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83931A - 一种对油脂进行脱酸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对油脂进行脱酸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83931A
CN106883931A CN201510931544.4A CN201510931544A CN106883931A CN 106883931 A CN106883931 A CN 106883931A CN 201510931544 A CN201510931544 A CN 201510931544A CN 106883931 A CN106883931 A CN 1068839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ease
atlapulgite
weight
inorganic base
depick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3154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惠菊
陆健
孔录
陈寒刚
陆翔
杨克英
姜建国
寇相波
王满意
杨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fco Oils And Grains Industries (feixian) Co Ltd
Cofco Yuet Yue (tianjin) Ltd
Cofco Corp
Cofco Nutrition and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fco Oils And Grains Industries (feixian) Co Ltd
Cofco Yuet Yue (tianjin) Ltd
Cofco Corp
Cofco Nutrition and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fco Oils And Grains Industries (feixian) Co Ltd, Cofco Yuet Yue (tianjin) Ltd, Cofco Corp, Cofco Nutrition and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fco Oils And Grains Industries (feixi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93154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83931A/zh
Publication of CN1068839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839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BPRODUCING, e.g. BY PRESSING RAW MATERIALS OR BY EXTRACTION FROM WASTE MATERIALS, REFINING OR PRESERVING FATS, FATTY SUBSTANCES, e.g. LANOLIN, FATTY OILS OR WAXES; ESSENTIAL OILS; PERFUMES
    • C11B3/00Refining fats or fatty oils
    • C11B3/10Refining fats or fatty oils by adsorp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Fats And Perfu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用油加工领域,公开了一种对油脂进行脱酸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油脂与碱性吸附剂接触,再进行固液分离,其中,所述接触的条件包括温度为15-40℃和时间为10-40min,所述碱性吸附剂为负载有无机碱的活性白土,以活性白土的干基计,所述碱性吸附剂与油脂的重量比为0.5-4:100。本发明的方法的整个脱酸过程在低温条件下进行,没有剧烈的化学反应过程,在降低酸值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的保留油脂原有的风味。

Description

一种对油脂进行脱酸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油脂进行脱酸处理的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特别适用于对浓香型油脂进行脱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浓香型油脂因其独特的风味,深受消费者青睐,其通常采用纯物理压榨工艺获得,生产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化学添加剂,香味纯正浓郁,营养价值丰富。浓香型油脂的生产工艺不同于普通食用油,浓香型油脂的生产工艺在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上,还必须着重关注产品的风味。影响浓香型油脂质量的关键因素主要有原料品质、炒籽工序、蒸炒工序和后续精炼工艺等。
目前,工厂在加工环节中受上游原料品质生产工艺的影响,压榨所得油品的酸值较高,必须进行脱酸处理。为此,工厂做出了一些尝试,如在高真空条件下通蒸汽进行脱酸,虽然酸值下降,但是导致风味丧失;又如分别在蒸炒和滤油环节中加碱以降低酸值,但酸值下降不大,反而会出现明显的皂味,严重影响风味。
行业内也有一些新的脱酸技术,如生物脱酸、化学再酯化脱酸、溶剂萃取脱酸、超临界萃取脱酸、膜分离脱酸、分子蒸馏脱酸等,但这些技术由于成本等局限性还尚未大规模应用。
CN101705147A公开了一种脱酸吸附剂的处理方法,该方法的脱酸质量较好,但对脱酸吸附剂的要求高:需要使用油料作物种籽壳作为原料,使其在60-110℃下干燥并于150-500℃下进行活化,能耗较高。
