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69275B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69275B
CN107069275B CN201710070053.4A CN201710070053A CN107069275B CN 107069275 B CN107069275 B CN 107069275B CN 201710070053 A CN201710070053 A CN 201710070053A CN 107069275 B CN107069275 B CN 1070692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power
connection
signal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7005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69275A (zh
Inventor
浦井元徳
铃木雅幸
高桥宏和
中野有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ICHI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Fujikura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ICHI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Fujikur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ICHI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Fujikura Ltd filed Critical DAIICHI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0692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692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692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692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77Coupling parts carrying pins, blades or analogous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directly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71Details
    • H01R12/774Retain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82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 H01R12/85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88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acting manually by rotating or pivoting connector housing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1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05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 H01R13/41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by frictional grip in grommet, panel or base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连接器,包括具有连接对象物用的嵌合口的壳体、以并列配置状态保持于壳体的信号接头以及可对信号接头进行按压的按压构件,并且包括电源接头,所述电源接头与信号接头并列地保持于壳体的信号接头两端侧位置,厚度尺寸大于信号接头,与信号接头一同被按压构件按压,并且具备电源连接功能,电源接头包含不但具备电源连接功能,而且具备相对于信号接头将连接对象物暂时固定于正规插入位置、以及在按压构件的按压状态下夹持固定连接对象物的功能的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本发明通过包括具备一方面抑制整个连接器的电阻值一方面流入大电流的电源连接功能、以及可使连接对象物暂时固定于壳体内的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来实现小型化。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机、笔记本电脑或数码相机等电子设备中所使用的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与挠性印刷基板或挠性扁平电缆(flexible flat cable)之类的连接对象物连接而流入大电流的连接器的构造。
背景技术
作为与连接对象物拆装自如地嵌合的连接器,已经知道的是包括壳体、交替地并列保持于壳体内的多个端子(接头)、与接头的并列方向两端的接头接近而设置的金属零件、以及转动自如地支撑于壳体上的加压构件(按压构件)的连接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所述专利文献1中,揭示了如下的连接器的构成:当想要流入电流时,使用多个接头之中除了接收电流信号的信号接头以外的接头,作为用于流入电源电流的电源接头。此外,当需要使比较大的电流流入至连接器时,通常采用对应于所流入的电流值增加电源接头的数量并使其并联的构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21226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当使大电流流入至连接器时,在只是单纯地增加并联的电源用的接头数的构成中,连接器整体上在接头的并列方向上尺寸增大,电路基板上的连接器的占用面积也增加,从而在连接器的空间节省方面存在改良的余地。
而且,在仅仅对应于流入的电流值增加与信号接头相同的构成的端子的配设数而转用于电源接头的构成中,无法有效地提高可通电的电流值,从而存在改善的余地。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谋求内置于连接器中的接头的合理化,通过包含兼具一方面抑制整个连接器的电阻值一方面流入大电流的电源连接功能、以及可使连接对象物暂时固定于壳体内的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而可实现小型化。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主旨构成如下。
(1)一种连接器,与连接对象物拆装自如地嵌合,包括:壳体,包含插拔所述连接对象物的嵌合口;所需数量的信号接头(SC),以并列配置状态保持于所述壳体;以及按压构件,包含可对所述信号接头(SC)进行按压的形状部位;所述连接器还包括:至少一对电源接头(PC),与所述信号接头(SC)并列地保持于所述壳体的夹着所述所需数量的信号接头(SC)的两端侧位置,厚度尺寸大于所述信号接头(SC)的厚度尺寸,构成为与所述信号接头(SC)一同被所述按压构件按压,并具备电源连接功能;并且所述至少一对电源接头(PC)包含不但具备所述电源连接功能,而且兼具相对于所述信号接头(SC)将所述连接对象物暂时固定于正规插入位置、以及在经所述按压构件按压的状态下夹持固定所述连接对象物的功能的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LPC)。
(2)根据所述(1)所述的连接器,所述至少一对电源接头(PC)还包含至少一对单纯电源接头(NPC),所述至少一对单纯电源接头(NPC)分别位于所述一对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LPC)与所述所需数量的信号接头(SC)之间、或者所述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LPC)的外侧。
