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61550A - 一种摄像状态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摄像状态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61550A
CN106961550A CN201710132041.XA CN201710132041A CN106961550A CN 106961550 A CN106961550 A CN 106961550A CN 201710132041 A CN201710132041 A CN 201710132041A CN 106961550 A CN106961550 A CN 1069615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ynamic range
shooting state
value
image
rat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3204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61550B (zh
Inventor
陈婧
况璐
罗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3204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615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615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615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615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615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7Camera operation mode switching, e.g. between still and video, sport and normal or high- and low-resolution m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摄像状态的切换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判断当前场景下的当前摄像状态为宽动态还是线性状态;如果当前摄像状态为线性状态,计算图像的动态范围值;如果当前摄像状态为宽动态,根据当前采集到的图像中的长帧的中阶像素点,确定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并根据短帧的高阶像素点,确定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根据所述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及所述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确定当前采集到的图像的动态范围值;判断所述动态范围值是否满足所述当前摄像状态对应的动态范围条件;如果否,切换摄像状态。由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通过自动切换摄像状态实时准确地获得最佳的拍摄效果,减少了用户的工作量。

Description

一种摄像状态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摄像状态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图像采集设备在安防监控方面的迅速普及,其应用场景也更加复杂和多样,随着场景、光照等条件的变化,图像动态范围也随之变化,为了实时得到最佳图像效果,就需要切换摄像状态,其中该摄像状态包括:宽动态和线性状态。
现有技术中为了获取到最佳的拍摄效果,一般是用户根据自身的经验,及当前拍摄场景,手动切换摄像状态,这会对用户的专业知识及工作量均造成较大的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像状态的切换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手动切换摄像状态而不能实时准确地获取最佳的拍摄效果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摄像状态的切换方法,应用于图像采集设备,该方法包括:
判断当前场景下的当前摄像状态为宽动态还是线性状态;
根据当前摄像状态,确定当前采集的图像的动态范围值,其中如果当前摄像状态为线性状态,根据当前采集到的图像,计算当前采集到的图像的动态范围值;如果当前摄像状态为宽动态,根据当前采集到的图像中的长帧对应的中阶像素点,确定采集到的图像的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并根据短帧对应的高阶像素点,确定采集到的图像的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根据所述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及所述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确定当前采集到的图像的动态范围值;
判断所述动态范围值是否满足所述当前摄像状态对应的动态范围条件;
如果否,切换摄像状态。
进一步地,如果所述当前摄像状态为宽动态,所述动态范围值满足所述当前摄像状态对应的动态范围条件为:所述动态范围值不小于设定的第一动态范围值阈值;
如果所述当前摄像状态为线性状态,所述动态范围值满足所述当前摄像状态对应的动态范围条件为:所述动态范围值不大于设定的第二动态范围值阈值。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当前采集到的图像中的长帧对应的中阶像素点,确定采集到的图像的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包括:
根据当前采集的图像的长帧,计算所述长帧低阶像素点的数量与所述图像的总的像素点数量的第一比值;并计算所述长帧中阶像素点的数量与所述图像的总的像素点数量的第二比值,根据所述第二比值及预设的第一算法,确定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比值及预设的第一算法,确定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比值是否小于设定的第二比值阈值;
如果是,根据drLevMid=drMidMAX-(drMidMAX-THhold)*midRatio/THmid,确定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其中drLevMid为确定的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drMidMAX为最大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THhold为预设的动态范围临界值,midRatio为第二比值,THmid为第二比值阈值;
如果否,根据
drLevMid=(THhold-drMidMIN)*(1-midRatio)/(1-THmid)+dirMidMIN,确定中亮值。其中,drLevMid为确定的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drMidMIN为最小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THhold为预设的所述动态范围临界值,midRatio为第二比值,THmid为第二比值阈值。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短帧对应的高阶像素点,确定采集到的图像的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包括:
根据当前采集的图像的短帧,计算所述短帧高阶像素点的数量与所述图像的总的像素点数量的第三比值,根据所述第三比值及预设的第二算法,确定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三比值及预设的第二算法,确定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包括:
判断所述第三比值是否不小于设定的第三比值阈值;
如果是,根据
drLevHigh=(drHighMAX-THhold)*(highRatio-THhigh)/(1-THhigh)+THhold,确定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其中drLevHigh为确定的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drHighMAX为最大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THhold为预设的动态范围临界值,highRatio为第三比值,THhigh为第三比值阈值;
如果否,根据drLevHigh=(THhold-drHighMIN)*highRatio/THhigh+drHighMIN,确定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其中drLevHigh为确定的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drHighMIN为最小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THhold为预设的动态范围临界值,highRatio为第三比值,THhigh为第三比值阈值。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及所述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确定当前采集到的图像的动态范围值包括:
计算所述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及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的平均值,如果所述平均值不大于预设的动态范围临界值,将所述平均值确定为所述动态范围值;
如果所述平均值大于预设的动态范围临界值,且所述第三比值小于预设的第一比值阈值,确定所述预设的所述动态范围临界值为所述动态范围值;
如果所述平均值大于预设的动态范围临界值,所述第三比值不小于预设的第一比值阈值,确定第一比值与第三比值的比值,根据所述比值与预先保存的第一系数的积及预先设定的所述动态范围临界值的和确定所述动态范围值。
进一步地,所述切换摄像状态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针对切换前的所述当前摄像状态保存所述动态范围值;并
针对所述当前场景,对切换前的所述当前摄像状态切换到切换后的摄像状态的切换次数进行更新。
进一步地,在所述切换摄像状态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当前场景下所述当前摄像状态切换到切换后的摄像状态的切换次数是否达到设定的次数阈值;
如果否,进行后续步骤。
进一步地,如果所述当前场景下所述当前摄像状态切换到切换后的摄像状态的切换次数达到设定的次数阈值,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动态范围值与针对所述当前摄像状态保存的动态范围值的差值是否大于设定的差值阈值;
如果是,保持当前摄像状态不变,将所述当前摄像状态切换到切换后的摄像状态的切换次数置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摄像状态切换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计算模块,用于判断当前场景下的当前摄像状态为宽动态还是线性状态;根据当前摄像状态,确定当前采集的图像的动态范围值,其中如果当前摄像状态为线性状态,根据当前采集到的图像,计算当前采集到的图像的动态范围值;如果当前摄像状态为宽动态,根据当前采集到的图像中的长帧对应的中阶像素点,确定采集到的图像的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并根据短帧对应的高阶像素点,确定采集到的图像的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根据所述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及所述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确定当前采集到的图像的动态范围值;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动态范围值是否满足所述当前摄像状态对应的动态范围条件;如果否,触发状态切换模块;
状态切换模块,用于切换摄像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保存更新模块,用于针对切换前的所述当前摄像状态保存所述动态范围值;并针对所述当前场景,对切换前的所述当前摄像状态切换到切换后的摄像状态的切换次数进行更新。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当前场景下所述当前摄像状态切换到切换后的摄像状态的切换次数是否达到设定的次数阈值;如果否,触发状态切换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判断所述动态范围值与针对所述当前摄像状态保存的动态范围值的差值是否大于设定的差值阈值;如果是,触发保持模块;
保持模块,用于保持当前摄像状态不变,将所述当前摄像状态切换到切换后的摄像状态的切换次数置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摄像状态的切换方法及装置,应用于图像采集设备,该方法包括:判断当前场景下的当前摄像状态为宽动态还是线性状态;根据当前摄像状态,确定当前采集的图像的动态范围值,其中如果当前摄像状态为线性状态,根据当前采集到的图像,计算当前采集到的图像的动态范围值;如果当前摄像状态为宽动态,根据当前采集到的图像中的长帧对应的中阶像素点,确定采集到的图像的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并根据短帧对应的高阶像素点,确定采集到的图像的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根据所述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及所述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确定当前采集到的图像的动态范围值;判断所述动态范围值是否满足所述当前摄像状态对应的动态范围条件;如果否,切换摄像状态。由于本发明提供的摄像状态的切换方法中,所述图像采集设备根据当前的摄像状态计算当前采集到的图像的动态范围值,如果所述动态范围值不满足所述当前摄像状态对应的动态范围条件,切换摄像状态,从而使图像采集设备能够自动切换摄像状态,保证图像采集设备实时准确地获得最佳的拍摄效果,减少了用户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摄像状态的切换方法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摄像状态的切换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摄像状态的切换方法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另一种摄像状态的切换方法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提供的一种摄像状态的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摄像状态切换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时准确地获取最佳的拍摄效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状态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摄像状态的切换方法的示意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判断当前场景下的当前摄像状态为宽动态还是线性状态;根据当前摄像状态,确定当前采集的图像的动态范围值,其中如果当前摄像状态为线性状态,根据当前采集到的图像,计算当前采集到的图像的动态范围值;如果当前摄像状态为宽动态,根据当前采集到的图像中的长帧对应的中阶像素点,确定采集到的图像的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并根据短帧对应的高阶像素点,确定采集到的图像的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根据所述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及所述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确定当前采集到的图像的动态范围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摄像状态的切换方法应用于图像采集设备,该图像采集设备可以为摄像机、摄影机等能够进行图像采集的设备,图像采集设备可以判断当前场景下的当前摄像状态为宽动态还是线性状态,图像采集设备判断当前场景下的当前摄像状态为宽动态还是线性状态的过程属于现有技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该过程不进行赘述。
摄像状态包括:宽动态和线性状态。
无论当前摄像状态是宽动态还是线性状态,在计算当前采集到的图像的动态范围值时,都可以是根据所述当前采集到的图像亮度值对应的直方图方差确定动态范围值,也可以是根据所述当前采集到的图像中最亮区域块的亮度和最暗区域块的亮度确定动态范围值。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当前采集到的图像亮度值对应的直方图方差确定动态范围值的过程和所述根据所述当前采集到的图像中最亮区域块的亮度和最暗区域块的亮度确定动态范围值的过程均属于现有技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过程不进行赘述。
但是在当前摄像状态为宽动态下,如果根据所述当前采集到的图像亮度值对应的直方图方差或根据所述当前采集到的图像中最亮区域块的亮度和最暗区域块的亮度确定的动态范围值的结果不够准确,所以较佳的方法可以是,根据当前采集到的图像中的长帧对应的中阶像素点,确定采集到的图像的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并根据短帧对应的高阶像素点,确定采集到的图像的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根据所述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及所述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确定当前采集到的图像的动态范围值。
S102:判断所述动态范围值是否满足所述当前摄像状态对应的动态范围条件;如果否,进行S103。
针对每个摄像状态,所述图像采集设备中保存有该摄像状态的动态范围条件,因此当计算后得到了所述动态范围值,可以根据所述动态范围值以及针对所述当前摄像状态保存的该摄像状态的动态范围条件进行判断,确定是否切换摄像状态。例如针对线性状态,所述图像采集设备中保存的该摄像状态的动态范围条件为小于40,如果所述当前摄像状态为线性状态,当计算后得到的所述动态范围值为65,可以根据所述动态范围值以及针对线性状态保存的线性状态的动态范围值,确定所述动态范围值不满足所述当前摄像状态对应的动态范围条件,则切换摄像状态。
