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17494B - 压接连接器、压接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压接连接器、压接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17494B
CN107017494B CN201610920578.8A CN201610920578A CN107017494B CN 107017494 B CN107017494 B CN 107017494B CN 201610920578 A CN201610920578 A CN 201610920578A CN 107017494 B CN107017494 B CN 1070174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arm
arm portion
crimp connector
contact
insulat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2057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17494A (zh
Inventor
伊藤正志
川端隆志
芳贺修
大村周司
高冈宽之
前田征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s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0174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174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174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174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01R13/2407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lient means
    • H01R13/241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lient means conductive elastom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01R13/2407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lient means
    • H01R13/2421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lient means using coil spr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01R13/246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contact point
    • H01R13/2471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contact point pin shap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1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manufacturing contact members, e.g. by punching and by ben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弹性臂部发生弹性变形也容易使天线特性稳定的压接连接器。压接连接器(101)具备:螺旋状的弹性臂部(10),其由具有导电性与弹性的板状的构件构成,螺旋状的弹性臂部(10)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假想线(L1)为轴且以板面与假想线(L1)平行的方式构成;和触点部(40),其由弹性臂部(10)弹性支承,压接连接器(101)的特征在于,在弹性臂部(10)的至少一个板面(21b、31b)设有绝缘层(60)。

Description

压接连接器、压接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接连接器以及压接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尤其涉及具备卷绕成螺旋状的弹性臂部、和在弹性臂部的端部形成的触点部的压接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用于将电子设备中内置的基板的配线电极与其他构件(电子部件、基板等)的触点电极以不直接钎焊的方式电连接的电子部件,实际应用具备卷绕成螺旋状的弹性臂部、和由弹性臂部弹性支承的触点部的被称为压接连接器的部件。
专利文献1等中公开了以往的压接连接器。以下,利用图9对专利文献1所涉及的以往的压接连接器进行说明。图9是表示专利文献1所涉及的以往的压接连接器即竹笋状接触器901的构造的说明图。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说明,图9中的方向将簧圈910的螺旋的轴向设为上下方向,将具有触点部920的一侧设为上侧而进行说明。
专利文献1所涉及的竹笋状接触器901(压接连接器)是对具有导电性与弹性的金属板施加弯曲加工等而一体地形成的电子部件,如图9所示,具备:簧圈910(弹性臂部)、在簧圈910的一端形成而与其他构件的触点电极压接的触点部920、以及在另一端形成而与基板的配线电极电连接的端子部930。
