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38908A - 一种低吸水率加气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吸水率加气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38908A
CN106938908A CN201710196837.1A CN201710196837A CN106938908A CN 106938908 A CN106938908 A CN 106938908A CN 201710196837 A CN201710196837 A CN 201710196837A CN 106938908 A CN106938908 A CN 1069389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entrained
entrained concrete
parts
water absorption
low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9683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明干
奚新国
李秀
张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Yang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Yang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1019683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38908A/zh
Publication of CN1069389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389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C04B28/02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containing hydraulic cements other than calcium sulfates
    • C04B28/10Lime cements or magnesium oxide c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40/00Processes, in general, for influencing or modifying the propertie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mpositions, e.g. their setting or hardening ability
    • C04B40/02Selection of the hardening environment
    • C04B40/0295Inhomogeneous curing or hardening, e.g. accelerated curing of surface regions of a concrete article; Influencing the setting or hardening process to generate physical or mechanical effects, e.g. to create crack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0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 C04B2201/5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for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Abstract

一种低吸水率加气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建筑材料领域。本发明通过优化水泥、石灰、砂、石膏、铝粉、共聚型‑缩聚型复合减水剂及淀粉基混凝土减水剂之间的配比关系,在不降低加气混凝土强度的基础上制备出了吸水率较低且收缩率小的加气混凝土,这克服了传统加气混凝土因具有较高吸水率和较大收缩率导致的抗冻性能差、墙体容易开裂的通病,因此,上述的低吸水率加气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低吸水率加气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低吸水率加气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加气混凝土因质量轻、导热系数低、防火性能好以及采用非烧结工艺生产等多项优点,已经成为建筑工业化过程中的基础墙体材料,更重要的是,在国家大力倡导和推行绿色建材的政策鼓励下,加气混凝土材料表现出了巨大的市场潜力。