具体地,如果所述当前摄像状态为线性状态,所述当前摄像状态对应的动态范围可以a~b的范围,如果所述动态范围值不位于a~b的范围,则不满足所述当前摄像状态对应的动态范围,则切换摄像状态,其中a,b均为正值且a小于b。
如果所述当前摄像状态为宽动态,所述当前摄像状态对应的动态范围可以为c~d的范围,如果所述动态范围值不位于c~d的范围,则不满足所述当前摄像状态对应的动态范围,则切换摄像状态,其中c,d均为正值,且c小于d。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保证摄像状态切换的准确性,可以针对不同的场景进行多次试验,在每个场景下进行摄像状态的多次切换,确定每次切换前后的图像的动态范围值,从而确定出为了保证较好的图像拍摄效果的每种摄像状态对应的图像亮度的动态范围条件,也就是对应的图像的动态范围值所在的区间。
S103:切换摄像状态。
如果所述当前摄像状态为宽动态,所述切换摄像状态的过程具体为由宽动态切换到线性状态;如果所述当前摄像状态为线性状态,所述切换摄像状态的过程具体为由线性状态切换到宽动态。
如果所述动态范围值满足所述当前摄像状态对应的动态范围条件,所述方法还包括:
保持当前摄像状态不变。
如果所述动态范围值满足所述当前摄像状态对应的动态范围条件,则可以认为在当前场景下、采用当前摄像状态采集的图像可以获得最佳的拍摄效果,则保持当前摄像状态不变,继续采集图像。
其中所述当前摄像状态包括:宽动态和线性状态。
由于本发明提供的摄像状态的切换方法中,所述图像采集设备根据当前的摄像状态计算当前采集到的图像的动态范围值,如果所述动态范围值不满足所述当前摄像状态对应的动态范围条件,切换摄像状态,从而使图像采集设备能够自动切换摄像状态,保证图像采集设备实时准确地获得最佳的拍摄效果,减少了用户的工作量。
实施例2: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果所述当前摄像状态为宽动态,以两帧合成为例,采集到的图像是由长帧、短帧合成的,合成前的长帧和短帧受到曝光的影响,单纯用其中一帧计算图像的动态范围不够准确,为了保证计算的图像的动态范围值更加准确,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当前采集到的图像中的长帧对应的中阶像素点,确定采集到的图像的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包括:
根据当前采集的图像的长帧,计算所述长帧低阶像素点的数量与所述图像的总的像素点数量的第一比值;并计算所述长帧中阶像素点的数量与所述图像的总的像素点数量的第二比值,根据所述第二比值及预设的第一算法,确定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
所述根据短帧对应的高阶像素点,确定采集到的图像的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包括:
根据当前采集的图像的短帧,计算所述短帧高阶像素点的数量与所述图像的总的像素点数量的第三比值,根据所述第三比值及预设的第二算法,确定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
所述根据所述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及所述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确定当前采集到的图像的动态范围值包括:
计算所述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及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的平均值,如果所述平均值不大于预设的动态范围临界值,将所述平均值确定为所述动态范围值;
如果所述平均值大于预设的动态范围临界值,且所述第三比值小于预设的第一比值阈值,确定所述预设的所述动态范围临界值为所述动态范围值;
如果所述平均值大于预设的动态范围临界值,所述第三比值不小于预设的第一比值阈值,确定第一比值与第三比值的比值,根据所述比值与预先保存的第一系数的积及预先设定的所述动态范围临界值的和确定所述动态范围值。
如果所述当前摄像状态为宽动态,以两帧合成为例,采集到的图像是由长帧、短帧合成的,根据合成前的长帧低阶像素点的数量、长帧中阶像素点的数量和短帧高阶像素点的数量,计算得到的所述动态范围值可以比较准确。
所述长帧低阶、长帧中阶和所述短帧高阶表示所述电子设备采集到的图像亮度的大小,针对不同的图像采集设备中的不同ISP(Image Signal Processing,图形信号处理)处理,所述总阶数即图像亮度的范围。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长帧低阶的范围可以是0-28,则所述长帧低阶像素点的数量为长帧中图像亮度的范围在0-28的像素点的数量,所述长帧中阶的范围可以是29-211,则所述长帧中阶像素点的数量为长帧中图像亮度范围在29-211的像素点的数量,所述短帧高阶的范围可以是211-212,则所述短帧高阶像素点的数量为短帧中图像亮度范围在211-212的像素点的数量。
具体识别长帧和短帧的高、中、低阶的像素点的数量属于现有技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该过程不做赘述。
确定了长帧低阶像素点的数量和长帧中阶像素点的数量后,可以确定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确定了短帧高阶像素点的数量后,可以确定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计算所述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及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的平均值,根据所述平均值所在的范围,确定当前采集到的图像的动态范围值。
如果所述平均值不大于预设的动态范围临界值,可以认为所述当前场景的动态范围较窄,则可以将当前场景作为线性场景;如果所述平均值大于预设的动态范围临界值,可以认为所述当前场景的动态范围较宽,则可以将当前场景作为宽动态场景。其中所述预设的动态范围临界值为预先设定的大于零的数值,例如可以为50、55或60等。较佳地,为了使得计算得到的所述动态范围值更加准确,可以根据多场景测试,确定所述预设的动态范围临界值为50。
如果所述当前场景为线性状态场景,可以将所述平均值确定为所述动态范围值。
如果所述当前场景为宽动态场景,可以用第一比值与第三比值的比值来表征所述动态范围值,但是如果所述第三比值小于预设的第一比值阈值时,说明当前采集到的图像高亮区域很少,即当前场景下的高亮区域很少,可以认为当前场景为一个线性状态场景和宽动态场景外的一个临界场景,在临界场景下,可以确定所述预设的所述动态范围临界值为所述动态范围值。为了防止第三比值很小作为除数导致计算出的动态范围值极大的情况,定义了第一比值阈值,当第三比值小于第一比值阈值时,则作为临界场景处理;大于第一比值阈值,再按照公式计算当前动态范围。其中所述第一比值阈值为预设的小于1的正值,例如可以为0.01、0.005或0.015等。为了使得计算得到的所述动态范围值更加准确,可以将所述第一比值阈值设置的很小,根据多场景测试,所述第一比值阈值为0.005时,计算得到的所述动态范围值更加准确。
如果所述当前场景为宽动态场景,且所述第三比值不小于预设的第一比值,可以用第一比值与第三比值的比值来表征所述动态范围值,具体可以为:确定第一比值与第三比值的比值,根据所述比值与预先保存的第一系数的积及预先设定的所述动态范围临界值的和确定所述动态范围值,具体如下:
drLevel=THhold+(lowRatio/highRatio)*a,
其中drLevel为确定的动态范围值,THhold为预先设定的动态范围临界值,lowRatio为所述第一比值,highRatio为所述第三比值,a为预先保存的第一系数。
下面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上述实施例进行说明,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摄像状态的切换流程示意图,应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所述计算当前采集到的图像的动态范围值后,摄像状态的切换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
S201:判断当前摄像状态是否为宽动态;如果是,进行S202;如果否,进行S202’。
如果判断当前摄像状态为宽动态,进行以下步骤:
S202:获取当前采集到的图像的长帧、短帧直方图信息。
所述当前摄像状态为宽动态时,以两帧合成为例,采集到的图像是由长帧、短帧合成的,根据获取当前采集到的图像的长帧直方图和短帧直方图,计算得到的所述动态范围值可以更加准确,其中直方图的横轴代表图像亮度范围,纵轴代表不同亮度上像素点的数量。
针对不同的图像采集设备中的不同ISP处理,所述长帧、短帧的阶数范围可能不同。例如某一图像采集设备中的传感器的图像输出为12bit,则所述长帧、短帧的阶数范围可以是0~212-1。
S203:计算当前采集到的图像亮度的动态范围值。
S204:判断所述动态范围值是否满足所述当前摄像状态对应的动态范围条件;如果否,进行S205;如果是,返回S202。
S205:切换到线性状态,返回S201。
如果判断当前摄像状态不为宽动态,则所述当前摄像状态为线性状态,进行以下步骤:
S202’:获取当前采集到的图像的直方图信息。
所述当前摄像状态为线性状态时,采集到的图像就是一帧图像,根据获取当前采集到的图像的直方图信息,就可以比较准确地计算得到的线性状态下的所述动态范围值,其中所述直方图横轴代表图像亮度范围,纵轴代表不同亮度上像素点的数量。
S203’:计算当前采集到的图像的动态范围值。
所述当前摄像状态为线性状态时,所述计算当前采集到的图像的动态范围值的过程属于现有技术,在发明实施例中对该过程不做赘述。
S204’:判断所述动态范围值是否满足所述当前摄像状态对应的动态范围条件;如果否,进行S205’;如果是,返回S202’。
