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98971A - 坐便器盖和坐便器座圈的开闭装置 - Google Patents

坐便器盖和坐便器座圈的开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98971A
CN106998971A CN201580054109.6A CN201580054109A CN106998971A CN 106998971 A CN106998971 A CN 106998971A CN 201580054109 A CN201580054109 A CN 201580054109A CN 106998971 A CN106998971 A CN 1069989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gear
toilet seat
toilet lid
toi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5410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升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69989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9897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KSANITARY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OILET ACCESSORIES
    • A47K13/00Seats or covers for all kinds of closets
    • A47K13/10Devices for raising and lowering, e.g. tilting or lifting mechanisms; Collapsible or rotating seats or covers
    • A47K13/105Toilet seat or toilet cover hand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KSANITARY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OILET ACCESSORIES
    • A47K13/00Seats or covers for all kinds of closets
    • A47K13/10Devices for raising and lowering, e.g. tilting or lifting mechanisms; Collapsible or rotating seats or cov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KSANITARY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OILET ACCESSORIES
    • A47K13/00Seats or covers for all kinds of closets
    • A47K13/24Parts or details not covered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A47K13/02 - A47K13/22, e.g. devices imparting a swinging or vibrating motion to the sea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5/00Special constructions of flushing devices, e.g. closed flushing system
    • E03D5/02Special constructions of flushing devices, e.g. closed flushing system operated mechanically or hydraulically (or pneumatically) also details such as push buttons, levers and pull-card therefor
    • E03D5/04Special constructions of flushing devices, e.g. closed flushing system operated mechanically or hydraulically (or pneumatically) also details such as push buttons, levers and pull-card therefor directly by the seat or cover combined with devices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shutters in the bowl outlet and/or with devices for raising and lowering seat or cover; Raising or lowering seat and/or cover by flushing or by the flushing mechanism

