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31158A - 双离合器变速器动力升档模式的拨叉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离合器变速器动力升档模式的拨叉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31158A
CN106931158A CN201710261208.2A CN201710261208A CN106931158A CN 106931158 A CN106931158 A CN 106931158A CN 201710261208 A CN201710261208 A CN 201710261208A CN 106931158 A CN106931158 A CN 1069311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supply
default
shift fork
d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6120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31158B (zh
Inventor
梁万武
王开国
陈益
严皓
卢刚
莫崇相
张安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26120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311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311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311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311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311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04Smoothing ratio shif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02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2Gear shift yokes, e.g. shift fork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04Smoothing ratio shift
    • F16H2061/0474Smoothing ratio shift by smoothing engagement or release of positive clutches; Methods or means for shock free engagement of dog clutch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04Smoothing ratio shift
    • F16H2061/0481Smoothing ratio shift during range shift from drive (D) or reverse (R) to neutral (N)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变速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离合器变速器动力升档模式的拨叉控制方法,通过控制拨叉执行脱档操作并在分离离合器完全打开之前脱至空档位置,使得双离合器变速器在交互过程的末阶段分离离合器由传递正扭矩转变为传递负扭矩时,分离离合器相应档的拨叉已经脱至空档位置,从而避免了分离离合器的相应档位上的接合套与接合齿相互敲击并发出噪音,进而提高了接合套和接合齿的使用寿命以及车辆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双离合器变速器动力升档模式的拨叉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变速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离合器变速器动力升档模式的拨叉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双离合器变速器是在两套手动变速器的基础上增加电子控制单元、传感器以及换档执行机构组成的机电液一体化复杂系统,其主要用于取代人工手动换档操作,以实现自动换档。其中,电子控制单元的换档控制策略是双离合器变速器的核心技术之一,对整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舒适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目前,现有双离合器变速器主要是通过其中一个离合器的逐渐接合和另一个离合器的逐渐分离来实现换档,两个离合器的扭矩交互的控制质量主要依赖于发动机的扭矩信号精度。但是,由于发动机本体的日常磨损和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等因素会对发动机的扭矩信号精度产生影响,导致发动机的扭矩信号会产生较大的偏差,从而导致接合离合器和分离离合器的扭矩在交互过程中会出现相互干涉的现象,进而导致在交互过程的末阶段分离离合器由传递正扭矩转变为传递负扭矩。如图1所示,其是现有双离合器变速器在动力升档过程中接合套和接合齿相互敲击的原理图,在接合离合器和分离离合器的扭矩交互过程的末阶段,分离离合器由传递正扭矩转变为传递负扭矩,由于此时分离离合器相应档位上的拨叉还未脱至空档位置,从而导致分离离合器的相应档位上的接合套与接合齿相互敲击并发出噪音,进而导致降低接合套和接合齿的使用寿命以及车辆的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离合器变速器动力升档模式的拨叉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以解决现有双离合器变速器在交互过程的末阶段分离离合器由传递正扭矩转变为传递负扭矩时,分离离合器相应档位上的拨叉未脱至空档位置,从而导致分离离合器的相应档位上的接合套与接合齿相互敲击并发出噪音的技术问题,以提高接合套和接合齿的使用寿命以及车辆的舒适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离合器变速器动力升档模式的拨叉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当判断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触发升档控制时,获取所述车辆的运行参数;
根据所述车辆的运行参数,判断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
当判断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为动力模式时,获取分离离合器的接合状态;以及,
当判断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状态符合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状态时,控制拨叉执行脱档操作并在所述分离离合器完全打开之前脱至空档位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动力升档模式的拨叉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
获取换档手柄的位置和发动机的转速;
当所述换档手柄的位置处于升档位置,且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大于预设的第一转速阈值时,判断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触发升档控制。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动力升档模式的拨叉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
获取所述车辆在当前油门下的车速;
当所述车速大于当前档位在当前油门下预设的升档车速时,判断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触发升档控制。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车辆的运行参数包括油门踏板的位置和双离合器变速器的输入扭矩;其中,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的输入扭矩为发动机的输出扭矩减去发动机的附件损耗扭矩后传递给双离合器变速器的净输入扭矩;
所述根据所述车辆的运行参数,判断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具体包括:
当所述油门踏板的位置高于等于预设的油门踏板的位置且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的输入扭矩大于预设的第一输入扭矩阈值,或所述油门踏板的位置低于预设的油门踏板的位置且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的输入扭矩大于预设的第二输入扭矩阈值时,判断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为动力模式;其中,所述第二输入扭矩阈值大于所述第一输入扭矩阈值。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状态包括分离离合器的接合位置;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状态包括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位置;
所述当判断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状态符合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状态时,控制拨叉执行脱档操作并在所述分离离合器完全打开之前脱至空档位置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位置是否符合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位置;其中,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位置根据所述拨叉的脱档力计算得到。