S205’:切换到线性状态,返回S201。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所述当前摄像状态为宽动态时,根据采集到的图像的长帧低阶像素点的数量、长帧中阶像素点的数量和短帧高阶像素点的数量,计算得到的所述动态范围值比较准确,从而使得摄像状态的切换更加准确。
实施例3: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摄像状态的切换方法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比值及预设的第一算法,确定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比值是否小于设定的第二比值阈值;
如果是,根据drLevMid=drMidMAX-(drMidMAX-THhold)*midRatio/THmid,确定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其中drLevMid为确定的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drMidMAX为最大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THhold为预设的动态范围临界值,midRatio为第二比值和THmid为第二比值阈值;
如果否,根据
drLevMid=(THhold-drMidMIN)*(1-midRatio)/(1-THmid)+dirMidMIN,确定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其中drLevMid为确定的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drMidMIN为最小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THhold为预设的动态范围临界值,midRatio为第二比值和THmid为第二比值阈值。
所述根据所述第三比值及预设的第二算法,确定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包括:
判断所述第三比值是否不小于设定的第三比值阈值;
如果是,根据
drLevHigh=(drHighMAX-THhold)*(highRatio-THhigh)/(1-THhigh)+THhold,确定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其中drLevHigh为确定的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drHighMAX为最大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THhold为预设的动态范围临界值,highRatio为第三比值和THhigh为第三比值阈值;
如果否,根据drLevHigh=(THhold-drHighMIN)*highRatio/THhigh+drHighMIN,确定高亮值,其中drLevHigh为确定的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drHighMIN为最小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THhold为预设的动态范围临界值,highRatio为第三比值和THhigh为第三比值阈值。
针对不同场景对所述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或所述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进行相应的计算,可以使得所述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和所述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的计算结果更加准确,从而使得计算得到的所述动态范围值更加准确。
此外,确定所述当前场景的过程是:如果所述第二比值小于设定的第二比值阈值,则可以将当前场景作为宽动态场景;如果所述第二比值不小于设定的第二比值阈值,,则可以将所述当前场景作为线性状态场景。其中所述第二比值阈值为预设的小于1的正值,例如可以为0.5、0.55或0.6等,为了使得计算得到的中亮值更加准确,可以根据多场景测试,确定所述第二比值阈值为0.55。
同理,确定所述当前场景的过程可以是:如果所述第三比值不小于设定的第三比值阈值,则可以将当前场景作为宽动态场景,如果第三比值小于设定的第三比值阈值,则可以将当前场景作为为线性场景。其中所述第三比值阈值可以为0.1、0.02或0.01等小于1的正值,为了使得计算得到的高亮值更加准确,可以根据多场景测试,确定所述第三比值阈值为0.02。
在确定所述当前场景的过程中,经过进行多次试验,可以得出通过所述第二比值阈值和所述三比值阈值,确定的所述当前场景为宽动态场景,或者线性场景的结果大多数是一致的,但是如果存在特殊的场景,使得通过所述第二比值阈值和所述第三比值阈值确定的所述当前场景为宽动态场景或者线性场景的结果相反,则可以用二者的加权平均作为最后结果来计算所述动态范围值。
为了权衡当前采集到的图像中亮区域和高亮区域对所述动态范围值的影响,需要在同一当前场景下计算得到的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和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尽可能的接近,这就需要确定所述第二比值对应的最小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和最大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以及所述第三比值对应的最小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和最大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摄像状态的切换方法的示意图。所述确定所述第二比值对应的最小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和最大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的结果如图3所示,其中drLevMid为所述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drMidMIN为所述最小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drMidMAX为所述最大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THhold为预设的所述动态范围临界值,midRatio为所述第二比值和THmid为所述第二比值阈值。midRatio和THmid的取值范围为0到1,drLevMid的取值范围为drMidMIN到drMidMAX。
其中THhold可以为50、55或60等,为了使得计算得到的所述动态范围值更加准确,可以根据多场景测试来确定THhold的值,其中THmid可以为0.5、0.55或0.6等,为了使得计算得到的中亮值更加准确,可以根据多场景测试来确定THmid的值。
将临界动态范围值THhold确定为50,即当前场景动态范围大于50则认为是宽动态场景,小于50则认为是线性场景。其中THmid经过多场景测试确定为0.55。同时将drMidMIN定为0,drMidMAX定为100,即保证计算出的drLevMid值在0~100范围内;
为了使得计算得到的中亮值更加准确,从而使得计算得到的所述动态范围值更加准确,drMidMIN和drMidMAX可以由THhold和THmid共同确定,例如根据多场景测试后得到THhold为50,得到的THmid为0.55,可以确定drMidMIN为0,drMidMAX为100。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摄像状态的切换方法的示意图,所述确定所述第三比值对应的最小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和最大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的结果如图4所示,其中drLevHigh为所述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drHighMIN为所述最小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drHighMAX为所述最大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THhold为预设的所述动态范围临界值,highRatio为所述第三比值和THhigh为所述第三比值阈值。highRatio和THhigh的取值范围为0到1,drLevHigh的取值范围为drHighMIN到drHighMAX。
其中THhold可以为50、55或60等,为了使得计算得到的所述动态范围值更加准确,可以根据多场景测试来确定THhold的值,其中THhigh可以为0.1、0.02或0.01等小于1的正值,为了使得计算得到的高亮值更加准确,可以根据多场景测试来确定THmid的值。
将临界动态范围值THhold确定为50,即当前场景动态范围大于50则认为是宽动态场景,小于50则认为是线性场景。其中THhigh经过多场景测试确定为0.02。同时将drHighMIN定为0,drHighMAX定为1000,即为了保证相同场景下drLevHigh与drLevMid尽可能地接近。
为了使得计算得到的高亮值更加准确,从而使得计算得到的所述动态范围值更加准确,drHighMIN和drHighMAX可以由THhold和THhigh共同确定,例如根据多场景测试后得到THhold为50,得到的THhigh为0.02,可以确定drHighMIN为0,drHighMAX为1000。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在所述当前摄像状态为宽动态时,根据采集到的图像的长帧低阶像素点的数量、长帧中阶像素点的数量和短帧高阶像素点的数量来确定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和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计算得到的所述动态范围值比较准确,从而使得摄像状态的切换更加准确。
