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75641A - 高强度钢板 - Google Patents

高强度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75641A
CN107075641A CN201580058247.1A CN201580058247A CN107075641A CN 107075641 A CN107075641 A CN 107075641A CN 201580058247 A CN201580058247 A CN 201580058247A CN 107075641 A CN107075641 A CN 1070756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mounts
pwht
carbide
precipitation
steel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5824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75641B (zh
Inventor
尾上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be Steel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be Stee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be Steel Ltd filed Critical Kobe Steel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0756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756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756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756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02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silic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04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manganes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8/00Modifying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by deformation combined with, or followed by, heat treatment
    • C21D8/02Modifying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by deformation combined with, or followed by, heat treatment during manufacturing of plates or strips
    • C21D8/0221Modifying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by deformation combined with, or followed by, heat treatment during manufacturing of plates or strips characterised by the working steps
    • C21D8/0226Hot roll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9/00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 C21D9/50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for welded joi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001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06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alumin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08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nicke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12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tungsten, tantalum, molybdenum, vanadium, or niob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14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titanium or zircon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16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opp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18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 C22C38/4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with nickel
    • C22C38/42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with nickel with copp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18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 C22C38/4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with nickel
    • C22C38/44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with nickel with molybdenum or tungst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18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 C22C38/4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with nickel
    • C22C38/46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with nickel with vanad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18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 C22C38/4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with nickel
    • C22C38/48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with nickel with niobium or tantal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18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 C22C38/4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with nickel
    • C22C38/5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with nickel with titanium or zircon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18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 C22C38/4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with nickel
    • C22C38/58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with nickel with more than 1.5% by weight of manganes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2211/00Microstructure comprising significant phases
    • C21D2211/002Baini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2211/00Microstructure comprising significant phases
    • C21D2211/004Dispersions; Precipit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2211/00Microstructure comprising significant phases
    • C21D2211/005Ferrit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Steel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高强度钢板,其即使进行例如长达15小时以上的PWHT,在PWHT前后也能够确保高强度。一种高强度钢板,其含有规定的成分组成,并且根据Nb量、Mo量和C量求得的推测析出量P0为1.50以上,金属组织以相对于全部组织的比率计,满足铁素体:60面积%以上,贝氏体:4面积%以上。

Description

高强度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适用于涉及储存罐、海洋结构物等的制造的钢板。详细地说,是涉及一种高强度钢板,其即使进行用于降低焊接后的焊接部的残余应力的焊接后热处理,在热处理前后也能够确保550MPa以上的强度。
背景技术
原油、乙烯、液化石油气(liquefied petroleum gas;LPG)等的储存罐、和海洋结构物等的焊接结构物在制造之时,为了在钢板焊接后,降低焊接部的残余应力,会进行在600℃左右保持数小时的焊接后热处理(Post Weld Heat Treatment;以下,称为PWHT。)。在PWHT中,因为以高温长时间保持对象物,所以钢板的金属组织发生变化,强度降低。
高水平确保PWHT后的强度的技术公开在专利文献1中。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钢板,其特征在于,在成分组成之中,特别使Nb量、V量、Mo量和C量满足规定的关系而进行调整,并且为贝氏体分率为90面积%以上的金属组织。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记述,在PWHT前的钢板中形成Nb和Mo的碳化物,以抑制PWHT后的强度降低。另外,为了得到极低C贝氏体组织,作为必须成分而在0.5~2.0%的范围含有Cr。而且,在专利文献1的实施例中,以600℃,进行2次板厚(inch)×保持1小时的PWHT,保持时间最长约8小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21228号公报
随着焊接结构物的大型化,作为原材所用的钢板的板厚变大。若钢板的板厚变大,则由于焊接结构物的位置不同,在热处理时,至升温到规定温度所需要的时间变长。另外,焊接后如果发生修正等,则需要再次进行PWHT,热处理时间越发延长。另一方面,若以高温进行PWHT,或PWHT为长时间,则钢板的强度降低显著。因此对于钢板来说,要求即使长时间进行PWHT,也能够确保规定的强度。具体来说,就是希望即使进行15小时以上的PWHT,也能够确保高强度。
可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实施例中,只是对于最长进行了8小时左右保持的钢板,测量热处理前后的抗拉强度的变化量,如上述这样进行15小时以上的PWHT时的抗拉强度的变化量并未测量。因此,若进行长时间的PWHT,则钢板的强度降低,存在不能确保规定的强度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着眼于上述的情况而形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钢板,其即使长时间进行PWHT,例如15小时以上,也能够在PWHT前后确保高强度。
