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00101A - 小微涵洞 - Google Patents

小微涵洞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00101A
CN107100101A CN201710551873.5A CN201710551873A CN107100101A CN 107100101 A CN107100101 A CN 107100101A CN 201710551873 A CN201710551873 A CN 201710551873A CN 107100101 A CN107100101 A CN 1071001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vert
pipe
highway
ejectment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5187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丰伟
陈观珍
梁金法
陈桂成
汤朝龙
陈德权
邱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71001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001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FADDITIONAL WORK, SUCH AS EQUIPPING ROADS OR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S, HELICOPTER LANDING STAGES, SIGNS, SNOW FENCES, OR THE LIKE
    • E01F5/00Draining the sub-base, i.e. subgrade or ground-work, e.g. embankment of roads or of the ballastway of railways or draining-off road surface or ballastway drainage by trenches, culverts, or conduits or other specially adapted means
    • E01F5/005Culverts ; Head-structures for culverts, or for drainage-conduit outlets in slop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9/0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 B01D29/01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with flat filter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微涵洞,包括过滤器、涵管以及引排管。过滤器埋设于公路路面下方且与位于公路一侧的边沟相连通,过滤器包括过滤器本体和设置在过滤器本体的进水端的过滤网。涵管埋设于路面下方且涵管的出水端的地势低于进水端的地势,涵管连接过滤器,将边沟内的水引至公路的另一侧。引排管设置于位于公路另一侧的边坡或挡墙且与涵管相连接,引排管上具有多个引排管孔。

Description

小微涵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公路排水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小微涵洞。
背景技术
汛期强降雨多发,短时局部汇水量非常大。公路建设改变了沿线原始水系,漫流形式变成多处大股水流。水流的过分集中使得每次强降雨都会引发巨额公路水毁损失,甚至会造成部分道路中断。
目前公路的排水设计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大涵洞极大改变原始地表漫流形式,水流高度集中易发水毁灾情;大涵洞对基底承载力和出口防冲刷能力也有较高要求;出于对自身山地的防冲刷保护,群众不支持在山沟外设置涵洞。而公路边沟或沟渠等汇水设施底部一旦产生淤积物后,水流可能漫向路面,影响道路和行车安全。
此外,对于土质路段,长陡边沟或沟渠底部经常被洪水冲刷淘空,大量边沟或沟渠水汇入后,河沟涵洞设计孔径需增大,工程施工质量、进度和安全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小微涵洞。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微涵洞,包括过滤器、涵管以及引排管。过滤器埋设于公路路面下方且与位于公路一侧的边沟相连通,过滤器包括过滤器本体和设置在过滤器本体的进水端的过滤网。涵管埋设于路面下方且涵管的出水端的地势低于进水端的地势,涵管连接过滤器,将边沟内的水引至公路的另一侧。引排管设置于位于公路另一侧的边坡或挡墙且与涵管相连接,引排管上具有多个引排管孔。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过滤器本体的进水端呈扩口状,且过滤器本体的进水端固定于边沟墙,过滤网与边沟墙平齐。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过滤器本体进水端的最大扩孔直径大于或等于过滤器本体出水端的直径的两倍。