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68422B - 一种纳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纳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68422B
CN107068422B CN201710223940.0A CN201710223940A CN107068422B CN 107068422 B CN107068422 B CN 107068422B CN 201710223940 A CN201710223940 A CN 201710223940A CN 107068422 B CN107068422 B CN 1070684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no
obtains
electrode material
deionized water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2394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68422A (zh
Inventor
陈绍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hangh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hangh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hangh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hangh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22394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0684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0684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684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684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684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3Energy storage using capacitor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工艺通过将石墨氧化后得到石墨氧化物,再与氨水混合加热处理,随后在氮气保护下高温处理得到活化产物,再进行改性,接着置于反应釜中加入去离子水与无水乙醇的混合溶剂、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正硅酸丙酯,经高温处理后得到中间复合物,接着将中间复合物固化处理、球磨处理、碳化处理,最后再加入N‑甲基丁基哌啶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溴化锂、纳米氧化钛、导电剂、粘结剂,经搅拌、涂覆、烘干、辊压等步骤制成电极片。制备而成的纳米电极材料,其比电容高,比能量大,内阻小,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同时还公开了由该制备工艺制得的纳米电极材料在制备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纳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容器材料这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纳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传统化石能源资源的日益匮乏和环境的日趋恶化,有力地促进了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但太阳能、风能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需要有效的储能装置保证其能够稳定的在电网中并网工作。同时,电动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也迫切需要发展成本低、环境友好、能量密度高的储能装置。超级电容器又称电化学电容器,是介于传统电容器和二次电池之间的一种新型储能器件。其电荷存储能力远高于常规物理电容器,且充放电速率、效率和安全性远优于蓄电池。
超级电容器在很多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后备电源:目前超级电容器应用最广的部分是电子产品领域,主要是充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保护、计时器、钟表、录像机、移动电话等的后备电源。(2)替换电源:例如白昼-黑夜的转换,白天太阳能提供电源并对超级电容器充电,晚上则由超级电容器提供电源。典型的应用有:太阳能手表、太阳能灯、路标灯、公共汽车停车站时间表灯、汽车停放计费灯和交通信号灯等。(3)主电源:通过一个或几个超级电容器释放持续几毫秒到几分钟的大电流,放电之后,超级电容器再由低功率的电源充电。典型应用包括电动玩具,航空模型等。(4)功率辅助电源:与蓄电池并联使用,超级电容器提供功率辅助,平衡电源体系的脉冲功率。目前已应用于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太阳能电池设备和燃料电池设备等。特别是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给超级电容器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例如在汽车启动、加速、爬坡时提供高功率,以保护蓄电池,在刹车时回收储存多余能量。