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02506B - 蒸汽涡轮壳体 - Google Patents

蒸汽涡轮壳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02506B
CN107002506B CN201580065095.8A CN201580065095A CN107002506B CN 107002506 B CN107002506 B CN 107002506B CN 201580065095 A CN201580065095 A CN 201580065095A CN 107002506 B CN107002506 B CN 1070025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steamturbine
cat leg
cat
lower hal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6509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02506A (zh
Inventor
大谷幸广
宫本贵洋
大西智之
滨田雄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Power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Hitachi Power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Hitachi Power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Hitachi Power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0025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25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025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25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25/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other groups
    • F01D25/24Casings; Casing parts, e.g. diaphragms, casing fastenings
    • F01D25/26Double casings; Measures against temperature strain in cas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25/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other groups
    • F01D25/28Supporting or mounting arrangements, e.g. for turbine cas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25/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other grou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25/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other groups
    • F01D25/24Casings; Casing parts, e.g. diaphragms, casing fasten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25/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other groups
    • F01D25/24Casings; Casing parts, e.g. diaphragms, casing fastenings
    • F01D25/243Flange connections; Bolting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25/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other groups
    • F01D25/24Casings; Casing parts, e.g. diaphragms, casing fastenings
    • F01D25/26Double casings; Measures against temperature strain in casings
    • F01D25/265Vertically split casings; Clamp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20/00Application
    • F05D2220/30Application in turbines
    • F05D2220/31Application in turbines in steam turb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urbine Rotor Nozzle Sealing (AREA)

Abstract

在蒸汽涡轮壳体中设置有:下半部(22),在下半部主体(23)的周围设置有沿水平方向突出的多个猫腿部(24);上半部(21),接合在下半部(22)上;罩构件(31),固定于猫腿部(24)的上表面部;及猫腿台(26),下端部设置在架台(27)上且在上端部固定罩构件(31)的下表面部,由此,抑制壳体的热变形而在壳体与涡轮之间维持适当的间隙。

Description

蒸汽涡轮壳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内部将涡轮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进行收容的蒸汽涡轮壳体,尤其是涉及壳体的支承构造。
背景技术
通常的蒸汽涡轮将作为旋转轴的转子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壳体,在该转子的外周部设置动叶片,另一方面,在壳体设置静叶片,在蒸汽通路将该动叶片和静叶片交替地配置多级而构成。因此,当蒸汽在蒸汽通路中流动时,该蒸汽由静叶片进行整流,能够经由动叶片驱动转子旋转。
在这样的蒸汽涡轮中,壳体由上机室和下机室形成。下机室在周围设有4个猫腿部分,支承于在架台竖立设置的各猫腿台。上机室载置在下机室上,利用螺栓而与下机室接合。蒸汽涡轮的壳体的温度因起动时、运转时、停止时而变动,且因位置而温度不同。例如,壳体由于内部空气的流动而高温的空气积存于上方,由此上机室与下机室相比温度容易升高。于是,上机室和下机室发生不同的热变形,因此壳体与涡轮的间隙可能会变小。
