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26755A - 动态定位器坡度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动态定位器坡度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26755A
CN106926755A CN201710202185.8A CN201710202185A CN106926755A CN 106926755 A CN106926755 A CN 106926755A CN 201710202185 A CN201710202185 A CN 201710202185A CN 106926755 A CN106926755 A CN 1069267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dient
defect
threshold value
normal
anchor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0218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26755B (zh
Inventor
王燕国
时菁
谢大鹏
王婧
汪海瑛
李乾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Corp Ltd CARS
Infrastructure Inspection Institute of CARS
Beijing IMAP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Corp Ltd CARS
Infrastructure Inspection Institute of CARS
Beijing IMA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Corp Ltd CARS, Infrastructure Inspection Institute of CARS, Beijing IMAP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Corp Ltd CARS
Priority to CN20171020218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2675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267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267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267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267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MPOWER SUPPLY LINES, AND DEVICES ALONG RAILS, FOR ELECTRICALLY- PROPELLED VEHICLES
    • B60M1/00Power supply lines for contact with collector on vehicle
    • B60M1/12Trolley lin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M1/28Manufacturing or repairing trolley l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urrent-Collector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 Propelled Vehicles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态定位器坡度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含:采集定位点处实时的动态定位器坡度数值和检测车的运行时速;根据检测线路的设计最高运行速度和所述检测车的运行时速计算获得所述定位点处的接触线容许抬升量;根据静态定位器坡度容许范围阈值获得动态定位器坡度偏大缺陷阈值;根据静态定位器坡度容许范围阈值、所述定位点处的接触线容许抬升量以及定位器相关信息获得偏小缺陷阈值;将定位点处实时的动态定位器坡度数值分别与所述偏大缺陷阈值和所述偏小缺陷阈值进行比较,获得所述定位点处的动态定位器坡度缺陷状态。

Description

动态定位器坡度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态定位器坡度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定位器是列车运行中与受电弓最接近的部件之一;列车高速通过时,在受电弓与接触网的接触压力作用下,接触线及定位器会有一定程度的抬升,因此,定位装置(定位器、定位管等)的结构和状态应保证受电弓通过定位点时,接触线能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抬升,且不产生明显硬点,为避免受电弓通过时碰撞定位器导致打弓而造成接触网运营事故,对定位器坡度的范围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定位器坡度的检测是一项重要的接触网安全性检测项目。我国当前的接触网检修维护中,对静态定位器坡度有明确的检修维护要求;请参考图1所示,根据《TG/GD 124-2015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静态定位器坡度的限界值为4°~15°。现场一般通过角度仪对静态定位器坡度进行测量,然后根据标准进行静态定位器坡度缺陷的检测。
然而现有对于静态定位器坡度缺陷的检测方法,已无法满足我国高速铁路接触网检修维护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对静态定位器坡度的测量,需要以人工方式逐个定位点进行;对静态定位器坡度的测量,需要接触网断电,并登乘作业梯车或轨道车;在曲线区段,还需进行轨平面倾斜角度的测量,以对静态定位器坡度的测量数值进行修正。综上,现有对于静态定位器坡度缺陷的检测方法,严重制约了我国高速铁路接触网检修维护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态定位器坡度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静态定位器坡度缺陷的检测方法检测效率低下的缺点。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动态定位器坡度缺陷检测方法具体包含:采集定位点处实时的动态定位器坡度数值和检测车的运行时速;根据检测线路的设计最高运行速度和所述检测车的运行时速计算获得所述定位点处的接触线容许抬升量;根据静态定位器坡度容许范围阈值获得动态定位器坡度偏大缺陷阈值;根据静态定位器坡度容许范围阈值、所述定位点处的接触线容许抬升量以及定位器相关信息获得偏小缺陷阈值;将定位点处实时的动态定位器坡度数值分别与所述偏大缺陷阈值和所述偏小缺陷阈值进行比较,获得所述定位点处的动态定位器坡度缺陷状态。