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的提高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尤其提高其比电容、充放电循环性能等。目前的研究表面,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是制约其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而活性炭材料具有的大的比表面积、高的中孔率、低的电阻率、化学性能稳定、孔结构可控、价格低廉、来源广泛等优点,使其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理想电极材料。目前制备活性炭材料通常以石油、煤炭、木材、果壳、树脂等为原料,经过炭化阶段和活化阶段制备而成。石墨储量丰富,品位很高,碳含量为60%~65%,甚至高达80%~98%,结晶肉眼可见,材料内部空隙大,具有天然的蜂窝状孔洞结构。另外,其化学性质极其稳定,耐温差性能、耐腐蚀性能极好。然而,直接用石墨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往往存在比电容不高、比能量不足、内阻较大等问题。为此,研究一种易于操作、成本低的用改性石墨氧化物制备超级电容器用电极材料,已解决传统石墨材料自身的缺陷,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工艺通过将石墨氧化后得到石墨氧化物,再与氨水混合加热处理,随后在氮气保护下高温处理得到活化产物,再进行改性,接着置于反应釜中加入去离子水与无水乙醇的混合溶剂、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正硅酸丙酯,经高温处理后得到中间复合物,接着将中间复合物固化处理、球磨处理、碳化处理,最后再加入N-甲基丁基哌啶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溴化锂、纳米氧化钛、导电剂、粘结剂,经搅拌、涂覆、烘干、辊压等步骤制成电极片。制备而成的纳米电极材料,其比电容高,比能量大,内阻小,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同时还公开了由该制备工艺制得的纳米电极材料在制备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纳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50 g石墨与120 mL质量浓度85%的硫酸共同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在45℃的水浴下保温15-25 min,再加入15-20g的高锰酸钾,维持10 min后迅速将温度上升至70℃,以200 rpm的速率搅拌反应80-90 min,待反应结束后向容器中添加300 mL质量分数为2.5%的双氧水,以150 rpm的速率将混合液搅拌至变色,趁热过滤,将所得滤饼用质量浓度3%盐酸溶液洗涤2次,再用去离子水洗涤2次,将清洗后的滤饼置于干燥箱中在75℃下干燥8h,得到石墨氧化物;
(2)将步骤(1)得到的石墨氧化物与250 mL浓度为20%的氨水混合,然后将混合液置于85℃的烘箱中加热30-40 min,得到粘稠浆液,随后在氮气保护下于1000-1200℃下高温处理1.5h,得到高温活化产物,用稀盐酸对高温活化产物进行初步中和,再用去离子水将高温活化产物洗涤3-5次至pH完全达到中性,置于7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8h,得到改性石墨氧化物;
(3)将步骤(2)得到的改性石墨氧化物至于反应釜中,再加入300 mL的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混合溶剂,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5,以1200 rpm的速率在200℃下搅拌15 min,然后加入10 g聚乙烯吡咯烷酮和5 g正硅酸丙酯,然后升温至250℃,搅拌反应2-3 h,将得到的产物按照3000 rpm的转速进行离心,所得沉淀物用去离子水进行洗涤,置于9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6 h,得中间复合物;
(4)将步骤(3)所得中间复合物放入220℃的干燥箱中固化处理15 h,随后将其用球磨机球磨2-3 h,将球磨所得粉体置于气氛管式炉中,在氩气保护下进行碳化处理,处理温度为950℃,处理时间为5 h,得碳化复合物;
(5)将步骤(4)得到的碳化复合物、N-甲基丁基哌啶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溴化锂、纳米氧化钛、导电剂、粘结剂按照(65-70):(11-13):(7-9):(5-8):(3-5):(2-4)的比例混合,加入适量去离子水,搅拌均匀至粘稠状,涂覆在不锈钢网上,再将其在80-130℃的真空干燥箱中烘干8-24h,经辊压后裁成电极片,得到成品。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球磨后的粉体粒径小于2 μm。
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碳化复合物、N-甲基丁基哌啶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溴化锂、纳米氧化钛、导电剂、粘结剂按照68:11:8:7:4:3的比例混合。
