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35452B - 标准化规格的电气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标准化规格的电气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35452B
CN106935452B CN201611230943.9A CN201611230943A CN106935452B CN 106935452 B CN106935452 B CN 106935452B CN 201611230943 A CN201611230943 A CN 201611230943A CN 106935452 B CN106935452 B CN 1069354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ormer
protection device
electrical protection
conductive tip
current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3094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35452A (zh
Inventor
B·勒克莱尔
C·卡兰科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grand SNC
Legrand France SA
Original Assignee
Legrand SNC
Legrand France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grand SNC, Legrand France SA filed Critical Legrand SNC
Publication of CN1069354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354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354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354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3/00Protective switches, e.g. circuit-breaking switches, or protective relays operated by abnormal electrical conditions otherwise than solely by excess current
    • H01H83/14Protective switches, e.g. circuit-breaking switches, or protective relays operated by abnormal electrical conditions otherwise than solely by excess current operated by imbalance of two or more currents or voltages, e.g. for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 H01H83/144Protective switches, e.g. circuit-breaking switches, or protective relays operated by abnormal electrical conditions otherwise than solely by excess current operated by imbalance of two or more currents or voltages, e.g. for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with differential transform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02Housings; Casings; Bases; Mountings
    • H01H71/0207Mounting or assembl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circuit break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02Housings; Casings; Bases; Mountings
    • H01H71/02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housings or casings not concerning the mounting or assembly of the different internal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3/00Protective switches, e.g. circuit-breaking switches, or protective relays operated by abnormal electrical conditions otherwise than solely by excess current
    • H01H83/20Protective switches, e.g. circuit-breaking switches, or protective relays operated by abnormal electrical conditions otherwise than solely by excess current operated by excess current as well as by some other abnormal electrical condition
