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29075A - 一种碳素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碳素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29075A
CN106929075A CN201611182893.1A CN201611182893A CN106929075A CN 106929075 A CN106929075 A CN 106929075A CN 201611182893 A CN201611182893 A CN 201611182893A CN 106929075 A CN106929075 A CN 1069290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troleum coke
production method
carbon materials
ball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8289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晓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Changzhou Taiqi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Changzhou Taiqi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Changzhou Taiqi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Changzhou Taiqi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18289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29075A/zh
Publication of CN1069290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290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B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OF CARBONACEOUS MATERIALS FOR PRODUCTION OF GAS, COKE, TAR, OR SIMILAR MATERIALS
    • C10B55/00Coking mineral oils, bitumen, tar, and the like or mixtures thereof with solid carbonaceous material
    • C10B55/02Coking mineral oils, bitumen, tar, and the like or mixtures thereof with solid carbonaceous material with solid materia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ke Indust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碳素材料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技术指标:沥青浸渍前:体积密度1.45~1.80g/cm 3;真密度2.05~2.15g/cm 3;吸水率10~25%;显气孔率15~30%;粉末比电阻320~4600Ω•mm 2/m;沥青浸渍后:体积密度1.6~1.90g/cm 3;吸水率1~5%;显气孔率1.5~10%。本发明通过对锻前石油焦进行压密、煅烧、油浸生产出体积密度、真密度、耐压强度、导电性普遍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碳素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素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石油蒸馏后的残渣、渣油或石油沥青经过高温焦化后的产物称 为锻前石油焦,经过煅烧处理后成为煅后石油焦。煅后石油焦可以生产石墨化电极、铝电解用预焙阳极、自焙阳极糊、阴极槽冷揭炭素料、阴极糊、纯石墨化坩埚、石墨电枢等碳素制品。
目前生产的煅后石油焦体积密度一般 0.9 〜 1.1 g/cm 3 ;真密度 2.0 〜2.10 g/cm 3 ;显气孔率 40% 〜 60% ;吸水率 30 〜 50% ;由于体积密度低,耐压强度、导电性差,生产碳素制品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沥青粘结剂,而沥青的结焦值只有 50%,最终影响碳素制品质量。石油焦的性能指标是由其生产加工方法决定的,现有的方法是把锻前石油焦直接经过罐式煅烧炉煅烧处理,成为煅后石油焦,然后再破碎到需要的粒度。该方法虽然简单,但产品指标波动严重,达不到要求, 致使碳素制品质量降低。为提高碳素制品质量,需要一种体积密度、真密度大 ;导电性好的石油焦产品,及其生产该产品的方法。经查阅相关资料和生产企业调查,还未发现指标先进的石油焦产品及其生产方法。中国专利申请“石油焦粉末成块工艺及其专用压块机”申请号 99116510.1,公开了一种冶炼行业作为还原剂的石油焦粉末成块方法及设备,虽提及了用成块方式处理石油焦粉末,但没有涉及石油焦体积密度问题,实际上作为还原剂也没有必要要求石油焦的体积密度。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的缺点,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用的碳素材料及其生产方法,通过对锻前石油焦进行压密、煅烧、油浸生产出体积密度、真密度、耐压强度、导电性普遍提高。
