外加的冷却水,也可以采用电池堆001自身反应产水,以实现系统产水的高效利用。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阴极具有阴极尾气出口,电池堆冷却单元还包括第一换热装置011,第一换热装置011的入口与阴极尾气出口相连通,第一换热装置011的出口与水箱010连通。
上述优选实施例中,通过将阴极尾气出口与第一换热装置011相连通,并将第一换热装置011的出口与水箱010连通,能够使阴极反应生成的气态水经过第一换热装置011进行冷凝后,形成冷凝水进入水箱010中,进而通过冷却水循环管线进入电池堆001中对电化学反应体系进行降温。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电池堆冷却单元还包括第一排液阀012,第一排液阀012设置在第一换热装置011与水箱010连通的管路上。根据阴极尾气出口的气态水量的多少,合理开启或关闭第一排液阀012,以实现冷凝水的合理利用。
为避免阴极尾气出口排出的气体中含有其他难以冷凝的气体杂质或者少量未冷凝的气态水,进入水箱010中,进而影响反应体系,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电池堆冷却单元还包括未冷凝气出口,未冷凝气出口设置在第一换热装置011与第一排液阀012之间的管线上。
上述优选实施例通过在第一排液阀012之前的管线上设置未冷凝气出口,能够把气体从液体中排除除去,进而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电池堆冷却单元还包括第二换热装置009,第二换热装置009设置在加湿装置003与电池堆001之间的冷却水循环管线上。第二换热装置009对水箱010出来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后再进入电池堆001,能够更高效地对电池堆001的反应体系进行降温。
在上述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中,氢气供给单元采用现有的氢气供给单元即可。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氢气供给单元包括氢气储罐004以及减压计量装置005,氢气储罐004通过氢气供给管线与阳极相连通;减压计量装置005设置在氢气供给管线上。上述优选实施例中,氢气从氢气储罐004中释放出后通过减压计量装置005后进入电池堆001的阳极中。
优选地,氢气供给单元还包括氢气循环管线,氢气循环管线包括循环氢气出口,循环氢气出口与氢气供给管线连通。氢气循环管线用于对阳极中未反应完的氢气进行回收利用,提高氢气的利用效率。
优选地,氢气供给单元还包括吹扫装置007,吹扫装置007包括吹扫气体入口,吹扫气体入口与氢气循环管线连通。在阳极出口设置了吹扫装置007,以便定时定量对阳极杂质气体进行排放以及对阳极气水进行管理,以维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优选地,氢气供给单元还包括氢气循环装置006,氢气循环装置006设置在氢气循环管线上,并位于吹扫气体入口的下游。待吹扫装置007对杂质气体进行排放之后,利用氢气循环装置006将氢气输送至氢气供给管线中进行循环利用。
当上述氢气供给单元中含有循环管线中的氢气时,循环氢气具有一定的湿度,在进入阳极进行反应的过程中,会有微量的冷凝液出现在氢气供给管线中。为了对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中的自产热产水进行充分回收利用,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电池堆冷却单元还包括阳极冷凝液管线,阳极通过阳极冷凝液管线与水箱010相连通。进而将阳极产生的冷凝液也汇集至水箱010中以对电池堆001的电化学反应体系进行降温。
为了进一步提高阳极冷凝液的排放灵活性,优选地,阳极冷凝液管线上设置有第二排液阀013。
在一种典型的实施例中,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利用图6所示的结构示意图进行运行,具体运行过程如下:
电池堆001电化学反应所需的空气由空气输送设备002提供动力进入电池堆阴极侧,阴极反应后的尾气中富含较多水分,进入进入第一换热装置011(换热器)后水分冷凝,未冷凝尾气排放,冷凝水通过第一排液阀012后流入水箱010,其过程第一换热装置011(换热器)的冷却介质可为系统中的任意可用热阱。来自氢气储罐004的氢气通过减压计量装置005后进入电池堆阳极侧,阳极侧反应后的出堆气体通过氢气循环装置006输送循环进入电池堆,在阳极出口氢气管路设置了吹扫装置007,以便定时定量进行阳极杂质气体排放与阳极气水管理。同时氢气循环路的少量冷凝液通过第二排液阀013收集后流入水箱010。电池堆电化学反应过程产生的热量通过冷却水不断带出,来自水箱010(包括了阴极板尾气冷凝液以及氢气冷凝液,因而冷却液在电池堆内既有热量传递又有水分传递,因而没有用虚线连接)的冷却水由动力设备008输送进入第二换热装置009,完成热量平衡后进入电池堆001,将反应产热带出后进入水箱010,完成一次循环。
通过将本申请的加湿装置运用于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中,并通过合理的工艺设计,利用加湿装置将燃料电池堆自身反应产热产水用于对进堆反应物料(空气或氢气)进行加湿,实现了燃料电池系统水热高效利用。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通过利用水渗析原理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关键组件双极板(阳极板和阴极板)进行设计改进,形成具有内加湿能力的燃料电池堆及燃料电池系统。将具有水渗析内加湿功能的电池堆应用于燃料电池系统,充分利用电池堆反应过程产热与产水,对进电池堆的干燥气体进行内部加湿,不仅可以提升加湿效率和加湿可靠性,还可以简化系统工艺流程,降低系统散热负荷,降低系统成本,提升系统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包括:
电池堆(001),包括相对设置的阳极板(103)和阴极板(101);
空气供给单元,所述空气供给单元与所述阴极板(101)相连通,以及
