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50811A - 一种复合数字全息成像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数字全息成像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50811A
CN106950811A CN201710317774.0A CN201710317774A CN106950811A CN 106950811 A CN106950811 A CN 106950811A CN 201710317774 A CN201710317774 A CN 201710317774A CN 106950811 A CN106950811 A CN 1069508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lex amplitude
phase
amplitude
under test
light wa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1777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50811B (zh
Inventor
王凤鹏
曾祥志
谢应茂
王兴权
李亿保
李勋
范小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nan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annan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nnan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annan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031777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508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508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508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508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5081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1/00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using light,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waves for obtaining holograms or for obtaining an image from them; Details peculiar thereto
    • G03H1/22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an optical image from holograms
    • G03H1/2202Reconstruction geometries or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1/00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using light,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waves for obtaining holograms or for obtaining an image from them; Details peculiar thereto
    • G03H1/04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holograms
    • G03H1/10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holograms using modulated reference beam
    • G03H1/12Spatial modulation, e.g. ghost imag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olo 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合数字全息成像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离轴数字全息图和同轴数字全息图;确定图像传感器平面内的第一相位的分布和待测物体平面内的第二相位的分布;确定图像传感器平面内的物光波的第一复振幅;得到待测物体平面内的物光波的第二复振幅,更新第二复振幅中大于1的振幅对应的像素点的振幅和相位;得到图像传感器平面内的物光波的第三复振幅,并更新第三复振幅中的振幅;判断第三复振幅与第一复振幅的差值是否小于设定阈值,若是,确定待测对象的数字全息再现象;若否,将第三复振幅反向传播到待测物体平面内。