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01757B - 传感器组件以及传感器组件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传感器组件以及传感器组件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01757B
CN107101757B CN201611101204.XA CN201611101204A CN107101757B CN 107101757 B CN107101757 B CN 107101757B CN 201611101204 A CN201611101204 A CN 201611101204A CN 107101757 B CN107101757 B CN 1071017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der
housing
wire harness
side wall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0120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01757A (zh
Inventor
外山祐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TEK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TEK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TEKT Corp filed Critical JTEK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1017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017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017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0175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3/00Measuring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mechanical efficiency, in general
    • G01L3/02Rotary-transmission dynamometers
    • G01L3/04Rotary-transmission dynamometers wherein the torque-transmitting element comprises a torsionally-flexible shaft
    • G01L3/10Rotary-transmission dynamometers wherein the torque-transmitting element comprises a torsionally-flexible shaft involv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for indicating
    • G01L3/101Rotary-transmission dynamometers wherein the torque-transmitting element comprises a torsionally-flexible shaft involv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for indicating involving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means
    • G01L3/104Rotary-transmission dynamometers wherein the torque-transmitting element comprises a torsionally-flexible shaft involv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for indicating involving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means involving permanent magnet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组件以及传感器组件的制造方法,能抑制磁传感器电路的可靠性降低。第一保持件部(40)的第一保持件侧壁(44)从第一保持件基部(42)突出。第一保持件侧壁(44)是相对于第一保持件基部(42)中与基板(62)对置的第一保持件主面(42a)向第二保持件部(50)侧突出的薄板状部件。第一保持件侧壁(44)分别设置于基板(62)的宽度方向W上的第一保持件基部(42)的两侧。第一保持件侧壁(44)向基板(62)的宽度方向W内侧倾斜并与第二保持件部(50)的小基部(54)的端面(54b)接触。在宽度方向W上的第一保持件侧壁(44)的外侧的面亦即第一保持件侧壁外表面(44a)接触壳体(20)。

Description

传感器组件以及传感器组件的制造方法
本申请主张于2015年12月03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5-236656号、以及2016年1月14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6-005565号的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包括说明书、附图以及说明书摘要的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构成转矩传感器的传感器组件以及传感器组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在日本特开2015-31600号公报中,记载有如下的技术:通过嵌入成型来用树脂将具备构成转矩传感器的磁感应元件的磁传感器电路的周围包围。
然而,在对树脂进行嵌入成型的情况下,为了使树脂具有流动性而使树脂成为高温,另外,为了将树脂浇注至模具内而使树脂成为高压。而且,在嵌入成型时高温且高压的树脂触碰磁传感器电路的情况下,有磁传感器电路的可靠性降低的担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能够抑制磁传感器电路的可靠性的降低的传感器组件以及传感器组件的制造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的传感器组件,其构成转矩传感器,该转矩传感器具备输出与扭杆的两端的扭转对应的磁通的磁通输出装置,
上述传感器组件的特征在于,具备:
磁传感器电路,其将上述磁通输出装置所输出的磁通作为施加于上述扭杆的转矩的检测值输出;
保持件,其保持该磁传感器电路;以及
壳体,其收容上述保持件,
