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74029B - 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74029B
CN107074029B CN201580048435.6A CN201580048435A CN107074029B CN 107074029 B CN107074029 B CN 107074029B CN 201580048435 A CN201580048435 A CN 201580048435A CN 107074029 B CN107074029 B CN 1070740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er groove
width direction
tyre surface
land portion
circumferent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4843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74029A (zh
Inventor
清村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idgeston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ridgest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dgestone Corp filed Critical Bridgeston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0740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740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740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740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4Asymmetric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1Shape of the shoulders between tread and sidewall, e.g. rounded, stepped or cantilever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36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arrangements in the tread patter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72Width of the sipe
    • B60C11/1281Width of the sipe different within the same sipe, i.e. enlarged width portion at sipe bottom or along its leng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 B60C11/135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with special features of the groove botto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5/00Inflatable pneumatic tyres or inner tub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00Ty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r the physical arrangement or mixture of the composition
    • B60C1/0016Compositions of the tre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6Patterns comprising block rows or discontinuous ribs
    • B60C11/0309Patterns comprising block rows or discontinuous ribs further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72Width of the si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41Circumferential grooves
    • B60C2011/0348Narrow grooves, i.e. having a width of less than 4 m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41Circumferential grooves
    • B60C2011/0355Circumferential grooves characterised by dep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59Depth of the sipe
    • B60C2011/1268Depth of the sipe being different from sipe to si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72Width of the sipe
    • B60C2011/1277Width of the sipe being narrow, i.e. less than 0.3 m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雪上性能、排水性能和乘坐舒适性的充气轮胎。根据本发明的充气轮胎是具有多个周向主沟和指定的车辆安装方向的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在胎面表面上,当由位于车辆安装方向最内侧的周向主沟与胎面端划分的陆部为内侧胎肩陆部时,由位于车辆安装方向最外侧的周向主沟与胎面端划分的陆部为外侧胎肩陆部;内侧胎肩陆部实质上不包括沟,而仅包括沿胎面周向延伸的内侧周向刀槽和沿胎面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内侧宽度方向刀槽;并且外侧胎肩陆部包括使周向主沟与胎面端连通且沿胎面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宽度方向沟以及位于在胎面周向上相邻的宽度方向沟之间且沿胎面宽度方向延伸的外侧宽度方向刀槽。