针对浓香型油脂的加工要求和产品特点,这些技术都并不适用,即,上述方法均难以在降低油脂的酸值的同时保留油脂的风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对油脂进行脱酸的方法难以保留油脂原有风味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在降低酸值的同时保留风味的对油脂进行脱酸的方法。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采用现有脱酸方法所处理的油脂均不具有风味较高的特点,特别对于浓香型油脂来说,其中含有大量的风味物质,如果用常规脱酸方法处理,会很大程度地减少风味物质的含量,影响油脂的风味。基于此,本发明的发明人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发现采用负载有无机碱的活性白土对油脂进行脱酸能够有效脱酸并保留风味,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油脂进行脱酸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油脂与碱性吸附剂接触,再进行固液分离,其中,所述接触的条件包括温度为15-40℃和时间为10-40min,所述碱性吸附剂为负载有无机碱的活性白土,以活性白土的干基计,所述碱性吸附剂与油脂的重量比为0.5-4:100。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能够在降低油脂酸值的同时保留油脂的风味。而且,本发明无需在原有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增加设备,投入小,整个过程在较低温度下进行,能耗较低。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1中花生油在脱酸前的GC-MS图谱;
图2为实施例1中花生油在脱酸后的GC-MS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对油脂进行脱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油脂与碱性吸附剂接触,再进行固液分离,其中,所述接触的条件包括温度为15-40℃(优选为25-30℃)和时间为10-40min(优选为20-30min),所述碱性吸附剂为负载(吸附)有无机碱的活性白土,以活性白土的干基计,所述碱性吸附剂与油脂的重量比为0.5-4:100(优选为1-3:100)。
根据本发明,可以按照常规的方法制备碱性吸附剂,例如,将无机碱与活性白土混合,再温育,优选地,所述碱性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活性白土与水按照1:5-20的重量比混合,再将得到的混合物与无机碱接触,并干燥。
更优选地,活性白土与水的混合条件包括:温度为30-70℃和时间为0.5-2h。
更优选地,混合物与无机碱接触的方式为:将无机碱加至混合物中,并置于30-70℃下0.5-3h,所述无机碱的用量使得与无机碱接触后的物料的pH值为8-11。所述pH值为物料液相部分的pH值。
对所述干燥的方式没有特别的要求,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干燥方法。但是,干燥的方式优选为置于105-120℃下1-3h。
为了获得粒径适当的碱性吸附剂,上述制备方法还可以包括将干燥后的产物进行粉碎处理和/或过筛(如过150-250目筛)。
根据本发明,所述混合或者接触均可以在搅拌的条件下进行,以使各成分充分混合。搅拌的转速可以为200-1000r/min。
根据本发明,所述无机碱(或氢氧根离子源)可以由常规的各种能够用于脱酸的氧化物和/或氢氧化物提供。优选地,所述无机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发明,所述活性白土可以为本领域常用的活性白土且可以通过商购获得。优选地,所述活性白土的活性度≥180mmol/kg(如180-250mmol/kg)。优选地,以所述活性白土的总重量为基准,粒径在0.076mm以下的活性白土的含量≥95重量%(≤100重量%或98重量%)。
本发明的方法适用于对各种油脂进行脱酸,但特别适用于浓香型(具有独特的风味)的油脂。因此,所述油脂的酸值通常在6mg KOH/g以下(如4-6mg KOH/g)。优选地,所述油脂为花生油、菜籽油、芝麻油、米糠油、玉米油和核桃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花生油。
根据本发明,可以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固液分离,所述固液分离优选在助滤剂的存在下进行。例如,将待分离的物料(油脂和碱性吸附剂接触后静置沉降得到的上清液)与助滤剂接触。其中,所述助滤剂与待分离的物料的重量比优选为0.01-5:100。通过使用助滤剂,能够改变悬浮液中固体颗粒的聚集状态,促进固液分离的进行,进一步节省脱酸时间。
根据本发明,所述助滤剂优选为硅藻土、木质纤维素、活性炭、硅胶和珍珠岩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更优选地,所述助滤剂为硅藻土且硅藻土与待分离的物料的重量比为0.1-3:100或者所述助滤剂为木质纤维素且木质纤维素与待分离的物料的重量比为0.01-1:100。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以下实施例中使用的硅藻土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北京有限公司;木质纤维素受赠于意大利AEB集团;活性白土购自江西乐平市中润科技有限公司(活性度为200mmol/kg)
实施例中使用的碱性吸附剂的制备方法为:称取20g活性白土,加入10倍的水混合,50℃下搅拌1h;逐滴加入氢氧化钙乳浊液至pH为11,50℃下搅拌2h,抽滤,120℃烘干2h,粉碎,过200目筛,取筛下物作为碱性吸附剂。
对脱酸前后的油脂风味进行感官评价的评价标准如下:
0 严重影响,完全不能接受
1 较大影响,不能接受
2 影响,不能接受
3 稍有影响,勉强接受
4 几乎不影响,能接受
5 一点都不影响,完全接受
实施例1
称取100g酸值为4.52mg KOH/g的浓香花生毛油,加入油脂2重量%的碱性吸附剂(以活性白土的干基计),25℃下1000r/min搅拌20min,25℃静置沉降,取上清液加入占上清液2重量%的硅藻土,混匀,过滤,得到浓香花生油,测得酸值为2.77mg KOH/g,感官评价的得分为5。
采用气相-质谱联用仪(GC/MS)对脱酸前后花生油样品进行风味分析。固相微萃取实验条件:称5g左右的油样于顶空瓶中,80℃水浴加热平衡20min,插入已活化的萃取头,萃取1h,拔出萃取头进行GC/MS分析5min。得出的图谱见图1(脱酸前)和图2(脱酸后)。由GC-MS图谱对比可以看出,脱酸前后,花生油特征风味的种类和含量几乎没有变化,该图谱也证实了感官评价的准确性。
实施例2