实施例4:
如果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处于特殊临界场景下,可能存在摄像状态来回切换的风险,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状态切换的方法,所述切换摄像状态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针对切换前的所述当前摄像状态保存所述动态范围值;并
针对所述当前场景,对切换前的所述当前摄像状态切换到切换后的摄像状态的切换次数进行更新。
在所述切换摄像状态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当前场景下所述当前摄像状态切换到切换后的摄像状态的切换次数是否达到设定的次数阈值;
如果否,进行后续步骤。
如果摄像状态的切换过程中发生震荡,则会导致图像出现闪烁问题。如果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处于特殊场景下,可能会存在摄像状态来回切换的风险。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可以设置同一场景下摄像状态的切换次数阈值,在该同一场景下摄像状态的切换次数不允许超过设定的次数阈值。其中所述次数阈值可以为1次、2次或者4次等。这个次数阈值可以是总的切换次数,也可以针对宽动态到线性状态及线性状态到宽动态分别设置切换次数阈值。
如果所述切换次数不超过所述次数阈值,可以进行摄像状态切换的操作,例如,所述当前摄像状态为宽动态时,所述由宽动态切换到线性状态的第一切换次数为0次,未达到设定的第一次数阈值1次,则可以由宽动态切换到线性状态。同理所述当前状态为线性状态时,可以判断所述由线性状态切换到宽动态的第二切换次数为0次,未达到设定的第二次数阈值1次,则可以由线性状态切换到宽动态,具体地,所述第一次数阈值和所述第二次数阈值为针对宽动态到线性状态和线性状态到宽动态分别设置的切换次数阈值,所述第一次数阈值和所述第二次数阈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如果所述当前场景下所述当前摄像状态切换到切换后的摄像状态的切换次数达到设定的次数阈值,则说明该场景存在震荡的风险,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当前动态范围值与针对所述当前摄像状态保存的动态范围值的差值是否大于设定的差值阈值;
如果是,保持当前摄像状态不变,将所述当前摄像状态切换到切换后的摄像状态的切换次数置零。
如果所述切换次数超过所述次数阈值,则认为如果继续进行切换可能存在风险,则保持当前摄像状态不变,继续采集图像。
如果所述切换次数超过所述次数阈值,通过判断所述动态范围值与针对所述当前摄像状态保存的上一次该状态时的动态范围值的差值是否大于设定的差值阈值,来确定当前场景是否发生改变。如果所述动态范围值与针对所述当前摄像状态保存的上一次该状态时的动态范围值的差值不大于设定的差值阈值,则说明所述当前场景基本未变或变化较小,保持当前摄像状态不变,继续采集图像;如果所述动态范围值与针对所述当前摄像状态保存的上一次该状态时的动态范围值的差值大于设定的差值阈值,则说明所述当前场景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保持当前摄像状态不变,继续采集图像,因为当前场景发生了变化,即变化到了一个新的场景,因此可以同时将所述当前摄像状态切换到切换后的摄像状态的切换次数置零,以保证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在变化后的当前场景下能够重新进行是否需要切换状态的判断。
其中针对不同的摄像状态,针对所述当前摄像状态的设定的差值阈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下面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上述实施例进行说明,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摄像状态的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
针对当前摄像状态,确定图像的动态范围值,判断所述当前摄像状态是否为宽动态,其中所述当前摄像状态包括:宽动态和线性状态。
如果所述当前摄像状态为宽动态,则确定的当前动态范围值为curDR,如图5所示,第一次数阈值为1,判断第一切换次数Hdr-Lin是否为0,即判断由宽动态切换到线性状态的第一切换次数Hdr-Lin是否未达到设定的第一次数阈值1。如果是,切换到线性状态,针对宽动态将保存的动态范围值lastDR更新为curDR,并进行第一切换次数Hdr-Lin++操作,即将Hdr-Lin的值加1。
如果第一切换次数Hdr-Lin非0,表示第一切换次数Hdr-Lin达到设定的第一次数阈值1,判断所述当前动态范围值curDR和针对宽动态保存的上一次宽动态状态时的动态范围值lastDR的差值的绝对值|curDR-lastDR|,是否大于设定的第一差值阈值senHdr,如果是,则表明所述当前场景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保持当前摄像状态不变,继续是否需要切换状态的判断。因为当前场景发生了变化,即变化到了一个新的场景,因此可以将第一切换次数Hdr-Lin和第二切换次数Lin-Hdr置零,以保证图像采集设备能够在变化后的当前场景下能够重新进行是否需要切换状态的判断。
如果|curDR-lastDR|不大于senHdr,保持当前摄像状态不变,如图5所示,继续采集图像,并确定图像的动态范围值,返回判断当前摄像状态是否是宽动态的操作步骤。
如果所述当前摄像状态为线性状态,则确定的当前场景动态范围为curVar,如图5所示,第二次数阈值均为1,判断第二切换次数Lin-Hdr是否为0,即判断由线性状态切换到宽动态的第二切换次数Lin-Hdr是否未达到设定的第二次数阈值1,如果是,切换到宽动态,并将线性状态保存的上一次线性状态时的动态范围值lastVar更新为curVar,并进行第二切换次数Lin-Hdr++操作,即将Lin-Hdr的值加1。
如果第二切换次数Lin-Hdr非0,表示第一切换次数Hdr-Lin达到设定的第一次数阈值1,判断所述当前动态范围值curVar和针对线性状态保存的上一次线性状态时的所述动态范围值lastVar的差值的绝对值|curVar-lastVar|,是否大于设定的第二差值阈值senLin,如果是,则表明所述当前场景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保持当前摄像状态不变,继续是否需要切换状态的判断,因为当前场景发生了变化,即变化到了一个新的场景,因此可以将第一切换次数Hdr-Lin和第二切换次数Lin-Hdr置零,以保证所述图像采集设备能够在变化后的当前场景下能够重新进行是否需要切换状态的判断。
如果|curVar-lastVar|不大于senLin,保持当前摄像状态不变,如图5所示,继续采集图像,并确定图像的动态范围值,返回判断当前摄像状态是否是宽动态的操作步骤。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判断所述当前场景下所述当前摄像状态切换到切换后的摄像状态的切换次数是否达到设定的次数阈值来判断是否进行切换摄像状态的操作,防止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处于特殊场景下存在来回切换的情况发生,保证了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在图像采集过程中的稳定性,使得所述图像采集设备能够获得更佳的拍摄效果。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摄像状态切换装置的结构图,该装置包括:
计算模块61,用于判断当前场景下的当前摄像状态为宽动态还是线性状态;根据当前摄像状态,确定当前采集的图像的动态范围值,其中如果当前摄像状态为线性状态,根据当前采集到的图像,计算当前采集到的图像的动态范围值;如果当前摄像状态为宽动态,根据当前采集到的图像中的长帧对应的中阶像素点,确定采集到的图像的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并根据短帧对应的高阶像素点,确定采集到的图像的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根据所述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及所述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确定当前采集到的图像的动态范围值;
第一判断模块62,用于判断所述动态范围值是否满足所述当前摄像状态对应的动态范围条件;如果否,触发状态切换模块63;
状态切换模块63,用于切换摄像状态。
所述装置还包括:
保持模块64,用于如果所述第一判断模块62的判断结果为是,保持当前摄像状态不变。
所述计算模块61,具体用于如果所述当前摄像状态为宽动态,根据当前采集的图像的长帧,计算所述长帧低阶像素点的数量与所述图像的总的像素点数量的第一比值;并计算所述长帧中阶像素点的数量与所述图像的总的像素点数量的第二比值,根据所述第二比值及预设的第一算法,确定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
所述计算模块61,具体用于根据当前采集的图像的短帧,计算所述短帧高阶像素点的数量与所述图像的总的像素点数量的第三比值,根据所述第三比值及预设的第二算法,确定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
所述计算模块61,具体用于计算所述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及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的平均值,如果所述平均值不大于预设的动态范围临界值,将所述平均值确定为所述动态范围值;如果所述平均值大于预设的动态范围临界值,且所述第三比值小于预设的第一比值阈值,确定所述预设的所述动态范围临界值为所述动态范围值;如果所述平均值大于预设的动态范围临界值,所述第三比值不小于预设的第一比值阈值,确定第一比值与第三比值的比值,根据所述比值与预先保存的第一系数的积及预先设定的所述动态范围临界值的和确定所述动态范围值。
