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20650B - 高品质组合式电感 - Google Patents

高品质组合式电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20650B
CN106920650B CN201710172067.7A CN201710172067A CN106920650B CN 106920650 B CN106920650 B CN 106920650B CN 201710172067 A CN201710172067 A CN 201710172067A CN 106920650 B CN106920650 B CN 1069206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core
center pillar
core center
shell
concaveconvex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7206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20650A (zh
Inventor
林伙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JIERUI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JIERUI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JIERUI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JIERUI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7206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206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206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206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206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206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4Magnetic cores
    • H01F27/26Fastening parts of the core together; Fastening or mounting the core on casing or support
    • H01F27/266Fastening or mounting the core on casing or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33Arrangements for noise damping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高品质组合式电感,包括线圈、磁芯中柱以及外壳,所述线圈与所述磁芯中柱均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磁芯中柱贯穿所述线圈,所述磁芯中柱的两侧端面上均设置有凹凸结构,所述凹凸结构中的凸起部分与所述外壳的内壁触接或借助粘合剂粘接,所述凹凸结构中的凹陷部分与所述外壳的内壁借助粘合剂粘接。本发明通过将磁芯中柱的端面设置为凹凸结构的方式使得粘合剂能够顺利渗入磁芯中柱与外壳的接触面内,从而保证了磁芯中柱与外壳间的紧密固定,提高了二者间的结合强度。同时,本发明还使得在后续电感的高频使用过程中磁芯中柱与外壳碰撞的频率大幅度降低,从根本上解决了噪音问题。

Description

高品质组合式电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感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连接结构稳固、同时能够有效避免高频使用过程中噪音现象的组合式电感,属于电感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电感是电子设备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元器件,同时也是电路中的重要组件之一,被广泛地使用于各类电路中,可以达到滤波、储能、匹配、谐振之功用。
由于电感的种类繁多,其结构也不尽相同。以组合式电感为例,目前较为常见的组合式电感大多由三部分组成,即线圈、磁芯中柱及外壳。在这种电感的组装过程中,需要先将线圈套设于磁芯中柱上,随后将磁芯中柱放入外壳内,再向磁芯中柱与外壳的连接位置注入粘合剂,最终完成电感的组装。但是由于这类电感的体积较小,并且为了保证其结构的稳固,磁芯中柱与外壳的贴合度较高,这样一来也导致后续注入所述外壳内的粘合剂很难真正渗入到磁芯中柱与外壳的接触面内,从而导致磁芯中柱与外壳间的固定不牢固、电感整体品质较低,在后续的电感装配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脱落的现象。此外,由于磁芯中柱与外壳间的固定不牢固,也很容易造成电感在后续的高频使用过程中磁芯中柱与外壳不断碰撞、产生噪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各加工企业在对这类电感进行组配加工时,为了保证磁芯中柱与外壳间的牢固固定,会增加注入外壳内的粘合剂的量。但是这样的处理方式又会导致一个新的技术问题,由于这类电感在装配完成后,为了保证胶体的粘接效果,会进行一次高温处理,再此过程中,粘合剂会因受热而出现一定程度的膨胀。此时,一旦外壳内粘合剂的量过多,就很容易出现胶体溢出外壳、影响后续装配的现象,严重的还会出现因粘合剂过度膨胀而导致外壳开裂的现象。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磁芯中柱与外壳间紧密固定、能够降低高频使用过程中噪音问题的高品质组合式电感,就成为了本领域内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连接结构稳固、同时能够有效避免高频使用过程中噪音现象的组合式电感。