簧圈910是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未图示的假想线为轴且以板面与假想线平行的方式构成的螺旋状的部分,成为螺旋的内周侧(以下,简称为内周侧)比螺旋的外周侧(以下,简称为外周侧)更向上方突出的被称为笋形弹簧的弹簧构造。簧圈910在内周侧与外周侧分别具有端部,簧圈910的内周侧的端部的上端部成为前述的触点部920。另外,簧圈910的螺旋的最外周的部分(以下,简称为外周部)成为前述的端子部930。
需要说明的是,虽未图示,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方法,即,在使触点部920为上侧的状态下将竹笋状接触器901的下部插入基板上设置的通孔中而将端子部930与基板的配线电极电连接,并且通过从触点部920之上按压其他构件而使触点部920与其他构件的触点电极压接,从而借助竹笋状接触器901将基板的配线电极与其他构件的触点电极电连接。
另外,虽未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然而也能够在使触点部920为上侧的状态下将竹笋状接触器901安装在基板之上并通过钎焊等方法将端子部930与基板的配线电极电连接。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294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对如下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即,将压接连接器搭载在与无线LAN、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等那样的利用高频(几百MHz至几GHz左右)的电信号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对应的电子设备中,并配置在调制电路、解调电路至无线电通信用的天线元件的传送路的中途而进行使用。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竹笋状接触器901(压接连接器)的簧圈910(弹性臂部)由板状的构件构成,是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假想线为轴且以板面与假想线平行的方式构成的螺旋状的部分,由于板面与假想线平行地构成,因此板面彼此隔着间隙而对置,存在随着簧圈910的弹性变形而导致板面彼此接触的可能性。
因此,在将竹笋状接触器901配置在调制电路、解调电路至无线电通信用的天线元件的传送路的中途的情况下,可能导致随着簧圈910的弹性变形造成板面彼此接触,在接触位置发生短路(电性短路)而使得簧圈910的电感大幅度变化,导致搭载有竹笋状接触器901的电子设备的天线特性变得不稳定。越使竹笋状接触器901小型化而减小板面彼此的间隙的间隔,这种倾向越明显。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现有技术的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弹性臂部发生弹性变形也容易使搭载的电子设备的天线特性稳定且能够实现小型化的压接连接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该课题,本发明的压接连接器具备:螺旋状的弹性臂部,其由具有导电性的板状的构件构成;和触点部,其由所述弹性臂部弹性支承,所述压接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在由所述板状的构件构成的弹性臂部的板面的至少一侧设有绝缘层。
在该结构的压接连接器中,在弹性臂部的板面的至少一侧设有绝缘层,因此虽然小型化可能导致弹性臂部的板面彼此与弹性臂部的弹性变形相伴而接触,然而即使接触也能够防止在接触位置发生短路。而且,通过防止在接触位置发生短路,能够抑制与弹性臂部的弹性变形相伴的电感的变化,从而使搭载有压接连接器的电子设备的天线特性稳定。
另外,本发明的压接连接器的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由涂敷在所述板面上的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构成。
在该结构的压接连接器中,绝缘层由涂敷在板面上的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构成。由于合成树脂比金属的柔性高,因此通过利用合成树脂来形成绝缘层,能够容易地使绝缘层与加工时、使用时的弹性臂部的变形相配地变形。
另外,本发明的压接连接器的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以覆盖所述弹性臂部的外侧的板面的方式设置。
在该结构的压接连接器中,由于以覆盖弹性臂部的外侧的板面的方式设有绝缘层,因此当形成弹性臂部时,不易在绝缘层上形成褶皱,能够抑制绝缘层从弹性臂部剥离。
另外,在本发明的压接连接器的制造方法中,所述压接连接器具备:螺旋状的弹性臂部,其由具有导电性的板状的构件构成,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假想线为轴且以板面与所述假想线平行的方式构成;和触点部,其由所述弹性臂部弹性支承,所述压接连接器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金属板的至少一个板面的规定的位置涂敷绝缘性的合成树脂,将涂敷有所述合成树脂的所述金属板冲裁成规定的形状,对所述金属板的涂敷有所述合成树脂的部分施加弯曲加工而形成所述弹性臂部。