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的导电剂选自乙炔黑、纳米碳管碳黑、活性碳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的粘结剂选自羧甲基纤维素钠、六氟丙烯、聚乙烯醇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由上述制备工艺得到的纳米电极材料在制备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纳米电极材料制备工艺通过将石墨氧化后得到石墨氧化物,再与氨水混合加热处理,随后在氮气保护下高温处理得到活化产物,再进行改性,接着置于反应釜中加入去离子水与无水乙醇的混合溶剂、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正硅酸丙酯,经高温处理后得到中间复合物,接着将中间复合物固化处理、球磨处理、碳化处理,最后再加入N-甲基丁基哌啶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溴化锂、纳米氧化钛、导电剂、粘结剂,经搅拌、涂覆、烘干、辊压等步骤制成电极片。制备而成的纳米电极材料,其比电容高,比能量大,内阻小,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本发明的纳米电极材料原料廉价、工艺简单,适于大规模工业化运用,实用性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1)将50 g石墨与120 mL质量浓度85%的硫酸共同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在45℃的水浴下保温15 min,再加入15g的高锰酸钾,维持10 min后迅速将温度上升至70℃,以200 rpm的速率搅拌反应80 min,待反应结束后向容器中添加300 mL质量分数为2.5%的双氧水,以150 rpm的速率将混合液搅拌至变色,趁热过滤,将所得滤饼用质量浓度3%盐酸溶液洗涤2次,再用去离子水洗涤2次,将清洗后的滤饼置于干燥箱中在75℃下干燥8h,得到石墨氧化物;
(2)将步骤(1)得到的石墨氧化物与250 mL浓度为20%的氨水混合,然后将混合液置于85℃的烘箱中加热30 min,得到粘稠浆液,随后在氮气保护下于1000℃下高温处理1.5h,得到高温活化产物,用稀盐酸对高温活化产物进行初步中和,再用去离子水将高温活化产物洗涤3次至pH完全达到中性,置于7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8h,得到改性石墨氧化物;
(3)将步骤(2)得到的改性石墨氧化物至于反应釜中,再加入300 mL的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混合溶剂,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5,以1200 rpm的速率在200℃下搅拌15 min,然后加入10 g聚乙烯吡咯烷酮和5 g正硅酸丙酯,然后升温至250℃,搅拌反应2h,将得到的产物按照3000 rpm的转速进行离心,所得沉淀物用去离子水进行洗涤,置于9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6 h,得中间复合物;
(4)将步骤(3)所得中间复合物放入220℃的干燥箱中固化处理15 h,随后将其用球磨机球磨2 h,所得粉体粒径小于2 μm,将球磨所得粉体置于气氛管式炉中,在氩气保护下进行碳化处理,处理温度为950℃,处理时间为5 h,得碳化复合物;
(5)将步骤(4)得到的碳化复合物、N-甲基丁基哌啶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溴化锂、纳米氧化钛、乙炔黑、羧甲基纤维素钠按照68:11:8:7:4:3的比例混合,加入适量去离子水,搅拌均匀至粘稠状,涂覆在不锈钢网上,再将其在80℃的真空干燥箱中烘干8h,经辊压后裁成电极片,得到成品。
制得的纳米电极材料的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2
(1)将50 g石墨与120 mL质量浓度85%的硫酸共同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在45℃的水浴下保温20 min,再加入18 g的高锰酸钾,维持10 min后迅速将温度上升至70℃,以200rpm的速率搅拌反应85 min,待反应结束后向容器中添加300 mL质量分数为2.5%的双氧水,以150 rpm的速率将混合液搅拌至变色,趁热过滤,将所得滤饼用质量浓度3%盐酸溶液洗涤2次,再用去离子水洗涤2次,将清洗后的滤饼置于干燥箱中在75℃下干燥8h,得到石墨氧化物;
(2)将步骤(1)得到的石墨氧化物与250 mL浓度为20%的氨水混合,然后将混合液置于85℃的烘箱中加热35 min,得到粘稠浆液,随后在氮气保护下于1100℃下高温处理1.5h,得到高温活化产物,用稀盐酸对高温活化产物进行初步中和,再用去离子水将高温活化产物洗涤4次至pH完全达到中性,置于7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8h,得到改性石墨氧化物;
(3)将步骤(2)得到的改性石墨氧化物至于反应釜中,再加入300 mL的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混合溶剂,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5,以1200 rpm的速率在200℃下搅拌15 min,然后加入10 g聚乙烯吡咯烷酮和5 g正硅酸丙酯,然后升温至250℃,搅拌反应2.5 h,将得到的产物按照3000 rpm的转速进行离心,所得沉淀物用去离子水进行洗涤,置于9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6 h,得中间复合物;
(4)将步骤(3)所得中间复合物放入220℃的干燥箱中固化处理15 h,随后将其用球磨机球磨2.5 h,所得粉体粒径小于2 μm,将球磨所得粉体置于气氛管式炉中,在氩气保护下进行碳化处理,处理温度为950℃,处理时间为5 h,得碳化复合物;
(5)将步骤(4)得到的碳化复合物、N-甲基丁基哌啶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溴化锂、纳米氧化钛、纳米碳管碳黑、六氟丙烯按照68:11:8:7:4:3的比例混合,加入适量去离子水,搅拌均匀至粘稠状,涂覆在不锈钢网上,再将其在105℃的真空干燥箱中烘干16 h,经辊压后裁成电极片,得到成品。
制得的纳米电极材料的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3
