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55725A - 一体化净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体化净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55725A
CN107055725A CN201710308516.6A CN201710308516A CN107055725A CN 107055725 A CN107055725 A CN 107055725A CN 201710308516 A CN201710308516 A CN 201710308516A CN 107055725 A CN107055725 A CN 1070557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hamber
layer
flocculation sediment
fi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0851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55725B (zh
Inventor
冯路亭
张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QIANCHENG ELECTRICAL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冯路亭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冯路亭 filed Critical 冯路亭
Priority to CN20171030851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0557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70557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557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557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557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ultrafiltration or microfilt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02F1/523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using inorganic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02F1/5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using organic material
    • C02F1/5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化净水装置,包括絮凝剂储存箱,混合腔,净水入口管道部件,絮凝沉淀腔以及净水过滤模块。通过对整体装置结构的设置和具体部件的具体限定,使得该一体化净水装置能够高效的将居室污水处理为饮用水,并且整体体积相对较小,适合居家安装使用。

Description

一体化净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及净水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净水装置。
背景技术
生活污水是城市污水比较主要的来源之一,随着城市容量尤其是大城市容量的逐渐饱和,生活污水的处理逐渐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回避的一个较为重要的问题。而同时,纯净淡水资源的逐日匮乏使得净水设备成为近年来的研发重点。而现有的净水设备要么是大型设备,要么就是小型的家用设备,大型设备需要通过管道传输而进入到用户家中,小型设备由于其规格较小,处理能力只能将自来水处理为饮用水。因此如何能够将生活污水在用户层面上直接处理为饮用水成为臻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提出一种一体化净水装置。
具体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
