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54390B - 抗菌、防霉的表面涂料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抗菌、防霉的表面涂料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54390B
CN106854390B CN201510900653.XA CN201510900653A CN106854390B CN 106854390 B CN106854390 B CN 106854390B CN 201510900653 A CN201510900653 A CN 201510900653A CN 106854390 B CN106854390 B CN 1068543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ibacterial
group
acid
surface coating
combi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0065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54390A (zh
Inventor
黄育辉
苏士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ader Op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ader Op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ader Op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ader Op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90065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543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543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543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543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543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一种抗菌、防霉的表面涂料,用于涂覆于一个基材的表面,该表面涂料包含一种由氨基硅烷氧化合物的单体经水解反应及缩合反应的至少一种反应聚合而得的抗菌防霉剂。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抗菌、防霉的表面涂料的制作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a),准备至少一种氨基硅烷氧化合物的单体;及步骤(b),将该至少一种氨基硅烷氧化合物的单体进行水解反应及缩合反应的至少一种,即得一种抗菌防霉剂。

Description

抗菌、防霉的表面涂料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涂料及其制作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抗菌、防霉等功效的表面涂料及该表面涂料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日常环境中潜伏着许多细菌和病毒,尤其是医院、公共区域、学校等人口众多的环境。不仅如此,现今触控式产品的大量使用,更容易成为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孳生与传播的温床。有鉴于此,便需要使用具有抑菌和杀菌功能的抗菌产品来减少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孳生,以改善生活环境,维护人体健康。
现有的抗菌产品种类众多,其作用的机制也不尽相同,市面上销售的抗菌剂主要可分为天然抗菌剂、无机抗菌剂与有机抗菌剂三大类。
详细的说,天然抗菌剂主要是提取植物中特定的成分,例如甲壳素、芥末、山葵等,成分较单纯且使用方便,但缺点是杀菌率较低,抗菌的效果有限,且耐热性较差,使用寿命短而不能长时间使用。
无机抗菌剂则是利用银、铜、锌等金属的抗菌能力,透过物理吸附离子交换等方法,使其固定在多孔材料的表面制成抗菌剂。例如美国专利US 2014/0017462 A1公开号(Antimicrobial action of Cu,CuO and Cu2O nanoparticles on glass surfaces anddurable coatings)便是提供一种具有抗菌或抗微生物特性的玻璃对象,其主要是将Cu、CuO或 Cu2O纳米颗粒形成于玻璃的表面,从而利用所述铜纳米颗粒达到抗菌或抗微生物的功效。然而,使用无机抗菌剂的缺点在于铜、镍等金属离子带有颜色,会影响产品的外观,银离子的抗菌效果佳,是目前最广为应用的抗菌剂,但缺点是成本高,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容易因氧化而变色。
有机抗菌剂则有酰基苯胺类、四级铵盐类、酚类等,四级铵盐类的抗菌机制主要是利用正离子与细菌的负离子易于结合的特性,进而破坏细菌的细胞膜或细胞壁,达到杀菌及抑菌的功效。例如美国专利US 5,959,014公告号(Water-stabilized organosilanecompounds and methods for using the same)所揭示的内容可知,其可利用烷基二甲基叔胺与氯丙基三甲基硅烷反应合成出具有四级铵盐基团的抗菌剂,反应机构如下式所示。