该方法和装置适用于对复杂形状的待测物体或者处于强相位畸变背景中的待测物体进行成像,具有视场大和分辨率高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数字全息成像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全息成像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数字全息成像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数字全息技术是利用数字图像传感器,如电荷耦合器件(Charge-coupledDevice)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器件,记录物光与参考光形成的全息图,再将全息图输入计算机,通过程序模拟光的衍射传播过程得到物体的再现像。数字全息技术可同时得到物体的强度像和相位像。数字全息技术分同轴数字全息和离轴数字全息两种。同轴数字全息可以充分利用图像传感器的空间带宽积,具有视场大、理论分辨率高的特点,但同轴数字全息再现像中存在共轭像的干扰,已有的消除共轭像的方法有相移法、相位恢复法及盲源分离法等。其中相移法需要多次曝光记录多幅全息图;相位恢复法和盲源分离法只适合于透明背景上的稀疏物体的成像。离轴数字全息可以将物体的再现像与共轭像分离,但要求待测物体与图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较大,在不加光学放大透镜的情况下,系统的数值孔径较小,导致成像分辨率较低,若加入光学放大透镜,则会导致成像视场较小。
同轴数字全息记录光路比较简单,一般先将激光进行扩束准直成平行光,透过待测物体后照射到数码相机的图像传感器上形成同轴数字全息图,一般采用单色(黑白)数码相机记录同轴数字全息图。现有的采用相位恢复算法消除共轭像的同轴数字全息成像方案的实现过程如下:
(1)利用同轴数字全息图,根据公式:生成图像传感器平面(Recording plane)内物光波的复振幅,其中,O1表示复振幅,Iin表示同轴数字全息图的强度,j表示虚数符号,的初始值设为一常数,通常取0或1。
(2)利用角谱传播法将图像传感器平面内物光波的复振幅O1反向传播到待测物体平面(Objectplane)内,得到待测物体平面(Objectplane)内的复振幅分布O2
(3)查找O2的振幅大于1的像素点,将其振幅更新为1;
(4)利用角谱传播法将更新后的待测物体平面(Objectplane)内的复振幅O2正向传播至图像传感器平面(Recordingplane)内,并用替换它的振幅,得到新的图像传感器平面(Recordingplane)内物光波的复振幅O3
(5)重复(2)~(4)步进行迭代运算,直到收敛。输出待测物体平面(Object plane)内的物光波的复振幅分布O2,得到待测物体的再现像。
现有技术主要存在以下缺点:
1、在已有的同轴数字全息相位恢复算法中,图像传感器平面内的物光波复振幅的相位初始值被设为一个常数,在待测物体平面内只将物光波复振幅的强度作为约束条件。因此,已有的相位恢复算法要求待测物体为处于均匀透明背景上的稀疏物体,或要求待测物体引起的相位起伏小于π/2的条件下才能起到较好的消除共轭像的作用。
2、在已有的同轴数字全息相移法需要多次曝光记录多幅全息图,不适合用于对动态待测物体成像。
3、离轴数字全息要求待测物体与图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较大,在不加光学放大透镜的情况下,系统的数值孔径较小,导致成像分辨率较低,若加入光学放大透镜,则会导致成像视场较小。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适用于复杂形状的待测物体、或待测物体处于强相位畸变条件下的大视场、高分辨率的数字全息成像方法及装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数字全息成像方法,适用于复杂形状的待测物体,且待测物体处于强相位畸变条件下时,具有视场大和分辨率高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复合数字全息成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测对象的离轴数字全息图和同轴数字全息图,其中,所述离轴数字全息图和所述同轴数字全息图为同时记录获得的图像;
根据所述离轴数字全息图确定图像传感器平面内的物光波的第一相位的分布和待测物体平面内的所述物光波的第二相位的分布;
根据所述同轴数字全息图的强度和所述第一相位,确定所述图像传感器平面内的所述物光波的第一复振幅;
将所述第一复振幅反向传播到所述待测物体平面内,得到所述待测物体平面内的所述物光波的第二复振幅,将所述第二复振幅中大于1的振幅对应的像素点的振幅更新为1,并根据所述第二相位的分布中对应像素点的相位更新所述大于1的振幅对应的像素点的相位;
将所述第二复振幅正向传播至所述图像传感器平面内,得到所述图像传感器平面内的所述物光波的第三复振幅,并根据所述同轴数字全息图的强度更新所述第三复振幅中的振幅;
判断所述第三复振幅与所述第一复振幅的差值是否小于设定阈值,
若是,根据所述第二复振幅确定所述待测对象的数字全息再现象;
若否,将所述第三复振幅反向传播到所述待测物体平面内,得到所述待测物体平面内的所述物光波的第二复振幅。
可选的,根据公式:确定所述图像传感器平面内的所述物光波的第一复振幅,其中,O'表示所述第一复振幅,Iin表示所述同轴数字全息图的强度,表示所述物光波的第二相位,j表示虚数符号。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相位的分布中对应像素点的相位更新所述大于1的振幅对应的像素点的相位具体包括:
将所述大于1的振幅对应的像素点的相位对应更新为所述第二相位的分布中对应像素点的相位。