一种一体化净水装置,包括絮凝剂储存箱,混合腔,净水入口管道部件,絮凝沉淀腔,以及净水过滤模块。
所述混合腔为倒圆台形,所述絮凝剂储存箱在内部设置有搅拌器,搅拌器正下方设置有横向的出口主管道,在横向出口主管道的两端竖直设置有第一加入口分管道和第二加入口分管道,所述第一加入口分管道和第二加入口分管道的出口分别位于倒圆台形混合腔的斜边处。
所述净水入口管道部件包括入口管道和预处理管道,所述入口管道一端横向插入到所述混合腔的斜边处,另一端与所述预处理管道连接,所述预处理管道内部以此设置有石英砂处理部件和净水剂处理部件,所述石英砂处理部件为两端多孔板夹有石英砂颗粒,所述净水剂处理部件为两端多孔板夹持净水剂颗粒,所述预处理管道直径大于所述入口管道,所述预处理管道另一端与污水入口连接。
所述净水剂颗粒的组分按重量份数比计为聚丙烯酸胺改性的坡缕石粉10~15份、柠檬酸1~3份、硫酸钠0.2~0.5份以及二甲基甲酰胺3~5份。
所述絮凝沉淀腔整体为空心圆柱形设置,顶端中央与所述混合腔的出口相连通,在所述混合腔的出口正下方设置有实心圆锥形的溅射部件,所述溅射部件下端设置有空心的絮凝沉淀腔出口管道,所述絮凝沉淀腔出口管道上端支撑所述溅射部件,下端设置于絮凝沉淀腔的底部中央并与所述净水过滤模块的入口相连,在所述絮凝沉淀腔出口管道侧端中上部设置有多个开口,将絮凝沉淀腔出口管道与絮凝沉淀腔内部连通,所述絮凝沉淀腔外壳内部设置有多组絮凝增强环,所述絮凝增强环每组为两个,一个与絮凝沉淀腔外壳内部固接,另一个环套于其上并自然下垂,所述絮凝沉淀腔的底部为中央高四周低的球面形设置。
在所述絮凝沉淀腔底部外侧的絮凝沉淀腔出口管道部分设置有增加管道中水压的增压水泵。
所述过滤模块为圆柱形设置,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无烟煤和活性炭过滤层、超滤膜腔、矿物质层以及出水储存腔。
所述无烟煤和活性炭过滤层为相互交错的多层无烟煤和活性炭层构成的复合层,所述超滤膜腔为多层超滤膜,所述矿物质层为两侧的多孔板夹持的有益矿物质复合球,所述出水储存腔的侧部设置有饮用水出口。
所述超滤膜腔内设多层复合膜层,每层均为在钢丝网制成的支撑层上双面覆盖有多孔载体层,在多孔载体层上覆盖有超滤膜层。
所述超滤膜腔分为左侧超滤膜腔和右侧超滤膜腔,分别设置有外壳,在上部分别设置有左侧过滤水入口和右侧过滤水入口,在下部分别设置有左侧过滤水出口和右侧过滤水出口,在两侧上部分别设置有左侧清洗水入口和右侧清洗水入口,在两侧下部分别设置有左侧清洗水出口和右侧清洗水出口,上述所有入口和出口均独立设置有开闭阀门。
作为优选,所述无烟煤和活性炭过滤层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为第一无烟煤层、第一活性炭层、第二无烟煤层、第二活性炭层和第三无烟煤层。
作为优选,所述净水剂中聚丙烯酸胺改性的坡缕石粉的改性方法为:将坡缕石粉置入20~25%质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保持1~3小时,然后加入坡缕石粉质量1.2~1.5倍的聚丙烯酸胺,然后加热溶液至60~65℃,并保温20~30min,然后在该温度下采用微波处理10~15min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后得到滤渣,干燥后得到聚丙烯酸胺改性的坡缕石粉。
作为优选,所述超滤膜层为高分子滤膜基层上涂覆有氧化石墨烯层。
作为优选,所述超滤膜层的制备方法为:1,将氧化石墨烯粉末置入极性溶剂中超声分散,然后离心后除去上清液,得到氧化石墨烯溶液;2,在0.1~0.2MPa的静态压力下,将高分子滤膜基层置入步骤1得到的氧化石墨烯溶液中并缓慢移动高分子滤膜基层;3,将步骤3得到的超滤膜在真空干燥箱中进行干燥;4,将步骤3干燥后的超滤膜置入到PVA水溶液中静置20~30min;5,将步骤4得到的超滤膜在真空干燥箱中再次进行干燥得到超滤膜成品。
作为优选,所述开闭阀门均为电磁阀。
作为优选,所述溅射部件的底边面积大于所述混合腔出口的面积。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
1,通过设置圆锥形溅射部件配合倒圆台形混合腔(溶有絮凝剂的液体通过两个分管道冲向混合腔的侧壁,与处理水以碰撞的方式结合),将加入絮凝剂后的处理水中相对较小的絮凝颗粒进行分散从而可以与其他较小的絮凝颗粒再次碰撞从而形成较大的絮凝颗粒。较大的絮凝颗粒在絮凝沉淀腔中沉淀到底部,由于底部是中部高边部低的弧形设置,因此沉淀过程中优先滚落到边部,从而更加利于从排污口排出。而没有通过碰撞形成大颗粒的其他相对较小的絮凝颗粒会随着腔体内水流与腔体外壳碰撞并在其形成的涡流中随着水流流动,通过设置在外壳内部的絮凝增强环的时候会与其结合而逐渐在絮凝增强环上沉积并颗粒增大,从而强化絮凝程度。
