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33663A - 一种含有蔓越橘色素的可食用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有蔓越橘色素的可食用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33663A
CN107033663A CN201611016152.6A CN201611016152A CN107033663A CN 107033663 A CN107033663 A CN 107033663A CN 201611016152 A CN201611016152 A CN 201611016152A CN 107033663 A CN107033663 A CN 1070336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ssberry
pigment
edible
parts
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1615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杰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CITY GAOMING DISTRICT HAIDI CERAMIC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CITY GAOMING DISTRICT HAIDI CERAMIC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CITY GAOMING DISTRICT HAIDI CERAMIC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CITY GAOMING DISTRICT HAIDI CERAMIC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1615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033663A/zh
Publication of CN1070336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336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03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ther than the chemical nature of the binder
    • C09D11/037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ther than the chemical nature of the binder characterised by the pig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14Printing inks based on carbohydrat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蔓越橘色素的可食用油墨,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计含有以下成分:蔓越橘色素2‑8份,可食用连接料30‑65份,可食用助剂2‑5份、纳晶纤维素1‑4份、纯净水20‑40份。本发明利用天然蔓越橘色素作为油墨的颜料,赋予了油墨显著的耐光性能,本发明制备的油墨及利用该油墨印刷的产品色泽稳定,不易褪色。

Description

一种含有蔓越橘色素的可食用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墨生产领域,尤其是一种含有蔓越橘色素的可食用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可食用油墨系特种油墨,不仅具有印刷油墨的一般共性,还因为其具有可供人食用的性能而逐渐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 品和药品的表面装潢,或者此类产品的包装印刷,主要应用于胶囊、片剂、糖果、水果、禽蛋 等表面及其包装打印相关文字、图案等标记,比如在饼干、巧克力、糖果、水果、禽蛋等食品 表面印刷流行的卡通图案以及能引起人们食欲的图像、图形、文字,可以起到个性化产品、促进销售的作用 ;在胶囊、药丸等药品表面印刷适合安慰病人的内容,不仅可以起到抚慰消费者的作用,还能更好地区分假药、劣药,保证用药安全。可食用油墨直接把图案、商标直 接印在食品及其包装上,这就要求油墨必须具有一般油墨的特点,如图文清晰、颜色饱满,均匀、耐磨性能优良等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油墨最终要被食用,那么油墨的安全性还要具有绝对的保证,虽然可食用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在一些发达国家已初见端倪,许多科研机构和有实力的公司都竞相推出其可食用油墨的配方和应用设备,并在很多食品生产公司得到成功的应用,但是,由于现有配方中多含有合成化学成分,非天然原料,很难达到国家食品药品的相关标准,在特定的 PH 值下不能够得到所希望的颜色,而且现有色素具有特有的气 味,耐光性差,耐热性不好,影响食品的风味及食品包装容器,其制备技术尚不成熟,还存在着色力差、附着性差、透明度高、鲜明度低,油墨液体的流变性能低于国家标准,不能满足使用需求的问题,限制了食品、药品印刷的发展。