当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位置符合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位置时,控制拨叉执行脱档操作并在所述分离离合器完全打开之前脱至空档位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位置根据所述拨叉的脱档力计算得到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拨叉的脱档力,通过以下计算公式计算所述分离离合器的参考传递扭矩:
T=(F*R*cosα)/(i*f);其中,T为所述分离离合器的参考传递扭矩,F为所述拨叉的脱档力,R为接合齿的半径,α为接合齿的倒锥角,i为传动比,f为接合齿和接合套之间的摩擦系数;
根据所述分离离合器的参考传递扭矩计算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位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状态还包括分离离合器的接合压力;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状态还包括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压力;
所述当判断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状态符合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状态时,控制拨叉执行脱档操作并在所述分离离合器完全打开之前脱至空档位置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压力是否符合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压力;其中,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压力根据所述拨叉的脱档力计算得到。
当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压力符合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压力时,控制拨叉执行脱档操作并在所述分离离合器完全打开之前脱至空档位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压力根据所述拨叉的脱档力计算得到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拨叉的脱档力,通过以下计算公式计算所述分离离合器的参考传递扭矩:
T=(F*R*cosα)/(i*f);其中,T为所述分离离合器的参考传递扭矩,F为所述拨叉的脱档力,R为接合齿的半径,α为接合齿的倒锥角,i为传动比,f为接合齿和接合套之间的摩擦系数;
根据所述分离离合器的参考传递扭矩计算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压力。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控制拨叉执行脱档操作并在所述分离离合器完全打开之前脱至空档位置具体包括:
在第一预设时长阈值内,控制所述拨叉以第一脱档力执行从第一预设位置到第二预设位置的脱档操作;其中,所述第一预设位置为当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状态符合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状态时,所述拨叉所处的位置;
控制所述拨叉以逐渐减小的第二脱档力执行从所述第二预设位置到第三预设位置的脱档操作,且当所述拨叉脱至所述第三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二脱档力减小至第三脱档力;其中,所述第二脱档力小于所述第一脱档力;
控制所述拨叉以逐渐减小的第四脱档力执行从所述第三预设位置到所述空档位置的脱档操作并在所述分离离合器完全打开之前脱至所述空档位置,且当所述拨叉脱至所述空档位置时,所述第四脱档力减小至0;其中,所述第四脱档力小于所述第三脱档力。
为了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双离合器变速器动力升档模式的拨叉控制装置,包括:
运行参数获取模块,用于当判断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触发升档控制时,获取所述车辆的运行参数;
运行状态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车辆的运行参数,判断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
接合状态获取模块,用于当判断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为动力模式时,获取分离离合器的接合状态;以及,
脱档操作执行模块,用于当判断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状态符合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状态时,控制拨叉执行脱档操作并在所述分离离合器完全打开之前脱至空档位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动力升档模式的拨叉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换档手柄的位置和发动机的转速;
第一升档控制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换档手柄的位置处于升档位置,且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大于预设的第一转速阈值时,判断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触发升档控制。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动力升档模式的拨叉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车辆在当前油门下的车速;
第二升档控制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车速大于当前档位在当前油门下预设的升档车速时,判断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触发升档控制。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车辆的运行参数包括油门踏板的位置和双离合器变速器的输入扭矩;其中,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的输入扭矩为发动机的输出扭矩减去发动机的附件损耗扭矩后传递给双离合器变速器的净输入扭矩;
所述运行状态判断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油门踏板的位置高于等于预设的油门踏板的位置且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的输入扭矩大于预设的第一输入扭矩阈值,或所述油门踏板的位置低于预设的油门踏板的位置且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的输入扭矩大于预设的第二输入扭矩阈值时,判断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为动力模式;其中,所述第二输入扭矩阈值大于所述第一输入扭矩阈值。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状态包括分离离合器的接合位置;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状态包括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位置;
所述脱档操作执行模块具体包括:
接合位置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位置是否符合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位置;其中,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位置根据所述拨叉的脱档力计算得到。
第一脱档操作执行单元,用于当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位置符合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位置时,控制拨叉执行脱档操作并在所述分离离合器完全打开之前脱至空档位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位置根据所述拨叉的脱档力计算得到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拨叉的脱档力,通过以下计算公式计算所述分离离合器的参考传递扭矩:
T=(F*R*cosα)/(i*f);其中,T为所述分离离合器的参考传递扭矩,F为所述拨叉的脱档力,R为接合齿的半径,α为接合齿的倒锥角,i为传动比,f为接合齿和接合套之间的摩擦系数;
根据所述分离离合器的参考传递扭矩计算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位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状态还包括分离离合器的接合压力;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状态还包括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压力;
所述脱档操作执行模块具体包括:
接合压力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压力是否符合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压力;其中,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压力根据所述拨叉的脱档力计算得到。
第二脱档操作执行单元,用于当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压力符合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压力时,控制拨叉执行脱档操作并在所述分离离合器完全打开之前脱至空档位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压力根据所述拨叉的脱档力计算得到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拨叉的脱档力,通过以下计算公式计算所述分离离合器的参考传递扭矩:
T=(F*R*cosα)/(i*f);其中,T为所述分离离合器的参考传递扭矩,F为所述拨叉的脱档力,R为接合齿的半径,α为接合齿的倒锥角,i为传动比,f为接合齿和接合套之间的摩擦系数;
根据所述分离离合器的参考传递扭矩计算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压力。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脱档操作执行模块具体包括:
第三脱档操作执行单元,用于在第一预设时长阈值内,控制所述拨叉以第一脱档力执行从第一预设位置到第二预设位置的脱档操作;其中,所述第一预设位置为当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状态符合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状态时,所述拨叉所处的位置;
第四脱档操作执行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拨叉以逐渐减小的第二脱档力执行从所述第二预设位置到第三预设位置的脱档操作,且当所述拨叉脱至所述第三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二脱档力减小至第三脱档力;其中,所述第二脱档力小于所述第一脱档力;
第五脱档操作执行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拨叉以逐渐减小的第四脱档力执行从所述第三预设位置到所述空档位置的脱档操作并在所述分离离合器完全打开之前脱至所述空档位置,且当所述拨叉脱至所述空档位置时,所述第四脱档力减小至0;其中,所述第四脱档力小于所述第三脱档力。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离合器变速器动力升档模式的拨叉控制方法,在双离合器变速器触发升档控制时,获取车辆的运行参数,并根据车辆的运行参数,判断车辆的运行状态;当车辆的运行状态为动力模式时,获取分离离合器的接合状态,并在分离离合器的接合状态符合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状态时,控制拨叉执行脱档操作并在分离离合器完全打开之前脱至空档位置。通过控制拨叉执行脱档操作并在分离离合器完全打开之前脱至空档位置,使得双离合器变速器在交互过程的末阶段分离离合器由传递正扭矩转变为传递负扭矩时,分离离合器相应档位上的拨叉已经脱至空档位置,从而避免了分离离合器的相应档位上的接合套与接合齿相互敲击并发出噪音,进而提高了接合套和接合齿的使用寿命以及车辆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的现有双离合器变速器在动力升档过程中接合套和接合齿相互敲击的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动力升档模式的拨叉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步骤S14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步骤S14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步骤S14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动力升档模式的拨叉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脱档操作执行模块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脱档操作执行模块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框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脱档操作执行模块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2所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双离合器变速器动力升档模式的拨叉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包括步骤:
S11,当判断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触发升档控制时,获取所述车辆的运行参数;
S12,根据所述车辆的运行参数,判断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
S13,当判断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为动力模式时,获取分离离合器的接合状态;以及,
S14,当判断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状态符合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状态时,控制拨叉执行脱档操作并在所述分离离合器完全打开之前脱至空档位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触发升档控制时,获取所述车辆的运行参数,并根据所述车辆的运行参数,判断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当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为动力模式时,获取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状态,并在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状态符合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状态时,控制所述拨叉执行脱档操作并在所述分离离合器完全打开之前脱至空档位置。通过控制所述拨叉执行脱档操作并在所述分离离合器完全打开之前脱至空档位置,使得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在交互过程的末阶段所述分离离合器由传递正扭矩转变为传递负扭矩时,所述分离离合器相应档位上的所述拨叉已经脱至空档位置,从而避免了所述分离离合器的相应档位上的接合套与接合齿相互敲击并发出噪音,进而提高了所述接合套和所述接合齿的使用寿命以及所述车辆的舒适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准确判断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是否触发升档控制,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动力升档模式的拨叉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
获取换档手柄的位置和发动机的转速;
当所述换档手柄的位置处于升档位置,且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大于预设的第一转速阈值时,判断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触发升档控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准确判断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是否触发升档控制,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动力升档模式的拨叉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
获取所述车辆在当前油门下的车速;
当所述车速大于当前档位在当前油门下预设的升档车速时,判断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触发升档控制。
此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车辆从1档到次高档在每个油门下都对应有一个预设的升档车速,当所述车辆的车速在对应的油门下达到对应的档位的预设的升档车速时,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触发升档控制,以执行升档操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将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误判为动力模式,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车辆的运行参数包括油门踏板的位置和双离合器变速器的输入扭矩;其中,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的输入扭矩为发动机的输出扭矩减去发动机的附件损耗扭矩后传递给双离合器变速器的净输入扭矩;
所述步骤S12具体包括:
当所述油门踏板的位置高于等于预设的油门踏板的位置且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的输入扭矩大于预设的第一输入扭矩阈值,或所述油门踏板的位置低于预设的油门踏板的位置且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的输入扭矩大于预设的第二输入扭矩阈值时,判断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为动力模式;其中,所述第二输入扭矩阈值大于所述第一输入扭矩阈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同时对所述油门踏板的位置和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的输入扭矩进行判断,以确保准确判断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为动力模式,从而避免将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误判为动力模式。
此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一输入扭矩阈值的取值范围为5-10N*m,所述第二输入扭矩阈值的取值范围为20-40N*m。当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入扭矩阈值和所述第二输入扭矩阈值也可以采用其它取值范围,只需能够准确判断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为动力模式即可,在此不做更多的赘述。