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涵管的埋设深度大于或等于5厘米,涵管进水端的管底高于边沟底10厘米以上。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当小微涵洞位于纵坡小于1%的路段时,涵管沿垂直于公路延伸方向埋设,涵管的埋设深度沿水流方向逐渐增加,涵管中线所形成的坡度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3%,涵管的孔径越小,埋设所形成的坡度越大。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涵管的中线与公路延伸方向倾斜相交,公路的坡度使涵管的出水端的地势低于进水端的地势。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引排管的包括横向引排管和/或纵向引排管,横向引排管的中心线平行于公路的延伸方向,纵向涵管的中线沿公路的边坡或挡墙延伸。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小微涵洞还包括砼防冲刷块,砼防冲刷块设置在引排管的出水侧。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引排管铆接于公路一侧的边坡或挡墙。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过滤网上网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涵管直径的1/6且小于或等于涵管直径的1/3。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小微涵洞,通过在公路路面以下埋设涵管,涵管经过滤器与边沟相连接。边沟内的水经孔径较小的涵管引至公路的另一侧并经引排管引出,该设计将现有的边沟上的大股出水转换为小流量的出水,降低公路建设对原始漫流水系影响,避免了水流过分集中而引起的公路水毁或道路中断,施工简单、安全且不会对公路建设造成任何的影响。通过在涵管的进水端设置过滤器,过滤器上的过滤网既能实现过水又可有效防止水中的杂物堵塞小孔径的涵管。
此外,通过设置过滤网与边沟墙平齐,边沟水可将拦截在过滤网上的杂物冲走,达到自动清洁过滤网的目的,无需人工进行清理,大大降低了公路养护的人工成本。通过设置涵管的埋设坡度来控制涵管和涵管内的水流速度,保证水流顺畅的同时又不会因坡度过大而对涵管出水处的底面造成过度的冲刷,有效防止涵管出水处底面的水土流失。通过设置涵管的埋设深度大于或等于5厘米,有效防止公路路面车辆对涵管的碾压;设置涵管进水端的管底高于边沟底10厘米以上,实现高位出水,有效避免边沟内石块对过滤网的堵塞。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小微涵洞的剖视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小微涵洞的剖视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小微涵洞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小微涵洞包括过滤器1、涵管2以及引排管3。过滤器1埋设于公路100的路面下方且与位于公路一侧的边沟200相连通,过滤器1包括过滤器本体11和设置在过滤器本体11的进水端的过滤网12。涵管2埋设于路面下方且涵管2的出水端的地势低于进水端的地势,涵管2连接过滤器1,将边沟200内的水引至公路的另一侧。引排管3设置于位于公路另一侧的边坡或挡墙且与涵管2相连接,引排管3上具有多个引排管孔31。
本实施例提供的小微涵洞通过在公路100的路面下埋设小孔径的涵管2,涵管经过滤器1与边沟200相连接,边沟200内的水经过滤器1、涵管2以及引排管3排至公路200的另一侧。于本实施例中,涵管2的直径为5厘米且为整根的PVC管,整个小微涵洞仅在涵管2的两端设置两个接头5,少的接头可有效保证涵洞的整体强度,且可进一步减少堵塞。然而,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于其它实施例中,对于水沟易堵,山体涌水量集中,且出水口地质坚硬的地段,涵管2直径可适当增大,但最大不宜超过10厘米。于本实施例中,小微涵洞包括一根涵管2。然而,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于其它实施例中,对于水沟易堵塞的路段可在过滤器1后设置多根并列的涵管,增加小微涵洞的排水能力。并设置多根涵管2所对应的多根引排管的布设方向不同,该设置避免了大股水流对同一个地方的冲刷,提高与原始漫流水系的相似度。
于本实施例中,过滤器1和接头5套接连接。然而,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于其它实施例中,过滤器1和接头5可一体成型。
本实施例提供的小微涵洞对边沟内大股的水流进行分流,形成多处小流量的出水,使得整体的公路水系更加接近原始的漫流水系,避免了水流过分集中而引起的水土流失和道路损毁。过滤网12的设置可有效避免水中的杂质对小孔径的涵管2的堵塞。通过在边沟侧面设置小微涵洞,公路内侧路面和山体的汇集水流可以被有效分流,防止水流过分集中,有效预防并避免了公路被强水流冲毁。进一步的,设置小微涵洞后,还可以及时排除边沟堵塞产生的涌水,避免路面和路基水毁损失。再者除河沟等水系特别丰富的地方需设大涵洞外,其它路段可用大量小微涵洞代替,这样可以避免设置大涵洞带来的征地和施工方面的困难。