本发明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高品质组合式电感,包括线圈、磁芯中柱以及外壳,所述线圈与所述磁芯中柱均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磁芯中柱贯穿所述线圈,所述磁芯中柱的两侧端面上均设置有凹凸结构,所述凹凸结构中的凸起部分与所述外壳的内壁触接,所述凹凸结构中的凹陷部分与所述外壳的内壁借助粘合剂粘接;所述线圈包括一盘绕部及两根插接头,两根所述插接头的中轴线方向相平行,所述磁芯中柱穿过所述盘绕部,在所述线圈、磁芯中柱及外壳三者的组合状态下,所述插接头伸出于所述外壳外;所述磁芯中柱的整体长度与所述外壳的内侧长度相匹配;所述凹凸结构中凸起部分的总面积占所述磁芯中柱两侧端面整体面积的1/3~2/3;所述凹凸结构中的凹陷部分与凸起部分匹配对应,所述凹陷部分的总面积占所述磁芯中柱两侧端面整体面积的1/3~2/3;在所述凹凸结构中,所述凸起部分位于所述凹陷部分的周侧,所述凹陷部分的中轴线与所述磁芯中柱的中轴线相重合;所述凹陷部分包括用于所述粘合剂流入的导流槽,所述凸起部分之间等距开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导流槽。
优选地,所述凸起部分包括多个凸块,所述凸块间相对独立,所述凹陷部分完全联通。
优选地,所述外壳内侧壁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磁芯中柱相匹配的∪型固定槽,在所述磁芯中柱与外壳的组合状态下,所述磁芯中柱的两端均嵌设于所述∪型固定槽的底部。
本发明的突出效果为:本发明通过将磁芯中柱的端面设置为凹凸结构的方式使得粘合剂能够顺利渗入磁芯中柱与外壳的接触面内,从而保证了磁芯中柱与外壳间的紧密固定,提高了二者间的结合强度,最大限度上避免了后续电感装配过程中的脱落现象。同时,由于本发明实现了磁芯中柱与外壳的间紧密固定,因此直接导致了在后续电感的高频使用过程中磁芯中柱与外壳碰撞的频率大幅度降低,从根本上解决了噪音问题。此外,本发明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电感组装过程中粘合剂的用量,避免了溢胶、外壳胀裂等现象的发生。最后,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加工成本低等优点,为其后续的大规模推广使用提供了基础。
综上所述,本发明不仅连接结构稳固,能够有效避免高频使用过程中噪音现象。与此同时,本发明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具体很高的使用及推广价值。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发明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垂直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实施例一中的凹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实施例二中的凹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实施例三中的凹凸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实施例四中的凹凸结构示意图。
其中:1、线圈;2、磁芯中柱;21、凸起部分;22、凹陷部分;3、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连接结构稳固、同时能够有效避免高频使用过程中噪音现象的组合式电感。如图1所示,一种高品质组合式电感,包括线圈1、磁芯中柱2以及外壳3,所述线圈1与所述磁芯中柱2均设置于所述外壳3内,所述磁芯中柱2贯穿所述线圈1,所述磁芯中柱2的两侧端面上均设置有凹凸结构,所述凹凸结构中的凸起部分21与所述外壳3的内壁触接,所述凹凸结构中的凹陷部分22与所述外壳3的内壁借助粘合剂粘接。所述凸起部分21与所述外壳3内壁间的具体结合方式需要根据所述磁芯中柱2的整体长度来进一步确定。若所述磁芯中柱2的整体长度与所述外壳3的内侧长度相等时,所述凸起部分21与所述外壳3的内壁触接;若所述磁芯中柱2的整体长度略小于所述外壳3的内侧长度时,所述凸起部分21与所述外壳3借助粘合剂粘接。
所述线圈1包括一盘绕部及两根插接头,两根所述插接头的中轴线方向相平行,所述磁芯中柱2穿过所述盘绕部,在所述线圈1、磁芯中柱2及外壳3三者的组合状态下,所述插接头伸出于所述外壳3外。
所述磁芯中柱2的整体长度与所述外壳3的内侧长度相匹配。其中,较为理想的一种情况是,为了保证所述磁芯中柱2与所述外壳3的连接效果,所述磁芯中柱2的整体长度与所述外壳3的内侧长度相等。但在实际的生产加工过程中,考虑到所述磁芯中柱2的易安装性以及其实际的使用效果等因素,所述磁芯中柱2的长度都会略小于所述外壳3的内侧长度,至于具体的长度差,还会依磁材的材质和实际电感的规格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
所述凹凸结构中凸起部分21的总面积占所述磁芯中柱2两侧端面整体面积的1/3~2/3。所述凹凸结构中的凹陷部分22与凸起部分21匹配对应,所述凹陷部分22的总面积占所述磁芯中柱2两侧端面整体面积的1/3~2/3。
此处提及的所述凹陷部分22与凸起部分21匹配对应是指二者共同构成了所述凹凸结构,所述凹凸结构的总体面积与所述磁芯中柱2两侧端面的整体面积相等,举例而言,若所述凸起部分21的总面积占所述磁芯中柱2两侧端面整体面积的1/3,则相对的,所述凹陷部分22的总面积则占所述磁芯中柱2两侧端面整体面积的2/3。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还可以尽量保持所述凸起部分21与凹陷部分22的总面积相等,这样一来既能够保证所述凸起部分21能够稳固且紧密地贴合所述外壳3的内壁,也能够保证所述凹陷部分22内存留有足够实现所述磁芯中柱2以及外壳3间粘接固定的粘合剂。所述凹凸结构的整体排布,可以存在多种不同的形式,具体而言,可大致分为下列两类:一、在所述凹凸结构中,所述凹陷部分22位于所述凸起部分21的周侧,所述凸起部分21的中轴线与所述磁芯中柱2的中轴线相重合。二、在所述凹凸结构中,所述凸起部分21位于所述凹陷部分22的周侧,所述凹陷部分22的中轴线与所述磁芯中柱2的中轴线相重合。需要补充的是,当所述凸起部分21位于所述凹陷部分22的周侧时所述凸起部分21上等距开设有至少两个用于所述粘合剂流入的导流槽。