在该压接连接器的制造方法中,通过在金属板的板面涂敷绝缘性的合成树脂,能够容易地在金属板的板面形成绝缘层。而且,通过将涂敷有合成树脂的金属板冲裁成规定的形状并对涂敷有合成树脂的部分施加弯曲加工,由此能够容易地形成板面上设有绝缘层的弹性臂部。而且,像这样制造的压接连接器是在弹性臂部的至少一方的板面设有绝缘层的压接连接器,因此即使与弹性臂部的弹性变形相伴而导致弹性臂部的板面彼此接触,也能够防止在接触位置发生短路。而且,通过防止在接触位置发生短路,能够抑制与弹性臂部的弹性变形相伴的电感的变化,从而使搭载有压接连接器的电子设备的天线特性稳定。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即使弹性臂部发生弹性变形也容易使搭载的电子设备的天线特性稳定且能够实现小型化的压接连接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接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接连接器的俯视图以及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接连接器的右侧视图以及剖面示意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接连接器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接连接器的使用方法的说明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接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接连接器的俯视图以及主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接连接器的右侧视图以及剖面示意图。
图9是表示以往的压接连接器的构造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压接连接器
10 弹性臂部
11 板面
11a 内侧的板面
11b 外侧的板面
12 第一端部
13 第二端部
14 外周部
20 第一弹性臂部
21 板面
21a 内侧的板面
21b 外侧的板面
22 第一端部
23 第二端部
30 第二弹性臂部
31 板面
31a 内侧的板面
31b 外侧的板面
32 第一端部
33 第二端部
40 触点部
41 上侧平板部
42 凸部
43 弯曲部
50 端子部
51 下侧平板部
60 绝缘层
70 限制部
80 第一基板
81 安装面
82 配线电极
90 第二基板
91 触点电极
101 压接连接器
M1 金属板
M2 合成树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8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接连接器1的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接连接器1的俯视图以及主视图,图2的(a)是压接连接器1的俯视图,图2的(b)是压接连接器1的主视图。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接连接器1的右侧视图以及剖面示意图,图3的(a)是压接连接器1的右侧视图,图3的(b)是与图2的(a)的剖面线A1-A1对应的压接连接器1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接连接器1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图4的(a)示出将金属板M1冲裁成规定的形状后的状态,图4的(b)示出形成了弹性臂部10与触点部40后的状态,图4的(c)示出形成了端子部50后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图4示出与压接连接器1的主视图对应的加工状态。另外,在图4中,由相互交叉的两种斜线表示的部分示出形成有绝缘层60的部分。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接连接器1的使用方法的说明图。图5的(a)示出在第一基板80之上安装压接连接器1后的状态,图5的(b)示出在压接连接器1之上配置第二基板90后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图5是同与图3的(b)相同的剖面位置对应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接连接器101的立体图。图7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接连接器101的俯视图以及主视图,图7的(a)是压接连接器101的俯视图,图7的(b)是压接连接器101的主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接连接器101的右侧视图以及剖面示意图,图8的(a)是压接连接器101的右侧视图,图8的(b)是与图7的(a)的剖面线A2-A2对应的压接连接器101的剖面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说明,各图中的方向将X1设为左、将X2设为右、将Y1设为前、将Y2设为后、将Z1设为上、将Z2设为下,然而它们不限定压接连接器1的使用时的朝向。另外,为了便于理解发明的特征,适当地简化各图中的构件的构造,且适当地变更各图中的构件的尺寸。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利用图1至图3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接连接器1的结构进行说明。压接连接器1是由板状的构件构成的电子部件,该板状的构件通过对由具有规定的导电性与弹性的不锈钢、磷青铜等材质形成的金属板M1施加冲压加工、弯曲加工等而一体地形成,如图1至图3所示,具备弹性臂部10、在弹性臂部10的端部设置的触点部40、以及端子部50。
