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84509B - 空调器追加冷媒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追加冷媒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84509B
CN107084509B CN201710443874.8A CN201710443874A CN107084509B CN 107084509 B CN107084509 B CN 107084509B CN 201710443874 A CN201710443874 A CN 201710443874A CN 107084509 B CN107084509 B CN 1070845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temperature
refrigerant
temperature difference
p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4387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84509A (zh
Inventor
岳耀标
王磊
陈泽波
卢国军
潘亚前
张铭钊
巩顺舜
植雄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71044387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0845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0845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845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845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845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5/00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refrigera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6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tim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45/00Detail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refrigerants; Service stations therefor
    • F25B2345/001Charging refrigerant to a cyc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器追加冷媒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控制空调器进入调试模式,判断空调器是否需要追加冷媒;当空调器需要追加冷媒时,计算获取空调器所需的首次冷媒追加量;根据首次冷媒追加量,向空调器注入冷媒;运行空调器;获取室温以及室内换热器的管温,计算室温与管温的温差值;判断温差值是否大于预设温差;若温差值不大于预设温差,停止空调器运行,并计算第二次冷媒追加量;根据第二次冷媒追加量,返回向空调器注入冷媒步骤,直到以第n次冷媒追加量注入冷媒,温差值大于预设温差;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上述空调器安装过程追加冷媒控制方法,能够避免需追加冷媒但由于安装过程不受控未追加冷媒的情况发生。

Description

空调器追加冷媒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器追加冷媒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器已经成为常规的家用电器,空调器的安装数量越来越大,其故障的数量也十分惊人,作为空调器心脏的压缩机故障率居空调器故障率的前几位,而且呈现攀升的趋势。
由于空调器有着自身的特殊性,空调器自身质量与其安装过程共同决定了空调器的故障率高低。对于空调器自身质量,空调器生产厂家已经对空调器质量控制相当严格,产品在出厂之前进行了多种性能及可靠性实验,所以空调器自身的质量是受控的。但是空调器安装过程由于安装人员、安装位置、工艺要求等原因难以受控,很多因素都会造成空调器故障。在较多情况下室内外机的连接管长度长于空调器要求的长度,空调器安装过程中对于室内外机连接管过长情况需要按照要求进行追加冷媒。由于安装过程的不受控,较多的安装未能按照要求进行追加冷媒,或即使追加也无法确保冷媒的追加量精确,导致系统中冷媒循环量减少,循环冷媒的减少会造成压缩机过热高温,高温对压缩机电机和润滑油具有很大的危害。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室内外机连接管过长需追加冷媒,但在安装过程中难以准确追加冷媒的问题,提供一种空调器追加冷媒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器追加冷媒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室内换热器以及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与所述室外换热器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所述空调器进入调试模式;
判断所述空调器是否需要追加冷媒;
当所述空调器需要追加冷媒时,计算获取空调器所需的首次冷媒追加量;
根据所述首次冷媒追加量,向所述空调器注入冷媒;
运行所述空调器;
获取室温以及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管温,计算所述室温与所述管温的温差值;
判断所述温差值是否大于预设温差;
若所述温差值不大于所述预设温差,停止所述空调器运行,并计算第二次冷媒追加量;
根据所述第二次冷媒追加量,返回向所述空调器注入冷媒步骤,直到以第n次冷媒追加量注入冷媒,所述温差值大于所述预设温差;
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判断所述温差值是否大于预设温差步骤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温差值大于所述预设温差时,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所述调试模式。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以第n次冷媒追加量注入冷媒,所述温差值大于所述预设温差的步骤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
