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79334A -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79334A
CN107079334A CN201580051500.0A CN201580051500A CN107079334A CN 107079334 A CN107079334 A CN 107079334A CN 201580051500 A CN201580051500 A CN 201580051500A CN 107079334 A CN107079334 A CN 1070793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bt
subframe
harq
sent
user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5150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田树
武田一树
永田聪
王静
刘柳
蒋惠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0793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793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1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69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using time-sha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即使在UL传输中应用LBT的情况下,也抑制通信质量变差。具有:发送单元,发送对于从无线基站所发送的DL数据信号的送达确认信号;以及控制单元,基于上行链路中的LBT(对话前监听(Listen Before Talk))结果而控制送达确认信号的发送,在通过预定的UL子帧发送送达确认信号的情况下,控制单元根据比预定的UL子帧更早的UL子帧中的LBT结果,决定送达确认信号的反馈定时。

Description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应用于下一代的通信系统的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在UMTS(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网络中,以进一步的高速数据速率、低延迟等作为目的,长期演进(LTE:Long TermEvolution)已被规范(非专利文献1)。在LTE中作为多址方式,对下行线路(下行链路)使用基于OFDMA(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的方式,对上行线路(上行链路)使用基于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 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的方式。此外,以从LTE的进一步的宽带化以及高速化为目的,还研究LTE的后继系统(例如,也称为LTE Advanced或者LTE enhancement(以下,称为“LTE-A”)),且正在被规范(Rel.10/11)。
在LTE-A系统中,正在研究在具有半径为几公里左右的宽范围的覆盖范围区域的宏小区内形成具有半径为几十米左右的局部的覆盖范围区域的小型小区(例如,微微小区、毫微微小区等)的HetNet(异构网络(Heterogeneous Network))。此外,在HetNet中,还研究在宏小区(宏基站)和小型小区(小型基站)之间不仅使用同一频带的载波,还使用不同的频带的载波。
进而,在将来的无线通信系统(Rel.12以后)中,还研究不仅在对通信运营商(operator)授权的频带(授权带域(Licensed band))中运用LTE系统,还在不需要授权的频带(非授权带域(Unlicensed band))中运用LTE系统的系统(LTE非授权(LTE-U:LTEUnlicensed))。尤其,还研究以授权带域为前提而运用非授权带域的系统(授权辅助接入(LAA:Licensed-Assisted Access))。另外,有时也将在非授权带域中运用LTE/LTE-A的系统统称为“LAA”。授权带域(Licensed band)是允许特定的运营商独占地使用的带域,非授权带域(Unlicensed band)是能够不限定为特定运营商而设置无线站的带域。
作为非授权带域,例如研究利用能够使用Wi-Fi(注册商标)或Bluetooth(注册商标)的2.4GHz带或5GHz带、能够使用毫米波雷达的60GHz带等。还研究在小型小区中应用这样的非授权带域。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S 36.300“Evolved UTRA and Evolved UTRAN Overalldescription”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现有的LTE中,由于在授权带域中的运用成为前提,因而对各运营商分配了不同的频带。但是,非授权带域不同于授权带域,不限于仅由特定的运营商使用。此外,非授权带域不同于授权带域,不限于使用在特定的无线系统(例如LTE、Wi-Fi等)。因此,某运营商的LAA中利用的频带有可能与其他运营商的LAA或Wi-Fi中利用的频带重叠。
在非授权带域中,设想在不同的运营商或非运营商之间,没有进行同步、协调或者合作等就运用。此外,设想在不同的运营商或非运营商之间,无线接入点(也称为AP、TP)或无线基站(eNB)的设置也不相互进行协调/合作就进行。在该情况下,由于无法进行精细的小区规划(cell planning),且无法进行干扰控制,因而在非授权带域中,不同于授权带域,存在产生较大的相互干扰的顾虑。
因此,在非授权带域中运用LBT/LTE-A系统(LTE-U)的情况下,期望考虑与在该非授权带域中所运用的Wi-Fi等其他系统或其他运营商的LTE-U的相互干扰而进行操作。为了避免非授权带域中的相互干扰,研究LTE-U基站/用户终端在发送信号之前进行监听(listening),确认其他的基站/用户终端是否在进行通信。将该监听动作也称为LBT(对话前监听(Listen Before Talk))。
但是,在LTE-U基站/用户终端基于LBT的结果而控制发送(例如,决定可否发送)的情况下,存在以下顾虑:信号的发送根据LBT的结果而受到限制,无法实现预定定时的信号发送。在该情况下,在LTE-U中发生信号延迟、信号切断或者小区的检测错误等,导致信号质量变差。
例如,在LTE/LTE-A系统中,用户终端在预定的定时对DL数据信号反馈重发应答信号(也称为HARQ-ACK或者A/N)。但是,在UL传输根据UL-LBT的结果而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存在无法反馈重发应答信号的顾虑。其结果,无线基站无法适当地掌握用户终端中的DL信号的接收状况,存在通信质量变差的顾虑。
本发明鉴于这一点而完成,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UL传输中应用LBT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通信质量变差的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用户终端的一个方式,其特征在于,具有:发送单元,发送对于从无线基站所发送的DL数据信号的送达确认信号;以及控制单元,基于上行链路中的LBT(对话前监听(Listen Before Talk))结果,控制送达确认信号的发送,在通过预定的UL子帧发送送达确认信号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比所述预定的UL子帧更早的UL子帧中的LBT结果,决定送达确认信号的反馈定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即使在UL传输中应用LBT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通信质量变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在非授权带域中利用LTE时的运用方式的一例的图。
图2是表示在非授权带域中利用LTE时的运用方式的一例的图。
图3是表示TDD UL/DL结构以及各UL/DL结构中的HARQ-ACK定时的图。
图4是说明应用UL-LBT时的重发控制的图。
图5是表示考虑了LBT结果的HARQ-ACK定时的表格的一例的图。
图6是表示考虑了LBT结果的HARQ-ACK的反馈控制的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考虑了LBT结果的HARQ-ACK的反馈控制的另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实施LBT时的无线帧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9是表示考虑了LBT结果的HARQ-ACK的反馈的流程图的一例的图。
图10是表示考虑了LBT结果的HARQ-ACK定时的表格的另一例的图。
图11是表示考虑了LBT结果的HARQ-ACK的反馈控制的另一例的图。
图12是表示HARQ-ACK定时和UL-LBT子帧发生冲突时的一例的图。
图13是表示考虑了UL-LBT子帧的HARQ-ACK的反馈控制的一例的图。
图14是表示考虑了UL-LBT子帧的HARQ-ACK的反馈控制的另一例的图。
图15是表示考虑了LBT结果的HARQ-ACK的反馈控制的另一例的图。
图16是表示考虑了LBT结果的HARQ-ACK的反馈控制的另一例的图。
图17是表示考虑了LBT结果的HARQ-ACK的反馈控制的另一例的图。
图1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例的概略图。
图19是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
图20是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的功能结构的说明图。
图21是本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
图22是本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的功能结构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表示在非授权带域中运用LTE的无线通信系统(LTE-U)的运用方式的一例。如图1所示,作为在非授权带域中使用LTE的方案,设想载波聚合(CA:Carrier Aggregation)、双重连接(DC:Dual Connectivity)或者单机(SA:Stand Alone)等多个方案。
图1A表示使用授权带域以及非授权带域而应用载波聚合(CA)的方案。CA是指合并多个频率块(也称为分量载波(CC:Component Carrier)、小区)而进行宽带域化的技术。各CC例如具有最大20MHz的带宽,在最多合并5个CC的情况下,实现最大100MHz的宽带域。
在图1A所示的例子中,表示利用授权带域的宏小区和/或小型小区、和利用非授权带域的小型小区应用CA的情况。在应用CA的情况下,一个无线基站的调度器控制多个CC的调度。因此,CA也可以被称为基站内CA(eNB内CA(intra-eNB CA))。