Figure GDA0003361598600000021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美国专利US 5,959,014公告号)中,其合成出的抗菌剂含有氯离子,易于高温环境下产生有毒的氯气,氯气具有强烈刺激性,也容易产生有致癌风险的三卤甲烷等有机氯化合物。
再者,前述各抗菌剂不是需要以额外添加金属离子的方式进行制作,就是透过有机合成的方式进行制作,其步骤繁多,且制作流程也较为繁琐。而且,各抗菌剂的抗菌能力也与抗菌成份的添加量、耐久性与溶出量等因素有关,因此,若不能保持其抗菌成份的有效浓度,便会失去其抗菌的能力。
因此,进一步开发或研究一种能以简单的方式进行制作,且不具有毒性风险并具有优异的抗菌、防霉功效的抗菌防霉剂,是为本发明研究改良的重要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防霉的表面涂料。
本发明抗菌、防霉的表面涂料用于涂覆于一个基材的表面,包含一种由氨基硅烷氧化合物的单体经水解反应及缩合反应的至少一种反应聚合而得的抗菌防霉剂。
较佳地,前述抗菌、防霉的表面涂料,该氨基硅烷氧化合物的单体选自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氨乙基-3- 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三氨基官能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双[3-(三乙氧基硅基)丙基]胺、二氨基/烷基官能基硅氧烷、阳离子苄氨官能基硅烷、阳离子乙烯基苄氨官能基硅烷、2-氨乙基-3-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3-脲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前述的一组合。
较佳地,前述抗菌、防霉的表面涂料,该氨基硅烷氧化合物的氨基选自二辛胺基、辛胺基、十二胺基、己胺基、吡啶基、油胺基,或前述的一组合。
较佳地,前述抗菌、防霉的表面涂料,该抗菌防霉剂具有由氨基硅烷氧化合物单体经聚合而得的聚体复合型分子。
较佳地,前述抗菌、防霉的表面涂料,该聚体复合型分子团聚的粒径小于100nm,且该聚体复合型分子的粒径介于1nm至10nm。
较佳地,前述抗菌、防霉的表面涂料,还包含一种添加剂,且该添加剂选自金属离子、二氧化钛、四级铵盐、几丁聚糖、含氟化合物,或前述的一组合。
较佳地,前述抗菌、防霉的表面涂料是利用浸镀、旋镀、喷涂、滚压、转印、物理气相沉积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形成于该基材的表面。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抗菌、防霉的表面涂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抗菌、防霉的表面涂料的制作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a),准备至少一种氨基硅烷氧化合物的单体;步骤(b),将该至少一种氨基硅烷氧化合物的单体进行水解反应及缩合反应的至少一种,即得一种抗菌防霉剂。
较佳地,前述抗菌、防霉的表面涂料的制作方法,该步骤(a)的氨基硅烷氧化合物的单体选自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氨乙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三氨基官能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双[3-(三乙氧基硅基)丙基]胺、二氨基/烷基官能基硅氧烷、阳离子苄氨官能基硅烷、阳离子乙烯基苄氨官能基硅烷、2-氨乙基-3- 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3-脲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前述的一组合。
较佳地,前述抗菌、防霉的表面涂料的制作方法,该步骤(a)的氨基硅烷氧化合物的氨基选自二辛胺基、辛胺基、十二胺基、己胺基、吡啶基、油胺基,或前述的一组合。
较佳地,前述抗菌、防霉的表面涂料的制作方法,该步骤(b)的反应时间不小于1秒,反应温度介于4℃至100℃,且pH值介于2至 14。
较佳地,前述抗菌、防霉的表面涂料的制作方法,该步骤(b)的水解反应选自水,或含水量0.01%以上的溶剂。
较佳地,前述抗菌、防霉的表面涂料的制作方法,该步骤(b)的水解反应选自含有醇基、苯基、醚基、氟基、酯基,或前述的一组合的溶剂。
较佳地,前述抗菌、防霉的表面涂料的制作方法,该步骤(b)的缩合反应的酸液选自硫酸、盐酸、硝酸、柠檬酸、草酸、醋酸、丙酸、酒石酸、顺丁烯二酸、乙二胺四乙酸、二乙烯三胺五乙酸、含磺酸根、羧酸根,或磷酸根的溶液,或前述的一组合;碱液选自氢氧化钠、氨水、醋酸钠、含钠基、钾基,或胺基的溶液,或前述的一组合。
较佳地,前述抗菌、防霉的表面涂料的制作方法,还包含一个步骤(c),于该抗菌防霉剂中加入一种添加剂,且该添加剂选自金属离子、二氧化钛、四级铵盐、几丁聚糖、含氟化合物,或前述的一组合。
本发明的有益的效果在于:透过至少一种氨基硅烷氧化合物的单体材料的选用,并借由水解反应及缩合反应的至少一种进行聚合反应,即能制得具有抗菌、防霉效果的抗菌防霉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抗菌、防霉的表面涂料的一个实施例包含一种由氨基硅烷氧化合物的单体(monomer)经水解反应(hydrolysis)及缩合反应 (condensation)的至少一种反应聚合而得的抗菌防霉剂。该氨基硅烷氧化合物单体经聚合而形成一种聚体复合型分子,且该聚体复合型分子团聚的粒径小于100nm,较佳地,该聚体复合型分子的粒径介于1nm 至10nm。