通过设置絮凝沉淀腔以及其中中间竖直设置在内部的出水管道,使得絮凝和沉淀在同一个腔室内完成,而上层的水从内部设置的竖直的出水管道中流出,大大减小了整体装置的体积。并且竖直设置的出水管道既是出水管道,同时又能对圆锥形溅射部件形成支撑,达到一物多用的目的。
混合腔将处理水和絮凝剂进行混合,且通过设置倒圆台形的形状,使得以冲撞的形式混合,强化了第一步的絮凝作用,絮凝沉淀腔的入口设置在顶部中央,而圆锥形溅射部件位于该入口的正下方,使得处理水落下的时候被圆锥形溅射部件冲撞,然后再与絮凝沉淀腔侧部的外壳壁相碰撞,从而使得整体絮凝过程以碰撞的形式存在,大大强化了絮凝过程,在絮凝的过程中尽量的让絮凝颗粒增大,从而也大大的加快了沉淀过程,在絮凝沉淀腔下部在沉淀的过程中将上层处理水从中部的出水管道入口流入到下一环节,而沉淀物通过排污口周期性的排出。
2,由于生活污水中存在着大量的颗粒较大的杂物和有机洗涤剂等,通过设置预处理管道,使得污水在进入到絮凝沉淀腔之前通过石英砂处理部件将颗粒较大的杂物进行去除,通过净水剂处理部件将有机洗涤剂等化学物质进行去除,避免后续絮凝过程被这些物质干扰。
3,通过设置净水过滤模块将絮凝沉淀后的处理水进行过滤处理,结合在絮凝沉淀腔底部弧形部分安装的增压水泵使得净水过滤模块过水压力得到强化的同时还不增加整体装备的体积。无烟煤和活性炭过滤层对水进行深度过滤,通过对超滤膜腔中超滤膜层进行改进,使得超滤效果得到改善,将基本上全部的有害物质都得到过滤而得到纯净水,然后处理水通过矿物质层的时候,由于矿物质层中设置有对人体有益的氯化钾、硫酸镁等的矿物质,从而将纯净水又改善为矿物质水,从而增加饮用水的口感和营养性。
通过对超滤膜复合层、尤其是超滤膜层的具体形式进行改进,尤其是对于现有高分子滤膜基层上再次镀覆氧化石墨烯粉末层,使得超滤效果更加优化,效率得到提高。
由于超滤膜需要进行清洗,通过设置有左右两个超滤膜腔,并且在不同部位设置有多个出入水口并且独立设置阀门,通过阀门的相互配合,使得在一个腔室进行清洗的时候,另外一个腔室正常超滤工作,在不大量提高装备体积的情况下,提高了整体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体化净水装置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超滤膜腔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絮凝剂储存箱,11-搅拌器,12-第一加入口分管道,13-第二加入口分管道,2-混合腔,21-净水入口管道,22-净水剂处理部件,23-石英砂处理部件,3-絮凝沉淀腔,31-溅射部件,32-絮凝沉淀腔出口管道,33-絮凝沉淀腔出口管道上的开口,34-絮凝增强环,35-排污口,4-增压水泵,51-无烟煤和活性炭过滤层,52-超滤膜腔,521-左侧超滤膜腔,522-右侧超滤膜腔,523-左侧过滤水入口,524-右侧过滤水入口,525-左侧清洗水入口,526-右侧清洗水入口,527-左侧过滤水出口,528-右侧过滤水出口,529-左侧清洗水出口,530-右侧清洗水出口,53-矿物质层,54-出水储存腔,55-饮用水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
一种一体化净水装置,包括絮凝剂储存箱,混合腔,净水入口管道部件,絮凝沉淀腔,以及净水过滤模块。
所述混合腔为倒圆台形,所述絮凝剂储存箱在内部设置有搅拌器,搅拌器正下方设置有横向的出口主管道,在横向出口主管道的两端竖直设置有第一加入口分管道和第二加入口分管道,所述第一加入口分管道和第二加入口分管道的出口分别位于倒圆台形混合腔的斜边处。
所述净水入口管道部件包括入口管道和预处理管道,所述入口管道一端横向插入到所述混合腔的斜边处,另一端与所述预处理管道连接,所述预处理管道内部以此设置有石英砂处理部件和净水剂处理部件,所述石英砂处理部件为两端多孔板夹有石英砂颗粒,所述净水剂处理部件为两端多孔板夹持净水剂颗粒,所述预处理管道直径大于所述入口管道,所述预处理管道另一端与污水入口连接。
所述净水剂颗粒的组分按重量份数比计为聚丙烯酸胺改性的坡缕石粉12份、柠檬酸2份、硫酸钠0.3份以及二甲基甲酰胺3.2份。
所述絮凝沉淀腔整体为空心圆柱形设置,顶端中央与所述混合腔的出口相连通,在所述混合腔的出口正下方设置有实心圆锥形的溅射部件,所述溅射部件下端设置有空心的絮凝沉淀腔出口管道,所述絮凝沉淀腔出口管道上端支撑所述溅射部件,下端设置于絮凝沉淀腔的底部中央并与所述净水过滤模块的入口相连,在所述絮凝沉淀腔出口管道侧端中上部设置有多个开口,将絮凝沉淀腔出口管道与絮凝沉淀腔内部连通,所述絮凝沉淀腔外壳内部设置有多组絮凝增强环,所述絮凝增强环每组为两个,一个与絮凝沉淀腔外壳内部固接,另一个环套于其上并自然下垂,所述絮凝沉淀腔的底部为中央高四周低的球面形设置。
在所述絮凝沉淀腔底部外侧的絮凝沉淀腔出口管道部分设置有增加管道中水压的增压水泵。