上述保持件在由第一保持件部、第二保持件部、和第一保持件侧壁划分出的空间中收容上述磁传感器电路的一部分,从而保持该磁传感器电路,其中,上述第一保持件部具有与上述磁传感器电路的一对电路主面中的第一电路主面对置的第一保持件主面,上述第二保持件部具有与上述一对电路主面中的另一方对置的第二保持件主面,上述第一保持件侧壁在上述第一保持件部相对于上述第一保持件主面向上述第二保持件部侧突出,
上述第一保持件侧壁向上述保持件的内侧倾斜并与上述第二保持件部接触,
上述壳体为树脂制,其与上述第一保持件侧壁的外侧的面亦即第一保持件侧壁外表面接触。
在上述结构中,第一保持件侧壁倾斜并与第二保持件部接触,且在第一保持件侧壁外表面接触壳体,由此,能够抑制构成壳体的树脂在壳体的成型时侵入保持件内。因此,在上述结构中,能够抑制磁传感器电路的可靠性的降低。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式,在上述方式的传感器组件中,
上述第一保持件侧壁包括分别从上述第一保持件主面的相互对置的边延伸的一对侧壁,
上述第二保持件部具备相对于上述第二保持件主面向上述第一保持件部侧突出的侧壁亦即第二保持件侧壁,
上述第二保持件侧壁包括分别从上述第二保持件主面的相互对置的边延伸的一对侧壁,
一对上述第一保持件侧壁中的一方配置为在比一对上述第二保持件侧壁中的一方靠外侧或者内侧的位置与一对上述第二保持件侧壁中的一方邻接,
一对上述第一保持件侧壁中的另一方配置为在比一对上述第二保持件侧壁中的另一方靠外侧或者内侧的位置与一对上述第二保持件侧壁中的另一方邻接,
上述传感器组件至少具有第一构造,该第一构造为:上述第一保持件侧壁向内侧倾斜并与上述第二保持件部接触,且上述第一保持件侧壁外表面与构成上述壳体的树脂接触,
或者,上述传感器组件具有第二构造来替代该第一构造,该第二构造为:上述第二保持件侧壁向内侧倾斜并与上述第一保持件部接触,且上述第二保持件侧壁的外侧的面亦即第二保持件侧壁外表面与构成上述壳体的树脂接触。
在通过嵌入成型来形成上述壳体的情况下,能够更可靠地抑制树脂侵入保持件内。即,例如在嵌入成型时,在发生树脂材料对第一保持件侧壁造成压力使得第一保持件侧壁向内侧倾斜并与第二保持件部接触的现象的情况下,通过第二保持件部以及倾斜着的第一保持件侧壁,能够抑制树脂侵入保持件内部。另外,例如在嵌入成型时,在发生树脂材料对第二保持件侧壁造成压力使得第二保持件侧壁向内侧倾斜并与第一保持件部接触的现象的情况下,通过第一保持件部以及倾斜着的第二保持件侧壁,能够抑制树脂侵入保持件内部。
这里,在上述结构中,通过产生上述任一现象,能够抑制树脂侵入保持件内部。因此,例如与在不具备第二保持件侧壁的情况下通过树脂的向模具的浇注而产生上述一方的现象的概率相比,在具备第二保持件侧壁的情况下通过树脂的向模具的浇注而产生上述至少一方的现象的概率更高。因此,在将传感器组件视为大量生产的产品的情况下,能够更可靠地抑制树脂侵入保持件内。
本发明的其他方式为,在上述方式的传感器组件中,
具备将连接于上述磁传感器电路的多条布线集束而成的线束,上述保持件具备线束收容部,并通过上述第一保持件部中的构成上述线束收容部的部分、以及上述第二保持件部中的收容上述线束的部分来收容上述线束的端部,上述线束具备上述多条布线、覆盖上述多条布线且形成该线束的外周的覆皮、以及与上述多条布线一起填充于上述覆皮且与上述覆皮相比容易变形的部件。
在上述结构中,在线束的覆皮内部填充有上述容易变形的部件,由此,与替代容易变形的部件而使用与覆皮相同的材质的部件的情况相比,线束容易在径向变形。因此,在第一保持件部以及第二保持件部间收容有线束时,能够使线束容易变形。因此,能够抑制线束妨碍第一保持件部与第二保持件部接触。
因此,能够抑制由于线束的公差而在第一保持件部与第二保持件部之间形成有间隙。
本发明的其他方式为:
一种传感器组件的制造方法,上述传感器组件构成转矩传感器,该转矩传感器具备输出与扭杆的两端的扭转对应的磁通的磁通输出装置,上述传感器组件具备:磁传感器电路,其将上述磁通输出装置所输出的磁通作为施加于上述扭杆的转矩的检测值输出;保持件,其保持该磁传感器电路;以及壳体,其收容上述保持件,上述保持件在由第一保持件部、第二保持件部和第一保持件侧壁划分出的空间中收容上述磁传感器电路的一部分,从而保持该磁传感器电路,其中,上述第一保持件部具有与上述磁传感器电路的一对电路主面中的第一电路主面对置的第一保持件主面,上述第二保持件部具有与上述一对电路主面中的另一方对置的第二保持件主面,上述第一保持件侧壁在上述第一保持件部相对于上述第一保持件主面向上述第二保持件部侧突出,
在上述传感器组件的制造方法中,包括:
收容工序,在该工序中,在上述保持件收容上述磁传感器电路的一部分;以及
成型工序,在该工序中,将收容有上述磁传感器电路的一部分的保持件配置在划分出上述壳体的模具并向上述模具浇注具有流动性的树脂材料,从而将上述壳体注塑成型,
在上述成型工序中,上述树脂材料对上述第一保持件侧壁施加将该第一保持件侧壁向内侧按压的压力,从而使得上述第一保持件侧壁向内侧倾斜并与上述第二保持件部接触。
在上述方法中,收容保持件的壳体通过嵌入成型而成型。这里,保持件是将第一保持件部以及第二保持件部组合而成的部件,由此,在嵌入成型时树脂材料从第一保持件部以及第二保持件部之间的间隙侵入的情况下,存在磁传感器电路的可靠性降低的担忧。与此相对,在上述方法中,树脂材料对第一保持件侧壁施加压力,使得第一保持件侧壁向内侧倾斜并与第二保持件部接触,由此,能够抑制树脂材料侵入保持件内部。因此,在上述方法中,能够抑制磁传感器电路的可靠性的降低。
本发明的其他方式为,在上述方式的传感器组件的制造方法中,
上述第一保持件侧壁包括分别从上述第一保持件主面的相互对置的边延伸的一对侧壁,上述第二保持件部具备相对于上述第二保持件主面向上述第一保持件部侧突出的侧壁亦即第二保持件侧壁,上述第二保持件侧壁包括分别从上述第二保持件主面的相互对置的边延伸的一对侧壁,在上述收容工序中,将一对上述第一保持件侧壁中的一方配置为在比一对上述第二保持件侧壁中的一方靠外侧或者内侧的位置与一对上述第二保持件侧壁的一方邻接,将一对上述第一保持件侧壁中的另一方配置为在比一对上述第二保持件侧壁中的另一方靠外侧或者内侧的位置与一对上述第二保持件侧壁的另一方邻接,在上述成型工序中,至少产生第一现象,即:上述树脂材料对上述第一保持件侧壁施加将该第一保持件侧壁向内侧按压的压力从而使得上述第一保持件侧壁向内侧倾斜并与上述第二保持件部接触,或者,替代该第一现象而产生第二现象,即:上述树脂材料对上述第二保持件侧壁施加将该第二保持件侧壁向内侧按压的压力从而使得上述第二保持件侧壁向内侧倾斜并与上述第一保持件部接触。
在上述方法中,在产生树脂材料对第一保持件侧壁造成压力从而使得第一保持件侧壁向内侧倾斜并与第二保持件部接触的第一现象的情况下,通过第二保持件部以及倾斜着的第一保持件侧壁,能够抑制树脂侵入保持件内部。另外,在产生树脂材料对第二保持件侧壁造成压力从而使得第二保持件侧壁向内侧倾斜并与第一保持件部接触的第二现象的情况下,通过第一保持件部以及倾斜着的第二保持件侧壁,能够抑制树脂侵入保持件内部。
这里,在上述方法中,通过产生上述任一现象,能够抑制树脂侵入保持件内部。因此,例如与在不具备第二保持件侧壁的情况下通过树脂的向模具的浇注而产生上述一方的现象的概率相比,在具备第二保持件侧壁的情况下通过树脂的向模具的浇注而产生上述至少一方的现象的概率更高。因此,在将传感器组件视为大量生产的产品的情况下,能够更可靠地抑制树脂侵入保持件内。
本发明的其他方式为,在上述方式的传感器组件的制造方法中,
上述磁传感器电路的具备磁感应元件的集成电路焊接于基板,上述电路主面为上述基板的主面。
