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18403B -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18403B
CN107018403B CN201610928335.9A CN201610928335A CN107018403B CN 107018403 B CN107018403 B CN 107018403B CN 201610928335 A CN201610928335 A CN 201610928335A CN 107018403 B CN107018403 B CN 1070184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nge
projection
value
display
se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2833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18403A (zh
Inventor
高间康文
远藤隆明
佐藤清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0184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184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184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184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79Video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5/003D [Three Dimensional] image rendering
    • G06T15/08Volume render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0002Inspection of images, e.g. flaw detection
    • G06T7/0012Biomedical image insp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63Image reproducers using image projection scree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10Image acquisition modality
    • G06T2207/10072Tomographic images
    • G06T2207/10081Computed x-ray tomography [C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10Image acquisition modality
    • G06T2207/10072Tomographic images
    • G06T2207/10088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10Image acquisition modality
    • G06T2207/10116X-ray ima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10/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generation 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2210/41Medic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包括:图像获取单元,其被构造成获取体数据;特征点获取单元,其被构造成获取所述体数据中的被摄体的特征点的坐标;范围设定单元,其被构造成设定投影范围,设定显示范围,并调整所述投影范围和所述显示范围中的至少一者,使得所述投影范围与所述显示范围满足预定关系,所述投影范围对要据以生成投影图像的所述体数据的范围进行定义,所述显示范围对要显示特征点的范围进行定义;以及显示控制单元,其被构造成根据所述投影范围、由所述体数据来生成所述投影图像,并且将所述显示范围中的特征点叠加在所述投影图像上。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及程序,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显示三维图像的投影图像及特征点的技术。
背景技术
通常使用最大强度投影方法,来可视化使用医用摄像装置(X光CT、MRI等)拍摄的三维图像中的组织结构(血管等)。日本特开2013-70776号公报公开了如下技术,该技术生成最大强度投影图像,使得对于三维图像的特定投影面中的各个像素,针对穿过该像素的视线上的三维图像的体素(voxel)的体素值获取最大值(即,投影该视线上的最大值),并且采用所获取的最大值作为该像素的值。最大强度投影图像也称作MIP(Maximum IntensityProjection,最大强度投影)图像。
在该技术中,在跨投影面而设定投影有体素的范围(下文中,该范围将被称作投影范围)时,仅该投影范围中的体素经受投影。如上所述在有限的投影范围中生成的MIP图像通常被称作层块(slab)MIP图像。在该技术中,用户以使得在关注范围中生成投影图像的方式,来设定投影范围。在该技术中,与仅显示指定截面中的图像的情况下相比,能够更容易地识别诸如跨截面延伸的血管的结构的连续性。
在要观察的部分由比周围部分中的体素值低的体素值来表示的情况下,采用将最小值(而不是最大值)投影的MinIP(Min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最小强度投影)图像。下文中,MIP图像及MinIP图像统称为投影图像。
另一方面,在获取三维图像的特征点的位置时,为了使得用户能够识别特征点的分布,通常以使得特征点的三维坐标被投影到投影面上并且显示所投影的点的方式,来对点进行显示。具体地说,在显示三维图像的截面图像时,通常以使得截面用作投影面、并且跨投影面而定义的特定显示范围中的特征点被投影到投影面上的方式,来对特征点进行投影,并且以使得特征点被叠加在截面图像上的方式,来显示特征点的坐标。
发明内容
为了以叠加在投影图像上的方式来显示特征点的分布,需要正确地设定投影图像的投影范围及特征点的显示范围。然而,在传统的图像处理装置中,很难设定投影范围及显示范围,因此很难以叠加在投影图像上的方式来显示特征点的分布。
在本公开的一方面中,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包括:图像获取单元,其被构造成获取体数据;特征点获取单元,其被构造成获取所述体数据中的被摄体的特征点的坐标;范围设定单元,其被构造成设定投影范围,设定显示范围,并调整所述投影范围和所述显示范围中的至少一者,使得所述投影范围与所述显示范围满足预定关系,所述投影范围对要据以生成投影图像的所述体数据的范围进行定义,所述显示范围对要显示特征点的范围进行定义;以及显示控制单元,其被构造成根据所述投影范围、由所述体数据来生成所述投影图像,并且将所述显示范围中的特征点叠加在所述投影图像上。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例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显示系统的构造的图。
图2是例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3是例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投影范围的示意图。
图4是例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投影范围及显示范围的示意图。
图5是例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显示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6A至图6D是例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范围设定单元的操作的示例的图。
图7A及图7B是例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投影范围与显示范围之间的关系的示例的图。
图8是例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显示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9A至图9D是例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范围设定单元的操作的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实施例结合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图像处理装置。
