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76367A - 灯 - Google Patents
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076367A CN107076367A CN201280066866.1A CN201280066866A CN107076367A CN 107076367 A CN107076367 A CN 107076367A CN 201280066866 A CN201280066866 A CN 201280066866A CN 107076367 A CN107076367 A CN 10707636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heat transfer
- transfer component
- lamp
- co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K—NON-ELECTRIC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ESCENCE;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LIGHT SOURCES USING CHARGES OF COMBUSTIBLE MATERIAL; LIGHT SOURCE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K9/00—Light source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 lasers
- F21K9/20—Light sources comprising attachment means
- F21K9/27—Retrofit light sources for lighting devices with two fittings for each light source, e.g. for substitution of fluorescent tub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AREA)
Abstract
灯(1)具备发光部(11)、传递发光部(11)所产生的热的长条的传热部件(21)、以及收纳发光部(11)及传热部件(21)的长条的罩(31)。并且,传热部件(21)具有形成为细长的平板状且在厚度方向的配设面(22a)侧配设有发光部(11)的平板状部(22)、在平板状部(22)的配设面(22a)一侧的相反侧架设在平板状部(22)的短边方向两端间并弯曲成沿罩(31)的内周面与其接触的曲板状部(23)、以及位于平板状部(22)与曲板状部(23)所围成的空间内并且将平板状部(22)与曲板状部(23)热耦合的架桥部即热耦合部(25)。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灯,特别涉及提高其散热性。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降低因使用寿命产生的更换频率,同时谋求省电化,正在开发那种比直管荧光灯寿命更长且使用了耗电低的LED的直管形的灯(参照专利文献1)。
图17表示使用了这种LED的直管形的灯2001的一例。图17是将灯2001用与长边方向正交的平面横剖后的剖面图。
灯2001,是在金属制的筒状部件形成的传热部件2021的外周面配置搭载有LED的发光部2011,并将配置有发光部2011的传热部件2021收纳于圆筒状的罩2031的内部的结构。在这里,传热部件2021由具有载置发光部2011的平坦面2022a的平板状部2022,以及在平板状部2022的两端部(图17中左右方向的两端部)与平板状部2022连续的、沿罩2031的内周面弯曲的断面为弧状的曲板状部2023构成。
并且,如图17的箭头所示,发光部2011所产生的热,沿平板状部2022向平板状部2022的两端部(图17中左右方向的两端部)传递,然后,传递到曲板状部2023以后,通过罩2031向外部放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66432号公报
发明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就图17所示结构的灯2001而言,存在着发光部2011所产生的热散热不充分,因发光部2011的温度上升导致发光部2011上搭载的LED发光效率下降的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事由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谋求提高散热性的灯。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有关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灯,具备:发光部;收纳发光部的长条的外围器;以及与发光部一起被收纳于外围器、且将发光部所产生的热向外围器传递的长条的传热部件,传热部件具有:平板状部,形成为长条的平板状、且在一个面上配设有发光部;曲板状部,在平板状部的另一个面上架设在平板状部宽度方向两端部间,弯曲成沿外围器的内周面与外围器接触;以及热耦合部,位于平板状部与曲板状部所围成的空间内,将平板状部与曲板状部热耦合。
发明效果
根据本结构,在传热部件中,热耦合部将配设发光部的平板状部和与外围器的内周面接触的曲板状部热耦合。这样一来,作为由发光部产生并向平板状部传递的热的热传导形成的散热路径,确保了从平板状部经由热耦合部到达曲板状部的路径,从而,与具备无热耦合部的结构的传热部件的灯相比,就能够提高发光部所产生的热的散热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有关实施方式1的灯的分解斜视图。
图2表示有关实施方式1的灯,图2A表示一部分剖断的剖面图、图2B表示从与观察图2A的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时的剖面视图。
