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35431B - 按键与键盘装置 - Google Patents

按键与键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35431B
CN106935431B CN201511031754.4A CN201511031754A CN106935431B CN 106935431 B CN106935431 B CN 106935431B CN 201511031754 A CN201511031754 A CN 201511031754A CN 106935431 B CN106935431 B CN 1069354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cap
key
pedestal
key according
mov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103175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35431A (zh
Inventor
任大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oler Master Developmen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OOMATEC INTELLIGENC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OMATEC INTELLIGENCE Ltd filed Critical COOMATEC INTELLIGENCE Ltd
Priority to CN20151103175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35431B/zh
Priority to US15/376,950 priority patent/US9972455B2/en
Publication of CN1069354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354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354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354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02Operating parts, i.e. for operating driving mechanism by a mechanical force external to the switch
    • H01H3/12Push-buttons
    • H01H3/122Push-buttons with enlarged actuating area, e.g. of the elongated bar-type; Stabilising mean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0Bases; Stationary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3/14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32Driving mechanisms, i.e. for transmitting driving force to the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33/00Key modules
    • H01H2233/09Actuating striker on actuator part
    • H01H2233/092Locating pin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按键与键盘装置,该按键包括一底座、二限动件、一键帽以及一连动件。底座具有二定位孔分别位于底座的两侧。该些限动件分别具有一卡设部,该些卡设部分别与该些定位孔对应设置。键帽与底座相对而设,键帽分别与该些限动件连接。连动件设置于底座,连动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该些卡设部。其中,当键帽往底座方向移动时,该些卡设部带动连动件转动且分别插入该些定位孔内。本发明也揭示一种具有该按键的键盘装置。