Description

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电动车辆等的要求高燃料效率的充气轮胎,例如,本申请人已经提出了窄宽度、大直径的充气轮胎(参见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1/122170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特别地,在上述窄宽度、大直径的充气轮胎中,当考虑将该轮胎用作全季轮胎时,期望高水平地提高雪上性能、排水性能和乘坐舒适性。具体地,作为全季轮胎,需要提高对应于各种路面状况的雪上性能和排水性能。然而,如果在陆部上设置许多沟以提高性能,则陆部刚性的不均匀性可能影响乘坐舒适性。
因此,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雪上性能、排水性能和乘坐舒适性的充气轮胎将是有帮助的。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概要如下。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在胎面表面包括沿胎面周向连续地延伸的多个周向主沟,并且该充气轮胎具有指定的车辆安装方向,其中,在所述胎面表面,由所述多个周向主沟之中的位于所述车辆安装方向最内侧的内侧周向主沟与胎面端所划分的陆部被定义为内侧胎肩陆部,由所述多个周向主沟之中的位于所述车辆安装方向最外侧的外侧周向主沟与另一胎面端所划分的陆部被定义为外侧胎肩陆部,所述内侧胎肩陆部实质上不包括沟,而仅包括沿胎面周向延伸的内侧周向刀槽和沿胎面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内侧宽度方向刀槽,所述外侧胎肩陆部具有与所述外侧周向主沟和所述另一胎面端连通且沿胎面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宽度方向沟以及位于在胎面周向上相邻的所述宽度方向沟之间并且沿胎面宽度方向延伸的外侧宽度方向刀槽。
根据上述的本发明的充气轮胎,能够提高雪上性能、排水性能和乘坐舒适性。
此处,在本发明中,诸如各周向主沟和宽度方向沟等的“沟”是指在充气轮胎安装于适用轮辋、充填规定内压并且无负荷的状态下在胎面表面上具有宽度为2mm以上的开口的那些沟。此外,“内侧胎肩陆部实质上不包括沟”是指不包括如下的沟:该沟的沿着沟的延伸方向测量的长度超过沿着陆部的胎面宽度方向测量的内侧胎肩陆部的最大宽度的30%。
此外,“刀槽”是指通过切入陆部表面而形成在陆部内部并且在接地时能够闭合的薄的切入部,并且指在充气轮胎安装于适用轮辋、充填规定内压并且无负荷的状态下在胎面表面上具有宽度小于2mm的开口的那些槽。
此外,“胎面端”是指在轮胎安装于适用轮辋、充填规定内压并且施加与最大负荷能力对应的负载(最大负载)时接地面上的胎面宽度方向上的最外侧位置。
此处,“适用轮辋”是在轮胎制造和使用的地区有效的工业标准,并且是指在日本的“JATMA(日本机动车轮胎制造者协会)年鉴”、欧洲的“ETRTO(欧洲轮胎和轮辋技术组织)年鉴”以及美国的“TRA(轮胎和轮辋协会)年鉴”中说明的适用尺寸的标准轮辋(也称为根据ETRTO标准手册的“测量轮辋”和根据TRA年鉴的“设计轮辋”)。对于在上述工业标准中未说明的尺寸的轮辋,“适用轮辋”是指具有对应于轮胎的胎圈宽度的宽度的轮辋。此外,“规定内压”是指与在JATMA等说明的适用尺寸/层级的单个车轮的最大负载能力相对应的空气压力(最大空气压力),“最大负荷能力”是指在上述标准中允许装载到轮胎上的最大质量。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外侧胎肩陆部可以优选地不具有在胎面周向上延伸的外侧周向刀槽,或者当外侧胎肩陆部具有外侧周向刀槽时内侧周向沟的列数可以优选地大于外侧周向刀槽的列数。
这种构造使得进一步提高了乘坐舒适性。
注意,“周向刀槽的列数”是指通过如下方式在胎面宽度方向上计数所得到的值:当多个刀槽在胎面周向上彼此间隔开地布置时将该多个刀槽定义为一列以及当在胎面周向上布置一个连续的周向刀槽时将该一个周向刀槽定义为一列。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沿着胎面宽度方向测量的外侧胎肩陆部的宽度可以优选地大于沿着胎面宽度方向测量的内侧胎肩陆部的宽度。
这种构造使得提高了操纵稳定性。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了雪上性能,排水性能和乘坐舒适性的充气轮胎。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胎面花纹的展开图。
图2是示出图1中示出的胎面花纹的主要部分的局部展开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胎面花纹的展开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局部立体图。
图5是内侧周向刀槽和外侧周向刀槽的胎面周向截面图。
图6是示出带束结构的第一示例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7是示出带束结构的第二示例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8是示出带束结构的第三示例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半部的轮胎宽度方向示意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以下还被称为轮胎)的胎面花纹的展开图,其中以展开的方式示出了当轮胎安装于适用轮辋、填充规定内压且无负荷的状态下的轮胎的胎面表面1和胎肩加强部。注意,轮胎的内部结构等可以与传统的轮胎的内部结构等相同。
此外,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轮胎中,指定轮胎的车辆安装方向。在图1中,右侧为车辆安装方向内侧(表示为“IN”),左侧为车辆安装方向外侧(表示为“OUT”)。另外,在将轮胎外径定义为OD(mm)并且将轮胎截面宽度定义为SW(mm)时,如果当内压为250kPa以上时的轮胎截面宽度SW小于165(mm),则轮胎截面宽度SW与外径OD的比SW/OD为0.26以下,如果当轮胎截面宽度SW为165(mm)以上时,则轮胎截面宽度SW(mm)和外径OD(mm)满足关系式OD≥2.135×SW+282.3(以下也称为满足关系式(1))。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轮胎在胎面表面1上具有在胎面周向上连续地延伸的多个周向主沟2(在图示的示例中为三个)。在图示的示例中,轮胎在胎面表面1上具有三个周向主沟2a、2b和2c,周向主沟2b和位于车辆安装方向上的最内侧的周向主沟2a布置在相对于轮胎赤道面CL位于车辆安装方向内侧的胎面半部中。此外,位于车辆安装方向上的最外侧的周向主沟2c布置在相对于轮胎赤道面CL位于车辆安装方向外侧的胎面半部中。在图示的示例中,由这些周向主沟2a、2b、2c和胎面端TE划分出四个陆部3a、3b、3c和3d。注意,以下将周向主沟2a称为内侧周向主沟,将周向主沟2c称为外侧周向主沟,将由周向主沟2a和胎面端TE划分出的陆部称为内侧胎肩陆部3a,将由周向主沟2c和胎面端TE划分出的陆部称为外侧胎肩陆部3d。