由于过滤网12会对流量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使得涵管2内具有足够的水流量,设置过滤器本体11的进水端呈扩口状,且设置过滤器本体11的进水端的最大扩孔直径等于过滤器本体11出水端的直径的两倍。然而,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于其它实施例中,可设置过滤器本体11的进水端的最大扩孔直径大于过滤器本体11出水端的直径的两倍。进一步的,还可通过设置过滤网12上网孔的直径来保证水流量。具体而言,设置过滤网12上网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涵管直径的1/6且小于或等于涵管直径的1/3。
于本实施例中,设置过滤器本体11的进水端固定于边沟墙,过滤网12与边沟墙平齐。该设置使得边沟内的水会不断地冲刷过滤网12上拦截的杂物并将杂物带走,实现自动清理过滤网12的目的。公路养护人员无需对过滤网12进行清理,大大减小了养护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公路养护的人工成本。
为使得涵管2内水流的顺畅流通,需保证涵管2的出水端的地势低于进水端的地势。于本实施例中,小微涵洞设置在纵坡小于1%的路段,此时设置涵管2沿垂直于公路的延伸方向埋设,涵管2的埋设深度沿水流方向逐渐增加。涵管2的中线所形成的坡度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3%;且涵管2的孔径越小,埋设所形成的坡度越大。优选的,设置涵管2的中线所形成的坡度等于2.5%。然而,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于其它实施例中,可设置涵管2的中线与公路延伸方向倾斜相交。在公路建设中,任何公路地段均具有一定的纵坡,涵管2的中线与公路延伸方向倾斜相交则是利用公路的纵坡来使得涵管2的出水端的地势低于进水端的地势。综合考虑涵管2内的水的流速,纵坡的坡度越大,倾斜相交的角度越小。此时可设置涵管2的埋深一致,便于施工,减小施工成本。然而,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于其它实施例中,在倾斜相交的基础上还可结合埋深的改变,施工非常灵活,可适用于任何公路地段。
由于涵管2是埋设在公路底面以下,为防止车辆的碾压对涵管2的破坏并保证路面整体性,设置涵管2的埋设深度大于或等于5厘米。优选的,设置涵管2进水端的埋深8厘米,涵管2出水端的埋深23厘米。然而,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定。由于在山区的公路环境中,砂石和淤泥会比较多,为了避免砂石和淤泥对涵管2的堵塞,于本实施例中,设置涵管2高位出水。具体而言,设置涵管2进水端的管底高于边沟底10厘米以上。然而,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于其它实施例中,当边沟深度不能同时满足埋深和涵管高位出水的要求时,以满足埋深为首要要求。
引排管3的设置是将涵管2内的水引至质地坚硬的区域,防止水流对疏松地质的冲刷。于本实施例中,引排管3包括一个纵向引排管,纵向引排管3的中线沿公路的边坡或挡墙延伸。然而,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于其它实施例中,一根涵管2后可接两根以上的引排管。或者于其它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引排管3可包括与一涵管相连接的两根横向引排管。横向引排管的中心线平行于公路的延伸方向。或者当地质坚硬的区域远离小微涵洞时,如图3所示可设置引排管3由多根管件连接而成,且引排管的朝向不限定是纵向还是横向,可呈任意的曲线或折线。本发明所述的引排管3并不限定是管子,在一些特殊的地段,引排管3可为具有引排作用的沟渠。
由于引排管3较长,在水流作用下会发生晃动,于本实施例中,将引排管3铆接于公路一侧的边坡或挡墙上。
于本实施例中,引排管3上具有引排管孔31,引排管孔31将引排管3内的水进一步分成小股的水流,进一步实现分流,具有很好的消能效果,进一步提高了现有公路水系与原始漫流水系的相似度。于本实施例中,引排管孔31的直径为2毫米。然而,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为避免流量的过分集中,设置多个引排管孔31具有两个以上的出水方向。通常设置引排管孔31设置在引排管的两个侧壁。然而,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为防冲刷松散地质,在引排管3下方设砼防冲刷块4。于其它实施例中,可将引排管3加长引到质地坚硬的地方,取消砼防冲刷块的设置。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小微涵洞,通过在公路路面以下埋设涵管,涵管经过滤器与边沟相连接。边沟内的水经孔径较小的涵管引至公路的另一侧并经引排管引出,该设计将现有的边沟上的大股出水转换为小流量的出水,降低公路建设对原始漫流水系影响,避免了水流过分集中而引起的公路水毁或道路中断,施工简单、安全且不会对公路建设造成任何的影响。通过在涵管的进水端设置过滤器,过滤器上的过滤网既能实现过水又可有效防止水中的杂物堵塞小孔径的涵管。