Description

按键与键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键与键盘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改善按压时的松动、摇晃等问题的按键与键盘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电子科技产业的发达与便利,许多电子产品均使用键盘来供使用者进行输入与操作,例如个人电脑、笔记型电脑、手机,或是其它的按键式输入装置等。
一般来说,键盘上的按键大部分为方形键帽(cap)的按键,少部分的按键,例如空白键(Space)、输入键(Enter)、移位键(Shift)等,其长度大于其宽度,该类按键称之为倍数键。不过,由于倍数键的键帽长度大于其宽度,因此,当被按压时,这类按键常会有松动、摇晃而不够紧密的感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可改善按压时按键松动、摇晃等问题的按键与键盘装置。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按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底座,具有分别位于该底座的两侧的两个定位孔;
多个限动件,分别具有一卡设部,这些卡设部分别与该两个定位孔对应设置;
一键帽,与该底座相对而设,该键帽分别与该多个限动件连接;以及
一连动件,设置于该底座,该连动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这些卡设部;
其中,当该键帽往该底座方向移动时,这些卡设部带动该连动件转动且分别插入该两个定位孔内。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该限动件还具有与该卡设部连接的一第一嵌接部,该键帽具有多个第一凸出部,该多个第一凸出部分别具有一第一凹槽,该第一凹槽与该第一嵌接部对应设置。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该限动件还具有一延伸部,该卡设部与该第一嵌接部分别连接于该延伸部的两端。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该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与该键帽的长边的延伸方向相同。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该键帽的长度与该延伸部的长度对应。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一承载件,固设于该底座;及
一致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该承载件,该致动件具有一第二嵌接部,该键帽还具有一第二凸出部,该第二凸出部具有一第二凹槽,该第二凹槽与该第二嵌接部对应设置。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该第二凸出部位于该第二嵌接部内,且该第二凸出部顶抵该键帽。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当该键帽往该底座方向移动时,该第二凸出部带动该致动件移动而插入该承载件。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该连动件的两端分别具有一嵌入段,该嵌入段嵌入该卡设部。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该连动件还具有两个转折段、两个延伸段及一弯折段,该弯折段分别连接该两个延伸段,该转折段分别连接该嵌入段与该延伸段。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该底座还具有突出的两个限制部,该两个延伸段分别卡合于该两个限制部。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当该键帽往该底座方向移动时,该多个限动件带动该连动件转动而使该弯折段顶抵该承载件。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该卡设部具有一对固定臂,该对固定臂大致上彼此平行,并具有弹性,且该对固定臂的距离小于该嵌入段的径向距离。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上述任一按键。
承上所述,在本发明的按键与键盘装置中,凭借限动件的卡设部与底座的定位孔对应设置,使得当键帽往底座方向按压而移动时,限动件可限制键帽的移动,同时,限动件的卡设部将分别插入底座的定位孔内而限制限动件的移动,进而限制键帽的移动,因此,与现有相较,本发明的按键与键盘装置可改善键帽被按压时的松动、摇晃而不够紧密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A及1B分别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按键的分解示意图及组合示意图。
图2A及图2B分别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态样的按键按压前后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键盘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1a-按键;11-底座;111-定位孔;112-限制部;12、12a-限动件;121-卡设部;122-第一嵌接部;123-延伸部;13、13a-键帽;131-第一凸出部;132-第一凹槽;133-第二凸出部;134-第二凹槽;14-连动件;141-嵌入段;142-转折段;143-延伸段;144-弯折段;15-承载件;151-卡合部;16-致动件;161-第二嵌接部;2-键盘装置;21-壳体;22-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图式,说明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按键及应用该按键的键盘装置,其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本发明所有实施态样的图示只是示意,不代表真实尺寸与比例。此外,以下实施例的内容中所称的方位“上”及“下”只是用来表示相对的位置关系。再者,一个元件形成在另一个元件“上”、“之上”、“下”或“之下”可包括实施例中的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直接接触,或也可包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之间还有其他额外元件使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无直接接触。