此处,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轮胎中,各周向主沟2的沟宽度可以相同或不同,并且内侧周向主沟2a的沟宽度例如可以为2mm至5mm,周向主沟2b的沟宽度例如可以为5mm至8mm,外侧周向主沟2c的沟宽度例如为7mm至10mm。
此外,各周向主沟2的沟深度也可以相同或不同,周向主沟2a、2b、2c的沟深度例如可以为6mm至8mm。
注意,“沟宽度”和“沟深度”分别是指在轮胎安装于适用轮辋、填充规定内压并且无负荷状态下沟的在胎面表面1上的开口宽度和沟的平均深度。这同样适用于其它沟和刀槽。
这里,图1中的胎面花纹的内侧胎肩陆部3a和外侧胎肩陆部3d分别在图2的(a)和图2的(b)中以局部展开图的形式示出。
如图2的(a)和图2的(b)所示,内侧胎肩陆部3a实质上不包括沟,而仅包括在胎面周向上延伸的内侧周向刀槽4a和在胎面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内侧宽度方向刀槽4b。
注意,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轮胎中,内侧胎肩陆部3a没有设置沟。此外,内侧周向刀槽4a是在胎面周向上连续地延伸的一条(一列)刀槽。内侧胎肩陆部3a设置有多个内侧宽度方向刀槽4b(在图1所示的范围中为16个),各内侧宽度方向刀槽4b均与内侧周向刀槽4a交叉。在图示的示例中,各内侧宽度方向刀槽4b从内侧周向主沟2a向胎面宽度方向外侧延伸,并且直接对胎面端TE开口。此外,对于内侧宽度方向刀槽4b,在胎面周向上交替地布置与位于胎面端TE的胎面宽度方向外侧的区域(胎肩加强部)的横向花纹沟5连接的内侧宽度方向刀槽4b和不与横向花纹沟5连接的内侧宽度方向刀槽4b。
此外,如图2的(b)所示,外侧胎肩陆部3d具有:多个宽度方向沟6a,其均与外侧周向主沟2c和胎面端TE连通,并且沿胎面宽度方向延伸;以及外侧宽度方向刀槽6b,其位于在胎面周向上相邻的宽度方向沟6a之间并沿胎面宽度方向延伸。
注意,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轮胎中,外侧胎肩陆部3d设置有多个宽度方向沟6a(图1所示的范围中为8个)。此外,各外侧宽度方向刀槽6b沿胎面宽度方向延伸并且与胎面端TE和外侧周向主沟2c连通。在图示的示例中,在胎面周向上相邻的两个宽度方向沟6a之间设置有一条刀槽。
将说明由上述轮胎带来的效果。
全季轮胎需要提高对应于各种路面状况的雪上性能和排水性能。当在陆部中设置大量沟以提高这些性能时,陆部刚性的不均匀性等可能影响乘坐舒适性,并且难以使雪上性能、排水性能和乘坐舒适性提高至高的程度。
同时,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轮胎中,内侧胎肩陆部3a仅具有刀槽,这使得陆部刚性能够在胎面周向上均匀化,结果,能够提高乘坐舒适性,同时通过刀槽维持雪上性能。具体地,通常由于存在轮胎的外倾角(特别是负外倾角),使得内侧胎肩陆部3a具有比外侧胎肩陆部3d的接地压力高的接地压力,并且陆部的胎面周向上的刚性不均匀影响乘坐舒适性。因此,代替沟,在内侧胎肩陆部3a中设置了刀槽,使得陆部刚性能够在胎面周向上均匀化,结果,能够提高乘坐舒适性。此外,由于内侧胎肩陆部3a设置有内侧周向刀槽4a和内侧宽度方向刀槽4b,因此能够确保在行进方向和横向力方向这两个方向上的边缘成分,结果,能够维持在直行时和转弯时的雪上性能。
另一方面,对于外侧胎肩陆部3d,接地压力与上述的存在外倾角的情况相比减小了,这减小了对乘坐舒适性的影响。因此,当设置均与外侧周向主沟2c和胎面端TE连通的宽度方向沟6a时,能够提高排水性能。此外,当设置宽度方向沟6a和外部宽度方向刀槽6b时,还能够提高雪上性能。注意,考虑到排水性能,优选地,设置宽度方向沟6a来代替外侧宽度方向刀槽6b,并且外侧胎肩陆部3d仅设置有宽度方向沟6a。然而,该构造可能过度地降低外侧胎肩陆部3d的刚性,并且可能不能确保操纵稳定性和噪音性能。
此外,通常,在高内压条件下,接地压力增大,这使得易于发挥刀槽的边缘效应。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轮胎在高内压条件下的使用使得更有效地改善了雪上性能。另一方面,虽然纵向弹力在高内压下在轮胎中趋于更强,但是内侧胎肩陆部3a实质上不具有沟,并且仅设置有内侧宽度方向刀槽4b和内侧周向刀槽4a从而在确保内侧胎肩陆部3a的刚性的均匀性的同时抑制了刚性的增大,结果,不会妨碍乘坐舒适性的提高。
注意,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轮胎的内压优选可以为250kPa以上,更优选为280kPa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00kPa以上。
此处,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轮胎中,内侧周向刀槽4a的刀槽宽度例如可以为0.5mm至1.5mm,刀槽深度例如可以为6mm至8mm。此外,内侧宽度方向刀槽4b的刀槽宽度例如可以为0.5mm至1.5mm,刀槽深度例如可以为6mm至8mm。
此外,内侧宽度方向刀槽4b之间在胎面周向上的距离优选可以为10mm至15mm。当该距离为10mm以上时,能够确保陆部3a的刚性,结果,能够确保操纵稳定性和噪音性能。另一方面,当距离为15mm以下时,能够更有效地获得提高直线行驶时的雪上性能的效果。此外,当连接内侧宽度方向刀槽4b的两端部(内侧宽度方向刀槽4b的在胎面端TE处的胎面宽度方向上的端部和与内侧周向主沟2连通的胎面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的直线相对于胎面宽度方向所形成的角度被定义为内侧宽度方向刀槽4b相对于胎面宽度方向的倾斜角度时,内侧宽度方向刀槽4b相对于胎面宽度方向的倾斜角度优选可以为30°以下,以便充分地提高直线行驶时的雪上性能。
此外,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轮胎中,宽度方向沟6a的沟宽度例如可以为2mm至4mm,沟深度可以为6mm至8mm。此外,外侧宽度方向刀槽6b的刀槽宽度例如可以为0.5mm至1.5mm,刀槽深度可以为6mm至8mm。
此外,在胎面周向上相邻的两个宽度方向沟6a之间的胎面周向上的距离可以为17mm至30mm。此外,当连接宽度方向沟6a的胎面宽度方向内侧端部(与外侧周向主沟2c连通)和宽度方向沟6a的距该内侧端部沿着外周向胎面宽度方向外侧去10mm的部分的直线相对于胎面宽度方向所形成的角度被定义为宽度方向沟6a相对于胎面宽度方向的倾斜角度时,在本示例中,该倾斜角度小于10°。
