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03187A - 一种折弯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弯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03187A
CN106903187A CN201710110029.9A CN201710110029A CN106903187A CN 106903187 A CN106903187 A CN 106903187A CN 201710110029 A CN201710110029 A CN 201710110029A CN 106903187 A CN106903187 A CN 1069031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rail
axis
sliding block
axles
axis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1002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储微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One Choice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One Choice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One Choice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One Choice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1002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03187A/zh
Priority to PCT/CN2017/084424 priority patent/WO2018157473A1/zh
Publication of CN1069031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031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00Bending sheet metal along straight lines, e.g. to form simple curves
    • B21D5/004Bending sheet metal along straight lines, e.g. to form simple curves with program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9/00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 B25J9/02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movement of the arms, e.g. cartesian coordinate 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obotics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一种折弯机器人,包括:相互垂直的X轴导轨、Y轴导轨和Z轴导轨,X轴导轨与机身固定连接;X轴导轨与Z轴导轨通过第一滑块垂直连接,第一滑块上分别设有与X轴导轨和Z轴导轨相对滑动连接的X向滑块导轨和Z向滑块导轨;Z轴导轨下端固定设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上固定设有与Y轴导轨滑动连接Y轴滑块导轨;Y轴导轨的前端转动连接A轴,A轴上转动连接有与A轴垂直的B轴,B轴上转动连接有与B轴垂直的C轴,C轴前端设有末端执行机构。在连续的板料折弯加工中,折弯机器人动作准确、灵活、工作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折弯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折弯机器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数控折弯机器人由于抓取机构自由度的限制,抓运大尺寸板料时活动空间受限,抓运小件板料是活动不灵活,加工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动作灵活、工作效率高的折弯机器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折弯机器人,包括:相互垂直的X轴导轨、Y轴导轨和Z轴导轨,所述X轴导轨与机身固定连接;所述X轴导轨与Z轴导轨通过第一滑块垂直连接,所述第一滑块上分别设有与X轴导轨和Z轴导轨相对滑动连接的X向滑块导轨和Z向滑块导轨;所述Z轴导轨下端固定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上固定设有与Y轴导轨滑动连接Y轴滑块导轨;所述Y轴导轨的前端转动连接A轴,所述A轴上转动连接有与A轴垂直的B轴,所述B轴上转动连接有与B轴垂直的C轴,所述C轴前端设有末端执行机构;所述第一滑块上设有分别驱动自身沿X轴和Z轴平移的X轴驱动机构和Z轴驱动机构,所述第二滑块上设有驱动自身在Y轴平移的Y轴驱动机构,所述A轴、B轴和C轴上分别设有转动驱动装置。