较佳地,前述该氨基硅烷氧化合物的单体可选自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aminopropyltrimethoxysilane)、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3-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三氨基官能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triamino-functionalpropyltrimethoxysilane)、2-氨乙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aminoethyl-3-aminopropyltrimethoxysilane)、双[3-(三乙氧基硅基)丙基]胺(bis(3-triethoxysilypropyl)amine)、二氨基/烷基官能基硅氧烷(diamino/alky-functionalsiloxane)、阳离子苄氨官能基硅烷(cationic benzylamino-function silane)、阳离子乙烯基苄氨官能基硅烷 (cationic vinylbenzylamino-functional silane)、2-氨乙基-3-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2-aminoethyl-3-aminopropylmethyldimethoxysilane)、3- 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3-aminopropylmethyldiethoxysilane)、3-脲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ureidopropyltriethoxysilane),或前述的一组合。该氨基硅烷氧化合物的氨基可选自二辛胺基(dioctylamine)、辛胺基 (octylamine)、十二胺基(dodecylamine)、己胺基(hexylamine)、吡啶基 (pyridine)、油胺基(oleylamine),或前述的一组合。
此处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主要是借由水解反应及缩合反应的至少一种,使得氨基硅烷氧化合物中的氨基质子化而带正电荷(N+),于是,利用带正电荷的氨基与带负电荷的真菌、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结合,进而穿透细胞膜或细胞壁进入细胞内,造成细胞内蛋白质变性,影响代谢而无法正常地进行催化或其他反应;或是利用带正电荷的氨基使细菌的表层产生诱导的负电,造成细菌表层的电荷分布不均,因而破坏菌体内的电子传递系统、代谢系统与物质输送系统的电荷平衡,致使蛋白质凝固而破坏细胞合成酶的活性;或是阻碍细胞壁的合成,致使细胞壁缺损;或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破坏细胞膜的结构导致胞内物质外渗,使得代谢受阻或丧失增殖能力而死亡,以有效地抑制真菌、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孳生,从而达到抗菌与防霉的功效。
此外,由于带正电荷的氨基不须直接参与杀菌反应,仅作为破坏细胞电荷平衡及破坏细胞壁或细胞膜的用途,因此当细菌等微生物失去活性后,带正电荷的氨基并不会有任何的消耗并可保持原有的抗菌能力,而能重复进行杀菌。
特别的是,由于本实施例即为一般常见用于作为偶联剂的材料,可作为密封剂、黏接剂或增黏剂等,其可在无机物质与有机物质的界面架起分子桥,而具有把两种性质悬殊的材料连接在一起以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并增加黏接强度的作用。而且,本实施例经由水解反应及缩合反应的至少一种,会使氨基硅烷氧化合物中的部分氨基形成另一个酰胺键结(例如O=C-NH-),或是使硅烷氧化合物形成硅-氧-硅键结 (Si-O-Si linkage),所述键结也能促进不同物质间的黏合。因此,本实施例能有效地附着于任何材料上且具有良好的附着性,也就是说,本发明抗菌、防霉的该表面涂料可用于涂覆于一个基材的表面,该基材的材料不限,可选自金属、合金、玻璃、陶瓷、玻璃陶瓷、半导体材料、高分子材料,或前述的一组合,而且,该高分子材料可选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聚乙烯(polyethylene, PE)、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聚酰亚胺(polyimide,PI)、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美耐皿(melamine resin)、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ABS)、聚氨酯(polyurethane,PU)、硅胶、乳胶,或前述的一组合。此外,还能应用于手机、平板等触控式产品的显示器面板,从而使该显示器面板具有抗菌、防霉的功效,以有效地解决触控式产品因手指接触所产生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孳生与传播的问题。