图1是例示根据实施例的图像处理系统的构造的示例的图。图像处理装置1包括被构造成获取体数据(volume data)的图像获取单元110。图像处理装置1还包括被构造成获取体数据中的被摄体的特征点(血管分支、病变部分等)的坐标的特征点获取单元120。
图像处理装置1还包括范围设定单元160,其被构造成,设定体数据的投影图像的投影范围的设定值,设定体数据的特征点的显示范围的设定值,并且调整投影范围和显示范围中的至少一者,以使得投影范围及显示范围满足预定关系。图像处理装置1还包括显示控制单元150,其被构造成根据投影范围中的体数据来生成投影图像,并且将显示范围中的特征点叠加在投影图像上。下面将参照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详细地描述本公开。
第一实施例
在下面作为示例而描述的第一实施例中,在被构造成显示三维图像的投影图像及特征点的装置中,设定投影图像的投影范围及特征点的显示范围,并且以使得特征点叠加在投影图像上的方式来显示投影图像及特征点。
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显示系统包括图像处理装置1、数据库2及显示装置3。图像处理装置1电连接到数据库2及显示装置3。图像处理装置1包括图像获取单元110、特征点获取单元120、投影面设定单元130、图像生成单元140、显示控制单元150及范围设定单元160。
图像处理装置1对在投影范围内生成投影图像并且显示该投影图像的处理进行控制。图像处理装置1还以使得特征点叠加在投影图像上的方式,对显示显示范围内的特征点的处理进行控制。在这些处理中,图像处理装置1进行控制(调整),使得投影范围和显示范围满足预定关系。数据库2存储由诸如x光CT、MRI等的医用摄像装置所收集的被摄体的三维图像数据。数据库2还存储关于被拍摄为三维图像的被摄体中的特征点的信息。显示装置3可以是被构造成显示图像处理装置1处理的信息的液晶监视器等。
接下来,下面参照图2中所示的流程图,来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1中的各种单元的操作及操作过程。
(步骤S200:获取图像)在步骤S200中,图像获取单元110从数据库2中获取针对被摄体而拍摄的三维图像(体数据)。图像获取单元110将所获取的三维图像发送给图像生成单元140。该三维图像以体数据的形式给出,所述体数据是沿x方向、y方向及z方向布置的一组体素。各个体素具有体素值。例如,在CT图像的情况下,体素值是CT值。
(步骤S210:获取特征点)在步骤S210中,特征点获取单元120从数据库2中获取以在步骤S200中所获取的三维图像的形式而被拍摄的被摄体中的特征点的三维坐标。应当注意,假定在与表示三维图像的坐标系相同的坐标系中表示特征点的三维坐标。在关于特征点的信息未存储在数据库2中的情况下,用户可以使用诸如鼠标等的输入装置(未例示)来进行添加或改变特征点的操作,由此输入关于特征点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关于特征点的输入信息被发送给图像生成单元140。
(步骤S220:初始化显示参数)在步骤S220中,范围设定单元160设定投影范围和显示范围的设定值的初始值,并且将关于这些初始值的信息发送给图像生成单元140。例如,采用在观察体图像(volume image)时通常采用的值(例如,10mm)作为投影范围和显示范围的设定值的初始值。
在步骤S220中,投影面设定单元130设定与投影面相关联的初始值,并且将关于这些初始值的信息发送给图像生成单元140。应当注意,投影面是其上生成有投影图像、并且其上投影有特征点的投影面。关于投影面的信息由在三维图像坐标系中表示的投影面的位置和方向来给出。
可以将投影面的方向设定成平行于xy面(轴状面)、yz面(矢状面)或zx面(冠状面),或者可以在任意其他方向设定投影面的方向。例如可以设定与投影面相关联的初始值,使得在轴状面(xy面)中设定方向,并且位置被设定在体图像的中心处。下文中,从三维图像坐标系到投影面坐标系的坐标变换由变换矩阵T来表示。
(步骤S230:生成投影图像)在步骤S230中,图像生成单元140基于在步骤S220中所获取的、或者经由步骤S250之后的处理而获取的投影范围的设定值及关于投影面的信息,来生成在步骤S200中所获取的三维图像的投影图像。如下进行投影图像的生成。将位于投影范围中的三维图像的体素投影到所获取的投影面上,并且采用被投影到投影面中的同一位置(坐标)上的体素的体素值的最大值,作为该位置(坐标)处的像素值,由此生成最大强度投影图像。
应当注意,生成投影图像的方法并不限于上述示例,而是可以采用任意其他方法,只要能够在投影范围中生成投影图像即可。此外,投影图像的类型并不限于最大强度投影图像,投影图像的类型可以是最小强度投影图像、平均强度投影图像等等。
下面参照图3来进一步详细地描述投影图像的处理。图3是从xz面的法线方向(y方向)观看的三维图像300的图。投影面310的方向被设定在轴状面(xy面)中。应当注意,y方向是与绘图页面相垂直的方向。通过从投影面310起、在投影面310的法线(z轴)的两个方向上的特定距离(mm),来设定(定义)投影范围320。
在将投影图像生成到投影面310上的处理中,位于参照投影面310而定义的投影范围中(图3中所示的矩形330中)的体素经受该处理。例如,在投影范围320是10mm的情况下,位于从投影面310起、在法线方向(z方向)±5mm的范围内的体素经受该处理。
(步骤S240:以叠加方式来显示特征点)在步骤S240中,基于在步骤220中所获得的、或者经由S250之后的处理而获得的显示范围的设定值及关于投影面的信息,图像生成单元140生成如下显示图像,在该显示图像中,在步骤S210中所获取的特征点被叠加在步骤S230中所生成的投影图像上。此外,显示控制单元150进行控制,以使得将显示图像及图形用户界面(GUI,稍后参照图5来描述)显示在显示装置3上。
下面参照图4来进一步详细地描述显示特征点的处理。图4是其中与特征点的显示相关联的信息被添加到图3的图。通过沿投影面310的法线方向(z轴)而跨投影面310的特定距离(mm),来设定(定义)显示范围420。位于参照投影面310而定义的显示范围中(图4中所示的矩形430中)的特征点400a及特征点400b被投影到投影面上。
采用要投影到投影面310中与特征点400a及特征点400b相同的位置(坐标)的体素的体素值的最大值,作为这些位置(坐标)的像素值。此外,在各自位置(坐标)处显示指示特征点的存在的标记(例如,“x”)。
在图4中所示的示例中,表示显示范围中的特征点400a及特征点400b的存在的标记,被分别投影到440a及440b,而指示显示范围外部的特征点400c的存在的标记未被投影。另一方面,即使在特征点(如特征点400a)位于投影范围外部的情况下,如果该特征点位于显示范围内,则指示该特征点的存在的标记也被投影。为了确定特定特征点是否在显示范围内,图像生成单元140使用变换矩阵T,来将特征点400a、特征点400b及特征点400c的三维图像空间中的坐标,变换到参照投影面310(z=0)的坐标。
下文中,图像生成单元140基于作为变换的结果而获得的z坐标的绝对值来确定特征点距投影面310的距离。例如,在显示范围420的设定值是20mm的情况下,显示z坐标在从-10mm至10mm的范围内的特征点,而不显示该范围的外部的特征点。
(步骤S250:改变投影面)在步骤S250中,投影面设定单元130接受由用户进行的用以改变投影面310的操作,并且将关于投影面310的改变的信息发送给图像生成单元140。允许用户使用诸如鼠标、键盘等(未示出)的用户接口来自由地设定投影面310的位置及方向,如同已知的三维图像观看器那样。
(步骤S260:获取投影范围和显示范围的指定值)在步骤S260中,范围设定单元160获取由用户所指定的投影范围320或显示范围420中的任意一者的指定值(指定设定值的改变)(在该处理中,范围设定单元160作为指定值获取单元来操作)。本文中,指定值是被指定作为新的设定值的值。例如,可以将用于分别指定投影范围320及显示范围420的滑块(slider)作为GUI而显示在显示画面上,使得允许用户移动指示器(indicator)来改变投影范围320或显示范围420的设定值。因此,能够获取由用户所给出的特定值。
在该处理中,在用户尚未操作任何滑块的状态中,用作各自条(bar)上的指示器的滑块,分别指示投影范围320及显示范围420的当前设定值。用户可以操作两个滑块中的一个滑块的指示器(以使得将该指示器在条上移动),由此将当前设定值改变成新的值,即,给出新的指定值。
当针对投影范围320和显示范围420中的一者,在当前步骤中通过范围设定单元160来获取范围的指定值时,将投影范围320和显示范围420中的这一者(即,设定值被改变的范围)称作“经受操作的范围”,而将投影范围320和显示范围420中的另一者(即,范围设定单元160未获取设定值的范围,即,设定值不被改变的范围)称作“不经受操作的范围”。范围设定单元160采用投影范围320和显示范围420中的一者作为经受操作的范围,而采用另一者作为不经受操作的范围,并且范围设定单元160获取指定经受操作的范围的设定值的指定值。
