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04782A - 具有自由浮动棱柱形蓄电池单元的锂离子蓄电池模块 - Google Patents

具有自由浮动棱柱形蓄电池单元的锂离子蓄电池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04782A
CN107004782A CN201580057145.8A CN201580057145A CN107004782A CN 107004782 A CN107004782 A CN 107004782A CN 201580057145 A CN201580057145 A CN 201580057145A CN 107004782 A CN107004782 A CN 1070047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thium
battery
battery module
prismatic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5714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04782B (zh
Inventor
理査德·M·德克斯特
罗伯特·J·麦克
詹妮弗·L·查尔内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
Original Assignee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 filed Critical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
Publication of CN1070047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47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047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47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9Charging or discharging for charge maintenance, battery initiation or rejuven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09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8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spacing elements or positioning means within frames, racks or pa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包括具有棱柱形锂离子电池单元阵列的锂离子蓄电池模块,所述棱柱形锂离子电池单元定位在所述锂离子蓄电池模块的外壳的电池收容区内。所述阵列中的棱柱形锂离子电池单元通过从所述外壳的形成所述电池收容区的内表面延伸出来的固定突出物以间隔布置彼此间隔开,并且所述固定突出物向内延伸以横跨所述电池收容区的宽度形成多个不连续狭槽。

Description

具有自由浮动棱柱形蓄电池单元的锂离子蓄电池模块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4年9月26日提交的标题为“LITHIUM ION BATTERY MODULE WITHFREE FLOATING PRISMATIC BATTERY CELLS”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列号62/056,376的优先权和权益,出于所有目的,所述申请通过援引以其全部内容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蓄电池和蓄电池模块领域。更确切地,本公开涉及蓄电池单元在锂离子(Li离子)蓄电池模块内的放置。
本部分旨在向读者介绍下文所描述和/或要求的本披露的各个方面可能涉及的各个方面技术。这种讨论被认为有助于向读者提供背景信息以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因此,应当理解,这些陈述以该角度来阅读,并且不视为承认现有技术。
使用一个或多个蓄电池系统以用于对车辆提供所有或一部分的原动力的车辆可称为xEV,其中术语“xEV”在本文中定义为包括将电功率用于其车辆原动力的全部或一部分的所有下述车辆或其任何变型或组合。例如,xEV包括将电功率用于全部原动力的电动车辆(EV)。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也视为xEV的混合动力电动车辆(HEV)将内燃机推进系统和蓄电池供能电动推进系统(诸如48伏特(V)或130V系统)相组合。术语HEV可包括混合动力电动车辆的任何变型。例如,全混合动力系统(FHEV)可利用一个或多个电动机,仅利用内燃机或利用两者将原动力和其它电功率提供至车辆。相比之下,轻度混合动力系统(MHEV)在车辆空转时停用内燃机,并利用蓄电池系统来对空气调节单元、收音机或其它电子装置持续供能以及需要推进时重新启动发动机。轻度混合动力系统还可应用一定程度的功率辅助,例如在加速期间,以增补内燃机。轻度混合动力通常为96V至130V,并且通过皮带或曲轴集成起动器发电机回收制动能量。另外,微混合动力电动车辆(mHEV)也使用类似于轻度混合动力的“启-停”系统,但是mHEV的微混合动力系统可向或不向内燃机提供功率辅助并且以低于60V的电压操作。出于当前讨论的目的,应当指出的是,mHEV通常技术上不将直接提供至机轴或传动装置的电功率用于车辆的任何部分的原动力,但是mHEV仍可视为xEV,因为其在车辆空转(其中内燃机停用)以及通过集成启动器发电机回收制动能量时不使用电功率来增补车辆的功率需求。此外,插入式电动车辆(PEV)为可从外部电源(诸如壁插座)进行充电的任何车辆,并且存储于可充电电池组中的能量驱动或有助于驱动车轮。PEV为EV的子类,包括纯电动或蓄电池电动车辆(BEV)、插入式混合动力电动车辆(PHEV),以及混合动力电动车辆和传统内燃机车辆的电动车辆变换。
上述xEV相比于仅使用内燃机和传统电气系统(通常为由铅酸蓄电池供能的12V系统)的较传统气体供能车辆可提供多个优点。例如,相比于传统内燃机车辆,xEV可产生较少不期望的排放产物并且可表现出较高燃料效率,并且在一些情况下,此类xEV可如同特定类型的EV或PEV那样完全消除汽油的使用。
随着技术持续发展,存在对此类车辆和其他实现方式提供改进功率源、特别是蓄电池模块的需求。例如,某些传统蓄电池模块可以包括多个蓄电池单元。这这类传统模块中,蓄电池单元在使用(例如,充电和放电)过程中可能发生膨胀,这可能影响其运行,并且在一些情况下,引起电池在蓄电池模块内移动。精心制作的夹紧机构传统上用于将蓄电池单元压紧就位,这提供压紧来抵消膨胀并维持其在模块内的位置。因此,现在认识到,传统的蓄电池模块可以通过例如降低或完全消除对这类夹紧机构的需要来得到进一步改进。进一步,还认识到可能期望减少或减轻蓄电池单元膨胀。
发明内容
以下阐述了在此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的概述。应当理解的是,这些方面仅仅呈现为给读者提供这样的某些实施例的简要概述且这些方面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实际上,本公开可涵盖下文可能未说明的各个方面。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具有多个蓄电池单元(其在此还可以称为电化学电池)的一连串蓄电池模块。例如,一方面,本公开涉及一种锂离子蓄电池模块,其具有棱柱形锂离子电池单元阵列,所述棱柱形锂离子电池单元定位在所述锂离子蓄电池模块的外壳的电池收容区内。所述阵列中的棱柱形锂离子电池单元通过从所述外壳的形成所述电池收容区的内表面延伸出来的固定突出物以间隔布置彼此间隔开,并且所述固定突出物向内延伸以横跨所述电池收容区的宽度形成多个不连续狭槽。
在另一方面,本公开还涉及一种锂离子蓄电池模块系统,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底座;与所述底座相反的顶部部分;第一电池收容区,所述第一电池收容区包括第一列不连续狭槽,所述第一列朝一定方向从所述底座延伸到所述顶部部分。所述外壳还包括第二电池收容区,所述第二电池收容区平行于所述第一电池收容区定向并且具有第二列不连续狭槽。所述第一和第二列不连续狭槽均被构造为接纳棱柱形蓄电池单元,并且由固定到所述外壳的内表面上的多个突出物形成。
在又另一个方面,本公开还涉及一种锂离子蓄电池模块,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底座和与所述底座相反的顶部部分并且具有被构造为能够与所述锂离子蓄电池模块电连接的端子。所述锂离子蓄电池模块还包括被定位成彼此相邻并且平行并且在所述外壳内的第一和第二棱柱形锂离子蓄电池单元阵列。所述第一和第二棱柱形锂离子蓄电池单元阵列均具有一组对齐的棱柱形锂离子蓄电池单元,所述棱柱形锂离子蓄电池单元具有定位在所述外壳的单侧面上的它们各自的正负端子。每个棱柱形锂离子蓄电池单元通过气隙与紧邻的棱柱形棱柱形蓄电池单元间隔开。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具有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构造的蓄电池模块的xEV的透视图,所述蓄电池模块为xEV的各种部件提供功率。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具有利用图1的蓄电池系统的启停系统的xEV的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所述蓄电池系统具有锂离子蓄电池模块。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的各种蓄电池模块的俯视透视图,图示了单种类似的蓄电池单元可以并入不同类型的锂离子蓄电池模块外壳内从而将多个蓄电池单元放入浮动布置下的方式。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与图3的锂离子蓄电池模块相对应的锂离子蓄电池模块尺寸的覆盖物的俯视透视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一方与图3的锂离子蓄电池模块的可用电池容积的覆盖物的俯视透视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可以并入图3的蓄电池模块中的棱柱形蓄电池单元的透视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与图6的蓄电池单元相对应的、并入图4中描述的外壳覆盖物中的多个蓄电池单元的剖面俯视透视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放置在蓄电池模块外壳内并且具有产生浮动电池布置的固定突出物放大视图的多个蓄电池单元的俯视透视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具有浮动布置的多个蓄电池单元的锂离子蓄电池模块的剖面侧视透视图,其中移除了外壳来描绘当在图8的浮动布置下时蓄电池单元的相对定位;
图10是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在充电前后可膨胀蓄电池单元与基本上不可膨胀蓄电池单元的对比侧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具有蓄电池单元的锂离子蓄电池模块的分解透视图,集成汇流条和电压感测子组件向内促动所述蓄电池单元抵靠住外壳的后部;
图1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图11的蓄电池模块中的蓄电池单元沿线12-12截取的剖面侧视图,并且具有在所述蓄电单元之间定位的一个或多个垫片;
图1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被构造为拾取蓄电池单元并将其放置到蓄电池模块外壳内而不进行蓄电池单元级放的制造系统的框图;
图14是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使用图13的系统进行的拾放技术的制造蓄电池模块的流程图;
图15是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被构造为对蓄电池模块外壳分度并根据所述分度将蓄电池单元与其他部件放置在外壳内的制造系统的框图;
图16是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用于使用图15的系统进行的分度技术制造蓄电池模块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7是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图16的分度技术的示意性图示;并且