为达成以上所述的目的,本发明的一种碳素材料及其生产方法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碳素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 其特征在于 , 具有如下技术指标 :沥青浸渍前 :体积密度1.45〜1.80g/cm 3 ;真密度2.05〜2.15g/cm 3 ;吸水率10〜25% ;显气孔率 15 〜30% ;粉末比电阻 320 〜 4600Ω•mm 2 /m ;沥青浸渍后 :体积密度 1.6 〜 1.90g/cm 3;吸水率 1 〜 5% ;显气孔率 1.5 〜 10%。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a、取锻前石油焦为原料,用筛分设备进行筛分分级,筛下料控制临界粒度尺寸为 2 〜30mm,筛上料经破碎机再筛分 ;
b、筛下料进入压力机或压球机,使用压球机时,调整压辊液压推力 50 〜 120 吨,压成28×25×15mm 到 100×75×40mm 块状 ;
c、经过压球后的石油焦用固定蓖条筛筛分,蓖条之间净空宽度 12 〜 13mm,筛下料重新返回到压球机储料槽中,经过预压螵旋,继续压块 ;
d、筛上料送入罐式煅烧炉或回转窑,在 1280 〜 1300℃温度条件下进行煅烧 ;
e、煅烧后的石油焦分成二部分,一部分保持石油 190 〜 210℃条件下,装入铁笼中,直接进入油浸装置进行真空、加压沥青浸渍,油浸后的石油焦送入 230 〜 250℃温度的加热槽中,控干石油焦表面多余沥青后取出,成为块状浸渍压密煅后石油焦,另一部分则降到室温,直接生产石油焦粉料。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
1、压密煅后石油焦产品质量均衡、稳定,先后生产的产品技术指标一致 ;
2、压密煅后石油焦体积密度增加 20 〜 40% ;真密度增加 0.5 〜 1.5% ;粉末比电阻降低5 〜 20% ;
3、减少了石油焦混捏过程中沥青加入量,提高了混捏效率,同时减少了沥青烟气排放量对环境的影响 ;
4、压密煅后石油焦具有石墨化各向异性特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
对锻前石油焦原料,直接通过筛分设备进行筛分分级,筛分设备选单层筛网,机械筛分方式,可以是回转筛、自定中心振动筛、电磁电机振动筛、直线筛等。按罐式煅烧炉生产能力2t/h 设计,考虑筛上、筛下通过量,处理能力取 10t/h。
筛上料直接进入罐式锻烧炉煅烧,用于生产普通石油焦产品,保证普通石油焦稳定的质量和生产能力。筛下料进入压球机进行压球,压球机压辊推力液压调整范围 50 〜120 吨,主机转速可调,主电机功率 >36Kw,带螺旋预压装置,属标准设备。
根据压球机压球大小,来调整筛分设备筛下料最大颗粒尺寸,压球机压球形尺寸范围 :最大 100×75×40mm,最小 28×25×150mm, 相应要求筛下料控制最大临界粒度尺寸2 〜 30mm。根据石油焦要达到的体积密度、压球机生产能力、压球机压辊最大推力等条件在上述范围内选择筛下料粒度。
经过压球后的石油焦用固定蓖条筛筛分,蓖条筛采用普通钢焊制,要求长度1.5〜 2.0mm,宽度 0.6 〜 1.0mm,蓖条之间净空宽度 12 〜 13mm。筛下料重新返回到压球机储料槽中,经过预压螺旋,继续压球。筛上料为合格品,直接送到锻烧设备中煅烧。锻烧设备采用罐式锻烧炉或回转窑,在 1280 〜 1300℃温度条件下进行煅烧,煅烧后的石油焦分成二部分,一部分保持石油焦在 200℃温度下,装入铁笼中,进入 5m 3 油浸装置进行真空、加压沥青浸渍。沥青真空油浸装置由真空、导热油加热、沥青加压等系统组成。按罐式煅烧炉生产能力 2t/h 计算,取 5m 3 立式油浸罐。导热油加热系统利用煅烧炉的热源,保持导热油温度 200〜 220℃之间,要求真空度 >0.09Mpa, 沥青加压压力 0.4 〜 0.8Mpa。油浸周期 30 〜 40min,处理能力 2 〜 5t/h。油浸后的石油焦送入 240℃温度的加热槽中,加热槽可以单独设立,也可利用油浸装置中的油浸槽代替。在加热槽中控干石油焦表面多余沥青 后取出,成为浸渍压密煅后石油焦。另一部分将锻烧后的石油焦降到室温,直接生产 <0.08mm 石油焦粉料。
实施例二 :该方案采用连续生产方式。煅前石油焦原料用破碎机进行破碎,按罐式煅烧炉生产能力 2t/h 设计 , 根据煅前石油焦粒度状况和压球机所需石油焦粒度进行考虑,破碎机生产能力 5 〜 10t/h。按进出料破碎比 1 :5 〜 10 进行选择,可以是锤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齿辊式破碎机、细齿颚式破碎机或焦炭专用破碎设备。破碎后的石油焦通过筛分设备进行筛分,筛上料回到破碎机从新破碎,筛下料进入压球机进行压球,形成破碎、筛分闭路循环系统。根据压球机压球大 小来调整破碎机出料口和筛分设备筛网尺寸,压球机压球形尺寸范围 :最大 100× 75×40mm,最小 28×25×15mm,相应控制破碎机和筛下料颗粒尺寸 2 〜30mm。生产压密石油焦的余下工艺过程与设备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 :
锻前石油焦的破碎与筛分闭路循环系统与方案二相同,但要求筛下料最大粒度控制在0.5 〜 3.0mm 之间。筛下料进入储料槽保温,然后与液体沥青结合剂、锻前石油焦粉料一起投入到高速混合机中混合。高速混合机有效容积 1.0m 3 , 具有导热油保温夹套。混合温度在 140 〜 160℃,混合机转速可以调整和控制。采用飞机翅膀结构的搅拌器,使石油焦在混合过程中悬浮在空气中,进行髙速混合。电机功率 30Kw,设备处理能力 2t/h,目前已定型为标准设备。
高速混合机釆用保温夹套结构。由于高速混合机是间歇工作的,进出料必须釆用储料槽进行过度,储料槽为恒温保温装置,要求槽内温度 150 〜 180℃,进入带保温夹套的高速混合机共三种原料,石油焦筛下料、锻前石油焦粉和液体沥 青结合剂。煅前石油焦粉是釆用煅前石油焦进行粉磨,细度要求 80μm 时筛上料量 <5%,其中 <40μm 含量 >50%。沥青结合剂的技术指标和温度与粘度关系见表 4 所示 :
表 4 沥青结合剂指标 :
沥青结合剂温度与粘度的关系(单位 map•s)
三种原料的配合比例是 :自然破碎粒度 0.5 〜 3.mm 的煅前石油焦 74 〜 79% ;<80 μm煅前石油焦粉 20% ;沥青结合剂 1 〜 6%,一次混合量 800 〜 600kg,混合周期为20 〜 30min。混合好的物料送到 150℃保温储料槽中,该料槽既是高速混合机出料槽,也是压密设备的供料槽。把保温储料槽中物料取出送入真空压力机压密,也可直接采用压球机压密。真空压力机釆用压制耐火材料镁碳砖的 750 〜 1600t 油压式压力机,属标准压砖设备。可以釆用人工或自动给料和出料,生产能力 1 〜 5t/h。后续工艺过程与设备与实施例一、二相同。
天然石墨或人造石墨、石墨化坩埚、预焙阳极、碳砖制品等高体积密度颗粒原材料,也可以参照压密煅后石油焦生产方法生产。

Claims (2)

1. 一种碳素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 其特征在于 , 具有如下技术指标 :