折弯机器人与数控折弯机配合使用,未端执行机构用于抓取板料,六轴带动末端执行机构动作,用于折弯过程中板料位置和角度的校正、搬运和调整。末端执行机构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可沿X轴、Z轴和Y平移,特别是本发明中还设置了A轴、B轴和C轴三个方向的旋转轴,通过各自的转动驱动机构驱动可以方便的使末端执行机构沿Y轴导轨前端各方向、各角度精确定位和抓取板料,适于板料各种角度的折弯和变换要求,并可实现同一板料连续多方位的折弯工序,大大提高数控折弯机的加工效率和灵活性。
为便于实现末端执行机构沿Y轴往复平移,所述Y轴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滑块上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一带轮;在所述第一带轮下方的两侧,所述第二滑块上对称设有第一换向轮和第二换向轮,所述第一带轮上配合绕设有第一齿形带,所述第一齿形带分别对称绕过所述第一和第二换向轮,并且两端分别与所述Y轴导轨的两端固定连接。
为便于实现未端执行机构的快速平移,以提高折弯机的工作效率,所述Y轴导轨包括外导轨和与所述外导轨伸缩配合的内导轨;所述内导轨的前端连接所述末端执行机构;所述外导轨的两端设有第三换向轮和第四换向轮,所述第三和第四换向轮的外周对称绕设有平带,所述平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滑块的两侧固定,所述平带上固定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内导轨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结构,外导轨在第一电机的驱动下,通过第一换向轮、第二换向轮和第一齿形带的带动以一定速度前移,同时,第三换向轮和第四换向轮与外导轨同步前移,因平带两端部与第二滑块固定而无法移动,因此连接块随平带也同速向前平移,而连接块同时会拉动内导轨相对外导轨同速前移,从而使内导轨相对第二滑块和Z轴导轨以双倍的速度平移,实现内导轨倍速平移的效果,而内导轨的前端是与末端执行机构直接连接的平移部件,在一个工件连续折弯工作中,需频繁的前后平移,采用此倍速的平移机构可以明显提高折弯机的工作效率。
为便于实现折弯机器人X轴方向和Z轴方向的平移,所述X轴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滑块上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上设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下方的两侧,所述第一滑块上固定有第五和第六换向轮,所述第二带轮上配合绕设第二齿形带,所述第二齿形带的两端分别对称绕过所述第五和第六换向轮,并且两端分别与所述X轴导轨的两侧固定;所述Y轴驱动机构包括第三电机和第三带轮,所述第一滑块上下方分别设有第七和第八换向轮,所述第三带轮上绕设有第三齿形带,所述第三齿形带两端分对称绕过所述第七和第八换向轮,并且两端分别与所述Z轴导轨的上端和下端固定。
为便于使折弯机器人各轴运动机构与数控折弯机各部协调动作,所述X轴驱动机构、Y轴驱动机构、Z轴驱动机构及所述A轴、B轴和C轴的转动驱动装置通过机器人控制系统控制各自的动作,所述机器人控制系统与数控折弯机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六轴折弯机器人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六轴折弯机器人的结构图。
图3为图2的在Ⅰ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Z轴驱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5为X轴驱动机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的折弯机器人,包括相互垂直的X轴导轨1、Y轴导轨3和Z轴导轨2,X轴导轨1与机身固定连接,X轴导轨1与Z轴导轨2通过第一滑块4垂直连接,第一滑块4上分别设有与X轴导轨1和Z轴导轨2相对滑动连接的X向滑块导轨6和Z向滑块导轨7,Z轴导轨2下端固定设有第二滑块5,第二滑块5上固定设有与Y轴导轨3滑动连接的Y轴滑块导轨8,Y轴导轨3的前端转动连接A轴12,A轴12上转动连接有与A轴12垂直的B轴13,B轴13上转动连接有与B轴13垂直的C轴14,C轴14前端设有末端执行机构15,第一滑块4上设有X轴驱动机构和Z轴驱动机构,第二滑块5上设有Y轴驱动机构,A轴12、B轴13和C轴14上分别设有转动驱动装置。
为便于实现末端执行机构15沿Y轴往复平移,Y轴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二滑块5上的第一电机9,第一电机9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一带轮16,第一带轮16下方两侧的第二滑块5上对称设有第一换向轮17和第二换向轮18,第一带轮16上配合绕设有第一齿形带19,第一齿形带19分别对称绕过第一换向轮17和第二换向轮18并且两端分别与Y轴导轨3的两端固定连接。为便于实现未端执行机构15的快速平移,以提高折弯机的工作效率,Y轴导轨3包括外导轨3a和与外导轨3a伸缩配合的内导轨3b,内导轨3b的前端经A轴12、B轴13和C轴14连接末端执行机构15;外导轨3a两端设有第三换向轮20和第四换向轮21,第三换向轮20和第四换向轮21外周对称绕设有平带22,平带22两端分别与第二滑块5的两侧固定,第三换向轮20和第四换向轮21之间的平带22上固定设有连接块3c,连接块3c与内导轨3b固定连接。外导轨3a在第一电机9的驱动下,通过第一换向轮17、第二换向轮18和第一齿形带19的带动以一定速度前移,同时,第三换向轮20和第四换向轮21与外导轨3a同步前移,因平带22两端部与第二滑块5固定而无法移动,因此连接块3c随平带22也同速向前平移,而连接块3c同时会拉动内导轨3b相对外导轨3a同速前移,从而使内导轨3b相对第二滑块5和Z导轨以双倍的速度平移,实现内导轨3b倍速平移的效果,而内导轨3b的前端是与末端执行机构15直接连接的平移部件,在一个工件的连续折弯工作中,需频繁的前后平移,采用此倍速的平移机构可以明显提高折弯机的工作效率。
