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20958B - 一种新能源汽车能量回收控制装置、新能源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能量回收控制装置、新能源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20958B
CN107020958B CN201710280099.9A CN201710280099A CN107020958B CN 107020958 B CN107020958 B CN 107020958B CN 201710280099 A CN201710280099 A CN 201710280099A CN 107020958 B CN107020958 B CN 1070209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w energy
energy automobile
landing gear
automobile
recov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8009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20958A (zh
Inventor
隆剑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Yinqu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Yinqu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Yinqu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Yinqu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28009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0209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70209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209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209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209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7/00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7/10Dynamic electric regenerative brak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7/00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7/10Dynamic electric regenerative braking
    • B60L7/16Dynamic electric regenerative braking for vehicles comprising converters between the power source and the mo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7/00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7/24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with additional mechanical or electromagnetic brak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00Arrangements of braking elements, i.e. of those parts where braking effect occurs specially for vehicles
    • B60T1/12Arrangements of braking elements, i.e. of those parts where braking effect occurs specially for vehicles acting otherwise than by retarding wheels, e.g. jet action
    • B60T1/14Arrangements of braking elements, i.e. of those parts where braking effect occurs specially for vehicles acting otherwise than by retarding wheels, e.g. jet action directly on ro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10/00Converter types
    • B60L2210/30AC to DC conver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2270/00Further aspects 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T2270/60Regenerative braking
    • B60T2270/604Merging friction therewith; Adjusting their reparti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2Electric energy management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能量回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能量回收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及新能源汽车,包括安装在新能源汽车底架上的制动系统、控制系统、充电系统和储电电池组:所述制动系统包括起落架、及与所述起落架连接的回收固定锁控器、升降电机、摩擦制动轮;所述起落架一端通过所述回收固定锁控器与所述新能源汽车底架连接,另一端通过悬臂活动轴与所述新能源汽车底架连接;所述充电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伞形齿轮、发电机电压整流器、充电器和稳压调节器,有效提高能量回收率,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了新的能量来源,同时能够保证新能源汽车的制动稳定性,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可降低汽车的振动和发热。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能量回收控制装置、新能源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能量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能量回收控制装置、新能源汽车。