此外,当连接外侧宽度方向刀槽6b的两端部(外侧宽度方向刀槽6b的在胎面端TE处的胎面宽度方向上的端部和与外侧周向主沟2c连通的胎面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的直线相对于胎面宽度方向所形成的角度被定义为外侧宽度方向刀槽6b相对于胎面宽度方向的倾斜角度时,外侧宽度方向刀槽6b相对于胎面宽度方向的倾斜角度优选可以为40°以下。当角度为40°以下时,可以有效地获得上述的直线行驶时的雪上性能。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外侧胎肩陆部3d没有设置沿胎面周向延伸的外侧周向刀槽。然而,如后述的图3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可以设置外侧周向刀槽6c。注意,在设置外侧周向刀槽6c的情况下,内侧周向刀槽4a的列数优选可以比外侧周向刀槽6c的列数多。根据该构造,如上所述,尽管内侧胎肩陆部3a容易影响乘坐舒适性,但是当增加了内侧周向刀槽4a的列数时,能够降低刚性,同时维持了胎面周向上的轮胎刚性的均匀性,结果,能够有效地提高乘坐舒适性。此外,关于外侧胎肩陆部3d,通过相对地维持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刚性,能够提高在对轮胎外侧增加了负荷的情况下转弯时的操纵稳定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沿着胎面宽度方向测量的外侧胎肩陆部3d的宽度优选可以大于沿着胎面宽度方向测量的内侧胎肩陆部3a的宽度。根据该构造,能够提高操纵稳定性。
此外,沿着胎面宽度方向测量的内侧胎肩陆部3a的宽度优选可以为相对于胎面宽度的18%至28%,沿着胎面宽度方向测量的外侧胎肩陆部3d的宽度优选可以为相对于胎面宽度为25%至35%。注意,“胎面宽度”是指沿着胎面宽度方向测量的两侧的胎面端TE之间的距离的长度。
随后,将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由周向主沟2b和2c划分的陆部3c。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陆部3c可以被定义为在周向主沟2b和2c之间延伸的肋状陆部3c,并且没有在胎面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沟。肋状陆部3c具有在图示的示例中为一条(一列)的中央周向刀槽7b,该中央周向刀槽7b在胎面周向上连续地延伸。中央周向刀槽7b的刀槽宽度例如可以为0.5mm至1.5mm,刀槽深度例如可以为3mm至6mm。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肋状陆部3c具有多个一端开口横向沟7a(在图1所示的范围中为4个),其中,一端开口横向沟7a均从外侧周向主沟2c向车辆安装方向内侧(图1中的右侧)延伸直到与中央周向刀槽7b连通的位置并终止于肋状陆部3c。此外,肋状陆部3c具有多个第一一端开口刀槽7c(在图1所示的范围中为16个),其中,第一一端开口刀槽7c均从周向主沟2b向车辆安装方向外侧(图1中的左侧)延伸并且在不与中心周向刀槽7b连通的情况下终止于肋状陆部3c。
此处,一端开口横向沟7a的沟宽度(最大宽度)例如可以为3mm至5mm,沟深度可以为6mm至8mm。
此外,第一一端开口刀槽7c的刀槽宽度例如可以为0.5mm至1.5mm,刀槽深度可以为2mm至4mm。
注意,“肋状陆部”是指如下的陆部:该陆部不具有从划分肋状陆部的两个周向主沟之间穿过且在胎面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沟或刀槽,而是具有在胎面周向上连续的部分。
此外,“一端开口横向沟”和“一端开口刀槽”是指一端对周向主沟开口而另一端不对周向主沟或横向沟开口的那些沟。然而,也包括另一端与周向刀槽连通的那些沟。
对于上述轮胎,说明了由陆部3c的构造带来的效果。
首先,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轮胎中,由于该区域的刚性降低,使得在转弯时外侧周向主沟2c周围的区域可能受到来自路面的输入的显着影响。具体地,可能发生翘曲现象,其中车辆安装方向外侧的压缩应力和车辆安装方向内侧的拉伸应力导致胎面橡胶变形、带束变形和接地面浮起。因此,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轮胎中,设置上述一端开口横向沟7a,这得到了一端开口横向沟7a由于在车辆安装方向外侧的压缩应力而闭合的构造,结果,能够抑制胎面橡胶或带束的变形。此外,由于一端开口横向沟7a终止于肋状陆部3c,所以针对在车辆安装方向内侧的拉伸应力的刚性增加,结果,抑制了胎面橡胶或带的变形。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首先,能够抑制翘曲的产生。
此外,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轮胎中,由于设置了中央周向刀槽7b,能够确保横向力方向上的边缘成分,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转弯时的雪上性能。
此外,中央周向刀槽7b与一端开口横向沟7a连通,因此花纹块的角部形成在肋状陆部3c上,这增加了直线行驶方向和横向力方向上的边缘效应,结果,能够提高直线行驶时的雪上性能和转弯时的雪上性能。
此外,由于设置了上述第一一端开口刀槽7c,进一步增大了直线行驶方向上的边缘成分,结果,能够提高直线行驶时的雪上性能。此处,由于第一一端开口刀槽7c不与中央周向刀槽7b连通,所以肋状陆部3c的刚性不会降低太多,结果也能够确保操纵稳定性和噪音性能。
因此,轮胎可以同时具有操纵稳定性、噪声性能和雪上性能。
此外,如图1所示,多个一端开口横向沟7a在胎面周向上彼此间隔开地形成在肋状陆部3c中,并且肋状陆部3c具有一个以上(在图1所示的范围中为13个)第二一端开口刀槽7d,各第二一端开口刀槽7d均位于一端开口横向沟7a之间并且从外侧周向主沟2c向车辆安装方向内侧延伸直到与中央周向刀槽7b连通的位置并终止于肋状陆部3c。在图示的示例中,在胎面周向上相邻的两条一端开口横向沟7a之间的距离设置有三个第二一端开口刀槽7d。
此处,第二一端开口刀槽7d的刀槽宽度例如可以为0.5mm至1.5mm,刀槽深度可以为6mm至8mm。
因而,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轮胎中,从外侧周向主沟2c向车辆安装方向内侧延伸直到与中央周向刀槽7b连通的位置并且终止于肋状陆部3c的一个以上第二一端开口刀槽7d可以优选地设置在一端开口横向沟7a之间。
因此,能够进一步确保直线行驶方向上的边缘成分,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直线行驶时的雪上性能。例如,如果形成一端开口横向沟7a来代替所有第二一端开口刀槽7d,则肋状陆部3c的刚性减小,这可能导致操纵稳定性和噪声性能劣化。同时,根据本实施方式,一端开口横向沟7a和第二一端开口刀槽7d设置在一起,这使得提高了直线行驶时的雪上性能,同时确保了操纵稳定性和噪声性能。注意,为了抑制上述翘曲,可以在不过分多地增加一端开口横向沟7a的数量的情况下充分地获得其效果。