(1)将50 g石墨与120 mL质量浓度85%的硫酸共同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在45℃的水浴下保温25 min,再加入20g的高锰酸钾,维持10 min后迅速将温度上升至70℃,以200 rpm的速率搅拌反应90 min,待反应结束后向容器中添加300 mL质量分数为2.5%的双氧水,以150 rpm的速率将混合液搅拌至变色,趁热过滤,将所得滤饼用质量浓度3%盐酸溶液洗涤2次,再用去离子水洗涤2次,将清洗后的滤饼置于干燥箱中在75℃下干燥8h,得到石墨氧化物;
(2)将步骤(1)得到的石墨氧化物与250 mL浓度为20%的氨水混合,然后将混合液置于85℃的烘箱中加热40 min,得到粘稠浆液,随后在氮气保护下于1200℃下高温处理1.5h,得到高温活化产物,用稀盐酸对高温活化产物进行初步中和,再用去离子水将高温活化产物洗涤5次至pH完全达到中性,置于7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8h,得到改性石墨氧化物;
(3)将步骤(2)得到的改性石墨氧化物至于反应釜中,再加入300 mL的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混合溶剂,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5,以1200 rpm的速率在200℃下搅拌15 min,然后加入10 g聚乙烯吡咯烷酮和5 g正硅酸丙酯,然后升温至250℃,搅拌反应3h,将得到的产物按照3000 rpm的转速进行离心,所得沉淀物用去离子水进行洗涤,置于9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6 h,得中间复合物;
(4)将步骤(3)所得中间复合物放入220℃的干燥箱中固化处理15 h,随后将其用球磨机球磨3 h,所得粉体粒径小于2 μm,将球磨所得粉体置于气氛管式炉中,在氩气保护下进行碳化处理,处理温度为950℃,处理时间为5 h,得碳化复合物;
(5)将步骤(4)得到的碳化复合物、N-甲基丁基哌啶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溴化锂、纳米氧化钛、活性碳、聚乙烯醇按照68:11:8:7:4:3的比例混合,加入适量去离子水,搅拌均匀至粘稠状,涂覆在不锈钢网上,再将其在130℃的真空干燥箱中烘干24h,经辊压后裁成电极片,得到成品。
制得的纳米电极材料的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对比例1
(1)将50 g石墨与120 mL质量浓度85%的硫酸共同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在45℃的水浴下保温15 min,再加入15g的高锰酸钾,维持10 min后迅速将温度上升至70℃,以200 rpm的速率搅拌反应80 min,待反应结束后向容器中添加300 mL质量分数为2.5%的双氧水,以150 rpm的速率将混合液搅拌至变色,趁热过滤,将所得滤饼用质量浓度3%盐酸溶液洗涤2次,再用去离子水洗涤2次,将清洗后的滤饼置于干燥箱中在75℃下干燥8h,得到石墨氧化物;
(2)将步骤(1)得到的石墨氧化物与250 mL浓度为20%的氨水混合,然后将混合液置于85℃的烘箱中加热30 min,得到粘稠浆液,随后在氮气保护下于1000℃下高温处理1.5h,得到高温活化产物,用稀盐酸对高温活化产物进行初步中和,再用去离子水将高温活化产物洗涤3次至pH完全达到中性,置于7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8h,得到改性石墨氧化物;
(3)将步骤(2)得到的改性石墨氧化物至于反应釜中,再加入300 mL的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混合溶剂,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5,以1200 rpm的速率在200℃下搅拌15 min,然后加入10 g聚乙烯吡咯烷酮和5 g正硅酸丙酯,然后升温至250℃,搅拌反应2h,将得到的产物按照3000 rpm的转速进行离心,所得沉淀物用去离子水进行洗涤,置于9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6 h,得中间复合物;
(4)将步骤(3)所得中间复合物放入220℃的干燥箱中固化处理15 h,随后将其用球磨机球磨2 h,所得粉体粒径小于2 μm,将球磨所得粉体置于气氛管式炉中,在氩气保护下进行碳化处理,处理温度为950℃,处理时间为5 h,得碳化复合物;
(5)将步骤(4)得到的碳化复合物、N-甲基丁基哌啶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溴化锂、纳米氧化钛、乙炔黑、羧甲基纤维素钠按照90:15:5:5:2:1的比例混合,加入适量去离子水,搅拌均匀至粘稠状,涂覆在不锈钢网上,再将其在80℃的真空干燥箱中烘干8h,经辊压后裁成电极片,得到成品。
制得的纳米电极材料的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对比例2
(1)将50 g石墨与120 mL质量浓度85%的硫酸共同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在45℃的水浴下保温20 min,再加入18 g的高锰酸钾,维持10 min后迅速将温度上升至70℃,以200rpm的速率搅拌反应85 min,待反应结束后向容器中添加300 mL质量分数为2.5%的双氧水,以150 rpm的速率将混合液搅拌至变色,趁热过滤,将所得滤饼用质量浓度3%盐酸溶液洗涤2次,再用去离子水洗涤2次,将清洗后的滤饼置于干燥箱中在75℃下干燥8h,得到石墨氧化物;
(2)将步骤(1)得到的石墨氧化物与250 mL浓度为20%的氨水混合,然后将混合液置于85℃的烘箱中加热35 min,得到粘稠浆液,随后在氮气保护下于1100℃下高温处理1.5h,得到高温活化产物,用稀盐酸对高温活化产物进行初步中和,再用去离子水将高温活化产物洗涤4次至pH完全达到中性,置于7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8h,得到改性石墨氧化物;