不仅如此,本实施例还能借由其优异的附着力及具有与其他分子键合的能力,而可再额外添加一种添加剂,该添加剂的种类于此并无限制,可依实际需求选择所欲强化的功能而再额外添加。举例来说,该添加剂可选自金属离子(例如锌、银、金、铜等)、二氧化钛(TiO2)、四级铵盐、几丁聚糖、含氟化合物,或前述的一组合。详细的说,当该添加剂选自金属离子、二氧化钛、四级铵盐,或几丁聚糖等具有抗菌功效的成分,便能强化该表面涂料的抗菌效果;当该添加剂选自含氟化合物时,由于氟原子的高内聚力并具有降低该表面涂料的表面能的功效,因而可使该表面涂料具有疏水与疏油的特性,不易沾附污染物而能抗脏污也具有优良的自洁能力,便能使该表面涂料达到抗菌、防霉、防污等多重功效。
本发明抗菌、防霉的表面涂料是将以往应用于黏结剂、交联剂或表面改质剂等的氨基硅烷氧化合物材料,借由水解反应及缩合反应的至少一种进行聚合反应,即能制得具有抗菌、防霉功效的表面涂料,与先前技术相较,不仅制作方法简单而不需以复杂的有机合成方式进行制作,也不会产生具有毒性的氯化物,且由于制作流程的简化,因此,还兼具节能减碳、少污染与绿色环保等优点,不仅对环境友善减少对环境的冲击,也保护人体不受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危害。再者,本发明抗菌、防霉的表面涂料不需以额外添加抗菌成份的方式进行制作,因此,其抗菌能力也不受抗菌成份的添加量、耐久性与溶出量等因素影响,而能维持其抗菌性并具有长效的抗菌能力。
本发明该抗菌、防霉的表面涂料可利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得,以下将本发明该抗菌、防霉的表面涂料的制作方法做一详细的说明。
首先,取用至少一种如前所述的氨基硅烷氧化合物的单体。
接着,将该至少一种氨基硅烷氧化合物的单体加入水,或含水量 0.01%以上的溶剂进行水解反应;或是加入酸液或碱液进行缩合反应;或是加入水或含水量0.01%以上的溶剂后再加入酸液或碱液,也就是在进行水解反应后再进行缩合反应。前述各反应时间皆不小于1秒,反应温度介于4℃至100℃,且pH值介于2至14,即得一种抗菌防霉剂。
较佳地,该水解反应的溶剂可选自含有醇基、苯基、醚基、氟基、酯基,或前述的一组合的溶剂;该缩合反应的酸液可选自硫酸 (H2SO4)、盐酸(HCl)、硝酸(HNO3)、柠檬酸(C6H8O7)、草酸(H2C2O4)、醋酸(CH3COOH)、丙酸(CH3CH2COOH)、酒石酸(C4H6O6)、顺丁烯二酸(HO2CCHCHCO2H)、乙二胺四乙酸(EDTA)、二乙烯三胺五乙酸 (DTPA)、含磺酸根、羧酸根,或磷酸根的溶液,或前述的一组合;碱液可选自氢氧化钠(NaOH)、氨水(NH3)、醋酸钠(CH3COONa)、含钠基、钾基,或胺基的溶液,或前述的一组合。
于此要说明的是,若要于该抗菌防霉剂中额外添加至少一种如前所述的添加剂以强化其抗菌或防污等其他功能时,仅需将所选择的添加剂直接加入该抗菌防霉剂中进行搅拌即可。
此外,还要说明的是,当要将该表面涂料涂覆于一个基材的表面时,需先将该表面涂料进行稀释,详细的说,是先在该表面涂料中加入有机溶液(例如:醇类、酮类,或醚类等),并利用机械式叶片搅拌、搅拌子旋转、上下震荡或滚筒式搅拌等混合方式进行稀释,使该表面涂料与该有机溶剂均匀混合,得到一个高稳定性与分散性佳的均质化溶液,再利用浸镀、旋镀、喷涂、滚压、转印等涂布方式,将该均质化溶液均匀的覆盖于该基材的表面。接着,将该基材置于温度20℃至350℃的环境中加热至少2秒,经过热处理干燥后,即可使该表面涂料稳固地附着于该基材的表面。或者,可利用物理气相沉积法(physical vapordeposition,PVD)或化学气相沉积法(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将该表面涂料附着于该基材的表面,便能使该基材具有抗菌、防霉的功效且具有长效的抗菌效果。
为了使本发明该抗菌、防霉的表面涂料的功效更为清楚,以下将以涂覆有本发明该表面涂料的试片进行抗菌性、耐久性、耐候性,及耐药性测试,并量测所述试片于测试前、后的菌落形成数(CFU/ml)的差异,以评估该表面涂料的抗菌功效。
该表面涂料是选自由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单体经水解反应及缩合反应所制得。此外,各测试项目中除了需准备含有该表面涂料的试片作为实验组外,还需提供未含有该表面涂料的试片作为对照组。而用于测试的菌种是选自食物中常见且容易污染饮食并造成人体不适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与抗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Multiple-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
以下将前述各测试项目的操作方法与测试条件分别进行说明。
〈抗菌性测试〉
将105CFU/ml浓度的大肠杆菌及抗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涂布于所述实验组及所述对照组的试片表面上,再将所述试片置于35℃的环境下温育24小时,温育完成后,以50毫升的无菌磷酸缓冲液 (sterile phosphate buffer)进行冲洗,除去死亡的大肠杆菌及抗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接着,再分别量测所述实验组及所述对照组的试片的菌落形成数(CFU/ml),量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GDA0003361598600000081
Figure GDA0003361598600000091
〈耐久性测试〉