能够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所谓高强度钢板,在以下方面具有要旨,关于化学成分,以质量%计,含有C:0.02~0.07%、Si:0.1~0.4%、Mn:1.2~2%、P:高于0%并在0.02%以下、S:高于0%并在0.005%以下、Cu:0.1~0.7%、Al:0.01~0.08%、Ni:0.45~0.85%、Mo:0.01~0.25%、Nb:0.015~0.05%、Ti:0.005~0.025%、Ca:0.0005~0.003%和N:0.001~0.01%,余量由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而且,根据Nb量、Mo量和C量求得,以下式(1)表示的推测析出量P0为1.50以上,金属组织中,以相对于全部组织的比率计,满足铁素体:60面积%以上,贝氏体:4面积%以上。
P0=340×(0.6×[Mo]+22×[Nb])×C1…(1)
在所述式(1)中,C1由下式(2)或式(3)求得,在式(1)~式(3)中,[]表示以质量%计,各元素的含量。
[C]≥12/95×([Mo]+[Nb])时
C1=12/95×([Mo]+[Nb])…(2)
[C]<12/95×([Mo]+[Nb])时
C1=[C]…(3)
上述高强度钢板中,作为其他的元素,也可以还含有从Cr:高于0%并在0.2%以下、V:高于0%并在0.02%以下、和B:高于0%并在0.001%以下所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一种。
上述高强度钢板,根据含有从Nb和Mo所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一种的碳化物之间的平均间隔λ(μm),通过下式(4)计算析出量P1时,由所述推测析出量P0和所述析出量P1求得,以下式(5)求得的固溶当量值A优选满足0.50以上。
P1=0.7/λ…(4)
A=P0-P1…(5)
本发明中,也包括对于上述高强度钢板,实施热处理而得到的高强度焊接结构物。
根据本发明,因为适当控制着钢板的成分组成和金属组织,所以能够提供即使长时间进行例如15小时以上的PWHT,强度也难以降低,而或强度有所提高,在PWHT前后具有高强度的高强度钢板。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固溶当量值A与PWHT后的抗拉强度(TS)的关系的图形。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作为确保钢板的强度的手段,已知有活用贝氏体组织的相变强化。但是,专利文献1是利用相变时导入的位错的技术,在此若进行约15小时以上的PWHT,则位错合并、消失,强度有可能降低。
因此,本发明者们对于使钢板的金属组织为铁素体主体,即使进行例如15小时间以上的长时间的PWHT,也能够确保强度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可以认为,因为铁素体导入的位错少,所以即使进行长时间的PWHT,仍可避免因位错合并、消失造成的强度降低。
于是,本发明者作为确保PWHT后的强度的手段,着眼于Nb和Mo的碳化物分散强化。但是,如上述专利文献1,在使PWHT前的钢板中析出Nb和Mo的碳化物而提高强度的手法中,若长时间进行PWHT,则碳化物粗大化、凝集,因此无助于强度提高,无法避免强度降低。
因此,本发明者进一步进行各种研究的结果发现,如果使钢板的金属组织为铁素体主体,并且在使规定量以上的贝氏体生成以后,再设想以如下方式适当调整化学成分组成,即通过长时间进行PWHT,而使含有从Nb和Mo所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一种的碳化物析出规定量以上,则在PWHT前后能够确保高强度,从而完成了本发明。特别是了解到,如果使Nb和Mo预先在PWHT前的阶段固溶,或使之作为极微细的碳化物分散,则通过长时间进行PWHT,能够使之生长至有助于碳化物分散强化的大小,通过碳化物分散强化而能够确保高强度。还有,在本说明书中,所谓长时间进行PWHT,意思是例如进行15小时以上的PWHT。
以下,对于本发明的高强度钢板详细地加以说明。
本发明的高强度钢板,关于化学成分以质量%计,含有C:0.02~0.07%、Si:0.1~0.4%、Mn:1.2~2%、P:高于0%并在0.02%以下、S:高于0%并在0.005%以下、Cu:0.1~0.7%、Al:0.01~0.08%、Ni:0.45~0.85%、Mo:0.01~0.25%、Nb:0.015~0.05%、Ti:0.005~0.025%、Ca:0.0005~0.003%和N:0.001~0.01%,余量由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而且,根据Nb量、Mo量和C量求得、并以下式(1)表示的推测析出量P0为1.50以上,金属组织以相对于全部组织的比率计,满足铁素体:60面积%以上,贝氏体:4面积%以上。
P0=340×(0.6×[Mo]+22×[Nb])×C1…(1)
在所述式(1)中,C1由下式(2)或式(3)求得。
[C]≥12/95×([Mo]+[Nb])时
C1=12/95×([Mo]+[Nb])…(2)
[C]<12/95×([Mo]+[Nb])时
C1=[C]…(3)
在上述式(1)~式(3)中,[]表示以质量%计的各元素的含量。
首先,对于本发明的高强度钢板的金属组织进行说明。还有,在本说明书中,所谓高强度意思是抗拉强度为550MPa以上。
本发明的高强度钢板的金属组织,以相对于全部组织的比率计,铁素体:60面积%以上,贝氏体:4面积%以上。
[铁素体:60面积%以上]
通过使全部组织中铁素体所占的为60面积%以上,即使长时间进行PWHT,也能够确保高强度。这是由于若铁素体量降低,在全部组织中所占的贝氏体分率变得过高,则长时间进行PWHT,会导致过剩的位错合并、消失,由此致使强度大幅降低。因此在本发明中,铁素体为60面积%以上,优选为65面积%以上,更优选为70面积%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5面积%以上。铁素体分率的上限如后述,为了确保贝氏体为4面积%以上而为96面积%以下。铁素体分率优选为90面积%以下。
[贝氏体:4面积%以上]
本发明的钢板的金属组织如上述,铁素体为60面积%以上,但若铁素体分率过高,则钢板的强度变得过低。因此在本发明中,为了提高钢板的强度,而使全部组织中所占的贝氏体分率为4面积%以上,优选为5面积%以上,更优选为10面积%以上。但是若贝氏体分率变得过高,则不能确保60面积%以上的铁素体,另外,由于贝氏体的增加会导致长时间进行PWHT后的强度降低。因此在本发明中,贝氏体分率为40面积%以下,优选为30面积%以下,更优选为20面积%以下。
本发明的钢板的金属组织,基本上由铁素体和贝氏体构成,但在不阻碍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作为其他的组织,例如,也可以含有珠光体、岛状马氏体(M-A)等。