换言之,当所述凸起部分21位于所述凹陷部分22的周侧时,所述凸起部分21包括多个凸块,所述凸块间相对独立,所述凹陷部分完全联通。
以下便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所述凹凸结构的排布。
实施例一,如图2所示,所述凹陷部分22位于所述凸起部分21的周侧,所述凸起部分21的中轴线与所述磁芯中柱2的中轴线相重合,且所述凸起部分21为圆柱状结构。
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一相对的,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凹凸结构中,所述凸起部分21位于所述凹陷部分22的周侧,所述凹陷部分22的中轴线与所述磁芯中柱2的中轴线相重合。所述凸起部分21整体呈为圆筒状,且为了保证粘合剂能够顺利的流入所述凹陷部分22内,所述凸起部分21之间还等距开设有四个导流槽。所述四个导流槽将所述凸起部分21划分成四个相同的块状结构。
实施例三,如图4所示,所述凸起部分21位于中心,所述凹陷部分22位于所述凸起部分21的周侧,从整体上看,所述凹陷部分22相当于在所述凸起部分21的周侧开设出了四个相互之间不连通的槽体结构,从而使得粘合剂能够顺利流入槽体内。
实施例四,如图5所示,所述凹陷部分位于中心,所述凸起部分21位于所述凹陷部分22的周侧,从整体上看,所述凹陷部分22相当于在所述凸起部分21的中心由内向外发散性地开设出了四条相互之间连通的直线形槽体结构,从而使得粘合剂能够顺利流入槽体内。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进一步补充说明所述凹凸结构可以有多种布置形式,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凸起部分21与凹陷部分22的具体形状及排布均可以根据使用需要随意改变,而且还可以将上述实施例中的所述凸起部分21替换为凹陷部分22,相对应的,仅需将上述实施例中的所述凹陷部分22替换为凸起部分21即可。
从整体上看,可以视为在所述磁芯中柱2的两侧端面上开设有便于粘合剂流入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可以是中间贯通的十字形、米字形、多边形等等,也可以是中间未贯通的十字形、米字形、多边形或多且弧形等各类几何形状。所述外壳3内侧壁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磁芯中柱2相匹配的∪型固定槽(图中未示出),在所述磁芯中柱2与外壳3的组合状态下,所述磁芯中柱2的两端均嵌设于所述∪型固定槽的底部。
这样的结构设置是为了保证在所述磁芯中柱2与外壳3的组合状态下,当操作者向所述磁芯中柱2与外壳3间的缝隙内注入粘合剂时,所述粘合剂在流动的过程中能够更多的留在所述凹陷部分22内,从而保证所述磁芯中柱2与外壳3的连接效果。此外,所述∪型固定槽的设置还能够在为所述磁芯中柱2的固定提供限位及导向的作用。除了上述∪型固定槽的设置方式外,还可以采用其他类似的形式进行设置,例如在所述外壳3的内壁上设置一定的凸起结构,从而达到对磁芯中柱2限位、导向以及避免粘合剂过多流出的目的。还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所述粘合剂为热固胶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粘合剂优选为环氧树脂胶。
本发明通过将磁芯中柱的端面设置为凹凸结构的方式使得粘合剂能够顺利渗入磁芯中柱与外壳的接触面内,从而保证了磁芯中柱与外壳间的紧密固定,提高了二者间的结合强度,最大限度上避免了后续电感装配过程中的脱落现象。同时,由于本发明实现了磁芯中柱与外壳的间紧密固定,因此直接导致了在后续电感的高频使用过程中磁芯中柱与外壳碰撞的频率大幅度降低,从根本上解决了噪音问题。此外,本发明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电感组装过程中粘合剂的用量,避免了溢胶、外壳胀裂等现象的发生。最后,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加工成本低等优点,为其后续的大规模推广使用提供了基础。综上所述,本发明不仅连接结构稳固,能够有效避免高频使用过程中噪音现象。与此同时,本发明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具体很高的使用及推广价值。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3)

1.一种高品质组合式电感,包括线圈(1)、磁芯中柱(2)以及外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1)与所述磁芯中柱(2)均设置于所述外壳(3)内,所述磁芯中柱(2)贯穿所述线圈(1),所述磁芯中柱(2)的两侧端面上均设置有凹凸结构,所述凹凸结构中的凸起部分(21)与所述外壳(3)的内壁触接,所述凹凸结构中的凹陷部分(22)与所述外壳(3)的内壁借助粘合剂粘接;所述线圈(1)包括一盘绕部及两根插接头,两根所述插接头的中轴线方向相平行,所述磁芯中柱(2)穿过所述盘绕部,在所述线圈(1)、磁芯中柱(2)及外壳(3)三者的组合状态下,所述插接头伸出于所述外壳(3)外;所述磁芯中柱(2)的整体长度与所述外壳(3)的内侧长度相匹配;所述凹凸结构中凸起部分(21)的总面积占所述磁芯中柱(2)两侧端面整体面积的1/3~2/3;所述凹凸结构中的凹陷部分(22)与凸起部分(21)匹配对应,所述凹陷部分(22)的总面积占所述磁芯中柱(2)两侧端面整体面积的1/3~2/3;在所述凹凸结构中,所述凸起部分(21)位于所述凹陷部分(22)的周侧,所述凹陷部分(22)的中轴线与所述磁芯中柱(2)的中轴线相重合;所述凹陷部分(22)包括用于所述粘合剂流入的导流槽,所述凸起部分(21)之间等距开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导流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品质组合式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分(21)包括多个凸块,所述凸块间相对独立,所述凹陷部分完全联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品质组合式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内侧壁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磁芯中柱(2)相匹配的U型固定槽,在所述磁芯中柱(2)与外壳(3)的组合状态下,所述磁芯中柱(2)的两端均嵌设于所述U型固定槽的底部。