沥青浸渍前 :体积密度1.45〜1.80g/cm 3 ;真密度2.05〜2.15g/cm 3 ;吸水率10〜25% ;显气孔率 15 〜 30% ;粉末比电阻 320 〜 4600Ω•mm 2 /m ;沥青浸渍后 :体积密度 1.6 〜 1.90g/cm 3 ;吸水率 1 〜 5% ;显气孔率 1.5 〜 10%。
2. 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碳素材料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a、取锻前石油焦为原料,用筛分设备进行筛分分级,筛下料控制临界粒度尺寸为 2 〜30mm,筛上料经破碎机再筛分 ;
b、筛下料进入压力机或压球机,使用压球机时,调整压辊液压推力 50 〜 120 吨,压成28×25×15mm 到 100×75×40mm 块状 ;
c、经过压球后的石油焦用固定蓖条筛筛分,蓖条之间净空宽度 12 〜 13mm,筛下料重新返回到压球机储料槽中,经过预压螵旋,继续压块 ;
d、筛上料送入罐式煅烧炉或回转窑,在 1280 〜 1300℃温度条件下进行煅烧 ;
e、煅烧后的石油焦分成二部分,一部分保持石油 190 〜 210℃条件下,装入铁笼中,直接进入油浸装置进行真空、加压沥青浸渍,油浸后的石油焦送入 230 〜 250℃温度的加热槽中,控干石油焦表面多余沥青后取出,成为块状浸渍压密煅后石油焦,另一部分则降到室温,直接生产石油焦粉料。
CN201611182893.1A 2016-12-20 2016-12-20 一种碳素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Pending CN1069290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82893.1A CN106929075A (zh) 2016-12-20 2016-12-20 一种碳素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82893.1A CN106929075A (zh) 2016-12-20 2016-12-20 一种碳素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29075A true CN106929075A (zh) 2017-07-07

Family

ID=59444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82893.1A Pending CN106929075A (zh) 2016-12-20 2016-12-20 一种碳素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29075A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14615A (zh) * 2014-07-28 2016-02-10 陕西胜慧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碳素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14615A (zh) * 2014-07-28 2016-02-10 陕西胜慧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碳素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64894B (zh) 利用氧化石墨烯制备各向同性等静压石墨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5441979A (zh) 利用铝电解废旧炭素阴极制备预焙阳极的方法
CN107522196A (zh) 一种超硬等静压石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08462A (zh) 制备电石的方法
CN101723353B (zh) 一种高密度型焦炭的生产方法
CN102010202A (zh) 一种制备电解铝用冷捣糊的方法
CN107235728A (zh) 一种预焙阳极节能生产的工艺
CN104860678A (zh) 一种采用天然石墨制备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方法
CN102355759B (zh) 铁合金冶炼专用炭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58707A (zh) 一种铝框阳极的铸型焙烧方法
CN103601173A (zh) 采用压球工艺生产炭素制品的方法
CN105271207A (zh) 一种等静压各向同性石墨的制备工艺
CN101696003B (zh) 一种炭素电极工艺配方及炭素电极生产方法
CN101343582B (zh) 一种采用压球工艺生产型焦炭的方法
CN1227327C (zh) 压密煅后石油焦及其生产方法
CN105347825A (zh) 一种高强度低电阻常温冷捣糊的制备方法
AU772530B2 (en) Method for making carbon blocks highly resistant to thermal shock
CN103773979A (zh) 一种再生利用钛屑或钛边角料制备铝钛中间合金的方法
CN102963879A (zh) 一种采用压球工艺生产的型焦炭及其生产方法
CN106929075A (zh) 一种碳素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5314615A (zh) 一种碳素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6554013B (zh) 一种全石墨质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90589A (zh) 纳米碳电极配料及生产方法
Wilkening Maintaining consistent anode density using varying carbon raw materials
JPH0714804B2 (ja) 高密度等方性炭素材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70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