作为解决这样的问题的技术,存在例如下述专利文献记载的技术。专利文献1记载的涡轮是以使下机室主体部分比上半压盖部分难以散热的方式由保温材料包覆的结构。而且,专利文献2记载的蒸汽涡轮是基于壳体的温度来调整上半壳体相对于轴承台的高度的结构。此外,专利文献3记载的蒸汽涡轮的机室按压用螺栓是在轴承箱载置上半机室和下半机室并利用压紧螺栓进行紧固连结的结构。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41065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15970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实开昭63-0635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上述的专利文献1、2记载的技术由于设置保温材料、高度调整装置,因此构造变得复杂,制造成本也增加。而且,专利文献3记载的技术在下半机室发生热膨胀时,上半机室向上方变形,壳体与涡轮的轴中心偏离,壳体与涡轮的下部间隙变小。
本发明解决上述的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壳体的热变形而在壳体与涡轮之间维持适当的间隙的蒸汽涡轮壳体。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用于实现上述的目的的本发明的蒸汽涡轮壳体的特征在于,具有:下半部,在下半部主体的周围设置有沿水平方向突出的多个下支承部;上半部,接合在所述下半部上;支承构件,固定于所述下支承部的上表面部;及支承柱,下端部设置在架台上且在上端部固定所述支承构件的下表面部。
因此,上半部接合在下半部上,在下支承部的上表面部固定支承构件,在设置于架台上的支承柱的上端部固定支承构件的下表面部,因此在成为上半部与下半部的接合面的壳体的中心线上经由支承构件来支承下半部。因此,上半部和下半部在热膨胀时,以壳体的中心线为起点向上方及下方发生热变形,能抑制壳体的中心与收容于内部的涡轮的中心的上下方向的偏离。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壳体的热变形而在壳体与涡轮之间维持适当的间隙。
在本发明的蒸汽涡轮壳体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承部设置有沿着铅垂方向的贯通孔,所述支承柱的上端部插通于所述贯通孔且所述支承柱的上端面紧贴于所述支承构件的下表面部。
因此,支承柱的上端部插通于贯通孔且支承柱的上端面紧贴于支承构件的下表面部,由此能够确保支承柱的充分的刚性。
在本发明的蒸汽涡轮壳体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构件是从上方覆盖所述贯通孔的罩构件。
因此,通过将支承构件作为罩构件,不用改变上半部的构造而能够容易地将支承柱与下半部牢固地连结。
在本发明的蒸汽涡轮壳体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孔在所述贯通孔与所述支承柱之间设置间隙,并向所述支承构件侧开口。
因此,通过在贯通孔与支承柱之间设置间隙,而在该间隙产生自然对流,因此能够抑制下半部的温度上升而抑制热变形。
在本发明的蒸汽涡轮壳体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贯通孔与所述支承柱之间设置绝热件。
因此,通过在贯通孔与支承柱之间设置绝热件,能够抑制从下半部向支承柱的热传递,抑制支承柱的热变形。
在本发明的蒸汽涡轮壳体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贯通孔与所述支承柱之间设置隔热件。
因此,通过在贯通孔与支承柱之间设置隔热件,能够抑制从下半部向支承柱的辐射热的传递,抑制支承柱的热变形。
在本发明的蒸汽涡轮壳体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构件是在构成所述上半部的上半部主体的周围沿水平方向突出的上支承部。
因此,通过将支承构件作为上半部的上支承部,仅使上支承部的形状变形就能够容易地将支承柱与下半部牢固地连结。
在本发明的蒸汽涡轮壳体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承部与所述下支承部利用接合构件接合。
因此,通过利用接合构件将上支承部与下支承部接合,能够抑制上支承部和下支承部的独立的热变形。
在本发明的蒸汽涡轮壳体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构件是在构成所述上半部的上半部主体的周围沿水平方向突出的上支承部,所述上支承部与所述下支承部利用接合构件接合。
因此,将支承构件作为上半部的上支承部,并利用接合构件将上支承部与下支承部接合,由此仅使上支承部的形状变形,就能够容易地将支承柱与下半部牢固地连结,而且,通过利用接合构件将上支承部与下支承部接合,能够抑制上支承部和下支承部的独立的热变形。
在本发明的蒸汽涡轮壳体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构件是将所述下支承部与所述支承柱连结的连结构件。
因此,通过将支承构件作为连结下支承部与支承柱的连结构件,能够简化构造。
另外,本发明的蒸汽涡轮壳体的特征在于,具有:下半部,在下半部主体的周围设置有沿水平方向突出的多个下支承部;上半部,接合在所述下半部上且在上半部主体的周围设置有沿水平方向突出的多个上支承部;上支承柱,下端部设置在架台上且在上端部固定所述上支承部的下表面部;及下支承柱,下端部设置在架台上且在上端部固定所述下支承部的下表面部,所述下支承部的铅垂方向的厚度设定得比所述上支承部的铅垂方向的厚度薄。
因此,上半部接合在下半部上,在设置于架台上的上支承柱的上端部固定上支承部的下表面部,而且,在设置于架台上的下支承柱的上端部固定下支承部的下表面部。于是,在成为上半部与下半部的接合面的壳体的中心线上支承上支承部,在比壳体的中心线靠下方处支承下支承部,下支承部的厚度比上支承部的厚度薄。因此,上半部和下半部在热膨胀时,下支承部的热变形少,以壳体的中心线为起点向上方及下方发生热变形,此时,能抑制壳体的中心与收容于内部的涡轮的中心的上下方向的偏离。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壳体的热变形而在壳体与涡轮之间维持适当的间隙。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蒸汽涡轮壳体,在下支承部的上表面部固定支承构件,在支承柱的上端部固定支承构件的下表面部,因此能够抑制壳体的热变形而在壳体与涡轮之间维持适当的间隙。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蒸汽涡轮壳体的支承构造的纵剖视图。
图2是表示蒸汽涡轮壳体的支承构造的俯视图。
图3是蒸汽涡轮壳体的主视图。
图4是蒸汽涡轮壳体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蒸汽涡轮壳体的支承构造的纵剖视图。
图6是表示蒸汽涡轮壳体的支承构造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蒸汽涡轮壳体的支承构造的纵剖视图。
图8是表示蒸汽涡轮壳体的支承构造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蒸汽涡轮壳体的支承构造的纵剖视图。
图10是表示蒸汽涡轮壳体的支承构造的俯视图。
图11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蒸汽涡轮壳体的支承构造的纵剖视图。