所述过滤模块为圆柱形设置,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无烟煤和活性炭过滤层、超滤膜腔、矿物质层以及出水储存腔。
所述无烟煤和活性炭过滤层为相互交错的多层无烟煤和活性炭层构成的复合层,所述超滤膜腔为多层超滤膜,所述矿物质层为两侧的多孔板夹持的有益矿物质复合球,所述出水储存腔的侧部设置有饮用水出口。
所述无烟煤和活性炭过滤层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为第一无烟煤层、第一活性炭层、第二无烟煤层、第二活性炭层和第三无烟煤层。
所述超滤膜腔内设多层复合膜层,每层均为在钢丝网制成的支撑层上双面覆盖有多孔载体层,在多孔载体层上覆盖有超滤膜层。
所述超滤膜腔分为左侧超滤膜腔和右侧超滤膜腔,分别设置有外壳,在上部分别设置有左侧过滤水入口和右侧过滤水入口,在下部分别设置有左侧过滤水出口和右侧过滤水出口,在两侧上部分别设置有左侧清洗水入口和右侧清洗水入口,在两侧下部分别设置有左侧清洗水出口和右侧清洗水出口,上述所有入口和出口均独立设置有开闭阀门。
所述开闭阀门均为电磁阀。
所述净水剂中聚丙烯酸胺改性的坡缕石粉的改性方法为:将坡缕石粉置入22%质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保持2小时,然后加入坡缕石粉质量1.3倍的聚丙烯酸胺,然后加热溶液至62℃,并保温23min,然后在该温度下采用微波处理12min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后得到滤渣,干燥后得到聚丙烯酸胺改性的坡缕石粉。
所述超滤膜层为高分子滤膜基层上涂覆有氧化石墨烯层。
所述超滤膜层的制备方法为:1,将氧化石墨烯粉末置入极性溶剂中超声分散,然后离心后除去上清液,得到氧化石墨烯溶液;2,在0.12MPa的静态压力下,将高分子滤膜基层置入步骤1得到的氧化石墨烯溶液中并缓慢移动高分子滤膜基层;3,将步骤3得到的超滤膜在真空干燥箱中进行干燥;4,将步骤3干燥后的超滤膜置入到PVA水溶液中静置23min;5,将步骤4得到的超滤膜在真空干燥箱中再次进行干燥得到超滤膜成品。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一体化净水装置,包括絮凝剂储存箱,混合腔,净水入口管道部件,絮凝沉淀腔,以及净水过滤模块。
所述混合腔为倒圆台形,所述絮凝剂储存箱在内部设置有搅拌器,搅拌器正下方设置有横向的出口主管道,在横向出口主管道的两端竖直设置有第一加入口分管道和第二加入口分管道,所述第一加入口分管道和第二加入口分管道的出口分别位于倒圆台形混合腔的斜边处。
所述净水入口管道部件包括入口管道和预处理管道,所述入口管道一端横向插入到所述混合腔的斜边处,另一端与所述预处理管道连接,所述预处理管道内部以此设置有石英砂处理部件和净水剂处理部件,所述石英砂处理部件为两端多孔板夹有石英砂颗粒,所述净水剂处理部件为两端多孔板夹持净水剂颗粒,所述预处理管道直径大于所述入口管道,所述预处理管道另一端与污水入口连接。
所述净水剂颗粒的组分按重量份数比计为聚丙烯酸胺改性的坡缕石粉13份、柠檬酸2.5份、硫酸钠0.39份以及二甲基甲酰胺3.9份。
所述絮凝沉淀腔整体为空心圆柱形设置,顶端中央与所述混合腔的出口相连通,在所述混合腔的出口正下方设置有实心圆锥形的溅射部件,所述溅射部件下端设置有空心的絮凝沉淀腔出口管道,所述絮凝沉淀腔出口管道上端支撑所述溅射部件,下端设置于絮凝沉淀腔的底部中央并与所述净水过滤模块的入口相连,在所述絮凝沉淀腔出口管道侧端中上部设置有多个开口,将絮凝沉淀腔出口管道与絮凝沉淀腔内部连通,所述絮凝沉淀腔外壳内部设置有多组絮凝增强环,所述絮凝增强环每组为两个,一个与絮凝沉淀腔外壳内部固接,另一个环套于其上并自然下垂,所述絮凝沉淀腔的底部为中央高四周低的球面形设置。
所述溅射部件的底边各个方向的长度均大于所述混合腔出口各个方向的长度。
在所述絮凝沉淀腔底部外侧的絮凝沉淀腔出口管道部分设置有增加管道中水压的增压水泵。
所述过滤模块为圆柱形设置,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无烟煤和活性炭过滤层、超滤膜腔、矿物质层以及出水储存腔。
所述无烟煤和活性炭过滤层为相互交错的多层无烟煤和活性炭层构成的复合层,分别为三层无烟层和三层活性炭层交替构成。所述超滤膜腔为多层超滤膜,所述矿物质层为两侧的多孔板夹持的有益矿物质复合球,所述出水储存腔的侧部设置有饮用水出口。
所述超滤膜腔内设多层复合膜层,每层均为在钢丝网制成的支撑层上双面覆盖有多孔载体层,在多孔载体层上覆盖有超滤膜层。
所述超滤膜层为高分子滤膜基层上涂覆有氧化石墨烯层。
所述超滤膜腔分为左侧超滤膜腔和右侧超滤膜腔,分别设置有外壳,在上部分别设置有左侧过滤水入口和右侧过滤水入口,在下部分别设置有左侧过滤水出口和右侧过滤水出口,在两侧上部分别设置有左侧清洗水入口和右侧清洗水入口,在两侧下部分别设置有左侧清洗水出口和右侧清洗水出口,上述所有入口和出口均独立设置有开闭阀门。