图18是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具有基本上不可膨胀蓄电池单元的部分组装锂离子蓄电池模块的正视图,所述蓄电池单元具有不同的电量状态、但基本上相同的单元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描述一个或多个具体实施例。为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简洁描述,本说明书未描述实际实施方式的所有特征。应当理解,在任何此类实际实施方式的开发中,如在任何工程或设计项目中,必须做出许多特定于实施方式的决策以达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诸如兼容系统相关和业务相关约束条件,这些约束条件可根据实施方式变化。而且,应当理解,此类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的并且耗时的,然而对于受益于本公开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将为设计、制作和制造的例行任务。
在此描述的蓄电池系统可以用于给各种类型的电动车辆(xEV)和其他高压储能/耗能应用(例如,电网功率储存系统)提供功率。此类蓄电池系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蓄电池模块,每个蓄电池模块具有外壳和多个蓄电池单元(例如,锂离子(Li离子)蓄电池单元),所述多个蓄电池单元布置在所述外壳内用于提供对例如xEV的一个或多个部件供能有用的特定电压和/或电流。作为另一个实例,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蓄电池模块可与固定式功率系统(例如,非机动车系统)合并或将功率提供至所述固定式功率系统。
锂离子蓄电池模块中使用的蓄电池单元还可以称为蓄电池单元,并且例如基于每个电池内含有的活性物质,不同类型的这类蓄电池单元可以具有不同的电压和/或容量。一般而言,锂离子蓄电池单元将包括阴极(正电极)、阳极(负电极)、和提供离子源的电解液。在某些构造中,阴极和阳极均包括使电极能够在充电和放电循环过程中存储和传递离子(例如,锂离子)的电极活性材料。电极是阴极还是阳极一般由每个的电极活性物质及vsLi/Li+其基准电压来决定。因此,电极活性物质一般将是不同的。
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另领会的,在每个正电极和负电极处发生电化学半反应。例如,在每个正电极和负电极处的电化学半反应可以是其中一个或多个锂离子可逆地(基于均衡)与正电极活性物质解离的反应,由此还释放一个或多个电子(数量上等于离解的锂离子的数量)。在负电极,发生的电化学半反应可以是其中一个或多个锂离子和(相等数量的)一个或多个电子可逆地与负电极活性物质(例如,碳)相关联。
在蓄电池放电过程中,电极处的均衡支持锂离子离解和负电极活性物质放出电子并且电子与锂离子与正电极活性物质重新关联。另一方面,在充电过程中,情况相反。离子移入电极中常常称为嵌插或注入,并且离子移动远离电极常常称为脱嵌或引出。因此,在放电过程中,在正电极处发生嵌插而在负电极处发生脱嵌,并且在充电过程中,情况相反。因此,锂离子蓄电池单元一般将基于在其电极处的锂离子嵌插和脱嵌来运行。
就此而言,蓄电池单元的多个特性可以起源于电池的实际构造的组合(例如,其形状、大小、布局)、及其化学构造(例如,电极活性物质、电解液、添加剂)。例如,在使用石墨作为阳极活性物质的传统棱柱形蓄电池单元中,由于充电和放电循环,可能发生相当大程度的大小变化,其中,在充电过程中,锂嵌插进活性物质(石墨)中,从而引起阳极膨胀,而在放电过程中,活性物质释放锂,从而引起阳极大小减小。这类膨胀可能存在的问题在于其减小了蓄电池单元的功率密度,并且随着阳极膨胀,这引起阳极与阴极之间发生电阻,这降低了电池的效率。在传统方法中,通过例如在电极(阳极和阴极)位于的棱柱形电池活性区相对应的位置将相当大程度的压力施加于所述棱柱形电池上来在某种程度上减轻这种膨胀。然而,这些夹紧机构可能是笨重的并且对具体锂离子蓄电池模块增加显著重量。
例如,附接至蓄电池模块上的可致动夹紧机构(诸如夹钳)、设置在蓄电池模块外壳内的可以(例如,使用曲柄、夹钳、可调系紧螺栓机构)致动以紧靠蓄电池单元的可移动板、或用于致动蓄电池模块外壳的部件(例如,外壁或内壁)的可调系紧螺栓机构可以用于将蓄电池单元压紧具体量。可以完成这,以使蓄电池单元的能量密度和性能维持在预定范围内。棱柱形蓄电池单元例如传统上通过这类可致动夹紧机构保持就位,所述夹紧机构是蓄电池模块外壳的一部分或与其成一体。
根据本公开,现在认识到可能期望在不必依赖于这类笨重的夹紧机构的情况下减轻、减少或完全消除这类膨胀。现在还认识到,消除这类传统的夹紧机构可以能够实现其他锂离子蓄电池模块特征。例如,在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中,锂离子蓄电池模块可以被设计为具有用于蓄电池单元的具体容积,而锂离子蓄电池模块的其他部分可以用于其他模块特征,诸如控制和调节电路(例如,蓄电池监测系统(BMS)、蓄电池控制模块(BCM))、热管理特征(例如,风扇、冷却路线)等等。实际上,减少膨胀和对夹紧机构的依赖还可以能够实现可以特别适合于某些应用(诸如微混合动力应用)的蓄电池模块大小和设计。
在记下前述内容的情况下,本公开一方面涉及锂离子蓄电池模块,其包括浮动装配(在此又称为浮动布置)的多个蓄电池单元(锂离子蓄电池单元,在此又称为电化学电池或电池)。本公开实施例的浮动装配可以包括其中每个蓄电池通过多个固定突出物(例如,两个或更多)悬浮在模块的外壳内,并且所述固定突出物沿着电池的外围(诸如仅沿着它们的外围的一部分)保持所述电池。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蓄电池单元可以包括具体的化学成份,所述化学成份使本公开蓄电池模块中利用的电池发生极小或没有膨胀,这些在这类实施例中能够在电池之间维持间隙(例如,气隙)而无需在电池的活性区上放置夹紧特征。例如,在正常运行(例如,充电/放电维持在一定电量状态(SOC)范围内)过程中,与传统锂离子蓄电池模块中使用的其他蓄电池单元相比较,在此描述的电池可能膨胀程度大大减小或完全消除。下面另外详细描述这类实施例。
现在还认识到,并入在此描述的蓄电池模块中的棱柱形蓄电池单元的膨胀减小可以用于实现某些制造过程的效率提高。例如,在组装锂离子蓄电池模块的过程中,可以在自动化或非自动化制造过程中“拾放”电池。也就是,可以将电池逐一从进给路线或从箱子拾取出来而无需确定具体电池是否适合于包括在具体蓄电池模块或电池组内。相反,蓄电池电池可以仅仅放置到模块外壳内。
虽然本公开包括可以从某些类型的膨胀已经减小的蓄电池单元的使用中获益的多个实施例,但应注意,某些公开的实施例还可以适用于使用各种各样的电池(包括膨胀的电池)的锂离子蓄电池模块。就此而言,以下阐述的描述不应解释为局限于某些锂离子蓄电池单元化学成份,除非另外指明。实际上,各种各样的电极活性物质、电解液物质等等可以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来使用。
一方面,锂离子蓄电池单元中的电极的阴极活性物质和阳极活性物质可以被选择为与阳极和阴极的电极活性物质的其他组合相比膨胀减小。虽然电极活性物质一般可以具有任何类型、构造、或化学成份,在一个实施例中,阴极活性物质可以包括锂钴镍锰氧化物(NMC、LiNi1/3Co1/3Mn1/3O2),其可以与其他阴极活性物质组合(例如,混合),诸如锂钴氧化物(LCO,LiCoO2),而阳极活性物质可以是钛酸锂(LTO,Li4Ti5O12)。在预期包括具有总体上矩形形状和硬(例如,金属)外壳体的蓄电池单元的棱柱形蓄电池单元中,这些活性物质的组合可以减小由于充电和放电循环引起的膨胀和相关联的大小可变性。就此而言,这类棱柱形蓄电池单元在可能依赖电池的情况下对可靠的充电和放电循环对汽车设备、家用设备等等功能可能特别有用。
例如,在某些xEV背景下(除其他事项以外,诸如非汽车或固定耗能应用),锂离子蓄电池模块的12V输出对于对某些类型的部件(例如,传统车辆中传统铅酸蓄电池功能的相似类型的部件)功能可能令人期望的,而48V输出可能更适合于对可能需要更高电压的其他类型部件(诸如空调系统)功能。在记下此内容的情况下,现在认识到,本公开蓄电池模块实施例可能特别适用于这种类型的蓄电池模块。实际上,本公开方法可以能够实现生产这样的锂离子蓄电池模块:锂离子蓄电池模块可以被设计成配合在xEV的不同位置上、或在家或其他环境的不同位置上。
为了帮助进行说明,图1是车辆10的实施例的透视图,所述车辆可以利用再生制动系统。尽管针对带有再生制动系统的车辆介绍以下讨论内容,但在此描述的技术可适配于使用蓄电池捕获/储存电能的其他车辆,包括电力供能和气体供能车辆、以及其他非汽车(例如,固定)应用。
现在认识到,可能期望非传统蓄电池系统12(例如,锂离子汽车蓄电池)与传统车辆设计很大程度上相容。在此方面,本公开实施例包括用于xEV的各种类型的蓄电池模块和包括xEV的系统。因此,蓄电池系统12可以放置在车辆10中本来会用于容纳传统蓄电池系统的位置上。例如,如所图示的,车辆10可以包括与典型的燃烧式发动机车辆的铅酸蓄电池类似地定位(例如,在车辆10的发动机罩下面)的蓄电池系统12另外,如以下将更详细描述的,蓄电池系统12可以定位为帮助管理蓄电池系统12的温度。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将蓄电池系统12定位在车辆10的发动机罩下面可以使风道引导气流经过蓄电池系统12并冷却蓄电池系统12
图2中描述了蓄电池系统12的更详细的视图。如所描绘的,蓄电池系统12包括联接至点火系统16、交流发电机18、车辆中控台20、和可选地联接至电动机22的储能部件14。一般而言,储能部件14可以捕获/储存车辆10中产生的电能并将电能输出以便为车辆10中的电气装置供能。
换言之,蓄电池系统12可以向车辆的电气系统的部件供应功率,这些部件可以包括散热器冷却风扇、气候控制系统、电动转向系统、主动式悬架系统、自动驻车系统、电动油泵、电动增压器/涡轮增压器、电动水泵、加热挡风玻璃/除霜器、车窗升降电机、装饰灯、胎压监测系统、天窗电机控制器、电动座椅、报警系统、资讯娱乐系统、导航特征、车道偏离警告系统、电动驻车制动器、外灯、或以上的任意组合。说明性地,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储能部件14向车辆中控台20和点火系统16供应功率,所述点火系统可以用于启动(例如,用曲柄启动)内燃机24。
此外,储能部件14可以捕获交流发电机18和/或电动机22产生的电能。在一些实施例中,交流发电机18可以在内燃机24运转的同时产生电能。更确切地,交流发电机18可以将内燃机24的旋转产生的机械能转换成电能。此外或可替代地,当车辆10包括电动机22时,电动机22可以通过将车辆10的移动(例如,车轮旋转)产生的机械能转换成电能来产生电能。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储能部件14可以捕获在再生制动过程中交流发电机18和/或电动机22产生的电能。如此,交流发电机和/或电动机22在此通常被称为再生制动系统
为了帮助捕获和供应电能,储能部件14可以经由总线26电联接至车辆的电动系统。例如,总线26可以使储能部件14接收交流发电机18和/或电动机22产生的电能。此外,总线可以使储能部件14将电能输出至点火系统16和/或车辆中控台20。因此,当使用12V蓄电池系统12,总线26可以携带通常在8-18V之间的电功率。
此外,如所描绘的,储能部件14可以包括多个蓄电池模块。例如,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储能部件14包括锂离子(例如,第一)蓄电池模块28和铅酸(例如,第二)蓄电池模块30,每个蓄电池模块包括一个或多个蓄电池单元。在其他实施例中,储能部件14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蓄电池模块。此外,尽管锂离子蓄电池模块28和铅酸蓄电池模块30被描绘为彼此相邻,但它们可以定位在车辆周围的不同区域中。例如,铅酸蓄电池模块30可以定位在车辆10内部中或周围,而锂离子蓄电池模块28可以定位在车辆10的发动机罩下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储能部件14可以包括多个蓄电池模块以利用多个不同的蓄电池化学成份。例如,当使用锂离子蓄电池模块28时,蓄电池系统12的性能可以得到提高,因为锂离子蓄电池化学成份通常比铅酸蓄电池化学成份具有更高的库仑效率和/或更高的功率充电接受率(例如,更高的最大充电电流或充电电压)。如此,蓄电池系统12的捕获、储存、和/或分配效率可以得到提高。
为了帮助控制电能的捕获和储存,蓄电池系统12此外可以包括控制模块32。更确切地,控制模块32可以控制蓄电池系统12中的部件的运行,诸如储能部件14、交流发电机18、、和/或电动机22内的继电器(例如,开关)的运行。例如,控制模块32可以调节每个蓄电池模块28或30捕获/供应的电能量(例如,降低和重定蓄电池系统12的额定值),在蓄电池模块28与30之间进行负荷平衡,确定每个蓄电池模块28与30的剩余电量,确定每个蓄电池模块28与30的温度,控制交流发电机18和/或电动机22输出的电压等等。