在该情况下,利用非授权带域的小型小区可以使用专用于DL传输的载波(方案1A),也可以使用进行UL传输以及DL传输的TDD(方案1B)。另外,在授权带域中能够利用FDD和/或TDD。
此外,能够设为将授权带域和非授权带域从一个发送接收点(例如,无线基站)进行发送接收的结构(协同定位(Co-located))。在该情况下,该发送接收点(例如,LTE/LTE-U基站)能够利用授权带域和非授权带域双方与用户终端进行通信。或者,还能设为将授权带域和非授权带域从不同的发送接收点(例如,一个从无线基站,另一个从连接到无线基站的RRH(远程无线头(Remote Radio Head)))分别进行发送接收的结构(非协同定位(non-co-located))。
图1B表示使用授权带域和非授权带域而应用双重连接(DC)的方案。DC在合并多个CC(或者小区)而进行宽带域化这一点上与CA同样。另一方面,在CA中,以CC(或者小区)之间通过理想回程(Ideal backhaul)连接且能够进行延迟时间非常小的协调控制作为前提,相对而言,在DC中,设想小区之间通过无法忽视延迟时间的非理想回程(Non-idealbackhaul)连接的情形。
因此,在双重连接中,小区之间在各自的基站中运用,且用户终端连接到在不同的基站中运用的不同频率的小区(或者CC)而进行通信。因此,在应用双重连接的情况下,多个调度器独立设置,该多个调度器控制各自管辖的一个以上的小区(CC)的调度。因此,双重连接也可以被称为基站间CA(eNB间CA(inter-eNB CA))。另外,在双重连接中,也可以按照独立设置的每个调度器(即基站)而应用载波聚合(eNB内CA(Intra-eNB CA))。
在图1B所示的例子中,表示利用授权带域的宏小区和利用非授权带域的小型小区应用DC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利用非授权带域的小型小区可以使用专用于DL传输的载波(方案2A),也可以使用进行UL传输以及DL传输的TDD(方案2B)。另外,在利用授权带域的宏小区中,能够利用FDD和/或TDD。
在图1C所示的例子中,应用单机,在单机中使用非授权带域而运用LTE的小区单个进行操作。在此,单机是指不应用CA或DC而能够实现与终端的通信。在方案3中,非授权带域能够在TDD带域中运用。
此外,在上述图1A、图1B所示的CA/DC的运用方式中,例如能够将授权带域CC(宏小区)作为主小区(PCell)来利用,将非授权带域CC(小型小区)作为副小区(SCell)来利用(参照图2)。在此,主小区(PCell)是在进行CA/DC时管理RRC连接或切换的小区,是为了接收来自终端的数据或反馈信号而还需要进行UL传输的小区。主小区始终设定上下行链路。副小区(SCell)是在应用CA/DC时主小区之外设定的其他小区。副小区能够仅设定下行链路,也能够同时设定上下行链路。
另外,如上述图1A(CA)或图1B(DC)所示,将在LTE-U的运用中以存在授权带域的LTE(授权LTE(Licensed LTE))作为前提的方式也称为LAA(授权辅助接入(Licensed-Assisted Access))或者LAA-LTE。在LAA中,授权带域LTE以及非授权带域LTE合作与用户终端进行通信。在LAA中,利用授权带域的发送点(例如,无线基站)和利用非授权带域的发送点远离的情况下,能够设为通过回程链路(例如,光纤或X2接口等)连接的结构。
另外,在现有的LTE中,由于在授权带域中的运用成为前提,因而对各运营商分配了不同的频带。但是,非授权带域不同于授权带域,不限于仅由特定的运营商使用。在非授权带域中运用LTE的情况下,还设想在不同的运营商或非运营商之间,没有进行同步、协调和/或合作等就运用。在该情况下,由于在非授权带域中多个运营商或系统共享同一频率而利用,因而存在产生相互干扰的顾虑。
因此,在非授权带域中所运用的Wi-Fi系统中,采用了基于LBT(对话前监听(Listen Before Talk))机制的载波检测多址/冲突避免(CSMA/CA:Carrier Sense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Avoidance)。具体而言,使用以下方法等:各发送点(TP:Transmission Point)、接入点(AP:Access Point)、Wi-Fi终端(STA:Station)等在进行发送之前执行监听(空闲信道评估(CCA:Clear Channel Assessment)),只有在不存在超过预定电平的信号的情况下进行发送。当存在超过预定电平的信号的情况下,设置随机提供的等待时间,之后再次进行监听。
因此,在非授权带域中运用的LTE/LTE-A系统(例如,LAA)中也与Wi-Fi系统同样地,研究进行应用了LBT(对话前监听(Listen Before Talk))的发送控制。
例如,LTE-U基站和/或用户终端在非授权带域小区中发送信号之前进行监听(LBT),确认其他系统(例如,Wi-Fi)或其他运营商的LTE-U是否在进行通信。监听的结果,若没有检测出来自其他系统或另一LAA的发送点的信号(LBT_idle),则进行信号的发送。另一方面,监听的结果,在检测出来自其他系统或其他LAA的发送点的信号的情况下(LBT_busy),LTE-U基站和/或用户终端限制信号的发送。作为信号发送的限制,能够通过DFS(动态频率选择(Dynamic Frequency Selection))而转变为另一载波、进行发送功率控制(TPC)、或者将信号发送设为待机(停止)。
这样,通过在非授权带域中运用的LTE/LTE-A系统(例如,LAA)的通信中应用LBT,能够降低与其他系统的干扰等。但是,本发明人等发现在LTE/LTE-A的通信中应用LBT的情况下,存在通信质量变差的顾虑。
例如,设想在应用LBT时应用重发控制(混合ARQ(Hybrid ARQ))的情况。在LTE/LTE-A中,用户终端在预定的定时发送对于下行信号(例如,PDSCH)的送达确认信号(也称为HARQ-ACK或者A/N)。具体而言,在应用FDD的情况下,用户终端在接收到DL信号之后的4ms后反馈HARQ-ACK。此外,在应用TDD的情况下,用户终端基于按每个UL/DL结构而预先定义的HARQ-ACK定时,反馈HARQ-ACK。
因此,用户终端考虑在非授权带域中也使用上行控制信道(PUCCH)和/或上行共享信道(PUSCH)在预定定时发送对于下行共享信道(PDSCH)的送达确认信号。
但是,在根据LBT结果而不能进行UL传输的情况下(LBT_busy),在上述的LTE/LTE-A(例如,授权带域)中应用的HARQ-ACK(A/N)定时,无法适当地反馈送达确认信号。以下,说明在应用TDD的情况下(例如,上述方案1B、2B、的非授权带域等),应用在LTE/LTE-A中规定的HARQ-ACK定时的情况。
在LTE/LTE-A中利用的TDD中,规定了UL子帧和DL子帧之间的发送比率不同的多个帧结构(UL/DL设定(UL/DL Configuration)(UL/DL结构))(参照图3A)。在Rel.11之前的LTE/LTE-A中,规定了UL/DL结构0~6的7个帧结构,子帧#0和#5被分配给下行链路,子帧#2被分配给上行链路。此外,在UL/DL结构0、1、2、6中,从DL子帧向UL子帧的变更点的周期为5ms,在UL/DL结构3、4、5中,从DL子帧向UL子帧的变更点的周期为10ms。
此外,按照每个UL/DL结构,规定了与在UL子帧中反馈的送达确认信号(HARQ-ACK)对应的DL子帧/特殊子帧(参照图3B)。具体而言,在图3B的表格中,规定了与在各UL子帧中反馈的送达确认信号对应的DL子帧/特殊子帧号。更具体而言,在设定了各个UL/DL结构时,用户终端在子帧号n的UL子帧中,发送对于在子帧号n-k的DL子帧/特殊子帧中接收到的下行共享信道(PDSCH)的送达确认信号。在此,k相当于图3B的表格中记载的数字。例如,在图3B中UL/DL结构1的情况下,在子帧号2和7的UL子帧中,发送对于分别在子帧号5/6和0/1的DL子帧/特殊子帧中接收到的下行共享信道(PDSCH)的送达确认信号。
另外,在LTE中,为了避免因基于HARQ的合成/重发处理而导致处理延迟,能够独立地并行处理多个不同的HARQ进程(DL HARQ process)。用户终端将数据缓冲用存储器分割为最大HARQ进程数量(No of DL HARQ processes),根据与接收的数据对应的HARQ进程号,将接收数据缓冲到不同的HARQ进程用的存储器并应用HARQ。另外,通过分配PDSCH的调度控制信号(PDCCH),通知接收数据是与哪个HARQ进程号对应的数据这样的信息。HARQ进程的数量依赖于直到能够再次利用同一个HARQ进程号为止的时间(接收送达确认信号且直到检测出判定OK为止的时间、HARQ往返时间(HARQ Round Trip Time))。因此在TDD中,最大HARQ进程数量按每个UL/DL结构而不同。例如,在应用UL/DL结构5的情况下,最大HARQ进程数量成为15。
例如,在UL/DL结构1中,在成为UL子帧的SF#2中,反馈与比该SF#2要早6个子帧和7个子帧的DL子帧/特殊子帧对应的送达确认信号。此外,关于成为UL子帧的SF#7也与SF#2同样。此外,在成为UL子帧的SF#8中,反馈与比该SF#8要早4个子帧的DL子帧对应的送达确认信号(参照图4A)。
但是,如上所述,在应用UL-LBT的情况下,取决于LBT的结果会产生不能利用UL子帧的情况(LBT_busy)。在该情况下,用户终端无法在图3B那样预先定义的定时反馈HARQ-ACK。例如,在应用UL/DL结构1时,UL-LBT结果为LBT_busy的情况下,用户终端不能进行UL子帧(SF#2、#3、#7、#8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中的发送,不能适当地反馈送达确认信号(参照图4B)。其结果,存在通信质量变差的顾虑。
因此,本发明人等想到通过在UL中应用LBT时考虑该LBT的结果而控制对送达确认信号进行反馈的定时,从而即使在应用LBT的情况下(例如,UL传输被限制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当地反馈送达确认信号。
例如,LBT的结果,预定期间(例如,LBT周期的期间)不能利用UL子帧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便延迟(待定(Pending))送达确认信号的反馈定时。此外,在进行LBT的UL子帧(LBT子帧)中不能进行送达确认信号的反馈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便延迟送达确认信号的反馈定时。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例举在TDD的UL中应用LBT的情况而进行说明,但本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以下所示的结构能够应用于因LBT而导致信号发送被限制时的送达确认信号(HARQ-ACK、A/N)的控制方法。
(第一方式)
在第一方式中,说明在因LBT的结果而导致用户终端中的UL传输被限制的情况下(LBT_busy),将对UL传输被限制的UL子帧所分配的送达确认信号延迟预定定时而控制发送的情况。在以下的说明中,例举以预定的无线帧为单位实施LBT的情况,更具体而言将LBT周期(LBT periodicity)设为5ms或10ms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本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LBT周期(LBT periodicity)=5ms的情况)
当LBT周期为无线帧(10个子帧)的一半时,用户终端和/或无线基站以半无线帧(half-radio frame)为单位,基于LBT的结果而控制HARQ-ACK的反馈。当UL-LBT的结果为LBT_idle且反馈HARQ-ACK的情况下,用户终端和/或无线基站考虑比发送HARQ-ACK的(分配HARQ-ACK的)UL子帧被配置的半无线帧更早的半无线帧的LBT结果。另外,根据所设定的LBT周期,也可以考虑比成为LBT_idle的UL子帧更早的UL子帧的LBT结果。