氢气供给单元,所述氢气供给单元与所述阳极板(103)相连通;
所述电池堆(001)包括多个串联的单电池,所述单电池包括所述阴极板(101)、所述阳极板(103)以及设置在所述阴极板(101)和所述阳极板(103)之间的膜电极(102),所述阴极板(101)和/或阳极板(103)为电极板,所述电极板包括:电极板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极板本体上的液体渗析孔(13);
所述氢气供给单元包括:
氢气储罐(004),所述氢气储罐(004)通过氢气供给管线与所述阳极板(103)相连通;以及
减压计量装置(005),所述减压计量装置(005)设置在所述氢气供给管线上;
所述氢气供给单元还包括氢气循环管线,所述氢气循环管线包括循环氢气出口,所述循环氢气出口与所述氢气供给管线连通;
所述氢气供给单元还包括吹扫装置(007),所述吹扫装置(007)包括吹扫气体入口,所述吹扫气体入口与所述氢气循环管线连通;
所述燃料电池动力系统还包括:
电池堆冷却单元,所述电池堆冷却单元包括水箱(010)和冷却水循环管线,所述冷却水循环管线的一端与所述水箱(010)的出口连通,所述冷却水循环管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电池堆(001)并与所述水箱(010)的入口连通;
所述电池堆冷却单元还包括阳极冷凝液管线,所述阳极板(103)通过所述阳极冷凝液管线与所述水箱(010)相连通,所述阳极冷凝液管线上设置有第二排液阀(0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板本体包括:
反应区板(12),以及
用于对所述反应区板(12)进行加湿的加湿区板(11),所述加湿区板(11)上设置有所述液体渗析孔(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反应区板(12)上设置有所述液体渗析孔(13)。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渗析孔(13)上设置有水渗透膜、织物棉或化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供给单元包括空气输送设备(002),所述空气输送设备(002)与所述阴极板(101)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板(101)具有阴极尾气出口,所述电池堆冷却单元还包括:
第一换热装置(011),所述第一换热装置(011)的入口与所述阴极尾气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换热装置(011)的出口与所述水箱(010)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堆冷却单元还包括第一排液阀(012),所述第一排液阀(012)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装置(011)与所述水箱(010)连通的管路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堆冷却单元还包括未冷凝气出口,所述未冷凝气出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装置(011)与所述第一排液阀(012)连通的管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堆冷却单元还包括第二换热装置(009),所述第二换热装置(009)设置在所述水箱(010)与所述电池堆(001)连通的所述冷却水循环管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循环管线上还设置有氢气循环装置(006),所述氢气循环装置(006)设置在所述吹扫气体入口的下游。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340245.2A CN107104240B (zh) | 2017-05-15 | 2017-05-15 | 电极板、单电池、电池堆及具有其的燃料电池动力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340245.2A CN107104240B (zh) | 2017-05-15 | 2017-05-15 | 电极板、单电池、电池堆及具有其的燃料电池动力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104240A CN107104240A (zh) | 2017-08-29 |
CN107104240B true CN107104240B (zh) | 2020-07-10 |
Family
ID=59669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340245.2A Active CN107104240B (zh) | 2017-05-15 | 2017-05-15 | 电极板、单电池、电池堆及具有其的燃料电池动力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10424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40930B (zh) * | 2020-05-09 | 2023-01-31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具有进出口空气湿度检测的空冷燃料电池电堆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79486A (zh) * | 2006-05-25 | 2007-11-28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燃料电池系统 |
CN102983337A (zh) * | 2011-09-05 | 2013-03-20 | 亚太燃料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极板、极板组及燃料电池 |