因此,控制单元3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4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单元36。更确切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4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一个或多个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一个或多个通用处理器、或以上的任意组合。此外,一个或多个存储器36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诸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诸如只读存储器(ROM),光盘驱动器、硬盘驱动器、或固态驱动器。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32可以包括车辆控制单元(VCU)的多个部分和/或单独的蓄电池控制模块。另外,如说描绘的,锂离子蓄电池模块28和铅酸蓄电池模块30跨其端子并联连接。换言之,锂离子蓄电池模块28和铅酸模块30可以经由总线26并联连接至车辆的电气系统。
应注意,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适用于具有上述和以下详细描述的相同或不同构造和/或取向的任何蓄电池模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除非明确指明,用于描述根据本公开的蓄电池模块的部件和实例不应被解释为将本公开限制于仅仅那些部件和实例。相反,所公开的实例仅旨在用作帮助讨论本公开的非限制性实例。
如上所述,在本公开方法的一方面中,锂离子蓄电池模块28大小可以被确定为配合在xEV 10的具体部分中,包括在发动机罩下面、在客厢下面、在后备箱中等。另外,在另一方面,根据本公开方法生产的多个不同类型的锂离子蓄电池模块28可以通过将蓄电池单元占用的体积、或蓄电池单元可用的体积设计为具有恒定的长度和宽度、并且根据模块中电池的数量而在高度方向上不同来被设计为具有常见的占地面积。此外,电池在模块28中的体积的设计可以包括各种其他特征,诸如气隙,以便能够实现某些类型的无源和/或有源冷却。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不同类型的锂离子蓄电池模块28可以利用具体类型的棱柱形蓄电池单元,如图3中所示。确切地,如所示,第一锂离子蓄电池模块28A、第二锂离子蓄电池模块28B、和第三锂离子蓄电池模块28C均具有相应的外壳40A-40C,并且全都是用棱柱形蓄电池单元44的共用源42。也就是,符合一组具体制造规格(例如,具有标准容差的标准化尺寸、结构和化学成份)的棱柱形蓄电池单元44可以用于任何所图示的锂离子蓄电池模块28。还如所示,每个锂离子蓄电池模块28包括蓄电池单元44在它们的外壳44内基本上相同的布局,其中仅总数上有不同。
例如,在图3中,第一锂离子蓄电池模块28A可以具有第一输出电压(例如,12V)和第一容量(例如,10amp小时(Ah)),并且第二锂离子蓄电池模块28B可以具有与所述第一输出电压相同的输出电压,同时根据蓄电池单元44的电互连具有与所述第一容量不同的第二容量(例如,20Ah)。从功率部件观点出发,第二锂离子蓄电池模块28B与第一锂离子蓄电池模块28A在总的蓄电池单元44在它们各自的外壳40内的数量上不同。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锂离子蓄电池模块28A可以包括以串联布置电联接的第一数量(例如,6个)蓄电池单元,而具有更大容量(例如,容量的二倍)的第二锂离子蓄电池模块28B具有使用串联和并联电联接联接的第二数量(例如,12个)相同类型的蓄电池单元。下面更详细描述的蓄电池单元在外壳40内的布置是引起锂离子蓄电池模块28A的相应高度H1(图4中所示)和锂离子蓄电池模块28B的相应高度H2(图4中所示)的主要因素。与第一和第二锂离子蓄电池模块28A、28B相比较,第三锂离子蓄电池模块28C具有显著更大的高度H3(图4中所示)。这至少部分是由于锂离子蓄电池模块28达到更高电压(例如,48V,使用第三数量、诸如20个相同类型的串联连接的蓄电池单元)所需的蓄电池单元44的额外数量。
大小可以被确定为适应达到期望电压和容量所需的具体数量蓄电池单元44的外壳40均可以是一件式外壳或多件式外壳(例如,两件式、三件式、或更多)。为了方便决策,外壳40的不同部分(其总体上对应于整个锂离子蓄电池模块28的多个部分)在此如下进行定义:底座46,其还可以被称为底部部分并且总体上限定当投入运行时锂离子蓄电池模块28的占地面积(例如,在xEV 10中)。锂离子蓄电池模块28的顶部部分48与底座46相反定位,并且顶部部分48和底座46在搁置在平坦表面上时可以认为是相对于重力(即,地球引力)垂直定向,并且顶部部分48一般包括蓄电池模块28的端子47、49(如模块28A上所示)。然而,应注意,外壳40的这些部分仍然可被称为底座46和顶部部分48,即使蓄电池模块28以不同取向设置(即,底座46和顶部部分48将不会始终垂直于重力,诸如当放置在另一侧时)。可以认为底座46的尺寸构成模块28的长度(L)和宽度(W),这在下面另外详细描述。
外壳40还包括可能由于不同锂离子蓄电池模块28的高度差引起不同的左侧50A-50C和右侧52A-52C,这在下面另外详细描述。这些侧面总体在底座46与顶部部分48之间延伸。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参照每个模块28的电池收容区域54A-54C,确定左侧50A-50C和右侧52A-52C,所述电池收容区域可以被认为对应于每个锂离子蓄电池模块28的前端56A-56C。每个模块28的后端58A-58C定位在前端56对面。
如所示,电池收容区域54被构造为接纳具体取向的多个电池单元(例如,棱柱形蓄电池单元)。例如,根据本公开,蓄电池单元44均可以具有棱柱形壳体60。棱柱形壳体60服从于并且可能符合一组制造规格,包括其所有尺寸的大小、某些特征的位置(例如,排气口、端子)等等。为了方便讨论,棱柱形蓄电池单元44的布置在此进行如下定义:具总体上硬质材料(例如,金属)的棱柱形壳体60均包括总体上矩形形状,所述形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圆化侧面,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棱柱形蓄电池单元44包括壳体顶部部分62,一组电池端子64、66(例如,正负电池端子)位于所述壳体顶部部分中。一个或多个电池排气孔68也可以位于于壳体顶部部分62上。每个蓄电池单元44的这组电池端子64、66能够使电池电连接到各种电气部件,包括其他电池,电连接到锂离子蓄电池28的端子49、和锂离子蓄电池28可以联接至的负载。电池排气口68被构造为能够在某些条件下排出气体。
棱柱形壳体60还包括与壳体顶部部分62相反定位的壳体底部部分70,并且如所示,壳体底部部分70可以首先放到外壳40中,使得电池端子64、66朝同一方向从电池收容区域54向外指向。第一和第二侧面72、74在与电池端子64、66相对应的相应位置上在壳体顶部部分62与壳体底部部分70之间延伸。可以是总体上平坦的第一和第二面76、78在每个电池44的相反端联接第一和第二圆化侧面72、74。
还为了方便讨论,电池44的所图示的构造还可以被构造成水平叠层,其中电池44被定位成使得第一和第二面76、78基本上平行于底座46和顶部部分48,并且当底座42放置在平坦表面上时基本上垂直于重力。可以认为具体列80、82(所图示的模块28中具有两个这种列)中的电池44垂直间隔开(例如,垂直间隔布置)使得第一电池的相应第一面和第二电池的相应第二面之间具有间隙。下面另外详细描述这类实施例。然而,应注意所述列还可以概括地称为外壳40中的电池“阵列”,其中所述阵列可以概括表示蓄电池电池44的对齐阵,如所示,并且还预期包含除了所图示的特定取向以外的取向。
电池44的列状构造(例如,两个相邻列,诸如阵列和额外阵列)和标准化尺寸例如对于在锂离子蓄电池模块28A-28C的不同实施例上维持底座46的标准尺寸而言是令人期望的。实际上,现在认识到,电池化学成份的组合(例如,NMC/LTO蓄电池单元)、电池形状、和电池大小可以方便以此方式生产模块28。例如,现在认识到NMC/LTO蓄电池单元、或膨胀不超过预定量、例如朝任何方向不超过0.1%与15%(例如,0.5%与5%)之间、诸如朝任何方向不超过5%的其他电池可以能够针对每个外壳40限定总电池体积、并且相对于这个体积限定锂离子蓄电池模块28的其余布局。这种方法对于图4-7更适合,所述图描绘了生产具有预先限定的占地面积(即,它们各自的底座46的尺寸)的多个锂离子蓄电池模块28的方法的不同方面。虽然下面在具体占地面积的背景下阐述了本公开,但应注意所述方法可以适合于其他占地面积和其他类型的电池。
如以上阐述的,锂离子蓄电池模块28的底座46概括限定了占地面积。关于车辆集成,这可能是重要的关注点,因为由于例如空间限制,底座46的某些大小可能期望集成到具体车辆中。再次,底座46可以由蓄电池模块外壳40的最终安装到或搁置在xEV 10的表面上(例如,最接近地面/地板)的部分的尺寸来表示。
如图4中所示,所述图是图3所示的模块28A-28C的外部尺寸的组合图示90,所有外壳40包括底座46,所述底座总体上对应于每个锂离子蓄电池模块28的长度(L)和宽度(W)。尽管锂离子蓄电池模块28预期表示具有锂离子蓄电池单元的高级蓄电池模块,但底座46可以对应于针对传统铅酸蓄电池(例如,图2中的铅酸蓄电池模块30)成立的许多组织代表(例如,国际电池理事会(BCI)组织编号、德国工业标准(DIN准则)、欧洲标准(EN)准则)中的任一者。这些成立的标准集合的每个组织(例如,组织编号)针对与具体组织名称相对应的具体蓄电池的底座具有标准长度和宽度。在此描述的辅助锂离子蓄电池模块可以具有或可以不具有基本上匹配或符合至少已知铅酸蓄电池标准(例如,BCI组织、DIN准则、或EN准则)的底座的标准尺寸要求的尺寸。
作为一个实例,I和W大小可以被确定为具有H5(其中“H5”是DIN准则)底座,所述底座是242mm L乘175mm W。H5底座还常常称为LN2底座。然而,锂离子蓄电池模块28的底座46可以具有适合于基本上匹配铅酸蓄电池的具体底座的任何长度和宽度。另外,应注意,尽管针对铅酸蓄电池进行了标准化,但使用锂离子蓄电池单元技术符合这类标准可能是困难的,尤其是当考虑到诸如在此描述的锂离子蓄电池模块可能与在传统铅酸蓄电池中找不到的设备相关联时,诸如智能控制特征、热管理特征、高级排气特征等等。使用以上阐述的和下面进一步详细描述的电池44的构造,可以实现这类标准。
应注意,本公开不局限于大小与铅酸标准相同的锂离子蓄电池模块28的底座46。相反,锂离子蓄电池模块28的各自的底座46可以具有任何大小,这在某些实施例中可能对于不同锂离子蓄电池模块28而言是这样。作为非限制性实例,L可以是在150mm与450mm之间的值,而W可以是在100mm与200mm之间的值,其中所述值匹配所有模块化锂离子蓄电池模块28。另外,还如所示,模块28在底座46上具有唇缘92,其可以是被构造为使蓄电池模块28能够紧固到xEV 10上的压紧特征。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W对应于唇缘92确立的尺寸,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唇缘92不存在,宽度可以是“W”,其可以更短。
再次,蓄电池模块28A-28C的相应的高度H1、H2、H3分别可以基于其功率部件而不同。在一个实施例中并且通过非限制性实例的方式,H1可以是在130与160mm之间,诸如150mm,H2可以是在160与180mm之间,诸如170mm,而H3可以是在160与200mm之间,诸如190mm。应注意,不同模块28的相应高度也可能受到设计限制。作为一个实例,如果模块28预期放置在xEV 10的发动机罩下面,则高度H1-H3应足够高以允许使用期望数量的蓄电池单元44,但足够端以便能够关闭xEV 10的发动机罩。根据(除其他事项以外)预期放置,可能对蓄电池模块设计加以相似的空间限制。
为了确定除了蓄电池单元44以外的某些部件的可用空间,可能期望确定外壳40内的模块28的可用电池体积,这进而根据模块28的期望输出、提供所述输出所需的电池44的数量等等。图5描绘了第一、第二、和第三锂离子蓄电池模块28A-28C的相应可用电池体积102A-102C的实例覆盖物100。可以认为所图示的电池体积102A-102C表示结合外壳40A-40C内的任何固位、夹紧和间隔特征,外壳40A-40C内可供蓄电池单元44占用的体积和尺寸。现在认识到,电池44及其相关联的固定特征占用的相应体积102A-102C的一部分根据在此描述的某些实施例可以减小或最小化,诸如当电池44基本上无膨胀时,和/或当模块28没有使用电池44的压紧或减振特征时。实际上,与利用电池44的夹紧和压紧特征的实施例相比较,这样的实施例可以减小了可用电池体积102的占用部分。
再次参照模块28具有H5底座的实施例,可用电池体积102的尺寸中的L可以在230mm与240mm之间,并且W在110mm与130mm之间,诸如分别为236mm和120mm。对于第一模块28A,可用体积102A的高度H4可以在140mm与150mm之间,诸如144mm。对于第二模块28B,可用体积102B的高度H5可以在160mm与170mm之间,诸如164mm,并且对于第三模块28C,可用体积102C的高度H6可以在180mm与190mm之间,诸如184mm。