例如,UL-LBT的结果,在第N个半无线帧N中能够利用UL子帧的情况下(LBT_idle/LBT_available),用户终端和/或无线基站考虑该半无线帧N的前一个半无线帧N-1的LBT结果而控制重发控制(HARQ-ACK定时等)。
在半无线帧N为LBT_idle且半无线帧N-1也是LBT_idle的情况下,用户终端能够利用现有的LTE/LTE-A中的HARQ-ACK定时。例如,作为半无线帧N中的HARQ-ACK定时,能够利用在通信中应用的TDD UL/DL结构或者决定HARQ-ACK定时的DL参考UL/DL结构(DL参考UL/DL设定(DL-reference UL/DL configuration))中所定义的HARQ-ACK定时。
另外,DL参考UL/DL设定(DL-reference UL/DL configuration)是指参考DLHARQ-ACK定时的UL/DL结构。DL参考UL/DL结构决定DL HARQ-ACK的发送定时,也可以与实际进行通信时的UL/DL结构不同。此外,也可以与决定HARQ-ACK的发送定时的UL参考UL/DL结构也不同。这些能够利用于在同一服务小区中沿时间方向动态变更UL/DL结构的动态TDD(elMTA)、或将使用不同的UL/DL结构的多个带域(或者服务小区)绑定而进行通信的带域间TDD载波聚合等。
另一方面,当半无线帧N为LBT_idle且半无线帧N-1为LBT_busy的情况下,用户终端针对预定的UL/DL结构,变更半无线帧N中的HARQ-ACK定时。也就是说,用户终端变更对半无线帧N的UL子帧分配的HARQ-ACK而进行反馈(参照图5)。作为预定的UL/DL结构,能够设为UL-DL交换(UL-DL switching)结构成为5ms的UL/DL结构0、1、2、6。
也就是说,在应用UL/DL结构0、1、2、6的情况下,用户终端在半无线帧N中变更应用于HARQ-ACK定时的UL/DL结构。作为不同的UL/DL结构,能够设为UL-DL交换结构成为10ms的UL/DL结构3、4、5。作为UL/DL结构的变更例,能够选择将成为LBT_busy的半无线帧N-1中的所有子帧置换为DL子帧,且将半无线帧N-1和半无线帧N进行了组合时的UL/DL结构。
例如,在利用UL/DL结构0的情况下,半无线帧N-1为LBT_busy且半无线帧N成为了LBT_idle时,在半无线帧N中应用UL/DL结构3的HARQ-ACK定时。由此,能够将在半无线帧N-1的UL子帧中不能发送的HARQ-ACK(半无线帧N-2以前的DL子帧的HARQ-ACK)延迟而在半无线帧N的UL子帧中适当地发送。
此外,能够在利用UL/DL结构1的情况下变更为UL/DL结构4,在利用UL/DL结构2的情况下变更为UL/DL结构5(参照图5)。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变更前的UL/DL结构和变更后的UL/DL结构中,在前一半的5个子帧为止的UL/DL结构相同(将特殊子帧假定为DL子帧)。这样,作为变更后的UL/DL结构,通过选择前一半的5个子帧中的UL/DL配置与变更前的UL/DL结构相同的结构,从而能够适当地控制HARQ-ACK反馈。
图6表示在应用UL/DL结构1的TDD中,将LBT周期设为5ms时的HARQ-ACK定时的一例。在图6中,表示两个无线帧(4个半无线帧)中的HARQ-ACK定时。在此,表示在半无线帧N-1、N、N+2中能够利用UL子帧(LBT_idle),在半无线帧N+1中不能利用UL子帧(LBT_busy)的情况。
由于半无线帧N中的UL-LBT结果为LBT_idle,因而用户终端和/或无线基站考虑前一个半无线帧N-1的LBT结果而控制HARQ-ACK的反馈。在此,由于半无线帧N-1的LBT结果也是LBT_idle,因而利用UL/DL结构1的HARQ-ACK定时。也就是说,将与配置于半无线帧N-1的DL子帧0和特殊子帧1对应的A/N,在配置于半无线帧N的UL子帧7中进行反馈。此外,在配置于半无线帧N的UL子帧8中,反馈与DL子帧4对应的A/N。
由于半无线帧N+1中的UL-LBT结果为LBT_busy,因而不能利用UL子帧。在该情况下,在半无线帧N+1的UL子帧中,不能反馈与比该半无线帧N+1更早的半无线帧的DL子帧/特殊子帧对应的A/N。
由于半无线帧N+2中的UL-LBT结果为LBT_idle,因而用户终端和/或无线基站考虑前一个半无线帧N+1的LBT结果而控制HARQ-ACK的反馈。在此,由于半无线帧N+1的LBT结果为LBT_busy,因而用户终端变更对半无线帧N+2的UL子帧分配的HARQ-ACK而控制反馈。例如,用户终端参照上述图5的表格,对半无线帧N+2的UL子帧应用在UL/DL结构4中应用的HARQ-ACK定时。
在该情况下,用户终端将半无线帧N+1中的子帧假定为“DDDDD”而进行半无线帧N+2中的HARQ-ACK的反馈。也就是说,用户终端使用配置于半无线帧N+2的UL子帧7,反馈与配置于半无线帧N的DL子帧5、特殊子帧6、DL子帧9、配置于半无线帧N+1的DL子帧0对应的HARQ-ACK。此外,用户终端在配置于半无线帧N+2的UL子帧8中,反馈与配置于半无线帧N+1的特殊子帧1、DL子帧4对应的HARQ-ACK。
另外,无线基站和用户终端即使在应用UL/DL结构4作为变更后的HARQ-ACK定时的情况下,也能够掌握在成为LBT_busy的半无线帧N+1的DL子帧2、3中不存在对应的HARQ-ACK。也就是说,无线基站和用户终端能够识别在半无线帧N+2的UL子帧中所反馈的HARQ-ACK的数量较少的情况(4→2)而进行操作。
图7表示在应用UL/DL结构6的TDD中,以5ms进行LBT周期时的HARQ-ACK定时的一例。此外,在此表示在半无线帧N、N+2、N+3、N+5中能够利用UL子帧(LBT_idle),在半无线帧N+1、N+4中不能利用UL子帧(LBT_busy)的情况。
在图7所示的情况下,当预定半无线帧为LBT_idle且该预定半无线帧的前一个半无线帧为LBT_busy的情况下,作为HARQ-ACK定时而应用(参照)不同于UL/DL结构6的UL/DL结构。作为不同于UL/DL结构6的UL/DL结构,若成为LBT_busy的半无线帧为前半无线帧(1sthalf-frame),则利用UL/DL结构4的HARQ-ACK定时。此外,若成为LBT_busy的半无线帧为后半无线帧(2nd half-frame),则利用UL/DL结构3的HARQ-ACK定时。
在图7中,在半无线帧N+2中,由于半无线帧N+1(1st half-frame)成为LBT_busy,因而利用UL/DL结构4的HARQ-ACK定时而控制对于UL子帧的HARQ-ACK的分配。此外,在半无线帧N+3中,由于半无线帧N+2成为LBT_idle,因而利用UL/DL结构6的HARQ-ACK定时。此外,在半无线帧N+5中,由于半无线帧N+4(2nd half-frame)成为LBT_busy,因而利用UL/DL结构3的HARQ-ACK定时。
这样,在应用预定的UL/DL结构而反馈HARQ-ACK的情况下,用户终端至少能够基于前一个半无线帧(或者UL子帧)的LBT结果而控制对HARQ-ACK定时应用的UL/DL结构。由此,即使在应用UL-LBT的情况下,用户终端也能够将HARQ-ACK适当地反馈给无线基站。
<UE/eNB操作>
用户终端从无线基站取得与应用于通信的TDD UL/DL结构和/或决定HARQ-ACK定时的UL/DL结构(DL参考UL/DL设定)有关的信息。DL参考UL/DL设定是指,在变更UL/DL结构的动态TDD(也称为elMTA)中,HARQ-ACK反馈定时所利用的UL/DL结构。
此外,用户终端取得与LBT有关的信息(例如,LBT子帧或LBT码元的信息等)。与UL/DL结构有关的信息或与LBT有关的信息能够使用广播信号(例如,SIB(系统信息块(SystemInformation Block))或者RRC信令等高层信令等而取得。
能够设为与TDD UL/DL结构相关地决定LBT子帧(或者LBT码元)的位置的结构。例如,能够设为在特殊子帧中实施UL-LBT的结构。由此,能够降低对用户终端通知的高层信令的开销。
或者,也可以设为能够与TDD UL/DL结构独立地设定LBT子帧(或者LBT码元)的位置的结构。在该情况下,能够提高在相邻基站的服务小区之间错开LBT子帧的位置或改变UL/DL结构等运用的自由度。
用户终端基于已取得的信息(例如,UL/DL结构、DL参考UL/DL设定等),进行与LBT结果相应的HARQ-ACK的反馈控制。此时,用户终端保持上述图5所示的表格,能够基于该表格而控制HARQ-ACK的反馈。在图5所示的表格中,对应于各UL/DL结构(或者DL参考UL/DL设定)而规定了在HARQ-ACK定时中利用的UL/DL结构。此外,在HARQ-ACK定时中利用的UL/DL结构能够基于前一个LBT周期(例如前一个半无线帧)的LBT结果(LBT_idle和LBT_busy)而分别进行定义。
图8表示LBT周期(LBT子帧或LBT码元的分配周期)成为5ms时的无线帧结构。在此,表示应用UL/DL结构1的情况,表示用户终端在配置特殊子帧的子帧1和子帧6中实施UL-LBT,无线基站在子帧4和子帧6中实施DL-LBT的情况。
无线基站在DL-LBT子帧(或LBT码元)中进行LBT。LBT的结果,在通过其他信号的检测而判断为LBT_busy的情况下,在实施DL-LBT之后的下一个DL-LBT机会之前的期间限制DL发送(例如,不进行如超出预定的信道占有率或者发送功率的DL发送等)。另一方面,LBT的结果,在判断为LBT_idle的情况下,在实施DL-LBT之后的下一个DL-LBT机会之前的期间,不进行上述限制而进行DL发送。
此外,无线基站在判断为LBT_idle的情况下,能够使用在进行DL发送的资源(DL发送资源)之前能够利用的资源而发送信标信号(BRS:Beacon RS)。在DL中使用BRS(DL-BRS)将信道占有通知(宣告)给其他的无线基站等,从而能够使周边的无线基站识别出LBT_busy。此外,通过发送BRS,能够对接收侧(用户终端)通知连接的无线基站的LBT结果是LBT_idle。检测到来自连接的无线基站的BRS的用户终端能够在随后接着的DL资源中准备DL接收。也可以利用信标信号的结构或资源信息、或者在信标信号中包含的消息,对检测出BRS的用户终端通知在接着的DL发送资源中的控制信息或发送功率信息等。在该情况下,由于能够将应在接着的DL发送资源中发送的控制信息预先包含在信标信号中进行发送,因而能够削减DL发送资源中的控制信号开销。
用户终端在UL-LBT子帧(或者LBT码元)中进行LBT。LBT的结果,在通过其他信号的检测而判断为LBT_busy的情况下,在实施UL-LBT以后的下一个UL-LBT机会之前的期间限制UL发送(例如,不进行如超出预定的信道占有率或者发送功率的UL发送等)。另一方面,LBT的结果,在判断为LBT_idle的情况下,在实施UL-LBT之后的下一个UL-LBT机会之前的期间,不进行上述限制而进行UL发送。
此外,用户终端在判断为LBT_idle的情况下,能够使用在进行UL发送的资源(UL发送资源)之前能够利用的资源而发送信标信号(BRS:Beacon RS)。在UL中使用BRS(UL-BRS)将信道占有通知(宣告)给其他的用户终端和/或无线基站等,从而能够使周边的用户终端和/或无线基站识别出LBT_busy。此外,能够对接收侧(无线基站)通知该用户终端的LBT结果是LBT_idle。检测到来自用户终端的BRS的无线基站能够在随后接着的UL资源中准备UL接收。也可以利用信标信号的结构或资源信息、或者在信标信号中包含的消息,对检测出BRS的基站通知在接着的UL发送资源中的控制信息或发送功率信息等、或者与DL接收数据有关的控制信息等。在该情况下,由于能够将应在接着的UL发送资源中发送的控制信息预先包含在信标信号中进行发送,因而能够削减UL发送资源中的控制信号开销。
图9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流程图的一例。