在上述方法中,在基板焊接有集成电路。因此,在嵌入成型时基板被高温的树脂加热的情况下,存在将集成电路或其他部件与基板连接的焊料发生熔融的担忧。另外,若在嵌入成型时高压的树脂对安装于基板的部件施加压力,则存在因该压力产生安装部件与基板的连接不良的担忧。因此,通过利用嵌入成型时的树脂的压力使保持件侧壁倾斜而避免树脂侵入保持件内部的优点特别大。
本发明的其他方式为,在上述方式的传感器组件的制造方法中,
上述传感器组件还具备将连接于上述磁传感器电路的多条布线集束而成的线束,
上述保持件具备线束收容部,并通过上述第一保持件部中的构成上述线束收容部的部分、以及上述第二保持件部中的收容上述线束的部分来收容上述线束的端部,
上述线束具备上述多条布线、覆盖上述多条布线且形成该线束的外周的覆皮、以及与上述多条布线一起填充于上述覆皮且与上述覆皮相比容易变形的部件,
在上述收容工序中,在上述保持件收容有上述线束的一部分,
在上述成型工序中,在将收容有上述磁传感器电路的一部分以及上述线束的一部分的上述保持件配置在划分出上述壳体的模具并向上述模具浇注具有流动性的树脂材料时,分别对构成上述线束收容部的第一保持件部与构成上述线束收容部的上述第二保持件部施加使上述第一保持件部以及上述第二保持件部相互相向的方向的压力。
在上述结构中,在成型工序中,对第一保持件部以及第二保持件部施加从两侧夹住线束的压力,由此,线束与压力对应地变形。因此,能够抑制线束妨碍第一保持件部与第二保持件部接触。而且,由此,在成型工序中,能够抑制树脂材料侵入线束收容部的内部。
附图说明
根据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上述以及更多的特点和优点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对相同的元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其中,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磁通输出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相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感器组件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相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保持件以及磁传感器电路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相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保持件的俯视图。
图5是图2的5-5剖视图。
图6A是表示相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感器组件的制造工序的剖视图。
图6B是表示相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感器组件的制造工序的剖视图。
图6C是表示相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感器组件的制造工序的剖视图。
图7A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保持件组件的剖视图。
图7B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保持件组件的剖视图。
图7C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保持件组件的剖视图。
图7D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保持件组件的剖视图。
图8A是表示相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感器组件的制造工序的剖视图。
图8B是表示相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感器组件的制造工序的剖视图。
图9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保持件的剖视图。
图10是相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保持件的立体图。
图11是相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感器组件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相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壳体的注塑成型时的保持件的支承方法的侧面图。
图13是相同实施方式的比较例所涉及的保持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传感器组件以及传感器组件的制造方法所涉及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中示出转矩传感器所具备的磁通输出装置10。磁通输出装置10是产生并输出与扭杆TB的扭转对应的磁通的装置,扭杆TB连结于与方向盘一起旋转的输入轴INS。磁通输出装置10具备磁轭12a、12b、集磁环14a、14b、以及连结于输入轴INS的圆筒形状的永磁铁18。永磁铁18的N极以及S极在周向上以等间隔交替地配置。在磁轭12a,沿着周向等间隔地设置有齿13a,在磁轭12b,沿着周向等间隔地设置有齿13b。齿13a、13b各自的数量与永磁铁18的N极的数量(S极的数量)相等。集磁环14a、14b为圆筒形状的部件,在集磁环14a设置有集磁部16a,在集磁环14b设置有集磁部16b。
磁通输出装置10通过以下方式构成:使永磁铁18与磁轭12a、12b对置,且使磁轭12a与集磁环14a对置、使磁轭12b与集磁环14b对置,并与输入轴INS同轴地配置磁轭12a、12b、以及集磁环14a、14b。详细而言,此时,磁轭12a、12b、以及集磁环14a、14b经由扭杆TB固定于固定在与输入轴INS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的输出轴。另外,磁轭12a的齿13a与磁轭12b的齿13b将周向的位置相互错开地配置。
在这种结构中,在磁轭12a产生的磁通经由集磁环14a集中于集磁部16a,在磁轭12b产生的磁通经由集磁环14b集中于集磁部16b。而且,集磁部16a与集磁部16b之间的磁通密度根据永磁铁18与磁轭12a、12b的位置关系而变化。永磁铁18固定于输入轴INS,磁轭12a、12b固定于输出轴,由此,永磁铁18与磁轭12a、12b的位置关系与扭杆TB的扭转程度对应地变化。换言之,永磁铁18与磁轭12a、12b的位置关系与输入至输入轴INS的转矩对应地变化。因此,集磁部16a与集磁部16b之间的磁通密度与输入至输入轴INS的转矩对应地变化。磁通输出装置10将与输入至输入轴INS的转矩对应的磁通从集磁部16a与集磁部16b之间输出。
图2中示出对磁通输出装置10所输出的磁通进行检测的传感器组件SA。传感器组件SA具备对具备霍尔元件的集成电路64进行收容的壳体20,并将集成电路64的输出信号连接于线束30,该线束30用于向操作使转向轮转向的转向促动器的控制装置输出。壳体20具备收容集成电路64的主体部22、以及用于向磁通输出装置10的壳固定传感器组件SA的凸缘部24。在凸缘部24形成有孔26,在孔26插入有螺栓从而紧固于磁通输出装置10的壳。