所述计算模块61,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二比值是否小于设定的第二比值阈值;如果是,根据drLevMid=drMidMAX-(drMidMAX-THhold)*midRatio/THmid,确定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其中drLevMid为确定的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drMidMAX为最大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THhold为预设的动态范围临界值,midRatio为第二比值,THmid为第二比值阈值;如果否,根据drLevMid=(THhold-drMidMIN)*(1-midRatio)/(1-THmid)+dirMidMIN,确定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其中,drLevMid为确定的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drMidMIN为最小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THhold为预设的所述动态范围临界值,midRatio为第二比值,THmid为第二比值阈值。
所述计算模块61,具体用于判断所述第三比值是否不小于设定的第三比值阈值;如果是,根据
drLevHigh=(drHighMAX-THhold)*(highRatio-THhigh)/(1-THhigh)+THhold,确定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其中drLevHigh为确定的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drHighMAX为最大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THhold为预设的动态范围临界值,highRatio为第三比值,THhigh为第三比值阈值;如果否,根据drLevHigh=(THhold-drHighMIN)*highRatio/THhigh+drHighMIN,确定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其中drLevHigh为确定的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drHighMIN为最小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THhold为预设的动态范围临界值,highRatio为第三比值,THhigh为第三比值阈值。
所述装置还包括:
保存更新模块65,用于针对切换前的所述当前摄像状态保存所述动态范围值;并针对所述当前场景,对切换前的所述当前摄像状态切换到切换后的摄像状态的切换次数进行更新。
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66,用于判断所述当前场景下所述当前摄像状态切换到切换后的摄像状态的切换次数是否达到设定的次数阈值;如果否,触发状态切换模块63。
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判断模块67,用于如果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判断所述动态范围值与针对所述当前摄像状态保存的动态范围值的差值是否大于设定的差值阈值;如果是,触发保持模块64;
所述保持模块64,具体用于保持当前摄像状态不变,将所述当前摄像状态切换到切换后的摄像状态的切换次数置零。
具体的,所述摄像状态切换装置可以位于图像采集设备中。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摄像状态的切换方法及装置,应用于图像采集设备,该方法包括:判断当前场景下的当前摄像状态为宽动态还是线性状态;根据当前摄像状态,确定当前采集的图像的动态范围值,其中如果当前摄像状态为线性状态,根据当前采集到的图像,计算当前采集到的图像的动态范围值;如果当前摄像状态为宽动态,根据当前采集到的图像中的长帧对应的中阶像素点,确定采集到的图像的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并根据短帧对应的高阶像素点,确定采集到的图像的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根据所述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及所述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确定当前采集到的图像的动态范围值;判断所述动态范围值是否满足所述当前摄像状态对应的动态范围条件;如果否,切换摄像状态。由于本发明提供的摄像状态的切换方法中,所述图像采集设备根据当前的摄像状态计算当前采集到的图像的动态范围值,如果所述动态范围值不满足所述当前摄像状态对应的动态范围条件,切换摄像状态,从而使图像采集设备能够自动切换摄像状态,保证图像采集设备实时准确地获得最佳的拍摄效果,减少了用户的工作量。
对于系统/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4)

1.一种摄像状态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图像采集设备,该方法包括:
判断当前场景下的当前摄像状态为宽动态还是线性状态;
根据当前摄像状态,确定当前采集的图像的动态范围值,其中如果当前摄像状态为线性状态,根据当前采集到的图像,计算当前采集到的图像的动态范围值;如果当前摄像状态为宽动态,根据当前采集到的图像中的长帧对应的中阶像素点,确定采集到的图像的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并根据短帧对应的高阶像素点,确定采集到的图像的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根据所述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及所述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确定当前采集到的图像的动态范围值;
判断所述动态范围值是否满足所述当前摄像状态对应的动态范围条件;
如果否,切换摄像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当前摄像状态为宽动态,所述动态范围值满足所述当前摄像状态对应的动态范围条件为:所述动态范围值不小于设定的第一动态范围值阈值;
如果所述当前摄像状态为线性状态,所述动态范围值满足所述当前摄像状态对应的动态范围条件为:所述动态范围值不大于设定的第二动态范围值阈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当前采集到的图像中的长帧对应的中阶像素点,确定采集到的图像的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包括:
根据当前采集的图像的长帧,计算所述长帧低阶像素点的数量与所述图像的总的像素点数量的第一比值;并计算所述长帧中阶像素点的数量与所述图像的总的像素点数量的第二比值,根据所述第二比值及预设的第一算法,确定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比值及预设的第一算法,确定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比值是否小于设定的第二比值阈值;
如果是,根据drLevMid=drMidMAX-(drMidMAX-THhold)*midRatio/THmid,确定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其中drLevMid为确定的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drMidMAX为最大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THhold为预设的动态范围临界值,midRatio为第二比值,THmid为第二比值阈值;
如果否,根据drLevMid=(THhold-drMidMIN)*(1-midRatio)/(1-THmid)+dirMidMIN,确定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其中,drLevMid为确定的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drMidMIN为最小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THhold为预设的所述动态范围临界值,midRatio为第二比值,THmid为第二比值阈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短帧对应的高阶像素点,确定采集到的图像的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包括:
根据当前采集的图像的短帧,计算所述短帧高阶像素点的数量与所述图像的总的像素点数量的第三比值,根据所述第三比值及预设的第二算法,确定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三比值及预设的第二算法,确定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包括:
判断所述第三比值是否不小于设定的第三比值阈值;
如果是,根据