首先,无线基站(例如,LAA eNB)通过高层信令(例如,广播信号、RRC信令等)将与TDD UL/DL结构有关的信息和有关LBT的信息通知给用户终端(ST01)。作为与TDD UL/DL结构有关的信息,可举出在通信中应用的UL/DL结构、和/或在应用动态TDD(elMTA)时应用于HARQ-ACK定时的参考UL/DL结构。此外,作为有关LBT的信息,至少可举出进行LBT的子帧、LBT码元、LBT周期的其中一个。
此外,也可以将用户终端根据LBT的结果而应用的HARQ-ACK反馈用的UL/DL结构通知给用户终端。或者,用户终端也可以保持定义了根据LBT的结果而应用的HARQ-ACK反馈用的UL/DL结构的表格(参照图5)。在该情况下,用户终端以及无线基站将具有共同的表格。
用户终端决定软缓冲尺寸(soft buffer size)的分割数量(ST02)。例如,用户终端考虑在LBT_idle时应用的UL/DL结构中的HARQ进程数量和在LBT_busy时进行变更而应用的UL/DL结构中的HARQ进程数量而决定软缓冲尺寸。例如,用户终端能够基于可能会应用的HARQ-ACK定时(例如,UL/DL结构)中成为最大的HARQ进程数量而决定软缓冲尺寸的分割数量。
无线基站在预定的定时进行DL-LBT(ST03)。此外,无线基站也可以在将LBT结果判断为空闲(idle)时发送BRS。接收到从无线基站发送的DL-BRS的用户终端能够掌握DL-LBT结果(LBT_idle)而准备DL信号的接收(ST04)。此外,无线基站在DL-LBT结果为空闲(idle)时发送DL信号(ST05)。
用户终端在预定的定时进行UL-LBT(ST06)。此外,用户终端也可以在将LBT结果判断为空闲(idle)时发送BRS。接收到从用户终端发送的UL-BRS的无线基站能够掌握UL-LBT结果(LBT_idle)而准备UL信号的接收(ST07)。此外,用户终端在UL-LBT结果为空闲(idle)时发送UL信号(ST08)。
用户终端在发送UL信号的情况下,基于UL-LBT结果而控制与接收到的DL信号对应的HARQ-ACK反馈。具体而言,如上述图6、7所示,当预定的半无线帧N为LBT_idle的情况下,用户终端考虑比该半无线帧更早的半无线帧N-1的LBT结果而控制HARQ-ACK的反馈。
无线基站检测从用户终端发送的HARQ-ACK。无线基站根据有无检测出从用户终端发送的UL-BRS,能够掌握用户终端判断的LBT结果(LBT_idle)。因此,无线基站能够适当地掌握HARQ-ACK反馈定时而进行检测操作。无线基站在从用户终端发送的HARQ-ACK的结果是“ACK”的情况下,进行下一个数据发送(新数据发送),在是“NACK”的情况下进行重发。
(LBT周期(LBT periodicity)=10ms的情况)
当LBT周期为与无线帧(10个子帧)相同的10ms时,用户终端和/或无线基站以无线帧(半无线帧(half-radio frame))为单位,基于LBT的结果而控制HARQ-ACK的反馈。当UL-LBT的结果为LBT_idle且反馈HARQ-ACK的情况下,用户终端和/或无线基站考虑比发送HARQ-ACK(分配HARQ-ACK)的UL子帧被配置的无线帧更早的无线帧的LBT结果。
例如,在无线帧M为LBT_idle且无线帧M-1也是LBT_idle的情况下,作为在该无线帧M中应用的HARQ-ACK定时,能够利用在通信中应用的TDD UL/DL结构、或者决定HARQ-ACK定时的UL/DL结构(DL参考UL/DL设定)中所定义的HARQ-ACK定时。
另一方面,当无线帧M为LBT_idle且无线帧M-1为LBT_busy的情况下,针对预定的UL/DL结构,变更无线帧M中的HARQ-ACK定时(对无线帧M的UL子帧分配的HARQ-ACK)。具体而言,在利用UL/DL交换结构为5ms的UL/DL结构0、1、2、6的情况下,能够在无线帧M中的前半帧(1st half frame)和后半帧(2nd half frame)中利用不同的HARQ-ACK定时。
具体而言,将在无线帧M中的前半帧(子帧0-4)中利用的HARQ-ACK定时变更为其他的UL/DL结构的定时(参照图10)。在该情况下,能够应用将成为LBT_busy的无线帧M-1的后半帧都假定为DL子帧,且将无线帧M-1的后半帧和无线帧M的前半帧进行了组合时的UL/DL结构。作为变更目的地的不同的UL/DL结构,能够设为UL/DL交换结构为10ms的UL/DL结构3、4、5。
例如,在应用UL/DL结构0的情况下,无线帧M-1为LBT_busy且无线帧M成为了LBT_idle时,在无线帧M的前半帧中应用UL/DL结构3的HARQ-ACK反馈定时(参照图10)。在该情况下,能够延迟在无线帧M-1的UL子帧中无法发送的HARQ-ACK而在无线帧M的UL子帧中进行发送。另一方面,在无线帧M的后半帧中,使用在UL/DL结构0中应用的HARQ-ACK定时而控制HARQ-ACK的反馈。
图11表示应用UL/DL结构1且以10ms进行LBT周期时的HARQ-ACK的反馈定时的一例。在图11中,表示两个无线帧中的HARQ-ACK的反馈方法。在此,表示在无线帧M中能够利用UL子帧(LBT_idle),在无线帧M-1中不能利用UL子帧(LBT_busy)的情况。
由于无线帧M中的UL-LBT结果为LBT_idle,因而用户终端和/或无线基站考虑前一个无线帧M-1的LBT结果而控制HARQ-ACK的反馈。在此,由于无线帧M-1的LBT结果为LBT_busy,因而不能利用UL子帧。
因此,在无线帧M(例如,无线帧M的前半帧)中,变更预定的UL/DL结构中的HARQ-ACK定时(对UL子帧分配的HARQ-ACK)。例如,如上述图10所示那样应用UL/DL结构1的情况下,在无线帧M的前半帧(1st half frame)中使用在TDD UL/DL结构4中应用的HARQ-ACK定时。
在此,将无线帧M-1中的后半帧(2nd half frame)假定为下行子帧(DDDDD)而控制无线帧M中的HARQ-ACK反馈。由此,能够在配置于无线帧M的UL子帧2中反馈与配置于无线帧M-1的DL子帧0、4、5、特殊子帧1对应的HARQ-ACK。也就是说,能够延迟原本(无线帧M-1为LBT_idle)要在无线帧M-1的UL子帧7中反馈的HARQ-ACK,在无线帧M的UL子帧中进行反馈。
此外,在成为LBT_idle的无线帧M的后半帧中,使用UL/DL结构1的HARQ-ACK定时。
另外,即使在应用UL/DL结构4作为变更后的HARQ-ACK定时的情况下,无线基站和用户终端也能够掌握在成为了LBT_busy的无线帧N-1的DL子帧7、8中不存在对应的HARQ-ACK。也就是说,无线基站和用户终端能够识别在无线帧M中的UL子帧3中所反馈的HARQ-ACK的数量较少的情况(4→2)而进行操作。
(第二方式)
在第二方式中,说明进行HARQ-ACK的反馈的(分配HARQ-ACK的)UL子帧成为LBT子帧时、也就是说HARQ-ACK定时与LBT子帧发生冲突时的HARQ-ACK反馈控制。
从电路结构来说,无线通信终端或者无线基站难以在同一频率的同一时间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因此,产生在用户终端进行UL LBT时在进行该LBT的子帧中不能进行HARQ-ACK的反馈的情况。图12表示在应用UL/DL结构3的TDD中进行LBT的周期(LBT periodicity)设为10ms时的HARQ-ACK的反馈的一例。
在此,设想在各无线帧的子帧4(UL子帧)中进行UL LBT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在该UL子帧中进行LBT操作(监听期间的设定、UL-BRS的发送等)时,存在HARQ-ACK的反馈被限制的情况。
此外,如上述第一方式所示,即使在基于LBT结果而变更在HARQ-ACK的反馈中应用的UL/DL结构的情况下,当变更后的UL子帧成为LBT子帧时也产生同样的问题。
因此,在第二方式中,在HARQ-ACK定时和UL LBT子帧重叠的情况下,变更HARQ-ACK定时而进行控制。例如,用户终端进行控制,以便将与LBT子帧重叠的HARQ-ACK延迟至此后能够利用的UL子帧而进行反馈。
此外,用户终端在基于LBT结果而变更在HARQ-ACK反馈中应用的UL/DL结构的情况下,当变更目的地的UL子帧成为LBT子帧时,能够将HARQ-ACK进一步延迟至能够利用的UL子帧而进行反馈。此时,用户终端首先基于LBT结果而控制HARQ-ACK定时(实施方式一),在HARQ-ACK定时与UL LBT子帧发生冲突的情况下能够再次控制HARQ-ACK定时。
图13、图14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HARQ-ACK反馈定时的一例。
在图13中,表示LBT周期为10ms(子帧4为UL LBT子帧)且利用UL/DL结构3的情况。在此,由于无线帧M-1、M的LBT结果为LBT_idle,因而用户终端应用与UL/DL结构3对应的HARQ-ACK定时。但是,由于在成为UL子帧的子帧4中实施UL LBT,因而不能反馈与该UL子帧对应的DL子帧0、9的HARQ-ACK。
因此,用户终端将与该LBT子帧发生冲突的HARQ-ACK延迟至能够利用的下一个UL子帧(此处为无线帧M中的UL子帧2)而进行反馈。作为延迟目的地的UL子帧,不限于能够利用的最早的子帧。
另外,无线基站在接收到从用户终端延迟发送的A/N之前也有可能会进行重发,但在延迟后的A/N被发送之前不存在进行重发的DL子帧的情况下,能够省略无用的重发控制。此外,当延迟后的A/N为ACK的情况下,能够减少来自无线基站的重发次数。
在图14中,表示LBT周期为10ms(子帧7为UL LBT子帧)且利用UL/DL结构1的情况。在此,无线帧M的LBT结果为LBT_idle,但无线帧M-1的LBT结果为LBT_busy,因而用户终端变更无线帧M的前半帧中的HARQ-ACK定时(实施方式一)。在此,在无线帧M的前半帧中利用与UL/DL结构4对应的HARQ-ACK定时。
此外,在无线帧M的后半帧中利用UL/DL结构1的HARQ-ACK定时。此时,与子帧0、1对应的HARQ-ACK定时和成为LBT子帧的子帧7发生冲突。因此,用户终端进行控制,以便使用下一个能够利用的UL子帧(此处为UL子帧8)来反馈与子帧0、1对应的HARQ-ACK。
这样,将与LBT子帧发生冲突而不能反馈的HARQ-ACK通过下一个能够利用的UL子帧进行发送,从而能够减少HARQ-ACK的反馈的延迟。另外,用户终端不一定要利用下一个能够利用的UL子帧,也可以利用该UL子帧以后的UL子帧而进行HARQ-ACK的反馈。
(第三方式)
在第三方式中,说明因LBT的结果而导致用户终端中的UL传输受到限制的情况(LBT_busy)下,灵活地(不是基于UL/DL结构的定时)延迟对UL传输受到限制的UL子帧所分配的送达确认信号而进行控制的情况。
例如,在第三方式中,用户终端进行控制,以便使用在接收到DL子帧或者特殊子帧起4ms以后能够利用的任一个UL子帧而反馈HARQ-ACK。
在该情况下,用户终端使用所选择的UL子帧,能够与HARQ-ACK比特一起,通知有关与该HARQ-ACK相关的子帧的信息、和/或有关HARQ进程号(DL HARQ process IDs)的信息。作为有关与HARQ-ACK相关的子帧的信息,可举出与HARQ-ACK对应的子帧号(DL子帧号或特殊子帧号)。用户终端能够通过比特映射来发送有关与HARQ-ACK相关的子帧的信息和/或有关HARQ进程号的信息。
或者,用户终端也可以捆绑(bunding)要延迟发送的HARQ-ACK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并使用所选择的UL子帧而反馈HARQ-ACK比特(捆绑的结果)。另外,捆绑HARQ-ACK是指,在多个HARQ-ACK的结果都是ACK时设为ACK,哪怕有一个是NACK时设为NACK。
图15表示在UL-LBT为LBT_busy时,用户终端将在成为LBT_busy为UL子帧中不能发送的HARQ-ACK比特、和表示与HARQ-ACK相关的子帧或者HARQ进程号的比特映射,通过此后能够利用的UL子帧(可用/空闲的UL子帧(available/idle UL subframes))进行发送的情况。
在图15A中,表示用户终端使用成为能够UL传输的UL子帧m而将HARQ-ACK比特和比特映射报告给无线基站的情况。比特映射表示与HARQ-ACK相关的DL子帧或者HARQ进程号。