(3)根据所述(1)或(2)所述的连接器,所述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LPC)包括:接触部(LPC1),与所述连接对象物的两面之中的一面接触;卡止部(LPC2),在与形成于被插入的所述连接对象物上的被卡止部相对应的位置上,具有朝向所述被卡止部突出的形状;连结部(LPC5),将所述接触部(LPC1)与所述卡止部(LPC2)加以连结;受压部(LPC3),从所述连结部(LPC5)的一端侧延伸至与所述嵌合口相反之侧,被所述按压构件按压;以及连接部(LPC4),从所述连结部(LPC5)的另一端侧延伸至与所述嵌合口相反之侧,与基板连接。
(4)根据所述(3)所述的连接器,所述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LPC)的位于所述连接部(LPC4)与所述连结部(LPC5)之间的部分的宽度尺寸为所述厚度尺寸以上。
(5)根据所述(1)或(2)所述的连接器,所述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LPC)包括:接触部(LPC1),与所述连接对象物的两面之中的一面接触;卡止部(LPC2),在与形成于被插入的所述连接对象物的被卡止部相对应的位置上,具有朝向所述被卡止部突出的形状;连结部(LPC5),将所述接触部(LPC1)与所述卡止部(LPC2)加以连结;受压部(LPC3),从所述连结部(LPC5)的一端侧延伸至与所述嵌合口相反之侧,被所述按压构件按压;以及连接部(LPC4),从所述连结部(LPC5)的另一端侧向所述嵌合口侧延伸,与基板连接。
(6)根据所述(3)、(4)或(5)所述的连接器,所述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LPC)在所述卡止部(LPC2)与所述连结部(LPC5)之间,还包括与和所述接触部(LPC1)所接触的所述连接对象物的面不同的面接触的对向接触部(LPC6)。
(7)根据所述(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所述按压构件在从按压解除完毕位置到按压完毕位置为止的转动范围内进行转动,将所述连接对象物固定于所述正规插入位置,所述按压解除完毕位置是不按压所述信号接头(SC)及所述电源接头(PC)而可将所述连接对象物插拔于所述壳体的位置,所述按压完毕位置是按压所述信号接头(SC)及所述电源接头(PC),而稳定保持所述信号接头(SC)及所述电源接头(PC)的相对于位于所述正规插入位置的所述连接对象物的按压接触状态的位置。
(8)根据所述(7)所述的连接器,所述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LPC)的所述受压部(LPC3)的由所述按压构件至少按压接触的部分形成得平坦。
(9)根据所述(7)或(8)所述的连接器,所述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LPC)在所述受压部(LPC3)的前端部,还包含防止因为所述按压构件的按压所引起的反弹力,而导致所述按压构件朝向所述壳体的与所述嵌合口为相反侧的方向鼓起移动的防鼓起元件。
(10)根据所述(2)所述的连接器,所述单纯电源接头(NPC)包括:接触部(NPC1),与位于所述正规插入位置的所述连接对象物的两面之中的一面接触;受压部(NPC2),被所述按压构件按压;连接部(NPC3),与基板连接;以及连结部(NPC4),将所述接触部(NPC1)、所述受压部(NPC2)及所述连接部(NPC3)加以连结;并且所述接触部(NPC1)及所述受压部(NPC2)从所述连结部(NPC4)的一端侧延伸至彼此相反侧,所述连接部(NPC3)从所述连结部(NPC4)的另一端侧延伸至与所述嵌合口相反之侧。
(11)根据所述(10)所述的连接器,所述单纯电源接头(NPC)的位于所述连接部(NPC3)与所述连结部(NPC4)之间的部分的宽度尺寸为所述厚度尺寸以上。
(12)根据所述(2)所述的连接器,所述单纯电源接头(NPC)包括:接触部(NPC1),与位于所述正规插入位置的所述连接对象物接触;受压部(NPC2),被所述按压构件按压;连接部(NPC3),与基板连接;以及连结部(NPC4),将所述接触部(NPC1)、所述受压部(NPC2)及所述连接部(NPC3)加以连结;所述接触部(NPC1)及所述受压部(NPC2)从所述连结部(NPC4)的一端侧延伸至彼此相反侧,所述接触部(NPC1)从所述连结部(NPC4)的另一端侧向所述嵌合口侧延伸。
(13)根据所述(10)、(11)或(12)所述的连接器,所述单纯电源接头(NPC)包含与和所述接触部(NPC1)所接触的所述连接对象物的面不同的面接触的对向接触部(NPC5)。
(14)根据所述(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所述单纯电源接头(NPC)的所述受压部(NPC2)的由所述按压构件至少按压接触的部分形成得平坦。
(15)根据所述(10)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所述单纯电源接头(NPC)在所述受压部(NPC2)的前端部,包含防止因为所述按压构件的按压所引起的反弹力,而导致所述按压构件朝向所述壳体的与所述嵌合口为相反侧的方向鼓起移动的防鼓起元件。
(16)根据所述(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所述壳体包含形成于所述壳体的在高度方向上相对向的内面,各别地保持所有所述接头的多条槽。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与连接对象物拆装自如地嵌合,包括:壳体,包含插拔所述连接对象物的嵌合口;所需数量的信号接头(SC),以并列配置状态保持于所述壳体;以及按压构件,包含可对所述信号接头(SC)进行按压的形状部位;并且还包括至少一对电源接头(PC),所述至少一对电源接头(PC)与所述信号接头(SC)并列地保持于所述壳体的夹着所述所需数量的信号接头(SC)的两端侧位置,厚度尺寸大于所述信号接头(SC)的厚度尺寸,构成为与所述信号接头(SC)一同被所述按压构件按压,并具备电源连接功能,所述至少一对电源接头(PC)包含不但具备所述电源连接功能,而且兼具相对于所述信号接头(SC)将所述连接对象物暂时固定于正规插入位置、以及在经所述按压构件按压的状态下夹持固定所述连接对象物的功能的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LPC),借此可以不增加连接器内的接头的数量而实现空间节省,能够一方面抑制整个连接器的电阻值,一方面流入大电流,并且可以进行连接对象物的暂时固定。
附图说明
图1(a)及图1(b)是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立体图,图1(a)是以去除壳体的一部分而可观察到连接器内部的方式表示的连接器的立体图,图1(b)是在图1(a)所示的连接器中插入有连接对象物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a)及图2(b)是保持于壳体内的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的剖面图,图2(a)是按压构件位于按压解除完毕位置时的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的剖面图,图2(b)是按压构件位于按压完毕位置时的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的剖面图。
图3(a)及图3(b)是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的立体图,图3(a)是第1实施方式的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的立体图,图3(b)是第2实施方式的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的立体图。
图4(a)及图4(b)是表示单纯电源接头的图,图4(a)是保持于壳体内的单纯电源接头的剖面图,图4(b)是单纯电源接头的立体图。
图5(a)及图5(b)是表示第1信号接头的图,图5(a)是保持于壳体内的第1信号接头的剖面图,图5(b)是第1信号接头的立体图。
图6(a)及图6(b)是表示第2信号接头的图,图6(a)是保持于壳体内的第2信号接头的剖面图,图6(b)是第2信号接头的立体图。
图7是壳体的立体图。
图8是按压构件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
1a:上壁部
1b:下壁部
1c:侧壁部
2、3:信号接头
4、4A: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
5:单纯电源接头
6:按压构件
11:嵌合口
12~15:槽
16:支撑部
17:缺口部
21、31:接触脚部
22、32、43、43A、52:受压脚部
23、33、44、44A、53:连接脚部
24、34、55:延设脚部
24a、33a、42b:对向接触部
25、35、45、45A、54:连结脚部
26、46、46A、56:压入固定部
41、41A、51:电源连接脚部
41a、41Aa、51a:接触部
42、42A:卡止脚部
42a、42Aa:卡止部
43a、43Aa、52a:受压部
43b、52b:突出部
44a、44Aa、53a:连接部
45a、45Aa、54a:连结部
61:按压部
61a:圆弧部分