    • H01H83/22Protective switches, e.g. circuit-breaking switches, or protective relays operated by abnormal electrical conditions otherwise than solely by excess current operated by excess current as well as by some other abnormal electrical condition the other condition being imbalance of two or more currents or voltages
    • H01H83/226Protective switches, e.g. circuit-breaking switches, or protective relays operated by abnormal electrical conditions otherwise than solely by excess current operated by excess current as well as by some other abnormal electrical condition the other condition being imbalance of two or more currents or voltages with differential transform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气保护装置,其包括:-控制活动触头(32)的控制机构(50);以及,-灭弧室(51),具有承载固定触头(31)的第一导电尖头管(52)和电连接至活动触头(32)的第二导电尖头管(53);其特征在于,变压器(35)的环形电枢(40)的对预定的电流传输条件敏感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第二导电尖头管(53)的向电气保护装置的后表面(13)和向灭弧室(51)倾斜的段部(60):-位于后表面(13)一侧;以及-沿前-后方向(55),与第二导电尖头管(53)的所述倾斜段部(60)相对。

Description

标准化规格的电气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标准化规格的电气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地,标准化规格(format modulaire)的电气装置总体上呈平行六面体形,具有两个主表面以及从一个主表面延伸到另一个主表面的侧表面,这种电气装置的宽度,即其两个主表面之间的间距,等于“标准尺寸(module)”的基本宽度的整数,约为18毫米。
也是公知地,标准化的电气装置设计成属于一排,其中,所述标准化的电气装置并列布置,由后部固定在一个水平布置的支承轨上。
通常,两极的标准化规格的电气装置具有一个上部部分和一个下部部分,该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各配有两个接线端子,这两个接线端子分别为一个用于第一电极的第一端子和一个用于与第一电极不同的第二电极的第二端子。
每个接线端子构型成接纳一根电缆的裸露端段部或水平分布的梳状板的一个齿。上部部分(上表面)的侧表面和下部部分(下表面) 的侧表面通常各具有两个插孔,这两个插孔给出分别通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通道。
当标准化的电气装置应同时起多种作用时,例如,同时起防止短路和过载电流的自动开关作用和差动保护作用,布置在电气装置内的组件数量比较多,因此,电气装置可能变得体积比较大,即其具有标准尺寸变大的宽度。
为使标准化的电气装置在宽度上具有小外廓尺寸,已经提出,尤其是在欧洲专利申请EP2073240中已经提出增大装置外壳的高度,以形成足以增加差动保护作用或辅助电气作用的体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类似的标准化规格的电气保护装置,但是,该电气保护装置的结构更为紧凑,同时制造简单、成本低。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标准化规格的电气保护装置,其总体上呈平行六面体形状,所述电气保护装置具有两个主表面,这两个主表面分别为一个左表面和一个右表面,所述电气保护装置还具有从主表面中的一个延伸到另一个的多个侧表面,这多个侧表面分别为一个后表面、一个上表面、一个前表面和一个下表面,所述电气保护装置的宽度,即左表面与右表面之间的间距,等于称为标准尺寸的预定距离的整数倍,后表面构型成固定在一个水平布置的支承轨上,上表面具有两个插孔,上表面的这两个插孔给出分别通到用于第一电极的第一上端子和与第一电极不同的第二电极的第二上端子的通道,下表面具有两个插孔,下表面的这两个插孔给出分别通到用于第一电极的第一下接线端子和用于第二电极的第二下接线端子的通道,每个接线端子构型成接纳一根电缆的裸露端段部或者水平分布的梳状板的一个齿;所述电气保护装置包括:
-在第一上端子与第一下端子之间传输电流的第一电流传输电路,第一电流传输电路包括固定触头和活动触头;
-在第二上端子与第二下端子之间传输电流的第二电流传输电路;
-控制活动触头的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具有两个稳定位置,这两个稳定位置分别为一个切断位置和一个接通位置,在切断位置,活动触头与固定触头间隔一定距离,在接通位置,活动触头压靠在固定触头上;
-操纵杆,其从前表面凸伸出,用于手动作用于控制机构,以便从切断位置转换到接通位置,或者从接通位置转换到切断位置;
-至少一个触发件,其构型成自动作用于控制机构,以便在出现预定的电流传输条件时,使控制机构从接通位置转换到切断位置;以及
-联接于第一电流传输电路的灭弧室,灭弧室具有固定触头的第一导电尖头管和电连接至活动触头的第二导电尖头管,第二导电尖头管面对着第一导电尖头管布置;
其特征在于,变压器的环形电枢的对所述预定的电流传输条件敏感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第二导电尖头管的向后表面和向灭弧室倾斜的段部:
-位于后表面一侧;以及
-沿前-后方向,即沿与主表面、上表面和下表面平行的方向,与第二导电尖头管的所述倾斜段部相对。
本发明基于观测而不是最大限度地减小位于后部的、与电连接至活动触头的弧导导电尖头管相同高度的空间,其通常靠近电气保护装置的后表面,以节省用于布置组件的空间,实际上,可获得结构更为紧凑的电气保护装置,该电气保护装置设置成位于后部的、与该导电尖头管的倾斜段部相同高度的空间大得足以接纳一个对预定的电流传输条件敏感的变压器的环形电枢,这种环形电枢是一个体积较大的组件。