在图15A中,表示使用在接收到DL信号起4ms以后的UL子帧中最早能够利用的UL子帧而反馈HARQ-ACK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考虑UL子帧的开销而分散HARQ-ACK的分配。在图15B中,表示在两个UL子帧中分散分配HARQ-ACK比特的情况。
如图15所示,当用户终端将比特映射与HARQ-ACK比特一并使用PUCCH而进行反馈的情况下,也可以新定义与现有的PUCCH格式(PUCCH格式1、1a/1b、2、2a/2b、3)不同的PUCCH格式。此外,作为用户终端应用的比特映射的尺寸,能够设为与LTE中的HARQ进程的最大数(作为TDD UL/DL结构5的最大HARQ进程数的15)相等。
图16表示基于HARQ进程号而控制要反馈的HARQ-ACK的情况。一般,用户终端按每个HARQ进程号分别并行处理HARQ,不处理具有同一个HARQ进程号的多个数据。因此,不需要反馈与同一个HARQ进程号对应的多个HARQ-ACK。因此,在LBT_busy期间继续较长而保持同一个HARQ进程号的HARQ-ACK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控制以便只反馈最新的HARQ-ACK。即,在LBT_busy期间持续,用户终端接收到具有与过去的HARQ进程号相同的HARQ进程号的数据的情况下,也可以丢弃对于与同一个HARQ进程号对应的过去的数据的HARQ-ACK,并通过对于具有同一个HARQ进程号的最新的数据的HARQ-ACK进行置换。
在图16中,与子帧m-17对应的HARQ进程号1的HARQ-ACK在子帧m-6中也存在。因此,用户终端能够设为报告与子帧m-6对应的HARQ-ACK,而不报告与子帧m-17对应的HARQ-ACK的结构。这样,通过考虑HARQ进程号而选择要反馈的HARQ-ACK,从而能够抑制对UL子帧分配的HARQ-ACK的开销。
图17表示用户终端捆绑要延迟发送的HARQ-ACK,并通过能够利用的UL子帧来反馈该捆绑的结果(HARQ-ACK比特)的情况。在图17中,表示对LBT_busy的结果没能通过UL子帧发送的多个HARQ-ACK进行捆绑,并在能够利用的预定的UL子帧中进行反馈的情况。另外,在图17中,表示将从预定的UL子帧起4ms之前没能发送的全部HARQ-ACK进行捆绑的情况。
在捆绑HARQ-ACK的情况下,用户终端不使用比特映射,就能够报告所捆绑的HARQ-ACK比特。此外,无线基站基于被报告了HARQ-ACK比特的定时,能够掌握所报告的HARQ-ACK比特对应于哪个DL子帧。
<变形例>
另外,在HARQ-ACK反馈中,用户终端进行如下处理:将存在错误的接收数据累积到重发控制用的缓冲存储器,与之后重发的数据进行合成。此时,软缓冲尺寸(NIR)根据在无线基站之间进行的最大的HARQ进程数(MDL_HARQ)而被分割,且根据该分割数而缩小(参照式(1))。因此,决定软缓冲尺寸的分割数(相当于MDL_HARQ)在HARQ-ACK反馈控制中变得重要。
[数学式1]
式(1)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用户终端应用的HARQ-ACK定时进行变更而控制。在该情况下,如何选择软缓冲尺寸的分割数变得重要。例如,如第一方式所示,在变更作为HARQ-ACK定时而利用的UL/DL结构的情况下,HARQ进程数也被变更。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变更HARQ-ACK定时时考虑HARQ进程数而决定软缓冲尺寸的分割数。
如第一方式所示,在变更作为HARQ-ACK定时而利用的UL/DL结构的情况下,考虑变更前的基础UL/DL结构的HARQ进程数、和因LBT结果而变更后的UL/DL结构的HARQ进程数。具体而言,基于在多个UL/DL结构中成为最大的HARQ进程数而决定软缓冲尺寸的分割数。
此外,如第三方式所示,在灵活地控制HARQ-ACK的反馈的情况下,基于根据HARQ-ACK定时而可能成为最大的HARQ进程数,决定软缓冲尺寸的分割数。例如,也可以基于HARQ进程的最大数量(15)而决定软缓冲尺寸的分割数。
(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在该无线通信系统中应用上述第一方式~第三方式的无线通信方法。另外,上述第一方式~第三方式的结构可以分别单独应用,也可以组合应用。
图18是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略结构图。另外,图18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例如是LTE系统或者包含超3G(SUPER 3G)的系统。在该无线通信系统中能够应用将以LTE系统的系统带宽为一个单位的多个基本频率块(分量载波)作为一体的载波聚合(CA)和/或双重连接(DC)。此外,图18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具有授权带域和非授权带域(LTE-U基站)。另外,该无线通信系统可以被称为IMT-Advanced,也可以被称为4G、FRA(未来无线接入(Future Radio Access))。
图18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1包括形成宏小区C1的无线基站11、在宏小区C1内配置且形成比宏小区C1更窄的小型小区C2的无线基站12a~12c。此外,在宏小区C1以及各小型小区C2中配置有用户终端20。例如,考虑在授权带域中利用宏小区C1,在非授权带域中利用小型小区C2的至少一个的方式。此外,还考虑在授权带域中除了利用宏小区C1之外还利用小型小区C2的一部分,在非授权带域中利用其他的小型小区C2的方式。
用户终端20能够连接到无线基站11以及无线基站12双方。用户终端20能够通过CA或者DC而同时使用利用不同频率的宏小区C1和小型小区C2。在该情况下,能够从利用授权带域的无线基站11对用户终端20发送与利用非授权带域的无线基站12有关的信息(辅助信息)。此外,在授权带域和非授权带域中进行CA的情况下,还能够设为由一个无线基站(例如,无线基站11)控制授权带域小区以及非授权带域小区的调度的结构。
用户终端20和无线基站11之间,能够在相对低的频带(例如,2GHz)中使用带宽窄的载波(被称为现有载波、传统载波(Legacy carrier)等)进行通信。另一方面,用户终端20和无线基站12之间,可以在相对高的频带(例如,3.5GHz、5GHz等)中使用带宽宽的载波,也可以使用与无线基站11之间相同的载波。无线基站11和无线基站12(或者无线基站12之间)之间能够设为进行了有线连接(光纤(Optical fiber)、X2接口等)或者无线连接的结构。
无线基站11以及各无线基站12分别连接到上位站装置30,且经由上位站装置30连接到核心网络40。另外,在上位站装置30中例如包含接入网关装置、无线网络控制器(RNC)、移动性管理实体(MME)等,但不限于此。此外,各无线基站12也可以经由无线基站11连接到上位站装置30。
另外,无线基站11是具有相对宽的覆盖范围的无线基站,也可以被称为eNodeB、宏基站、发送接收点等。无线基站12是具有局部的覆盖范围的无线基站,也可以被称为小型基站、微微基站、毫微微基站、家庭(Home)eNodeB、RRH(远程无线头(Remote Radio Head))、微型基站、发送接收点等。以下,在不区分无线基站11以及12的情况下,统称为无线基站10。各用户终端20是支持LTE、LTE-A等各种通信方式的终端,不仅包含移动通信终端,还可以包含固定通信终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作为无线接入方式,对下行线路应用OFDMA(正交频分多址),对上行线路应用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OFDMA是将频带分割为多个窄的频带(子载波),且对各子载波映射数据而进行通信的多载波传输方式。SC-FDMA是将系统带宽按照每个终端而分割为由一个或者连续的资源块组成的带域,且多个终端使用互不相同的带域从而降低终端之间的干扰的单载波传输方式。
在此,说明在图18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通信信道。下行链路的通信信道具有在各用户终端20中共享的PDS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Channel))、和下行L1/L2控制信道(PCFICH、PHICH、PDCCH、扩展PDCCH)。通过PDSCH传输用户数据以及上位控制信息。通过PDC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传输PDSCH以及PUSCH的调度信息等。通过PCFI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传输用于PDCCH的OFDM码元数。通过PHICH(物理混合ARQ指示信道(Physical Hybrid-ARQ Indicator Channel))传输对于PUSCH的HARQ的ACK/NACK。此外,也可以通过扩展PDCCH(EPDCCH)而传输PDSCH以及PUSCH的调度信息等。该EPDCCH与PDSCH(下行共享数据信道)频分复用。
上行链路的通信信道具有作为在各用户终端20中共享的上行数据信道的PUS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和作为上行链路的控制信道的PUC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通过该PUSCH传输用户数据或上位控制信息。此外,通过PUCCH传输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CSI)、送达确认信号(也被称为HARQ-ACK、A/N、或ACK/NACK)、调度请求(SR)等。另外,在信道状态信息中包含无线质量信息(CQI)、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秩指示符(RI)等。
图19是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10(包含无线基站11以及12)的整体结构图。无线基站10包括用于MIMO传输的多个发送接收天线101、放大器单元102、发送接收单元103(发送单元/接收单元)、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呼叫处理单元105、传输路径接口106。
通过下行链路从无线基站10发送给用户终端20的用户数据从上位站装置30经由传输路径接口106被输入到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
在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中,进行PDCP层的处理、用户数据的分割/结合、RLC(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重发控制的发送处理等RLC层的发送处理、MAC(媒体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重发控制、例如HARQ的发送处理、调度、传输格式选择、信道编码、快速傅里叶反变换(IFFT: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处理、预编码处理后转发给各发送接收单元103。此外,关于下行链路的控制信道的信号也进行信道编码或快速傅里叶反变换等发送处理后转发给各发送接收单元103。