如可以领会到的,具体锂离子蓄电池模块28中占用的可用电池体积102的量可以取决于蓄电池单元44的数量、蓄电池单元44的形状和尺寸、以及电池44定位在模块28的外壳40内的方式。因此,蓄电池单元44的尺寸、形状和化学成份可以被设计为实现期望的形状因子、体积和输出。如以上注意到的和图6中更详细所示的,在此描述的蓄电池单元44通常具有棱柱形形状,其通常包括矩形形状,并且还可以包括如图3所示的某些圆化侧面面。图6中所示的棱柱形蓄电池单元44的尺寸包括沿圆化侧面72、74的电池长度(CL)、沿顶部部分和底部部分62、70的电池宽度(CW)、以及在第一与第二面76、78之间延伸的电池厚度(CT)。作为一个实例,使用具有140mm的Cl、容差为0.5mm、112mm的CW以及14mm CT的电池44,蓄电池模块28可以被设计为具有12V或48V输出的H5底座、和10Ah或20Ah容量。然而,电池尺寸可以根据模块28的期望的尺寸而不同。电池的化学成份在这类实施例中可以包括作为阴极活性材料(例如,NMC和LiCoO2(LCO)的组合)的NMC和作为阳极活性物质的LTO。实际上,因为锂离子蓄电池模块28可以平行于铅酸蓄电池放置,所以可能期望使用这类电极活性物质,由于每个锂离子蓄电池单元将基本上与诶个铅酸蓄电池单元电压匹配,这可以提供多个运行益处,包括电荷平衡、过充电与过放电保护等等。
在更一般意义上,图6中所示的棱柱形蓄电池单元44的实施例包括第一和第二端子64、66,根据阳极和阴极活性物质,所述端子可以包括相同或不同的金属。通过举例方式,正电极活性物质可以包括一种或多种锂金属氧化物(LMO)组分。如在此使用的,锂金属氧化物(LMO)可以指其化学式包括锂和氧以及一种或多种额外金属种类(例如,镍、钴、锰、铝、铁、或另一种合适的金属)的任何种类的物质。实例LMO的非限制性列表可以包括:混合金属组成成分,包括锂、镍、锰、和钴离子,诸如锂镍钴锰氧化物(NMC)(例如,LiNi1/3Co1/3Mn1/ 3O2)、锂镍钴铝氧化物(NCA)(例如,LiNi0.8Co0.15Al0.05O2)、锂钴氧化物(LCO)(例如,LiCoO2)、和锂金属氧化物尖晶石(LMO尖晶石)(例如,LiMn2O4)。
一般而言,阴极端子(例如,端子66)将是铝端子。然而,不同的阳极活性物质可以利用不同的端子物质。例如,在阳极活性物质包括石墨的实施例中,阳极端子(例如,端子64)通常将是铜。另一方面,在阳极活性物质是钛酸锂的实施例中,阳极端子可以是铝。实际上,现在认识到,在蓄电池单元44使用LTO作为阳极活性物质(例如,与NMC/LTO电池用一样)的实施例中,可以减小或消除蓄电池模块28中的双金属区域。例如,在这类实施例中,阳极与阴极电池端子之间的汇流条连接可以使用单一导电材料(例如,铝),而不是会以其他方式引起不想要的电流效应的导电材料混合物(例如,铝和铜)。所图示的端子64、66也显示为平坦的。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端子64、66可以是柱端子,如图3中所示。
棱柱形蓄电池单元44还可以包括活性区120,这在图6中示意性地概括为虚线框。活性区120可以具有任何形状和大小,并且基于在“凝胶卷(jelly roll)”(其是常用的术语,指阳极和阴极层与电解液的卷绕组件)电池44的内部的对应位置来确定。也就是,活性区120对应于电池44的内部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能发生膨胀。如可以领会到的,阳极层由于锂嵌插而膨胀可能引起凝胶卷脱层,这增大了电池44的内部阻力并降低其性能。这种阻力的增大还可能引起额外加热,其可能引起电解液开始蒸发并且可能分解。一般而言,如果棱柱形蓄电池单元膨胀,其将会在活性区120中膨胀并且将会增大电池厚度(CT)。如下面另外详细描述的,根据实施例,活性区120当放置在外壳40中时可以处于未压紧状态(例如,没有对活性区120上施加相反法向力)并且在另外实施例中在锂离子蓄电池模块28运行过程中可以仍然处于未压紧状态。在其他实施例中,诸如发生膨胀的实施例中(例如,如果石墨是阳极活性物质),则可以允许膨胀发生,使得列中的电池通过其膨胀而进入压紧状态。
为了说明,图7包括锂离子蓄电池模块28A-28C的组合剖面视图,其包括第一列棱柱形蓄电池单元80和与第一列相邻设置的第二列棱柱形蓄电池单元82。可以认为每一列中的棱柱形蓄电池单元44处于垂直间隔布置,因为所述列中的每个棱柱形蓄电池单元44与紧邻的蓄电池单元44间隔开一定距离。根据实施例,所述距离可以限定使第一和第二面76、78能够接触热管理流体(例如,空气)的气隙。下面另外详细描述这类实施例。
如在说明性实例中所示,模块28中存在两个电池列,并且电池排的数量由模块28中利用的电池的总数决定。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存在仅一列电池、或多于两列。使用模块28和每个蓄电池单元44的以上阐述的尺寸,可以看到模块28中使用的电池44的数量及其尺寸使得电池44占用的体积容易配合在外壳40的尺寸内。如关于列80、82的宽度所示,电池宽度的两倍(2*CW)和额外空间(表示为“X”)可以配合在轮廓内,意味着电池可以不需要紧密接触。
参照图8可以另外领会以上注意的垂直间隔布置,所述图描绘了蓄电池模块28的实施例,其中电池收容区域54包括总体上与第一和第二电池列130、132相对应的第一和第二电池区域140、142。每个电池区域140、142包括被构造为以水平取向放置电池列,在水平取向下,所述电池列处于竖直间隔布置下。确切地,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区域140、142包括从外壳40的内表面向内延伸进每个区域140、142中的固定突出物144。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内表面包括定位在电池收容区域54内的第一侧壁146(例如,内侧壁)、定位在第一侧壁146对面的第二侧壁148(例如,内侧壁)、以及电池列分隔物154的第一和第二侧150、152。电池列分隔物154总体上被构造为将电池列130、132分开,并且还提供内表面从而能够在电池区域140、142内形成不连续狭槽156(例如,部分维护结构)。在实施例中,电池列分隔物154在第一和第二侧壁146、148之间的大约中途。
因此,区域140、142均包括一列不连续狭槽156,每个不连续狭槽156被构造为接纳棱柱形蓄电池单元44中的单者并且在区域140、142的一个相应区域的一定宽度上延伸。不连续狭槽156和更具体地不连续狭槽156的突出物144被构造为以浮动布置使棱柱形蓄电池单元44悬浮在外壳40内。再次,可以认为浮动布置是电池44没有彼此夹紧、没有夹紧就位到外壳40的突出物144上、并且没有被压紧的浮动布置。另外,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个棱柱形蓄电池单元44的相应活性区120没有接触任何固位特征或其他特征,包括固定突出物144。在其他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热管理特征,诸如热间隙垫(未示出)等等可以结合相应的棱柱形蓄电池单元44包括在不连续狭槽156中。例如,热间隙垫可以与棱柱形蓄电池单元44平行并且抵靠其定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突出物144可以通过仅接触电池44的外围来使电池44悬浮在外壳40内。例如,固定突出物144可以沿棱柱形蓄电池单元44的圆化侧面72、74延伸基本上整个电池长度(CL),并且当模块28完成形成和运行时仅接触侧面72、74。也就是,在完全组装的蓄电池模块28中,除了蓄电池单元44的侧面72、74以外的部分(至少上下极端电池44之间的电池44)可以不被外壳接触,在突出物144接触之外。
参照图9可以另外领会到电池44的浮动布置,所述图描绘了从电池44上移除的外壳40。如所图示的,每列80、82中的电池44彼此竖直间隔开(例如通过突出物144),使得第一电池的第一面76与第二电池的第二面78之间存在间隙160。间隙106可以是使电池44的活性区120能够接触热管理流体(例如,空气)的气隙。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电池44可以是朝任何方向膨胀不超过1%、5%或10%的NMC/LTO电池(即,让NMC作为阴极活性物质的让LTO作为阳极活性物质的电池)。在此方面,每个电池44的相应活性区120可以不彼此接触。更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电池44可以在其相应的底部部分70接触热间隙垫162、164以便进行额外热管理。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其他化学成份、例如使用引起电池44膨胀的其他阳极活性物质(例如,石墨)构造电池44。在这类实施例中,电池44可以被构造为膨胀进入间隙160中,其中膨胀引起在电池44上于电池44与外壳40之间施加压紧力(例如,外壳40的顶部和底部内表面)。在某些实施例中,这类构造可能是令人期望的,其中期望电池44的带电壳体之间接触,例如,在紧邻的蓄电池单元44的壳体之间形成电连接。
图10是在运行过程中展现出膨胀的第一蓄电池单元44A(例如,NMC/石墨电池)与在运行过程中展现出极小到没有膨胀的第二蓄电池单元44B(例如,NMC/LTO电池)之间的电池构造差别的实例。根据蓄电池单元44的具体形状(例如,矩形vs部分圆化棱柱形),电池44可能朝一个方向或两个方向膨胀,或可能朝若干个方向膨胀。对于蓄电池单元44,发生的任何膨胀将通常使得电池厚度(CT)增大。
在运行过程中,并且根据电池44充电和放电的程度,第一和第二蓄电池单元44A和44B可能膨胀到某种程度。然而,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第二蓄电池单元44B的膨胀程度可以比第一蓄电池单元44A更小,如电池厚度CT所示。确切地,第一蓄电池单元44A从在第一状态(例如,低SOC)下具有相应的第一和第二面76A、78A转变到在其活性区120A中具有膨胀的第一和第二面76A’、78A’的第二状态(例如,较高SOC)。
相比之下,第二蓄电池单元44B没有膨胀到适当程度,或者膨胀到第一程度,使得其外围从具有相应的第一和第二面76B、78B的第一外围(例如,从左侧相对放电后状态)变为具有相应的膨胀后的第一和第二面76B’、78B’的第二外围(例如,右侧在充电后状态下)。第一电池44A(例如,NMC/石墨电池)从第一外围到第二外围的变化总体上大于第二电池44B(例如,NMC/LTO电池),如所示。膨胀程度可以由在电池44当相对放电后状态(例如,第一状态)时的构造与在相对充电后状态(例如,第二状态)下的电池的构造之间电池壳体60的外表面的位移程度来表示。仅仅由于从一侧、两侧、或超过两侧膨胀,可能存在厚度差。对于NMC/LTO电池,在一侧、两侧或超过两侧仍然可能存在膨胀,但将会小于NMC/石墨电池。
应注意,棱柱形蓄电池单元44的膨胀还可能受到它们放电和充电程度的影响,这通常由图2的控制单元32控制。例如,控制单元32可以将锂离子蓄电池模块28的电量状态(SOC)维持在第一SOC与高于第一SOC的第二SOC之间的范围。通过非限制性实例的方式,第一SOC可以在15%与25%之间,而第二SOC可以在40%与60%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SOC可以是大约25%,而第二SOC可以是大约50%。通过以此方式控制蓄电池单元44的SOC,在利用NMC/LTO电池的一些实施例中,膨胀可能是可忽略的。可能存在与这类减小、减轻、或可忽略的膨胀相关联的多个优点。
例如,棱柱形蓄电池单元的浮动布置可以不使用夹紧或压紧特征,这可以减小电池及其相关联特征(例如,间隙垫、垫片)占用的外壳40的体积,并且还可以减轻锂离子蓄电池模块28的重量。另外,在某些实施例中,没有从电池44外在第一和第二面76、78上施加相反的法向力,意味着电池44的活性区120可以仍然处于基本上未压紧状态,这能够与周围流体(例如,空气)进行热交换,并且减少电池44之间的(例如,减轻、消除)热能量传递。热传递的减少可能是令人期望的,例如,以减小棱柱形蓄电池单元44之一的热逸散对其余的棱柱形蓄电池单元44的影响。
其他优点可以与根据本公开的、具有减轻的、减少的或可忽略的膨胀的棱柱形蓄电池单元44相关联。例如,如图11中所图示的,第一和第二棱柱形蓄电池单元列80、82可以在其相应的棱柱形蓄电池单元44的相应的第一和第二端子处联接至集成汇流条和电压感测子组件180。集成汇流条和电压感测子组件180可以包括被构造为将电池端子64、66电联接至电路184的汇流条182,所述电路将第一和第二列80、82放入电联接分组,所述分组具有与锂离子蓄电池模块28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容量相对应的总电压和容量。就此而言,集成汇流条和电压感测子组件180可以包括额外汇流条186,所述额外汇流条被构造为将棱柱形蓄电池单元44(例如,以上指出的电连接分组)电连接至锂离子蓄电池模块28的正负端子47、49(例如,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以使锂离子蓄电池模块28能够向外部负载(例如,xEV 10的负载)提供电输出。