更具体地,在胎面周向上相邻的两个一端开口横向沟7a之间的胎面周向上的距离优选可以为35mm至70mm。当距离为35mm以上时,确保了陆部3c的刚性,结果,能够进一步确保操纵稳定性和噪音性能。另一方面,当距离为70mm以下时,能够有效地获得上述的抑制翘曲的效果。
此外,第一一端开口刀槽7c之间的胎面周向上的距离优选可以为10mm至15mm。当距离为10mm以上时,确保了陆部3c的刚性,结果,能够进一步确保操纵稳定性和噪音性能。另一方面,当距离为15mm以下时,能够进一步有效地获得提高上述直线行驶时的雪上性能的效果。
此外,第二一端开口刀槽7d之间的胎面周向上的距离优选可以为10mm至15mm。当距离为10mm以上时,确保了陆部3c的刚性,结果,能够进一步确保操纵稳定性和噪音性能。另一方面,当距离为15mm以下时,能够进一步有效地获得提高直线行驶时的雪上性能的效果。
此外,如图1所示,优选以在胎面周向上设置相位差的方式布置第一一端开口刀槽7c和第二一端开口刀槽7d,这允许抑制花纹噪声生成并且使陆部3c的刚性平衡均匀。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一端开口刀槽7c优选地可以穿过轮胎赤道面CL(延伸越过轮胎赤道面CL)。
通常,在充气轮胎中,接地长度在轮胎赤道面CL处最长。因而,当在该位置布置第一一端开口刀槽7c时,能够有效地提高直线行驶时的雪上性能。此外,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一端开口横向沟7a在安装于车辆时位于外侧,因此如上所述能够容易地获得抑制翘曲的效果。
此处,当将连接一端开口横向沟7a的两端部的直线相对于胎面宽度方向所形成的角度定义为一端开口横向沟7a相对于胎面宽度方向的倾斜角度时,一端开口横向沟7a相对于胎面宽度方向的倾斜角度优选可以为30°以下。当该角度为30°以下时,能够更有效地获得上述的抑制翘曲的效果。
此外,当将连接第一一端开口刀槽7c的两端部的直线相对于胎面宽度方向所形成的角度定义为第一一端开口刀槽7c相对于胎面宽度方向的倾斜角度时,第一一端开口刀槽7c的倾斜角度优选可以为35°以下。当该角度为35°以下时,能够有效地获得上述的直线行驶时的雪上性能。
此外,当将连接第二一端开口刀槽7d的两端部的直线相对于胎面宽度方向所形成的角度定义为第二一端开口刀槽7d相对于胎面宽度方向的倾斜角度时,第二一端开口刀槽7d的倾斜角度优选可以为40°以下。当该角度为40°以下时,能够有效地获得上述的直线行驶时的雪上性能。
接下来,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轮胎在陆部3b上具有从内侧周向主沟2a向车辆安装方向外侧延伸并终止于陆部3b的多个中间刀槽8a(在图1所示的范围中为17个)。如图1所示,由于中间刀槽8a在陆部3b中终止,因此陆部3b是肋状陆部并且具有在胎面周向上连续的部分。
关于肋状陆部3b,在胎面周向上连续的部分形成在肋状陆部3b的对于乘坐舒适性影响大的车辆安装方向内侧,结果,能够有效地提高乘坐舒适性。此外,通过中间刀槽8a确保了直线行驶方向上的边缘成分,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直线行驶时的雪上性能。
此处,中间刀槽8a的刀槽宽度例如可以为0.5mm至1.5mm,刀槽深度例如可以为6mm至8mm。此外,中间刀槽8a之间的胎面周向上的距离优选可以为10mm至15mm。当距离为10mm以上时,确保了陆部3b的刚性,结果,能够确保操纵稳定性和噪音性能。另一方面,当距离为15mm以下时,能够更有效地获得提高直线行驶时的雪上性能的效果。
此外,当将连接中间刀槽8a的两端部的直线相对于胎面宽度方向所形成的角度定义为中间刀槽8a相对于胎面宽度方向的倾斜角度时,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中间刀槽8a的倾斜角度为25°以下。
此外,中间刀槽8a的胎面宽度方向上的延伸长度优选可以为陆部3b的胎面宽度方向上的宽度的40%至80%。当长度为40%以上时,充分确保了边缘成分,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直线行驶时的雪上性能。另一方面,当长度为80%以下时,在胎面周向上连续的部分将具有足够的宽度,结果,能够提高乘坐舒适性。
如图1所示,优选可以将具有少量横向沟和大量刀槽的轮胎用作如下的窄宽度、大直径的轮胎:在该轮胎中,特别是当内压为250kPa以上且轮胎截面宽度小于165(mm)时,轮胎截面宽度SW与外径OD的比SW/OD为0.26以下,或者当轮胎截面宽度SW为165(mm)以上时,上述轮胎截面宽度SW和外径OD满足OD≥2.135×SW+282.3的关系式(1)。此外,当在250kPa以上的内压下使用OD/SW之比为3.6以上的轮胎时,可以进一步优选使用上述轮胎。本发明的轮胎优选在250kPa至350kPa的内压下,特别是在280kPa以上的高内压下使用,进一步优选在300kPa以上的高内压下使用。在窄宽度和高内压的条件下,刀槽以大的力抓住路面,并且能够有效地发挥边缘效应。此外,在满足上述关系式(1)的轮胎中,接地长度趋于增加,并且当内压为250kPa以上时,抑制了接地长度的增加,结果,能够减少胎面橡胶的变形量,并且能够进一步降低滚动阻力。此外,由于上述轮胎优选地用作车辆子午线轮胎并且对应于能够在公共道路上使用的负荷,所以空气容积优选地可以为15000cm3以上。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胎面花纹的展开图。在图3中,以展开的方式示出了当轮胎安装于适用轮辋、充填规定内压并且无负荷时的轮胎的胎面表面1和胎肩加强部。当内压为250kPa以上且轮胎截面宽度SW小于165(mm)时,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轮胎的轮胎截面宽度SW与外径OD的比SW/OD为0.26以下,并且当轮胎截面宽度SW为165(mm)以上时,上述轮胎截面宽度SW和外径OD满足关系式OD≥2.135×SW+282.3。
此外,图4是除了第一一端开口刀槽7c、第二一端开口刀槽7d和中间刀槽8a的数量之外具有与根据图3的胎面花纹同样的胎面花纹的轮胎的局部立体图。
图3所示轮胎与图1所示的轮胎的不同之处在于如下几点。
首先,如图3所示,相对于外侧胎肩陆部3d,在胎面周向上相邻的两个宽度方向沟6a之间的距离设置有沿胎面周向延伸的一个外侧周向刀槽6c。如如图3所示,外侧周向刀槽6c的两端部终止于陆部3d并且不与宽度方向沟6a连通。
该外侧周向刀槽6c使得能够确保外侧胎肩陆部3d的横向力方向上的边缘成分,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转弯时的雪上性能。