图3中示出收容于壳体20的主体部22的保持件HR。保持件HR收容磁传感器电路60的一部分并保持磁传感器电路60,该磁传感器电路60具备集成电路64以及安装有集成电路64的基板62。详细而言,如图3所示,保持件HR由第一保持件部40与第二保持件部50组合而构成。此外,壳体20通过将保持件HR收容在模具并将熔融了的树脂浇注至模具而注塑成型。换言之,壳体20是嵌入成型的部件。
图4中示出保持件HR的平面结构,图5中示出传感器组件SA的剖面结构。图5示出的剖面包括图2的5-5剖面。换言之,是与基板62从保持件HR突出的方向正交的剖视图。此外,以下,特别将与基板62平行且与基板62突出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称为基板62的宽度方向W。
第一保持件部40的第一保持件侧壁44从第一保持件基部42突出。第一保持件侧壁44是相对于第一保持件基部42中的与基板62的主面62a对置的第一保持件主面42a向第二保持件部50侧突出的薄板状部件。这里,主面是指平坦且相对地面积较大的面。第一保持件侧壁44分别设置于基板62的宽度方向W上的第一保持件基部42的两侧。换言之,第一保持件部40是分别从第一保持件主面42a的相互对置的边延伸的一对侧壁。此外,第一保持件部40为树脂制,其通过注塑成型而成型。而且,第一保持件部40的材料使用与壳体20的材料相同的材料。
另一方面,第二保持件部50具备大基部52以及、因阶差部53使得与基板62平行的面的面积与大基部52相比缩小了的小基部54。而且,小基部54的表面形成与基板62的主面62b对置的第二保持件主面54a。阶差部53设置于基板62的宽度方向上的大基部52的两侧,并以与第一保持件侧壁44对置的方式配置。此外,第二保持件部50为树脂制,其通过注塑成型而成型。而且,第二保持件部50的材料使用与壳体20的材料相同的材料。
第一保持件侧壁44向基板62的宽度方向W内侧倾斜并与第二保持件部50的小基部54的端面54b接触。而且,在宽度方向W上的第一保持件侧壁44的外侧的面亦即第一保持件侧壁外表面44a接触壳体20(第一构造)。
这里,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图6A表示传感器组件SA的制造工序中的、将磁传感器电路60的基板62的一部分收容在保持件HR的收容工序。这里,第一保持件侧壁44在与第一保持件主面42a正交的方向上延伸。
图6B表示将保持件HR收容在壳体20的模具70内、且将树脂材料80向模具70内浇注的状态。换言之,表示嵌入成型工序。导入至模具70的树脂材料80成为赋予有高温(例如230℃)且具有流动性的状态,另外,处于高压状态。
图6C表示嵌入成型工序的后期。如图6C所示,若高压的树脂材料80与第一保持件侧壁44接触,则对第一保持件侧壁外表面44a施加将第一保持件侧壁44向基板62的宽度方向W的内侧按压的力。而且,由此,第一保持件侧壁44向内侧倾斜并与第二保持件部50的小基部54的端面54b接触。由树脂材料80对第一保持件侧壁外表面44a施加压力而导致的第一保持件侧壁44的位移因第一保持件侧壁44与小基部54的端面54b接触而被限制。
此时,作为由树脂材料80对第一保持件侧壁外表面44a施加的压力产生的第一保持件侧壁44按压小基部54的力的反作用,小基部54将第一保持件侧壁44推回。因此,对第一保持件侧壁44与小基部54的接触位置施加较大的压力,所以,可抑制保持件HR的外面的树脂材料80侵入保持件HR的内部。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可得到以下记载的效果。
(1)磁传感器电路60在基板62焊接有集成电路64等,焊料的熔点(例如220℃)低于树脂材料80的熔点。因此,在树脂材料80侵入保持件HR内的情况下,存在基板62的焊料超过熔点使得焊料剥落的担忧。另外,树脂材料80为高压,所以在树脂材料80侵入保持件HR内的情况下,也存在焊料因压力而脱落的担忧。并且,在树脂材料80的热传递至集成电路64的情况下,担心集成电路64的可靠性的降低。在本实施方式中,树脂材料80对第一保持件侧壁44施加压力,使得第一保持件侧壁44向内侧倾斜并与第二保持件部50接触,由此,可抑制树脂材料80侵入保持件HR内部,进而能够抑制磁传感器电路60的可靠性的降低。
以下,针对第二实施方式,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点为中心并参照附图进行说明。
图7A-图7D中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感器组件SA的剖视图。图7A-图7D示出的剖视图与图5示出的剖视图对应。如图7A-图7D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保持件部50具备相对于小基部54的第二保持件主面54a向第一保持件部40侧延伸的薄板状部件亦即第二保持件侧壁56。详细而言,在基板62的宽度方向W上的小基部54的两侧分别具备第二保持件侧壁56。换言之,第二保持件侧壁56是分别从第二保持件主面54a的相互对置的边延伸的一对侧壁。另一方面,第一保持件部40在分别与一对第二保持件侧壁56对置的位置形成有凹部46。
图7A示出如下结构(第二构造):在基板62的宽度方向W上,一对第二保持件侧壁56分别向内侧倾斜并分别与一对第一保持件部40的凹部46接触,且在第二保持件侧壁56的外侧的面亦即第二保持件侧壁外表面56a接触壳体20。图7B示出如下结构:在基板62的宽度方向W上,一对第一保持件侧壁44分别向内侧倾斜并分别与第二保持件侧壁56接触,且在第一保持件侧壁外表面44a接触壳体20。
图7C示出如下例子:在基板62的宽度方向W中的方向L上,第二保持件侧壁56向内侧倾斜并与第一保持件部40的凹部46接触,且在第二保持件侧壁外表面56a接触壳体20,在方向R上,第一保持件侧壁44向内侧倾斜并与第二保持件侧壁56接触,且在第一保持件侧壁外表面44a接触壳体20。图7D示出如下例子:在基板62的宽度方向W中的方向L上,第一保持件侧壁44向内侧倾斜并与第二保持件侧壁56接触,且在第一保持件侧壁外表面44a接触壳体20,在方向R上,第二保持件侧壁56向内侧倾斜并与第一保持件部40的凹部46接触,且在第二保持件侧壁外表面56a接触壳体20。
这里,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图8A表示图7B以及图7D中示出的传感器组件SA的嵌入成型工序。如图8A所示,若向模具70导入树脂材料80,则在基板62的宽度方向W上,树脂材料80对第一保持件侧壁外表面44a造成将第一保持件侧壁44向内侧按压的力。由此,第一保持件侧壁44向内侧倾斜,并与第二保持件部50的小基部54的端面54b接触。由此,可抑制树脂材料80侵入保持件HR内部。
图8B表示图7A以及图7C中示出的传感器组件SA的嵌入成型工序。如图8B所示,若向模具70导入树脂材料80,则在基板62的宽度方向W上,树脂材料80对第二保持件侧壁外表面56a造成将第二保持件侧壁56向内侧按压的力。由此,第二保持件侧壁56向内侧倾斜,并与第一保持件部40的凹部46接触。由此,可抑制树脂材料80侵入保持件HR内部。此外,如图8B中虚线示出的那样,第二保持件侧壁56在树脂材料80接触之前,在与第二保持件主面54a正交的方向上延伸。
此外,传感器组件SA的构造成为图7A~图7D的哪一个,这取决于第一保持件部40以及第二保持件部50的个体差异等。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除了第一实施方式的上述效果之外,还可得到以下的效果。