Abstract

涉及坐便器盖和坐便器座圈的开闭装置,具体涉及无需使用者用手触碰坐便器盖也能够开放的坐便器盖和坐便器座圈的开闭装置。本发明的坐便器盖和坐便器座圈的开闭装置包括:坐便器主体,具备水箱;固定部,结合固定于坐便器主体;外壳,结合固定于固定部一侧,在内部具备固定轴;第一旋转部,位于外壳内部,连接于轴结合在固定部之间的旋转体的一侧,与位于坐便器主体上的坐便器盖结合固定,使坐便器盖旋转;第一杆,可旋转地轴结合在固定轴,连接于第一旋转部的外周面,借助外力使第一旋转部旋转;第二旋转部,一端贯通第一旋转部的内部,可旋转地轴固定在旋转体的一侧,与位于坐便器盖下部的坐便器座圈结合固定,使坐便器座圈旋转;第二杆,与第一杆隔开地轴结合于固定轴,连接于第二旋转部的外周面,借助外力使第二旋转部旋转。

Description

坐便器盖和坐便器座圈的开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坐便器盖和坐便器座圈的开闭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即使使用者不用手触碰坐便器盖和坐便器座圈也能够开放的坐便器盖和坐便器座圈的开闭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坐便器大多使用具有在方便后利用水进行清洗处理的功能的冲水式坐便器。
这种冲水式坐便器分为坐便器和立式坐便器,通常大多使用的坐便器使使用者可以在坐姿状态下全部处理小便和大便,包括:主体,其在内部容纳适当高度的水并可进行方便;水箱,其供应用于方便后冲洗所述主体内部的水;坐便器座圈,其附着于所述主体,当人坐下时铺垫并坐下;盖子,其在不使用坐便器时盖住所述主体。
如上所述,不仅普通家庭,甚至是在公司、公园、休息区、学校、百货店、车站、客运站等许多人共同利用的公共卫生间,坐便器安装于非常广泛的场所并使用。另外,往往在不另行安装小便器的卫生间等处安装,用作大、小便兼用,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大、小便时,需掀起坐便器的座圈使用。
但是,以往坐便器用盖由于不包含用于在进行大、小便时掀起盖子的额外装置,需要弯腰直接用手掀开位于膝盖处的坐便器盖,因而存在使用上的不便。另外,当掀起盖时,手触碰沾有小便等的坐便器主体的情形很多,既不卫生又引发不愉快,在弯腰的过程中,存在使用者携带的物品落入坐便器的主体内部的问题。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坐便器盖和坐便器座圈的开闭装置,使用者使用杆,从而即使不用手触碰,坐便器盖或坐便器座圈也能够开闭并容易地使用,结构简单,容易安装于家庭以及公共场所等,能够更便利、卫生地使用。
本发明要解决的多种技术问题不限于以上言及的技术问题,未言及的其它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以下记载明确理解的。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坐便器盖和坐便器座圈的开闭装置可以包括:坐便器主体,其具备水箱;固定部,其结合固定于坐便器主体;外壳,其结合固定于固定部一侧,在内部具备固定轴;第一旋转部,其位于外壳内部,连接于轴结合在固定部之间的旋转体的一侧,并与位于坐便器主体上的坐便器盖结合固定,使坐便器盖旋转;第一杆,其可旋转地轴结合在固定轴,连接于第一旋转部的外周面,借助外力而使第一旋转部旋转;第二旋转部,其一端贯通第一旋转部的内部,可旋转地轴固定在旋转体的一侧,并与位于坐便器盖下部的坐便器座圈结合固定,使坐便器座圈旋转;及第二杆,其与第一杆隔开地轴结合于固定轴,连接于第二旋转部的外周面,借助外力而使第二旋转部旋转。
可以包括:第一引导部,其结合固定于外壳的内周面,在第一手柄的一侧面形成的引导凸起插入固定于所述第一引导部中;及第二引导部,其形成在外壳的外壁内侧面,在第二手柄的一侧面形成的引导凸起插入固定于所述第二引导部中,第一引导部使坐便器盖借助荷重而向下侧方向旋转的速度保持在规定速度,第二引导部使坐便器座圈借助荷重而向下侧方向旋转的速度保持在规定速度。
第一旋转部可以包括:第一管,其结合固定于旋转体的一侧,并位于外壳内部;及第一齿轮,其结合固定于第一管的一侧外周面,使第一管借助外部动力而旋转,第一杆可以包括:第二齿轮,其插入固定于外壳内部的固定轴,与第一齿轮啮合旋转;及第一手柄,其结合固定于第二齿轮的外侧面,借助外力而使第二齿轮旋转。
第二旋转部可以包括:第二管,其一端的一部分插入第一管内部而与坐便器座圈结合固定,另一端的一部分位于外壳内部;及第三齿轮,其结合固定于第二管一侧外周面,使第二管借助外部动力而旋转,第二杆可以包括:第四齿轮,其与第二齿轮隔开地插入固定于固定轴,与第三齿轮啮合旋转;及第二手柄,其结合固定于第四齿轮的外侧面,借助外力而使第四齿轮旋转。
第一杆可以包括:第一支撑部,其固定于第一手柄下端,插入固定于在第二齿轮的两侧面形成的第一长孔,并沿第一长孔进行移动;第一定位销,其结合固定于第一支撑部的另一侧,插入固定于在外壳的内周面贯通形成的插入槽内,固定支撑第一手柄;及第一螺旋弹簧,其垂直固定于第二齿轮的外周,插入第一支撑部的内部,保持第一定位销插入固定于插入槽内。