62:轴部分
63:卡合孔
63a:壁部
100:连接器
CP:按压完毕位置
F:连接对象物
F1:被卡止部
F2:焊盘部
OP:按压解除完毕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再者,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是一个例示,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采用各种方式。
图1(a)及图1(b)立体地表示本发明的连接器100,具体而言,图1(a)是以去除壳体1的一部分而可观察到连接器内部的方式表示连接器100,图1(b)表示在图1(a)所示的连接器100中插入有连接对象物F的状态。图2(a)及图2(b)以剖面形式表示保持于壳体1内的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具体而言,图2(a)表示按压构件6位于按压解除完毕位置OP时的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图2(b)表示按压构件6位于按压完毕位置CP时的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图3(a)及图3(b)立体地表示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具体而言,图3(a)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图3(b)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A。图4(a)及图4(b)表示单纯电源接头5,具体而言,图4(a)以剖面形式表示保持于壳体1内的单纯电源接头5,图4(b)立体地表示单纯电源接头5。图5(a)及图5(b)表示第1信号接头2,具体而言,图5(a)以剖面形式表示保持于壳体1内的第1信号接头2,图5(b)立体地表示第1信号接头2。图6(a)及图6(b)表示第2信号接头3,具体而言,图6(a)表示保持于壳体1内的第2信号接头3,图6(b)立体地表示第2信号接头2。图7立体地表示壳体1。图8立体地表示按压构件6。
<连接器的构成>
连接器100是与连接对象物拆装自如地嵌合的连接器,主要包括:壳体1,包含插拔连接对象物F的嵌合口11;所需数量的信号接头(SC)2、信号接头(SC)3,以并列配置状态保持于壳体1;以及按压构件6,具有对信号接头2、信号接头3进行按压的形状。
连接对象物F是与连接器100可拆装地嵌合的例如挠性印刷基板(FPC(flexibleprint circuit))、挠性扁平电缆(FFC(flexible flat circuit))或具有挠性的插件(card)。
连接对象物F如图1(b)所示,包括:焊盘(land)F2,至少与信号接头2、信号接头3、电源接头4、电源接头5的各接触部接触;图案,从所述焊盘F2连接至电路;以及被卡止部F1,用于在连接对象物F的插入完毕的状态(正规插入位置)下,使连接对象物F不会拔出,并且与电源接头4、电源接头5之中在接头2、接头3、接头4、接头5的排列(并列)方向上配置于最外侧的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LPC)4卡合。
被卡止部F1是在连接对象物F的向连接器100的插拔方向上在前侧,相对于插拔方向设置于横方向两侧。作为被卡止部F1的形状,只要是能够与后述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的卡止脚部42的卡止部(LPC1)42a卡合的形状即可,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除了如图1(b)所示,将连接对象物F形成为从其侧方切缺的缺口部以外,也可以形成为贯通孔,或者根据规格形成为止挡孔。
壳体1包含插拔连接对象物F的嵌合口11,保持信号接头2、信号接头3及电源接头4、电源接头5。壳体1只要使用电气绝缘性的材料而形成即可,例如由塑胶形成。壳体1是通过公知技术的射出成形而制作成一个构件。具体而言,作为壳体1的材质,是考虑尺寸稳定性、加工性、成本等而适当选择,通常例如可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olybutyleneterephthalate,PBT)、聚酰胺(polyamide)(66PA、46PA)、液晶聚合物(liquid crystalpolymer,LCP)、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这些物质的合成材料等。
信号接头2、信号接头3保持于壳体1,当将连接对象物F插入至壳体1完毕,按压构件6从按压解除完毕位置OP(参照图2(a))移动至按压完毕位置CP(参照图2(b))时,与连接对象物F的焊盘F2接触。信号接头2、信号接头3是两个不同的类型,具体而言,是连接部位于嵌合口11的相反侧的类型(第1信号接头2)、以及连接部位于嵌合口11侧的类型(第2信号接头3)。
在图1(a)及图1(b)所示的接头100中,包含第1信号接头2及第2信号接头3两者,第1信号接头2及第2信号接头3改变向壳体1的插入方向,交替地呈锯齿状配置。
再者,作为连接器,只要包含第1信号接头2及第2信号接头3中的至少一个信号接头即可。
作为两种信号接头2、信号接头3的材质,由于要求弹性及导电性等,所以可举出黄铜、铍铜(beryllium copper)或磷青铜(phosphor bronze)等。
电源接头4、电源接头5位于壳体1内并且分别成对地保持于夹着信号接头2、信号接头3的两端侧位置。电源接头4、电源接头5在将连接对象物F插入至壳体1完毕,按压构件6从按压解除完毕位置OP移动至按压完毕位置CP时,至少与连接对象物F的焊盘F2接触而形成电源连接。
作为电源接头4、电源接头5的材质,由于需要弹性及导电性等,所以可举出黄铜、铍铜或磷青铜等。
按压构件6具有可对信号接头2、信号接头3及电源接头4、电源接头5进行按压的形状部位。按压构件6是电气绝缘性的塑胶,通过公知技术的射出成形而制作。具体而言,作为按压构件6的材质,是考虑尺寸稳定性、加工性或成本等而适当选择,通常可以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酰胺(66PA、46PA)、液晶聚合物(LCP)、聚碳酸酯(PC)或这些物质的合成材料。
而且,本发明的构成上的主要特征在于谋求至少一对电源接头4、电源接头5的合理化,更具体而言,至少一对电源接头4、电源接头5与信号接头2、信号接头3并列地保持于壳体1的夹着所需数量的信号接头2、信号接头3的两端侧位置,厚度尺寸大于信号接头2、信号接头3的厚度尺寸,构成为与信号接头2、信号接头3一同被按压构件6按压,并且具备电源连接功能,至少一对电源接头4、电源接头5包含不但具备电源连接功能,而且兼具相对于信号接头2、信号接头3将连接对象物F暂时固定于正规插入位置、在经按压构件6按压的状态下夹持固定连接对象物F的功能的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通过采用所述构成,而使得在连接器100中,不提高连接器100的电阻值而能够稳定地流入例如0.5A~3.0A等的大电流,并且不需要为了卡止连接对象物F而在壳体1内另行设置其它构件。由此,可以减少设置于连接器100的壳体1内的零件,能够实现连接器100的空间节省。
此外,若至少一对电源接头4、电源接头5包括一对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以及分别位于一对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与所需数量的信号接头2、信号接头3之间的至少一对单纯电源接头(NPC)5,则可一方面进一步抑制连接器100的电阻值,一方面流入大电流。
再者,单纯电源接头5也可以分别位于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的外侧,即,分别位于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的与信号接头2、信号接头3相反之侧。
[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
以下,基于图2(a)、图2(b)及图3(a)、图3(b),对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兼具对连接对象物F的电源连接功能及固定功能,沿连接对象物F的插通方向X保持于壳体1中,在接头2、接头3、接头4、接头5在壳体1内的排列方向(宽度方向)Y上成对地配置于最外侧。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形成于壳体1的在高度方向Z上相对向的内面,通过压入而保持于由壁部间隔开的槽之中位于两端的槽12内。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从与嵌合口11相反之侧插入至壳体1内。
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的厚度尺寸大于信号接头2、信号接头3的厚度尺寸,具体而言,优选的是0.10mm~0.20mm。