而在倡导回归自然,保护环境的今天,天然颜料以其自然的色相、柔和的色调,对皮肤柔和无刺激,及其本身具有的功能保健优势,成为油墨行业的新宠儿。
蔓越橘是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橘属(Vaccinium.spp)植物越橘的成熟的果实。我国有着丰富的越橘资源,分布于全国各地,主产于西南、华南和东北。现代研究表明:蔓越橘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花色素类物质,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能有效预防大脑病变、动脉硬化和肿瘤。现有技术中关于蔓越橘色素得率较低。目前,有关蔓越橘色素用于可食性油墨的制备方法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含有蔓越橘色素的可食用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含有蔓越橘色素的可食用油墨,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计含有以下成分:蔓越橘色素2-8份,可食用连接料30-65份,可食用助剂2-5份、纳晶纤维素1-4份、纯净水20-40份。
进一步地,所述可食用连接料为壳寡糖。
进一步地,所述壳寡糖聚合度为 3-6、分子量为 1000 -1200。
进一步地,所述可食用助剂包括:干性调节剂1-3份、有杀菌作用的可食用的植物汁液1-2份。
进一步地,所述干性调节剂为食用酒精,所述有杀菌作用的可食用的植物汁液为姜汁、洋葱汁、蒜汁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蔓越橘色素的制备方法为:
1)以成熟的蔓越橘鲜果为原料,洗净后冷冻;
2)取冻结的蔓越橘,加入液料比为3~7:1的提取剂,解冻后用捣碎机破碎 3-10min,其中提取剂为:水10~50 重量份,果胶酶 1~3 重量份,肌醇六磷酸0.1~3 重量份,葡萄糖 2~8重量份,柠檬酸 0.1~6 重量份;
3)将所述初提液与水以1:15~20的重量比混合,用强电场萃取45-50分钟后在 1500rpm~2000rpm 下离心 10~15min,分离出提取液;
4)提取液经大孔树脂吸附至饱和,大孔树脂型号为HPD400,树脂柱的高径比为8:1-15:1,吸附为静态吸附或动态吸附;
5)在常温常压下,以1BV/h流速,先用蒸馏水洗脱,洗脱体积为3-5BV;
6)用70%~90%浓度的乙醇,洗脱体积为6-8BV下进行洗脱,用薄层色谱法跟踪检测,收集各阶段洗脱液;
7)洗脱液在压力-0.07~0.08Mpa,50~60℃ 条件下,经减压回收乙醇,得到浓缩液;
8)浓缩液在70~80℃ 进行真空干燥,得蔓越橘色素成品,水分控制在5%以下。
进一步地,强电场萃取时的电场强度为每平方厘米60~70千伏,高压电场冲数700~850次,脉冲频率450~550Hz。
进一步地,所述纳晶纤维素的制备方法为:
1)将慈竹去叶、洗净、干燥,采用植物粉碎机粉碎,经 60目筛网过滤,得到粒径小于等于0.25mm的慈竹粉末;
2) 将步骤 1) 中得到的慈竹粉末在机械搅拌作用下,于88~92℃碱性溶液中反应130~160min,重复2次,然后用蒸馏水洗净残碱,获得慈竹纤维 ;
3) 采用含氯溶液在机械搅拌作用下,70~90℃漂白处理步骤 2)中得到的慈竹纤维100~120min,重复4次,然后用蒸馏水洗净残氯,获得高纯度慈竹纤维;
4)将步骤 3)中得到的高纯度慈竹纤维在机械搅拌作用下,置于pH3~8、45~60℃纤维素酶溶液中反应120~180min,然后通过200 目的滤网将固液相进行分离,随后将固相转移至酸水解反应釜中;
5)将硫酸加入上述反应釜内的反应体系中,控制反应体系中酸的浓度范围 5wt%~40wt%,在酸水解反应体系中,反应温度为30℃~100℃,反应时间2h~10h;
6)酸水解反应结束后对反应体系进行静置处理,除去上清液,如此重复操作至反应体系 pH值达到 2~4,然后将反应体系转移至透析袋中继续透析除酸,直至其pH 值达到6~7;
7)透析后的悬浮液于冰水浴中用超声波细胞粉碎机在 540w的输出功率下处理15min,-45℃冷冻干燥48h,得到纳晶纤维素。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含有蔓越橘色素的可食用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上述配比称取蔓越橘色素,可食用连接料,可食用助剂、纳晶纤维素和纯净水;
2)将纳晶纤维素与纯净水混合,配置成质量分数为 0.1%-2%的溶液 ; 3)用超声波细胞粉碎机在 630-810w 的输出功率下处理 10-30min; 4)按照上述原料配比补加纯净水,在40-60℃恒温,在200-400r/min 的转