可选的,利用角谱传播法将所述第一复振幅反向传播到所述待测物体平面内。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利用离轴数字全息图重建得到的图像传感器平面(Recording plane)内物光波的低精度相位分布作为同轴数字全息图相位恢复迭代重建的初始相位,在待测物体平面内加入了从离轴数字全息图重建得到的物光波的低精度相位分布作为同轴数字全息图相位恢复迭代重建的约束条件。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在复杂形状的待测物体,或待测物体处于强相位畸变条件下也可以很好地消除其共轭像。而且,由于离轴数字全息图和同轴数字全息图是同时记录的,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适合用于对动态待测物体成像。
本发明只需要从离轴数字全息图中重建出低精度相位信息,待测物体到图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不必受已有离轴数字全息记录距离的条件限制,本发明中待测物体到图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可以较小,其对图像传感器的空间带宽积的利用率与同轴数字全息相同,且可消除共轭像的影响。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具有较大的视场。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数字全息成像装置,适用于复杂形状的待测物体,且待测物体处于强相位畸变条件下时,具有视场大和分辨率高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复合数字全息成像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激光器、第二激光器、第一准直器、第二准直器、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第一分束器、第二分束器、第三分束器、彩色相机和计算机,其中,待测对象设置在所述第二分束器和所述第三分束器之间,
所述第一准直器,用于将所述第一激光器发出的激光准直为第一平行光束;
所述第一分束器,用于将所述第一平行光束分为离轴物光束和离轴参考光束;
所述第一反射镜,用于将所述离轴参考光束反射到所述第三分束器上;
所述第二准直器,用于将所述第二激光器发出的激光准直为第二平行光束;
所述第二反射镜,用于将所述第二平行光束反射到所述第二分束器上,形成同轴物光束;
所述第二分束器,用于将所述离轴物光束及所述同轴物光束传播到所述第三分束器上;
所述第三分束器,用于将所述离轴参考光束与所述离轴物光束合波干涉,形成离轴光束,并用于将所述离轴光束和所述同轴物光束照射到所述彩色相机上;
所述彩色相机,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离轴光束生成离轴数字全息图,并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同轴物光束形成同轴数字全息图;
所述计算机,与所述彩色相机连接,用于获取待测对象的离轴数字全息图和同轴数字全息图,其中,所述离轴数字全息图和所述同轴数字全息图为同时记录获得的图像;
根据所述离轴数字全息图确定图像传感器平面内的物光波的第一相位的分布和待测物体平面内的所述物光波的第二相位的分布;
根据所述同轴数字全息图的强度和所述第一相位,确定所述图像传感器平面内的所述物光波的第一复振幅;
将所述第一复振幅反向传播到所述待测物体平面内,得到所述待测物体平面内的所述物光波的第二复振幅,将所述第二复振幅中大于1的振幅对应的像素点的振幅更新为1,并根据所述第二相位的分布中对应像素点的相位更新所述大于1的振幅对应的像素点的相位;
将所述第二复振幅正向传播至所述图像传感器平面内,得到所述图像传感器平面内的所述物光波的第三复振幅,并根据所述同轴数字全息图的强度更新所述第三复振幅中的振幅;
判断所述第三复振幅与所述第一复振幅的差值是否小于设定阈值,
若是,根据所述第二复振幅确定所述待测对象的数字全息再现象;
若否,将所述第三复振幅反向传播到所述待测物体平面内,得到所述待测物体平面内的所述物光波的第二复振幅。
可选的,所述第一准直器和所述第二准直器为准直透镜。
可选的,所述第一分束器、所述第二分束器和所述第三分束器为分光棱镜。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利用两种不同波长的激光光源分别形成离轴数字全息图和同轴数字全息图,利用彩色相机通过单次曝光即可同时记录离轴数字全息图和同轴数字全息图,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数字全息成像装置适用于对动态待测物体成像。
计算机利用离轴数字全息图重建得到的图像传感器平面(Recording plane)内物光波的低精度相位分布作为同轴数字全息图相位恢复迭代重建的初始相位,在待测物体平面内加入了从离轴数字全息图重建得到的物光波的低精度相位分布作为同轴数字全息图相位恢复迭代重建的约束条件。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数字全息成像装置在复杂形状的待测物体,或待测物体处于强相位畸变条件下也可以很好地消除其共轭像。
本发明只需要从离轴数字全息图中重建出低精度相位信息,待测物体到图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不必受已有离轴数字全息记录距离的条件限制,本发明中待测物体到图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可以较小,其对图像传感器的空间带宽积的利用率与同轴数字全息相同,且可消除共轭像的影响。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数字全息成像装置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具有较大的视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复合数字全息成像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复合数字全息成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数字全息成像方法,适用于复杂形状的待测物体,且待测物体处于强相位畸变条件下时,具有视场大和分辨率高的特点。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复合数字全息成像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待测对象的离轴数字全息图和同轴数字全息图,其中,离轴数字全息图和同轴数字全息图为同时记录获得的图像;