在上述动态定位器坡度缺陷检测方法中,优选的,根据检测线路的设计最高运行速度和所述检测车的运行时速计算获得所述定位点处的接触线容许抬升量包含:依据定位点处接触线抬升量与弓网接触力成正比,以及检测线路的设计最高运行速度和所述检测车的运行时速,计算获得受电弓通过所述定位点处的接触线容许抬升量。
在上述动态定位器坡度缺陷检测方法中,优选的,所述计算获得受电弓通过所述定位点处的接触线容许抬升量包含: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获得所述定位点处的接触线容许抬升量;
在上式中,vmax为检测线路的设计最高运行速度,v为当前检测车的运行时速,Δhmax为线路设计的最大容许抬升量,Δh为定位点处的接触线容许抬升量。
在上述动态定位器坡度缺陷检测方法中,优选的,根据静态定位器坡度容许范围阈值获得动态定位器坡度偏大缺陷阈值包含:将所述静态定位器坡度容许范围中最大坡度值设为所述动态定位器坡度偏大缺陷阈值。
在上述动态定位器坡度缺陷检测方法中,优选的,根据静态定位器坡度容许范围阈值、所述定位点处的接触线容许抬升量以及定位器相关信息获得偏小缺陷阈值包含: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获得偏小缺陷阈值;
在上式中,vmax为检测线路的设计最高运行速度,v为当前检测车的运行时速,Δhmax为线路设计的最大容许抬升量,静态定位器坡度θstatic容许范围为θmin≤θstatic≤θmax;L为定位器长度,θDefect为偏小缺陷阈值。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动态定位器坡度缺陷检测系统,所述系统包含:偏大缺陷检测模块、偏小缺陷检测模块、计算模块、比较模块、速度采集模块和定位器坡度检测设备;所述定位器坡度检测设备用于采集各定位点处实时的动态定位器坡度数值和检测车的运行时速;所述速度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检测车的运行时速;所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检测线路的设计最高运行速度和所述检测车的运行时速计算获得所述定位点处的接触线容许抬升量;所述偏大缺陷检测模块用于根据静态定位器坡度容许范围阈值获得动态定位器坡度偏大缺陷阈值;所述偏小缺陷检测模块用于根据静态定位器坡度容许范围阈值、所述定位点处的接触线容许抬升量以及定位器相关信息获得偏小缺陷阈值;所述比较模块用于将定位点处实时的动态定位器坡度数值分别与所述偏大缺陷阈值和所述偏小缺陷阈值进行比较,获得所述定位点处的动态定位器坡度缺陷状态。
在上述动态定位器坡度缺陷检测系统中,优选的,所述定位器坡度检测设备为基于视频分析的高速接触网定位器坡度检测设备。
在上述动态定位器坡度缺陷检测系统中,优选的,所述速度采集模块通过在转向架轴头安装在检测车上。
在上述动态定位器坡度缺陷检测系统中,优选的,所述计算模块通过以下公式获得所述定位点处的接触线容许抬升量;
在上式中,vmax为检测线路的设计最高运行速度,v为当前检测车的运行时速,Δhmax为线路设计的最大容许抬升量,Δh为定位点处的接触线容许抬升量。
在上述动态定位器坡度缺陷检测系统中,优选的,所述偏小缺陷检测模块通过以下公式获得动态定位器坡度偏小缺陷阈值;
在上式中,vmax为检测线路的设计最高运行速度,v为当前检测车的运行时速,Δhmax为线路设计的最大容许抬升量,静态定位器坡度θstatic容许范围为θmin≤θstatic≤θmax;L为定位器长度,θDefect为偏小缺陷阈值。
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动态定位器坡度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综合了线路设计最高运行速度、检测车实际运行速度、定位器长度、受电弓通过定位点处的接触线抬升量等各种因素,可以很好的反映弓网实际运行工况中对动态定位器坡度的技术要求,实现了对动态定位器坡度缺陷的高效检测,有利于提高我国高速铁路接触网检修维护的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定位器的动态抬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动态定位器坡度缺陷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动态定位器坡度缺陷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请参考图2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动态定位器坡度缺陷检测方法具体包含:S101采集定位点处实时的动态定位器坡度数值和检测车的运行时速;S102根据检测线路的设计最高运行速度和所述检测车的运行时速计算获得所述定位点处的接触线容许抬升量;S103根据静态定位器坡度容许范围阈值获得动态定位器坡度偏大缺陷阈值;S104根据静态定位器坡度容许范围阈值、所述定位点处的接触线容许抬升量以及定位器相关信息获得偏小缺陷阈值;S105将定位点处实时的动态定位器坡度数值分别与所述偏大缺陷阈值和所述偏小缺陷阈值进行比较,获得所述定位点处的动态定位器坡度缺陷状态。
在实际工作中,上述步骤S101可采用基于视频分析的高速接触网定位器坡度检测设备对受电弓通过各定位点处时的动态定位器坡度数值进行实时测量,设测量得到的动态定位器坡度数值为θdynamic
其后,在上述步骤S102中可通过在转向架轴头安装速度编码器,实时采集检测车的运行时速;进一步的,所述依据检测线路的设计最高运行速度和所述检测车的运行时速计算获得所述定位点处的接触线容许抬升量包含:依据定位点处接触线抬升量与弓网接触力成正比,以及检测线路的设计最高运行速度和所述检测车的运行时速,计算获得受电弓通过所述定位点处的接触线容许抬升量;
实际工作中,通过在转向架轴头安装速度编码器,可实时采集检测车的运行时速,设测量得到的检测车通过定位点处时的运行时速为v;设所检测线路的设计最高运行速度为vmax,线路设计的最大容许抬升量为Δhmax,受电弓与接触网之间的最大接触力为受电弓通过该定位点处的接触力为Fv。由定位点处接触线抬升量与弓网接触力成正比,则受电弓通过该定位点处的接触线容许抬升量Δh则为