第二杆可以包括:第二支撑部,其固定于第二手柄下端,插入固定于在第四齿轮的两侧面形成的第二长孔,并沿第二长孔进行移动;第二定位销,其结合固定于第二支撑部的另一侧,插入固定于在外壳的内周面贯通形成的插入槽,固定支撑第一手柄;及第二螺旋弹簧,其垂直固定于第二齿轮的外周,插入第二支撑部的内部,保持第二定位销插入固定于插入槽。
其它实施例的具体事项包含在详细说明及附图。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坐便器盖和坐便器座圈的开闭装置具有的效果是,使用者使用杆,从而即使不用手触碰,坐便器盖或坐便器座圈也能够开闭并容易地使用,结构简单,容易安装于家庭以及公共场所等,能够更便利、卫生地使用。
可以充分理解,本发明的多种实施例可以提供未具体言及的多种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坐便器盖和坐便器座圈的开闭装置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坐便器盖和坐便器座圈的开闭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坐便器盖和坐便器座圈的开闭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放大示出本发明的坐便器盖和坐便器座圈的开闭装置的齿轮部的图。
图5是放大示出本发明的坐便器盖和坐便器座圈的开闭装置的外壳的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坐便器盖和坐便器座圈的开闭装置的主剖视图的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坐便器盖和坐便器座圈的开闭装置的侧视图的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坐便器盖和坐便器座圈的开闭装置的运行状态的图。
图9至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坐便器盖和坐便器座圈的开闭装置的定位销部分的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坐便器盖和坐便器座圈的开闭装置的连杆部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后面与附图一同详细叙述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优点及特征以及达成其的方法将会明确。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处说明的实施例,也可以以其它形式具体化。在此介绍的实施例反而提供用于使公开的内容能够彻底、完全,而且能够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传递本发明的思想。在附图中,层及区域的厚度被放大,以增加明确性。
第一、第二等术语可以用于说明多种构成要素,但所述构成要素并非由所述术语限定。所述术语只用于把一个构成要素区别于其它构成要素的目的。例如,在不超出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的前提下,第一构成要素可以命名为第二构成要素,类似地,第二构成要素可以命名为第一构成要素。
上端、下端、上面、下面或上部、下部等术语是为了在构成要素中区别相对位置而使用的。例如,当出于便利而把附图上的上侧命名为上部、附图上的下侧命名为下部时,在实际中,在不超出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的前提下,上部可以命名为下部,下部可以命名为上部。
在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说明特定的实施例而使用的,并非旨在限定本发明。只要在文理上未明确地表示不同,单数的表述包括复数的表述。在本申请中,“包括”或“具有”等术语应理解为是要指定说明书上记载的特征、数字、步骤、动作、构成要素、部件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并非预先排除一个或其以上的其它特征或数字、步骤、动作、构成要素、部件或它们的组合存在或附加的可能性。
除了特别进行定义,包括技术性或科学性术语在内,此处使用的所有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一般理解的内容相同的含义。与一般使用的字典中定义的内容相同的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相关技术的文理上具有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只要在本申请中未明确定义,不得异常地、过度地解释为形式上的含义。