目前,常规的加气混凝土材料有粉煤灰加气混凝土和水泥-石灰-砂加气混凝土两种。然而,需要说明的是,它们特定的微观结构和矿物学特性既赋予了加气混凝土轻质、保温、隔热、防火等优良的工程应用性能,又导致了这两类混凝土材料吸水率大、导湿性差以及墙体收缩开裂的缺陷,因此,现在加气混凝土面临了技术问题是:在保持其轻质、保温、隔热、防火等优良特性的基础上,克服其吸水率大和墙体容易收缩开裂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吸水率加气混凝土,其具有较低的吸水率和较小的收缩值。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吸水率加气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能够制备出吸水率低且收缩率小的加气混凝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出一种低吸水率加气混凝土,其由混凝土物料和水制成,混凝土物料由多种原料混合而成,多种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水泥110.5-118.5份、石灰175.3-181.3份、砂690.2-691.2份、石膏22.0-23.0份、铝粉2.0-2.4份、共聚型-缩聚型复合减水剂1.8-2.0份以及淀粉基混凝土减水剂1.5-2.0份。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低吸水率加气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按重量份计,将110.5-118.5份水泥、175.3-181.3份石灰、690.2-691.2份砂、22.0-23.0份石膏、2.0-2.4份铝粉、1.8-2.0份共聚型-缩聚型复合减水剂以及1.5-2.0份淀粉基混凝土减水剂与水混合搅拌处理,得到料浆;
将料浆进行养护。
本发明实施例的低吸水率加气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优化多种原料之间的配比关系,在不降低加气混凝土强度的基础上制备出了吸水率较低且收缩率小的加气混凝土,这克服了传统加气混凝土抗冻性能差和墙体容易开裂的通病,因此,上述的加气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其可推广应用于建筑材料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加气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吸水率加气混凝土,其由混凝土物料和水制成。其中,混凝土物料由多种原料混合而成,具体地,多种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水泥110.5-118.5份、石灰175.3-181.3份、砂690.2-691.2份、石膏22.0-23.0份、铝粉2.0-2.4份、共聚型-缩聚型复合减水剂1.8-2.0份以及淀粉基混凝土减水剂1.5-2.0份。
进一步地,之所以对多种原料的重量份比例关系进行限制,是因为混凝土物料中的多种原料之间的比例关系直接决定了其所制造出来的加气混凝土内部孔的质量和数量,而加气混凝土内部孔的质量和数量是决定其自身强度和吸水特性的重要影响因素。
需要说明的是,一般而言,按照孔的大小分类,加气混凝土中包含三类孔,即宏观孔、毛细孔和凝胶孔,其中,毛细孔因为毛细现象的原因是影响加气混凝土吸水特性的核心因素,具体地,毛细孔越多,就会吸收更多的水,就会使得加气混凝土的吸水率大幅升高,收缩率也会随之增高,反之亦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加气混凝土中混凝土物料各组分的配比关系决定了其制造出来的加气混凝土具有较少的毛细孔,故通过优化和限制混凝土物料中多种原料的重量份比例关系既降低了加气混凝土的吸水率,又改善了加气混凝土因为吸水而导致收缩率高的问题。
进一步地,加气混凝土中水和混凝土物料的质量比值为水料比,通常在满足加气混凝土工艺要求的基础上,较低的水料比有利于保证加气混凝土较高的抗压强度,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加气混凝土的水料比为0.55-0.75,优选地,水料比为0.60-0.62。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较低的水料比不但能够提高加气混凝土的强度,而且能够降低加气混凝土内部的毛细孔量,改善加气混凝土的吸水特性。
进一步的,加气混凝土之所以能够具有一定的强度,主要是因为在加气混凝土的混凝土物料组成中,所含有的氧化钙和二氧化硅在蒸压养护条件下相互作用,进行水热合成反应产生新的水花产物。故为了获得一定质量和数量的水花产物,就必须保证氧化钙和二氧化硅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从而使其能够进行充分有效的反应,保证加气混凝土的强度,因此,通常人们把加气混凝土原材料中的氧化钙与二氧化硅之间的摩尔数比例关系称为加气混凝土的钙硅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加气混凝土的钙硅比为0.68-0.88,优选地,钙硅比为0.77-0.79。需要说明的是,钙硅比的控制是保证加气混凝土强度,进而改善其吸水特性的基础,因此,需要严格精准的控制。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在多种原料中所包括的1.8-2.0份共聚型-缩聚型复合减水剂和1.5-2.0份淀粉基混凝土减水剂主要是通过等量取代水泥的方式进一步的改善加气混凝土的吸水特性。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共聚型-缩聚型复合减水剂和淀粉基混凝土减水剂,通过按照一定重量份的比例进行添加,使得加气混凝土的用水量减少,降低了加气混凝土内部的毛细孔量,改善了加气混凝土的吸水特性,从而整体上提高了加气混凝土的综合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低吸水率加气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按重量份计,将110.5-118.5份水泥、175.3-181.3份石灰、690.2-691.2份砂、22.0-23.0份石膏、2.0-2.4份铝粉、1.8-2.0份共聚型-缩聚型复合减水剂以及1.5-2.0份淀粉基混凝土减水剂与水混合搅拌处理,得到料浆。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多种原料能够混合的更加充分,且与水能够反应的更加顺利和完全,在进行混合搅拌处理前,需要对容易结块的石灰和石膏进行粉碎处理。