在这里,所谓“厚度尺寸”,是指沿接头2、接头3、接头4、接头5的排列方向Y的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的厚度,换而言之,是指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的母材的厚度。
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如图1(a)及图1(b)、图2(a)及图2(b)以及图3(a)所示,包括:接触部(LPC1)41a,与连接对象物F的两面之中的至少一面接触;卡止部(LPC2)42a,在与形成于被插入的连接对象物F上的被卡止部F1相对应的位置,具有朝向被卡止部F1突出的形状;连结部(LPC5)45a,将接触部41a与卡止部42a加以连结;受压部(LPC3)43a,从连结部45a的一端侧延伸至与接触部41a相反之侧,被按压构件6按压;以及连接部(LPC4)44a,从连结部45a的另一端侧延伸至与卡止部42a相反之侧,与基板连接。
更具体而言,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以整体上呈H字形的方式一体地包含具有接触部41a的电源连接脚部41、具有卡止部42a的卡止脚部42、具有受压部43a的受压脚部43、具有连接部44a的连接脚部44、以及具有连结部45a的连结脚部45。特别是电源连接脚部41、连结脚部45及连接脚部44的位置关系形成大致曲柄(crank)形状。
在电源连接脚部41与卡止脚部42之间插入连接对象物F,在受压脚部43与连接脚部44之间,可转动地支撑着按压构件6的按压部61。
电源连接脚部41与连接对象物F的焊盘部F2接触而可进行电源连接。
电源连接脚部41位于壳体1的上壁部1a侧的槽12,并且相对于连结脚部45,位于壳体1的嵌合口11侧。即,电源连接脚部41从连结脚部45向嵌合口11延伸。电源连接脚部41的嵌合口11侧的前端部处于从槽12的底面悬浮的状态,具有与连接对象物F的两面之中的至少一面接触的接触部41a。接触部41a具有朝向卡止脚部42突出的形状,以使得易与连接对象物F接触。
按压构件6从按压解除完毕位置OP向按压完毕位置CP移动时,电源连接脚部41被朝向连接对象物F按压而确实且稳定地进行电性接触。
卡止脚部42如图1(b)所示,与形成于连接对象物F上的被卡止部F1卡合,而暂时固定位于正规插入位置的连接对象物F以抑制不合适的拔出。
卡止脚部42在壳体1的下壁部1b侧的槽12中位于与电源连接脚部41相对向之侧,并且相对于连结脚部45,位于壳体1的嵌合口11侧。即,卡止脚部42从连结脚部45向嵌合口11延伸。而且,卡止脚部42的与所述电源连接脚部41相对向之侧的表面部分是以全长均露出的状态而保持于槽12中。即,卡止脚部42是以能够从嵌合口11侧视认其全长的方式保持于槽12中。
卡止脚部42在与形成于插入至壳体1中的连接对象物F上的被卡止部F1相对应的位置上,包含具有朝向被卡止部F1突出的形状的卡止部42a。即,在与连接对象物F的插入结束时的被卡止部F1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卡止部42a。卡止部42a设置于卡止脚部42的前端部侧,形成为从卡止脚部42的前端部呈锥状向上方倾斜,并且在中途大致垂直地返回至卡止脚部42。卡止脚部42的卡止部42a从被保持着的壳体1的下壁部1b侧的槽12向上壁部1a突出。
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在卡止部42a与连结部45b之间,具有与连接对象物F接触的对向接触部(LPC6)42b。具体而言,对向接触部42b在壳体1的高度方向Z上,在与电源连接脚部41的接触部41a相对向的位置上,以与电源连接脚部41的接触部41a与连接对象物F接触的面为相反侧的面与连接对象物F接触。对向接触部42b具有朝向电源连接脚部41的接触部41a突出的形状。
卡止脚部42的对向接触部42b只要与连接对象物F接触,便可以设置于在卡止脚部42的延伸方向上,与在壳体1的高度方向Z上与电源连接脚部41的接触部41a相对的位置偏离的位置。
再者,关于卡止部42a的形状及大小,只要能够与连接对象物F的被卡止部F1卡合即可,只要考虑连接对象物F的保持力、强度、加工性、连接器100的低背化等而适当设计即可。
受压脚部43是被按压构件6的按压部61按压,而向上方位移的部分。
受压脚部43在壳体1的上壁部1a侧位于与连接脚部44相对向之侧,并且相对于连结脚部45,位于与壳体1的嵌合口11相反之侧。即,受压脚部43从连结脚部45延伸至与嵌合口11相反之侧。
受压脚部43包含被按压构件6按压的受压部43a。
考虑到连接器100的低背化,受压部43a的由按压构件6的按压部61至少按压的部分优选的是形成得平坦。通过所述构成,按压构件6不具有支撑于壳体1的规定的轴部,而可在按压解除完毕位置OP与按压完毕位置CP之间转动。即,按压构件6的按压部61的转动轴线是伴随着按压构件6的转动,转动轴线能够沿受压脚部43的形成得平坦的部分,即沿受压部43a移动。
此外,优选的是在受压部43a的前端部具有防鼓起元件,所述防鼓起元件是防止因为按压构件6的按压所引起的反弹力,而导致按压构件6向与壳体1的嵌合口11为相反侧的方向鼓起移动。具体而言,在受压脚部43的前端部分,设置有用于防止按压构件6鼓起移动的朝向连接脚部44突出的突出部43b。在按压构件6转动时,按压构件6的在壳体1的宽度方向Y上的中央部存在朝向与壳体1的嵌合口11为相反侧的方向鼓起的倾向。但是,在受压脚部43的突出部43b上可以防止所述倾向。
突出部43b的大小只要能够发挥所述作用便没有限定,只要适当设计成按压构件6的按压部61可卡挂的程度即可。而且,作为防鼓起元件,除了所述构成以外,还可以设为设置槽(凹部)而容纳按压部61。
再者,当设置有突出部43b时,所谓“按压构件6的由按压部61至少按压的部分形成得平坦”,是指受压脚部43的形成有突出部43b以外的部分形成得平坦。而且,所谓“平坦”,是指只要在按压构件6转动时转动轴线能够移动即可,不但是指没有凹凸,而且也可以稍微有起伏,也可以弯曲,还可以稍有凹凸。
连接脚部44是安装于基板上的部分。
连接脚部44在壳体1的下壁部1b侧的槽12中位于与受压脚部43相对向之侧,并且相对于连结脚部45,位于与壳体1的嵌合口11相反之侧。即,连接脚部44从连结脚部45延伸至与嵌合口11相反之侧。连接脚部44包含与基板连接的连接部44a。连接部44a在连接脚部44的前端侧形成于与面对受压脚部43之侧相反之侧。连接部44a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是表面安装类型(SMT(surface mounting technology)),但也可以是双列直插式封装(DoubleIn-line Package,DIP)类型。
考虑到连接器100的低背化,优选的是连接脚部44的由按压构件6的按压部61至少按压的部分形成得平坦。通过形成得平坦而获得的效果与受压脚部43的受压部43a相同。
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的位于连接部44a与连结部45a之间的部分优选的是宽度尺寸为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的厚度尺寸以上。具体而言,连接脚部44的从连结脚部45隔开少许间隔而延伸至连接部44a为止的部分在壳体1的高度方向Z上的尺寸为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在壳体1的宽度方向Y上的尺寸以上。
此外,也可以在连接脚部44的前端部分,设置有用于防止鼓起移动的防鼓起元件,具体而言,设置有朝向受压脚部43突出的突出部(未图示)。关于连接脚部44的突出部的构成、功能及形态,与受压脚部43的突出部43b相同。
而且,作为防鼓起元件,除了所述构成以外,还可以设为设置槽(凹部)而容纳按压部61。再者,关于防鼓起元件,只要设置于受压脚部及连接脚部中的至少一者上即可。
连结脚部45包含与电源连接脚部41、卡止脚部42、受压脚部43及连接脚部44相互连结的连结部55a。为了便于说明,连结部45a是记载为将各脚部41~脚部44相互连结的构件,但是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是一个构件,与连结脚部45没有明确区别,此外,所述各脚部41~脚部45的分界也没有明确的区别。
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在接触部41a与受压部43a之间,包含具有朝向壳体1的内面突出的形状,并压入固定于壳体1内的压入固定部46。压入固定部46是朝向壳体1的上壁部1a突出而形成。由此,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在壳体1内在壳体1的高度方向Y上被压入保持,而维持插入位置。
再者,电源连接脚部41与卡止脚部42的位置关系也可以相反。即,也可以是电源连接脚部41位于壳体1的下壁部1b侧的槽12,卡止脚部42位于壳体1的上壁部1a侧的槽12。
其次,基于图3(b),说明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的第2实施方式。