集成汇流条和电压感测子组件180的这些部件可以集成到载体188上,所述载体被构造为为汇流条182、186和电路184提供结构支撑。确切地,载体188(其可以称为“电子载体”)可以包括用于保持汇流条182、186和电路184的对应连接特征以及被构造为接纳电池端子64、66的开口190。在一个实施例中,载体188可以仅是锂离子蓄电池模块28的对棱柱形蓄电池单元44提供任何外部压紧的特征。确切地,如图11中所描绘的,所述集成汇流条和电压感测子组件180及棱柱形蓄电池单元44可以以嵌套布置放置在外壳40内,并且载体188可以包括使载体188能够固定到外壳40上通过朝后方向192促动电池44从前部56到后部58的特征。虽然这可能对电池44给予一些压紧力,但这不在其活性区120压紧电池44,例如,使得相反的法向力施加于面76、78上。就此而言,当电池化学成份发生膨胀时(例如,具有石墨阳极活性物质的电池),载体188不一定防止电池44膨胀。相反,其提供用于载体188与电池44之间进行电传输的接触。其还促进热传递。例如,在图12中,可以看到载体188朝向后方向192将棱柱形蓄电池单元44从前部56压到喉部58并且进入例如热间隙垫162、164。因此,载体188可以沿着棱柱形蓄电池单元44的长度在所述棱柱形蓄电池单元上施加(例如,维持)压紧力。
虽然本公开实施例使电池44能够以浮动布置放入外壳40中,电池的面76、78之间存在气隙(例如,如图9中所示),但应注意到锂离子蓄电池模块28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使用放置在面76、78之间的一个或多个层194。层194可以是例如结构支撑层(例如,用于缓冲电池44的填充层)、热界面层(例如,用于在电池44与外壳40的其他部分之间或彼此传递热能量)等等。在某些实施例中,层194可以用作垫片。作为实例,层194可以用于电池44之间的电隔离。作为另一个实例,层194可以用于对外壳40内的电池44的位置(例如,垂直位置)加垫片。例如,可以对电池44的垂直位置加垫片以促进电池端子64、66与载体188对齐。此外或替代地,可以对电池44的垂直位置加垫片,使得每个狭槽(例如,不连续狭槽)被装满(例如,装满电池44之一和层194中的一个或多个层)。
虽然当使用在此描述自由浮动的蓄电池单元组件时获得某些优点,但本公开不一定局限于这类构造。实际上,除了上述不连续狭槽156以外或作为其替代方案,外壳40可以包括完全连续的狭槽、或没有狭槽。实际上,适当时,以上阐述的描述还可以适用于外壳40中完全连续的狭槽或没有狭槽的应用。在这类实施例中,当使用不会膨胀超过具体量的棱柱形蓄电池单元44时,仍然可以实现各种实践结果。
例如,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还涉及可以自动化或可以不自动化生产蓄电池模块28(例如,将棱柱形蓄电池单元44放入外壳40中)的制造方法和系统。虽然图13中所示的实施例被描绘为形成自由浮动组件,但预期表示不一定合并自由浮动电池布置的其他类型的构造。根据在此描述的基本上不膨胀的NMC/LTO蓄电池单元(例如,朝任何方向膨胀不超过20%、诸如小于20%、小于15%、小于10%、小于5%、或者朝任何方向在大约10%与0.1%之间的电池)的使用,自动化制造系统可以不需要考虑当选择或以其他方式挑选具体棱柱形蓄电池单元44来放置在蓄电池模块28的外壳40内时的大小差异的差异。
在传统制作系统中,一组棱柱形蓄电池单元44在经受相同制造规格时可能跨一个或多个容差范围在那些规格内不同。例如,电池厚度(CT)、电池长度(CT)、电池宽度(W)、或其任意组合可能在棱柱形蓄电池单元44之间不同。在传统蓄电池单元中,这种变化可能是由于例如有差别的电量状态,其中第一相对放电后(相对低的SOC)蓄电池单元可能具有第一大小(例如,大小容差范围相对小)并且由于锂嵌插进阳极,第二相对充电后蓄电池单元(相对高的SOC)可以具有与第一蓄电池单元不同第二大小。在传统蓄电池模块中,模块外壳可能不能够配合一组膨胀的(例如,高SOC)电池,因为它们全都在具有制造大小容差的较大端上。另一方面,一组相对低的SOC蓄电池单元可能不会将外壳填充到足够的程度,这会引起模块不稳定。实际上,一组蓄电池单元可以包括低SOC蓄电池单元与高SOC蓄电池单元的混合物,意味着对于传统蓄电池单元,蓄电池单元在制造容差内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为了确保正确配合,传统制造系统可以决定大小、变化程度、SOC、或以上的任意组合,对于每个蓄电池单元,确定蓄电池单元是否适当配合在具体外壳内。这类方法可以概括地称为“电池分度”方法。
现在认识到,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可以减少或消除这类分度方法,因为NMC/LTO棱柱形蓄电池单元44没有膨胀,或者仅膨胀不超过相对于小的百分比(例如,不超过5%)。例如,棱柱形蓄电池单元44可以具有限定的尺寸(例如,电池厚度CT)、和限定的CT容差范围以允许某种程度的制造可变性(例如,由于膨胀引起)。例如,具体标准可以允许5%的CT变化,意味着这组棱柱形蓄电池单元44可以具有范围从比限定的CT低5%到壁限定的CT高5%的厚度。再次,5%的使用是一个实例。
现在认识到,没有考虑由于制作可变性引起的蓄电池单元大小变化差(例如,由于膨胀)可能提高制造方法的速度,并且还可以降低与实施制造系统相关联的资本成本。图13示意性示出了这类制造系统200的一个实例(例如,拾放系统)。确切地,在制造系统200的所图示实施例中,具有控制逻辑204的控制系统202(例如,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单元、一个或多个ASIC、一个或多个FPGA、一个或多个通用处理器、或以上的任意组合)可以编程有指令,所述指令被配置为引起机器人放置系统206(例如,电池定位系统)拾取(例如,使用捕获机构接合)棱柱形蓄电池单元并将它们放在外壳40内而无需进行电池分度过程(例如,无需确定NMC/LTO棱柱形蓄电池单元的标准化尺寸的制造容差内的大小可变性)。在这样做时,捕获机构可以接合棱柱形蓄电池单元44并且将其从一组组装的蓄电池单元44,并且这可以在无需电池分度过程。换言之,控制系统202可以具有控制逻辑204,所述控制逻辑不决定当与(例如,机器人放置系统206的)夹紧机构接合时棱柱形蓄电池单元44的大小。可以避免这类电池分度过程,因为可以假设基本上不可膨胀蓄电池单元44全都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大小。
制造系统200可以包括组装路线208,所述组装路线被构造为输送模块外壳40、和将外壳40定位在系统200的、机器人放置系统206将棱柱形蓄电池单元44插入其相应的电池收容区54中的位置上。组装路线208可以包括被构造为沿着操作外壳40以合并额外的部件所在的路线移动多个蓄电池模块外壳40中所有或一部分外壳。例如,组装路线208可以包括各种电机、输送机、传感器等等。所述传感器可以例如由控制系统202用于确定外壳40何时相对于机器人放置系统206适当定位成使得控制系统202可以指导机器人放置系统206开始拾取棱柱形蓄电池单元44并将其放置到外壳40中。
制造系统200还包括电池进给路线210,所述电池进给路线将棱柱形蓄电池单元44从蓄电池单元源212输送到邻近机器人放置系统206的位置。蓄电池单元源212可以表示例如一批(一组)全都符合一组制造规格的棱柱形蓄电池单元。也就是,每个棱柱形蓄电池单元44可以具有在棱柱形蓄电池单元尺寸的制造容差内的尺寸。根据本公开,所述电池通过具有相同的电池化学成份(例如,相同的阳极和阴极化学成份、大小、形状等等、相同的电解液和添加剂)、和相同的限定的制造尺寸(即,一组相同的标准化尺寸)而全都符合这组制造规格,其中符合的电池的实际尺寸在限定的尺寸的制造容差内。
作为说明性实例,参照图6中所图示的棱柱形蓄电池单元44,电池44的电池厚度CT可以具有例如14mm的限定值,并且厚度容差可以是例如0.50mm,以考虑制造可变性(例如,由于不同的SOC和相关联膨胀)。因此,蓄电池单元源212可以具有使用与图6的棱柱形蓄电池单元相同的规格制造的一批棱柱形蓄电池单元44,并且具有从13.5mm到14.5mm变化的厚度。电池宽度CW和电池长度CL也可以具有限定的制造值、和与限定的制造值相关联的限定容差。就此而言,CL、CW和CT全都具有限定的制造值和相关联的容差。相关联的容差范围可以例如从限定的制造值的0.5%到5%,意味着制造的蓄电池单元44的值范围可以从比限定的制造值低0.5%与5%之间到比限定的制造值高0.5%与5%之间。通过实例方式,容差可以是制造值的0.5%、1%、2%、3%、4%或5%。容差范围可以根据NMC/LTO电池的小量膨胀引起的大小变化的预期程度。就此而言,可以认为蓄电池单元44的这类实施例具有比传统组蓄电池单元具有紧得多的容差,并且因此可以认为具有基本上匹配的大小(例如,CT、CW和CL全都可以在设计值的5%内)。
现在返回到图13的制造系统200,示出了机器人放置系统206正将第一棱柱形蓄电池单元214放入电池收容区域54中。第一棱柱形蓄电池单元214可以具有的实际尺寸(CL、CW、CT)具有第一SOC和在标准化尺寸内的相关联可变性程度。
机器人放置系统206还可以根据控制系统202的指令拾取第二棱柱形蓄电池单元216并将其放在外壳40内而控制系统202不进行关于第二棱柱形蓄电池单元216在标准化尺寸内的可变性程度的确定。类似地,控制系统202可以引起机器人放置系统206拾取第三棱柱形蓄电池单元218并将其放在外壳40内而控制系统202不进行关于第三棱柱形蓄电池单元218在标准化尺寸内的可变性程度的确定。尽管第二棱柱形蓄电池单元216可以具有第二SOC和在标准化尺寸内的相关联可变性程度,并且第三棱柱形蓄电池单元218可以具有在标准化尺寸内的相关联可变性程度,因为棱柱形蓄电池单元是NMC/LTO电池,它们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不膨胀到适当程度并且因此假设大小被确定为适于模块40。
使用系统200生产锂离子蓄电池模块的方法220的实施例被描绘为图14的流程图。如所图示的,方法220可以包括获得(框222)蓄电池模块外壳40。例如,获得蓄电池模块外壳40可以包括将蓄电池模块外壳40形成(例如,模制)为一件式结构或多件式结构。外壳40可以具有任何构造,如以上指出的,诸如通常中空的或包括用于棱柱形蓄电池单元的狭槽或部分狭槽的“鞋盒”结构。作为一个实例,形成蓄电池模块可以包括将蓄电池模块外壳模制成具有第一列和第二列不连续狭槽156,如图13中概括所示。
可以在模制过程中通过例如将固定突出物模制到外壳40的内部来形成所述不连续狭槽。在其他实施例中,获得蓄电池模块外壳可以仅仅对应于购买所述外壳。在更进一步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除了模制以外的方法(诸如机加工)形成所述蓄电池模块外壳。更进一步地,可以通过模制与机加工相组合来生产所述外壳。
方法220还可以包括定蓄电池模块外壳40定位(框224)为接纳模块部件(例如,在定位系统将部件插入外壳40中的取向和位置上),包括棱柱形电化学电池44。例如,如图13中所示,组装路线208可以将外壳40邻近机器人定位系统206定位。
方法220还包括获得(框226)全都符合一组制造规格(包括一组标准化尺寸)的一组蓄电池单元。再次,根据本公开,蓄电池单元可以是朝任何方向膨胀不超过5%的NMC/LTQ电池。如以上指出的,现在认识到,NMC/LTQ电池的基本上不可膨胀性质意味着不管其相应的电量状态如何,蓄电池单元均适合于定位在外壳40中。因此,方法220包括将蓄电池单元放入(框228)外壳40(例如,在狭槽、部分狭槽、不连续狭槽中),而不确定蓄电池单元的大小变化。再次,消除这个制造步骤可以加速制造和降低成本。因此,可以仅仅从例如电池进给路径210上拾取NMC/LTQ棱柱形蓄电池单元并将其放入外壳40中。
图15描绘了制造系统200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制造系统可以与图13的系统200的元件(例如,被配置为引起拾取并放置蓄电池单元放置)结合、或代替这类元件使用。确切地,制造系统200包括与图13中所示的相同的系统部件,并且还包括分度系统230。分度系统230可以包括(除其他事物以外)使分度系统230能够单独或与控制系统202相组合地对蓄电池模块外壳40进行分度的传感器、计算设备(例如,存储电路和处理电路)等等。在分度蓄电池模块外壳40时,分度系统230可以例如分度外壳40的多个蓄电池单元位置232,所述位置对应于蓄电池单元44在外壳40放置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分度系统230还可以分度可以位于蓄电池单元44之间的垫片236的垫片位置234(例如,层194)。垫片236可以例如用于电绝缘和热传导,并且可以包括填充层、热间隙垫等等。垫片236此外或可替代地可以用于将蓄电池单元44在外壳44内压紧。可以相组合地或单独地分度蓄电池单元位置232和垫片位置234。另外,应注意,每个图示的用于蓄电池单元位置232和垫片位置234的盒可以对应于外壳40中的被构造为将蓄电池单元44彼此分开的狭槽,或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仅仅对应于一个位置,而不是外壳40的实际特征。
作为一个实例,分度系统230可以对垫片位置234分度以确定与每个垫片位置234相对应的距离238,并且还可以对蓄电池位置232分度以确定与每个蓄电池位置232相对应的距离240。分度系统230可以进行这类分度以确定在组装模块28的过程中将蓄电池模块外壳40移位的程度。这些分度距离可以例如由控制系统202存储(例如,在非瞬态机器可读存储器中),并且用于引起分度系统230的外壳致动系统242将外壳40移动所述分度距离。通过实例方式,外壳致动系统242可以包括致动器,诸如一个或多个伺服机构,用于将外壳40(和外壳40内安装的部件)移动与垫片位置234相对应的分度距离、与蓄电池单元位置232相对应的分度距离、或两个分度距离的组合、或分度距离的任意组合。例如,外壳致动系统242可以朝方向244致动模块外壳40与分度距离相对应的量,并且蓄电池单元位置232之一和/或垫片位置234之一可以定位在分度系统的插入位置246上。插入位置246可以是机器人放置系统206反复地将蓄电池单元44之一和垫片236之一、或以上的组合插入外壳40中的位置。