drLevHigh=(drHighMAX-THhold)*(highRatio-THhigh)/(1-THhigh)+THhold,确定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其中drLevHigh为确定的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drHighMAX为最大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THhold为预设的动态范围临界值,highRatio为第三比值,THhigh为第三比值阈值;
如果否,根据drLevHigh=(THhold-drHighMIN)*highRatio/THhigh+drHighMIN,确定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其中drLevHigh为确定的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drHighMIN为最小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THhold为预设的动态范围临界值,highRatio为第三比值,THhigh为第三比值阈值。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及所述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确定当前采集到的图像的动态范围值包括:
计算所述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及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的平均值,如果所述平均值不大于预设的动态范围临界值,将所述平均值确定为所述动态范围值;
如果所述平均值大于预设的动态范围临界值,且所述第三比值小于预设的第一比值阈值,确定所述预设的所述动态范围临界值为所述动态范围值;
如果所述平均值大于预设的动态范围临界值,所述第三比值不小于预设的第一比值阈值,确定第一比值与第三比值的比值,根据所述比值与预先保存的第一系数的积及预先设定的所述动态范围临界值的和确定所述动态范围值。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摄像状态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针对切换前的所述当前摄像状态保存所述动态范围值;并
针对所述当前场景,对切换前的所述当前摄像状态切换到切换后的摄像状态的切换次数进行更新。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切换摄像状态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当前场景下所述当前摄像状态切换到切换后的摄像状态的切换次数是否达到设定的次数阈值;
如果否,进行后续步骤。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当前场景下所述当前摄像状态切换到切换后的摄像状态的切换次数达到设定的次数阈值,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动态范围值与针对所述当前摄像状态保存的动态范围值的差值是否大于设定的差值阈值;
如果是,保持当前摄像状态不变,将所述当前摄像状态切换到切换后的摄像状态的切换次数置零。
11.一种摄像状态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计算模块,用于判断当前场景下的当前摄像状态为宽动态还是线性状态;根据当前摄像状态,确定当前采集的图像的动态范围值,其中如果当前摄像状态为线性状态,根据当前采集到的图像,计算当前采集到的图像的动态范围值;如果当前摄像状态为宽动态,根据当前采集到的图像中的长帧对应的中阶像素点,确定采集到的图像的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并根据短帧对应的高阶像素点,确定采集到的图像的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根据所述中亮动态范围表征值及所述高亮动态范围表征值,确定当前采集到的图像的动态范围值;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动态范围值是否满足所述当前摄像状态对应的动态范围条件;如果否,触发状态切换模块;
状态切换模块,用于切换摄像状态。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保存更新模块,用于针对切换前的所述当前摄像状态保存所述动态范围值;并针对所述当前场景,对切换前的所述当前摄像状态切换到切换后的摄像状态的切换次数进行更新。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当前场景下所述当前摄像状态切换到切换后的摄像状态的切换次数是否达到设定的次数阈值;如果否,触发状态切换模块。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判断所述动态范围值与针对所述当前摄像状态保存的动态范围值的差值是否大于设定的差值阈值;如果是,触发保持模块;
保持模块,用于保持当前摄像状态不变,将所述当前摄像状态切换到切换后的摄像状态的切换次数置零。
CN201710132041.XA 2017-03-07 2017-03-07 一种摄像状态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69615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32041.XA CN106961550B (zh) 2017-03-07 2017-03-07 一种摄像状态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32041.XA CN106961550B (zh) 2017-03-07 2017-03-07 一种摄像状态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61550A true CN106961550A (zh) 2017-07-18
CN106961550B CN106961550B (zh) 2020-02-14

Family

ID=59470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32041.XA Active CN106961550B (zh) 2017-03-07 2017-03-07 一种摄像状态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61550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39996A (zh) * 2019-01-23 2019-04-1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高动态场景成像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51676A (zh) * 2017-12-21 2019-06-28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画面传输方法及摄像装置
CN110049250A (zh) * 2019-05-15 2019-07-23 重庆紫光华山智安科技有限公司 摄像状态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1586292A (zh) * 2020-04-23 2020-08-25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状态的切换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2217999A (zh) * 2020-09-23 2021-01-12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宽动态模式的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738411A (zh) * 2020-12-29 2021-04-30 重庆紫光华山智安科技有限公司 曝光调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54228A (zh) * 2019-12-11 2021-06-11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宽动态曝光的控制方法、及摄像机设备
CN113240590A (zh) * 2021-04-13 2021-08-10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500830A (zh) * 2021-12-28 2022-05-13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5412678A (zh) * 2022-10-20 2022-11-2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曝光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7241134A (zh) * 2023-11-15 2023-12-15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摄像机的拍摄模式切换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80482A (ja) * 2004-12-21 2006-07-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拡張された動的範囲を有するイメージセンシング素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JP2008227697A (ja) * 2007-03-09 2008-09-25 Sony Corp 画像処理装置、撮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2667899A (zh) * 2009-11-27 2012-09-12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