请参照图1A及图1B所示,图1A及1B分别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按键1的分解示意图及组合示意图。
为了清楚说明按键1的结构,图1B所显示的图示中,限动件12与键帽13的部分是呈现剖视的情况。另外,本实施例的按键1可应用于薄膜式、机械式或半机械式的按键结构,并不限定。此外,按键1例如为倍数键(键帽的长度大于其宽度),并可为键盘的倍数键,例如但不限于为输入键(Enter)、移位键(Shift)、后退键(Backspace)或空白键(Space),或其他按键。
如图1A及图1B所示,按键1包括一底座11、二限动件12、一键帽13以及一连动件14。
底座11具有二定位孔111,该些定位孔111分别位于底座11的两侧。另外,底座11更具有突出于表面的二限制部112,且各限制部112具有一缺口。
该些限动件12分别具有一卡设部121,该些卡设部121分别与该些定位孔111对应设置。于此,“对应设置”是表示,限动件12的尺寸小于或等于定位孔111,使得限动件12往下移动时可插入定位孔111内而被定位,如此限制限动件12的移动行程。另外,本实施例的限动件12更具有与卡设部121连接的一第一嵌接部122。于此,第一嵌接部122位于卡设部121上而与卡设部121直接连接。
键帽13与底座11相对而设,且键帽13分别与该些限动件12连接。如图1B所示,本实施例的键帽13顶抵限动件12,并具有二个第一凸出部131,该些第一凸出部131分别具有一第一凹槽132,且第一凹槽132与第一嵌接部122对应设置。其中,第一嵌接部122的截面例如但不限于为十字状,且第一凹槽132的形状与第一嵌接部122对应,其截面也呈十字状,使得第一嵌接部122可嵌入第一凹槽132内。凭借两第一嵌接部122与两第一凹槽132对应设置,可限制键帽13的移动,使键帽13移动时与限动件12保持紧密连接而不松动。
连动件14设置于底座11,且连动件14的两端分别连接该些卡设部121。于此,连动件14例如为一金属杆或合金杆,且连动件14的两端分别嵌入(或穿入)该些卡设部121内而与卡设部121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连动件14的两端分别具有一嵌入段141,且连动件14是通过嵌入段141嵌入于卡设部121内,以连接限动件12。
另外,连动件14更具有二转折段142、二延伸段143及一弯折段144,弯折段144分别连接该些延伸段143,即该些延伸段143分别连接弯折段144的两端,而转折段142的两端分别连接嵌入段141与延伸段143,使得连动件14的形状类似为U字形。另外,连动件14凭借该些延伸段143分别嵌入该些限制部112,来限制连动件14的运动方式。本实施例的该些限制部112可限制连动件14往一方向(往下的方向)转动。因此,当键帽13往底座11方向按压而移动时,键帽13的第一凸出部131可带动限动件12的第一嵌接部122与卡设部121往下移动,同时连动连动件14,并使该些卡设部121分别插入该些定位孔111内。
在本实施例中,限动件14的卡设部121具有一对固定臂,并且该对固定臂大致上彼此平行。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对固定臂的距离可以(但并不以此为限)较嵌入段141的径向距离(在本实施例系嵌入段141的直径)小。另外,卡设部121较佳是具有弹性,因此当嵌入段141嵌入卡设部121时,该对固定臂会向外弯折以便嵌入段141能顺利的嵌入卡设部121内。由于两固定臂的距离较嵌入段141的径向距离小,因此固定臂会紧夹嵌入段141,使得嵌入段141在卡设部内不会摇晃,而维持了键帽在按下时的平衡。
另外,本实施例的按键1更包括一承载件15及一致动件16。承载件15固设于底座11,并位于两定位孔111之间。于此,如图1A所示,承载座15具有至少一卡合部151,而承载座15是凭借卡合部151卡合底座11而固设于底座11上。另外,致动件16顶抵键帽13,并可滑动地设置于承载件15上。其中,致动件16具有一第二嵌接部161,且键帽13更具有一第二凸出部133,第二凸出部133具有一第二凹槽134,且第二凹槽134与第二嵌接部161对应设置。于此,第二凸出部133位于键帽13的中间位置,并插入致动件16内,使得第二嵌接部161嵌设于第二凹槽134。本实施例的第二嵌接部161的截面也为十字状,且第二凹槽134的形状也与第二嵌接部161对应,第二凹槽134的截面也呈十字状。因此,凭借第二嵌接部161与第二凹槽134对应设置,也可限制键帽13往下的移动方式,使键帽13与致动件16保持紧密连接而不松动。另外,致动件16与承载件15可相对地移动,同时,当键帽13往底座11方向被按压而移动时,第二凸出部133可带动致动件16往下移动而插入承载件15内,使得位于承载件15内部的接点(未显示)可导通。
因此,当按键1的键帽13往下被按压时,键帽13将带动该些限动件12,进而连动连动件14的嵌入段141往下移动,此时,该些卡设部121也分别插入该些定位孔111内。另外,由于连动件14的嵌入段141往下移动,故连动件14将被两限制部112限制而只能转动,使得弯折段144翻转而最后顶抵于承载件15。凭借弯折段144与承载件15可限制连动件14的转动范围。换言之,当键帽13往底座11方向移动时,嵌入段141往下而使连动件14以限制部112为支点而翻转,直到弯折段144顶到承载件15为止(限制键帽13往下移动的深度)。当使用者放手时,通过设置于承载件15内弹性件(未显示)可使键帽13往远离底座11的方向移动而回复到键帽13的原来位置。
承上,在本实施例中,凭借该些限动件12的该些卡设部121分别与底座11的该些定位孔111对应设置,使得当键帽13往底座11方向按压而移动时,该些限动件12可限制键帽13的移动,同时,该些限动件12的该些卡设部121将分别插入该些定位孔111内而限制限动件12与键帽13的移动,因此,与现有相较,按键1可改善被按压时键帽13的松动、摇晃而不够紧密等问题。
另外,请参照图2A及图2B所示,其分别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态样的按键1a按压前后的示意图。