(步骤S270:基于指定值来控制设定值)在步骤S270中,范围设定单元160进行处理,以基于在步骤S260中所获取的经受操作的范围的指定值来设定不经受处理的范围的设定值。更具体地说,范围设定单元160将经受操作的范围的指定值设定为经受操作的范围的新的设定值,并且调整不经受操作的范围的设定值,使得经受操作的范围的指定值与不经受操作的范围的设定值满足预定关系。
范围设定单元160进行处理,以根据经受操作的范围的指定值及不经受操作的范围的当前设定值来确定(或调整或控制)投影范围320和显示范围420的新的设定值。范围设定单元160将所确定的设定值发送给图像生成单元140。
进行该处理,使得投影范围320的改变后的设定值与显示范围420的改变后的设定值满足预定关系。范围设定单元160采用在步骤S260中所获取的经受操作的范围的指定值,作为该经受操作的范围的新的设定值。接下来,范围设定单元160确定经受操作的范围的新的指定值与不经受操作的范围的当前指定值是否满足预定关系。在预定关系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范围设定单元160不改变不经受操作的范围的当前设定值。另一方面,在预定关系未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范围设定单元160进行处理,以改变(或调整或控制)不经受操作的范围的设定值,使得预定关系得到满足。
在该处理中,对于不经受操作的范围的设定值,可以从满足关系的值中选择最接近当前设定值的值。即,范围设定单元160可以以使得设定值的改变量尽可能地小的方式进行改变。
在本实施例中,预定关系是显示范围包括整个投影范围。即,进行调整(控制),使得投影范围320不大于显示范围420。更具体地说,将经受操作的范围的新的设定值与不经受操作的范围的当前设定值相比较,如果投影范围320大于显示范围420,则将不经受操作的范围的设定值改变(调整)成等于经受操作的范围的新的设定值。
也就是说,投影范围320和显示范围420变得彼此相等,并且显示范围包括整个投影范围的关系得到满足。即,在投影范围320是经受操作的范围时,如果投影范围320的新的设定值大于显示范围420的当前设定值,则范围设定单元160调整显示范围420的设定值,以使其等于投影范围320的新的设定值。
也就是说,在投影范围320大于显示范围420的情况下,范围设定单元160将显示范围420调整成等于投影范围320,由此满足显示范围420包括整个投影范围320的预定关系。
另一方面,在显示范围420是经受操作的范围时,如果显示范围420的新的设定值小于投影范围320的当前设定值,则范围设定单元160调整投影范围320的设定值,以使其等于显示范围420的新的设定值。
也就是说,在显示范围420小于投影范围320的情况下,范围设定单元160调整投影范围320,以使其等于显示范围420,由此满足显示范围420包括整个投影范围320的预定关系。
如上所述,范围设定单元160调整投影范围320和显示范围420中的至少一者,以使得满足整个投影范围320包括在显示范围420中的预定关系。
参照图5,下面描述显示装置3上所显示的显示画面的示例。在显示装置3上所显示的显示画面500中,以使得指示特征点的存在的标记叠加在投影图像上的方式来显示叠加的投影图像510。叠加的投影图像510是在步骤S230及步骤S240中由图像生成单元140所生成的图像。更具体地说,以使得指示特征点的存在的标记叠加在根据三维图像300而生成的投影图像上的方式来生成该图像。
投影范围滑块520是由用户来使用以向系统输入投影范围320的指定值的GUI。投影范围滑块520包括条540及指示器550。指示器550在条540上的位置指示投影范围320的当前设定值。如果指示器550向左移动,则投影范围320减小。如果指示器550向右移动,则投影范围320增大。当指示器550位于条540的左边缘处时,投影范围320是0mm。当指示器550位于条540的右边缘处时,投影范围320具有最大值。
显示范围滑块530是由用户使用以向系统输入显示范围420的指定值的GUI。显示范围滑块530包括条560及指示器570。指示器570在条560上的位置指示显示范围420的当前设定值。随着指示器570向左移动,显示范围420减小,而随着指示器570向右移动,显示范围420增大。
作为指示器的操作的结果,例如,如果滑块的值增大1,则投影范围320和/或显示范围420增大1mm。然而,如果滑块的值减小1,则投影范围320和/或显示范围420减小1mm。
应当注意,可以显示诸如图5中所示的联动操作模式指明单元580作为显示画面500上的GUI。当用户指明了联动操作模式时,多个范围(这种情况下为投影范围320及显示范围420)以联动的方式一起移动。
例如,如果“条件联动”被指定为联动操作模式,则范围设定单元160可以控制(调整)不经受操作的范围的设定值,以使得满足与在步骤S260中所获得的经受操作的范围的指定值之间的预定关系(例如,上述关系)。
另一方面,在“非联动”被指定为联动操作模式的情况下,范围设定单元160可以进行处理,以将在步骤S260中所获得的经受操作的范围的指定值设定为新的设定值,而不改变不经受操作的范围的设定值。即,范围设定单元160不进行依据经受操作的范围的指定值来控制(调整)不经受操作的范围的设定值的处理。
在“完全联动”被指定为联动操作模式的情况下,范围设定单元160可以进行处理,以采用在步骤S260中所获取的经受操作的范围的指定值,也作为不经受操作的范围的新的设定值。即,范围设定单元160进行控制(调整),使得多个范围(这种情况下为投影范围320及显示范围420)被设定成相等的值。由此,使得用户能够在观察投影图像及特征点的状态的同时选择合适的联动操作模式并且设定范围。
参照图6A至图6D,下面描述在步骤S260及步骤S270中由范围设定单元160所进行的处理的示例。图6A及图6B例示了如下示例:投影范围320被指定为经受操作的范围,并且针对投影范围320给出指定值。在图6A中,指示器550a的位置及指示器570a的位置分别指示投影范围320的当前值及显示范围420的当前值。这里假定用户使用鼠标光标700来操作投影范围滑块520,以将指示器550从位置550a移动到位置550b,如图6A中所示。
作为响应,在步骤S260中,范围设定单元160通过检测指示器550b的位置来获取投影范围320的指定值。然后,在步骤S270中,范围设定单元160采用由指示器550b所指向的指定值,作为投影范围320的新的设定值。
在图6A中,显示范围420的当前设定值(由指示器570a指示)大于投影范围320的新的设定值(由指示器550b指示)。即,上述预定关系得到满足,因此不改变显示范围420的设定值。在由用户针对投影范围320而给出的指定值落在图6A中被表示为“非联动”的范围内的情况下,上述预定关系被维持,因此显示范围420的设定值不发生改变。
接下来,假定用户将指示器550从图6B中的位置550b移动到位置550c。在这种情况下,在图6B中,显示范围的当前设定值(由指示器570a指示)小于投影范围320的新的设定值(由指示器550c指示)。即,上述预定关系未得到满足,因此在步骤S270中,范围设定单元160将显示范围420的设定值从由指示器570a指示的位置改变成由指示器570b指示的位置。
在由用户针对投影范围320而给出的指定值落在图6B中被表示为“联动”的范围内的情况下,根据给出的指定值来改变显示范围420的设定值(使得显示范围420的设定值变得等于投影范围320的指定值)。在这种情况下,显示范围滑块530的指示器570的位置也改变成与指示器570b的位置相同的位置。
图6C及图6D例示了如下示例:显示范围420被指定为经受操作的范围,并且针对显示范围420给出指定值。这里假定用户将显示范围滑块530的指示器570从如图6C中所示的位置570d移动到位置570e,并且进一步从如图6D中所示的位置570e移动到位置570f。在这种情况下,在图6C中,投影范围320的当前设定值(由指示器550d指示)小于显示范围420的新的设定值(由指示器570e指示)。
即,上述预定关系得到满足,因此不改变投影范围320的设定值。然而,在图6D中,投影范围320的当前设定值(由指示器550d指示)大于显示范围420的新的设定值(由指示器570f指示)。即,上述预定关系未得到满足,因此在步骤S270中,范围设定单元160将投影范围320的设定值从指示器550d的位置的值改变成指示器550e的位置的值。具体操作与图6A及图6B中所例示的类似,因此省略其进一步的描述。
在上述示例中,范围设定单元160采用经受操作的范围的指定值作为经受操作的范围的新的设定值,并且改变不经受操作的范围的设定值,使得预定关系得到满足。然而,基于经受操作的范围的指定值及不经受操作的范围的当前设定值来确定投影范围320及显示范围420的新的设定值的处理并不限于上述的处理。
例如,在经受操作的范围的指定值及不经受操作的范围的当前设定值不满足预定关系时,可以以使得该关系得到满足的方式来确定经受操作的范围的设定值。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以使得从满足关系的值中选择最接近指定值的值的方式来设定经受操作的范围的设定值,并且将经受操作的范围的设定值设定成所选择的值。即,以使得与指定值的差尽可能地小的方式来改变经受操作的范围的设定值。这使得能够实现如下效果:经受操作的范围的设定值的改变不影响不经受操作的范围的设定值,该效果与稍后描述的第三实施例中所实现的效果类似。