图3是表示包含有关实施方式1的灯上的整流单元的电路的电路图。
图4表示有关实施方式1的灯,图4A为图2B中的A-A线剖面图、图4B为图2B中的B-B线剖面图。
图5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1的灯的要部(传热部件)的斜视图。
图6是在有关实施方式1的传热部件的主要制造工序后的斜视图。
图7是有关实施方式2的灯的剖面图。
图8表示有关实施方式2的灯,是图7中的C-C线剖面图。
图9是有关实施方式2的灯的要部(传热部件)的斜视图。
图10是有关变形例的灯的部分剖面图。
图11是在有关变形例的传热部件的主要制造工序后的斜视图。
图12是有关变形例的灯的部分剖面图。
图13是有关变形例的灯,图13A是灯的剖面图、图13B是传热部件的分解斜视图。
图14是有关变形例的灯,图14A是灯剖面图、图14B是传热部件的分解斜视图。
图15是有关变形例的灯的剖面图。
图16是安装了有关变形例的发光部的传热部件的斜视图。
图17是有关以往例的灯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1>结构
图1表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灯1的分解斜视图,图2A是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灯1的一部分剖断的剖面图、图2B是表示从与观察图2A的方向正交方向观察时的剖面图。另外,在图1中,传热部件21成为表示其中一部分内部结构的剖面图。
如图1所示,灯1具备20个发光部11、传递发光部11所产生的热的传热部件21、收纳发光部11及传热部件21的长条的罩31、安装于罩31的长边方向两端部的一对灯头41、42、以及配置于灯头41内部且用于将在灯头41、42接受的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的整流单元51。罩31及灯头41、42,构成收纳发光部11及传热部件21的长条的外围器。这里,灯1之所以具备整流单元51,是为了使它可以直接安装到与以往的直管形荧光灯相对应的照明器具上来使用。
<1-1>发光部
发光部11具备LED芯片(未图示)、以及一个表面侧具有向LED芯片供电用的导体图案(未图示)且在上述一个表面侧安装有LED芯片的矩形板状的安装基板1120。还有,发光部11具备由被LED芯片所放射的光激励而放射出与LED芯片所发光色不同色的光的荧光体及透光性材料形成的圆拱状的颜色转换部件1170。在这里,颜色转换部件1170,以使LED芯片被围在其与安装基板1120之间的方式配设在安装基板1120的上述一个表面侧。还有,LED芯片是放射蓝色光的GaN系蓝色LED芯片。
<1-2>罩
罩31形成为圆筒状,在其周壁突设有一对第1肋部32和一对第2肋部33。
该第1肋部32及第2肋部33,用于将传热部件21固定在罩31的内壁。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肋部32、第2肋部33均沿罩31的径向朝向中心成为凸状突起,沿罩31的长边方向延长(参照图2A)。该罩31,由具有透光性的丙烯酸树脂等树脂材料形成。另外,罩31并不限于树脂材料,只要是透光性材料就可以,例如玻璃或陶瓷等形成的也可以。在采用树脂材料形成罩31时,优选采用热膨胀系数小的材料。像灯1这样,在将LED芯片作为光源来采用的灯中,点灯时发光部11发热。从而,如果罩31由热膨胀系数大的材料形成的话,就有可能存在因点灯时和灭灯时的温度差引起的罩31的大小变化而使灯1变形。特别是,如果灯1的长边方向的尺寸伸缩的话,灯1与安装灯1的照明器具之间的配合性就降低了,其结果是灯有可能掉下来。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对通过沿罩31的径向向中心形成为凸状的肋部32、33将传热部件21固定在罩31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将传热部件21固定在罩31上的手段,并不限于使用肋部32、33。例如,在罩31的内壁设置凹部,通过将传热部件21的周部嵌合在该凹部而将传热部件21固定在罩31上也可以。
<1-3>灯头
灯头41、42由有底圆筒状的灯头本体41a、42a及一对灯头销41b、42b构成。如图2B所示,在灯头本体41a、42a上,穿设有用于将灯头本体41a、42a固定在传热部件2上的固定用螺丝43、44所插通的插通孔41c、42c。并且,灯头本体41a、42a,通过将分别插通各插通孔41c、42c的固定用螺丝43、44的前端部拧进传热部件21,而被固定在传热部件21上。还有,在灯头本体41a、42a的底壁上,形成有用于植入设置灯头销41b、42b的下孔(未图示),灯头销41b、42b,通过贯通上述下孔的形式压入而被植入设置。这里,灯头本体41a、42a由耐热性高的树脂材料形成,灯头销41b、42b由铝或铜等金属形成。另外,灯头41、42,例如,满足G13标准。该灯头41、42,装在已有的直管荧光灯用的照明器具上配设的一对插座上。并且,通过插座及灯头41、42从外部电源向各发光部11供电。
另外,灯头41、42并不限于前述的结构,利用别的结构的灯头作为直管形LED灯用的灯头也可以。例如,传统的直管形荧光灯上利用的G13型的灯头或者JEL801标准所规定的只能从直管形LED灯的长边方向的一方供电的类型的灯头也可以。
<1-4>整流单元
如图1所示,整流单元51,配置于灯头本体41a内部。还有,如图2所示,整流单元51由电路基板52、以及电路基板52上安装的电路元件53构成。在这里,电路基板52,通过粘接剂固接在灯头本体41a的底壁。并且,灯头销41b、42b与电路基板52上形成的导电图案(未图示),通过被覆配线(未图示)进行电连接。
图3是包含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灯1上的整流单元51的电路的电路图。
如图3所示,整流单元51,相当于由4个二极管55构成的二极管电桥。整流单元51,其输入端57A与灯头销41b电连接,输入端57B与灯头销42b电连接。