为此,利用定位点处接触线抬升量与弓网接触力成正比的原理,通过该公式可计算获得定位点处的接触线容许抬升量。
在上述步骤S103中,根据静态定位器坡度容许范围阈值获得动态定位器坡度偏大缺陷阈值包含:将所述静态定位器坡度容许范围中最大坡度值设为所述动态定位器坡度偏大缺陷阈值。在该实施例中,当定位器长度为L,静态定位器坡度θstatic容许范围为θmin≤θstatic≤θmax时,则所述动态定位器坡度容许范围中最大坡度值则为θmax,亦即当θdynamic>θmax时,存在偏大缺陷。
同样的原理,在上述步骤S104中,根据静态定位器坡度容许范围阈值、所述定位点处的接触线容许抬升量以及定位器相关信息获得偏小缺陷阈值包含: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获得偏小缺陷阈值;
在上式中,即为偏小缺陷阈值,当θdynamic小于时,则存在偏小缺陷。
请参考图3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动态定位器坡度缺陷检测系统,所述系统包含:偏大缺陷检测模块、偏小缺陷检测模块、计算模块、比较模块、速度采集模块和定位器坡度检测设备;所述定位器坡度检测设备用于采集各定位点处实时的动态定位器坡度数值和检测车的运行时速;所述速度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检测车的运行时速;所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检测线路的设计最高运行速度和所述检测车的运行时速计算获得所述定位点处的接触线容许抬升量;所述偏大缺陷检测模块用于根据静态定位器坡度容许范围阈值获得动态定位器坡度偏大缺陷阈值;所述偏小缺陷检测模块用于根据静态定位器坡度容许范围阈值、所述定位点处的接触线容许抬升量以及定位器相关信息获得偏小缺陷阈值;所述比较模块用于将定位点处实时的动态定位器坡度数值分别与所述偏大缺陷阈值和所述偏小缺陷阈值进行比较,获得所述定位点处的动态定位器坡度缺陷状态。在上述检测系统中,总体上可分为三个层面,其中由速度采集模块和定位器坡度检测设备构成数据采集监测层,由偏大缺陷检测模块、偏小缺陷检测模块、计算模块构成数据处理层,由比较模块单独构成缺陷检测层,其中缺陷检测层和数据处理层可集成至一处理器完成也可分由不同处理装置分别处理,工作人员在使用上述检测系统时,可通过缺陷检测层的比较模块及时了解各定位点处实时的动态定位器坡度缺陷情况,有效避免了现有人工检测,造成大量人力浪费的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器坡度检测设备可为基于视频分析的高速接触网定位器坡度检测设备;所述速度采集模块可通过在转向架轴头安装在检测车上。
在上述动态定位器坡度缺陷检测系统中,所述计算模块通过以下公式获得所述定位点处的接触线容许抬升量;
在上式中,vmax为检测线路的设计最高运行速度,v为当前检测车的运行时速,Δhmax为线路设计的最大容许抬升量,Δh为定位点处的接触线容许抬升量。
在上述动态定位器坡度缺陷检测系统中,所述偏小缺陷检测模块通过以下公式获得动态定位器坡度偏小缺陷阈值;
在上式中,vmax为检测线路的设计最高运行速度,v为当前检测车的运行时速,Δhmax为线路设计的最大容许抬升量,静态定位器坡度θstatic容许范围为θmin≤θstatic≤θmax;L为定位器长度,θDefect为偏小缺陷阈值。
在实际工作中,上述偏大缺陷检测模块、偏小缺陷检测模块、计算模块、比较模块可集成至一处理芯片或计算机,本发明在此并不做限制;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动态定位器坡度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综合了线路设计最高运行速度、检测车实际运行速度、定位器长度、受电弓通过定位点处的接触线抬升量等各种因素,可以很好的反映弓网实际运行工况中对动态定位器坡度的技术要求,实现了对动态定位器坡度缺陷的高效检测,有利于提高我国高速铁路接触网检修维护的效率。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动态定位器坡度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含:
采集定位点处实时的动态定位器坡度数值和检测车的运行时速;
根据检测线路的设计最高运行速度和所述检测车的运行时速计算获得所述定位点处的接触线容许抬升量;
根据静态定位器坡度容许范围阈值获得动态定位器坡度偏大缺陷阈值;
根据静态定位器坡度容许范围阈值、所述定位点处的接触线容许抬升量以及定位器相关信息获得偏小缺陷阈值;
将定位点处实时的动态定位器坡度数值分别与所述偏大缺陷阈值和所述偏小缺陷阈值进行比较,获得所述定位点处的动态定位器坡度缺陷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定位器坡度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检测线路的设计最高运行速度和所述检测车的运行时速计算获得所述定位点处的接触线容许抬升量包含:依据定位点处接触线抬升量与弓网接触力成正比,以及检测线路的设计最高运行速度和所述检测车的运行时速,计算获得受电弓通过所述定位点处的接触线容许抬升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态定位器坡度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获得受电弓通过所述定位点处的接触线容许抬升量包含: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获得所述定位点处的接触线容许抬升量;
Δ h = Δh m a x · 0.00097 · v 2 + 70 0.00097 · v max 2 + 70 ;
在上式中,vmax为检测线路的设计最高运行速度,v为当前检测车的运行时速,Δhmax为线路设计的最大容许抬升量,Δh为定位点处的接触线容许抬升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定位器坡度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静态定位器坡度容许范围阈值获得动态定位器坡度偏大缺陷阈值包含:将所述静态定位器坡度容许范围中最大坡度值设为所述动态定位器坡度偏大缺陷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态定位器坡度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静态定位器坡度容许范围阈值、所述定位点处的接触线容许抬升量以及定位器相关信息获得偏小缺陷阈值包含: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获得偏小缺陷阈值;