(3)将步骤(2)得到的改性石墨氧化物至于反应釜中,再加入300 mL的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混合溶剂,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5,以1200 rpm的速率在200℃下搅拌15 min,然后加入10 g聚乙烯吡咯烷酮和5 g正硅酸丙酯,然后升温至250℃,搅拌反应2.5 h,将得到的产物按照3000 rpm的转速进行离心,所得沉淀物用去离子水进行洗涤,置于9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6 h,得中间复合物;
(4)将步骤(3)所得中间复合物放入220℃的干燥箱中固化处理15 h,随后将其用球磨机球磨2.5 h,所得粉体粒径小于2 μm;
(5)将步骤(4)得到的粉体、N-甲基丁基哌啶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溴化锂、纳米氧化钛、纳米碳管碳黑、六氟丙烯按照68:11:8:7:4:3的比例混合,加入适量去离子水,搅拌均匀至粘稠状,涂覆在不锈钢网上,再将其在105℃的真空干燥箱中烘干16 h,经辊压后裁成电极片,得到成品。
制得的纳米电极材料的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对比例3
(1)将50 g石墨与120 mL质量浓度90%的硫酸共同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在45℃的水浴下保温25 min,再加入20g的重铬酸钾,维持10 min后迅速将温度上升至70℃,以200 rpm的速率搅拌反应90 min,待反应结束后向容器中添加300 mL质量分数为2.5%的双氧水,以150 rpm的速率将混合液搅拌至变色,趁热过滤,将所得滤饼用质量浓度3%盐酸溶液洗涤2次,再用去离子水洗涤2次,将清洗后的滤饼置于干燥箱中在75℃下干燥8h,得到石墨氧化物;
(2)将步骤(1)得到的石墨氧化物与250 mL浓度为20%的氨水混合,然后将混合液置于100℃的烘箱中加热40 min,得到粘稠浆液,随后在氮气保护下于1500℃下高温处理1.5h,得到高温活化产物,用稀盐酸对高温活化产物进行初步中和,再用去离子水将高温活化产物洗涤5次至pH完全达到中性,置于7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8h,得到改性石墨氧化物;
(3)将步骤(2)得到的改性石墨氧化物至于反应釜中,再加入300 mL的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混合溶剂,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5,以1200 rpm的速率在200℃下搅拌15 min,然后加入10 g聚乙烯吡咯烷酮和5 g正硅酸丙酯,然后升温至250℃,搅拌反应3h,将得到的产物按照3000 rpm的转速进行离心,所得沉淀物用去离子水进行洗涤,置于9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6 h,得中间复合物;
(4)将步骤(3)所得中间复合物放入220℃的干燥箱中固化处理15 h,随后将其用球磨机球磨3 h,所得粉体粒径小于2 μm,将球磨所得粉体置于气氛管式炉中,在氩气保护下进行碳化处理,处理温度为1200℃,处理时间为5 h,得碳化复合物;
(5)将步骤(4)得到的碳化复合物、N-甲基丁基哌啶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溴化锂、纳米氧化钛、活性碳、聚乙烯醇按照68:11:8:7:4:3的比例混合,加入适量去离子水,搅拌均匀至粘稠状,涂覆在不锈钢网上,再将其在130℃的真空干燥箱中烘干24h,经辊压后裁成电极片,得到成品。
制得的纳米电极材料的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将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的制得的纳米电极材料分别以1mol/L硫酸钠为电解液,进行比电容、比能量、内阻值这几项性能测试。
表1
比电容(F/g) 比能量(Wh/kg) 内阻(Ω)
实施例1 413 56.5 0.38
实施例2 398 52.3 0.46
实施例3 405 49.7 0.34
对比例1 262 28.6 0.77
对比例2 257 25.9 0.69
对比例3 271 29.8 0.82
本发明的纳米电极材料制备工艺通过将石墨氧化后得到石墨氧化物,再与氨水混合加热处理,随后在氮气保护下高温处理得到活化产物,再进行改性,接着置于反应釜中加入去离子水与无水乙醇的混合溶剂、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正硅酸丙酯,经高温处理后得到中间复合物,接着将中间复合物固化处理、球磨处理、碳化处理,最后再加入N-甲基丁基哌啶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溴化锂、纳米氧化钛、导电剂、粘结剂经搅拌、涂覆、烘干、辊压等步骤制成电极片。制备而成的纳米电极材料,其比电容高,比能量大,内阻小,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发明的纳米电极材料原料廉价、工艺简单,适于大规模工业化运用,实用性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纳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50 g石墨与120 mL质量浓度85%的硫酸共同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在45℃的水浴下保温15-25 min,再加入15-20g的高锰酸钾,维持10 min后迅速将温度上升至70℃,以200rpm的速率搅拌反应80-90 min,待反应结束后向容器中添加300 mL质量分数为2.5%的双氧水,以150 rpm的速率将混合液搅拌至变色,趁热过滤,将所得滤饼用质量浓度3%盐酸溶液洗涤2次,再用去离子水洗涤2次,将清洗后的滤饼置于干燥箱中在75℃下干燥8h,得到石墨氧化物;
(2)将步骤(1)得到的石墨氧化物与250 mL浓度为20%的氨水混合,然后将混合液置于85℃的烘箱中加热30-40 min,得到粘稠浆液,随后在氮气保护下于1000-1200℃下高温处理1.5h,得到高温活化产物,用稀盐酸对高温活化产物进行初步中和,再用去离子水将高温活化产物洗涤3-5次至pH完全达到中性,置于7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8h,得到改性石墨氧化物;