此外,通过设置过滤网与边沟墙平齐,边沟水可将拦截在过滤网上的杂物冲走,达到自动清洁过滤网的目的,无需人工进行清理,大大降低了公路养护的人工成本。通过设置涵管的埋设坡度来控制涵管和涵管内的水流速度,保证水流顺畅的同时又不会因坡度过大而对涵管出水处的底面造成过度的冲刷,有效防止涵管出水处底面的水土流失。通过设置涵管的埋设深度大于或等于5厘米,有效防止公路路面车辆对涵管的碾压;设置涵管进水端的管底高于边沟底10厘米以上,实现高位出水,有效避免边沟内石块对过滤网的堵塞。
虽然本发明已由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知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小微涵洞,其特征在于,包括:
过滤器,埋设于公路路面下方且与位于公路一侧的边沟相连通,所述过滤器包括过滤器本体和设置在过滤器本体的进水端的过滤网;
涵管,埋设于路面下方且涵管的出水端的地势低于进水端的地势,所述涵管连接所述过滤器,将边沟内的水引至公路的另一侧;
引排管,设置于位于公路另一侧的边坡或挡墙且与所述涵管相连接,所述引排管上具有多个引排管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微涵洞,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本体的进水端呈扩口状,且过滤器本体的进水端固定于边沟墙,过滤网与边沟墙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微涵洞,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本体进水端的最大扩孔直径大于或等于过滤器本体出水端的直径的两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微涵洞,其特征在于,所述涵管的埋设深度大于或等于5厘米,涵管进水端的管底高于边沟底10厘米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微涵洞,其特征在于,当小微涵洞位于纵坡小于1%的路段时,涵管沿垂直于公路延伸方向埋设,涵管的埋设深度沿水流方向逐渐增加,涵管中线所形成的坡度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3%,涵管的孔径越小,埋设所形成的坡度越大。
6.根据权利要去1所述的小微涵洞,其特征在于,涵管的中线与公路延伸方向倾斜相交,公路的坡度使涵管的出水端的地势低于进水端的地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微涵洞,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排管的包括横向引排管和/或纵向引排管,所述横向引排管的中心线平行于公路的延伸方向,所述纵向引排管的中线沿公路的边坡或挡墙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微涵洞,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微涵洞还包括砼防冲刷块,所述砼防冲刷块设置在引排管的出水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微涵洞,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排管铆接于公路一侧的边坡或挡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微涵洞,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上网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涵管直径的1/6且小于或等于涵管直径的1/3。
CN201710551873.5A 2017-04-19 2017-07-07 小微涵洞 Pending CN10710010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117013 2017-04-19
CN201720411701 2017-04-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00101A true CN107100101A (zh) 2017-08-29

Family

ID=5966368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51873.5A Pending CN107100101A (zh) 2017-04-19 2017-07-07 小微涵洞
CN201720822533.7U Active CN206887798U (zh) 2017-04-19 2017-07-07 小微涵洞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22533.7U Active CN206887798U (zh) 2017-04-19 2017-07-07 小微涵洞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7100101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00101A (zh) * 2017-04-19 2017-08-29 蔡丰伟 小微涵洞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29663A (ja) * 1998-10-23 2000-05-09 Tokachi Juki Kosakusho:Kk 暗渠の形成方法