所述开闭阀门均为电磁阀。
当左侧超滤膜腔需要清洗的时候,左侧过滤水入口和左侧过滤水出口均关闭,左侧清洗水入口和左侧清洗水出口均打开,右侧过滤水入口和右侧过滤水出口均打开,右侧请吸收入口和右侧清洗水出口均关闭,从而实现左侧清洗,右侧过滤。
实施例3
一种一体化净水装置,包括絮凝剂储存箱,混合腔,净水入口管道部件,絮凝沉淀腔,以及净水过滤模块。
所述混合腔为倒圆台形,所述絮凝剂储存箱在内部设置有搅拌器,搅拌器正下方设置有横向的出口主管道,在横向出口主管道的两端竖直设置有第一加入口分管道和第二加入口分管道,所述第一加入口分管道和第二加入口分管道的出口分别位于倒圆台形混合腔的斜边处。
所述净水入口管道部件包括入口管道和预处理管道,所述入口管道一端横向插入到所述混合腔的斜边处,另一端与所述预处理管道连接,所述预处理管道内部以此设置有石英砂处理部件和净水剂处理部件,所述石英砂处理部件为两端多孔板夹有石英砂颗粒,所述净水剂处理部件为两端多孔板夹持净水剂颗粒,所述预处理管道直径大于所述入口管道,所述预处理管道另一端与污水入口连接。
所述净水剂颗粒的组分按重量份数比计为聚丙烯酸胺改性的坡缕石粉13.8份、柠檬酸1.8份、硫酸钠0.35份以及二甲基甲酰胺3.5份。
所述絮凝沉淀腔整体为空心圆柱形设置,顶端中央与所述混合腔的出口相连通,在所述混合腔的出口正下方设置有实心圆锥形的溅射部件,所述溅射部件下端设置有空心的絮凝沉淀腔出口管道,所述絮凝沉淀腔出口管道上端支撑所述溅射部件,下端设置于絮凝沉淀腔的底部中央并与所述净水过滤模块的入口相连,在所述絮凝沉淀腔出口管道侧端中上部设置有多个开口,将絮凝沉淀腔出口管道与絮凝沉淀腔内部连通,所述絮凝沉淀腔外壳内部设置有多组絮凝增强环,所述絮凝增强环每组为两个,一个与絮凝沉淀腔外壳内部固接,另一个环套于其上并自然下垂,所述絮凝沉淀腔的底部为中央高四周低的球面形设置。
在所述絮凝沉淀腔底部外侧的絮凝沉淀腔出口管道部分设置有增加管道中水压的增压水泵。
所述过滤模块为圆柱形设置,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无烟煤和活性炭过滤层、超滤膜腔、矿物质层以及出水储存腔。
所述无烟煤和活性炭过滤层为相互交错的多层无烟煤和活性炭层构成的复合层,为上下两层无烟煤层和中间一层活性炭层,所述超滤膜腔为多层超滤膜,所述矿物质层为两侧的多孔板夹持的有益矿物质复合球,所述出水储存腔的侧部设置有饮用水出口。
所述超滤膜腔内设多层复合膜层,每层均为在钢丝网制成的支撑层上双面覆盖有多孔载体层,在多孔载体层上覆盖有超滤膜层。
所述超滤膜腔分为左侧超滤膜腔和右侧超滤膜腔,分别设置有外壳,在上部分别设置有左侧过滤水入口和右侧过滤水入口,在下部分别设置有左侧过滤水出口和右侧过滤水出口,在两侧上部分别设置有左侧清洗水入口和右侧清洗水入口,在两侧下部分别设置有左侧清洗水出口和右侧清洗水出口,上述所有入口和出口均独立设置有开闭阀门。
所述开闭阀门均为电磁阀。
所述净水剂中聚丙烯酸胺改性的坡缕石粉的改性方法为:将坡缕石粉置入23%质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保持2.2小时,然后加入坡缕石粉质量1.38倍的聚丙烯酸胺,然后加热溶液至63℃,并保温26min,然后在该温度下采用微波处理11min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后得到滤渣,干燥后得到聚丙烯酸胺改性的坡缕石粉。
所述超滤膜层为高分子滤膜基层上涂覆有氧化石墨烯层。
所述超滤膜层的制备方法为:1,将氧化石墨烯粉末置入极性溶剂中超声分散,超声波频率为63kHz,超声波功率为352W,然后离心后除去上清液,得到氧化石墨烯溶液;2,在0.15MPa的静态压力下,将高分子滤膜基层置入步骤1得到的氧化石墨烯溶液中并缓慢移动高分子滤膜基层;3,将步骤3得到的超滤膜在真空干燥箱中进行干燥;4,将步骤3干燥后的超滤膜置入到PVA水溶液中静置25min;5,将步骤4得到的超滤膜在真空干燥箱中再次进行干燥得到超滤膜成品。

Claims (6)

1.一种一体化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絮凝剂储存箱,混合腔,净水入口管道部件,絮凝沉淀腔,以及净水过滤模块;
所述混合腔为倒圆台形,所述絮凝剂储存箱在内部设置有搅拌器,搅拌器正下方设置有横向的出口主管道,在横向出口主管道的两端竖直设置有第一加入口分管道和第二加入口分管道,所述第一加入口分管道和第二加入口分管道的出口分别位于倒圆台形混合腔的斜边处;
所述净水入口管道部件包括入口管道和预处理管道,所述入口管道一端横向插入到所述混合腔的斜边处,另一端与所述预处理管道连接,所述预处理管道内部以此设置有石英砂处理部件和净水剂处理部件,所述石英砂处理部件为两端多孔板夹有石英砂颗粒,所述净水剂处理部件为两端多孔板夹持净水剂颗粒,所述预处理管道直径大于所述入口管道,所述预处理管道另一端与污水入口连接;