背景技术
在世界能源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成为研究热点。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源(或者使用常规的车,然后采用新型的动力装置,包括混合动力汽车(FCEV)、纯电动汽车(BEV)、燃料电池电动汽车(PCEV)以及其它新能源汽车等。中国根据自身的能源和技术发展状况,选定纯电动汽车为主要战略取向。
纯电动汽车是以车载电源(充电蓄电池)作为储能方式、用电动机为动力来驱动车轮行驶的。在纯电动汽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中,如何提高续驶里程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延长续驶里程的方法:一是提高蓄电池的容量,二是能量回收利用。利用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进行车辆振动能量的俘获,在汽车的传感、驱动、隔振降噪以及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TPMS)等方面已有成功的应用。而结合回收制动能量和汽车振动能量的研究则未见报道。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源,电池的电容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新能源汽车的行驶距离与时间,然而由于电池的容量是有限的,当电池内的电量消耗完时,会直接使新能源汽车无法继续行驶,造成不便。并且电池在充电或烈日暴晒后,使蓄电池温度增高,蓄电池各种活性物质的活度增加,影响蓄电池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能量回收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能有效提高能量回收率,能够为纯新能源汽车提供了新的能量来源,同时能够保证新能源汽车的制动稳定性,这对纯新能源汽车而言尤为重要,可以有效提高续驶里程,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可降低汽车的振动和发热。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能量回收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能量回收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在新能源汽车底架上的制动系统、控制系统、充电系统和储电电池组:
所述制动系统包括起落架、及与所述起落架连接的回收固定锁控器、升降电机、摩擦制动轮;
所述升降电机设置在所述新能源汽车底架上;
所述回收固定锁控器设置在所述新能源汽车底架上;
所述起落架一端通过所述回收固定锁控器与所述新能源汽车底架连接,另一端通过悬臂活动轴与所述新能源汽车底架连接;
所述充电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伞形齿轮、发电机电压整流器、充电器和稳压调节器;
所述伞形齿轮与所述摩擦制动轮连接,具体地,伞形齿轮为90度伞形齿轮,伞形齿轮外设置一伞形齿轮油壳罩;
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制动系统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制动系统运行状态。
具体地,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新能源汽车运行状态情况控制所述制动系统运行状态,当新能源汽车下坡时,所述控制系统启动制动系统运行,所述起落架下降,所述摩擦制动轮着地运行,充电系统开始充电,或者当新能源汽车处于一定刹车运行状态时,所述控制系统启动制动系统运行,所述起落架下降,所述摩擦制动轮着地运行,充电系统开始充电,即将所述摩擦制动轮的机械能通过所述充电系统转化为电能储存在所述储电电池组中,有效提高能量回收率,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了新的能量来源,有效提高续驶里程,同时能够保证新能源汽车的制动稳定性,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可降低汽车的振动和发热。
进一步地,所述回收固定锁控器包括与所述新能源汽车底架连接的固定卡块和移动卡块、与所述起落架连接的卡舌、回位弹簧;
所述卡舌上设置卡舌孔;
所述移动卡块的下端设置一电磁吸拉开关;
所述回位弹簧与所述移动卡块的上端连接。
具体地,所述电磁吸拉开关受到外力作用时,带动所述移动卡块向一侧移动,当所述移动卡块离开所述卡舌的卡舌孔时,所述卡舌受到所述起落架重力影响开始下降,所述摩擦制动轮着地运行,充电系统开始充电将所述摩擦制动轮的机械能通过所述充电系统转化为电能储存在所述储电电池组中,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了新的能量来源,有效提高续驶里程,同时能够保证新能源汽车的制动稳定性,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可降低汽车的振动和发热;当所述电磁吸拉开关所受外力消失时,所述移动卡块在所述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电机包括电机及与所述电机轴连接的绞盘,所述起落架通过所述绞盘上设置的钢绳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新能源汽车底架上;具体地,当所述电磁吸拉开关所受外力消失时,所述电机通过钢绳将所述起落架升起,所述摩擦制动轮离开地面,所述卡舌与所述移动卡块和所述固定卡块卡接一起,有效防止所述摩擦制动轮对新能源汽车能量造成浪费。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绞盘上设置一钢绳收放孔。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为桥式滚珠触点开关,所述桥式滚珠触点开关与所述电磁吸拉开关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为刹车系统,所述刹车系统与所述电磁吸拉开关连接。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能量回收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控制系统获取新能源汽车运行状态信息;