进一步地,混合搅拌处理过程总共进行3-6min,分三次进行,第一次混合搅拌是将110.5-118.5份水泥、175.3-181.3份石灰、690.2-691.2份砂和22.0-23.0份石膏进行1-2min的混合搅拌,然后再加入所需的水进行1-2min的第二次混合搅拌,得到料浆前驱体,最后,将第一料浆与2.0-2.4份铝粉、1.8-2.0份共聚型-缩聚型复合减水剂以及1.5-2.0份淀粉基混凝土减水剂进行1-2min的第三次混合搅拌,得到料浆。需要说明的是,之所以将混合搅拌处理过程分三次进行主要是为了保证水泥、石灰、砂和石膏这四种物料在与水作用发生水化反应过程中不受铝粉和上述两种减水剂的影响,保证水化反应的顺利进行;另外,对于搅拌时间的限制主要也是因为搅拌时间太长或太短都不利于料浆的形成,其中,搅拌时间太长不但耗能费工时而且也会使得水分过度散失影响水料比,搅拌时间太短又会使多种物料之间的混合不够充分影响它们之间的混合和水化反应的进行,因此,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混合搅拌处理方法可以恰到好处的制备出满足预期目标要求的料浆。
S2、将料浆进行养护。
进一步地,养护过程包括恒温养护和蒸压养护,其中,恒温养护在前,蒸压养护在后,并且恒温养护和蒸压养护是加气混凝土成型工艺中的关键步骤,其具体过程为:将料浆加入模具中进行维持4-5h的50-51℃恒温养护后,去除料浆膨胀出模具的部分,继续养护到12-13h后拆模,得到加气混凝土预制模块;对加气混凝土预制模块进行蒸压养护,蒸压养护的温度为180-182℃,压力为1.1-1.2MPa,时间为8-9h。
需要说明的是,恒温养护和蒸压养护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对于两个过程影响的重要性具体体现在:首先恒温养护过程中的时间会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到加气混凝土预制模板的强度,时间过短会使得加气混凝土预制模块的强度达不到施工要求,时间过长会影响到后续蒸压养护的进行;其次,恒温养护过程中的温度也需要加以限制,否则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加气混凝土预制模块的质量稳定性,影响加气混凝土的整体品质;最后,就是关于蒸压养护过程的参数控制,其中对于时间和温度参数的控制与恒温养护过程中的作用相同,不再赘述,值得强调说明的的是,蒸压养护过程中的压力控制在1.1-1.2MPa是为了保证所制得的加气混凝土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和吸水特性,如压力过大会影响到加气混凝土干燥收缩性能,压力过小会使加气混凝土降低抗压强度和弯折强度,因此,通过本发明在大量的试验基础上所确定的恒温养护和蒸压养护的工艺参数可以在保证加气混凝土综合力学性能的基础上,改善其吸水特性和收缩特性,进一步提高加气混凝土的综合品质。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低吸水率加气混凝土由混凝土物料和水制成,混凝土物料由多种原料混合而成,多种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1139g水泥、1753g石灰、6910g砂、225g石膏、22g铝粉、19g共聚型-缩聚型复合减水剂以及18g淀粉基混凝土减水剂,其中,多种物料中的硅钙比为0.78,水料比为0.61。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低吸水率加气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按重量份计,称取1139g水泥、1753g石灰、6910g砂、225g石膏、22g铝粉、19g共聚型-缩聚型复合减水剂以及18g淀粉基混凝土减水剂,并对块状的石灰和石膏进行粉碎。
其次,将称取并经过粉碎处理过的水泥、石灰、砂、石膏进行2分钟的第一次混合搅拌后,加入6152.5g水进行2分钟的第二次混合搅拌,再加入称取好的22g铝粉、19g共聚型-缩聚型复合减水剂以及18g淀粉基混凝土减水剂进行2分钟的第三次混合搅拌,得到料浆。
最后,将料浆加入模具中进行维持4.5h的50℃恒温养护后,去除料浆膨胀出模具的部分,继续养护到13h后拆模,得到加气混凝土预制模块;对加气混凝土预制模块进行蒸压养护,蒸压养护的温度为180℃,压力为1.1MPa,时间为9h。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低吸水率加气混凝土由混凝土物料和水制成,混凝土物料由多种原料混合而成,多种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1105g水泥、1813g石灰、6912g砂、220g石膏、20g铝粉、20g共聚型-缩聚型复合减水剂以及20g淀粉基混凝土减水剂,其中,多种物料中的硅钙比为0.77,水料比为0.55。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低吸水率加气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按重量份计,称取1105g水泥、1813g石灰、6912g砂、220g石膏、20g铝粉、20g共聚型-缩聚型复合减水剂以及20g淀粉基混凝土减水剂,并对块状的石灰和石膏进行粉碎。
其次,将称取并经过粉碎处理过的水泥、石灰、砂、石膏进行2分钟的第一次混合搅拌后,加入5560.5g水进行2分钟的第二次混合搅拌,再加入称取好的20g铝粉、20g共聚型-缩聚型复合减水剂以及20g淀粉基混凝土减水剂进行2分钟的第三次混合搅拌,得到料浆。