下面参照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坐便器盖和坐便器座圈的开闭装置的优选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的坐便器盖和坐便器座圈的开闭装置的整体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的坐便器盖和坐便器座圈的开闭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本发明的坐便器盖和坐便器座圈的开闭装置的俯视图,图4是放大示出本发明的坐便器盖和坐便器座圈的开闭装置的齿轮部的图,图5是放大示出本发明的坐便器盖和坐便器座圈的开闭装置的外壳的图,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坐便器盖和坐便器座圈的开闭装置的主剖视图的图,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坐便器盖和坐便器座圈的开闭装置的侧视图的图,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坐便器盖和坐便器座圈的开闭装置的运行状态的图,图9至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坐便器盖和坐便器座圈的开闭装置的定位销部分的图,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坐便器盖和坐便器座圈的开闭装置的连杆部的图。
参照图1至图12,本发明的坐便器盖和坐便器座圈的开闭装置可以包括第一旋转部100、第一杆200、第二旋转部300、第二杆400、外壳500及连杆部600。
第一旋转部100可以与位于坐便器主体10上的坐便器盖30连接,以使坐便器盖30在规定范围内旋转。第一旋转部100可以包括旋转体110、第一管120及第一齿轮130。
旋转体110可以形成为一对,以相互隔开规定间隔的方式结合固定在坐便器盖30的一侧。旋转体110可旋转地轴固定在被固定于坐便器主体10上的固定部50之间。旋转体110可以利用外部的动力来使坐便器盖30在规定范围内旋转。
第一管120可以形成为内部贯通的圆筒管形状,位于外壳500内部,一端结合固定于旋转体110,从而向旋转体110传递动力。
第一齿轮130沿外周方向形成有多个齿,结合固定于旋转体110所结合的第一管120的相反侧外周面,能够传递动力,以使第一管120可以借助第一杆200的操作而旋转。
第一杆200可以使坐便器盖30在规定范围内旋转。即,如果把第一杆200拉向使用者的身体方向,则坐便器盖30旋转并打开,如果再推向相反侧方向,则坐便器盖30旋转并关闭。第一杆200可以包括第二齿轮210及第一手柄220。
第二齿轮210可旋转地结合于外壳500内部具备的固定轴510,与第一齿轮130啮合而向第一齿轮130传递旋转动力。第二齿轮210可以大于第一齿轮130,例如,可以形成如果第二齿轮210旋转20度,第一齿轮130则旋转90度以上的齿轮比。
第一手柄220可以形成为长度较长的棒形态,一端结合固定于第二齿轮210,并且使第二齿轮210旋转。即,如果第一手柄220从垂直状态被拉向使用者站立的方向,则第二齿轮210以固定轴510为中心旋转并使第一齿轮130旋转,第一齿轮130旋转并再次使第一管120旋转,第一管120在使旋转体110旋转的同时,使得连接于旋转体110的坐便器盖30旋转。
另外,第一杆200可以包括:第一支撑部230,其固定于第一手柄220下端,插入固定于在第二齿轮210的两侧面形成的第一长孔211,沿着第一长孔211进行移动;第一定位销240,其结合固定于第一支撑部230的另一侧,插入固定于在外壳500的内周面贯通形成的多个插入槽570,固定支撑第一手柄220;及第一螺旋弹簧250,其垂直固定于第二齿轮210的外周,插入于第一支撑部230的内部,保持第一定位销240插入固定于插入槽570。即,为了防止在坐便器盖30打开状态下,使用者小便时因坐便器盖30的荷重或外部冲击而关闭,第一定位销240固定于插入槽570,从而固定支撑第一手柄220。
另一方面,为了使第一杆200旋转,首先,当以第二齿轮210的中心轴为基准,沿垂直方向按下第一手柄220时,第一支撑部230沿第二齿轮210形成的第一长孔211移动,同时第一定位销240从插入槽570脱离。其中,第一定位销240由具有弹性的材质形成,即使以较小的力,也能够容易地从插入槽570脱离。
并且,在第一定位销240从插入槽570脱离的状态下,如果以固定轴510的中心为基准,把第一手柄220拉向下侧方向,则插入固定于与曾插入第一定位销240的插入槽570隔开的另一插入槽570,同时,第一手柄220被固定。此时,第一定位销240在第一螺旋弹簧250被压缩的状态下拉伸,在把第一手柄220推向外侧方向的同时,插入固定于插入槽570。成为这种状态后,坐便器盖30向上侧方向打开。
第二旋转部300可以与位于坐便器盖30下部的坐便器座圈20连接,使坐便器座圈20在规定范围内旋转。第二旋转部300可以包括第二管310及第三齿轮320。
第二管310可以形成为长度较长的管形状,一端的一部分插入第一管120内部,另一端的一部分位于外壳500内部。第二管310可以结合固定在固定于坐便器座圈20的固定片330的一端,使坐便器座圈20旋转。
第三齿轮320可以沿外周方向形成有多个齿,与第一齿轮130隔开配置,结合固定于第二管310的外周面。第三齿轮320可以传递动力,以使第二管310能够借助第二杆400的操作而旋转。
第二杆400可以使坐便器座圈20在规定范围内旋转。即,如果把第二杆400拉向使用者的身体方向,则坐便器座圈20旋转并打开,如果再推向相反侧方向,则坐便器座圈20旋转并关闭。第二杆400可以包括第四齿轮410及第二手柄420。