在投影范围320或显示范围420被指定为具有高优先级的范围(高优先级范围)的情况下,无论哪个范围被指定为经受操作的范围,在对范围中的任一范围给出指定值时,可以改变(调整)不具有优先级的范围(非优先级范围)的设定值。例如,在操作高优先级范围的指定值时,按照与上述类似的方式将该指定值设定为经受操作的范围的新的设定值,并且可以改变(调整)不经受操作的范围的设定值,使得预定关系得到满足。在操作不具有优先级的范围的指定值时,可以根据该指定值来改变(调整)经受操作的范围的设定值,使得预定关系得到满足,而不调整不经受操作的范围的设定值。即,在预定关系得到满足时,将指定值设定为经受操作的范围的新的设定值。另一方面,在预定关系未得到满足时,从满足预定关系的值中选择最接近指定值的值,并且将所选择的值设定(调整)为经受操作的范围的新的设定值。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由用户经由联动操作模式指明单元580等(例如通过添加选择项)来选择是否设定具有高优先级的范围以及哪个范围被赋予优先级。
(步骤S280:确定处理结束)在步骤S280中,图像处理装置1基于由用户给出的指令等来确定图像显示处理是否结束。在确定不结束处理的情况下,处理流程进行到步骤S290。然而,在确定要结束处理的情况下,图像处理装置1的处理结束。
(步骤S290:确定显示参数的改变的发生)在步骤S290中,图像处理装置1确定显示参数(关于投影面310的信息、投影范围320的设定值、显示范围420的设定值等等)是否发生改变。在发生了改变的情况下,处理流程返回到步骤S230,以使用新的显示参数来重复步骤S230及后续的步骤。另一方面,在不存在改变的情况下,处理流程返回到步骤S250,以接受显示参数的改变。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图像处理装置来进行上述处理,使得以满足预定关系的方式来设定投影范围320及显示范围420。因此,通过针对投影图像适当地设定投影范围并且针对特征点适当地设定显示范围,能够观察在适合于同时观察投影图像及特征点的条件下显示的、与投影图像及特征点相关联的信息。
此外,在投影范围被指定成大于显示范围时,施加显示范围包括整个投影范围的条件,使得投影范围及显示范围被设定成彼此相等。在投影范围大于特征点的显示范围、并因此位于投影范围的外部超出部分中的特征点部分被投影在投影图像上的情况下,在投影图像上不显示指示存在与这样的特征点部分相对应的这些特征点的信息。然而,通过施加显示范围包括整个投影范围的条件来避免这种情况。
只要预定关系得到满足,就能够独立地指定投影范围及显示范围。这使得能够指定投影范围,例如,使得显示范围被指定成包括诸如整个被摄体的大范围,而将诸如体表面的高亮度区从投影范围排除。即,变得能够自由地设定投影范围及显示范围。
第二实施例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将经受操作的范围(例如,投影范围320)的指定值与不经受操作的范围(例如,显示范围420)的当前设定值相比较,并且改变不经受操作的范围的设定值,使得预定关系得到满足。
与此相对,在以下描述的第二实施例中,图像处理装置1将投影范围及显示范围的各自的指定值与投影范围及显示范围的当前设定值分开地保持,并且图像处理装置1依据指定值是否满足预定关系来确定最新的设定值。范围设定单元160获取指定投影范围320及显示范围420的各自设定值的指定值。然后,范围设定单元160基于所获取的指定值来设定(调整)投影范围320及显示范围420的设定值,使得投影范围320的设定值及显示范围420的设定值满足预定关系。
下面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1中的各种单元的操作及其操作过程。本实施例的特征中的一个特征在于,在步骤S220、步骤S260及步骤S270中由范围设定单元160所进行的处理的一部分、在步骤S240中由显示控制单元150所进行的处理的一部分,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省略对与上述先前实施例类似的构造、功能及操作的描述,以下描述将着重于不同之处。
(步骤S220:初始化显示参数)在步骤S220中,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范围设定单元160设定投影范围320及显示范围420的设定值,并设定投影面310的初始值,并且,范围设定单元160将关于这些初始值的信息发送给图像生成单元140。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范围设定单元160针对投影范围320及显示范围420的指定值而设定初始值。例如,将与投影范围320及显示范围420的设定值的初始值相同的值,设定为指定值的初始值。
(步骤S240:以叠加方式显示特征点)在步骤S240中,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图像生成单元140生成叠加的投影图像510。显示控制单元150进行控制,以将叠加的投影图像510及GUI显示在显示装置3上。然而,在本实施例中,显示GUI的方式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方式(如图5中所示)部分不同。
更具体地说,将用于分别设定投影范围320及显示范围420的滑块520及滑块530作为GUI而显示在显示画面上。更具体地说,由指示器550及指示器570的位置来指示当前设定值,并且在各自滑块的条上显示如下图标,该图标表示指示当前指定值的位置。
(步骤S260:获取投影范围及显示范围的指定值)在步骤S260中,范围设定单元160更新用户针对投影范围320而指定的指定值及针对显示范围420而指定的指定值中的一者(在该处理中,范围设定单元160作为指定值获取单元而操作)。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将用于分别指定投影范围320及显示范围420的滑块作为GUI而显示在显示画面上,使得允许用户移动指示器,并且获取由用户所给出的指定值。用户可以操作两个滑块的指示器中的一个指示器,以输入经受操作的范围的指定值。范围设定单元160利用从GUI获得的值来更新(覆写)经受操作的范围的指定值。在该处理中,不经受操作的范围的指定值被维持而不被更新。
(步骤S270:根据指定值来控制设定值)在步骤S270中,范围设定单元160进行处理,以根据在步骤S260中所获取的经受操作的范围的更新后的指定值、以及不经受操作的范围的当前指定值,来确定(或调整或控制)投影范围及显示范围的新的设定值。范围设定单元160将所确定的设定值发送给图像生成单元140。
进行该处理,使得投影范围320的改变后的设定值与显示范围420的改变后的设定值满足预定关系。即,范围设定单元160采用在步骤S260中所获取的经受操作的范围的指定值,作为该经受操作的范围的新的设定值。接下来,范围设定单元160确定经受操作的范围的指定值与不经受操作的范围的指定值是否满足预定关系。
在预定关系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范围设定单元160采用不经受操作的范围的指定值,作为该不经受操作的范围的设定值。另一方面,在预定关系未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范围设定单元160设定(调整或控制)不经受操作的范围的设定值,使得所述关系得到满足。在该处理中,对于不经受操作的范围的设定值,范围设定单元160可以从满足关系的值中选择最接近当前指定值的值。
参照图7A及图7B,下面给出关于基于投影范围320及显示范围420的指定值来控制(调整)投影范围320及显示范围420的设定值的方式的描述。在以下描述中,以示例的方式假定预定关系是显示范围包括整个投影范围。
在用户操作投影范围滑块520的情况下,即,在经受操作的范围是投影范围的情况下,图7A例示了投影范围320的新给出的指定值610、显示范围420的当前指定值600、以及所得的投影范围320及显示范围420的设定值620之间的关系。在投影范围320的指定值610a小于显示范围420的指定值600时,两个指定值满足预定关系,因此范围设定单元160将指定值直接地设定为设定值620a。
另一方面,在投影范围320的指定值610b大于显示范围420的指定值600时,两个指定值不满足预定关系,因此范围设定单元160设定设定值,使得预定关系得到满足。即,范围设定单元160设定投影范围320的指定值610b作为显示范围420及投影范围320二者的设定值620b。
如上所述,在投影范围320大于显示范围420的情况下,范围设定单元160调整显示范围420,以使其等于投影范围320,由此实现显示范围420包括整个投影范围320的预定关系。
在上述处理中,范围设定单元160总是设定指定值610作为投影范围320。此外,范围设定单元160限制显示范围420,使得显示范围420不小于指定值600。即,在显示范围420小于给出的指定值600时,范围设定单元160调整显示范围420,以使其等于投影范围320。即,显示范围420的指定值600定义显示范围420的最小值。换言之,在指定值610大于显示范围420的最小值(指定值600)时(即,在上述预定关系未得到满足时),范围设定单元160将显示范围420设定(调整或控制)成等于投影范围320。另一方面,在指定值610小于上述最小值600的情况下(即,在上述预定关系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范围设定单元160将最小值600设定为显示范围420。