(2)利用第一保持件侧壁44以及第二保持件侧壁56构成迷宫构造。与产生图8A示出的现象的概率相比,产生图8A示出的现象与图8B示出的现象的任一个的概率更高,因此,与不具备第二保持件侧壁56的情况相比,能够更可靠地抑制树脂侵入保持件HR内。
以下,针对第三实施方式,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点为中心并参照附图进行说明。
图9中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保持件HR的剖面结构。此外,在图9中,针对与图3等中示出的部件对应的部件,为了方便而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件HR由收容有磁传感器电路60的一部分的传感器收容部SH、以及收容有线束30的一部分的线束收容部HH一体成型。详细而言,利用第一保持件部40以及第二保持件部50构成传感器收容部SH以及线束收容部HH。这里,线束收容部HH中的第一保持件部40相对于传感器收容部SH的第一保持件部40,向与基板62从保持件HR突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另外,线束收容部HH中的第二保持件部50相对于传感器收容部SH的第二保持件部50,向与基板62从保持件HR突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
但是,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线束收容部HH中的第二保持件部50在与基板62从保持件HR突出的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局部地具备2对第二保持件侧壁56。
图11中示出线束收容部HH处的传感器组件SA的剖视图。详细而言,图11相当于图10的11-11剖面,但不是保持件HR的剖面,而是传感器组件SA的剖面。
如图11所示,线束30被相互对置地配置的第一保持件部40与第二保持件部50夹着。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保持件侧壁56配置于比第一保持件侧壁44靠宽度方向W外侧。而且,一对第一保持件侧壁44向内侧倾斜并与第二保持件部50接触,且在一对第一保持件侧壁44的外周面(第一保持件侧壁外表面44a)接触壳体20。
线束30具备多条布线32、收容多条布线32并形成线束30的外周的覆皮36、以及与布线32一起填充于覆皮36内的丝34。图11示出的线束30的剖面的圆形状具有在第一保持件部40与第二保持件部50相互相向的方向上被挤压使得宽度方向W成为长轴的大致椭圆形状。
这里,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壳体20与图6B以及图6C中例示的成型工序相同,由注塑成型形成。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利用铸销90对铸销90在第一保持件部40中的线束收容部HH侧接触的部分亦即抵接面49、铸销90在第二保持件部50中的线束收容部HH侧接触的部分亦即抵接面59施加有压力。详细而言,施加第一保持件部40以及第二保持件部50彼此相互相向的方向的压力。即,预先在模具70形成插入铸销90的孔,在从孔插入铸销90并保持保持件HR中的抵接面49、59的状态下进行注塑成型。
这里,若利用铸销90对抵接面49、59施加有压力,则对线束30施加在与宽度方向W正交的方向上挤压线束30的力。线束30是在内部填充有丝34的构造,所以向径向的变形较容易,由此,线束30以与宽度方向W正交的方向的径因上述力而变小的方式变形。因此,若假设不施加由铸销90产生的力,则即使在第一保持件部40与第二保持件部50因线束30的公差而不在与宽度方向W正交的方向上重叠的情况下,也施加力使线束30变形,从而能够使第一保持件部40与第二保持件部50在上述方向上重叠。因此,如图11所示,能够使第一保持件侧壁44的前端部44c侧与第二保持件部50接触。而且,通过注塑成型,第一保持件侧壁44向内侧倾斜并与第二保持件部50接触,由此,可充分抑制树脂材料80向线束收容部HH的内部侵入。
与此相对的,在图13示出的比较例中,线束30是覆皮36覆盖布线32的周围的结构,与本实施方式相比,覆皮36成为壁厚。因此,即使因铸销90而造成力,线束30也几乎不变形。因此,第一保持件部40与第二保持件部50的间隙变大,在成型工序中,存在树脂材料80侵入线束收容部HH的担忧。
此外,也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的各事项的至少一个以以下方式进行变更。此外,第一构造与图7B示出的构造、图7C的方向R侧的构造、以及图7D的方向L侧的构造对应。另外,第二构造与图7A示出的构造、图7C的方向L侧的构造、以及图7D的方向R侧的构造对应。另外,第一现象与图8A示出的现象对应,第二现象与图8B示出的现象对应。
针对第一保持件部,壳体20的注塑成型前的宽度方向W的厚度并不限定于一定的部件。例如,也可以是壳体20的注塑成型前的宽度方向W的厚度随着向第二保持件侧行进而变薄从而逐渐变细的构造。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利用树脂材料80施加压力,容易使第一保持件侧壁44向内侧进一步倾斜。
传感器组件并不限定于通过注塑成型而形成。在不是注塑成型的情况下,在将壳体20嵌入成型之前,代替将第一保持件侧壁44形成为在与第一保持件主面42a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形状,可以将其形成为从最初开始向内侧倾斜。而且,在那种情况下,能够利用第一保持件侧壁44与第二保持件部50更可靠地防止树脂侵入基板62侧。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将第一保持件部40的材料设为与壳体20的材料相同,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将第一保持件部40的材料设为其熔点高于壳体20的材料的熔点的材料。
针对第二保持件部,壳体20的注塑成型前的宽度方向W的厚度并不限定于一定的部件。例如,也可以是壳体20的注塑成型前的宽度方向W的厚度随着向第一保持件侧行进而变薄从而逐渐变细的构造。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利用树脂材料80施加压力,容易使第二保持件侧壁56向内侧进一步倾斜。
传感器组件并不限定于通过注塑成型而形成。在不是注塑成型的情况下,在将壳体20嵌入成型之前,代替将第二保持件侧壁56形成为在与第二保持件主面54a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形状,可以将其形成为从最初开始向内侧倾斜。而且,在那种情况下,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能够利用第二保持件侧壁56与凹部46更可靠地防止树脂侵入基板62侧。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将第二保持件部50的材料设为与壳体20的材料相同,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将第二保持件部50的材料设为其熔点高于壳体20的材料的熔点的材料。