速下搅拌30min后加入蔓越橘色素; 5)提高转速到 400-600r/min 搅拌20-40min 后,加入可食用连接料和可食
用助剂; 6)在 600-1000r/min 的转速下搅拌20-40min即可。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冻结的蔓越橘融解后有利于细胞壁的破碎,加速色素的溶出。本发明中取液剂中各个组分之间是互溶的,每种组分自身都是食品或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无毒副作用;采用特定的提取剂可以有效提高色素的提取率;本发明利用天然蔓越橘色素作为油墨的颜料,赋予了油墨显著的耐光性能,本发明制备的油墨及利用该油墨印刷的产品色泽稳定,不易褪色。
(2)壳寡糖是以壳聚糖为原料,是经生物技术降解而成的水溶性好、功能作用大、生物活性高的低分子量产品,实践证明,壳寡糖对人无任何毒副作用,可广泛用作食品添加剂。壳寡糖在人体内吸收率近100%,其功效是壳聚糖的数十倍,可以起到免疫调节、抗肿瘤、降血脂、调节血糖、改善肝脏和心 肺功能及其他多种生理作用。不仅如此,壳寡糖抑制腐败菌效果显著,以壳寡糖作为连接料用于油墨中,形成的印刷图文可以在食品表面形成一种保护膜,可以提高油墨的抑菌能力;具有很好的成模性,可以提高油墨的成模性能。
(3)传统酶水解制备出来的纳晶纤维素尺寸较长,产品容易呈网状缠结在一起不易分散,而且成本较高,制备周期也比较长,而本发明在酶水解处理纤维素过程中,充分利用酶水解效率高、条件温和等优势,为下一步酸水解打下基础。本发明将酶处理和酸水解结合在一起进行制备纳晶纤维素,反应更均匀,更迅速,有效破坏了纤维素的无定形区,提高了产品的结晶度,获得的产品匀度更高,稳性更好。将该纳晶纤维素的加入油墨中使得油墨的饱和度增加,色泽更加鲜艳。
(4)本发明所公开的油墨,其配方中所有组分均为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不仅具有可食性,而且还含有一定量的营养成分,所以将该油墨以图案的形式喷绘和印刷在人类及宠物的食品、药品表面上,既增加产品的营养成分,又提高了食用者的食欲,从而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本发明提供了可食性油墨的配方组分和组分的适当配比,以及制备该可食性油墨所采用的制备方法,有此得到了易着色、附着性好、使用性能好的水性油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蔓越橘色素的制备方法为:
1)以成熟的蔓越橘鲜果为原料,洗净后冷冻;
2)取冻结的蔓越橘,加入液料比为3~7:1的提取剂,解冻后用捣碎机破碎 3-10min,其中提取剂为:水10~50 重量份,果胶酶 1~3 重量份,肌醇六磷酸0.1~3 重量份,葡萄糖 2~8重量份,柠檬酸 0.1~6 重量份;
3)将所述初提液与水以1:15~20的重量比混合,用强电场萃取45-50分钟后在 1500rpm~2000rpm 下离心 10~15min,分离出提取液;其中,强电场萃取时的电场强度为每平方厘米60~70千伏,高压电场冲数700~850次,脉冲频率450~550Hz。
4)提取液经大孔树脂吸附至饱和,大孔树脂型号为HPD400,树脂柱的高径比为8:1-15:1,吸附为静态吸附或动态吸附;
5)在常温常压下,以1BV/h流速,先用蒸馏水洗脱,洗脱体积为3-5BV;
6)用70%~90%浓度的乙醇,洗脱体积为6-8BV下进行洗脱,用薄层色谱法跟踪检测,收集各阶段洗脱液;
7)洗脱液在压力-0.07~0.08Mpa,50~60℃ 条件下,经减压回收乙醇,得到浓缩液;
8)浓缩液在70~80℃ 进行真空干燥,得蔓越橘色素成品,水分控制在5%以下。
纳晶纤维素的制备方法为:
1)将慈竹去叶、洗净、干燥,采用植物粉碎机粉碎,经 60目筛网过滤,得到粒径小于等于0.25mm的慈竹粉末;
2) 将步骤 1) 中得到的慈竹粉末在机械搅拌作用下,于 88~92℃碱性溶液中反应130~160min,重复2次,然后用蒸馏水洗净残碱,获得慈竹纤维 ;
3) 采用含氯溶液在机械搅拌作用下,70~90℃漂白处理步骤 2)中得到的慈竹纤维100~120min,重复4次,然后用蒸馏水洗净残氯,获得高纯度慈竹纤维;
4)将步骤 3)中得到的高纯度慈竹纤维在机械搅拌作用下,置于 pH3~8、45~60℃纤维素酶溶液中反应120~180min,然后通过 200 目的滤网将固液相进行分离,随后将固相转移至酸水解反应釜中;
5)将硫酸加入上述反应釜内的反应体系中,控制反应体系中酸的浓度范围 5wt%~40wt%,在酸水解反应体系中,反应温度为 30℃~100℃,反应时间 2h~10h;
6)酸水解反应结束后对反应体系进行静置处理,除去上清液,如此重复操作至反应体系 pH值达到 2~4,然后将反应体系转移至透析袋中继续透析除酸,直至其pH 值达到6~7;
7)透析后的悬浮液于冰水浴中用超声波细胞粉碎机在 540w的输出功率下处理15min,-45℃冷冻干燥48h,得到纳晶纤维素。
实施例1
一种含有蔓越橘色素的可食用油墨,其以质量份计含有以下成分:蔓越橘色素2份,壳寡糖65份,食用酒精1份、姜汁2份、纳晶纤维素1份、纯净水40份,其中所述壳寡糖聚合度为3-6、分子量为 1000 -1200。