为便于实现机器人X轴方向和Z轴方向的平移,X轴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一滑块4上的第二电机10,第二电机10输出轴上设有第二带轮23,第二带轮23下方两侧的第一滑块4上固定有第五换向轮24和第六换向轮25,第二带轮23上配合绕设第二齿形带26,第二齿形带26两端分别对称绕过第五换向轮24和第六换向轮25并且两端分别与X轴导轨1的两侧固定;Y轴驱动机构包括第三电机和第三带轮,第三带轮一侧的第一滑块4上下方分别设有第七换向轮和第八换向轮,第三电机带轮上绕设有第三齿形带,第三齿形带两端分对称绕过第七换向轮和第八换向轮,并且两端分别与Z轴导轨2的上端和下端固定。
为了折弯机器人与数控折弯机配合使用,未端执行机构15用于抓取板料,带动末端执行机构15动作,用于折弯过程中板料位置和角度的校正、搬运和调整。末端执行机构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可沿X轴、Z轴和Y往复平移,特别是本发明中还设置了A轴、B轴和C轴三个方向的旋转轴,可以方便地使末端执行机构沿Y轴导轨前端各方向、各角度精确定位和抓取板料,适于板料各种角度的折弯和变换要求,并可实现同一板料连续多方位的折弯工序,大大提高数控折弯机的加工效率和灵活性。
为便于使折弯机器人各机构与数控折弯机各部协调动作,X轴驱动机构、Y轴驱动机构、Z轴驱动机构及A轴、B轴和C轴的转动驱动装置通过机器人控制系统28控制各自的动作,机器人控制系统28与数控折弯机控制系统27信号连接。

Claims (5)

1.一种折弯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垂直的X轴导轨、Y轴导轨和Z轴导轨,所述X轴导轨与机身固定连接;
所述X轴导轨与Z轴导轨通过第一滑块垂直连接,所述第一滑块上分别设有与X轴导轨和Z轴导轨相对滑动连接的X向滑块导轨和Z向滑块导轨;
所述Z轴导轨下端固定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上固定设有与Y轴导轨滑动连接Y轴滑块导轨;
所述Y轴导轨的前端转动连接A轴,所述A轴上转动连接有与A轴垂直的B轴,所述B轴上转动连接有与B轴垂直的C轴,所述C轴前端设有末端执行机构;
所述第一滑块上设有分别驱动自身沿X轴和Z轴平移的X轴驱动机构和Z轴驱动机构,所述第二滑块上设有驱动自身在Y轴平移的Y轴驱动机构,所述A轴、B轴和C轴上分别设有转动驱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Y轴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滑块上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一带轮;在所述第一带轮下方的两侧,所述第二滑块上对称设有第一换向轮和第二换向轮,所述第一带轮上配合绕设有第一齿形带,所述第一齿形带分别对称绕过所述第一和第二换向轮,并且两端分别与所述Y轴导轨的两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弯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Y轴导轨包括外导轨和与所述外导轨伸缩配合的内导轨;所述内导轨的前端连接所述末端执行机构;所述外导轨的两端设有第三换向轮和第四换向轮,所述第三和第四换向轮的外周对称绕设有平带,所述平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滑块的两侧固定,所述平带上固定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内导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滑块上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上设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下方的两侧,所述第一滑块上固定有第五和第六换向轮,所述第二带轮上配合绕设第二齿形带,所述第二齿形带的两端分别对称绕过所述第五和第六换向轮,并且两端分别与所述X轴导轨的两侧固定;所述Y轴驱动机构包括第三电机和第三带轮,所述第一滑块上下方分别设有第七和第八换向轮,所述第三带轮上绕设有第三齿形带,所述第三齿形带两端分对称绕过所述第七和第八换向轮,并且两端分别与所述Z轴导轨的上端和下端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弯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驱动机构、Y轴驱动机构、Z轴驱动机构及所述A轴、B轴和C轴的转动驱动装置通过机器人控制系统控制各自的动作,所述机器人控制系统与数控折弯机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CN201710110029.9A 2017-02-28 2017-02-28 一种折弯机器人 Pending CN1069031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10029.9A CN106903187A (zh) 2017-02-28 2017-02-28 一种折弯机器人
