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57282A - 一种梯度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梯度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057282A CN107057282A CN201710008232.5A CN201710008232A CN107057282A CN 107057282 A CN107057282 A CN 107057282A CN 201710008232 A CN201710008232 A CN 201710008232A CN 107057282 A CN107057282 A CN 10705728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lycaprolactone
- gradient
- parts
- epoxy resin
- silicone polym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3/00—Compositions of epoxy resin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epoxy resi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9/00—Shaping by casting, i.e. introduc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into a mould or between confining surfaces without significant moulding pres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39/2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39/44—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Epoxy Resi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梯度复合材料,它是经聚己内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己内酯改性的环氧树脂,并且沿着材料的纵切面方向,聚己内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己内酯的修饰程度呈梯度降低。本发明还提供了前述梯度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梯度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以及材料弯曲强度高,玻璃化温度低,阻尼温域的范围宽,性能优良,且制备工艺简便、成本低,适合大工业生产,应用前景良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梯度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机械构件受到外界刺激后将产生振动和噪声,这些振动和噪声一方面会恶化工作环境,危害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也会严重影响仪器、设备的精确性、稳定性,使灵敏度降低甚至失效、失灵,采用阻尼材料进行减振降噪是解决上述诸多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阻尼材料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两方面的要求:(1)良好的阻尼性能,要求阻尼温域范围越宽越好;(2)良好的力学性能,要求材料具有高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等,以满足使用的要求。
环氧树脂环氧树脂(EP)是应用非常广泛的基础树脂之一,性能优良、价格相对较便宜、成型工艺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可靠性也较高,其力学可以满足基本的需求,但是其阻尼性能差,导致无法作为阻尼材料使用。
Zhengguang Heng etal.,Preparation of damping structural integrationmaterials via the formation of nanostructure in triblock copolymer modifiedepoxy resins,J Polym Res(2016)23:1-10公开了采用PCL-PDMS-PCL(聚己内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己内酯)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的方法,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阻尼性能,但是仍然无法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阻尼性能和力学性能均非常优良的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梯度复合材料。
本发明梯度复合材料,它是经聚己内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己内酯改性的环氧树脂,并且沿着材料的纵切面方向,聚己内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己内酯的修饰程度呈梯度降低。
其中,所述聚己内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己内酯与环氧树脂的重量比的梯度差为1~20%,优选为10%。本发明梯度复合材料中,聚己内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己内酯与环氧树脂的重量比的梯度差为1~20%时,材料的功效优良,在梯度差为10%时,材料的功效最佳。