步骤102:根据离轴数字全息图确定图像传感器平面内的物光波的第一相位的分布和待测物体平面内的物光波的第二相位的分布;
步骤103:根据同轴数字全息图的强度和第一相位,确定图像传感器平面内的物光波的第一复振幅;具体地,根据公式:确定图像传感器平面内的物光波的第一复振幅,其中,O'表示第一复振幅,Iin表示同轴数字全息图的强度,表示物光波的第二相位,j表示虚数符号。
步骤104:利用角谱传播法将所述第一复振幅反向传播到所述待测物体平面内,得到所述待测物体平面内的所述物光波的第二复振幅,将所述第二复振幅中大于1的振幅对应的像素点的振幅更新为1,并根据所述第二相位的分布中对应像素点的相位更新所述大于1的振幅对应的像素点的相位。具体地,根据第二相位的分布中对应像素点的相位更新大于1的振幅对应的像素点的相位具体包括:将大于1的振幅对应的像素点的相位对应更新为第二相位的分布中对应像素点的相位。
步骤105:利用角谱传播法将所述第二复振幅正向传播至所述图像传感器平面内,得到所述图像传感器平面内的所述物光波的第三复振幅,并根据所述同轴数字全息图的强度更新所述第三复振幅中的振幅;
步骤106:判断所述第三复振幅与所述第一复振幅的差值是否小于设定阈值;若否,执行步骤104。
步骤107:若是,根据第二复振幅确定待测对象的数字全息再现象。
本实施例利用从离轴数字全息图重建得到的图像传感器平面(Recording plane)内物光波的低精度相位分布作为同轴数字全息图相位恢复迭代重建的初始相位分布。利用从离轴数字全息图重建得到的待测物体(Object)平面内的物光波的低精度相位分布作为同轴数字全息图相位恢复迭代重建的约束条件。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数字全息成像方法在复杂形状的待测物体,或待测物体处于强相位畸变条件下也可以很好地消除其共轭像,适用于对复杂形状的待测物体或者处于强相位畸变背景中的待测物体进行成像,具有视场大和分辨率高的特点。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复合数字全息成像装置包括:第一激光器201、第二激光器202、第一准直器203、第二准直器204、第一反射镜205、第二反射镜206、第一分束器207、第二分束器208、第三分束器209、彩色相机210、计算机211、第一光纤212和第二光纤213,其中,待测对象200设置在第二分束器208和第三分束器209之间,第一光纤212用于连接第一激光器201和第一准直器203,第二光纤213用于连接第二激光器202和第二准直器204,
第一准直器203,用于将第一激光器201发出的激光准直为第一平行光束;
第一分束器207,用于将第一平行光束分为离轴物光束和离轴参考光束;
第一反射镜205,用于将离轴参考光束反射到第三分束器209上;
第二准直器204,用于将第二激光器202发出的激光准直为第二平行光束;
第二反射镜206,用于将第二平行光束反射到第二分束器208上,形成同轴物光束;
第二分束器208,用于将离轴物光束及同轴物光束传播到第三分束器209上;
第三分束器209,用于将离轴参考光束与离轴物光束合波干涉,形成离轴光束,并用于将离轴光束和同轴物光束照射到所述彩色相机210上;
彩色相机210,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离轴光束生成离轴数字全息图,并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同轴物光束形成同轴数字全息图;
计算机211,与彩色相机210连接,用于:
获取待测对象200的离轴数字全息图和同轴数字全息图;
根据离轴数字全息图确定图像传感器平面内的物光波的第一相位的分布和待测物体平面内的物光波的第二相位的分布;
根据同轴数字全息图的强度和第一相位,确定图像传感器平面内的物光波的第一复振幅;
将第一复振幅反向传播到待测物体平面内,得到待测物体平面内的物光波的第二复振幅,将第二复振幅中大于1的振幅对应的像素点的振幅更新为1,并根据第二相位的分布中对应像素点的相位更新大于1的振幅对应的像素点的相位;
将第二复振幅正向传播至图像传感器平面内,得到图像传感器平面内的物光波的第三复振幅,并根据同轴数字全息图的强度更新第三复振幅中的振幅;
判断第三复振幅与第一复振幅的差值是否小于设定阈值,
若是,根据第二复振幅确定待测对象的数字全息再现象;
若否,将第三复振幅反向传播到待测物体平面内,得到待测物体平面内的物光波的第二复振幅。
本实施例中,第一准直器203和第二准直器204为准直透镜;第一分束器207、第二分束器208和第三分束器209为分光棱镜。
复合数字全息成像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第一激光器201、第二激光器202发出两种不同颜色的激光,可根据实际需要具体设置为红、绿、蓝三种颜色中的任意两种。第一激光器201发出的光经过第一光纤212传输后,经第一准直器203后变成平行光,再由第一分束器207分成两束,其中一束作为参考光束,另一束作为物光束。参考光束经第一反射镜205反射,再经第三分束器209反射到彩色相机210的图像传感器上。物光束经过第二分束器208反射后透过待测物体200,再透过第三分束器209照射到彩色相机210的图像传感器上,与参考光束相互干涉形成离轴数字全息图。第二激光器202发出的光经过第二光纤213传输后,经第二准直器204后变成平行光,经第二反射镜206反射后透过第二分束器208,再透过待测物体200和第三分束器209照射到彩色相机210的图像传感器上,形成同轴数字全息图。彩色相机210用于同时拍摄分别为不同颜色的离轴数字全息图和同轴数字全息图。将彩色相机210拍摄记录的离轴数字全息图和同轴数字全息图输入计算机211进行再现,计算机211根据复合数字全息成像方法,重建出待测物体200的图像,从而得到待测对象200的数字全息再现象。