此外,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通过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广播信息等)对用户终端20通知用于该小区中的通信的控制信息(系统信息)。在用于该小区中的通信的信息中例如包含上行链路或者下行链路中的系统带宽等。
此外,能够从无线基站10的发送接收单元103对用户终端发送有关LBT的信息(例如,LBT子帧、LBT码元、LBT周期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此外,在TDD中应用LBT的情况下,无线基站10除了有关LBT的信息之外,还将有关UL/DL结构(或者决定HARQ-ACK定时的UL/DL结构(DL参考UL/DL设定))的信息发送给用户终端。例如,无线基站10将这些信息经由授权带域和/或非授权带域而通知给用户终端。此外,无线基站10也可以在LBT结果为LBT_idle时发送DL-BRS。
各发送接收单元103将从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按每个天线进行预编码后输出的基带信号变换为无线频带。放大器单元102将频率变换后的无线频率信号进行放大并通过发送接收天线101进行发送。另外,发送接收单元(发送单元/接收单元)103能够设为在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使用的发射机/接收机、发送接收电路(发送电路/接收电路)或者发送接收装置(发送装置/接收装置)。
另一方面,关于通过上行链路从用户装置20被发送给无线基站10的数据,由各发送接收天线101所接收的无线频率信号分别在放大器单元102中被放大,在各发送接收单元103中进行频率变换后变换为基带信号,并被输入到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
在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中对在所输入的基带信号中包含的用户数据进行FFT处理、IDFT处理、纠错解码、MAC重发控制的接收处理、RLC层、PDCP层的接收处理,且经由传输路径接口106转发给上位站装置30。呼叫处理单元105进行通信信道的设定或释放等呼叫处理、无线基站10的状态管理、无线资源的管理。
图20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基站10具有的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的主要的功能结构图。另外,在图20中主要示出了本实施方式中的特征部分的功能块,设无线基站10还具有无线通信所需的其他的功能块。
如图20所示,无线基站10具有测量单元301、UL信号接收处理单元302、控制单元(调度器)303、DL信号生成单元304、映射单元(分配控制单元)305。
测量单元301进行在非授权带域中从其他的发送点(AP/TP)发送的信号的检测/测量(LBT)。具体而言,测量单元301在发送DL信号之前等预定定时进行从其他的发送点发送的信号的检测/测量,并将该检测/测量的结果(LBT结果)输出到控制单元303。例如,测量单元301判断检测出的信号的功率电平是否为预定的阈值以上,并将该判断结果(LBT结果)通知给控制单元303。另外,测量单元301能够设为在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使用的测量器或者测量电路。
UL信号接收处理单元302对从用户终端发送的UL信号(PUCCH信号、PUSCH信号等)进行接收处理(例如,合成处理或解调处理等)。在UL信号接收处理单元302中取得的处理(例如,从用户终端发送的HARQ-ACK等)被输出到控制单元303。另外,UL信号接收处理单元302能够设为在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使用的信号处理器或者信号处理电路。
控制单元(调度器)303控制通过PDSCH发送的下行数据信号、通过PDCCH和/或扩展PDCCH(EPDCCH)传输的下行控制信号(UL许可(UL grant)/DL分配(DL assignment))对无线资源的分配(发送定时)。此外,控制单元303还进行系统信息(PBCH)、同步信号(PSS/SSS)、下行参考信号(CRS、CSI-RS等)的分配(发送定时)的控制。另外,控制单元303能够设为在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使用的控制器、调度器、控制电路或者控制装置。
控制单元303基于从测量单元301输出的LBT结果,控制非授权带域中的DL信号的发送。此外,控制单元303基于从用户终端发送的HARQ-ACK的结果而进行下行数据信号的重发(NACK时)或者新下行数据信号的发送(ACK时)。
关于从用户终端反馈的HARQ-ACK,其发送基于UL中的LBT结果而受到控制。此外,关于该HARQ-ACK,在用户终端发送HARQ-ACK的UL子帧中,其反馈定时根据比该UL子帧更早的UL子帧中的LBT结果而受到控制(上述图6、图7、图11、图15-图17等)。此外,关于从用户终端反馈的HARQ-ACK,还考虑成为UL-LBT子帧的位置而控制其反馈定时(上述图13、图14)。
DL信号生成单元304基于来自控制单元303的指示而生成DL信号。作为DL信号,可举出DL控制信号(PDCCH信号、EPDCCH信号、PSS/SSS信号、PBCH信号等)、下行数据信号(PDSCH信号)、下行参考信号(CRS、CSI-RS、DM-RS等)等。此外,DL信号生成单元304也可以在DL-LBT结果为LBT_idle时生成DL-BRS。另外,DL信号生成单元304能够设为在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使用的信号生成器或者信号生成电路。
此外,映射单元(分配控制单元)305基于来自控制单元303的指示,控制DL信号的映射(分配)。具体而言,映射单元305在根据从测量单元301输出的LBT结果而判断为能够发送DL信号的情况下,进行DL信号的分配。另外,映射单元305能够设为在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使用的映射电路或者映射器。
图21是本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20的整体结构图。用户终端20包括用于MIMO传输的多个发送接收天线201、放大器单元202、发送接收单元203(发送单元/接收单元)、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应用单元205。
关于下行链路的数据,由多个发送接收天线201接收的无线频率信号分别在放大器单元202中被放大,在发送接收单元203中进行频率变换而变换为基带信号。该基带信号在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中进行FFT处理、纠错解码、重发控制(混合ARQ)的接收处理等。在该下行链路的数据中,下行链路的用户数据被转发给应用单元205。应用单元205进行与比物理层或MAC层更高的层有关的处理等。此外,下行链路的数据中广播信息也被转发给应用单元205。
另一方面,关于上行链路的用户数据,从应用单元205被输入到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在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中,进行重发控制(混合ARQ)的发送处理、信道编码、预编码、DFT处理、IFFT处理等并转发给各发送接收单元203。
发送接收单元203将从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输出的基带信号变换为无线频带。然后,放大器单元202对频率变换后的无线频率信号进行放大并由发送接收天线201进行发送。此外,在UL-LBT结果为LBT_idle时,发送接收单元203还能发送UL-BRS。另外,发送接收单元(发送单元/接收单元)203能够设为在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使用的发射机/接收机、发送接收电路(发送电路/接收电路)或者发送接收装置(发送装置/接收装置)。
图22是用户终端20具有的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的主要的功能结构图。另外,在图22中主要示出了本实施方式中的特征部分的功能块,设用户终端20还具有无线通信所需的其他的功能块。
如图22所示,用户终端20具有测量单元401、DL信号接收处理单元402、UL发送控制单元403(控制单元)、UL信号生成单元404、映射单元405。另外,在无线基站侧进行UL传输中的LBT的情况下,能够省略测量单元401。
测量单元401进行在UL中从其他的发送点(AP/TP)发送的信号的检测/测量(LBT)。具体而言,测量单元401在发送UL信号之前等预定定时进行来自其他的发送点的信号的检测/测量,并将该检测/测量结果(LBT结果)输出到UL发送控制单元403。例如,测量单元401判断检测出的信号的功率电平是否为预定的阈值以上,并将该判断结果(LBT结果)通知给UL发送控制单元403。另外,测量单元401能够设为在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使用的测量器或者测量电路。
DL信号接收处理单元402进行对于在授权带域或者非授权带域中发送的DL信号的接收处理(例如,解码处理或解调处理等)。例如,DL信号接收处理单元402取得在下行控制信号(例如,DCI格式0、4)中包含的UL许可而输出到UL发送控制单元403。
此外,DL信号接收处理单元402将对于从无线基站发送的DL信号(通过PDSCH发送的下行数据信号)的接收处理的结果(重发控制的有无)输出到UL发送控制单元403。另外,DL信号接收处理单元402能够设为在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使用的信号处理器或者信号处理电路。
UL发送控制单元403在授权带域和非授权带域中控制对于无线基站的UL信号(UL数据信号、UL控制信号、参考信号等)的发送。此外,UL发送控制单元403基于来自测量单元401的检测/测量结果(LBT结果),控制非授权带域中的发送。也就是说,UL发送控制单元403考虑从无线基站发送的UL发送指示(UL许可)和来自测量单元401的检测结果(LBT结果),控制非授权带域中的UL信号的发送。
此外,UL发送控制单元403基于来自DL信号接收处理单元402的接收处理结果而进行重发控制。例如,进行控制,使得在适当地接收到下行数据信号时反馈ACK,在未能适当地接收时反馈NACK。此时,UL发送控制单元403在发送UL信号的UL子帧中,根据比该UL子帧更早的UL子帧中的LBT结果而控制送达确认信号(A/N)的反馈定时。
例如,在以预定的无线帧单位(LBT周期)实施UL-LBT时,UL发送控制单元403能够基于发送UL信号的UL子帧被配置的无线帧单位N的前一个无线帧单位N-1的LBT结果,控制A/N的反馈定时。
具体而言,UL发送控制单元403在发送UL信号的UL子帧被配置的无线帧单位的前一个无线帧单位的LBT结果为LBT_busy时,应用与预定的UL/DL结构不同的UL/DL结构而进行A/N的反馈。
例如,设想以5ms周期实施UL-LBT,预定的半无线帧N的LBT结果为LBT_idle,并且半无线帧N-1的LBT结果为LBT_busy的情况。在通过DL-UL交换结构成为5ms的UL/DL结构0、1、2、6的任一个进行发送的情况下,UL发送控制单元403变更在半无线帧N的UL子帧中反馈的A/N(对UL子帧分配的A/N)(上述图6、图7等)。
此外,设想以10ms周期实施UL-LBT,预定的无线帧M的LBT结果为LBT_idle,并且无线帧M-1的LBT结果为LBT_busy的情况。在通过DL-UL交换结构成为5ms的UL/DL结构0、1、2、6的任一个进行发送的情况下,UL发送控制单元403变更在无线帧M的前半帧中反馈的A/N(对UL子帧分配的A/N)(上述图11等)。