其中,所述材料的梯度的厚度比例为(0.3~2):(0.3~2):(0.3~2),优选为1:1:1。本发明梯度复合材料中,在材料的梯度的厚度比例为(0.3~2):(0.3~2):(0.3~2),材料的功效优良,在厚度比例为1:1:1时,材料的功效最佳。
优选地,所述聚己内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己内酯的修饰程度包含三个梯度,其中第一个梯度由如下重量配比的组分制备而成:环氧树脂50~70份、固化剂20~30份,聚己内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己内酯0~9份;第二个梯度由如下重量配比的组分制备而成:环氧树脂50~70份、固化剂20~30份、聚己内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己内酯6~15份,第三个梯度由如下重量配比的组分制备而成:环氧树脂50~70份、固化剂20~30份、聚己内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己内酯12~21份。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材料的第一个梯度由如下重量配比的组分制备而成:环氧树脂60份、固化剂24份,聚己内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己内酯0~9份;第二个梯度由如下重量配比的组分制备而成:环氧树脂60份、固化剂24份、聚己内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己内酯6~15份,第三个梯度由如下重量配比的组分制备而成:环氧树脂60份、固化剂24份、聚己内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己内酯12~21份。
其中,所述环氧树脂是双酚A型环氧树脂。
其中,所述聚己内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己内酯的结构式为:
其中,所述固化剂是含有伯氨基且不含N、F、O元素的胺类固化剂,优选为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
本发明还提供了前述梯度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按照前述配比取原料,混合,制备得到不同梯度的均匀混合溶液,浇铸,不同梯度的混合溶液间隔浇铸,固化,即可。
其中,不同梯度的混合溶液间隔浇铸的间隔时间是80~200min;固化是先在120~160℃下固化1~3小时,然后在170~190℃下固化1~4小时。
本发明梯度复合材料(LDL-G),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以及材料弯曲强度高,玻璃化温度低,阻尼温域的范围宽,是一种同时具有高强度和高阻尼性能的复合材料;而且,本发明材料的制备方法工艺步骤简便、成本低,适合大工业生产,应用前景良好。
显然,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 LDL的NMR图谱
图2 LDL的GPC图谱
图3 LDL梯度材料(LDL-G)结构示意图
图4 LDL-G淬断面的SEM照片,图(a)中红色箭头的方向为嵌段共聚物浓度逐渐增加的方向。从图中可以看出,没有分层情况发生。图(b),(c),(d)为图4(a)中对应位置的放大照片,由上向下分散相个数逐渐增多
图5 LDL梯度材料(LDL-G)结构示意图
图6 LDL-G复合材料的动态机械性能测试
图7 LDL梯度材料(LDL-G)结构示意图
图8 LDL-G复合材料的动态机械性能测试
图9不同添加量及LDL-G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
图10不同添加量及LDL-G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
图11不同添加量及LDL-G复合材料动态机械性能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原料与试剂:
LDL(PCL-PDMS-PCL):聚己内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己内酯,其结构式为:
其NMR图谱如图1所示,GPC图谱如图2所示,其制备方法为:端羟基的二甲基硅氧烷为引发剂,辛酸亚锡[Sn(Oct)2]为催化剂(添加量一般为1/1000wtε-CL)。将二甲基硅氧烷、Sn(Oct)2、ε-CL加入到舒伦克瓶内,经三次真空-冷冻-解冻循环除去氧气和水分。体系在真空状态下放入到120℃油浴锅内磁力搅拌36h。反应完成后暴露与空气内,使反应停止。粗产物溶于四氢呋喃内,加入大量的冻无水甲醇内得到沉淀,重复三次得到白色固体。将白色固体放于40℃真空烘箱内干燥至恒重。本实施例使用的LDL的数均分子量为13521g/mol(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43),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一种分子量。
EP: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凤凰牌环氧树脂,型号WSR618(E51),南通星成 材料有限公司。色度:≤40Pt-Co,环氧当量:184~195g/mol,水解氯:≤0.2%,50mg/kg,挥发物:0.5%,粘度(25℃):10000~16000mPa.s。
4,4'-二氨基-3,3'-二氯二苯甲烷(MOCA):工业级,常山贝尔化学有限公司
实施例1本发明梯度复合材料(LDL-G)的制备
一、制备方法
配制添加量为0wt%、10wt%及20wt%LDL/EP/MOCA混合液,通过逐层浇铸的方法将计量的混合液浇铸到模具中,每层厚度为总厚度的1/3,层与层之间的时间间隔为80min,待浇铸完成后,在150℃/2h+180℃/3h进行固化得到梯度复合材料。
1、配制混合液