耐久性测试条件分为三种:第一,使用0000#钢丝绒,以荷重200 g分别于所述实验组及所述对照组的试片的表面往复摩擦1次;第二,分别于所述试片的表面干擦5000次;第三,分别于所述试片的表面湿擦5000次。将所述试片分别以不同的耐久性测试条件进行表面处理后,再将105CFU/ml浓度的大肠杆菌及抗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涂布于所述试片的表面,再将所述试片置于35℃的环境下温育24 小时,温育完成后,以50毫升的无菌磷酸缓冲液进行冲洗,除去死亡的大肠杆菌及抗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接着,再分别量测所述实验组及所述对照组的试片的菌落形成数(CFU/ml),量测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Figure GDA0003361598600000092
表2是表示经耐久性测试后所述实验组及所述对照组的外观检视结果及抗菌效果,所述实验组于摩擦后外观无脱膜且仍具有抗菌效果。
〈耐候性测试〉
耐候性测试条件分为三种:第一,温度90℃,干燥条件,测试时间100小时;第二,温度40℃,相对湿度80%,测试时间120小时;第三,温度55℃,相对湿度93%,测试时间240小时。将所述试片分别以不同的耐候性测试条件进行处理后,再将105CFU/ml浓度的大肠杆菌及抗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涂布于所述试片的表面,再将所述试片置于35℃的环境下温育24小时,温育完成后,以50毫升的无菌磷酸缓冲液进行冲洗,除去死亡的大肠杆菌及抗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接着,再分别量测所述实验组及所述对照组的试片的菌落形成数(CFU/ml),量测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Figure GDA0003361598600000101
表3是表示经耐候性测试后所述实验组及所述对照组的外观检视结果及抗菌效果,外观检视是将所述试片置于白纸上,观察颜色有无变化,所述实验组于耐候性测试后的外观无变化且仍具有抗菌效果。
〈耐药性测试〉
将所述试片分别浸泡于异丙醇(isopropyl alcohol,IPA)中,放置48小时,取出后再将105CFU/ml浓度的大肠杆菌及抗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涂布于所述试片的表面,再将所述试片置于35℃的环境下温育24小时,温育完成后,以50毫升的无菌磷酸缓冲液进行冲洗,除去死亡的大肠杆菌及抗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接着,再分别量测所述实验组及所述对照组的试片的菌落形成数(CFU/ml),量测结果如表 4所示。
表4
Figure GDA0003361598600000111
表4是表示经耐药性测试后所述实验组及所述对照组的外观检视结果及抗菌效果,外观检视是将所述试片置于白纸上,观察颜色有无变化,所述实验组于耐药性测试后的外观无变化且仍具有抗菌效果。
由上述表1至表4的测试结果可知,所述含有本发明该表面涂料的试片,于耐久性、耐候性,及耐药性测试后并无脱膜或变色的异常现象,且抗菌测试结果皆显示所述涂布有该表面涂料的试片分别仅有低于0.0001%的大肠杆菌及抗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存活,显示该表面涂料具有明显的抗菌效果。
除了上述各特性测试外,还将前述样品试片送至中国 台湾检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GS)的食品实验室进行抗菌与防霉测试,其抗菌测试方法采用JIS Z2801,防霉测试方法采用ASTM G21,以进一步评估本发明该表面涂料的抗菌、防霉效果。
测试结果如表5至表7所示,下列表格的测试结果是根据SGS 所提供的检验报告整理而成。
表5
Figure GDA0003361598600000112
Figure GDA0003361598600000121
表6
Figure GDA0003361598600000122
A:不含抗菌剂的试片接种后的生菌数;
B:不含抗菌剂的试片接种24小时培养后的生菌数;
C:含抗菌剂的试片接种24小时培养后的生菌数;
R(抗菌活性值)=log B-log C,R≧2即表示有抗菌效果。
表7
Figure GDA0003361598600000123
培养保温时间:28天,观察霉菌生长及分布情形。
观察试片霉菌增长情形 级别
0
痕迹增长(小于10%) 1
小量增长(10%~30%) 2
中量增长(30%~60%) 3
大量增长(60%到完全覆盖) 4
表7表明涂布有该表面涂料的试片对出芽短梗霉、绿粘帚霉、球毛壳霉、嗜松青霉及黑曲霉的抗菌、防霉效果一次增强。
根据表5至表7的结果显示,本发明该表面涂料除了能有效地抑制大肠杆菌及抗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繁殖,还能抑制多种霉菌的增长,其抗菌、防霉效果皆通过SGS认证单位的测试。除此之外,本发明该表面涂料的抗菌率还高达99.999%,且防霉等级达到等级0,表示无霉菌生长,也显示其具有相当优异的抗菌、防霉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该抗菌、防霉的表面涂料与多数材料的兼容性极佳,可应用于显示器面板等而提供持久性的抗菌、防霉作用,也可广泛地应用于居家、医院等环境,以维护人体健康。此外,本发明该抗菌、防霉的表面涂料的制作方法更具有均匀性佳、制程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等优点,且制作而得的抗菌防霉剂也不会产生具有毒性的氯化物,不仅对环境友善以减少对环境的冲击,且其优异的抗菌、防霉特性也能有效地保护人体不受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危害,确实能达成本发明的目的。

Claims (8)