θ D e f e c t = max ( arcsin ( sinθ min - Δh max L · 0.00097 · v 2 + 70 0.00097 · v max 2 + 70 ) , 0 ) ;
在上式中,vmax为检测线路的设计最高运行速度,v为当前检测车的运行时速,Δhmax为线路设计的最大容许抬升量,静态定位器坡度θstatic容许范围为θmin≤θstatic≤θmax;L为定位器长度,θDefect为偏小缺陷阈值。
6.一种动态定位器坡度缺陷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含:偏大缺陷检测模块、偏小缺陷检测模块、计算模块、比较模块、速度采集模块和定位器坡度检测设备;
所述定位器坡度检测设备用于采集各定位点处实时的动态定位器坡度数值和检测车的运行时速;
所述速度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检测车的运行时速;
所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检测线路的设计最高运行速度和所述检测车的运行时速计算获得所述定位点处的接触线容许抬升量;
所述偏大缺陷检测模块用于根据静态定位器坡度容许范围阈值获得动态定位器坡度偏大缺陷阈值;
所述偏小缺陷检测模块用于根据静态定位器坡度容许范围阈值、所述定位点处的接触线容许抬升量以及定位器相关信息获得偏小缺陷阈值;
所述比较模块用于将定位点处实时的动态定位器坡度数值分别与所述偏大缺陷阈值和所述偏小缺陷阈值进行比较,获得所述定位点处的动态定位器坡度缺陷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态定位器坡度缺陷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器坡度检测设备为基于视频分析的高速接触网定位器坡度检测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态定位器坡度缺陷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速度采集模块通过在转向架轴头安装在检测车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态定位器坡度缺陷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模块通过以下公式获得所述定位点处的接触线容许抬升量;
Δ h = Δh m a x · 0.00097 · v 2 + 70 0.00097 · v max 2 + 70 ;
在上式中,vmax为检测车检测线路的设计最高运行速度,v为当前检测车的运行时速,Δhmax为线路设计的最大容许抬升量,Δh为定位点处的接触线容许抬升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态定位器坡度缺陷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小缺陷检测模块通过以下公式获得动态定位器坡度偏小缺陷阈值;
θ D e f e c t = max ( arcsin ( sinθ min - Δh max L · 0.00097 · v 2 + 70 0.00097 · v max 2 + 70 ) , 0 ) ;
在上式中,vmax为检测线路的设计最高运行速度,v为当前检测车的运行时速,Δhmax为线路设计的最大容许抬升量,静态定位器坡度θstatic容许范围为θmin≤θstatic≤θmax;L为定位器长度,θDefect为偏小缺陷阈值。
CN201710202185.8A 2017-03-30 2017-03-30 动态定位器坡度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69267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02185.8A CN106926755B (zh) 2017-03-30 2017-03-30 动态定位器坡度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02185.8A CN106926755B (zh) 2017-03-30 2017-03-30 动态定位器坡度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26755A true CN106926755A (zh) 2017-07-07
CN106926755B CN106926755B (zh) 2019-04-16

Family

ID=59425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02185.8A Active CN106926755B (zh) 2017-03-30 2017-03-30 动态定位器坡度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2675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43427A (zh) * 2018-10-23 2019-03-08 中国铁路总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检测接触网定位器状态预警系统及方法
CN109631800A (zh) * 2018-11-27 2019-04-16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接触线动态抬升量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0552382A (zh) * 2019-09-20 2019-12-10 北京燕化天钲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倒锥体混凝土基础坡面测控工具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00166Y (zh) * 2004-04-29 2005-05-18 成都唐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检测车在线定位管坡度检测装置
CN102175219A (zh) * 2011-01-31 2011-09-07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 基于视频分析的高速接触网定位器坡度检测方法及设备
CN105674896A (zh) * 2016-01-29 2016-06-15 东莞市诺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三角测量的接触网几何参数动态检测方法