图12是表示蒸汽涡轮壳体的支承构造的俯视图。
图13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蒸汽涡轮壳体的支承构造的纵剖视图。
图14是表示第七实施方式的蒸汽涡轮壳体的支承构造的主视图。
图15是表示第八实施方式的蒸汽涡轮壳体的支承构造的纵剖视图。
图16是表示第九实施方式的蒸汽涡轮壳体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17是表示蒸汽涡轮壳体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蒸汽涡轮壳体的优选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没有通过该实施方式来限定本发明,而且,在实施方式存在多个的情况下,也包括将各实施方式组合而构成的结构。
[第一实施方式]
图3是蒸汽涡轮壳体的主视图,图4是蒸汽涡轮壳体的俯视图。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3及图4所示,蒸汽涡轮壳体(以下,称为壳体)11利用铸铁而制造成圆筒形状,通过将轴向的两端部闭塞而在内部形成空洞部,在该空洞部收容涡轮12。该涡轮12在转子(旋转轴)13的外周部,遍及多级地设置动叶片(图示省略)。另一方面,壳体11在内周部遍及多级地设置静叶片(图示省略)。并且,涡轮12的各动叶片和壳体11的各静叶片沿着转子13的轴向空出规定间隔地交替配置。
另外,转子13的轴向的各端部向壳体11的外部突出,转子13由轴承14、15支承为旋转自如。因此,当向壳体11内供给蒸汽时,该蒸汽作用于各静叶片及各动叶片,由此能够经由各动叶片而使转子转动。
壳体11具有上半部21和下半部22。下半部22具有下半部主体23和4个猫腿部(下支承部)24。下半部主体23形成为与转子13平行地将圆筒切断成一半的形状。各猫腿部24从下半部主体23的外周朝向外方水平地突出形成。即,下半部主体23在俯视观察下呈矩形形状,在转子13的轴端方向的两侧形成各猫腿部24,该各猫腿部24沿着转子13的轴向突出。
上半部21具有上半部主体25。上半部主体25形成为与转子13平行地将圆筒切断成一半的形状。下半部22以下半部主体23的内部朝向铅垂方向的上方的方式配置,上半部的上半部主体25以内部朝向铅垂方向的下方向的方式载置在下半部主体23上,并利用未图示的螺栓来接合。
另外,壳体11具有4个猫腿台(支承柱)26。各猫腿台26形成为圆柱状(或角柱状),沿着铅垂方向竖立设置。即,各猫腿台26的下端部固定于架台27的规定位置,并在上端部支承下半部22的各猫腿部24。
在此,对于壳体11的支承构造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蒸汽涡轮壳体的支承构造的纵剖视图,图2是表示蒸汽涡轮壳体的支承构造的俯视图。
壳体11除了上半部21、下半部22、猫腿台26之外,还具有在下半部22的猫腿部24的上表面部固定的罩构件(支承构件)31。
即,猫腿部24是上表面部与下表面部平行且呈水平的矩形形状的平板状的构件,长度方向的一端部与下半部主体23一体地连结。猫腿部24形成有沿着铅垂方向的贯通孔32。该贯通孔32呈圆形形状,内径设定得比猫腿台26的外径稍大。罩构件31与猫腿部24同样,是上表面部与下表面部平行且呈水平的矩形形状的平板状的构件,与猫腿部24为相同宽度且形成得比猫腿部24短,并且纵横的各边的长度形成得比贯通孔32的内径大。需要说明的是,罩构件31也可以不是与猫腿部24相同的宽度。
并且,罩构件31以从猫腿部24的上方覆盖贯通孔32的方式紧贴于猫腿部24的上表面部。并且,在贯通孔32的周围,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6个)固定螺栓33从上方贯通罩构件31,并与猫腿部24螺合,由此将罩构件31固定于猫腿部24。而且,各猫腿台26的上端部从下方插通于猫腿部24的贯通孔32,上端面与罩构件31的下表面部紧贴。并且,在与贯通孔32对应的位置,固定螺栓34从上方贯通罩构件31,并通过与猫腿台26螺合,而将罩构件31固定于猫腿台26。
因此,上半部21接合在下半部22上,在各猫腿部24的上表面部固定罩构件31,设置在架台27上的猫腿台26的上端部插通于贯通孔32而固定于罩构件31的下表面部。并且,上半部21及下半部22在成为该上半部21与下半部22的接合面的壳体11的中心线C上,经由罩构件31而支承于猫腿台26。因此,在壳体11的热膨胀时,上半部21以壳体11的中心线C为起点而向上方发生热变形,下半部22以壳体11的中心线C为起点而向下方发生热变形,能抑制壳体11的中心与收容于内部的涡轮12的中心的上下方向的偏离。
这样,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蒸汽涡轮壳体中,设有:下半部22,在下半部主体23的周围设有沿水平方向突出的多个猫腿部24;上半部21,接合在下半部22上;罩构件31,固定于猫腿部24的上表面部;猫腿台26,下端部设置在架台27上且在上端部固定罩构件31的下表面部。
因此,在成为上半部21与下半部22的接合面的壳体11的中心线C上经由罩构件31来支承下半部22,因此上半部21和下半部22在热膨胀时,以壳体11的中心线C为起点而向上方及下方发生热变形,能抑制壳体11的中心与收容于内部的涡轮12的中心的上下方向的偏离。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壳体11的热变形而在壳体11与涡轮12之间维持适当的间隙。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蒸汽涡轮壳体中,猫腿部24设有沿着铅垂方向的贯通孔32,猫腿台26的上端部插通于贯通孔32而上端面紧贴并固定于罩构件的下表面部。因此,能够确保猫腿部24的充分的刚性。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蒸汽涡轮壳体中,在下半部22的猫腿部24的上表面部固定罩构件31,并将猫腿台26的上端部固定于罩构件31。因此,能够不改变上半部21的构造而容易地将猫腿台26与下半部22牢固地连结。
[第二实施方式]
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蒸汽涡轮壳体的支承构造的纵剖视图,图6是表示蒸汽涡轮壳体的支承构造的俯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具有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的功能的构件,标注同一标号而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图5及图6所示,壳体11具有上半部21、下半部22、猫腿台26、及罩构件35。
猫腿部24是呈水平的矩形形状的平板状的构件,长度方向的一端部一体地连结于下半部主体23,并形成有沿着铅垂方向的贯通孔36。该贯通孔36呈四角形形状,纵横的各边的长度设定得比猫腿台26的外径大。罩构件35是呈水平的矩形形状的平板状的构件,长度形成得比贯通孔36的长度长,宽度形成得比贯通孔36的宽度短。
并且,罩构件35以从猫腿部24的上方覆盖贯通孔36的一部分的方式紧贴于猫腿部24的上表面部。并且,在贯通孔36的周围,多个固定螺栓33从上方贯通罩构件35,并与猫腿部24螺合,由此将罩构件35固定于猫腿部24。而且,各猫腿台26的上端部从下方插通于猫腿部24的贯通孔36,上端面紧贴于罩构件35的下表面部。并且,固定螺栓34从上方贯通罩构件35,并与猫腿台26螺合,由此将罩构件35固定于猫腿台26。