此外,在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由在胎面周向上相邻的两个宽度方向沟6a、外侧周向主沟2c和胎面端TE划分的花纹块的形状为在胎面宽度方向上的长度比胎面周向上的长度长的矩形。同时,在图3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宽度方向沟6a之间的胎面周向上的距离为17mm至30mm,因此花纹块的胎面周向上的长度均大,花纹块形成为被外侧周向刀槽6c分割为两个花纹块(更确切地说,因为外侧周向刀槽6c不与宽度方向沟6a连通而不完全断开),这使得花纹块被成形为大致正方形,结果,抑制了花纹块的扭转变形,特别是当前后力作用在花纹块上时,结果,能够提高耐磨耗性。
此外,由于外侧周向刀槽6c与外侧宽度方向刀槽6b相交而不与宽度方向沟6a连通,因此能够在不过度降低花纹块刚性的情况下确保操纵稳定性和噪音性能。因而,外侧周向刀槽6c优选可以与宽度方向沟6a间隔开1.5mm以上。
注意,外侧周向刀槽6c的刀槽宽度例如可以为0.5mm至1.5mm,刀槽深度例如可以为6mm至8mm。
此处,图5是外侧周向刀槽6c的胎面周向截面图。如图5所示,对于外侧周向刀槽6c的胎面周向上的两端部,以外侧周向刀槽6c的胎面周向上的长度从胎面表面1侧朝向刀槽深度方向减小的方式使得外侧周向刀槽6c的侧壁倾斜。该构造使得胎面表面1侧确保刀槽长度以便确保边缘成分,同时使得刀槽底部的角部为钝角以增加刚性,这防止了该角部成为磨耗核(abrasion nucleus),结果,能够提高耐磨耗性。
此外,在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中,宽度方向沟6a相对于胎面宽度方向的倾斜角度小于10°,而在图3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轮胎中,它是10°以上。这不仅确保了行进方向上的边缘成分,而且确保了行进方向和横向力方向这两个方向上的边缘成分,能够进一步综合地提高直线行驶时和转弯时的雪上性能。
此外,在图3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轮胎中,各宽度方向沟6a均设置有隆起底部6d,以便提高花纹块刚性,结果,能够提高操纵稳定性和耐磨性,此外,能够降低噪音。此处,例如,隆起底部6d的高度可以是宽度方向沟6a的沟深度的30%至60%。此外,隆起底部6d优选地可以设置在宽度方向沟6a的底部的刚性趋于变低的外侧周向主沟2c周围。
图3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轮胎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不同指出还在于连接形成在陆部3b中的中间刀槽8a的两端部的直线相对于胎面宽度方向形成的倾斜角度为15°以上。由于不仅在行进方向上而且在行进方向和横向力方向这两个方向上都能够确保边缘成分,因此能够进一步综合地提高直线行驶时和转弯时的雪上性能。
接下来,将说明图3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轮胎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的不同之处还在于第二实施方式的轮胎在内侧周向主沟2a中具有一个以上的隆起底部2d,这使得提高了花纹块的刚性,从而提高了操纵稳定性和耐磨耗性,结果能够进一步减少噪音。此处,例如,隆起底部2d的高度可以为内侧周向主沟2a的沟深度的30%至60%。此外,考虑到增强刚性变低的部分,隆起底部2d优选地可以设置在与内侧宽度方向刀槽4b连通的位置。
注意,在图3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中,轮胎是如下的窄宽度轮胎:在该轮胎中,当内压为250kPa以上时,轮胎截面宽度SW与外径OD的比SW/OD为0.26以下,而当轮胎截面宽度SW为165(mm)以上时,上述轮胎截面宽度SW和外径OD满足关系式OD≥2.135×SW+282.3。因此,即使设置了隆起底部2d,也能够充分确保湿路面性能。
此外,在图3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轮胎中,在陆部3a上设置有两列内侧周向刀槽。具体地,轮胎具有在胎面周向上延伸的第一内侧周向刀槽4a1和在第一内侧周向刀槽4a1的车辆安装方向内侧的第二内侧周向刀槽4a2。第二内侧周向刀槽4a2在胎面周向上延伸并位于内侧宽度方向刀槽4b之中的在胎面端TE的胎面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区域中与横向花纹沟5连接的那些内侧宽度方向刀槽4b之间。这种构造使得确保了横向力方向上的边缘成分,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转弯时的雪上性能。此外,第二内侧周向刀槽4a2与内侧宽度方向刀槽4b之中的不与横向花纹沟5连接的内侧宽度方向刀槽4b相交,而不与连接到横向花纹沟5的内侧宽度方向刀槽4b连通。因而,能够进一步确保操纵稳定性和噪音性能而不会过度降低花纹块的刚性。因此,第二内侧周向刀槽4a2优选可以与连接到横向花纹沟5的内侧宽度方向刀槽4b间隔开1.5mm以上。第二内侧周向刀槽4a2的刀槽宽度例如可以为0.5mm至1.5mm,刀槽深度例如可以为6mm至8mm。此外,如图5所示,对于第二内侧周向刀槽4a2的胎面周向上的两端部,以第二内侧周向刀槽4a2的胎面周向上的长度从胎面表面1侧朝向刀槽深度方向减小的方式使得第二内侧周向刀槽4a2的侧壁倾斜。这种构造允许胎面表面1侧确保刀槽长度以确保边缘成分,同时使刀槽底部的角部为钝角以增加刚性,这允许抑制该角部成为磨损核,结果,能够提高耐磨耗性。
如上所述,在图3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轮胎中,第二内侧周向刀槽4a2设置在内侧胎肩陆部3a中以设置两列内侧周向刀槽,在外侧胎肩陆部3d中设置一列外侧周向刀槽6c。即,在图3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轮胎中,内侧周向刀槽4a的列数比外侧周向刀槽6c的列数多。
此处,内侧周向主沟2a的沟深度h1、第一内侧周向刀槽4a1的刀槽深度h2和第二内侧周向刀槽4a2的刀槽深度h3优选可以满足h1>h3>h2。首先,考虑到排水性能,内侧周向主沟2a优选可以具有一定程度的深度。在该状态下,当第一内侧周向刀槽4a1的刀槽深度过深时,内侧周向主沟2a与第一内侧周向刀槽4a1之间的陆部的刚性降低过多,这可能使得操纵稳定性降低。因而,第一内侧周向刀槽4a1的刀槽深度优选可以比内侧周向主沟2a的沟深度浅。另一方面,当第一内侧周向刀槽4a1的刀槽深度减小到将成为与第二内侧周向刀槽4a2相同的深度时,第二内侧周向刀槽4a2过早磨耗掉,这可能在磨耗期间在早期就降低雪上性能。因而,第二内侧周向刀槽4a2的刀槽深度h3优选可以比第一内侧周向刀槽4a1的刀槽深度h2深。此处,由于第一内侧周向刀槽4a1的刀槽深度h2设定得浅,因此即使将第二内侧周向刀槽4a2的刀槽深度h3设定为比h2深,也可以不使内侧周向刀槽之间的陆部的刚性减少太多。另一方面,考虑到内侧周向刀槽与内侧周向主沟2a相比对排水性能的贡献小并且不会使陆部3a的刚性过度下降,内侧周向刀槽的刀槽深度h2、h3优选可以比内侧周向主沟2a的沟深度h1浅。