如图1至图3所示,弹性臂部10具有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假想线L1为轴且以板面11与假想线L1平行的方式构成的螺旋状的部分,成为螺旋的内周侧(以下,简称为内周侧)比螺旋的外周侧(以下,简称为外周侧)更向上方突出的被称为笋形弹簧的弹簧构造。而且,弹性臂部10在螺旋的内周侧与外周侧分别具有端部,内周侧的端部沿假想线L1方向形成。以下,将弹性臂部10的内周侧的端部设为第一端部12,将外周侧的端部设为第二端部13而进行说明。另外,将弹性臂部10的朝向螺旋的内侧的板面11设为内侧的板面11a,将朝向螺旋的外侧的板面11设为外侧的板面11b而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弹性臂部10的螺旋的内周侧比外周侧更向上方突出,因此弹性臂部10的内周侧的端部即第一端部12的上端部成为弹性臂部10的上端部,弹性臂部10的外周侧的端部即第二端部13的下端部成为弹性臂部10的下端部。而且,当弹性臂部10的上端部被向下方按压时,弹性臂部10向下方收缩地弹性变形,与弹性变形相伴而向上方产生弹性力(反弹力)。
另外,弹性臂部10以假想线L1为轴且以板面11与假想线L1平行的方式构成,因此弹性臂部10的厚度方向沿着弹性臂部10的螺旋的径向。因此,弹性臂部10成为容易使沿着螺旋的径向的尺寸即弹性臂部10的外径尺寸D1小型化的弹簧构造。另外,由于能够使弹性臂部10的上下方向的宽度尺寸W1大于弹性臂部10的厚度尺寸T1,因此弹性臂部10成为相对于上下方向而容易产生较大的弹性力的弹簧构造。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3所示,弹性臂部10的第一端部12的上端部向上侧突出而成为前述的触点部40。而且,触点部40由弹性臂部10弹性支承而能够向下方按压,当触点部40向下方受到按压时,触点部40由于弹性臂部10的弹性力而向上方受到施力。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3所示,端子部50具有在弹性臂部10的下侧配置的下侧平板部51。下侧平板部51位于弹性臂部10的下侧,是与弹性臂部10连续地构成且沿水平方向扩展的大致正方形的平板状的部分。弹性臂部10的第二端部13与下侧平板部51的前方的端缘相连。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3所示,在弹性臂部10上,以分别覆盖弹性臂部10的内侧的板面11a与外侧的板面11b的方式设有由绝缘性的合成树脂M2构成的绝缘层60。作为合成树脂M2,使用聚酰胺系的合成树脂等。在与弹性臂部10的弹性变形相伴而使得板面11彼此在弹性臂部10的螺旋的中途接触时,绝缘层60防止金属部分彼此在接触位置接触以避免发生短路(电性短路现象)。另一方面,在触点部40、端子部50未设有绝缘层60而露出金属部分。压接连接器1设置成上述的结构。
接下来,利用图4对压接连接器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在制造压接连接器1时,首先,在成为母材的金属板M1的板面的规定的位置以带状涂敷合成树脂M2,从而在弹性臂部10的相当于螺旋的部分R1形成绝缘层60,对形成有绝缘层60的金属板M1施加冲压加工等而冲裁成规定的形状。如图4的(a)所示,冲裁出的金属板M1成为在相当于弹性臂部10的部分R1形成有绝缘层60的状态。接下来,如图4的(b)所示,施加弯曲加工等以使金属板M1的相当于弹性臂部10的部分R1成为前述的螺旋形状,从而形成弹性臂部10。于是,弹性臂部10的内周侧的端部即第一端部12成为触点部40。接下来,如图4的(c)所示,将金属板M1的相当于端子部50的部分R3大致垂直地折弯而形成端子部50。压接连接器1通过上述的方式制造。
接下来,利用图5对作为连接器的压接连接器1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图5示出了在第一基板80之上安装压接连接器1并且在压接连接器1之上配置与第一基板80不同的其他构件即第二基板90并使用的情况下的使用方法。
在该使用方法中,首先,如图5的(a)所示,在第一基板80之上安装压接连接器1。当将压接连接器1向第一基板80之上安装时,将端子部50的下侧平板部51载置在安装面81之上,通过钎焊等方法将压接连接器1的端子部50与第一基板80的配线电极82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该状态下,未在压接连接器1之上配置第二基板90,从而成为能够向下方按压触点部40的状态。
接下来,如图5的(b)所示,在压接连接器1之上配置第二基板90并向下方按压触点部40。于是,通过与触点部40的向下方的移动相伴的弹性臂部10的弹性力对触点部40向上方施力,使得触点部40与第二基板90的触点电极91压接。其结果是,第一基板80的配线电极82与第二基板90的触点电极91经由压接连接器1而电连接。
接下来,对将压接连接器1用作天线的一部分的情况进行说明。在将压接连接器1搭载在与无线LAN、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等那样的利用高频(几百MHz至几GHz左右)的电信号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对应的电子设备中而进行使用的情况下,压接连接器1作为具有与弹性臂部10的长度对应的电感的电感元件而发挥功能。
然后,例如,将压接连接器1以及调制电路、解调电路设置在第一基板80上,将无线电通信用的天线元件设置在第二基板90上。调制电路、解调电路经由第一基板80的端子电极81、压接连接器1、第二基板90的触点电极91而与天线元件电连接。而且压接连接器1成为端子电极81至触点电极91的传送路,从而有时作为天线的一部分而发挥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天线元件的电感分量中加入压接连接器1的电感、即触点电极81至端子电极91的传送路的电感而决定电子设备的天线特性,因此压接连接器1的电感会影响电子设备的天线特性。