根据本公开,与外壳40的分度相关的实施例可以作为与蓄电池单元44到外壳40中的拾放插入相关的实施例的替代方案或与其组合使用。就此而言,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根据上述分度方法制造锂离子蓄电池模块的方法250,图16中描绘了其实施例。为了帮助说明方法250的方面,将结合图17的图示描述方法250,所述图描绘了分度过程中的各个步骤。
如图16中所图示的,方法250可以包括对外壳40进行分度(框252),例如以确定外壳40中与有待插入蓄电池单元44的地方相对应的位置的空间、距离、或另一个适当测量项。根据框252的分度可以包括例如进行自动化测量(例如,使用分度系统242)。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将测量结果提供给分度系统242和/或控制系统202,并且分度系统242和/或控制系统202可以使输入的测量结果与外壳40的适当特征相关联(例如,距离238、240)。
为了准备将蓄电池单元44插入外壳40,方法250还包括将蓄电池模块外壳40定位(框224)成接纳某些部件,如以上关于图14所描述的。在某些实施例中,定位外壳40时(例如,使用外壳致动系统)可能涉及到所述分度系统。
一旦适当定位了外壳40,一组蓄电池单元44中的第一蓄电池单元(例如,来自图14的电池源212)可以放置(框254)在外壳40的蓄电池单元位置上,例如在机器人放置系统206的具体电池插入位置。第一蓄电池单元的对应位置可以称为外壳内的第一位置。方法250还可以单独或与出入第一蓄电池单元相组合地包括将垫片插入外壳40的对应垫片位置上(例如,第一垫片的第一垫片位置)。例如,如图17中所示,模块外壳40可以具有第一蓄电池单元44A的第一蓄电池单元位置232A、第一垫片236A的第一垫片位置234A。方法250根据框254可以引起放置系统(例如,图14的机器人放置系统206)或输送系统255(例如,包括输送带等等)、或两者将第一蓄电池单元44A引导到外壳40的第一蓄电池单元位置232A。在某些实施例中,同时或在将第一蓄电池单元44A放到第一蓄电池单元位置232A上之后还可以将第一垫片236A引导到第一垫片位置234A,之后沿着与第一蓄电池单元位置232A和/或第一垫片位置234A的空间大小相对应的固定距离进行致动。
就此而言,返回到图16,一旦第一蓄电池单元(和任何相关联垫片)定位在外壳40中,方法250包括将外壳40移动(框256)移动固定距离以将外壳40定位成使得可以将额外的部件(例如,蓄电池单元、垫片)插入其中。例如,外壳40移动的距离可以对应于根据框252确定的分度距离中的任一者或组合。再次,可以例如通过外壳致动系统(例如,一个或多个伺服机构)进行所述移动。另外,应注意本公开还包含更复杂的移动。例如,框256可以可替代地包括沿着固定距离结合一次或多次旋转来移动外壳40,接着是额外移动。在这类实施例中,移动、旋转和移位全都可以根据分度分离和空间关系。例如,如在从图17的顶部到底部转变时所示,可以看到将外壳40(例如,沿着方向244和/或沿着旋转轨迹257)移动到第二蓄电池位置232B通常与输送系统255相一致放置的地方。
参照图16,一旦通过沿着固定距离移动(或固定移动的组合)来适当定位外壳40,方法250就包括将第二蓄电池单元放入(框258)外壳40中(例如,邻近第一蓄电池单元)。可以以与以上针对框254阐述的相同方式进行所述放置,如图17所示。在图17中,可以看到第二蓄电池单元44B放置到外壳40中的与第二蓄电池单元44B的指定位置相对应的第二蓄电池位置232B上。再次,这可以单独或与垫片放置到外壳中(例如,第二垫片放置到第二垫片位置上)相结合地进行。另外,应注意,在自动化系统中,机器人放置系统206可以进行高度精确和反复的移动,这可以比具有与部件放置相关联的多个变量更可靠。因此,在这类实施例中,机器人放置系统206可以将第二蓄电池单元放置到与其定位第一蓄电池单元(即,其使用相同的移动)相同的位置上。然而,因为已经根据框256移动了外壳40,所以将第二蓄电池单元放置到外壳40内的适当位置上。
如以上指出的,现在认识到不膨胀可感知程度(例如,朝任何方向小于5%)的某些类型的电池可以提供关于锂离子蓄电池模块的夹紧、固位和制造的某些益处。实际上,拾放制造方法和分度制造方法可以从这类蓄电池模块中受益,并且现在认识到某些中间体,诸如根据本公开技术的部分组装的蓄电池模块,与传统中间体相比可能不同。图18中描绘了一个实例,所述图是组装的锂离子蓄电池模块270的正视图。
确切地,图17的部分组装的锂离子蓄电池模块270包括设置在外壳40的相应不连续狭槽156中的多个棱柱形蓄电池单元44。在其他实施例中,棱柱形蓄电池单元44可以设置在连续狭槽中,或可以仅仅使用内置到外壳40中的固位或悬浮特征而处于层叠布置下。例如,蓄电池单元44可以彼此上下层叠,其中其之间定位一个或多个垫片。根据本公开,蓄电池单元44可以是基本上不可膨胀的,或者可能不展现出可感知的膨胀量。也就是,棱柱形蓄电池单元44可以朝任何方向并且尤其是朝厚度方向膨胀不超过5%、不超过4%、不超过3%、不超过2%、不超过1%、不超过0.5%。在一个实施例中,棱柱形蓄电池单元44全都包括作为阴极活性物质的NMC、和作为阳极活性物质的LTQ。因此,它们全都是NMC/LTO棱柱形蓄电池单元。
与传统中间体不同,图18中的蓄电池单元44具有不同的电量状态(SOC),所述电量状态以其他方式阻止所述蓄电池单元合并到部分组装的蓄电池模块中。作为实例,将定位到电池收容区域54中的所有部件全部存在,包括任何潜在的夹紧特征、任何潜在垫片和任何潜在蓄电池单元。换言之,装满电池收容区域54。与包括多个件并且用螺栓连接在一起的外壳、或具有内置式曲柄机构的外壳不同,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并且如所图示的,外壳40完全形成并且是一件式结构,但不包括在蓄电池单元44上、尤其是在电池44的活性区域120上(例如,在其面76、78上)施加夹紧力的任何内置式夹紧特征。实际上,蓄电池单元44全都处于未压紧状态,并且还在浮动布置下不受限制。
更确切地,图18中的棱柱形蓄电池单元44的电量状态全都可以是相对高的,全都可以是相对低的,或者可以是以其他方式引起传统蓄电池单元膨胀或由于各种原因不以具体组合使用的不同电量状态的混合。通过实例方式,所述多个蓄电池单元44可以包括第一棱柱形NMC/LTO蓄电池单元44A、第二棱柱形NMC/LTO蓄电池单元44B、第三棱柱形NMC/LTO蓄电池单元44C、第四棱柱形NMC/LTO蓄电池单元44D、第五棱柱形NMC/LTO蓄电池单元44E、和第六棱柱形NMC/LTO蓄电池单元44F,每一者具有相应的电池厚度CT1–CT6,并且每一者具有相应的电量状态。在传统构造下,如果电池44的电量状态在多个电池上变化超过例如30%,则CT1–CT6将变化对应的量,例如与由于引起的电量状态成比例的量。然而,根据本公开,CT1–CT6可以变化不超过5%,因为电量状态对其相应的厚度具有极小或没有影响。实际上,所述多个蓄电池单元44A-44F的电量状态可以变化在25%与60%之间,但CT1–CT6变化不超过5%、不超过4%、不超过3%、不超过2%、不超过1%、或不超过0.5%。换言之,NMC/LTO电池可以具有广泛不同的电量状态,但通常不会具有不同的电池厚度。
应领会到,在其他实例中可能存在不同数量的这类电池,诸如在图3所示的其他实施例中。另外,应注意,部分组装的蓄电池模块270可以不包括将以其他方式用于平衡多个蓄电池单元的电量状态。例如,部分组装的蓄电池模块270可以不包括将蓄电池单元44彼此电连接的电气部件、或将以其他方式用于平衡多个蓄电池单元44上的电荷的蓄电池控制模块和相似的调节与控制电路。
本公开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单独或相组合地提供一个或多个技术效果,包括使用在未夹紧、未压紧状态下的基本上不可膨胀的蓄电池单元。使用这类布置可以产生不需要使用减振机构、蓄电池单元压紧机构等等的蓄电池模块,并且因此具有减轻的重量和相关联的成本。另外,这种类型的蓄电池单元的使用方便了制造并且通过经使一组具体蓄电池单元能够具有总体上相同的大小并且由于制造引起极小或没有变化来能够更快速制造和蓄电池模块之间更大的相容性来降低了相关联的成本。本说明书中的技术效果和技术问题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应注意,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具有其他技术效果并且可以解决其他技术问题。
虽然仅图示和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特征和实施例,但在不实质性脱离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主题的新颖教导与优点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许多修改和改变(例如,构造元件的大小、尺寸、结构、形状和比例、参数(例如,温度、压力等)值、安装布置、材料使用、颜色、取向等的变化)。任何过程或方法的顺序或次序可以根据替代实施例而不同或重新排序。因此应理解,应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旨在涵盖属于本公开的实际精神的所有这样的修改和改变。另外,为了提供对示例性实施例的简洁描述,可能没有描述实际实施方式的所有特征。应理解,在任何这类实际实施方式的开发中,与在任何工程或设计项目中一样,可以做出许多实施方式特定决策。此类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的并且耗时的,然而对于受益于本公开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将为设计、制作和制造的例行任务,而无需过度实验。

Claims (28)

1.一种锂离子蓄电池模块,包括:
棱柱形锂离子电池单元阵列,所述棱柱形锂离子电池单元定位在所述锂离子蓄电池模块的外壳的电池收容区内,其中,所述阵列中的棱柱形锂离子电池单元通过从所述外壳的形成所述电池收容区的内表面延伸出来的固定突出物以间隔布置彼此间隔开,并且所述固定突出物向内延伸以横跨所述电池收容区的宽度形成多个不连续狭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棱柱形锂离子蓄电池单元通过所述固定突出物水平悬浮起来以产生垂直间隔布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外壳的所述内表面包括所述外壳的内侧壁和电池柱分隔物的与所述内侧壁间隔开的表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离子蓄电池模块,包括定位在所述外壳的额外电池收容区内的额外棱柱形蓄电池单元的额外阵列,其中,所述额外阵列中的额外棱柱形蓄电池单元通过额外通过从所述外壳的额外内表面延伸出来的额外固定突出物以间隔布置彼此间隔开,并且所述额外固定突出物向内延伸以横跨所述额外电池收容区的宽度形成多个不连续狭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离子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额外内表面包括在所述内侧壁对面的额外内侧壁和所述电池柱分隔物的额外表面,其中,所述电池柱分隔物定位在所述内侧壁与所述额外内侧壁之间的大约中途。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离子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固定突出物和所述额外固定突出物仅分别与所述棱柱形蓄电池单元和所述额外棱柱形蓄电池单元的相应侧外围接触。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离子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棱柱形蓄电池单元和所述额外棱柱形蓄电池单元作为一组通过集成汇流条和电压感测组件电连接在它们的相应端子处以产生所述锂离子蓄电池模块的电压输出,其中,所述棱柱形蓄电池单元和所述额外棱柱形蓄电池单元的相应端子朝同一方向分别从所述电池收容区域和所述额外电池收容区域向外延伸。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棱柱形蓄电池单元在所述电池收容区域内保持在未压紧状态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锂离子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未压紧状态是由施加在所述棱柱形蓄电池单元的相应活动区上的相反法向力不足来限定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棱柱形蓄电池单元没有紧固到所述固定突起物上。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蓄电池模块,其中,在所述电池收容区内的棱柱形蓄电池单元包括自由接触热管理流体的相应活动区。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棱柱形蓄电池单元均包括仅与所述固定突起物接触的壳体。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锂离子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棱柱形蓄电池单元均包括与所述本体交叉定向的底部部分,所述底部部分与所述锂离子蓄电池模块的热管理特征相接触。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棱柱形蓄电池单元包括作为阳极活性物质的Li4Ti5O12(LTO)。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锂离子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棱柱形蓄电池单元包括作为阴极活性物质的LiNi1/3Co1/3Mn1/3O2(NMC)。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锂离子蓄电池模块,包括被构造为将所述棱柱形蓄电池单元的电量状态(SOC)保持在第一SOC与第二SOC之间的控制电路,并且所述棱柱形蓄电池单元被构造为当SOC保持在所述第一SOC与第二SOC之间时朝任何方向膨胀不超过5%,使得所述棱柱形蓄电池单元的相应活动区在运行过程中不触碰。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锂离子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第一SOC是25%,而所述第二SOC是50%。