(3)将步骤(2)得到的改性石墨氧化物至于反应釜中,再加入300 mL的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混合溶剂,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5,以1200 rpm的速率在200℃下搅拌15min,然后加入10 g聚乙烯吡咯烷酮和5 g正硅酸丙酯,然后升温至250℃,搅拌反应2-3 h,将得到的产物按照3000 rpm的转速进行离心,所得沉淀物用去离子水进行洗涤,置于9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6 h,得中间复合物;
(4)将步骤(3)所得中间复合物放入220℃的干燥箱中固化处理15 h,随后将其用球磨机球磨2-3 h,球磨后的粉体粒径小于2 μm,将球磨所得粉体置于气氛管式炉中,在氩气保护下进行碳化处理,处理温度为950℃,处理时间为5 h,得碳化复合物;
(5)将步骤(4)得到的碳化复合物、N-甲基丁基哌啶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溴化锂、纳米氧化钛、导电剂、粘结剂按照68:11:8:7:4:3的比例混合,加入适量去离子水,搅拌均匀至粘稠状,涂覆在不锈钢网上,再将其在80-130℃的真空干燥箱中烘干8-24h,经辊压后裁成电极片,得到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导电剂选自乙炔黑、纳米碳管碳黑、活性碳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粘结剂选自羧甲基纤维素钠、六氟丙烯、聚乙烯醇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纳米电极材料在制备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CN201710223940.0A 2017-04-07 2017-04-07 一种纳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Active CN1070684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23940.0A CN107068422B (zh) 2017-04-07 2017-04-07 一种纳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23940.0A CN107068422B (zh) 2017-04-07 2017-04-07 一种纳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68422A CN107068422A (zh) 2017-08-18
CN107068422B true CN107068422B (zh) 2019-01-18

Family

ID=59602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23940.0A Active CN107068422B (zh) 2017-04-07 2017-04-07 一种纳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684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89766B (zh) * 2023-05-29 2023-10-24 广东浦鸿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封装模具用清模胶及制备工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23698A (zh) * 2012-11-19 2013-02-13 中南大学 一种超级电容器用三维多孔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EP2639201A1 (en) * 2012-03-14 2013-09-18 Friedrich-Alexander-Universität Erlangen-Nürnberg Preparation method for graphene oxide suitable for graphene production
CN103787317A (zh) * 2014-01-02 2014-05-14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一种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的制备方法
JP2014102888A (ja) * 2012-11-16 2014-06-05 Toyota Industries Corp 蓄電装置用負極材料、蓄電装置用負極ならびに蓄電装置
CN104577086A (zh) * 2014-12-17 2015-04-29 李震祺 一种预锂化和石墨烯包覆的介孔SiO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10526A (zh) * 2015-04-02 2015-07-29 北京师范大学 一种石墨烯基多孔碳负载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5423746A (zh) * 2015-11-09 2016-03-23 天津港诺森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39201A1 (en) * 2012-03-14 2013-09-18 Friedrich-Alexander-Universität Erlangen-Nürnberg Preparation method for graphene oxide suitable for graphene production