另一方面,如上文所述,压接连接器1的弹性臂部10是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假想线L1为轴且以板面11与假想线L1平行的方式构成的螺旋状的部分,因此内侧的板面11a与外侧的板面11b空出微小的间隙而对置,存在与弹性臂部10的弹性变形相伴而导致弹性臂部10的板面11彼此接触的可能性。因此,在假设弹性臂部10的板面11上未设有绝缘层M2的情况下,可能会在接触位置发生短路(电性短路),从而导致压接连接器1的电感、即触点电极81至端子电极91的传送路的电感大幅度变化,使得搭载有压接连接器1的电子设备的天线特性变得不稳定。越使压接连接器1小型化而减小内侧的板面11a与外侧的板面11b之间的间隙的间隔,这种倾向越明显。
对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压接连接器1中,通过在弹性臂部10的内侧的板面11a与外侧的板面11b设置绝缘层60,从而防止与弹性臂部10的弹性变形相伴而导致弹性臂部10的板面11彼此接触时在接触位置发生短路。而且,通过防止在接触位置发生短路,从而抑制与弹性臂部10的弹性变形相伴的压接连接器1的电感、即触点电极81至端子电极91的传送路的电感的变化,使得搭载有压接连接器1的电子设备的天线特性稳定。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效果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压接连接器1中,由于在弹性臂部10的内侧的板面11a与外侧的板面11b设有绝缘层60,因此即使与弹性臂部10的弹性变形相伴而导致弹性臂部10的板面11彼此接触也能够防止在接触位置发生短路。而且,通过防止在接触位置发生短路,从而抑制与弹性臂部10的弹性变形相伴的压接连接器1的电感、即触点电极81至端子电极91的传送路的电感的变化,能够使搭载有压接连接器1的电子设备的天线特性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弹性臂部10的内侧的板面11a与外侧的板面11b这双方设有绝缘层60,然而无需在内侧的板面11a与外侧的板面11b这双方设置绝缘层60,只要在内侧的板面11a与外侧的板面11b中的至少一方设有绝缘层60,就能够防止在接触位置发生短路。并且,在板面接近且对置配置的范围内,至少在一方设有绝缘层60即可,对于不存在对置的板面的例如弹性臂10的第二端部13侧的第一圈的外侧的板面11b、或者即便对置地存在也认为通常不会接触的例如弹性臂10的第二端部13周边的内侧的板面11a,未必需要设置绝缘层6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压接连接器1中,弹性臂部10由具有规定的导电性与弹性的金属板M1构成,绝缘层60由涂敷在金属板M1的板面上的绝缘性的合成树脂M2构成。金属板的冲裁加工、弯曲加工中的加工性优异,因此通过利用金属板M1来形成弹性臂部10,使得弹性臂部10的加工变得容易。另外,合成树脂比金属的柔性高,因此通过利用合成树脂M2来形成绝缘层60,能够容易地使绝缘层60与加工时、使用时的弹性臂部10的变形相配地变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压接连接器1的制造方法中,通过在金属板M1的板面涂敷合成树脂M2,能够容易地在金属板M1的板面形成绝缘层60。而且,通过将形成有合成树脂M2的金属板M1冲裁成规定的形状并对涂敷有合成树脂M2的部分施加弯曲加工,由此能够容易地形成板面11上设有绝缘层60的弹性臂部10。而且,像这样制造的压接连接器1是在弹性臂部10的至少一方的板面11设有绝缘层60的压接连接器1,因此即使与弹性臂部10的弹性变形相伴而导致弹性臂部10的板面11彼此接触也能够防止在接触位置发生短路。而且,通过防止在接触位置发生短路,从而抑制与弹性臂部10的弹性变形相伴的压接连接器1的电感、即触点电极81至端子电极91的传送路的电感的变化,能够使搭载有压接连接器1的电子设备的天线特性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压接连接器1中,当通过钎焊将压接连接器1的端子部50与第一基板80的配线电极82电连接时,优选将下侧平板部51与配线电极82钎焊。由于能够与弹性臂部10分离地配置下侧平板部51,因此抑制因将下侧平板部51与配线电极82钎焊而导致焊料从端子部50向弹性臂部10侧扩散,能够降低焊料对弹性臂部10的天线特性造成的影响。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利用图6至图8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接连接器101的结构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前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具有相同的结构的情况下,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6至图8所示,压接连接器101具备弹性臂部10、触点部40、以及端子部50。弹性臂部10是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被称为笋形弹簧的弹簧构造的螺旋状的部分。另外,虽未图示,然而压接连接器101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在如下的情况下等使用:在第一基板之上安装压接连接器101而使端子部50与第一基板的配线电极电连接,并且在压接连接器101之上配置第二基板而使触点部40与第二基板的触点电极压接。
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至图8所示,压接连接器101具备由第一弹性臂部20与第二弹性臂部30构成的两个的弹性臂部10。第一弹性臂部20是以假想线L1为轴且以板面21与假想线L1平行的方式构成的螺旋状的部分,在螺旋的内周侧与外周侧分别具有端部。以下,将弹性臂部20的内周侧的端部设为第一端部22,将外周侧的端部设为第二端部23而进行说明。另外,将第一弹性臂部20的朝向螺旋的内侧的板面21设为内侧的板面21a,将朝向螺旋的外侧的板面21设为外侧的板面21b而进行说明。