判断新能源汽车运行状态信息是否符合所述电磁吸拉开关开启条件,若否,则继续获取新能源汽车运行状态信息;
若是,则开启所述电磁吸拉开关,所述起落架下降,所述摩擦制动轮落地开始运行;
启动充电系统,回收所述摩擦制动轮运行能量,及时有效地回收能量,提高能量回收率,为纯新能源汽车提供了新的能量来源,有效提高续驶里程,同时保证新能源汽车的制动稳定性,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进一步地,所述启动充电系统,回收所述摩擦制动轮运行能量之后还包括:
所述控制系统继续获取新能源汽车运行状态信息;
判断新能源汽车运行状态信息是否符合所述回位弹簧回位条件,若是,则所述所述回位弹簧回位,所述起落架上升,新能源汽车能量回收结束,及时有效地减小能量浪费,提高新能源汽车能量利用率。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获取新能源汽车运行状态信息步骤中所述新能源汽车运行状态信息至少包括新能源汽车上坡信息、新能源汽车下坡信息、新能源汽车刹车信息中的一项。
需要说明的时,所述获取新能源汽车刹车信息包括刹车时长、刹车动作信息,如果所述刹车信息仅仅时短暂的轻微点刹车,所述新能源汽车控制系统则不会启动制动系统发电,可以做到有效地使用能源,节约能源。
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包括安装在新能源汽车底架上的制动系统、控制系统、充电系统和储电电池组:
所述制动系统包括起落架、及与所述起落架连接的回收固定锁控器、升降电机、摩擦制动轮;
所述升降电机设置在所述新能源汽车底架上;
所述回收固定锁控器设置在所述新能源汽车底架上;
所述起落架一端通过所述回收固定锁控器与所述新能源汽车底架连接,另一端通过悬臂活动轴与所述新能源汽车底架连接;
所述充电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伞形齿轮、发电机电压整流器、充电器和稳压调节器;
所述伞形齿轮与所述摩擦制动轮连接;
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制动系统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制动系统运行状态。
具体地,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新能源汽车运行状态情况控制所述制动系统运行状态,当新能源汽车下坡时,所述控制系统启动制动系统运行,所述起落架下降,所述摩擦制动轮着地运行,充电系统开始充电,或者当新能源汽车处于一定刹车运行状态时,所述控制系统启动制动系统运行,所述起落架下降,所述摩擦制动轮着地运行,充电系统开始充电,即将所述摩擦制动轮的机械能通过所述充电系统转化为电能储存在所述储电电池组中,有效提高能量回收率,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了新的能量来源,有效提高续驶里程,同时能够保证新能源汽车的制动稳定性,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可降低汽车的振动和发热。
进一步地,所述回收固定锁控器包括与所述新能源汽车底架连接的固定卡块和移动卡块、与所述起落架连接的卡舌、回位弹簧;
所述卡舌上设置卡舌孔;
所述移动卡块的下端设置一电磁吸拉开关;
所述回位弹簧与所述移动卡块的上端连接。
具体地,所述电磁吸拉开关受到外力作用时,带动所述移动卡块向一侧一定,当所述移动卡块离开所述卡舌的卡舌孔时,所述卡舌受到所述起落架重力影响开始下降,所述摩擦制动轮着地运行,充电系统开始充电将所述摩擦制动轮的机械能通过所述充电系统转化为电能储存在所述储电电池组中,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了新的能量来源,有效提高续驶里程,同时能够保证新能源汽车的制动稳定性,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可降低汽车的振动和发热;当所述电磁吸拉开关所受外力消失时,所述移动卡块在所述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电机包括电机及与所述电机轴连接的绞盘,所述起落架通过所述绞盘上设置的钢绳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新能源汽车底架上;具体地,当所述电磁吸拉开关所受外力消失时,所述电机通过钢绳将所述起落架升起,所述摩擦制动轮离开地面,所述卡舌与所述移动卡块和所述固定卡块卡接一起,有效防止所述摩擦制动轮对新能源汽车能量造成浪费。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电机下设置一接线盒。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绞盘上设置一钢绳收放孔。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为桥式滚珠触点开关,所述桥式滚珠触点开关与所述电磁吸拉开关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为刹车系统,所述刹车系统与所述电磁吸拉开关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伞形齿轮外设置一伞形齿轮油壳罩。