在全部组织中上述其他的组织所占的分率,例如,优选为10面积%以下。
关于本发明的钢板的金属组织,在设钢板的板厚为t(mm)时,使t/4位置的截面露出,进行镜面研磨后,提取试验片,用硝酸乙醇腐蚀溶液对其蚀刻后,以光学显微镜观察,经图像分析而测量铁素体分率和贝氏体分率即可。观察倍率为400倍,观察视野数为5个视野,求得在各视野中测量到铁素体分率和贝氏体分率的平均值即可。
在上述金属组织中所占的铁素体分率,通过使用了上述光学显微镜的图像分析进行测量即可,但在本发明的高强度钢板中,基本上就生成铁素体和贝氏体,因此从100%中减去上述贝氏体分率的值也可以视为铁素体分率。
其次,对于推测析出量P0进行说明。
上述所谓推测析出量P0,表示例如通过PWHT等,基于钢板中所含的Mo量、Nb量和C量,作为含有从Nb和Mo所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一种的碳化物,推测其能够析出的最大析出物量。
上述推测析出量P0,是基于下式(1),根据Nb量、Mo量和C量求得的计算值。推测析出量P0,为预测PWHT后的强度的指标。通过对于如此适当控制了P0值的钢板长时间实施PWHT,含有从Nb和Mo所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一种的碳化物析出,通过碳化物分散强化,通过提高钢板的强度。
上述所谓含有从Nb和Mo所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一种的碳化物,只要是至少含有Nb或Mo的碳化物,便没有特别限定。例如,除了Nb的碳化物和Mo的碳化物以外,还可列举含有Nb和Mo两方的复合碳化物。在上述碳化物中,也包括碳化物中结合有氮的碳氮化物等,在上述复合碳化物中,也包括在复合碳化物中结合有氮的复合碳氮化物等。
P0=340×(0.6×[Mo]+22×[Nb])×C1…(1)
以至导出由上式(1)表示的推测析出量P0的经纬如下。
Mo的碳化物以MoC表示,Nb的碳化物以NbC表示,MoC和NbC的析出量,基于各元素的质量比,由下式(a)表示。
X=α×(β×[Mo]+γ×[Nb])×C1…(a)
在上式(a)中,α、β和γ表示常数,[]表示各元素的含量(质量%)。
为了确定上述常数,使用只使Mo或Nb的含量变化,其他的元素相同的钢板,测量PWHT后的抗拉强度。抗拉强度的测量,与后述的实施例所述的条件相同。然后,横轴取Nb或Mo的含量,纵轴取PWHT后的抗拉强度而制成直线的图形,根据该直线的倾斜度的比,规定为α=340,β=0.6,γ=22,确定以下式(b)表示的参数X。
X=340×(0.6×[Mo]+22×[Nb])…(b)
接着,在上式(a)中,上述C1是基于钢中所含的C量[C],与Mo量[Mo]和Nb量[Nb]的合计量的关系而决定的值。
即,[C]≥12/95×([Mo]+[Nb])时,钢中包含用于使MoC和NbC生成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C量,因此上述C1由下式(2)导出。
C1=12/95×([Mo]+[Nb])…(2)
另一方面,[C]<12/95×([Mo]+[Nb])时,钢中所含的C量低于用于使MoC和NbC生成所需要的C量,因此上述C1由下式(3)导出。
C1=[C]…(3)
在此,12/95是考虑C、Mo和Nb的原子量而决定的系数。
基于如此导出的参数X和C1,由上式(1)导出P0值。
在本发明中,使上述P0值为1.50以上。上述P0值的阈值1.50是基于各种实验结果而确定的值。上述P0值优选为2以上,更优选为3以上。上述P0值的上限,基于Mo量的最大值和Nb量的最大值决定,为29.75以下。上述P0值优选为25以下,更优选为2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以下,特别优选为10以下。
本发明的高强度钢板还优选以下式(5)表示的固溶当量值A满足0.50以上。在此,固溶当量值A,是根据含有从Nb和Mo所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一种的碳化物之间的平均间隔λ(μm),通过下式(4)计算析出量P1时,根据推测析出量P0和析出量P1由下式(5)求得。
P1=0.7/λ…(4)
A=P0-P1…(5)
上述固溶当量值A,表示在高强度钢板中固溶的Mo量和Nb量的合计量,为用于预测PWHT后的强度的指标。固溶当量值A的阈值0.50,是基于各种实验结果而确定的值。通过使固溶当量值A为0.50以上,长时间进行PWHT,固溶Mo和固溶Nb作为碳化物析出,通过碳化物分散强化能够提高焊接结构物的强度。另一方面,若固溶当量值A低于0.50,则Mo量、Nb量和C量不足,或Mo和Nb已作为碳化物析出,因此若长时间进行PWHT,则碳化物粗大化和凝集,焊接结构物的强度降低。上述固溶当量值A优选为0.50以上,更优选为1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以上。上述固溶当量值A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优选为15以下,更优选为10以下。还有,固溶当量值A中,也包含粒径为10nm以下的微细的Mo的碳化物和微细的Nb的碳化物。粒径为10nm以下的微细的碳化物,超出了后述的使用透射型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检测极限,另外认为无助于碳化物分散强化。
在此,以至导出由上式(5)表示的固溶当量值A的经纬如下。
上述固溶当量值A,是根据含有从Nb和Mo所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一种的碳化物之间的平均间隔λ(μm),由上式(4)计算析出量P1时,从推测析出量P0中减去析出量P1的值。析出量P1表示钢板中实际析出的Nb的碳化物量和Mo的碳化物量。因此,通过从推测析出量P0中减去析出量P1,能够计算在钢板中固溶的Nb量和Mo量的合计。固溶Nb和固溶Mo,经长时间进行PWHT而作为碳化物析出,通过碳化物分散强化而有助于PWHT后的焊接结构物的强度提高。
上述析出量P1能够由上式(4)计算。
在上式(4)中,λ能够基于下式(c)计算。
λ=(1.25×[(π/(6×f)]1/2-π/4)×d…(c)
在上式(c)中,λ表示含有从Nb和Mo所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一种的碳化物之间的平均间隔(μm),f表示上述碳化物的平均体积率(体积%),d表示金属组织的平均粒径(μm)。
上述式(c)一般可知是作为用于计算碳化物之间的平均间隔λ的算式,例如,铁与钢vol.91(2005)No.11,P.796~802中所述。
在上述式(c)中,碳化物的平均体积率f,能够基于设钢板的厚度为t(mm)时,例如,使用透射型电子显微镜观察t/4位置的截面而测量出的碳化物的面积和碳化物的个数计算。观察倍率例如为30000倍即可,观察视野数为10个视野即可。