最后,将料浆加入模具中进行维持4.5h的50℃恒温养护后,去除料浆膨胀出模具的部分,继续养护到13h后拆模,得到加气混凝土预制模块;对加气混凝土预制模块进行蒸压养护,蒸压养护的温度为180℃,压力为1.1MPa,时间为9h。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的低吸水率加气混凝土由混凝土物料和水制成,混凝土物料由多种原料混合而成,多种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1185g水泥、1783g石灰、6902g砂、230g石膏、24g铝粉、18g共聚型-缩聚型复合减水剂以及15g淀粉基混凝土减水剂,其中,多种物料中的硅钙比为0.79,水料比为0.60。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低吸水率加气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按重量份计,称取1185g水泥、1783g石灰、6902g砂、230g石膏、24g铝粉、18g共聚型-缩聚型复合减水剂以及15g淀粉基混凝土减水剂,并对块状的石灰和石膏进行粉碎。
其次,将称取并经过粉碎处理过的水泥、石灰、砂、石膏进行2分钟的第一次混合搅拌后,加入6094.2g水进行2分钟的第二次混合搅拌,再加入称取好的24g铝粉、18g共聚型-缩聚型复合减水剂以及15g淀粉基混凝土减水剂进行2分钟的第三次混合搅拌,得到料浆。
最后,将料浆加入模具中进行维持4.5h的50℃恒温养护后,去除料浆膨胀出模具的部分,继续养护到13h后拆模,得到加气混凝土预制模块;对加气混凝土预制模块进行蒸压养护,蒸压养护的温度为180℃,压力为1.1MPa,时间为9h。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的低吸水率加气混凝土由混凝土物料和水制成,混凝土物料由多种原料混合而成,多种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1185g水泥、1783g石灰、6902g砂、230g石膏、24g铝粉、18g共聚型-缩聚型复合减水剂以及15g淀粉基混凝土减水剂,其中,多种物料中的硅钙比为0.79,水料比为0.60。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低吸水率加气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按重量份计,称取1185g水泥、1783g石灰、6902g砂、230g石膏、24g铝粉、18g共聚型-缩聚型复合减水剂以及15g淀粉基混凝土减水剂,并对块状的石灰和石膏进行粉碎。
其次,将称取并经过粉碎处理过的水泥、石灰、砂、石膏进行1.5分钟的第一次混合搅拌后,加入6094.2g水进行1.5分钟的第二次混合搅拌,再加入称取好的24g铝粉、18g共聚型-缩聚型复合减水剂以及15g淀粉基混凝土减水剂进行1.5分钟的第三次混合搅拌,得到料浆。
最后,将料浆加入模具中进行维持4h的51℃恒温养护后,去除料浆膨胀出模具的部分,继续养护到12h后拆模,得到加气混凝土预制模块;对加气混凝土预制模块进行蒸压养护,蒸压养护的温度为182℃,压力为1.2MPa,时间为8h。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的低吸水率加气混凝土由混凝土物料和水制成,混凝土物料由多种原料混合而成,多种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1185g水泥、1783g石灰、6902g砂、230g石膏、24g铝粉、18g共聚型-缩聚型复合减水剂以及15g淀粉基混凝土减水剂,其中,多种物料中的硅钙比为0.79,水料比为0.60。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低吸水率加气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按重量份计,称取1185g水泥、1783g石灰、6902g砂、230g石膏、24g铝粉、18g共聚型-缩聚型复合减水剂以及15g淀粉基混凝土减水剂,并对块状的石灰和石膏进行粉碎。
其次,将称取并经过粉碎处理过的水泥、石灰、砂、石膏进行1分钟的第一次混合搅拌后,加入6094.2g水进行1分钟的第二次混合搅拌,再加入称取好的24g铝粉、18g共聚型-缩聚型复合减水剂以及15g淀粉基混凝土减水剂进行1分钟的第三次混合搅拌,得到料浆。
最后,将料浆加入模具中进行维持5h的50.5℃恒温养护后,去除料浆膨胀出模具的部分,继续养护到12.5h后拆模,得到加气混凝土预制模块;对加气混凝土预制模块进行蒸压养护,蒸压养护的温度为181℃,压力为1.15MPa,时间为8.5h。
试验例
为了证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低吸水率加气混凝土能够在保持较好的抗压强度基础上具有较低的吸水率和较小的收缩值,本试验例选取了本实施例1-5提供的低吸水率加气混凝土制备方法所制备出来的加气混凝土作为试验例进行吸水特性和收缩特性的测试。
另外,为了充分体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低吸水率加气混凝土的性能优越性,试验例还添加了目前典型的砂加气混凝土作为对比例来进行测试。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典型的砂加气混凝土的原材料配方为:含量为69.2%的砂;含量为13.8%的水泥;含量为13.8%的石灰;含量为13.8%的硬石膏(石膏);剩余的含量为微量的铝粉。
试验例的测试标准参照GB/T11969-2008《加气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关于测定吸水率、抗压强度和快速法干燥收缩值的方法进行,测试结果见表1。
表1试验例中不同加气混凝土的宏观性能