如图3所示,为了准确判断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状态是否符合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状态,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状态包括分离离合器的接合位置;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状态包括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位置;
在所述步骤S14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4具体包括:
S141,判断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位置是否符合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位置;其中,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位置根据所述拨叉的脱档力计算得到。
S142,当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位置符合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位置时,控制拨叉执行脱档操作并在所述分离离合器完全打开之前脱至空档位置。
在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判断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位置是否符合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位置,从而实现准确判断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状态是否符合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状态,并在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位置符合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位置时,控制所述拨叉执行脱档操作并在所述分离离合器完全打开之前脱至空档位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准确获取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位置,本实施例中的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位置根据所述拨叉的脱档力计算得到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拨叉的脱档力,通过以下计算公式计算所述分离离合器的参考传递扭矩:
T=(F*R*cosα)/(i*f);其中,T为所述分离离合器的参考传递扭矩,F为所述拨叉的脱档力,R为接合齿的半径,α为接合齿的倒锥角,i为传动比,f为接合齿和接合套之间的摩擦系数;
根据所述分离离合器的参考传递扭矩计算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位置。
此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拨叉的脱档力为根据设计要求预设的脱档力。
如图4所示,为了准确判断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状态是否符合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状态,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状态还包括分离离合器的接合压力;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状态还包括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压力;
在所述步骤S14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4具体包括:
S143,判断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压力是否符合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压力;其中,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压力根据所述拨叉的脱档力计算得到。
S144,当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压力符合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压力时,控制拨叉执行脱档操作并在所述分离离合器完全打开之前脱至空档位置。
在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判断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压力是否符合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压力,从而实现准确判断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状态是否符合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状态,并在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压力符合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压力时,控制所述拨叉执行脱档操作并在所述分离离合器完全打开之前脱至空档位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准确获取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压力,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压力根据所述拨叉的脱档力计算得到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拨叉的脱档力,通过以下计算公式计算所述分离离合器的参考传递扭矩:
T=(F*R*cosα)/(i*f);其中,T为所述分离离合器的参考传递扭矩,F为所述拨叉的脱档力,R为接合齿的半径,α为接合齿的倒锥角,i为传动比,f为接合齿和接合套之间的摩擦系数;
根据所述分离离合器的参考传递扭矩计算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压力。
此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拨叉的脱档力为根据设计要求预设的脱档力。
如图5所示,为了确保当判断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状态符合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状态时,能够控制所述拨叉执行脱档操作并在所述分离离合器完全打开之前脱至空档位置,在所述步骤S14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4具体包括:
S145,在第一预设时长阈值内,控制所述拨叉以第一脱档力执行从第一预设位置到第二预设位置的脱档操作;其中,所述第一预设位置为当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状态符合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状态时,所述拨叉所处的位置;
S146,控制所述拨叉以逐渐减小的第二脱档力执行从所述第二预设位置到第三预设位置的脱档操作,且当所述拨叉脱至所述第三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二脱档力减小至第三脱档力;其中,所述第二脱档力小于所述第一脱档力;
S147,控制所述拨叉以逐渐减小的第四脱档力执行从所述第三预设位置到所述空档位置的脱档操作并在所述分离离合器完全打开之前脱至所述空档位置,且当所述拨叉脱至所述空档位置时,所述第四脱档力减小至0;其中,所述第四脱档力小于所述第三脱档力。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拨叉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阈值内无法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脱至所述第二预设位置时,应当增大所述第一脱档力,以确保所述拨叉能够以增大的所述第一脱档力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脱至所述第二预设位置。
为了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双离合器变速器动力升档模式的拨叉控制装置。如图6所示,其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双离合器变速器动力升档模式的拨叉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包括:
运行参数获取模块11,用于当判断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触发升档控制时,获取所述车辆的运行参数;
运行状态判断模块12,用于根据所述车辆的运行参数,判断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
接合状态获取模块13,用于当判断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为动力模式时,获取分离离合器的接合状态;以及,