判断所述排气温度是否小于预设温度;
当所述排气温度小于所述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所述调试模式。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判断所述排气温度是否小于预设温度步骤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排气温度不小于所述预设温度时,再次向所述空调器注入冷媒,直到所述排气温度小于所述预设温度。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室温以及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管温,计算所述室温与所述管温的温差值的步骤包括:
获取运行空调初始时刻的室温;
获取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管温;
计算所述运行空调器初始时刻的室温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管温的平均温差值。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排气温度步骤包括:获取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所述压缩机的平均排气温度。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室温以及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管温步骤包括:
所述获取室温是获取运行空调器初始时刻时的室温;
所述获取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管温是获取运行空调器第三预设时间段后的管温。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排气温度步骤包括:
获取运行空调器第四预设时间段后的排气温度;
其中,所述第四预设时间段长于等于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储存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安装过程追加冷媒控制装置,所述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室内换热器以及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与所述室外换热器通过连接管连通,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用于控制所述空调器进入调试模式的第一控制器;
用于判断所述空调器是否需要追加冷媒的第一判断模块;
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判断结果为所述空调器需要追加冷媒时,计算获取空调器所需的首次冷媒追加量的第一计算模块;
用于根据首次冷媒追加量向所述空调器注入冷媒的注入冷媒控制器;
用于运行所述空调器的第二控制器;
用于获取室温的室温采集器;
用于获取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管温的管温采集器;
用于计算所述室温与所述管温的温差值的第二计算模块;
用于判断所述温差值是否大于预设温差的第二判断模块;以及
用于若所述温差值不大于所述预设温差,停止所述空调器运行,并计算第二次冷媒追加量,并将计算结果返回注入冷媒控制器直到以第n次冷媒追加量注入冷媒,所述温差值大于所述预设温差的第三计算模块;
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当所述温差值大于所述预设温差时,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所述调试模式的第三控制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用于在所述以第n次冷媒追加量注入冷媒,所述温差值大于所述预设温差时,获取所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的排气温度采集器;
用于判断所述排气温度是否小于预设温度的所述第三判断模块;以及
用于当所述排气温度小于所述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所述调试模式的第四控制器。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控制器,还用于当所述排气温度不小于所述预设温度时,再次向所述空调器注入冷媒,直到所述排气温度小于所述预设温度。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室温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运行空调器初始时刻的室温;
所述管温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管温;
所述第二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运行空调器初始时刻的室温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管温的平均温差值。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气温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所述压缩机的平均排气温度。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室温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运行空调器初始时刻的室温;
所述管温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运行空调器第三预设时间段后的管温。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气温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运行空调器第四预设时间段后的排气温度;
其中,所述第四预设时间段长于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如上所述的控制装置。
上述空调器追加冷媒控制方法,空调器安装后强制其进入调试模式,能够避免需追加冷媒但由于安装过程不受控未追加冷媒的情况发生;进一步地,通过判断室温与管温的温差值是否大于预设温差,确定是否需要再次追加冷媒,提高了追加冷媒的精确度。