本发明允许将对预定的电流传输条件起保护作用的标准化的电气保护装置布置在一个通常空间中,所述预定的电流传输条件的检测借助于一个具有环形电枢的变压器特别是一个差动故障检测变压器进行。
特别是,例如,可借助于本发明布置具有一个保护电极的差动断路器,其宽度为标准尺寸,高度(下表面与上表面之间的距离)通常为83毫米。
此外,变压器的环形电枢的这种定位意味着在导电尖头管与变压器之间存在一定的邻近度,这有利于便于在导电尖头管与活动触头之间进行电连接,因为该变压器的至少一个绕组电连接至活动触头。
因此,本发明的电气保护装置的结构特别紧凑,同时制造简单、成本低。
根据有利的特征:
-电气保护装置还包括电子卡,电子卡连接于所述变压器的一个绕组和连接于形成所述触发件的一个断路继电器;
-所述第二导电尖头管除了所述倾斜段部之外,还包括直立段部,倾斜段部由其最远离灭弧室的端部连接于直立段部,所述环形电枢还包括一部分,这一部分相对于直立段部:
-位于后表面一侧;以及
-沿前-后方向,与第二导电尖头管的所述直立段部相对;
-所述环形电枢在一个沿前-后方向和沿上-下方向取向的平面上具有轴向方向,即平行于左表面和右表面的轴向方向;
-环形电枢的轴向方向向灭弧室和向前倾斜;
-所述电气保护装置包括在所述第一电流传输电路与所述第二电流传输电路之间的绝缘隔板,所述环形电枢跨接在所述绝缘隔板上;
-所述环形电枢具有沿左-右方向的轴向方向,即横向于左表面和右表面的轴向方向;
-所述电气保护装置包括在所述第一电流传输电路与所述第二电流传输电路之间的绝缘隔板,所述环形电枢完全位于所述绝缘隔板的同一侧;
-所述变压器是差动故障检测变压器,对于所述变压器所述预定的电流传输条件是差动故障;所述变压器还包括磁性触发件和热触发件;以及/或者
-所述电气保护装置包括两个所述变压器,这两个所述变压器分别为一个第一变压器和一个第二变压器,所述第一变压器是差动故障检测变压器,对于所述第一变压器所述预定的电流传输条件是差动故障,所述第二变压器是电流强度测定变压器,对于所述第二变压器所述预定的电流传输条件是长时间的过载电流;所述电气保护装置还包括磁性触发件。
附图说明
现在,通过参照附图对下面作为示例给出的非限制性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来说明本发明,附图如下: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电气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取自右侧、上侧、前侧的透视图;
图2示意地示出该电气装置的电路以及控制该电路具有的活动触头的控制机构;
图3和4是分别取自该电气装置的左侧和右侧的正视图,外壳的左侧板(joue)和右侧板被去除;
图5是该电气装置的透视图,其外壳未示出,该视图取自电气装置的左侧、下侧和后侧;
图6是类似于图5的透视图,但是取自电气装置的右侧、下侧和后侧;
图7和8是类似于图3和4的正视图,但是仅示出电气装置的在活动触头与下部部分的端子之间、差动故障检测变压器与连接于活动触头的导电尖头管之间参与传输电流的组件;
图9和10是类似于图7和8的视图,但为透视图;
图11至18是类似于图3至10的视图,关于本发明的电气装置的类似于图1至10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第二实施方式,只是差动故障检测变压器以不同的方式布置;以及
图19和20是类似于图2和3的视图,关于本发明的类似于图11 至18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三实施方式,只是其不包括热触发件 33,配置有一个电流强度测定变压器102防止长时间的过载电流。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电气装置10具有总体上平行六面体的形状。
电气装置具有两个主表面,这两个主表面分别为一个左表面11 和一个右表面12,还具有从主表面11和12中的一个延伸到另一个的多个侧表面,这多个侧表面即一个后表面13、一个上表面14、一个前表面15和一个下表面16。
后表面13具有凹口17,该凹口用于使电气装置10安装在一个具有Ω形型面的标准化支承轨(未示出)上。
前表面15在中央位置在其长度的差不多一半上具有鼻状部(nez) 18,该鼻状部具有操纵杆19。
这里,电气装置10是标准型的,即除其总体上呈平行六面体形状之外,其宽度(两个主表面11和12之间的距离)是称为“标准尺寸”的标准化数值的倍数,约为18毫米。
这里,电气装置10具有标准尺寸的宽度。
电气装置10根据标准化规格构型成属于一排并列布置的标准化电气装置,其由后部固定在水平布置的支承轨上。
上表面14具有两个插孔20和21,上表面的这两个插孔给出分别通到一个接线端子22和一个接线端子23的通道。插孔20和端子22 位于左侧。插孔21和端子23位于右侧。
同样,下表面16具有两个插孔24和25(图3和4),下表面的这两个插孔给出分别通到一个接线端子26和一个接线端子27的通道。插孔24和端子26位于左侧。插孔25和端子27位于右侧。
接线端子22、23、26和27中每个都用于接纳一根电缆的裸露端段部或者水平分布的电气梳状板的一个齿,其间距(两个相邻齿之间的中心距)是一标准尺寸。
这里,位于上部的端子22和23用于连接于一个配电网的两极,而位于下部的两个端子26和27用于连接于一个待保护电气设备的电路。
电气装置10是具有保护电极的差动断路器,即具有起检测保护电极的电流传输电路中的短路和过载电流的作用(自动开关作用)以及检测保护电极的电流传输电路中和非保护电极的电流传输电路中电流强度之差的作用(差动作用)的电路。
这里,位于左侧的端子22和端子26用于一相的待保护电气设备的电极,而位于右侧的端子23和端子27用于中性的非保护电气设备的电极。
位于左侧的端子22和26之间的电流传输电路串联地具有是差动故障检测变压器35的组成部分的磁性触发件30、固定触头31、活动触头32、热触发件33和绕组34。
位于右侧的端子23和27之间的电流传输电路串联地具有是差动故障检测变压器35的组成部分的固定触头36、活动触头37和绕组38。
除了形成初级绕组的位于左侧的端子22和26之间的电流传输电路的绕组34以及位于右侧的端子23和27之间的电流传输电路的绕组 38之外,变压器35还具有次级绕组39和环形电枢(磁路)40,次级绕组39和初级绕组34和38围绕所述环形电枢。
变压器35的次级绕组39由两根电导线41和42连接于一个电子卡43。
电子卡43由两根导线28和29分别连接于端子22和端子23。