在上述式(c)中,所谓金属组织的平均粒径d,意思是在观察视野内确认到的金属组织的当量圆直径的平均值。在观察视野内,例如,确认到铁素体组织时,测量铁素体的粒径即可,确认到贝氏体组织时,测量贝氏体的粒径并计算平均值即可。观察倍率例如为30000倍即可,观察视野数为10个视野即可。
金属组织的平均粒径d,认为通过实施后述的控制轧制会达到大体一定。因此,基于碳化物的平均体积率f和金属组织的平均粒径d,通过上述式(c)能够求得碳化物之间的平均间隔λ。
另一方面,单位质量中的碳化物的析出物量P1,能够使用碳化物的平均体积率、金属组织的平均体积率、和单位体积的质量,由下式(A)表示。
P1=f×n1/(f×n1+F×n2)…(A)
在此,f是碳化物的平均体积率(体积%),F是金属组织的平均体积率(体积%),n1是碳化物的比重(kg/m3),n2是金属组织的比重(kg/m3)。在碳化物的比重n1中,对于在观察视野内确认到的各碳化物进行成分分析,求得各碳化物的比重,代入经过平均的值即可。在金属组织的比重n2中,代入铁的比重即可。
金属组织的平均体积率F,因为由F=100-f表示,所以上式(A)能够改写成下式(B)。
P1=f×n1/[f×n1+(100-f)×n2]…(B)
本发明者制成使Mo量和Nb量发生各种变化的钢板,并测量碳化物的析出量的结果证实,上式(B)能够使用碳化物之间的间隔λ而由下式(4)表示。
P1=0.7/λ…(4)
本发明的高强度钢板基于钢中所含的Mo量、Nb量和C量计算出的上述P0值为1.50以上,该高强度钢板也需要恰当控制化学成分组成。以下,对于高强度钢板的化学成分进行说明。
[C:0.02~0.07%]
C是用于提高钢板的强度所需要的元素。另外,是用于使碳化物析出而抑制PWHT后的强度降低所需要的元素。在本发明中,C量为0.02%以上,优选为0.025%以上,更优选为0.030%以上。但是,若过剩地含有C,则贝氏体容易生成。若贝氏体过剩生成,则长时间的PWHT会导致位错合并和消失,强度大幅降低。在本发明中,C量为0.07%以下,优选为0.065%以下,更优选为0.06%以下,特别优选为0.055%以下。
[Si:0.1~0.4%]
Si在熔炼钢时作为脱氧剂起作用,是具有使钢的强度上升这一效果的元素。为了发挥这样的作用,在本发明中,使Si量为0.1%以上,优选使之含有0.15%以上,更优选含有0.2%以上。但是,若Si量变得过剩,则HAZ韧性劣化。因此在本发明中,Si量为0.4%以下,优选为0.37%以下,更优选为0.35%以下。
[Mn:1.2~2%]
Mn对于钢板的强度上升是有效发挥作用的元素。在本发明中,Mn量为1.2%以上,优选为1.3%以上,更优选为1.4%以上。但是,若Mn量变得过剩,则贝氏体过剩生成,因此长时间进行PWHT后的强度降低。在本发明中,Mn量为2%以下,优选为1.8%以下,更优选为1.6%以下。
[P:高于0%并在0.02%以下]
P是不可避免的杂质,在晶粒中偏析,是使钢板的延展性和韧性降低的元素。在本发明中,P量为0.02%以下,优选为0.015%以下,更优选为0.01%以下,特别优选为0.008%以下。虽以P量尽可能少的方法为宜,但工业上达到0%有困难。
[S:高于0%并在0.005%以下]
S是不可避免的杂质,与钢中的合金元素结合而形成各种夹杂物,是使钢板的延展性和韧性降低的元素。在本发明中,S量为0.005%以下,优选为0.004%以下,更优选为0.003%以下。虽以S量尽可能少的方法为宜,但工业上达到0%有困难。
[Cu:0.1~0.7%]
Cu是在用于提高钢板的强度上发挥作用的元素。在本发明中,Cu量为0.1%以上,优选为0.12%以上,更优选为0.15%以上。但是,若Cu量变得过剩,则热加工时容易发生裂纹。在本发明中,Cu量为0.7%以下,优选为0.65%以下,更优选为0.5%以下。
[Al:0.01~0.08%]
Al是在熔炼钢时作为脱氧剂起作用的元素。在本发明中,Al量为0.01%以上,优选为0.015%以上,更优选为0.020%以上。但是,若Al量变得过剩,则阻碍钢板的洁净性,强度降低。在本发明中,Al量为0.08%以下,优选为0.06%以下,更优选为0.04%以下。
[Ni:0.45~0.85%]
Ni使铁素体相变开始温度下降,促进贝氏体的生成,是用于提高钢板的强度所需要的元素。在本发明中,Ni量为0.45%以上,优选为0.5%以上。但是,若Ni量变得过剩,则贝氏体过剩地生成,铁素体的生成受到抑制,因此长时间进行PWHT后,钢板的强度降低。在本发明中,Ni量为0.85%以下,优选为0.75%以下,更优选为0.65%以下。
[Mo:0.01~0.25%]
Mo是用于使贝氏体生成所需要的元素。另外,长时间进行PWHT后使碳化物析出,是有助于PWHT后的钢板的强度提高的重要元素。在本发明中,Mo量为0.01%以上,优选为0.1%以上,更优选为0.15%以上。但是,若Mo量变得过剩,则贝氏体过剩地生成,铁素体的生成受到抑制,因此长时间进行PWHT后,钢板的强度降低。在本发明中,Mo量为0.25%以下,优选为0.23%以下,更优选为0.20%以下。
[Nb:0.015~0.05%]
Nb与Mo同样,在长时间进行PWHT后使碳化物析出,是有助于PWHT后的钢板的强度提高的重要元素。在本发明中,Nb量为0.015%以上,优选为0.020%以上。但是,若Nb量变得过剩,则HAZ韧性劣化。在本发明中,Nb量为0.05%以下,优选为0.048%以下,更优选为0.045%以下。
[Ti:0.005~0.025%]
Ti是容易形成氮化物的元素,析出微细的TiN,是用于使晶粒微细化而提高钢板的韧性所需要的元素。在本发明中,Ti为0.005%以上,优选为0.007%以上,更优选为0.009%以上。但是,若Ti量变得过剩,则HAZ韧性降低。在本发明中,Ti量为0.025%以下,优选为0.02%以下,更优选为0.015%以下。
[Ca:0.0005~0.003%]
Ca控制钢中的夹杂物的形态,是用于使钢板的韧性提高所需要的元素。在本发明中,Ca量为0.0005%以上,优选为0.0008%以上,更优选为0.001%以上。但是,若Ca量变得过剩,则夹杂物粗大化,HAZ韧性降低。在本发明中,Ca量为0.003%以下,优选为0.0027%以下,更优选为0.0025%以下。
[N:0.001~0.01%]
N与Ti结合而析出微细的TiN,是用于使晶粒微细化而提高钢板的韧性所需要的元素。在本发明中,N量は,0.001%以上,优选为0.003%以上,更优选为0.004%以上。但是,N量变得过剩,TiN粗大化,HAZ韧性劣化。在本发明中,0.01%以下,优选为0.008%以下,更优选为0.007%以下。
本发明的钢板中的化学成分如上述,余量是铁和O(氧)等的不可避免的杂质。
在本发明的钢板中,除了上述的化学成分以外,也可以根据需要,还含有以下的元素。
[从Cr:高于0%并在0.2%以下、V:高于0%并在0.02%以下、和B:高于0%并在0.0010%以下所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一种]