称取100g酸值为4.52mg KOH/g的浓香花生毛油,加入油脂3重量%的碱性吸附剂(以活性白土的干基计),25℃下1000r/min搅拌20min,25℃静置沉降,取上清液加入占上清液1重量%的硅藻土和0.5重量%的木质纤维素,混匀,过滤,得到浓香花生油,测得酸值为1.65mg KOH/g,感官评价的得分为5。GC/MS分析结果与实施例1相似。
实施例3
称取100g酸值为4.52mg KOH/g的浓香花生毛油,加入油脂1重量%的碱性吸附剂(以活性白土的干基计),30℃下1000r/min搅拌20min,30℃静置沉降,取上清液加入占上清液2重量%的硅藻土,混匀,过滤,得到浓香花生油,测得酸值为3.35mg KOH/g,感官评价的得分为5。GC/MS分析结果与实施例1相似。
实施例4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脱酸,不同的是,控制搅拌的时间为40min,测得脱酸后油脂的酸值为2.56mg KOH/g,感官评价的得分为4。
实施例5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脱酸,不同的是,控制搅拌的温度为40℃,测得脱酸后油脂的酸值为2.73mg KOH/g,感官评价的得分为4。
实施例6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脱酸,不同的是,碱性吸附剂的添加量为油脂的4重量%,测得脱酸后油脂的酸值为1.01mg KOH/g,感官评价的得分为4。
对比例1-4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脱酸,不同的是,控制搅拌的时间分别为60min、90min、120min和180min,测得酸值分别为2.52mg KOH/g、2.50mg KOH/g、2.52mg KOH/g和2.37mgKOH/g,感官评价的得分分别为3、3、2和1。
对比例5-8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脱酸,不同的是,控制搅拌的温度分别为50℃、60℃、70℃和80℃,测得酸值分别为2.83mg KOH/g、2.73mg KOH/g、2.67mg KOH/g和2.68mg KOH/g,感官评价的得分分别为3、2、1和1。
对比例9-11
按照实施例1的方式进行脱酸,不同的是,碱性吸附剂的添加量分别为油脂的5重量%、8重量%和10重量%,测得酸值分别为0.72mg KOH/g、0.57mg KOH/g和0.27mg KOH/g,感官评价的得分分别为3、2和2。
从以上实施例和对比例可以看出,只有控制接触的条件等在本发明限定的范围内才能够实现在降低油脂酸值的同时保留油脂风味的目的。特别地,比较实施例1与实施例4-6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优选的接触条件能够更有效地脱酸并保留风味。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对油脂进行脱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油脂与碱性吸附剂接触,再进行固液分离,其中,所述接触的条件包括温度为15-40℃和时间为10-40min,所述碱性吸附剂为负载有无机碱的活性白土,以活性白土的干基计,所述碱性吸附剂与油脂的重量比为0.5-4: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触的条件包括温度为25-30℃和时间为20-30min;所述碱性吸附剂与油脂的重量比优选为1-3: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碱性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活性白土与水按照1:5-20的重量比混合,再将得到的混合物与无机碱接触,并干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活性白土与水混合的条件包括:温度为30-70℃和时间为0.5-2h。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混合物与无机碱接触的方式为:将无机碱加至混合物中,并置于30-70℃下0.5-3h,所述无机碱的用量使得与无机碱接触后的物料的pH值为8-11。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机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活性白土的活性度≥180mmol/kg;以所述活性白土的总重量为基准,粒径在0.076mm以下的活性白土的含量≥95重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油脂的酸值在6mg KOH/g以下,优选地,所述油脂为花生油、菜籽油、芝麻油、米糠油、玉米油和核桃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固液分离在助滤剂的存在下进行,所述助滤剂与待分离的物料的重量比优选为0.01-5:100,所述助滤剂优选为硅藻土、木质纤维素、活性炭、硅胶和珍珠岩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助滤剂为硅藻土且硅藻土与待分离的物料的重量比为0.1-3:100或者所述助滤剂为木质纤维素且木质纤维素与待分离的物料的重量比为0.01-1:100。
CN201510931544.4A 2015-12-15 2015-12-15 一种对油脂进行脱酸的方法 Pending CN1068839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31544.4A CN106883931A (zh) 2015-12-15 2015-12-15 一种对油脂进行脱酸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31544.4A CN106883931A (zh) 2015-12-15 2015-12-15 一种对油脂进行脱酸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83931A true CN106883931A (zh) 2017-06-23

Family

ID=59175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31544.4A Pending CN106883931A (zh) 2015-12-15 2015-12-15 一种对油脂进行脱酸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83931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84587A (zh) * 2017-09-21 2017-11-24 武汉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林业果树科学研究所 一种冷榨牡丹籽油的脱酸方法