在用户操作显示范围滑块530的情况下,即,在经受操作的范围是显示范围的情况下,图7B例示了显示范围420的新给出的指定值600、投影范围320的当前指定值610、以及所得的投影范围320及显示范围420的设定值620之间的关系。在显示范围420的指定值600c大于投影范围320的指定值610的情况下,两个指定值满足预定关系,因此范围设定单元160将指定值直接设定为设定值620c。
另一方面,在显示范围420的指定值600d小于投影范围320的指定值610的情况下,两个指定值不满足预定关系,因此范围设定单元160设定设定值,使得预定关系得到满足。即,范围设定单元160设定显示范围420的指定值600d作为投影范围320及显示范围420二者的设定值620d。
如上所述,在显示范围420小于投影范围320的情况下,范围设定单元160调整投影范围320,以使其等于显示范围420,由此满足显示范围420包括整个投影范围320的预定关系。
在上述处理中,范围设定单元160总是设定指定值600作为显示范围420。此外,范围设定单元160限制投影范围320,使得投影范围320不大于指定值610。在投影范围320大于给出的指定值610时,范围设定单元160调整投影范围320,以使其等于显示范围420。即,投影范围320的指定值610用作投影范围320的最小值。换言之,在指定值600小于投影范围320的最大值(指定值610)时(即,在上述预定关系未得到满足时),范围设定单元160将投影范围320设定(调整或控制)成等于显示范围420。另一方面,在指定值600大于上述最大值的情况下(即,在上述预定关系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范围设定单元160设定该最大值作为投影范围320。
在本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如上所述,基于投影范围320及显示范围420的指定值来确定投影范围320及显示范围420的设定值(而与不经受操作的范围的当前设定值无关)。在图7A中,由显示范围420的指定值600来定义曲线图630,并且由作为投影范围320的指定值610的函数的曲线图630上的位置,来给出设定值620。在图7B中,由投影范围320的指定值610来定义曲线图640,并且由作为显示范围420的指定值600的函数的曲线图640上的位置来给出设定值620。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处理由图像处理装置来进行,使得投影范围及显示范围被设定成使得预定关系得到满足。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中,在由用户所给出的两个指定值满足预定关系时,允许使用这些指定值作为设定值。然而,在这两个指定值不满足预定关系的情况下,基于由用户最新指定的(经受操作的范围的)指定值来调整这两个设定值,使得这两个设定值满足预定关系。
在先前实施例(第一实施例)中,在投影范围320的指定值在增大之后发生减小时,显示范围420的设定值不减小,而维持在响应于投影范围320的指定值的增大而达到的值。这是因为,在第一实施例中采用不经受操作的范围的“当前设定值”作为比较的基准。与此相对,在本实施例中,将各自范围的指定值相比较,因此在进行如上所述这样的操作时,可以将显示范围420的设定值减小到初始设定值。
根据本实施例,例如,用户可以指定显示范围的最小值(显示范围的容许下限)作为显示范围的指定值,并且用户可以在观察三维图像的同时自由地改变投影范围。在该处理中,在投影范围的指定值大于显示范围的指定值(最小值)时,投影范围的指定值被设定(以联动方式)为投影范围及显示范围二者的指定值。即,允许用户在同一范围中观察投影图像及特征点。
另一方面,在投影范围的指定值小于显示范围的指定值(最小值)的情况下,采用各自的指定值作为各自对应的设定值。这使得能够实现以下有利效果:允许无限制地调整投影图像的投影范围,而对特征点的显示范围施加最小容许值,由此使得能够以允许用于容易地识别特征点的相对位置的方式来显示特征点。
以上参照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然而,本公开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而是能够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许多改变或变型。
第二实施例的变型例
在第二实施例中,允许用户给出投影范围320及显示范围420二者的指定值。然而,可以允许用户给出仅一个范围的指定值。例如,允许用户仅指定投影范围320。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预先设定预定值作为显示范围420的指定值600。例如,可以预先确定显示范围420的最小值(显示范围的容许下限),并且可以使用该值作为显示范围420的指定值。
作为另选方案,可以允许用户仅指定显示范围420。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可以预先确定投影范围320的最大值(投影范围的容许上限),并且可以使用该值作为投影范围320的指定值。
因此,在两个指定值满足预定关系时,可以将这些指定值分别用作对应的设定值。在两个指定值不满足预定关系时,可以采用由用户给出的指定值作为设定值中的一个设定值,并且调整设定值中的另一个设定值,使得预定关系得到满足。
第三实施例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不存在对经受操作的范围的指定值的限制,并且依据经受操作的范围的给出的指定值来调整不经受操作的范围的设定值,使得投影范围320及显示范围420的设定值满足预定关系。与此相对,在以下描述的第三实施例中,对指定值的可指定范围进行限制,使得预定关系得到满足。即,依据范围中的一个范围的当前设定值,对范围中的另一个范围的指定值的可指定范围进行限制,由此实现控制(调整)以使得这两个设定值满足预定关系。
范围设定单元160基于投影范围320及显示范围420中的一个的指定值,来设定投影范围320及显示范围420中的另一个的上限或下限。
更具体地说,例如,范围设定单元160对用作用于获取指定值的GUI的滑块的指示器的移动进行限制,由此使得能够控制(调整)显示范围420不小于投影范围320。例如,可以采用显示范围420的当前设定值作为上限(在该上限以下允许移动投影范围滑块520的指示器550),由此动态地设定投影范围320的可指定范围。另一方面,可以采用投影范围320的当前设定值作为下限(在该下限以上允许移动显示范围滑块530的指示器570),由此动态地设定显示范围420的可指定范围。
下面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省略对与上述先前的实施例类似的构造、功能及操作的描述,以下描述将着重于不同之处。
(步骤S240:以叠加方式显示特征点)在步骤S240中,图像生成单元140以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步骤S240类似的方式来生成叠加的投影图像510。显示控制单元150进行控制处理以将叠加的投影图像510及GUI显示在显示装置3上。然而,根据本实施例而显示的GUI与根据第一实施例而显示的GUI(图5)部分不同。
更具体地说,在本实施例中,显示控制单元150从范围设定单元160获取各自指定值的可指定范围。在用于设定投影范围320及显示范围420的滑块作为GUI而显示在显示画面500上时,范围设定单元160显示仅允许在可指定范围内指定指定值(即,不允许输入可指定范围的外部的值)的GUI。
图8例示了根据本实施例在显示画面500的一部分中显示的一组GUI的示例。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投影范围滑块520包括条540及指示器550。然而,在本实施例中,条540被划分成指示允许对值进行设定(能够设定值)的范围的可指定范围541、以及指示不允许对值进行设定(不能设定值)的范围的不可指定范围542,并以不同的方式显示可指定范围541和不可指定范围542。
结果,在以下处理中,控制(调整)GUI,使得不允许指示器550在不可指定范围542的范围中移动。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仅在可指定范围541内允许通过投影范围滑块520对指定值进行指定。这也适用于显示范围滑块530。即,显示GUI,使得仅在显示范围420(图4)的可指定范围561内允许(在不可指定范围562中不允许)通过显示范围滑块530对指定值进行指定。
可以将用于选择联动操作模式的联动操作模式指明单元880作为GUI而显示在显示画面500上,使得允许用户指定两个范围被联动的联动操作模式。例如,在“未指定优先级”被指定为联动操作模式的情况下,可以显示滑块,使得图4中所示的投影范围320及显示范围420的可指定范围受到限制(如图8中所示)。