在本实施方式中,贯通孔36在其与猫腿台26之间设有间隙37,并向罩构件35侧开口。即,罩构件35覆盖贯通孔36的宽度方向的中间部,由此贯通孔36的两侧部开放。因此,在贯通孔36的内周面与猫腿台26的外周面之间设置的间隙37向上方及下方开放。
因此,上半部21接合在下半部22上,在各猫腿部24的上表面部固定罩构件35,设置在架台27上的猫腿台26的上端部插通于贯通孔36而固定于罩构件35的下表面部。并且,上半部21及下半部22在成为该上半部21与下半部22的接合面的壳体11的中心线C上,经由罩构件35而支承于猫腿台26。因此,在壳体11的热膨胀时,上半部21以壳体11的中心线C为起点而向上方发生热变形,下半部22以壳体11的中心线C为起点而向下方发生热变形,能抑制壳体11的中心与收容于内部的涡轮12的中心的上下方向的偏离。而且,由于在贯通孔36与猫腿台26之间设置间隙37,因此猫腿部24的热量因自然对流而通过间隙37向上方释放,因此能够抑制下半部22的温度上升。
这样,在第二实施方式的蒸汽涡轮壳体中,在下半部22的猫腿部24形成贯通孔36,以覆盖贯通孔36的一部分的方式在猫腿部24的上表面部固定罩构件35,将猫腿台26的上端部插通于贯通孔36而固定于罩构件31的下表面部,在贯通孔36与猫腿台26之间设置间隙37,并使贯通孔36向罩构件35的上方开口。
因此,通过在贯通孔36与猫腿台26之间设置间隙37,由猫腿部24的热量而在该间隙37产生自然对流,猫腿部24的热量通过间隙37向上方释放,因此能够抑制下半部22的温度上升,抑制猫腿部24的热变形。
[第三实施方式]
图7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蒸汽涡轮壳体的支承构造的纵剖视图,图8是表示蒸汽涡轮壳体的支承构造的俯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具有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的功能的构件,标注同一标号而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如图7及图8所示,壳体11具有上半部21、下半部22、猫腿台26、及罩构件35。
猫腿部24是呈水平的矩形形状的平板状的构件,长度方向的一端部一体地连结于下半部主体23,并形成有沿着铅垂方向的贯通孔36。罩构件35是呈水平的矩形形状的平板状的构件。并且,罩构件35以从猫腿部24的上方覆盖贯通孔36的一部分的方式紧贴于猫腿部24的上表面部,并利用多个固定螺栓33固定。而且,各猫腿台26的上端部从下方插通于猫腿部24的贯通孔36,上端面紧贴于罩构件35的下表面部,并利用固定螺栓34固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贯通孔36在其与猫腿台26之间设有间隙37,并向罩构件35侧开口。并且,在贯通孔36的内周面与猫腿台26的外周面之间,即,在该间隙37设置绝热件38。这种情况下,罩构件35也可以不向上方开口。
因此,上半部21接合在下半部22上,在各猫腿部24的上表面部固定罩构件35,设置在架台27上的猫腿台26的上端部插通于贯通孔36而固定于罩构件35的下表面部。并且,上半部21及下半部22在成为该上半部21与下半部22的接合面的壳体11的中心线C上,经由罩构件35而支承于猫腿台26。因此,在壳体11的热膨胀时,上半部21以壳体11的中心线C为起点向上方发生热变形,下半部22以壳体11的中心线C为起点向下方发生热变形,能抑制壳体11的中心与收容于内部的涡轮12的中心的上下方向的偏离。而且,在贯通孔36与猫腿台26之间设置绝热件38,因此能够使猫腿部24的热量不向猫腿台26传递地抑制猫腿台26的温度上升。
这样,在第三实施方式的蒸汽涡轮壳体中,在下半部22的猫腿部24形成贯通孔36,以覆盖贯通孔36的一部分的方式在猫腿部24的上表面部固定罩构件35,将猫腿台26的上端部插通于贯通孔36而固定于罩构件31的下表面部,在贯通孔36与猫腿台26之间设有绝热件38。
因此,通过在贯通孔36与猫腿台26之间设有绝热件38,猫腿部24的热量被绝热件38阻止而难以向猫腿台26传递,能够抑制猫腿台26的温度上升。
[第四实施方式]
图9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蒸汽涡轮壳体的支承构造的纵剖视图,图10是表示蒸汽涡轮壳体的支承构造的俯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具有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的功能的构件,标注同一标号而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如图9及图10所示,壳体11具有上半部21、下半部22、猫腿台26、及罩构件35。
猫腿部24是呈水平的矩形形状的平板状的构件,长度方向的一端部一体地连结于下半部主体23,并形成有沿着铅垂方向的贯通孔36。罩构件35是呈水平的矩形形状的平板状的构件。并且,罩构件35以从猫腿部24的上方覆盖贯通孔36的一部分的方式紧贴于猫腿部24的上表面部,并利用多个固定螺栓33固定。而且,各猫腿台26的上端部从下方插通于猫腿部24的贯通孔36,上端面紧贴于罩构件35的下表面部,并利用固定螺栓34固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贯通孔36在其与猫腿台26之间设有间隙37,并向罩构件35侧开口。并且,在贯通孔36的内周面与猫腿台26的外周面之间,即,在该间隙37设有隔热件39。该隔热件39呈方筒形状,配置在贯通孔36的内周面与猫腿台26的外周面之间,外周部利用固定配件40而固定于贯通孔36的内周面。需要说明的是,在隔热件39与猫腿台26的外周面之间确保有间隙41。
因此,上半部21接合在下半部22上,在各猫腿部24的上表面部固定罩构件35,设置在架台27上的猫腿台26的上端部插通于贯通孔36而固定于罩构件35的下表面部。并且,上半部21及下半部22在成为该上半部21与下半部22的接合面的壳体11的中心线C上,经由罩构件35而支承于猫腿台26。因此,在壳体11的热膨胀时,上半部21以壳体11的中心线C为起点而向上方发生热变形,下半部22以壳体11的中心线C为起点而向下方发生热变形,能抑制壳体11的中心与收容于内部的涡轮12的中心的上下方向的偏离。而且,由于在贯通孔36与猫腿台26之间设置隔热件39,因此能够使猫腿部24的辐射热不向猫腿台26传递地抑制猫腿台26的温度上升。
这样,在第四实施方式的蒸汽涡轮壳体中,在下半部22的猫腿部24形成贯通孔36,以覆盖贯通孔36的一部分的方式在猫腿部24的上表面部固定罩构件35,将猫腿台26的上端部插通于贯通孔36而固定于罩构件35的下表面部,在贯通孔36与猫腿台26之间设置隔热件39。
因此,通过在贯通孔36与猫腿台26之间设置隔热件39,猫腿部24的辐射热被隔热件39阻止而不会将猫腿台26加热,能够抑制猫腿台26的温度上升而抑制猫腿台26的热变形。
[第五实施方式]
图11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蒸汽涡轮壳体的支承构造的纵剖视图,图12是表示蒸汽涡轮壳体的支承构造的俯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具有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的功能的构件,标注同一标号而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如图11及图12所示,壳体11具有上半部21、下半部22、及猫腿台26。