上述空调器追加冷媒控制装置,空调器安装后第一控制器强制其进入调试模式,能够避免需追加冷媒但由于安装过程不受控未追加冷媒的情况发生;进一步地,第二判断模块通过判断室温与管温的温差值是否大于预设温差,确定是否需要再次追加冷媒,提高了追加冷媒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空调器追加冷媒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空调器追加冷媒控制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空调器追加冷媒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涉及的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室内换热器以及室外换热器,其中室内换热器与室外换热器通过连接管连通。由于空调器的安装位置、工艺要求等原因,连接管的长度往往与空调器设计的长度不一致,需要追加冷媒。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调器追加冷媒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0,控制空调器进入调试模式。
S100,判断空调器是否需要追加冷媒。
可选地,步骤S100判断空调器是否需要追加冷媒,是根据连接管的长度、管径等尺寸信息是否大于空调器设计尺寸判断空调器是否需要追加冷媒。
S200,当空调器需要追加冷媒时,计算获取空调器所需的首次冷媒追加量。
可选地,步骤S200当空调器需要追加冷媒时,计算首次冷媒追加量中,是根据冷媒种类、连接管的长度以及管径等工艺要求计算首次冷媒追加量。
S300,根据所述首次冷媒追加量,向空调器注入冷媒。
S400,运行空调器。
可选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可以是制冷模式,也可以是制热模式,在本实施例中,以制冷模式进行说明。
S500,获取室温以及室内换热器的管温,计算室温与管温的温差值。
其中,室温是室内换热器所在的室内温度。管温是室内换热器中冷媒所在的管温。可选地,温差值是室温值减去管温值所得的差值的绝对值。
S600,判断温差值是否大于预设温差。
温差值越大,表示空调器的制冷能力或制热能力越强。在本发明中,预设温差根据空调器设计制冷能力或制热能力进行确定。可选地,预设温差可以是10~15℃。
S700,若温差值不大于预设温差,停止空调器运行,并计算第而次冷媒追加量,根据第二次冷媒追加量,返回步骤S300向空调器注入冷媒,直到以第n次冷媒追加量注入冷媒,预设温差值大于预设温差。
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且n为追加冷媒的次数。当温差值不大于预设温差时,表明空调器中冷媒的量较少,不足以提供空调器设计的制冷能力或制热能力,因此需要再次追加冷媒,以提高追加冷媒的精确性。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器安装过程追加冷媒控制方法,是在空调器安装后强制其进入调试模式,能够避免需追加冷媒但由于安装过程不受控未追加冷媒的情况发生。即本发明的控制方法使调试模式成为空调安装后、使用前的必经模式,只有经过调试模式调试结束的空调器机组才能够正常使用,否则空调器机组无法使用,从而避免了未根据安装过程追加冷媒直接启动机组问题,提高了空调器的可靠性以及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根据运行空调时室温与管温的差值,判断是否需要再次追加冷媒,提高追加冷媒量的精确度,进一步提高了空调器的可靠性以及用户体验。
例如,当连接管的长度和/或管径大于空调器的设计尺寸时,则判断结果为空调器需要追加冷媒。当连接管的长度和管径均不大于空调器的设计尺寸时,则判断结果为空调器不需要追加冷媒。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在步骤S100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当空调器不需要追加冷媒时,控制空调器退出所述调试模式。空调器退出调试模式后,即可正常使用。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第n次冷媒追加量是首次冷媒追加量的(n-1)次方的0.1倍。即通过式1计算第n次冷媒追加量。
Mn=0.1M1 n-1 式1
其中,Mn表示第n次冷媒追加量;
M1表示首次冷媒追加量;
n表示追加冷媒的次数。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在步骤S600判断温差值是否大于预设温差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温差值大于预设温差时,控制空调器退出调试模式。
当温差值大于预设温差时,表明空调器中冷媒的量充足,足以提供空调器设计的制冷能力或制热能力,达到空调器的实际要求,无需再次追加冷媒,因此退出调试模式,以使空调器能够正常使用。
作为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在以第n次冷媒追加量注入冷媒,温差值大于预设温差时的步骤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S800,当温差值大于预设温差时,获取压缩机的排气温度;
S900,判断排气温度是否小于预设温度;
S020,当排气温度小于预设温度时,控制空调器退出调试模式。
进一步地,在步骤S900判断排气温度是否小于预设温度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排气温度不小于预设温度时,再次向空调器注入冷媒,直到排气温度小于预设温度。
若空调器的冷媒较少,则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会上升,本发明通过进一步获取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并将排气温度与预设温度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退出调试模式或再次追加冷媒,能够更进一步提高追加冷媒的准确性。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获取室温以及室内换热器的管温,计算室温与管温的温差值的步骤包括:
获取运行空调初始时刻的室温;
获取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管温;
计算运行空调初始时刻的室温与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管温的平均温差值。
由于冷媒追加后空调器中的冷媒存在迁移情况出现,在运行空调器的初始阶段,空调器不稳定导致温度变化波动,为提高判断结果的准确性,选择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管温,并计算室温与该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管温的平均温差值,从而提高追加冷媒的精确性。