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上述配比称取蔓越橘色素,壳寡糖,食用酒精、姜汁、纳晶纤维素和纯净水;
2)将纳晶纤维素与纯净水混合,配置成质量分数为 0.1%的溶液 ; 3)用超声波细胞粉碎机在 630w 的输出功率下处理 10min; 4)按照上述原料配比补加纯净水,在40℃恒温,在200r/min 的转速下搅拌30min后加入蔓越橘色素; 5)提高转速到 400r/min 搅拌20min 后,加入壳寡糖、食用酒精和姜汁; 6)在 600r/min 的转速下搅拌20min即可。
实施例2
一种含有蔓越橘色素的可食用油墨,其以质量份计含有以下成分:蔓越橘色素8份,壳寡糖30份,食用酒精3份、蒜汁1份、纳晶纤维素4份、纯净水20份。其中所述壳寡糖聚合度为3-6、分子量为 1000 -1200。
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上述配比称取蔓越橘色素,壳寡糖,食用酒精、蒜汁、纳晶纤维素和纯净水;
2)将纳晶纤维素与纯净水混合,配置成质量分数为 2%的溶液 ; 3)用超声波细胞粉碎机在 810w 的输出功率下处理 30min; 4)按照上述原料配比补加纯净水,在60℃恒温,在400r/min 的转速下搅拌30min后加入蔓越橘色素; 5)提高转速到 600r/min 搅拌40min后,加入壳寡糖、食用酒精和蒜汁; 6)在 1000r/min 的转速下搅拌40min即可。
实施例3
一种含有蔓越橘色素的可食用油墨,其以质量份计含有以下成分:蔓越橘色素5份,壳寡糖45份,食用酒精2份、洋葱汁2份、纳晶纤维素2份、纯净水30份。其中所述壳寡糖聚合度为 3-6、分子量为 1000 -1200。
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上述配比称取蔓越橘色素,壳寡糖,食用酒精、洋葱汁、纳晶纤维素和纯净水;
2)将纳晶纤维素与纯净水混合,配置成质量分数为 1%的溶液 ; 3)用超声波细胞粉碎机在 700w 的输出功率下处理 20min; 4)按照上述原料配比补加纯净水,在50℃恒温,在300r/min 的转速下搅拌30min后加入蔓越橘色素; 5)提高转速到 500r/min 搅拌30min后,加入壳寡糖、食用酒精和洋葱汁; 6)在 800r/min 的转速下搅拌30min即可。
实施例4
一种含有蔓越橘色素的可食用油墨,其以质量份计含有以下成分:蔓越橘色素6份,壳寡糖65份,食用酒精2份、姜汁1份、纳晶纤维素3份、纯净水25份。其中所述壳寡糖聚合度为3-6、分子量为 1000 -1200。
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上述配比称取蔓越橘色素,壳寡糖,食用酒精、姜汁、纳晶纤维素和纯净水;
2)将纳晶纤维素与纯净水混合,配置成质量分数为 1%的溶液 ; 3)用超声波细胞粉碎机在 630w 的输出功率下处理 30min; 4)按照上述原料配比补加纯净水,在50℃恒温,在300r/min 的转速下搅
拌30min后加入蔓越橘色素; 5)提高转速到 600r/min 搅拌20min 后,加入壳寡糖、食用酒精和姜汁; 6)在 1000r/min 的转速下搅拌20min即可。
对比例1:
采用“日落黄”代替 “蔓越橘色素”,其余组分以及制备步骤均与实施例1中相同。
对比例2: 采用 “苋菜红”代替 “蔓越橘色素” ,其余组分以及制备步骤均与
实施例2中相同。
对比例3:
不添加纳晶纤维素,其余组分以及制备步骤均与实施例3中相同。
性能检测:
根据 GB/T 19468-2004,对油墨印刷质量指标 L*、a*和 b *进行测试;
根据GB/T 15962-1995,使用反射密度计 X-Rite418对色强度进行测试;
根据 GB/T 14624.2-93,对着色力进行检测;
根据GB/T 6753.1-2007,对细度进行检测;
按 GB/T 14624.3-93,对流动性进行检测 ;
根据 GB/T 14624.5-93,对粘度进行检测;
分别将油墨用 F1 型印刷适性仪 (荷兰IGT 公司)做柔性打样于128g/m2铜版纸,在荧光灯 (3000ux) 下照射3h,通过肉眼比较色素的残存率(%),进行耐光性检测;
检测结果见表1:
检测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油墨不仅具有安全可食性,而且着色力好,细度、流动性、粘度、色泽均可达到油墨使用的标准,因此,该油墨是一种可广泛喷绘和印刷于食品表面及包装袋上的油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含有蔓越橘色素的可食用油墨,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计含有以下成分:蔓越橘色素2-8份,可食用连接料30-65份,可食用助剂2-5份、纳晶纤维素1-4份、纯净水20-4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蔓越橘色素的可食用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食用连接料为壳寡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有蔓越橘色素的可食用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寡糖的聚合度为 