表:不同混合液的用料配比
首先按上述配比将不同组分比的LDL与EP在120℃剧烈机械搅拌下混合一夜,得到均匀二元混合溶液,将所得均匀溶液置于110℃真空烘箱除尽气泡(30~60min)。加入计量的MOCA后缓慢搅拌至得到均匀三元混合溶液,并转移至110℃真空烘箱除尽气泡(10~30min)。
2、逐层浇铸方法
拉伸样条一根总重约为10g,弯曲样条一根总重约为5g。通过各添加量的密度计算浇铸相同厚度所需的质量。通过控制每层的浇铸质量来控制每层的厚度。其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
将所得溶液倒入四氟乙烯模具后,每层厚度为总厚度的1/3,层与层之间的时间间隔为80min,待浇铸完成后,在鼓风烘箱中进行固化(150℃/2h+180℃/3h),得到拉伸及弯曲样条。
二、结构梯度表征
结构梯度表征图如图4。从图中可以看出,没有分层情况发生。图4(b),(c),(d)为图4(a)中对应位置的放大照片,由上向下分散相个数逐渐增多。SEM结果表明,本发明通过层层浇铸的方法成功制备了环氧梯度复合材料。
实施例2本发明梯度复合材料(LDL-G)的制备
一、制备方法
配制添加量为10wt%、20wt%及30wt%LDL/EP/MOCA混合液,通过逐层浇铸的方法将计量的混合液浇铸到模具中,每层厚度为总厚度的1/3,层与层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20min,待浇铸完成后,在150℃/2h+180℃/3h进行固化得到梯度复合材料。
1、配制混合液
表:不同混合液的用料配比
首先按上述配比将不同组分比的LDL与EP在120℃剧烈机械搅拌下混合一夜,得到均匀二元混合溶液,将所得均匀溶液置于110℃真空烘箱除尽气泡(30~60min)。加入计量的MOCA后缓慢搅拌至得到均匀三元混合溶液,并转移至110℃真空烘箱除尽气泡(10~30min)。
2、逐层浇铸方法
拉伸样条一根总重约为10g,弯曲样条一根总重约为5g。通过各添加量的密度计算浇铸相同厚度所需的质量。通过控制每层的浇铸质量来控制每层的厚度。其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
将所得溶液倒入四氟乙烯模具后,每层厚度为总厚度的1/3,层与层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20min,待浇铸完成后,在鼓风烘箱中进行固化(150℃/2h+180℃/3h),得到拉伸及弯曲样条。
二、性能检测
1、力学性能测试结果
2、动态机械性能测试
动态机械性能测试结果如图6所示,本发明梯度复合材料(LDL-G)各层间相容性较好,有一个较宽的玻璃化转变峰,玻璃化转变温度范围为90~195℃,半峰宽为52.5℃,阻尼温域的范围更宽,优于纯环氧树脂材料,峰高约为EP峰高的1/3。
实施例3本发明梯度复合材料(LDL-G)的制备
一、制备方法
配制添加量为15wt%、25wt%及35wt%LDL/EP/MOCA混合液,通过逐层浇铸的方法将计量的混合液浇铸到模具中,每层厚度为总厚度的1/3,层与层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50min,待浇铸完成后,在150℃/2h+180℃/3h进行固化得到梯度复合材料。
1、配制混合液
表:不同混合液的用料配比
首先按上述配比将不同组分比的LDL与EP在120℃剧烈机械搅拌下混合一夜,得到均匀二元混合溶液,将所得均匀溶液置于110℃真空烘箱除尽气泡(30~60min)。加入计量的MOCA后缓慢搅拌至得到均匀三元混合溶液,并转移至110℃真空烘箱除尽气泡(10~30min)。
2、逐层浇铸方法
拉伸样条一根总重约为10g,弯曲样条一根总重约为5g。通过各添加量的密度计算浇铸相同厚度所需的质量。通过控制每层的浇铸质量来控制每层的厚度。其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
将所得溶液倒入四氟乙烯模具后,每层厚度为总厚度的1/3,层与层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50min,待浇铸完成后,在鼓风烘箱中进行固化(150℃/2h+180℃/3h),得到拉伸及弯曲样条。
二、性能检测
1、力学性能测试结果:
2、动态机械性能测试:
动态机械性能测试结果如图8所示,本发明梯度复合材料(LDL-G)各层间相容性较好,有一个较宽的玻璃化转变峰,玻璃化转变温度范围为47~190℃,半峰宽为57℃,阻尼温域的范围更宽,优于纯环氧树脂材料,峰高约为EP峰高的1/3。
实施例4本发明梯度复合材料(LDL-G)的制备
一、制备方法
配制添加量为12wt%、32wt%及40wt%LDL/EP/MOCA混合液,通过逐层浇铸的方法将计量的混合液浇铸到模具中,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的厚度比为:2:0.3:2,待浇铸完成后,在150℃/2h+180℃/3h进行固化得到梯度复合材料。
1、配制混合液
表:不同混合液的用料配比
首先按上述配比将不同组分比的LDL与EP在120℃剧烈机械搅拌下混合一夜,得到均匀二元混合溶液,将所得均匀溶液置于110℃真空烘箱除尽气泡(30~60min)。加入计量的MOCA后缓慢搅拌至得到均匀三元混合溶液,并转移至110℃真空烘箱除尽气泡(10~30min)。
2、逐层浇铸方法
拉伸样条一根总重约为10g,弯曲样条一根总重约为5g。通过各添加量的密度计算浇铸所需的质量。通过控制每层的浇铸质量来控制每层的厚度。
将所得溶液倒入四氟乙烯模具后,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的厚度比为2:0.3:2,层与层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50min,待浇铸完成后,在鼓风烘箱中进行固化(150℃/2h+180℃/3h),得到拉伸及弯曲样条。
实施例5本发明梯度复合材料(LDL-G)的制备
一、制备方法
配制添加量为12.9wt%、13.9wt%及20wt%LDL/EP/MOCA混合液,通过逐层浇铸的方法将计量的混合液浇铸到模具中,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的厚度比为0.3:2:0.3,待浇铸完成后,在150℃/2h+180℃/3h进行固化得到梯度复合材料。