在“投影范围优先级”被指定为联动操作模式的情况下,在处理中对投影范围设置优先级(投影范围被指定为高优先级范围)。在这种情况下,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在可指定范围上无限制地显示投影范围滑块520,使得允许无限制地自由指定投影范围320。对于(并且仅对于)显示范围滑块530,可以以与上述类似的方式来定义并显示可指定范围561及不可指定范围562(图9A)。
在“显示范围优先级”被指定为联动操作模式的情况下,在处理中对显示范围设置优先级(显示范围被指定为高优先级范围)。即,对于显示范围滑块530,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在不运用可指定范围的情况下显示滑块,使得允许无限制地自由指定显示范围420。另一方面,对于(并且仅对于)投影范围滑块520,可以以与上述类似的方式来定义并显示可指定范围541及不可指定范围542(图9C)。
作为另选方案,可以不配设联动操作模式指明单元880,而可以使用上述联动操作模式中的一个联动操作模式作为固定值。
(步骤S270:基于指定值来控制设定值)在步骤S270中,范围设定单元160设定在步骤S260中所获得的经受操作的范围的指定值,作为经受操作的范围的设定值,并且范围设定单元160将该设定值发送给图像生成单元140。然后,范围设定单元160基于经受操作的范围的指定值来控制(调整)不经受操作的范围的设定值。在这种情况下,基于经受操作的范围的指定值来控制(调整)不经受操作的范围的设定值的处理的细节,依据联动操作模式而不同。
在“未指定优先级”被指定为联动操作模式的情况下,基于投影范围320及显示范围420中的被指定为经受操作的范围的一个的新的设定值,来控制不经受操作的范围的可指定范围。
例如,在投影范围320是经受操作的范围时,显示范围420的可指定范围561’的下限被重新设定成投影范围320的新的设定值。另一方面,在显示范围420是经受操作的范围时,投影范围320的可指定范围541’的上限被重新设定成显示范围420的新的设定值。将所设定的可指定范围通知给显示控制单元150。
下面参照具体示例来进一步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控制(调整)范围的方法。首先,针对用户操作投影范围滑块520以指定投影范围320的情况来描述该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如可指定范围541所指示的,允许被设定为投影范围320的范围限于不大于显示范围420的当前设定值(由指示器570所指示的值)的范围。即,不允许用户设定大于显示范围420的当前设定值的值作为投影范围320。
接下来,下面针对用户操作显示范围滑块530以指定显示范围420的情况来描述上述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如由可指定范围561所指示的,允许被指定为显示范围420的范围限于不小于投影范围320的当前设定值(由指示器550所指示的值)的范围。即,不允许用户设定小于投影范围320的当前设定值的值作为显示范围420。
因此,控制(调整)两个范围的设定值,使得在用户指定这两个范围的设定值(不由装置自动地改变)的条件下,针对这两个范围的设定值维持预定关系。
在“投影范围优先级”被指定为联动操作模式的情况下,如果在步骤S260中获取显示范围420的指定值(在经受操作的范围是作为非优先级范围的显示范围的情况下),则本步骤结束。即,在“投影范围优先级”被指定为联动操作模式的情况下,不进行用以依据显示范围420的设定值来设定投影范围320的可指定范围的处理。
在“投影范围优先级”被指定为联动操作模式的情况下,如果在步骤S260中获取投影范围320的指定值(在经受操作的范围是作为高优先级范围的投影范围的情况下),则进行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步骤S270类似的处理。即,所获取的指定值被设定为投影范围320的新的设定值,并且改变(调整或控制)显示范围420的设定值,使得投影范围320的新的设定值与显示范围420的当前设定值满足预定关系。此外,如图9B中所示出的,显示范围420的可指定范围561’的下限570’被重新设定成等于投影范围320的新的设定值550’,并且关于设定值550’的信息被发送给显示控制单元150。
图9A及图9B例示了针对在“投影范围优先级”被指定为联动操作模式时投影范围从550改变成550’的情况的GUI的行为的示例。作为响应,显示范围420的设定值从570改变成570’,使得预定关系得到满足。此外,显示范围420的可指定范围561改变成可指定范围561’,并且不可指定范围562改变成不可指定范围562’。
图9C及图9D例示了针对在“显示范围优先级”被指定为联动操作模式的情况的GUI的行为的示例。在联动操作模式是“显示范围优先级”时,以与上述类似的方式进行处理。即,当在步骤S260中获得显示范围420的指定值时(在经受操作的范围是被指定为高优先级范围的显示范围的情况下),进行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步骤S270类似的处理,以改变(调整)投影范围320的设定值。此外,投影范围320的可指定范围541’的上限被重新设定成等于显示范围420的新的设定值,并且关于该设定值的信息被发送给显示控制单元150,省略对此的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在该操作模式中,允许用户无限制地指定范围中的被赋予优先级的一个范围,使得不改变具有高优先级的范围的设定值(而与指定另一范围的值无关)。此外,能够进行控制(调整),使得两个范围的设定值满足预定关系。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1中,基于投影范围320及显示范围420中的一个(不经受操作的范围)的设定值,范围设定单元160设定另一个(经受操作的范围)的指定值的可指定范围,使得上述预定关系得到满足。
在可指定范围中,范围设定单元160调整投影范围320和显示范围420中的至少一者的指定值,使得投影范围320的指定值与显示范围420的指定值满足预定关系。然后,范围设定单元160设定各自调整后的指定值,作为投影范围320及显示范围420的新的设定值。
由此,基于投影范围或显示范围的指定值(或当前设定值),能够限制由用户给出的投影范围或显示范围的指定值。通过设定特征点的显示范围的下限,能够在将投影范围维持在固定值的同时在适当的范围内改变显示范围。通过设定投影范围的上限,能够在固定的显示范围中显示特征点的同时在适当的范围内改变投影范围。
以上参照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然而,本公开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而是能够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许多改变或变型。
其他实施例
另外,可以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介质(也可以更完整地称为“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例如,一个或更多个程序)以进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的功能、并且/或者包括用于进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的功能的一个或更多个电路(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可以利用由所述系统或装置的所述计算机例如通过读出并执行来自所述存储介质的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进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的功能、并且/或者控制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电路以进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的功能而进行的方法,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计算机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并且可以包括分开的计算机或分开的处理器的网络,以读出并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例如从网络或所述存储介质被提供给计算机。所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例如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分布式计算系统的存储器、光盘(例如,压缩光盘(CD)、数字通用光盘(DVD)或蓝光光盘(BD)TM)、闪存设备及存储卡等中的一个或更多个。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来实现,即,通过网络或者各种存储介质将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提供给系统或装置,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是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读出并执行程序的方法。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当对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给予最宽的解释,以使其涵盖所有这些变型例以及等同的结构及功能。