此外,如上所述,第一内侧周向刀槽4a1优选可以在胎面周向上连续延伸,第二内侧周向刀槽4a2优选可以在陆部3a内终止。由于第一内侧周向刀槽4a1的角部不会由于其浅的刀槽深度而变形,因此边缘成分可以优选在胎面周向上连续地增大。另一方面,由于第二内侧周向刀槽4a2的刀槽深度相对深,因此角部分容易变形,并且由于终端部的存在使得能够增加角部的刚性,这允许确保边缘压力,结果,能够进一步综合地提高转弯时的雪上性能。
此处,当将内侧宽度方向刀槽4b的胎面周向上的距离定义为L(mm)、将内侧周向主沟2a与第一内侧周向刀槽4a1之间在胎面宽度方向上的距离定义为W1(mm)并且将第一内侧周向刀槽4a1和第二内侧周向刀槽4a2之间的胎面宽度方向上的距离定义为W2(mm)时,优选地,满足0.7≤L/W1≤1.4且0.7≤L/W2≤1.4。
通过使L/W1之比与L/W2之比接近1,提高了由刀槽划分的陆部的扭转刚性,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转弯时的雪上性能。
尽管以上已经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不限于上述示例而是可以适当地改变。具体地,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3所示,除了内侧胎肩陆部3a和外侧胎肩陆部3d之外的陆部3b和3c可以如上所述地均形成为肋状陆部并且设置有各种沟和刀槽。在本发明的轮胎中,除了内侧胎肩陆部3a和外侧胎肩陆部3d以外的陆部可以任意地设置有沟和刀槽。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能够提高雪上性能、排水性能和乘坐舒适性的充气轮胎。
附图标记说明
1 胎面表面
2、2a 内侧周向主沟
2、2b 周向主沟
2、2c 外侧周向主沟
2d 隆起底部
3a 内侧胎肩陆部
3b、3c 肋状陆部
3d 外侧胎肩陆部
4a 内侧周向刀槽
4a1 第一内侧周向刀槽
4a2 第二内侧周向刀槽
4b 内侧宽度方向刀槽
5 横向花纹沟
6a 宽度方向沟
6b 外侧宽度方向刀槽
6c 外侧周向刀槽
6d 隆起底部
7a 一端开口横向沟
7b 中央周向刀槽
7c 第一一端开口刀槽
7d 第二一端开口刀槽
8a 中间刀槽
101、102 倾斜带束层
103、104 周向带束层
111、112 倾斜带束层
113 周向带束层
121、122 倾斜带束层
123 周向带束层
131 侧增强橡胶
CL 轮胎赤道面
TE 胎面端

Claims (6)

1.一种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在胎面表面包括沿胎面周向连续地延伸的多个周向主沟,并且该充气轮胎具有指定的车辆安装方向,其中,
在所述胎面表面,由所述多个周向主沟之中的位于所述车辆安装方向最内侧的内侧周向主沟与胎面端所划分的陆部被定义为内侧胎肩陆部,由所述多个周向主沟之中的位于所述车辆安装方向最外侧的外侧周向主沟与另一胎面端所划分的陆部被定义为外侧胎肩陆部,
所述内侧胎肩陆部实质上不包括沟,而仅包括沿胎面周向延伸的内侧周向刀槽和沿胎面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内侧宽度方向刀槽,
所述外侧胎肩陆部具有与所述外侧周向主沟和所述另一胎面端连通且沿胎面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宽度方向沟以及位于在胎面周向上相邻的所述宽度方向沟之间并且沿胎面宽度方向延伸的外侧宽度方向刀槽,
在轮胎宽度方向内侧与所述内侧胎肩陆部相邻的陆部是第一肋状陆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胎肩陆部不具有沿胎面周向延伸的外侧周向刀槽,
或者
当该外侧胎肩陆部具有所述外侧周向刀槽时,所述内侧周向刀槽的列数大于所述外侧周向刀槽的列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胎肩陆部的沿着胎面宽度方向测量的宽度大于所述内侧胎肩陆部的沿着胎面宽度方向测量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在轮胎宽度方向内侧与所述外侧胎肩陆部相邻的第二肋状陆部具有多个一端开口横向沟,所述一端开口横向沟从所述外侧周向主沟向车辆安装方向内侧延伸并终止于所述第二肋状陆部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当连接所述内侧宽度方向刀槽的在胎面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的直线相对于胎面宽度方向所形成的角度被定义为所述内侧宽度方向刀槽相对于胎面宽度方向的倾斜角度时,该倾斜角度为30°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当连接所述外侧宽度方向刀槽的在胎面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的直线相对于胎面宽度方向所形成的角度被定义为所述外侧宽度方向刀槽相对于胎面宽度方向的倾斜角度时,该倾斜角度为40°以下。
CN201580048435.6A 2014-09-11 2015-08-05 充气轮胎 Active CN1070740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85306 2014-09-11
JP2014185306 2014-09-11
PCT/JP2015/003937 WO2016038787A1 (ja) 2014-09-11 2015-08-05 空気入りタイ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74029A CN107074029A (zh) 2017-08-18
CN107074029B true CN107074029B (zh) 2019-04-19

Family

ID=55458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48435.6A Active CN107074029B (zh) 2014-09-11 2015-08-05 充气轮胎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253087A1 (zh)
EP (1) EP3192673B1 (zh)
JP (1) JP6571093B2 (zh)
CN (1) CN107074029B (zh)
WO (1) WO201603878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14245B2 (ja) * 2017-02-14 2018-10-31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7108560B2 (ja) * 2019-02-14 2022-07-28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CN113508041B (zh) * 2019-04-05 2023-09-08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具有带盲微纹沟的周向纹沟的卡车轮胎