1、配制混合液
表:不同混合液的用料配比
首先按上述配比将不同组分比的LDL与EP在120℃剧烈机械搅拌下混合一夜,得到均匀二元混合溶液,将所得均匀溶液置于110℃真空烘箱除尽气泡(30~60min)。加入计量的MOCA后缓慢搅拌至得到均匀三元混合溶液,并转移至110℃真空烘箱除尽气泡(10~30min)。
2、逐层浇铸方法
拉伸样条一根总重约为10g,弯曲样条一根总重约为5g。通过各添加量的密度计算浇铸相同厚度所需的质量。通过控制每层的浇铸质量来控制每层的厚度。
将所得溶液倒入四氟乙烯模具后,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的厚度比为0.3:2:0.3,层与层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50min,待浇铸完成后,在鼓风烘箱中进行固化(150℃/2h+180℃/3h),得到拉伸及弯曲样条。
以下用实验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实验例1本发明梯度复合材料(LDL-G)的力学性能和阻尼性能
取实施例1制备的本发明梯度复合材料,检测梯度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阻尼性能。
对照材料:
对照材料1:EP;
对照材料2:LDL-10,制备方法:取6g LDL与60g EP在120℃剧烈机械搅拌下混合一夜,得到均匀二元混合溶液,将所得均匀溶液置于110℃真空烘箱除尽气泡(30~60min)。加入24g的MOCA后缓慢搅拌至得到均匀三元混合溶液,并转移至110℃真空烘箱除尽气泡(10~30min);将所得溶液倒入四氟乙烯模具后,在鼓风烘箱中进行固化(150℃/2h+180℃/3h);
对照材料3:LDL-20,制备方法:取12g LDL与60g EP在120℃剧烈机械搅拌下混合一夜,得到均匀二元混合溶液,将所得均匀溶液置于110℃真空烘箱除尽气泡(30~60min)。加入24g的MOCA后缓慢搅拌至得到均匀三元混合溶液,并转移至110℃真空烘箱除尽气泡(10~30min);将所得溶液倒入四氟乙烯模具后,在鼓风烘箱中进行固化(150℃/2h+180℃/3h)。
一、检测方法
1、拉伸性能测试
采用Instron 5567万能材料拉伸试验机,根据GB/T 2567-2008标准测试试样的拉伸性能,测试速度为10mm/min。
2、弯曲性能测试
采用Instron 5567万能材料拉伸试验机,根据GB/T 2567-2008标准测试试样的三点 弯曲性能,测试速度为2mm/min。
3、动态力学性能
采用TA Q800动态机械性能测试仪的三点弯曲梯度升温模式进行测试,升温速率为3℃/min,测试温度范围为30~250℃。
二、检测结果
1、拉伸性能
本发明梯度复合材料与各种对照材料的力学性能如图9和表1所示:
表1:力学性能测试结果
实验结果说明,本发明梯度复合材料(LDL-G)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明显高于EP,且与其余两种材料相当,说明可以通过本发明梯度复合的方式提高本发明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2、弯曲性能测试
弯曲性能测试结果如图10和表2所示:
表2:弯曲性能测试结果
实验结果说明,与三种对照材料相比,本发明梯度复合材料(LDL-G)的材料弯曲强度显著增加,说明可以通过本发明梯度复合的方式有效提高本发明材料的材料弯曲强度。
3、动态机械性能
动态机械性能测试结果如图11所示,本发明梯度复合材料(LDL-G)各层间相容性较好,有一个较宽的玻璃化转变峰,玻璃化转变温度范围为94~184℃,半峰宽为70℃,阻尼温域的范围更宽,优于对比的三种复合材料,峰高约为EP,LDL-10和LDL-20峰高的1/3。
实验结果说明,与环氧树脂或者经过LDL修饰后的环氧树脂相比,本发明梯度复合材料的材料弯曲强度等力学性能有明显提高,同时玻璃化转变温度的范围变宽,玻璃化转变温度范围宽,半峰宽为70℃,阻尼温域的范围更宽,阻尼性能有效提高。
综上,本发明梯度复合材料(LDL-G),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以及材料弯曲强度高,玻璃化温度低,阻尼温域的范围宽,是一种同时具有高强度和高阻尼性能的复合材料;而且,本发明材料的制备方法工艺步骤简便、成本低,适合大工业生产,应用前景良好。
Claims (10)
1.一种梯度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它是经聚己内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己内酯改性的环氧树脂,并且沿着材料的纵切面方向,聚己内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己内酯的修饰程度呈梯度降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度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己内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己内酯与环氧树脂的重量比的梯度差为1~20%,优选为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意一项所述的梯度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的梯度的厚度比例为(0.3~2):(0.3~2):(0.3~2),优选为1:1:1。