CN103956511A (zh) * | 2014-05-19 | 2014-07-30 |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 一种具有自加湿功能的燃料电池结构 |
CN105470542A (zh) * | 2015-12-10 | 2016-04-06 | 上海精密计量测试研究所 | 一种燃料电池 |
-
2017
- 2017-05-15 CN CN201710340245.2A patent/CN10710424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79486A (zh) * | 2006-05-25 | 2007-11-28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燃料电池系统 |
CN102983337A (zh) * | 2011-09-05 | 2013-03-20 | 亚太燃料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极板、极板组及燃料电池 |
CN103956511A (zh) * | 2014-05-19 | 2014-07-30 |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 一种具有自加湿功能的燃料电池结构 |
CN105470542A (zh) * | 2015-12-10 | 2016-04-06 | 上海精密计量测试研究所 | 一种燃料电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104240A (zh) | 2017-08-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304123B2 (en) | Ambient pressure fuel cell system employing partial air humidification | |
US5441821A (en) | Electrochemical fuel cell system with a regulated vacuum ejector for recirculation of the fluid fuel stream | |
EP1110264A1 (en) | Ambient pressure fuel cell system | |
CN1307735C (zh) | 燃料电池系统 | |
CN102800876A (zh) | 一种自增湿燃料电池 | |
US6989206B2 (en) | Water recycling in fuel cell systems | |
CN107195928B (zh) | 加湿装置及具有其的燃料电池动力系统 | |
EP1935046B1 (en) | Modified fuel cells with internal humidification and/or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s | |
CN107195924B (zh) | 燃料电池系统、其控制方法及包括其的交通工具 | |
CN107104240B (zh) | 电极板、单电池、电池堆及具有其的燃料电池动力系统 | |
US20100279190A1 (en) | Cathode saturation arrangement for fuel cell power plant | |
US7479335B2 (en) | Anode humidification | |
CN110165244B (zh) | 燃料电池的温湿度控制系统及温湿度控制方法 | |
CN107331880B (zh) | 燃料电池的动力系统与交通工具 | |
US7919209B2 (en) | System stability and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with anode heat exchanger plumbing and re-circulation rate | |
JP2008243540A (ja) | 固体高分子電解質形燃料電池発電装置 | |
JP2004529458A (ja) | 燃料電池の水分平衡を改良する方法 | |
JP6859177B2 (ja) |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 |
CN212485378U (zh) |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加湿装置与平衡管理系统 | |
JP4000971B2 (ja) |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 |
CN105552403B (zh) | 燃料电池系统与利用其供电的方法 | |
CN203398223U (zh) | 给燃料电池堆提供加湿的阴极流体流的设备和车辆燃料电池系统 | |
CA2206588C (en) | Electrochemical fuel cell system with a regulated vacuum ejector for recirculation of the fluid fuel stream | |
CN109273740A (zh) | 集成式气体加湿功能燃料电池的操作方法 | |
JP2010102887A (ja) | 燃料電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26 Address after: 610000 No. 18 West core road, hi tech Zone, Chengdu, Sichuan Patentee after: Dongfang Electric (Chengdu) Hydrogen Fuel Cel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611731, No. 18, West core road, hi tech West District, Sichuan, Chengdu Patentee before: DONGFANG ELECTRIC Cor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