JP7290066B2 (ja) * 2019-05-31 2023-06-13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7152361B2 (ja) * 2019-06-14 2022-10-12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22159900A (ja) * 2021-04-05 2022-10-18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DE102021211351A1 (de) * 2021-10-07 2023-04-13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Fahrzeugluftreif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753819B4 (de) * 1997-12-04 2004-04-01 Continental Aktiengesellschaft Laufflächenprofil eines Winterreifens
JP2004090729A (ja) * 2002-08-30 2004-03-25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DE10352149A1 (de) * 2003-11-04 2005-06-02 Continental Aktiengesellschaft Fahrzeugluftreifen
JP4406455B2 (ja) * 2007-12-18 2010-01-27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290707B2 (ja) * 2008-11-10 2013-09-18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394161B1 (ja) * 2009-04-17 2010-01-06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DE102009059169A1 (de) * 2009-12-16 2011-06-22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30165 Fahrzeugluftreifen
DE102010000210A1 (de) * 2010-01-26 2011-07-28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30165 Fahrzeugluftreifen
JP5320427B2 (ja) * 2011-04-12 2013-10-23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EP2594417B1 (en) * 2011-11-15 2015-01-14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imited Run-flat tire
JP2014108653A (ja) * 2012-11-30 2014-06-12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15182150A1 (ja) * 2014-05-29 2015-12-03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6414114B (zh) * 2014-05-29 2018-06-29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充气轮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6038787A1 (ja) 2017-06-22
CN107074029A (zh) 2017-08-18
US20170253087A1 (en) 2017-09-07
EP3192673A1 (en) 2017-07-19
EP3192673B1 (en) 2019-04-03
JP6571093B2 (ja) 2019-09-04
EP3192673A4 (en) 2017-08-30
WO2016038787A1 (ja) 2016-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74029B (zh) 充气轮胎
JP6652507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3895453B (zh) 充气轮胎
US9315075B2 (en) Pneumatic tire
CN104890451B (zh) 充气轮胎
CN105034707B (zh) 充气轮胎
JP5206754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657773B1 (ja) タイヤ
US9387729B2 (en) Pneumatic tire
US20100139827A1 (en) Pneumatic tire
CN103085604B (zh) 充气轮胎
JP2017019353A (ja)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402531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AU2018404446B2 (en) Pneumatic tire
JP2013039871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133635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9910522B (zh) 充气轮胎
JP5698622B2 (ja) タイヤ
JP5524008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0177699A (zh) 充气轮胎
JP6571993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8039337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9111931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8621704A (zh) 充气轮胎
JP5489850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