此外,在分配重发控制信号的UL子帧成为实施LBT的UL子帧的情况下,UL发送控制单元403对实施该LBT的UL子帧以后能够利用的UL子帧分配重发控制信号(上述图14、图15等)。
或者,UL发送控制单元403在基于LBT结果而对发送重发控制信号的UL子帧进行变更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便发送重发控制信号的比特信息和与各重发控制信号对应的子帧有关的比特映射(参照上述图16)。另外,UL发送控制单元403能够设为在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使用的控制电路或者控制装置。
UL信号生成单元404基于来自UL发送控制单元403的指示而生成UL信号。作为UL信号,可举出UL控制信号(PUCCH信号、PRACH信号等)、UL数据信号(PUSCH信号)、参考信号(SRS、DM-RS等)等。此外,在UL-LBT结果为LBT_idle时,UL信号生成单元404也可以生成UL-BRS。另外,UL信号生成单元404能够设为在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使用的信号生成器或者信号生成电路。
此外,映射单元(分配控制单元)405基于来自UL发送控制单元403的指示,控制UL信号的映射(分配)。具体而言,映射单元405在根据从测量单元401输出的LBT结果而判断为能够发送UL信号的情况下,进行UL信号的分配。映射单元405关于包含HARQ-ACK的上行控制信号,在不发送上行数据信号(PUSCH信号)时映射到PUCCH,在发送上行数据信号时映射到PUSCH。另外,映射单元405能够设为在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使用的映射电路或者映射器。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UL-LBT的结果而控制HARQ-ACK的反馈。由此,能够与LBT的结果无关地适当反馈HARQ-ACK,能够抑制通信质量变差。
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主要示出了非授权带域小区根据LBT的结果而控制可否发送DL信号的情况,但本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即使是根据LBT的结果,通过DFS(动态频率选择(Dynamic Frequency Selection))而转变为另一载波、或者进行发送功率控制(TPC)的情况下也能够应用。
以上,使用上述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发明不限于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实施方式是显而易见的。本发明不脱离由权利要求书的记载所决定的本发明的宗旨以及范围就能够作为修正以及变更方式来实施。例如,能够适当组合上述的多个方式而应用。因此,本说明书的记载以例示说明为目的,对本发明并不具有任何限制性的含义。
本申请基于2014年9月25日申请的特愿2014-195457。其内容全部包含于此。

Claims (10)

1.一种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具有:
发送单元,发送对于从无线基站所发送的DL数据信号的送达确认信号;以及
控制单元,基于上行链路中的LBT(对话前监听(Listen Before Talk))结果,控制送达确认信号的发送,
在通过预定的UL子帧发送送达确认信号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比所述预定的UL子帧更早的UL子帧中的LBT结果,决定送达确认信号的反馈定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
在以预定的无线帧单位实施上行链路中的LBT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预定的UL子帧被配置的无线帧单位N的前一个无线帧单位N-1中的LBT结果,控制送达确认信号的反馈定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发送单元基于预定的TDD UL/DL结构进行发送,所述无线帧单位N的LBT结果为LBT_idle,且所述无线帧单位N-1的LBT结果为LBT_busy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参照与所述预定的UL/DL结构不同的UL/DL结构而控制送达确认信号的反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
在以5ms单位实施上行链路中的LBT,半无线帧N的LBT结果为LBT_idle,所述半无线帧N的前一个半无线帧N-1的LBT结果为LBT_busy,并且所述发送单元通过UL/DL结构0、1、2、6的任一个进行发送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半无线帧N的UL子帧中,参照UL/DL结构3、4、5的任一个而反馈送达确认信号。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
在以10ms单位实施上行链路中的LBT,无线帧M的LBT结果为LBT_idle,所述无线帧M的前一个无线帧M-1的LBT结果为LBT_busy,并且所述发送单元通过UL/DL结构0、1、2、6的任一个进行发送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无线帧M的前半帧的UL子帧中,参照UL/DL结构3、4、5的任一个而反馈送达确认信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
在分配重发控制信号的UL子帧成为实施LBT的UL子帧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对在实施LBT的UL子帧以后能够利用的UL子帧分配重发控制信号。
7.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
在基于LBT结果对发送重发控制信号的UL子帧进行变更的情况下,所述发送单元发送重发控制信号的比特信息和表示与各重发控制信号对应的子帧信息或者HARQ进程号的比特映射。
8.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
在基于LBT结果对发送重发控制信号的UL子帧进行变更的情况下,所述发送单元将对变更后的UL子帧分配的多个送达确认信号捆绑而进行反馈。
9.一种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具有:
接收单元,接收从用户终端发送的送达确认信号;以及
控制单元,基于接收到的送达确认信号而进行DL数据信号的重发控制,
关于所述送达确认信号,其发送基于上行链路中的LBT结果而被控制,并且其反馈定时根据比发送所述送达确认信号的预定的UL子帧更早的UL子帧中的LBT结果而被决定。
10.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基于上行链路中的LBT(对话前监听(Listen Before Talk))结果而控制发送,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方法具有:
生成对于从无线基站所发送的DL数据信号的送达确认信号的步骤;以及
基于LBT结果而控制送达确认信号的发送的步骤,
在通过预定的UL子帧发送送达确认信号的情况下,根据比所述预定的UL子帧更早的UL子帧中的LBT结果,决定送达确认信号的反馈定时。
CN201580051500.0A 2014-09-25 2015-09-25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Pending CN10707933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95457 2014-09-25
JP2014195457 2014-09-25
PCT/JP2015/077040 WO2016047727A1 (ja) 2014-09-25 2015-09-25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79334A true CN107079334A (zh) 2017-08-18

Family

ID=55581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51500.0A Pending CN107079334A (zh) 2014-09-25 2015-09-25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280448A1 (zh)
JP (1) JPWO2016047727A1 (zh)
CN (1) CN107079334A (zh)
WO (1) WO201604772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64919A (zh) * 2017-09-01 2020-05-15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58473B2 (en) * 2014-10-03 2018-12-18 Intel IP Corporation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systems for transmitt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transmissions using channels in an unlicensed shared medium
EP3203794B1 (en) * 2014-11-26 2021-11-10 Nanchang Coolpad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 Coexistence of lte and other systems
US10091117B2 (en) * 2015-07-24 2018-10-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de block segmentation and rate matching for multiple transport block transmissions
US10582536B2 (en) * 2015-10-01 2020-03-03 Ofinno, Llc Inferference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10194439B2 (en) 2015-10-01 2019-01-29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Subframe configuration in a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network