进一步具体地,所述伞形齿轮为90度伞形齿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能量回收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及包含该控制装置的新能源汽车,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在新能源汽车底架上的制动系统、控制系统、充电系统和储电电池组:所述制动系统包括起落架、及与所述起落架连接的回收固定锁控器、升降电机、摩擦制动轮;所述升降电机设置在所述新能源汽车底架上;所述回收固定锁控器设置在所述新能源汽车底架上;所述起落架一端通过所述回收固定锁控器与所述新能源汽车底架连接,另一端通过悬臂活动轴与所述新能源汽车底架连接;所述充电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伞形齿轮、发电机电压整流器、充电器和稳压调节器;所述伞形齿轮与所述摩擦制动轮连接;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制动系统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制动系统运行状态。具体地,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新能源汽车运行状态情况控制所述制动系统运行状态,当新能源汽车下坡时,所述控制系统启动制动系统运行,所述起落架下降,所述摩擦制动轮着地运行,充电系统开始充电,或者当新能源汽车处于一定刹车运行状态时,所述控制系统启动制动系统运行,所述起落架下降,所述摩擦制动轮着地运行,充电系统开始充电,即将所述摩擦制动轮的机械能通过所述充电系统转化为电能储存在所述储电电池组中,有效提高能量回收率,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了新的能量来源,有效提高续驶里程,同时能够保证新能源汽车的制动稳定性,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可降低汽车的振动和发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能量回收控制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能量回收控制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回收固定锁控器锁紧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回收固定锁控器降落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升降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能量回收控制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能量回收控制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回收固定锁控器锁紧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回收固定锁控器降落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升降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参考图1、图2所示,一种新能源汽车能量回收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在新能源汽车底架133上的制动系统、控制系统、充电系统和储电电池组;
所述制动系统包括起落架114、及与所述起落架114连接的回收固定锁控器119、升降电机122、摩擦制动轮111;
所述升降电机122设置在所述新能源汽车底架133上;
所述回收固定锁控器119设置在所述新能源汽车底架133上;
所述起落架114一端通过所述回收固定锁控器119与所述新能源汽车底架133连接,另一端通过悬臂活动轴121与所述新能源汽车底架133连接;
所述充电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伞形齿轮112、发电机113、电压整流器115、充电器116和稳压调节器117;
所述伞形齿轮112与所述摩擦制动轮111连接;
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制动系统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制动系统运行状态。
具体地,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新能源汽车运行状态情况控制所述制动系统运行状态,当新能源汽车下坡时,所述控制系统启动制动系统运行,所述起落架114下降,所述摩擦制动轮111着地运行,充电系统开始充电,或者当新能源汽车处于一定刹车运行状态时,所述控制系统启动制动系统运行,所述起落架114下降,所述摩擦制动轮111着地运行,充电系统开始充电,即将所述摩擦制动轮的机械能通过所述充电系统转化为电能储存在所述储电电池组中,有效提高能量回收率,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了新的能量来源,有效提高续驶里程,同时能够保证新能源汽车的制动稳定性,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可降低汽车的振动和发热。
进一步地,参考图3、图4所示,所述回收固定锁控器119包括与所述新能源汽车底架连接的固定卡块124和移动卡块128、与所述起落架114连接的卡舌125、回位弹簧127;
所述卡舌125上设置卡舌孔;
所述移动卡块128的下端设置一电磁吸拉开关126;
所述回位弹簧127与所述移动卡块128的上端连接。
具体地,所述电磁吸拉开关126受到外力作用时,带动所述移动卡块128向一侧移动,当所述移动卡块128离开所述卡舌125的卡舌孔时,参考图4所示,所述卡舌125受到所述起落架114重力影响开始下降,所述摩擦制动轮111着地运行,充电系统开始充电将所述摩擦制动轮111的机械能通过所述充电系统转化为电能储存在所述储电电池组中,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了新的能量来源,有效提高续驶里程,同时能够保证新能源汽车的制动稳定性,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可降低汽车的振动和发热;当所述电磁吸拉开关所受外力消失时,所述移动卡块在所述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参考图3所示。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参考图5所示,所述升降电机122包括电机130及与所述电机轴连接的绞盘131,所述起落架114通过所述绞盘131上设置的钢绳132与所述电机130连接,所述电机130设置在所述新能源汽车底架133上;具体地,当所述电磁吸拉开关126所受外力消失时,所述电机130通过钢绳132将所述起落架114升起,所述摩擦制动轮111离开地面,所述卡舌125与所述移动卡块128和所述固定卡块卡124接一起,有效防止所述摩擦制动轮111对新能源汽车能量造成浪费。
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电机130下设置一接线盒129。