Claims (10)

1.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包括:
图像获取单元,其被构造成获取体数据;
特征点获取单元,其被构造成获取所述体数据中的被摄体的特征点的坐标;
范围设定单元,其被构造成设定在所述体数据中的投影面、用于根据所述体数据生成投影图像的沿垂直于投影面的线的方向的投影范围,以及特征点的沿垂直于投影面的线的方向的显示范围;以及
显示控制单元,其被构造成根据所述投影范围、由所述体数据来生成所述投影图像,并且将所述显示范围中的特征点叠加在所述投影图像上,
其中,所述范围设定单元设定所述投影范围和所述显示范围中的至少一个,使得所述投影范围和所述显示范围满足在所述显示范围中包括所述投影范围的预定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在所述投影范围大于所述显示范围的情况下,所述范围设定单元将所述显示范围调整为等于所述投影范围,使得所述预定关系得到满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在所述显示范围小于所述投影范围的情况下,所述范围设定单元将所述投影范围调整为等于所述显示范围,使得所述预定关系得到满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范围设定单元进行处理,该处理包括:
设定所述显示范围的最小值;
获取所述投影范围的指定值,并且将所述投影范围设定成等于所获取的指定值;以及
设定所述显示范围,使得在所述指定值大于所述最小值的情况下,所述显示范围被设定成等于所述投影范围,而在所述指定值小于所述最小值的情况下,所述显示范围被设定成等于所述最小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范围设定单元进行处理,该处理包括:
设定所述显示范围的最大值;
获取所述显示范围的指定值,并且将所述显示范围设定成等于所获取的指定值;以及
设定所述投影范围,使得在所述指定值小于所述最大值的情况下,所述投影范围被设定成等于所述显示范围,而在所述指定值大于所述最大值的情况下,所述投影范围被设定成等于所述最大值。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范围设定单元进行处理,该处理包括:
将所述投影范围和所述显示范围中的一者设定为经受操作的范围,而将另一者设定为不经受操作的范围;
获取指定值,所述指定值指定所述经受操作的范围的设定值;以及
将所述指定值设定为所述经受操作的范围的新的设定值,并且调整所述不经受操作的范围的设定值,使得所述指定值与所述不经受操作的范围的设定值满足所述预定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范围设定单元进行处理,该处理包括:
将所述投影范围和所述显示范围中的一者设定为高优先级范围,而将另一者设定为非优先级范围,
将所述投影范围和所述显示范围中的一者设定为经受操作的范围,而将另一者设定为不经受操作的范围;
获取指定值,所述指定值指定所述经受操作的范围的设定值;以及
在所述高优先级范围是所述经受操作的范围的情况下,将所述指定值设定为所述经受操作的范围的新的设定值,并且调整所述不经受操作的范围的设定值,使得所述预定关系得到满足,而在所述非优先级范围是所述经受操作的范围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指定值来调整所述经受操作的范围的设定值,使得所述预定关系得到满足,而无需调整所述不经受操作的范围的设定值。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范围设定单元进行处理,该处理包括:
获取分别指定所述投影范围的设定值和所述显示范围的设定值的指定值;
在所述投影范围的指定值与所述显示范围的指定值满足所述预定关系的情况下,将各自的指定值设定为所述投影范围的新的设定值及所述显示范围的新的设定值;以及
在所述投影范围的指定值与所述显示范围的指定值不满足所述预定关系的情况下,基于指定值中的至少一个来设定所述投影范围的新的设定值及所述显示范围的新的设定值,使得所述投影范围的设定值与所述显示范围的设定值满足所述预定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范围设定单元进行处理,该处理包括:
将所述投影范围和所述显示范围中的一者设定为经受操作的范围,而将另一者设定为不经受操作的范围,
基于所述不经受操作的范围的设定值来设定所述经受操作的范围的指定值的可指定范围,使得所述预定关系得到满足。
10.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该图像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体数据;
获取所述体数据中的被摄体的特征点的坐标;
设定在所述体数据中的投影面、用于根据所述体数据生成投影图像的沿垂直于投影面的线的方向的投影范围,以及特征点的沿垂直于投影面的线的方向的显示范围;以及
根据所述投影范围、由所述体数据来生成所述投影图像,并且将所述显示范围中的特征点叠加在所述投影图像上,
其中,设定所述投影范围和所述显示范围中的至少一个,使得所述投影范围和所述显示范围满足在所述显示范围中包括所述投影范围的预定关系。
CN201610928335.9A 2015-10-29 2016-10-31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Active CN1070184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12929A JP6598636B2 (ja) 2015-10-29 2015-10-29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5-212929 2015-10-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18403A CN107018403A (zh) 2017-08-04
CN107018403B true CN107018403B (zh) 2020-08-21

Family

ID=58635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28335.9A Active CN107018403B (zh) 2015-10-29 2016-10-31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482651B2 (zh)
JP (1) JP6598636B2 (zh)
CN (1) CN1070184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44611A1 (ja) * 2017-08-28 2019-03-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
WO2019065466A1 (ja) * 2017-09-29 2019-04-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80732B1 (en) * 1999-07-01 2002-11-12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edical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for producing a composite image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images