可选地,第一预设时间段可以是1~20min,进一步,可选是10~15min。
进一步地,第一预设时间段可以是自运行空调器时开始计时,也可以是运行空调器一定时间后开始计时。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获取排气温度步骤包括获取第二预设时间段内压缩机的平均排气温度。
同理,为避免运行空调器的初始阶段,空调器不稳定导致温度变化波动影响判断结果的准确性,选择以第二预设时间段内压缩机的平均排气温度与预设温度计算,以提高追加冷媒的精确性。
可选地,第二预设时间段可以是1~20min,进一步,可选是10~15min。
进一步地,第二预设时间段可以是自运行空调器时开始计时,也可以是运行空调器一定时间后开始计时。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获取室温以及室内换热器的管温步骤包括:
获取运行空调器初始时刻的室温;
获取运行空调器第三预设时间段后的管温。由于冷媒追加后空调器中的冷媒存在迁移情况出现,在运行空调器的初始阶段,空调器不稳定导致温度变化波动,为提高判断结果的准确性,选择获取运行空调器第三预设时间段后的管温,此时,空调器运行较为稳定,管温也相应地较为稳定,从而避免由于管温测定不准确影响追加冷媒的精确性。
可选地,第三预设时间段可以是1~20min,进一步,可选是10~15min。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获取排气温度步骤包括:获取运行空调器第四预设时间段后的排气温度;
其中,第四预设时间段长于等于第三预设时间段。
同理,为避免运行空调器的初始阶段,空调器不稳定导致温度变化波动影响判断结果的准确性,选择运行空调器第四预设时间后再获取排气温度,以提高追加冷媒的精确性。
可选地,第四预设时间段可以是1~20min,进一步,可选是10~15min。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储存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控制方法。
请参阅图2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调器安装过程追加冷媒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控制器010、第一判断模块100、第一计算模块200、注入冷媒控制器300、第二控制器400、室温采集器510、管温采集器520、第二计算模块530、第二判断模块600以及第三计算模块700。
第一控制器010,用于控制空调器进入调试模式。
第一判断模块100,用于判断空调器是否需要追加冷媒。
可选地,步骤S100判断空调器是否需要追加冷媒,是根据连接管的长度、管径等尺寸信息是否大于空调器设计尺寸判断空调器是否需要追加冷媒。
第一计算模块200,用于当第一判断模块100判断结果为空调器需要追加冷媒时,计算获取空调器所需的首次冷媒追加量。
可选地,步骤S200当空调器需要追加冷媒时,计算首次冷媒追加量中,是根据冷媒种类、连接管的长度以及管径等工艺要求计算首次冷媒追加量。
注入冷媒控制器300,用于根据首次冷媒追加量向空调器注入冷媒。
第二控制器400,用于运行所述空调器。
可选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可以是制冷模式,也可以是制热模式,在本实施例中,以制冷模式进行说明。
室温采集器510,用于获取室温。室温是室内换热器所在的室内温度。
管温采集器520,用于获取室内换热器的管温。管温是室内换热器中冷媒所在的管温。
第二计算模块530,用于计算室温与管温的温差值。可选地,温差值是室温值减去管温值所得的差值的绝对值。
第二判断模块600,用于判断温差值是否大于预设温差。
温差值越大,表示空调器的制冷能力或制热能力越强。在本发明中,预设温差根据空调器设计制冷能力或制热能力进行确定。可选地,预设温差可以是10~15℃。
第三计算模块700,用于若温差值不大于预设温差,停止空调器运行,并计算第二次冷媒追加量,根据第二次冷媒追加量,返回向空调器注入冷媒控制器300,直到以第n次冷媒追加量注入冷媒,温差值大于预设温差,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
其中,n为追加冷媒的次数。当温差值不大于预设温差时,表明空调器中冷媒的量较少,不足以提供空调器设计的制冷能力或制热能力,因此需要再次追加冷媒,以提高追加冷媒的精确性。
本发明的空调器安装过程追加冷媒控制装置,空调器安装后第一控制器010强制其进入调试模式,能够避免需追加冷媒但由于安装过程不受控未追加冷媒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地,第二判断模块600通过判断室温与管温的温差值是否大于预设温差,确定是否需要再次追加冷媒,提高了追加冷媒的精确度。
例如,当连接管的长度和/或管径大于空调器的设计尺寸时,则判断结果为空调器需要追加冷媒。当连接管的长度和管径均不大于空调器的设计尺寸时,则判断结果为空调器不需要追加冷媒。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第n次冷媒追加量是首次冷媒追加量的(n-1)次方的0.1倍。
即通过式1计算第n次冷媒追加量。
Mn=0.1M1 n-1 式1
其中,Mn表示第n次冷媒追加量;
M1表示首次冷媒追加量;
n表示追加冷媒的次数。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上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三控制器,用于当温差值大于预设温差时,控制空调器退出调试模式。
当温差值大于预设温差时,表明空调器中冷媒的量充足,足以提供空调器设计的制冷能力或制热能力,达到空调器的实际要求,无需再次追加冷媒,因此退出调试模式,以使空调器能够正常使用。
作为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上述控制装置还包括排气温度采集器800、第三判断模块900以及第四控制器020。
排气温度采集器800,用于在以第n次冷媒追加量注入冷媒,温差值大于预设温差时,获取压缩机的排气温度;
第三判断模块900,用于判断排气温度是否小于预设温度;
第四控制器020,用于当排气温度小于预设温度时,控制空调器退出调试模式。
进一步地,第四控制器020,还用于当排气温度不小于预设温度时,再次向空调器注入冷媒,直到排气温度不小于预设温度。
若空调器的冷媒较少,则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会上升,本发明通过进一步获取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并将排气温度与预设温度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退出调试模式或再次追加冷媒,能够更进一步提高追加冷媒的准确性。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室温采集器510,用于获取运行空调器初始时刻的室温;管温采集器520,用于获取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管温;第二计算模块530,用于计算运行空调器初始时刻的室温与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管温的平均温差值。