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绞盘131上设置一钢绳收放孔。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系统为桥式滚珠触点开关123,所述桥式滚珠触点开关123与所述电磁吸拉开关126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伞形齿轮112外设置一伞形齿轮油壳罩118。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伞形齿轮112为90度伞形齿轮。
该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参考图6所示:
所述控制系统获取新能源汽车运行状态信息;
判断新能源汽车运行状态信息是否符合所述电磁吸拉开关开启条件,若否,则继续获取新能源汽车运行状态信息;
若是,则开启所述电磁吸拉开关,所述起落架下降,所述摩擦制动轮落地开始运行;
启动充电系统,回收所述摩擦制动轮运行能量,及时有效地回收能量,提高能量回收率,为纯新能源汽车提供了新的能量来源,有效提高续驶里程,同时保证新能源汽车的制动稳定性,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所述控制系统继续获取新能源汽车运行状态信息;
判断新能源汽车运行状态信息是否符合所述回位弹簧回位条件,若是,则所述所述回位弹簧回位,所述起落架上升,新能源汽车能量回收结束,及时有效地减小能量浪费,提高新能源汽车能量利用率。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系统获取新能源汽车运行状态信息步骤中所述新能源汽车运行状态信息包括新能源汽车上坡信息、新能源汽车下坡信息。
实施例2
参考图7、图8所示,一种新能源汽车能量回收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在新能源汽车底架233上的制动系统、控制系统、充电系统和储电电池组:
所述制动系统包括起落架214、及与所述起落架214连接的回收固定锁控器219、升降电机222、摩擦制动轮211;
所述升降电机222设置在所述新能源汽车底架233上;
所述回收固定锁控器219设置在所述新能源汽车底架233上;
所述起落架214一端通过所述回收固定锁控器219与所述新能源汽车底架233连接,另一端通过悬臂活动轴221与所述新能源汽车底架233连接;
所述充电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伞形齿轮212、发电机213、电压整流器115、充电器216和稳压调节器217;
所述伞形齿轮212与所述摩擦制动轮211连接;
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制动系统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制动系统运行状态。
具体地,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新能源汽车运行状态情况控制所述制动系统运行状态,当新能源汽车下坡时,所述控制系统启动制动系统运行,所述起落架214下降,所述摩擦制动轮211着地运行,充电系统开始充电,或者当新能源汽车处于一定刹车运行状态时,所述控制系统启动制动系统运行,所述起落架214下降,所述摩擦制动轮211着地运行,充电系统开始充电,即将所述摩擦制动轮的机械能通过所述充电系统转化为电能储存在所述储电电池组中,有效提高能量回收率,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了新的能量来源,有效提高续驶里程,同时能够保证新能源汽车的制动稳定性,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可降低汽车的振动和发热。
进一步地,参考图9、图10所示,所述回收固定锁控器219包括与所述新能源汽车底架连接的固定卡块224和移动卡块228、与所述起落架214连接的卡舌225、回位弹簧227;
所述卡舌225上设置卡舌孔;
所述移动卡块228的下端设置一电磁吸拉开关226;
所述回位弹簧227与所述移动卡块228的上端连接。
具体地,所述电磁吸拉开关226受到外力作用时,带动所述移动卡块228向一侧移动,当所述移动卡块228离开所述卡舌225的卡舌孔时,参考图4所示,所述卡舌225受到所述起落架214重力影响开始下降,所述摩擦制动轮211着地运行,充电系统开始充电将所述摩擦制动轮211的机械能通过所述充电系统转化为电能储存在所述储电电池组中,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了新的能量来源,有效提高续驶里程,同时能够保证新能源汽车的制动稳定性,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可降低汽车的振动和发热;当所述电磁吸拉开关所受外力消失时,所述移动卡块在所述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参考图3所示。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1所示,所述升降电机222包括电机230及与所述电机轴连接的绞盘231,所述起落架214通过所述绞盘231上设置的钢绳232与所述电机230连接,所述电机230设置在所述新能源汽车底架133上;具体地,当所述电磁吸拉开关226所受外力消失时,所述电机230通过钢绳232将所述起落架214升起,所述摩擦制动轮211离开地面,所述卡舌225与所述移动卡块228和所述固定卡块224卡接一起,有效防止所述摩擦制动轮211对新能源汽车能量造成浪费。
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电机230下设置一接线盒229。
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绞盘231上设置一钢绳收放孔。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为刹车系统,所述刹车系统与所述电磁吸拉开关226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伞形齿轮212外设置一伞形齿轮油壳罩218。
进一步具体地,所述伞形齿轮212为90度伞形齿轮。
本实施例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参考图12所示:
所述控制系统获取新能源汽车刹车运行状态信息;
判断新能源汽车刹车运行状态信息是否符合所述电磁吸拉开关开启条件,若否,则继续获取新能源汽车运行状态信息;
若是,则开启所述电磁吸拉开关,所述起落架下降,所述摩擦制动轮落地开始运行;
启动充电系统,回收所述摩擦制动轮运行能量,及时有效地回收能量,提高能量回收率,为纯新能源汽车提供了新的能量来源,有效提高续驶里程,同时保证新能源汽车的制动稳定性,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所述控制系统继续获取新能源汽车运行状态信息;