上半部21具有上半部主体25和4个猫腿部(上支承部)51。各猫腿部51从上半部主体25的外周朝向外方而水平地突出形成。即,上半部主体25在俯视观察下呈矩形形状,在转子13的轴端方向的两侧形成有各猫腿部51,该各猫腿部51沿着转子13的轴向突出。上半部21与下半部22在俯视观察下呈相同形状,上半部21载置在下半部22上,并利用未图示的螺栓接合。
另外,壳体11具有4个猫腿台26。各猫腿台26形成为圆柱状(或角柱状),沿着铅垂方向竖立设置。即,各猫腿台26的下端部固定于架台27的规定位置,在上端部支承上半部21的猫腿部51及下半部22的各猫腿部24。
各猫腿部51、24为大致相同形状、相同尺寸,长度方向的一端部一体地连结于上半部主体25及下半部主体23。下半部22的猫腿部24形成有沿着铅垂方向的贯通孔32。上半部21的猫腿部(支承构件)51以从下半部22的猫腿部24的上方覆盖贯通孔32的方式紧贴于猫腿部24的上表面部。并且,猫腿部51、24在前端部利用收缩带(接合构件)52固定。而且,各猫腿台26的上端部从下方插通于猫腿部24的贯通孔32,上端面紧贴于猫腿部51的下表面部。并且,在与贯通孔32对应的位置,固定螺栓53从上方贯通猫腿部51,并与猫腿台26螺合,由此猫腿部51被固定于猫腿台26。
因此,上半部21接合在下半部22上,各猫腿部51、24被固定成一体,设置在架台27上的猫腿台26的上端部插通于贯通孔32而固定于猫腿部51的下表面部。并且,上半部21及下半部22在成为该上半部21与下半部22的接合面的壳体11的中心线C上,经由猫腿部51而支承于猫腿台26。因此,在壳体11的热膨胀时,上半部21以壳体11的中心线C为起点而向上方发生热变形,下半部22以壳体11的中心线C为起点而向下方发生热变形,能抑制壳体11的中心与收容于内部的涡轮12的中心的上下方向的偏离。
这样,在第五实施方式的蒸汽涡轮壳体中,设有:下半部22,在下半部主体23的周围设有沿水平方向突出的多个猫腿部24;上半部21,接合在下半部22上且在上半部主体25的周围设有沿水平方向突出的多个猫腿部51;收缩带52,将各猫腿部51、24接合;及猫腿台26,下端部设置在架台27上且在上端部固定猫腿部51的下表面部。
因此,在成为上半部21与下半部22的接合面的壳体11的中心线C上经由猫腿部51而支承下半部22,因此上半部21和下半部22在热膨胀时,以壳体11的中心线C为起点向上方及下方发生热变形,能抑制壳体11的中心与收容于内部的涡轮12的中心的上下方向的偏离。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壳体11的热变形而在壳体11与涡轮12之间维持适当的间隙。而且,不使用其他构件而能够将下半部22牢固地支承于猫腿台26。
在第五实施方式的蒸汽涡轮壳体中,利用收缩带52将上半部21的猫腿部51与下半部22的猫腿部24接合,由此能够抑制各猫腿部51、24的独立的热变形。
[第六实施方式]
图13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蒸汽涡轮壳体的支承构造的纵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具有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的功能的构件,标注同一标号而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第六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壳体11具有上半部21、下半部22、及猫腿台26。
上半部21具有上半部主体25和4个猫腿部51,下半部22具有下半部主体23和4个猫腿部24。上半部21与下半部22在俯视观察下呈相同形状,上半部21载置在下半部22上,利用未图示的螺栓而接合。而且,下半部22的猫腿部24形成有沿着铅垂方向的贯通孔32。上半部21的猫腿部51以从下半部22的猫腿部24的上方覆盖贯通孔32的方式紧贴于猫腿部24的上表面部。并且,猫腿部51、24在前端部贯通有固定螺栓(接合构件)54,并通过与螺母55螺合而一体地固定。而且,各猫腿台26的上端部从下方插通于猫腿部24的贯通孔32,上端面紧贴于猫腿部51的下表面部,并利用固定螺栓53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作用与上述的第五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这样,在第六实施方式的蒸汽涡轮壳体中,设有:下半部22,在下半部主体23的周围设有沿水平方向突出的多个猫腿部24;上半部21,接合在下半部22上且在上半部主体25的周围设有沿水平方向突出的多个猫腿部51;固定螺栓54及螺母55,将各猫腿部51、24接合;及猫腿台26,下端部设置在架台27上且在上端部固定猫腿部51的下表面部。
因此,上半部21和下半部22在热膨胀时,以壳体11的中心线C为起点向上方及下方发生热变形,能抑制壳体11的中心与收容于内部的涡轮12的中心的上下方向的偏离。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壳体11的热变形而在壳体11与涡轮12之间维持适当的间隙。而且,不使用其他构件而能够将下半部22牢固地支承于猫腿台26。此外,利用固定螺栓54及螺母55将上半部21的猫腿部51与下半部22的猫腿部24接合,由此能够抑制各猫腿部51、24的独立的热变形。
[第七实施方式]
图14是表示第七实施方式的蒸汽涡轮壳体的支承构造的主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具有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的功能的构件,标注同一标号而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第七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壳体11具有上半部21、下半部22、及猫腿台26。
上半部21具有上半部主体25和4个猫腿部51,下半部22具有下半部主体23和4个猫腿部24。上半部21的各猫腿部51形成得比下半部22的各猫腿部24长。上半部21的猫腿部51紧贴于下半部22的猫腿部24的上表面部。并且,猫腿部51、24利用收缩带52(或固定螺栓54/参照图13)而一体地固定。而且,各猫腿台26的上端面紧贴于猫腿部51的前端部的下表面部,并利用固定螺栓53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作用与上述的第五、第六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这样,在第七实施方式的蒸汽涡轮壳体中,设有:下半部22,在下半部主体23的周围设有沿水平方向突出的多个猫腿部24;上半部21,接合在下半部22上且在上半部主体25的周围设有沿水平方向突出的多个猫腿部51;收缩带52(或者固定螺栓54),将各猫腿部51、24接合;及猫腿台26,下端部设置在架台27上且在上端部固定猫腿部51的前端部的下表面部。
因此,上半部21和下半部22在热膨胀时,以壳体11的中心线C为起点向上方及下方发生热变形,能抑制壳体11的中心与收容于内部的涡轮12的中心的上下方向的偏离。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壳体11的热变形而在壳体11与涡轮12之间维持适当的间隙。而且,不需要形成下半部22的猫腿部24的贯通孔而能够简化构造。