CN109007068A (zh) * 2018-07-27 2018-12-18 望江县振兴植物油厂(普通合伙) 一种预防三高的保健调和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22910A (zh) * 2018-07-27 2019-01-04 望江县振兴植物油厂(普通合伙) 一种有益心脑血管保健的花生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80199A (zh) * 2020-12-30 2022-07-01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风味油脂抗冻性的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3294A (zh) * 2005-11-10 2006-07-19 广西大学 碱性钙基膨润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903990A (zh) * 2006-07-27 2007-01-31 宁守俭 油品脱酸吸附剂及制备方法
CN101204645A (zh) * 2006-12-22 2008-06-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白土,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1658783A (zh) * 2009-09-15 2010-03-03 广西大学 负载氢氧化钙活性白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00490A (zh) * 2009-11-19 2010-05-05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一种油脂脱酸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55792A (zh) * 2010-08-30 2011-01-26 广西大学 一种柴油吸附脱酸同时副产环烷酸膨润土的方法
CN102220185A (zh) * 2011-04-28 2011-10-19 广西大学 同时脱色脱胶脱酸精炼植物油脂的方法
CN104498086A (zh) * 2014-11-25 2015-04-08 宁波永润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酸值海洋减线油脱酸处理工艺
CN104830527A (zh) * 2015-05-27 2015-08-12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特种风味油脂吸附精炼工艺
CN104962389A (zh) * 2015-07-15 2015-10-07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固体碱以及利用固体碱实现地沟油协同脱酸脱色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3294A (zh) * 2005-11-10 2006-07-19 广西大学 碱性钙基膨润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903990A (zh) * 2006-07-27 2007-01-31 宁守俭 油品脱酸吸附剂及制备方法
CN101204645A (zh) * 2006-12-22 2008-06-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白土,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1658783A (zh) * 2009-09-15 2010-03-03 广西大学 负载氢氧化钙活性白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00490A (zh) * 2009-11-19 2010-05-05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一种油脂脱酸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55792A (zh) * 2010-08-30 2011-01-26 广西大学 一种柴油吸附脱酸同时副产环烷酸膨润土的方法
CN102220185A (zh) * 2011-04-28 2011-10-19 广西大学 同时脱色脱胶脱酸精炼植物油脂的方法
CN104498086A (zh) * 2014-11-25 2015-04-08 宁波永润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酸值海洋减线油脱酸处理工艺
CN104830527A (zh) * 2015-05-27 2015-08-12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特种风味油脂吸附精炼工艺
CN104962389A (zh) * 2015-07-15 2015-10-07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固体碱以及利用固体碱实现地沟油协同脱酸脱色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赵娟: "油脂精炼用活性白土改性材料的制备机理及应用研究", 《万方学位论文》 *
黎坚华: "小型花生榨油厂技改措施", 《粮油食品科技》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84587A (zh) * 2017-09-21 2017-11-24 武汉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林业果树科学研究所 一种冷榨牡丹籽油的脱酸方法