针对由第一保持件侧壁、第二保持件侧壁构成的迷宫构造,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一对第二保持件侧壁56位于比一对第一保持件侧壁44靠基板62的宽度方向W内侧,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使一对第二保持件侧壁56位于比一对第一保持件侧壁44靠宽度方向W外侧。还例如,也可以为:一对第二保持件侧壁56的一方位于比一对第一保持件侧壁44的一方靠宽度方向W内侧,且一对第二保持件侧壁56的另一方位于比一对第一保持件侧壁44的另一方靠宽度方向W外侧。
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将线束收容部HH的第二保持件侧壁56在基板62从保持件HR突出的方向上部分地配置在两个位置,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沿着基板62从保持件HR突出的方向设置线束收容部HH的整体。此时,在线束收容部HH中,并非必需使一对第二保持件侧壁56位于比一对第一保持件侧壁44靠基板62的宽度方向W外侧。例如,也可以是一对第二保持件侧壁56位于比一对第一保持件侧壁44靠宽度方向W内侧。此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也并非必需在线束收容部HH具备第二保持件侧壁56。
例如,在图7A中,也可以是还使第一保持件侧壁44向内侧倾斜并与第二保持件侧壁56接触的构造。针对线束,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在覆皮36内填充了丝34,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凝胶、树脂等,总之填充与覆皮36相比容易变形的部件即可。
针对磁传感器电路,并不限定于具备两个具备了霍尔元件的集成电路64的磁传感器电路。例如,也可以具备一个,也可以具备三个以上。
并不限定于磁传感器电路具备基板。例如,也可以为:具备具有霍尔元件的集成电路、以及焊接有相同集成电路的销的导体,且该导体与线束30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将导体部分的主面作为电路主面,并将该导体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收容在保持件HR即可。
针对磁感应元件,并不限定于具备霍尔元件的磁感应元件,例如,也可以是TMR(Tunnel Magnetoresistive:隧道磁阻)元件等。
针对磁通输出装置,齿13a、13b的数量、永磁铁18的N极、S极的数量并不限定于图1中例示的磁通输出装置。

Claims (8)

1.一种传感器组件,其构成转矩传感器,该转矩传感器具备输出与扭杆的两端的扭转对应的磁通的磁通输出装置,
所述传感器组件具备:
磁传感器电路,该磁传感器电路将所述磁通输出装置所输出的磁通作为施加于所述扭杆的转矩的检测值输出;
保持件,该保持件保持该磁传感器电路;以及
壳体,该壳体具有与所述保持件分离的部件并且将所述保持件包围,由此将所述保持件收容在该壳体内部,
所述保持件构成为具备:第一保持件部,所述第一保持件部具有与所述磁传感器电路的第一电路主面对置的第一保持件主面;第二保持件部,所述第二保持件部具有与所述磁传感器电路的第二电路主面对置的第二保持件主面,所述第一保持件部还具备从所述第一保持件主面向所述第二保持件主面突出的第一保持件侧壁,在由所述第一保持件部、所述第二保持件部、和所述第一保持件侧壁划分出的空间中收容所述磁传感器电路的一部分,从而保持该磁传感器电路,
所述第一保持件侧壁向所述保持件的内侧倾斜并与所述第二保持件部接触,
所述壳体为树脂制,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保持件侧壁的外侧的面亦即第一保持件侧壁外表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保持件侧壁包括分别从所述第一保持件主面的相互对置的边延伸的一对侧壁,
所述第二保持件部具备相对于所述第二保持件主面向所述第一保持件部侧突出的侧壁亦即第二保持件侧壁,
所述第二保持件侧壁包括分别从所述第二保持件主面的相互对置的边延伸的一对侧壁,
一对所述第一保持件侧壁中的一方配置为在比一对所述第二保持件侧壁中的一方靠外侧或者内侧的位置与一对所述第二保持件侧壁中的一方邻接,
一对所述第一保持件侧壁中的另一方配置为在比一对所述第二保持件侧壁中的另一方靠外侧或者内侧的位置与一对所述第二保持件侧壁中的另一方邻接,
所述传感器组件具有如下构造:所述第一保持件侧壁向内侧倾斜并与所述第二保持件部接触,且所述第一保持件侧壁外表面与构成所述壳体的树脂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具备将连接于所述磁传感器电路的多条布线集束而成的线束,
所述保持件具备线束收容部,并通过所述第一保持件部中的构成所述线束收容部的部分、以及所述第二保持件部中的收容所述线束的部分来收容所述线束的端部,
所述线束具备所述多条布线、覆盖所述多条布线且形成该线束的外周的覆皮、以及与所述多条布线一起填充于所述覆皮且与所述覆皮相比容易变形的部件。
4.一种传感器组件的制造方法,所述传感器组件构成转矩传感器,该转矩传感器具备输出与扭杆的两端的扭转对应的磁通的磁通输出装置,
所述传感器组件具备:
磁传感器电路,该磁传感器电路将所述磁通输出装置所输出的磁通作为施加于所述扭杆的转矩的检测值输出;
保持件,该保持件保持该磁传感器电路;以及
壳体,该壳体具有与所述保持件分离的部件并且将所述保持件包围,由此将所述保持件收容在该壳体内部,
在所述传感器组件的制造方法中,包括:
收容工序,在该工序中,将所述磁传感器电路的一部分收容于所述保持件;以及
成型工序,在该工序中,将收容有所述磁传感器电路的一部分的保持件配置在划分出所述壳体的模具并向所述模具浇注具有流动性的树脂材料,从而将所述壳体注塑成型,
所述保持件构成为具备:第一保持件部,所述第一保持件部具有与所述磁传感器电路的第一电路主面对置的第一保持件主面;第二保持件部,所述第二保持件部具有与所述磁传感器电路的第二电路主面对置的第二保持件主面,所述第一保持件部还具备从所述第一保持件主面向所述第二保持件主面突出的第一保持件侧壁,在由所述第一保持件部、所述第二保持件部、和所述第一保持件侧壁划分出的空间中收容所述磁传感器电路的一部分,从而保持该磁传感器电路,
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保持件侧壁的外侧的面亦即第一保持件侧壁外表面接触,
在所述成型工序中,所述树脂材料对所述第一保持件侧壁施加将该第一保持件侧壁向内侧按压的压力,从而使得所述第一保持件侧壁向内侧倾斜并与所述第二保持件部接触且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保持件侧壁外表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感器组件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保持件侧壁包括分别从所述第一保持件主面的相互对置的边延伸的一对侧壁,