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梯度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己内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己内酯的修饰程度包含三个梯度,其中第一个梯度由如下重量配比的组分制备而成:环氧树脂50~70份、固化剂20~30份,聚己内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己内酯0~9份;第二个梯度由如下重量配比的组分制备而成:环氧树脂50~70份、固化剂20~30份、聚己内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己内酯6~15份,第三个梯度由如下重量配比的组分制备而成:环氧树脂50~70份、固化剂20~30份、聚己内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己内酯12~21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梯度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的第一个梯度由如下重量配比的组分制备而成:环氧树脂60份、固化剂24份,聚己内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己内酯0~9份;第二个梯度由如下重量配比的组分制备而成:环氧树脂60份、固化剂24份、聚己内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己内酯6~15份,第三个梯度由如下重量配比的组分制备而成:环氧树脂60份、固化剂24份、聚己内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己内酯12~21份。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梯度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是双酚A型环氧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梯度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己内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己内酯的结构式为: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梯度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是含有伯氨基且不含N、F、O元素的胺类固化剂,优选为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
9.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梯度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按照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配比取原料,混合,制备得到不同梯度的均匀混合溶液,浇铸,不同梯度的混合溶液间隔浇铸,固化,即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梯度的混合溶液间隔浇铸的间隔时间是80~200min;固化是先在120~160℃下固化1~3小时,然后在170~190℃下固化1~4小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008232.5A CN107057282B (zh) | 2017-01-05 | 2017-01-05 | 一种梯度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008232.5A CN107057282B (zh) | 2017-01-05 | 2017-01-05 | 一种梯度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057282A true CN107057282A (zh) | 2017-08-18 |
CN107057282B CN107057282B (zh) | 2019-09-20 |
Family
ID=59623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008232.5A Active CN107057282B (zh) | 2017-01-05 | 2017-01-05 | 一种梯度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057282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79282A (zh) * | 2018-11-27 | 2019-04-26 | 四川大学 | 一种具有特定纳米结构的高强高韧环氧复合材料 |
CN114539617A (zh) * | 2022-04-27 | 2022-05-27 | 中北大学 | 四氧化三铁/还原氧化石墨烯绿色工业化制备方法及其吸波树脂复合材料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80859A (zh) * | 2009-01-23 | 2009-07-15 | 浙江工业大学 | 一种聚合物基阻尼梯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282195A (zh) * | 2010-12-28 | 2013-09-04 | 氰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改进的阻尼性质的多层和组成梯度结构 |
CN205635455U (zh) * | 2016-05-03 | 2016-10-12 | 青岛爱尔家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水性梯度复合阻尼结构 |
-
2017
- 2017-01-05 CN CN201710008232.5A patent/CN10705728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80859A (zh) * | 2009-01-23 | 2009-07-15 | 浙江工业大学 | 一种聚合物基阻尼梯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282195A (zh) * | 2010-12-28 | 2013-09-04 | 氰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改进的阻尼性质的多层和组成梯度结构 |