所述净水剂颗粒的组分按重量份数比计为聚丙烯酸胺改性的坡缕石粉10~15份、柠檬酸1~3份、硫酸钠0.2~0.5份以及二甲基甲酰胺3~5份;
所述絮凝沉淀腔整体为空心圆柱形设置,顶端中央与所述混合腔的出口相连通,在所述混合腔的出口正下方设置有实心圆锥形的溅射部件,所述溅射部件下端设置有空心的絮凝沉淀腔出口管道,所述絮凝沉淀腔出口管道上端支撑所述溅射部件,下端设置于絮凝沉淀腔的底部中央并与所述净水过滤模块的入口相连,在所述絮凝沉淀腔出口管道侧端中上部设置有多个开口,将絮凝沉淀腔出口管道与絮凝沉淀腔内部连通,所述絮凝沉淀腔外壳内部设置有多组絮凝增强环,所述絮凝增强环每组为两个,一个与絮凝沉淀腔外壳内部固接,另一个环套于其上并自然下垂,所述絮凝沉淀腔的底部为中央高四周低的球面形设置;
在所述絮凝沉淀腔底部外侧的絮凝沉淀腔出口管道部分设置有增加管道中水压的增压水泵;
所述过滤模块为圆柱形设置,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无烟煤和活性炭过滤层、超滤膜腔、矿物质层以及出水储存腔;
所述无烟煤和活性炭过滤层为相互交错的多层无烟煤和活性炭层构成的复合层,所述超滤膜腔为多层超滤膜,所述矿物质层为两侧的多孔板夹持的有益矿物质复合球,所述出水储存腔的侧部设置有饮用水出口;
所述超滤膜腔内设多层复合膜层,每层均为在钢丝网制成的支撑层上双面覆盖有多孔载体层,在多孔载体层上覆盖有超滤膜层;
所述超滤膜腔分为左侧超滤膜腔和右侧超滤膜腔,分别设置有外壳,在上部分别设置有左侧过滤水入口和右侧过滤水入口,在下部分别设置有左侧过滤水出口和右侧过滤水出口,在两侧上部分别设置有左侧清洗水入口和右侧清洗水入口,在两侧下部分别设置有左侧清洗水出口和右侧清洗水出口,上述所有入口和出口均独立设置有开闭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烟煤和活性炭过滤层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为第一无烟煤层、第一活性炭层、第二无烟煤层、第二活性炭层和第三无烟煤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剂中聚丙烯酸胺改性的坡缕石粉的改性方法为:将坡缕石粉置入20~25%质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保持1~3小时,然后加入坡缕石粉质量1.2~1.5倍的聚丙烯酸胺,然后加热溶液至60~65℃,并保温20~30min,然后在该温度下采用微波处理10~15min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后得到滤渣,干燥后得到聚丙烯酸胺改性的坡缕石粉。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体化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膜层为高分子滤膜基层上涂覆有氧化石墨烯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化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膜层的制备方法为:1,将氧化石墨烯粉末置入极性溶剂中超声分散,然后离心后除去上清液,得到氧化石墨烯溶液;2,在0.1~0.2MPa的静态压力下,将高分子滤膜基层置入步骤1得到的氧化石墨烯溶液中并缓慢移动高分子滤膜基层;3,将步骤3得到的超滤膜在真空干燥箱中进行干燥;4,将步骤3干燥后的超滤膜置入到PVA水溶液中静置20~30min;5,将步骤4得到的超滤膜在真空干燥箱中再次进行干燥得到超滤膜成品。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体化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阀门均为电磁阀。
CN201710308516.6A 2017-05-04 2017-05-04 一体化净水装置 Active CN1070557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08516.6A CN107055725B (zh) 2017-05-04 2017-05-04 一体化净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08516.6A CN107055725B (zh) 2017-05-04 2017-05-04 一体化净水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55725A true CN107055725A (zh) 2017-08-18