还有,整流单元51的输出端57C,与多个发光部11串联成的串联电路的高电位侧的输入端电连接,整流单元51的输出端57D与该串联电路的低电位侧的输入端电连接。
<1-5>传热部件
图4A是图2B中的A-A线剖面图,图4B是图2B中的B-B线剖面图。
如图1及图4A所示,传热部件21具备平板状部22、曲板状部23、以及2根架桥部25。还有,2根架桥部25位于平板状部22与曲板状部23所围成的空间内,相当于将平板状部22与曲板状部23进行热耦合的热耦合部。平板状部22,形成为细长的平板状且在厚度方向的配设面22a侧配设有发光部11。曲板状部23,在与平板状部22的配设面22a侧相反侧架设在平板状部22的宽度方向两端部间,弯曲成沿罩31的内周面与其接触。该传热部件21,由铝合金等金属形成。另外,该传热部件21并不限于金属,例如,也可以是陶瓷或热传导性树脂等的热导率高的材料。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谓的“热耦合”,包含使热耦合的部件相互接触的状态或者是热耦合的部件之间夹着其他部件的状态的情况。
还有,如图4A所示,平板状部22的配设面22a,位于比罩31的中心轴更靠近曲板状部23侧。
在曲板状部23的平板状部22附近的两端部,形成有沿传热部件21的长边方向遍及整体地延伸的槽部24。该槽部24,形成为断面大致矩形,其深度方向在平板状部22的短边方向且在沿平板状部22的配设面22a的方向上一致。即,槽部24的底面,与平板状部22的配设面22a正交,内周侧面与该配设面22a平行。还有,在传热部件21的平板状部22上的发光部11的配设面22a与槽部24的发光部11侧的内周侧面之间的距离,和罩31的第1肋部32与第2肋部33之间的间隔大致相同。在这里,传热部件21,以被夹持在罩31内周面与第1肋部32之间的区域的状态被固定在罩31上。
还有,如图4B所示,2根架桥部25,具有与平板状部22长度大致相同的细长的形状,在传热部件21的长边方向上遍及整体地延长。这样一来,与图17所示结构的灯2001相比,就能够提高传热部件21的相对于在使传热部件21挠曲的方向上施加的力的刚性。还有,通过使具备在传热部件21的长边方向延伸的架桥部25的传热部件21与罩31内壁面接触,由于也使罩31自身的刚性提高,从而能降低因灯1的自重而产生的弯曲,即使罩31是长条的也没关系。
还有,该2根架桥部25各自与平板状部22连续的两个部位之间的长度L2,比发光部11的传热部件21短边方向的长度L1短。就是说,2根架桥部25,在向平板状部22的厚度方向观察时,在与发光部11重叠的区域内与平板状部22连续地构成。这样一来,就使发光部11所产生的热向架桥部25的传递效率增大。另外,上述所谓连续地构成,是指部件接合为热传递连续地进行的状态。因此,平板状部22与架桥部25用同一材料一体成形也可以,将平板状部22与架桥部25分别构成的部件连结而进行一体化也可以。
在这里,图5表示作为灯1的要部的传热部件21的斜视图。
如图5所示,平板状部22形成为细长的矩形板状,在配设面22a上配设有20个发光部11。还有,在传热部件21长边方向的两端部,设有穿设了用于将灯头41、42固定在传热部件21上的螺丝孔27的灯头固定部26。
灯头固定部26的位于传热部件21短边方向的宽度,与罩31的一对第1肋部32的前端部彼此之间的间隔大致相同,与罩31的一对第2肋部33的前端部彼此之间的间隔也同样。并且,灯头固定部26,以固定在罩31内部的状态,配置于罩31的一对第2肋部33的前端部彼此之间的区域。并且,将分别插通灯头本体41a、42a的插通孔41c、42的固定用螺丝43、44的前端部,拧在各螺丝孔27上。
那么,在传热部件21上,在平板状部22、曲板状部23、及2根架桥部25所围成的空隙内,配线有一个端部与灯头42的灯头销42b电连接、并且另一端部与配置于灯头本体41a内部的整流单元51电连接的供电线(未图示)。这样,通过供电线在传热部件21上形成的空隙内进行配线,比起供电线埋设于传热部件的结构,能够降低供电线周围产生的涡流引起的电感,从而能够谋求电力效率的提高。
下面,对将传热部件21固定到罩31上的固定方法予以说明。
首先,从罩31的一端侧,在灯头固定部26位于罩31的一对第1肋部32及一对第2肋部33之间的状态下,将传热部件21插入(参照图1)。然后,第2肋部33插入传热部件21的槽部24,在第1肋部32与传热部件21的配设面22a抵接的状态下,通过使传热部件21沿罩31的第1肋部32及第2肋部33在罩31的长边方向滑动,传热部件21被固定在罩31上。
这样,将传热部件21固定在罩31上时,由于不需要粘接剂等粘接材料而能够谋求降低部件成本。还有,由于第1肋部32及第2肋部33,是在罩31的长边方向遍及整体地延长的,因此也就相应地提高了传热部件21向罩31的固定强度。而且,传热部件21,如前所述,是以罩31上设置的的一对第2肋部33嵌合在其槽部24的状态被固定在罩31上。这样一来,由于能够扩大曲板状部23与罩31之间的接触面积,所以就能够提高从曲板状部23向罩31的传热效率。还有,通过在罩31的第2肋部33嵌合在传热部件21的槽部24的状态下,传热部件21被固定到罩31的内部,限制了传热部件21围绕罩31的中心轴的旋转方向的移动。
<2>关于灯的散热路径
下面,用图4A对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灯1的散热路径进行说明。
发光部11所产生的热的散热路径,存在着沿平板状部22向平板状部22的短边方向两端部传递后(参照图4A中的箭头AR11),向曲板状部23传递(参照图4A中的箭头AR12),然后通过曲板状部23与罩31的接触部位到达罩31的路径(参照图4A中的箭头AR3),此外还有从平板状部22向架桥部25传递后,从架桥部25向曲板状部23传递的路径(参照图4A中的箭头AR2)。就是说,与用图17说明的结构的灯2001相比,由于增加了散热路径的数量,就能够相应地谋求散热性的提高。
<3>传热部件的制造方法
图6表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传热部件21的主要制造工序后的斜视图。在这里,以传热部件21由铝合金形成为例进行说明。
有关本实施方式的传热部件21,是通过所谓的模铸法制造。