图2A的按键1a与按键1主要的不同在于,按键1a的键帽13a的宽度较按键1的键帽13的宽度宽,因此,按键1a例如但不限于为空白键(Space)。因应键帽13a的宽度,本实施例的按键1a的限动件12a更具有水平延伸的一延伸部123(或称为阻力臂),而且卡设部121与第一嵌接部122分别连接于延伸部123的两端。其中,延伸部123的延伸方向与键帽13的长边的延伸方向相同,都是往水平方向延伸。另外,键帽13的长度与延伸部123的长度对应。换言之,因应不同倍数键的长度,可设计不同长度的延伸部123,因此,设计者可依据键帽13a的长度设计对应长度的延伸部123(键帽13的长度越长,延伸部123也越长)。另外,因应延伸部123的设置,本实施例的连动件14的延伸段143也较长。此外,本实施例键帽13a的第一凸出部131是顶抵于延伸部123。凭借延伸部123的设计,可使使用者按压按键1a时,按压的回馈手感较佳。
此外,按键1a的其他技术特征可参照按键1的相同元件,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3所示,其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键盘装置2的示意图。于此,键盘装置2例如但不限于为个人电脑的键盘。
键盘装置2包含一壳体21与复数按键22,该些按键22设置于壳体21并突出于壳体21。其中,该些按键22的至少其中之一可为倍数键,例如但不限于为输入键(Enter)、移位键(Shift)或后退键(Backspace),或空白键(Space),或其他按键,并不限定。于此,按键22具有上述按键1、1a或其变化态样的所有技术内容,具体技术已于上述中详述,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按键与键盘装置中,凭借限动件的卡设部与底座的定位孔对应设置,使得当键帽往底座方向按压而移动时,限动件可限制键帽的移动,同时,限动件的卡设部将分别插入底座的定位孔内而限制限动件的移动,进而限制键帽的移动,因此,与现有相较,本发明的按键与键盘装置可改善键帽被按压时的松动、摇晃而不够紧密等问题。
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按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薄膜式按键结构,该按键包括:
一底座,具有分别位于该底座的两侧的两个定位孔;
多个限动件,分别具有一卡设部,这些卡设部分别与该两个定位孔对应设置;
一键帽,与该底座相对而设,该键帽分别与该多个限动件连接;
一连动件,设置于该底座,该连动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这些卡设部;以及
两个限制部,从该底座突出,该连动件嵌入该限制部,使得该连动件以该限制部为支点是可旋转的;
其中,当该键帽往该底座方向移动时,这些卡设部带动该连动件转动且分别插入该两个定位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限动件还具有与该卡设部连接的一第一嵌接部,该键帽具有多个第一凸出部,该多个第一凸出部分别具有一第一凹槽,该第一凹槽与该第一嵌接部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限动件还具有一延伸部,该卡设部与该第一嵌接部分别连接于该延伸部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与该键帽的长边的延伸方向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键帽的长度与该延伸部的长度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承载件,固设于该底座;及
一致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该承载件,该致动件具有一第二嵌接部,该键帽还具有一第二凸出部,该第二凸出部具有一第二凹槽,该第二凹槽与该第二嵌接部对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凸出部位于该第二嵌接部内,且该第二凸出部顶抵该键帽。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当该键帽往该底座方向移动时,该第二凸出部带动该致动件移动而插入该承载件。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连动件的两端分别具有一嵌入段,该嵌入段嵌入该卡设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连动件还具有两个转折段、两个延伸段及一弯折段,该弯折段分别连接该两个延伸段,该转折段分别连接该嵌入段与该延伸段。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两个延伸段分别卡合于该两个限制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当该键帽往该底座方向移动时,该多个限动件带动该连动件转动而使该弯折段顶抵该承载件。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卡设部具有一对固定臂,该对固定臂大致上彼此平行,并具有弹性,且该对固定臂的距离小于该嵌入段的径向距离。
14.一种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按键。
CN201511031754.4A 2015-12-31 2015-12-31 按键与键盘装置 Active CN1069354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31754.4A CN106935431B (zh) 2015-12-31 2015-12-31 按键与键盘装置
US15/376,950 US9972455B2 (en) 2015-12-31 2016-12-13 Button and keyboard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31754.4A CN106935431B (zh) 2015-12-31 2015-12-31 按键与键盘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35431A CN106935431A (zh) 2017-07-07
CN106935431B true CN106935431B (zh) 2019-11-15