由于冷媒追加后空调器中的冷媒存在迁移情况出现,在运行空调器的初始阶段,空调器不稳定导致温度变化波动,为提高判断结果的准确性,选择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管温,并计算室温与该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管温的平均温差值,从而提高追加冷媒的精确性。
可选地,第一预设时间段可以是1~20min,进一步,可选是10~15min。
进一步地,第一预设时间段可以是自运行空调器时开始计时,也可以是运行空调器一定时间后开始计时。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排气温度采集器800,用于获取第二预设时间段内压缩机的平均排气温度。
同理,为避免运行空调器的初始阶段,空调器不稳定导致温度变化波动影响判断结果的准确性,选择以第二预设时间段内压缩机的平均排气温度与预设温度计算,以提高追加冷媒的精确性。
可选地,第二预设时间段可以是1~20min,进一步,可选是10~15min。
进一步地,第二预设时间段可以是自运行空调器时开始计时,也可以是运行空调器一定时间后开始计时。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室温采集器510,用于获取运行空调器初始时刻的室温;管温采集器520,用于获取运行空调器第三预设时间段后的管温。
由于冷媒追加后空调器中的冷媒存在迁移情况出现,在运行空调器的初始阶段,空调器不稳定导致温度变化波动,为提高判断结果的准确性,选择获取运行空调器第三预设时间段后的管温,此时,空调器运行较为稳定,管温也相应地较为稳定,从而避免由于管温测定不准确影响追加冷媒的精确性。
可选地,第三预设时间段可以是1~20min,进一步,可选是10~15min。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排气温度采集器800,用于获取运行空调器第四预设时间段后的排气温度。其中,第四预设时间段长于第三预设时间段。
同理,为避免运行空调器的初始阶段,空调器不稳定导致温度变化波动影响判断结果的准确性,选择运行空调器第四预设时间后再获取排气温度,以提高追加冷媒的精确性。
可选地,第四预设时间段可以是1~20min,进一步,可选是10~15min。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如上所述的控制器。
为解决发明提出的问题,全部或部分以计算机程序处理流程为基础,通过计算机执行按上述流程编制的计算机程序,对计算机外部对象或者内部对象进行控制或处理的解决方案。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定相关的硬件来完成,上述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方法的步骤),所述的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等。
在本发明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8)

1.一种空调器追加冷媒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室内换热器以及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与所述室外换热器通过连接管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所述空调器进入调试模式,
根据所述连接管的长度或管径是否大于所述空调器设计尺寸,判断所述空调器是否需要追加冷媒;
当所述空调器需要追加冷媒时,计算获取空调器所需的首次冷媒追加量;
根据所述首次冷媒追加量,向所述空调器注入冷媒;
运行所述空调器;
获取室温以及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管温,计算所述室温与所述管温的温差值;
判断所述温差值是否大于预设温差;
若所述温差值不大于所述预设温差,停止所述空调器运行,并计算第二次冷媒追加量;
根据所述第二次冷媒追加量,返回向所述空调器注入冷媒步骤,直到以第n次冷媒追加量注入冷媒,所述温差值大于所述预设温差;
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所述温差值是否大于预设温差步骤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温差值大于所述预设温差时,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所述调试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
所述以第n次冷媒追加量注入冷媒,所述温差值大于所述预设温差的步骤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
判断所述排气温度是否小于预设温度;
当所述排气温度小于所述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所述调试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所述排气温度是否小于预设温度步骤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排气温度不小于所述预设温度时,再次向所述空调器注入冷媒,直到所述排气温度小于所述预设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室温以及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管温,计算所述室温与所述管温的温差值的步骤包括:
获取运行空调初始时刻的室温;
获取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管温;
计算所述运行空调初始时刻的室温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管温的平均温差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排气温度步骤包括:
获取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所述压缩机的平均排气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室温以及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管温步骤包括:
获取运行空调器初始时刻的室温;
获取运行空调器第三预设时间段后的管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排气温度步骤包括:
获取运行空调器第四预设时间段后的排气温度;
其中,所述第四预设时间段长于等于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
9.一种空调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储存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
10.一种空调器追加冷媒控制装置,所述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室内换热器以及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与所述室外换热器通过连接管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用于控制所述空调器进入调试模式的第一控制器(010);
用于根据所述连接管的长度或管径是否大于所述空调器设计尺寸,判断所述空调器是否需要追加冷媒的第一判断模块(100);
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模块(100)判断结果为所述空调器需要追加冷媒时,计算获取空调器所需的首次冷媒追加量的第一计算模块(200);
用于根据所述首次冷媒追加量向所述空调器注入冷媒的注入冷媒控制器(300);
用于运行所述空调器的第二控制器(400);
用于获取室温的室温采集器(510);
用于获取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管温的管温采集器(520);
用于计算所述室温与所述管温的温差值的第二计算模块(530);
用于判断所述温差值是否大于预设温差的第二判断模块(600);以及
用于若所述温差值不大于所述预设温差,停止所述空调器运行,并计算第二次冷媒追加量;
根据所述第二次冷媒追加量,返回向所述空调器注入冷媒控制器(300),直到以第n次冷媒追加量注入冷媒,所述温差值大于所述预设温差的第三计算模块(700);
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当所述温差值大于所述预设温差时,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所述调试模式的第三控制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在所述以第n次冷媒追加量注入冷媒,所述温差值大于所述预设温差时,获取所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的排气温度采集器(800);
用于判断所述排气温度是否小于预设温度的第三判断模块(900);以及
用于当所述排气温度小于所述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空调器退出所述调试模式的第四控制器(02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控制器(020),还用于当所述排气温度不小于所述预设温度时,再次向所述空调器注入冷媒,直到所述排气温度小于所述预设温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室温采集器(510),用于获取运行空调器初始时刻的室温;
所述管温采集器(520),用于获取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管温;
所述第二计算模块(530),用于计算所述运行空调器初始时刻的室温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管温的平均温差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温度采集器(800),用于获取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所述压缩机的平均排气温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室温采集器(510),用于获取运行空调器初始时刻的室温;
所述管温采集器(520),用于获取运行空调器第三预设时间段后的管温。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温度采集器(800)用于获取运行空调器第四预设时间段后的排气温度;
其中,所述第四预设时间段长于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
18.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0至17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
CN201710443874.8A 2017-06-13 2017-06-13 空调器追加冷媒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Active CN1070845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43874.8A CN107084509B (zh) 2017-06-13 2017-06-13 空调器追加冷媒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43874.8A CN107084509B (zh) 2017-06-13 2017-06-13 空调器追加冷媒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84509A CN107084509A (zh) 2017-08-22
CN107084509B true CN107084509B (zh) 2023-10-13

Family

ID=59605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43874.8A Active CN107084509B (zh) 2017-06-13 2017-06-13 空调器追加冷媒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845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1712A (zh) * 2021-06-09 2021-08-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剂追加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空调机组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37740A (ja) * 1999-05-28 2000-12-08 Hitachi Ltd 冷媒量調整方法及び冷媒量判定装置