首先,准备固定模72及可动模71(参照图6A),该固定模72具有与将传热部件21的平板状部22及曲板状部23所围成的区域通过2根架桥部25分割成的各区域的外形相同的细长部位(以下称为“棒状部位”)72a;该可动模71具有沿平板状部22及曲板状部23外形的形状的空洞71a,且相对于固定模72能够向棒状部位72a的长边方向移动。这里,可动模71与固定模72,具有以固定模72的棒状部位72a配置于可动模71的空洞71a内的状态能够使可动模71的空洞71a成为密闭状态的形状。在这里,可动模71及固定模72,例如,由碳素钢等的耐热钢形成。还有,在可动模71的一部分上,形成有通过模铸机向由可动模71的空洞71a与固定模72的棒状部位72a所形成的空间内射出熔融的铝合金的射出孔(未图示)。
然后,在将固定模72的棒状部位72a配置在可动模71的空洞71a内且将空洞71a密闭的状态下,通过模铸机,从射出孔射出熔融的铝合金,将可动模71的空洞71a与固定模72的棒状部位72a所形成的空间用铝合金填充。
然后,一旦铝合金固化,如图6A的箭头所示,就通过将可动模71相对于固定模72沿棒状部位72a的长边方向拔出,形成如图6B所示的第1部件61。这里,第1部件61固定在可动模71侧。然后,将可动模71从固定模72拔出以后,通过可动模71上设置的推出机构(未图示),将第1部件61从可动模71内推出。
接下来,如图6C所示,在第1部件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焊接作为灯头固定部26的基础的第2部件62,通过在第2部件62分别穿设螺丝孔27,形成传热部件21。
另外,在本制造方法中,传热部件21并不限于由铝合金形成,例如,当传热部件21由镁合金或锌合金、铜合金构成时,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制造。
<实施方式2>
图7表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灯2的剖面图。还有图8是图7中的C-C线剖面图。
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灯2,是与有关实施方式1的灯1大致相同的结构。罩231和传热部件221的形状与有关实施方式1的灯1不同。另外,对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附以同一符号并相应省略其说明。
如图8所示,罩231由形成为断面弧状的曲板状的曲板状部231a、以及形成为平板状的平板状部231b构成。在这里,曲板状部231a,即,在罩231的内周面的平板状部231b以外的部位,设有沿罩231的长边方向延长的一对肋部232。该肋部232,与平板状部231b的配设发光部11的一个面平行且向相互接近的方向突出。还有,肋部232在罩231的长边方向上遍及整体地延长。
传热部件221具备主片221a、及侧片221b。该主片221a的厚度,和罩231的平板状部231b与肋部232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还有,主片221a以与罩231的平板状部231b面接触的状态进行配置。这样一来,向主片221a传递的热,通过面接触的部位向罩231传递,从罩231的外表面散到大气中。还有,主片221a的配置发光部11的一面侧的短边方向两端部,与罩231的肋部232抵接。这样一来,由于能够扩大主片221a与罩231的接触面积,就能够提高从主片221a向罩231的传热效率。该传热部件221由铝等金属形成。另外,该传热部件221并不限于金属,例如,也可以是陶瓷或热传导性树脂等的热导率高的材料。还有,也可以是,传热部件221的与平板状部231b接触的部位的一部分以及平板状部231b的与传热部件221接触的部位的一部分的任一方形成凸部(未图示),另一方形成与凸部嵌合的嵌合部(未图示)。
在这里,图9表示作为灯2的要部的传热部件221的斜视图。
如图9所示,主片221a形成为细长的矩形板状,侧片221b分别从主片221a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向主片221a的厚度方向延设。还有,各侧片221b上穿设有用于将灯头41、42固定到传热部件221上的螺丝孔221c。该侧片221b在传热部件221的短边方向的长度,比罩231的一对肋部232的前端部彼此间的间隔还小。
在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灯2上,与主片221a的配设有发光部11的面相反侧的另一面的整体,与罩231的平板状部231b面接触。这样一来,就能够将发光部11所产生的热到罩231的散热路径缩短到主片221a的厚度的程度。从而,通过设计使主片221a厚度更薄,能够谋求散热性进一步提高。
下面,对传热部件221向罩231的固定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从罩231的一端侧,在侧片221b位于罩231的一对肋部232之间的状态,将传热部件221插入。然后,在主片221a的配设发光部11的面的相反侧的面与罩231的平板状部231b抵接且将主片221a的短边方向的两端部插入肋部232与平板状部231b之间的状态下,通过使其沿罩231的长边方向滑动,传热部件221被固定在罩231上。这样一来,将传热部件221固定在罩231上的作业变容易的同时,由于不需要粘接剂等的固接材料,就能够谋求部件成本的降低。还有,肋部232沿罩231的长边方向遍及整体地延长,由于在主片221a的长边方向遍及整体地,其端头方向的两端部被肋部232和平板状部231b挟持的状态下被固定,就能够增大传热部件221向罩231的固定强度。
<变形例>
(1)在实施方式1中,对2根架桥部25具有与平板状部22的长度大致相同的细长形状,在传热部件21的长边方向遍及整体地延长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
图10A表示有关本变形例的灯3的部分剖面图。
如图10A所示,也可以是,沿传热部件321的长边方向,多个架桥部325设成2列而构成灯3。根据本变形例,与有关实施方式1的传热部件21相比,由于可以减少架桥部325的总重量,就能够谋求灯3轻量化。还有,在传热部件321的长边方向,邻接的两个架桥部325的一部分在传热部件321的短边方向相互重叠地配置。这样一来,与在传热部件321的长边方向邻接的两个架桥部325的一部分在传热部件321的短边方向不相互重叠的结构相比,就能够提高相对于在使传热部件321挠曲的方向所施加的力的刚性。