第四齿轮410可旋转地结合于外壳500内部具备的固定轴510,与第三齿轮320啮合并向第三齿轮320传递旋转动力。第四齿轮410可以大于第三齿轮320,例如,可以形成如果第四齿轮410旋转20度,第三齿轮320则旋转90度以上的齿轮比。
第二手柄420可以形成为长度较长的棒形态,一端结合固定于第四齿轮410,并且使第四齿轮410旋转。即,如果第二手柄420从垂直状态被拉向使用者站立方向,则第四齿轮410在以固定轴510为中心旋转并使第三齿轮320旋转,第三齿轮320旋转并再次使第二管310旋转,第二管310使坐便器座圈20旋转。
另外,第二杆400可以包括:第二支撑部430,其固定于第二手柄420下端,插入固定于在第四齿轮410的两侧面形成的第二长孔411,沿着第二长孔411进行移动;第二定位销440,其结合固定于第二支撑部430的另一侧,插入固定于在外壳500的内周面贯通形成的多个插入槽570,固定支撑第二手柄420;及第二螺旋弹簧450,其垂直固定于第四齿轮410的外周,插入第二支撑部430的内部,保持第二定位销440插入固定于插入槽570。即,为了防止在坐便器座圈20打开状态下,使用者小便时因坐便器座圈20的荷重或外部冲击而关闭,第二定位销440固定于插入槽570,固定支撑第二手柄420。
第二杆400的操作方法与上述的第一杆200相同,因而省略详细说明。
外壳500可以结合固定于固定部50一侧,内部具备固定轴510,用于保护第一齿轮130至第四齿轮410不受外部冲击。外壳500可以包括:第一开口部550,其供第一手柄220插入;第二开口部560,其与第一开口部550隔开,供第二手柄420插入。
第一开口部550及第二开口部560可以用于防止第一手柄220及第二手柄420超出规定范围以上旋转。
另外,外壳500可以包括第一引导部520及第二引导部530。
形成有槽的隔壁结合固定在外壳500的中间内周面而形成第一引导部520,在第一手柄220一侧面形成的引导凸起540可以插入固定于槽中。
第二引导部530在外壳500的外壁内侧面形成有槽,在第二手柄420一侧面形成的引导凸起540可以插入固定于槽中。
即,第一引导部520可以使坐便器盖30因荷重而向下侧方向旋转的速度保持规定速度,第二引导部530可以使坐便器座圈20因荷重而向下侧方向旋转的速度保持规定速度,且第一杆200及第二杆400进行旋转。
连杆部600可以用于在按下水箱40具备的操纵杆41的同时使坐便器盖30关闭,以使使用者在打开坐便器盖30及坐便器座圈20的状态下小便后放出水箱40中存储的水。连杆部600可以包括垂直棒610及按压部620。
垂直棒610支撑于水箱40前面具备的支撑片640,上端与操纵杆41连接,可以借助操纵杆41的操纵而沿垂直方向移动。
按压部620可以在一端与垂直棒610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的一部分折弯的状态下,插入在外壳500上形成的插入槽570。即,如果垂直棒610在操纵杆41上向下部方向移动,则在按压部620的另一端折弯的部分插入到插入槽570,并推动第一定位销240。此时,如果第一定位销240从插入槽570脱离,则借助固定于第一手柄220的拉伸弹簧630,第一手柄220向水箱40方向旋转,如果第一手柄220旋转,则坐便器盖30同时关闭。
下面参照图1至图12,说明本发明的坐便器盖和坐便器座圈的开闭装置的操作方法。
最初,坐便器座圈20和坐便器盖30为关闭状态,第一手柄220及第二手柄420为垂直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使用者进行方便时,首先把第一手柄220拉向使用者站立的方向后,坐便器盖打开,方便结束后,使用者再次推动第一手柄220,返回初始状态。
然后,使用者为了小便而需打开坐便器座圈20及坐便器盖30,此时,不另行打开坐便器盖30,而是把第二手柄220拉向使用者站立方向后,在使得坐便器座圈20旋转的同时,也使坐便器盖30旋转并打开。
然后,使用者使用完坐便器后冲水,此时,在水冲下的过程中,与小便混合的被污染的水飞溅或细微颗粒飘散到空气中,会给使用者带来不愉快,因而如果使水箱40具备的操纵杆41运行,则与连杆部600连接,使得水箱40中存储的水排出到坐便器主体10内部,同时坐便器盖30关闭。其中,坐便器盖30关闭后,坐便器座圈20也因坐便器盖30而一同关闭。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如果是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便会理解,本发明在不变更其技术思想或必要特征的情况下,可以以其它具体形态实施。因此,上述的实施例应理解为只是示例而非旨在限定。

Claims (6)

1.一种坐便器盖和坐便器座圈的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坐便器主体,其具备水箱;
固定部,其结合固定于坐便器主体;
外壳,其结合固定于固定部一侧,在内部具备固定轴;
第一旋转部,其位于外壳内部,连接于轴结合在固定部之间的旋转体的一侧,并与位于坐便器主体上的坐便器盖结合固定,使坐便器盖旋转;
第一杆,其可旋转地轴结合在固定轴,连接于第一旋转部的外周面,借助外力而使第一旋转部旋转;
第二旋转部,其一端贯通第一旋转部的内部,可旋转地轴固定在旋转体的一侧,并与位于坐便器盖下部的坐便器座圈结合固定,使坐便器座圈旋转;及