这里,磁性触发件30是一个微型件44的组成部分,该微型件还具有断路继电器45。电子卡43由两根导线46和47连接于断路继电器45。
为了控制活动触头32和37,电气装置10具有机构50,该机构通常称为锁闭器。
位于电气装置10外部的操纵杆19可手动作用于锁闭器50。
磁性触发件30、热触发件33以及由与电子卡43连接的断路继电器45形成的组体(ensemble)构型成必要时作用于锁闭器50。
锁闭器50具有两个稳定位置,即切断位置和接通位置,在切断位置,两个活动触头32和37每个都与相应的固定触头31或36间隔一定距离,在接通位置,两个活动触头32和37每个都压靠在相应的固定触头31或36上。
从前表面15凸伸出的操纵杆19可手动作用于锁闭器50,以从切断位置转换到接通位置,或从接通位置转换到切断位置。
应当指出,图3至10示出锁闭器50处于靠近接通位置的位置:活动触头32和37每个都压靠在相应的固定触头31或36上,但是,操纵杆19也必须略微向上移动,以使锁闭器50锁紧在接通位置。
还应当指出,图11至18示出电气装置10的一实施方式,其中,锁闭器50与固定触头31、32和活动触头36、37相同,锁闭器50示出处于切断位置。
磁性触发件30、热触发件33和断路继电器45构型成自动作用于锁闭器50,以在出现预定的电流传输条件时,从接通位置转换到切断位置。
一旦短路,磁性触发件30就作用于锁闭器50,一旦出现长时间的过载电流,热触发件33就起作用,一旦出现差动故障,断路继电器 45就起作用。
实际上,磁性触发件30由一个线圈形成,该线圈围绕一个可动铁芯布置,控制一个撞击器,短路时作用于锁闭器50。热触发件33由一个热控开关接触片(bilame)形成,其在出现长时间的过载电流时变形,且因其变形而施作用于锁闭器50。断路继电器45是与磁性触发件30相同的微型件44的组成部分,由围绕相同的可动铁芯布置的另一个线圈形成。该另一个线圈由电子卡43供电,一旦在绕组34中的电流强度与绕组38中的电流强度之间出现差异,即一旦发生差动故障,电子卡就对变压器35的次级绕组39提供的电压作出反应。因此,当断路继电器45被供电时,其驱动可动铁芯,控制撞击器作用于锁闭器50,以切断从接通位置转换到切断位置。
变压器35在导线41和42上提供差动故障信号,该差动故障信号由电子卡43进行处理。断路继电器45的起动能量由供电网借助于导线28和29提供。由于变压器35不需要提供断路继电器45的起动能量,因此,电枢40的尺寸可相当小,不管怎样都小于应提供一个敏感继电器的起动能量的变压器的尺寸。
尤其如图3和5所示,为了在锁闭器50从接通位置转换到切断位置时对在固定触头31与活动触头32之间可能形成的电弧进行灭弧,断路器10包括灭弧室51(图2上未示出),该灭弧室借助于弧导导电尖头管(corne conductrice de guidage d’arc)52和53联接于端子 22和26之间的电流传输电路。
导电尖头管52承载固定触头31。
导电尖头管53与活动触头32电连接,面对着导电尖头管52布置。
导电尖头管52和53设置成当锁闭器50从接通位置转换到切断位置时,固定触头31与活动触头32之间形成的电弧被引向灭弧室51。特别是,在电弧向灭弧室51的路径上,导电尖头管52和53首先收敛,然后扩展。要了解更多的细节,可参照例如欧洲专利申请EP1282146。
导电尖头管53具有段部60,该段部向后和向灭弧室51倾斜。在其最远离灭弧室51的端部,倾斜段部60连接于一个直立段部61。在其最靠近灭弧室51的端部,倾斜段部60连接于一个直立段部64,该直立段部64沿灭弧室51的朝向后表面13的边缘延伸。
这里,当锁闭器50处于切断位置时,导电尖头管53的倾斜段部 60面对着活动触头32和固定触头31之间的空间,而活动触头32面对着直立段部61(参见图11至18,其示出电气装置10的一实施方式,其中,锁闭器50与固定触头31、32和活动触头36、37相同,而导电尖头管52和53大致相同)。
尤其如图4和6所示,为了避免固定触头和活动触头之间可能形成的电弧在锁闭器50从接通位置转换到切断位置时损坏固定触头36 和活动触头37,断路器10具有弧导导电尖头管62和63。
导电尖头管62承载固定触头36。
导电尖头管63与活动触头37电连接,面对着导电尖头管62布置。
导电尖头管62和63设置成在锁闭器50从接通位置转换到切断位置时,固定触头36与活动触头37之间形成的电弧被向后引导远离触头36和37。
应当指出,锁闭器50构型成,当从接通位置转换到切断位置时,活动触头37与固定触头36之间开始分开的时间,发生在活动触头32 与固定触头31之间开始分开的时间之后。
因此,触头36和37之间可能出现的电弧不如触头31和32之间可能出现的电弧那么大。因此,没有必要使一个灭弧室联接于端子23 和27之间的电流传输电路。
现在参照图3至6来说明不同的组件布置在电气装置10内的方式。
在本申请中,为了使不同的组件彼此相对定位,作为参考,采用电气装置10的使用位置,其中,该电气装置由后部固定在一个水平支承轨上。
特别是,引用如图1上示出的方向,分别是前-后方向例如方向 55,左-右方向例如方向56,以及上-下方向例如方向57。
前-后方向平行于左表面11和右表面12以及上表面14和下表面 16。当电气装置10由后部固定于一个水平支承轨时,前-后方向是水平的且横向于支承轨。
左-右方向平行于每个侧表面,即后表面13、上表面14、前表面 15和下表面16。当电气装置10由后部固定于一个水平支承轨时,左-右方向是水平的且平行于支承轨。
上-下方向平行于左表面11和右表面12以及后表面13和前表面 15。当电气装置10由后部固定于一个水平支承轨时,上-下方向是垂直的。
显然,对于电气装置10的不同表面来说,其总体方向要予以考虑。
如果第一元件相对于第二元件位于前表面15的一侧,那么,第一元件位于第二元件的前面。
如果第一元件相对于第二元件位于后表面13的一侧,那么,第一元件位于第二元件的后面。
如果第一元件相对于第二元件位于左表面11的一侧,那么,第一元件位于第二元件的左侧。
如果第一元件相对于第二元件位于右表面12的一侧,那么,第一元件位于第二元件的右侧。
如果第一元件相对于第二元件位于上表面14的一侧,那么,第一元件位于第二元件的上面。
如果第一元件相对于第二元件位于下表面16的一侧,那么,第一元件位于第二元件的下面。
在位于端子22和23下面的空间中布置灭弧室51、微型件44和电子卡43。灭弧室51位于微型件44的后面。电子卡43位于灭弧室 51和微型件44的右侧。
锁闭器50布置在鼻状部18中,位于微型件44的下面。
固定和活动触头31、32、36和37以及导电尖头管52、53、62 和63布置在灭弧室51下面,除直立段部64的位于灭弧室51的后面的部分以外。
热触发件33布置在端子26上面和导电尖头管53与活动触头32 下面。