CN205635455U (zh) * | 2016-05-03 | 2016-10-12 | 青岛爱尔家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水性梯度复合阻尼结构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ZHENGGUANG HENG,ET AL.: "Preparation of damping structural integration materials via the formation of nanostructure in triblock copolymer modified epoxy resins", 《J POLYM RES》 *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79282A (zh) * | 2018-11-27 | 2019-04-26 | 四川大学 | 一种具有特定纳米结构的高强高韧环氧复合材料 |
CN109679282B (zh) * | 2018-11-27 | 2024-05-17 | 四川大学 | 一种具有特定纳米结构的高强高韧环氧复合材料 |
CN114539617A (zh) * | 2022-04-27 | 2022-05-27 | 中北大学 | 四氧化三铁/还原氧化石墨烯绿色工业化制备方法及其吸波树脂复合材料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057282B (zh) | 2019-09-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DE1694300C3 (de) | In den geharteten, festen und elastischen Zustand durch Hinzufugung eines Katalysators uberführbare Organo polysiloxan Mischung | |
CN103665863B (zh) | 含双塔型环氧倍半硅氧烷的热固性树脂组合物 | |
CN107057282B (zh) | 一种梯度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163204A (zh) | 一种高强高韧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
CN109851743A (zh) | 耐吸水性聚氨酯运动护膝组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 |
Zhao et al. | Phase separation in benzoxazine/epoxy resin blending systems | |
CN109265922A (zh) | 一种高韧性自催化环氧树脂及制备方法 | |
Zhang et al. | Morphology and properties of TGDDM/DDS epoxy systems toughened by amino-bearing phenyl silicone resins | |
CN109679282A (zh) | 一种具有特定纳米结构的高强高韧环氧复合材料 | |
CN109694551A (zh) | 一种具有特定纳米结构的高性能环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07325490A (zh) | 一种rtm成型用高温韧性环氧树脂体系的二级增韧方法 | |
CN104098916A (zh) | 一种加成型超软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Zhao et al. | Morphology and properties of nanostructured epoxy blends toughened with epoxidized carboxyl-terminated liquid rubber | |
CN106928439A (zh) | 一种耐低温非透明高冲击无规共聚聚碳酸酯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3788660B (zh) | 一种玻璃纤维/环氧树脂杂化改性硅橡胶模具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140675A (zh) | 一种环状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齐聚物/热固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810862B (zh) | 一种协同增韧的改性氰酸酯树脂及制备方法 | |
WO2024152750A1 (zh) | 真空灌注工艺环氧树脂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2795200A (zh) | 一种有机硅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5131295B (zh) | 苯基羟基硅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8276550A (zh) | 一种大豆油基聚氨酯/环氧树脂灌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046302A (zh) | 硅氧烷改性碳硼烷聚氨酯的制备方法 | |
CN110903796A (zh) | 一种高韧性桥梁加固结构胶 | |
Heng et al. | Controllable design of nanostructure in block copolymer reinforced epoxy composites | |
CN103100111A (zh) | 加成型颜面赝复硅橡胶及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