第二弹性臂部30是以假想线L1为轴且以板面31与假想线L1平行的方式构成的螺旋状的部分,在螺旋的内周侧与外周侧分别具有端部。
以下,将第二弹性臂部30的内周侧的端部设为第一端部32、将外周侧的端部设为第二端部33而进行说明。另外,将第二弹性臂部30的朝向螺旋的内侧的板面31设为内侧的板面31a、将朝向螺旋的外侧的板面31设为外侧的板面31b而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弹性臂部20与第二弹性臂部30呈将金属板M1大致垂直地折弯并且卷绕成螺旋状那样的形状。而且,第一弹性臂部20与第二弹性臂部30构成以另一方进入一方的螺旋的间隙的方式卷绕的双层螺旋构造那样的弹簧构造。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至图8所示,触点部40具有:在第一弹性臂部20、第二弹性臂部30的上侧配置的上侧平板部41;在上侧平板部41的上端部设置的凸部42;以及在上侧平板部41的外周部设置的弯曲部43。上侧平板部41位于第一弹性臂部20、第二弹性臂部30的上侧,是与第一弹性臂部20的第一端部22连续地构成且沿水平方向扩展的平板状的部分。凸部42从上侧平板部41的上端部向上方突出。弯曲部43从上侧平板部41的外周部向下方弯曲并且向外侧扩展。
而且,第一弹性臂部20的第一端部22与上侧平板部41的后端部相连,第一弹性臂部20对上侧平板部41进行弹性支承。另外,第二弹性臂部30的第一端部32以能够与上侧平板部41抵接的方式向上侧平板部41的下侧延伸出,第二弹性臂部30使第一端部32与上侧平板部41抵接,从而辅助地对上侧平板部41进行弹性支承。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至图8所示,端子部50具有在第一弹性臂部20、第二弹性臂部30的下侧配置的下侧平板部51。下侧平板部51位于第一弹性臂部20、第二弹性臂部30的下侧,是与第一弹性臂部20、第二弹性臂部30连续地构成且沿水平方向扩展的大致正方形的平板状的部分。而且,第一弹性臂部20的第二端部23与下侧平板部51的左端部相连,第二弹性臂部30的第二端部33与下侧平板部51的右端部相连。而且,当将压接连接器101向第一基板安装时,端子部50的下侧平板部51载置在第一基板的安装面之上。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覆盖第一弹性臂部20的外侧的板面21b、第二弹性臂部30的外侧的板面31b的方式设有绝缘层60。另一方面,在第一弹性臂部20的内侧的板面21a、第二弹性臂部30的内侧的板面31a、触点部40、以及端子部50未设有绝缘层60而露出金属部分。压接连接器101设置成上述的结构。需要说明的是,作为连接器的压接连接器101的使用方法与第一实施例的图5相同。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效果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压接连接器101中,由于以覆盖第一弹性臂部20的外侧的板面21b、第二弹性臂部30的外侧的板面31b的方式设有绝缘层60,因此即使与第一弹性臂部20、第二弹性臂部30的弹性变形相伴而导致第一弹性臂部20的板面21与第二弹性臂部30的板面31接触,也能够防止在接触位置发生短路。而且,通过防止在接触位置发生短路,能够抑制与第一弹性臂部20、第二弹性臂部30的弹性变形相伴的电感的变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压接连接器101中,由于将金属板M1大致垂直地折弯并且形成第一弹性臂部20、第二弹性臂部30,因此在假设以覆盖第一弹性臂部20的内侧的板面21a、第二弹性臂部30的内侧的板面31a的方式设有绝缘层60的情况下,当将金属板M1折弯而形成第一弹性臂部20、第二弹性臂部30时,在金属板M1的折弯位置附近的绝缘层60上形成褶皱从而可能导致绝缘层60容易从第一弹性臂部20、第二弹性臂部30剥离。这是由于在金属板M1的折弯位置处,其内侧压缩而在内侧与绝缘层60之间容易产生间隙。而且,存在剥离的绝缘层60阻碍第一弹性臂部20与第二弹性臂部30的弹性变形、或者在绝缘层60剥离的部位发生短路的可能性。
对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压接连接器101中,由于以覆盖第一弹性臂部20的外侧的板面21b、第二弹性臂部30的外侧的板面31b的方式设有绝缘层60,因此当将金属板M1折弯而形成第一弹性臂部20、第二弹性臂部30时,不易在金属板M1的折弯位置附近的绝缘层60上形成褶皱。这是由于在金属板M1的折弯位置处,其外侧被拉伸而绝缘层60也一起延伸。因此,能够抑制绝缘层60从第一弹性臂部20、第二弹性臂部30剥离。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进行变更。
例如,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只要能够实现规定的功能,就可以适当地变更压接连接器1、压接连接器101的结构、各部分的材质、形状、尺寸、使用时的朝向。例如,也可以利用由不锈钢、磷青铜以外的材质形成的构件制造压接连接器1、压接连接器101。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利用聚酰胺系以外的合成树脂来形成绝缘层60。另外,也可以不在金属板M1上涂敷合成树脂,而将由合成树脂形成的片状的构件粘贴在金属板M1上而形成绝缘层60。另外,绝缘层60是合成树脂而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在弯曲加工前形成再进行弯曲加工也不易发生剥离或者破裂,然而也可以在弯曲加工后通过将触点与端子部掩蔽等而浸渍等形成。另外,也可以在金属板M1的表面局部地形成氧化被膜而作为绝缘层60。