如图3、7和9所示,热触发件33向下和向后延长和倾斜。
相对于导电尖头管53的由倾斜段部60和由直立段部61形成的部分,变压器35的环形电枢40:
-位于后表面一侧;以及
-沿前-后方向,与导电尖头管53的该部分相对。
换句话说,变压器35的电枢40位于后部,与导电尖头管53的由倾斜段部60和直立段部61形成的部分具有相同的高度。
变压器35的环形电枢40在一个沿前-后方向和沿上-下方向取向的平面上具有轴向方向,即电枢40的轴向方向平行于左表面11和右表面12。
环形电枢40的轴向方向朝向灭弧室51且向前倾斜。
因此,电枢40的总体方向沿着与导电尖头管53的倾斜段部60 相同的方向倾斜。
电枢40不平行于倾斜段部60,而是朝向灭弧室51稍微倾斜。
为简化起见,端子22、23和25仅在图3和4上示出。这些端子在图11和12上全部示出。
两个孔70和71位于鼻状部18上方(图1、3和4),这两个孔给出分别通到端子22的螺钉72(图11)和端子23的螺钉73(图12) 的通道。
端子22包括固定的接触片74和在螺钉72作用下的活动的保持架 75(图11)。同样,端子23具有固定的接触片76和在螺钉73作用下的活动的保持架77(图12)。
裸露端段部或接线梳状板的齿插入在由接触片74或76与由保持架75或77界定的凹槽中。螺钉72或73被操纵以靠近保持架75或 77的面对着接触片74或76的壁,用以紧固裸露端段部或齿。
端子26和27以与端子22和23类似的方式进行设置。特别是,端子26包括固定的接触片78和在螺钉80作用下的活动的保持架79;端子27包括固定的接触片81和在螺钉83(图12)作用下的活动的保持架82(图12)。
为简化起见,端子22、23、26和27的接触片只在图5和6上示出;端子26和27的接触片只在图7至10上示出。
现在,尤其参照图5至10,说明如何实施绕组34和38,更通常地,一方面是端子26的接触片78与活动触头32之间的电流传输电路的部分,另一方面是端子27的接触片81与活动触头37之间的电流传输电路的部分。
端子26的接触片78连接于一个之字形导电带85的一端,其另一端连接于一个U形导电带86的一端(图7和9),该U形导电带的另一端连接于一个L形导电带87的一端,该L形导电带87的另一端连接于一个I形导电带88的一端,该I形导电带的另一端连接于一个拱形导电带89,该拱形导电带的另一端连接于一个L形导电带90的一端(图9),该L形导电带90的另一端连接于热触发件33。在其端部之间,导电带90由直立段部61的与倾斜段部60相对的端部连接于导电尖头管53。
U形导电带86的中央段部布置在环形电枢40的中央,这样可实施绕组34。
导电带85至90中每个都覆以绝缘材料面层,这里是塑料膜。
热触发件33由一根软导线91这里是一条导电编带连接于活动触头32。
尤其如图8和10所示,端子27的接触片81连接于一根软导线 92这里是一条导电编带的一端,软导线的另一端连接于活动触头37。导电尖头管63连接于软导线92。
在其连接于导电尖头管63的连接件与接触片81之间,软导线92 经过环形电枢40的中央,以便实施绕组38。
次级绕组39通常由一个小截面绝缘电导线线圈加以实施。
应当指出,如图3和4所示,一个与左表面11和右表面12平行的绝缘隔板93布置在保护电极的电流传输电路(端子22和26之间) 与非保护电极的电流传输电路(端子23和27之间)之间。
微型件44、锁闭器50和环形电枢40跨接在绝缘隔板93上。
可以观察到,电气装置10的外壳所具有的绝缘隔板93也用于保持不同的组件。
图11至18所示的电气装置10的实施方式类似于图1至10所示的实施方式,只是变压器35的环形电枢40具有沿左-右方向的轴向取向(orientation),即电枢40的轴向取向横向于左表面11和右表面12。
因此,电枢40的总取向与左表面11和右表面12的取向相同。
这里,环形电枢40完全位于保护电极的电流传输电路(端子22 和26之间)与非保护电极的电流传输电路(端子23和27之间)之间的绝缘隔板93的同一侧。
更确切地说,这里,环形电枢40位于非保护电极的电流传输电路一侧。
因此,这里,环形电枢40位于朝向右表面12的绝缘隔板93的一侧。
根据环形电枢40相对于图1至10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环形电枢的取向差别,绕组34和38以不同的方式加以实施。
现在,尤其参照图13至18,来说明这种实施方式。更通常地,一方面,说明端子26的接触片78与活动触头32之间的电流传输电路的部分,另一方面,说明电流传输电路的在端子27的接触片81与活动触头37之间的部分。
端子26的接触片78连接于一个I形导电带94的一端,该I形导电带的另一端连接于一个L形导电带95的一端,该L形导电带的另一端连接于一个V形导电带96的一端,该V形导电带的另一端连接于一个U形导电带97的一端,该U形导电带的另一端连接于一个拱形导电带98的一端,该拱形导电带的另一端连接于热触发件33,而该拱形导电带的顶端由直立段部61的与倾斜段部60相对的端部连接于导电尖头管53。
在U形导电带97中,端部连接于V形导电带96的侧向段部布置在环形电枢40的中央,这样可实施绕组34。
导电带94至98中每一个都覆以绝缘材料制的保护层,这里是塑性材料制的漆层。
热触发件33由一根软导线99这里是一条导电编带连接于活动触头32。
端子27的接触片81连接于一个拱形导电带100的一端,该拱形导电带的另一端连接于导电尖头管63且连接于一个软导线101这里是一条导电编带的一端,该软导线的另一端连接于活动触头37。
拱形导电带100的顶端布置在环形电枢40的中央,这样可实施绕组38。
如图11和12所示,在活动触头32与端子26之间的电流传输电路中,只有U形导电带97穿过隔板93,以便有一部分在朝向右表面 12的隔板93一侧。电流传输电路的在活动触头32与端子26之间的其余部分位于朝向左表面11的隔板93一侧。
U形导电带97在其端部附近穿过绝缘隔板93。
由于导电带97通过的隔板93的两个孔尺寸小,因此,这些孔对隔板93在电气装置10中两个电极之间引起的隔离作用影响非常小。
图19和20所示的电气装置10的实施方式类似于图11至18所示的实施方式,只是其不包括热触发件33,配置有一个电流强度测定变压器102防止长时间的过载电流。
变压器102包括环形电枢(磁路)103,该环形电枢围绕端子22 和26之间的电流传输电路的一个导电元件,且包括围绕环形电枢103 的绕组104。
绕组104由两根电导线105和106连接于电子卡43。
如同热触发件33一样,变压器102布置在活动触头32与端子26 之间,而热触发件33布置在活动触头32与绕组34之间,变压器102 布置在绕组34与端子26之间。