[第八实施方式]
图15是表示第八实施方式的蒸汽涡轮壳体的支承构造的纵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具有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的功能的构件,标注同一标号而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第八实施方式中,如图15所示,壳体11具有上半部21、下半部22、猫腿台26、及连结构件56。
猫腿部24是呈水平的矩形形状的平板状的构件,长度方向的一端部一体地连结于下半部主体23。连结构件(支承构件)56是呈水平的矩形形状的平板状的构件,具有规定的长度,宽度形成得与猫腿部24相同。并且,连结构件56的一端部的下表面紧贴于猫腿部24的上表面部,固定螺栓57从上方贯通连结构件56,并与猫腿部24螺合,由此将连结构件56固定于猫腿部24。而且,各猫腿台26的上端面紧贴于连结构件56的另一端部的下表面部,固定螺栓58从上方贯通连结构件56,并与猫腿台26螺合,由此将连结构件56固定于猫腿台26。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作用与上述的第五、第六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这样,在第八实施方式的蒸汽涡轮壳体中,将连结构件56的一端部的下表面紧贴固定于下半部22的猫腿部24的上表面,并将猫腿台26的上端部固定于连结构件56的另一端部的下表面部。
因此,上半部21和下半部22在热膨胀时,以壳体11的中心线C为起点向上方及下方发生热变形,能抑制壳体11的中心与收容于内部的涡轮12的中心的上下方向的偏离。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壳体11的热变形而在壳体11与涡轮12之间维持适当的间隙。而且,利用连结构件56将下半部22的猫腿部24与猫腿台26连结,由此能够简化构造。
[第九实施方式]
图16是表示第九实施方式的蒸汽涡轮壳体的主要部分俯视图,图17是表示蒸汽涡轮壳体的侧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具有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的功能的构件,标注同一标号而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第九实施方式中,如图16及图17所示,壳体11具有上半部21、下半部22、及猫腿台61、62。
上半部21具有上半部主体25和4个猫腿部51,下半部22具有下半部主体23和4个猫腿部24。各猫腿部51、24从上半部主体25及下半部主体23的外周朝向外方水平地突出形成。上半部21和下半部22中,上半部主体25和下半部主体23在俯视观察下呈相同形状,上半部21载置在下半部22上,并利用未图示的螺栓而接合。上半部21的猫腿部51与下半部22的猫腿部24在俯视观察下,沿着与转子13的轴向正交的水平方向偏离设置。
另外,壳体11具有4个猫腿台(上支承柱)61和4个猫腿台(下支承柱)62。各猫腿台61、62形成为圆柱状(或角柱状),并沿着铅垂方向竖立设置。即,各猫腿台61、62的下端部固定于架台27的规定位置,在上端部支承上半部21的猫腿部51及下半部22的各猫腿部24。各猫腿台61、62沿着与转子13的轴向正交的水平方向空出规定间隔地相邻。
各猫腿部51、24为大致相同形状、相同尺寸,长度方向的一端部一体地连结于上半部主体25及下半部主体23,在与转子13的轴向正交的水平方向上偏离。各猫腿台61的上端面紧贴于上半部21的猫腿部51的下表面部,固定螺栓63从上方贯通猫腿部51而与猫腿台61螺合,由此将猫腿部51固定于猫腿台61。而且,各猫腿台62的上端面紧贴于下半部22的猫腿部24的下表面部,固定螺栓64从上方贯通猫腿部24而与猫腿台62螺合,由此将猫腿部24固定于猫腿台62。
在本实施方式中,下半部22的猫腿部24的铅垂方向的厚度设定得比上半部21的猫腿部51的铅垂方向的厚度薄。
因此,上半部21接合在下半部22上,各猫腿部51、24支承于各猫腿台61、62。并且,上半部21在成为上半部21与下半部22的接合面的壳体11的中心线C上,经由各猫腿部51而支承于各猫腿台61。因此,在壳体11的热膨胀时,上半部21以壳体11的中心线C为起点向上方发生热变形,下半部22以猫腿部24的下表面为起点向下方发生热变形。但是,由于猫腿部24的厚度比猫腿部51的厚度薄,因此猫腿部24的热膨胀量少,能抑制壳体11的中心与收容于内部的涡轮12的中心的上下方向的偏离。
这样,在第九实施方式的蒸汽涡轮壳体中,设有:下半部22,在下半部主体23的周围设有沿水平方向突出的多个猫腿部24;上半部21,接合在下半部22上且在上半部主体25的周围设有沿水平方向突出的多个猫腿部51;猫腿台61,在上端部固定猫腿台51的下表面部;猫腿台62,在上端部固定猫腿部24的下表面部,下半部22的猫腿部24的厚度设定得比上半部21的猫腿台51的厚度薄。
因此,上半部21在成为上半部21与下半部22的接合面的壳体11的中心线C上经由猫腿部51而支承于猫腿台61,因此上半部21在热膨胀时,以壳体11的中心线C为起点向上方及下方发生热变形。另一方面,下半部22经由猫腿部24而支承于猫腿台62,但是由于猫腿部24的厚度薄,因此热膨胀量少,能抑制壳体11的中心与收容于内部的涡轮12的中心的上下方向的偏离。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壳体11的热变形而在壳体11与涡轮12之间维持适当的间隙。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上半部主体、下半部主体的形状没有限定为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情况,只要根据涡轮12的形状、尺寸等而适当设定即可。而且,猫腿台(支承柱)也没有限定为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只要适当设定即可。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壳体11具有4个猫腿台(支承柱)26,但是没有限定为该结构,例如,也可以是在一方侧具有2个猫腿台(支承柱)26的结构。
标号说明
11 壳体
12 涡轮
13 转子
14、15 轴承
21 上半部
22 下半部
23 上半部主体
24 猫腿部(下支承部)
25 上半部主体
26、61、62 猫腿台(支承柱)
27 架台
31、35 罩构件(支承构件)
32、36 贯通孔
33、34、53、57、58、63、64 固定螺栓
37、41 间隙
38 绝热件
39 隔热件
40 固定配件
51 猫腿部(上支承部)
52 收缩带(接合构件)
54 固定螺栓(接合构件)
55 螺母(接合构件)
56 连结构件(支承构件)

Claims (11)

1.一种蒸汽涡轮壳体,其特征在于,具有:
下半部,在下半部主体的周围设置有沿水平方向突出的多个下支承部;
上半部,接合在所述下半部上;
支承构件,固定于所述下支承部的上表面部;及
支承柱,下端部设置在架台上,上端部在成为所述上半部与所述下半部的接合面的沿着该蒸汽涡轮壳体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上固定于所述支承构件的下表面部,