脱档操作执行模块14,用于当判断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状态符合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状态时,控制拨叉执行脱档操作并在所述分离离合器完全打开之前脱至空档位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所述运行参数获取模块11在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触发升档控制时,获取所述车辆的运行参数,并利用所述运行状态判断模块12根据所述车辆的运行参数,判断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通过所述接合状态获取模块13在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为动力模式时,获取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状态,并利用所述脱档操作执行模块14在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状态符合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状态时,控制所述拨叉执行脱档操作并在所述分离离合器完全打开之前脱至空档位置。通过控制所述拨叉执行脱档操作并在所述分离离合器完全打开之前脱至空档位置,使得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在交互过程的末阶段所述分离离合器由传递正扭矩转变为传递负扭矩时,所述分离离合器相应档位上的所述拨叉已经脱至空档位置,从而避免了所述分离离合器的相应档位上的接合套与接合齿相互敲击并发出噪音,进而提高了所述接合套和所述接合齿的使用寿命以及所述车辆的舒适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准确判断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是否触发升档控制,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动力升档模式的拨叉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换档手柄的位置和发动机的转速;
第一升档控制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换档手柄的位置处于升档位置,且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大于预设的第一转速阈值时,判断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触发升档控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准确判断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是否触发升档控制,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动力升档模式的拨叉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车辆在当前油门下的车速;
第二升档控制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车速大于当前档位在当前油门下预设的升档车速时,判断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触发升档控制。
此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车辆从1档到次高档在每个油门下都对应有一个预设的升档车速,当所述车辆的车速在对应的油门下达到对应的档位的预设的升档车速时,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触发升档控制,以执行升档操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将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误判为动力模式,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车辆的运行参数包括油门踏板的位置和双离合器变速器的输入扭矩;其中,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的输入扭矩为发动机的输出扭矩减去发动机的附件损耗扭矩后传递给双离合器变速器的净输入扭矩;
所述运行状态判断模块12具体用于:当所述油门踏板的位置高于等于预设的油门踏板的位置且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的输入扭矩大于预设的第一输入扭矩阈值,或所述油门踏板的位置低于预设的油门踏板的位置且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的输入扭矩大于预设的第二输入扭矩阈值时,判断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为动力模式;其中,所述第二输入扭矩阈值大于所述第一输入扭矩阈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所述动力模块判断单元同时对所述油门踏板的位置和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的输入扭矩进行判断,以确保准确判断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为动力模式,从而避免将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误判为动力模式。
此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一输入扭矩阈值的取值范围为5-10N*m,所述第二输入扭矩阈值的取值范围为20-40N*m。当然,所述第一输入扭矩阈值和所述第二输入扭矩阈值也可以采用其它取值范围,只需能够准确判断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为动力模式即可,在此不做更多的赘述。
如图7所示,为了准确判断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状态是否符合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状态,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状态包括分离离合器的接合位置;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状态包括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位置;
在所述脱档操作执行模块14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脱档操作执行模块14具体包括:
接合位置判断单元141,用于判断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位置是否符合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位置;其中,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位置根据所述拨叉的脱档力计算得到。
第一脱档操作执行单元142,用于当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位置符合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位置时,控制拨叉执行脱档操作并在所述分离离合器完全打开之前脱至空档位置。
在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所述接合位置判断单元141判断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位置是否符合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位置,从而实现准确判断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状态是否符合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状态,并在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位置符合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位置时,通过所述脱档操作执行单元142控制拨叉执行脱档操作并在所述分离离合器完全打开之前脱至空档位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准确获取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位置,本实施例中的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位置根据所述拨叉的脱档力计算得到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拨叉的脱档力,通过以下计算公式计算所述分离离合器的参考传递扭矩:
T=(F*R*cosα)/(i*f);其中,T为所述分离离合器的参考传递扭矩,F为所述拨叉的脱档力,R为接合齿的半径,α为接合齿的倒锥角,i为传动比,f为接合齿和接合套之间的摩擦系数;
根据所述分离离合器的参考传递扭矩计算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位置。
此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拨叉的脱档力为根据设计要求预设的脱档力。
如图8所示,为了准确判断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状态是否符合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状态,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状态还包括分离离合器的接合压力;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状态还包括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压力;
在所述脱档操作执行模块14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脱档操作执行模块14具体包括:
接合压力判断单元143,用于判断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压力是否符合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压力;其中,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压力根据所述拨叉的脱档力计算得到。
第二脱档操作执行单元144,用于当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压力符合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压力时,控制拨叉执行脱档操作并在所述分离离合器完全打开之前脱至空档位置。