所述第二保持件部具备相对于所述第二保持件主面向所述第一保持件部侧突出的侧壁亦即第二保持件侧壁,
所述第二保持件侧壁包括分别从所述第二保持件主面的相互对置的边延伸的一对侧壁,
在所述收容工序中,将一对所述第一保持件侧壁中的一方配置为在比一对所述第二保持件侧壁中的一方靠外侧或者内侧的位置与一对所述第二保持件侧壁中的一方邻接,
将一对所述第一保持件侧壁中的另一方配置为在比一对所述第二保持件侧壁中的另一方靠外侧或者内侧的位置与一对所述第二保持件侧壁中的另一方邻接,
在所述成型工序中,产生如下现象,即:所述树脂材料对所述第一保持件侧壁施加将该第一保持件侧壁向内侧按压的压力从而使得所述第一保持件侧壁向内侧倾斜并与所述第二保持件部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传感器组件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磁传感器电路是通过在基板焊接具备磁感应元件的集成电路而形成的,
所述电路主面为所述基板的主面。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传感器组件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传感器组件还具备将连接于所述磁传感器电路的多条布线集束的线束,
所述保持件具备线束收容部,并通过所述第一保持件部中的构成所述线束收容部的部分、以及所述第二保持件部中的收容所述线束的部分来收容所述线束的端部,
所述线束具备所述多条布线、覆盖所述多条布线且形成该线束的外周的覆皮、以及与所述多条布线一起填充于所述覆皮且与所述覆皮相比容易变形的部件,
在所述收容工序中,将所述线束的一部分收容在所述保持件,
在所述成型工序中,在将收容有所述磁传感器电路的一部分以及所述线束的一部分的所述保持件配置在划分出所述壳体的模具并向所述模具浇注具有流动性的树脂材料时,分别对构成所述线束收容部的第一保持件部与构成所述线束收容部的所述第二保持件部施加使所述第一保持件部与所述第二保持件部相互相向的方向的压力。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感器组件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传感器组件还具备将连接于所述磁传感器电路的多条布线集束的线束,
所述保持件具备线束收容部,并通过所述第一保持件部中的构成所述线束收容部的部分、以及所述第二保持件部中的收容所述线束的部分收容所述线束的端部,
所述线束具备所述多条布线、覆盖所述多条布线且形成该线束的外周的覆皮、以及与所述多条布线一起填充于所述覆皮且与所述覆皮相比容易变形的部件,
在所述收容工序中,将所述线束的一部分收容在所述保持件,
在所述成型工序中,在将收容有所述磁传感器电路的一部分以及所述线束的一部分的所述保持件配置在划分出所述壳体的模具并向所述模具浇注具有流动性的树脂材料时,分别对构成所述线束收容部的第一保持件部与构成所述线束收容部的所述第二保持件部施加使所述第一保持件部与所述第二保持件部相互相向的方向的压力。
CN201611101204.XA 2015-12-03 2016-12-02 传感器组件以及传感器组件的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1017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36656 2015-12-03
JP2015236656 2015-12-03
JP2016-005565 2016-01-14
JP2016005565A JP6645199B2 (ja) 2015-12-03 2016-01-14 センサアッセンブリーおよびセンサアッセンブリー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01757A CN107101757A (zh) 2017-08-29
CN107101757B true CN107101757B (zh) 2020-09-08

Family

ID=59060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01204.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101757B (zh) 2015-12-03 2016-12-02 传感器组件以及传感器组件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645199B2 (zh)
CN (1) CN1071017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98056B (zh) * 2020-01-15 2021-05-18 太原理工大学 Gmm和tmr复合全封闭非接触式旋转件扭矩测试装置
CN111157156B (zh) * 2020-01-15 2021-05-28 中北大学 一种超磁致伸缩和隧道磁阻复合的旋转件扭矩测试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67857A1 (en) * 2002-03-07 2003-09-11 Kiyoshi Sugimura Torque sensor
JP2007170963A (ja) * 2005-12-21 2007-07-05 Sumiden Electronics Kk 回転検出センサ
JP2011257225A (ja) * 2010-06-08 2011-12-22 Kayaba Ind Co Ltd トルクセンサ
CN103085873A (zh) * 2011-11-08 2013-05-08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转矩检测装置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CN103162886A (zh) * 2011-12-16 2013-06-19 株式会社电装 扭矩传感器装置
US20130312539A1 (en) * 2012-05-25 2013-11-28 Denso Corporation Torque sensor
WO2014199956A1 (ja) * 2013-06-10 2014-12-18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検出装置、及び検出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4520685A (zh) * 2013-03-19 2015-04-15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转矩检测装置、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及车辆
CN104568257A (zh) * 2013-10-24 2015-04-29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车辆用检测装置