第二杆,其与第一杆隔开地轴结合于固定轴,连接于第二旋转部的外周面,借助外力而使第二旋转部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便器盖和坐便器座圈的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引导部,其结合固定于外壳的内周面,在第一手柄的一侧面形成的引导凸起插入固定于所述第一引导部中;及
第二引导部,其形成在外壳的外壁内侧面,在第二手柄的一侧面形成的引导凸起插入固定于所述第二引导部中,
第一引导部使坐便器盖借助荷重而向下侧方向旋转的速度保持规定速度,第二引导部使坐便器座圈借助荷重而向下侧方向旋转的速度保持规定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便器盖和坐便器座圈的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一旋转部包括:
第一管,其结合固定于旋转体的一侧,并位于外壳内部;及
第一齿轮,其结合固定于第一管的一侧外周面,使第一管旋借助外部动力而旋转,
第一杆包括:
第二齿轮,其插入固定于外壳内部的固定轴,与第一齿轮啮合并进行旋转;及
第一手柄,其结合固定于第二齿轮的外侧面,借助外力而使第二齿轮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便器盖和坐便器座圈的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二旋转部包括:
第二管,其一端的一部分插入第一管内部而与坐便器座圈结合固定,另一端的一部分位于外壳内部;及
第三齿轮,其结合固定于第二管的一侧外周面,使第二管借助外部动力而旋转;
第二杆包括:
第四齿轮,其与第二齿轮隔开地插入固定于固定轴,与第三齿轮啮合并进行旋转;及
第二手柄,其结合固定于第四齿轮的外侧面,借助外力而使第四齿轮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便器盖和坐便器座圈的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一杆包括:
第一支撑部,其固定于第一手柄下端,插入固定于在第二齿轮的两侧面形成的第一长孔内,并沿第一长孔进行移动;
第一定位销,其结合固定于第一支撑部的另一侧,插入固定于在外壳的内周面贯通形成的插入槽内,用于固定并支撑第一手柄;及
第一螺旋弹簧,其垂直固定于第二齿轮的外周,插入第一支撑部的内部,保持第一定位销插入固定于插入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便器盖和坐便器座圈的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二杆包括:
第二支撑部,其固定于第二手柄下端,插入固定于在第四齿轮的两侧面形成的第二长孔内,并沿第二长孔进行移动;
第二定位销,其结合固定于第二支撑部的另一侧,插入固定于在外壳的内周面贯通形成的插入槽内,用于固定支撑第一手柄;及
第二螺旋弹簧,其垂直固定于第二齿轮的外周,插入第二支撑部的内部,保持第二定位销插入固定于插入槽内。
CN201580054109.6A 2014-10-06 2015-05-27 坐便器盖和坐便器座圈的开闭装置 Withdrawn CN10699897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40134551A KR101503340B1 (ko) 2014-10-06 2014-10-06 변기 커버와 변기 시트의 개폐장치
KR10-2014-0134551 2014-10-06
PCT/KR2015/005321 WO2016056724A1 (ko) 2014-10-06 2015-05-27 변기 커버와 변기 시트의 개폐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98971A true CN106998971A (zh) 2017-08-01

Family

ID=53027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54109.6A Withdrawn CN106998971A (zh) 2014-10-06 2015-05-27 坐便器盖和坐便器座圈的开闭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303752A1 (zh)
KR (1) KR101503340B1 (zh)
CN (1) CN106998971A (zh)
WO (1) WO201605672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18103843U1 (de) * 2017-07-30 2018-11-02 Sam Drawsha Toilettensitz-Vorrichtung
USD920488S1 (en) * 2019-10-25 2021-05-25 Dennis Edward Green Backrest cushion for a toile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66815A (ja) * 1998-12-10 2000-06-20 Jiko Sangyo Kk 衛生カバーを手動供給する便器座台の組立体