CN103200421A (zh) * 2013-04-07 2013-07-10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Curvelet变换和相位一致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CN103428286A (zh) * 2013-08-07 2013-12-04 合肥迈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云技术的车载网络通话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15347A (en) * 1995-05-05 1997-03-25 Apple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inking images of sliders on a computer display
JPH09327455A (ja) * 1996-06-10 1997-12-22 Ge Yokogawa Medical Syst Ltd イメージ作成方法,イメージ作成装置及び医用画像診断装置
JP2004517408A (ja) * 2000-12-22 2004-06-10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クリッピング面間の領域の立体的ビューイング
JP4786307B2 (ja) * 2005-11-17 2011-10-05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処理装置
JP4388104B2 (ja) * 2007-06-29 2009-12-24 ザイオソフト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JP5417609B2 (ja) * 2008-03-04 2014-02-19 株式会社日立メディコ 医用画像診断装置
WO2011132468A1 (ja) * 2010-04-21 2011-10-27 コニカミノルタエムジー株式会社 医用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908241B2 (ja) 2011-09-27 2016-04-26 株式会社東芝 医用画像表示装置
JP6085435B2 (ja) * 2012-09-05 2017-02-2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関心領域設定方法
JP2014236340A (ja) * 2013-05-31 2014-12-15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処理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並びに、立体画像表示装置
US9691357B2 (en) 2013-08-09 2017-06-27 Lenovo (Beijing) Co.,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image calib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80732B1 (en) * 1999-07-01 2002-11-12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edical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for producing a composite image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images
CN103200421A (zh) * 2013-04-07 2013-07-10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Curvelet变换和相位一致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CN103428286A (zh) * 2013-08-07 2013-12-04 合肥迈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云技术的车载网络通话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598636B2 (ja) 2019-10-30
US20170124766A1 (en) 2017-05-04
US10482651B2 (en) 2019-11-19
JP2017080158A (ja) 2017-05-18
CN107018403A (zh) 2017-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02366B2 (ja) 3次元表示装置および3次元表示方法
JP5224451B2 (ja) 投影画像作成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5954650A (en) Medical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US9909854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JP2006513503A (ja) 三次元表示における複数箇所を管理する装置及び方法
JP5871705B2 (ja) 画像表示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60086049A1 (en) Contour correction device, method, and program
JP5492024B2 (ja) 領域分割結果修正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020041290A (ko) 3차원 슬랩 렌더링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US9679377B2 (en) Medical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a medical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CN107018403B (zh)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EP2827264A2 (en) Diagnosis support apparatus, method for the same, program,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20170038914A1 (en) Medical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medical image display system, medical image display method, and program
US10324582B2 (en) Medical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JP5595207B2 (ja) 医用画像表示装置
US20130332868A1 (en) Facilitating user-interactive navigation of medical image data
JP6085435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関心領域設定方法
CN109243593A (zh) 图像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6887017B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系统及图像处理方法
KR20170115827A (ko) 3차원 x선 영상에서 관절의 관절구 영역과 관절와 영역을 분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JP2009000342A (ja) 医用画像表示装置
US20180271399A1 (e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ethod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ystem
JP7418974B2 (ja)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7451168B2 (ja) 医用画像処理装置、及び医用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US10921409B2 (e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ethod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