18.一种锂离子蓄电池模块系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
底座;
与所述底座相反的顶部部分;
第一电池收容区,所述第一电池收容区包括第一列不连续狭槽,所述第一列朝一定方向从所述底座延伸到所述顶部部分;
第二电池收容区,所述第二电池收容区平行于所述第一电池收容区定向并且包括第二列不连续狭槽,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列不连续狭槽均被构造为接纳棱柱形蓄电池单元,并且由固定到所述外壳的内表面上的多个突出物形成。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锂离子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外壳的所述内表面包括第一和第二侧壁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侧壁之间的柱分隔物的第一和第二侧面。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锂离子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不连续狭槽被构造为将所述棱柱形蓄电池单元水平定位成使得所述棱柱形蓄电池单元的相应面平对于所述底座平行定向。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锂离子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固定突出物被构造为仅接触所述棱柱形蓄电池单元的圆化外围。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锂离子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固定突出物不包括被构造为紧固到所述棱柱形蓄电池单元上的紧固件。
23.一种锂离子蓄电池模块,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底座和与所述底座相反的顶部部分并且具有被构造为能够与所述锂离子蓄电池模块电连接的端子;
被定位成彼此相邻并且平行并且在所述外壳内的第一和第二棱柱形锂离子蓄电池单元阵列,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棱柱形锂离子蓄电池单元阵列均包括一组对齐的棱柱形锂离子蓄电池单元,所述棱柱形锂离子蓄电池单元具有定位在所述外壳的单侧面上的它们各自的正负端子,并且其中,每个棱柱形锂离子蓄电池单元通过气隙与紧邻的棱柱形棱柱形蓄电池单元间隔开。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锂离子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棱柱形锂离子蓄电池单元均包括作为阳极活性物质的Li4Ti5O12(LTQ)。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锂离子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棱柱形锂离子蓄电池单元包括作为阴极活性物质的LiNi1/3Co1/3Mn1/3O2.(NMC)。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锂离子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外壳包括多个部分围护结构,每个围护结构保持相应的棱柱形锂离子蓄电池单元,并且其中,每个部分围护结构仅接触所述相应棱柱形锂离子蓄电池单元的圆化外围。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锂离子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棱柱形锂离子蓄电池单元没有彼此夹紧或者夹紧到外壳上,并且所述棱柱形锂离子蓄电池单元没有紧固到所述外壳上。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锂离子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棱柱形锂离子蓄电池单元被构造为在运行过程中保持所述气隙。
CN201580057145.8A 2014-09-26 2015-08-27 具有自由浮动棱柱形电池单元的锂离子电池组模块 Active CN1070047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2056376P 2014-09-26 2014-09-26
US62/056,376 2014-09-26
US14/818,234 2015-08-04
US14/818,234 US10103367B2 (en) 2014-09-26 2015-08-04 Lithium ion battery module with free floating prismatic battery cells
PCT/US2015/047107 WO2016048569A1 (en) 2014-09-26 2015-08-27 Lithium ion battery module with free floating prismatic battery cell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04782A true CN107004782A (zh) 2017-08-01
CN107004782B CN107004782B (zh) 2020-09-15

Family

ID=54186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57145.8A Active CN107004782B (zh) 2014-09-26 2015-08-27 具有自由浮动棱柱形电池单元的锂离子电池组模块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103367B2 (zh)
EP (1) EP3198661B1 (zh)
CN (1) CN107004782B (zh)
WO (1) WO201604856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810683S1 (en) * 2016-09-15 2018-02-20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Bus bar carrier for lithium ion battery module
KR102540916B1 (ko) * 2016-12-05 2023-06-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과충전 안전장치
CN107093767A (zh) * 2017-04-21 2017-08-25 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
JP6470804B1 (ja) * 2017-08-31 2019-02-13 株式会社ソフトエナジーコントロールズ コンタクト機能付きマルチチャンネル充放電電源
US11121426B2 (en) 2017-11-30 2021-09-14 William Koetting Battery module including nodal cell compression and heat rejection
US11431052B2 (en) 2018-07-05 2022-08-30 Miklos Bende Starter module adapter
US11024915B2 (en) * 2018-07-05 2021-06-01 Miklos Bende Battery module adapter
US10811648B2 (en) 2018-07-05 2020-10-20 Miklos Bende Housing assembly for battery module
US10784488B2 (en) 2018-07-05 2020-09-22 Miklos Bende Battery assembly
CN113097667A (zh) * 2021-04-09 2021-07-09 芜湖天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锂离子电池化成界面的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5143C (zh) * 2004-01-15 2007-03-14 索尼株式会社 电池组
US20100273055A1 (en) * 2009-04-28 2010-10-28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Lithium-ion electrochemical cell
CN102027617A (zh) * 2008-06-04 2011-04-2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组电池
CN201936935U (zh) * 2010-05-31 2011-08-1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隔圈、电芯保护结构及动力电池
US20120177970A1 (en) * 2011-01-10 2012-07-12 Cobasys, Llc Flexible battery module for prismatic cells
EP2608309A1 (de) * 2011-12-21 2013-06-26 Fortu Intellectual Property AG Batteriemodul mit Batteriemodulgehäuse und Batteriezellen
CN103178216A (zh) * 2011-12-26 2013-06-26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外壳系统、电池和具有改进的叠层的电池支架
CN103311474A (zh) * 2012-03-16 2013-09-1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池模块

Family Cites Families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56502A (en) 1991-09-17 1993-10-26 Gnb Incorporated Modular, multicell lead-acid batteries
JP3451142B2 (ja) 1994-11-18 2003-09-2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温度制御機構を備えたバッテリ組立体
US5895728A (en) 1995-09-27 1999-04-20 Bolder Technologies Corp. Battery case
US5731103A (en) 1995-10-13 1998-03-24 Globe-Union,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sitioning a battery terminal strap