本实施例利用两种不同波长的激光光源分别形成离轴数字全息图和同轴数字全息图,利用彩色相机通过单次曝光即可同时记录离轴数字全息图和同轴数字全息图,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数字全息成像装置适用于对动态待测物体成像。而且,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数字全息成像装置,适用于对复杂形状的待测物体或者处于强相位畸变背景中的待测物体进行成像,具有视场大和分辨率高的特点。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复合数字全息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测对象的离轴数字全息图和同轴数字全息图,其中,所述离轴数字全息图和所述同轴数字全息图为同时记录获得的图像;
根据所述离轴数字全息图确定图像传感器平面内的物光波的第一相位的分布和待测物体平面内的所述物光波的第二相位的分布;
根据所述同轴数字全息图的强度和所述第一相位,确定所述图像传感器平面内的所述物光波的第一复振幅;
将所述第一复振幅反向传播到所述待测物体平面内,得到所述待测物体平面内的所述物光波的第二复振幅,将所述第二复振幅中大于1的振幅对应的像素点的振幅更新为1,并根据所述第二相位的分布中对应像素点的相位更新所述大于1的振幅对应的像素点的相位;
将所述第二复振幅正向传播至所述图像传感器平面内,得到所述图像传感器平面内的所述物光波的第三复振幅,并根据所述同轴数字全息图的强度更新所述第三复振幅中的振幅;
判断所述第三复振幅与所述第一复振幅的差值是否小于设定阈值,
若是,根据所述第二复振幅确定所述待测对象的数字全息再现象;
若否,将所述第三复振幅反向传播到所述待测物体平面内,得到所述待测物体平面内的所述物光波的第二复振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数字全息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公式:确定所述图像传感器平面内的所述物光波的第一复振幅,其中,O'表示所述第一复振幅,Iin表示所述同轴数字全息图的强度,表示所述物光波的第二相位,j表示虚数符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数字全息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相位的分布中对应像素点的相位更新所述大于1的振幅对应的像素点的相位具体包括:
将所述大于1的振幅对应的像素点的相位对应更新为所述第二相位的分布中对应像素点的相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数字全息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角谱传播法将所述第一复振幅反向传播到所述待测物体平面内。
5.一种复合数字全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激光器、第二激光器、第一准直器、第二准直器、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第一分束器、第二分束器、第三分束器、彩色相机和计算机,其中,待测对象设置在所述第二分束器和所述第三分束器之间,
所述第一准直器,用于将所述第一激光器发出的激光准直为第一平行光束;
所述第一分束器,用于将所述第一平行光束分为离轴物光束和离轴参考光束;
所述第一反射镜,用于将所述离轴参考光束反射到所述第三分束器上;
所述第二准直器,用于将所述第二激光器发出的激光准直为第二平行光束;
所述第二反射镜,用于将所述第二平行光束反射到所述第二分束器上,形成同轴物光束;
所述第二分束器,用于将所述离轴物光束及所述同轴物光束传播到所述第三分束器上;
所述第三分束器,用于将所述离轴参考光束与所述离轴物光束合波干涉,形成离轴光束,并用于将所述离轴光束和所述同轴物光束照射到所述彩色相机上;
所述彩色相机,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离轴光束生成离轴数字全息图,并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同轴物光束形成同轴数字全息图;
所述计算机,与所述彩色相机连接,用于获取待测对象的离轴数字全息图和同轴数字全息图,其中,所述离轴数字全息图和所述同轴数字全息图为同时记录获得的图像;
根据所述离轴数字全息图确定图像传感器平面内的物光波的第一相位的分布和待测物体平面内的所述物光波的第二相位的分布;
根据所述同轴数字全息图的强度和所述第一相位,确定所述图像传感器平面内的所述物光波的第一复振幅;
将所述第一复振幅反向传播到所述待测物体平面内,得到所述待测物体平面内的所述物光波的第二复振幅,将所述第二复振幅中大于1的振幅对应的像素点的振幅更新为1,并根据所述第二相位的分布中对应像素点的相位更新所述大于1的振幅对应的像素点的相位;
将所述第二复振幅正向传播至所述图像传感器平面内,得到所述图像传感器平面内的所述物光波的第三复振幅,并根据所述同轴数字全息图的强度更新所述第三复振幅中的振幅;
判断所述第三复振幅与所述第一复振幅的差值是否小于设定阈值,
若是,根据所述第二复振幅确定所述待测对象的数字全息再现象;