所述中心线是铅垂方向上的所述蒸汽涡轮壳体的中心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涡轮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支承部设置有沿着铅垂方向的贯通孔,所述支承柱的上端部插通于所述贯通孔且所述支承柱的上端面紧贴于所述支承构件的下表面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涡轮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构件是从上方覆盖所述贯通孔的罩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涡轮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通孔在所述贯通孔与所述支承柱之间设置间隙,所述贯通孔的上方由所述支承构件将一部分覆盖,其他的一部分相对于所述支承构件开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汽涡轮壳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贯通孔与所述支承柱之间设置绝热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汽涡轮壳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贯通孔与所述支承柱之间设置隔热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涡轮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构件是在构成所述上半部的上半部主体的周围沿水平方向突出的上支承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蒸汽涡轮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支承部与所述下支承部利用接合构件接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涡轮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构件是在构成所述上半部的上半部主体的周围沿水平方向突出的上支承部,所述上支承部与所述下支承部利用接合构件接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涡轮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构件是将所述下支承部与所述支承柱连结的连结构件。
11.一种蒸汽涡轮壳体,其特征在于,具有:
下半部,在下半部主体的周围设置有沿水平方向突出的多个下支承部;
上半部,接合在所述下半部上且在上半部主体的周围设置有沿水平方向突出的多个上支承部;
上支承柱,下端部设置在架台上,且上端部在成为所述上半部与所述下半部的接合面的沿着该蒸汽涡轮壳体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上固定于所述上支承部的下表面部;及
下支承柱,下端部设置在架台上且在上端部固定所述下支承部的下表面部,
所述下支承部的铅垂方向的厚度设定得比所述上支承部的铅垂方向的厚度薄,
所述中心线是铅垂方向上的所述蒸汽涡轮壳体的中心线。
CN201580065095.8A 2014-12-01 2015-11-24 蒸汽涡轮壳体 Active CN1070025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43512 2014-12-01
JP2014243512A JP6235989B2 (ja) 2014-12-01 2014-12-01 蒸気タービンケーシング
PCT/JP2015/082910 WO2016088603A1 (ja) 2014-12-01 2015-11-24 蒸気タービンケーシン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02506A CN107002506A (zh) 2017-08-01
CN107002506B true CN107002506B (zh) 2019-08-13

Family

ID=56091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65095.8A Active CN107002506B (zh) 2014-12-01 2015-11-24 蒸汽涡轮壳体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690008B2 (zh)
JP (1) JP6235989B2 (zh)
KR (1) KR101917549B1 (zh)
CN (1) CN107002506B (zh)
DE (1) DE112015005407T5 (zh)
WO (1) WO201608860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14503B2 (ja) * 2016-10-21 2019-12-04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蒸気タービン及び蒸気タービンの制御方法
JP6694837B2 (ja) 2017-02-27 2020-05-20 三菱日立パワー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蒸気タービン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52427A (en) * 1971-03-11 1973-08-14 Bbc Brown Boveri & Cie Support arrangement for a turbomachine
US5509782A (en) * 1995-03-02 1996-04-23 Dresser-Rand Company Bearing case support
EP0785389A1 (en) * 1996-01-16 1997-07-23 Dresser-Rand Company Bearing case support arrangement
CN201206477Y (zh) * 2008-04-23 2009-03-11 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透平机的主机与底座之间的疏导热膨胀的摆动支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388345A (en) * 1944-04-20 1945-11-06 Skaggs Glen Anderson Steam generator
CH499012A (de) * 1968-12-03 1970-11-15 Siemens Ag Anordnung zur axial festen und radial beweglichen Lagerung von Turbinengehäuseteilen
US3764098A (en) 1971-02-16 1973-10-09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Turbine with load force determining device