这里,电子卡43不仅对变压器35的次级绕组39提供的电压作出反应(réagirà),而且也对变压器102的绕组104提供的电压作出反应。
一旦出现长时间的过载电流,电子卡43就向断路继电器45供电,从而驱动可动铁芯,控制撞击器作用于锁闭器50,以启动从接通位置转换到切断位置。
环形电枢103如同环形电枢40一样进行布置,但是,布置在绝缘隔板93的另一侧,即保护电极的电流传输电路一侧,这里是朝向左表面11的绝缘隔板93一侧。
因此,电枢103的总体取向与左表面11和右表面12的取向相同,具有沿左-右方向的轴向取向,即电枢103的轴向取向横向于左表面 11和右表面12。
如同电枢40那样,相对于导电尖头管53的由倾斜段部60和由直立段部61形成的部分,变压器102的环形电枢103:
-位于后表面一侧;以及
-沿前-后方向,与导电尖头管53的该部分相对。
换句话说,变压器102的电枢103位于后部,与导电尖头管53 的由倾斜段部60和直立段部61形成的部分具有相同的高度。
端子26与活动触头32之间的电流传输电路以与图11至18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相同的方式构型,除了:
-L形导电带95和V形导电带96不同地构型;
-拱形导电带98被一条托架形导电带107替代;以及
-导电编带99连接于托架形导电带107。
在图11至18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导电带95具有靠近绝缘隔板 93的一段部,以便处于热触发件33的右侧,在图19和20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导电带95的相应段部与绝缘隔板93间隔一定距离,以便处于环形电枢103的左侧。
因此,V形导电带96具有改进的形状,这可使导电带97的端部之一连接于导电带96的与导电带95相对的端部。
端子26与活动触头32之间的电流传输电路,在导电带96和导电带97之间的连接处由环形电枢103围绕。
可以观察到,在所示的所有实施方式中,对于具有保护电极的两极差动断路器,电气装置10结构特别紧凑,因为其具有标准尺寸的宽度,高度(下表面与上表面之间的距离)通常为83毫米。
可以观察到,在所示的所有实施方式中,相对于导电尖头管53 的倾斜段部60,变压器35或102的环形电枢40或103的一部分:
-位于后表面一侧;以及
-沿前-后方向,与倾斜段部60相对。
换句话说,在所示的所有实施方式中,变压器35或102的电枢 40或103的一部分位于后部,与倾斜段部60具有相同的高度。
在未示出的实施变型中,整个电枢40或103布置在后部,与倾斜段部60具有相同的高度。
应当指出,电枢40或103对着导电尖头管53的上述布置特征也适用于导电尖头管63。
在未示出的实施变型中,端子23和27之间的电流传输电路是连续的(没有具有固定触头和活动触头的切断件),因而不具有任何弧导导电尖头管。
在未示出的实施变型中,变压器35或102以外的组件的设置是不同的,例如灭弧室51,其在下部而不是上部。
在未示出的实施变型中:
-微型件44被是不同的一个磁性触发件和一个断路继电器替代;
-保护电极的电流传输电路处于右侧而不是左侧,而非保护电极的电流传输电路处于左侧而不是右侧;
-环形电枢40或103的取向不同,例如如同图11至18所示的实施方式上一样,但是是偏斜的;
-配有两个变压器,其分别用于检测差动故障和检测长时间的过载电流,但是,这两个变压器以与图19和20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不同的方式布置,例如,每个都跨接在绝缘隔板93上;和/或
-只有差动故障的检测在电气装置(差动开关)中进行,或者电气装置中唯一的变压器是电流强度测定变压器,用于检测长时间的过载电流。
在未示出的实施变型中,电气装置具有不同的宽度和/或多个不同的电极,例如具有四个组件宽度的四极电气装置具有四个上部的端子和四个下部的端子。
在未示出的实施变型中,接线端子22、23、26和27以不同的方式构型成,例如利用一个弹簧,用于紧固一根电缆的裸露端段部或者水平分布梳状板的一个齿。
多个其他实施变型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在这方面,应当指出,本发明不局限于所述和所示的实施例。

Claims (10)

1.标准化规格的电气保护装置,其总体上呈平行六面体形状,所述电气保护装置具有两个主表面,这两个主表面分别为一个左表面(11)和一个右表面(12),所述电气保护装置还具有从主表面(11,12)中的一个延伸到另一个的多个侧表面,这多个侧表面分别为一个后表面(13)、一个上表面(14)、一个前表面(15)和一个下表面(16),所述电气保护装置的宽度,即左表面(11)与右表面(12)之间的间距,等于称为标准尺寸的预定距离的整数倍,后表面(13)构型成固定在一个水平布置的支承轨上,上表面(14)具有两个插孔(20,21),上表面的这两个插孔给出分别通到用于第一电极的第一上端子(22)和用于与第一电极不同的第二电极的第二上端子(23)的通道,下表面(16)具有两个插孔(24,25),下表面的这两个插孔给出分别通到用于第一电极的第一下接线端子(26)和用于第二电极的第二下接线端子(27)的通道,每个接线端子(22,23,26,27)构型成接纳一根电缆的裸露端段部或者水平分布的梳状板的一个齿;所述电气保护装置包括:
-在第一上端子(22)与第一下端子(26)之间传输电流的第一电流传输电路,第一电流传输电路包括固定触头(31)和活动触头(32);
-在第二上端子(23)与第二下端子(27)之间传输电流的第二电流传输电路;
-控制活动触头(32)的控制机构(50),控制机构具有两个稳定位置,这两个稳定位置分别为一个切断位置和一个接通位置,在切断位置,活动触头(32)与固定触头(31)间隔一定距离,在接通位置,活动触头(32)压靠在固定触头(31)上;
-操纵杆(19),其从前表面凸伸出,用于手动作用于控制机构(50),以便从切断位置转换到接通位置,或者从接通位置转换到切断位置;
-至少一个触发件(30,33,45),其构型成自动作用于控制机构(50),以便在出现预定的电流传输条件时,使控制机构从接通位置转换到切断位置;以及
-联接于第一电流传输电路的灭弧室(51),灭弧室具有承载固定触头(31)的第一导电尖头管(52)和电连接至活动触头(32)的第二导电尖头管(53),第二导电尖头管面对着第一导电尖头管(52)布置;
其特征在于,变压器(35,102)的环形电枢(40,103)的对所述预定的电流传输条件敏感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第二导电尖头管(53)的向后表面(13)和向灭弧室(51)倾斜的倾斜段部(60):