JP2016121939A (ja) * 2014-12-25 2016-07-07 西日本旅客鉄道株式会社 電車線用直流電圧検出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00166Y (zh) * 2004-04-29 2005-05-18 成都唐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检测车在线定位管坡度检测装置
CN102175219A (zh) * 2011-01-31 2011-09-07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 基于视频分析的高速接触网定位器坡度检测方法及设备
JP2016121939A (ja) * 2014-12-25 2016-07-07 西日本旅客鉄道株式会社 電車線用直流電圧検出器
CN105674896A (zh) * 2016-01-29 2016-06-15 东莞市诺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三角测量的接触网几何参数动态检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罗健 等: "高速铁路接触网定位器坡度问题的深化研究", 《铁道工程学报》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43427A (zh) * 2018-10-23 2019-03-08 中国铁路总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检测接触网定位器状态预警系统及方法
CN109631800A (zh) * 2018-11-27 2019-04-16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接触线动态抬升量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0552382A (zh) * 2019-09-20 2019-12-10 北京燕化天钲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倒锥体混凝土基础坡面测控工具
CN110552382B (zh) * 2019-09-20 2024-02-20 北京燕化天钲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倒锥体混凝土基础坡面测控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26755B (zh) 2019-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26755A (zh) 动态定位器坡度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2350996B (zh) 一种重载列车运行危险状态的地面监测方法
CN103500347A (zh) 铁路货车折角塞门把手丢失故障的自动检测方法
CN105539487B (zh) 基于侧架定位的脱轨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08710089A (zh) 用于轨道电路电源的相位监测方法及相位检测装置
CN105480249B (zh) 基于承载鞍定位的脱轨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203713906U (zh) 踏面图像采集系统及列车车轮异常检测系统
CN205344913U (zh) 基于侧架定位的脱轨检测装置
US2024007597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inuous welded rail risk modeling
CN205344912U (zh) 基于承载鞍定位的脱轨检测装置
CN206208223U (zh) 一种用于双轨平整度的检测装置
CN103342132A (zh) 轨道车辆整车过限界实验用组合式限界门
CN2663245Y (zh) 铁路机车、车辆车轮踏面在线自动化探伤装置
CN110979397B (zh) 一种运营期高铁穿越仰拱上浮区实时监测预警系统与方法
CN101746397B (zh) 一种自适应的轨道交通车载信号设备状态的采集方法
CN202368610U (zh) 铁路限界动态检测之设备限界检测装置
CN102518012B (zh) 融合多种设备检测数据进行轨道检测的方法
CN208125231U (zh) 一种铁路隧道内轨道积水检测与报警装置
CN103198712B (zh) 一种雾天状态下减少交通事故的车辆调控方法
CN111586654A (zh) 基于蓝牙嗅探装置检测地铁上下车客流量的方法及其应用
CN206655515U (zh) 一种绿化带智能停车系统
CN201573677U (zh) 一种自适应的轨道交通车载信号设备状态的采集装置
CN208646869U (zh) 一种轨道列车车轮动态检测中的弹性踏板
CN204924136U (zh) 一种铁路货车脱轨制动装置与车轴的间隙检测样板
CN108985642A (zh) 地铁车辆故障模式风险度识别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No. 2, Da Liu Shu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China Railway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Group Co., Ltd.

Applicant after: Institute of infrastructure inspection, China Railway Research Institute Group Co., Ltd.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IMAP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 2, Da Liu Shu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Applicant before: Infrastructure Testing Institute of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IMAP Technology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