CH560316A5 (zh) * 1973-01-04 1975-03-27 Bbc Sulzer Turbomaschinen
JPS52114102A (en) 1976-03-22 1977-09-24 Ebara Corp Pump inlet/outlet valve
JPS6363506A (ja) 1986-09-01 1988-03-19 Sumitomo Metal Ind Ltd 高鮮映性鋼板の製造方法
EP0575642B1 (de) 1992-06-20 1997-01-22 Asea Brown Boveri Ag Aussengehäuse einer Niederdruck Dampfteilturbine
JP3448166B2 (ja) 1996-08-09 2003-09-16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蒸気タービン車室
JP2004150357A (ja) * 2002-10-30 2004-05-27 Toshiba Corp 蒸気タービン
JP4410651B2 (ja) 2004-10-06 2010-02-03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タービン及びタービン製造方法
JP4347269B2 (ja) * 2005-06-28 2009-10-21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タービン
JP5047130B2 (ja) 2008-11-18 2012-10-10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タービンケーシングの支持構造
JP5159702B2 (ja) 2009-05-20 2013-03-13 株式会社東芝 蒸気タービン
US8821110B2 (en) 2011-05-05 2014-09-0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upport arrangement for a steam turbine LP inner casing
US9157335B2 (en) * 2012-03-27 2015-10-1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ide supported turbine shell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52427A (en) * 1971-03-11 1973-08-14 Bbc Brown Boveri & Cie Support arrangement for a turbomachine
US5509782A (en) * 1995-03-02 1996-04-23 Dresser-Rand Company Bearing case support
EP0785389A1 (en) * 1996-01-16 1997-07-23 Dresser-Rand Company Bearing case support arrangement
CN201206477Y (zh) * 2008-04-23 2009-03-11 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透平机的主机与底座之间的疏导热膨胀的摆动支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328238A1 (en) 2017-11-16
CN107002506A (zh) 2017-08-01
KR20170080635A (ko) 2017-07-10
US10690008B2 (en) 2020-06-23
KR101917549B1 (ko) 2018-11-09
JP6235989B2 (ja) 2017-11-22
WO2016088603A1 (ja) 2016-06-09
DE112015005407T5 (de) 2017-08-10
JP2016104975A (ja) 2016-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02506B (zh) 蒸汽涡轮壳体
WO2009001415A1 (ja) 静翼環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軸流圧縮機
US20110083433A1 (en) Explosion protection for a turbine and combustion engine
US20140084130A1 (en) Gearbox positioning device
WO2010106337A3 (en) Turbine assembly
US8894373B2 (en) Vertical spiral angle wind turbine
WO2012058135A3 (en) Exhaust-gas turbocharger
WO2013136021A3 (fr) Ensemble de flasques comportant des pales axiales de ventilation generant un flux d'air a l'interieur du rotor
EP2602919A3 (en) Wind turbine with sealed off stator chamber
KR102176954B1 (ko) 가스 터빈용 압축기 로터 디스크
US11136903B2 (en) Steam turbine
US20110164983A1 (en) Locking Spacer Assembly
US20170204837A1 (en) Wind turbine with directly driven generator
JP6118182B2 (ja) マルチピースロッキングブレードを備えるタービンロータ・ブレード組立体
WO2013110751A3 (en) Stator assembly for a wind turbine generator
CN104975949B (zh) 废气涡轮增压器
WO2012154424A2 (en) Exhaust-gas turbocharger
KR102248385B1 (ko) 배기 가스 터보차저
JP6111273B2 (ja) 排気ガスターボチャージャ
EP4026228A1 (en) Support structure for a generator of a wind turbine
KR20210002683A (ko) 원심력에 최적화된 접촉면을 갖는 회전자
CN102758794B (zh) 具有整体式轴承外壳的涡轮机入口壳体
CN105626561A (zh) 风扇及其运输方法
CN110520601A (zh) 涡轮壳体用保温装置、涡轮壳体用保温块的固定器具以及涡轮壳体用保温块的固定方法
CN204205778U (zh) 风力发电机机座与端盖防松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Mitsubishi Power Co., Ltd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MITSUBISHI HITACHI POWER SYSTEMS,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