-位于后表面(13)一侧;以及
-沿前-后方向(55),即沿与主表面(11,12)以及上表面(14)和下表面(16)平行的方向,与第二导电尖头管(53)的所述倾斜段部(60)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保护装置还包括电子卡(43),电子卡连接于所述变压器(35,102)的一个绕组(39,104)和连接于形成所述触发件的一个断路继电器(4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气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尖头管(53)除了所述倾斜段部(60)之外,还包括直立段部(61),倾斜段部(60)由其最远离灭弧室(51)的端部连接于该直立段部,所述环形电枢(40,103)还包括一部分,这一部分相对于直立段部(61):
-位于后表面(13)一侧;以及
-沿前-后方向(55),与第二导电尖头管(53)的所述直立段部(61)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气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电枢(40)在一个沿前-后方向(55)和沿上-下方向(57)取向的平面上具有轴向方向,即平行于左表面(11)和右表面(12)的轴向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气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电枢(40)的轴向方向向灭弧室(51)和向前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气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保护装置包括在所述第一电流传输电路与所述第二电流传输电路之间的绝缘隔板(93),所述环形电枢(40)跨接在所述绝缘隔板(93)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气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电枢(40,103)具有沿左-右方向(56)的轴向方向,即横向于左表面(11)和右表面(12)的轴向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气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保护装置包括在所述第一电流传输电路与所述第二电流传输电路之间的绝缘隔板(93),所述环形电枢(40,103)完全位于所述绝缘隔板(93)的同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气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是差动故障检测变压器(35),对于所述变压器所述预定的电流传输条件是差动故障;所述变压器还包括磁性触发件(30)和热触发件(33)。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气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保护装置包括两个所述变压器,这两个所述变压器分别为一个第一变压器和一个第二变压器,第一变压器是一个差动故障检测变压器(35),对于所述第一变压器所述预定的电流传输条件是差动故障,所述第二变压器是一个电流强度测定变压器(102),对于所述第二变压器所述预定的电流传输条件是长时间的过载电流;所述电气保护装置还包括磁性触发件(30)。
CN201611230943.9A 2015-12-29 2016-12-28 标准化规格的电气保护装置 Active CN1069354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563427 2015-12-29
FR1563427A FR3046289B1 (fr) 2015-12-29 2015-12-29 Appareil electrique de protection au format modulair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35452A CN106935452A (zh) 2017-07-07
CN106935452B true CN106935452B (zh) 2020-07-07

Family

ID=55759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30943.9A Active CN106935452B (zh) 2015-12-29 2016-12-28 标准化规格的电气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3188211B1 (zh)
CN (1) CN106935452B (zh)
AU (1) AU2017200005B2 (zh)
FR (1) FR3046289B1 (zh)
PL (1) PL3188211T3 (zh)
RU (1) RU2719326C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93869B1 (fr) * 2019-03-14 2021-04-09 Legrand France Appareil électrique pour alimenter ou non une charge en fonction de l’état passant ou bloqué d’un organe de commande
FR3102292B1 (fr) 2019-10-16 2021-11-05 Legrand France Appareil de protection d’une installation électrique en courant alternatif
FR3102293B1 (fr) 2019-10-16 2021-11-12 Legrand France Appareil de protection d’une installation électrique en courant alternatif