另外,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触点部40可以是与弹性臂部10的第一端部12连续地构成且沿水平方向扩展的平板部,在该平板部的上表面可以设置凸部等。另外,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只要第二基板90的触点电极91与上侧平板部41稳定地接触,则也可以不在上侧平板部41设置凸部42而使上侧平板部41与触点电极91直接接触。另外,也可以在上侧平板部41设置切口部、开口部等。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端子部50的下侧平板部51也可以是大致正方形以外的形状。另外,也可以将下侧平板部51的一部分弯曲,或者设置切口部、开口部等。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下侧平板部51而将弹性臂部10的外周部作为端子部50使用。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安装后倾斜地使用压接连接器1、压接连接器101。另外,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将压接连接器1向第一基板80安装时,也可以不将端子部50与第一基板80的配线电极82钎焊,而利用导电性粘接剂等将端子部50与第一基板80的配线电极82电连接,或者单纯地通过压接来连接。另外,在压接连接器1之上也可以不配置第二基板90而配置IC等电子部件,并使触点部40与电子部件的端子电极压接。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搭载有压接连接器1的电子设备与几GHz左右的较高的频率相对应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在第二基板90设置天线元件,而将压接连接器1兼作为连接器和天线元件使用。

Claims (3)

1.一种压接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基部,其由金属形成;
触点部,其由金属形成;
第一弹簧部,其将所述基部与所述触点部连结;
支承部,其设置在所述触点部与所述基部之间;以及
第二弹簧部,其将所述基部与所述支承部连结,
所述第一弹簧部以及所述第二弹簧部沿同一方向卷绕,
在所述第一弹簧部的仅侧面外侧整体以及所述第二弹簧部的仅侧面外侧整体设置有通过在金属板的板面涂敷绝缘性的合成树脂而形成的绝缘层。
2.一种压接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基部,其由金属形成;
触点部,其由金属形成;
第一弹簧部,其将所述基部与所述触点部连结;
支承部,其设置在所述触点部与所述基部之间;以及
第二弹簧部,其将所述基部与所述支承部连结,
所述第一弹簧部以及所述第二弹簧部通过在金属板的至少一方的板面的规定位置涂敷绝缘性的合成树脂、将涂敷有所述合成树脂的所述金属板冲裁成规定的形状、并对所述金属板的涂敷有所述合成树脂的部分施加弯曲加工且沿同一方向卷绕而形成,
由此在所述第一弹簧部的侧面外侧以及所述第二弹簧部的侧面外侧设置有绝缘层,
在所述触点部设置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从所述触点部的外周部向下方弯曲并且向外侧扩展。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接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触点部被向所述基部一侧按压时,所述第一弹簧部在被所述第二弹簧部进行了辅助的状态下挠曲,在所述第一弹簧部以及所述第二弹簧部产生复原力,且即使所述第一弹簧部与所述第二弹簧部接触,也通过所述绝缘层而防止所述第一弹簧部与所述第二弹簧部之间的短路。
CN201610920578.8A 2015-11-26 2016-10-21 压接连接器、压接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70174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30152 2015-11-26
JP2015230152A JP6483008B2 (ja) 2015-11-26 2015-11-26 圧接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17494A CN107017494A (zh) 2017-08-04
CN107017494B true CN107017494B (zh) 2020-03-03

Family

ID=58804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20578.8A Active CN107017494B (zh) 2015-11-26 2016-10-21 压接连接器、压接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483008B2 (zh)
CN (1) CN1070174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38532B (zh) * 2018-11-06 2022-06-17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短路的电连接器
CN111880067B (zh) * 2019-04-15 2023-05-05 台湾中华精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晶片测试组件及其电性连接模块