判断新能源汽车运行状态信息是否符合所述回位弹簧回位条件,若是,则所述所述回位弹簧回位,所述起落架上升,新能源汽车能量回收结束,及时有效地减小能量浪费,提高新能源汽车能量利用率。
需要说明的时,所述获取新能源汽车刹车运行状态信息包括刹车时长、刹车动作信息,如果所述刹车信息仅仅时短暂的轻微点刹车,所述新能源汽车控制系统则不会启动制动系统发电,可以做到有效地使用能源,节约能源。
实施例3
一种新能源汽车,本实施例所述新能源汽车包含实施例1所述的能量回收控制装置。
实施例4
一种新能源汽车,本实施例所述新能源汽车包含实施例2所述的能量回收控制装置。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能量回收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在新能源汽车底架上的制动系统、控制系统、充电系统和储电电池组:所述制动系统包括起落架、及与所述起落架连接的回收固定锁控器、升降电机、摩擦制动轮;所述升降电机设置在所述新能源汽车底架上;所述回收固定锁控器设置在所述新能源汽车底架上;所述起落架一端通过所述回收固定锁控器与所述新能源汽车底架连接,另一端通过悬臂活动轴与所述新能源汽车底架连接;所述充电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伞形齿轮、发电机电压整流器、充电器和稳压调节器;所述伞形齿轮与所述摩擦制动轮连接;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制动系统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制动系统运行状态。具体地,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新能源汽车运行状态情况控制所述制动系统运行状态,当新能源汽车下坡时,所述控制系统启动制动系统运行,所述起落架下降,所述摩擦制动轮着地运行,充电系统开始充电,或者当新能源汽车处于一定刹车运行状态时,所述控制系统启动制动系统运行,所述起落架下降,所述摩擦制动轮着地运行,充电系统开始充电,即将所述摩擦制动轮的机械能通过所述充电系统转化为电能储存在所述储电电池组中,有效提高能量回收率,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了新的能量来源,有效提高续驶里程,同时能够保证新能源汽车的制动稳定性,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可降低汽车的振动和发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新能源汽车能量回收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在新能源汽车底架上的制动系统、控制系统和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系统包括起落架、及与所述起落架连接的回收固定锁控器、升降电机、摩擦制动轮;所述升降电机设置在所述新能源汽车底架上;所述回收固定锁控器设置在所述新能源汽车底架上;所述起落架一端通过所述回收固定锁控器与所述新能源汽车底架连接,另一端通过悬臂活动轴与所述新能源汽车底架连接;所述充电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伞形齿轮、发电机电压整流器、充电器和稳压调节器;所述伞形齿轮与所述摩擦制动轮连接;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制动系统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制动系统运行状态;
所述回收固定锁控器包括与所述新能源汽车底架连接的固定卡块和移动卡块、与所述起落架连接的卡舌、回位弹簧;
所述卡舌上设置卡舌孔;
所述移动卡块的下端设置一电磁吸拉开关;
所述回位弹簧与所述移动卡块的上端连接;
所述升降电机包括电机及与所述电机轴连接的绞盘,所述起落架通过所述绞盘上设置的钢绳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新能源汽车底架上;
所述绞盘上设置一钢绳收放孔;
所述控制系统为刹车系统,所述刹车系统与所述电磁吸拉开关连接;
该新能源汽车能量回收控制装置执行能量回收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控制系统获取新能源汽车运行状态信息;
判断新能源汽车运行状态信息是否符合所述电磁吸拉开关开启条件,若否,则继续获取新能源汽车运行状态信息;
若是,则开启所述电磁吸拉开关,所述起落架下降,所述摩擦制动轮落地开始运行;
启动充电系统,回收所述摩擦制动轮运行能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能量回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充电系统,回收所述摩擦制动轮运行能量之后还包括:
所述控制系统继续获取新能源汽车运行状态信息;
判断新能源汽车运行状态信息是否符合所述回位弹簧回位条件,若是,则所述回位弹簧回位,所述起落架上升,新能源汽车能量回收结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能量回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获取新能源汽车运行状态信息步骤中所述新能源汽车运行状态信息至少包括新能源汽车上坡信息、新能源汽车下坡信息、新能源汽车刹车信息中的一项。
4.一种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能量回收控制装置。
CN201710280099.9A 2017-04-26 2017-04-26 一种新能源汽车能量回收控制装置、新能源汽车 Active CN1070209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80099.9A CN107020958B (zh) 2017-04-26 2017-04-26 一种新能源汽车能量回收控制装置、新能源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80099.9A CN107020958B (zh) 2017-04-26 2017-04-26 一种新能源汽车能量回收控制装置、新能源汽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20958A CN107020958A (zh) 2017-08-08
CN107020958B true CN107020958B (zh) 2023-09-01