US6189635B1 (en) 1998-03-09 2001-02-20 Navistar International Transportation Corp. Polyurethane/polyurea elastomer coated steel battery box for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applications
JP4196521B2 (ja) 2000-05-19 2008-12-17 新神戸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自動車用バッテリ構造及び電池モジュール
US20030003350A1 (en) 2001-07-02 2003-01-02 C&D Charter Holdings, Inc. Horizontal tray insert and tray assembly for motive-power applications
JP3624903B2 (ja) 2002-07-04 2005-03-02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モジュール電池
JP3972884B2 (ja) 2003-10-10 2007-09-05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組電池
JP4554911B2 (ja) 2003-11-07 2010-09-2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JP3897029B2 (ja) 2004-03-30 2007-03-22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組電池用フレームおよび組電池
US7862958B2 (en) 2004-05-06 2011-01-04 Bathium Canada Inc. Retaining apparatus for electrochemical generator
FR2873497B1 (fr) 2004-07-23 2014-03-28 Accumulateurs Fixes Accumulateur electrochimique au lithium fonctionnant a haute temperature
JP4314223B2 (ja) 2004-09-24 2009-08-12 株式会社東芝 回生用蓄電システム、蓄電池システムならびに自動車
US7989104B2 (en) 2004-10-28 2011-08-02 Samsung Sdi Co., Ltd. Battery module
WO2008086212A1 (en) 2007-01-05 2008-07-17 Johnson Controls-Saft Advanced Power Solutions Llc Battery module
JP2008204810A (ja) 2007-02-20 2008-09-04 Toshiba Corp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の充電方法および充電装置
US20100047682A1 (en) 2007-03-01 2010-02-25 Johnson Controls - SAFT Advanced Power Solutions, LLC Battery system and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therefor
JP4650700B2 (ja) 2008-05-08 2011-03-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池保持装置、組電池および車両
JP5261043B2 (ja) 2008-06-27 2013-08-1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の組電池
DE102009013346A1 (de) 2009-03-16 2010-09-30 Li-Tec Battery Gmbh Elektroenergie-Speichervorrichtung mit Flachzellen und Abstandselementen
KR101700254B1 (ko) 2009-05-14 2017-01-26 가부시키가이샤 지에스 유아사 집합 전지
JP2011049012A (ja) 2009-08-26 2011-03-10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バッテリパック
KR101000550B1 (ko) 2009-11-30 2010-12-14 정윤이 배터리 팩과 이를 포함한 능동형 셀 발란싱 배터리 관리장치
JP5492287B2 (ja) 2010-03-04 2014-05-14 株式会社東芝 非水電解液電池、電池パック及び自動車
KR101230954B1 (ko) 2010-04-08 2013-02-0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신규한 구조의 센싱부재를 포함하는 전지모듈
JP5565465B2 (ja) 2010-08-20 2014-08-0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JP5243507B2 (ja) 2010-09-14 2013-07-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池モジュール
EP2660899B1 (en) 2010-12-28 2018-08-29 LG Chem, Ltd. Battery module storage device, and electric power storage system having same
WO2012125115A1 (en) 2011-03-15 2012-09-20 Effpower Ab Battery module, vehicle, electric device and method
JP2013004234A (ja) 2011-06-14 2013-01-07 Murata Mfg Co Ltd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WO2013011779A1 (ja) 2011-07-15 2013-01-2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蓄電装置
JP6004349B2 (ja) 2011-07-29 2016-10-0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池収納ブロック及び電池モジュール
US8968906B2 (en) 2011-09-20 2015-03-0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Compact battery cooling design
JP6107114B2 (ja) 2012-01-16 2017-04-05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電源装置
US20140014418A1 (en) 2012-07-16 2014-01-16 Tsuyoshi Komaki Power supply device, power-supply-device separator, and power-supply-device-equipped vehicle
JP6036095B2 (ja) 2012-09-26 2016-11-30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組電池
JP5672294B2 (ja) 2012-11-30 2015-02-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組電池及び車両
KR20140094898A (ko) 2013-01-23 2014-07-3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배터리 포장 케이스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5143C (zh) * 2004-01-15 2007-03-14 索尼株式会社 电池组
CN102027617A (zh) * 2008-06-04 2011-04-2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组电池
US20100273055A1 (en) * 2009-04-28 2010-10-28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Lithium-ion electrochemical cell
CN201936935U (zh) * 2010-05-31 2011-08-1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隔圈、电芯保护结构及动力电池
US20120177970A1 (en) * 2011-01-10 2012-07-12 Cobasys, Llc Flexible battery module for prismatic cells
EP2608309A1 (de) * 2011-12-21 2013-06-26 Fortu Intellectual Property AG Batteriemodul mit Batteriemodulgehäuse und Batteriezellen
US20130207459A1 (en) * 2011-12-21 2013-08-15 Fortu Intellectual Property Ag Battery Module with Battery Module Housing and Battery Cells
CN103178216A (zh) * 2011-12-26 2013-06-26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外壳系统、电池和具有改进的叠层的电池支架
CN103311474A (zh) * 2012-03-16 2013-09-1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池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98661B1 (en) 2020-01-15
EP3198661A1 (en) 2017-08-02
US20160093852A1 (en) 2016-03-31
US10103367B2 (en) 2018-10-16
WO2016048569A1 (en) 2016-03-31
CN107004782B (zh) 2020-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04784A (zh) 包含自由浮动蓄电池单元的锂离子蓄电池模块及其生产方法
CN107004782A (zh) 具有自由浮动棱柱形蓄电池单元的锂离子蓄电池模块
CN107112443A (zh) 高能量密度棱柱形蓄电池单元和蓄电池模块
US11152672B2 (en) Battery module bus bar carrier having guide extensions system and method
US11309604B2 (en) Thermal epoxy and positioning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US11909061B2 (en) Modular approach for advanced battery modules having different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CN105612638B (zh) 用于匹配多个蓄电池的组合化学成分
CN107004794B (zh) 电池模块被动热管理特征和布置
CN103703585B (zh) 具有改进的热收集及传递系统的电化学电池
CN107112452A (zh) 蓄电池模块排气系统和方法
CN107004791A (zh) 模块体中的凹式端子
CN107925023A (zh) 用于模块体内的加强柱的系统和方法
CN107912071B (zh) 包括膨胀适应元件的锂离子电池模块以及包括将盖热密封到壳体的基部的制造方法
CN113381129B (zh) 具有引导延伸部系统的蓄电池模块汇流条载体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31

Address after: New York State, USA

Applicant after: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

Address before: michigan

Applicant before: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