US6807687B2 (en) * 2002-09-09 2004-10-26 Leonardo Salvador Marras Toilet seat and cover system
CN2768644Y (zh) * 2005-02-07 2006-04-05 李金荣 抽水马桶盖手动启闭器
CN103758191A (zh) * 2014-01-30 2014-04-30 陈科 一种新型马桶
CN203729405U (zh) * 2014-02-21 2014-07-23 丁国晓 节水型坐便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863682A (en) * 1930-08-23 1932-06-21 Alberts Samuel Toilet bowl
US2705330A (en) * 1949-07-20 1955-04-05 Richard R Knudsen Toilet seat lifter
EP0191880A1 (en) * 1985-02-20 1986-08-27 Wei Chih Chuang Lifting device for stool cover
JPH0238998U (zh) * 1988-09-08 1990-03-15
US5280654A (en) * 1992-10-28 1994-01-25 Wolfer James M Commode seat lid lift apparatus
KR200192327Y1 (ko) * 2000-03-16 2000-08-16 윤종태 위생 양변기
US7832026B1 (en) * 2007-09-25 2010-11-16 Bryant Rose N Toilet actuation apparatus
US20090106885A1 (en) * 2007-10-26 2009-04-30 Miguel Sagre Automated toilet seat
CN101496702B (zh) * 2008-01-30 2011-03-30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自动翻盖装置及具有所述自动翻盖装置的组合
KR101418571B1 (ko) * 2012-12-18 2014-07-14 광주광역시 광산구 커버 연동형 물내림핸들이 구비된 좌변기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66815A (ja) * 1998-12-10 2000-06-20 Jiko Sangyo Kk 衛生カバーを手動供給する便器座台の組立体
US6807687B2 (en) * 2002-09-09 2004-10-26 Leonardo Salvador Marras Toilet seat and cover system
CN2768644Y (zh) * 2005-02-07 2006-04-05 李金荣 抽水马桶盖手动启闭器
CN103758191A (zh) * 2014-01-30 2014-04-30 陈科 一种新型马桶
CN203729405U (zh) * 2014-02-21 2014-07-23 丁国晓 节水型坐便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303752A1 (en) 2017-10-26
KR101503340B1 (ko) 2015-03-18
WO2016056724A1 (ko) 2016-04-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05993U (zh) 一种隐形坐便
RU2377368C2 (ru) Туалет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106998971A (zh) 坐便器盖和坐便器座圈的开闭装置
CN102026571A (zh) 便壶
CN2900651Y (zh) 蹲坐两用便器
CN101177954A (zh) 一种应用在马桶上的净身装置
CN104164979A (zh) 一种1平方米面积的袖珍型整体卫生间
CN103572821A (zh) 蹲立坐三用式便器
JP6318410B1 (ja) 尿飛散防止の小便器装置
CN208693142U (zh) 一种用于马桶上的卫生坐垫
WO2017177984A1 (zh) 一种蹲坐两用便器
CN206659732U (zh) 马桶刷及带有旋转侧盖的马桶刷座架
WO2018218826A1 (zh) 一种护理用移动防臭马桶
CN204728437U (zh) 一种坐椅式冲水马桶
CN106264254B (zh) 一种翻折式可变空间厨卫结构
KR102627071B1 (ko) 기능성 건강 쾌변기
CN203914760U (zh) 一种便携折叠马桶凳
CN201131700Y (zh) 方便解手器
CN201485941U (zh) 可洁身式抽水马桶
JP2008200324A (ja) 便座ロック式トイレ
JP4170374B1 (ja) 男性に座って小用させる便座装置
KR200484369Y1 (ko) 티백 삽입 공간을 갖춘 샤워기
CN209397680U (zh) 一种马桶
KR102117755B1 (ko) 변기 조립체
CN207436163U (zh) 一种封堵节水型座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