PCT/CN2017/084424 WO2018157473A1 (zh) 2017-02-28 2017-05-15 一种折弯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10029.9A CN106903187A (zh) 2017-02-28 2017-02-28 一种折弯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03187A true CN106903187A (zh) 2017-06-30

Family

ID=59208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10029.9A Pending CN106903187A (zh) 2017-02-28 2017-02-28 一种折弯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03187A (zh)
WO (1) WO201815747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73393B2 (en) 2018-01-17 2020-09-15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Auxiliary bending robot capable of processing two workpieces simultaneous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84379A (ja) * 1985-06-06 1986-12-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ロボツト装置
CN202572405U (zh) * 2011-12-27 2012-12-05 东莞市威得客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臂上下段传动结构
CN202753152U (zh) * 2012-07-16 2013-02-27 东莞市威得客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轴伺服数位控制机械手
CN203542605U (zh) * 2013-10-24 2014-04-16 扬州恒佳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六轴折弯机器人
CN103538060B (zh) * 2013-10-24 2015-05-06 扬州恒佳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六轴折弯机器人
CN204913890U (zh) * 2015-08-03 2015-12-30 东莞市恩玛自动化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机械手的传动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73393B2 (en) 2018-01-17 2020-09-15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Auxiliary bending robot capable of processing two workpieces simultaneously
DE112018000026B4 (de) 2018-01-17 2022-02-03 Jiangsu Jianke Civi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No.44 Hilfsbiegeroboter zum Biegen großformatiger Blechtafel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57473A1 (zh) 2018-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38060B (zh) 一种六轴折弯机器人
CN103707292B (zh) 基于xyz直角坐标关节和姿态腕的6自由度工业机器人
CN104742116B (zh) 一种新型五自由度机器人机构
CN203360783U (zh) 一种自动缝纫机
CN105856191B (zh) 索并联驱动的高速多体机构
CN205521381U (zh) 十字型xoy双轴联动直角坐标机器人
CN103101049B (zh) 一种具有新型冗余驱动支链的三自由度平面并联机构
CN106181980B (zh) 同步驱动型直角坐标机器人
CN108942368A (zh) 一种自动化上下料机械手
CN107097245A (zh) 一种适应任意抓手位置的单电机驱动多抓手的机构
CN108673557A (zh) 一种可调节式工业机械用机械手
CN106111772A (zh) 旋轮位姿可调的立式旋压机床装置
CN106903187A (zh) 一种折弯机器人
CN207027504U (zh) 一种旋转上下送取机械手
CN106166739A (zh) 一种直线型并联机器人
CN108116899A (zh) 一种码垛装置及其成型方法
CN104786211A (zh) 一种含滚珠丝杠副的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
CN106835512A (zh) 流水线缝纫系统
CN109435237A (zh) 一种基于轻型机械臂的大空间3d打印机
CN105499972B (zh) 精密部件装配智能机器人
CN206230519U (zh) 一种码垛机机械手装置
CN203542605U (zh) 一种六轴折弯机器人
CN107283387A (zh) 一种机器人
CN213320147U (zh) 一种线性高速搬运机械手
CN207387711U (zh) 一种双节式伸缩机械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