若否,将所述第三复振幅反向传播到所述待测物体平面内,得到所述待测物体平面内的所述物光波的第二复振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数字全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准直器和所述第二准直器为准直透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数字全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束器、所述第二分束器和所述第三分束器为分光棱镜。
CN201710317774.0A 2017-05-08 2017-05-08 一种复合数字全息成像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9508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17774.0A CN106950811B (zh) 2017-05-08 2017-05-08 一种复合数字全息成像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17774.0A CN106950811B (zh) 2017-05-08 2017-05-08 一种复合数字全息成像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50811A true CN106950811A (zh) 2017-07-14
CN106950811B CN106950811B (zh) 2019-01-25

Family

ID=59478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17774.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950811B (zh) 2017-05-08 2017-05-08 一种复合数字全息成像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50811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26278A (zh) * 2017-08-09 2017-12-29 清华大学 一种基于衍射光栅的数字全息成像方法、系统
CN108645336A (zh) * 2018-05-11 2018-10-12 赣南师范大学 一种无参考光数字全息相机及标定方法
CN110187627A (zh) * 2019-06-28 2019-08-30 赣南师范大学 一种复振幅传感成像装置和方法
CN110824690A (zh) * 2019-11-13 2020-02-21 河北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司法痕检用全息显微设备
CN112269308A (zh) * 2020-10-16 2021-01-2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纯相位复合曲面全息图的全息显示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42056A1 (en) * 2002-09-03 2004-03-04 Price Jeffery R. Rapid acquisition fused off-axis illumination direct-to-digital holography
CN1670639A (zh) * 2005-04-08 2005-09-21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无透镜同轴记录全息位相差放大装置
CN101788782A (zh) * 2010-01-06 2010-07-28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双幅同轴瞬态激光全息记录系统
JP2010257496A (ja) * 2009-04-21 2010-11-11 Nec Corp 光学的情報記録再生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光学ユニット
JP2011022204A (ja) * 2009-07-13 2011-02-03 Nikon Corp 軸外しホログラフィック顕微鏡
CN103149827A (zh) * 2013-02-28 2013-06-12 山东大学 消除单光束同轴数字全息直流项和共轭像的方法
CN104345626A (zh) * 2014-11-25 2015-02-11 山东师范大学 一种离轴数字全息波前记录和再现方法及实施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42056A1 (en) * 2002-09-03 2004-03-04 Price Jeffery R. Rapid acquisition fused off-axis illumination direct-to-digital holography
CN1670639A (zh) * 2005-04-08 2005-09-21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无透镜同轴记录全息位相差放大装置
JP2010257496A (ja) * 2009-04-21 2010-11-11 Nec Corp 光学的情報記録再生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光学ユニット
JP2011022204A (ja) * 2009-07-13 2011-02-03 Nikon Corp 軸外しホログラフィック顕微鏡