3-6、分子量为 1000 -120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蔓越橘色素的可食用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食用助剂包括:干性调节剂1-3份、有杀菌作用的可食用的植物汁液1-2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有蔓越橘色素的可食用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性调节剂为食用酒精,所述有杀菌作用的可食用的植物汁液为姜汁、洋葱汁、蒜汁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蔓越橘色素的可食用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蔓越橘色素的制备方法为:
1)以成熟的蔓越橘鲜果为原料,洗净后冷冻;
2)取冻结的蔓越橘,加入液料比为3~7:1的提取剂,解冻后用捣碎机破碎 3-10min,其中提取剂为:水10~50 重量份,果胶酶 1~3 重量份,肌醇六磷酸0.1~3 重量份,葡萄糖 2~8重量份,柠檬酸 0.1~6 重量份;
3)将所述初提液与水以1:15~20的重量比混合,用强电场萃取45-50分钟后在 1500rpm~2000rpm 下离心 10~15min,分离出提取液;
4)提取液经大孔树脂吸附至饱和,大孔树脂型号为HPD400,树脂柱的高径比为8:1-15:1,吸附为静态吸附或动态吸附;
5)在常温常压下,以1BV/h流速,先用蒸馏水洗脱,洗脱体积为3-5BV;
6)用70%~90%浓度的乙醇,洗脱体积为6-8BV下进行洗脱,用薄层色谱法跟踪检测,收集各阶段洗脱液;
7)洗脱液在压力-0.07~0.08Mpa,50~60℃ 条件下,经减压回收乙醇,得到浓缩液;
8)浓缩液在70~80℃ 进行真空干燥,得蔓越橘色素成品,水分控制在5%以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含有蔓越橘色素的可食用油墨,其特征在于:强电场萃取时的电场强度为每平方厘米60~70千伏,高压电场冲数700~850次,脉冲频率450~550Hz。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蔓越橘色素的可食用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纳晶纤维素的制备方法为:
1)将慈竹去叶、洗净、干燥,采用植物粉碎机粉碎,经 60目筛网过滤,得到粒径小于等于0.25mm的慈竹粉末;
2) 将步骤 1) 中得到的慈竹粉末在机械搅拌作用下,于88~92℃碱性溶液中反应130~160min,重复2次,然后用蒸馏水洗净残碱,获得慈竹纤维 ;
3) 采用含氯溶液在机械搅拌作用下,70~90℃漂白处理步骤 2)中得到的慈竹纤维100~120min,重复4次,然后用蒸馏水洗净残氯,获得高纯度慈竹纤维;
4)将步骤 3)中得到的高纯度慈竹纤维在机械搅拌作用下,置于pH3~8、45~60℃纤维素酶溶液中反应120~180min,然后通过200 目的滤网将固液相进行分离,随后将固相转移至酸水解反应釜中;
5)将硫酸加入上述反应釜内的反应体系中,控制反应体系中酸的浓度范围 5wt%~40wt%,在酸水解反应体系中,反应温度为30℃~100℃,反应时间2h~10h;
6)酸水解反应结束后对反应体系进行静置处理,除去上清液,如此重复操作至反应体系 pH值达到 2~4,然后将反应体系转移至透析袋中继续透析除酸,直至其pH 值达到6~7;
7)透析后的悬浮液于冰水浴中用超声波细胞粉碎机在 540w的输出功率下处理15min,-45℃冷冻干燥48h,得到纳晶纤维素。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含有蔓越橘色素的可食用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上述配比称取蔓越橘色素,可食用连接料,可食用助剂、纳晶纤维素和纯净水;
2)将纳晶纤维素与纯净水混合,配置成质量分数为 0.1%-2%的溶液 ; 3)用超声波细胞粉碎机在 630-810w 的输出功率下处理 10-30min; 4)按照上述原料配比补加纯净水,在40-60℃恒温,在200-400r/min 的转速下搅拌30min后加入蔓越橘色素; 5)提高转速到 400-600r/min 搅拌20-40min 后,加入可食用连接料和可食用助剂; 6)在 600-1000r/min 的转速下搅拌20-40min即可。
CN201611016152.6A 2016-11-18 2016-11-18 一种含有蔓越橘色素的可食用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70336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16152.6A CN107033663A (zh) 2016-11-18 2016-11-18 一种含有蔓越橘色素的可食用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16152.6A CN107033663A (zh) 2016-11-18 2016-11-18 一种含有蔓越橘色素的可食用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33663A true CN107033663A (zh) 2017-08-11