Family

ID=59226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1031754.4A Active CN106935431B (zh) 2015-12-31 2015-12-31 按键与键盘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972455B2 (zh)
CN (1) CN1069354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31604B (zh) * 2016-08-12 2019-10-18 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按键装置及其多脚支撑平衡杆结构
CN111081487B (zh) * 2018-10-19 2022-09-13 旭丽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及其组装方法
CA3154971A1 (en) * 2019-09-17 2021-03-25 Voyetra Turtle Beach, Inc. Balance bar connecting structure for key and satellite shaft structure for same
US11557446B1 (en) * 2021-10-30 2023-01-17 Jeremy Atienza Keyboard stabilizer adapted for noise reduction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23148Y (zh) * 2008-12-11 2009-10-07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及键盘
CN201859782U (zh) * 2010-11-24 2011-06-08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长型按键及键盘
CN203607300U (zh) * 2013-12-06 2014-05-21 郑国书 一种机械键盘按键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59189B1 (ko) * 2003-10-28 2006-03-10 한국에스엠케이 주식회사 키톱
TWM268664U (en) 2004-10-08 2005-06-21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Keyboard
TWM387357U (en) * 2010-03-19 2010-08-21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Keyswitch and keyboard
TWM400024U (en) 2010-10-22 2011-03-11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Longitudinal keyswitch and keyboard
CN203434056U (zh) 2013-09-12 2014-02-12 袁建君 一种按键结构及应用其的键盘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23148Y (zh) * 2008-12-11 2009-10-07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及键盘
CN201859782U (zh) * 2010-11-24 2011-06-08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长型按键及键盘
CN203607300U (zh) * 2013-12-06 2014-05-21 郑国书 一种机械键盘按键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35431A (zh) 2017-07-07
US9972455B2 (en) 2018-05-15
US20170194109A1 (en) 2017-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35431B (zh) 按键与键盘装置
KR102202341B1 (ko) 압력 감지 키 정규화가 적용된 입력 디바이스 및 키보드
TWI408715B (zh) 按鍵結構以及具有此結構之鍵盤
US20150083562A1 (en) Keyswitch structure
JP2005302018A (ja) 上昇キーを備えたキーボード
CN105206458B (zh) 按键及其键盘
JP5594474B2 (ja) 鍵盤装置
US6733196B2 (en) Stroke-limited key structure and keyboard including the structure
CN103219185A (zh) 按键
JP2010153351A (ja) キー構造及びそのようなキー構造を有するキーボード
TWI691983B (zh) 鍵盤
TWI601172B (zh) 鍵盤
JP6198565B2 (ja) キースイッチ装置
US20150340175A1 (en) Key
TWI601173B (zh) 按鍵結構
TWI585798B (zh) 按鍵與鍵盤裝置
US6810265B2 (en) Input device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same
TW201826306A (zh) 鍵盤
TWI628682B (zh) 按鍵
TW202025190A (zh) 鍵盤
JPH0756672A (ja) キーボードパッド
US20090058811A1 (en) Press-key structure
US9141203B2 (en) Key free mouse device
JP3141685U (ja) 表示と再生装置を有するスイッチ構造
KR100514542B1 (ko) 휴대단말기의 데이터입력방법 및 이를 구현하기 위한입력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21

Address after: 778-1 Zhonghe Road, Zhonghe District, Xinbei City, Taiwan, China

Patentee after: COOLER MASTER DEVELOPMENT Corp.

Address before: The way and China Taiwan District in New Taipei City 788-1 No. 8 floor

Patentee before: COOLER MASTER TECHNOLOGY Inc.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