在这里,对传热部件32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图11表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传热部件321的主要制造工序后的斜视图。在这里,以传热部件321由铝合金形成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准备固定模(以下称为“固定模”)272及可动模(以下称为“可动模”)271(参照图11A),该固定模272具有与由传热部件321的平板状部322与曲板状部323所围成的区域中除去多个(图11A是14个)架桥部325的部位的形状相同的细长的突条(以下称为“突条部”)272a;该可动模271具有与传热部件321的平板状部322、曲板状部323、以及由14个架桥部325构成的第3部件361的外形相同的空洞271a,并能够相对于固定模272向突条部272a的突出方向(参照图11A的箭头)移动。这里,在固定模272的突条部272a配置在可动模271的空洞271a内的状态下,就能够使可动模271的空洞271a成为密闭状态。在这里,可动模271及固定模272,例如由碳素钢等形成。还有,可动模271的一部分上,形成有通过模铸机向由可动模271的空洞271a与固定模272的突条部位272a所形成的空间内射出熔融的铝合金的射出孔(未图示)。
接下来,在将固定模272的突条部272a配置于可动模271的空洞271a内且使空洞271a密闭的状态下,通过模铸机,从射出孔射出熔融的铝合金,将由可动模271的空洞271a与固定模272的突条部272a形成的空间用铝合金充填。
然后,一旦铝合金固化,如图11A的箭头所示,就通过将可动模271沿突条部272a的突出方向相对于固定模272拔出,从而形成如图11B所示的第3部件361。这里,第3部件361固定于可动模271侧。然后,当将可动模271从固定模272拔出后,通过在可动模271上设置的推出机构(未图示),将第3部件361从可动模271中推出。
接下来,将作为平板状部322的基础的细长的矩形板状的第4部件363,盖住第3部件361的开口361a后(参照图11B的箭头),通过电阻焊将第4部件363与第3部件361接合。
接下来,与实施方式1中用图6说明的示例相同,将第2部件62通过电阻焊接合在由第3部件361及第4部件363形成的结构件的长边方向的两端侧,于是,就能够形成传热部件321。
(2)在实施方式1中,对传热部件21设有2根架桥部25的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
图10B以及图12,表示有关本变形例的灯4、5的部分剖面图。
如图10B所示,也可以是,设置3根在传热部件421长边方向遍及整体地延长的架桥部425而构成灯4。根据本变形例,配设发光部11的平板状部422和与罩31面接触的曲板状部423之间就变成通过3根架桥部425进行热耦合,与有关实施方式1的灯1相比,由于能够进一步增加散热路径的数量,能够就谋求进一步提高散热性。另外,该传热部件421可以通过与实施方式1所说明的制造方法同样的制造方法制造。
或者如图12所示,也可以是,具备在与平板状部522的配设各发光部11的部位相对应的部位设有各2根架桥部525的传热部件521的灯5。根据本变形例,配设发光部11的平板状部522和与罩31面接触的曲板状部523,通过与各发光部11对应的部位设置的架桥部525进行热耦合,从而,能够更高效地将各发光部11所产生的向平板状部522传递的热向曲板状部523传递,并且与有关实施方式1的传热部件21相比,由于能够减少架桥部525的总重量,就能够谋求灯5的轻量化。另外,有关本变形例的传热部件521,可以通过与图10A所示的结构的传热部件321相同的制造方法来制造。
(3)在实施方式1中,对具备由平板状部22、曲板状部23、以及架桥部25一体形成的传热部件21的灯1的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
图13A表示有关本变形例的灯6的剖面图,图13B表示传热部件621的分解斜视图。
如图13A所示,传热部件621由平板状部件621a、以及构成曲板状部623及架桥部625的半筒状部件621b形成,就是说,也可以是由两个部件形成的灯6。在这里,如图13B所示,灯6的传热部件621由矩形板状的平板状部件621a、以及半筒状部件621b构成。在这里,在半筒状部件621b上安装平板状部件621a侧的两个灯头固定部26之间,形成在长边方向上的长度与平板状部件621a的长边方向的长度大致相等的细长凹部623a。于是,当使平板状部件621a嵌合在该凹部623a上时,半筒状部件621b的架桥部625的前端面以及曲板状部623的前端面,就与平板状部件621a上配设发光部11的面相反侧的另一面抵接。这样一来,在由平板状部件621a与半筒状部件621b组合成的传热部件621上,就确保了从平板状部件621a向架桥部625以及曲板状部623的传热路径。还有,在半筒状部件621b上曲板状部623的前端部附近,形成台阶部624,半筒状部件621b以台阶部624与罩31的第2肋部33抵接的状态被固定在罩31内部。这样一来,限制了半筒状部件621b围绕罩31的中心轴的旋转方向的移动。
还有,图14A表示有关另一变形例的灯7的剖面图,图14B表示传热部件721的分解斜视图。
如图14A所示,也可以是,传热部件721由平板状部件722、以及筒状部件723构成。在这里,也可以是这种灯7:筒状部件723由细长的矩形板状的平板状部723b、以与平板状部723b的短边方向两端部连续的形式沿平板状部723b的短边方向弯曲的曲板状部723a、以及从平板状部723b的短边方向的中央部附近向与平板状部723b正交的方向延设的2根架桥部725构成。
还有,如图14B所示,灯7的传热部件721,在筒状部件723上安装平板状部件722一侧的两个灯头固定部26之间,形成长边方向长度与平板状部件722的长边方向长度大致相等的细长的凹部723c。于是,当使平板状部件722嵌合在该凹部723c上,平板状部件722上的与配设发光部11的面相反的另一面,就与筒状部件723的平板状部723b面接触。这样一来,在由平板状部件722与筒状部件723组合成的传热部件721上,就能够使从平板状部件722向筒状部件723的传热效率得以提高。