以下,关于具有与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相同或类似的功能的构成,省略其说明,而以不同的构成为中心进行说明。
第2实施方式的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A是从嵌合口11侧插入至壳体1内。
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A包括:接触部41Aa,与连接对象物F的两面之中的至少一面接触;卡止部42Aa,在与形成于被插入的连接对象物F上的被卡止部F1相对应的位置上,具有朝向被卡止部F1突出的形状;连结部45Aa,将接触部41Aa与卡止部42Aa加以连结;受压部43Aa,从连结部45Aa的一端侧延伸至与接触部41a相反之侧,被按压构件6按压;以及连接部44Aa,从卡止部42Aa向嵌合口11侧延伸,与基板连接。
而且,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A与第1实施方式的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同样,以整体上呈h字形状的方式一体地包含具有接触部41Aa的电源连接脚部41A、具有卡止部42Aa的卡止脚部42A、具有受压部43Aa的受压脚部43A、具有连接部44Aa的连接脚部44A、以及具有连结部45Aa的连结脚部45A。
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A的连接脚部44A是从卡止脚部42A的前端侧起在与连结脚部45A相反之侧,位于卡止脚部42A的比卡止部42Aa更靠前端侧的位置。而且,卡止脚部42A及连接脚部44A的与所述电源连接脚部41A相对向之侧的表面部分是以全长均露出的状态保持于槽12中。即,卡止脚部42及连接脚部44A是以能够从嵌合口11侧视认其全长的方式保持于槽12中。
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A中,按压构件6被支撑于受压脚部43A与壳体1的下壁部1b之间。这时,壳体1的下壁部1b的支撑按压构件6的部分优选的是形成得平坦。
再者,虽未图示,但是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A也可以在壳体1的高度方向Z上与卡止脚部42A相同之侧,在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A的与受压脚部43A相对向之侧具有延设脚部。所述延设脚部是与受压脚部43A一同支撑按压构件6的按压部61的转动的构件。这时,支撑按压构件6的按压部61的部分优选的是形成得平坦。
而且,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A在接触部41Aa与受压部43Aa之间,包含具有朝向壳体1的内面突出的形状,并且被压入固定于壳体1的压入固定部46A。
在本发明的连接器100中,是使用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但是可以使用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及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A中的至少一者。
[单纯电源接头]
其次,基于图4(a)及图4(b),对单纯电源接头5进行说明。单纯电源接头5只具备电源连接功能作为主要功能,而不具备像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那样的固定功能。
再者,单纯电源接头5的与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所具有的部分的名称相同的部分由于在其构成及功能上与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单纯电源接头5的厚度尺寸大于信号接头2、信号接头3的厚度尺寸,具体而言,优选的是0.10mm~0.20mm。
在这里,所谓“厚度尺寸”,是指与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相同的含义。
单纯电源接头5具备对连接对象物F的电源连接功能,在接头的排列方向Y上,配置于信号接头2、信号接头3与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或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A之间。单纯电源接头5形成于壳体1的在高度方向Z上相对向的内面,通过压入而保持于被壁部间隔开的槽之中的槽13(参照图7)内。单纯电源接头5是从与嵌合口11相反之侧插入至壳体1内。
单纯电源接头5包括与位于正规插入位置的连接对象物F的两面之中的至少一面接触的接触部(NPC1)51a、被按压构件6按压的受压部(NPC2)52a、与基板连接的连接部(NPC3)53a、以及将接触部51a、受压部52a及连接部53a加以连结的连结部(NPC4)54a,接触部51a及受压部52a从连结部54a的一端侧延伸至彼此相反侧,连接部53a从连结部54a的另一端侧延伸至与嵌合口11相反之侧,接触部51a从连结部54a的另一端侧向嵌合口11侧延伸。
更具体而言,单纯电源接头5整体上一体地包含具有接触部51a的电源连接脚部51、具有受压部52a的受压脚部52、具有连接部53a的连接脚部53、以及具有连结部54a的连结脚部54。此外,单纯电源接头5与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A不同,不含卡止脚部,取而代之,包含从连结脚部54的一端侧向嵌合口11侧延伸的延设脚部55,整体上呈H字形状。
此外,单纯电源接头5在接触部51a与受压部52a之间,包含具有朝向壳体1的内面突出的形状,并且被压入固定于壳体1内的压入固定部56。而且,单纯电源接头5中,虽未图示,但是也可以包含与和接触部51a不同的连接对象物F的面接触的对向接触部(NPC5)。而且,单纯电源接头5的受压部52a的由按压构件6至少按压的部分可形成得平坦。而且,单纯电源接头5在受压部52a的前端部,包含防止因为按压构件6的按压所引起的反弹力,而导致按压构件6朝向与壳体1的嵌合口11为相反侧的方向鼓起移动的防鼓起元件,具体而言具有朝向连接脚部53突出的突出部52b。
再者,虽未图示,但是也可以将单纯电源接头5的连接脚部53设置于延设脚部55的位置,即,单纯电源接头5也可以从连结部54a的另一端侧向嵌合口11侧延伸。
而且,延设脚部55的与所述电源连接脚部51相对向之侧的表面部分是以全长均露出的状态保持于槽13中。即,延设脚部55是以能够从嵌合口11侧视认其全长的方式保持于槽13中。
而且,电源连接脚部51与卡止脚部52的位置关系也可以相反。即,也可以是电源连接脚部51位于壳体1的下壁部1b侧的槽13中,卡止脚部52位于壳体1的上壁部1a侧的槽13中。
而且,只要是只利用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A即可以在规定电阻值的范围内实现连接器100所要求的电流,便不需要设置单纯电源接头5。
[信号接头]
(第1信号接头)
其次,基于图5(a)及图5(b),对第1信号接头2进行说明。再者,第1信号接头2的与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所具有的部分的名称相同的部分由于在其构成及功能上与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所需数量的第1信号接头2是以并列配置状态保持于壳体1内,并配置于电源接头4或电源接头4A、电源接头5之间。第1信号接头2形成于壳体1的在高度方向Z上相对向的内面,通过压入而保持于被壁部间隔开的槽之中的槽14内。第1信号接头2从与嵌合口11相反之侧插入至壳体1内。
第1信号接头2以整体上呈H字形状的方式一体地包含与连接对象物F接触的接触脚部21、被按压构件6按压的受压脚部22、安装于基板上的连接脚部23、延设脚部24以及将各脚部21~脚部24加以连结的连结脚部25。
第1信号接头2与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不同,不含卡止脚部,取而代之,包含从连结脚部25的一端侧向嵌合口11侧延伸的延设脚部24,并且整体上呈H字形状。
在第1信号接头2中,在接触脚部21与延设脚部24之间插入连接对象物F,并且在受压脚部22与连接脚部23之间,可转动地支撑着按压构件6的按压部61。
延设脚部24的与所述接触脚部21相对向之侧的表面部分是以全长均露出的状态保持于槽14中。具体而言,延设脚部24的与所述接触脚部21相对向之侧的表面部分是及全长均露出的状态,以能够从嵌合口11侧视认其全长的方式保持于槽14中。
也可以在延设脚部24的面对接触脚部21之侧,在与接触脚部21相对向的位置设置与连接对象物F接触的接触部。即,第1信号接头2也可以设为在接触脚部21及延设脚部24,夹持连接对象物F。延设脚部24与接触脚部21的构成相同,包含与连接对象物F接触的对向接触部24a。对向接触部24a以容易与连接对象物F接触的方式包含突部形状,并朝向接触脚部21突出。