从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1-5中的抗压强度和对比例相比大0.24-0.26个MPa,但是它们均满足工业生产标准中所要求的5.0MPa,抗压强度均达到一等品的标准;然而,通过将实施例1-5与对比例进行对比发现,实施例1-5所对应的吸水率和收缩值仅约为对比例的二分之一,虽然与工业标准中对于加气混凝土吸水率18vol.%的合格标准相比,它们均达标了,但是很明显的本发明所提供实施例1-5的吸水特性和收缩特性均要优于对比例,因此,相较于对比例而言,实施例1-5在保证较高抗压强度基础上,表现出了低吸水率和低收缩值,达到了本发明关于降低加气混凝土吸水率和收缩值的发明目的。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优化多种原料之间的配比关系,在不降低加气混凝土强度的基础上制备出了吸水率较低且收缩率小的加气混凝土,这克服了传统加气混凝土因具有较高吸水率和较大收缩率导致的抗冻性能差、墙体容易开裂的通病,因此,上述的低吸水率加气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低吸水率加气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吸水率加气混凝土由混凝土物料和水制成,所述混凝土物料由多种原料混合而成,所述多种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
水泥110.5-118.5份;
石灰175.3-181.3份;
砂690.2-691.2份;
石膏22.0-23.0份;
铝粉2.0-2.4份;
共聚型-缩聚型复合减水剂1.8-2.0份;及
淀粉基混凝土减水剂1.5-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吸水率加气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物料中的含有的氧化钙和二氧化硅的摩尔比值为钙硅比,所述钙硅比为0.68-0.8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吸水率加气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钙硅比为0.77-0.7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吸水率加气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和所述混凝土物料的质量比值为水料比,所述水料比为0.55-0.7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吸水率加气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料比为0.60-0.62。
6.一种低吸水率加气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按重量份计,将110.5-118.5份水泥、175.3-181.3份石灰、690.2-691.2份砂、22.0-23.0份石膏、2.0-2.4份铝粉、1.8-2.0份共聚型-缩聚型复合减水剂以及1.5-2.0份淀粉基混凝土减水剂与水混合搅拌处理,得到料浆;
将所述料浆进行养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吸水率加气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养护过程包括恒温养护和蒸压养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吸水率加气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养护过程先进行恒温养护,再进行蒸压养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低吸水率加气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恒温养护过程中,恒温养护温度为50-51℃,恒温养护时间为12-13h;进行蒸压养护过程中,蒸压养护温度为180-182℃,蒸压养护压力为1.1-1.2MPa,蒸压养护时间为8-9h。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吸水率加气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混合搅拌处理前,对所述石灰和所述石膏进行粉碎处理。
CN201710196837.1A 2017-03-29 2017-03-29 一种低吸水率加气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69389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96837.1A CN106938908A (zh) 2017-03-29 2017-03-29 一种低吸水率加气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96837.1A CN106938908A (zh) 2017-03-29 2017-03-29 一种低吸水率加气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38908A true CN106938908A (zh) 2017-07-11

Family

ID=59464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96837.1A Pending CN106938908A (zh) 2017-03-29 2017-03-29 一种低吸水率加气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3890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03003A (zh) * 2017-11-03 2018-04-13 盐城力通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低吸水率加气混凝土
CN110963738A (zh) * 2019-12-13 2020-04-07 河海大学 一种降低加气混凝土吸水率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87119A (zh) * 2015-06-30 2015-10-21 江苏中技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低成本砂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工艺