CN201710172067.7A 2017-03-22 2017-03-22 高品质组合式电感 Active CN1069206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72067.7A CN106920650B (zh) 2017-03-22 2017-03-22 高品质组合式电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72067.7A CN106920650B (zh) 2017-03-22 2017-03-22 高品质组合式电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20650A CN106920650A (zh) 2017-07-04
CN106920650B true CN106920650B (zh) 2018-09-28

Family

ID=59460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72067.7A Active CN106920650B (zh) 2017-03-22 2017-03-22 高品质组合式电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2065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7270A (zh) * 2003-11-13 2005-05-18 胜美达集团株式会社 电感元件
JP2005353872A (ja) * 2004-06-11 2005-12-22 Toko Inc 固定インダクタ
WO2014010749A1 (ja) * 2012-07-13 2014-01-16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ケースユニット及び電子部品
CN105097178A (zh) * 2014-05-12 2015-11-25 胜美达集团株式会社 线圈构件及电子电路
CN205943654U (zh) * 2016-08-08 2017-02-08 诸暨斯通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外壳封装的小型电感器
CN206610711U (zh) * 2017-03-22 2017-11-03 三积瑞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高品质组合式电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7270A (zh) * 2003-11-13 2005-05-18 胜美达集团株式会社 电感元件
JP2005353872A (ja) * 2004-06-11 2005-12-22 Toko Inc 固定インダクタ
WO2014010749A1 (ja) * 2012-07-13 2014-01-16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ケースユニット及び電子部品
CN105097178A (zh) * 2014-05-12 2015-11-25 胜美达集团株式会社 线圈构件及电子电路
CN205943654U (zh) * 2016-08-08 2017-02-08 诸暨斯通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外壳封装的小型电感器
CN206610711U (zh) * 2017-03-22 2017-11-03 三积瑞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高品质组合式电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20650A (zh) 2017-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10392B (zh) 薄型闭磁路电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CN204680522U (zh) 电感器
US20120262265A1 (en) Coil electrical compon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6920650B (zh) 高品质组合式电感
JP4325203B2 (ja) インダクタ
CN206962547U (zh) 定子、电机及压缩机
CN206610711U (zh) 高品质组合式电感
CN104505223B (zh) 一种磁芯和绕线骨架的改进结构
CN109788405A (zh) 一种发声装置及组装方法
CN110233030B (zh) Pfc线圈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7938419U (zh) 一种手机高频电源变压器
JP2008147324A (ja) インダクタンス素子
TW201501148A (zh) 磁芯及其適用之磁性元件
CN109714696A (zh) 一种磁路组件的装配方法
CN204010982U (zh) 一种小型工字型电感
CN201541160U (zh) 一种发电机定子端部弹性压板灌胶式结构
CN204088003U (zh) 一种磁芯和绕线骨架的改进结构
CN218957506U (zh) 一种eq型磁粉芯电感
CN208189357U (zh) 车载逆变器用变压器及车载逆变器
CN207233529U (zh) 一种工字形贴片电感
CN206301652U (zh) 一种低噪音高储能电感
CN209029560U (zh) 线路板连接端子及数据连接线
CN204010888U (zh) 灌装电感器
CN201311823Y (zh) 一种串联激磁的磁芯
CN205142518U (zh) 一种喇叭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