在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所述接合压力判断单元143判断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压力是否符合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压力,从而实现准确判断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状态是否符合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状态,并在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压力符合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压力时,通过所述第二脱档操作执行单元144控制拨叉执行脱档操作并在所述分离离合器完全打开之前脱至空档位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准确获取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压力,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压力根据所述拨叉的脱档力计算得到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拨叉的脱档力,通过以下计算公式计算所述分离离合器的参考传递扭矩:
T=(F*R*cosα)/(i*f);其中,T为所述分离离合器的参考传递扭矩,F为所述拨叉的脱档力,R为接合齿的半径,α为接合齿的倒锥角,i为传动比,f为接合齿和接合套之间的摩擦系数;
根据所述分离离合器的参考传递扭矩计算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压力。
此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拨叉的脱档力为根据设计要求预设的脱档力。
如图9所示,为了确保当判断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状态符合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状态时,能够控制所述拨叉执行脱档操作并在所述分离离合器完全打开之前脱至空档位置,在所述脱档操作执行模块14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脱档操作执行模块14具体包括:
第三脱档操作执行单元145,用于在第一预设时长阈值内,控制所述拨叉以第一脱档力执行从第一预设位置到第二预设位置的脱档操作;其中,所述第一预设位置为当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状态符合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状态时,所述拨叉所处的位置;
第四脱档操作执行单元146,用于控制所述拨叉以逐渐减小的第二脱档力执行从所述第二预设位置到第三预设位置的脱档操作,且当所述拨叉脱至所述第三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二脱档力减小至第三脱档力;其中,所述第二脱档力小于所述第一脱档力;
第五脱档操作执行单元147,用于控制所述拨叉以逐渐减小的第四脱档力执行从所述第三预设位置到所述空档位置的脱档操作并在所述分离离合器完全打开之前脱至所述空档位置,且当所述拨叉脱至所述空档位置时,所述第四脱档力减小至0;其中,所述第四脱档力小于所述第三脱档力。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拨叉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阈值内无法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脱至所述第二预设位置时,应当增大所述第一脱档力,以确保所述拨叉能够以增大的所述第一脱档力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脱至所述第二预设位置。
综上,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离合器变速器动力升档模式的拨叉控制方法,在双离合器变速器触发升档控制时,获取车辆的运行参数,并根据车辆的运行参数,判断车辆的运行状态;当车辆的运行状态为动力模式时,获取分离离合器的接合状态,并在分离离合器的接合状态符合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状态时,控制拨叉执行脱档操作并在分离离合器完全打开之前脱至空档位置。通过控制拨叉执行脱档操作并在分离离合器完全打开之前脱至空档位置,使得双离合器变速器在交互过程的末阶段分离离合器由传递正扭矩转变为传递负扭矩时,分离离合器相应档位上的拨叉已经脱至空档位置,从而避免了分离离合器的相应档位上的接合套与接合齿相互敲击并发出噪音,进而提高了接合套和接合齿的使用寿命以及车辆的舒适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8)

1.一种双离合器变速器动力升档模式的拨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当判断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触发升档控制时,获取所述车辆的运行参数;
根据所述车辆的运行参数,判断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
当判断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为动力模式时,获取分离离合器的接合状态;以及,
当判断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状态符合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状态时,控制拨叉执行脱档操作并在所述分离离合器完全打开之前脱至空档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动力升档模式的拨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获取换档手柄的位置和发动机的转速;
当所述换档手柄的位置处于升档位置,且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大于预设的第一转速阈值时,判断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触发升档控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动力升档模式的拨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获取所述车辆在当前油门下的车速;
当所述车速大于当前档位在当前油门下预设的升档车速时,判断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触发升档控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动力升档模式的拨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运行参数包括油门踏板的位置和双离合器变速器的输入扭矩;其中,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的输入扭矩为发动机的输出扭矩减去发动机的附件损耗扭矩后传递给双离合器变速器的净输入扭矩;
所述根据所述车辆的运行参数,判断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具体包括:
当所述油门踏板的位置高于等于预设的油门踏板的位置且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的输入扭矩大于预设的第一输入扭矩阈值,或所述油门踏板的位置低于预设的油门踏板的位置且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的输入扭矩大于预设的第二输入扭矩阈值时,判断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为动力模式;其中,所述第二输入扭矩阈值大于所述第一输入扭矩阈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动力升档模式的拨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状态包括分离离合器的接合位置;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状态包括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位置;
所述当判断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状态符合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状态时,控制拨叉执行脱档操作并在所述分离离合器完全打开之前脱至空档位置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位置是否符合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位置;其中,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位置根据所述拨叉的脱档力计算得到。
当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位置符合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位置时,控制拨叉执行脱档操作并在所述分离离合器完全打开之前脱至空档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动力升档模式的拨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位置根据所述拨叉的脱档力计算得到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拨叉的脱档力,通过以下计算公式计算所述分离离合器的参考传递扭矩:
T=(F*R*cosα)/(i*f);其中,T为所述分离离合器的参考传递扭矩,F为所述拨叉的脱档力,R为接合齿的半径,α为接合齿的倒锥角,i为传动比,f为接合齿和接合套之间的摩擦系数;
根据所述分离离合器的参考传递扭矩计算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位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动力升档模式的拨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状态还包括分离离合器的接合压力;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状态还包括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压力;