Family

ID=59530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16152.6A Pending CN107033663A (zh) 2016-11-18 2016-11-18 一种含有蔓越橘色素的可食用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33663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62213A (zh) * 2015-07-30 2015-11-18 荆楚理工学院 一种低粘度可食性抗菌水基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31194A (zh) * 2015-12-04 2016-02-17 大连工业大学 一种纳晶纤维素可食性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62213A (zh) * 2015-07-30 2015-11-18 荆楚理工学院 一种低粘度可食性抗菌水基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31194A (zh) * 2015-12-04 2016-02-17 大连工业大学 一种纳晶纤维素可食性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徐青等: "蓝莓花青素的提取及分离研究进展",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28187B (zh) 一种高膳食纤维含量的均质番茄酱的制作方法
CN102224878B (zh) 一种刺梨果糕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55060B (zh) 一种佐餐用玫瑰花酱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99567A (zh) 螺旋藻营养果冻
CN108283291A (zh) 一种速溶桂花营养藕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53888A (zh) 一种莲雾果冻的制作方法
CN114431383A (zh) 一种含有佛手天然精油的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32804B (zh) 一种魔芋食品及其生产方法
CN101785551B (zh) 一种新型蚬蚧酱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19790A (zh) 一种含有葡萄皮色素的可食用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07016A (zh) 一种玛咖米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89382A (zh) 一种多麦营养面条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62322A (zh) 赤铁果营养果酱粉的加工方法
CN105767967A (zh) 一种火龙果果皮糕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90151A (zh) 一种含有桑葚色素的可食用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32561A (zh) 枸杞纤维素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33663A (zh) 一种含有蔓越橘色素的可食用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49811A (zh) 一种富含原花青素的花生蛋白冲调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13069B (zh) 一种用甘薯粉制作苹果复合混浊汁饮料的方法
CN107019215A (zh) 一种阿胶粉生产工艺
KR100367221B1 (ko) 해조묵의 제조방법
CN109527487A (zh) 一种龙眼果酱及制备方法
CN1081927C (zh) 枸杞全粉及其生产方法
CN106519791A (zh) 一种含有黑豆皮色素的可食用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90537A (zh) 无胶猕猴桃果冻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81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