CN103940560A (zh) * 2014-04-10 2014-07-2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冷媒泄漏检测方法、冷媒泄漏检测系统和空调器
CN204460871U (zh) * 2015-01-26 2015-07-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冷媒灌注系统及空调机组
CN105674507A (zh) * 2016-03-07 2016-06-1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冷媒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6016868A (zh) * 2016-06-02 2016-10-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的自动添加冷媒的方法
CN106196420A (zh) * 2016-06-24 2016-12-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空调系统的冷媒检测方法、装置及空调系统
CN207262645U (zh) * 2017-06-13 2018-04-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追加冷媒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37740A (ja) * 1999-05-28 2000-12-08 Hitachi Ltd 冷媒量調整方法及び冷媒量判定装置
CN103940560A (zh) * 2014-04-10 2014-07-2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冷媒泄漏检测方法、冷媒泄漏检测系统和空调器
CN204460871U (zh) * 2015-01-26 2015-07-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冷媒灌注系统及空调机组
CN105674507A (zh) * 2016-03-07 2016-06-1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冷媒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6016868A (zh) * 2016-06-02 2016-10-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的自动添加冷媒的方法
CN106196420A (zh) * 2016-06-24 2016-12-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空调系统的冷媒检测方法、装置及空调系统
CN207262645U (zh) * 2017-06-13 2018-04-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追加冷媒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84509A (zh) 2017-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95024B (zh) 一种冷媒泄漏检测方法及空调器
CN110895020B (zh) 一种制冷剂泄漏检测方法及空调器
CN110500708B (zh) 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泄漏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3432254B (zh) 空调器堵塞识别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4964498A (zh) 制冷系统的电子膨胀阀控制方法及制冷系统
CN101821507A (zh) 用于监测压缩机过热的系统和方法
JP2016084968A (ja) 空調システムの制御装置、空調システム、及び空調システムの異常判定方法
CN103884480A (zh) 冷媒泄漏检测方法、冷媒泄漏检测系统和空调器
KR100791321B1 (ko) 분리형 공기조화장치의 냉매누설 검출방법
CN110895017B (zh) 一种空调器缺制冷剂的保护方法及空调器
CN107906671B (zh) 冷媒量判断方法及系统
CN112032935A (zh) 一种空调器缺氟保护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10848874B (zh) 一种空调冷媒泄漏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KR101710941B1 (ko) 히트펌프 시스템의 냉매량 판단방법
CN112361538B (zh) 一种回油控制方法、装置及多联机系统
US11747065B2 (en) Refrigerant leak de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7084509B (zh) 空调器追加冷媒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CN111121249B (zh) 一种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多联机系统
JP2016084969A (ja) 空調システムの制御装置、空調システム、及び空調システムの異常判定方法
CN110332667B (zh) 回油感温包失效的自修复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220146169A1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program for estimating amount of refrigerant
CN114354016A (zh) 温控器的温度修正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207262645U (zh) 空调器追加冷媒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CN113007862B (zh) 吸气侧压力确定方法、模块、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和多联机空调
CN112833596B (zh) 一种制冷系统制冷剂状态的判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