Cr、V和B均使碳氮化物析出,是有助于钢板的强度提高的元素。为了有效地发挥这样的作用,Cr优选为0.001%以上,更优选为0.005%以上。V优选为0.0001%以上,优选为0.0005%以上。B优选为0.0001%以上,更优选为0.0005%以上。但是,若过剩地含有Cr或V,则HAZ韧性降低。在本发明中,Cr量优选为0.2%以下,更优选为0.1%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5%以下。V量优选为0.02%以下,更优选为0.01%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05%以下。若B量变得过剩,则贝氏体过剩地生成,因此长时间进行PWHT后的强度降低。在本发明中,B量优选为0.001%以下,更优选为0.0005%以下。
接下来,对于本发明的高强度钢板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钢板如上述,在恰当控制成分组成之处,制造条件没有特别限定,但为了使上述固溶当量值A满足规定的范围,推荐遵循常规方法熔炼满足上述成分组成的钢,对于所得到的钢锭进行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即,通过上述固溶当量值A满足规定的范围,Mo和Nb的析出举动得到控制,能够确保高强度。因此,希望有效地活用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并用的制造技术,称为Thermo-mechanical control process(以下称为TMCP:热机械控制工艺。),由该制造技术制造的钢称为TMCP钢板。
具体来说,就是能够通过如下方式制造:设上述钢锭的厚度为t(mm)时,在t/4位置的温度为900~800℃的范围进行累积压下率优选为5~60%的轧制,从t/4位置的温度优选比670℃高的温度开始冷却,并冷却至室温。
通过使t/4位置的温度在900~800℃的范围的累积压下率优选为5%以上,能够向奥氏体晶粒内导入构成铁素体的相变核的变形带,能够促进铁素体的生成。上述累积压下率更优选为1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5%以上。但是,若上述累积压下率高于60%,则轧制所需要的时间变长,招致生产率的降低。在本发明中,上述累积压下率优选为60%以下,更优选为5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5%以下。
上述经轧制所得到的钢板,从t/4位置的温度优选为比670℃高的温度开始冷却,冷却至室温。通过使冷却开始温度高于670℃,能够抑制铁素体的粗大化。冷却开始温度更优选高于700℃。冷却开始温度的上限与轧制结束温度相同,例如为850℃。
从上述冷却开始温度至室温的冷却速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从冷却开始温度至高于300℃且低于500℃的温度域,也可以按平均冷却速度5~30℃/秒进行冷却,并从停止冷却的温度空冷至室温。从上述冷却开始温度至高于300℃且低于500℃的温度域,例如,水冷即可。
本发明的钢板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10mm以上,也可以进一步为20mm以上,特别是也可以在30mm以上。钢板的板厚的上限也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150mm以下,进一步为120mm以下,特别是也可以在100mm以下。
本发明的钢板例如具有抗拉强度550MPa以上的高强度。
在本发明中,也包括在焊接上述钢板后,又实施了热处理的焊接结构物。本发明的焊接结构物具有的特征在于,即使在热处理后,上述钢板的高强度仍维持原状。例如,如果是抗拉强度为550MPa以上的钢板,则即使在焊接结构物中,仍能够维持该高抗拉强度。
本申请基于2014年10月31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14-223751号主张优先权的利益。上述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14-223751号的说明书的全部内容,在本申请中用于参考而援引。
实施例
以下,列举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限制,在能够符合前述和后述的宗旨的范围,当然也可以加以变更实施,这些均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熔炼含有下述表1所示的化学成分,余量由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钢,遵循常规方法制造钢锭。对所得到的钢锭进行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而制造板厚为64mm的TMCP钢板。具体来说,在控制轧制中,设钢锭的厚度为t(mm)时,以达到下述表2所示的累积压下率的方式,进行t/4位置的温度在900~800℃的范围内的轧制。在控制冷却中,轧制后,从t/4位置的温度为下述表2所示的温度起开始冷却。从冷却开始温度至380~430℃的温度域,通过水冷,以平均冷却速度大约7℃/秒进行冷却,从380~430℃的温度域的冷却停止温度至室温进行空冷。
基于下述表1所示的Mo量和Nb量,根据下式(e)计算Z值,结果显示在下述表2中。
Z=12/95×([Mo]+[Nb])…(e)
比较上述Z值和表1所示的C量[C],[C]≥Z时,将Z值定为C1的值,[C]<Z时,将[C]定为C1的值。决定的C1值显示在下述表2中。
基于下述表1所示的Mo量、Nb量和上述C1的值,通过下式(1)而计处P0值。计算结果显示在下述表2中。
P0=340×(0.6×[Mo]+22×[Nb])×C1…(1)
接着,对于所得到的TMCP钢板的板厚处于1/4的位置的截面,使用透射型电子显微镜以观察倍率30000倍进行观察。就观察视野内所观察到的含有从Nb和Mo所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一种的碳化物,测量其个数和碳化物相对于观察视野的面积的面积率。观察视野数为10个视野。还有,在本说明书中,将上述碳化物的面积率视为碳化物的体积率f(%)。
接着,测量所得到的TMCP钢板的金属组织。
使相对于钢板的板厚处于1/4的位置的截面露出,经镜面研磨后,提取试验片,以硝酸乙醇腐蚀溶液对其蚀刻。蚀刻后,使用光学显微镜,以观察倍率400倍进行观察,经图像分析测量贝氏体分率。另外,设观察视野的面积为100%时,从100%中减去上述贝氏体分率的值作为铁素体分率。观察视野数为5个视野,分别求得在各视野中测量的贝氏体分率和铁素体分率的平均值。结果显示在下述表2中。
另外,对于在观察视野内确认到的铁素体或贝氏体测量粒径,求得5个视野中的粒径的平均值d(μm)。
基于上述碳化物的体积率f(%)、粒径的平均值d(μm),由下式(c)计算碳化物之间的间隔λ(μm)。
λ=(1.25×[π/(6×f)]1/2-π/4)×d…(c)
另外,在下述表2中,还显示用0.7除以λ而计算出的P1的值。
基于P0值和P1值,根据下式(5)求得固溶当量值A。结果显示在下述表2中。