JP2014102888A (ja) * 2012-11-16 2014-06-05 Toyota Industries Corp 蓄電装置用負極材料、蓄電装置用負極ならびに蓄電装置
CN102923698A (zh) * 2012-11-19 2013-02-13 中南大学 一种超级电容器用三维多孔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CN103787317A (zh) * 2014-01-02 2014-05-14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一种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的制备方法
CN104577086A (zh) * 2014-12-17 2015-04-29 李震祺 一种预锂化和石墨烯包覆的介孔SiO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10526A (zh) * 2015-04-02 2015-07-29 北京师范大学 一种石墨烯基多孔碳负载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5423746A (zh) * 2015-11-09 2016-03-23 天津港诺森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68422A (zh) 2017-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70903B (zh) 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二氧化钛的改性方法
CN107170587B (zh) 一种硫掺杂MXene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579596B (zh)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009235B (zh) 一种多孔硅/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WO2015188662A1 (zh) 一种长寿命锂硫电池正极的制作方法
CN108899530B (zh) 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449417A (zh) 一种磷酸铁钠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355877A (zh) 一种石墨烯-金属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34579A (zh) 一种多孔石墨掺杂与碳包覆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702379A (zh) 一种非对称型电化学超级电容器及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810456A (zh) 一种活化石墨烯/针状氢氧化镍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56037A (zh) 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用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钠离子电池负极极片和钠离子电池
CN108163832B (zh) 一种沥青基碳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Peng et al. Synergistic effects of an artificial carbon coating layer and Cu2+-electrolyte additive for high-performance zinc-based hybrid supercapacitors
CN104009225B (zh) 一种合成硅酸铁锂/结晶碳复合正极材料的方法
Wang et al. Enabling stable cycling performance with rice husk silica positive additive in lead-acid battery
CN109360961B (zh) 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用中空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41262B (zh) 一种正极预嵌锂的锂离子超级电容器
CN107068422B (zh) 一种纳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2490414B (zh) 一种二氧化锡和五氧化二钒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He et al. Hierarchical tubular porous carbon derived from mulberry branches for long-life lead-carbon battery
Wang et al. A novel three-dimensional hierarchical porous lead-carbon composite prepared from corn stover for high-performance lead-carbon batteries
CN107068988B (zh) 一种球形介孔磷酸钛锂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GB2619874A (en) Carbon nanosheet-based sodium-ion battery negative electrode materia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CN108565447A (zh) 一种高比能多孔硅炭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