CN101788782A (zh) * 2010-01-06 2010-07-28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双幅同轴瞬态激光全息记录系统
CN103149827A (zh) * 2013-02-28 2013-06-12 山东大学 消除单光束同轴数字全息直流项和共轭像的方法
CN104345626A (zh) * 2014-11-25 2015-02-11 山东师范大学 一种离轴数字全息波前记录和再现方法及实施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吕且妮 等: "数字同轴和数字离轴全息系统分析", 《光电工程》 *
宋少青 等: "同轴和离轴全息透镜组合系统的消色差", 《大连海运学院学报》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26278A (zh) * 2017-08-09 2017-12-29 清华大学 一种基于衍射光栅的数字全息成像方法、系统
CN107526278B (zh) * 2017-08-09 2019-05-28 清华大学 一种基于衍射光栅的数字全息成像方法、系统
CN108645336A (zh) * 2018-05-11 2018-10-12 赣南师范大学 一种无参考光数字全息相机及标定方法
CN110187627A (zh) * 2019-06-28 2019-08-30 赣南师范大学 一种复振幅传感成像装置和方法
CN110824690A (zh) * 2019-11-13 2020-02-21 河北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司法痕检用全息显微设备
CN110824690B (zh) * 2019-11-13 2020-09-29 河北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司法痕检用全息显微设备
CN112269308A (zh) * 2020-10-16 2021-01-2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纯相位复合曲面全息图的全息显示系统
CN112269308B (zh) * 2020-10-16 2021-08-1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纯相位复合曲面全息图的全息显示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50811B (zh) 2019-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50811A (zh) 一种复合数字全息成像方法及装置
Mishina et al. Calculation of holograms from elemental images captured by integral photography
US9459155B2 (en) Method for measuring optical phase, device for measuring optical phase, and optical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3412470B (zh) 基于控制衍射距离的彩色全息显示系统及其方法
JP4294526B2 (ja) デジタルホログラフィ装置及びデジタルホログラフィを用いた像再生方法
CN107942523A (zh) 一种基于光强传输测量计算的相位恢复系统
CN105589210B (zh) 一种基于光瞳调制的数字化合成孔径成像方法
Wu et al. Resolution enhancement of long-range imaging with sparse apertures
CN104049516B (zh) 一种真彩色相移数字全息物光重建及色差校正方法
CN103108207A (zh) 双全息三维显示装置
CN104837004A (zh) 一种3d数据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8027475A (zh) 与多模光纤有关的改进
Kashter et al. Sparse synthetic aperture with Fresnel elements (S-SAFE) using digital incoherent holograms
CN205750291U (zh) 一种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全息三维显示装置
CN108803293A (zh) 计算全息的再现光路系统
CN101477325A (zh) 多彩离轴数字全像系统及其成像方法
CN109270816A (zh) 一种全息图生成方法及彩色全息显示系统
CN103728866B (zh) 非相干三角数字全息彩色三维成像系统与方法
CN201945812U (zh) 一种双随机相位光学彩色图像加密装置
CN109031636A (zh) 一种具有可变分辨率的数字全息显微镜
CN208903081U (zh) 一种彩色全息显示系统
CN207586561U (zh) 一种基于光强传输测量计算的相位恢复系统
CN104483810A (zh) 采用全息技术的3d投影系统
Lin et al. Binocular full-color holographic three-dimensional near eye display using a single SLM
CN107526278A (zh) 一种基于衍射光栅的数字全息成像方法、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25

Termination date: 2021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