CN107055725B CN107055725B (zh) 2020-07-03

Family

ID=59597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08516.6A Active CN107055725B (zh) 2017-05-04 2017-05-04 一体化净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55725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75825A (zh) * 2017-12-28 2018-04-06 聂玲 烟尘除硝除硫环保设备
CN108249601A (zh) * 2018-02-11 2018-07-06 李雄伟 一种新型海水膜法低成本淡化装置
CN108726776A (zh) * 2018-06-08 2018-11-02 张有明 风电机废水处理装置
CN109734091A (zh) * 2019-03-21 2019-05-10 浙江沁园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口感改善活性炭的制备工艺及其应用
CN109970235A (zh) * 2019-03-15 2019-07-05 泰山医学院 一种用于处理化工污水的设备
CN112843877A (zh) * 2021-02-24 2021-05-28 江苏珺瑶环境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及污水处理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28954A (ja) * 1997-10-29 1999-05-18 Shimizu Corp 懸濁物を含有する水の処理方法及び処理装置
KR20030054734A (ko) * 2001-12-26 2003-07-02 주식회사환경과생명 포말분리법, 중공사막필터 여과법과 고급산화공법을연계한 산업폐수 중수처리시스템
CN101381113A (zh) * 2008-08-29 2009-03-11 北京桑德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给水厂过滤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203065284U (zh) * 2013-01-10 2013-07-17 潍坊海洁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饮用水一体化净水系统
CN106587462A (zh) * 2016-12-08 2017-04-26 苏州赛斯德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纳滤膜中央净水系统的处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28954A (ja) * 1997-10-29 1999-05-18 Shimizu Corp 懸濁物を含有する水の処理方法及び処理装置
KR20030054734A (ko) * 2001-12-26 2003-07-02 주식회사환경과생명 포말분리법, 중공사막필터 여과법과 고급산화공법을연계한 산업폐수 중수처리시스템
CN101381113A (zh) * 2008-08-29 2009-03-11 北京桑德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给水厂过滤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203065284U (zh) * 2013-01-10 2013-07-17 潍坊海洁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饮用水一体化净水系统
CN106587462A (zh) * 2016-12-08 2017-04-26 苏州赛斯德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纳滤膜中央净水系统的处理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75825A (zh) * 2017-12-28 2018-04-06 聂玲 烟尘除硝除硫环保设备
CN108249601A (zh) * 2018-02-11 2018-07-06 李雄伟 一种新型海水膜法低成本淡化装置