1.一种抗菌、防霉方法,其特征在于:于一个基材的表面涂覆一表面涂料,该表面涂料包含一种只由氨基硅烷氧化合物的单体经水解反应及缩合反应聚合而得的抗菌防霉剂,该抗菌防霉剂为只由氨基硅烷氧化合物单体经聚合而得的聚体复合型分子,使该氨基硅烷氧化合物中的氨基质子化而带正电荷,且该聚体复合型分子团聚的粒径小于100n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防霉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氨基硅烷氧化合物的单体选自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氨乙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三氨基官能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双[3-(三乙氧基硅基)丙基]胺、二氨基/烷基官能基硅氧烷、阳离子苄氨官能基硅烷、阳离子乙烯基苄氨官能基硅烷、2-氨乙基-3-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3-脲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前述的一组合;该氨基硅烷氧化合物的氨基选自二辛胺基、辛胺基、十二胺基、己胺基、吡啶基、油胺基,或前述的一组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防霉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聚体复合型分子的粒径介于1nm至10n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防霉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表面涂料还包含一种添加剂,且该添加剂选自金属离子、二氧化钛、四级铵盐、几丁聚糖、含氟化合物,或前述的一组合。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抗菌、防霉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表面涂料是利用浸镀、旋镀、喷涂、滚压、转印、物理气相沉积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形成于该基材的表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防霉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水解反应的溶剂选自水,或含水量0.01%以上的溶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防霉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缩合反应的酸液选自硫酸、盐酸、硝酸、柠檬酸、草酸、醋酸、丙酸、酒石酸、顺丁烯二酸、乙二胺四乙酸、二乙烯三胺五乙酸,或前述的一组合;碱液选自氢氧化钠、氨水、醋酸钠,或前述的一组合;该水解反应的溶剂选自含有醇基、苯基、醚基、氟基、酯基,或前述的一组合的溶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防霉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缩合反应的酸液选自含磺酸根、羧酸根,或磷酸根的溶液,或前述的一组合;碱液选自含钠基、钾基,或胺基的溶液,或前述的一组合;该水解反应的溶剂选自含有醇基、苯基、醚基、氟基、酯基,或前述的一组合的溶剂。
CN201510900653.XA 2015-12-09 2015-12-09 抗菌、防霉的表面涂料及其制作方法 Active CN1068543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00653.XA CN106854390B (zh) 2015-12-09 2015-12-09 抗菌、防霉的表面涂料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00653.XA CN106854390B (zh) 2015-12-09 2015-12-09 抗菌、防霉的表面涂料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54390A CN106854390A (zh) 2017-06-16
CN106854390B true CN106854390B (zh) 2022-02-11

Family

ID=59132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00653.XA Active CN106854390B (zh) 2015-12-09 2015-12-09 抗菌、防霉的表面涂料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543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95415B (zh) * 2017-07-24 2022-04-08 立得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功能性膜层的成膜方法、功能性膜层,及抗菌抗指纹元件
CN110029105A (zh) * 2019-05-14 2019-07-19 成都罗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取微生物dna的试剂盒及其方法