CN105776975A (zh) * 2016-03-25 2016-07-20 镇江润德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成本砂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工艺
CN106082801A (zh) * 2016-06-07 2016-11-09 镇江闽乐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低成本砂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工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87119A (zh) * 2015-06-30 2015-10-21 江苏中技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低成本砂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工艺
CN105776975A (zh) * 2016-03-25 2016-07-20 镇江润德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成本砂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工艺
CN106082801A (zh) * 2016-06-07 2016-11-09 镇江闽乐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低成本砂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家瑶等: "淀粉基减水剂与其它减水剂", 《新型建筑材料》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03003A (zh) * 2017-11-03 2018-04-13 盐城力通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低吸水率加气混凝土
CN110963738A (zh) * 2019-12-13 2020-04-07 河海大学 一种降低加气混凝土吸水率的方法
CN110963738B (zh) * 2019-12-13 2021-09-03 河海大学 一种降低加气混凝土吸水率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64073B (zh) 一种利用黄河沙制备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77039A (zh) 一种磷石膏基轻质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00401B (zh) 一种以钼尾矿作为填料的石膏基自流平砂浆
CN104496361B (zh) 一种竹骨-秸秆复合墙体材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21671B (zh) 一种全工业固废高强度即用型发泡混凝土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3613338B (zh) 基于rpc设计的无机人造石英板及其制备工艺
AU2021101922A4 (en) A machine-made sand green concrete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5948646B (zh) 一种阻燃降噪保温的干混砂浆
CN106277979B (zh) 一种高强度无机石英石板材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6565161A (zh) 一种抗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48651A (zh) 一种具有自养护功能的高强聚合物水泥砂浆
CN105294017B (zh) 一种石英尾渣保温砌块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56785B (zh) 减水型偏高岭土基微膨胀密实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38908A (zh) 一种低吸水率加气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94063A (zh) 混凝土自养护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07892585A (zh) 一种高强度混凝土养护剂的制备方法
CN110451884A (zh) 一种自密实顶升混凝土及其应用
CN108516778A (zh) 一种改性水泥基砂浆的制备方法
CN106187280A (zh) 一种高抗折的免蒸加气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04991A (zh) 一种加气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72035B (zh) 一种混凝土用抗离析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43158A (zh) 液态微膨胀泵送剂
CN110240444A (zh) 一种透水混凝土制备成型方法
CN113321470B (zh) 一种高强度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92673A (zh) 一种含有淀粉基减水剂的加气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