(4)在实施方式2中,对在传热部件221的主片221a的短边方向两端部被罩231的平板状部231b和一对肋部232挟持的状态下,将传热部件221固定在罩231上的灯2的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
图15A表示有关本变形例的灯8的剖面图。
如图15A所示,也可以是这种灯8:传热部件221的主片221a通过由热传导性树脂构成的粘接剂231c固接在罩831的平板状部231b上。
(5)在实施方式2中,是对与传热部件221的主片221a上发光部11一侧的相反侧的面被罩231的平板状部231b所覆盖的灯2的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
图15B以及图15C表示有关本变形例的灯9、10的剖面图。
如图15B所示,也可以是这种灯9:在传热部件221的主片221a短边方向的两端部被平板状部931b上的缝隙934的外周部及一对肋部232挟持状态下,将传热部件221固定在罩931上。在这里,具备这样的罩931:罩931在曲板状部931a上设置一对肋部932,并且在平板状部931b上沿罩931的长边方向形成有缝隙934。还有,在传热部件221与平板状部931b上形成的缝隙934的周部之间,通过涂布硅树脂等的热传导性树脂形成的粘接剂(未图示),就能够防止异物通过缝隙934从罩931的外部侵入到罩931的内部。在该灯9中,传热部件221的与主片221a的配设发光部11的一面侧相反侧的另一面侧向罩931的外部露出。从而,由于发光部11所产生的向传热部件221传递的热,从传热部件221的主片221a的另一面侧放出,与有关实施方式2的灯2相比,在传热部件221与大气之间不存在罩231,能谋求与之相应的散热性的提高。
或者,如图15C所示,也可以是这种灯10:传热部件221的主片221a的短边方向的两端部,通过硅树脂等热传导性树脂构成的粘接剂1031c固接在平板状部1031b上的缝隙1034的外周部。在这里,具备这样的罩1031:罩1031由曲板状部1031a与平板状部1031b构成,在平板状部1031b沿罩1031的长边方向形成缝隙1034。
(6)在实施方式1以及2中,对在传热部件21、221上配设多个发光部11的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
图16A以及图16B表示有关本变形例的发光部210上安装的传热部件21、221的斜视图。
如图16A以及图16B所示,也可以是,具备多个LED芯片(发光元件)211的1个发光部210固接在传热部件21。在这里,发光部210,具备由聚酰亚胺等的绝缘材料构成的且在安装LED芯片211的一面侧图案化了配线图案(未图示)的细长矩形板状的配线基板213、在配线基板213上的成排安装的多个LED芯片211、以及将多个LED芯片211一并密封的密封部件212。
在本变形例中,LED芯片211直接安装在与实施方式1所说明的散热部件相比LED芯片211的安装面的面积更大的配线基板213上。这样一来,与有关实施方式1以及2的灯1、2相比,由于更有效地将LED芯片211所产生的热通过配线基板213向传热部件21传递,就能够谋求散热性的提高。另外,如果用硅树脂等的热导率高的树脂材料形成配线基板213,就能够使从LED芯片211向传热部件21的传热效率进一步提高,也就能够谋求进一步提高灯的散热性。
符号说明
1、2、3、4、5、6、7、8、9、10 灯
11、210 发光部
21、221、321、421、521、621、721 传热部件
22、231b、322、422、522、622、723b、931b、1031b 平板状部
23、231a、323、423、523、623、723a、931a、1031a 曲板状部
24 槽部
25、232、325、425、525、625、725 架桥部(热耦合部)
26 灯头固定部
27、221c 螺丝孔
31、231 罩
32 第1肋部
33 第2肋部
41、42 灯头
41a、42a 灯头本体
41b、42b 灯头销
51 整流单元
52 电路基板
53 电路元件
61 第1部件
62 第2部件
361 第3部件
363 第4部件
71、271 可动模
72、272 固定模
211、1110 LED芯片(发光元件)
212 密封部件
213 配线基板
221a 主片
221b 侧片
231c、1031c 粘接剂
621a、722 平板状部件
621b 半筒状部件
624、724 台阶部
723 筒状部件
934、1034 缝隙
1120 安装基板
1160 光学部件
1170 颜色转换部件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修改)一种灯,其特征为,
具备:
发光部;
长条的外围器,收纳上述发光部;以及
与上述发光部一起被收纳于上述外围器、且将上述发光部所产生的热向上述外围器传递的长条的传热部件,
上述外围器具有形成为长条筒状的罩,
上述传热部件具有:
平板状部,形成为长条的平板状、且在一个面上配设有上述发光部;
曲板状部,在上述平板状部的另一个面上架设在上述平板状部宽度方向两端部间,沿上述罩的内周面弯曲;以及
热耦合部,位于上述平板状部与上述曲板状部所围成的空间内,将上述平板状部与上述曲板状部热耦合,
以上述罩的内周面与上述平板状部的端面相互面接触的方式将它们彼此嵌合,由此,上述传热部件沿上述平板状部的厚度方向的移动被限制,并且,上述曲板状部的外周面和上述罩的内周面形成面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其特征为,
上述热耦合部,在上述传热部件的长边方向遍及整体而形成,且在上述传热部件长边方向上遍及整体地将上述平板状部与上述曲板状部热耦合。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灯,其特征为,
上述热耦合部的至少一部分,在上述平板状部的上述另一个面的、与上述一个面的配设有上述发光部的区域相对应的区域,进行热耦合。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灯,其特征为,