CN109007068A (zh) * 2018-07-27 2018-12-18 望江县振兴植物油厂(普通合伙) 一种预防三高的保健调和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22910A (zh) * 2018-07-27 2019-01-04 望江县振兴植物油厂(普通合伙) 一种有益心脑血管保健的花生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80199A (zh) * 2020-12-30 2022-07-01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风味油脂抗冻性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83931A (zh) 一种对油脂进行脱酸的方法
Allaf et al. Instant controlled pressure drop technology and ultrasound assisted extraction for sequential extraction of essential oil and antioxidants
Wen et al. Ultrasound‐assisted extraction (UAE) of bioactive compounds from coffee silverskin: Impact on phenolic content,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Bravi et al. Improving the extraction of α-tocopherol-enriched oil from grape seeds by supercritical CO2. Optimisation of the extraction conditions
Xia et al. 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 treatments enhance volatile components of pre-germinated brown rice revealed by aromatic fingerprinting based on HS-SPME/GC–MS and chemometric methods
CN102295986B (zh) 一种低酸值米糠油的制备方法
CN104004106A (zh) 一种桦褐孔菌中有效物质提取方法和茶包的制备方法
Xi et al. Optimization of ultrahigh-pressure extraction of polyphenolic antioxidants from green tea b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Dachery et al. Exposure risk assessment to ochratoxin A through consumption of juice and wine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steam extraction time and vinification stages
CN104585651B (zh) 一种标准化红枣提取物及其制备和分析方法
CN105524791B (zh) 一种利用油橄榄果汁和果渣酿制橄榄酒的方法
Jin et al. Investigation of functional and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insoluble dietary fiber from Sichuan natural fermented pickles with different salting treatments
Pedroza et al. Use of dehydrated waste grape skins as a natural additive for producing rosé wines: study of extraction conditions and evolution
Tian et al. Influence of skin contact and different extractants on extraction of proteins and phenolic substances in Sauvignon Blanc grape skin
Ekinci et al. Extraction of phytosterols from melon (Cucumis melo) seeds by supercritical CO2 as a clean technology
CN106753770A (zh) 一种有效提高出油率的铁核桃榨油工艺
Ćurko et al. Effect of cold pressing and supercritical CO2 extraction assisted with pulsed electric fields pretreatment on grape seed oil yield, composition and antioxidant characteristics
Ofomaja et al.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pine cone powder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removal of Cu (II) from wastewater
Savatović et al. Utilization of tomato waste as a source of polyphenolic antioxidants
CN106728213A (zh) 一种陈皮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Gao et al. Original Paper Investigation of Processing Technology for Aged Black Jujube
Arroyo et al. Aqueous enzymatic extraction of oil from microwave-pretreated Jicaro seeds
El-Assri et al. Nutritional quality, lipid, and mineral profiling of seven Moroccan Apiaceae family seeds
CN108935869B (zh) 一种使用氢化油富集芳香物质的方法
CN103203218B (zh) 油脂处理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2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