WO2017120804A1 (en) 2016-01-13 2017-07-20 Lenovo Innovations Limited (Hong Kong) Data acknowled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452091B2 (en) * 2016-02-04 2022-09-20 Acer Incorporated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transmission
CN107294646B (zh) * 2016-04-01 2020-08-0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息反馈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07295663B (zh) * 2016-04-01 2021-06-29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获取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反馈的方法和装置
EP3443804B1 (en) 2016-04-11 2022-06-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econdary cell activation and deactivation
WO2017181124A1 (en) * 2016-04-14 2017-10-19 Intel IP Corporation Low latency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design
CN107359969B (zh) * 2016-05-10 2020-03-2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harq的反馈信息传输方法、ue、基站和系统
US10517021B2 (en) 2016-06-30 2019-12-24 Evolve Cellular Inc. Long term evolution-primary WiFi (LTE-PW)
EP3512239A4 (en) * 2016-09-09 2020-05-06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AND RADIOCOMMUNICATION METHOD
US10893523B2 (en) 2016-11-02 2021-0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etween wideband ENB and narrowband UE
US20180367244A1 (en) * 2017-06-16 2018-12-20 Mediatek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Partial Sub-Frame Transmiss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JP7393335B2 (ja) * 2018-08-07 2023-12-06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端末、基地局、送信方法及び受信方法
US11224074B2 (en) * 2018-08-08 2022-01-11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Bandwidth part configuration based on a clear channel assessm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9998A (zh) * 2003-06-17 2006-07-26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协调未许可频带中的无线电资源使用
US20090109929A1 (en) * 2007-10-29 2009-04-30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dia access method performed by reader in dense reader environment
JP2010268231A (ja) * 2009-05-14 2010-11-25 Panasonic Corp 中継局装置、移動無線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CN102648646A (zh) * 2009-12-02 2012-08-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使用带静默期的先听后讲来进行频谱共享的装置和方法
CN103460740A (zh) * 2011-02-07 2013-12-18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在免许可频谱中操作补充小区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9998A (zh) * 2003-06-17 2006-07-26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协调未许可频带中的无线电资源使用
US20090109929A1 (en) * 2007-10-29 2009-04-30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dia access method performed by reader in dense reader environment
JP2010268231A (ja) * 2009-05-14 2010-11-25 Panasonic Corp 中継局装置、移動無線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CN102648646A (zh) * 2009-12-02 2012-08-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使用带静默期的先听后讲来进行频谱共享的装置和方法
CN103460740A (zh) * 2011-02-07 2013-12-18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在免许可频谱中操作补充小区的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64919A (zh) * 2017-09-01 2020-05-15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
CN111164919B (zh) * 2017-09-01 2023-02-1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280448A1 (en) 2017-09-28
WO2016047727A1 (ja) 2016-03-31
JPWO2016047727A1 (ja) 2017-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79334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US11490421B2 (en)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0425924B2 (en) User terminal, radio base st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limited listening
CN106538013A (zh)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7211281A (zh)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3299680B (zh) 无线基站装置、移动终端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US20200084763A1 (en) Terminal and radio control method
CN106105290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US20170310434A1 (en) User terminal, radio base st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6465172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无线通信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US20180212742A1 (en) User terminal, radio base st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7852718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EP3280205A1 (en) User terminal, wireless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5191470B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5900479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7079335A (zh)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6664649A (zh)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07211277A (zh)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6576337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无线通信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EP3145263A1 (en) Radio base st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EP3337257B1 (en) User terminal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7148791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6576349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无线通信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08713340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5934992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