Family

ID=59526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80099.9A Active CN107020958B (zh) 2017-04-26 2017-04-26 一种新能源汽车能量回收控制装置、新能源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209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99892B (zh) * 2017-04-28 2020-01-21 苏州银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锁控装置、能量回收装置、新能源汽车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01007A (ja) * 1997-01-16 1998-07-31 Nittetsu Semiconductor Kk 搬送ロボット
CN2771020Y (zh) * 2005-01-30 2006-04-12 张志贇 交通工具制动能量回收装置
CN101130360A (zh) * 2006-08-26 2008-02-27 夏培根 汽车副制动刹车装置
CN105000005A (zh) * 2015-07-27 2015-10-28 江苏大学 一种新型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收装置
CN106042942A (zh) * 2016-07-19 2016-10-26 深圳市伊诺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能量回收制动系统
CN207565350U (zh) * 2017-04-26 2018-07-03 苏州银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能量回收控制装置、新能源汽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7529A (zh) * 2006-11-17 2007-08-01 陈增新 一种机动车辆刹车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01007A (ja) * 1997-01-16 1998-07-31 Nittetsu Semiconductor Kk 搬送ロボット
CN2771020Y (zh) * 2005-01-30 2006-04-12 张志贇 交通工具制动能量回收装置
CN101130360A (zh) * 2006-08-26 2008-02-27 夏培根 汽车副制动刹车装置
CN105000005A (zh) * 2015-07-27 2015-10-28 江苏大学 一种新型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收装置
CN106042942A (zh) * 2016-07-19 2016-10-26 深圳市伊诺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能量回收制动系统
CN207565350U (zh) * 2017-04-26 2018-07-03 苏州银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能量回收控制装置、新能源汽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20958A (zh) 2017-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778420C (en) Peak demand reduction in mining haul trucks utilizing an on-board energy storage system
CN101570131B (zh) 一种四驱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系统的驱动管理方法
CN104085312B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
WO2011019133A3 (ko) 전기자동차용 전지 충전 시스템
JP2012080689A (ja) 電気自動車用電源装置
CN104309605A (zh) 基于gps地理信息的混合动力汽车节能控制方法
CN112105521A (zh) 用于电驱动的车辆的系统以及相关的车辆和相关的方法
CN110920423A (zh) 一种车辆急救补电方法、系统
CN201118405Y (zh) 一种电动车轮毂电机
CN107020958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能量回收控制装置、新能源汽车
CN204915335U (zh) 节能电动车
JP5648581B2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を搭載した電動カート及び電動カート用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の充電方法
CN107139897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刹车系统、能量回收装置、新能源汽车
CN103036296B (zh) 节能环保型汽车用电磁制动器
CN115946547A (zh) 一种基于碳基电容电池的混合动力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1002526Y (zh) 一种带自动充电功能的电动自行车
CN107199892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锁控装置、能量回收装置、新能源汽车
CN20756535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能量回收控制装置、新能源汽车
CN201395065Y (zh) 新型双动力电动汽车
CN109484234A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的控制方法
CN105150870A (zh) 一种牵引式电动车充电方法及充电站
CN202879271U (zh) 电动汽车低速馈能回收控制装置
CN109742823A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系统
CN103269111B (zh) 电动车的能量回收及补偿装置
CN107719146A (zh) 车辆驱动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