CN113388281A (zh) * 2020-03-12 2021-09-14 Kg东部钢铁株式会社 抗菌性无机组合物、包含其的镀层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7363A (zh) * 2009-12-31 2010-06-23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硅胍盐杀菌剂的制备方法
CN102031508A (zh) * 2009-09-24 2011-04-27 关西油漆株式会社 金属表面处理用组合物、金属表面处理方法以及金属材料的涂饰方法
CN104480471A (zh) * 2014-11-27 2015-04-01 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 硅烷偶联剂水解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1508A (zh) * 2009-09-24 2011-04-27 关西油漆株式会社 金属表面处理用组合物、金属表面处理方法以及金属材料的涂饰方法
CN101747363A (zh) * 2009-12-31 2010-06-23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硅胍盐杀菌剂的制备方法
CN104480471A (zh) * 2014-11-27 2015-04-01 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 硅烷偶联剂水解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54390A (zh) 2017-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07067B (zh) 抗菌、防霉的表面塗料及其製作方法
CN108948250B (zh) 一种抗菌聚合物乳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854390B (zh) 抗菌、防霉的表面涂料及其制作方法
KR20180003594A (ko) 시너지 효과를 나타내는 항균제
CN1118525C (zh) 抗菌防霉表面装饰材料及其使用方法
US20060223962A1 (en) Method of creating a solvent-free polymeric silicon-containing quaternary ammonium antimicrobial agent having superior sustained antimicrobial properties
CN101921534B (zh) 散热器专用抗菌型粉末涂料
CN110054993A (zh) 一种长寿命有机硅聚合物抗菌液及其制备方法、抗菌涂层的制备方法
TW200838953A (en) Building board
WO2012146918A1 (en) Biocidal coating composition
Kottmann et al.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preparation of silicones with antimicrobial properties
CN111732874A (zh) 一种新型抗菌防霉漆膜及其制备方法
Liu et al. Antibacterial-renew dual-function anti-biofouling strategy: Self-assembled Schiff-base metal complex coatings built from natural products
Song et al. Antibacterial evaluation of cotton textile treated by trialkoxysilane compounds with antimicrobial moiety
TWI576372B (zh) Antimicrobial resin and its production method
WO2008004677A1 (fr) Composition antimicrobienne liquide capable de former des films transparents
Oh et al. Synthesis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versatile substrate‐coated biocidal material via catechol chemistry
CN106010235B (zh) 一种银、镱离子复合二氧化钛纳米粒子改性有机硅树脂内墙抑菌涂料及制备方法
CN1421133A (zh) 高分子用超微细抗菌粉体及制备方法
CN109439141A (zh) 一种树脂涂层抗菌不锈钢水管
US20140163136A1 (en) Hydrophilic biocidal coatings
KR20140029029A (ko) 내지문 코팅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내지문 코팅층
CN107136075A (zh) 一种用于古代金属文物双重保护抗菌防腐气雾剂及应用
CN107286549A (zh) 抗菌树脂及其制作方法
US20110250164A1 (en) Antimicrobial Copolymer for Coating Surfaces, Obtained by Derivatization of a Vinylamine-Vinylalcohol Copolym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