JP2001355225A (ja) * 2000-06-14 2001-12-26 Kazuyuki Kobayashi 暗渠集排水管用継手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暗渠集排水管の施工方法
KR20030047137A (ko) * 2001-12-07 2003-06-18 민병이 비탈면 암거배수용 수로관
RU2303675C1 (ru) * 2006-02-27 2007-07-27 Вадим Васильевич Пассек Водопропускное сооружение в дорожной насыпи на вечномерзлых грунтах
CN101096888A (zh) * 2006-06-28 2008-01-02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一种浆砌石灰渣坝的构筑方法
CN203131321U (zh) * 2013-03-22 2013-08-14 郭庆山 一种水利管道
KR20150065476A (ko) * 2013-12-05 2015-06-15 한국도로공사 개구형 산마루 측구 및 시공방법
CN206887798U (zh) * 2017-04-19 2018-01-16 蔡丰伟 小微涵洞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29663A (ja) * 1998-10-23 2000-05-09 Tokachi Juki Kosakusho:Kk 暗渠の形成方法
JP2001355225A (ja) * 2000-06-14 2001-12-26 Kazuyuki Kobayashi 暗渠集排水管用継手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暗渠集排水管の施工方法
KR20030047137A (ko) * 2001-12-07 2003-06-18 민병이 비탈면 암거배수용 수로관
RU2303675C1 (ru) * 2006-02-27 2007-07-27 Вадим Васильевич Пассек Водопропускное сооружение в дорожной насыпи на вечномерзлых грунтах
CN101096888A (zh) * 2006-06-28 2008-01-02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一种浆砌石灰渣坝的构筑方法
CN203131321U (zh) * 2013-03-22 2013-08-14 郭庆山 一种水利管道
KR20150065476A (ko) * 2013-12-05 2015-06-15 한국도로공사 개구형 산마루 측구 및 시공방법
CN206887798U (zh) * 2017-04-19 2018-01-16 蔡丰伟 小微涵洞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恒发义: "做最好的公路工程施工员",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pages: 41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87798U (zh) 2018-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87953B (zh) 一种防治山区大型弃土场泥石流的排水施工方法
CN105862550B (zh) 一种城市雨水处理系统
US20050042030A1 (en) Drainage and irrigation approach and structure as well as its implementation
CN208777320U (zh) 一种边坡防护结构
CN210177294U (zh) 一种山区公路路基
CN111042293A (zh) 一种道路中央绿化带防渗排水结构的施工工艺
CN206887798U (zh) 小微涵洞
CN106638633A (zh) 一种坡积土路堑边坡的原位稳定系统
CN106012983A (zh) 适于山洪沟的泥石流拦挡格栅坝
CN109610486A (zh) 一种高边坡透水夹层疏水方法
CN103999592B (zh) 一种防止酸性矿区废石场植被退化的方法
CN109113124A (zh) 一种坡地集水系统
CN109235184A (zh) 一种高速公路黄土路堑边坡综合排水系统
CN105735085A (zh) 一种路缘石
CN214169122U (zh) 一种降水井临时封堵装置
CN214709317U (zh) 边坡生态复绿结构
CN205975511U (zh) 一种跨公路泥石流沟排导结构
CN212104428U (zh) 一种渗水排水管
CN106049651A (zh) 城市水涝的一种防治方法
CN206173824U (zh) 路基埋水管装置
JP2011032703A (ja) 雨水地中浸透施設
CN207176875U (zh) 带挡护结构的高位边沟
CN213418022U (zh) 一种节约高速公路挖方路段用地的v型截水沟
CN219992667U (zh) 一种道路软土地基的降水结构
CN209066211U (zh) 一种高速公路黄土路堑边坡综合排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