CN108726776A (zh) * 2018-06-08 2018-11-02 张有明 风电机废水处理装置
CN108726776B (zh) * 2018-06-08 2021-03-23 江苏涞森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风电机废水处理装置
CN109970235A (zh) * 2019-03-15 2019-07-05 泰山医学院 一种用于处理化工污水的设备
CN109734091A (zh) * 2019-03-21 2019-05-10 浙江沁园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口感改善活性炭的制备工艺及其应用
CN109734091B (zh) * 2019-03-21 2022-06-21 浙江沁园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口感改善活性炭的制备工艺及其应用
CN112843877A (zh) * 2021-02-24 2021-05-28 江苏珺瑶环境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及污水处理方法
CN112843877B (zh) * 2021-02-24 2022-03-08 江苏珺瑶环境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及污水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55725B (zh) 2020-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55725A (zh) 一体化净水装置
CN102583677A (zh) 一种一体化水处理净水器
CN107298498A (zh) 工矿废水高效净化和循环利用装备
CN210287004U (zh) 一种絮凝旋流沉淀过滤一体化的污水处理设备
CN101481183A (zh) 高效沉淀净化床
CN107473520A (zh) 结合混凝旋流过滤与多维汇水湿地的一种工艺方法
CN108946988A (zh) 一种适用于农村地表径流悬浮物脱除的双螺旋沉淀池
CN101830590B (zh) 浊水处理器
CN107311348A (zh) 湖池河道浊水和污泥高效净化处理装备
CN107399885B (zh) 一种具有反冲洗的混凝旋流过滤的净化系统及其方法
CN207418513U (zh) 一种具有反冲洗的混凝旋流过滤的净化系统
CN2937108Y (zh) 电控旋流式高浊度一体化净水器
CN213569855U (zh) 石材加工废水处理回用装置
CN108101256A (zh) 一种多级沉淀型污水处理装置
CN107417056A (zh) 一种带有自动净化功能的调蓄池及其净化方法
CN107551661A (zh) 综合性工业污水净化处理设备
CN106865822A (zh) 一体化矿井水净化系统
CN204779226U (zh) 高效垃圾资源化处理污水净化系统
CN101928079B (zh) 高效硅藻土澄清池
CN207619196U (zh) 一种结合混凝旋流过滤与多维汇水湿地的净化系统
CN105967444A (zh) 一种垃圾资源化中的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方法
CN207811434U (zh) 一种厕所污水处理装置
CN204779229U (zh) 具有高效过滤功能的污水处理系统
CN207418514U (zh) 一种连续性高效净化系统
CN207619195U (zh) 一种带有自动净化功能的调蓄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01

Address after: Liupanshui City, Guizhou province Liuzhi special district 553400 Kowloon Chashan village community

Applicant after: GUIZHOU QIANCHENG ELECTRICAL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Emei Huangdao District 266555 in Shandong province Qingdao City Road No. 396 Building 1 water resourc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Feng Luti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