上述发光部由多个发光元件、以及安装该多个发光元件的安装基板构成,
上述安装基板固接于上述传热部件。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灯,其特征为,
上述外围器具有形成为长条筒状的罩、以及分别盖住该罩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的盖体,
上述传热部件位于上述罩的内侧区域中包含上述罩的中心轴的假想平面的单侧,
上述平板状部的上述一个面和上述假想平面,在与上述假想平面正交的方向上分离。
6.(修改)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灯,其特征为,
上述外围器具有分别盖住上述罩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的盖体,
在上述罩的内周面,设有沿上述罩的长边方向延伸的一对肋部,
上述传热部件被上述一对肋部卡止,从而限制上述传热部件在上述罩内的移动。
7.(删除)
8.(删除)
9.(删除)
10.(删除)
Claims (10)
1.一种灯,其特征为,
具备:
发光部;
长条的外围器,收纳上述发光部;以及
与上述发光部一起被收纳于上述外围器、且将上述发光部所产生的热向上述外围器传递的长条的传热部件,
上述传热部件具有:
平板状部,形成为长条的平板状、且在一个面上配设有上述发光部;
曲板状部,在上述平板状部的另一个面上架设在上述平板状部宽度方向两端部间,弯曲成沿上述外围器的内周面与上述外围器接触;以及
热耦合部,位于上述平板状部与上述曲板状部所围成的空间内,将上述平板状部与上述曲板状部热耦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其特征为,
上述热耦合部,在上述传热部件的长边方向遍及整体而形成,且在上述传热部件长边方向上遍及整体地将上述平板状部与上述曲板状部热耦合。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灯,其特征为,
上述热耦合部的至少一部分,在上述平板状部的上述另一个面的、与上述一个面的配设有上述发光部的区域相对应的区域,进行热耦合。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灯,其特征为,
上述发光部由多个发光元件、以及安装该多个发光元件的安装基板构成,
上述安装基板固接于上述传热部件。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灯,其特征为,
上述外围器具有形成为长条筒状的罩、以及分别盖住该罩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的盖体,
上述传热部件位于上述罩的内侧区域中包含上述罩的中心轴的假想平面的单侧,
上述平板状部的上述一个面和上述假想平面,在与上述假想平面正交的方向上分离。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灯,其特征为,
上述外围器具有形成为长条筒状的罩、以及分别盖住该罩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的盖体,
在上述罩的内周面,设有沿上述罩的长边方向延伸的一对肋部,
上述传热部件被上述一对肋部卡止,从而限制上述传热部件在上述罩内的移动。
7.一种灯,其特征为,
具备:
发光部;
收纳上述发光部的长条的外围器;以及
与上述发光部一起被收纳于上述外围器、且将上述发光部所产生的热向上述外围器传递的长条的传热部件,
上述传热部件形成为板状,且在一个面上配设上述发光部,
上述外围器的周壁的一部分,由形成为平板状的平板状部构成,上述传热部件另一个面与该平板状部面接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灯,其特征为,
沿上述平板状部的上述外围器的长边方向形成有缝隙。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灯,其特征为,
在上述外围器的内周面的上述平板状部以外的部位,具备沿上述外围器的长边方向延伸的一对肋部,
上述传热部件,通过被上述一对肋部卡止,从而限制其在上述外围器内的移动。
10.如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灯,其特征为,
上述传热部件的与上述平板状部接触的部位的一部分以及上述平板状部的与上述传热部件接触的部位的一部分中的任一方,形成凸部,而另一方形成与上述凸部嵌合的嵌合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003215 | 2012-01-11 | ||
JP2012-003215 | 2012-01-11 | ||
PCT/JP2012/006627 WO2013105160A1 (ja) | 2012-01-11 | 2012-10-17 | ランプ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076367A true CN107076367A (zh) | 2017-08-18 |
Family
ID=487811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80066866.1A Pending CN107076367A (zh) | 2012-01-11 | 2012-10-17 | 灯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347085B1 (zh) |
CN (1) | CN107076367A (zh) |
WO (1) | WO201310516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403390B2 (ja) * | 2014-01-24 | 2018-10-10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照明ランプの製造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870867B1 (ko) * | 2008-06-30 | 2008-11-27 | 주식회사 누리플랜 | 캡슐식 라인형 엘이디 조명등 |