所述当判断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状态符合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状态时,控制拨叉执行脱档操作并在所述分离离合器完全打开之前脱至空档位置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压力是否符合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压力;其中,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压力根据所述拨叉的脱档力计算得到。
当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压力符合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压力时,控制拨叉执行脱档操作并在所述分离离合器完全打开之前脱至空档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动力升档模式的拨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压力根据所述拨叉的脱档力计算得到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拨叉的脱档力,通过以下计算公式计算所述分离离合器的参考传递扭矩:
T=(F*R*cosα)/(i*f);其中,T为所述分离离合器的参考传递扭矩,F为所述拨叉的脱档力,R为接合齿的半径,α为接合齿的倒锥角,i为传动比,f为接合齿和接合套之间的摩擦系数;
根据所述分离离合器的参考传递扭矩计算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压力。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动力升档模式的拨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拨叉执行脱档操作并在所述分离离合器完全打开之前脱至空档位置具体包括:
在第一预设时长阈值内,控制所述拨叉以第一脱档力执行从第一预设位置到第二预设位置的脱档操作;其中,所述第一预设位置为当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状态符合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状态时,所述拨叉所处的位置;
控制所述拨叉以逐渐减小的第二脱档力执行从所述第二预设位置到第三预设位置的脱档操作,且当所述拨叉脱至所述第三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二脱档力减小至第三脱档力;其中,所述第二脱档力小于所述第一脱档力;
控制所述拨叉以逐渐减小的第四脱档力执行从所述第三预设位置到所述空档位置的脱档操作并在所述分离离合器完全打开之前脱至所述空档位置,且当所述拨叉脱至所述空档位置时,所述第四脱档力减小至0;其中,所述第四脱档力小于所述第三脱档力。
10.一种双离合器变速器动力升档模式的拨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运行参数获取模块,用于当判断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触发升档控制时,获取所述车辆的运行参数;
运行状态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车辆的运行参数,判断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
接合状态获取模块,用于当判断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为动力模式时,获取分离离合器的接合状态;以及,
脱档操作执行模块,用于当判断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状态符合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状态时,控制拨叉执行脱档操作并在所述分离离合器完全打开之前脱至空档位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动力升档模式的拨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动力升档模式的拨叉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换档手柄的位置和发动机的转速;
第一升档控制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换档手柄的位置处于升档位置,且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大于预设的第一转速阈值时,判断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触发升档控制。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动力升档模式的拨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动力升档模式的拨叉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车辆在当前油门下的车速;
第二升档控制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车速大于当前档位在当前油门下预设的升档车速时,判断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触发升档控制。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动力升档模式的拨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运行参数包括油门踏板的位置和双离合器变速器的输入扭矩;其中,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的输入扭矩为发动机的输出扭矩减去发动机的附件损耗扭矩后传递给双离合器变速器的净输入扭矩;
所述运行状态判断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油门踏板的位置高于等于预设的油门踏板的位置且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的输入扭矩大于预设的第一输入扭矩阈值,或所述油门踏板的位置低于预设的油门踏板的位置且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的输入扭矩大于预设的第二输入扭矩阈值时,判断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为动力模式;其中,所述第二输入扭矩阈值大于所述第一输入扭矩阈值。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动力升档模式的拨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状态包括分离离合器的接合位置;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状态包括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位置;
所述脱档操作执行模块具体包括:
接合位置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位置是否符合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位置;其中,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位置根据所述拨叉的脱档力计算得到。
第一脱档操作执行单元,用于当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位置符合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位置时,控制拨叉执行脱档操作并在所述分离离合器完全打开之前脱至空档位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动力升档模式的拨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位置根据所述拨叉的脱档力计算得到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拨叉的脱档力,通过以下计算公式计算所述分离离合器的参考传递扭矩:
T=(F*R*cosα)/(i*f);其中,T为所述分离离合器的参考传递扭矩,F为所述拨叉的脱档力,R为接合齿的半径,α为接合齿的倒锥角,i为传动比,f为接合齿和接合套之间的摩擦系数;
根据所述分离离合器的参考传递扭矩计算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位置。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动力升档模式的拨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状态还包括分离离合器的接合压力;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状态还包括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压力;
所述脱档操作执行模块具体包括:
接合压力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压力是否符合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压力;其中,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压力根据所述拨叉的脱档力计算得到。
第二脱档操作执行单元,用于当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压力符合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压力时,控制拨叉执行脱档操作并在所述分离离合器完全打开之前脱至空档位置。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动力升档模式的拨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压力根据所述拨叉的脱档力计算得到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拨叉的脱档力,通过以下计算公式计算所述分离离合器的参考传递扭矩:
T=(F*R*cosα)/(i*f);其中,T为所述分离离合器的参考传递扭矩,F为所述拨叉的脱档力,R为接合齿的半径,α为接合齿的倒锥角,i为传动比,f为接合齿和接合套之间的摩擦系数;
根据所述分离离合器的参考传递扭矩计算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压力。
18.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动力升档模式的拨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档操作执行模块具体包括:
第三脱档操作执行单元,用于在第一预设时长阈值内,控制所述拨叉以第一脱档力执行从第一预设位置到第二预设位置的脱档操作;其中,所述第一预设位置为当所述分离离合器的接合状态符合所述预设的分离离合器的参考接合状态时,所述拨叉所处的位置;
第四脱档操作执行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拨叉以逐渐减小的第二脱档力执行从所述第二预设位置到第三预设位置的脱档操作,且当所述拨叉脱至所述第三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二脱档力减小至第三脱档力;其中,所述第二脱档力小于所述第一脱档力;
第五脱档操作执行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拨叉以逐渐减小的第四脱档力执行从所述第三预设位置到所述空档位置的脱档操作并在所述分离离合器完全打开之前脱至所述空档位置,且当所述拨叉脱至所述空档位置时,所述第四脱档力减小至0;其中,所述第四脱档力小于所述第三脱档力。
CN201710261208.2A 2017-04-20 2017-04-20 双离合器变速器动力升档模式的拨叉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Active CN1069311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61208.2A CN106931158B (zh) 2017-04-20 2017-04-20 双离合器变速器动力升档模式的拨叉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61208.2A CN106931158B (zh) 2017-04-20 2017-04-20 双离合器变速器动力升档模式的拨叉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31158A true CN106931158A (zh) 2017-07-07
CN106931158B CN106931158B (zh) 2018-10-19

Family

ID=59437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61208.2A Active CN106931158B (zh) 2017-04-20 2017-04-20 双离合器变速器动力升档模式的拨叉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3115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63838A (zh) * 2021-01-11 2022-07-19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换挡控制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61577A1 (en) * 2009-04-09 2010-10-14 Macfarlane Kevin Gear Shift Control of a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CN101918740A (zh) * 2007-07-26 2010-12-15 格特拉格传动机构和齿轮工厂赫尔曼·哈根迈尔有限公司&两合公司 用于控制在双离合器变速器中的升档过程的方法
CN102230532A (zh) * 2011-04-08 2011-11-02 浙江万里扬变速器股份有限公司 双离合式自动变速器换挡控制方法
US8529405B2 (en) * 2010-01-25 2013-09-1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Ratio shift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multiple-ratio automatic transmission
US20150024905A1 (en) * 2013-07-17 2015-01-22 Eaton Corporation Method for non-microslip based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power on up shift
CN105370872A (zh) * 2014-08-19 2016-03-02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双离合变速器的带动力降档控制
CN106164542A (zh) * 2014-02-11 2016-11-23 伊顿公司 双离合器式变速器的离合器全滑移动力换挡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8740A (zh) * 2007-07-26 2010-12-15 格特拉格传动机构和齿轮工厂赫尔曼·哈根迈尔有限公司&两合公司 用于控制在双离合器变速器中的升档过程的方法
US20100261577A1 (en) * 2009-04-09 2010-10-14 Macfarlane Kevin Gear Shift Control of a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US8529405B2 (en) * 2010-01-25 2013-09-1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Ratio shift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multiple-ratio automatic transmission
CN102230532A (zh) * 2011-04-08 2011-11-02 浙江万里扬变速器股份有限公司 双离合式自动变速器换挡控制方法
US20150024905A1 (en) * 2013-07-17 2015-01-22 Eaton Corporation Method for non-microslip based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power on up shift
CN106164542A (zh) * 2014-02-11 2016-11-23 伊顿公司 双离合器式变速器的离合器全滑移动力换挡
CN105370872A (zh) * 2014-08-19 2016-03-02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双离合变速器的带动力降档控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63838A (zh) * 2021-01-11 2022-07-19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换挡控制方法
CN114763838B (zh) * 2021-01-11 2023-08-15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换挡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31158B (zh) 2018-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42063B (zh) 一种湿式双离合器变速箱正扭矩顺序降档控制方法
CN106870721B (zh) Amt变速器换挡啮合点位置自学习方法
CN107117160A (zh) 一种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2562968B (zh) 无动力中断换挡的自动变速驱动装置及其换挡控制方法
CN101832387A (zh) 一种机械自动变速器amt档位切换控制方法
CN106907477B (zh) 滑行降档工况下同步器预啮合的控制方法、装置及tcu
CN103410959A (zh)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从空挡滑行到在挡行驶的控制方法
CN102606315B (zh) 基于dct的发动机节气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WO2012023206A1 (ja) 車両用エンジンの制御装置
CN106931158A (zh) 双离合器变速器动力升档模式的拨叉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2472387B (zh) 用于控制变速箱的方法和装置
CN105584484B (zh) 一种装载机amt换档过程中发动机的转速节能控制方法
US6889804B2 (en) Clutch control method
CN108343714A (zh) 汽车变速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4358863B (zh) 机械自动换挡控制装置
CN107117161A (zh) 一种正转矩升档方法
CN108488376B (zh) 一种避免拖拉机换挡循环的换挡曲线确定方法
CN205978297U (zh) 具有湿式离合器的四挡变速系统
KR20100089224A (ko) 차량용 듀얼 클러치 변속기의 변속 제어 방법
CN209638336U (zh) 一种使汽车实现倍速变速的副变速箱
JP6314676B2 (ja) 車両用動力伝達装置の制御装置
KR101601439B1 (ko) 차량용 변속기
CN115217955B (zh) 双离合变速器的升挡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车辆
CN202100698U (zh) 一种用于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的选换档操纵机构
CN105257815A (zh) 一种采用电磁阀及拨片式变档方式的变速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