A=P0-P1…(5)
接着,对于所得到的TMCP钢板,在与轧制方向成直角的方向上,从板厚的1/4的位置提取ASTM A370所规定的拉伸试验用的试验片,进行拉伸试验,测量抗拉强度。测量结果显示在下述表2中,作为PWHT前的抗拉强度。
接下来,将上述试验片加热至595℃,在此温度保持19小时而进行PWHT的热处理。使用热处理后的试验片,按上述相同的步骤测量抗拉强度。测量结果显示在下述表2中,作为PWHT后的抗拉强度。
在本发明中,热处理前后双方的抗拉强度在550MPa以上时为合格,热处理前或热处理后的无论哪一方,如果抗拉强度低于550MPa则均不合格。
另外,基于上式(5)计算的固溶当量值A,与PWHT后的抗拉强度(TS)的关系显示在图1中。图1中,为了表示规定固溶当量值A的意义,还绘制了在表2中作为发明例显示的No.1~8的结果,并且作为比较例表示的No.9~15之中,只绘制了固溶当量值A脱离本发明推荐的范围的No.9~11。
由下述表2和图1能够进行如下考察。
No.1~8是满足本发明的要件的发明例。即,能够得到规定的金属组织,另外推测析出量P0也满足规定的范围,因此能够达成抗拉强度为550MPa以上的高强度。另外,即使进行19小时这样长时间的PWHT,在PWHT后也能够确保550MPa以上的抗拉强度。
相对于此,No.9~15是不满足本发明所规定某项要件的比较例。
其中,No.9是不含Mo,因此铁素体过剩地生成,从而不能确保贝氏体分率的例子,不能确保钢板的抗拉强度。另外,在为不含Mo和Nb,所以长时间实施PWHT,会导致抗拉强度比PWHT前更小。
No.10是不含Nb,推测析出量P0满足规定的范围的例子。其结果是,长时间进行PWHT后的抗拉强度低。
No.11是不含Mo,因此铁素体过剩地生成,从而不能确保贝氏体分率的例子,不能确保钢板的抗拉强度。另外,因为不含Mo和Nb,所以长时间实施PWHT,会导致PWHT后的抗拉强度变低。
No.12因为Ni量少,所以铁素体相变开始温度上升,铁素体过剩生成。因此贝氏体分率降低。其结果是,PWHT前的强度,接近作为目标的强度的下限,长时间进行PWHT导致强度降低。
No.13因为Ni量少,所以铁素体相变开始温度上升,铁素体过剩生成。因此贝氏体分率降低。其结果是,不能在PWHT前后确保抗拉强度。
No.14是Cu、Ni和Nb量低于本发明所规定的范围,而过剩地含有Mo的例子。因此,铁素体过剩地生成,贝氏体未生成。其结果是,在PWHT前后两方,抗拉强度都低。
No.15是Ni低于本发明规定的范围,Mo量过剩,不含Nb的例子。因此,铁素体过剩地生成,不能确保贝氏体分率。其结果是,不能确保PWHT后的抗拉强度。
另外,No.9~11中,因为固溶当量值A低于本发明推荐的范围,所以PWHT后的抗拉强度降低。
[表1]
[表2]

Claims (5)

1.一种高强度钢板,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以质量%计含有
C:0.02~0.07%、
Si:0.1~0.4%、
Mn:1.2~2%、
P:高于0%并在0.02%以下、
S:高于0%并在0.005%以下、
Cu:0.1~0.7%、
Al:0.01~0.08%、
Ni:0.45~0.85%、
Mo:0.01~0.25%、
Nb:0.015~0.05%、
Ti:0.005~0.025%、
Ca:0.0005~0.003%和
N:0.001~0.01%,
余量由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
根据Nb量、Mo量和C量求得、并由下式(1)表示的推测析出量P0为1.50以上,
金属组织以相对于全部组织的比率计,满足
铁素体:60面积%以上,
贝氏体:4面积%以上,
P0=340×(0.6×[Mo]+22×[Nb])×C1…(1)
在所述式(1)中,C1由下式(2)或式(3)求得,在式(1)~式(3)中,[]表示以质量%计,各元素的含量,
当[C]≥12/95×([Mo]+[Nb])时,
C1=12/95×([Mo]+[Nb])…(2)
当[C]<12/95×([Mo]+[Nb])时,
C1=[C]…(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钢板,其中,作为其他的元素,还含有从
Cr:高于0%并在0.2%以下、
V:高于0%并在0.02%以下、和
B:高于0%并在0.001%以下所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强度钢板,其中,根据含有从Nb和Mo所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一种的碳化物之间的平均间隔λ(μm),由下式(4)计算析出量P1时,
根据所述推测析出量P0和所述析出量P1求得,由下式(5)表示的固溶相当量A满足0.50以上,
P1=0.7/λ…(4)
A=P0-P1…(5)。
4.一种高强度焊接结构物,其为对于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强度钢板实施热处理而取得。
5.一种高强度焊接结构物,其为对于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强度钢板实施热处理而取得。
CN201580058247.1A 2014-10-31 2015-10-22 高强度钢板 Active CN1070756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23751A JP6276163B2 (ja) 2014-10-31 2014-10-31 高強度鋼板
JP2014-223751 2014-10-31
PCT/JP2015/079874 WO2016068024A1 (ja) 2014-10-31 2015-10-22 高強度鋼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75641A true CN107075641A (zh) 2017-08-18
CN107075641B CN107075641B (zh) 2020-03-06

Family

ID=55857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58247.1A Active CN107075641B (zh) 2014-10-31 2015-10-22 高强度钢板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3214200B1 (zh)
JP (1) JP6276163B2 (zh)
KR (1) KR20170063760A (zh)
CN (1) CN107075641B (zh)