FR3118334B1 (fr) 2020-12-18 2022-12-23 Legrand France Appareil électrique de protection d’une installation électrique en courant alternatif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00636B1 (fr) * 1993-01-18 1995-03-31 Merlin Gerin Disjoncteur différentiel modulaire.
FR2752479B1 (fr) * 1996-08-13 1998-09-25 Schneider Electric Sa Disjoncteur differentiel electronique
WO2002080328A1 (en) * 2001-03-30 2002-10-10 Pdl Holdings Limited An electrical circuit device with compact terminal configuration
FR2828329B1 (fr) * 2001-07-31 2003-12-12 Legrand Sa Dispositif pour l'extinction d'un arc electrique
GB2381968B (en) * 2001-10-22 2005-04-27 Circuit Breaker Ind Circuit breaker
DE602007006940D1 (de) * 2007-07-26 2010-07-15 Bticino Spa Differentialschutzblock für einen elektrischen Schalter
FR2925756B1 (fr) * 2007-12-20 2010-02-26 Schneider Electric Ind Sas Appareil de protection electrique modulaire comportant une fonction electrique complementaire telle la fonction protection differentielle
CN101645379B (zh) * 2009-09-01 2011-06-08 方华朋 一种带漏电、过载、短路保护的小型断路器
ITBG20100062A1 (it) * 2010-11-17 2012-05-18 Abb Spa Dispositivo di commutazione elettrica.
CN102760622B (zh) * 2012-07-23 2016-03-16 乐清市智顺电气有限公司 无加长宽度为18mm多功能漏电断路器
DE102014208564A1 (de) * 2014-05-07 2015-11-1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Schutzschaltgerät mit zwei Auslösemechaniken mit unterschiedlichen Hebelverhältniss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719326C2 (ru) 2020-04-17
AU2017200005A1 (en) 2017-07-13
EP3188211A1 (fr) 2017-07-05
EP3188211B1 (fr) 2019-10-02
FR3046289A1 (fr) 2017-06-30
PL3188211T3 (pl) 2020-04-30
CN106935452A (zh) 2017-07-07
AU2017200005B2 (en) 2021-04-08
RU2016150823A (ru) 2018-06-26
FR3046289B1 (fr) 2018-02-16
RU2016150823A3 (zh) 2020-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35452B (zh) 标准化规格的电气保护装置
US20150214729A1 (en) Pluggable surge protection system
JP4910913B2 (ja) 漏電遮断器
US9362075B2 (en) Cover assembly for circuit breaker, circuit breaker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US2908782A (en) Circuit breaker
CN104934265A (zh) 用于断路器的模块化气体排放组件
JP2012174686A (ja) 消弧部を有する配線用遮断器
CN111312559B (zh) 配线用断路器
CN114551131A (zh) 直流电灭弧装置和电机式直流电开关设备
JP6704181B2 (ja) 開閉器及び分電盤
JP6680228B2 (ja) 直流回路遮断器
DK2889893T3 (en) Modular electrical appliance
US11538649B2 (en) Circuit breaker housing
KR100832329B1 (ko) 기중차단기의 아크런너
NO319544B1 (no) Modulaert elektrisk apparat som plugges inn i en isolert distribusjonsblokk
JP7019095B2 (ja) 接続変換アダプタおよび電気機器
KR101252409B1 (ko) 히터 결합부를 갖는 베이스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배선용 차단기
JP2785415B2 (ja) 漏電遮断器
KR200496737Y1 (ko) 배선용 차단기의 트립 장치
JP2006310030A (ja) 漏電遮断器
KR101364633B1 (ko) 차단기의 절연 장치
JP4994821B2 (ja) 回路遮断器
JP2023069547A (ja) 回路遮断器及び分電盤
CN116848611A (zh) 绝缘材料壳体和紧凑型线路保护开关
CN112309783A (zh) 塑壳断路器中的门相分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