CN201425179Y (zh) * | 2009-05-30 | 2010-03-17 | 陈展新 | Led节能灯管 |
JP2011091015A (ja) * | 2009-10-21 | 2011-05-06 | Coolight Japan Co Ltd | 蛍光灯型led照明装置の冷却及び強度補強装置 |
CN201964160U (zh) * | 2010-10-22 | 2011-09-07 | 苏州盟泰励宝光电有限公司 | Led照明灯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9272363A (ja) * | 2008-05-01 | 2009-11-19 | Rohm Co Ltd | Ledランプ |
JP4715895B2 (ja) * | 2008-09-29 | 2011-07-06 |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照明装置 |
JP2010153761A (ja) * | 2008-11-19 | 2010-07-08 | Rohm Co Ltd | Led照明装置 |
JP2011096614A (ja) * | 2009-11-02 | 2011-05-12 | Irf:Kk | Led照明装置 |
JP2011113876A (ja) * | 2009-11-27 | 2011-06-09 | Fdk Corp | Led式照明装置 |
-
2012
- 2012-10-17 CN CN201280066866.1A patent/CN107076367A/zh active Pending
- 2012-10-17 WO PCT/JP2012/006627 patent/WO201310516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10-17 JP JP2013518620A patent/JP5347085B1/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870867B1 (ko) * | 2008-06-30 | 2008-11-27 | 주식회사 누리플랜 | 캡슐식 라인형 엘이디 조명등 |
CN201425179Y (zh) * | 2009-05-30 | 2010-03-17 | 陈展新 | Led节能灯管 |
JP2011091015A (ja) * | 2009-10-21 | 2011-05-06 | Coolight Japan Co Ltd | 蛍光灯型led照明装置の冷却及び強度補強装置 |
CN201964160U (zh) * | 2010-10-22 | 2011-09-07 | 苏州盟泰励宝光电有限公司 | Led照明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WO2013105160A1 (ja) | 2015-05-11 |
WO2013105160A1 (ja) | 2013-07-18 |
JP5347085B1 (ja) | 2013-11-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84795B (zh) | 照明装置和制造照明装置的保持架的方法 | |
EP1510754B1 (en) | LED lamp with insertable LED substrates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lamp | |
CN102428318B (zh) | 供电模块和发光带 | |
TW201037212A (en) | LED light bulb | |
US9752733B2 (en) | Interfac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for lighting and other electrical devices | |
CN101886753A (zh) | 发光二极管灯具 | |
CN104019433A (zh) | 照明装置 | |
CN104100861A (zh) | 照明装置 | |
CN104081118A (zh) | 发光二极管灯组件 | |
CN205655150U (zh) | Led线条轮廓灯 | |
CN107076367A (zh) | 灯 | |
CN107824953B (zh) | 一种采用感应加热焊接技术生产led照明产品的方法 | |
CN201273509Y (zh) | Led照明灯 | |
CN106287282A (zh) | 一种led灯泡 | |
CN206656173U (zh) | Led日光灯 | |
CN211450407U (zh) | 条灯 | |
CN207298866U (zh) | Led灯及其电连接结构 | |
CN203309810U (zh) | 一种led光源固定结构 | |
CN103307470B (zh) | 发光装置 | |
CN201017904Y (zh) | 发光二极管 | |
CN206072933U (zh) | 车灯接插件 | |
CN107559786A (zh) | Led灯及其电连接结构 | |
CN205806999U (zh) | 一种带塑胶扣位反光杯的led发光组件 | |
CN219867772U (zh) | 一种侧发光圆环pcba连接结构 | |
CN105371141B (zh) | 照明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AD01 |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 ||
AD01 |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1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