WO (1) WO2016068024A1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55038A (ja) * 2000-06-12 2001-12-25 Sumitomo Metal Ind Ltd Cu時効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691007A (zh) * 2011-03-23 2012-09-26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抗高回火参数pwht脆化的低温用特厚钢板及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56038A (ja) * 1996-03-22 1997-09-30 Nippon Steel Corp 厚鋼板の応力除去焼鈍処理前の熱処理方法
JP3718348B2 (ja) * 1998-07-31 2005-11-24 新日本製鐵株式会社 高強度高靱性圧延形鋼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176172A (ja) * 2002-10-01 2004-06-24 Sumitomo Metal Ind Ltd 耐水素誘起割れ性に優れた高強度継目無鋼管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878219B2 (ja) * 2006-06-05 2012-02-15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Haz靱性に優れ、溶接後熱処理による強度低下が小さい鋼板
JP5857400B2 (ja) * 2009-11-25 2016-02-10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高圧縮強度ラインパイプ用溶接鋼管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432585B (zh) * 2011-09-27 2014-04-01 Nippon Steel & Sumitomo Metal Corp Pipeline heat coil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55038A (ja) * 2000-06-12 2001-12-25 Sumitomo Metal Ind Ltd Cu時効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691007A (zh) * 2011-03-23 2012-09-26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抗高回火参数pwht脆化的低温用特厚钢板及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089211A (ja) 2016-05-23
EP3214200A1 (en) 2017-09-06
EP3214200A4 (en) 2018-03-28
WO2016068024A1 (ja) 2016-05-06
JP6276163B2 (ja) 2018-02-07
CN107075641B (zh) 2020-03-06
KR20170063760A (ko) 2017-06-08
EP3214200B1 (en) 2020-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68253B2 (en) Steel plate with excellent hydrogen induced cracking resistan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CN103562428B (zh) 冷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5074036B (zh) 抗氢致裂纹性和焊接热影响部的韧性优异的钢板和管线钢管
RU2587003C2 (ru) Горячекатаный стальной лист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CN102348823B (zh) 冷轧钢板
CN103459647B (zh) 热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3429779B (zh) 热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EP2759615B1 (en) High-strength hot-rolled steel sheet having excellent bending characteristics and low-temperature toughnes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JP6295893B2 (ja) 耐水素脆化特性に優れた超高強度冷延鋼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343712B (zh) 脆性龟裂传播停止特性优异的高热能输入焊接用厚钢板
CN106574336B (zh) 低合金油井用钢管
CN103180468B (zh) 冷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5121684A (zh) 热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MX2012008590A (es) Lamina de acero laminada en frio de alta resistencia y metodo para la fabricacion de la misma.
CN101831588A (zh) 焊接热影响部的韧性和母材疲劳特性优异的钢材及其制造方法
CN107849651B (zh) 高强度热轧钢板
CN104487604A (zh) H型钢及其制造方法
CN104395490A (zh) 高强度热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5452512A (zh) 管线管用无缝钢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09715842A (zh) H型钢及其制造方法
CN103189538A (zh) 耐断裂特性和耐hic特性优异的高强度钢板
CN101736197B (zh) 焊接热影响部的韧性优异的钢材及其制造方法
US20220282362A1 (en) Nickel-containing steel for low temperature
JP6841383B2 (ja) 鋼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5473752A (zh) 疲劳特性优异的厚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