而且,第1信号接头2在接触脚部21与受压脚部22之间,包含具有朝向壳体1的内面突出的形状,并被压入固定于壳体1内的压入固定部26。
(第2信号接头)
其次,基于图6(a)及图6(b),对第2信号接头3进行说明。再者,第2信号接头3的与第1信号接头2所含有的部分的名称相同的部分由于在其构成及功能上与第1信号接头2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所需数量的第2信号接头3是以并列配置状态保持于壳体1内,并配置于电源接头4或电源接头4A、电源接头5之间。第2信号接头3形成于壳体1的在高度方向Z上相对向的内面,并通过压入而保持于被壁部间隔开的槽之中的槽15内。第2信号接头3是从嵌合口11侧插入至壳体1内。
第2信号接头3以整体上呈H字形状的方式一体地包含与连接对象物F接触的接触脚部31、被按压构件6按压的受压脚部32、安装于基板上的连接脚部33、延设脚部34、以及将各脚部31~脚部34加以连结的连结脚部35。
第2信号接头3与第1信号接头2不同,连接脚部33位于第1信号接头2的延设脚部24的位置,延设脚部34位于第1信号接头2的连接脚部23的位置。
在第2信号接头3中,在接触脚部31与连接脚部33之间插入连接对象物F,在受压脚部32与延设脚部34之间,可转动地支撑着按压构件6的按压部61。
连接脚部33包含与连接对象物F接触的对向接触部33a。对向接触部33a以容易与连接对象物F接触的方式包含突部形状,并朝向接触脚部31突出。
[壳体]
其次,基于图7,对壳体1的具体构成进行说明。
壳体1包括在壳体1的高度方向Z上相对向而设置的上壁部1a及下壁部1b、以及将上壁部1a与下壁部1b加以连结的两个侧壁部1c。壳体1的嵌合口11是由上壁部1a、下壁部1b及两个侧壁部1c划分形成。
壳体1包含分别保持信号接头2、信号接头3、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A及单纯电源接头5的多个槽。
这些槽是在壳体1的高度方向Z上相对向的上壁部1a及下壁部1b的内面的分别相对向的位置上,形成为保持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或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A的槽12、保持单纯电源接头5的槽13、以及保持信号接头2、信号接头3的槽14、槽15。各槽12、槽13、槽14、槽15分别是在接头2、接头3、接头4或接头4A、接头5的延伸方向(X方向)上,贯通壳体1而形成。
信号接头2、信号接头3、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或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A及单纯电源接头5分别在相对应的槽14、槽15、槽12、槽13内,例如通过压入、卡挂(矛钩(lance))或熔敷等而固定。
而且,在壳体1的宽度方向Y上的壳体1的两侧,即在侧壁部1c,设置有可转动地支撑按压构件6的凹部状的支撑部16。所述支撑部16的形状及大小只要是以按压构件6可转动的方式安装于壳体1内即可,考虑按压构件6的作用、壳体1的强度及大小等而适当设计。
此外,在壳体1的上壁部1a,形成有缺口部17。通过缺口部17,按压构件6从按压解除完毕位置OP移动至按压完毕位置CP时,按压第1信号接头及第2信号接头3以及电源接头4或电源接头4A、电源接头5时,不会妨碍各接头2、接头3、接头4或接头4A、接头5的受压脚部22、受压脚部32、受压脚部43或受压脚部43A、受压脚部52向上方位移。此外,通过设置缺口部17,也可以使连接器100的厚度变薄。缺口部17的大小是考虑到所述作用、连接器100的低背化、加工性、强度等而适当设计。
[按压构件]
其次,基于图8,对按压构件6进行说明。
按压构件6在可使连接对象物F插拔于壳体1的按压解除完毕位置OP(参照图1(a))、与稳定保持第1信号接头2及第2信号接头3、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或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A及单纯电源接头5相对于连接对象物F的按压接触状态的按压完毕位置CP(参照图1(b))之间转动。
按压构件6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包括:按压部61,按压第1信号接头2的受压脚部22及第2信号接头3的受压脚部32、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的受压脚部43或电源接头4A的受压脚部43A、及单纯电源接头5的受压脚部52;轴部分62,在与壳体1的嵌合口11相反之侧可转动地安装于侧壁部11c的支撑部16;以及多个卡合孔63,第1信号接头2的受压脚部22及第2信号接头3的受压脚部32、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的受压脚部43或电源接头4A的受压脚部43A、及单纯电源接头5的受压脚部53各别地卡合于所述多个卡合孔63中。
按压部61是对第1信号接头2的受压脚部22、第2信号接头3的受压脚部32、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的受压脚部43或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A的受压脚部43A、及单纯电源接头5的受压脚部52进行按压而向上方推上去的部分。
按压部61可转动地支撑于第1信号接头2的受压脚部22与连接脚部24之间、第2信号接头3的受压脚部32与延设脚部34之间、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的受压脚部43与连接脚部44之间、及单纯电源接头5的受压脚部52与连接脚部53之间。
再者,当使用第2实施方式的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A时,按压部61在包含延设脚部时,可转动地支撑于受压脚部43A与延设脚部之间,在不含延设脚部时,可转动地支撑于受压脚部43A与壳体1的相对应的下壁部1b之间。
按压部61的至少与第1信号接头2及第2信号接头3、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或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A及单纯电源接头5、或壳体1的下壁部1b接触的部分可具有圆弧部分61a(参照图2(b))。具体而言,圆弧部分61a是对应于按压构件6的按压解除完毕位置OP与按压完毕位置CP之间的转动范围而形成。所述圆弧部分61a的曲率既可以为固定,并且也可以产生变化。而且,按压部61的形状是具有长轴及短轴的形状,例如还可以设为细长形状或椭圆形状。
轴部分62嵌着于壳体1的侧壁部11c的支撑部16,是用于使按压构件6的按压解除完毕位置OP与按压完毕位置CP之间的转动运动顺畅地进行的构件。
按压部61适当地支撑于第1信号接头2及第2信号接头3、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或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A及单纯电源接头5上,只要按压构件6的转动运动能够无阻碍地进行,也可以不设置轴部分62。
卡合孔63是用于在按压构件6转动时,防止按压构件6的中央部朝向与嵌合口11相反之侧鼓起的构件。卡合孔63是彼此被壁部63a相互间隔开,而各别独立地设置。通过各别独立地设置卡合孔63,能够提高按压构件6的刚性,防止按压构件6转动时的按压构件6的变形。
<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的动作>
其次,基于图2(a)及图2(b),对具有所述构成的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的被按压构件6按压时的动作进行说明。再者,从容易观察附图的角度考虑,对连接对象物F的图示予以省略。
连接对象物F在按压构件6位于按压解除完毕位置OP时,可插入至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的电源连接脚部41与卡止脚部42之间。当插入连接对象物F时,电源连接脚部41在接触部41a,与连接对象物F的焊盘部F2电性接触。在按压构件6位于按压解除完毕位置OP的状态下,电源连接脚部41确实与连接对象物F电性接触,但是所述接触不稳定。
因此,使按压构件6移动至图2(b)所示的按压完毕位置CP,而使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与连接对象物F的电性连接稳定,并且形成为确实地防止连接对象物F的拔除的状态。具体而言,当按压构件6从按压解除完毕位置OP移动至按压完毕位置CP时,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的受压脚部43被按压构件6的按压部61向上方推上去而产生倾斜位移。伴随着所述受压脚部43朝向上方的位移,电源连接脚部41向下方倾斜位移。伴随着所述电源连接脚部41向下方的位移,电源连接脚部41在所述接触部41a,与连接对象物F按压接触,而带来电性稳定的接触。在图2(b)中,利用两点链线表示倾斜位移前的电源连接脚部41及受压脚部43的位置。