CN103516984A (zh) * 2013-09-13 2014-01-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相机智能切换hdr模式的方法及装置
CN105376490A (zh) * 2015-11-19 2016-03-02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式切换方法、装置及使用模式切换方法的终端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80482A (ja) * 2004-12-21 2006-07-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拡張された動的範囲を有するイメージセンシング素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JP2008227697A (ja) * 2007-03-09 2008-09-25 Sony Corp 画像処理装置、撮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2667899A (zh) * 2009-11-27 2012-09-12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
CN103516984A (zh) * 2013-09-13 2014-01-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相机智能切换hdr模式的方法及装置
CN105376490A (zh) * 2015-11-19 2016-03-02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式切换方法、装置及使用模式切换方法的终端设备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51676A (zh) * 2017-12-21 2019-06-28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画面传输方法及摄像装置
CN109639996B (zh) * 2019-01-23 2023-06-0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高动态场景成像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39996A (zh) * 2019-01-23 2019-04-1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高动态场景成像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49250A (zh) * 2019-05-15 2019-07-23 重庆紫光华山智安科技有限公司 摄像状态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0049250B (zh) * 2019-05-15 2020-11-27 重庆紫光华山智安科技有限公司 摄像状态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2954228A (zh) * 2019-12-11 2021-06-11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宽动态曝光的控制方法、及摄像机设备
CN111586292A (zh) * 2020-04-23 2020-08-25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状态的切换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1586292B (zh) * 2020-04-23 2021-10-22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状态的切换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2217999A (zh) * 2020-09-23 2021-01-12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宽动态模式的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217999B (zh) * 2020-09-23 2022-02-18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宽动态模式的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738411A (zh) * 2020-12-29 2021-04-30 重庆紫光华山智安科技有限公司 曝光调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40590A (zh) * 2021-04-13 2021-08-10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500830A (zh) * 2021-12-28 2022-05-13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4500830B (zh) * 2021-12-28 2023-09-01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5412678A (zh) * 2022-10-20 2022-11-2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曝光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7241134A (zh) * 2023-11-15 2023-12-15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摄像机的拍摄模式切换方法
CN117241134B (zh) * 2023-11-15 2024-03-08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摄像机的拍摄模式切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61550B (zh) 2020-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61550A (zh) 一种摄像状态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KR20200017475A (ko) 관심 영역의 자동 노출 제어를 위한 조절 방법, 단말 장치 및 비 일시적 컴퓨터 판독 가능 저장 매체
CN103051844B (zh) 一种图像背光补偿的方法及装置
CN103458266B (zh) 用于数字基带视频中的丢失帧检测的启发式方法
CN103763458B (zh) 一种场景变化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7659806B (zh) 视频质量的评估方法和装置
CN110601900A (zh) 一种网络故障预警方法及装置
CN109771949A (zh) 一种游戏内动态调整渲染等级的方法和系统
CN110348390B (zh) 一种火焰检测模型的训练方法、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系统
CN108076317A (zh) 视频数据存储方法及系统、视频接入方法及节点
US11461875B2 (en) Displacement measurement device and displacement measurement method
CN110032480A (zh) 一种服务器异常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994980B (zh) 时延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110684A (zh) 输电线设备的外来物识别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3674335A (zh) 深度成像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20077165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2610002B (zh) 机台状态侦测系统及方法
KR101662407B1 (ko) 영상의 비네팅 보정 방법 및 장치
KR101937436B1 (ko) 3d 영상에서 배경과 전경을 분리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CN105550772A (zh) 一种在线历史数据潮流趋势分析方法
CN107277381A (zh) 摄像头对焦方法和装置
CN106209404A (zh) 网络异常流量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1368596B (zh) 人脸识别逆光补偿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04569840A (zh) 电池单体的老化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1640109B (zh) 模型检测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