CN104554427A (zh) * 2013-08-02 2015-04-29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转矩检测装置以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CN104641210A (zh) * 2013-03-22 2015-05-20 日立汽车系统转向器株式会社 旋转检测装置及动力转向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07523A (ja) * 2002-04-16 2003-10-31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回転検出センサ
KR101675531B1 (ko) * 2009-11-20 2016-11-14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차량의 조향토크 및 조향각 검출장치
JP2013032942A (ja) * 2011-08-01 2013-02-14 Denso Corp 回転検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051877B2 (ja) * 2013-01-11 2016-12-2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車輪速センサ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67857A1 (en) * 2002-03-07 2003-09-11 Kiyoshi Sugimura Torque sensor
JP2007170963A (ja) * 2005-12-21 2007-07-05 Sumiden Electronics Kk 回転検出センサ
JP2011257225A (ja) * 2010-06-08 2011-12-22 Kayaba Ind Co Ltd トルクセンサ
CN103085873A (zh) * 2011-11-08 2013-05-08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转矩检测装置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CN103162886A (zh) * 2011-12-16 2013-06-19 株式会社电装 扭矩传感器装置
US20130312539A1 (en) * 2012-05-25 2013-11-28 Denso Corporation Torque sensor
CN104520685A (zh) * 2013-03-19 2015-04-15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转矩检测装置、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及车辆
CN104641210A (zh) * 2013-03-22 2015-05-20 日立汽车系统转向器株式会社 旋转检测装置及动力转向装置
WO2014199956A1 (ja) * 2013-06-10 2014-12-18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検出装置、及び検出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4554427A (zh) * 2013-08-02 2015-04-29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转矩检测装置以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CN104568257A (zh) * 2013-10-24 2015-04-29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车辆用检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645199B2 (ja) 2020-02-14
JP2017106879A (ja) 2017-06-15
CN107101757A (zh) 2017-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89762B2 (en) Magnetic detection device and torque sensor including the same
US9689763B2 (en) Magnetic detection device and torque sensor including the same
US10541584B2 (en) Motor
US8957678B2 (en) Sensor unit and magnetic flux concentrating module
JP4855239B2 (ja) モータ用絶縁ハウジング
JP5008742B2 (ja) 電動式駆動装置
US20150355213A1 (en) Wheel speed sensor and wire harness
JP5556833B2 (ja) 回転式アクチュエータ
US10243426B2 (en) Motor
US10180366B2 (en) Torque detection device
CN107101757B (zh) 传感器组件以及传感器组件的制造方法
US11187601B2 (en) Sensor device
CN108534804B (zh) 检测装置以及检测装置的制造方法
JP2012122793A (ja) 電流センサ
WO2014103469A1 (ja) 車輪速センサ及び車輪速センサ製造方法
US9857253B2 (en) Senso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ensor assembly having a magnetic sensor circuit, a holder holding the magnetic sensor circuit and including first and second holder members, and a resin case containing the holder
WO2015096018A1 (en) Modularized Speed Sensor
US11536594B2 (en) Sensor component, pre-assembly arrangement for a sensor componen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sensor component
US11451116B2 (en) Motor
JP4916986B2 (ja) 回転検出センサ
EP3324195B1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KR102584905B1 (ko) 모터
KR101033958B1 (ko) 토크 센서의 고정방법
JP2011047656A (ja) 磁気センサ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17026528A (ja) 回転角度検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