CN110534942A (zh) * 2019-09-25 2019-12-03 深圳市精睿兴业科技有限公司 电性连接弹片、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JP7566494B2 (ja) * 2020-05-28 2024-10-15 株式会社日本マイクロニクス 電気的接触子及び電気的接触子の製造方法
CN113783066B (zh) * 2021-08-09 2023-10-24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51331A (ja) * 2007-03-30 2008-10-16 Advanced Systems Japan Inc 凸形ケルビン・スパイラルコンタクタ
CN204732575U (zh) * 2014-05-23 2015-10-28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压接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54262U (ja) * 1992-12-25 1994-07-2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フィルタコネクタ
DE102010026027A1 (de) * 2010-07-03 2012-01-05 Amphenol-Tuchel Electronics Gmbh Federkontakt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51331A (ja) * 2007-03-30 2008-10-16 Advanced Systems Japan Inc 凸形ケルビン・スパイラルコンタクタ
CN204732575U (zh) * 2014-05-23 2015-10-28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压接连接器
CN105098432A (zh) * 2014-05-23 2015-11-25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压接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483008B2 (ja) 2019-03-13
JP2017098127A (ja) 2017-06-01
CN107017494A (zh) 2017-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17494B (zh) 压接连接器、压接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US20090110876A1 (en) Elastic sheet structure and array type elastic sheet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5140125B2 (ja) コネクタ端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コネクタ端子
JP2009076610A (ja) 磁性部品
US20180123267A1 (en) Press-fit terminal
US11664617B2 (en) Electrical terminal,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lastic terminal,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8808307B (zh) 压接连接器
JP5858024B2 (ja) 同軸コネクタプラグ
JP6214053B2 (ja) 圧接コネクタ
US9784764B2 (en) Prob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probe
TWI686018B (zh) 導電性元件、導電性元件用的板狀構件及導電性元件的製造方法
JP2014127398A (ja) 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及び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JP6668470B2 (ja) 圧接コンタクトとその製造方法
US9083120B2 (en) Socket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s
JP6584926B2 (ja) 圧接コネクタ
TWI616032B (zh) 壓接連接器
EP2683037B1 (en) Connector terminal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JP2015185243A (ja) 音叉端子
JP6609886B2 (ja) ソケット
CN110168814B (zh) 压接连接器
US1119620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2020140880A (ja) 圧接コネクタ
JP2018147724A (ja) 圧接コネクタ
KR20170096496A (ko) C 클립
JP2012000649A (ja) 締結部材のかしめ締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after: Alpine Alpine Company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before: Alps Electric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