而且,伴随着所述电源连接脚部41向下方的位移,电源连接脚部41在所述接触部41a,与连接对象物F按压接触。通过电源连接脚部41对连接对象物F的按压,连接对象物F被按压向下方,所以卡止脚部42的卡止部42a也变得使连接对象物F确实地卡止于所述被卡止部F1,从而确实地防止连接对象物F的拔除。由此,实现电源连接脚部41与连接对象物F的更稳定的电性接触。
[实施例]
以下,对具有本发明的构成的连接器(实施例1)及其它连接器(比较例1)基于流入有电源电流时的电压降落的电阻值Ω进行比较。
(实施例1)
实施例1的构成如下。
在壳体的两端配置有本发明的一对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在一对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与信号接头2、信号接头3之间配置有一对单纯电源接头5。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与单纯电源接头5并联。
·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的厚度:0.12mm
·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的电源电流的路径长度:2.10mm
·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的电阻值:16.0mΩ
·单纯电源接头5的厚度:0.12mm
·单纯电源接头5的电源电流的路径长度:2.10mm
·单纯电源接头5的电阻值:16.0mΩ
·整个连接器的电阻值:8.0mΩ
(比较例1)
比较例1的构成如下。
在壳体的两端配置有只用于卡止连接对象物的一对锁定(lock)构件,在一对锁定构件之间,配置有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及第2实施方式的信号接头的构成相同的第1电源接头及第2电源接头。在比较例1中,将信号接头用于通电用途。
·第1电源接头的厚度:0.08mm
·第1电源接头的电源电流的路径长度:2.60mm
·第1电源接头的电阻值:24.0mΩ
·第2电源接头的厚度:0.08mm
·第2电源接头的电源电流的路径长度:3.45mm
·第2电源接头的电阻值:30.0mΩ
·并联的第1电源接头及第2电源接头整体的电阻值:13.0mΩ
在这里,所谓“电源电流的路径长度”,是指从电源接头与连接对象物接触的接触部起至沿电源接头的连接部为止的长度。
实施例1中,整个连接器的电阻值为8.0mΩ。另一方面,比较例1中,连接器的电阻值为13.0mΩ。由此也可知,实施例1能够充分抑制电阻值(例如10mΩ以下),作为连接器的性能高。
而且,在实施例1中,不使用比较例1中所使用的一对锁定构件(厚度:0.08mm),而由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兼具锁定构件的功能,所以不需要单独设置锁定构件。因此,在实施例1中,能够使外侧及单纯电源接头的厚度增厚相当于锁定构件的板厚的程度,从而可充分降低电阻值Ω。
由于使用了兼用作锁定构件的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所以即使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4及单纯电源接头5的厚度变大,也不需要增加连接器的芯数,并且能够使壳体1内的接头彼此间的间距减少相当于省略锁定构件的程度,所以能够实现连接器的小型化。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通过包含兼具一方面抑制整个连接器的电阻值一方面流入大电流的电源连接功能、以及可将连接对象物暂时固定于壳体内的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可以实现连接器的小型化。

Claims (11)

1.一种连接器,与连接对象物拆装自如地嵌合,包括:
壳体,包含插拔所述连接对象物的嵌合口;
所需数量的信号接头,以并列配置状态保持于所述壳体;以及
按压构件,包含能够对所述信号接头进行按压的形状部位;所述连接器的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一对电源接头,与所述信号接头并列地保持于所述壳体的夹着所述所需数量的信号接头的两端侧位置,厚度尺寸大于所述信号接头的厚度尺寸,构成为与所述信号接头一同被所述按压构件按压,并且对所述连接对象物具有电源连接功能;并且
所述至少一对电源接头包含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所述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包括:
第一接触部,与所述连接对象物的两面之中的一面接触;以及
第一卡止部,在所述连接对象物的正规插入位置与形成于所述连接对象物上的被卡止部卡合,
所述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通过将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连接对象物电性连接而形成电源连接,并且使所述第一卡止部与所述被卡止部卡合而进行相对于所述信号接头将所述连接对象物暂时固定于所述正规插入位置、以及在经所述按压构件按压的状态下进行夹持固定所述连接对象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对电源接头还包括:
至少一对单纯电源接头,分别位于所述一对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与所述所需数量的信号接头之间、或者所述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包括:
所述第一卡止部在与形成于被插入的所述连接对象物上的所述被卡止部相对应的位置,具有朝向所述被卡止部突出的形状;
所述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还包括:
连结部,将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一卡止部加以连结;
受压部,从所述连结部的一端侧延伸至与所述嵌合口相反之侧,被所述按压构件按压;以及
连接部,从所述连结部的另一端侧延伸至与所述嵌合口相反之侧,与基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的位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结部之间的部分的宽度尺寸为所述厚度尺寸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止部在与形成于被插入的所述连接对象物上的被卡止部相对应的位置,具有朝向所述被卡止部突出的形状;
所述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还包括:
连结部,将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一卡止部加以连结;
受压部,从所述连结部的一端侧延伸至与所述嵌合口相反之侧,而被所述按压构件按压;以及
连接部,从所述连结部的另一端侧向包含所述第一卡止部的所述嵌合口侧延伸,与基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固定功能的电源接头在所述第一卡止部与所述连结部之间,还包含与和所述接触部所接触的所述连接对象物的面不同的面接触的对向接触部。
7.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构件在从按压解除完毕位置至按压完毕位置为止的转动范围内进行转动,将所述连接对象物固定于所述正规插入位置,所述按压解除完毕位置是未按压所述信号接头及所述电源接头而可将所述连接对象物插拔于所述壳体的位置,所述按压完毕位置是按压所述信号接头及所述电源接头,而稳定保持所述信号接头及所述电源接头相对于位于所述正规插入位置的所述连接对象物的按压接触状态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纯电源接头包括:
第二接触部,与位于所述正规插入位置的所述连接对象物的两面之中的一面接触;
受压部,被所述按压构件按压;
连接部,与基板连接;以及
连结部,将所述第二接触部、所述受压部及所述连接部加以连结;并且
所述第二接触部及所述受压部从所述连结部的一端侧延伸至彼此相反侧,
所述连接部从所述连结部的另一端侧延伸至与所述嵌合口相反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纯电源接头的位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结部之间的部分的宽度尺寸为所述厚度尺寸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纯电源接头包括:
第二接触部,与位于所述正规插入位置的所述连接对象物接触;
受压部,被所述按压构件按压;
连接部,与基板连接;以及
连结部,将所述第二接触部、所述受压部及所述连接部加以连结;并且
所述第二接触部及所述受压部从所述连结部的一端侧延伸至彼此相反侧,
所述连接部从所述连结部的另一端侧向所述嵌合口侧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纯电源接头包含与和所述第二接触部所接触的所述连接对象物的面不同的面接触的对向接触部。
CN201710070053.4A 2016-02-10 2017-02-08 连接器 Active CN1070692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24127A JP6356167B2 (ja) 2016-02-10 2016-02-10 コネクタ
JP2016-024127 2016-02-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69275A CN107069275A (zh) 2017-08-18
CN107069275B true CN107069275B (zh) 2019-12-17

Family

ID=59497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70053.4A Active CN107069275B (zh) 2016-02-10 2017-02-08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050379B2 (zh)
JP (1) JP6356167B2 (zh)
CN (1) CN1070692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25009B (zh) * 2018-08-27 2023-09-15 株式会社藤仓 连接器
US11322874B2 (en) 2018-08-27 2022-05-03 Fujikura Ltd. Connector
CN113224570B (zh) * 2020-01-20 2023-11-28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带有位置保证装置的连接器组件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2387A (zh) * 2006-11-15 2008-06-18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
US7862370B1 (en) * 2009-11-06 2011-01-04 Taiwan Suncagey Industrial Co., Ltd. Connector for sturdily connecting flexible circuit board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83638A (ja) * 2000-09-07 2002-03-22 Yazaki Corp 基板接続用端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コネクタ
US7621768B2 (en) * 2005-05-24 2009-11-24 Ddk Ltd. Space saving miniature connector for electric devices
JP4927454B2 (ja) * 2006-06-21 2012-05-09 第一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922815B2 (ja) * 2007-04-27 2012-04-25 第一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951429B2 (ja) * 2007-07-13 2012-06-13 第一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956339B2 (ja) * 2007-09-07 2012-06-20 第一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US7828570B2 (en) * 2007-11-20 2010-11-09 Ddk Ltd.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pivoting member design
JP4548803B2 (ja) * 2008-04-24 2010-09-22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JP4995861B2 (ja) * 2009-03-31 2012-08-08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5498733B2 (ja) * 2009-07-16 2014-05-21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コネクタ
JP4995946B2 (ja) 2010-07-02 2012-08-08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JP5779624B2 (ja) * 2013-09-05 2015-09-16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プリント配線板及び該配線板を接続するコネクタ
JP5697724B2 (ja) * 2013-09-05 2015-04-08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プリント配線板及び該配線板を接続する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2387A (zh) * 2006-11-15 2008-06-18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
US7862370B1 (en) * 2009-11-06 2011-01-04 Taiwan Suncagey Industrial Co., Ltd. Connector for sturdily connecting flexible circuit board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143000A (ja) 2017-08-17
US10050379B2 (en) 2018-08-14
JP6356167B2 (ja) 2018-07-11
CN107069275A (zh) 2017-08-18
US20170229809A1 (en) 2017-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40896B2 (en) Connector
CN108258468B (zh) 电连接器
JP5908225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101090182B (zh) 连接器
JP5815277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2009289625A (ja) コンタクト及び該コンタクトを用いたコネクタ
CN107069275B (zh) 连接器
JP2016173998A (ja) コンタクト及び該コンタクトを使用するコネクタ
US7241167B2 (en) Connector
US7448893B2 (en) Connector
JP6581752B1 (ja) コネクタ
JP6874059B2 (ja) コネクタ
US20090298345A1 (en) Connector
JP2012114061A (ja) コネクタ
JP6530110B2 (ja) コネクタ
JP6239582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2009230942A (ja) コンタクト及び該コンタクトを用いたコネクタ
JP2019135725A (ja) コネクタ
JP2018137246A5 (zh)
WO2020044654A1 (ja) コネクタ
JP2013055064A (ja) コンタクト及び該コンタクトを用いたコネクタ
JP2008077994A (ja) コネクタ
JP2001160441A (ja) Fpc又はffc用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